一、分光光度法对多种离子测量的原理及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干方群,吴珂,马菲,杜昌文[1](2022)在《水体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硝酸盐是活性氮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形式,因此水体硝酸盐的检测在水体质量表征中一直备受关注。水体硝酸盐的常规检测主要是借助传统的分光光度法,这类方法经典权威,分析结果可靠,然而大都破坏样品、耗时、成本高,并且在硝酸盐定量分析中的干扰因素也较多。近年来,现代光谱技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也已经在水体硝酸盐检测中有了较好的尝试,为海量水体质量信息的获取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在介绍了水体硝酸盐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就水体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现代光谱技术在水体硝酸盐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归纳、分析和介绍,并指出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光谱(FTIR-ATR)可以实现快速适时的水体信息定量传感和质量监测,在水体硝酸盐的分析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张榕[2](2021)在《典型工业过程高浓度溶液重金属离子浓度光谱直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重金属检测的国标方法之一,其对重金属的测定需要稀释酸化和络合显色等预处理,存在二次污染以及浓度检测范围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工业过程中高浓度重金属或其他典型重金属物质快速定量化实时监测的要求。研究中分别以湿法炼锌、铜冶炼以及电镀铬为行业背景,对3种工业过程影响较大且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Pb、Cr、As)进行了光谱直测方法研究。首先对3种元素的行业物质流和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多光程条件下重金属元素的浓度检测范围,进行了光程适配,并与常用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上述建立的光谱直测法在含铬混合体系中进行了应用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Pb、As、Cr在电解锌、铜冶炼以及电镀铬中相应工艺点位的赋存形式和浓度范围分别为:Pb SO4(1.1~11.3 mg/L)、As O33-、As O43-(1000~10000 mg/L)、Cr O42-、Cr2O72-(10~1000 mg/L),其特征峰波长分别为208、187、197、372、352 nm。(2)光谱直测方法研究中,特征峰处的吸光度和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加标回收率均在90%~110%,RSD小于5%,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多光程分析条件下(以六价铬(Cr2O72-)的研究结果为例进行阐述),随着光程长度的增大(从1~100 mm),分析灵敏度相比增大了96.3倍,且通过光程适配研究,最适光程的分析结果能够得到最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与常用方法的分析结果相比,光谱直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3)在三价铬-六价铬和三价铬-六价铬-铁离子含铬混合体系中,光谱直测方法均能定性分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同时采用Python语言所建立的浓度分析模型,能够准确得到元素种类和浓度,浓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光谱直测方法可应用于典型工业过程高浓度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分析,为解决工业过程中重金属浓度检测滞后、监测困难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紫外可见光谱直测的其他研究以及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花[3](2021)在《博落回药材中生物碱的分离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第一部分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分离分析博落回中血根碱和二氢血根碱的毛细管电泳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博落回叶和博落回根中生物碱的分离测定,为博落回中生物碱的分析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本文第二部分使用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别对实际样品博落回叶和博落回根中的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为博落回药材及以博落回药材为原料药生产的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配备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BECKMAN毛细管电泳仪,文中对运行缓冲溶液的种类及浓度、所选缓冲体系的pH、分离电压及温度等影响博落回中生物碱分离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最后得到博落回中生物碱分离分析的最佳毛细管电泳条件:弹性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40.2 cm×75μm id,有效长度30.0 cm);缓冲溶液为:5.0 m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pH 4.20);分离电压为20 kV;进样压力为0.5 psi,进样时间为5.0 s,检测波长270 nm,温度为25℃。2、采用UV-12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考察介质缓冲溶液的种类、pH及用量,酸性染料溴甲酚绿溶液的用量,确定了测定博落回叶和博落回根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最佳酸性染料比色条件,包括:pH为4.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溶液5.0 mL,溴甲酚绿溶液2.5 mL,有机试剂选用三氯甲烷10 mL,测定波长410 nm,温度为25℃。结果:1、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电泳条件下,血根碱、二氢血根碱可在4 min内实现基线的分离;血根碱、二氢血根碱的浓度和峰面积之间均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6-0.9993之间;分别以峰面积和出峰时间对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进行了测定,经计算前者的RSD值在0.9%-1.5%的范围内,后者的RSD值在0.4%-2.5%的范围内。实际样品博落回叶和博落回根中两种生物碱的回收率在99.6%-102.8%之间。2、通过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可发现:(1)直接分光光度法中,血根碱在1.0-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0.1045x-0.0216(相关系数r=0.9999,n=6),表明吸光度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在两个实际样品中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102.7%。(2)酸性染料比色法中,在最佳缓冲介质及显色条件下,当血根碱的浓度在3.0-8.0μg/mL的系列范围内时,计算它的线性回归方程式,结果为y=0.1123x+0.0104(相关系数r=0.9996,n=6),表明吸光度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在两个实际样品中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1%、103.7%。结论:本文建立了简单、高效的毛细管电泳法,实现了同时对博落回中两种生物碱(血根碱、二氢血根碱)的分离与测定,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博落回叶和博落回根中两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为博落回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分别采用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对博落回叶和博落回根中的总生物碱进行了含量测定,为博落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便其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贺琳杰[4](2021)在《皂河黑臭水脱氨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皂河是渭河支流之一,是肩负着西安市主城区生活污水排污泄洪功能的主要河流,承载雨水污水面积达256km2。近年来沿途污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管控,皂河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水体黑臭、氨氮与磷含量高的现象依然存在。本着降低水中氨氮含量、改善水质的目的,本文以皂河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还原法去除水体中NH3-N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皂河水体中,硝酸盐氮为5.016mg/L,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473mg/L,NH3-N含量为13.520 mg/L,总值高于国家标准控制值。2、对不同方法对氨氮的检测极限进行了分析,其中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线性范围为0.02~2mg/L,回归方程A=85.415C-0.0003,相关系数R2=0.9993,检出下限为0.02mg/L;水体中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和酮类、颜色及混浊度等均干扰测量结果,测定过程中样品先用次氯酸钠氧化絮凝后进行过滤处理再测定其吸光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黑臭水体中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测定硝酸盐氮的线性范围为0.08~4mg/L,回归方程A=0.2613C-0.0017,相关系数R2=0.9999,检出限为0.08mg/L;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测定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线性范围为0.003~0.20mg/L,标准曲线A=0.0205C+0.0049,相关系数R2=0.9973,检出下限为0.003mg/L。3、通过对氧化剂及其反应条件的优选,可得:Na Cl O作为氧化剂去除黑臭水体氨氮时,当原水中氨氮含量为15.00mg/L时,Na Cl O加量为1500 mg/L,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p H值为6,原水中氨氮含量可降至7.65 mg/L,去除效果达到49.00%。4、通过对絮凝剂种类及其加量的优选可得:在氧化体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以PAC为絮凝剂,其加量为100 mg/L,经氧化絮凝后,原水中氨氮含量可降至6.88 mg/L,去除效果达到54.13%。5、在氧化絮凝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对除氨氮药剂的加量及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可得:在氧化絮凝结束后,保持除氨氮药剂加量为50 mg/L,反应时间为4 h,反应p H为6时,水中氨氮含量可降至1.94 mg/L,满足国家水体排放氨氮含量的一级标准。6、西安皂河水体中,硝酸盐氮为5.016mg/L,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473mg/L。次氯酸钠对水中亚硝酸盐氮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较差。除氨氮药剂的作用情况与次氯酸钠相类似。在除氨氮药剂反应4 h处,硝酸盐氮含量最低为4.297mg/L,除氨氮药剂对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几乎没有效果;在除氨氮药剂反应2 h处,亚硝酸盐氮含量最低为0.276 mg/L,去除率58.35%。
廖晋瑞[5](2021)在《基于光谱信息融合的设施栽培营养液浓度快速检测系统研发》文中指出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愈发普遍,但随之而来的营养液回收利用率低,废液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人关注。通过检测营养液废液的离子浓度,经去除杂质和二次配制后的再利用,可有效提高营养液的循环利用率。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光谱信息融合的设施栽培营养液离子浓度检测设备,可以实现对设施栽培营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钾离子、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以及磷元素浓度的快速检测,进而为营养液浓度的动态调控和废液的循环利用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结论如下:(1)确定基于光谱信息融合的营养液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并提取特征波长。本设计依据水质检测相关国家标准和分光光度检测相关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近红外光谱仪,对经显色处理后的各离子标准溶液进行检测,获取吸光度数据,经光谱预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绘制标准浓度曲线,使用竞争自适应加权算法和随机蛙跳算法提取出与各离子浓度相关性最大的特征波段,并结合可定制窄带LED光源的波段,确定了六个特征波段定制LED光源,其中心波长分别为220、275、400、540、700、1720 nm。(2)基于多组分顺序检测流路的检测设备结构设计和基于透射光谱检测的检测设备硬件设计。本设计搭建了一个基于低成本窄带LED光源和光电二极管结合的光谱信息采集平台,该平台在检测主流路的设计中借鉴了顺序注射分析法的流路原理,设计了基于多位排阀与微型精密蠕动泵的多离子顺序检测主流路系统,实现了多试剂和样品间的流路切换和精确进样、进试剂的功能。在该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了营养液中待测离子经显色处理后通过光谱检测测定离子浓度的检测方法,即通过将光电传感器采集透射光产生的电压数据转化为吸光度值后,建立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线性回归模型并将模型嵌入至树莓派处理器,实现营养液离子浓度的检测并实时显示检测结果。(3)基于C语言的检测设备控制部分软件设计和基于Python的检测设备人机交互界面开发。本设计根据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要求,完成营养液离子浓度检测系统软件开发,实现了STM32单片机对检测过程中营养液待测样本和显色试剂的精确输送,光谱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基于QT设计的用户交互界面,实现了检测过程可视化,检测结果实时显示,以及动态调控营养液浓度屏蔽。(4)营养液离子浓度模型建立及检测系统的测试与验证。本设计通过验证实验对整套设备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进行测试。由于常见营养液配方离子种类基本一致,本文以通用霍格兰营养液为检测对象,对设备检测精度进行验证。试验制备了90个按不同比例稀释的无土栽培营养液通用霍格兰番茄配方样本,建立用于设备检测的营养液离子浓度线性回归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中磷元素、NH4+、NO3-、K+、Ca2+、Mg2+浓度的均方根误差为0.0646、0.0716、0.6896、3.5320、0.2773、0.3253,系统对样本溶液的检测结果平均误差率均小于±10%,且每份待测样本的单次检测时间约为15分钟。本设计研发的基于光谱信息融合的设施栽培营养液离子浓度检测设备具有成本低廉、检测准确率高和检测速度快的优点,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提高营养液废液的循环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裴钧民[6](2021)在《中空循环电极电解加工小孔及其在残余应力测量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残余应力是指消除外部作用后仍存在于材料内部的应力,残余应力会影响零部件的疲劳强度、耐应力腐蚀和抗蠕变能力等力学性能,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因此精确稳定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小孔法是目前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机械零部件近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目前小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通常采用钻削、铣削等机械方法加工小孔。机械加工小孔属于接触式加工,加工过程中试件会引入附加应力,同时孔口易产生塑性变形,因此不能准确反映试件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情况。电解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特种加工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阳极金属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溶解,并通过特定形状的阴极进行成形加工,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塑性变形,不会引入附加应力,采用电解方法对小孔进行加工可有效消除机械加工对残余应力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电解加工小孔法对纯铁材料(DT4E)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相关研究。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中空循环辅助电极,搭建动液电解加工小孔实验平台,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仿真,以底面加工区电解液流速大小和流场均匀性为评价标准,优化3D打印中空循环电极流道结构,并进行不同壁角β下电解加工小孔实验,通过对孔型进行观察,选择最佳中空循环电极隔板壁角β值;探究纯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通过进行小孔加工对比实验,优选合适的电解液成分及浓度;同时,小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需要严格控制阳极金属去除量,基于法拉第第一定律,采用恒电流加工模式,控制电解加工时间,即可控制阳极金属去除量,并通过离子测定、实验标定等方式对阳极金属去除量和电解加工时间的关系进行修正;电解加工后的小孔为圆弧孔,利用Abaqus软件结合生死单元方法分别对圆弧孔与直角孔试件进行应力场仿真,分析了圆弧孔对试件应力释放的影响。最后本文对纯铁试件进行去应力退火预处理并预制拉应力,结合电解加工小孔装置与应变测量装置搭建了应变-电解小孔法残余应力测试平台,分别采用电解加工小孔方法与机械加工小孔方法对试件进行残余应力测量对比实验,应变-电解小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误差为较小,利用电解方法对小孔进行加工可明显提高残余应力的测试精度。
盛宇博[7](2021)在《氨氮野外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吉林嘉恒地质环境测绘有限公司合作项目野外水质原位监测系统的资助下,围绕对重要水质污染指标氨氮在自然水域实时在线监测的需求,研制氨氮在线监测系统样机。为满足监测系统在开放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测量准确度要求,本文重点对氨氮的检测方法与传感器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为建立实时高效的水质氨氮监测系统奠定理论基础。水质氨氮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水中氨氮超标将会造成鱼虾死亡、藻类大量增殖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实现野外水域氨氮远程、准确、快速实时在线监测,本课题基于铵离子选择性电极开发一套免化学试剂的氨氮在线检测系统。并针对电极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引入到检测算法的优化中,实现对氨氮监测方法的优化与改进,提高了系统在野外开放水域检测的抗干扰能力与精度。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氨氮检测方法的选择。分析各种现有氨氮测量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与适用场景,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实际使用要求,提出采用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作为系统的氨氮测量方法,并对该电极的性能参数、检测流程进行分析、验证。2)氨氮在线监测系统测量部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野外环境下氨氮检测易受环境因素干扰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的问题,设计干扰实验,分析野外环境下影响氨氮检测的主要干扰因素。针对影响因子之间相互耦合并对结果影响表现为非线性的现象,提出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应用在电极抗干扰检测中。并针对该算法输入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以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输入参数,提高了算法的科学性与建模的准确度。实验表明,该算法建立的氨氮抗干扰检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998,测试集平均误差1.88%,误差基本集中在4%以内,满足国标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检测能力和较高的准确度与稳定性。3)氨氮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整体机械结构设计。选用STM32F407ZGT6作为系统主控MUC设计了系统硬件控制电路;选用USR-G780型4G LTE DTU通过GPRS通讯技术实现系统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同时系统内部采用RS485总线与DTU连接通讯;设计系统机械结构,根据功能划分为供能模块、浮体和仪器仓;计算系统总体功耗,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计了系统的供能模块。4)对系统总体性能进行测试。设计了稳定性、精度与实际水样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精度高、检测结果与国标法一致性较好,能够满足野外环境下对水质氨氮实时在线监测的要求。
田丝竹[8](2021)在《基于金属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入180 nm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3O4 nanoparticles,FeNPs)标记抗体,将FeNPs中的Fe3+作为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探针,以微米级粒径的琼脂糖微球为固相载体,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兔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检测。采用了免疫夹心法和免疫竞争法两种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夹心法的灵敏度优于竞争法。通过四参数logistic模型(4-parameter logistic model,4PLM)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标准曲线。将本方法用于兔血清中兔IgG的检测,通过与先前报导的兔血清中兔IgG浓度数据对比,本方法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符合度较好,证明了本方法的可靠性。本方法的分析灵敏度良好,与近年来其他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对比,本方法的样品制备时间比现有的大多数方法都要短。此外,本方法还有操作简单、分析样品稳定等优点。通过水相合成法合成一种粒径约为5 nm的水溶性硫化铜纳米粒子,并以此为ESR探针,构建了一种新的电子自旋共振免疫分析方法。采用免疫夹心法,以聚苯乙烯96孔板作为固相载体,将多个生物素偶联到山羊抗兔IgG抗体上,将链霉亲和素偶联到硫化铜纳米粒子上。相较于直接测量纳米粒子的ESR信号,本方法通过后续处理来检测纳米粒子中Cu2+离子的ESR信号。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检测线性范围宽,几乎跨越了5个数量级。此外,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和血清加标回收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令人满意。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在检测时不受样品颜色和基质背景信号的干扰。此外所采用的合成原料便宜易得,合成条件比较温和,合成方法比较简单、省时和环保。分析样品对热和光都不敏感,至少可以保存两周,在此期间内重现性很好,符合临床检验中对复查的要求。水果中的抗氧化剂将Cu2+还原为Cu+,Cu+以CuSCN沉淀的形式除去后,通过检测剩余Cu2+的ESR信号,建立一种能检测多种水果抗氧化能力的ESR方法。本方法检测了市面上常见的22种水果的抗氧化能力,并与传统的1,1-二苯-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铜离子(Cu2+)还原抗氧化能力(cup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capacity,CUPRAC)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大量、复杂实际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通过福林酚(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水果中总酚的含量,证明了总酚含量与水果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孙冰[9](2021)在《近岸海水氨氮含量的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体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各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各类水体的检测和治理。在各类水质检测中,氨氮是最重要的检测物之一,它是海洋、江河、饮用水、地下水等各类水体污染状况检测的重要指标[1]。海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海水污染会对海洋生态的稳定造成重要的影响,导致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对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以及近岸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加强近岸海水、河流水质中氨氮检测尤为重要。我国氨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已经形成国家标准的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次溴酸氧化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靛酚蓝法、水杨酸-次氯酸氧化法。这些检测方法都是采用传统的化学原理进行氨氮检测,检测速度慢,使用试剂多且有毒,操作复杂,易受水中有色物质、颗粒物的干扰,严重影响氨氮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目前,在水质氨氮检测领域出现了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氨氮进行检测的设备,此检测设备是将水中氨氮转换为气态氨气(NH3),通过测得氨气的吸光度获得氨气浓度,进而求得氨氮浓度[2]。这种检测方法可适用于海洋、江河、地下水、饮用水等多种水质。它操作简单,使用化学试剂少,不需要对水质进行预处理,检测后的水质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并且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检测范围广,能够避免水体中有色物质的影响,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可靠的检测技术。在国内水质检测设备市场中,这种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氨氮检测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国内还没有公司能够生产,因此,我们需要打破国外在此技术上的垄断,实现设备的国产化。本课题介绍了对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氨氮含量检测设备的研究,详细的介绍了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检测原理、设备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程序设计。通过自己的设计搭建了基于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氨氮检测设备,得到了氨气的紫外光谱,并采用傅立叶滤波、小波变换、傅立叶变换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吸光度信号进行处理。最后采用一次拟合和二次拟合法对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获取信号与氨氮浓度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实时、快速、准确的氨氮检测的方法,为氨氮含量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赵云鹭[10](2020)在《二乙醇胺脱氢制亚氨基二乙酸原料及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绿色高效的二乙醇胺(DEA)脱氢法已应用于亚氨基二乙酸(IDA)的合成。该方法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机理复杂,且产生多种副产物。目前缺乏对中间过程反应的具体描述,不利于DEA脱氢反应过程的控制。本研究对脱氢反应液中的DEA和两种副产物羧酸的含量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种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DEA脱氢反应液中未反应完全的DEA的方法。考察了淋洗液种类、淋洗液浓度、柱温、溶剂、流速等因素对色谱分离的影响,优化后的分析条件:色谱柱为DionexTM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以5.0 mmol/L甲烷磺酸水溶液为淋洗液,流速1.0 m L/min等度洗脱,柱温为40℃。定量分析结果加标回收率在98.01~101.64%之间,RSD在1.20~1.58%之间。本方法快速、高效、不易受干扰,用于实际生产反应液中原料DEA含量的准确测定,以计算反应转化率。以硫酸铜作为显色剂,建立了测定DEA脱氢反应液中DEA含量的可见分光光度法。优化了显色剂种类、显色剂用量,显色反应时间等实验因素,优化后的衍生条件为10%硫酸铜1.0 m L,反应时间20 min,650 nm可见光下进行比色。定量分析结果加标回收率在99.47~103.70%之间,RSD在1.69~2.10%之间。本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DEA脱氢反应液中DEA含量的分析测定。建立了定量分析DEA脱氢反应液中的副产物草酸和羟基乙酸含量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onex TMAS23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以8.0 mmol/L KOH溶液为淋洗液,流速1.5 m L/min等度洗脱,柱温选择40℃。在该分析条件下,草酸和羟基乙酸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分析结果草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8.11~101.07%之间,RSD在0.98~1.29%之间;羟基乙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8.06~101.20%之间,RSD在0.85~1.47%之间。本方法可以直接对DEA脱氢反应液中草酸和羟基乙酸的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开展了高效液相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DEA含量的前期研究工作,考察了流动相比例、背景紫外吸收试剂的种类、浓度及检测波长对样品分离和分析的影响。优化后的分析条件为:色谱柱为HC-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85:15,v/v),本底试剂为0.5 mmol/L熊果苷,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该方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有较大可能实现对DEA脱氢反应液中未转化完全的DEA含量的准确定量。
二、分光光度法对多种离子测量的原理及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光光度法对多种离子测量的原理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水体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 水体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
2.1 光学分析法 |
2.1.1 分光光度法 |
1)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
2)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 |
3)紫外分光光度法 |
4)还原法 |
2.1.2 分子发光分析法 |
2.1.3 光谱法 |
2.2 色谱法 |
2.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2.2.2 离子色谱法 |
2.3 电化学法 |
2.3.1 离子选择电极法 |
2.3.2 极谱法 |
2.3.3 毛细管电泳法 |
2.4 现代光谱方法 |
3 结语与展望 |
(2)典型工业过程高浓度溶液重金属离子浓度光谱直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典型重金属行业现状 |
1.2 重金属检测方法现状 |
1.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2.2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2.3 电化学分析方法 |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直测法研究进展 |
1.4 模型应用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典型工业中重金属的光谱特性 |
1.5.2 光谱直测方法研究 |
1.5.3 光谱直测方法在含铬混合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溶液配制 |
2.1.1 试剂 |
2.1.2 溶液配制 |
2.2 仪器及其运行参数 |
2.2.1 仪器名称 |
2.2.2 仪器运行参数 |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
2.3.1 采样点的选择 |
2.3.2 采样方法 |
2.3.3 样品保存 |
2.3.4 样品分析 |
2.4 标准溶液分析 |
2.4.1 光谱直测分析 |
2.4.2 其他方法对比分析 |
2.4.3 pH测定 |
第3章 典型工业中重金属的光谱特性研究 |
3.1 电解锌中铅的光谱特性 |
3.1.1 物质流分析 |
3.1.2 光谱特性 |
3.2 电镀铬中铬的光谱特性 |
3.2.1 物质流分析 |
3.2.2 光谱特性 |
3.3 铜冶炼中砷的光谱特性 |
3.3.1 物质流分析 |
3.3.2 光谱特性 |
3.4 小结 |
第4章 光谱直测方法研究 |
4.1 光学参数适配 |
4.1.1 光程可行性研究 |
4.1.2 Pb~(2+)的光程适配研究 |
4.1.3 六价铬(Cr_2O_7~(2-))的光程适配研究 |
4.2 分析方法的验证 |
4.2.1 Pb~(2+)分析方法的验证 |
4.2.2 六价铬的方法验证 |
4.3 小结 |
第5章 光谱直测方法在含铬混合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1 离子种类确定 |
5.1.1 三价铬-六价铬混合体系中离子种类确定 |
5.1.2 三价铬-六价铬-铁离子混合体系中离子种类确定 |
5.2 离子浓度分析 |
5.2.1 不同光程条件下三价铬的光谱曲线 |
5.2.2 六价铬光谱干扰离子分析 |
5.2.3 分析模型 |
5.2.4 代码实现 |
5.2.5 误差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浓度分析模型相关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博落回药材中生物碱的分离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测定博落回中的两种生物碱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仪器的准备 |
1.3 实验材料 |
1.4 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 缓冲溶液的选择 |
2.3 分离电压和温度的选择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实际样品分析 |
3 讨论 |
3.1 提取方法及所用溶剂的选择 |
3.2 毛细管电泳背景电解质体系的选择 |
4 结论 |
4.1 提取选用的溶剂 |
4.2 博落回不同部位生物碱单体含量的差异性 |
4.3 毛细管电泳新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第二部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博落回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1.3 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2 缓冲溶液种类的选择 |
2.3 缓冲溶液pH的选择 |
2.4 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 |
2.5 酸性染料用量的选择 |
2.6 方法学考察 |
2.7 样品的含量测定 |
3 讨论 |
3.1 酸性染料比色法 |
3.2 总生物碱测量结果分析 |
4 结论 |
4.1 博落回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
4.2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最佳显色条件 |
4.3 不同部位总生物碱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博落回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光谱分析法 |
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2.2 近红外光谱法 |
3 色谱分析法 |
3.1 薄层色谱法 |
3.2 气相色谱法 |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4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皂河黑臭水脱氨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黑臭水的成因和环境条件 |
1.3 城市污水中氨氮的成因及其危害 |
1.4 西安市皂河污水现状分析 |
1.5 氨氮的测定方法 |
1.6 水体中脱氨氮技术研究进展 |
1.6.1 吹脱法除氨氮技术 |
1.6.2 吸附法(离子交换法) |
1.6.3 折点加氯法 |
1.6.4 化学沉淀法 |
1.6.5 生物法脱氨氮技术 |
1.7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试剂及仪器 |
2.1.1 测量水中氨氮的试剂与仪器 |
2.1.2 测量水中硝酸盐氮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试剂与仪器 |
2.2 水中氨氮及COD含量的分析 |
2.2.1 实验步骤 |
2.2.2 测定方法原理 |
2.2.3 干扰及消除 |
2.2.4 试剂配制 |
2.2.5 实验过程 |
2.3 硝酸盐氮的含量分析 |
2.3.1 实验步骤 |
2.3.2 方法原理 |
2.4 亚硝酸盐氮的分析方法 |
2.4.1 实验步骤 |
2.4.2 方法原理 |
2.5 化学氧化去除氨氮实验方法 |
2.6 化学氧化—絮凝处理氨氮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化学氧化法去除氨氮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化学氧化去除氨氮研究结果与讨论 |
3.2.1 原水中的氨氮含量分析 |
3.2.2 不同氨氮含量情况下氧化剂及其加量对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 |
3.2.3 Na Cl O氧化时间对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 |
3.2.4 原水p H值 Na Cl O去除水中氨氮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化学氧化—絮凝去除氨氮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絮凝剂种类及加量的优选 |
4.3.2 不同除氨氮药剂加量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3.3 除氨氮药剂加量对COD影响 |
4.3.4 除氨氮药剂作用时间对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 |
4.3.5 pH值优选 |
4.3.6 加药顺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药剂处理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探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原水硝酸盐氮测定 |
5.2.2 水中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分析 |
5.3 水中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分析 |
5.3.1 次氯酸钠对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影响 |
5.3.2 除氨氮药剂加量对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影响 |
5.3.3 除氨氮药剂反应时间对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去除效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探究氨氮去除的反应机理 |
6.1 导语 |
6.2 氮转化规律 |
6.2.1 氨氮去除结果分析 |
6.2.2 COD去除结果分析 |
6.2.3 硝酸盐氮转化结果分析 |
6.2.4 亚硝酸盐氮转化结果分析 |
6.3 皂河黑臭水氮循环规律 |
6.4 药剂促进氨氮转化机理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基于光谱信息融合的设施栽培营养液浓度快速检测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营养液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
1.2.2 营养液离子浓度在线检测装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营养液离子浓度检测方法研究与光谱特性分析 |
2.1 光谱检测原理 |
2.1.1 光谱及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2.1.2 郎伯-比尔定律 |
2.2 营养液中待测离子测量方法选择 |
2.2.1 硝酸根离子检测 |
2.2.2 铵根离子检测 |
2.2.3 总磷含量的测量 |
2.2.4 钙离子、镁离子含量的测量 |
2.2.5 钾离子含量的测量 |
2.3 经显色处理后的营养液透射光谱特征波长提取 |
2.3.1 仪器设备与分析软件 |
2.3.2 实验样本 |
2.3.3 光谱数据采集 |
2.3.4 特征波长提取算法分析 |
2.3.5 各待测离子特征波长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检测设备结构设计与嵌入式硬件设计 |
3.1 检测设备整体设计 |
3.1.1 检测设备需求分析 |
3.1.2 设备工作流程与功能设计 |
3.2 核心器件选型 |
3.2.1 光源 |
3.2.2 光谱采集传感器 |
3.2.3 微控制单元(MCU) |
3.3 外形结构设计 |
3.3.1 主体结构设计 |
3.3.2 光源结构设计 |
3.3.3 检测工位结构设计 |
3.4 设备硬件电路设计 |
3.4.1 光源与驱动模块 |
3.4.2 光谱检测模块 |
3.4.3 液体输送模块 |
3.4.4 运算控制模块 |
3.4.5 核心处理器模块 |
3.4.6 电源模块设计 |
3.4.7 人机交互模块 |
3.4.8 PCB板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测设备软件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与系统搭建 |
4.2.1 操作系统的选择 |
4.2.2 树莓派4B支持的操作系统 |
4.2.3 系统镜像的烧录与系统搭建 |
4.3 系统软件环境搭建与程序开发 |
4.4 Py Qt5 应用程序界面设计与移植 |
4.5 微信小程序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营养液浓度预测模型建立与系统验证 |
5.1 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原理 |
5.2 试验材料与回归建模 |
5.2.1 溶液配制 |
5.2.2 光电传感器采集电压信号 |
5.2.3 基于PLSR算法构建营养液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
5.3 营养液离子浓度预测精度试验 |
5.3.1 试验材料 |
5.3.2 设备预测精度试验 |
5.4 设备检测稳定性试验与性能测试 |
5.4.1 设备检测稳定性测试 |
5.4.2 设备运行时间测试 |
5.4.3 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空循环电极电解加工小孔及其在残余应力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简介 |
1.2.1 有损测试法 |
1.2.2 无损测试法 |
1.2.3 小孔法残余应力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解加工小孔研究现状 |
1.3.1 静液电解加工小孔技术 |
1.3.2 动液电解加工小孔技术 |
1.3.3 3D打印技术在小孔电解加工中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动液电解加工小孔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
2.1 中空循环电极流道结构设计 |
2.1.1 单向流道设计方案 |
2.1.2 对向流道设计方案 |
2.1.3 多对向流道设计方案 |
2.1.4 涡旋流道设计方案 |
2.2 动液电解加工小孔装置搭建 |
2.3 环形隔板壁角β对电解加工的影响 |
2.3.1 不同壁角β下流场仿真分析 |
2.3.2 不同壁角β下电场仿真分析 |
2.3.3 不同壁角β下电解加工小孔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纯铁材料电解液的选择与优化 |
3.1 电解加工理论基础 |
3.1.1 电极极化理论 |
3.1.2 电极放电顺序理论 |
3.1.3 法拉第定律 |
3.2 纯铁材料电解液成分选择 |
3.2.1 纯铁材料简介 |
3.2.2 电解液成分选择 |
3.3 纯铁材料电解液浓度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电解加工小孔阳极金属去除量的控制研究 |
4.1 控制电解加工阳极金属去除量理论基础 |
4.2 电解加工恒电流I值的确定 |
4.3 阳极金属离子价态n值的确定 |
4.3.1 ICP-OES法测量Fe~(2+)、Fe~(3+)总量 |
4.3.2 分光光度法测量Fe~(2+)含量 |
4.3.3 阳极金属去除量与电解加工时间的理论关系 |
4.4 阳极金属去除量与电解加工时间的关系修正 |
4.4.1 实验标定电流效率η值 |
4.4.2 实验验证与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应变-电解小孔法测量残余应力实验研究 |
5.1 应变-电解小孔法测量残余应力原理 |
5.2 应变-电解小孔法测试平台搭建 |
5.2.1 测试试件预处理 |
5.2.2 测试试件预制应力 |
5.2.3 应变-电解小孔法测试平台 |
5.3 电解加工小孔孔型对应力释放的影响 |
5.3.1 仿真过程介绍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电解小孔法与机械小孔法测量残余应力对比实验 |
5.4.1 应变-电解小孔法实验过程与结果 |
5.4.2 应变-机械小孔法实验过程与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氨氮野外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氨氮在线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智能算法在氨氮含量监测中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氨氮检测方法研究 |
2.1 光学法检测 |
2.1.1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
2.1.2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2.1.3 气相分子吸收色谱法 |
2.1.4 荧光法 |
2.2 电化学法检测 |
2.2.1 滴定法 |
2.2.2 选择性电极法 |
2.3 基于铵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氨氮测量 |
2.3.1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原理 |
2.3.2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际响应分析 |
2.4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干扰因素分析 |
2.4.1 温度影响分析 |
2.4.2 pH值影响分析 |
2.4.3 一价阳离子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铵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氨氮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1 氨氮在线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
3.1.2 氨氮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3.1.3 系统工作原理 |
3.2 系统硬件设计 |
3.2.1 主控模块选择 |
3.2.2 STM32 最小系统 |
3.2.3 传感器检测电路设计 |
3.2.4 AD转换模块 |
3.2.5 数据传输 |
3.2.6 电源模块设计 |
3.3 系统结构设计 |
3.3.1 结构设计 |
3.3.2 供能模块设计与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抗干扰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氨氮抗干扰检测研究 |
4.2.1 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研究 |
4.2.2 SVR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
4.3 氨氮抗干扰检测模型建立 |
4.3.1 确定模型输入 |
4.3.2 建模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4.3.3 建立PSO-SVR抗干扰测量模型 |
4.3.4 模型测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各辅助测量模块实际检测实验 |
5.1.1 pH值测量模块测试 |
5.1.2 溶解氧检测模块测试 |
5.2 数据传输测试 |
5.2.1 Modbus通讯协议 |
5.2.2 系统在线监测平台 |
5.3 系统总体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5.3.1 系统测量准确度与精密度实验 |
5.3.2 系统稳定性实验 |
5.3.3 实际水样对比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基于金属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
1.1.1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
1.1.2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 |
1.1.3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的检测对象及应用 |
1.1.3.1 自由基的检测 |
1.1.3.2 过渡金属离子的检测 |
1.1.3.3 晶体色心的检测 |
1.1.4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与核磁共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
1.2 免疫分析 |
1.2.1 免疫分析法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 |
1.2.2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亲和素系统 |
1.2.3 免疫分析的应用和发展 |
1.2.3.1 放射免疫分析法 |
1.2.3.2 酶联免疫分析法 |
1.2.3.3 荧光免疫分析法 |
1.3 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
1.3.1 氧化应激 |
1.3.2 抗氧化剂 |
1.3.3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3.3.1 DPPH法 |
1.3.3.2 DMPD法 |
1.3.3.3 ORAC法 |
1.3.3.4 CUPRAC法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水溶性铁纳米粒子为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兔IgG |
1.4.2 水溶性硫化铜纳米粒子为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兔IgG |
1.4.3 铜离子为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22 种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溶性铁纳米粒子为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兔IgG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 |
2.1.2 试剂与材料 |
2.1.2.1 试剂 |
2.1.2.2 材料 |
2.1.2.3 溶液配制 |
2.1.3 实验方法 |
2.1.3.1 铁纳米粒子-山羊抗兔 IgG多克隆抗体(FeNP-山羊抗兔 IgG)溶液的制备 |
2.1.3.2 琼脂糖-山羊抗兔IgG溶液的制备 |
2.1.3.3 琼脂糖-兔IgG溶液的制备 |
2.1.3.4 用夹心法和竞争法对兔IgG的免疫分析 |
2.1.3.5 制备用于ESR检测的分析样品 |
2.1.3.6 ESR检测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铁纳米粒子与山羊抗兔IgG多克隆抗体连接比率的选择 |
2.2.2 FeNPs与 FeNP-山羊抗兔IgG的表征 |
2.2.3 ESR检测样品与ESR图谱 |
2.2.4 基于ESR的夹心法与竞争法检测兔IgG的标准曲线 |
2.2.5 实际样品兔血清分析 |
2.2.6 与其他方法比较 |
2.3 小结 |
2.4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溶性硫化铜纳米粒子为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兔IgG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 |
3.1.2 试剂与材料 |
3.1.2.1 试剂 |
3.1.2.2 材料 |
3.1.2.3 溶液配制 |
3.1.3 实验方法 |
3.1.3.1 CuS纳米粒子的合成 |
3.1.3.2 CuS-链霉亲和素的制备 |
3.1.3.3 山羊抗兔IgG-生物素的制备 |
3.1.3.4 免疫分析 |
3.1.3.5 制备用于电子自旋共振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样品 |
3.1.3.6 电子自旋共振法 |
3.1.3.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硫化铜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3.2.2 免疫分析实验条件的优化 |
3.2.2.1 山羊抗兔IgG多克隆抗体与生物素的偶联 |
3.2.2.2 链霉亲和素与CuS纳米粒子的连接量 |
3.2.2.3 包被抗体的浓度 |
3.2.3 电子自旋共振谱图 |
3.2.4 标准曲线 |
3.2.5 方法分析 |
3.2.6 实际兔血清的分析 |
3.3 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铜离子为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22 种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 |
4.1.2 试剂与材料 |
4.1.2.1 实验试剂 |
4.1.2.2 实验材料 |
4.1.2.3 水果样品 |
4.1.2.4 溶液配制 |
4.1.3 实验方法 |
4.1.3.1 水果存储样品的制备 |
4.1.3.2 水果样品的制备 |
4.1.3.3 检测样品的制备 |
4.1.3.4 电子自旋共振法 |
4.1.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4.1.3.6 DPPH法 |
4.1.3.7 CUPRAC法 |
4.1.3.8 总酚含量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条件优化 |
4.2.2 电子自旋共振谱图 |
4.2.3 标准曲线 |
4.2.4 水果的抗氧化能力 |
4.2.5 与其他抗氧化能力测量方法对比 |
4.2.6 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的关系 |
4.2.7 统计分析 |
4.2.8 方法评估 |
4.3 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9)近岸海水氨氮含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氨氮检测的意义和目的 |
1.1.2 氨氮检测的常用方法 |
1.1.3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氨氮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氨氮检测仪的原理分析 |
2.1 紫外吸收光谱法的检测原理 |
2.1.1 紫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机理 |
2.1.2 朗伯-比尔定律 |
2.2 氨氮检测仪的总体方案 |
2.2.1 氨氮检测仪的结构设计 |
2.2.2 氨氮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分析 |
2.2.3 氨氮检测仪的工作流程 |
2.3 水路和气路的设计 |
2.3.1 水路的设计 |
2.3.2 气路的设计 |
2.4 光路系统的设计 |
2.4.1 光源的选择 |
2.4.2 光谱仪的选择 |
2.5 电路系统的分析 |
2.6 本章总结 |
3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
3.1 主控芯片的选型 |
3.2 时钟和复位电路的设计 |
3.3 通信模块的设计 |
3.4 控制模块的设计 |
3.5 温控补偿模块的设计 |
3.6 电源模块的设计 |
3.7 吸收池的设计 |
3.8 反应容器的设计 |
3.9 本章总结 |
4 软件程序的设计和分析 |
4.1 485通信程序的设计 |
4.2 氨氮检测程序的设计 |
4.3 温控程序的设计 |
4.4 图像显示软件 |
4.5 本章总结 |
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准备与过程 |
5.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2.1 傅立叶滤波处理与分析 |
5.2.2 傅立叶变换处理与分析 |
5.2.3 小波变换处理与分析 |
5.3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学术成果 |
(10)二乙醇胺脱氢制亚氨基二乙酸原料及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二乙醇胺的概述 |
1.1.1 二乙醇胺的性质 |
1.1.2 二乙醇胺的用途 |
1.1.3 二乙醇胺的分析方法 |
1.2 羟基乙酸和草酸的概述 |
1.2.1 羟基乙酸和草酸的物化性质 |
1.2.2 羟基乙酸和草酸的常用分析方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阳离子色谱法测定二乙醇胺脱氢反应液中原料二乙醇胺的含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色谱条件 |
2.2.3 溶液的配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色谱柱的选择 |
2.3.3 检测器的选择 |
2.3.4 溶剂的选择 |
2.3.5 抑制器的选择 |
2.3.6 淋洗液种类的选择 |
2.3.7 有机改性剂的选择 |
2.3.8 淋洗液浓度的影响 |
2.3.9 柱温的选择 |
2.3.10 流速的选择 |
2.3.1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12 加标回收率和方法精密度 |
2.3.13 样品溶液定性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二乙醇胺脱氢反应液中原料二乙醇胺的含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显色剂的选择 |
3.3.3 显色剂的加入量实验 |
3.3.4 反应时间的选择 |
3.3.5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3.6 加标回收率 |
3.3.7 精密度实验 |
3.3.8 重复性实验 |
3.3.9 稳定性 |
3.3.10 样品溶液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阴离子色谱法测定二乙醇胺脱氢反应液中羟基乙酸和草酸的含量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色谱条件 |
4.2.3 样品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离原理 |
4.3.2 色谱柱的选择 |
4.3.3 抑制器的选择 |
4.3.4 淋洗液种类的选择 |
4.3.5 淋洗液浓度的选择 |
4.3.6 温度的选择 |
4.3.7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检出限 |
4.3.8 加标回收率、精密度 |
4.3.9 样品溶液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效液相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法分析二乙醇胺初期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色谱条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原理 |
5.3.2 背景紫外吸收试剂的选择 |
5.3.3 波长的选择 |
5.3.4 流动相的选择 |
5.3.5 背景紫外吸收试剂浓度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分光光度法对多种离子测量的原理及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体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干方群,吴珂,马菲,杜昌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22(01)
- [2]典型工业过程高浓度溶液重金属离子浓度光谱直测研究[D]. 张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3]博落回药材中生物碱的分离分析研究[D]. 王花.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4]皂河黑臭水脱氨氮技术研究[D]. 贺琳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基于光谱信息融合的设施栽培营养液浓度快速检测系统研发[D]. 廖晋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中空循环电极电解加工小孔及其在残余应力测量中的应用[D]. 裴钧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氨氮野外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盛宇博.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8]基于金属探针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D]. 田丝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9]近岸海水氨氮含量的检测技术研究[D]. 孙冰. 烟台大学, 2021(09)
- [10]二乙醇胺脱氢制亚氨基二乙酸原料及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 赵云鹭. 湘潭大学, 2020(02)
标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论文; 博落回论文; 残余应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