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院校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技能培养

论体育院校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技能培养

一、论体育院校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技能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武怡芯[1](2021)在《专业认证下数学师范生的从业技能研究》文中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开展,改革了教师资格证的考核方式,对提升师范生从业技能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师范生从业技能是未来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技能,也是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着重培养的技能。因此,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既能够使高师院校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又可以促进数学师范生本身的反思进步。本文主要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差异分析法、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专业认证背景下研究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理论体系及主要影响因素。希望能进一步丰富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章,问题的提出。本文对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进行文献综述,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政策、专业认证与师范生的培养、专业认证的国外研究等三方面对专业认证进行文献综述;从概念、分类、培养等方面对师范生和数学师范生的从业技能进行文献综述。其次,给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师范类专业认证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三章,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理论研究。首先,根据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提出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内涵;根据技能的相关理论,提出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具有外显性、观念性、习得性与经验性、专业性、灵活性5条特点。其次,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进行维度划分,提出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训练模式与训练原则。第四章,在对问卷编制及调查过程进行介绍后,对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基本技能、数学教学实施技能、一般教育技能三方面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中的数学教学基本技能、数学教学实施技能处在一般水平,一般教育技能水平较高。总体来说,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水平一般。最后从实习与否、实习时间、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三个方面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是否有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实习与否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具有显着影响,实习的数学师范生比未实习的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平均分显着要高,实习时间和实习指导教师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影响都呈正向显着影响。第五章,通过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将13个影响因子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影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对其显着的影响因子;进而对每一维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各个维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影响权重。得出如下结论:1.数学教学基本技能的主要影响因子按影响权重从小到大依次为:课上受到的老师专业指导(KS4)、课上学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技能(KS3)、课下学习的教学视频和教学材料(KW3)。2.数学教学实施技能的主要影响因子按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课上受到的老师专业指导(KS4)、课上学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技能(KS3)、课上学到的数学专业知识(KS2)、课下学习的教材和教学视频(KW3)、做过的辅导类兼职(KW2)。3.一般教育技能的主要影响因子按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课上学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技能(KS3)、课上看过的教学视频(KS5)。综上得出,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课上学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技能(KS3);其次是课上受到的老师专业指导(KS4);再次是课上看过的教学视频(KS5)、课下学习的教材和教学视频(KW3)、课上学到的数学专业知识(KS2)和做过的辅导类兼职(KW2)。第六章,通过前面对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概念体系、现状、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课程优化、教师教学、教育实习、资源配置及师范生本身出发,提出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培养的五条策略。

李浩[2](2021)在《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指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的新时代,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引导者,所以教师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师范生是教师的储备力量,对于师范生的培养有助于新教师的成长,数学教师也是如此。教学顶岗实习作为教育实习的一种,也是数学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范高校的青睐,但是存在问题——数学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学习到的教学技能很少,整体教学水平较低。回顾已有研究,对教学顶岗实习的研究主要包括顶岗实习的意义、问题、模式以及改进建议,其中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者的重点。但是对于实习生学到的教学技能研究较少,对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影响研究较少,仅仅是理论上的研究,研究方法也多是理论思辨,并没有采取实证性的研究,更没有数据支持其观点,实施效果不得而知,文章整体说服力较差。基于此,本文将运用问卷调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的指导进行量化研究,为提高顶岗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提供适当可行的参考方案。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等方法对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查阅大量文献,对顶岗实习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整理。在相关的研究中,按照顶岗实习的意义、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的模式、顶岗实习的建议、顶岗实习与非教育类概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第二步,根据相关的文献和前期的访谈调查,将指导教师的指导分为指导方式和教学技能,并编制成调查问卷。第三步,将调查问卷发给了指导顶岗实习数学师范生的指导教师,请他们完成。第四步,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得到初步的结论。第五步,将回收的调查问卷按照五级评分法进行打分,得到评分表。第六步,请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打分,得到打分表。第七步,将打分表和评分表合二为一,导入SPSS中,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出影响实习生在顶岗实习中整体教学水平低的主要因素。第八步,基于结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指导和经验,提出顶岗实习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数学教学技能指导方式和指导内容中共有7个影响因素对实习生教学技能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教学技能指导方式中的练习法,教学技能指导内容中的选择教学工具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总结结束课程技能、批改作业技能、课后辅导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技能,这几个因素对实习生整体教学水平低有较大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指导教师针对顶岗实习数学师范生的指导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指导教师应全面指导教学技能;第二,强化数学练习法的使用;第三,强化选择数学教学工具技能和使用数学教学媒体的技能的指导;第四,强化总结结束数学课程的指导;第五,强化批改数学作业技能和课后辅导技能的指导;第六,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技能的指导;第七,给出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的指导案例。

荣俊杰[3](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潘琛[4](2020)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力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培养职业性、技术性人才的重任。而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增强体魄,增进健康,为社会培养、输送高体育素养的实用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如何构建高职体育课程、探索教学模式、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这对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参考建议。首先,本研究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鉴了其他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了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经过二轮的德尔菲法所征询到的结果,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最终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并对各个评价指标设置了权重划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实际的实证分析。评价的分值约为82.3,评价总体为“良”,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为提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管理效果,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受限于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有限,本次研究筛选的指标还不够完全健全,部分指标存在抽象,不易于展开评价,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二):本次研究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中只能对一位教师的一节教学课进行实证与评价,不能全面地进行评价,因此评价的维度受限。

潘成玉[5](2020)在《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职教学中,采用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前在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中,以理论阐述为主,多是阐述融合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数学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帮助,或是为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提教学供方法和评价方式,形成一定的模式,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定性描述居多,而具体进行教学实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实践结论的研究较少,根据这样的问题,对融合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为完善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数学课与专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现状,并通过调查法对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阶段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得出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综合分析研究融合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对融合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以中职数学职业基础模块为依托,结合适当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教学模式研究,采用调查、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融合教学的模式,结合案例得出融合教学对学生的数学与专业课程学习和综合能力提升起到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于,通过融合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课程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案例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总结融合教学的优势、不足和需要注意的教学事项,为以后采用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和对此类教学模式继续进行研究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冷林[6](2020)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乃国之栋梁,其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目标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育不仅着眼于学生身体健康,其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篮球作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应更重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的科学、合理性。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和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对专家进行咨询并选取测试指标,同时对该校师生进行访谈以得到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反馈。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教学干预前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体育学习兴趣状况;通过教学实验对北京市师达中学73名女生,实验班37人、对照班36人,分别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篮球教学对比实验,更深入了解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初中女生身体素质、篮球技能、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成绩的影响;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常规教学支架式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在立定跳远(P=0.026<0.05)和1分钟跳绳项目(P=0.040<0.05)中作用效果显着,促进学生力量、灵敏素质发展;在反复侧跨步项目(P=0.000<0.05)中作用效果非常显着,促进学生灵敏素质发展;但是在25*8折返跑项目(P=0.486>0.05)中没有明显作用,所以不能显着提高学生耐力素质;2.支架式教学模式比常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篮球行径间单手肩上投篮(P=0.049<0.05)和绕杆跑成绩(P=0.043<0.05);3.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在消极兴趣(P=0.033)、积极兴趣(P=0.044)、运动参与程度(P=0.041)、自主与探索学习(P=0.034)、对体育的关注(P=0.034)、对体育的认识(P=0.035)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减少了学生对学习的消极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兴趣和自主于探索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参与;4.实验后实验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态度行为、学习方法、交往于合作精神以及情意表现方面P值均小于于 0.05(P=0.029、P=0.046、P=0.011、P=0.042),存在显着性差异,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观念对培养学生创新、自主意识有很大影响,只有不断更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教学设计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至中学篮球教学中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来说,其模式存在的优势和研究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王丰兆[7](2020)在《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对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传统舞龙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尝试,通过与传统教学相对比,探索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PBL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对舞龙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是否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徐州工程学院大二年级舞龙选项课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4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通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PBL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舞龙教学后明显提高了学生对于舞龙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于舞龙的喜爱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技能学习、参与课余活动和对体育的关注度方面也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2)PBL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舞龙动作规格的要求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舞龙动作的提升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舞龙动作姿势正确、龙的形态更加饱满,在技术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规范,配合协调等方面完成的更加出色。(3)PBL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教学中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在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下的学生面部神态从容自若,能更好的表现出龙的精气神,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申珍妮[8](2020)在《OBE视域下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随着田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在历经多轮修订后逐趋完善,在田径教育教学效益提升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评价体系中的部分内容与国家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人才的需求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存在着不协调的一面。为促进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发展进程,化解我国现行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部分指标与国家、社会、院系培养目标不对齐的现实矛盾,为田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1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为研究对象,以OBE教学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我国体育院校体教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手段等进行全面研究,筛选指标、作出权重,并构建新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现行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目标与国家田径体育强国建设总目标不适应;田径专修课程考评内容与学校培养目标、社会田径专项人才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其他学科成熟的OBE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使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优化设计成为可能。2.我国现行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目标构成:理论目标、运动技能目标、综合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不同数量的亚维度。3.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构成我国现行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指标构成:理论成绩、技术成绩、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四个维度,分别占0.300、0.400、0.200、0.100,各维度分别由不同数量的亚维度构成,但不同亚维度没有赋予相应的构成权重无法进行可操作性考核评价。4.我国现行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全合理;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不适宜;评价过程缺乏科学性;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片面性;尚未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没有有效的体现出评价的监督、诊断功能;学时分配不合理。5.OBE视域下的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四个维度的指标权重分别为:理论知识维度权重0.319,其三个亚维度基础知识占39.7%,学科前沿占31.2%,现代技术占29.1%;运动技能维度权重0.251,其中三个亚维度技术表现占37%,身体素质占32.3%,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占30.7%;综合素质维度权重0.234,其五个亚维度教学能力占23.8%,训练能力、科研能均占19.8%,竞赛组织与管理能力占19%,社会实践能力占17.6%;学生平时表现维度权重0.196,其五个亚维度技术进步与实习反馈均占18.8%,课堂出勤占17.9%,人际关系占16.7%,课堂表现占15.5%,随堂作业占12.3%。与现行评价体系相比提升了理论、综合、平时三维度权重而适当降低运动技能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更契合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田径专项人才以培养中小学优秀体育师资的人才为主的国家、社会、学校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充分实现四位目标一体化。

翟晓程[9](2020)在《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中职生满意度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育公平、企业和社会的人才供给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湖北省在2011年,首创并推行了技能高考政策。技能高考突破了常规高考的模式,采用以技能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考试模式,力图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搭建起沟通衔接的“立交桥”,为中职生提供了新型的人才培养途径,拓宽了中职生的升学渠道。为此,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技能高考政策,探究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使政策更加完善,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我国公共政策体系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和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的研究分析,从中职生对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的满意度入手,以考察技能高考政策实施效果为宗旨,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中职生对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在政策内容、政策实施及政策影响方面的满意度情况,进而总结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在政策内容、政策实施及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政策内容、提升政策实施的软硬件设施、完善政策监督机制等对策和建议,以不断发展和完善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论体育院校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技能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体育院校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技能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专业认证下数学师范生的从业技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研究综述
    二、理论基础
第三章 专业认证下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理论研究
    一、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概念
    二、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特征
    三、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维度划分
    四、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训练模式
    五、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训练原则
第四章 专业认证下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问卷编制及调查过程
    二、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调查现状分析
    三、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现状的差异分析
第五章 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影响因素的信、效度分析
    二、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影响因子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三、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六章 基于调查的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培养策略
    一、课程方面的培养策略
    二、教师方面的培养策略
    三、实习方面的培养策略
    四、资源方面的支持策略
    五、学生方面的培养策略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数学师范生从业技能发展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提出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意义及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数学教学技能
    第二节 教学顶岗实习
    第三节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第三章 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情况调查研究
    第一节 指导教师数学教学技能指导方式研究
    第二节 指导教师数学教学技能指导内容研究
第四章 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情况逻辑回归分析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过程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关于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的建议
    第一节 指导教师指导数学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指导案例
第六章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顶岗实习中关于指导教师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
致谢

(3)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一、研究综述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概念辨析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比较研究法
        (五)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
        (一)视角创新
        (二)理论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一、教学运行层面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二、体育师资层面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三、场地设施层面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教学实验目的
        二、教学实验对象
        三、教学实验时间
        四、教学实验程序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二、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依据
        1.2.1 构建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能力的概念界定
        2.1.2 教学能力的概念界定
        2.1.3 体育教学能力的概念界定
        2.1.4 教学评价体系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有关的研究现状
        2.2.1 关于教学能力的研究
        2.2.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研究
        2.2.3 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现状研究
        2.2.4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存在问题研究
    2.3 国外有关的研究现状
        2.3.1 国外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现状研究
    2.4 国内外学者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德尔菲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层次分析法
        3.2.5 专家访谈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1.1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1.2 确定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对象与目标
        4.1.3 确定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选取流程
    4.2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第一轮评价指标筛选情况
        4.2.2 第二轮评价指标筛选情况
        4.2.3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4 计算各指标权重的步骤
        4.2.5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4.3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4.3.2 确定评语集
        4.3.3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4.3.4 确定评价指标的模糊权向量
        4.3.5 进行多因素模糊评价
        4.3.6 计算评判指标与结果分析
    4.4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4.4.1 一级评价
        4.4.2 二级评价
        4.4.3 三级评价
        4.4.4 模糊综合评语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研究建议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5)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
        (二)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
        (三)作好中职与高职或更高层次教育的衔接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融合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综述
        (二)国外融合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职数学课教学
        (二)中职机械专业课教学
        (三)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
        (四)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一)数学课程教与学的相关理论
        (二)数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
        (三)其他相关教学理论
第三章 中职机械专业数学学情调查与研究
    一、问卷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三)问卷设计
        (四)问卷实施与分析
    二、访谈调查研究
        (一)访谈调查的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内容设计
        (四)访谈实施与分析
    三、根据调查法结论选择教学模式
        (一)从学生学情角度分析
        (二)从教师教学角度分析
        (三)职业发展的要求
第四章 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数学课与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介绍
        (一)模式流程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技术
    二、直线与圆的方程—圆教学案例介绍
        (一)案例选用的教材内容介绍
        (二)案例采用的课堂观察手段及教学分析评价方法
        (三)案例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案例的实施与分析
        (一)圆的标准方程教学案例
        (二)圆的一般方程教学案例
        (三)圆的参数方程教学案例
    四、教学案例实施后的阶段性测验分析
        (一)分析对象
        (二)分析过程与结论
第五章 结论
    一、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的总述
    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的优势
        (一)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三、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
    四、教学愿景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职数学学情调查问卷(一)
附录二:中职数学学情调查问卷(二)
附录三:中职数学教师访谈表
附录四: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访谈表
附录五:教学评价表
附录六:阶段性测验题(一)
附录七:阶段性测验题(二)
附录八:阶段性测验题(三)
个人简介

(6)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学模式
        二、常规教学模式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
    第六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起源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一) 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趋势
        (二)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四) 支架式教学在其他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专家咨询法
        三、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实验法
        六、数理统计法
        七、逻辑分析法
    第三节 支架式教学运用于篮球教学实施思路与过程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不同组别教学模式、形式以及要求
        三、篮球教学中不同组别的主要教学安排
        四、支架式教学运用于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检验
        二、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第二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初中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行径间单手肩上投篮学情分析
        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成绩分析
        三、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绕杆跑成绩分析
        四、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绕杆跑成绩分析
        五、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绕杆跑成绩分析
    第三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差异性检验
        二、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第四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分析
        二、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对比分析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两个班四项身体素质测试中,均有不同幅度提高
        二、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学生
        三、实验组学生运动技能成绩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学生
        四、实验组学生对体育课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实验组学生在体育课中体现有更多的自主学习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篮球考核标准
附件二: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
附件三: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量表
附件四 访谈提纲
附件五 篮球项目训练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筛选表
附件六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教案
附件七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常规教学教案
致谢

(7)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三、PBL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四、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基本理论依据
        (一)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二)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PBL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五、文献综述
        (一)PBL教学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二)PBL教学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三)舞龙课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六、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和对照班男女生身高、体重对比分析
        (二)实验班和对照班男女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二、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男、女生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
        (二)对照班男、女生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
        (三)实验班和对照班男女生实验后体育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
        (四)实验班和对照班男女生实验后舞龙技能掌握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OBE视域下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OBE教育模式
        2.1.2 教学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
        2.2.2 成就动机理论
        2.2.3 OBE理论基础
    2.3 国内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现状
    2.4 国外教学评价发展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构成
        4.1.1 培养目标
    4.2 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4.2.1 理论成绩
        4.2.2 技术成绩
        4.2.3 综合素质
        4.2.4 平时表现
    4.3 OBE视域下的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4.3.1 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
        4.3.2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
        4.3.3 评价过程缺乏科学性
        4.3.4 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
        4.3.5 尚未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
    4.4 OBE视域下的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优化设计
        4.4.1 初步筛选评价指标
        4.4.2 问卷设计及发放
        4.4.3 基于专家意见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4.4.4 问卷信效度检验
        4.4.5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6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7 教学评价体系观测指标的权重构建
    4.5 OBE视域下的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结果与分析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中职生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技能高考
        2.1.2 中职生
        2.1.3 满意度
    2.2 理论基础
        2.2.1 感知公平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团体理论
第3章 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中职生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测量量表和问卷设计
        3.1.1 测量变量的确定
        3.1.2 问卷设计与构成
    3.2 满意度的测量与计算
        3.2.1 数据的初步处理
        3.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3.2.3 评价维度与测量题项设置
        3.2.4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相关分析
    3.3 满意度测量模型构建
第4章 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中职生满意度分析
    4.1 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中职生满意度概述
        4.1.1 技能高考政策内容满意度差异比较
        4.1.2 技能高考政策实施满意度差异比较
        4.1.3 技能高考政策影响满意度差异比较
    4.2 已毕业和未毕业的中职生对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满意度差异比较
    4.3 不同类别的中职生变量满意度差异比较
        4.3.1 基于性别的中职生技能高考满意度差异比较
        4.3.2 基于年级的中职生技能高考满意度差异比较
        4.3.3 基于专业的中职生技能高考满意度差异比较
        4.3.4 基于了解程度的中职生技能高考满意度差异比较
    4.4 回归分析
第5章 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政策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轨
        5.1.1 考试科目分值比例不合理
        5.1.2 技能考试安排不合理
    5.2 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软硬件设施不健全
        5.2.1 师资力量薄弱
        5.2.2 教学模式滞后
        5.2.3 实训基地投入不足且缺乏校企合作
        5.2.4 缺乏有效宣传
    5.3 政策监督机制不完善
        5.3.1 技能考试过程缺少保障机制
        5.3.2 学校教学考评监管乏力
第6章 完善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的建议
    6.1 政策内容结合实际需求
        6.1.1 优化科目分值比例
        6.1.2 细化考核评分指标
        6.1.3 调整考试时间
        6.1.4 下放技能考试考点
        6.1.5 发挥企业作用
    6.2 健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软硬件设施
        6.2.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2.2 完善教学课程模式
        6.2.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6.2.4 加大政府投入
    6.3 完善政策监督机制
        6.3.1 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6.3.2 规范录取标准
        6.3.3 健全教学评估体制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中职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论体育院校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技能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专业认证下数学师范生的从业技能研究[D]. 武怡芯.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指导研究[D]. 李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潘琛.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5]中职数学课与机械专业课融合教学模式研究[D]. 潘成玉.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冷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PBL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舞龙选项课的应用研究[D]. 王丰兆.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8]OBE视域下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D]. 申珍妮.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9]湖北省技能高考政策中职生满意度研究[D]. 翟晓程.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2)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论体育院校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技能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