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值业务──移动通信的主旋律(论文文献综述)
周树伟[1](2020)在《转售业务市场开放与产能利用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电信服务业先后实施政企分离、业务重组、民营化改革等措施进行市场化改革以优化市场环境,增强市场竞争活力。同时放开外方投资者在境内从事电信业务的出资比例限制,逐步实现了我国电信业市场的开放。但是由于政策监管制度的缺失、市场开放程度不高,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三大基础运营商的限制,两者之间的竞争不具有对等性,市场活力降低,进而影响到了中国电信业的健康运行。我国电信业运营商面临资源浪费、产能利用效率低下的风险。因此本文从产能利用率的角度分析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判断市场开放改革给电信业带来的影响,为电信业的发展提供给参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包括:(1)研究国内电信业市场开放改革措施的直接影响。本文通过设置时间虚拟变量分析评价市场开放改革分别对三大基础运营商移动通信业务以及固网宽带业务的影响,关注改革政策实施之后三大基础运营商的产能利用率变化趋势。(2)研究开放程度对电信业的影响。构建考虑外生变量影响的生产函数模型,以服务贸易壁垒指数代替电信业对外开放程度,使用随机前沿一步法分析当前电信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大基础运营商的产能利用率在转售业务市场开放后发生较大波动,产能利用率在迅速提升之后逐年下降,市场开放改革不及预期。这与政府监管制度缺失,市场开放程度较低有关,电信运营的核心资源被三大基础运营商把控,民营企业难以与三大基础运营商公平竞争,市场竞争活力下降,因此三大基础运营商的产能利用率在改革实施后逐年下降。(2)电信业服务贸易壁垒与产能利用率负相关,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提升电信业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电信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徐媛[2](2019)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信息社会深化发展,新兴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即时通讯服务工具微信的推广运营,推开自媒体的大门,微信社交媒体成为众多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首选社交软件。网络发展具有双面性,社交媒体兴盛,既带来机遇,也迎来各种挑战。微信场域自身虚拟、半匿名性特质,滋生了谣言、虚假消息以及丑化国家利益的言论等系列负面现象的呈现。面对微信传播过程中种种不合理表象,要坚定主流价值思想引领,掌握好媒介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既要用主流思想指导媒体纵深发展,还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将正能量、主旋律传播出去,占领主流价值舆论制高点。本文通过剖析互联网环境下微信的生长态势,挖掘微信传播内在矛盾与问题。坚定正确的立场与方法,以主流意识形态疏导微信传播正向发展。在文中梳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微信传播之间的内在关系,描述微信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关系的现状调查,列举微信传播中出现问题的相关案例。结合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对微信传播提出有效的规制对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第二章集中从内涵、特征以及功能等方面分别对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微信传播和微信传播规制的理论体系进行有效梳理,厘清主流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的承合关系。第三章重在研析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的内在逻辑关系。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微信存在必要联系。主流价值要加强与媒体的互动融合,了解媒介发展规律,借用媒介的力量,加强主流权威,占领新兴舆论场;微信更需在主流思想、主流价值的引领下,规范运行。微信传播规制,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是实现“中国梦”的舆论基础,是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要求。新时代,要积极净化舆情传播空间,搭建官民互动平台,知晓民意,加深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新时代,要主动促进媒介与主流声音的互融互通,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融合方式传播正能量,即时掌握媒介的时、度、效,把握舆论主战场。第四章主要阐述微信传播失范的现象。运用问卷星网上问卷调查平台,面向社会公众,随机性发放问卷并进行实时问卷收集与整理,运用SPSS统计分析技术对所收集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目前微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及分析微信传播规制的现状。第五章分别从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对象、效果五个方面提出微信传播规制对策。国家、企业、社会三方应加强合力,培养意见领袖,打造主流公众号,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对传播内容应加强把关力度,实行关键词筛滤,建立有效的监督预警机制,以保障传播空间的纯净;实施分层管理与权责均衡的管理模式,加强主流公众号的推送,规范朋友圈的商业行径,正确引导私人聊;提升用户媒介素养,引导网民理性建言,运行实名制管理模式,尊重网民自由权益的落实;加强微信传播舆情监测,政府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何白[3](2017)在《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引人瞩目。在传媒业与电信业相互融合的交汇处,网络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诞生并迅速风靡于我国的互联网。自2006年网络视频产业发轫,历经跑马圈地式的野蛮扩张,泥沙俱下式的市场洗牌,再到步履稳健的理性成长;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规模由小变大,产业规制从无到有,产业链条不断地完善,产业布局逐渐多元。作为产业融合边界处诞生的边缘产业,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受到融合因素的深刻影响。数字融合使广电、出版、电信三大产业的信息产品属性趋同,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内容传播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网络平台,多种产业力量均可以在互联网上布局网络视频业务。同时,三网融合的推进使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在技术标准上趋于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业务上彼此渗透;多样化的视频传播终端被催生。融合的扩散还使娱乐、文化、教育等产业经由内容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加入到信息产业大汇融的队伍之中。面对产业之间广泛融合的大背景,网络视频内容运营面临内容来源多元化、传输渠道多元化、播出终端多元化的局面;网络视频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也拥有极为广阔的延伸拓展空间。当前,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面临融资、内容版权、政策规制等各方面的现实阻碍,视频企业之间在内容领域的白热化竞争令运营成本年年攀升,行业长期处于普遍亏损的状态。如何找寻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良性发展路径?此问题十分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尝试以产业融合为分析视角,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探析,从中探寻破除产业发展困境、推动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在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上,本论文首先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脉络、发展特征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梳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整体图景。其二,结合产业融合趋势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机理与动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建立起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其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产业融合下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链以及网络视频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最后,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命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选题创新:我国网络视听新媒体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网络视频产业的研究更为匮乏,研究内容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本研究将我国网络视频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在研究选题角度较为新颖,具备了创新性。第二,内容创新:本文在第三章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弥补了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在第四章中,提出我国网络视频融合发展的框架,对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第五、六、七三章分别对产业融合环境下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链以及企业的发展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上研究内容在本研究领域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三,方法创新:本研究应用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研究范式对网络视频产业进行分析。在第五章中,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研究中经典的SCP分析框架,对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分析;第六章中,通过产业链整合理论和价值系统、价值网等的理论工具对网络产业的产业链发展进行研究。在网络视频研究领域具有方法上的创新性。第四,结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对产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第八章中,系统性地分析了阻碍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矛盾,提出推动网络视频行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进行营利模式创新、建立新环境下版权治理机制以及如何科学制定产业规制、推动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建议和对策。
林伟[4](2013)在《中国电信定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3G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移动定位服务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业务是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和位置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角逐地,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用户通过移动定位服务应用查询自己或他人的位置信息和周边兴趣点。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移动定位服务业务也有了深层次的产品发展策略。目前,在4G通信网络技术走出实验室面向市场的关键时刻,各个位置服务相关厂商也在积极规划部署新技术背景下的定位服务业务发展,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上的各个关键能力提供者之间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共同地产业协作将全面持续的推动移动定位服务的发展。本文简明介绍了移动定位的技术基础,详细的梳理了移动定位服务产业在欧美日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移动定位服务的发展经验和规律。全面系统的整理了我国移动定位业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的前景。在当前的中国,移动定位服务产业发展遇到了许多的阻碍,这其中有来自移动定位服务提供商本身的,也有来自于用户的,但是克服苦难就意味着移动定位服务产业将迎来新的突破。目前4G技术已成熟,这也将为移动定位服务产业的大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本文以中国电信这个全球最大的CMDA网络、固话网络和互联网运营商为主体,详细分析了中国电信的3G网络发展和4G部署,分析总结了中国电信在移动定位服务领域的优势。通过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分析,清晰地定位了各个移动定位服务关键能力提供商的产业角色,分析对比了各个关键能力提供商的资源优势,也为中国电信与图商、地理信息提供商、互联网厂商和终端厂商合作提出了详细的产业联合策略。中国电信应该以我为主,通过多层次的产业合作,主导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发展。
孟辉[5](2012)在《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通过2008年底新一轮的重组,电信业三家运营商都获得了包含固网业务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在内的电信全业务牌照,实现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同时2010—2012年国务院加快了以互联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为核心的“三网融合”,从而开启了电信业产业融合的新发展趋势。在此产业融合背景下,电信企业应如何发展自身?论文正是基于此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提出产业融合通过一个传导机制影响电信企业发展,这个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是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变革。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使得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变化,三家运营商需要在原有的业务范围内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在整体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战略。论文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中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链理论、现代管理学中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企业营销学中关系营销理论、交叉营销理论和客户细分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思想和价值网络分析法等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研究层面从行业宏观背景到企业微观运营,理论结合实践,力图为新形势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制订提供科学而客观的决策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概述如下:第1章和第2章对论文研究开展做出说明,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第3章首先回顾电信业发展历程,然后分析电信业面临的整体宏观环境和行业微观环境。第4章对电信业产业融合进行研究,构建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表明,促进电信业产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三个方面:技术因素、行业政策因素和客户因素。在国内垄断市场环境背景下,在产业融合初期,融合动力主要来自技术因素和行业政策,当技术具有可行性而且政策允许产业相互进入则促进多产业实现融合;当产业融合开始后,决定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的却是客户需求,客户需求是产业融合最终推动力;产业融合会触发产业价值链发生变化,传统的产业链价值创造模式被打破,形成一个网状的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网状化使得提供综合性业务具有可能性,业务融合也由此开始;业务融合要求电信企业具有能够提供综合性业务的能力,因此,电信企业需要采取能够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全业务运营模式。第5章对电信市场客户细分进行研究,针对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全业务运营模式构建基于挖掘客户总体价值的客户细分模型及三个子模型。论文在现有客户细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关系营销、关系价值和交叉营销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总体价值理论模型,模型包含三个子模型:包括基于交易行为的直接价值模型、基于关系营销的关系价值模型和基于交叉销售的隐性价值模型,运用此模型可对电信客户从价值视角进行细分,为电信企业在全业务环境下寻找具有价值的客户市场提供决策依据。第6章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模型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构建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价值网络分析模型。通过此模型的分析,论文构建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模型表明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可有如下选择:第一,在电信产业边界日趋模糊和产业价值链逐渐由传统的链状向网状转变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竞合战略。第二,在电信业具有自然垄断性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第7章是第6章的延伸,论文运用现代管理中国学派管理的综合集成思想构建一个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资源和客户的无边界化是促使电信企业采取无边界管理的动因,有效的无边界管理包括无边界价值链合作、无边界营销管理、无边界品牌管理、无边界服务管理和无边界组织管理五个部分。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研究思路创新,体现在从产业融合和产业价值链角度开展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二是理论创新,包括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客户总体价值模型及其子模型、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和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
刘克飞[6](2012)在《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历经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整个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三家运营商之间存在过度竞争,价格战呈白热化,产品严重同质化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企业间建立竞合关系,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从而促进我国电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有关博弈论、竞合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以竞合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首先,结合电信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电信行业及电信运营商竞争现状。其次,从价格、产量和差异化三个方面对电信运营商的竞合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提出电信运营商竞合的必要性,并借助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博弈对政府电信监管政策进行说明。最后从政府监管政策、电信运营商竞合定位与策略三个层面来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竞合选择。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是:①将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研究当中,运用六力模型系统研究电信行业面临的竞争合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电信行业本身,跨越了行业边界,即这种竞合博弈不仅来自电信行业内部运营商之间,更多的来自电信行业外部利益相关方;②在博弈论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电信行业状况进行修正,运用产量、价格、差异化模型对电信运营商进行分析,如基于Bertand模型建立三寡头全业务重复价格博弈模型,该模型比前期国内外研究中的双寡头博弈模型更贴近现实问题,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将Hotelling差异化博弈延伸至三方环形博弈模型上,讨论三家企业同质化和差异化对比下收益情况,指出不断寻求最大化差异策略,是获取更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③在政府监管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的定位和策略选择。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我国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战略规划依据和策略分析方法,而且为政府政策制定及其他具有寡头垄断结构的产业战略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胡志强[7](2012)在《抚顺联通移动通信全业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上的运营,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中国联通在成立伊始,即已选择当时最为先进的GSM移动网络作为自己的当家支柱,但是由于面临从资金到技术上的,一系列难题,中国联通一直未能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2002年,中国联通开始运营与GSM同属于2G时代的CDMA网络,本想借此突破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最终却因经营不善而不得不面对与GSM网络“左右互搏”的局面。在出售了CDMA网络换取大量资金,并获得了全球范围内最为成熟的WCDMA制式3G牌照后,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上面临着一个扭转竞争局面的良机。品牌战略是谋求发展的一项措施,那么对于现在的联通来说,打造卓越的品牌影响客户的感知是势在必行的。在过去的三年里,辽宁联通充分发挥全业务运营优势,尤其是2011年,辽宁联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奠基之年。一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经营要有新突破、服务要上新台阶、管理要上新水平、队伍要有新活力”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凝心聚力,做大做强,全力推动辽宁联通实现新跨越”的中心任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持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主要领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本文通过总结反思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上的运营历史和经验,并结合分析其近期在3G业务上采取的营销策略,重点打造联通全业务品牌,谋发展,想战略,将3G做大,宽带做强,利用融合业务的优势发挥各项业务的占比,本着力图为抚顺联通打造全业务品牌的想法,从而展开了对抚顺联通发展战略的研究以及希望此文会对今后通信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中国通信业市场背景分析。本章主要描述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抚顺联通通信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运营情况。本章回顾了抚顺联通在移动通信业务市场上运营的历史和现状,并总结分析了抚顺联通目前在移动通信业务运营上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第四部分抚顺联通业务市场定位与提升策略。本章从目标客户角度,对目前抚顺联通所处的市场战略环境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抚顺联通全业务发展战略。本章通过全业务的优势对联通过去一年的贡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结论,抚顺联通全业务的营销策略主要在于全业务的优势结合和发挥,带动各项业务的占比,从而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第六部分对新电信时代通信业务发展的思考和探讨。
鞠鹏[8](2012)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研究 ——基于运营商视角》文中研究指明198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化、互联网移动化,移动互联网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也因此成为了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市场。于是,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也因此纷纷进军移动互联网产业,以将其作为下一个发展蓝海。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之间已不再是传统电信产业价值链中之纯粹合作或竞争关系,转而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苹果公司“终端+应用”一体化模式的运作、谷歌高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门的举措、诺基亚“Ovi”移动互联网品牌(现更名为诺基亚)的推出等等,都撼动着运营商在产业价值链中绝对主导地位。外加我国电信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电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运营商处境维艰,大有沦为“管道商”之嫌。然而,面对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的咄咄攻势,占据传统通信产业价值链主导地位的运营商并非无动于衷、坐以待毙,而是努力寻求战略转型,积极地参与到与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的竞争与“分羹”之中,以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夺回或掌控产业价值链主导权的地位。基于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系统考察,本文分析了各种极具代表性的移动互联网典型发展模式,并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予以系统总结;应用博弈论理论描绘出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竞合关系的演化轨迹,采用Stackelberg模型、Cournot模型与NASH协商模型分别构建了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之间的竞合关系模型,以此确定了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的最优分成比,并以中国移动与腾讯公司的竞合关系对模型予以定性验证;基于运营商几种终端定制模式利弊的分析,以合作研发与推广模式为例,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竞合关系模型与双边激励模型,从而确定了不同情形下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最佳利益分成比,并以中国移动Ophone模式对之进行定性验证。总之,深入、系统探析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各主体竞合关系,既有利于实现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三者之间的共生共赢,更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李俭[9](2011)在《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时代已经来临。2008年5月24日,经过合并重组,国内电信运营商变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三家,根据电信业重组方案,3G牌照的发放方式是: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相比,特别是与中国移动比起来,无论是市场份额、营业收入、运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该在联通自身的内外部环境、产业格局、竞争态势等方面扬长避短,深入研究,充分发挥WCDMA的技术领先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此次拆分重组,对于中国联通是一次莫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3G时代带来的机遇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市场营销策略的基本理论,包括市场营销的含义、内容、特征,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第三部分介绍辽宁联通的概况及其3G业务概况,包括辽宁联通的企业结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以及辽宁联通所采用的3G技术和业务类别;第四部分为辽宁联通3G业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其中包括辽宁联通所处的宏观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第五部分为辽宁联通3G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包括辽宁联通市场营销的目标和愿景、辽宁联通3G业务的STP分析和辽宁联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第六部分列出了中国联通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其中包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网络服务质量、培育良好的销售渠道及打造品牌效应等内容。
黄立伟[10](2012)在《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第三代通信(3G)牌照的发放,市场竞争真正引入到通信行业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在3G时代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寻找企业利润的增长点,增强核心竞争力,通信运营商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在通信业技术创新持续突破的态势下,服务创新是通信运营商取得市场优势,获取利润增长点的关键。对于知识密集型的通信运营业,技术创新已获得大量的和持续的投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但在服务创新上,仍局限于形式的多样化,服务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仍显薄弱,特别在于服务创新动力及其对服务创新的影响程度方面研究较少。所以,基于服务创新驱动力开展通信行业的服务创新研究既有利于完善服务创新的理论体系,也可藉以提高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创新意识,使服务创新成为通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并可形成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为通信运营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提供前瞻性的服务创新框架模型,为通信运营商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和较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技术。本文以国内外现有服务创新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践总结,从通信运营商内部及外部提炼了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驱动因素,构建出不同层次服务创新驱动因素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搭建出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的驱动力模型;然后,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的六个内容维度;并在对此六个维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Bilderbeek等人提出的“四维度模型”,构建出服务创新的“六维度整合模型”,并区分出六维度间的关系与作用路径;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资料的核实,利用探索性及验证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对服务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内容维度进行识别,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验证。本文主要获得研究成果如下:(1)对通信运营业的服务创新及工业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展开对比分析,分析服务创新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然后结合通信运营业的实际情况,对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总结出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具有遵循服务组织发展轨道、服务定制化、服务产品“模块化”生产等特征。(2)根据通信运营业的服务特征及创新特征,识别了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内部动力是指通信运营商管理与战略、关键员工、关键研发部门等行为主体的驱动;外部动力包括通信运营商行为者与轨道两个维度。并通过因子分析归纳了驱动服务创新的五个关键因素:即战略管理与组织因素、制度与管理因素、外部行为者因素、组织激励因素、内部行为者因素。(3)通信运营业的服务创新内容具有多维属性,本文从客户界面、组织结构、服务产品、服务文化、战略选择与协调、技术创新这六个方面来构建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内容的分析架构,并利用问卷调查及案例对内容维度逐一释义;再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服务创新各维度因子:即服务文化与产品创新、客户界面创新、服务流程创新、服务质量创新;然后,结合Bilderbeek等人提出的“四维度模型”,构建出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六维度整合模型”;以此模型为依据,对通信运营企业致力于服务创新的特征及其影响服务创新的路径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模型中的服务产品、新客户界面及新组织结构为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核心维度,而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文化及战略协调与选择是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三个外围维度;核心维度与外围维度之间通过市场销售、知识管理、组织开发等相互联系,促使新服务理念、新客户界面及通信服务传递系统之间由一个创新到另一个创新的持续推进,或实现独立的服务创新。(4)通过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识别出了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是:战略管理因素、组织因素、轨道及客户的外部行为,同时,研究发现: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战略选择与协调、通信运营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网络化两因素对通信运营业的服务创新推动作用较为显着。这就为通信运营业为什么要增加战略选择与协调、建立多样化组织结构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通信运营业应该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建立客户导向的服务理念,及转变通信运营业组织思维方式,再造通信运营商的组织结构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基础。(5)本文利用六维度整合模型,即围绕客户界面、组织结构、服务产品、服务文化、战略选择与协调及技术创新,对甘肃移动公司服务创新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服务创新体系改革两年后,客户发展再创新高、运营收入高速增长、增值业务贡献加大、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等效果来看,服务创新确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且将通信运营业的服务创新体系归纳提炼为六个维度也是合理的,为六维度服务创新整合模型提供了实践基础。(6)在理论模型构造的驱动服务创新的诸多因素中,通过因子及回归法研究发现,通信运营业内部战略管理与组织因素是驱动服务创新的关键因子,通信运营商具有核心能力,确立客户导向的战略管理原则,在通信运营上战略的指引下,合理设置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扁平化、虚拟化、网络化,有助于协调整合各关键职能部门共同为客户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从而大力推进企业的服务创新。
二、增值业务──移动通信的主旋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值业务──移动通信的主旋律(论文提纲范文)
(1)转售业务市场开放与产能利用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产能与产能利用率概念界定 |
2.1.1 产能的定义 |
2.1.2 产能利用率的定义 |
2.2 产能利用率测定方法综述 |
2.3 电信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电信业研究现状 |
2.3.2 电信业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随机前沿模型理论框架 |
3.1 随机前沿模型的发展 |
3.2 随机前沿模型的最大似然法 |
3.3 随机前沿模型技术效率影响因素测度方法 |
3.4 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售业务市场对内开放与产能利用率 |
4.1 指标选择与说明 |
4.2 随机前沿模型的引入与设定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似然比检验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3.3 分业务产能利用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外开放与产能利用率 |
5.1 指标选择与说明 |
5.2 随机前沿模型的引入与设定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似然比检验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国家间产能利用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政策要求 |
1.1.3 微信用户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 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2.1.1 意识形态的内涵 |
2.1.2 意识形态的特征 |
2.1.3 意识形态的功能 |
2.2 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2.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 |
2.2.3 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
2.3 微信传播的内涵、特征及分类 |
2.3.1 微信的诞生及特征 |
2.3.2 微信传播的内涵 |
2.3.3 微信传播的特征 |
2.3.4 微信传播的分类 |
2.4 微信传播规制的内涵及功能 |
2.4.1 规制的内涵 |
2.4.2 微信传播规制的主要内容 |
2.4.3 微信传播规制的功能 |
第三章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的逻辑理性 |
3.1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的导向作用 |
3.1.1 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 |
3.1.2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 |
3.1.3 扩大政务公众号的主流影响力 |
3.2 微信传播规制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
3.2.1 净化舆情传播空间,唱响主旋律 |
3.2.2 搭建官民互通平台,实现零距离 |
3.2.3 创设理论开放渠道,提升认同度 |
3.3 微信传播规制是实现“中国梦”的舆论基础 |
3.3.1 诵读与传承理论经典,行走中国道路 |
3.3.2 捕捉与调适公众情绪,弘扬中国精神 |
3.3.3 汇集与知晓网络民意,凝聚中国力量 |
3.4 微信传播规制是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要求 |
3.4.1 推动党的声音进入用户终端,塑造新兴舆论场 |
3.4.2 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融合形式,传播积极正能量 |
3.4.3 精准研判媒介的时、度、效,把握战略主动权 |
第四章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的失范现象研究 |
4.1 微信传播失范的表现 |
4.1.1 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失范表现 |
4.1.2 微信朋友圈传播的失范表现 |
4.1.3 微信私人聊传播的失范表现 |
4.2 微信传播失范的现状调查 |
4.2.1 问卷收集 |
4.2.2 研究分析 |
4.2.3 研究发现 |
4.3 微信传播失范的原因分析 |
4.3.1 微信平台“把关”弱化 |
4.3.2 微信空间半匿名性 |
4.3.3 微信用户“速度”式社交心态 |
4.3.4 少数受众道德素养缺失 |
4.4 微信传播规制的现状 |
4.4.1 微信传播的主体规制现状 |
4.4.2 微信传播的内容规制现状 |
4.4.3 微信传播的渠道规制现状 |
4.4.4 微信传播的对象规制现状 |
4.4.5 微信传播的效果规制现状 |
第五章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的对策研究 |
5.1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的主体规制对策 |
5.1.1 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
5.1.2 打造主流公众号,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
5.1.3 实施分层管理与权责均衡 |
5.2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内容规制对策 |
5.2.1 增投“把关”力度 |
5.2.2 把控“异端”信息转发量 |
5.2.3 设置“关键词”筛滤 |
5.3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的渠道规制对策 |
5.3.1 加强主流公众号推送 |
5.3.2 规范朋友圈商业行径 |
5.3.3 正确引导微信私人聊 |
5.4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的对象规制对策 |
5.4.1 加强网民自律性教育 |
5.4.2 提升用户媒介素养 |
5.4.3 以制度引导网民 |
5.5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的效果规制对策 |
5.5.1 加强微信传播舆情监测 |
5.5.2 政府增强微信传播舆情应对能力 |
5.5.3 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 |
1.1.2 网络视频的勃兴与媒介变局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网络视频 |
1.3.2 网络视频产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前沿性与创新性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资源 |
2.1.1 产业融合理论 |
2.1.2 产业链相关理论 |
2.1.3 研究中使用的分析工具 |
2.2 研究综述 |
2.2.1 传媒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2.2.2 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 网络视频产业研究述评 |
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
3.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阶段 |
3.1.1 市场导入期:“播客”风潮下的业态萌芽(1994-2005) |
3.1.2 产业萌芽期:资本“盛宴”下的行业爆发(2006-2007) |
3.1.3 市场调整期:市场洗牌后的秩序重构(2008-2009) |
3.1.4 理性成长期:资源困境中的“合纵连横”(2010-2012) |
3.1.5 融合发展期:多元布局下的跨界经营(2013-) |
3.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特征 |
3.2.1 内容生产模式多元化 |
3.2.2 传播终端移动化、多屏化 |
3.2.3 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 |
3.2.4 企业营利模式多样化 |
3.2.5 政府管理规范化、细致化 |
3.3 小结 |
4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发展:背景、机理与动因 |
4.1 网络视频产业的融合背景 |
4.1.1 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 |
4.1.2 基于互联网的更大范围的融合 |
4.1.3 一些融合型的产业概念 |
4.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 |
4.2.1 网络视频产业的核心层——视频内容产业 |
4.2.2 网络视频产业的外延层——视频衍生产业 |
4.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
4.3.1 信息技术的驱动 |
4.3.2 资产通用性的提高 |
4.3.3 视频企业对范围经济的追求 |
4.3.4 规制放松与政策的推动 |
4.4 小结 |
5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SCP分析 |
5.1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结构分析 |
5.1.1 市场集中度高 |
5.1.2 差异化程度较低 |
5.1.3 市场进入壁垒高 |
5.1.4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结构的影响 |
5.2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行为分析 |
5.2.1 网络视频市场的价格协调 |
5.2.2 网络视频市场的非价格行为 |
5.2.3 网络视频企业的并购与联合 |
5.2.4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行为的影响 |
5.3 我国网络视频市场绩效分析 |
5.3.1 规模增长与长期亏损并存 |
5.3.2 行业收入格局的转变 |
5.3.3 产业融合对网络视频市场绩效的影响 |
6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触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产业链整合 |
6.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链的形态特点 |
6.2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链的整合 |
6.2.1 网络视频企业的水平整合 |
6.2.2 网络视频企业的跨产业垂直整合 |
6.3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价值链的网状嬗变 |
6.3.1 网络视频产业价值系统的基本模型 |
6.3.2 价值网:网络视频产业价值系统的高级形态 |
6.4 小结 |
7 网络视频企业的融合成长——基于多案例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样本选择 |
7.2.3 数据收集 |
7.3 案例一:乐视网的“生态”构建 |
7.3.1 案例背景 |
7.3.2 乐视网的融合成长模式分析 |
7.3.3 乐视网融合成长的竞争力分析 |
7.3.4 讨论与启示 |
7.4 案例二:芒果TV的融合成长 |
7.4.1 案例背景 |
7.4.2 芒果TV的融合成长模式分析 |
7.4.3 芒果TV融合成长的竞争力分析 |
7.4.4 讨论与启示 |
7.5 小结 |
8 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8.1 我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阻碍 |
8.1.1 行业盈利困局尚未破除 |
8.1.2 企业同质化竞争仍较严重 |
8.1.3 版权保护不断面临挑战 |
8.1.4 政策倾斜成为产业发展掣肘 |
8.2 推动我国网络视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
8.2.1 持续推动视频行业的技术创新 |
8.2.2 鼓励视频企业进行营利模式创新 |
8.2.3 建立新环境下的版权治理机制 |
8.2.4 加速三网融合促进跨产业竞合 |
8.2.5 科学制定政策推动融合发展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电信定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定位服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 |
2.1 新时代的移动电子商务 |
2.2 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基本理论 |
2.2.1 定位服务业务的概念 |
2.2.2 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应用分类 |
2.2.3 移动定位服务的基础技术 |
2.3 移动定位服务的商业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国内外移动定位服务的发展现状 |
3.1 欧美发达国家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 |
3.1.1 北美移动定位服务发展概况 |
3.1.2 欧洲移动定位业务发展概况 |
3.2 日韩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 |
3.3 国外运营商定位服务的成功经验 |
3.4 我国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 |
3.4.1 我国移动定位服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4.2 我国定位服务产业的商业模式特点和发展趋势 |
3.4.3 我国移动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电信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和产业链分析 |
4.1 中国电信及其的通信网络发展现状 |
4.1.1 中国电信集团的发展概况 |
4.1.2 中国电信的3G网络发展 |
4.2 中国电信移动定位服务发展现状 |
4.2.1 中国电信移动定位服务的优势基础 |
4.2.2 中国电信的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简介 |
4.3 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中的各个服务提供商 |
4.3.1 移动定位服务产业链构成 |
4.4 定位服务业务的关键能力提供者 |
4.4.1 基础电子地图提供商 |
4.4.2 基础兴趣点信息和深度兴趣点信息提供商 |
4.4.3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提供商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电信位置服务的产品定位及产业合作策略 |
5.1 中国电信发展移动定位服务业务的能力分析 |
5.2 中国电信移动定位服务战略定位 |
5.3 不同客户产品的发展策略建议 |
5.3.1 面向行业客户的产品建议 |
5.3.2 中国电信公众移动定位服务的产品建议 |
5.3.3 面向应用开发者的定位能力开放 |
5.3.4 面向不同用户建立前后向多种盈利模式 |
5.4 中国电信与关键能力提供商的合作 |
5.4.1 定位能力合作策略 |
5.4.2 地图和基础兴趣点合作策略 |
5.4.3 深度兴趣点信息的合作策略 |
5.4.4 与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商的合作策略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产业融合理论综述 |
2.3 价值链相关理论综述 |
2.4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3 电信产业发展及其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
3.2 电信产业环境分析 |
3.3 各运营商竞争力量对比 |
3.4 小结 |
4 电信业产业融合分析、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 |
4.1 电信业产业融合分析 |
4.2 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构建 |
4.3 电信业产业融合特征分析——产业价值链网 |
4.4 电信业产业融合特征分析——业务融合 |
4.5 小结 |
5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细分模型研究 |
5.1 现有电信市场的常见客户分类方法 |
5.2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特征分析 |
5.3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细分模型构建 |
5.5 客户总价值分类模型的应用 |
5.6 小结 |
6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产业融合后电信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变化 |
6.2 产业融合后电信产业特征分析 |
6.3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6.4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实证分析 |
6.5 小结 |
7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探索 |
7.1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应用 |
7.2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构建 |
7.3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案例 |
7.4 小结 |
8 研究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件 1: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专家调研 |
附件 2: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调查问卷——业内人士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清单 |
致谢 |
(6)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竞合基本理论 |
2-1-1 竞合理论的形成 |
2-1-2 竞合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
2-1-3 国外竞合理论研究现状 |
2-1-4 国内竞合理论研究现状 |
§2-2 博弈论及应用研究 |
2-2-1 博弈理论发展概述 |
2-2-2 博弈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
2-2-3 几类经典的博弈分析 |
2-2-4 寡头垄断市场及博弈模型 |
2-2-5 企业竞合博弈研究 |
2-2-6 博弈论在电信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分析 |
§3-1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 |
§3-2 我国电信行业竞争现状 |
3-2-1 现有竞争者 |
3-2-2 购买者 |
3-2-3 潜在进入者 |
3-2-4 供应商 |
3-2-5 替代方 |
3-2-6 协作者 |
§3-3 电信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3-3-1 政治环境 |
3-3-2 经济环境 |
3-3-3 社会环境 |
3-3-4 技术环境 |
§3-4 三家运营商竞争情况 |
3-4-1 三家运营商基本现状 |
3-4-2 三家电信运营商价格战 |
§3-5 电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
§4-1 电信运营商产量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
4-1-1 移动通信市场寡头竞争模型 |
4-1-2 Stackelberg 产量博弈 |
4-1-3 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方博弈分析 |
4-1-4 小结 |
§4-2 电信运营商价格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
4-2-1 Bertand 价格博弈 |
4-2-2 运营商共谋博弈 |
4-2-3 小结 |
§4-3 电信运营商差异化博弈模型构建 |
4-3-1 Hotelling 模型修正 |
4-3-2 Hotelling 差异化博弈分析 |
4-3-3 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方差异化博弈分析 |
4-3-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必要性分析 |
§5-1 电信行业内部层面 |
5-1-1 破解“零和博弈”困局 |
5-1-2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5-1-3 提高网络效率 |
§5-2 电信行业外部层面 |
5-2-1 信息技术发展 |
5-2-2 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福利提升 |
5-2-3 民营资本和外资企业的进入 |
5-2-4 政府行业监管 |
§5-3 运营商不合作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管制对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的影响 |
§6-1 电信管制的基本情况 |
6-1-1 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 |
6-1-2 市场失灵与管制 |
6-1-3 我国电信管制面临的问题 |
§6-2 政府管制对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的影响 |
6-2-1 共建共享博弈分析 |
6-2-2 互联互通博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选择 |
§7-1 监管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
7-1-1 电信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 |
7-1-2 电信行业产权体制改革 |
7-1-3 电信行业管制政策转变 |
7-1-4 电信行业管制模式创新 |
§7-2 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总体定位 |
7-2-1 竞合模式的选择 |
7-2-2 电信运营商间的竞合定位 |
7-2-3 电信运营商与产业价值链其他环节的竞合定位 |
§7-3 电信行业内外竞合策略选择 |
7-3-1 策略选择性竞合 |
7-3-2 实施差异化策略 |
7-3-3 发展智能化管道 |
7-3-4 创新商业模式 |
7-3-5 产业上的联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和不足 |
§8-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7)抚顺联通移动通信全业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2章 中国通信行业市场背景分析 |
2.1 移动通讯主流技术分析 |
2.1.1 第1代移动通信技术 |
2.1.2 第2代移动通信技术 |
2.1.3 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 |
2.2 中国3G移动通讯发展态势 |
2.3 中国移动通讯政策走向 |
2.4 中国联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3章 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现状分析 |
3.1 辽宁联通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现状 |
3.2 抚顺联通近期工作重点 |
3.3 抚顺联通移动通讯业务存在的问题 |
3.3.1 移动用户ARPU值均偏低 |
3.3.2 品牌号召力不足 |
3.3.3 增值业务发展乏力 |
3.3.4 用户有效发展率低 |
3.3.5 GSM网络无线频谱资源不足 |
3.3.6 3G网络覆盖面不足 |
第4章 抚顺联通市场定位与全业务品牌战略 |
4.1 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市场细分 |
4.1.1 依据用户年龄所做的市场细分 |
4.1.2 依据消费能力所做的市场细分 |
4.2 抚顺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目标市场定位 |
4.2.1 GSM业务目标市场定位 |
4.2.2 3G业务目标市场定位 |
4.3 抚顺联通全业务品牌战略的目标 |
4.3.1 3G做“大” |
4.3.2 宽带做“强” |
4.3.3 2G做“稳” |
4.3.4 融合业务做“快” |
4.3.5 集团客户做“深” |
4.3.6 渠道做“全” |
4.3.7 网络做“广” |
4.3.8 服务做“细” |
4.4 抚顺联通全业务品牌战略 |
4.4.1 “沃·家庭”品牌建设 |
4.4.2 “沃·商务”品牌建设 |
第5章 抚顺联通全业务发展策略 |
5.1 业务带动市场份额的提升 |
5.2 全业务发展策略 |
5.2.1 全业务发展策略 |
5.2.2 树立意识 |
5.2.3 措施 |
第6章 对新电信时代抚顺联通市场份额提升情况的思考和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研究 ——基于运营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论文框架 |
1.3 论文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产业链、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理论 |
2.2 竞合理论 |
2.3 博弈论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及其产业价值链发展现状 |
3.1 移动互联网定义 |
3.2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
3.2.1 国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
3.2.2 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
3.3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分析 |
3.3.1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裂变和细化 |
3.3.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主体职责与定位 |
3.3.3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新特点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SP)的竞合关系模型 |
4.1 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SP)竞合关系形成的必然性 |
4.1.1 SP 与电信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
4.1.2 运营商的战略转型 |
4.2 运营商与SP 竞合关系描述及演化 |
4.2.1 运营商与SP 竞合关系描述 |
4.2.2 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SP)竞合关系演化 |
4.3 竞争主导型的运营商与SP 竞合关系模型研究 |
4.3.1 模型描述与假设 |
4.3.2 模型分析 |
4.3.3 模型总结 |
4.4 合作主导型的运营商与SP 竞合关系模型研究 |
4.4.1 模型描述与假设 |
4.4.2 模型分析 |
4.4.3 模型总结 |
4.5 案例分析研究 |
4.6 对运营商的建议 |
第五章 电信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竞合关系模型 |
5.1 我国通信市场终端定制的产生 |
5.2 国内外运营商终端定制模式 |
5.2.1 国外运营商终端定制模式 |
5.2.2 国内运营商终端定制模式 |
5.3 终端定制中的竞合关系与委托代理关系 |
5.4 基于终端定制的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竞合关系模型研究 |
5.4.1 模型描述与假设 |
5.4.2 模型分析 |
5.4.3 模型总结 |
5.5 案例分析研究 |
5.6 对运营商建议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意义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时期发表论文 |
(9)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市场营销策略的内涵 |
2.2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2.3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
2.3.1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2.3.2 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与控制 |
第3章 辽宁联通概况及其3G业务情况 |
3.1 辽宁联通概况 |
3.1.1 辽宁联通的经营理念 |
3.1.2 辽宁联通的企业文化 |
3.1.3 辽宁联通的业务结构 |
3.1.4 辽宁联通的发展战略 |
3.2 辽宁联通3G业务概况 |
第4章 辽宁联通3G业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经济环境 |
4.1.2 政策与法律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1.5 市场环境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辽宁联通组织结构 |
4.2.2 辽宁联通人力资源 |
4.2.3 辽宁联通品牌资源 |
4.2.4 辽宁联通合作能力 |
4.3 五种竞争力分析 |
4.3.1 竞争对手的威胁 |
4.3.2 替代品的威胁 |
4.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3.4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
4.3.5 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
4.4 SWOT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机遇 |
4.4.4 威胁 |
第5章 辽宁联通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
5.1 营销目标和愿景 |
5.2 STP分析 |
5.2.1 3G业务市场细分 |
5.2.2 3G业务目标市场的确立 |
5.2.3 3G业务市场定位 |
5.3 4Ps策略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促销策略 |
5.3.4 分销渠道策略 |
第6章 辽宁联通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营销队伍发展 |
6.1.1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6.1.2 拓展员工发展空间 |
6.2 加强3G渠道建设,完成营销支撑保障 |
6.2.1 加强3G渠道建设,完善3G渠道布局 |
6.2.2 营销支撑和保障 |
6.3 稳步增强经营实力,提升多样化品牌服务 |
6.3.1 增强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 |
6.3.2 丰富客户信息化应用 |
6.4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网络质量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通信运营业 |
1.2.2 服务创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服务与创新的研究 |
2.2 服务创新研究演变过程 |
2.2.1 服务创新的研究历程 |
2.2.2 服务创新的研究视角 |
2.3 服务创新及驱动因素研究 |
2.3.1 服务创新的内涵及类型 |
2.3.2 有关服务创新驱动因素研究 |
2.3.3 有关服务创新驱动模型研究 |
2.3.4 具体服务行业的服务创新研究 |
2.4 服务创新分析框架研究 |
2.5 文献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驱动因素及驱动模式 |
3.1 通信运营业服务及服务创新 |
3.1.1 通信运营业服务 |
3.1.2 通信运营业服务的生产方式 |
3.1.3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的特征 |
3.2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类型 |
3.2.1 服务创新类型 |
3.2.2 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类型 |
3.3 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驱动因素 |
3.3.1 服务创新动因素研究工具 |
3.3.2 服务创新内部驱动因素 |
3.3.3 服务创新外部驱动因素 |
3.4 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驱动类型及模式 |
3.4.1 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驱动因素 |
3.4.2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驱动模式 |
3.4.3 服务创新驱动的综合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内容维度及整合模型 |
4.1 通信运营企业服务创新内容维度构建 |
4.1.1 新的客户界面 |
4.1.2 新的组织结构 |
4.1.3 新的服务产品 |
4.1.4 新的服务文化 |
4.1.5 战略协调与选择 |
4.1.6 信息技术 |
4.2 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的整合模型 |
4.2.1 服务创新六维度整合模型框架 |
4.2.2 整合模型各维度之间关系 |
4.2.3 整合模型各维度之间的作用路径 |
4.2.4 整合模型构建对通信运营业的意义 |
4.3 通信运营商服务创新关系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实证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分析方法、工具及路线 |
5.2.1 分析方法 |
5.2.2 分析工具 |
5.2.3 分析路线 |
5.3 问卷设计 |
5.3.1 题项收集 |
5.3.2 问卷内容设计 |
5.3.3 预测试与先导测试 |
5.3.4 数据收集过程 |
5.4 服务创新动力因素的因子分析 |
5.4.1 样本统计分析 |
5.4.2 驱动因素的项目分析 |
5.4.3 驱动因素的因子提取 |
5.5 服务创新内容维度的因子分析 |
5.5.1 样本统计分析 |
5.5.2 内容维度的项目分析 |
5.5.3 内容维度的的因子提取 |
5.6 服务创新驱动因素与内容维度关系的实证检验 |
5.6.1 驱动因素与内容维度相关性分析 |
5.6.2 驱动因素与内容维度相互关系回归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案例分析 |
6.1 通信运营业的现状分析 |
6.1.1 通信运营业的现状 |
6.1.2 通信运营商的问题 |
6.2 甘肃移动现状及问题分析 |
6.2.1 现状分析 |
6.2.2 服务问题分析 |
6.2.3 发展机遇与挑战 |
6.3 甘肃移动服务创新的内容维度构建 |
6.3.1 甘肃移动新的客户界面创新 |
6.3.2 甘肃移动新的组织结构创新 |
6.3.3 甘肃移动新的服务产品 |
6.3.4 甘肃移动新的服务文化创新 |
6.3.5 甘肃移动战略选择与协调创新 |
6.3.6 甘肃移动技术创新 |
6.4 甘肃移动服务创新前后满意度分析 |
6.4.1 满意度模型基础架构 |
6.4.2 问卷调查结构分析 |
6.4.3 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6.5 甘肃移动服务创新经营绩效 |
6.5.1 改革前后服务创新内容维度对比 |
6.5.2 构建新服务内容维度后的经营绩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7.1 通过客户界面创新拓展服务传递模式 |
7.2 基于客户导向的组织结构调整 |
7.3 开拓新的服务产品 |
7.4 导入新的服务文化理念 |
7.5 凸显战略选择与协调的理念 |
7.6 增加研发投入凸显技术自主创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服务创新访谈提纲 |
附录2 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调查问卷 |
附录3 问卷调查第一部分数据 |
附录4 问卷调查第二部分的数据 |
附录5 问卷调查第三部分的数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增值业务──移动通信的主旋律(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售业务市场开放与产能利用率[D]. 周树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微信传播规制研究[D]. 徐媛.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融合的分析[D]. 何白. 厦门大学, 2017(01)
- [4]中国电信定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 林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13(04)
- [5]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D]. 孟辉. 暨南大学, 2012(06)
- [6]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D]. 刘克飞. 河北工业大学, 2012(12)
- [7]抚顺联通移动通信全业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 胡志强. 吉林大学, 2012(10)
- [8]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研究 ——基于运营商视角[D]. 鞠鹏.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9]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3G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李俭. 东北大学, 2011(05)
- [10]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研究[D]. 黄立伟. 中南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