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技术创新 严格质量管理 树立特色服务 全面提升福田农业装备产业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海政发[2021]8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3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经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刘宁[2](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王秀杰[3](2020)在《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目前处于汽车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键时期,柳州汽车工业经过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产业集聚优势逐渐显现,已经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单纯用某种理论无法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做出科学的合理解释。本文以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系统的、动态的、全面地研究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别从要素属性、网络属性和能力属性三个维度来分析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及产生机理,构建出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等方法;在理论分析方面,主要运用管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产业经济学原理,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内涵及演进动力机制、竞争优势、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升级策略。全文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1、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的梳理和评述,对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机制,集群竞争力及评价,汽车产业集群及特征等问题做出适合本文研究的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包含要素属性、网络属性和能力属性三个维度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2、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分析。介绍了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以及柳州汽车产业在当前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应用共词聚类分析方法,从研发能力、供应链建设能力、生产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四个方面确立了汽车产业集群能力属性的分析体系,并据此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对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整体外在表现进行了全面阐述。3、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运用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经典模型——Porter钻石模型,从模型六个要素方面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及形成机制,对形成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所需的要素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4、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创新性的把组织生态学引入到汽车产业集群内部协同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提出了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了基于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汽车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基于该动力机制模型,分别分析了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内整车企业之间、整零企业之间以及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协同进化机制与特征,对形成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所需的内部动态协作网络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5、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综合考虑当前发展实力与未来成长能力的多维度、动态、综合性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把传统复杂系统决策方法AHP与一种新型元启发式优化算法Cuckoo Search相结合,构建了CS-AHP评价方法。选取与柳州市经济水平相当、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相近、地域相邻的湖南省长沙市作为参照,展开对柳州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研究,为柳州市汽车产业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更好的进行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做出了有益的探索。6、柳州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柳州汽车产业升级策略如下:持续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持续提高集群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集成资源,持续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完善集群协调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努力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改造提升零部件产业以及努力促进人才培训与引进。
龚贤[4](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吴俣[5](2017)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呈现相互促进与影响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又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城镇景观资源,同时公共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提升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发展速度层面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从发展质量层面刻画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找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律,促进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已成为了一个学术前沿课题。深圳市、厦门市、大连市、宁波市和青岛市是我国的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这五个城市都属于滨海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和政策环境具有相似性,本文拟从相似的研究对象中找出造成发展差异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等核心概念,探讨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粗糙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体系间的相关性;根据耦合理论,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测评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机理;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构建了基于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五个计划单列市耦合协调度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情景预测模型,分析了五个计划单列市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根据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①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且存在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之间存在着复杂双向循环式的耦合关联作用机制。②五个计划单列市的耦合协调度的基本情景是:深圳市>青岛市>厦门市>宁波市>大连市,即质量强市>构建城市。质量强市创建活动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③造成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因此,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是提高耦合协调度的关键所在。④质量强市发展情景比自然发展情景更加有利于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因此,大连市和其他非质量强市应该以“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为重要抓手,“换挡加速”驶入质量发展“快车道”,有利于快速追赶质量强市,缩小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的差距。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①基于质量导向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测评指标体系。区别于现有指标体系以经济为导向,本文以质量为导向,将旅游产业质量分解为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旅游市场发展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生态环境质量;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分解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得到了由7个准则层和26个指标项共同组成的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测评指标体系。②基于物理耦合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识别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机理,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VAR模型辨析了两者在时间上的动态关联性,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辨析了两者在空间上的动态关联性,构建了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测评模型,并引申出了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的概念及测评模型,揭示了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机理及时空差异性。③通过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情景预测模型,对深圳市、厦门市、青岛市、宁波市和大连市2020年和2025年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耦合协调性,未来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两者间在经济层面的相互关系,更应该逐步转向注重两者在质量层面的动态平衡关系。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与进一步融合发展,既要考虑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自身的发展,也要考虑各自发展对另一方的带动作用,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是提高耦合协调度的关键所在。因此,随着质量强市示范活动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将迎来新的峰值。
阎超[6](2017)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最终反映在产业竞争力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兴盛对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产生显着影响,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以其超强的带动性和渗透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走向合理化,具有显着的外部性。高技术制造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其重要的指标。高技术制造业具有的特点和占据的地位,客观上要求政府应为其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希望抢占高技术制造业高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了积极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和产业格局根本变革,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近些年,上海市主动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及转型升级发展,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快速,其产值及增长率在国内位于前列。然而对标“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世界高技术制造业先进水平后发现,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在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以上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本文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展开研究。首先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高技术制造业等研究文献和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其次,依据外部性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提升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强调提升和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第三,对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梳理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历程,发现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竞争力不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技术创新薄弱,质量工作“两化融合”水平不高,绿色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行业结构不佳、缺乏龙头高技术制造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等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不高、投资主体单一,绿色投入渠道单一,高技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滞后、利润率不高,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人才留用困难等方面。通过与国内外高技术制造业先进经验比较,总结出对提升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借鉴意义。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五方面为上海进一步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提出建议。总体而言,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对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研究有如下两方面可能的创新点。首先,从国家层面展开研究,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发现上海市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薄弱点和存在的问题。既对上海有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我国其他地方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五个因素切入,构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同时重点突出了对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从根本上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要求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特点,研究的针对性更强。本文的不足表现在,研究对象为上海高技术制造业,但限于一些资料和数据来源缺乏,某些影响因素以上海市制造业相关资料和数据展开分析,因此所得的一些结论针对性可能不足。其次,虽然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五个因素构建了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模型并逐一分析,但对五个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机制没有深入探究。另外,实证研究仅停留在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上,深入产业和企业的调查研究不够。
台州市人民政府[7](2012)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政发[201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期末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王方舟[8](2011)在《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河北省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己经成为河北省种植业的第一大产业,仅次于拥有“世界三大菜篮子”之一的山东省。河北省蔬菜产业是一种内部需求拉动下形成的快速增长的产业,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整个蔬菜产业也开始向过剩时期转化,使得蔬菜生产开始由价格竞争进入品质竞争的时代,河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外汇和蔬菜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困境,未来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影响与决定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因素究竟何在?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如何让河北省蔬菜产业进行正确的战略选择?河北省政府应该如何规范蔬菜产业竞争并引导蔬菜实施正确的战略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传统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为基础,以影响和决定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为主线,结合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实际,采用因素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法、非线性回归分析法、生产要素贡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运用现代统计软件SPSS和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等工具,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这些模型所使用数据包含的政策含义,应用指标评价体系和分析评价模型对河北蔬菜产业进行计量分析与测评。最后,制定出可行性发展战略,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与建议。本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九章,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一)在导言部分。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回顾及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说明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最后介绍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二)在理论基础部分。对与蔬菜产业竞争力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了本论文采用的蔬菜分类方法,阐明了竞争力的“金字塔”层次体系与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综述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决定因素,构建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模型。(三)在评价模型与综合评价部分。论述了蔬菜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分类、选取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蔬菜产业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其结果是全国蔬菜产业划分为五大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蔬菜产业实际情况,选取了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云南、四川和河南十个蔬菜大省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是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第五。和排在前四位的省份相比,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四)现状分析部分。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利资源和农机六方面对河北省农业概况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又从供给、消费和贸易现状三个层面对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五)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部分。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重点分析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四个组成成份,即环境竞争力、要素竞争力、显示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从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和相关产业三个方面描述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环境竞争力,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市场环境竞争力,回答了影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蔬菜消费量的因素。从资源、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描述了河北省蔬菜产业要素竞争力,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生产要素贡献性,指出了河北省蔬菜产业整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但是,外延式的增长效率不高。从蔬菜出口在农产品出口和蔬菜总产量中的地位、蔬菜出口总量(额)、蔬菜出口结构和蔬菜出口流向分析了河北省蔬菜出口贸易状况,构建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出口依存度、出口贡献率和进口份额七个指标,来测定与评价河北省蔬菜产业显示竞争力;用实证的方法分析省际间蔬菜产品出口竞争力,河北省蔬菜产品显示竞争力位居第3位,但代表出口竞争力态势的主成分得分并不理想,显示竞争实力比较弱,但是,蔬菜产业显示竞争力根基是很好的。河北省蔬菜产品竞争力包括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营销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四个方面。用价格和成本分析蔬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结合河北省蔬菜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现状,指出了河北省蔬菜产品质量和品牌存在的问题;以张家口的芹菜如何进入北京蔬菜市场为例分析了河北省蔬菜产品的营销竞争力。(六)战略、对策与建议部分。在前文研究的成果上,提出了提升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即“生态立菜”、“科技强菜”、“出口带菜”、“品牌建菜”战略。最后,根据四项战略选择,从政府政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蔬菜出口和蔬菜品牌六个不同角度,给出了提升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根据论文六部分的内容分析、论述和归纳,从不同的角度得出14条结论。由于本研究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和未来研究中需要从4个方面加以改进。本论文创新点是:(1)结合竞争力相关理论建立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准确的把握蔬菜产业的竞争状况提供一个分析框架。(2)根据蔬菜产业生产的特点,建立了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生产函数,分析目前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要素贡献结构。(3)制定了提升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竞争战略模型”,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提高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建议。
洪暹国[9](2010)在《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 实现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农机工业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文中认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认识,实现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袁新华[10](2008)在《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虾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渔业产业,虾类产品的捕捞和养殖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虾类产品的加工和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水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高价值产品。近年来,世界虾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进出口贸易活跃,贸易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虾类产品也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目前世界虾类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虾类产品的消费则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虾类生产主要依赖自然资源条件和日益发达的养殖技术进步,而世界虾类产品消费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世界各虾类主要生产国之间的竞争表现得非常激烈;在虾类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不断打着各种旗号对自由贸易进行限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反倾销诉讼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虾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虾产业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2002年,欧盟由于虾类产品质量问题对我国出口虾类产品进行了禁运;2004年,美国对我国暖水虾产品销售提出了反倾销诉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问题也引起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的重视。本文旨在分析评价我国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探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借鉴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国的发展经验,寻求扩大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虾产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于指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水产养殖学原理,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及抽象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贸易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除导言外,分七章,按逻辑顺序对我国虾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导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问题,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顾及评述了国内外农产品和水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研究进展,说明了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回顾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分析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现状和贸易格局,分析了世界虾类生产的主要地区和世界重要的虾类进出口贸易国和地区。说明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主要特征,阐明了中国在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第三章分析了中国虾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及特征,指出了中国虾类产品生产的主要特征和在国际贸易的特征变化。第四章先对研究比较优势的指标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回顾,然后对中国虾产业在区域比较优势和总体比较优势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与亚洲主要虾类生产国的比较基础上,通过对地区专业化、显示性比较优势、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和比较分析,对我国虾产业的区域和总体比较优势进行了评述,还对我国虾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了我国虾类产品比较优势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虾产业不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其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地区专业化程度均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与东南亚虾类主要生产国相比,中国虾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不是最高的,处于中间偏前的位置,且近年来,中国虾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中国虾产业的虽然比较优势不明显,但具有较强的潜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五章对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应用钻石模型,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和政府等因素进行了优势和劣势分析,指出了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六章介绍了国外虾类主产国的主要产业发展经验,分别对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的虾产业发展特点和主要产业扶持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虾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七章在前面章节对我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基础上,对如何发挥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比较优势,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坚持技术创新 严格质量管理 树立特色服务 全面提升福田农业装备产业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技术创新 严格质量管理 树立特色服务 全面提升福田农业装备产业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第一节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
第二节把握战略机遇期 |
第三节科学谋划新发展 |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
二、指导思想 |
三、基本要求 |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
第二章高标准服务国家和首都大局 |
第一节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
一、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
二、增强重点区域功能承载力 |
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性平台 |
第二节着力提升三山五园首都功能 |
一、增强政治中心功能保障能力 |
二、打造首都文化中心功能金名片 |
三、提高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 |
四、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第三节纵深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
一、系统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 |
二、有序推进存量空间资源再利用 |
三、着力打造极具魅力的城市活力中心 |
第四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
一、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 |
二、加强“三城一区”及周边城区对接协作 |
三、构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
第三章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
第一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
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
二、培育和集聚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 |
第二节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二、充分释放首都高校院所活力 |
三、深入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 |
第三节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
一、造就国际一流的人才梯队 |
二、全面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
三、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
第四节加快建设科创金融试验区 |
一、完善全创新链金融服务体系 |
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体系 |
三、全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
第五节全面升级创新雨林生态 |
一、提高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
三、增强高品质专业化服务供给 |
第六节建设科技创新治理试验区 |
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
二、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四、探索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
第四章着力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第一节加速发展数字经济 |
一、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 |
二、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
三、超前布局数字经济新基建 |
四、加强新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
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
第二节加快培育医药健康产业 |
一、打造生物医药研发竞争优势 |
二、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三、积极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 |
第三节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一、做强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二、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
三、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
第四节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 |
一、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二、激活消费经济新动能 |
第五节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主体 |
一、打造世界一流的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 |
二、支持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做大做强 |
三、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
第六节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一、加强科学城南北区域联动发展 |
二、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
三、加快多节点融合型创新功能载体建设 |
第五章加快构建高品质新型城市形态 |
第一节高质量推进分区规划实施 |
一、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 |
二、探索减量发展路径 |
三、打造新型城市形态典范区域 |
第二节高标准建设科学城北区 |
一、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
二、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现代园区 |
三、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同 |
第三节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
一、分级分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二、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
三、健全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
第四节推动乡村振兴融入科学城发展 |
一、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三、推动美丽乡村与科学城功能融合 |
第六章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建设“智慧海淀” |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二、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升级 |
三、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 |
四、着力推进“经济大脑”建设 |
五、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转型 |
第二节建设“畅通海淀” |
一、构建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
二、改善重点区域的交通通达性 |
三、完善静态交通和绿色出行系统 |
四、提高智能交通治理能力 |
第三节建设“平安海淀” |
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 |
二、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
三、建设可信安全基础设施 |
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
第四节建设“和谐海淀” |
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建设 |
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
三、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五节建设“法治海淀” |
一、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
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第七章全力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 |
第一节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
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二、深化大气污染多领域治理 |
三、完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
第二节推进水生态系统建设 |
一、强化水资源保护利用 |
二、加大水环境建设力度 |
三、构建水生态格局 |
四、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
第三节深化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 |
一、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
二、不断深化土壤环境风险防控 |
三、大力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 |
第四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一、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
二、以科技提升生态品质 |
三、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
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第八章全方位提升社会民生福祉 |
第一节统筹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 |
一、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结构优化 |
二、提升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 |
第二节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 |
一、提升教育发展支撑能力 |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
三、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节深化“健康海淀”建设 |
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
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三、健全“大健康”发展格局 |
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四节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
一、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五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一、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二、促进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第九章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区 |
第一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 |
二、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
一、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
二、加强“两带”保护利用 |
三、留住独特的城市记忆 |
第三节深度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 |
一、大力培育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 |
二、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
第四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二、持续办好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 |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 |
第五节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
一、促进“三山五园”旅游融合发展 |
二、挖掘文化遗产赋能高品质旅游 |
第十章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第一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二、探索土地供给制度改革 |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
五、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第二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
一、加快北京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建设 |
二、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
三、依托“三平台”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
第三节积极深化区域合作 |
一、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体系 |
二、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
第十一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一、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
二、做好规划衔接落实 |
三、健全央地协同机制 |
四、多渠道动员公众参与 |
第三节强化重大项目支持 |
一、争取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落地 |
二、建立区级重大项目储备库 |
第四节做好规划体检评估 |
一、建立规划体检评估机制 |
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汽车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1.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2.2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竞争力内涵 |
2.2.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
2.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 |
2.3.1 汽车产业集群 |
2.3.2 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 |
2.3.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分析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分析 |
3.1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3.2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 基于共词聚类分析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 |
3.3.1 共词聚类分析方法 |
3.3.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指标设计 |
3.4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能力属性分析 |
3.4.1 研发能力 |
3.4.2 供应链建设能力 |
3.4.3 生产能力分析 |
3.4.4 市场营销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属性分析 |
4.1 生产要素 |
4.1.1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基础生产要素分析 |
4.1.2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高级生产要素分析 |
4.1.3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专业生产要素分析 |
4.2 需求条件 |
4.2.1 乘用车市场 |
4.2.2 商用车市场 |
4.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4.3.1 本地零部件配套体系 |
4.3.2 相关生产服务体系 |
4.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
4.4.1 企业战略与结构 |
4.4.2 市场竞争 |
4.5 机会 |
4.5.1 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
4.5.2 新一轮技术变革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
4.6 政府 |
4.6.1 广西自治区政府 |
4.6.2 柳州市政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 |
5.1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 |
5.1.1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定义 |
5.1.2 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的协同进化形式 |
5.2 基于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机制 |
5.2.1 非捕食竞争模式下协同进化竞争机制 |
5.2.2 原始协作模式下协同进化创新机制 |
5.2.3 偏利共生模式下协同进化创新机制 |
5.3 汽车产业集群协同进化竞争机制的模拟仿真 |
5.3.1 汽车产业集群非捕食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
5.3.2 汽车产业集群原始协作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
5.3.3 汽车产业集群偏利共生协同进化竞争仿真 |
5.4 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网络属性分析 |
5.4.1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5.4.2 柳州整车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
5.4.3 柳州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
5.4.4 柳州零部件企业之间协同进化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 |
6.1 产业集群边界的确定 |
6.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评价方法 |
6.3.1 CS-AHP方法简介 |
6.3.2 CS-AHP模型的建立 |
6.4 权重计算 |
6.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6.4.2 判断矩阵处理 |
6.4.3 基于CS-AHP的权重计算 |
6.5 评价结果 |
6.5.1 数据处理 |
6.5.2 研究结果 |
6.5.3 评价指标分析 |
6.5.4 评价结果分析 |
6.6 对策及建议 |
6.6.1 持续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
6.6.2 持续提高集群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
6.6.3 集成资源,持续提升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
6.6.4 完善集群协调机制,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 |
6.6.5 紧抓产业变革机遇,努力推进转型升级 |
6.6.6 努力改造提升零部件产业 |
6.6.7 努力促进人才培训与引进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1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关键词提取列表(2 频次以上) |
附录B.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25Χ25) |
附录B.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属性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25Χ25) |
附录B.4 关于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问卷 |
附录B.5 关于柳州市汽车产业集群评价指标权重的调研问卷 |
(4)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绿色发展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
2.3 简要述评 |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
3.3.1 概念 |
3.3.2 分析框架 |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
5.4.3 评价结果 |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实施原则 |
7.1.3 目标要求 |
7.1.4 总体布局 |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
7.3.1 指导思想 |
7.3.2 发展原则 |
7.3.3 重点任务 |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1、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5)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
1.2.2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
1.2.3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
2.1.2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
2.1.3 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
2.1.4 耦合、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 |
2.2.2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3 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4 耦合协调理论 |
2.3 小结 3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及相关性分析 |
3.1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系统分析 |
3.1.1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内涵分析 |
3.1.2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要素分析 |
3.2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筛选及数据预处理 |
3.2.1 测评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测评指标初选和数据预处理 |
3.3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测评及时空特征分析 |
3.3.1 粗糙集建模原理及模型构建 |
3.3.2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测评指标权重分析 |
3.3.3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权重分析 |
3.3.4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的时空特征分析 |
3.4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原理及模型构建 |
3.4.2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步骤 |
3.4.3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4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机理分析 |
4.1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机理的定性分析 |
4.1.1 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
4.1.2 新型城镇化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
4.2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耦合协调机理的实证分析 |
4.2.1 时空耦合协调机理实证模型的构建 |
4.2.2 时间耦合协调机理的实证分析 |
4.2.3 空间耦合协调机理的实证分析 |
4.3 小结 5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相对等级时空演化分析 |
5.1 耦合协调度及其相对等级测评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协调度测评模型构建 |
5.1.2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分析 |
5.1.3 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测评模型构建 |
5.2 耦合协调度测评及时空特征分析 |
5.2.1 耦合协调度测评及分析 |
5.2.2 耦合协调度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
5.2.3 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
5.3 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的时空演化分析 |
5.3.1 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测评及分析 |
5.3.2 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的时间演化特征 |
5.3.3 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的空间演化特征 |
5.4 小结 6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6.1 时空差异性分析模型构建 |
6.2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
6.2.1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指数测评分析 |
6.2.2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测评分析 |
6.2.3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时空差异性对比分析 |
6.2.4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时空差异性对比分析 |
6.3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差异性分析 |
6.3.1 耦合协调度测评及分析 |
6.3.2 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性对比分析 |
6.4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差异性分析 |
6.4.1 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的时序差异性 |
6.4.2 耦合协调度相对等级的空间差异性 |
6.5 小结 7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情景预测分析 |
7.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构建 |
7.1.1 主成分分析模型建模原理 |
7.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
7.1.3 模型性能评价标准 |
7.2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预测模型 |
7.2.1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
7.2.2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
7.2.3 耦合协调度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
7.3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情景预测分析 |
7.3.1 自然发展情景 |
7.3.2 质量强市情景 |
7.4 小结 8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
(6)“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研究 |
二、关于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 |
二、高技术制造业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三节 理论分析 |
一、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分析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
第三章 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阶段 |
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问题分析 |
一、基于创新能力的分析 |
二、基于质量效益的分析 |
三、基于绿色发展的分析 |
四、基于产业结构的分析 |
五、基于人力资源的分析 |
第三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研发创新支持不足 |
二、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
三、绿色发展投入偏低 |
四、产业结构升级滞后 |
五、人力资源发挥有限 |
第四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经验借鉴 |
一、美国 |
二、德国 |
三、日本 |
第二节 国内经验借鉴 |
一、北京 |
二、江苏 |
三、广东 |
第三节 经验及启示 |
一、坚持自主创新 |
二、强化质量管理 |
三、推行绿色制造 |
四、优化产业结构 |
五、重视人才开发 |
第五章 提升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建议及研究结论 |
第一节 对策建议 |
一、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
二、创新质量技术与质量管理 |
三、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和法规 |
四、培养优势产业和企业群体 |
五、建立多层次人才开发体系 |
第二节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蔬菜概念的界定 |
2.1.2 蔬菜产业概念的界定 |
2.1.3 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2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 |
2.2.1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
2.2.2 区域竞争力的特征 |
2.3 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关系 |
2.3.1 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 |
2.3.2 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
2.3.3 产业竞争力与产品竞争力的关系 |
2.4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2.4.1 传统贸易理论 |
2.4.2 产业组织理论 |
2.4.3 比较优势理论 |
2.4.4 竞争优势理论 |
2.4.5 资源基础理论 |
2.5 构建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模型 |
2.5.1 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观点综述 |
2.5.2 构建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农业概况 |
3.1.1 行政区划 |
3.1.2 地理位置 |
3.1.3 地形地貌 |
3.1.4 气候 |
3.1.5 水利资源 |
3.1.6 农机 |
3.2 河北省蔬菜产业的供给现状 |
3.2.1 面积和产量 |
3.2.2 品种结构 |
3.2.3 生产布局 |
3.3 河北省蔬菜产业的消费现状 |
3.3.1 蔬菜消费量 |
3.3.2 蔬菜消费品种 |
3.3.3 蔬菜消费区域差异 |
3.4 河北省蔬菜产业的贸易现状 |
3.4.1 河北省蔬菜进出口贸易概况 |
3.4.2 河北省蔬菜贸易品种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与综合评价 |
4.1 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类 |
4.3 指标选取的依据 |
4.3.1 环境竞争力指标 |
4.3.2 要素竞争力指标 |
4.3.3 显示竞争力指标 |
4.3.4 产品竞争力指标 |
4.4 全国31 省市蔬菜产业系统聚类分析 |
4.4.1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
4.4.2 全国31 省市蔬菜产业聚类分析结果 |
4.5 全国10 大省份蔬菜产业的因子分析 |
4.5.1 因子分析方法 |
4.5.2 蔬菜省份选取和指标选取 |
4.5.3 数据标准化 |
4.5.4 因子分析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蔬菜产业环境竞争力分析 |
5.1 河北蔬菜产业生态环境竞争力 |
5.1.1 河北省森林覆盖率 |
5.1.2 水土流失面积 |
5.1.3 自然灾害发生率 |
5.2 河北省蔬菜产业市场环境竞争力 |
5.2.1 蔬菜产业市场环境的特点 |
5.2.2 河北省城乡居民主要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
5.2.3 影响城镇居民蔬菜消费量因素的因子分析 |
5.2.4 影响农村居民蔬菜消费量因素的因子分析 |
5.3 河北蔬菜产业制度环境竞争力 |
5.3.1 蔬菜产业制度环境竞争力中政府的作用机理 |
5.3.2 制度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尺度 |
5.4 河北蔬菜产业相关产业竞争力 |
5.4.1 蔬菜生产设施装备 |
5.4.2 蔬菜良种繁育体系 |
5.4.3 蔬菜产品加工 |
5.4.4 蔬菜冷藏链装备 |
5.5 本章小结 |
6. 河北蔬菜产业要素竞争力分析 |
6.1 河北蔬菜产业资源竞争力 |
6.1.1 气候条件 |
6.1.2 蔬菜产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 |
6.2 河北蔬菜产业资本竞争力 |
6.2.1 政府专项资金的补贴 |
6.2.2 菜农的融资渠道 |
6.3 河北蔬菜产业技术竞争力 |
6.3.1 河北省蔬菜产业技术优势 |
6.3.2 河北省蔬菜产业劣势 |
6.4 河北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竞争力 |
6.4.1 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分类 |
6.4.2 河北省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结构的特点 |
6.5 河北蔬菜产业基础设施竞争力 |
6.5.1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 |
6.5.2 水利化程度 |
6.5.3 农村人口年人均用电量 |
6.5.4 河北省人均公路拥有量 |
6.6 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
6.6.1 生产要素贡献分析模型的构建 |
6.6.2 指标和样本数据 |
6.6.3 生产要素贡献分析的结果及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蔬菜产业显示竞争力分析 |
7.1 河北省蔬菜出口贸易状况 |
7.1.1 蔬菜出口在农产品出口中的地位 |
7.1.2 蔬菜出口在蔬菜总产量中的地位 |
7.1.3 蔬菜出口总量(额) |
7.1.4 蔬菜出口结构 |
7.1.5 蔬菜出口流向 |
7.2 河北省蔬菜出口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7.2.1 出口竞争力的概念 |
7.2.2 评价的指标体系 |
7.3 省际间蔬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蔬菜产品竞争力分析 |
8.1 蔬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
8.1.1 蔬菜价格 |
8.1.2 蔬菜成本 |
8.2 蔬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 |
8.2.1 河北省蔬菜质量的现状 |
8.2.2 河北省蔬菜质量存在的问题 |
8.3 蔬菜产品的营销竞争力----以张家口的芹菜为例 |
8.4 蔬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
8.4.1 蔬菜产品品牌的涵义 |
8.4.2 河北省蔬菜产品品牌现状 |
8.4.3 河北省蔬菜产品品牌存在的问题 |
8.5 蔬菜产品的多样性竞争力 |
8.6 本章小结 |
9. 提升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与建议 |
9.1 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竞争战略环境 |
9.2 制定提升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战略的指导思想 |
9.2.1 保持现有竞争优势 |
9.2.2 扩大竞争优势范围 |
9.3 提升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9.3.1 实施“生态立菜”战略 |
9.3.2 实施“科技强菜”战略 |
9.3.3 实施“出口带菜”战略 |
9.3.4 实施“品牌建菜”战略 |
9.4 提升河北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
9.4.1 建立健全政府政策支持体系 |
9.4.2 改善蔬菜产业生态环境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9.4.3 推进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科技创新 |
9.4.4 采取多种措施扩宽蔬菜出口市场 |
9.4.5 加快蔬菜品牌建设,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 实现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农机工业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2009年行业发展情况和协会工作情况 |
1. 行业发展情况 |
2. 协会工作的中心任务 |
(1)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相关政策、法规、意见的调研、分析工作, 细化各项政策, 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
(1)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委托, 提出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2011年) 》农机工业部分的建议。 |
(2) 做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课题。 |
(3)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委托, 制定《农机工业发展规划》。 |
(4) 参与了《2009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调整) 的有关工作。 |
(5) 参与海关进出口税目 (2008年版) 的制定, 为企业争取好政策。 |
(6) 参加了国务院研究室关于农机补贴情况的调研。 |
(7) 参加了财政部、工信部等购机补贴调研、农机产品质量调研工作。 |
(2) 发挥科技奖励的示范带头作用,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
(3) 参与或承担重要文件的起草, 开展热点问题研究。 |
(1) 参与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文件的起草。 |
(2) 受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的委托, 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4次修改稿进行修改和补充。 |
(3) 协助工信部在京召开了“重点农机生产企业座谈会”。 |
(4) 开展了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质量调查工作。 |
(4) 加强行业运行监测, 做好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
(1) 继续做好行业统计工作。 |
(2) 做好协会会刊出版工作。 |
(3) 做好协会网站改版工作。 |
(4) 做好《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的编辑工作。 |
(5) 协助国家发改委完成《关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解读工作。 |
(6) 编辑出版了《2009中国风能设备选型手册》。 |
3. 提高服务意识, 不断增强为行业服务的能力和成效。 |
(1) 成立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
(2) 开展咨询服务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
(3) 积极反映企业诉求, 维护会员利益。 |
(4) 加强了展览工作, 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服务。 |
(1) 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国际展览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工业60年成就展。 |
(2) 成功举办了“第3届中国 (上海) 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 |
(5) 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实施全球化战略目标。 |
(6) 继续推动品牌建设, 开展区域品牌和行业信用试点工作。 |
(1) 做好农业机械行业信用评价工作。 |
(2) 启动培育农机产业集群工作。 |
4.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
(1) 加强学习, 转变思想观念。 |
(2)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努力建设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职工队伍。 |
(3) 增加协会自身实力, 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
农机工业面临的形势 |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实现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
(1) 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 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载体, 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
(3) 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主管部门, 加强对行业的宏观管理, 完善农机工业产业政策,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4) 深入研究制定农机工业发展规划和战略。 |
(5) 加大国家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 |
(6) 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改革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 |
(7) 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
(8) 积极开展农机工业节能减排工作。 |
(9) 突出重点, 加快标准制修定工作。 |
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 提高信息统计水平 |
(1) 健全信息搜集、整理、发布体系、强化信息服务。 |
(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高农机工业开放型水平。 |
(3) 改进和加强展览工作, 为企业开拓市场服务。 |
(4) 加强咨询服务工作, 为政府、企业当好参谋。 |
(5) 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能力。 |
(10)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格目录 图形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五、 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竞争优势理论 |
三、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四、 理论小结 第二章 世界虾产业生产和贸易格局 |
一、 世界虾产业生产现状 |
二、 世界虾产业贸易格局 |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虾产业生产和贸易特征 |
一、 中国虾产业生产特征 |
二、 中国虾产业贸易主要特征 |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
一、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 |
三、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
(一) 虾类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
(二) 虾类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
(三) 中国虾类主产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
四、 小结与评价 第五章 影响我国虾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一、 要素条件 |
二、 需求条件 |
三、 相关和支持产业 |
四、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
五、 政府 |
六、 小结 第六章 国外虾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一、 泰国 |
二、 印度尼西亚 |
三、 越南 |
四、 巴西 |
五、 评述与启示 第七章 我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中国虾产业发展战略思路 |
三、 中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一)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扩大虾产业生产 |
(二) 完善四大支撑体系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
(三) 实施品牌营销,提高营销能力 |
(四)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证 |
(五) 加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处理能力和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主要科研工作 |
四、坚持技术创新 严格质量管理 树立特色服务 全面提升福田农业装备产业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2)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 王秀杰. 湖南大学, 2020
- [4]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吴俣.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6]“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 阎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8]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 王方舟.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8)
- [9]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 实现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农机工业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安排[J]. 洪暹国. 农业机械, 2010(S1)
- [10]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D]. 袁新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标签:比较优势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创新设计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