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西兰的绿色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马修·班博瑞,王昕欣[1](2021)在《绿色基础设施城市主义和气候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影响:雨水污染加剧、城市洪水、海平面上升和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I)越来越多地被推广为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恶化的"灵丹妙药",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城市本质上为高密度且不透水的空间,仅有少量的绿地来吸收预计增加的降雨量。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同时,大量的硬质表面会使空气温度的上升加剧。研究认为:可以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来改变当前的城市形态以构建应对环境影响的生态韧性。为了实现这一概念,必须将城市视为区域景观的一部分。采用一种基于流域的方法来探索如何用绿色基础设施改善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并使用推测性案例研究来证明这种方法,表明重新设计的城市形态可以优先安排绿色基础设施,而不会影响建筑项目和房地产投资回报。虽然该研究位于新西兰,但基于流域的方法也适用于中国的城市。
张墨竹[2](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罗云[3](2021)在《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许可制度研究》文中提出
王奥奇[4](2021)在《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大批量住宅,凭借着自身区位优势,居住率居高不下,然而这些住宅虽然尚未到使用年限,但其需求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室内改造愈发普遍,数量日益增长。除了传统的住户自发改造外,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批量改造逐渐成为改造的热点,自“十一五”开始,我国就就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既有住区建筑更新,试点改造工程、研究项目也不断推行,此外,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利益吸引下的商业改造也不断增加。随着改造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的数量不断上升。然而,由于室内改造是多专业协同工作,复杂程度较高,涉及大量墙体结构、管线设备等安全性相关的改造内容,专业性较强。由于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以及评估标准,而现有住宅规范标准也无法适用于既有改造住宅,因此导致改造标准不一,改造后效果良莠不齐。故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借此提出适应于我国的、针对批量改造下的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以此引导住宅室内批量改造朝着高品质方向发展。首先,通过国内外成熟的建筑评估标准对比,通过分析其体系构成、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归纳总结出六条评价建立要点,包括评价建立的必要性、评价建立依据、指标项来源、指标分级、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相关的内容,提出改造后评价需从改造模式入手,结合改造对象特征来建立。故此,后文通过图纸规范调研、入户调研、案例调研,分别了解既有住区建筑的设计特征、居住需求以及改造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需求以及设计影响下的改造内容、改造部位,总结出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下主要的改造模式为(1)居住空间改扩建、(2)建筑设备更新改造、(3)物理环境提升、(4)无障碍改造四类,以此作为本文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在明确了评价建立原则和方法后,从评价内容出发,对国内外评估体系中室内相关的评价内容进行梳理,并进行频度统计,归纳总结出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的雏形。随后,将评价体系与改造模式进行关联性分析,筛选出与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相关的评估项,并根据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点,对指标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最终确定以A功能空间、B墙体结构、C管线设备、D物理环境、E无障碍为一级指标,共3个层级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现有住宅规范、评估标准,结合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特征,确定指标评分细则。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项的权重值,并确定评分方法,随后基于Excel平台,采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开发,建立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辅助工具,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试评价,论证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是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方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与低碳改造的基础理论与优化方法”(51638003)展开的科学研究。立足于批量改造下室内改造的后评估理论研究,研究一方面完善了我国既有住区建筑改造评估理论,另一方面也为规范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行为以及相关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吴文正[5](2021)在《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政府采购市场开放 ——国际趋势与中国策略》文中指出政府采购作为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市场开放和自由化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中,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推进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新选择。本文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政府采购相关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各经济体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趋势和特征,并对中国的开放提出了切实策略。在国际趋势方面,本文分析了当今世界范围内涵盖政府采购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现状,美国、新加坡和韩国在自由贸易协定中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范围,以及CPTPP等最新自由贸易协定中关于政府采购的条款。随着自由贸易协定下政府采购国际化的发展,各经济体一方面不断扩大合作领域、维护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则追求各类目标、争取国家利益。这样的趋势和特征体现了各方在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多重目标下对最大化利益的追求,试图通过不断完善的国际机制来维护政府采购领域的国际合作。在中国策略方面,政府采购市场的逐步开放是中国政府采购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使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机制合理化,使开放状态能够持续发展是当下需要探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趋势和中国自身发展现状,为中国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持续完善国内政府采购制度,确保国内制度能够与国际规则接轨,并且健全与政策目标相关的制度以在国际合作中确保国家利益;其次要以灵活的策略融入国际市场,根据协定的性质特征和合作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展开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谈判;最后要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国际规则制定,把握通过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带来的政府采购国际规则重构的机遇,促进各种国际机制的良性互动,在政府采购国际规则完善的进程中更好地表达中国立场与主张。
张浩然[6](2021)在《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环境、经济、技术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作为最大的碳排放体,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对实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具有重要影响。碳排放交易体系是通过市场自由交易碳排放配额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关键性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覆盖范围、总量设定、分配机制、交易机制、履约与抵消机制和监测、报告与核查机制。为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国政府于2013年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七个地区全面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计划于2017年12月开始逐步扩展至全国范围,届时交易总量将远超目前最大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本文主要从环境、经济、技术三个维度建立了评价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实施效果的研究框架。首先,梳理了讨论环境规制效应的国内外文献,从环境、经济、技术维度总结了评价碳排放交易实施效果的研究;其次,介绍了碳排放交易的理论基础,主要利用“波特假说”理论和绿色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技术创新是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实施路径,分析了碳排放交易的环境、经济、技术效应的作用机制;然后,阐述了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制度要素,通过对比国外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体系,为未来逐步建立的国家级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供了启示;最后,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包括非期望产出的Bienni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从环境、经济、技术三个维度分别研究了中国碳排放交易对试点地区的整体影响和覆盖的高排放工业子部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与工作如下:(1)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实现了环境效益,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和覆盖的高排放工业子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1.6%和13.7%。技术因素和创新因素是促进减排的关键,例如环境治理、能源效率、研发结构和研发强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人口规模、人均GDP、城市化率和贸易强度是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2)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在地区层面产生正向经济效应,但是进一步将试点地区覆盖的高排放工业子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发现GDP下降4.0%,并没有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完全“脱钩”。碳排放交易促进覆盖的高排放工业子部门完成减排目标的基础上,付出的环境治理代价可能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活动,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由于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包括了覆盖的高排放部门和未覆盖的其他部门,碳排放交易将社会资源分配到更有效率的低碳环保部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覆盖的高排放部门的发展,但是实现了社会整体资源的有效分配。(3)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引入评价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技术效应维度,研究表明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实现了技术进步。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和覆盖的高排放工业子部门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别增加2.3%和9.7%,其中分解项技术变化指标分别提升4.0%和21.2%,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加的关键。本文利用包括非期望产出的Bienni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效率变化指标与技术变化指标,代入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讨论了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技术效应,这是较为新颖的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思路。综上所述,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是一项有效的减排工具,显着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虽然并未促进试点地区覆盖的高排放工业子部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低碳“脱钩”发展,但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分解项技术变化指标显着提升,表明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促进了技术进步。结合“波特假说”理论和绿色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认为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激发出“创新补偿”效应,但是并没有完全弥补覆盖的高排放工业子部门环境治理的“遵循成本”。因此,未来应该持续扩大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覆盖范围,加大技术创新投资,进一步激发“创新补偿”效应,根据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发展禀赋和经济结构差异制定扶持补贴政策,为中国国家级碳排放交易体系顺利落地提供经验证据。
曹艳[7](2021)在《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意识到了自然环境资源的不可或缺性。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我们必然选择。我国作为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重要性可见一斑。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切实表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已经将环境问题视为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发展模式的改革也是围绕“绿色”进行。以新疆兵团为例,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在近年来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对过去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将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作为发展目标,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新疆兵团于2018年提出了《兵团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中对兵团农业后续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目前新疆地区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选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分析该地区绿色发展现状的前提条件下揭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疆兵团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的绿色农业发展的解决方案。本选题结合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对兵团当前绿色农业的发展状况、绿色农业发展局限和前景等方面,结合当前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其突出问题。基于兵团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实施得出以下结论:(1)围绕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兵团农业概况作了论述,另外重点对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类型、基本情况作了分析,主要通过兵团绿色农业规模和产值、兵团绿色农业发展主要措施及兵团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三个方面展开,从而为展开实证分析提供支持。(2)针对兵团现阶段绿色农业的实证分析可知目前兵团绿色农业整体有一定的推进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为此,结合现阶段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及兵团条件等情况,对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路径进行论述并提出针对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提供一些建议。(3)围绕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提出了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基本思路和总原则,结合基础条件提出有针对性的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及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
齐晓飞[8](2021)在《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蓝色的海洋被认为是蓝色星球的“血液”,而“血液”中的“营养资源”则是人类文明的“聚宝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海洋视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海洋经济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领域。然而,在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对粮食安全和能源需求增长等的全球大趋势下,许多海洋经济活动所依赖的生态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我们与海洋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即在争取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维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这种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的举措旨在促进一国从海洋经济中获取经济利益,也是推动蓝色增长的基石。2012年Rio+20会议首次提出了“蓝色经济”的概念,正如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曾经处于发展规划和投资期阶段那样,这种以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为主题的发展方式吸引了各沿海国家、联合国、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和组织的关注。虽然“蓝色经济”一词具体含义因各国国情不同而不同,但国际一致认为其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包容和维持或改善生计,同时确保海洋和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空间可持续性;其核心是通过与海洋有关的部门和活动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生态系统退化脱钩。因此,蓝色经济的首要挑战是理解和更好地管理海洋可持续性的许多方面,涉及传统和新兴海洋及其相关产业;第二个重要挑战是需要认识到海洋及其相关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需要在各国及其公私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首先认识到蓝色经济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存在于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及其相关资源提供关键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同国家的蓝色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依赖于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还依赖于其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不同属性多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可视为以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关联为基础,将上层相关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异质主体进行关联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蓝色产业是一国蓝色经济发展的产业层分解,蓝色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是蓝色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而蓝色产业细分下的蓝色产品间关联是蓝色产业间关联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微观(产品)层面影响着中观层面的蓝色企业开发活动和宏观层面的蓝色省份间贸易流转;蓝色产品是蓝色企业要素资本配置与价值创造的微观主体,是蓝色产业互相关联和互促发展的关键因素;蓝色企业是开发蓝色产品的中观主体,是影响蓝色省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蓝色省份是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经济枢纽,是蓝色经济活动的宏观主体。因此,这种关系结构也从产出和能力视角决定了各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国家蓝色经济系统是由一国相关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其实质也可以看作由多种异质网络相互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而超网络则是网络科学中研究此类多层次、多维度、多主体关联问题的重要方法,能有效评估各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关联关系。因此,本文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中的多要素主体纳入到统一框架进行系统性分析,采用超网络方法将蓝色经济发展问题分解为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的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从多层网络结构视角定性刻画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多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出口关联关系,并基于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设计度量其出口结构的指标体系,以定量评估出口结构中多经济要素的发展现状。这种将超网络定性描述和非货币型指标定量研究相结合,为各国蓝色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和非货币型指标度量体系。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首先,本文分析蓝色经济系统中多要素主体的内涵及阐述影响国家蓝色经济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发展机理;其次,为了更好地方便读者理解本文思想脉络,构建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以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并基于此,分别阐述了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的建模原理;最后,本文提出了分别构建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的建模步骤,并根据多主体间的映射关系阐述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步骤。也就是说,本文所构建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是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分别作为一国蓝色经济运行中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要素分解,依据主体间的逻辑关系,将蓝色产品空间作为基础,向上拓扑得到反映蓝色资源开发活动形成竞争关系的蓝色企业网络,而蓝色企业网络可以进一步继续向上拓扑得到反映宏观资源流动和蓝色产业政策制定的蓝色省份网络,进一步耦合得到反映一国蓝色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2)设计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在单层子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多样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多样性指标、蓝色企业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测度相关国家、企业和省份出口的蓝色产品类别及潜在类别,以帮助国家、企业和省级决策者制定符合其比较优势的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政策;设计基于相似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相似性及其开发相似性指标、蓝色企业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量化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出口的蓝色产品相似化程度,分析现在和未来可共同开发的蓝色产品,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其与相关参与者的竞争程度。在多层超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复杂性整体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和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可以评估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对相关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的能力禀赋,这种能力可以被视为实现蓝色增长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有助于各国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14和其他诸如减贫、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减缓气候变化等目标。(3)对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及其出口结构进行应用研究。首先,在第5章分别构建了 2010年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进—步耦合而成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并统计验证了蓝色产品空间与蓝色企业网络之间的假设,即在一家蓝色企业出口的所有蓝色产品中,增长潜力最大的蓝色产品是在产品空间中与高RCA值的其他产品最接近的产品;其次,第6章在第5章的基础上计算了 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中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出口结构度量指标,并分析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及其间的关联关系和出口结构特征;最后,基于1985年至2018年数据集分别构建了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及其耦合而成的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计算了相应地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用以识别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并总结未来可能在哪里找到新的可持续增长点,以便更好地协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政策辅助分析工具可以在协助国家对蓝色增长战略进行系统性多标准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这样的辅助组合工具使国家更有可能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而不受部门既得利益者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内容使得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蓝色经济系统中多主体间关联视角,通过超网络方法将这种关联结构网络可视化,用以定性描述一国蓝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识别影响蓝色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2)基于经济复杂性方法设计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出口结构的度量指标体系,用以定量分析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的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组合。(3)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协助国家对其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多标准、多层次评估过程中的政策辅助组合工具,使其更有可能揭示传统分析工具无法发现的问题。
张涵[9](2021)在《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城市雨水控制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及其建设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其相应的绿色海绵设施也在公园绿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具有独特地形条件的山体公园而言,如何有效提升海绵化改造后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能否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如何在已建和未建的城市山体公园中开展海绵化改造设计是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本文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综合评价识别现状建设问题,将海绵城市与山体修复结合探讨有效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效益的改造设计策略。本文以“背景研究——理论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实践研究”的总体思路,从综合评价角度出发,探究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及策略。首先,通过梳理研究背景明确了公园绿地向海绵型绿地转变的必然性,明确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成效及市民满意度的必要性,梳理海绵城市、城市山体公园、综合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进展,并通过典型案例总结设计要点,为后文设计策略提供经验与借鉴。其次,对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及比较,确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出包含生态环境效益、社会功能效益及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确定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重点因子。再次,文章重点对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建设措施及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城市山体公园地质条件独特、径流冲刷严重、生态恢复性差的特点,以问题及指标权重为导向,综合海绵城市理念与山体修复策略,得出规划层面中分类指导海绵区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指导,实践技术层面整合海绵技术、选择适宜的海绵设施,构建公园水文管理系统,耦合地形、水体、道路及广场、植物要素的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最后,在对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调研及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应用到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中解决当前问题,满足使用者需求,发挥公园复合功能,将其打造成雨水处理网络完善、具备综合效益的城市山地立体海绵体。进一步论证了在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中结合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张慧[10](2021)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公众参与可以促进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科学合理的进行,还能够帮助实现国家公园全民共享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对于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参与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域外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考察分析,在国家公园公众参与立法,拓宽公众参与路径以及国家公园公众参与保障等方面借鉴了域外国家公众参与的合理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第一章介绍了国家公园建设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背景下,描述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并且对各个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整合。第二章介绍了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从国家公园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国家公园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公众参与制度目前存在的相关规范依据缺失、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参与路径狭窄、参与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第四章介绍了美国、新西兰、日本、英国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每个国家的制度都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并根据域外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经验总结了对于我国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公众参与立法、参与路径以及公众参与保障机制方面的启示,为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构想提供了相关经验。第五章主要是根据上述各个章节中总结出来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第一,不仅要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专门化立法,还要让公众积极参与立法讨论;同时明确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基本理念,重点突出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第二,通过增强公众在参与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评估以及扩大信息公开范围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公园信息公开制度;第三,不断创新公众参与途径,使得公众参与国家公园保护不再仅仅拘泥于通过政府指导的方式;第四,从监督、激励、司法救济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机制。
二、新西兰的绿色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西兰的绿色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基础设施城市主义和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设计过程 |
1.1 步骤一:调查 |
1.2 步骤二:发展 |
1.3 步骤三:韧性 |
2案例研究 |
2.1 韦努阿佩 |
2.1.1 韦努阿佩场地分析 |
2.1.2 韦努阿佩结构规划 |
2.2 拉拉瓦拉子流域 |
2.2.1 步骤一:拉拉瓦拉子流域调查 |
2.2.2 步骤二:拉拉瓦拉子流域发展 |
2.2.3 步骤三:拉拉瓦拉子流域韧性 |
2.3 新绿色基础设施城市设计过程的影响 |
2.3.1 设计过程的环境影响 |
2.3.2 城市设计 |
2.3.3韦努阿佩流域拉拉瓦拉案例研究的环境影响 |
3结论 |
致谢: |
0 Introduction |
1 Design Process |
1.1 Step One:Inventory |
1.2 Step Two:Development |
1.3 Step Three:Resilience |
2 Case Study |
2.1 Whenuapai |
2.1.1 Whenuapai Site Analysis |
2.1.2 Whenuapai Structure Plan |
2.2 Rarawara Sub-catchment |
2.2.1 Step One:Rarawara Sub-catchment Inventory |
2.2.2 S t e p Two:R a r a w a r a S u b-c a t c h m e n t Development |
2.2.3 Step Three:Rarawara Sub-catchment Resilience |
2.3 Implication of the New Green Infrastructure Urban Design Process |
2.3.1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the Design Process |
2.3.2 Urban Design |
2.3.3 Whenuapai Catchment: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the Rarawara Case Study |
3 Conclusion |
Acknowledgments: |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宏观政治因素 |
3.1.2 贸易发展因素 |
3.1.3 投资发展因素 |
3.1.4 绿色金融因素 |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
4.2.1 政府管理指标 |
4.2.2 经济投资指标 |
4.2.3 金融发展指标 |
4.2.4 贸易水平指标 |
4.2.5 营商开放指标 |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
4.3.1 线性SVM模型 |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4)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下既有住区建筑的现状 |
1.1.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的品质提升需求及改造现状 |
1.1.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发展趋势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住宅评价标准对比研究 |
2.1 国外典型评估体系概述 |
2.1.1 国外典型住宅综合性能评估体系 |
2.1.2 国外典型绿色评估体系 |
2.1.3 国外典型使用后评估体系 |
2.2 国内典型评估体系及理论研究 |
2.2.1 相关评估标准 |
2.2.2 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2.3 比较分析与总结 |
2.3.1 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
2.3.2 评价内容比较分析 |
2.3.3 评价过程比较分析 |
2.3.4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2.4 启示与局限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调研及改造模式总结 |
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影响因素 |
3.1.1 居住模式的转变 |
3.1.2 设计建造影响 |
3.1.3 使用过程影响 |
3.2 既有住区建筑图纸规范调研 |
3.2.1 住宅相关设计规范梳理 |
3.2.2 既有住区建筑设计图纸调研分析 |
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 |
3.3.1 既有住区建筑居住现状调研 |
3.3.2 既有住区建筑改造现状调研 |
3.3.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入户调研总结 |
3.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调研 |
3.4.1 国内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
3.4.2 国外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案例 |
3.4.3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批量改造总结 |
3.5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
3.5.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活动统计分析 |
3.5.2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模式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建立原则与方法 |
4.1.1 评价构建技术路线 |
4.1.2 评价建立原则 |
4.1.3 评价构建方法 |
4.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筛选 |
4.2.1 国内外评价内容对照分析 |
4.2.2 指标项的分类和提取 |
4.2.3 指标项的筛选 |
4.3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适应性调整 |
4.3.1 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特征 |
4.3.2 评价体系指标项的整合 |
4.4 评估体系细则及阐述 |
4.4.1 功能空间 |
4.4.2 墙体结构 |
4.4.3 管线设备 |
4.4.4 物理环境 |
4.4.5 无障碍 |
4.5 本章小结 |
5 指标权重确定及辅助评价工具 |
5.1 指标权重确定 |
5.1.1 权重确定方法 |
5.1.2 确定指标权重 |
5.2 综合评分计算 |
5.3 辅助评价工具 |
5.3.1 评价软件的程序设计 |
5.3.2 评价软件的程序实现 |
5.4 评价使用流程 |
5.5 评价体系及辅助工具应用 |
5.5.1 案例介绍 |
5.5.2 评价过程及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发改造内容详述 |
附录B 批量改造内容详述 |
附录C 室内改造效果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政府采购市场开放 ——国际趋势与中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 |
二、关于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研究 |
三、关于自由贸易协定与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研究 |
四、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理论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点与意义 |
第一章 FTA框架下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新自由制度主义与自由贸易协定 |
一、制度与国际合作 |
二、FTA与贸易合作 |
第二节 政府采购的多重目标 |
一、采购目标 |
二、非采购目标 |
第三节 政府采购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 |
第二章 FTA框架下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国际趋势 |
第一节 涵盖政府采购的FTA发展现状 |
一、世界范围内涵盖政府采购的FTA |
二、涵盖政府采购的FTA的缔约方情况 |
第二节 部分经济体开放范围分析 |
一、FTA框架下美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范围 |
二、FTA框架下新加坡政府采购市场开放范围 |
三、FTA框架下韩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范围 |
第三节 最新FTA政府采购条款分析 |
一、近三年FTA中政府采购条款的特点 |
二、最新FTA政府采购条款分析——以CPTPP为例 |
第四节 FTA框架下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特点和趋势 |
一、扩大合作领域,维护共同利益 |
二、聚焦本国目标,争取国家利益 |
第三章 FT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现状 |
一、GPA谈判态度积极 |
二、国际投资推动市场开放 |
三、FTA加入政府采购议题 |
第二节 通过FTA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考量因素 |
一、基于国际体系的共同利益 |
二、基于政策目标的国家利益 |
第三节 FTA框架下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建议 |
一、持续完善国内政府采购制度 |
二、以灵活的策略融入国际市场 |
三、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国际规则制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环境、经济、技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环境规制效应的研究综述 |
1.2.2 碳排放交易的环境、经济、技术效应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作用机制 |
2.1 碳排放交易理论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科斯定理 |
2.2 碳排放交易的环境、经济、技术效应理论 |
2.2.1 波特假说理论 |
2.2.2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
2.3 碳排放交易的环境、经济、技术效应作用机制 |
2.3.1 碳排放交易的环境效应作用机制 |
2.3.2 碳排放交易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
2.3.3 碳排放交易的技术效应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制度设计与实践 |
3.1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制度设计 |
3.1.1 覆盖范围 |
3.1.2 总量设定 |
3.1.3 分配机制 |
3.1.4 交易机制 |
3.1.5 履约与抵消机制 |
3.1.6 监测、报告与核查机制 |
3.2 国外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实践 |
3.3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体系的实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环境效应 |
4.1 研究设计与实证方法 |
4.1.1 研究设计 |
4.1.2 实证方法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平行趋势检验 |
4.4 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环境效应 |
4.4.1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
4.4.2 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的环境效应 |
4.4.3 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高排放工业子部门的环境效应 |
4.5 安慰剂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经济效应 |
5.1 研究设计与实证方法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方法 |
5.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 平行趋势检验 |
5.4 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经济效应 |
5.4.1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
5.4.2 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的经济效应 |
5.4.3 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高排放工业子部门的经济效应 |
5.5 安慰剂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技术效应 |
6.1 研究设计与实证方法 |
6.1.1 研究设计 |
6.1.2 实证方法 |
6.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6.3 平行趋势检验 |
6.4 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技术效应 |
6.4.1 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的技术效应 |
6.4.2 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高排放工业子部门的技术效应 |
6.5 安慰剂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扩大交易覆盖范围,构建合理交易体系 |
7.2.2 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实现技术进步效应 |
7.2.3 针对不同地区部门,制定扶持补贴政策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
2.1.1 绿色农业的内涵 |
2.1.2 绿色农业的特征 |
2.1.3 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选择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文明理论 |
第3章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3.1 兵团农业概况 |
3.2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1 兵团绿色农业的基本类型 |
3.2.2 兵团绿色农业规模和产值 |
3.2.3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
3.2.4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3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3.3.1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程度低 |
3.3.2 绿色农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
3.3.3 南北疆绿色农业发展区域差异大 |
3.3.4 支撑绿色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兵团职工绿色农业发展意愿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 |
4.1.1 问卷对象基本情况 |
4.1.2 问卷原始结果分析 |
4.2 兵团职工绿色农业发展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
4.2.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模型构建 |
4.3 样本描述 |
4.4 变量描述与实证分析结果 |
4.4.1 变量描述 |
4.4.2 多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
4.4.3 估计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特色和启示 |
5.1 国内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 |
5.1.1 东北大米 |
5.1.2 云南花卉 |
5.2 国外特色绿色农业发展 |
5.2.1 欧洲的有机农业 |
5.2.2 西班牙的认知和休闲农业 |
5.2.3 以色列节水灌溉农业 |
5.2.4 荷兰农业设施 |
5.2.5 新西兰的畜牧业发展 |
5.3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对兵团绿色农业的发展启示 |
5.3.1 独特的农业规划体系 |
5.3.2 绿色的特色农业理念 |
5.3.3 先进的绿色农业技术 |
5.3.4 完善的绿色农业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推动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
6.1 研究结论 |
6.2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6.2.1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原则 |
6.2.2 推动兵团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6.3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 |
6.3.1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
6.3.2 兵团绿色农业发展保障措施 |
6.4 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 |
2.1.3 经济复杂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蓝色经济 |
2.2.2 产品空间 |
2.2.3 超网络 |
2.3 文献评述与进一步研究 |
第3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研究 |
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基本问题 |
3.1.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研究主体 |
3.1.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主体内涵 |
3.1.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特征 |
3.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与发展机理 |
3.2.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 |
3.2.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发展机理 |
3.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与建模原理 |
3.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概念模型 |
3.3.2 单层子网络的建模原理 |
3.3.3 多层超网络的耦合原理 |
3.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
3.4.1 蓝色产品空间模型构建 |
3.4.2 蓝色企业网络模型构建 |
3.4.3 蓝色省份网络模型构建 |
3.4.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2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
4.2.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
4.2.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
4.2.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
4.3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
4.3.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
4.3.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
4.3.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
4.4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
4.4.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
4.4.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
4.4.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及其统计分析 |
5.1 问题描述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处理基本思路 |
5.2.2 蓝色产品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蓝色企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4 蓝色省份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
5.3.1 蓝色产品空间的构建 |
5.3.2 蓝色企业网络的构建 |
5.3.3 蓝色省份网络的构建 |
5.3.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 |
5.4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的统计分析 |
5.4.1 变量选取 |
5.4.2 回归模型 |
5.4.3 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
6.1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
6.1.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
6.1.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
6.1.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
6.2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
6.2.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
6.2.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
6.2.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
6.3 中国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
6.3.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
6.3.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
6.3.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演化研究 |
7.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 |
7.1.1 蓝色产品空间演化 |
7.1.2 蓝色企业网络演化 |
7.1.3 蓝色省份网络演化 |
7.1.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演化 |
7.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演化 |
7.2.1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演化 |
7.2.2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演化 |
7.2.3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演化 |
7.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及建议 |
7.3.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 |
7.3.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8.1.1 主要工作 |
8.1.2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附录1 蓝色产品代码及其对应描述 |
附录2 蓝色企业代码及其对应信息 |
附录3 蓝色产品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
附录4 蓝色省份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
附录5 选取的7家蓝色企业 |
附录6 选取的9个国家最大接近度矩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解析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城市山体公园 |
2.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 |
2.1.4 综合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海绵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海绵城市效益评价国内外研究近况 |
2.2.3 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4 综合评价在海绵城市效益中的应用 |
2.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典型案例研究 |
2.3.1 重庆悦来新城会展公园 |
2.3.2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生态公园 |
2.3.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2.3.4 典型案例要点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研究 |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3.1.1 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
3.1.2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3.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3.2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2.3 指标释义 |
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3.3.1 计算指标权重 |
3.3.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4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
3.4.1 确定评价等级 |
3.4.2 建立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策略研究 |
4.1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1 必要性 |
4.1.2 可行性 |
4.2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目标 |
4.2.1 立体海绵体目标 |
4.2.2 雨水管理目标 |
4.2.3 生态改善目标 |
4.2.4 突出城市山体公园的海绵多功能目标 |
4.3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思路 |
4.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原则 |
4.4.1 海绵化改造与山体保护并重原则 |
4.4.2 生态、生活、美观、功能统筹兼顾原则 |
4.4.3 场地适宜性与安全性原则 |
4.4.4 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原则 |
4.4.5 海绵措施与山体文脉相结合原则 |
4.5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 |
4.5.1 规划层面:建设与管理双向指导 |
4.5.2 技术层面:海绵设施与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6 公园尺度的建设与管理 |
4.6.1 明确适宜建设区域 |
4.6.2 加强社会管理 |
4.7 单元尺度的关键技术措施应用 |
4.7.1 整合技术系统 |
4.7.2 细化公园水文管理 |
4.7.3 强化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8 本章小结 |
5 综合评价视角下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
5.1 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
5.1.1 基础概况 |
5.1.2 现状海绵化改造概况 |
5.2 现状海绵化改造综合评价 |
5.2.1 实地调研评价 |
5.2.2 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 |
5.2.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
5.3.1 改造设计目标 |
5.3.2 改造设计策略 |
5.3.3 改造设计依据 |
5.4 总体改造设计 |
5.4.1 海绵设施总体布局 |
5.4.2 改造分区 |
5.5 分区改造设计 |
5.5.1 继续保持区 |
5.5.2 改善提升区 |
5.5.3 重点加强改造区 |
5.6 海绵技术设施布局与节点设计 |
5.6.1 渗透技术设施 |
5.6.2 调蓄转输技术设施 |
5.6.3 截污净化技术设施 |
5.6.4 储存技术设施 |
5.6.5 雨水资源化利用 |
5.7 专项改造设计 |
5.7.1 竖向设计与径流组织 |
5.7.2 植物种植设计 |
5.7.3 科普系统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
攻读学位期间设计获奖情况 |
(10)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1.5 创新点 |
2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概述 |
2.1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权理论 |
2.2.2 环境公共财产理论 |
2.2.3 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
2.3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基本内容 |
2.3.1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的范围 |
2.3.2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的范围 |
2.3.3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的方式和路径 |
2.3.4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机制 |
3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现状及问题 |
3.1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规定 |
3.2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面临的问题 |
3.2.1 公众参与规范依据缺失 |
3.2.2 国家公园建设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
3.2.3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路径狭窄 |
3.2.4 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机制不足 |
4 域外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考察 |
4.1 域外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考察 |
4.1.1 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 |
4.1.2 新西兰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 |
4.1.3 日本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 |
4.1.4 英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 |
4.2 域外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评析 |
4.2.1 对于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立法的启示 |
4.2.2 对于拓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路径的启示 |
4.2.3 对于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机制的启示 |
5 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构想 |
5.1 加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基础 |
5.1.1 强化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保障 |
5.1.2 明确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制度的基本理念 |
5.2 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信息公开制度 |
5.2.1 增强公众参与信息反馈与评估 |
5.2.2 扩大信息公开范围 |
5.3 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路径 |
5.3.1 组织志愿者服务 |
5.3.2 注重社区参与建设 |
5.3.3 建立网络交互平台 |
5.4 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机制 |
5.4.1 强化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
5.4.2 创新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
5.4.3 加强公众参与司法救济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新西兰的绿色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基础设施城市主义和气候变化[J]. 马修·班博瑞,王昕欣. 风景园林, 2021(11)
-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3]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许可制度研究[D]. 罗云. 三峡大学, 2021
- [4]既有住区建筑室内改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王奥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政府采购市场开放 ——国际趋势与中国策略[D]. 吴文正. 国际关系学院, 2021(08)
- [6]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环境、经济、技术效应研究[D]. 张浩然.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兵团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曹艳.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8]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D]. 齐晓飞. 山东大学, 2021(11)
- [9]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10]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研究[D]. 张慧.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