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吡嗪酰胺介入凝胶体外抗结核活性及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学[1](2021)在《藏木香的抗结核病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藏木香具有治疗结核病的传统功效,但是作用机理不清楚,通过文献调研和分析,提出猜想:藏木香发挥抗结核活性可能是由于其中的倍半萜内酯类成分抑制了结核杆菌肽聚糖层合成关键酶Ldt Mt2的活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1)筛选出藏木香中抗结核活性的化学成分,2)确定活性成分其对Ldt Mt2的抑制活性和作用模式;3)得到活性成分与靶标蛋白的晶体结构。方法:1)基于结核杆菌弱毒株,以体外抑菌实验筛选藏木香中抗结核杆菌活性成分;2)通过质粒转化,蛋白纯化的方法纯化Ldt Mt2(131-408)蛋白,用于和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结合实验;3)通过Ellman实验和质谱验证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共价结合Ldt Mt2(131-408)蛋白的原理;4)通过结构生物学方法验证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结合Ldt Mt2(131-408)的结合位点。结果:1)倍半萜内酯类中含有α-亚甲基-γ-丁内酯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抑菌作用;2)可以得出Ldt Mt2(131-408)蛋白半胱氨酸的巯基可以和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α-亚甲基-γ-丁内酯官能团发生共价结合;3)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α-亚甲基-γ-丁内酯官能团结合在Ldt Mt2(131-408)蛋白的活性位点Cys354的巯基上。结论:1)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活性官能团是α-亚甲基-γ-丁内酯基团,易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共价结合于蛋白半胱氨酸的巯基而产生活性。在研究中我们已经通过质谱和Ellman反应确定了来自藏木香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共价结合于Ldt Mt2(131-408)活性位点Cys354的巯基。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证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异土木香内酯可以和Ldt Mt2(131-408)的活性位点Cys354共价结合,减弱结核杆菌毒力,从而抑制结核杆菌活性;2)藏木香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抗结核靶标Ldt Mt2(131-408)蛋白上具有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似的作用位点和作用模式,但是不具有能够被结核杆菌内表达的β-内酰胺酶水解的内酰胺环,不易产生抗药性。因此,Ldt Mt2(131-408)抑制剂的开发不管是作为直接杀死结核杆菌药物还是结合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的联合用药,都具有光明前景。
张鹤营[2](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玲[3](2021)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药物性肝损伤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0%以上。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明确易感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和防治ATDILI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体质状态决定疾病的发病易感性,并对疾病预后转归、指导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价值。ABC转运蛋白是重要的III相药物转运蛋白,其遗传多态性可导致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改变。从ATDILI中医体质、遗传易感因素角度寻找规律,探索ATDILI发病易感体质及其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对揭示中医体质内涵,并在临床诊疗和疾病防治中发挥中医优势提供科学理论参考具有重要意义。目的:①了解ABC转运蛋白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ATDILI的相关性,探讨ATDILI发病的易感遗传因素;②了解ATDILI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发病易感体质,从中医体质角度揭示ATDILI易感性;③探讨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以期揭示ATDILI易感体质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共纳入643例患者,其中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的患者289例(ATDILI组),服用抗结核药物未出现肝损的患者354例(non-ATDILI组)。收集整理患者的病例信息、临床检测指标及血标本,对血标本进行DNA提取,筛选ABC转运蛋白SNP检测位点;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ABC转运蛋白64个位点SNP进行检测;选择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的51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aploview等对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遗传模型、LD连锁不平衡检测及单倍体型与ATDIL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查ATDILI易感SNP位点。以王琦教授9种体质分型标准为依据,对两组人群体质分布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ATDILI主要体质及兼夹体质分布特点,并分层分析ATDILI易感体质临床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SNP位点进行关联分析;2×4叉生分析法分析体质-基因交互作用对ATDILI的影响。结果: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CC基因型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58倍(OR=0.58,95%CI:0.36-0.93,P<0.05),显性和加性遗传模型均是其保护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位TC和CC基因型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ATDILI的保护因素(TC基因型:OR=0.57,95%CI:0.35-0.93,P<0.05;CC基因型:OR=0.48,95%CI:0.23-0.97,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肝损的保护遗传模型(加性:OR=0.48,95%CI:0.23-0.99,P<0.05;显性:OR=0.54,95%CI:0.34-0.86,P<0.01)。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 基因中rs4148727(A>G)-rs28656907(T>C)-rs10261685(A>C)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C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77,95%CI:0.56-0.98,P<0.05),而AT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OR=1.34,95%CI:1.07-1.83,P<0.01)。2.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50,95%CI:0.25-0.98,P<0.05),但等位基因、基因型和ATDILI亚型分层分析均未发现其与ATDILI相关性,该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3.ABCB11基因rs3829888(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是ATDILI易感风险基因型(AG 基因型:OR=1.97,95%CI:1.25-3.12,P<0.01;GG 基因型:OR=8.67,95%CI=1.02-73.54,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为ATDILI风险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AG基因型是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ATDILI发病的风险基因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91,P<0.05;胆汁淤积型:OR=2.09,95%CI:1.14-3.83,P<0.05;混合型:OR=3.77,95%CI:1.92-7.39,P<0.001),GG基因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的极高风险基因型,(OR=29.20,95%CI:3.08-276.67,P<0.01);显性遗传模型均是三种亚型ATDILI发病遗传模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88,P<0.05;胆汁淤积型:OR=2.70,95%CI:1.22-5.97,P<0.05;混合型:OR=3.90,95%CI:2.01-7.56,P<0.001);加性和隐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极高风险遗传模型(加性:OR=27.96,95%CI:2.83-276.74,P<0.01;隐性:OR=26.87,95%CI:2.85-253.17,P<0.01)。ABCB11基因rs2216504(C>T)位点CT基因型患者ATDILI的发病风险增加1.67倍(OR=1.67,95%CI:1.02-2.73,P<0.05),显性模型是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1.63,95%CI:1.01-2.64,P<0.05),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CT基因型患者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40倍(OR=2.40,95%CI:1.13-5.09,P<0.05);显性遗传模型是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2.38,95%CI:1.15-4.92,P=0.019)。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1 基因rs10930343(AAA>DEL)-rs3829888(A>G)-rs3814382(G>A)-rs3814381(C>T)-rs2216504(C>T)-rs4148765(C>T)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AAGGCTC 单倍型 ATDILI 发病风险增加 1.71 倍(OR=1.71,95%CI:1.09-3.25,P=0.025)。4.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GA基因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70倍(OR=1.70,95%CI:1.14-2.53,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其风险遗传模型(OR=1.55,95%CI:1.05-2.27,P=0.026)。层分析显示,该位点GA基因型患者胆汁淤积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3.15倍(OR=3.15,95%CI:1.56-6.35,P=0.001),混合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2.87倍(OR=2.87,95%CI:1.52-5.41,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ATDILI发病的危险因素(胆汁淤积型:OR=2.75,95%CI:1.38-5.51,P<0.01;混合型:OR=2.52,95%CI:1.35-4.70,P<0.01)。5.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P>0.05)。6.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25.95%),湿热质(20.76%),阴虚质(18.69%)和痰湿质(14.88%)为主;与非ATDILI组对比,ATDILI组平和质比例明显降低,而气虚质和湿热质分布比例明显增加,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热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93倍(OR=1.93,95%CI:1.25-2.97),气虚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1倍(OR=2.10,95%CI:1.40-3.15),而平和质是ATDILI发生风险的强保护因素(OR=0.21,95%CI:0.10-0.41),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ATDILI患者兼夹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73.36%存在兼夹偏颇体质,明显高于非ATDILI患者(P<0.01),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占ATDILI患者的80.27%,这四种高频体质的兼夹气郁质比例在ATDILI患者中均明显升高(P<0.05),占这四种高频体质的21.12%(49:232),为ATDILI的易感兼夹体质。8.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中气虚质患者分布比例与年龄、发病潜伏期呈正向相关性,血TP水平较兼夹气郁质患者降低,TBA水平较湿热质患者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患者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人群或中重度肝损伤人群(P<0.05),且其分布比例与病程呈负相关性(P<0.05),湿热质患者血ESR、CRP水平均较兼夹气郁质患者明显升高(P<0.05);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伤人群分布比例明显增加(P<0.01),其血TBA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患者,ALT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和气虚质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ABCB11rs3829888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29倍(OR=2.29,95%CI:1.23-4.28,P<0.01),ABCG8rs4148211 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37倍(OR=2.37,95%CI:1.34-4.18 P<0.01);ABCB11rs2216504(C>T)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湿热质ATDILI风险增加2倍(OR=2.00,95%CI:1.03-2.89,P<0.05)。另外,并未发现平和质和兼夹气郁质与ABC转运蛋白SNP位点相关性(P>0.05)。10.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存在基于相加模型存在负向交互作用(RERI=0.55,S<1,P<0.01),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的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23倍(95%CI:0.100-0.536);此外,气虚质、湿热质和兼夹气郁质均与ABC转运蛋白易感SNP位点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保护因素;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仅在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结果有待验证;2.ABCB11 基因rs3829888(A>G)、rs2216504(C>T)位点和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3.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4.ATDILI组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其中气虚质、湿热质兼夹气郁质为ATDILI易感危险体质,平和质为ATDILI易感保护体质。5.ATDILI组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气虚质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相对发病缓慢,血TP水平较低、TBA水平较高;湿热质患者多为青年,相对病程较短、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ESR、CRP水平相对较高;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TBA、ALT水平相对较高。6.ABCB11rs3829888(A>G)位点和ABCG8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气虚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ABCB11rs2216504(C>T)位点SNP可能是湿热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7.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SNP存在负向交互作用,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
刘昌昊[4](2021)在《载PaMZ/BMP-2的nHA抗结核人工骨体外对兔BMSCs成骨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载三联抗结核药物PA-824、莫西沙星、吡嗪酰胺(Pa Mz)和人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的3D打印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抗结核人工骨在体外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l stem cells,BMSCs)的成骨分化和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以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抗结核人工骨的相容性和体外成骨性能。方法通过3D打印制备负载三联抗结核药物PA-824、莫西沙星、吡嗪酰胺的3D复合支架;利用刮浆法将人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微球附着在支架上,制备成拟兼具成骨和抗菌性能的人工骨。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取并纯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成骨、成脂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各组人工骨复合培养1、3、7、14、21天后,各时间点分别采用CCK-8法观察三组细胞增殖情况,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以钙结节沉积程度及碱性磷酸酶表达活性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效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复合人工骨表面的附着和增殖情况,以显示其粘附特性。结果采用前期成功制备含PA-824、莫西沙星、吡嗪酰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支架,将人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微球附着在其表面,该支架程乳白色,质硬而表面粗糙,扫描电镜观察到人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表面附着良好,支架空间结构完整,空隙连通;分离并纯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7天见其形态为短梭形纤维样梭形、旋涡状生长,状态良好;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D29和CD44阳性高表达,CD45和CD90表达阴性,表明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成脂诱导分化培养细胞,7天可见脂滴生成,油红O染色阳性,采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细胞,21天可见钙结节生成,茜素红染色阳性,进一步证明该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值状态良好,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较空白对照组增殖活性更明显(P<0.05),但前14天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无差别(P>0.05),证实PaMZ/BMP-2/nHA复合人工骨无毒;三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低,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PaMZ/BMP-2/nHA人工骨和BMP-2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且有钙结节沉积;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Runx-2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在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表达更加明显,结果进一步证实PaMZ/BMP-2/nHA人工骨的促成骨分化能力;14天扫描电镜见细胞在支架上呈长梭形,形态饱满,均匀分布,21天时观察到其在支架上紧密黏附,且呈“八爪”状或长梭形生长。结论载PaMZ/BMP-2的nHA抗结核人工骨体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可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
何月娟[5](2020)在《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危险因素分析及耐药检测方法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耐药高危人群的基础上,评估传统表型药敏、吡嗪酰胺酶(Pyrazinamidase,PZase)活性和pnc A基因突变三种检测方法对PZA耐药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检测PZA耐药提供理论和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及临床数据,经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后共获得1921例培养阳性临床分离菌。按照一个患者多份样本只选取一份标本的原则,筛选出1123例菌进行药敏试验。从不同耐药类型菌里面随机选取了157例临床分离菌纳入本研究,包括全敏感菌73例、异烟肼(Isoniazid,INH)单耐药菌7例、利福平(Rifampicin,RIF)单耐药菌8例和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69例。对157例临床分离菌进行PZA表型药敏检测,分析PZA在不同耐药类型分离菌中的耐药比,结合临床患者的年龄、性别、初复治治疗史及耐药类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鉴定PZA耐药相关的危险因素,寻找PZA耐药的高危人群。同时,为了评估PZA耐药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在表型药敏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157例临床分离菌进行PZase酶活性检测和pnc A基因测序,综合分析评估PZA耐药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结果:(1)表型药敏检测结果表明:157例临床分离菌中,PZA表型耐药52例,PZA表型敏感105例;全敏感菌中PZA耐药比为12.3%(9/73),INH单耐药菌中PZA耐药比为28.5%(2/7),RIF单耐药菌中PZA耐药比为75.0%(6/8),MDR菌中PZA耐药比为50.7%(35/69);男性患者中PZA的耐药比为32.1%(34/106),女性患者中PZA的耐药比为35.3%(18/51);初治和复治患者中,PZA耐药比分别为26.3%(25/95)和43.5%(27/62)。(2)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小于30岁的患者来说,年龄大于30岁的人群是PZA耐药的保护因素;复治、RIF单耐药和MDR-TB是PZA耐药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性别、初治和INH单耐药不是PZA耐药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IF单耐药(OR=26.61,95%CI:4.21-168.24)和MDR-TB(OR=6.17,95%CI:2.42-15.76)与PZA耐药显着相关,而性别、INH单耐药、治疗史均不是PZA耐药的危险因素。(3)以三种方法中两种及以上一致的结果为PZA药物敏感性的评价标准,PZA表型药敏、PZase活性试验和pnc A分子测序的敏感性87.2%、91.2%、100.0%,特异性84.8%、91.9%、99.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4%、75.6%、9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97.4%、100.0%,与参考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5、0.77、0.84。结论:MDR-TB和RIF单耐药是PZA耐药的危险因素;与PZA表型药敏检测法和PZase活性检测法相比,pnc A基因测序方法对PZA耐药检测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高天慧[6](2020)在《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分析及其抗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25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r)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第五组抗结核药物,但2016年WHO相关指南因考虑结核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具有耐药性、疗效不明确、以及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而将其剔除。对此,国内外专家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25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其临床应用或剔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2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比例法对克拉霉素等16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克拉霉素耐药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5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17例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对克拉霉素耐药,耐药率为6.69%(17/254),低于其余15种抗结核药物[12.60%(32/254)~95.67%(243/254)]。(2)对克拉霉素耐药的患者,对莫西沙星(47.06%,8/17)、氯法齐明(70.59%,12/17)、乙胺丁醇(82.35%,14/17)、阿米卡星(52.94%,9/17)、对氨基水杨酸(76.47%,13/17)、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88.24%,15/17)、卷曲霉素(76.47%,13/17)的耐药率高于对克拉霉素敏感的患者[莫西沙星(11.32%,24/212)、氯法齐明(9.91%,21/212)、乙胺丁醇(41.51%,88/212)、阿米卡星(21.70%,46/212)、对氨基水杨酸(35.85%,76/212)、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52.83%,112/212)、卷曲霉素(28.77%,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 16.721、46.987、10.628、6.793、10.930、7.986、16.370,P 值均<0.05)。(3)logistic 回归显示耐药的药品数目>7 个[P=0.004,OR(95%CI)=9.328(2.058~42.290)]是克拉霉素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低于其他常用抗结核药物,多发生在耐多药/广泛耐药患者,耐药的药品数目>7个是患者对克拉霉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Clr有可能作为Clr敏感的耐药结核病患者在无足够数量的抗结核药物组成化疗方案时的备选药物。第二部分 克拉霉素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活性的研究[目的]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r)属于半合成14元环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抗菌作用。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 8 μ g/mL,但 Clr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离株体外活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测定克拉霉素及与其余七种常用抗结核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评价Clr与其余五种抗结核药物相互作用关系,为其合理选择或剔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和3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DR-1、MDR-2、MDR-3),采用7H9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应用MABA法测定Clr及其余七种抗结核药物(Mfx、Lzd、Cfz、Am、Bdq、EMB、Lfx)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其体外活性。选择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和1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DR-1),通过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Clr与Mfx、Lzd、Cfz、Am、Bdq等五种抗结核药物联用时的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1)Clr对标准菌株H37Rv的MIC值为6.57 μ g/mL,范围为6.57~7.07μ g/mL,高于其余七种抗结核药物。Clr对3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DR-1、MDR-2、MDR-3)的 MIC 值范围为 2.61~7.59 μ g/mL,仍高于其余七种抗结核药物;(2)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Clr与Lzd联用效应为协同(FIC=0.43),Clr与Am联用效应为拮抗(FIC=4.26),Clr分别与Mfx、Cfz、Bdq联用效应为无关(FIC分别为1.20、2.26、1.26)。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DR-1),Clr与Lzd、Mfx、Bdq联用效应为相加(FIC分别为0.76、0.92、0.91),而Clr分别与Cfz、Am联用效应为无关(FIC分别为1.47、1.23)。[结论]Clr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体外活性低于较其余七种抗结核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Clr与Lzd联合应用存在协同作用,与Am具有拮抗作用;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Clr与Mfx、Lzd和Bdq等分别联合应用时具有相加作用。提示Clr在难以组成MDR-TB、特别是XDR-TB化疗方案时可作为备选药物,为减少Lzd剂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供便利。第三部分 克拉霉素及含克拉霉素化疗方案对MDR-TB小鼠模型治疗作用的探讨[目的]MDR-TB的治疗转归不尽人意,据2019年WHO报告:全球MDR-TB治疗成功率为56%,中国为52%。这可能与缺乏抗结核新药、缺乏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疗程长、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低、经济负担重等因素有关。“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采用含Clr、六药组成、疗程为18个月的化疗方案对MDR-TB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成功率为64.66%,高于全球和中国的平均水平;而病死率为2.33%,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有文献报道包括Clr在内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抑制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通过免疫调节机制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获益。为此,本研究探究Clr在MDR-TB小鼠模型内的抗结核作用及免疫活性;观察并评估含Clr化疗方案对MDR-TB小鼠模型疗效及聊城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为Clr的合理选择或剔除提供依据。[方法]以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DR-1)菌悬液(5×106CFU/ml),经气溶胶感染装置感染157只BALB/c雄性小鼠,建立小鼠MDR-TB小鼠模型,将MDR-TB小鼠随机分为以下六组:A组28只(空白对照组(CMC组))、B组20只(Clr治疗组)、C组35只(含Clr化疗方案组:Clr+Mfx+Z+Am+EMB+Pto)、D组35只(对照组:Mfx+Z+Am+EMB+Pto)、E组35只(对照组:Lfx+Z+Am+EMB+Pto)、F组4只(健康组)。感染第14天开始给予治疗,A组MDR-TB小鼠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B组予Clr(200mg/kg)、C、D、E组MDR-TB小鼠予上述方案治疗。疗程中各组每月末处死5只小鼠,获取肺脏、脾脏大体标本、质量指标、细菌学指标等综合评估疗效。C、D、E组MDR-TB小鼠治疗6月(20个剂量/月)后,停药3月观察细菌学复发情况。每月疗程结束后每组处死3只小鼠行摘眼球取血,获取血清,采用Luminex多因子试剂盒检测IL-2、IL-4、IL-10、IL-13、IFN-γ等五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1)20只空白对照组MDR-TB小鼠(CMC组)在建模后第23天开始自然死亡,至建模后30天共死亡14只,病死率70%(14/20),存活率为30%(6/20)。B组MDR-TB小鼠(Clr组)在建模第14天开始予以Clr治疗,至治疗四月末,未见自然死亡现象,存活率为100%。与建模第3天、第14天的空白对照组MDR-TB小鼠相比,①自然死亡的MDR-TB小鼠肺脏充血、水肿更为严重,且存在分布密集、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核病灶,部分病灶似有融合现象。且其脾脏充血更为严重;②肺脏、脾脏菌负荷均明显增高(9.31±0.18、6.03±0.27)(P<0.01);③体重(14.69±1.15)降低,肺重(0.78±0.07)、肺指数(5.29±0.43)、脾指数(0.71±0.17)增高(P<0.01),但脾重无变化(P>0.01)。(2)Clr治疗一月末,与空白对照组MDR-TB小鼠比较,①Clr组MDR-TB小鼠肺脏结节病灶显着缩小。②Clr组MDR-TB小鼠体重增加5.69g,肺重、肺指数、脾指数平均降低0.149g、0.012、0.006(P<0.05),但脾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肺脏活菌计数降低1.12 LgCFU(P<0.05),脾脏活菌计数结果无明显变化(P>0.05)。Clr治疗过程中,①Clr组MDR-TB小鼠肺脏病变逐渐好转,至4月疗程末残余少量病灶,脾脏变化不显着。②体重、肺重、脾重、肺指数、脾指数均较治疗前增高(P<0.01)。③肺脏活菌计数逐月降低,较治疗一月末降低0.98 LgCFU(P<0.05),但至治疗4月末其肺脏未达到无菌化状态;脾脏菌负荷无显着变化。(3)MDR-TB小鼠予三个化疗方案治疗后,①与治疗前(D0)和疗程1月末的空白对照组(CMC组)相比较,含Clr方案组MDR-TB小鼠肺脏病灶大小逐月缩小,病灶数量亦逐月减少。虽然至疗程末残余数量不等的结核病灶,但明显少于E组。②与空白对照组(A组)相比,含Clr方案组(C组)MDR-TB小鼠治疗后体重逐月增加(P<0.05),肺重、脾重、肺指数和脾指数逐月降低(P<0.05)。但除了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点的差异以外,其基本变化趋势与D组和E组MDR-TB小鼠相类似(P>0.05)。③含Clr方案组(C组)MDR-TB小鼠治疗后,1~4月末肺脏、脾脏菌负荷较治疗前(D0)和疗程一月末空白对照组(A组)逐月降低(P<0.05),且其肺脏菌负荷低于D组和E组(P<0.05);但其脾脏菌负荷高于D组和E组(P<0.05)。治疗至5月末,肺脏仅见极少量菌落,无法计算LgCFU;脾脏负荷均为0,达无菌化状态。治疗至6月末,肺脏菌落计数为0,达无菌化状态。但E组肺脏未达无菌化状态。(4)含Clr方案组(C组)停药三月后,其MDR-TB小鼠肺脏、脾脏细菌学复发率均为25%(1/4),而D组肺脏、脾脏复发率均为60%(3/5),E组肺脏菌负荷达6.04LgCFU、脾脏复发率100%(5/5)。(5)MDR-TB小鼠建模第3天(D-11),其血清IL-2和IL-10较健康组小鼠增高、IFN-γ和IL-4较健康组小鼠降低(P<0.05),IL-13与健康小鼠相接近(P>0.05)。MDR-TB小鼠予Clr(B组)和含Clr的化疗方案(C组)治疗后,血清IL-2、IL-4、IL-13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IFN-γ水平则在Clr治疗后逐渐增高,至疗程末与健康组小鼠相接近(P>0.05),但在含Clr的化疗方案治疗后无变化;IL-10水平较治疗前略降低。除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点的数据外,此变化趋势与D组和E组基本相类似。[结论]Clr具有一定的体内抗结核活性,可抑制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在MDR-TB小鼠体内的生长繁殖,降低其肺脏的菌负荷,促进其肺脏病变的吸收与修复,缓解其呼吸功能不全,保护其免于死亡。含Clr的化疗方案可较快的降低MDR-TB小鼠肺脏、脾脏菌负荷,使其在治疗5~6月末达到无菌化状态,促进受累脏器的病变好转,改善MDR-TB小鼠的营养状态,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疗效优于两个对照方案。Clr和含Clr化疗方案主要影响MDR-TB小鼠血清IFN-γ和IL-10的水平,通过上调IFN-γ水平、下调IL-10水平,促进以Th1为主的免疫反应,从而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肉芽肿的形成,使结核病变得以控制。
王鹏[7](2020)在《肝细胞的MANF通过抑制ATF4-CHOP信号通路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文中指出利福平(Rifampicin,RFP)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物,对结核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它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损伤。本文我们将研究一种由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蛋白-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它可以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在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的小鼠中,肝湿重比、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以及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等指标明显升高。同时,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的动物模型中,MANF的蛋白和m RNA水平显着升高。我们发现造模后,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相比,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的小鼠的肝湿重比、ALT、AST、ALP、TBA、TBIL和DBIL显着升高。另外,人重组蛋白MANF(Recombinant human MANF,Rh MANF)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利福平造模导致的肝湿重比、ALT、AST、ALP、TBA、TBIL和DBIL的升高。TUNEL染色检测发现与WT相比,造模后的HKO动物中凋亡细胞增加。同时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增殖蛋白Ki67的蛋白水平和Ki67的m RNA水平也在造模之后升高。与WT相比,造模后的HKO动物中这几个蛋白水平也是显着上升的。rhMANF蛋白同样可以拯救细胞凋亡,减弱CHOP、PCNA和Ki67的升高。在造模后的HKO小鼠中,能够帮助蛋白质转运和加工的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质(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binding protein,BIP)和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升高明显,rhMANF蛋白可以减弱这种影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肝细胞的MANF通过抑制ATF4-CHOP信号通路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1.MANF在利福平处理的小鼠的肝脏中上调表达为了研究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是否会影响MANF的表达,300 mg/kg利福平每天同一时间对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灌胃,2周后动物在最后一次灌胃的6小时后处死动物。阴性对照组用等体积的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处理。结果发现,造模后WT动物肝脏中的MANF的蛋白水平和m RNA水平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的肝脏出现黄染,并且体积变大。肝湿重比、ALT、AST、ALP、TBA、TBIL和DBIL升高明显。这些结果提示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构建成功,MANF在模型中表达升高。2.肝细胞的MANF敲除加重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为了探讨MANF上调在利福平引起的肝损伤中的作用,肝细胞的MANF特异性敲除的小鼠被用作动物模型,HKO小鼠肝脏中的MANF表达显着降低,但是在肝脏大小、体积和肝功能并无明显变化。然而,与WT造模组相比,造模后的HKO动物中肝湿重比,ALT、AST、ALP、TBA、TBIL和DBIL升高明显。而且,HKO造模组的肝脏病理情况更为严重。这些结果提示,肝细胞的MANF敲除可以加重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3.rhMANF蛋白能够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为了验证MANF对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连续两周每周一次在给予利福平处理后的6小时尾静脉注射给予WT小鼠和HKO小鼠不同剂量的rhMANF蛋白(5,10和20μg)。给予rhMANF蛋白治疗之后,与模型组比较,肝湿重比、ALT、AST、ALP、TBA、TBIL和DBIL都有所降低。减弱肝损伤效果最有效的rhMANF蛋白剂量是20μg。HE染色显示rhMANF蛋白可以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4.MANF缺失促进利福平诱导的凋亡TUNEL检测造模后WT小鼠的肝脏的肝细胞凋亡增多。与WT造模组相比,HKO造模组细胞凋亡增加明显。同样,凋亡蛋白CHOP与TUNEL结果一致,造模后WT小鼠肝脏的CHOP蛋白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HOP入核也增加。这些结果提示MANF缺失促进利福平诱导的凋亡。5.rhMANF蛋白拯救在利福平导致的肝损伤中MANF缺失引起的细胞凋亡尾静脉注射利福平处理后的HKO小鼠不同剂量的rhMANF蛋白,与HKO模型组相比,TUNEL阳性点显着降低。同时CHOP的蛋白水平和m RNA水平显着降低,这些结果提示MANF能够减弱利福平引起的细胞凋亡。6.MANF缺失促进利福平诱导的增殖为了探究MANF对利福平引起的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增殖指标PCNA和Ki67检测。利福平处理之后,WT小鼠肝细胞的PCNA和Ki67入核增多。与WT造模组相比,HKO造模组肝脏中肝细胞PCNA和Ki67入核增加明显,Ki67的m RNA水平和PCNA蛋白水平增加,且有显着性意义。这些结果提示MANF缺失促进利福平诱导的增殖。7.rhMANF蛋白拯救在利福平导致的肝损伤中MANF缺失引起的细胞增殖尾静脉注射利福平处理后的HKO小鼠不同剂量的rhMANF蛋白,与HKO模型组相比,肝细胞PCNA和Ki67入核显着降低,Ki67的m RNA水平和PCNA蛋白水平较少,且有显着性意义。这些结果提示MANF能够减弱利福平引起的细胞增殖。8.MANF抑制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中ATF4的表达利福平可以增加BIP、ATF4和CHOP的水平,但是不会影响其它两条通路ATF6和XBP1。与WT造模组相比,HKO小鼠的ATF4蛋白和m RNA水平升高,且有显着性意义。rhMANF蛋白可以保护HKO小鼠中利福平诱导的ATF4的上调表达。为了证明MANF能对ATF4有直接的调控作用,在Hep G2细胞中转染含有ATF4的不同片段大小的启动子序列的质粒,加了FLAG-MANF之后发现,与加入空载体FLAG相比,报告基因的荧光强度降低。这些结果提示MANF可以调节ATF4的转录。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肝细胞的MANF通过抑制ATF4-CHOP信号通路保护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
潘倩[8](2019)在《放线菌转录因子MtrA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研究》文中提出放线菌属是一类分布广、种类多的革兰氏阳性菌,以生产抗生素为代表的工业放线菌(如红霉糖多孢菌),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疗等领域;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代表的致病放线菌则是结核病的致病性、多重耐药性以及无症状潜伏感染研究的重点对象。细菌耐药性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其影响因素除了人们熟知的染色体突变机制以外,还包括双组分调控系统等重要因素。本文系统研究了放线菌双组分调控系统MtrA-MtrB中转录因子MtrA的功能及相关调控网络,拓展和丰富了 MtrA在耐药性领域的调控能力,解析了耐药性相关酶Eis的酶学性质,期望建立MtrA介导的耐药能力调控网络,为放线菌的生理病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转录因子MtrA调控红霉糖多孢菌耐药性及红霉素合成的机制研究。我们发现,红霉素高产菌株E3菌的转录调控因子MtrA的C端DNA识别螺旋中存在两个氨基酸(H197和V198)的缺失(MtrAdel),MtrA的靶基因mepA编码一种与金属内肽酶相关的膜蛋白,可作用于细胞壁肽;而MtrAdel由于DNA结合活性的丧失,不能调控mepA基因的转录,影响细胞壁状态,从而减弱菌株的耐药性。此外,MtrAdel还能够提高红霉素的生物合成水平,解除渗透保护机制以及改善物质运输能力。这些结果表明,MtrA是放线菌耐药性等一系列重要生理过程的多效调节因子。(2)转录因子MtrA介导的分枝杆菌耐药性调控机制研究。我们发现,MtrA能够通过直接抑制WhiB蛋白家族中whiB2的转录,增强耻垢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进一步的CHIP-Seq分析和验证了panD和katG是WhiB2调控的耐药性相关靶基因。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复苏激活因子rpfE也是MtrA的调控靶标,MtrA能够直接激活rpfE的转录,调控分枝杆菌的潜伏/激活,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响应。这些结果拓展了 MtrA介导的分枝杆菌耐药性调控网络,为新型高效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3)分枝杆菌MtrA-WhiB下游靶蛋白Eis乙酰转移酶的酶学性质研究。Eis(增强胞内存活蛋白)是WhiB蛋白家族的调控靶标,通过乙酰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细菌获得耐药性。我们研究发现,Eis蛋白还具有乙酰化芳烷基胺的能力,是一种新型的芳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AANAT,EC 2.3.1.87),通过体外乙酰化实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了 Eis的芳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能力在放线菌属中具有保守性。由于组胺等芳烷基胺化合物在免疫反应中至关重要,Eis蛋白的AANAT活性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我们对革兰氏阳性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认识,深入解析耐药基因的分子机制,促进病理研究和治疗药物的开发。
徐峰[9](2019)在《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药物经济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调查分析近年来某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耐药变化趋势。2.研究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特征及基因突变与耐药关联性。3.研究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等四组用药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1.2012-2014年和2017-2018年期间,宁波地区耐药监测期间由定点医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3994例,其中2012-2014年751例,2017-2018年3243例,分析经市结核病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核杆菌药敏检测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耐药变化趋势。2.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某定点医院结核病实验室保存的结核分枝杆菌2455例,经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108例和全敏菌株10例,提取菌株DNA,扩增菌株katG、inhA、rpoB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特征及基因突变与耐药关联性。3.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该定点医院肺科收治的应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2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4异福片)、四联抗结核散装药(2HRZE/4HR)、混合用药组1(2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4HR)以及混合用药组2(2HRZE/4异福片)治疗的初治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2455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痰菌阴转率、痰培养阴转率、病灶吸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耐药率等情况,并对四组用药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1.2012-2014年期间,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751例痰标本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590例,检出率78.56%,2017-2018年期间,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3243例痰标本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2455例,检出率75.70%。近5年期间(分别依次为2012、2013、2014、2017、2018年),初治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对异烟肼、利福平的总耐药率依次分别为6.58%,8.43%,6.62%、4.06%、4.39%;对INH或RFP单耐药率依次分别为5.26%,6.63%,5.15%、3.26%、2.70%;耐多药率依次分别为1.32%,1.81%,1.47%、1.15%、1.69%。2.2455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发现108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其中单耐药75例(单耐INH51例,单耐RFP24例),单耐药率3.05%,33例耐多药,耐多药率1.34%。33例耐多药菌株中,有27例耐多药菌株发生rpoB、katG基因错义突变,突变率81.82%(27/33),5例发生inhA基因错义突变,突变率15.15%(5/33),rpoB基因450位点(ser450leu)突变率51.52%(17/33),katG基因315位点(ser315thr)突变率87.88%(29/33),463位点(arg463leu)突变率78.79%(26/33)。24例单耐利福平菌株中有17例发生rpoB基因错义突变,突变率70.83%(17/24),主要在446位点(lys446lysarg)发生,该位点突变率45.83%(11/24)。51例单耐异烟肼菌株中有45例发生katG基因错义突变,突变率88.23%(45/51),315位点(ser315thr)突变率72.55%(37/51),463位点(arg463leu)突变率64.71%(33/51);22例发生inhA基因错义突变,突变率43.14%(22/51),145位点(val145valgly)突变率27.45%(14/51);5例发生rpoB基因错义突变,突变率9.80%(5/51),位点较分散。另外,108例耐药菌株中有11例菌株发生rpoB、katG、inhA多基因联合突变,且在大多数位点发生错义突变,突变率10.18%(11/108)。3.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组、四联散装药组、混合用药组1和混合用药组2在痰涂片阴转率、痰培养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等方面治疗效果相当,四联散装药组的耐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显示,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组对比四联散装药组的意愿支付值和成本效果概率呈递减曲线,在最小意愿支付值8000元时,可达到最大成本效果。结论1.近5年期间,一线抗结核药INH或RFP的单耐药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大,耐多药率(对INH和RFP同时耐药)控制在低水平,且相对平稳,总体耐药情况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2.rpoB、katG、inhA基因突变与初治肺结核患者耐药密切相关,上述三种基因在450(ser450leu)、315(ser315thr)、446(lys446lysarg)、463(arg463leu)、145(val145valgly)等位点突变是本研究课题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重要机制。其中rpoB、inhA基因的主要突变位点和突变频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3.四组用药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确切,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组(2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4异福片)配伍用药方案的耐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成本-效果比最小,在较低的意愿支付值下即可获得最大的成本效果概率,是相对经济、有效的优选方案。
吴和[10](2019)在《黄嘌呤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黄嘌呤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肝损伤和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为结核病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遗传学证据。方法:收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满足条件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分为肝功能正常对照组和肝损伤病例组、尿酸水平正常对照组和高尿酸血症病例组,采集受试者外周血提取DNA,经聚合酶链接反应后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通过拟合优度?2检验来判断是否达到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卡方检验用于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产生的肝损伤和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进行评估,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HEsis在线软件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并用Phase 2.1进行单倍型构建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83例结核病患者,有21例患者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伤,发生率为11.48%;纳入分析血尿酸水平的156例结核病患者中,有70例发生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4.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BMI)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没有显着性(P>0.05)。2、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的方法对黄嘌呤氧化酶基因的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84725、rs2295475、rs45612839、rs45523133、rs206812、rs206813、rs7575607)进行基因分型的结果显示,rs1884725、rs2295475、rs206812、rs45523133和rs7575607均存在等位基因G/A多态性,其突变频率分别为:20.49%、42.07%、35.52%、3.83%、24.04%;rs45612839位点未检测出等位基因突变;rs206813存在等位基因C/T多态性,其突变频率为4.10%。3、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用Phase 2.1软件对黄嘌呤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位点(rs1884725、rs2295475、rs45523133、rs206812、rs206813、rs7575607)进行单倍型构建,结果显示,G-G-G-A-T-A单倍型(按照rs1884725-rs2295475-rs45523133-rs206812-rs206813-rs7575607顺序)在肝损伤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携带rs206812和rs7575607突变等位基因的单倍型G-G-G-A-T-A个体在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增加2.445倍(OR=2.445,95%CI:1.058~5.652,P=0.032);G-G-G-A-T-G单倍型(按照rs1884725-rs2295475-rs45523133-rs206812-rs206813-rs7575607顺序)在高尿酸血症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携带rs206812突变等位基因的单倍型G-G-G-A-T-G个体在接受抗结核药治疗时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增加3.981倍(OR=3.981,95%CI:1.041~15.227,P=0.030)。结论:1、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黄嘌呤氧化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84725、rs2295475、rs45523133、rs206812、rs206813、rs7575607与抗结核治疗所致的肝损伤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相关性不明显。2、黄嘌呤氧化酶基因的G-G-G-A-T-A单倍型可能使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增加;G-G-G-A-T-G单倍型可能会增加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二、吡嗪酰胺介入凝胶体外抗结核活性及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吡嗪酰胺介入凝胶体外抗结核活性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藏木香的抗结核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篇 藏木香化学成分抗菌活性的筛选 |
1.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菌株 |
1.1.3 药液的制备 |
1.1.4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
1.1.5 操作步骤 |
1.2 结果 |
1.2.1 倍半萜化合物对结核杆菌的抑菌作用 |
1.3 讨论 |
第二篇 蛋白质Ldt_(MT2)的纯化与晶体培养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器材 |
1.1.3 质粒和TEV酶来源 |
1.2 实验方法 |
1.2.1 质粒的转化 |
1.2.2 菌种的扩大培养 |
1.2.3 镍柱纯化 |
1.2.4 AKTA pure蛋白质纯化仪纯化 |
1.2.5 晶体培养实验 |
2.结果 |
2.1 Ldt Mt2(131-408)纯化结果 |
2.1.1 电泳结果 |
2.1.2 AKTA纯化结果 |
2.2 晶体培养 |
3.讨论 |
第三篇 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与Ldt_(Mt2) 蛋白的共价结合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器材 |
1.1.3 Ldt Mt2 蛋白 |
1.2 方法 |
1.2.1 Ellman反应 |
1.2.2 质谱实验 |
2.结果 |
2.1 Ellman反应 |
2.2 质谱实验 |
3.讨论 |
第四篇 晶体结构解析 |
1.数据处理方法 |
1.1 Integrate |
1.2 Reduction |
1.3 分子置换 |
1.4 结构优化 |
2.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结核病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药物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与细胞 |
2.1.2 药物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溶液配制 |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2.1.6 细菌培养 |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
2.1.9 细胞培养 |
2.1.10 细胞毒性 |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2.1.12 3D-QSAR |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2.2 结果 |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2.3 讨论 |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2.4 小结 |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与细胞 |
3.1.2 药物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4 溶液配制 |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3.1.6 细菌培养 |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3.1.8 细胞培养 |
3.1.9 细胞毒性 |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3.1.11 3D-QSAR |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3.2 结果 |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3.3 讨论 |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3.4 小结 |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蛋白酶 |
4.1.2 菌种与细胞 |
4.1.3 药品与试剂 |
4.1.4 溶液配制 |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
4.1.7 酶动力学试验 |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4.1.11 细胞毒性 |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4.1.19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
4.3 讨论 |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4 小结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
(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
前言 |
研究一 ABC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研究二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研究三 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载PaMZ/BMP-2的nHA抗结核人工骨体外对兔BMSCs成骨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5)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危险因素分析及耐药检测方法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生物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库及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分析及其抗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25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254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克拉霉素等16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
二、Clr耐药或敏感时其他抗结核药品的耐药情况分析 |
三、MDR/XDR-TB患者克拉霉素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讨论 |
第二部分 克拉霉素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活性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一、各菌株目的基因检测结果 |
二、Clr与其他七种抗结核药物体外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三、Clr与其它五种MDR-TB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体外相互作用测定结果 |
讨论 |
一、Clr的体外抗结核活性 |
二、Clr与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相互作用 |
第三部分 克拉霉素及含克拉霉素化疗方案对MDR-TB小鼠模型治疗作用的探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Clr治疗小鼠MDR-TB模型的疗效 |
二、含Clr的化疗方案治疗MDR-TB小鼠模型的疗效分析 |
三、含Clr化疗方案治疗MDR-TB小鼠模型的观察复发组结果分析 |
四、MDR-TB小鼠模型免疫学探讨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克拉霉素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和争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肝细胞的MANF通过抑制ATF4-CHOP信号通路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主要试剂溶液的配制 |
2.1.4 动物来源 |
2.1.5 细胞来源 |
2.2 方法 |
2.2.1 利福平混悬液的配制 |
2.2.2 动物处理 |
2.2.3 细胞培养 |
2.2.4 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 |
2.2.5 动物组织蛋白提取 |
2.2.6 蛋白质印迹检测 |
2.2.7 实时定量PCR实验 |
2.2.8 动物血清中肝脏损伤标志物检测 |
2.2.9 人重组MANF(rhMANF)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
2.2.10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 2.2.10 HE染色 |
2.2.11 组织标本免疫组化 |
2.2.1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2.13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MANF在利福平处理的小鼠的肝脏中上调表达 |
3.1.1 利福平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3.1.2 MANF在利福平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中上调表达 |
3.2 肝细胞MANF敲除加重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 |
3.2.1 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的小鼠的验证 |
3.2.2 肝细胞MANF敲除使利福平诱导的生化指标升高 |
3.2.3 肝细胞MANF敲除加重利福平诱导的病理结构的改变 |
3.3 rhMANF蛋白能够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 |
3.3.1 rhMANF蛋白能够减弱利福平诱导的生化指标的升高 |
3.3.2 rhMANF蛋白能够减弱利福平诱导的病理结构的改变 |
3.4 MANF缺失促进利福平诱导的凋亡 |
3.5 rhMANF蛋白减弱在利福平导致的肝损伤中MANF缺失引起的细胞凋亡 |
3.6 MANF缺失促进利福平诱导的增殖 |
3.7 rhMANF蛋白减弱在利福平导致的肝损伤中MANF缺失引起的细殖 |
3.8 MANF抑制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中ATF4 的表达 |
3.8.1 MANF缺失促进利福平诱导的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 增加 |
3.8.2 rhMANF蛋白拯救在利福平导致的肝损伤中MANF缺失引起的ATF4增加 |
3.8.3 MANF调节ATF4 转录水平的表达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放线菌转录因子MtrA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放线菌的双组分调控系统MtrA-MtrB及其生理功能 |
1.1.1 放线菌简介 |
1.1.2 双组分调控系统 |
1.1.3 MtrA-MtrB生理功能及其在耐药性方面的影响 |
1.2 MtrA-MtrB潜在的下游调控网络 |
1.2.1 WhiB类(Wb1)转录因子家族 |
1.2.2 复苏激活因子家族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红霉糖多孢菌中MtrA的氨基酸缺失对耐药性及红霉素合成等的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材料 |
2.3.1 菌种与质粒 |
2.3.2 试剂与耗材 |
2.3.3 实验仪器 |
2.3.4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克隆表达及蛋白纯化 |
2.4.2 敲除菌及过表达菌构建 |
2.4.3 HPLC测定红霉素产量 |
2.4.4 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 |
2.4.5 RT-PCR实验 |
2.4.6 DiOC_2(3)荧光探针分析实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MtrA会增强菌体对于抗生素的耐受性 |
2.5.2 MtrA调控mepA基因 |
2.5.3 MtrA中两个氨基酸的缺失(MtrA~(del))会导致其DNA结合活性的丧失 |
2.5.4 MtrA抑制mepA基因的转录 |
2.5.5 MtrA抑制红霉素的生物合成 |
2.5.6 MtrA对菌体渗透保护和物质运输能力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录因子MtrA介导的分枝杆菌耐药性调控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材料 |
3.3.1 菌种和质粒 |
3.3.2 试剂与耗材 |
3.3.3 实验仪器 |
3.3.4 培养基及溶液 |
3.4 实验方法 |
3.4.1 克隆表达及蛋白纯化 |
3.4.2 抑制菌及过表达菌构建 |
3.4.3 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 |
3.4.4 RT.PCR |
3.4.5 抗生素杀菌实验分析 |
3.4.6 耻垢分枝杆菌在THP-1巨噬细胞中的相对存活率 |
3.4.7 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IP-seq)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MtrA抑制whiB2的表达 |
3.5.2 whiB2转录水平响应抗结核药物的刺激 |
3.5.3 MtrA增强耻垢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
3.5.4 WhiB2的耐药相关靶基因的鉴定 |
3.5.5 MtrA激活rpfE的转录 |
3.5.6 rpfE转录水平响应5-氯-吡嗪酰胺的刺激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枝杆菌MtrA-WhiB下游靶蛋白Eis乙酰转移酶的功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理 |
4.3 实验材料 |
4.3.1 菌种与质粒 |
4.3.2 试剂与耗材 |
4.3.3 实验仪器 |
4.3.4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4.4 实验方法 |
4.4.1 克隆表达及蛋白纯化 |
4.4.2 动力学分析 |
4.4.3 抑制剂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Eis酶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 |
4.5.2 芳烷基胺是Eis酶的底物 |
4.5.3 Eis酶的进化分析 |
4.5.4 Eis酶的N-酰基转移酶超家族序列及蛋白结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9)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药物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宁波地区某定点医院初治肺结核患者耐药变化趋势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和药物经济学研究 |
1 资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10)黄嘌呤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嘌呤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肝损害判定标准 |
1.3 其他相关指标的判定标准 |
1.4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4.1 主要仪器 |
1.4.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1.5 实验方法 |
1.5.1 设计方法 |
1.5.2 主要试剂的制备 |
1.5.3 1%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
1.5.4 血样标本的收集和保存 |
1.5.5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
1.5.6 DNA检测 |
1.5.7 SNP的选择 |
1.5.8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5.9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1.5.10 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 |
1.5.11 目的基因测序分型 |
2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2.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测 |
2.2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统计分析 |
2.3 连锁不平衡分析(linkage disequilibrium,LD) |
2.4 单倍型分析 |
3 结果 |
3.1 基因组DNA完整性检测结果 |
3.2 PCR产物电泳结果 |
3.3 XO基因测序分型结果 |
3.4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 |
3.5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的统计描述 |
3.6 XO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3.7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8 单倍型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黄嘌呤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所致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高尿酸血症判定标准 |
1.3 其他相关指标的判定标准 |
1.4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5 实验方法 |
1.5.1 设计方法 |
1.5.2 主要试剂的制备 |
1.5.3 血样标本的收集和保存 |
1.5.4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
1.5.5 DNA检测 |
1.5.6 SNP的选择 |
1.5.7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5.8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1.5.9 目的基因测序分型 |
2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 |
3.2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的统计描述 |
3.3 XO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3.4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5 单倍型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文献综述 药物代谢酶及转运蛋白的性别特异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吡嗪酰胺介入凝胶体外抗结核活性及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藏木香的抗结核病机理研究[D]. 刘博学. 青海大学, 2021(01)
-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D]. 李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载PaMZ/BMP-2的nHA抗结核人工骨体外对兔BMSCs成骨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昌昊.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危险因素分析及耐药检测方法评估[D]. 何月娟. 遵义医科大学, 2020
- [6]克拉霉素耐药情况分析及其抗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初步研究[D]. 高天慧.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20(02)
- [7]肝细胞的MANF通过抑制ATF4-CHOP信号通路减弱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D]. 王鹏.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8]放线菌转录因子MtrA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研究[D]. 潘倩.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9]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药物经济学研究[D]. 徐峰. 浙江大学, 2019(12)
- [10]黄嘌呤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 吴和. 大理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