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

一、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1](2021)在《大理白族地区角膜移植术后中长期的预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研究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因难治性角膜病变进行角膜移植手术后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角膜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的信息包括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基线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经济水平;临床资料包括:病因、术前全身及眼部情况、手术方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前板层角膜移植术(ALK)、术后视力、植片生存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眼表分析。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评估各变量之间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移植物生存率,在单变量水平上,通过单变量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组病例中角膜移植患者经济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上收入患者25人(39.6%),经济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及低收入患者38人(60.4%)。2、本组病例因各样角膜疾病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共63眼,男性46例(46眼),女性17例(17眼);年龄16-85岁,平均年龄57±2.5岁(54.5-59.5)岁。PK组和ALK组的年龄(P=0.72)和性别(P=1.70)无显着差异。3、本组病例中最常见的术前诊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白斑27眼(42.8%);其次为感染性角膜炎19眼(30.1%),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6眼,病毒性角膜溃疡6眼,真菌性角膜溃疡7眼;既往有外伤诱因者32眼(50.8%);农民是最多见的职业,为33人(52.4%);年龄分布上,患者年龄集中在中年组(45-59岁),为23人(36.5%)。4、本组病例术前盲眼为52眼,术后复明27眼,复明率为51.9%。视力结果:术前视力<0.05者52眼(82.5%),0.05-0.3者10眼(15.9%),>0.3者1眼(1.6%);术后视力<0.05者25眼(39.7%),0.05-0.3者27眼(42.8%),>0.3者11眼(17.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布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本组病例5年移植物生存率为58%(n=37),41.3%(n=26)被确认为移植物失败。单变量分析显示:术前原发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移植物大小为移植物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均<0.05),民族和术前眼部伴随症状的有无不是移植物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均>0.05)。6、本组病例中免疫排斥(16眼,61.5%)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7、对移植物存活的37眼进行眼表分析,OSDI评分:22.4±17.6分,正常(<13分)者5人(13.5%)、轻度(13-22分)者13人(35.1%)、中度(22-32分)15人(40.5%)、重度(>33分)者4人(10.9%)。非侵入式泪河高度:术眼0.17±0.42mm,健眼0.24±0.28mm,P=0.03;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KBUT-f:术眼5.49±2.0秒,健眼9.524±3.53秒,P<0.01;NIKBUT-ave(秒):术眼6.97±2.98秒,健眼12.82±1.95秒,P<0.01;眼红分析:患眼1.90±0.53分,健眼1.98±0.50分,P=0.61。结论:1.术前原发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移植物大小是影响大理白族地区角膜移植物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经济不发达和免疫排斥反应是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2.干眼症状在角膜移植术后会持续存在。

刘宇航[2](2021)在《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不同屈光介质眼中的预测准确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现代显微手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由传统的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变,对于术后术眼屈光状态的精准预测就显得至关重要。传统IOL度数计算公式准确性的研究中,房水填充眼和硅油填充眼往往由于其特殊屈光状态被纳入排除标准,近年来随着白内障联合手术数量的增多,以及既往眼底手术史患者对于白内障术后视力满足基本日常生活需求的增大,关注特殊屈光状态眼白内障术后效果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七种不同IOL度数计算公式(包括Barrett UniversalⅡ、Kane、EVO、Hoffer Q、SRK/T、Haigis、HolladayⅡ公式)在不同屈光介质眼(玻璃体、硅油和房水)中预测的准确性,探讨七种公式的不同适用范围,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共纳入2020年6月到2021年1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白内障手术的101人128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按照白内障手术前眼内屈光介质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单纯行白内障手术组纳入73人98眼,单纯玻切术后房水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纳入18人20眼,玻切术后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纳入10人10眼。采用七种公式对术后SE进行预测,测量所有研究对象术后一月实际SE并与理论SE进行比较,计算ME、MAE和Med AE。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将单纯白内障组按照AL分为三个亚组,进行K-S检验和P-P图检验,三个亚组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MAE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其中短眼轴亚组(AL≤22mm)ANOVA示组间显着性差异为0.932(P>0.05),进一步行LSD-t检验进行公式间两两比较,七种公式之间无显着差异,但Hoffer Q公式和HolladayⅡ公式的MAE值相对其他公式更小。中等长度眼轴亚组(22mm<AL<26mm)ANOVA示组间显着性差异为0.979(P>0.05),进一步行LSD-t检验进行公式间两两比较同样示七种公式之间无显着差异,其中HolladayⅡ公式的MAE值相对其他公式更小。长眼轴亚组(AL≥26mm)ANOVA显示组间显着性差异为0.001(P<0.05),七种公式之间在AL≥26mm的长眼轴眼中至少有一组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行LSD-t检验示:1.Hoffer Q、Haigis和HolladayⅡ三公式间预测准确性并无显着差异;2.三种五代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Kane、EVO)与三种临床常用公式(Hoffer Q、Haigis、Holladay)之间皆有显着性差异;3.三种五代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Kane、EVO)之间预测准确性并无显着差异;4.SRK/T公式与其余六种公式皆无显着差异。对房水组进行K-S检验和P-P图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对七种公式的MAE值进行MANOVA分析,公式因素对于MAE值影响的显着性差异为1.00(P>0.05),AL因素对于MAE值影响的显着性差异为0.00(P<0.05)。去除AL因素对于MAE值的影响,单独对于公式因素对于MAE值影响效应进行LSD-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同样示七种公式之间两两无显着差异。考虑到房水眼组中Barrett UniversalⅡ、Kane和EVO公式的MAE值较小,因此Barrett UniversalⅡ、Kane和EVO这三种五代公式在房水填充眼行白内障准确性稍好。另外从房水填充眼组中选取12例AL≥26mm的研究对象和单纯白内障组长眼轴亚组的20例研究对象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有显着差异性(P>0.05),可认为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玻璃体腔填充介质为房水和玻璃体时的预测准确性并无显着差异,玻璃体腔内填充房水不会对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造成显着影响。对硅油填充眼行K-S检验和P-P图检验,数据不全符合正态分布。对七种公式MAE值之间行配对样本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公式间两两比较有显着差异性(即P<0.05)的为七组,提示在硅油填充眼组中,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中,HolladayⅡ公式MAE误差相对最大,Kane公式MAE误差相对最小,各公式Med AE值比较同样支持这个结论。从硅油填充眼组中选取7例AL≥26mm的研究对象和单纯白内障组长眼轴亚组的20例研究对象进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选择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玻璃体腔填充屈光介质为硅油和玻璃体时的预测准确性有无显着差异性。结果: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均有显着差异(P<0.05)。因此七种IOL度数预测公式在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的MAE明显大于在单纯白内障手术组的MAE,且误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纯白内障组,短眼轴亚组中Hoffer Q和HolladayⅡ公式准确性较好,中等长度眼轴亚组中七种公式间预测准确性并无显着差异,长眼轴亚组中,三种五代公式的预测性更好,其中Kane公式和EVO公式准确性可能比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更好。在房水组,三种五代公式的预测准确性较好,且玻璃体腔房水填充不会对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造成显着影响。在硅油眼组,七种公式均误差很大,Kane公式的误差相对最小,玻璃体腔硅油填充会对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造成显着影响。

王筱云,李东芳,姜鉴洪,杨茹菲,杜显丽,刘廷[3](2020)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与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术后客观视觉质量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估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圆锥角膜行角膜移植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其中PKP组23例(24眼),LKP组17例(19眼),术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和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并应用OQAS检查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检查指标包括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客观对比度视力和泪膜质量OSI变化。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随访23~25个月,PKP组和LKP组患者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状态,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和柱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KP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低于LKP组(t=3.91,P<0.001)。PKP组的斯特列尔比、20%对比度视力、9%对比度视力以及OSI与LKP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KP组的MTF截止频率和100%对比度视力较LK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t=2.66,P=0.01)。泪膜质量OSI在LKP组明显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01)。结论: 双通道OQAS测量结果表明圆锥角膜患者行PKP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优于行LKP术后,PKP术后的MTF截止频率和对比度视力高于LKP术后。

郝文培,翟华蕾,孙晓彤,张雅妮,朱艳辉,孔倩倩,程钧,张婷[4](2020)在《角膜再移植原因与植片失活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因及影响角膜植片存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移植患者2060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因、首次角膜移植的原发病、既往及再次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其中228例为再次角膜移植术(11.07%)。204例患者(207眼)接受再次角膜移植,其中189眼接受1次再次角膜移植,15眼接受2次再次角膜移植,3眼接受3次再次角膜移植,男性137例,女性67例,接受再次移植时的年龄为11~81岁,平均(49.93±14.32)岁。再次角膜移植的主要原因为角膜植片溃疡(60例,26.32%)、角膜植片内皮功能失代偿(58例,25.44%)、原发病复发(41例,17.98%)及角膜移植片混浊(32例,14.04%)。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发病主要为化脓性角膜炎(69眼,33.3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2眼,15.46%)、角膜烧伤(22眼,10.63%)与角膜营养不良和变性(21眼,10.14%)。202例再次角膜移植的术式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8.60%),26例再次角膜移植的术式为板层角膜移植术(11.40%),内皮移植术0例。再次角膜移植术式与既往角膜移植术式之间存在相关性(连续性校正χ2=43.365,P<0.01),既往手术方式影响再次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感染性原发病(P=0.005)、角膜植片直径>8.75 mm(P=0.040)、继发青光眼(P=0.027)以及角膜植片免疫排斥(P=0.047)是穿透性角膜移植失败的危险因素;感染性原发病(P=0.011)、角膜植片直径>8.75 mm(P=0.016)是前板层角膜移植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再次角膜移植的主要原因为角膜植片溃疡,其次为角膜植片内皮功能失代偿,再次为原发病复发。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发病以化脓性角膜炎最多见,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再次为角膜烧伤。既往手术方式影响再次角膜移植的手术方式。感染性原发病、角膜植片直径>8.75 mm、继发青光眼及发生免疫排斥是影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的危险因素。感染性原发病和角膜植片直径>8.75 mm是影响前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存活的危险因素。

田蜜[5](2020)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Urrets-Zavalia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术后Urrets-Zavalia综合征(Urrets-Zavalia syndrome,UZS)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接受PKP的患者病例资料,通过眼前段照相及病历记录数据,对比手术前后瞳孔直径及形态变化,并对原发疾病、术后眼压和随访过程中瞳孔变化进行统计。根据患者手术前后瞳孔表现诊断UZS,计算不同原发疾病患者UZS发生率;根据手术后眼压是否出现高眼压分组比较UZS发生率。采用SPSS16.0软件Fisher确切概率法、卡方分割方法进行发生率差异统计学分析。结果:244例患者中有152例随访时间>3个月、资料完整、图片清晰。在152例纳入的患者中,23例患者为UZS,发生率为15.13%。UZS患者的主要疾病为圆锥角膜(8例,34.78%)、病毒性角膜炎(6例,26.08%)、角膜白斑(4例,17.39%)、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8.70%)、角膜内皮失代偿(2例,8.70%)、角膜变性(1例,4.35%)。圆锥角膜患者的UZS发生率高于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42.11%>6.25%,p=0.003);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术后一过性高眼压与圆锥角膜患者的UZS发生率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319),但是两者绝对值差异超过了1倍(4/6:4/13)。23例UZS患者进行随访,其中7例(30.43%)自行痊愈(48天至1.5年)。结论:本组PKP术后UZS的发生率为15.13%,其中30.43%的患者自行恢复。在圆锥角膜患者中,UZS可能更容易发生。术后一过性高眼压并未显着增加圆锥角膜PKP术后UZS的发生率。

王玮玮[6](2019)在《基质透镜植入治疗圆锥角膜及角膜基质替代物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圆锥角膜(Keratoconus,KC)是一种常见的非炎症性扩张性角膜病,以进行性变薄、前凸为特征,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出现不规则散光,甚至发生角膜水肿、瘢痕等。为了探讨圆锥角膜治疗的新思路,本研究针对其进行性变薄、前凸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利用飞秒激光辅助透镜植入术后再行角膜交联术,探究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能否有效延缓圆锥角膜进展等。同时,由于目前基质透镜的来源和形态局限,本研究进一步探究异种生物角膜基质透镜和生物打印3D角膜透镜作为新型基质替代物的可行性,有助于圆锥角膜手术方案的个性化设计,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视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飞秒激光辅助透镜植入术后行角膜交联术的患者,于我院仅接受角膜交联术且随访时间至少2年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视力及屈光状态、角膜厚度及曲率和其他眼科检查结果,对两组内术后与术前、两组之间分别进行比较,探究飞秒激光辅助透镜植入术后角膜交联术是否能延缓圆锥角膜进展,与仅角膜交联术相比治疗效果是否有差异。本研究取巴马小型猪、SD大鼠、人基质透镜作为异种透镜,并与浙江大学工程学院合作获得生物打印基质透镜,将4种透镜分别植入新西兰白兔的角膜基质袋中,收集裂隙灯检查、眼前节OCT及病理切片结果,观察异种透镜(术后6月短中期)及生物打印透镜(术后1月短期)的生物相容性,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探究异种及生物打印透镜作为基质替代物的可行性。结果回顾性分析共35眼纳入分析,其中飞秒激光辅助透镜植入术后角膜交联术(透镜植入+交联组,L-CXL)共9眼,仅接受角膜交联术且随访时间至少2年的(交联组,CXL)共26眼。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均<500um。L-CXL组术后3月开始与术前相比,等效球镜显着增加且与交联组存在组间差异;最佳矫正视力无显着变化,但与交联组存在组间差异;角膜厚度、前表面K值、Kmax显着增加,且与交联组存在组间差异,后表面K值无显着变化;内皮细胞密度均无明显变化。术后21月随访显示,交联组与术前各参数均无显着性差异。异种角膜基质透镜术后1月、3月、6月分别观察结果显示:裂隙灯检查均角膜透明,未见细胞浸润;眼前节OCT可见植片在位,角膜形态可,无明显疤痕化纤维增生或细胞浸润;HE染色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纤维排列可,植片植床贴合可;免疫组化除猪角膜自身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较兔高外,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细胞纤连蛋白表达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生物打印3D透镜术后1月内短期观察结果显示:裂隙灯检查均角膜透明,未见细胞浸润;眼前节OCT可见植片密度近房水,无明显降解,交界处可见轻度疤痕化。结论飞秒激光辅助透镜植入后角膜交联术能有效提高角膜厚度、阻止圆锥进展,但不优于单独角膜交联术,且会进一步加重屈光不正。异种透镜可以作为角膜基质替代物,生物打印透镜仍需进一步观察。

本刊编辑部[7](2007)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本刊编委大会报告论文摘要选载》文中提出为迎接本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本刊出版的城市——郑州召开,根据杂志社的安排,在今年第8期选登部分编委在大会发言的论文摘要,还包括本刊编辑和大会工作人员的社编在内。由于出版局批准的增加页数有限,所以编委们的论文摘要无法全部刊出,每人只能选登一部分篇,篇幅较多者,编辑部作了删节。为此向作者致歉。

张霞[8](2005)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屈光控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评价临床上采用植片、植床大小匹配、间断缝线和选择性拆线相结合的方法,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屈光控制的视光学效果。通过实验观察不同角膜植片植床差值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球相关屈光成分的影响,建立其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长度的回归方程,总结角膜植片植床大小差值对术后眼球屈光的影响规律。 方法 1.临床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17例(20眼),根据不同角膜病类型和术前屈光,采用不同比例角膜移植片/植床大小、间断缝线技术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3、6、12月进行视力、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检查,结合屈光和手术时间进行选择性拆除缝线,通过比较视力、角膜屈光力、散光、等效球镜等检测指标,评价术后视光学状态。 2.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建立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植孔大小均采用7.0mm,第1组植片直径7.0mm,第2组7.25mm,第3组7.5mm,第4组8.0mm,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2周、1月、2月、3月等6个时间点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5个观察指标。术后1、2、3月对植片植床大小差值与各观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植片植床差值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长度的回归方程。 结果 1.临床结果显示:术后裸眼视力0.58±0.37,最佳矫正视力0.96±0.27。拆线前角膜屈光力37.26±2.85D,拆线后最终41.52±5.15D,二者有统计学差异

王旭飞[9](2005)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状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术后角膜屈光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01 年11 月2004 年7 月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中的25 例(共29 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要求植片透明、有固视能力,拆线3 个月后复查角膜屈光情况。结果:角膜弱主径线(FK) 的屈光力为43.73+/-3.85D,曲率半径为7.81+/-0.56mm,强主径线(SK)的屈光力为46.35+/-1.49D,曲率半径为7.27+/-0.26mm。平均角膜屈光力为44.69+/-3.64D。角膜散光全部为近视散光,平均为-3.66+/-2.40D。其中循规散光16 眼(54.5%),比例最大。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PK)术后绝大部分会出现角膜屈光力增大,发生近视和近视散光。并且循规散光比例较大。植床与植片的钻取方式、术中、术后对缝线的处理、植床与植片直径大小匹配等因素对术后屈光不正均有影响。

李鸿,杨娟,宋云,赵敏[10](2004)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PenetratingKeratoplasty ,PKP)后眼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穿透角膜移植病例 6 2眼 ,分别于术后 1月、3月、6月、12月、2 4月、36月角膜病专科门诊随访。除常规检查外 ,还进行检影验光和试片了解其屈光状态 ,然后对术眼的屈光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屈光状态变化情况为 :术后 12月内眼的屈光度变化较大 ,以 1~ 6月内变化最大 ,12月以后屈光度数基本稳定。但大多有不同程度和性质的散光 ,以变性近视散光最多。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眼屈光变化主要发生在术后 12月内 ,易发生散光 ,其影响因素主要与术前植床情况、手术设计、操作及术后的某些并发症有关。

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理白族地区角膜移植术后中长期的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缩略词表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
    第一节 角膜移植患者一般情况
    第二节 角膜移植术后5 年植片生存率与单变量分析
    第三节 角膜移植术后5 年眼表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角膜移植手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不同屈光介质眼中的预测准确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白内障发展及前景概要
    1.2 IOL度数计算公式简介
    1.3 眼内硅油填充对于白内障手术的影响
    1.4 眼内房水填充对于白内障手术的影响
    1.5 AL对于白内障手术的影响
    1.6 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2.3 知情告知
    2.4 信息记录及眼科检查
        2.4.1 一般资料信息
        2.4.2 眼科相关检查信息
    2.5 实验仪器
    2.6 检查项目及方法
    2.7 手术方法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统计学资料
    3.2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单纯行白内障手术组中准确性评价
        3.2.1 单纯行白内障手术组的人口学特征
        3.2.2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短眼轴亚组中准确性的比较
        3.2.3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中等长度眼轴亚组中准确性的比较
        3.2.4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长眼轴亚组中准确性的比较
        3.2.5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不同长度眼轴亚组中准确性比较
    3.3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房水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中的准确性评价
        3.3.1 房水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的人口学特征
        3.3.2 房水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的统计学特征
        3.3.3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房水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中准确性比较
    3.4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中的准确性评价
        3.4.1 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的人口学特征
        3.4.2 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的统计学特征
        3.4.3 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硅油填充眼行白内障手术组中准确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IOL度数计算公式研究进展概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角膜再移植原因与植片失活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分类方法
        1.2.1 再次角膜移植原因的分类
        1.2.2 首次角膜移植原发病的分类
        1.2.3 手术方式的分类
        1.2.4 供体角膜的分类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再次角膜移植的原因
    2.2 角膜移植的术前原发病
    2.3 再次角膜移植与前一次手术方式的相关性
    2.4 影响角膜植片存活的风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5)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Urrets-Zavalia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PKP术后瞳孔异常
    2.2 PKP术后UZS患者原发疾病
    2.3 PKP术后患者眼压情况与UZS的发生
    2.4 PKP术后UZS患者瞳孔自行恢复现象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Urrets-Zavalia 综合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6)基质透镜植入治疗圆锥角膜及角膜基质替代物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第一部分 飞秒激光辅助透镜植入后角膜交联术与交联术
    2.1 材料及方法
    2.2 结果
3 第二部分 异种角膜基质及3D打印角膜透镜作为角膜基质替代物的可行性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所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8)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屈光控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屈光控制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1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2
第二部分 透性角膜移植术屈光控制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3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综述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四、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理白族地区角膜移植术后中长期的预后研究[D]. 张强. 大理大学, 2021(09)
  • [2]七种IOL度数计算公式在不同屈光介质眼中的预测准确性分析[D]. 刘宇航. 兰州大学, 2021(11)
  • [3]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与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术后客观视觉质量比较[J]. 王筱云,李东芳,姜鉴洪,杨茹菲,杜显丽,刘廷.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11)
  • [4]角膜再移植原因与植片失活的危险因素分析[J]. 郝文培,翟华蕾,孙晓彤,张雅妮,朱艳辉,孔倩倩,程钧,张婷.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0(03)
  • [5]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Urrets-Zavalia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D]. 田蜜. 三峡大学, 2020(06)
  • [6]基质透镜植入治疗圆锥角膜及角膜基质替代物的可行性研究[D]. 王玮玮. 浙江大学, 2019(03)
  • [7]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本刊编委大会报告论文摘要选载[J]. 本刊编辑部.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2007(08)
  • [8]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屈光控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张霞.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7)
  • [9]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状态[D]. 王旭飞. 吉林大学, 2005(06)
  • [10]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J]. 李鸿,杨娟,宋云,赵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06)

标签:;  ;  ;  ;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眼屈光变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