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立主格结构及其语法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谢静[2](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语的比较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语料库语言学也已成为应用语言学的常规研究方法,但使用语料库来进行焦点搜索,把不同语言的异同现象转化为直观可视的数据对比,还属于目前语言学界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针对小语种的语料库研究更少。韩国与中国毗邻而居,韩语借用了很多汉语词汇,但在句法层面却相差甚远。韩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需要大量的助词来明确,汉语的助词也在表达结构、时态和语气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二者进行归类总结与比较有助于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与共性,同时为双语翻译工作提供借鉴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近十年精选六部韩剧中韩语汉语文本近400万字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对韩语和汉语助词的用法进行分类分析与比较,以期获得两种语言中助词功能与占比的直观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语义分析,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建议。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通过使用语料库词性标注软件及搜索与统计软件,对韩语汉语助词用法及功能表达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总结,针对其中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过程分为收集语料、整理语料、按照主要助词分类搜索、分析语料,得出结论并总结展望。主要结论和启发有:一、助词在中韩两种语言中均起到重要杠杆作用,韩语助词在总文本中占比小,但功能更多样,汉语助词占比更大且功能集中;二、中韩助词功能的差异影响着各自句法的总体特征,表现为韩语显性汉语隐性。三、韩汉互译时应遵循目的语导向,熟悉助词的译法有助于快速实现语码转换。
苏日嘎拉图[3](2020)在《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文中提出蒙古语中,格是形、义、功能结合的语法范畴。苏尼特土语中,有主格、定格、属格、宾格、与位格、凭借格、从比格、和同格、方向格等9个格。论文基于自建《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语料库》,遵循索绪尔的“系统优先于其组成要素”的观点,采用语言特征的综合描写、语料库的应用、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归纳格语素的典型形式,概括格成分的典型语义角色和典型句法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格形态、语义、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苏尼特土语的格体系。同时,描写无标记格和有标记格的对立,明确格标记被省略和隐含的区别,研究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本文由正文六章、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苏尼特土语,描述了蒙古语的格,交待了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语料来源、语料库结构、语料转写等内容。第二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形态”,研究格的表现形式,选择主格和定格以外各个格的典型语素,归纳语素变体及其变体条件。主格用零标记;定格以词干连接形式构成;属格用语素/-i:n/做标记;宾格用语素/-i:/做标记;与位格用语素/-t/做标记;凭借格用语素/-(?):r/做标记;从比格用语素/-(?):s/做标记;和同格用语素/-thε:/做标记;方向格用语素/-ro:/做标记。第三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语义”,研究格成分的语义角色。主格语义角色是施事或受事;定格语义角色是属性;属格语义角色是领属和属性;宾格语义角色是受事;与位格语义角色是给与、处所和时间;凭借格语义角色是工具或手段;从比格语义角色是起始点、根源和发起者;和同格语义角色是伴随者和对象;方向格语义角色是指向。第四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功能”,研究格成分的句法功能和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句法上,主格做主语;定格做定语;属格做定语;宾格做直接宾语;与位格做间接宾语和状语;凭借格做状语和间接宾语;从比格做状语、宾语和主语;和同格做状语和宾语;方向格做状语。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研究方面,主要区分同形异义格附加成分与构词后缀;区别语用中格附加成分的功能转移;区别格附加成分的结构固化乃至范畴异化。第五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零标记形式”。论文在格范畴平面上对无标记的主格和以词干连接形式构成的定格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格的次范畴上对其他格的有标记和无标记形式的对立进行了研究。同时区分格标记的省略和格标记的隐含,力图揭示其隐现规律。第六章为“结论和前景”,是全文的总结,以表格形式概括了苏尼特土语格的典型特征,展示格成分所示语义角色和句法功能之间存在的相对整齐的对应关系,同时思考了今后进行的研究内容。
徐晗[4](2019)在《《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用汉言之法》和《中国言法》是两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马士曼分别出版于1815年和1814年的汉语语法着作。作为英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先河之作,两部着作对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部着作可以看做是英国早期汉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英国汉学走向专业的标志,为以后的英国汉学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向和范例,对后来英国传教士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描写与解释结合的方法,共时和历时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挖掘两部着作的语言学价值与相互关系。本文的写作对于欧洲汉学史、世界汉语教学史、汉语语法学史以及丰富两部着作的研究成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有关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第二至七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将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对比。第二章介绍两位作者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并将两部着作的整体框架进行对比。第三章将两位作者的语言背景进行对比,从着作体现的语言背景以及语料选择两个方面展开,这对作者语法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将两部着作的词类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时以现代汉语标准为参照,并分析其认识的正确性与不足。第五章对两部着作的句法研究进行对比,关注两位作者对汉语语序认识的正误。第六章分析两位作者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揭示其语言学背景。第七章将两部着作与《马氏文通》进行对比,考察其学术地位及其局限性。第八章为结语,概括本文的考察结果,指出自已存在的不足。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在词类上,两部着作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大体相似,均受到西方语法体系影响,和前人比更重视汉语独特性,为之后传教士的汉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二、在句法上,两位作者注意到了汉语语序的重要性,符合汉语实际。马士曼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汉语构词法以及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关系,较前人更为进步。三、两部着作年代接近,理论基础相似,某些观点相似在情理之中。但《通用汉言之法》是一部口语语法着作,而《中国言法》是一部文言语法着作,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因此,笔者认为两部着作之间不构成抄袭,但可能存在借鉴和参考。
才华[5](2018)在《基于格语法的藏语句法语义一体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语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分析不仅是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还可以为目前藏语词法领域所遇到分词单位不一致,词性标记不统一等问题及相关技术瓶颈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案,在藏语自然语言处理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藏语语言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法体系,但是藏语传统语法注重虚词的语音形式和语法功能,不太考究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及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问题。所以,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说,藏语传统语法难以实现形式化。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藏语句法、语义分析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藏语传统语法中缺少语法结构方面的描述,所以目前有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借鉴和采用汉语句法理论和语义分析方法对藏语进行句法语义分析。而这种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首先,语言是通过形式表达意义,在意义对形式的依赖方面,汉、藏两种语言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使之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汉语和藏语虽被认为同属一个语系,这种“同属”尚处于假设当中。从句子的结构来看,藏汉两种语言异大于同,现代汉语句子结构主要是靠词的“次序”,而藏语更多地依靠“格标记”或“格助词”。所以,这两种语言所遵循的语法规则是不同的。其次,现代汉语句子的语义层要经过主语化才能与句法结构相联系,其表层句法和深层语义分析是两个不同的语言学研究层面,因而采取了“先句法后语义”的研究策略。藏语句子的深层语义是通过“格标记”或“格助词”直接体现在句子的外层结构中,所以其句法、语义应该“一体化”,不分先后。最后,词汇的词性划分主要取决于其语法功能。采用现代汉语的基于短语结构的标准语法去描述藏语句子结构,不仅额外增加了一项研究内容,还会大大缩小藏语语法的句子生成能力,也导致了藏语分词单位划分及其词性标记的不统一。所以,“什么样的语法体系既能体现藏语自身的语法特点,又能便于形式化”这是一个具有理论高度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通过Fillmore格语法与藏语传统语法之间的比较研究,借鉴现代语言学相关理论知识,在继承藏语传统语法的同时,扩展、延伸和深化藏语传统语法。论文将把“格”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藏语语法单位,即“格结构体”,继而提出并证明“格结构体是藏语句子最直接的组成成分”的观点,认为藏语句子的底层语义关系是通过“格结构体”直接体现在表层句法结构中,所以藏语句法、语义研究是不分先后次序,属于同一个研究层面,需要进行一体化研究。并通过“格结构体”,将现代语言学的“动词中心论”引入到藏语传统语法中,建构一款面向藏语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够描述藏语自身语法特点的语法理论,即藏语格语法框架。并讨论了基于此语法的藏语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方法,并初步讨论该语法的形式化问题。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第一、藏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异个体语言之间存在着结构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表层的、个性的;然而语义关系是深层的、共性的,是一切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句子所表达的深层语义关系,在不同的个体语言中,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句子表层的句法结构中。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藏语与汉语、英语之间的结构差异,进一步证明“汉语是靠语序来组织句子,而藏语是通过“虚词”组织句法”的观点。也就是认为,对于某个句子来讲,汉语将其深层的语义关系通过语序来表达,而藏语是通过某种虚词来表达出来,所以,在藏语自然语言处理中,照搬汉语句法分析方法是不太可取的,从而提出构建“藏语格语法”的必要性。第二、继承并扩展藏语传统语法《文法三十颂》及历代学者对其所做的大量注释之作,虽然形成了藏语传统文法的体系,但从“语法”的严格意义来讲,藏语传统文法中尚缺少词法、句法和语义分析部分。然而,藏语传统文法中所提到部分“特殊虚词”(??????),与Fillmore格语法理论中的深层格有着极为相似的认知框架。通过Fillmore格语法理论和藏语传统语法的比较发现,藏语传统文法中所描述的“格”不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其内容比较宽泛,不仅涉及到Fillmore提出的“格”的概念,也包括了词和名词短语。跟现代语言学中“格”相比较,藏语传统语法中的“格”可以解读成不同的语法单位。所以,面向藏语自然语言处理,藏语传统语法中的“格”就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单位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们把藏语传统语法中的“格”进行重新定义,并从形式上统一藏语传统文法中的“格”,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语法单位(即“格结构体”)引入到藏语语法中,那么藏语中所有的“格”具有了统一的结构形式,不同“格”之间只有语义上的区别,没有形式上差异。而且能发现:同一个谓词的多个不同格结构体相结合就能构成以该谓词为中心的藏语句子,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藏语句子都可以分解成多个格结构体。从而能实现通过格结构体分析藏语句子结构的可能,且从“格结构体”之间的语义关联能对藏语传统文法中的“八大格”之间的排序进行适当的描述,也能很好的解释藏语传统语法所遗留的一些语法问题。第三、藏语语法单位的扩展不论从藏语言教学,还是从藏语自然语言处理的角度考虑,应该将“格结构体”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单位加以描述,并把藏语语法单位扩充为字、词、短语、格结构体和句子等五种。本文通过格语法框架,对目前藏文信息处理在分词、词性、短语结构、句子边界等领域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并且利用“格结构体”的概念,分析了虚词和“格助词”之间区别,解释了藏语称述形式的名词化现象,提出了解决藏语嵌套格结构体的方法,等等。第四、藏语格语法的形式化描述本文从文学、新闻、历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多种领域筛选出2500左右的藏语句子,对每个句子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句法语义标注,形成藏语格语法树库。统计语法树库中的各个语法单位及其结构,归纳出藏语的常用词法规则、短语规则、语义分类等,并将藏语格语法进行形式化描述,并尝试让计算机自动分析藏语句子的结构。此外,还推导出了基于格语法框架下的藏语语言概率模型的统计计算方法。第五、“藏语格语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本文的最后一个章节里,简要介绍了因时间、精力所限,本文尚未讨论的藏语个别语法的问题及其展望。本文尚未研究的藏语语法问题包括,藏语“副词”的结构及其语法功能;藏语第一格结构体的自动识别;多重格结构体的优先选择问题;藏语复合语句中的语法空缺现象以及藏语格语法的评测等。
徐小茜[6](2018)在《动宾式“动+动”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动词性成分作宾语的“谓语动词+动词性宾语”结构进行考察。首先,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背景下对动宾式“动+动”结构中的谓语动词和动词性宾语分别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描写和考察。考察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列出的1223个动词,2117条义项带动词性宾语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动词带宾语的成分是一个分布不均的连续统,动词后所带宾语的成分从体词性开始向动词性逐渐过渡,可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占动词整体的绝大多数。对动宾式“动+动”结构中动词性宾语的类型、功能等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可以作动词性宾语的成分主要有光杆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在谓宾动词和动词性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动词性宾语一般不能担任动作行为的工具、类别、时间、处所等对名性要求很高的语义角色,可以担任动作的结果、方式、原因、对象等有一定动性的语义角色。动词性宾语可以充当的主要语义角色主要有受事宾语、内容宾语、事件宾语、形式宾语。其次,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理论,从Hopper&Thompson提出的十项明确的句法语义特征出发,对能进入宾语位置的动词和动词性成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能进入动宾式“动+动”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动词的难易度。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动词性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着手,提出一个认知上的动词优先序列“非现实类动词>言说类动词>动作类动词”,处于这个优先序列左边的动词有较高的优先地位,对位于序列右边的动词有着制约和支配的能力。优先等级较高的动词位于等级较低动词之前,占据句子谓语动词的位置,而等级相对较低的动词则处于宾语的位置。根据这样的优先序列,在谓语位置上的动词多为优先等级较高的非现实类动词和言说类动词,在宾语位置上的则多为优先等级低的动作类动词。再次,本文对日语动词性成分做宾语的“动词+こと/もの/の”结构进行了描写和分析。“こと(koto)”和“の(no)”标记的名词性短语整体可以在句中充当主宾语,后跟不同的助词表达不同的意义。能够被二者标记的动词性成分各不相同,“もの(mono)”和“こと(koto)”作一般名词时在意义上互有分工,而作形式动词时“もの(mono)”构成名词性成分的用法使用范围和频率都要远远小于“こと(koto)”,并不如“こと(koto)”典型。随后,本文比较了汉日动词性成分作宾语的编码方式和成因的异同。汉语语序的手段凸显,日语则运用“こと/もの/の”等词对动词性宾语进行标记。本文给出了日语标记动词性宾语的意象图示,并验证了“非现实类动词>言说类动词>动作类动词”的序列同样适用于日语。
葛瑞汉,陈远秀,邓惠倩,赵璞嵩,李果,冯胜利[7](2017)在《上古汉语的代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高本汉和金守拙的理论作为一个革命性的研究课题,古代汉语的代词系统曾经两次改变我们关于汉语史初期的整体概念。1920年,高本汉(Karlgren)在《原始中国语为形态变化语说》(Le protochinois, langue flexionelle)中指出,代词的尾音和其语法功能存在联系。1956年,金守拙(Kennedy)在《再论吾、我》中把几个新的要素——声调、重音和有关停顿的位置引入讨论,再次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本文将尝试评价后一项重要贡献的意义,尤其是把金
普忠良[8](2016)在《纳苏彝语语法研究》文中提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分为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6大方言。彝语东部方言滇东北次方言分武禄、巧家、武定、寻甸、昆安5个土语,土语内部基本可以相互交际。除了北部方言研究成果较多外,其它方言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本论文根据第一手田野调查和个人自省材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描写和研究属于彝语东部方言滇东北次方言禄武土语中以“纳苏颇”(?????????η???)为自称的彝族纳苏支系所使用的语言。本论文描写和讨论彝语东部方言滇东北次方言禄武土语纳苏话的音系、形态、句法和话语的结构和特征,是彝语东部方言纳苏彝语语法描写和研究的个案。论文在研究定位上,立足母语本体,以本体语言描写研究为主;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以描写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田野调查大纲和丰富的话语材料纪录基础上,运用功能和类型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当今自然话语国际通行的小语种隔行对照化研究方法,对纳苏彝语语法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在研究平面上,以共时描写为主,历时比较研究为辅。论文包括8个部分。第1章绪论对彝族基本简况、族源历史及自称,彝语方言分布、方言归属,国内外纳苏彝语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不足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梳理,具体交代了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语料来源与田野调查,点明了选题意义。第2章语音系统对纳苏彝语音位系统,声韵调例词,语流连读变调现象,音节结构和语音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第3章词汇系统本章主要讨论纳苏彝语词汇系统中的词汇分类、词汇的构成、外来借词、纳苏彝语宗教祭祀词汇以及纳苏彝语词汇的基本语义关系等。第4章形态对纳苏彝语名词的形态标记;受施助词的“格”标记;领属标记;位格标记;随同格标记;从(由)格标记;工具格标记;动词的形态;形容词的形态进行了研究。第5章词类及其语法功能对纳苏彝语的词类及其语法功能进行了描写研究,包括词类、词的构成形式、语法功能的描述,句子类型的描写。根据词在句中出现的位置,性质和功能,和其他词的关系,本章描写纳苏彝语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和叹词,助词放入句子结构中讨论。第6章简单结构对纳苏彝语简单结构的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基本语序、基本语序的施受结构、受施结构;话题-述题结构;存在-领有结构;疑问结构;否定结构;比较结构等。第7章复杂结构本章对纳苏彝语连动结构的特点、类型和语法化形式;关系子句前置、关系子句后置和无中心词关系子句结构;并列结构的连惯句和分离句句式及特点;主从结构的基本语序、类型等的句法化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第8章纳苏彝语空间概念的语法表征在基于全面描述和讨论纳苏彝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本体系统的前提下,本章以专题方式,尝试对纳苏彝语空间概念的语法表征进行深度研究。主要讨论三个方面内容:从空间与方位的语言认知看彝族的空间方位观;纳苏彝语的空间认知系统;纳苏彝语的空间位移。附录:论文附了5篇纳苏彝语话语材料;纳苏彝语方言8个土语词汇1000词对照表;纳苏彝语词表;纳苏彝语祭祀词汇和纳苏彝语300句,作为论文语料参考的必要补充。
丁桃源[9](2016)在《汉译伊斯兰教典籍《归真要道》整理与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我国出现了一批伊斯兰教典籍翻译家,他们采用直译、意译、译解等方式,用文言文、古白话、经堂语等语体,将伊斯兰教典籍翻译爲汉文。本论文在全面梳理这些译作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篇幅、用经堂语翻译的《归真要道》作爲个案,从文献整理和语言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归真要道》是波斯文《米尔撒德》(Mirsad)的汉语译本,由我国伊斯兰教经学家伍遵契译於康熙壬子年(1672),全书五门四十篇,13万字,通篇用当时经堂语直译,口语性强,代表了明末清初经堂语的基本现状,也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论文首先全面梳理了明末清初汉译伊斯兰教典籍译作家及其作品;其次对《归真要道》的版本源流、翻译特色及文献校勘等做了研究;最後对《归真要道》的相关语言现象进行描述,并从共时和历时比较、用语言接触理论对它们进行分析探究。语言研究主要包括:一、《归真要道》词类研究。本部分选取了《归真要道》不同於汉文文献的三类词,描述其特殊用法、分析特殊性之因:第一,方位词“上、里、里边”可用做格标记,其格范畴种类齐备;第二,部分代词与有冠词语言的冠词相当,部分代词有复指提前的主语和宾语的作用;第三,结构助词“的”使用多有偏误,以“得”爲助词的述补结构极少,助词“着、了”使用数量少。二、《归真要道》句式研究。本部分选用在近代汉语中比较特殊且能反映《归真要道》语言特点的四种句式,通过静态描述和共时、历时比较,得出:第一,述补结构数量少,远远低於同时期汉语文献;第二,处置式和比拟式与明清时期语言发展基本一致;第三,宾语前置表现形式复杂,偏正短语修饰语後置现象比较多见。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得出:第一,《归真要道》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和明末清初其他汉语白话文献属於同一体系,明清之际的语言形式在《归真要道》中几乎都能找到使用例证;第二,《归真要道》中不同於汉文文献的特殊语言现象,既有蒙古语语法形式,又有阿拉伯语、波斯语干扰特徵。附录一爲《归真要道》校注。本校注以民国初年蒋氏念一斋排印本爲底本、清末手抄本爲校本、乾隆五十二年手抄本爲参校本,对《归真要道》进行了细致校勘,并对其中难解字词做了解释。附录二爲《归真要道》各版本书影例。
赵玉娟[10](2013)在《英语写作中常见的独立主格错误例析》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写作中对独立主格结构的错用,一般可归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独立主格。对独立主格结构的分类、特点、句中功能等问题的正确认识是避免和减少写作中错误的有效途径。
二、独立主格结构及其语法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立主格结构及其语法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于语料库的对比语言学 |
第二节 韩语、汉语助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韩语汉语助词的对比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语料及方法 |
第一节 语料的介绍 |
第二节 语料库搜索软件的介绍 |
第三节 数据分析步骤 |
第四章 韩语助词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
第一节 韩语间接引语引用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
第二节 韩语定语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
第三节 韩语主格助词、宾格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
第四节 韩语副词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
第五节 韩语添意助词功能用法与汉语对应关系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助词用法与韩语对应关系 |
第一节 汉语结构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
第二节 汉语时态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
第三节 汉语语气助词与韩语对应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发现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苏尼特土语及其记音 |
第二节 蒙古语的格 |
一、格的概念、特征及类别 |
二、格附加成分及格成分 |
三、词干、中心词及格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五节 田野调查及语料 |
一、田野调查 |
二、语料处理 |
第二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形态 |
第一节 主格的形式 |
第二节 定格的形式 |
第三节 属格的形式 |
第四节 宾格的形式 |
第五节 与位格的形式 |
第六节 凭借格的形式 |
第七节 从比格的形式 |
第八节 和同格的形式 |
第九节 方向格的形式 |
第三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语义 |
第一节 主格的意义 |
第二节 定格的意义 |
第三节 属格的意义 |
第四节 宾格的意义 |
第五节 与位格的意义 |
第六节 凭借格的意义 |
第七节 从比格的意义 |
第八节 和同格的意义 |
第九节 方向格的意义 |
第四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功能 |
第一节 主格的功能 |
第二节 定格的功能 |
第三节 属格的功能 |
第四节 宾格的功能 |
第五节 与位格的功能 |
第六节 凭借格的功能 |
第七节 从比格的功能 |
第八节 和同格的功能 |
第九节 方向格的功能 |
第五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零标记形式 |
第一节 格标记的省略和隐含 |
第二节 苏尼特土语格标记的省略 |
一、并列成分中的省略 |
二、语义重叠中的省略 |
三、时位名词后的省略 |
四、程度表达中的省略 |
第三节 苏尼特土语格标记的隐含 |
第六章 结论和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完成的课题目录 |
(4)《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法角度研究 |
1.2.2 世界汉语教学角度研究 |
1.2.3 语音角度研究 |
1.2.4 韵律角度研究 |
1.2.5 语料角度研究 |
1.2.6 其他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
1.4.2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对比研究的方法 |
1.4.4 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作者及其着作 |
2.1 马礼逊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2.1.1 马礼逊生平 |
2.1.2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
2.1.3 马礼逊的学术成就 |
2.2 马士曼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2.2.1 马士曼生平 |
2.2.2 马士曼的汉语学习经历 |
2.2.3 马士曼的学术成就 |
2.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简介 |
2.3.1 《通用汉言之法》简介 |
2.3.2 《中国言法》简介 |
2.3.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内容大纲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言背景对比研究 |
3.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体现出的语言背景 |
3.1.1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
3.1.2 马士曼《中国言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
3.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对比研究 |
3.2.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来源对比 |
3.2.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选择缘由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词类对比研究 |
4.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名词对比研究 |
4.1.1 名词概述对比研究 |
4.1.2 名词的数对比研究 |
4.1.3 名词的格对比研究 |
4.1.4 名词的性对比研究 |
4.1.5 名词对比研究小结 |
4.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量词对比研究 |
4.2.1 量词表对比研究 |
4.2.2 早期传教士汉语量词研究 |
4.2.3 量词对比研究小结 |
4.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形容词对比研究 |
4.3.1 形容词原级对比研究 |
4.3.2 形容词比较级对比研究 |
4.3.3 形容词最高级对比研究 |
4.3.4 形容词对比研究小结 |
4.4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数词对比研究 |
4.4.1 数词写法对比研究 |
4.4.2 基数词与序数词对比研究 |
4.5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代词对比研究 |
4.5.1 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
4.5.2 物主代词对比研究 |
4.5.3 疑问代词对比研究 |
4.5.4 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
4.5.5 关系代词对比研究 |
4.5.6 分布代词对比研究 |
4.5.7 不定代词对比研究 |
4.5.8 集体代词和相互代词 |
4.5.9 代词对比研究小结 |
4.6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动词对比研究 |
4.6.1 动词分类对比研究 |
4.6.2 动词语气对比研究 |
4.6.3 时态对比研究 |
4.6.4 动词对比小结 |
4.7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副词对比研究 |
4.7.1 相似副词 |
4.7.2 次数和序数副词 |
4.7.3 数量和比较副词 |
4.7.4 时间和位置副词 |
4.7.5 约数、疑问、肯定、否定副词 |
4.7.6 副词对比研究小结 |
4.8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虚词对比研究 |
4.8.1 叹词对比研究 |
4.8.2 介词对比研究 |
4.8.3 连词对比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
5.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概述对比研究 |
5.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
5.2.1 名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2 形容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3 代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4 动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5 副词用法对比研究 |
5.2.6 虚词用法对比研究 |
5.3 《中国言法》汉语构词法研究 |
5.3.1 表示阶层、职业和称呼的复合词 |
5.3.2 汉字重叠构成的复合词 |
5.3.3 意义相近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
5.3.4 意义不同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
5.3.5 国内构词法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来源研究 |
6.1 西方语言学理论背景 |
6.1.1 希腊—罗马语言学系统 |
6.1.2 内布利亚拉丁语法 |
6.1.3 普遍唯理语法 |
6.1.4 普遍语法 |
6.2 早期西方汉语语法研究 |
6.2.1 《通言》与《中国言法》之前的传教士汉语语法着作 |
6.2.2 欧洲本土汉学家汉语语法研究 |
6.2.3 《华语官话语法》与《中国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 |
6.3 马礼逊和马士曼对语法体系认识的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的学术地位 |
7.1 《通用汉言之法》、《中国言法》与《马氏文通》语法体系比较 |
7.1.1 词类对比研究 |
7.1.2 句法对比研究 |
7.2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与局限 |
7.2.1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
7.2.2 《通用汉言之法》的局限 |
7.3 《中国言法》的价值局限 |
7.3.1 《中国言法》的价值 |
7.3.2 《中国言法》的局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格语法的藏语句法语义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藏语句法、语义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藏语及其句法特点 |
2.1 藏语句法特点 |
2.1.1 句型固定 |
2.1.2 体词性成分的位置关系比较灵活 |
2.1.3 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 |
2.1.4 动词之间的关系很明确 |
2.2 藏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 |
2.2.1 藏语与汉语之间的结构差异 |
2.2.2 藏语与英语之间的结构差异 |
第三章 从FILLMORE格语法到藏语格结构体 |
3.1 语言格和语义格 |
3.2 FILLMORE格语法 |
3.3 藏语传统文法 |
3.3.1 《文法三十颂》及藏语传统文法 |
3.3.2 对于藏语传统语法的几点思考 |
3.4 藏语格结构体 |
3.4.1 藏语格结构体的定义 |
3.4.2 藏语格结构体的形式 |
3.4.3 藏语格结构体的特性 |
3.4.4 八格之间的语义关联 |
3.5 格结构体的语法功能 |
第四章 藏语格语法的雏形 |
4.1 藏语语法单位 |
4.2 词及其分类 |
4.2.1 词形 |
4.2.2 词类划分 |
4.3 短语 |
4.3.1 名词性短语及其组织结构 |
4.3.2 动词性短语及其组织结构 |
4.3.3 形容词性短语及其组织结构 |
4.4 格结构体及语义格分类 |
4.5 句子 |
4.5.1 句子的定义 |
4.5.2 句子的结构分类 |
第五章 藏语句法树库及统计计算 |
5.1 基于格语法的藏语树图 |
5.2 基于格语法的藏语语言概率模型 |
5.3 藏语词法分析 |
5.3.1 分词 |
5.3.2 词性标注 |
5.4 藏语短语结构统计 |
5.4.1 名词短语 |
5.4.2 动词短语 |
5.4.3 形容词短语 |
5.4.4 助词短语 |
5.5 藏语句子的边界识别 |
5.6 藏语句法语义标注 |
第六章 藏语句法的形式化描述 |
6.1 形式语言 |
6.2 藏语上下文无关文法(TIBETAN CONTEXT FREE GRAMMAR,TCFG) |
6.3 句法解析器 |
6.3.1 自上而下解析器 |
6.3.2 自下而上解析器 |
6.3.3 混合型解析器 |
第七章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7.1 副词的问题 |
7.2 格的优先级 |
7.3 基于格语法的藏语句子的歧义问题 |
7.3.1 由于嵌套格结构体而引起的歧义 |
7.3.2 “一格多谓”式的歧义 |
7.4 藏语第一格的识别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动宾式“动+动”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与语料来源 |
1.4.1 结构安排 |
1.4.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动宾式“动+动”结构分析 |
2.1 动宾式“动+动”结构中的谓语动词 |
2.1.1 从所带宾语类型出发的谓语动词类型 |
2.1.2 从语义特征出发的谓语动词类型 |
2.2 动宾式“动+动”结构中的动词性宾语 |
2.2.1 词类界定和宾语问题 |
2.2.2 动词性宾语的结构类型 |
2.2.3 动词性宾语的语义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宾式“动+动”结构的认知研究 |
3.1 动词的及物性对其作宾语的影响 |
3.1.1 及物性理论 |
3.1.2 动词及物性对其作宾语的影响 |
3.2 动词的象似性及其认知层级 |
3.2.1 谓语动词和动词性宾语的关系 |
3.2.2 象似性与认知层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语“动+こと/の”结构研究 |
4.1 日语品词分类和形式名词 |
4.2 日语动词性宾语考察 |
4.2.1 “动词性成分+こと(koto)”结构 |
4.2.2 “动词性成分+の(no)”结构 |
4.3 日语动词的象似性和认知层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和余论 |
5.1 结语 |
5.2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谓宾动词的考察 |
附录2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谓宾动词复数义项的考察 |
致谢 |
(8)纳苏彝语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彝族及其支系和彝语方言划分 |
1.1.1 彝族及其人口分布 |
1.1.2 彝语方言与分布 |
1.1.3 彝族文字及文献 |
1.2 纳苏彝族支系及其语言 |
1.2.1 纳苏彝族简况 |
1.2.2 纳苏彝族人口与分布 |
1.2.3 纳苏彝语方言与分布 |
1.2.4 纳苏彝语的方言归属 |
1.2.5 纳苏彝语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语音系统 |
2.1 声母 |
2.2 韵母 |
2.2.1 单元音韵母 |
2.2.2 复元音韵母 |
2.3 声调 |
2.3.1 基本调 |
2.3.2 变调 |
2.4 音节结构 |
2.5 语音结构特点 |
第3章 词汇系统 |
3.1 词汇分类 |
3.2 词汇的构成 |
3.2.1 单纯词 |
3.2.2 合成词 |
3.2.3 四音格词 |
3.3 借词 |
3.3.1 整体借用 |
3.3.2 彝汉合璧 |
3.3.3 借汉重组 |
3.3.4 仿汉新造 |
3.3.5 仿汉四音格词 |
3.4 纳苏彝语中的祭祀词汇 |
3.4.1 作斋类词汇 |
3.4.2 丧葬殡仪类词汇 |
3.4.3 祭祖祭神类词汇 |
3.4.4 享祭助法神名类词汇 |
3.4.5 消灾祓除类词汇 |
3.4.6 咒术技法类词汇 |
3.4.7 招魂类词汇 |
3.4.8 占卜类词汇 |
3.4.9 指路送灵类词汇 |
3.4.10 祈福类词汇 |
3.4.11 驱魔送鬼类词汇 |
3.4.12 道场法事神座图类词汇 |
3.4.13 祭祀仪式名类词汇 |
3.4.14 祭献物牲名类词汇 |
3.4.15 法具名称类词汇 |
3.5 词汇的基本语义关系 |
3.5.1 同义关系 |
3.5.2 反义关系 |
3.5.3 对称关系 |
3.5.4 同音关系 |
第4章 形态 |
4.1 名词的形态标记 |
4.1.1 亲属称谓等义类词缀(前缀)标记 |
4.1.2 名词的义类性别标记 |
4.1.3 名词的大称标记 |
4.1.4 名词的小称标记 |
4.2 施受“格”标记“Tha|~(33)/?o~(33)” |
4.3 领属标记“b?~(2)1、so~(33)” |
4.4 位格标记“tha~(55)、kê~(55)、tho~(55)” |
4.5 随同格标记“-b?~(33)/-du~(55)” |
4.6 从(由)格标记“t?~(21)” |
4.7 工具格标记“-?h?~(55)” |
4.8 动词的形态 |
4.8.1 纳苏彝语动词的“使动范畴” |
4.8.2 纳苏彝语动词的“体” |
4.8.3 纳苏彝语动词的“式” |
4.8.4 纳苏彝语动词的“趋向”范畴 |
4.9 形容词的形态 |
第5章 词类及其语法功能 |
5.1 名词 |
5.1.1 名词的分类 |
5.1.2 名词的语法功能 |
5.2 代词 |
5.2.1 人称代词 |
5.2.2 不定代词 |
5.2.3 指示代词 |
5.2.4 疑问代词 |
5.2.5 反身代词 |
5.3 数词 |
5.3.1 基数词 |
5.3.2 序数词 |
5.4 量词 |
5.4.1 类别词 |
5.4.2 度量词 |
5.4.3 时量词 |
5.4.4 动量词 |
5.5 形容词 |
5.5.1 形容词的组成 |
5.5.2 形容词的构成形式 |
5.5.3 形容词的否定形式 |
5.5.4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
5.5.5 语形容词的特点 |
5.6 动词 |
5.6.1 动词的分类 |
5.6.2 动词的及物性 |
5.6.3 能愿动词 |
5.6.4 动词的语法功能 |
5.7 副词 |
5.7.1 副词的类别 |
5.7.2 程度副词及功能 |
5.7.3 时间副词及功能 |
5.7.4 范围副词及功能 |
5.7.5 关联副词及功能 |
5.7.6 揣测副词及功能 |
5.7.7 否定副词及功能 |
5.7.8 次序副词及功能 |
5.7.9 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
5.8 连词 |
5.8.1 并列连词 |
5.8.2 承接连词 |
5.8.3 递进连词 |
5.8.4 选择连词 |
5.8.5 假设或转折、条件、因果连词 |
5.9 叹词 |
第6章 简单结构 |
6.1 基本语序 |
6.1.1 施受结构 |
6.1.2 受施结构 |
6.2 话题-述题结构 |
6.2.1 标记话题-述题结构 |
6.2.2 无标记话题-述题结构 |
6.2.3 双话题结构 |
6.3 存在-领有结构 |
6.3.1 存在结构 |
6.3.2 领有结构 |
6.4 疑问结构 |
6.4.1 是非问句 |
6.4.2 选择问句 |
6.4.3 疑问词问句 |
6.5 否定结构 |
6.5.1 单否定结构 |
6.5.2 双否定结构 |
6.5.3 否定的辖域 |
6.6 比较结构 |
6.6.1 标准结构 |
6.6.2 平比结构 |
6.6.3 差比结构 |
第7章 复杂结构 |
7.1 连动结构 |
7.1.1 连动结构的特点 |
7.1.2 连动结构的类型 |
7.1.3 连动结构的语法化 |
7.2 关系子句 |
7.2.1 关系子句前置 |
7.2.2 关系子句后置 |
7.2.3 无中心词关系子句 |
7.3 并列结构 |
7.3.1 并列连接词 |
7.3.2 并列结构的形式 |
7.3.3 并列结构的特点 |
7.4 主从结构 |
7.4.1 主从结构的基本语序 |
7.4.2 主从结构类型 |
第8章 纳苏彝语空间概念的语法表征 |
8.1 从空间与方位的语言认知看彝族的空间方位观 |
8.1.1 彝族关于“天”“地”的语言空间认知观 |
8.1.2 彝族先民语言空间认知中的“天白地黑”观 |
8.1.3 纳苏彝语的空间方位认知参照系 |
8.1.4 纳苏彝语方位词的二元对称语义分析 |
8.2 纳苏彝语的空间认知系统 |
8.2.1 纳苏彝语的拓扑空间 |
8.2.2 纳苏彝语的参照框架 |
8.2.3 纳苏彝语的相对参照框架 |
8.3 纳苏彝语的空间位移 |
8.3.1 纳苏彝语的空间位移 |
8.3.2 人体的空间位移 |
8.3.3 动物的空间位移 |
8.3.4 无生命物体的空间位移 |
附录 1:纳苏彝语长篇语料 |
附录 2:纳苏彝语方言土语词汇1000词对照表 |
附录 3:纳苏彝语词表 |
附录 4:纳苏彝语祭祀词汇 |
附录 5:纳苏彝语300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汉译伊斯兰教典籍《归真要道》整理与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末清初汉译伊斯兰教典籍概说 |
第一节明末清初汉译伊斯兰教典籍概览 |
第二节明末清初汉译伊斯兰教典籍的特点 |
第三节明末清初汉译伊斯兰教典籍的文献学价值 |
第二章 《归真要道》文献研究 |
第一节《归真要道》及伍遵契 |
第二节《归真要道》翻译特色 |
第三节《归真要道》版本考述 |
第四节《归真要道》校勘举隅 |
第三章 《归真要道》词类研究 |
第一节方位词的格标记用法 |
第二节代词的特殊功能 |
第三节助词个案研究 |
第四章 《归真要道》句式研究 |
第一节述补结构 |
第二节处置式 |
第三节比拟式 |
第四节倒装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归真要道》校注 |
凡例 |
目录 |
正文 |
附录二:《归真要道》各版本书影例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英语写作中常见的独立主格错误例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主格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
二、写作中常见的独立主格结构错误 |
1. 非谓语动词的选择错误 |
2. 连接方式错误 |
3. 缺少非谓语动词错误 |
4. 独立主格结构使用的环境不当错误 |
三、独立主格结构的句中功能 |
四、独立主格结构及其语法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基于语料库的韩语汉语助词对比研究[D]. 谢静.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D]. 苏日嘎拉图.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D]. 徐晗. 厦门大学, 2019(08)
- [5]基于格语法的藏语句法语义一体化研究[D]. 才华. 西藏大学, 2018(09)
- [6]动宾式“动+动”结构研究[D]. 徐小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上古汉语的代词[J]. 葛瑞汉,陈远秀,邓惠倩,赵璞嵩,李果,冯胜利. 东方语言学, 2017(02)
- [8]纳苏彝语语法研究[D]. 普忠良.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9]汉译伊斯兰教典籍《归真要道》整理与语言研究[D]. 丁桃源. 兰州大学, 2016(08)
- [10]英语写作中常见的独立主格错误例析[J]. 赵玉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