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载三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姚刚[1](2012)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文中提出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美国安然、世通等破产舞弊事件的发生,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把上述事件归罪于内部控制的失效,从而导致了美国《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又称萨班斯法案)的出台。该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报告内部控制的情况,同时聘请外部审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至此,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美国正式确立,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化浪潮。2008年5月,我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正式发布,明确自2011年起,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中实施,并于2012年起在上海深圳A股主板的所有上市公司中实施,要求审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由此,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正式开始实施。然而,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过程中,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存有较大的争论。这些争论既包括审计技术方法、缺陷评估标准、以及怎样开展整合审计等实务操作层面,也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层面,如内部控制审计对象是企业内部控制本身还是管理层关于内部控制的认定,审计范围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还是全面内部控制,是时点内部控制还是期间内部控制等。尤其是2011年以来,有学者指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为不能独立存在的系统寻找独立存在理由的尴尬境地,更有学者质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定位的合理性。基于此,本文认为需要回到审计理论的起点,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做出理论解释,进而回答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开当前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各种疑问,系统地构建内部控制审计理论框架,并指导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论的形成和审计准则规范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健康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所在!基于上述背景和选题,本文是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其目的是揭示内部控制审计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进而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及其实现机制,即解决“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对内部控制审计实务操作层面的研究,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审计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物,内部控制审计也不例外。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委托代理关系的变迁出发,考察内部控制审计产生的动因;从传统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与修复出发,揭示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本质及其合理性;通过对内部控制及其目标的再认识,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具体含义,进而确立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并结合内部控制审计的特殊性提出完善配套措施的建议。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即内部控制审计是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创新,是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传统委托代理激励机制是通过经营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来实现的,因而相应的监督机制只需要对剩余收益进行核实,即对委托代理结果进行监督,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当委托代理关系中各方利益取向发生异化时,仅仅依靠对委托代理结果的监督就不能起到对委托代理关系的监督作用,出现了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失灵,因此需要对委托代理监督机制进行创新,在对委托代理结果进行监督的基础上,增加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即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第二,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失灵来自于委托代理各方利益取向的异化,而这种异化来自于经济制度的创新。从委托方来看,现代金融制度创新,如公司股份制,资产证券化等,使得委托代理关系多极化和委托方多元化。委托代理关系多极化使得处于中间层的受托方同时又是委托方,利益取向变得模糊,而委托方多元化则使得委托方之间利益不完全一致,大股东可能剥削小股东而获利。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如有限责任公司制和保护性破产制度的引入,使得大股东可能通过剥削债权人,为获利而破产。从受托方来看,激励制度的创新,如股票期权制度的引入,使得受托方不再仅仅依赖于剩余收益的分享,而更多地依赖于股票收益。上述委托双方利益取向的异化,造成了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失灵。第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鉴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发表意见。对内部控制及其目标的理解将决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从而决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出发,结合企业契约理论关于企业契约不完备的观点,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契约观,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不完全契约的补充。从委托代理关系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包括:以所有者为中心的对经营者的控制和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对各级管理者、员工的控制。按照内部控制契约观,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降低交易费用,即保证康芒斯所称的第二类交易的效率,使其在企业组织中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第四,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内部控制有效性价值判断标准的确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审计结论的形成、内部控制审计配套保证措施的完善。本文按照内部控制契约观提出了内部控制降低交易费用的三种测度,即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层面、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测度;按照评价学原理,提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定性和定量评价路径,并结合内部控制降低交易费用目标提出了缺陷评估的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部控制审计结论形成的原则;考虑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审计成本效率和审计报告法律责任的特殊性,提出了完善相关配套保证措施的建议。
王丽萍[2](2009)在《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及我国之借鉴》文中认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质是追求公共服务价值的最大化,是追求建设民主政府和责任政府,这种追求正是受托责任的核心内容,这是绩效审计成为现代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也是新公共管理等理论的实践。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代表的政府审计中有85%以上的是政府绩效审计,和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相比,美国政府审计在审计战略的制定和管理、在追求对国会和国民的“责任、真实、可靠”方面的努力、在强化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规避审计风险方面、在提供强有力信息的能力和使审计工作更具前瞻性方面最有特色,对国会发挥的作用最大,也是使美国政府审计效率发挥最大的核心手段。这是需要我国特别加以学习借鉴的。美国政府审计的广泛绩效性不仅仅源自于它的独立性和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绩效管理的良好的制度环境基础,如,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独立的议会型的国家审计管理模式;完备的法制框架;健全的媒体监督;全民的民主平等意识等。这些正是我国目前进一步发展政府审计的制肘,也是我国适应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需要,由传统的政府管理制度转向更加科学和民主的新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必备基础,包括政府绩效管理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政府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监督,政府信息的公开,电子政务的推广等。倡导政府绩效管理思想是当前我国建立责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必备条件。要实现政府绩效管理,必须建立全国范围内上下一致的政府绩效管理战略框架和修正机制。必须保证国家审计地位的独立性和权利的独立性。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和媒体广泛参与,是我国当前进一步推进绩效审计的催化剂。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考核机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平台优势,创新以经济责任审计促绩效审计发展的思路,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从而争取《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中全面绩效审计目标的实现。本论文分为六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是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概述,包括相关的概念、主要特点和基本功能、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美国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开展绩效审计的环境建设、绩效审计的主要特点深入分析,在大量研读美国审计总署的自1991年以来的各种报告和审计成果、实地调研美国加州、麻省、纽约、华盛顿等地审计开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美国绩效审计的充分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审计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绩效审计标准和评估体系的完备性、规避审计风险的制度性方法的科学性、对人力资源的高度重视等特点。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针对我国当前加强责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要求,全面分析了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客观条件和环境约束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借鉴美国先进的绩效审计经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的思路,即完善政府环境、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业务体系,提出了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以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功能的作用,以及现阶段应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平台优势和组织制度优势以推进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共同发展,以经济责任审计促绩效审计发展的思路等。
李晓慧,胡爱鹏[3](2006)在《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变革的理解和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我们要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变革的特征,研究准则变革给市场经济带来的两面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使准则“外生制度内化”的建议
蒋喆[4](2004)在《风险导向审计及在我国运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世界范围内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诉讼“爆炸”式地增长,注册会汁师日渐成为一项具有高度风险的专门职业。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过程中,先后发生过很多震惊全社会的审计案件。尤其是最近爆发的“银广夏”事件和“湖北立华”事件,使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声誉”又一次受到重大打击,使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都步入了“信誉寒冬”时代。面对高度风险的社会环境,我国审计界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或帐项导向审计模式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一风险导向审计,运用新技术、新方法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可置疑,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现代审计模式。然而21世纪之初,安然公司破产案件揭开了美国审计业的“巨大黑洞”,被誉为审计界典范的国际会计公司之一安达信公司最终难逃解体的命运。这使我们怀疑风险导向审计是否是我们国家的最佳选择呢?由此,笔者专门针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体系及在我国运用的现状、必要性和局限性进行剖析,并探讨在我国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问题,希望能够籍此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助于我国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运用,有助于我国审计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与理论基础。审计模式依照审计目标的改变而不断演进,依次经历了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三阶段,风险导向审计与前二种审计模式相比具有五大优越性。同时,指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包括风险理论、重要性理论和方式理论。第二章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审计风险的涵义进行层层剖析,指出审计风险的本质特征是:审计主体承担损失的可能性。其次基于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经营风险、报告风险的增加,再加上审计风险的最终表现为承担法律责任,笔者提出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经营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十报告风险)x法律风险。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对各风险要素进行剖析,先从外围大的经营环境出发,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确定总的审计风险水平,再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进行评估,最后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计算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 第三章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在前几章对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体系的总体描述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说明我国目前的审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指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如何保证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呢?本文则从准则制定、人员培训、公司治理、事务所管理、法制环境及其推广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对策探讨。
曾嵘[5](2003)在《连载八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文中研究表明
曾嵘[6](2003)在《连载七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文中提出 83.在其他银行的存款余额 存在 审计人员应考虑使用第三方确认函证。如果此余额为大量交易的结果,那么这种确认函的使用比单纯测试内部控制可以提供对于交易事项以及银行间余额准确性的更强有力的证明。有关银行间的函证程序包括术语以及函证要求,可以在ISA 1000“银行间函证程序”中找到。 计 价 审计人员应该考虑在评价存款银行资信状况下存款的可收回能力。这种评价程序与对贷款估价的程序是一样的,对贷款的估
曾嵘[7](2003)在《连载五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文中研究指明
曾嵘[8](2003)在《连载五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文中研究表明
曾嵘[9](2002)在《连载三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文中指出 了解风险管理过程28.管理人员运用控制程序或业绩指标来管理主要业务、控制财务风险。一个有效的银行管理系统通常需要以下内容:★高级管理人员应监督并参与控制过程。高级管理人员应制定书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并与银行的商业策略、资产能力、管理专家水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可接受的风险种类、数量相适应。高级管理人员还应负责在银行内部建立强调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和较高职业道德的企业文化,通常下设特别委员会负责该职能的实现。一般管理人员则应执行由高级管理人员制定的策略及政策,并保证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维护。★确认、计量、监督风险:影响银行目标实现的重要风险应该在事先设定的限制和标准基
二、连载三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载三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1)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理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发展的综述 |
二、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和审计目标的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理论解释 |
第一节 从委托代理关系到财务报表审计 |
一、 委托代理关系的两个基本问题:利益冲突与信息不对称 |
二、 委托代理激励机制与委托代理监督机制 |
三、 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与财务报表审计 |
第二节 经济制度演变与传统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 |
一、 经济制度演变与委托方利益取向异化 |
二、 经济制度演变与受托方利益取向异化 |
三、 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取向异化导致传统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 |
第三节 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 |
一、 委托代理监督机制创新:修复委托代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
二、 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学属性 |
一、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外向型管理审计 |
二、 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外向型管理审计的可行性 |
第五节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化的合理性 |
一、 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向社会披露的合理性 |
二、 政府强制性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合理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内部控制本质及目标的再认识 |
一、 内部控制概念辨析 |
二、 内部控制契约观:内部控制本质是企业不完全契约的补充 |
三、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降低交易费用 |
第二节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确定 |
一、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是鉴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发表意见 |
二、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鉴证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 |
一、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实现机制的理论阐述 |
二、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实现机制的核心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内部控制标准 |
第一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 |
一、 内部控制有效的涵义 |
二、 内部控制有效的结果观与内部控制有效的过程观 |
第二节 基于内部控制契约观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测度分析 |
一、 依据降低交易费用作用层面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分解 |
二、 依据降低交易费用表现形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分解 |
三、 依据降低交易费用运行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分解 |
第三节 内部控制标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价值判断尺度 |
一、 国外主要内部控制标准及评价 |
二、 我国现行内部控制标准及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审计结论形成 |
第一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
一、 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回顾 |
二、 内部控制契约观下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路径分析 |
第二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性评价方法 |
一、 详细评价法 |
二、 风险导向评价法 |
三、 现行准则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定性评价路径的运用 |
第三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
一、 简单的加权平均评价法 |
二、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四节 基于内部控制契约观的有效性认定与审计结论形成 |
一、 内部控制有效性认定与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
二、 基于内部控制降低交易费用目标的内部控制缺陷评价思路 |
三、 内部控制审计结论形成与审计报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实现的保证措施 |
第一节 独立性问题 |
一、 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的特殊因素 |
二、 保证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
第二节 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问题 |
一、 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挑战 |
二、 提高审计师从事内部控制审计所需专业胜任能力的措施 |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计成本与审计质量问题 |
一、 内部控制审计成本与审计质量的权衡:来自美国的启示 |
二、 提高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的措施 |
第四节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法律责任问题 |
一、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信息传递与市场影响 |
二、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法律责任的不确定性与豁免条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及我国之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主要观点和创新 |
第一章 政府绩效审计概述 |
第一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 |
一、审计与绩效审计 |
二、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 |
三、财政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 |
四、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
五、账项基础审计、系统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 |
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特点与基本功能 |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特点 |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功能 |
第三节 政府绩效管理和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企业家政府理论 |
三、公共管理学的有关理论 |
四、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五、科学发展观 |
六、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理论 |
第二章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美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案》 |
二、《预算和会计法案》的内容和意义 |
三、初期稽核为主的审计服务 |
四、美国审计体系、机构和职权 |
五、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美国现代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一、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
二、加强政府管理的新理论的出现 |
三、克林顿的政府绩效评估运动 |
四、美国现代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
五、绩效审计成为世界审计的主流 |
第三章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建设 |
第一节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基础 |
一、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二、议会型的国家审计管理模式 |
三、完备的法制框架 |
四、健全的媒体监督 |
五、全民的民主意识 |
第二节 全面政府管理绩效的建立 |
一、克林顿的国家绩效评估和政府重塑 |
二、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
三、政府绩效评估对绩效审计的作用 |
第三节 职业道德和信用体系建设 |
一、法律层面的规定 |
二、审计对领导者影响因素的考量 |
第四章 美国现代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特点 |
第一节 充分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审计战略眼光和前瞻性 |
一、政府审计的战略规划及修正机制 |
二、战略计划的制定以充分的风险评估为可靠依据 |
第二节 绩效审计标准及评估体系的完备性 |
一、绩效审计标准 |
二、绩效审计的评估体系 |
第三节 规避审计风险的制度性方法的科学性 |
一、对审计的风险格外关注 |
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性 |
三、充分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
四、内部控制框架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
五、强化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对规避审计风险的作用 |
第四节 对人力资本的高度重视 |
一、培育审计人员对职业的骄傲 |
二、加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控制 |
第五章 中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客观条件 |
第一节 中国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的必然性 |
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 |
二、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二节 中国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约束 |
一、行政模式下的国家审计框架的不足 |
二、现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弊端 |
三、现有政府决策机制的弊端 |
四、现有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弊端 |
第三节 产生问题的根源 |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 |
二、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对公共财政监督的弱化 |
三、不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管理和财政管理体制 |
四、监督主体的缺失 |
第六章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 |
第一节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探索 |
一、深圳特区绩效审计的先行探索 |
二、全国范围绩效审计的开展 |
三、政府绩效审计探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完善绩效审计必备的政府环境 |
一、建立政府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协调和分离体制 |
二、建立更透明的政府 |
三、加快电子政府的建设 |
四、建立明晰的问责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第三节 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
一、美国公共预算体制对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启示 |
二、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绩效预算 |
三、进一步落实和发挥人大对预算的监督作用 |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业务体系策略 |
一、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发挥审计的前瞻性作用 |
二、建立更加明晰而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战略 |
三、促进政府和企业建立科学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
四、建立适应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和审计指南 |
五、建立独立审计人员的责任和激励机制 |
六、以经济责任审计促绩效审计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变革的理解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变革的特征 |
1. 拓展了准则的框架体系 |
2. 全面引入风险审计 |
3. 体现了国际趋同的要求 |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变革带来的影响 |
1. 增加审计工作量的两面性 |
2. 增强社会公众对行业信心的两面性 |
3. 促使注册会计师有效配置审计资源的两面性 |
4. 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范围的两面性 |
三、促使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外生制度内化” |
1. 建立起畅通的准则执行和进一步完善的渠道 |
2. 建立专业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机制 |
3. 营造审计报告必须有合理的审计时间作为支撑的执业环境 |
4. 增进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动权 |
(4)风险导向审计及在我国运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与理论基础 |
1.1 审计技术方法发展的三阶段 |
1.2 风险导向审计之于帐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比较 |
1.3 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 |
2 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风险分析 |
2.1 审计风险的涵义和特征 |
2.2 审计风险模型及要素分析 |
3 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3.1 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 |
3.2 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 |
4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的选择和对策 |
4.1 我国的审计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4.2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
4.3 我国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连载三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D]. 姚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2]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及我国之借鉴[D]. 王丽萍. 武汉大学, 2009(05)
- [3]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变革的理解和思考[J]. 李晓慧,胡爱鹏. 中国总会计师, 2006(04)
- [4]风险导向审计及在我国运用的研究[D]. 蒋喆. 江西财经大学, 2004(04)
- [5]连载八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J]. 曾嵘.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3(05)
- [6]连载七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J]. 曾嵘.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3(04)
- [7]连载五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J]. 曾嵘.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3(03)
- [8]连载五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J]. 曾嵘.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3(02)
- [9]连载三 国际审计实务准则(IAPS)——银行财务报表审计[J]. 曾嵘.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2(12)
标签: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委托代理论文; 财务报表审计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