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工作站材料消耗考核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提出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黄丽丽[2](2021)在《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学界也由此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近年来,广西也跟上教师专业化发展浪潮,大力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当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发现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归因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建议。在理论部分,研究阐述了终身教育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核心观点。从中等职业教育随时代不断变化的趋势来论述终身学习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从共同愿景、奋斗目标、自我超越等方面来阐明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教师自身需要来分析双因素理论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指导作用,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现状调查部分,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以广西7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6位中等职业学校校长、9位中层管理干部,与4位教师进行深入交谈,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经调查分析得知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师队伍结构不优、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专业知识不足、专业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态度不积极。研究从教师、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三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存在问题的原因,发现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理解偏差;教师自我定位不清晰;教师职业成就感不高;教师信息化意识不强;教师学术修养匮乏;教师实践经验有限。学校方面主要有培训缺乏系统性;校企合作不密切;评价机制不完善。教育管理部门方面主要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推进过程不理想;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据此,研究从三个方面建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教师必须明晰专业理念、明确自我定位、增强职业成就感、强化信息化意识、提升科研能力与实践技能;学校要在教师培训、校企合作和专业化评价机制构建上下功夫;教育管理部门则应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落实相关政策、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期许与教育责任。关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形势下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突围路径和必然走势。
刘凤文竹[3](2020)在《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文中指出技能及其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技能传递自工业革命以来便成为现代工厂发展的重要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传递成为影响中国国企培养技术工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初期,面对中国制造业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在总结地方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与政府制度性力量的推动,我国诸多行业内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且在国企工厂中尤为典型,它是集传艺带徒、技能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性组织,其出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对工人技能形成与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某高铁制造企业K厂若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田野调查,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及有效运转所依托的社会性,循着“环境—组织—关系”的研究框架,努力从总体上和多角度地对这一独具特色的组织形态展开研究,并对技能短缺背景下中国国企组织内部形态变迁及其对技能形成与传递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与概括。首先,本文从宏观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及企业环境展开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依托于一定地方性组织经验,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此外,大师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为其提供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是嵌入于企业既有制度体系之中并与之互补与融合共生的: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集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技能提升平台,其嵌入有助于厂内既有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技能等级分层与提升而进行差异化激励的;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种非行政建制性组织,本身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奖励机制,需要嵌入既有制度并与组织内部分配问题、升迁问题及职业流动等问题关联后才得以发生最大效用,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缺乏有效劳动激励的局限,激发了工人群体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了大师工作室的制度活力与影响力,在适应既有制度的过程中使得双方均得到了整合与升级。其次,在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追问和回答宏观制度环境对形塑其生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注意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非是工厂内部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工作团队,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整合能力与平台性质的组织,并与厂内既有“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发生着复杂的关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工厂普遍实行以“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对工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成为工人技能培训与形成的基本组织结构,导致技能传递主要是在一定的行政生产单元内进行,技能资源相对单一,传递边界较为封闭。伴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企业内既有的技能传递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形成了以“班组+工作室”的重层结构模式。这种技能传递的复合组织结构,并不是班组元素与工作室元素的简单相加过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师工作室是将原有一线高技能工人按照技师及以上级别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其选择范围跨越了班组、工段甚至是车间,打破了既有的纵向垂直范围,有的工作室还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校等相关主体加入其中,其着眼点在于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生产联结关系,该模式更具多元主体性;第二,从技能传递方式上看,扩展了技能传递的渠道,大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高水平工人的团体,不仅能够对一线工人进行“拔高式”的培养,并能够以工作室的名义集中工人技能资本承接工厂重要的技能攻关项目、帮助行政部门举办技能大赛,还能通过资源引入的方式突破以往班组培训模式的相对单一性,其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第三,从组织属性上看,该重层模式是将带有行政性质的纵向结构与带有非行政性质的工作室有机结合,使传统的纵向体系逐步转化为纵横联合的、具有交叉性的复杂格局,这种模式对于以往的组织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多方资源引入与重组生成了一种具有平台性质与整合能力的组织,同时作为一种“技能共同体”也使得工人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技能传递中明显凸显,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最后,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种新的互动形态,使工厂内原有的技能传递关系更为复杂化,其中师徒制改革下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师徒二人的关系似乎是通过技能的“传”与“承”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简单的范畴,而是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间有建立在利益互酬关系上的“吸引与亲和”;有由于师徒合同短期化带来的“浅关系”;有由于徒弟数量膨胀导致传递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化;也有从工作室工作角度而产生的师徒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此外,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双向互惠与博弈并存,而工作室外普通一线生产工人对于工作室的“不参与”与“积极联系”也成为企业内部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上述多面向的关系互动和态度取向构成了工厂内真实的关系形态,不仅使得技能形成与传递被编织在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同时也对企业技能传递关系的治理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笔者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企内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群体的行为选择等多元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只有同时将环境、组织与关系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析框架,才有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通过“环境—组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全面认识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现为代表的国企内部组织形态变迁,并在此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变迁对于技能形成与传递有效性的影响。
司晓东[4](2020)在《高温单相流管内流场对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由流动加速腐蚀(Flow-accelerated corrosion,FAC)引起的输运管道破裂事故从未停止,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有的还酿成了人员伤亡的悲剧,因此围绕FAC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入发展。影响FAC的主要因素有水化学工况、管材成分和流体动力学。关于FAC的研究可分为两个研究方向,第一个研究方向针对前两个因素;第二个研究方向针对第三个因素,通过研究管内水或汽-水混合物的二次流不稳定性、湍流结构演化等流动特性,从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入手,分析流体动力学因素影响FAC的机理。本课题属于第二个研究方向,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管内流场对FAC的影响机理,重点针对弯管段和孔板下游管道在局部区域形成的流动形态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目前在实验室开展的循环回路FAC试验装置非常少,现有的循环回路FAC装置大多只适用于常温常压条件,循环水箱和循环管道均为树脂材料,不能满足试验对压力和温度的需求。此外,现有的FAC速率数据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在现场测量壁厚,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且常存在较大测量误差。本文针对常发生严重FAC的典型管段,搭建能反映实际流动的高温循环回路试验系统和设计能够直接嵌入到管壁上的高温阵列腐蚀电极,电极表面与管壁内表面完全一致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探针形传感器会干扰流场的问题;试验过程中能够在线实时地获取不同位置处的局部FAC速率,既可对比不同位置处FAC速率的差异,又可掌握某一特定位置处FAC速率随时间的变化。(2)已有的关于高温条件下弯管段FAC速率分布的试验研究很少,且缺乏系统性,常温条件下机理的解释是否适用于高温条件下还有待验证。考虑到这些问题利用阵列腐蚀电极技术研究了不同pH、不同流速、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管材弯管段FAC速率及其分布。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阵列腐蚀电极的最小电荷转移电阻和最大腐蚀电流均位于弯管段最外侧,FAC最严重区域位于弯管最外侧,说明高温条件下弯管段阵列腐蚀电极存在电偶腐蚀效应。在电偶腐蚀系统中,弯管内弯侧阵列腐蚀电极作为阴极,腐蚀速率受到抑制;弯管外弯侧阵列腐蚀电极作为阳极,腐蚀速率被加速。(3)究竟何种流体动力学参数能准确反映FAC过程的强弱,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湍动能、湍流强度、剪应力以及径向分量都有文献推荐过。因此结合阵列腐蚀电极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探究高温条件下弯管段局部FAC速率与流体动力学参数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通过将试验得到的弯管段FAC速率分布与模拟得到的流场分布作对比分析,建立流体动力学参数与FAC之间的联系,确定径向速率可以作为准确表征弯管段FAC速率及其分布的指示参数,以径向速率的大小作为衡量FAC速率的标准。(4)目前多数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湍流模型的选取、网格的划分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等都会对模拟计算结果特别是对流动形态较为复杂的局部流场有很大的影响。使用未经验证的CFD模型难以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为此利用指示参数确定降低FAC速率的可行性预测方案并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提出能够表征高温条件下弯管段FAC速率及其分布三种预测方法,并结合弯管段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其有效性。此外,应用所提出三种预测方法来分析不同孔径比孔板下游管道腐蚀速率及其分布,验证预测方法的通用性。本文研究可应用于化工、核电、火电等工业的水和汽-水输运管道的设计优化、运行监测和检修维护策略制定。
贾子文[5](2020)在《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迅速发展,风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风力发电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力来源。然而,伴随着大规模风电场的投产运行,老龄化和出质保机组占比不断上升,风电机组的高故障率和落后的运维管理水平导致风场设备运维资本投入逐年走高。如何保障风电机组安全运行,提高机组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已成为风电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并网风电机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内容研究,深度剖析机组运行特性,开展了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方法和应用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深入研究风电机组故障发生及演化规律。在其指导下,从机组设备运行状态安全性角度、设备能源效率转化能力的经济性角度和设备性能可靠性角度,展开了对风电机组3大系统、42个典型故障模式机理问题的全面分析,明确了各故障模式与征兆间的映射关系。引入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方法,对机组故障机理知识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与表述,形成了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知识体系。其次,基于风电机组故障机理分析,开展了机组状态指标分析与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以综合评价理论为指导、风电机组结构及功能特点为技术支持,明确机组运行状态指标的选取原则与层次原则,进行了指标体系的初建,构建了机组设备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设备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角度全面分析机组运行状态指标特性,形成了“三维一体”的机组运行状态指标表征机制,明确了指标与设备功能的对应关系。提出基于对应分析的多块分析方法,从设备运行状态角度出发,展开了设备运行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明确了指标与设备的对应关系,完善指标体系内容,完成“指标-设备-功能”三者关联的机组运行状态指标体系的搭建。接着,针对目前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存在状态估计不准确、模型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以多元信息为主导,指标体系为支撑的多同质、异质模型有机结合的复合网络诊断模型。(1)从网络结构上,多层、多级的拓扑结构形成了“由整体到局部”的解析路径,将机组复杂故障问题逐层分解,降低故障整体分析难度,简化网络结构,提高模型分析效率与可行性。(2)从模型功能上,复合网络模型包含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故障预警和诊断等与状态分析相关内容,形成了系统化的诊断流程。(3)从分析可信度上,复合网络在预警环节提出因子分析改进的层级NSET分析方法(FA-HNSET),通过数据指标特性对设备运行状态表征程度的分析,合理筛选多元化的预警样本,以提升样本数据特征及预警精度。诊断环节提出ETA-FPN多重网络模型,建立了顶层故障事件推理同局部故障征兆推理相融合的双层推理机制,并通过改进信息熵方法对模型网络节点信息进行全面解析,合理构建网络结构,实现了对机组故障事件的时序性和关联性描述,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4)从分析效果上,复合网络系统化、流程化的诊断策略可为机组故障诊断结果提供完整的证据链条,在实现机组故障全面描述的同时,为机组健康维护提供关键信息支持。再次,进行了风电机组健康维护问题的全面研究。(1)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机组进行层级健康评价,通过评价结果确定制定维护决策的必要性。(2)通过ARMA模型,对机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合理演绎,预测故障劣化趋势,准确锁定维护作业时刻,保证设备维护的有效性。(3)以FMEA与FTA理论方法为指导,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故障模式及具体故障设备的维修顺序,并运用逻辑决策图分析与故障底事件性质划分方法,确定具体故障事件的维修方式,完成机组设备健康维护具体工作的制定,提高机组维护工作的针对性。最后,将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技术框架应用于工程实践。依托国华沧州风电场1.5MW陆上风电机组,开展了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的研究工作。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基于B/S构架模式设计并开发了 1.5MW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以推进论文研究工作的成果转化和工程应用。
李平[6](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傅衍[7](2020)在《基于政策目标达成与政策体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国际人才竞争的本质是吸引人才跨国流动与集聚,国家治理转型的重要智力来源之一是高稀缺、高绩效表现的高层次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是2008年中央政府首次推出面向国际的国家级人才战略计划,以往研究揭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是知识技术溢出与促进倍增生产的有效渠道,在自上而下的强政策执行推动下,人才回流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得以重塑。尽管研究者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特征、创新表现及政策效果进行了局部探索,但尚未提出一个系统的政策绩效评估框架来考察政策绩效的全面影响。基于已有公共政策评估框架和人才政策绩效测量基础,本研究围绕提出了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绩效评估框架,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予以评估。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政策目标达成与政策体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双轮评估框架,前者沿用“政策制定者—政策目标—政策绩效”的自上而下路径、经济学框架与事实评价逻辑,以结果测量、政策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证为核心,关注政策效果为中心的客观绩效;后者沿用“政策对象—政策体验—政策绩效”的自下而上路径、行为学框架与政策满意度评价维度,关注政策满意度等相关政策体验为中心的主观绩效。围绕这一框架,研究开展了两条路径下主客观绩效的三个平行评估。研究遵循多重方法主义操作,通过指标法为基础的定量测量,实验设计为基础的项目论证,问卷和访谈为基础的政策对象调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测量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客观绩效。研究遵循“政策目标分解-政策绩效观-指标体系确定”的步骤,构建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域内海外高层次人才作系统的分类绩效测量,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通过因子分析,创业类、企业创新类、高校创新类的分类型指标体系均得到了“原生—派生—溢出”维度对应的因子内涵;第二,从规模绩效和个体绩效的测算结果表明,规模绩效对政策制定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经济社会价值)的一定实现,个体绩效反映了政策的高层次人才筛选效应发挥;第三,区域聚类的千人绩效方差分析揭示,不同市场水平、政策干预水平下的创业千人与企业创新千人绩效均有显着差异,创业千人绩效中市场水平导致的差异更大,企业创新千人绩效中政策干预水平导致的差异更大。(2)论证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干预净效应。研究沿用实验思路和双重差分模型,以高校千人计划入选者为实验组,以经匹配的未入选者为对照组,对高校千人计划出台是否影响了学术生产力的政策效应进行论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通过倍差法的回归分析和平行趋势的稳健性检验,发现对于核心作者的论文质量、核心作者的论文被引频次以及非核心作者的论文被引频次三个反映学术产出的指标,青年千人计划政策均对其有显着正向作用;第二,青年千人计划政策对学术生产力提升有显着的持续效应,并在第三年的激励效应大幅增加,在此后保持相对较高稳定的政策效应攀升速度,尤其在政策实施第八年对核心作者的SCI论文发表质量这一指标的影响达到12%;其他控制变量中,年龄、性别对学术生产力无显着影响,海外经历时间(长)、海外经历丰富性(跨国多)、博士后经历(国外)、博士毕业学校国别(国外)、博士毕业学校排名(靠前)对学术生产力有显着正向影响。(3)检验了政策满意度的期望不一致模型。在政策体验评估模式下,研究围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供给质量、政策期望、期望不一致感知、政策繁文缛节、政策满意度等变量,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拔靴法的中介效应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人才政策对象的政策供给质量感知、期望不一致的正向落差对政策满意度有显着正向作用,政策期望、繁文缛节对政策满意度有显着负向作用;第二,期望不一致在政策供给质量与政策满意度的变量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期望不一致在政策供给质量与政策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比重(中介效应量)为18%;第三,期望不一致在政策期望与政策满意度的变量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期望不一致在政策期望与政策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比重为66%。总体,政策满意度的期望不一致模型得到验证。最后,研究总结了在样本量、绩效指标选取、研究方法上的可改进之处,并提出了“人才政策治理水平”、“人才政策创新实践案例研究”和“政策战略框架构建”三个可拓展主题的未来研究展望。
杨琪琪[8](2020)在《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名师工作室是集教研、科研和培训学习为一体,能在一定程度上聚合乡村名师资源,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组织。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研究遵循一般组织行为研究范式,组织行为理论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困境研究的诠释力。基于组织行为理论视角,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涉及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运行、组织变革四个变量。以此观之,当前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组织目标存在偏差,执行效率偏低;组织结构失衡,资源流通不畅;组织运行程序失调,机制存在漏洞;组织变革阻力大,长效运行动力不足等。究其机理,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目标定位模式化,学员参与动机功利化;组织内异质性程度低,组织外管理结构错杂;组织运营程序失调,运行模式固化;组织缺乏变革理念与技术。因此,完善乡村名师工作室行为机制,首先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乡村教师为理念,完善目标操作细则;其次,合理规划组织结构,提升工作室运行效率;再次,简化组织运行程序,完善组织运行机制;最后,革新理念与技术,推动组织变革。
宋哲[9](2020)在《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化。终观当前研究,由于研究者们拥有不同的研究关注点,使得至今仍未对企业战略变革得出一个的指导框架。怎样不断通过战略变革实现转型?怎样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怎样打破组织惯例刚性?怎样克服变革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这些问题业己成为战略变革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西部资源型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其丰富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特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随着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位下降、环保政策趋紧等原因,这类企业不得不考虑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启动新的战略。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定为中国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的占有为优势,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来获取竞争力的企业,该企业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所进行的战略资源配置模式的改变。近30年来,学术界将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型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有效的战略变革,包括5种路径,尽管伴随着大量的争论,但基本上形成了理论界普遍的认识。无论哪一种战略变革都没有详细说明促成这样的战略所必须攻克的在显性战略下隐藏的隐性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的障碍。能否攻克组织固有的障碍,使战略变革成为理想中、自然而然的。因此,在学术上战略变革实际上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即组织惯例在战略变革中的重要性作用,是一种什么样的惯例使得一些企业总是能够积极采取正确的、适当的战略,很少出现错误,最终能够基业常青。由此引发了关于组织惯例、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探讨。一些学者认为组织惯例是一个难以为“外人道”的“黑箱”。本文引入以组织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破解“组织惯例—动态能力—战略变革”的作用机理以及实践中的成功路径,丰富学理研究,解释战略变革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将“成功经验”的总结构造一套丰富的、有效的理论,指导企业应对内外部的变化,克服自身的不足。本研究构建基于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理论,为西部资源型企业提供指导帮助。本文在总结国内国外的最新研究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互动的视角上,以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为研究对象,以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为影响因素,采用实地调研法、逻辑演绎法、实证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分析组织惯例、动态能力和战略变革关系,深刻揭示加快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本质要求,研究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过程、机理和机制等内容。首先,本文深化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理论研究。分析了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原因、经验、序贯、动力机制和情景机制,根据成长阶段分析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模式。提出了影响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的关键因素是核心价值观、理念、治理结构、制度和流程,关键机制是组织学习、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制。揭示了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形成动态能力、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机理。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以企业战略演进和组织变革为载体,通过组织学习,按照组织惯例变异—搜寻—复制—保存四个程序推动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的演化,并由探索式学习—知识外显化—利用式学习—知识内隐化四种方式来推动完成战略变革,而一旦形成新的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企业就可以据此摆脱“路径依赖”,实现竞争优势。本文深刻揭示了在战略变革程序中被遮蔽的过程及内生系统动力机理,为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壮大、做强、做优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其次,本文选取西部资源型企业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实证检验发现: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正相关,但其中内隐规范对动态能力影响不显着;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正相关,但其中内隐规范对战略变革影响不显着;西部资源型企业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正相关,但其中感知响应能力对战略变革影响不显着;动态能力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但其中感知响应能力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与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正相关,环境动态性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管理自主权与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正相关,管理自主权在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再次,本文选取昆明钢铁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及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4家西部资源型企业开展调研和验证性案例研究。一是研究公司战略变革的序贯、机制、过程,并细致刻画了企业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基于组织惯例和动态能力影响作用的战略变革。二是研究西部资源型企业发展与战略变革过程及结果,对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成功因素的逻辑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日趋紧张甚至枯竭的条件下,西部资源型企业突破资源陷阱,成功转型的另一种战略路径,即“组织惯例—动态能力—战略变革”路径,展望了这一路径的学理价值。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和贡献,提出了不足与展望。
赵平利[10](2020)在《“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的新常态 ——以Y市J区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调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重心的下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演绎重组,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得到政学两界的高度关注,学界关注的起点是调适的鲜活经验及嬗变。城市街道办事处是区一级国家权力的派出机关,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传输国家权力,文章中是国家力量的代表;社区是1978年调适后产生的新事物,是变革环境中社会的集中场域,法律界定为自治组织,文章中是社会集合体,上传社情民意。学术界对街道办事处与社区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从法律对二者地位的界定出发,鉴于历史经验或者预防国家权力对社会力量过分干预而主张国家权力的让渡和限定,为社会力量腾出更多的活动范围,对二者之间的互动性缺少关注,也缺少将二者关系放置在国家与社会视角下进行研究的尝试。本文的主题是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野指导下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性和共治性。认识变革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笔者从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关系调适切入,梳理比较学界成果,探寻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转变态势。探索过程采取梳理新世纪开始时期北京上海等地区采取的典型街社关系调适;以Y市J区为重点分析对象对比解析新时代其他地区的街社关系调适;对比梳理,求同存异,以发现若干特征与结构特点,谨给定旧常态与新常态概念称谓。既有的研究大部分从二元分野权力建构的模式出发,批判街道办事处对社区自治空间的占据,从而主张国家权力减弱传递力度,让社区回归自治规范。文章从梳理二者关系的历史变迁、关系互动的样本,比较了新世纪开始的调适和目前进行的调适样本,探索两个时段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的不同理路,从而发现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新旧两种常态。集中体现为旧常态下追求二元分野建构,新常态下走“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的路子。
二、解释工作站材料消耗考核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释工作站材料消耗考核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2)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响应国家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 |
2.丰富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应然使命 |
3.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 |
4.学习思考与浓厚的个人兴趣使然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中等职业学校 |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
3.教师专业化 |
4.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终身教育理论 |
1.终身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
2.终身教育理论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联系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
1.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观点 |
2.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联系 |
(三)双因素理论 |
1.双因素理论的核心观点 |
2.双因素理论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联系 |
三、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问卷设计 |
4.数据处理 |
5.信效度分析 |
(二)调查分析 |
1.基本信息分析 |
2.专业理念分析 |
3.专业知识分析 |
4.专业能力分析 |
5.专业发展分析 |
四、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优 |
1.“专家名师”型教师偏少 |
2.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 |
(二)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 |
(三)专业知识不足 |
(四)专业能力不强 |
1.信息化教学能力滞后 |
2.科研能力相对欠缺 |
3.专业实操能力薄弱 |
(五)专业发展态度不积极 |
五、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层面 |
1.教师专业化理解偏差 |
2.教师自我定位不清晰 |
3.教师职业成就感不高 |
4.教师信息化意识不强 |
5.教师学术修养匮乏 |
6.教师实践经验有限 |
(二)学校层面 |
1.培训缺乏系统性 |
2.校企合作不密切 |
3.评价机制不完善 |
(三)教育管理部门层面 |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2.政策推进过程不理想 |
3.教师准入制度不健全 |
六、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策略 |
(一)教师层面 |
1.明晰专业理念,重视专业化发展 |
2.立足中职实际,明确自我定位 |
3.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职业成就感 |
4.强化信息化意识,注重学习反思 |
5.树立学术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
6.完善知识储备,提升实操能力 |
(二)学校层面 |
1.精准对接需求,实施“三全”培训体系 |
2.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 |
3.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破除单一评价模式 |
(三)教育管理部门层面 |
1.多措并举,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2.协调合作,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
3.严格要求,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个案分析的文献 |
附录二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高技能工人短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
1.1.2 技能供需矛盾背景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技能传递”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
1.3.2 “技能大师”的界定 |
1.3.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概念与分类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从工作室制引发出来的问题 |
2.1.1 工作室制的起源及基本特征研究 |
2.1.2 不同学科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
2.2 工人技能形成问题综述 |
2.2.1 关于技能的差异性理解 |
2.2.2 从劳资斗争探讨技能问题:西方劳动过程理论 |
2.2.3 师徒制研究的三种路径 |
2.2.4 技能形成的国家(地区)体系与国际比较 |
2.3 工厂制度下组织和关系变迁研究综述 |
2.3.1 关于组织模式变迁的总体研究 |
2.3.2 西方工厂制度下的组织研究 |
2.3.3 苏联的工厂组织模式研究 |
2.3.4 中国国企组织模式研究 |
2.4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4.1 学术贡献 |
2.4.2 研究局限 |
第三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社会环境及过程 |
3.1 国企技能供需的矛盾与困境 |
3.1.1 技能短缺痼疾之源 |
3.1.2 国企内外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非均衡性变化 |
3.2 国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地方探索与国家介入 |
3.2.1 “类工作室制度”的地方性探索 |
3.2.2 国家介入: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生成及制度性推广 |
3.2.3 国家对技能大师的身份建构 |
3.3 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形成过程 |
3.3.1 早期探索: 工人自发组织“高铁技术沙龙” |
3.3.2 工作室雏形: 企业建立“金蓝领工作室”及“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
3.3.3 国家授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
第四章 企业环境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体系的构建 |
4.1 企业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制度管理 |
4.1.1 性质定位: 非行政建制性创新团队 |
4.1.2 平台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复合性与生产嵌入性 |
4.1.3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柔性激励与弱退出机制 |
4.2 制度关联: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 |
4.2.1 分层与晋升机制: “操作师”与“技能专家”评聘制度 |
4.2.2 激励机制与导师带徒绩效化 |
4.3 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的讨论 |
4.3.1 一种“柔性制度”: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属性的理解 |
4.3.2 与企业技能晋升制度关联: 由“身份性才报酬”到“行为性才报酬” |
4.3.3 企业的技能提供制度: 国企与国家在培训上的同一性 |
第五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的组织形态转换 |
5.1 班组制: 国企技能传递的传统组织形态 |
5.1.1 班组制下技能传递的具体形态 |
5.1.2 班组权力结构、动员能力与技能传递 |
5.2 “班组+工作室”模式: 国企技能传递的“重层结构” |
5.2.1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多元主体结构 |
5.2.2 作为“平台”的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对班组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
5.3 对工作室制度下技能传递组织形态转换的讨论 |
5.3.1 “跨界兼职”: 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的多元性 |
5.3.2 从“班组制”到“班组+工作室”模式转换的影响 |
5.3.3 对工人主体性的发挥与“技能共同体”的营造 |
第六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形态的展开 |
6.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关系变迁 |
6.1.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传统关系 |
6.1.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的变动 |
6.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的技能传递关系形态分析 |
6.2.1 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
6.2.2 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外普通工人的关系 |
6.2.3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和互动 |
6.3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关系的特征及评价 |
6.3.1 工作室场域下的师徒关系: 从“二元关系”到“发展性网络” |
6.3.2 技能传递的“公”“私”分离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企业组织形态变动与技能传递模式的变迁 |
7.2 “环境—组织—关系”框架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
7.3 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K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计名单及情况汇总 |
附录二:访谈者编码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合同样本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4)高温单相流管内流场对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流动加速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1 流动加速腐蚀机理 |
1.2.2 流动加速腐蚀形貌特征 |
1.2.3 流动加速腐蚀影响因素 |
1.2.3.1 流体动力学因素 |
1.2.3.2 环境因素 |
1.2.3.3 材料因素 |
1.3 抑制流动加速腐蚀的主要措施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流动加速腐蚀预测模型 |
1.4.2 流动加速腐蚀预测软件 |
1.4.3 流动加速腐蚀试验研究 |
1.4.3.1 流动加速腐蚀试验研究装置 |
1.4.3.2 流动加速腐蚀试验测量方法 |
1.4.3.3 流动加速腐蚀最新研究进展 |
1.5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温循环回路试验台设计 |
2.1 前言 |
2.2 试验回路的设计 |
2.2.1 高温循环水箱设计 |
2.2.2 高温循环水泵选型 |
2.2.3 涡街流量计 |
2.2.4 压力传感器 |
2.2.5 补水系统 |
2.2.6 电极的设计 |
2.2.7 控制柜 |
2.2.8 溶液配制室 |
2.3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试验原理与测试方法 |
3.1 前言 |
3.2 电极材料 |
3.3 化学试剂 |
3.4 试验仪器 |
3.4.1 金相磨抛机 |
3.4.2 金相显微镜 |
3.4.3 隔离变压器 |
3.4.4 电化学工作站 |
3.5 测试原理与方法 |
3.5.1 测试原理 |
3.5.2 电化学阻抗谱 |
3.5.3 极化曲线 |
3.6 流体动力学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20号碳钢弯管段流动加速腐蚀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与测量 |
4.2.1 试验电极制备和溶液配制 |
4.2.2 循环回路FAC控制系统 |
4.2.3 电化学测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pH对2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4.3.2 不同温度对2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4.3.3 不同流速对2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流速对三种碳钢弯管段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与测量 |
5.2.1 试验电极制备和溶液配制 |
5.2.2 试验测试条件与内容 |
5.2.3 电化学测量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流速对10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5.3.2 不同流速对Q235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5.3.3 不同流速对45号碳钢弯管段FAC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弯管试验段流动加速腐蚀预测建模与分析 |
6.1 前言 |
6.2 流体动力学参数对FAC的影响 |
6.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6.2.2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
6.2.3 边界条件与求解方法 |
6.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2.5 模拟结果与FAC试验结果对比 |
6.3 几何加速因子对FAC速率分布的影响 |
6.3.1 建立模型 |
6.3.2 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 |
6.4 FAC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
6.4.1 建立模型 |
6.4.2 10号碳钢FAC经验公式 |
6.4.3 Q235碳钢FAC经验公式 |
6.4.4 45号碳钢FAC经验公式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孔板下游管道流动加速腐蚀预测建模与分析 |
7.1 前言 |
7.2 流体动力学参数对FAC的影响 |
7.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7.2.2 边界条件与求解方法 |
7.2.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7.3 几何加速因子对FAC速率分布的影响 |
7.3.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7.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7.3.3 模型应用及验证 |
7.4 FAC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
7.4.1 建立模型 |
7.4.2 模型应用与验证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
1.1.2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面临的挑战 |
1.1.3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面临的机遇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发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的内涵 |
1.2.2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理论与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2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的研究现状 |
1.3.3 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维护的研究现状 |
1.4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应用研究 |
1.4.1 风电机组500小时运行考核试验 |
1.4.2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分析与知识表述 |
2.1 引言 |
2.2 系统科学背景下的运行状态分析 |
2.3 风电机组典型故障模式分析 |
2.3.1 风能捕捉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
2.3.2 传动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
2.3.3 发电机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
2.4 机组运行状态知识表述 |
2.4.1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风电机组故障知识表述方法 |
2.4.2 基于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风电机组故障知识表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指标分析与体系构建 |
3.1 引言 |
3.2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指标体系初建 |
3.3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1 安全性指标 |
3.3.2 经济性指标 |
3.3.3 可靠性指标 |
3.4 基于对应分析的多块方法下的指标体系确立 |
3.4.1 基于对应分析的多块划分方法 |
3.4.2 机组指标体系确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诊断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组故障诊断复合网络拓扑结构及功能描述 |
4.3 风电机组运行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
4.3.1 风电机组振动信号预处理 |
4.3.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无量纲趋势整理 |
4.3.3 t-s曲线趋势特征提取 |
4.3.4 实例分析 |
4.4 基于因子分析改进层级NSET方法的机组故障预警模型 |
4.4.1 层级NSET方法原理 |
4.4.2 残差统计分析 |
4.4.3 基于因子分析改进的层级NSET模型 |
4.4.4 实例分析 |
4.5 ETA-FPN多重网络机组故障诊断模型 |
4.5.1 ETA-FPN的定义 |
4.5.2 ETA-FPN层级结构与推理分析 |
4.5.3 改进信息熵的ETA-FPN模型构建方法 |
4.5.4 基于改进信息熵方法的ETA-FPN模型搭建 |
4.6 复合网络诊断模型实例分析 |
4.6.1 FA-HNSET预警分析 |
4.6.2 ETA-FPN网络模型诊断 |
4.6.3 基于FTA结构的故障原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电机组健康维护问题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模糊评判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健康评价 |
5.2.1 健康评价体系层次划分 |
5.2.2 评价指标劣化度的确定 |
5.2.3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模糊评判 |
5.3 基于ARMA模型的风电机组故障预测 |
5.3.1 ARMA预测模型描述 |
5.3.2 ARMA模型辨识 |
5.4 风电机组故障设备维护决策方法 |
5.4.1 基于FMEA的风电机组典型故障模式属性分析及风险评价 |
5.4.2 风电机组故障FTA分析 |
5.4.3 故障模式及底事件的维护方式决策 |
5.5 实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研发 |
6.1 引言 |
6.2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设计 |
6.2.1 设计目的 |
6.2.2 系统整体构架 |
6.2.3 系统功能设计 |
6.3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技术应用 |
6.3.1 系统信息管理及配置 |
6.3.2 系统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介绍 |
(6)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政策目标达成与政策体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全球人才流动中的政策干预作用与中国人才竞争力 |
1.1.2 我国人才政策主题与聚焦点演变 |
1.1.3 研究问题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人才、人才政策研究 |
2.1.1 中外对比视域下的人才内涵 |
2.1.2 人才理论基础与人才政策实践发展 |
2.2 公共政策评估研究:框架、标准、方法 |
2.2.1 公共政策评估框架 |
2.2.2 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事实标准与价值标准 |
2.2.3 公共政策评估方法: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
2.3 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研究 |
2.3.1 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的维度及指标 |
2.3.2 政策目标达成评估模式下的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研究 |
2.3.3 政策体验评估模式下的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研究 |
2.4 已有研究述评 |
3 研究分析框架及内容提出 |
3.1 研究分析框架 |
3.1.1 政策评估中的政策目标达成模式:绩效测量与干预效应论证 |
3.1.2 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下的政策体验评估模式 |
3.1.3 基于政策目标达成模式与政策体验的双轮评估框架提出 |
3.2 分析内容 |
4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及绩效测量研究 |
4.1 我国人才政策变迁与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缘起 |
4.1.1 人才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标志性政策 |
4.1.2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介绍 |
4.2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目标分析及绩效观确定 |
4.2.2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维度及细分指标确定 |
4.2.3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4.3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测量 |
4.3.1 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样本特征 |
4.3.2 分类型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描述性统计 |
4.3.3 分类型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规模绩效的区域评价 |
4.3.4 分类型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平均绩效的区域评价 |
4.4 基于区域聚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分析 |
4.4.1 区域创新能力中的政策-市场二元主体影响 |
4.4.2 市场因素及政策干预因素形成的区域聚类 |
4.4.3 政策绩效方差分析 |
4.5 结果讨论 |
4.5.1 政策目标的达成评估与政策绩效特征 |
4.5.2 区域绩效差异的可能解释 |
5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中的政策干预效应论证研究 |
5.1 学术生产力影响因素模型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样本 |
5.2.2 双重差分模型设定和变量测量 |
5.3 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5.3.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2 基本回归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结果讨论 |
5.4.1 “千人”高绩效从何而来:个体禀赋效应抑或政策激励效应 |
5.4.2 个体特征与学术绩效的关联讨论 |
6 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体验: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6.1 期望不一致理论与研究假设 |
6.2 变量测量、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
6.2.1 变量测量 |
6.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6.3 研究结果与假设验证 |
6.3.1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 |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相关性分析 |
6.3.4 基于逐步回归的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检验 |
6.3.5 基于Bootstrap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 结果讨论 |
6.4.1 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的检验结果讨论 |
6.4.2 提升个体政策满意度的政策启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主要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4.1 研究的不足 |
7.4.2 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乡村名师工作室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
(二)乡村名师工作室运行存在诸多困境 |
(三)组织行为可作为乡村名师工作室问题研究的切入点 |
二、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名师工作室研究文献计量统计 |
(二)名师工作室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名师工作室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名师 |
(二)乡村名师工作室 |
(三)组织行为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困境研究理论基础 |
一、“组织行为理论”的内涵解读 |
二、组织行为理论的逻辑维度阐述 |
(一)组织目标 |
(二)组织结构 |
(三)组织运行 |
(四)组织变革 |
三、组织行为理论与乡村名师工作室困境研究的适切性分析 |
(一)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遵循一般组织行为范式 |
(二)组织行为理论有效提升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困境研究结论的诠释力 |
第二章 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 |
(三)调查实施 |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 |
二、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现状 |
(一)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目标 |
(二)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结构 |
(三)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运行 |
(四)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变革 |
第三章 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困境及其发生机理 |
一、组织目标理解存在偏差,执行效率较低 |
(一)工作室目标定位模式化,细化程度不足 |
(二)学员目标意义理解偏差,参与动机功利化 |
二、组织结构框架失衡,资源流通不畅 |
(一)组织内异质性程度低,工作室发展上限受制 |
(二)外部管理结构交叉错杂,资源平台搭建不完善 |
三、组织运行程序失调,存在机制漏洞 |
(一)运行程序失调,管理侧重偏移 |
(二)运行模式固化,考核机制不健全 |
四、组织变革阻力大,长效运行动力不足 |
(一)组织缺乏变革氛围 |
(二)组织变革缺少技术支持 |
第四章 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优化机制 |
一、以建构全面发展共同体为目标,完善乡村教师精神世界 |
(一)构建适宜乡村教师全面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
(二)提升乡村名师工作室精神内核,淡化功利性学习目标 |
二、合理规划组织结构,提升工作室运行效率 |
(一)增加资源引入,活化乡村工作室“鱼塘”僵局 |
(二)合理规划管理结构,构建多方联动研修机制 |
三、优化组织运行程序,完善组织运行机制 |
(一)合理规划学员招收规格标准,简化工作室活动申报流程 |
(二)拓展活动研修模式,完善考评机制 |
四、革新理念与技术,推动组织变革 |
(一)开拓主持人经营思维,促进工作室理念变革 |
(二)提供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搭建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演化经济学理论 |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第二节 战略变革文献综述 |
一、战略变革的内涵 |
二、战略变革的动因 |
三、战略变革的过程 |
第三节 组织惯例文献综述 |
一、组织惯例的概念 |
二、组织惯例的维度 |
三、组织惯例的类别 |
第四节 动态能力文献综述 |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 |
二、动态能力的维度 |
三、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五节 组织学习文献综述 |
一、组织学习的概念 |
二、组织学习的过程 |
第三章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实践与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实践情况分析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面临的问题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原因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类型 |
四、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经验 |
第二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与模式分析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事件序贯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动力机制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情景机制 |
四、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的成长阶段 |
五、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模式 |
第三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机理研究 |
一、影响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更新的关键因素与重要机制 |
二、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机理分析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机理分析 |
四、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关系分析 |
五、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机理分析 |
六、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机理分析 |
第四章 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 |
二、组织惯例与战略变革 |
三、动态能力与战略变革 |
四、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六、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变量测度 |
一、组织惯例的测度 |
二、动态能力的测度 |
三、环境动态性的测度 |
四、管理自主权的测度 |
五、战略变革的测度 |
第三节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及处理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基本分析 |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结论 |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直接效应分析 |
四、中介效应分析 |
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六、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分析 |
七、结论 |
第五章 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 |
三、信度和效度 |
第二节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等四户案例研究 |
一、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二、昆钢战略变革原因、时点与过程分析 |
三、昆钢战略变革事件序贯、动力与情景机制 |
四、昆钢组织惯例演化形成动态能力分析 |
五、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昆钢战略变革分析 |
六、昆钢等四户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过程及结果 |
第三节 西部资源型企业案例分析与结论 |
一、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图谱 |
二、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成功因素的分析 |
三、西部资源型企业的战略变革政策与措施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贡献 |
一、理论贡献 |
二、应用贡献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企业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 B 企业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及战略变革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一、论文成果 |
二、课题成果 |
(10)“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的新常态 ——以Y市J区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调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 |
(二)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常态 |
(三) 街道与社区关系 |
第二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旧常态 |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旧常态样本分析的意义 |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旧常态样本分析 |
(一) 国家让渡形成社会自治型: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街社关系的调整 |
(二) 国家对社会管控型: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办事处鲁谷社区街社关系调适 |
(三) 国家与社会分离型:深圳市盐田区街社关系的调适 |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旧常态关系特征 |
(一) 国家让渡社会形成自治型 |
(二) 国家对社会管控型 |
(三) 国家与社会分离型 |
第三章 Y市J区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调适 |
一、国家—社会:街道社区之间的权力关系链条 |
二、Y市J区的街道办与社区基本情况 |
三、街道与社区体制关系变迁性阶段分析 |
(一) 1949:杭州试点建立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制度的移植 |
(二) 20世纪50年代: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制度共同建立 |
(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街道权力扩大阶段 |
(四)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街道办事事权增加、社区制度孕育产生 |
四、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街社关系的结构性分析 |
(一) 旧常态: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社会关系结构性 |
(二) 新常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社会结构性 |
五、Y市J区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调适动因机制 |
六、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调适的主要措施 |
(一) 政治领导权的调适:社区党委的建立 |
(二) 社区行政机构的调整: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 |
(三) 精简街道的重要举措:下沉运动 |
(四) 共治合作的技术道路:智慧建设 |
七、调适的效果分析 |
(一) 法律层面服务的共享性、互动性提升 |
(二) 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服务的仪式与典礼 |
(三)国家权力对社会权力的非正式行为 |
第四章 其他地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 |
一、上海市的关系调适:大社会,强服务 |
二、武汉市的关系调适:国家与社会的合作 |
三、北京市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调适:提升公共服务 |
四、其他省会城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适 |
第五章 Y市J区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常态 |
一、重大决策实施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客观情景陈述 |
二、国家与社会新常态关系的结构特点及表现 |
三、新常态的路径特征 |
四、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从旧常态到新常态 |
五、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新常态的结构性理路 |
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常态规定性的提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解释工作站材料消耗考核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黄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D]. 刘凤文竹. 吉林大学, 2020(01)
- [4]高温单相流管内流场对流动加速腐蚀影响研究[D]. 司晓东. 东南大学, 2020
- [5]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健康维护系统的研究[D]. 贾子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7]基于政策目标达成与政策体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绩效评估研究[D]. 傅衍. 浙江大学, 2020(10)
- [8]乡村名师工作室组织行为困境研究[D]. 杨琪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9]西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研究 ——基于组织惯例与动态能力作用的视角[D]. 宋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的新常态 ——以Y市J区街道办与社区关系调适为例[D]. 赵平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