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通式立交的建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飞,江文萍,马家俊,黄欣然,夏竹君[1](2021)在《复杂立交桥三维桥面模型的构建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复杂立交桥的三维建模,提出了一种立交桥面三维模型的高效建模方法。根据这一方法,使用基础测绘测量数据立交桥中心线和其对应宽度,以及城市数字表面模型数据提取得到的高程点,即可实现立交桥桥面模型的自动化构建,并使用三维开源图形渲染引擎(OpenSceneGraph,OSG)实现。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苜蓿叶形立交与菱形立交为代表的复杂立交桥进行实例建模分析。该方法可在极少人力物力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完成复杂立交桥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各类需求中大量立交桥、高架桥建模提供了高效途径。
张鑫[2](2021)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安全性评价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发生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范围内的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问题形势变得日益严峻。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的交通节点,对整个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和行车效率有直接影响。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范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占比高达30%。因此,本文对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几何参数设计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价,进而建立优化模型,旨在提升互通式立交合流区的行车安全和行车效率。本文首先结合行业内规范标准,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归纳分析,再分析互通式立交合流区范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的类型、原因及位置,结合人、车、路三个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分析影响合流区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最终选定出平纵线形、运行速度协调性、停车视距以及加速车道长度四个评价指标对互通立交合流区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四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科学、合理的赋值,从而建立互通式立合流区的安全性评价模型。然后,本文通过混沌算法和遗传算法建立混沌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并以安全性评价模型为此优化模型的适应度函数。然后把优化模型应用到工程项目实例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优化模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和约束条件,并以此编写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优化程序,再用优化程序对工程项目实例进行参数优化,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工程项目实例优化参数。最后运用CarSim仿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合流区道路分别建模,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以输出的侧向加速度、侧向力、车身侧倾角、车轮垂直荷载、竖向加速度五个指标对优化前后的实例项目合流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优化后的互通立交合流区行车稳定性、安全性是否优于优化前,并以此判断基于混沌遗传算法建立的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互通式立交合流区的行车稳定性有明显提升,基于混沌遗传算法建立的优化模型可以对合流区设计参数进行有效的优化,能有效提高互通式立交范围内的行车安全性,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运行效率。
涂圣文,赵振华,姚常伟[3](2021)在《组团型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文中指出为合理规划布置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工程,做到既能够提升出入境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又不影响过境交通及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对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境交通组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运行时间和出入境交通可达性二者组合效应最好为目标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并提出了模型求解的实用方法。最后,以某城市规划年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为应用案例,阐述了模型应用的具体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不仅考虑了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的实际影响因素,也便于实际应用。
韩雪艳[4](2020)在《多车道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设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货运比例的不断增加,客货混行导致的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多发等影响愈发显着,根据客车与货车车辆尺寸与动力性能的不同,建设客货分离的高速公路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国内对客货分离的研究多借鉴国外成果,由于我国道路交通运行特点与国外不同,还需针对我国道路情况对客货分离设置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以多车道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对其客货分离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建立了客车车道、客货混行车道以及货车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基于此提出客货分离设置条件。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呈现的规律建立适应我国道路交通组成特点的速度—密度模型,进而建立客车车道、客货混行车道以及货车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适用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客货分离设置方式;基于不同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结合客货分离设置方式,建立道路总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提出客货分离的设置条件;并通过建立不同客货分离方式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交通流具体运行规律进行探讨,验证了提出的客货分离条件的合理性。提出不同客货分离方式连接过渡段的设置技术。根据不同客货分离方式连接过渡段的交通运行特性,分析了影响连接过渡段交通流稳定的主要因素为交织运行与换道运行。针对车流交织运行,构建包含过渡段长度、交织流量比、单向车道数及货车车道数的过渡段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以达到过渡段最大通行能力的三级服务水平交通量为边界条件,确定了基于交织运行的连接过渡段最小值;针对换道运行,以车辆行驶在最不利车道为前提,建立了车辆换道模型,提出了基于安全换道的连接过渡段长度最小值。提出客货分离路段出口设置技术。结合客货分离路段客货车运行特性,分析影响出口交通运行的主要因素是货车的屏障效应,确定了识别货车屏障效应的二维参数,并采用离线聚类界定了产生屏障效应的条件。根据货车屏障效应建立了基于屏障强度的临界可插入间隙值计算模型,基于此,建立客车最大分流交通量计算模型与等待可插入间隙的平均等待时长计算模型。最终得到货车车道在不同交通流密度下的客车最大分流交通量、同向隔离开口段长度建议值、以及同向隔离开口终点位置距离分流点长度建议值。提出客货分离路段入口设置技术。基于货车屏障效应和临界可插入间隙理论,建立一次汇入区域以及二次汇入区域的最大合流交通量计算模型,从理论层面讨论了客车交通系统、货车交通系统与匝道交通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以断面平均速度和平均延误为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三系统关系,提出了保障合流区最大通行效率的三系统协调控制条件。提出不同客货分离方式的入口设置形式,并得到加速段长度、同向隔离开口段长度,以及加速段终点至同向隔离开口段起点长度建议值。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客货分离路段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较系统地指导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设置。
安实,宋浪,王健,王雅晴,胡晓伟[5](2020)在《非常规交叉口设计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非常规交叉口设计在中国的创新应用,选取U型回转、菱形互通式立交、借用出口车道左转、串联交叉口、连续流交叉口和平行流交叉口,系统梳理了各种类型非常规交叉口的几何布局、信号相位相序方案和控制策略,从理论研究和交通安全效益层面回顾了近10年来非常规交叉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各种类型非常规交叉口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常规交叉口信号配时建模和求解没有困难,且大多文献采用精确求解算法;非常规交叉口效益评估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不同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U型回转不宜设在左转比例过高的交叉口,菱形互通式立交适合于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借用出口车道左转在左转比例较高的交叉口表现较好,串联交叉口在过饱和状态下的效益最优,连续流交叉口和平行流交叉口在对称需求下的效益更佳;在交通安全方面,设置U型回转和菱形互通式立交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其他几种类型非常规交叉口由于数据量较少或缺乏数据,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因非常规交叉口运行规则与驾驶人的认知存在差异,在开放初期驾驶人会存在困惑,采用驾驶人培训、前车提示和交警现场引导等措施是有效的,自动驾驶技术与非常规交叉口设计相结合更有望加快非常规交叉口的应用和推广;整体来看,U型回转、借用出口车道左转和串联交叉口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良好,菱形互通式立交在中国的适用性还需结合国内交通现况进一步探讨,连续流交叉口和平行流交叉口由于运行规则复杂,需先试点运行再逐步推广。
李浩[6](2020)在《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城市主干路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推动,目前可视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形成了一条完备的应用模式,但是对于道路交通设计领域,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际工程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资料进行整理调研,总结目前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取得的成果,并分析目前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得出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优化的必要性。接着对道路可视化技术和道路BIM技术进行解释,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两者异同和包含关系,研究了国内外道路可视化主流应用平台,分析各个应用平台的优势与劣势,确定本文研究采用路易2018软件作为道路可视化建模平台。当前国内城市道路设计正由传统的二维设计向三维可视化设计发展,本文对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优化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针对传统二维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可视化技术的设计优化方案,包括三维数字地形建立与处理、路线设计优化、纵断面设计优化、横断面设计优化、交叉口设计优化,阐述了道路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和流程,为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探索出一条标准化实施技术路线。同时,结合新疆某城市主干路工程实例,运用可视化技术对工程实例项目进行设计优化,成功地构建了本项目道路可视化模型,对所提出的基于可视化的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方案进行实例验证,证明技术框架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道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工程实例所构建的三维道路可视化模型辅助设计方案优化,对设计方案的可视化模型进行模型渲染、施工模拟、驾驶模拟以及交通仿真模拟等操作,将设计方案直观真实地展现给项目决策者,提前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通过调整设计参数实现设计方案的动态优化,最终得到最优设计方案。
王鹏飞[7](2020)在《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及数据交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程建设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兴的BIM技术逐渐在基础设施领域发挥作用。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互通立交,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互通立交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应用需要推广,尤其在互通立交的设计阶段,而当下互通立交设计人员仍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传统化,设计流程碎片化,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协同程度低,且数据在不同建设环节传递过程中易丢失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本研究尝试将BIM技术的先进理念应用于互通立交的设计阶段以解决上述问题,并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目前互通立交设计阶段的常见问题与BIM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对当下常见的互通立交BIM设计平台与应用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各自的特点确定以EICAD为解决问题的研究对象。(2)将BIM技术的理念与EICAD相结合,建立了新理念下互通立交设计阶段中前期准备与设计过程的具体设计流程。利用EICAD的自有功能结合互通立交建设过程常用的“同心圆”理论,研究了互通立交主线与匝道之间衔接时平面线形布设与横断面之间如何关联的方法,并总结出“Y形”立交匝道与主线间平面线形布设的具体方法。(3)为解决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协同问题,引入二次开发的方式,以EICAD设计软件为平台,利用VB与Lisp两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了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线形与结构两专业之间的数据协同研究,据此给出了程序融合、属性扩展、数据协同以及数据库应用的具体应用流程。(4)依托彰武东互通立交设计项目对设计流程与二次开发的协同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理念下的设计流程符合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要求,二次开发能够在实际项目中起到数据协同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通过EICAD设计软件结合BIM技术的工作理念与常用的设计理论能够实现互通立交的设计过程,提出的二次开发手段能够实现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间的数据协同,二次开发的架构能够为设计阶段其他专业间的数据协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这对提高互通立交的设计效率,弥补传统设计手段的缺点,解决互通立交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流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胥丹[8](2020)在《环城互通立交出入口车道数合理配置研究》文中指出环城互通立交扮演着都市圈交通“大动脉”节点的角色,可以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高速、大流量的规划设计要求,城市交通流的高速化与“进城-出城-过境交通”公路网中车道数的合理配置可以整体提高车辆的运输效率。环城互通立交作为城际快速交通系统中的重要交通节点,控制着全部或部分快速路、城市环道的出入和行车方向的转换,是限制城市快速路交通发展的关键。在城市中立体交叉节点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满足四种主要的交通流(“出城”交通流、“进城”交通流、“城内”出行交通流、“穿越城市”交通流)通行的要求,能在城市的“中心”将各方向的交通流,顺畅的分配到各区域之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了环城互通立交的行车条件和分、合流道口的交通特性,提出运用交通流的三要素:速度、密度、流量,对交通流的行驶状态进行描述,归纳了5种交通流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对环城互通立交分、合流道口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分析道路因素、交通条件、通行设施、环境因素等四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对环城互通立交分、合流区域通行能力进行分析,根据立交分、合流端的组合形式特点,将匝道连接主线的方式划分为4种简单的进出口组合,分析不同组合区域路段的通行能力,根据三个不同的计算单元(合流区、分流区、交织区)进行通行能力计算。首先通过VISSIM仿真建立基于合流模型的车道数匹配研究,分析匝道1车道和匝道2车道分别汇入主线对仿真道路系统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截面平均速度和行程延误时间进行分析,给出了主线车道数合理配置推荐值。然后建立基于连续合流模型车道数匹配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连续合流间距,改变主线车道数和输入交通量的情况下,以道路服务水平为评价标准,给出合理的车道数匹配组合。最后建立交织段模型,一方面通过设置匝道进出口不同交织段长度,观察对仿真道路系统中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车流密度来划分交织区服务水平,由这两方面的内容来综合研究交织段长度对主线车道数的匹配影响。通过实际的工程实例,运用交织连接段通行能力计算模型计算案例的连接段通行能力,并结合案例的VISSIM模拟仿真分析,对案例种交织连接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王家琦[9](2020)在《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匝道分流改进优化及协调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随着全苜蓿叶式立交建设周期长、条件复杂、主线交织冲突的问题趋于严重,半苜蓿叶立交逐步成为城市互通立交选型建设的不二之选。半苜蓿叶形互通立交作为四肢部分苜蓿叶形互通立交的一种,不仅具有主要道路畅通、主线标志简化、用地和工程费用较少等优点,而且适合用于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地物限制较严或分期修建等情况。对现有城市半苜蓿叶立交来说,大多主线出口匝道的设计方式为单匝道。若想实现互通的功能,车辆需首先通过单匝道驶入次干道,而后通过衔接交叉口掉头的方式实现互通。但此方式只适合整体交通流较小情况,当交通流较大时,不仅单匝道通行能力易饱和,而且次干道衔接区、交织区及交叉路口会出现堵塞严重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匝道分流的方式在主线出口匝道设置附加左转匝道,此方式能使车辆在次干道入口处直接左转,提高通行效率,缓解次干道压力。但由于与次干道新增平面冲突区,此匝道分流方法仅在理论上被提及,尚未见到具体应用。如何保证匝道出口车流完整性及整体道路通行效率,成为了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所在。针对半苜蓿叶形互通立交所存在的冲突区问题,文章以某市立交桥为例,在分析冲突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信号设置的临界点及具体设置方法;其次,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单匝道和分流匝道两种方式进行了评价,指出匝道分流的优势;最后,利用Synchro交通信号软件对分流匝道固定信号配时进行优化,通过评价验证干线协调控制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给出了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冲突区的具体解决方案,为该线型的设计和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窦同乐[10](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高发立交匝道形成机制与安全改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通式立交的出现解决了平面交叉路口带来的交通拥堵与交通安全问题,但是由于互通式立交作为两条道路的衔接段,该位置仍然是事故高发区。虽然有很多研究是根据事故对立交匝道提出改善措施,但是未对事故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导致事故未能从立交的设计阶段杜绝。本文的研究是借助仿真手段实现的。首先本文依托川渝某一高速公路项目,收集了从2014年1月到2019年5月的立交区域事故数据,并进行事故统计分析,确定了事故高发立交与事故车型;然后以轿车为例,使用Carsim进行车辆建模,并根据立交的设计文件,使用纬地软件对立交进行设计复现,并将立交的道路数据进行输出整理后,导入Carsim的道路建模中,控制调整实现车辆从主线上匝道再下匝道的完整过程;接着按事故类型分别研究,对单喇叭型的立交进行小轿车辆恒速与变速仿真实验;最后使用小轿车与货车对“8”字形立交枢纽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仿真实验中,随着仿真车辆的速度增大,车辆在单喇叭型立交事故高发区域,方向盘调整角度变大,方向盘转速变快。在蓬安立交与渠县立交事故高发匝道上,当车辆的速度超过55km/h时,在营山西立交事故匝道上车速超过50km/h时,横向加速度均出现在驾驶不适区间。研究发现这3个单喇叭型事故高发立交,都具有圆曲线长度占事故区域长度(圆曲线与缓和曲线)比重过大的特点,营山西立交与渠县立交占比为62%,蓬安立交占比64%,圆曲线比重过大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单喇叭型立交进行变速仿真实验时,研究速度曲线发现,该仿真实验能够较好地模拟实车实验。对“8”字形立交枢纽进行小车侧滑仿真实验时,发现在事故高发区域车速越快,附着系数越小,车辆在该位置越容易发生侧滑事故。研究货车在“8”字形立交枢纽事故高发匝道上的仿真实验时,发现货车轮胎载荷转移率随着道路附着系数、超高的变大而变小;随着车速、载重和质心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使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货车进行侧翻研究时发现,在研究选取的因素中影响车辆侧翻的主次顺序为:道路附着系数、质心左右位置、车辆载重量、质心高度、匝道半径、车速、超高、最大制动压力、转向轮轮距、驱动轴轴距、转向轴轴距、驱动轮轮距;在小半径匝道上对车辆侧翻显着作用的为道路附着系数。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分别对单喇叭立交与“8”字形立交枢纽,提出具体的减少事故发生的改善措施。
二、互通式立交的建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通式立交的建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立交桥三维桥面模型的构建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立交桥建模分析 |
2 立交桥建模方案 |
2.1 桥面有效高程获取 |
2.2 桥面空间三角网构建 |
2.2.1 桥面宽度变化位置的三角网优化 |
2.2.2 桥面匝道合并位置的三角网优化 |
2.3 桥面三维模型生成 |
2.4 立交桥模型实例构建 |
3 结束语 |
(2)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安全性评价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几何特征及安全性分析 |
2.1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合流区几何构造特征分析 |
2.2.1 合流区主线几何构造特征 |
2.2.2 入口匝道几何构造特特征 |
2.3 合流区交通事故类型及其分布 |
2.3.1 交通事故在合流区位置分布 |
2.3.2 互通立交范围内事故类型与事故主要原因 |
2.4 互通立交合流区运行安全性分析 |
2.4.1 驾驶员因素与运行安全的关系 |
2.4.2 车辆因素与运行安全的关系 |
2.4.3 道路因素与运行安全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3.1 安全性评价简介 |
3.1.1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意义 |
3.1.2 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组成 |
3.2 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平纵线形评价 |
3.2.1 平纵断面线形对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
3.2.2 平纵断面线形安全性评价标准 |
3.3 合流区车辆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
3.3.1 划分运行速度分析路段 |
3.3.2 车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
3.3.3 车辆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标准 |
3.4 视距验算及评价指标 |
3.4.1 入口匝道通视要求 |
3.4.2 车辆停车视距的评价指标 |
3.5 加速车道长度评价模型 |
3.5.1 车辆合流模拟分析 |
3.5.2 基于合流概率的加速车道长度评价 |
3.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6.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6.2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合流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安全性优化方法研究 |
4.1 混沌遗传算法简介 |
4.1.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4.1.2 混沌算法基本原理 |
4.1.3 混沌遗传算法运行原理 |
4.1.4 混沌遗传算法的主要特点 |
4.1.5 混沌遗传算法用于互通立交合流区安全优化的可行性 |
4.2 混沌遗传算法的编码化 |
4.2.1 编码的原理 |
4.2.2 河惠莞高速大岚立交合流区参数编码化 |
4.3 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惠莞高速大岚互通立交合流区的安全性评价及优化处理 |
5.1 项目简介 |
5.2 项目合流区的控制因素 |
5.2.1 互通立交合流区的边界条件 |
5.2.2 互通立交合流区的约束条件 |
5.3 对工程实例设计参数进行算法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岚互通立交B匝道及其合流区的安全性仿真实验 |
6.1 CarSim简介 |
6.2 选择车辆安全性评价参数 |
6.3 CarSim模型的构建 |
6.3.1 驾驶员模型的构建 |
6.3.2 车辆模型的构建 |
6.3.3 道路模型的构建 |
6.3.4 运行速度设置 |
6.4 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6.4.1 侧向加速度对比分析 |
6.4.2 侧向力对比分析 |
6.4.3 车身侧倾角对比分析 |
6.4.4 车轮垂直荷载对比分析 |
6.4.5 竖向加速度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3)组团型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分类及立交设置规则 |
2 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 |
2.1 组团型大城市出入境交通组织特性 |
2.2 一般型立交的布局特性及要点分析 |
2.3 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及求解方法 |
3 案例应用 |
4 结语 |
(4)多车道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设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车道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设置技术研究 |
1.2.2 交织区交通流特性研究 |
1.2.3 分流区与合流区交通流特性研究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货车影响下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特性研究 |
2.1 货车影响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特性 |
2.1.1 货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
2.1.2 高速公路不同车道的速度特性 |
2.1.3 数据采集 |
2.1.4 实测数据的速度-密度特征分析 |
2.2 货车影响下的速度-密度模型建立 |
2.2.1 速度-密度模型 |
2.2.2 基于交通流特性修正的Logistic速度-密度模型 |
2.3 模型拟合与验证 |
2.3.1 参数标定 |
2.3.2 模型验证 |
2.4 基于速度-密度模型的不同车道的通行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设置条件研究 |
3.1 高速公路客货分离相关理论基础 |
3.1.1 客货分离的定义 |
3.1.2 客货分离的设计方法 |
3.1.3 车型划分 |
3.2 基于流量—密度关系的客货分离设置条件研究 |
3.2.1 硬隔离的设置条件 |
3.2.2 软隔离的设置条件 |
3.2.3 客货分离的设置条件 |
3.2.4 基于客货分离设置条件的客货分离设置方式 |
3.3 不同客货分离方式的速度特性 |
3.3.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3.3.2 不同客货分离方式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
3.3.3 模型验证 |
3.3.4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不同客货分离方式的速度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客货分离方式连接过渡设置技术研究 |
4.1 不同客货分离方式的连接过渡段交通运行特性 |
4.1.1 客货混行与硬隔离连接过渡段交通运行特性 |
4.1.2 客货混行与软隔离连接过渡段交通运行特性 |
4.1.3 软隔离与硬隔离连接过渡段交通运行特性 |
4.1.4 不同客货分离方式连接过渡段的交通运行特性 |
4.2 交织运行过渡段通行能力 |
4.2.1 仿真模型选取 |
4.2.2 数据采集 |
4.2.3 模型建立与校准 |
4.2.4 交织区通行能力分析 |
4.2.5 连接过渡段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
4.3 基于换道运行的连接过渡段长度 |
4.3.1 不同连接过渡段内车辆换道最大次数 |
4.3.2 车辆实施一次换道距离 |
4.3.3 车辆换道距离 |
4.4 不同客货分离方式的连接过渡段最小长度研究 |
4.4.1 客货混行与硬隔离的连接过渡段最小长度 |
4.4.2 客货混行与软隔离的连接过渡段最小长度 |
4.4.3 软隔离与硬隔离的连接过渡段最小长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货分离路段出口设置技术研究 |
5.1 主线出口分流区交通运行特性 |
5.1.1 数据采集 |
5.1.2 交通量特性分析 |
5.1.3 速度特性分析 |
5.1.4 出口分流区交通运行特性 |
5.2 分流区车头时距特征 |
5.2.1 不同车道车头时距特征分析 |
5.2.2 常用车头时距分布模型 |
5.2.3 车头时距实测数据拟合 |
5.3 货车屏障效应识别 |
5.3.1 货车屏障效应产生条件 |
5.3.2 基于实测数据的二维参数值提取 |
5.3.3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货车屏障效应的识别 |
5.4 客车车道最大分流交通量 |
5.4.1 基于屏障强度的临界可插入间隙值的确定 |
5.4.2 客车最大分流交通量计算模型 |
5.4.3 模型验证 |
5.4.4 基于客车分流交通量计算模型的分流能力分析 |
5.5 客货分离路段出口设置技术研究 |
5.5.1 客货分离路段出口设置形式 |
5.5.2 同向隔离开口段长度 |
5.5.3 同向隔离开口段终点位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客货分离路段入口设置技术研究 |
6.1 主线入口合流区交通运行特性 |
6.1.1 数据采集 |
6.1.2 交通量特性分析 |
6.1.3 速度特性分析 |
6.1.4 入口合流区交通运行特性 |
6.2 合流区车头时距特征 |
6.2.1 不同车道车头时距特征分析 |
6.2.2 车头时距实测数据拟合 |
6.2.3 合流区车头时距分布 |
6.3 客货分离路段合流区的交通运行状态 |
6.3.1 客货分离合流区的交通运行影响机理分析 |
6.3.2 合流区最大合流交通量 |
6.3.3 基于最大合流交通量的三系统交通运行状态分析 |
6.4 客货分离路段合流区三系统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
6.4.1 指标选取 |
6.4.2 不同客货分离设置方式的入口合流区设置 |
6.4.3 不同客货分离设置方式的入口合流区三系统关系 |
6.4.4 不同货车车道数的入口合流区三系统关系量化 |
6.5 客货分离路段合流区交通运行协调控制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创新点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非常规交叉口设计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非常规交叉口研究现状 |
1.1 UT |
1.2 DDI |
1.3 CLL |
1.4 TI |
1.5 CFI |
1.6 PFI |
1.7 非常规交叉口现状评述 |
2 理论研究层面 |
2.1 几何设计条件 |
2.2 信号配时方法 |
2.3 运行效率 |
3 交通安全效益层面 |
3.1 设置前后安全分析 |
3.2 设置前后驾驶人适应性分析 |
4 非常规交叉口研究展望 |
(1)制定详细的设计指南。 |
(2)模型标定、评价标准统一化。 |
(3)混合车型与干线协调控制。 |
(4)多种类型组合优化控制策略。 |
(5)交通安全效益层面的研究需更加详细。 |
(6)自动驾驶环境下非常规交叉口的创新研究。 |
5 结 语 |
(6)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城市主干路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视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城市道路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可视化技术理论及应用平台 |
2.1 可视化技术理论 |
2.1.1 可视化技术基本概念 |
2.1.2 道路可视化技术和道路BIM技术 |
2.2 道路可视化技术应用平台 |
2.2.1 道路可视化主流应用平台介绍 |
2.2.2 城市道路可视化建模平台选择 |
2.3 道路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方法 |
3.1 三维数字地形建立与处理 |
3.1.1 创建三维地形曲面 |
3.1.2 三维地形曲面处理与分析 |
3.2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路线设计优化 |
3.2.1 现阶段路线设计存在的问题 |
3.2.2 可视化路线设计优化方法 |
3.3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纵断面设计优化 |
3.3.1 可视化纵断面设计优化方法 |
3.3.2 纵断面分析 |
3.4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横断面设计优化 |
3.4.1 道路板块设计优化方法 |
3.4.2 边坡设计优化方法 |
3.4.3 土方量计算优化方法 |
3.4.4 道路超高、加宽设计优化方法 |
3.5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交叉口设计优化 |
3.5.1 可视化互通式立交设计优化方法 |
3.5.2 可视化平面交叉口设计优化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城市主干路设计优化工程实例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三维地形建立与处理 |
4.3 三维可视化线形设计优化 |
4.3.1 平面线形设计优化 |
4.3.2 纵断面设计优化 |
4.4 横断面设计优化 |
4.4.1 道路板块设计优化 |
4.4.2 道路土方量计算优化 |
4.5 交叉口设计优化 |
4.5.1 平面交叉口设计优化 |
4.5.2 交叉口视距检查 |
4.6 本章小结 |
5 道路可视化模型辅助设计方案优化 |
5.1 可视化模型渲染 |
5.2 施工模拟 |
5.3 驾驶模拟 |
5.4 交通仿真模拟 |
5.4.1 道路交通量预测 |
5.4.2 交通仿真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及数据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互通立交设计阶段问题研究 |
1.2.2 BIM技术在互通立交设计中应用研究 |
1.2.3 EICAD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互通立交BIM平台分析 |
2.1 交通领域BIM平台应用分析 |
2.2 互通立交BIM平台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设计研究 |
3.1 EICAD技术在设计前数据处理阶段的应用 |
3.1.1 三维地形图的建立 |
3.1.2 DTM数字地面模型的应用 |
3.2 EICAD在互通立交平面布线中应用 |
3.2.1 相交主线的处理 |
3.2.2 常见互通立交方案类型的选择 |
3.2.3 同心圆理论在BIM技术平台下的应用 |
3.3 立交匝道横断面设置 |
3.4 典型喇叭形立交的具体绘制方法 |
3.5 互通立交纵断面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EICAD的二次开发研究与应用 |
4.1 二次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
4.1.1 插件与程序之间的相结合 |
4.1.2 插件的内嵌与融合 |
4.1.3 设计平台与程序之间的融合调用 |
4.2 数据交互程序的建立与开发 |
4.2.1 线形数据至结构计算数据中的探索 |
4.2.2 线形数据至结构数据中探索延伸 |
4.2.3 结构数据至线形数据中 |
4.3 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
4.3.1 数据库的建立 |
4.3.2 结构数据的处理 |
4.3.3 数据库中图表的处理与应用 |
4.4 关于数据的安全性与数据来源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彰武东互通式立交设计及数据交互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设计 |
5.2.1 地形数模处理 |
5.2.2 平面布线与纵断面设计 |
5.3 结构与线形专业间的设计数据交互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环城互通立交出入口车道数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立交分、合流道口交通特性和干扰因素分析 |
2.1 环城互通立交分、合流道口交通特性分析 |
2.1.1 环城互通式立交行车条件及匝道概述 |
2.1.2 分流道口交通特性 |
2.1.3 合流道口交通特性 |
2.2 交通流基本模型 |
2.2.1 交通流特性参数 |
2.2.2 速度-密度模型 |
2.2.3 流量-密度模型 |
2.2.4 速度-流量模型 |
2.2.5 三维参数多维模型 |
2.3 立交分、合流道口干扰因素分析 |
2.3.1 道路因素 |
2.3.2 交通条件 |
2.3.3 通行设施 |
2.3.4 环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城互通立交分、合流区域通行能力 |
3.1 道路通行能力概述 |
3.2 立体交叉分、合流道口通行能力分析 |
3.2.1 分、合流道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
3.2.2 合流影响区基本通行能力 |
3.2.3 分流影响区基本通行能力 |
3.2.4 交织区基本通行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交出入口车道数与通行效率分析 |
4.1 车道数与车道平衡 |
4.2 合流模型建立及分析 |
4.2.1 合流模型参数设置 |
4.2.2 合理车道数判断依据 |
4.2.3 匝道对主线车道数影响 |
4.2.4 车道数合理配置分析 |
4.3 连续合流模型建立及分析 |
4.3.1 连续合流模型参数设置 |
4.3.2 连续合流距离对主线车道数影响 |
4.3.3 车道数合理配置分析 |
4.4 交织段模型建立及分析 |
4.4.1 交织模型参数设置 |
4.4.2 交织段长度分析 |
4.4.3 交织区服务水平判断依据 |
4.4.4 交织区运行状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项目背景 |
5.2 交通现状 |
5.3 交织段改造方案 |
5.3.1 改建前交通现状 |
5.3.2 工程改建措施 |
5.4 改建后交通现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匝道分流改进优化及协调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建设研究 |
1.2.2 出口匝道与次干道衔接段冲突研究 |
1.2.3 出口匝道衔接交叉口进口道堵塞研究 |
1.2.4 干线多路口信号组协调控制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冲突区组织与分析 |
2.1 半苜蓿叶互通式立交选型分类 |
2.2 出口匝道分流方案设计 |
2.2.1 单出口匝道存在问题及分析 |
2.2.2 分流出口匝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流后冲突区信号设置方法 |
3.1 分流后冲突区信号设置依据 |
3.1.1 总平均延误法确定临界流量 |
3.1.2 交通冲突数确定临界流量 |
3.2 基于Matlab拟合的临界流量确定 |
3.2.1 Matlab拟合多项式原理 |
3.2.2 Matlab拟合公式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流前后冲突区评价指标分析 |
4.1 Vissim仿真软件简介 |
4.2 分流前Vissim仿真模型建立与指标分析 |
4.2.1 确定调查交通量、交通参数等数据 |
4.2.2 绘制分流前路网 |
4.2.3 输入分流前车流量、布置路径决策 |
4.2.4 十字交叉口配时及数据分析 |
4.3 分流后Vissim仿真模型建立与指标分析 |
4.3.1 确定调查交通量数据 |
4.3.2 绘制分流后路网 |
4.3.3 分流后路径决策 |
4.3.4 分流冲突区配时及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流后多路口干线协调控制分析 |
5.1 Synchro仿真软件简介 |
5.2 Synchro干线协调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高发立交匝道形成机制与安全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立交事故特征分析 |
2.1 立交事故特征分析 |
2.1.1 事故类型统计 |
2.1.2 事故年统计 |
2.1.3 事故天气分布 |
2.1.4 事故车型分布 |
2.1.5 事故原因分布 |
2.2 立交概况及事故统计 |
2.2.1 蓬安立交 |
2.2.2 营山西立交 |
2.2.3 渠县立交 |
2.2.4 红花湾枢纽立交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平台的搭建 |
3.1 Carsim软件介绍 |
3.2 车辆模型的建立 |
3.2.1 车身模型系统 |
3.2.2 动力传递系统 |
3.2.3 制动系统 |
3.2.4 转向系统 |
3.2.5 悬架系统 |
3.2.6 轮胎模型 |
3.2.7 空气动力学模型 |
3.3 立交模型的建立 |
3.3.1 立交绘制的描述 |
3.3.2 立交平面线形设计 |
3.3.3 道路超高及纵断面设计 |
3.3.4 纬地立交数据的提取 |
3.3.5 立交数据的导入 |
3.4 驾驶员控制模型 |
3.4.1 速度控制 |
3.4.2 转向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轿车撞击匝道中间护栏仿真实验研究 |
4.1 小轿车恒速仿真实验研究 |
4.1.1 横向加速度分析 |
4.1.2 方向盘转速分析 |
4.1.3 方向盘转角分析 |
4.2 小轿车变速仿真实验研究 |
4.2.1 仿真车辆速度曲线研究 |
4.2.2 横向加速度分析 |
4.2.3 方向盘转速分析 |
4.2.4 方向盘转角分析 |
4.2.5 仿真车辆横向偏移分析 |
4.3 事故发生机制及安全改善建议 |
4.3.1 匝道事故发生机制分析 |
4.3.2 事故高发匝道安全改善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轿车侧滑及四轴货车侧翻仿真实验研究 |
5.1 小轿车侧滑仿真实验研究 |
5.1.1 车速对车辆侧滑的影响 |
5.1.2 道路附着系数对车辆侧滑的影响 |
5.1.3 车速与道路附着系数耦合下的车辆侧向偏移量 |
5.2 四轴大货车侧翻仿真实验研究 |
5.2.1 道路因素对货车侧翻的影响 |
5.2.2 非道路因素对货车侧翻的影响 |
5.2.3 多因素多水平对车辆侧翻的影响 |
5.3 改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四、互通式立交的建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立交桥三维桥面模型的构建方法[J]. 刘一飞,江文萍,马家俊,黄欣然,夏竹君. 北京测绘, 2021(12)
- [2]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合流区安全性评价和优化研究[D]. 张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组团型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J]. 涂圣文,赵振华,姚常伟. 公路, 2021(01)
- [4]多车道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设置技术研究[D]. 韩雪艳. 长安大学, 2020(06)
- [5]非常规交叉口设计研究现状与展望[J]. 安实,宋浪,王健,王雅晴,胡晓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0(04)
- [6]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城市主干路设计优化研究[D]. 李浩.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EICAD的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及数据交互研究[D]. 王鹏飞.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环城互通立交出入口车道数合理配置研究[D]. 胥丹.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半苜蓿叶互通立交匝道分流改进优化及协调控制[D]. 王家琦.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10]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高发立交匝道形成机制与安全改善研究[D]. 窦同乐.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