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我国的肉类产销应做哪些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1](2020)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模式及供需匹配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产品冷链物流则是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中国生鲜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使用冷链的比例不断提高。2019年中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了35%、57%、69%,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愈加突出。但是,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供给保障能力存在较大缺口,例如,每年只有60%-70%的蔬菜能得到有效使用。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效率不高,市场组织水平较低,专业、高效、可靠的中间层组织能力有待加强。随着中国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商业模式快速变革,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迎来创新高潮,在创造大量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中间层组织如何满足新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特殊时空要求,如何实现分布式供给与分散化需求的高效匹配,及其作用机理的经济学逻辑是什么?这是本论文研究聚焦的核心经济学问题。论文以中间层组织理论为基础,结合时空经济分析范式,分四个层次,自下而上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的特定时空表现、供需特性、供需匹配特征、匹配组织属性进行研究,构建了具有时空分析特点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供需匹配的解释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对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析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典型模式,以及主导经济要素的转换。进一步,讨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成因和形态,解释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组织边界、组织结构、组织效应等关键问题。实证研究方面,对不同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匹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定量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解释能力。最后,论文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治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具体而言,论文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足农产品价值随时间条件、温控条件和空间条件变化规律,在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和需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时空经济视角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者的选择性偏好的逻辑,建立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供需匹配的解释框架,认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具有第三方属性、网络经济与规模效应、资产专用性的产业经济特征,具有网络时空的独立且贯通性、时空规模经济和时空伸缩放大效应的时空经济属性。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信息交互能力具有供需交易拓展功能,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交易匹配功能。第二,对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特征演进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发现信息化发展滞后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发展落后是制约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集约化、网络化的主要障碍,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是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的关键因素。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特征演化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仓储、运输等有形经济要素,制冷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无形经济要素,在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应用了Eviews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信息化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影响,刻画信息化对农产品物流业的重要影响的程度,这为本文研究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在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供需匹配功能中的优势提供理论支撑。第三,从起因、边界、结构、效应等方面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进行多维度剖析。一是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认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具有供需双方的中间层职能,通过提高交易效率来降低交易成本;二是作为处于企业和市场组织之间的中间层组织方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边界受到成本费用、资产专用性和风险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调整;三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可分为无核心企业、单核心企业、多核心的组织结构,说明了其演化过程中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四是作为典型的网络组织,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具有明显的网络协同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和时空经济效应,从而反馈作用于其组织形态的发展演化过程。第四,运用AHP模型分析了仓储费用、运输费用和其他增值服务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费用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以集约需求资源为主的组织模式、以集约供给资源为主的组织模式以及既集约需求资源又集约供给资源的组织模式。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三种模式下影响冷链运输的关键因素,判定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维度的特殊程度,分析每种模式供需匹配的最优组织方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上海九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菜鸟网络冷链物流平台所形成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来具体考察这三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的过程,验证了论文农产品冷链物流理论框架的适用性。最后,分析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治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信任机制是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是由多个错综复杂的供应链组成的组织网络,其治理模式可分为内生动力系统共治、内生动力系统与外生动力系统共同治理两种模式。内生动力系统治理机制关注声誉和信任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决策与执行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的功能构建;而外生动力系统治理机制则关注进入壁垒机制、外部协调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的作用发挥。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地方政府与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合作等政策需求。总之,从理论层面上,解释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功能和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突出了中间层组织理论、匹配理论和具有时空经济特点的理论特色。在实践层面上,梳理了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剖析了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案例,从时空维度分析了互联网+中间层组织如何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供需匹配功能,突出了激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要素和路径。论文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特征分析、中间层组织供需匹配解释框架、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结构和匹配模式等方面亦有一定的创新性。
刘源[2](2019)在《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工业作为最贴近民生的工业门类,在青岛工业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兴衰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食品工业文化的承载者,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青岛食品工业遗产正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大量遗产面临着被拆迁破坏或闲置废弃的命运,对其保护与再利用的方法也多与城市相脱轨,合理保护与有效利用是青岛食品工业遗产正面临的急切诉求。虽然近年来对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将工业遗产与城市、建筑、环境、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考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并不多见,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恰恰需要用跨学科、多层次的视角去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将多元综合的共生思想引入进来,将其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充分融入到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中去,针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存问题提出共生策略。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与对象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对共生思想等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通过列举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与案例,在认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同时,总结其宝贵的经验与不足,为本研究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与借鉴,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支撑。其次,本文根据各时期社会背景与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对德占时期以来青岛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合理划分与系统梳理。然后,本文视角由历史转为现实,通过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在遗产层面、建筑层面与道路层面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与整理,总结了在空间分布、风格风貌等五个方面的特征,进而得出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等七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岛食品工业遗产在共生上的不足之处,对共生思想与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必要性加以肯定。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基础,提出城市、片区、建筑三个层面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并以青岛啤酒厂为实践案例,对所提共生策略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加以论证与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充实并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为青岛乃至其它城市的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项目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袁浩博[3](2019)在《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国外,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业。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研究的视角,产业融合不仅局限在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而且在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发生,具体讲,产业融合是指相互渗透、交叉,并融合为一体的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中的同一产业,最终得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农村产业融合是由产业融合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跨界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协同发展。本文研究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与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休闲、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和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融合。产业融合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且通过产业间的渗透、交叉和重组等方式,重构和升级产业功能,从而发生产业形态的变化。当今,农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渐由原来的产业分立、界限清晰,向各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演进。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三次产业的渗透,极大增进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的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其原有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通过与二三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融合,使之逐渐模糊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并突破了原有产业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融合、互补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较之以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诸如供求结构失衡、成本攀升、库存高企、资源环境约束等严峻挑战,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难题的破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必须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这既体现了产业内部发展逻辑,又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从一产基础强化、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功能健全等方面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践农村三次产业多种融合模式是当下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与咨询专家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摸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及农业产业发展理论,借鉴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对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融合程度及影响效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并力求为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包含六个章节及结论。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在界定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和行为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奠定了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是本论文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本章重点分析了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必要性,指出当前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四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测定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第五章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对农业竞争力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和结论。这部分通过全文的论证分析,提出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得出全文研究结论。第一,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在整体上处于低度融合阶段。通过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测定得知,尽管吉林省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强化,但目前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业的融合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也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属低水平的融合。究其原因,主要受产业融合主体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及相对分散的农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农村三次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可从多个维度推进形成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及一体化农村产业体系。从横向看,产业融合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尤其是深度利用二三产业资源和在市场中的重新定位,使现代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新的农业形态在产业融合的模式下呈现;从纵向看,农村三次产业的纵向融合发展,即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重心不断向产前和产后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第三,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转变农村产业发展理念,由以往的三次产业分立发展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树立融合型的创新发展理念,全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态势,产业之间可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及交叉重组,实现产业、要素和资源跨界融合。努力探索“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全链协作、共担风险、运营持久”的互利共赢关系。第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点,把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基本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尤其是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必须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农业服务业。第五,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及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强化财政金融扶持产业融合主体。财政涉农资金要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第六,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反映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两种状态和发展趋势。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是在不断发展。产业分工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产业融合反映了由于技术进步、业务渗透、价值链整合,使分立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融合、协作、协调的趋势和状态。由于产业融合会催生新的产业,所以产业融合又可以认为是产业分工新的起点。作为交叉互动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工,共同推进着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王晨阳[4](2019)在《菜市场功能和空间模式研究 ——以武汉唐蔡生鲜市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菜市场作为城市的基础生活设施具有二元属性,分别是公共性和商业性。在城市发展的初期,菜市场的商业性比较突出而公共性较弱,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发展的中后期,菜市场的公共性逐渐凸显出来,并且以其独特的人气和满满的生活气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形成旅游效益的场所,菜市场功能发生了改变。中国城市之间发展的差异很大,像北京、上海等等一线城市发展进程很快,这些城市的菜市场显然和其他二三线城市所承载的功能不一样。反观现在在全国盛行的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显然是忽视了城市发展程度以及地域的差异性。所以笔者认为在菜市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引入分级机制,根据地域特点以及主要的消费人群等等条件建设不同级别的菜市场。那么菜市场如何分级?各个级别的标准是什么?什么因素会影响菜市场的分级?这些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在对国内外十几个菜市场的实地考察之后,选择了其中11个(鹿特丹缤纷市场、布达佩斯中央市场等等6个国外的菜市场以及北京三源里菜市场、武汉唐蔡生鲜市场等等5个国内菜市场)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通过对菜市场多个层面的定量分析,推导出菜市场的分级标准。本文是设计学方面的论文,站在空间设计的层面,级别标准限制了各种功能空间的占比以及各种功能空间的组织逻辑,笔者将菜市场基本功能空间统一在一定的空间模数里,按照这些空间的停留性进行一定的组合来调整整个菜市场空间的节奏。不同业态组合带来的停留性也不一样,整个空间的丰富度提升了,这种策略不失为在标准化的体系下找到菜市场多样性的方法。各个级别的标准以及推导过程详见论文第四章。笔者认为对菜市场的研究除了城市规划角度的对菜市场服务范围、密度、以及可达性分析,站在本专业的立场上一方面是地域文化角度,另一方面是这种依据事实所做的量化分析,笔者选择了后者,所以本文以具体的菜市场案例为研究对象,经过详细的定量研究得出菜市场级别的量化标准,并且将这套量化标准结合第五章的设计实践,进行检测和试验,以期在中国菜市场的转型阶段做出有益的尝试。
朱梅[5](2015)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机制研究 ——以蔬菜安全保障为例》文中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基础,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农质发[2014]1号)指出:“由于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仍较分散,农业标准化生产比例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薄弱,风险隐患和突发问题时有发生,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因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全面普及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必要的基础性的保障。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机制、责任激励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难、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杜绝难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机制极具迫切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农业推广学、公共管理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四重属性为逻辑分析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机制的三大要素——主体责任分工机制、主体责任激励机制、主体责任约束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是:法律和法规、政策、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特点、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主体责任分工机制构建的依据;经济动机、道德动机、主体认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的服务与管理、个体的相互监督与约束、市场约束、政府支持与监管等的互动推动着主体责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形成与发展。主体责任分工机制是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机制构建的起点,是主体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构建的依据,而主体责任分工机制的落实又有赖于主体责任激励机制和主体责任约束机制功能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论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四重属性:技术属性、制度属性、经济属性和道德属性;(2)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对农户责任认可和责任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责任认可、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3)提出了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假设,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主体责任激励机制的动力要素及运行机理、运行效果、形成条件和形成路径。
李昕升[6](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周倩倩[7](2015)在《新中国淮北盐业的国有化进程》文中指出1940年至1948年,中共华中部队逐渐实现了对淮北盐场的控制,并通过经营淮北盐业,得到了大量的物资和税收支援。从1948年11月中共全面接管淮北盐场,至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中共在淮北盐场实行了新的盐业政策,建立了统一的管理体制,大力恢复与发展盐业经济。淮北盐场的管理体系以盐场党委和盐务管理局为中心,并在各场、圩务所建立了分支机构。1948-1952年,淮北盐场设立了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和中共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简称“淮北盐特委”),由盐特委对淮北盐场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设立淮北盐务管理局,实行政企合一的形式,管理淮北盐场的行政、生产、税收等各项业务。1953年江苏建省后,淮北盐场特区以及淮北盐特委被撤销,新成立的盐场党委归新海连市(今连云港市)党委领导。淮北盐务管理局从政企合一的机构变为单纯的工业企业。此外,淮北盐场还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不但从党团、行政等机关以及盐工群众中大量提拔干部,而且开办了干部训练班,以充实管理队伍。淮北盐场的滩地原属于国民党政府及其官僚、垣商所有,针对不同的经济成分,中共分别采取了没收、代管、收买、租营、代营等方式进行处理,将盐滩逐渐转变为国有性质,实现了淮北盐田生产资料的国有化。与此同时,淮北盐场也实行了生产上的互助合作,组织了集体生产组。它以圩为生产单位,生产资料公有公用,劳动力统一调配,劳动收入统一分配,实行生产组长负责制。集体生产组的出现,改变了淮北盐场传统的一家一户一份滩的个体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方式的集体化。淮北盐场注重对生产的管理,并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生产。一是研究和推广先进生产经验,改良了制盐技术,修建与完善了生产设施。二是开展了持续的大规模的劳动竞赛运动,发动盐工积极投入生产。三是注重提高产量与质量。四是对盐的驳运入坨和出坨进行严格管理。淮北盐业的运销权先后由国营的盐业公司和盐务管理局掌管,占有销盐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作为对国营运销机构的补充,还建立了供销合作社和承、代销店,承担零售业务和偏远地区的销售业务。在这种情况下,盐商的发展规模和销盐地域等经营活动都受到很大牵制,数量锐减,并最终消失。国营运销机构统一组织淮北盐的运输,并按国家规定销往固定地区。淮北盐场解放后直至1950年,由于经济形势尚未稳定,淮北盐的税率变动异常频繁,波动幅度很大。直到1950年6月份,盐税最终稳定下来。随着盐税的稳定,1951年淮北盐场的原盐场价也基本确定,很少再有浮动。建国初期的淮北盐区,食盐走私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杜绝食私盐、贩私行为,确保盐税收入,淮北盐场从各个方面入手,采取了严格的缉私护税措施。淮北盐业税收在全国盐税中占有一定比例,连同盐业利润收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淮北盐场将大部分盐民转为国营盐场的工人,对职工进行统一的招收聘用和管理调配。在盐工工资的发放形式上,废除了旧式的“灶粮”和“担头费,”的形式,通过1952年和1956年两次工资改革,建立了新的工资制度,并积极发展盐场职工的住房、医疗、文化教育等福利事业。此外,淮北盐场对防止工伤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杨学利[8](201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自从198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提出之后,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受到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经济会议的一致关注。受全球人口增加,生产要素恶化,结构变动,气候变异以及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局部粮食危机频繁出现,粮食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中国作为世界粮食市场的一员,国际粮食价格的剧烈变动对国内的粮食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国内粮食供给压力将不断加大,如何确保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综合应用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对粮食安全、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和生产要素及生产函数等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科学、深入、系统地研究,探讨了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等同粮食安全相关的具体问题,分析了我国粮食供需影响因素、粮食市场构成及影响因素、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及模式,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及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主要包括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科技进步的理论研究、生产要素理论及生产函数研究。通过理论综述,本文认为粮食安全是基于生态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国家或区域能够满足居民生存型粮食需求,保障居民食品品质性需求的状态,对粮食安全的评价不仅只关注当前粮食的质和量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粮食生产、农业经济、社会支撑、资源环境和农业技术等五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还对科技进步的内涵、模式和源泉进行了综述。在生产要素理论和生产函数综述中,对生产要素理论、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以及生产函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和需求现状,深入研究粮食供需各自的影响因素,采用H-P滤波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别对中国粮食生产和需求趋势进行科学地预测。在梳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变迁之后,分析了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现状、研究粮食市场体系构成及影响因素。本文在明确了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过程和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法计算出我国粮食作物科技进步率,进而推算出粮食作物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各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的贡献率;采用E-S模型对我国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进行判定,指出发展生物化学型科技进步,对于缓解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稀少,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提高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纳入到粮食安全评价中,构建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并通过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本文认为:(1)最近十五年,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经历稳步发展、徘徊增长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高。(2)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推动国家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和农用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科技人员比例,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长远来看,人口、资源、生态等因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诸多挑战,要解决耕地有限、人口众多的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靠农业科技创新。(3)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仍将具有相当大的改善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改善粮食供需结构平衡,促进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在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深挖粮食供给增长潜力以确保粮食充足供应,科学引导粮食需求方向削弱粮食供求压力,共同改善中国粮食供求形势;(2)构建现代粮食市场体系,提升粮食市场运行效率,推进国家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逐步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3)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挖掘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粮食安全的评价中,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深入、系统地评价;将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法和E-S模型引入到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测算和科技进步模式分析中,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从粮食供需形势、粮食流通产业、农业科技进步以及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粮食安全战略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战略选择措施,这对于国家各级政府制定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方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有实践和理论创新性。
靳延平[9](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刘军弟[10](2009)在《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猪肉质量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猪肉作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最主要肉食品,其质量安全既受消费者关注也受消费者质疑。近年来,以“猪链球菌”、“兽药残留”、“瘦肉精”、“注水肉”、“猪流感”为代表的猪肉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质疑,期待生产者能进一步加强对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安全供给。理论和实践证明,产业链实施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供给。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食品安全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只有广泛地实施从“农田到餐桌”(From Field To Table)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才有可能在最终环节实现食品安全目标。农业产业链管理(Agri-Chain Management)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手段,能够建立统一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体系,通过约束和保证产业链各个环节主体的生产和管理行为,并对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防范,能够有效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可以说,通过在产业链各环节实施质量安全管理是提高食品安全供给的有效途径。猪肉产业链是从猪肉生产资料的供应、育种、养殖、屠宰、加工、流通、销售和消费等环节相链接的有机整体。猪肉产业链通过实施质量安全管理能有效链接和监控猪肉生产的各个环节,对猪肉质量安全能起到追踪(Tracking)和追溯(Tracing)的作用,这种链状(Chain)的新型管理模式要求实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从产业链的源头如饲料和兽药生产环节开始,对生猪育种、养殖、屠宰、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保障猪肉产品的安全供给。因而,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对我国的猪肉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有效供给。从质量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讲,产业链实施质量安全管理就是对分布在整个产业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安全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产业链环境下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一方面,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立足于产业链的整体角度,从建立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高度分析各环节质量安全管理活动,重点研究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作为产业链发展的指示器(Verbeke and Viance,1999),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必须不断注重对消费者需求及其行为的研究。因此,本文以保障猪肉的安全供给和消费为目标,对当前我国猪肉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猪肉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实施的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产业链管理对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内在机理,论证在生产实践中实施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首先,在借鉴产业链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我国猪肉产业的基本概况进行分析,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产业框架。其次,探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从政府监管体制、国家法规、质量标准等三个方面系统论述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分析猪肉产业链各环节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从整体上对猪肉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把握。再次,重点对猪肉产业链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养殖环节、屠宰加工环节、流通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消费环节的安全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影响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在养殖环节,本文基于养殖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研究视角,以影响生猪安全养殖的关键因素——动物疫病防治为例,构建Logistic模型对养殖户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的疫病防治行为、防疫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为政府提出促进养殖户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建议。在屠宰加工环节,本文在论述屠宰加工企业对猪肉产业链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作用和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从组织体系构建、产品质量安全计划的策划与制定、生猪屠宰工艺流程分析、产品检验检疫控制流程分析、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确定、以及HACCP计划制定等方面对猪肉屠宰加工企业实施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案例研究。在流通销售环节,本文首先分析猪肉产业链流通和销售体系的现状及其基本特征,以及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分别从冷链管理和信息追溯管理二方面对猪肉流通和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进行详细论述和案例分析。在消费环节,本文以有机猪肉为调研载体,在分析消费者对安全猪肉认知水平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构建Logistic模型就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消费行为、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消费者意愿是产业链发展的指示器,研究消费者支付意愿可以有效获知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需求状况,对提高安全猪肉的有效供给、完善猪肉的质量安全管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最后,本文提出相关研究结论与完善我国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政策建议。
二、21世纪我国的肉类产销应做哪些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我国的肉类产销应做哪些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模式及供需匹配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愈加突出 |
1.1.2 供需结构不匹配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3 农产品冷链物流渠道呈现多样化发展的特点 |
1.1.4 “互联网+”推进农产品物流中间层组织创新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基本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层次 |
1.4.3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逻辑主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逻辑主线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中间层组织理论 |
2.1.1 中间层组织理论概述 |
2.1.2 中间层组织理论研究述评 |
2.2 时空经济学分析 |
2.2.1 经济学分析中的时空视角 |
2.2.2 时空经济分析在物流领域的运用 |
2.2.3 时空经济分析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研究述评 |
2.3.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问题及对策与研究 |
2.3.2 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 |
2.3.3 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
2.3.4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研究 |
2.4 研究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解释框架:时空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供需匹配功能 |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高度时空相关性 |
3.1.1 生鲜农产品的自然寿命对流通空间范围的影响 |
3.1.2 特定时点的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变化分析 |
3.1.3 温控干预下的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时空协调 |
3.2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 |
3.2.1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的特性 |
3.2.2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
3.2.3 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能力 |
3.3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分析 |
3.3.1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的特性 |
3.3.2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的影响因素 |
3.3.3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能力 |
3.4 时空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 |
3.4.1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关系演化 |
3.4.2 供需交易匹配的时空经济特征 |
3.4.3 供需交付匹配的时空经济特征 |
3.4.4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物信关系与时空结构 |
3.5 时空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匹配中的中间层组织 |
3.5.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演化过程概述 |
3.5.2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时空经济基础属性 |
3.5.3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时空经济网络属性 |
3.5.4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时空经济结构属性 |
3.5.5 信息化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供需交易时空的拓展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比分析 |
4.1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历史演进 |
4.1.1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历史变迁 |
4.1.2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历史变迁 |
4.1.3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历史变迁 |
4.2 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中间层组织分析 |
4.2.1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及中间层组织演进的特征概述 |
4.2.2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演进的特征概述 |
4.2.3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演进的特征概述 |
4.3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发展中的时空经济因素分析 |
4.3.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不同阶段的供需时空模式 |
4.3.2 农产品冷链物流演进中的有形要素分析 |
4.3.3 农产品冷链物流演进中的无形要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时空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成因与形态分析 |
5.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形成的起因 |
5.1.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形成的条件 |
5.1.2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形成的内因 |
5.2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边界分析 |
5.2.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边界的界定 |
5.2.2 信息技术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边界的影响 |
5.3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结构形式 |
5.3.1 中间层组织的组织结构形式 |
5.3.2 中间层组织结构的时空演变 |
5.4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效应分析 |
5.4.1 网络协同效应 |
5.4.2 网络经济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AHP模型的典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匹配模式分析 |
6.1 基于AHP模型的冷链物流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影响冷链仓储相关的费用因素 |
6.1.2 影响冷链运输相关的费用因素 |
6.1.3 冷链运输成本影响因素的AHP分析 |
6.2 以集约需求资源为主的组织模式理论分析 |
6.2.1 产地分散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特征及偏好 |
6.2.2 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与发展 |
6.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渠道的形式 |
6.2.4 基于AHP模型的最优组织方案选择分析 |
6.2.5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下供需的交易匹配和交付匹配分析 |
6.3 以集约需求资源为主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6.3.1 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历史及概况 |
6.3.2 佳沛公司组织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供需匹配模式 |
6.4 以集约供给资源为主的组织模式理论分析 |
6.4.1 流通渠道主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特征及偏好 |
6.4.2 互联网+第四方冷链物流组织的产生 |
6.4.3 流通渠道主体之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渠道分析 |
6.4.4 基于AHP模型的最优组织方案分析 |
6.4.5 第四方冷链物流企业组织下供需的交易匹配和交付匹配分析 |
6.5 以集约供给资源为主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6.5.1 上海九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概况 |
6.5.2 九曳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及作用分析 |
6.5.3 九曳供应链供需匹配模式 |
6.6 既集约需求资源又集约供给资源的组织模式理论分析 |
6.6.1 消费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特征及偏好 |
6.6.2 生鲜电商物流平台的发展 |
6.6.3 生鲜电商物流平台组织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渠道分析 |
6.6.4 基于AHP模型的最优组织方案分析 |
6.6.5 生鲜电商物流平台组织下的供需的交易匹配和交付匹配分析 |
6.7 既集约需求资源又集约供给资源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
6.7.1 菜鸟网络的概况 |
6.7.2 菜鸟网络冷链物流平台模式分析 |
6.7.3 菜鸟网络冷链物流平台的供需匹配模式 |
6.8 本章小结 |
7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治理分析及政策建议 |
7.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治理问题 |
7.1.1 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 |
7.1.2 信任机制的问题 |
7.2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治理分析 |
7.2.1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结构的关键要素 |
7.2.2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治理的内涵 |
7.2.3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治理模式 |
7.3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的治理机制 |
7.3.1 内生动力系统的治理机制 |
7.3.2 外生动力系统层面的治理机制 |
7.4 政策分析 |
7.4.1 现有政策分析 |
7.4.2 未来政策需求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 |
8.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遗产与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 |
1.2.2 食品工业与食品工业遗产的概念 |
1.2.3 共生思想的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的共生现象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与框架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青岛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 |
2.1 阶段一:食品工业缘起期(1897-1914) |
2.1.1 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 |
2.1.2 德资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
2.1.3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初现 |
2.2 第二阶段:食品工业发展期(1914-1922) |
2.2.1 日资食品工业的大量涌入 |
2.2.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曲折发展 |
2.3 第三阶段:食品工业兴盛期(1922-1938) |
2.3.1 食品工业发展格局的成熟 |
2.3.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兴盛 |
2.4 第四阶段:食品工业停滞期(1938-1949) |
2.4.1 日资食品工业的军事色彩 |
2.4.2 民族资本食品工业的夭折 |
2.5 第五阶段:食品工业新时期(1949-至今) |
2.5.1 食品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
2.5.2 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的革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状概况与共生分析 |
3.1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现状 |
3.1.1 工业遗产厂区现状 |
3.1.2 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3.1.3 周边道路交通现状 |
3.2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特征 |
3.2.1 空间分布特征 |
3.2.2 风格风貌特征 |
3.2.3 功能类型特征 |
3.2.4 构造技术特征 |
3.2.5 工艺流程特征 |
3.3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价值 |
3.4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的共生分析 |
3.4.1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面临的困境 |
3.4.2 共生思想对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 |
4.1 城市层面的共生策略 |
4.1.1 顺应青岛城市发展方向 |
4.1.2 塑造青岛食品文化品牌 |
4.1.3 构建食品工业遗产廊道 |
4.1.4 发展青岛食品文化产业 |
4.2 片区层面的共生策略 |
4.2.1 协调片区功能布局需求 |
4.2.2 完善片区道路交通系统 |
4.2.3 营造片区工业遗产氛围 |
4.2.4 改善片区公共绿化空间 |
4.3 建筑层面的共生策略 |
4.3.1 注重遗产的原真性保护 |
4.3.2 充分体现食品工业元素 |
4.3.3 合理协调利用新旧材料 |
4.3.4 采用绿色化的技术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共生策略的实践——以青岛啤酒厂为例 |
5.1 青岛啤酒厂概况 |
5.1.1 青岛啤酒厂的历史变迁 |
5.1.2 青岛啤酒厂工业遗产的现状 |
5.2 青岛啤酒厂现状的共生分析 |
5.2.1 城市布局层面 |
5.2.2 片区需求层面 |
5.2.3 自身特点层面 |
5.3 青岛啤酒厂工业遗产共生策略的实践 |
5.3.1 顺应城市发展定位 |
5.3.2 协调片区功能需求 |
5.3.3 改善建筑空间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2.3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模式研究综述 |
1.2.4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形式 |
2.1.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
2.2 农业发展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主要农业发展理论 |
2.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
2.3.2 创新驱动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动力 |
2.3.3 政府放松管制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动力 |
2.3.4 消费结构变化是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需求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与进展 |
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3.2.1 产业融合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3.2.2 产业融合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3.2.3 产业融合有利于乡村振兴 |
3.2.4 产业融合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3.3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展 |
3.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测度分析 |
4.1 已有研究方法分析 |
4.1.1 相关系数分析法 |
4.1.2 赫芬达尔指数法 |
4.1.3 投入产出分析法 |
4.1.4 熵指数 |
4.1.5 产业贡献度法 |
4.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 |
4.2.1 构建模型遵循的原则 |
4.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方法 |
4.2.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定 |
4.2.4 测度结果分析 |
4.2.5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总体融合程度测定 |
4.2.6 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
5.1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
5.1.1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水平 |
5.1.2 农业竞争力水平 |
5.1.3 农村产业结构 |
5.1.4 农民收入水平 |
5.1.5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5.2 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4 基于B-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农业竞争力方面 |
5.3.2 农村产业结构方面 |
5.3.3 农民收入水平方面 |
5.3.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能力 |
6.1.1 引导土地有序向产业融合主体流转 |
6.1.2 强化财政金融扶持服务产业融合主体 |
6.1.3 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 |
6.2 稳步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 |
6.2.1 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
6.2.2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
6.2.3 做大农业服务业 |
6.3 建立与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
6.3.1 完善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 |
6.3.2 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 |
6.3.3 强化链式利益联结 |
6.4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
6.4.1 财税政策 |
6.4.2 金融政策 |
6.4.3 产业政策 |
6.4.4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政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菜市场功能和空间模式研究 ——以武汉唐蔡生鲜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菜市场的定义 |
1.1.2 菜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民生角度 |
1.2.2 民意角度 |
1.2.3 地域差异 |
1.2.4 小结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贡献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
1.4.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菜市场空间功能的转变 |
2.1 菜市场空间对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意义 |
2.1.1 城市发展的初期中期—以菜品销售为主导的商贸空间 |
2.1.2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以激活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公共空间 |
2.2 菜市场空间公共性的增强 |
2.3 城市公共空间如何守候 |
2.3.1 新加坡小贩中心 |
2.3.2 高线公园案例分析 |
2.3.3 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守候 |
2.4 中国菜市场特点和现存问题 |
2.4.1 相似业态对于菜市场的冲击 |
2.4.2 菜市场特点的发掘 |
2.4.3 中国菜市场的未来可能性 |
第3章 中国菜市场改造策略—空间模式分级研究 |
3.1 菜市场空间功能转变对空间模式的影响 |
3.2 菜市场空间中人的行为模式与空间模式的联系 |
3.2.1 秩序模式 |
3.2.2 流动模式 |
3.2.3 分布模式 |
3.2.4 状态模式 |
3.2.5 菜市场空间模式的转变 |
3.3 菜市场升级案例分析—现有的菜市场空间升级的逻辑 |
3.3.1 四个案例分析 |
3.3.2 小结 |
3.4 建立分级系统的依据 |
第4章 中国菜市场分级系统的建构 |
4.1 目标人群及业态 |
4.1.1 使用人群占比分析 |
4.1.2 菜市场各种业态占比分析 |
4.1.3 菜市场业态组合模式分析 |
4.2 周边环境条件 |
4.2.1 菜市场外部可达性分析 |
4.2.2 周围空间功能分析 |
4.3 菜市场内部构成 |
4.3.1 菜市场建筑面积 |
4.3.2 菜市场空间的灵活性及可穿行性分析 |
4.3.3 休息空间分布形式 |
4.4 菜市场分级标准建构 |
4.4.1 等级评价 |
4.4.2 菜市场具体的分级标准 |
4.4.3 菜市场级别定位 |
第5章 武汉市唐蔡生鲜市场设计实践 |
5.1 武汉市江岸区唐蔡生鲜市场现状分析 |
5.1.1 武汉市江岸区唐蔡生鲜市场级别评定 |
5.1.2 武汉市江岸区唐蔡生鲜市场未来可能性 |
5.2 武汉市江岸区唐蔡生鲜市场改造策略 |
5.2.1 空间形态一 |
5.2.2 空间形态二 |
5.2.3 空间模式结合实际场地 |
5.3 武汉市江岸区唐蔡生鲜市场的改造方案 |
5.3.1 菜市场的对外系统 |
5.3.2 活力节点营造 |
5.3.3 菜市场特色打造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以及实践总结 |
6.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11个国内外菜市场周边道路路网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机制研究 ——以蔬菜安全保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有发生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直接危及公众健康 |
1.1.2 质量安全问题使我国食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遭遇技术壁垒 |
1.1.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政府公信力 |
1.1.4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的重点从检查产品向控制过程转变 |
1.1.5 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正走向德法并治、社会共治的格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本研究可资借鉴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 |
1.3.2 简要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思路方法 |
1.5.1 基本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2 生产经营主体 |
2.1.3 责任 |
2.1.4 机制 |
2.1.5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6 主体行为理论 |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属性 |
2.3.1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具有技术属性 |
2.3.2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具有制度属性 |
2.3.3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具有经济属性 |
2.3.4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具有道德属性 |
2.4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者责任机制的内在逻辑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机制 |
3.1 法视野下安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机制 |
3.1.1 法视野下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形成机制的影响要素 |
3.1.2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者供给安全农产品的责任赋予 |
3.2 学术视野下安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之争论 |
3.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的界定 |
3.3.1 农户责任的界定 |
3.3.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责任的界定 |
3.3.3 农产品生产企业责任的界定 |
3.4 安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机制的运行 |
3.4.1 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机制的构建要素 |
3.4.2 责任分工机制构建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运行机理 |
3.5 安全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机制的功能及其生发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激励机制 |
4.1 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激励机制的动力要素及作用机理 |
4.2 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假设 |
4.2.1 提出假设的理论依据 |
4.2.2 基本理论假设 |
4.3 农户责任激励机制:基于蔬菜种植户的实证分析 |
4.3.1 蔬菜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2 蔬菜种植户履责行为与责任认可的相关性分析 |
4.3.3 合作社环境下蔬菜种植户责任认可和履责行为的激励因素分析 |
4.3.4 农户责任激励机制的研究小结 |
4.4 农民专业合作社责任激励机制:基于蔬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
4.4.1 研究问题的确定 |
4.4.2 理论假设 |
4.4.3 分析单位的界定 |
4.4.4 资料的收集 |
4.4.5 资料与假设的逻辑连接 |
4.5 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责任激励机制:基于蔬菜企业的案例分析 |
4.5.1 研究问题的确定 |
4.5.2 理论假设 |
4.5.3 分析单位的界定 |
4.5.4 资料的收集 |
4.5.5 案例资料与假设的逻辑连接 |
4.5.6 案例分析的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约束机制 |
5.1 农户责任约束机制:基于蔬菜种植户的实证分析 |
5.1.1 政府监管体系对农户责任行为的约束影响 |
5.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责任行为的约束影响 |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责任约束机制:基于蔬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
5.3 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责任约束机制:基于蔬菜企业的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四重属性 |
6.1.2 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机制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 |
6.1.3 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分工机制 |
6.1.4 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激励机制 |
6.1.5 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约束机制 |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中国淮北盐业的国有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国家盐业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盐区概述 |
第二节 明清以前的盐业政策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盐业政策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盐业政策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盐业政策 |
一、机构设置与调整 |
二、资产处置与资本国有化 |
三、生产政策 |
四、运销政策 |
五、税收政策 |
第二章 两淮盐区概述 |
第一节 江苏境内的传统盐区 |
第二节 淮北盐区的崛起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淮北盐业 |
第四节 中共对淮北盐区的控制 |
一、中共华中部队夺取淮北盐场的过程 |
二、淮北盐业的生产和运销 |
三、淮北盐业对华中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支持 |
第三章 淮北盐场的管理体制 |
第一节 接管与统一领导机构的建立 |
一、接管盐场 |
二、党委组织的建立 |
三、淮北盐务管理局 |
第二节 基层组织系统的形成 |
一、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党员 |
二、基层干部的培养 |
第三节 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
一、小组长负责制 |
二、一长制的短暂变革 |
第四章 资产的接收、整理与改造 |
第一节 生产资料的国有化 |
一、盐场滩地产权的处理 |
二、评定滩地等级 |
第二节 生产方式的集体化 |
一、时宝玉经验 |
二、集体生产组运动 |
三、集体生产组的管理和分配 |
第五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制盐技术的改进 |
一、盐的生产流程 |
二、滩地建设 |
三、技术改良 |
第二节 劳动竞赛运动 |
一、接管后的劳动竞赛 |
二、“一五”时期的劳动竞赛 |
第三节 产量和质量 |
一、质量的提高 |
二、产量的增加 |
第四节 盐坨管理 |
一、入坨 |
二、出坨 |
第六章 运销与税利 |
第一节 销售体系的建立 |
一、经销权的明确 |
二、三级销售渠道的建立 |
三、私营盐商的清理 |
第二节 运输管制 |
一、销区划分 |
二、运输方式 |
三、销量统计 |
第三节 取缔走私 |
一、走私现象与原因 |
二、缉私措施 |
第四节 盐税与盐价 |
一、盐税 |
二、盐价 |
三、税利上缴制度 |
四、税利统计 |
第七章 盐场职工 |
第一节 盐民的身份转换 |
一、从盐民到盐场职工 |
二、职工管理 |
第二节 工资改革 |
一、淮北盐场解放初期的盐民工资 |
二、1952年工资改革 |
三、1956年工资改革 |
第三节 福利待遇与文化教育 |
第四节 工伤事故与安全生产 |
结语 |
附录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8)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潜伏的全球粮食危机 |
1.1.2 中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 |
2.1.1 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 |
2.1.2 粮食安全概念的研究 |
2.1.3 粮食安全评价的研究 |
2.1.4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科技进步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科技进步的内涵 |
2.3.2 科技进步的模式 |
2.3.3 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 |
2.4 生产要素理论和生产函数的相关研究 |
2.4.1 生产要素理论 |
2.4.2 农业生产要素 |
2.4.3 生产函数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及趋势预测 |
3.1.1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
3.1.2 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3 中国粮食生产趋势预测 |
3.2 中国粮食需求及供求平衡分析 |
3.2.1 中国粮食需求现状 |
3.2.2 中国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中国粮食需求趋势预测 |
3.2.4 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分析 |
3.3 中国粮食市场体系分析 |
3.3.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迁 |
3.3.2 中国粮食市场体系现状分析 |
3.3.3 粮食市场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3.3.4 粮食市场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分析 |
4.1 农业科技进步的研究 |
4.1.1 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 |
4.1.2 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
4.1.3 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 |
4.2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
4.2.1 测算方法选择 |
4.2.2 测算数据收集及整理 |
4.2.3 弹性系数的确定 |
4.2.4 测算结果分析 |
4.3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分析 |
4.3.1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判定方法选择 |
4.3.2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相关数据收集及处理 |
4.3.3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判定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分析 |
5.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1 基于生产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
5.2.2 基于农业经济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
5.2.3 基于社会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
5.2.4 基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
5.2.5 基于农业技术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
5.2.6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
5.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分析 |
5.3.1 相关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
5.3.2 评价指标的熵权计算 |
5.3.3 评价结果及趋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 |
6.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供求形势改善措施 |
6.1.1 深挖粮食供给增长潜力 |
6.1.2 科学引导粮食需求方向 |
6.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 |
6.2.1 规范国家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
6.2.2 推进国家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 |
6.2.3 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
6.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科技进步措施 |
6.3.1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6.3.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6.3.3 大力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
6.3.4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的创新 |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
2.6.1 国外的研究 |
2.6.2 国内的研究 |
2.7 小结 |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
3.1 基本概念 |
3.1.1 食品安全 |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
3.1.4 行为主体 |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
5.1 调查设计 |
5.2 样本特征描述 |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
6.1 数据来源 |
6.1.1 样本点的选择 |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6.1.3 样本特征描述 |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
6.2.4 饲料使用情况 |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
9 结论和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
参考文献 |
(10)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猪肉质量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范围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4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资料的来源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1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相关研究 |
2.1.2 产业链管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相关研究 |
2.2 食品安全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2 基于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
2.2.3 基于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2.4 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行为及其效率的相关研究 |
2.3 猪肉产业链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 |
2.3.1 猪肉产业及其产业链管理的相关研究 |
2.3.2 猪肉产业链管理与安全供给的相关研究 |
2.3.3 猪肉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4 相关研究的趋势及对本文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猪肉产业现状分析——基于产业链的视角 |
3.1 我国猪肉产业的基本情况 |
3.2 猪肉产业链及其主要环节 |
3.2.1 我国典型的猪肉产业链模式 |
3.2.2 猪肉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及其主体 |
3.2.3 猪肉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及其相关主体 |
3.3 育种环节的产业状况 |
3.3.1 种猪市场的现状分析 |
3.3.2 生猪产业育种目标的转变 |
3.3.3 生猪产业的育种结构及其发展 |
3.4 生猪养殖环节的产业状况 |
3.4.1 生猪养殖的主要模式 |
3.4.2 生猪养殖的主要区域 |
3.5 猪肉屠宰与加工环节的产业状况 |
3.5.1 猪肉屠宰与加工行业的发展 |
3.5.2 猪肉屠宰与加工行业的结构分析 |
3.6 猪肉流通与销售环节的产业状况 |
3.6.1 主要的流通渠道及其特征 |
3.6.2 销售市场细分及其特征 |
3.7 猪肉消费环节的产业状况 |
3.7.1 我国的猪肉消费水平 |
3.7.2 猪肉消费的产品结构 |
第四章 我国猪肉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 |
4.1 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内涵、目标及其特征 |
4.1.1 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内涵与目标 |
4.1.2 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特征 |
4.2 我国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4.2.1 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体制 |
4.2.2 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国家法规 |
4.2.3 猪肉产业链的质量标准体系 |
4.3 我国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4.3.1 产业链各环节对质量安全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 |
4.3.2 产业链各环节质量安全信息的交换与利用 |
第五章 养殖户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分析 |
5.1 我国生猪养殖环节疫病防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5.2 养殖户疫病防治行为与认知的描述性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养殖户疫病防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3.3 模型估计结果 |
5.3.4 计量结果讨论 |
5.3.5 实证小结 |
5.4 加强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
第六章 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分析 |
6.1 屠宰加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
6.1.1 我国屠宰加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6.1.2 屠宰加工企业的管理措施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影响 |
6.1.3 屠宰加工企业对产业链管理的促进作用 |
6.2 屠宰加工企业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 |
6.2.1 屠宰加工企业对上游养殖环节生猪质量安全的保障 |
6.2.2 屠宰加工企业对自身环节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 |
6.2.3 屠宰加工企业对流通销售环节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 |
6.3 屠宰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以HACCP体系为例 |
6.3.1 HACCP体系概述 |
6.3.2 实施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和措施 |
6.3.3 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屠宰加工企业的应用与实施 |
第七章 流通与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分析 |
7.1 流通与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7.1.1 我国猪肉流通与销售体系现状及其特征 |
7.1.2 主要流通与销售渠道的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7.2 流通与销售环节的冷链管理效应分析 |
7.2.1 冷链的概念及其组成环节 |
7.2.2 冷链管理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 |
7.2.3 我国猪肉产业发展冷链的制约因素 |
7.3 流通与销售环节的信息追溯管理效应分析 |
7.3.1 信息追溯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 |
7.3.2 流通与销售环节信息追溯体系的整体设计 |
7.3.3 案例分析——上海猪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
第八章 基于质量安全的消费者需求行为分析——以有机猪肉为例 |
8.1 调研载体的选择 |
8.2 数据来源与问卷方案设计 |
8.3 消费者对有机猪肉认知与消费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1 消费者个体特征描述 |
8.3.2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的感知 |
8.3.3 消费者对有机猪肉的实际认知与评价 |
8.3.4 信息强化后消费者对有机猪肉品质的信任水平 |
8.3.5 信息强化后消费者支付意愿统计 |
8.4 消费者对有机猪肉消费意愿的实证分析 |
8.4.1 模型与方法选择 |
8.4.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8.4.3 模型估计结果 |
8.4.4 消费者对有机猪肉平均支付意愿 |
8.4.5 影响消费者对有机猪肉消费意愿的因素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养殖户疫病防治行为和防治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2:有机猪肉消费者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
四、21世纪我国的肉类产销应做哪些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模式及供需匹配功能研究[D]. 王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2]基于共生思想的青岛食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刘源.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3]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袁浩博. 吉林大学, 2019(02)
- [4]菜市场功能和空间模式研究 ——以武汉唐蔡生鲜市场为例[D]. 王晨阳. 清华大学, 2019(02)
- [5]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机制研究 ——以蔬菜安全保障为例[D]. 朱梅.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6]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新中国淮北盐业的国有化进程[D]. 周倩倩. 南京大学, 2015(05)
- [8]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D]. 杨学利. 吉林大学, 2010(05)
- [9]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10]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猪肉质量安全管理研究[D]. 刘军弟.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