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测与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测与治疗

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测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贺乐,郑淑香[1](2021)在《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对重度ICP患者分娩情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对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患者分娩情况、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重度ICP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观察组采取IKAP模式护理辅助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心理状况、EQ-5D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及皮肤瘙痒症状控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的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SAS、SDS评分及皮肤瘙痒控制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EQ-5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重度ICP患者的分娩结局,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同时缩短了皮肤瘙痒症状控制时间,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董君[2](2021)在《孕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孕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I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单双数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孕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控制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控制时间(3.54±1.70)d,较对照组(6.21±2.12)d明显缩短,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组内患者剖宫产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围产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ICP患者的皮肤瘙痒控制时间,干预后患者不良情绪及母婴结局均得到明显改善。

聂红[3](202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中医体质研究理论,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类型特点,探索其不同体质类型与发病一般情况及血型、肝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相关性,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运用王琦教授9分法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ICP患者进行体质调查,本次调查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泸州市中医院妇产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共120例。收集被研究者的姓名、年龄、孕周、生育史、发病节气、症状、血型、肝酶、血清总胆汁酸等数据,对纳入对象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将所有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探讨中医不同体质类型与年龄、孕周、发病节气、症状、血型、肝酶、血清总胆汁酸等的相关性。结果: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医体质类型前五位为湿热质(25.83%)、痰湿质(14.17%)、气郁质(13.33%)、气虚质(11.67%)、阳虚质(10.83%)。2.中医体质类型与年龄有关,各体质平均年龄:平和质(25.70±2.75岁),气虚质(28.57±5.60岁),气郁质(27.44±3.61岁),湿热质(28.00±4.07岁),痰湿质(27.41±4.18岁),血瘀质(32.50±4.24岁),阳虚质(31.38±3.79岁),阴虚质(28.88±3.44岁),其中血瘀质、阳虚质在年龄上与平和质有统计学差异(P<0.05)。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人数居于前五位的节气是立秋、立春、夏至、霜降、大寒。4.发病季节与中医体质类型无相关性(P>0.05)。5.偏颇体质之间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不同血型与中医体质转化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体质类型在妊娠瘙痒严重程度上有差异,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较平和质症状表现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不同体质间没有差异;而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在不同体质间有差异,湿热质组、血瘀质组、阴虚质组、气虚组与平和质组相比较血清总胆汁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前五位的中医体质类型,提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以偏颇体质主。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不同体质类型在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妊娠瘙痒症状严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

曾贵红,邹伟洋,刘长娣[4](2021)在《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脂代谢变化特点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脂代谢变化特点。方法选取90例产前检查并确诊为脂代谢异常的孕妇设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90例产前检查脂代谢正常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进行糖脂代谢指标的检测,对比两组孕妇糖脂代谢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空腹血糖(4.62±0.68)mmol/L、空腹胰岛素(10.77±4.67)mU/L、胰岛素抵抗指数(2.27±0.53)、游离脂肪酸(677.34±114.35)mmol/L以及载脂蛋白-A(1.99±0.65)g/L均高于对照组的(4.31±0.57)mmol/L、(9.13±4.31)mU/L、(1.71±0.45)、(547.67±133.66)mmol/L、(1.82±0.4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发生脂代谢异常对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其脂质水平并加以控制,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韩敏佳[5](2021)在《藏族高龄多产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孕产妇以世居藏族农牧民为主,整体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与内地平原地区有着显着的差异。由于民族政策和生育政策的不同,藏族产妇高龄和多产的特点与内地差异尤为显着。西藏农牧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其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该地区藏族妇女产前检查不规范以及产妇的依从性较差,故藏族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因此,了解藏族高龄多产产妇的危险因素,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从而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尤为重要。目的 了解藏族产妇高龄、多产两个因素与母婴不良结局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倡适龄妊娠及优生优育,并通过孕期规范的保健和适当干预措施,减少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2020年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4356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高龄多产组(年龄≥35岁且产次≥5次)、高龄非多产组(年龄≥35岁且产次<5次)、非高龄多产组(年龄在18~34岁且产次≥5次)和非高龄非多产组(年龄在18~34岁且产次<5次)。比较四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根据是否产生妊娠不良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多产产妇妊娠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将高龄多产组和高龄非多产组合并为高龄,再根据产妇年龄分为高龄组(35~39岁)和超高龄组(≥40岁)。比较两组高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根据是否产生围产儿不良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将高龄多产组和非高龄多产组合并为多产组,再根据产妇产次分为多产组(产次=5)、超多产组(产次6~9次)和极多产组(产次≥10次)。比较三组多产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根据是否产生围产儿不良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非高龄非多产组胎盘早剥、死胎的发病率最低(P<0.001)。2.高龄非多产组:顺产率最低(P<0.001),剖宫产率最高(P<0.001);早产儿发病率大于非高龄组(P<0.05);新生儿体重小于非高龄多产组(P<0.05)。3.非高龄多产组:顺产率最高(P<0.05),巨大儿的发病率大于非高龄非多产组(P<0.05)。4.高龄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P<0.001);孕周小于非高龄非多产组(P<0.001)。5.多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非多产组(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多产组(P<0.001)。6.高龄多产组:助产率、前置胎盘、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低、胎儿畸形、死胎的发生率最高(P<0.05)。7.高龄多产组围产儿不良结局的Logistic回归结果:羊水多、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OR>1),孕周是其保护因素(P<0.05,OR<1)。8.超高龄组:其年龄、孕次、产次均大于高龄组(P<0.001),孕周小于高龄组(P=0.001);超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早产、1分钟Apgar评分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同时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高龄组(P<0.05),分娩方式与高龄组无明显差异。9.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窘迫、羊水多和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而孕周是保护因素(P<0.001,OR<1)。10.极多产组:极多产组产妇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新生儿早产和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产组和超多产组(P<0.05)。11.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Ⅲ度污染是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OR>1);孕周是其保护因素(P<0.001,OR<1)。结论1.高龄多产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助产率、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羊水多、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周是其保护因素。2.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产妇;超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会进一步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多、宫内窘迫和羊水Ⅲ度污染是高龄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周是保护因素。3.多产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多产产妇;产次达到10次及以上的多产产妇其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进一步升高。羊水Ⅲ度污染是多产产妇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周是保护因素。4.对于藏族高龄产妇、多产产妇、尤其是高龄多产产妇,临床应加强重视程度,强调适龄妊娠及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规律产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和教育、切实做好孕期产期护理和保健工作、积极干预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最大程度改善母婴结局。

刘少娟[6](2021)在《TBA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出血量及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希望在现有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版)》中按照血清总胆汁酸水平(Total bile acid TBA)分级的轻度、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tic chaolestasis of pergnancy ICP)的基础上根据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一步细化分组,研究细化分组后的ICP孕产妇在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产后出血及围产儿结局间关系,再与传统轻度、重度ICP分组中的产后出血、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进行比较,对比细化后的分组在结局观测上是否更具有某些有意义。通过TBA水平细化分组,观察TBA指标升高与产后出血、围产儿结局的关系,进一步严格管理TBA水平,从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围产儿的预后。方法对2015-01-01至2021-02-28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符合ICP诊断标准的,同时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306例病历资料回顾性探究,分别分析其在按照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进行轻、重度分组中轻度组(TBA≥10umol/L<40umol/L)、重度组(TBA≥40umol/L)及按照血清总胆汁酸指标大于等于10umol/L基础上每增加10umol/L为组段,总共分为8个组(A-H)、轻度组与其亚组间及重度组与其亚组间在产后出血、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306例病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后得出下列结果:孕产妇方面:(1)细化分组后的8组、轻度组与重度组,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的发生率高于轻度组(P<0.05)。(2)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上C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围产儿方面:(1)细化分组后的8组、轻度组与重度组,在新生儿轻度窒息、死胎、Ⅰ度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细化分组后的8组、重度组与轻度组,在新生儿重度窒息、Ⅱ、Ⅲ度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黄疸、早产、新生儿NICU入住发生率上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重度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新生儿NICU入住及早产发生率上C组和轻度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发生率高于轻度组。结论(1)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不良围产儿结局(新生儿黄疸、Ⅱ、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早产、新生儿重度窒息、胎儿窘迫、新生儿NICU入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ICP患者。(2)对于轻度ICP孕产妇而言,血清总胆汁酸在30umol/L-40umol/L时要积极预防患者产后出血、胎儿早产的发生,同时也要预防并积极处理新生儿并发症,做好新生儿救治工作尽量,避免新生儿因为窒息、肺炎等并发症而转入NICU的发生。

黄晓仪[7](202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液生化检测及mRNA差异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孕周诊断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和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同时,研究将通过跨学科合作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来分析妊娠早期ICP孕妇与健康孕妇外周血液的m RNA差异表达谱,以期引导疾病早期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1.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记录完整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孕妇分为A组(ICP组,n=200例),B组(健康组,n=100例),其中将A组按照不同孕周诊断的ICP来设置亚组:A1组(诊断孕周≤28周,设定为早期诊断ICP组,n=20例),A2组(诊断孕周≥28周+1,设定为晚期诊断ICP组,n=180例)。t检验比较A、B组间的基线资料(年龄、孕次、收缩压、舒张压等),比较A1、A2亚组间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A2组诊断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总胆汁酸、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用卡方检验比较A、B组及A1、A2亚组间的剖宫产、早产、巨大儿、脐带绕颈、胎膜早破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收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产科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的7例ICP孕妇的妊娠≥12周的外周血标本作为ICP组,收集同期的5例健康孕妇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用t检验比较ICP组(n=7例)与正常对照组(n=5例)间的基线资料(年龄、孕周、收缩压和舒张压等)。分别对12例样本进行RNA提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RNA的纯度和浓度,RNA样品的吸光度A260/A280≥1.6,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浓度和纯度,符合测序标准。用RNA-seq技术分析ICP孕妇(n=7例)和健康孕妇(n=5例)中mRNAs的表达水平,采用R校正deseq2包在妊娠早期的ICP孕妇组及健康孕妇组外周血中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对P<0.001、|log2 FC|>2定义为mRNAs差异表达的阈值,结合GO、KEGG、STRING数据库,通过生物学过程注释、生物信号通路富集、文本挖掘及蛋白/基因互作等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能与ICP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基线资料中的年龄、孕次、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A组、B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A、B组的孕妇早产率分别为40%(80/200)、14%(14/100)、剖宫产率分别为55%(110/200)、25%(25/100)、脐带绕颈发生率分别为41%(82/200)、2%(2/100),A、B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孕周诊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A1、A2组的孕妇早产率分别为15%(3/20)、42.8%(77/180),剖宫产率分别为30%(6/20)、57.8%(104/180),围产儿脐带绕颈发生率分别为20%(4/20)、43.3%(78/180),A1、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间巨大儿和胎膜早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孕周诊断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影响A1组的住院天数为(5.88±2.73)天,费用为(5387.62±1546.47)元,A2组的住院天数为(7.25±4.71)天,费用为(6548.38±5207.97)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A2组中诊断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在A2组中,诊断后的血清总胆汁酸(26.51±18.60)μmol/L、甘胆酸(10.03±9.47)mg/L、谷丙转氨酶(31.26±69.99)U/L、谷草转氨酶(30.62±48.35)U/L均显着高于诊断前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分别为血清总胆汁酸(3.05±1.39)μmol/L、甘胆酸(0.83±0.51)mg/L、谷丙转氨酶(11.87±5.29)U/L、谷草转氨酶(17.74±4.62)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胆红素水平的差异诊断前及诊断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6.测序样本的基线资料比较资料显示,ICP孕妇(n=7例)和健康孕妇(n=5例)基本情况中的年龄、孕周、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7.RNA质检结果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12例样本的RNA浓度和纯度合格,均符合计算机测序要求。通过RNA-seq技术分析,共获得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8个:FOSB、ATF3、S100P、TAP2、UTS2、SPSB2、CCR5和HLA-DQB1;下调基因17个:JUND、H19、HCG27、GSTM3、PSPHP1、ARL17B、JUN、MUC16、THNSL2、TUBBP5、GSTM3、LRRC37A、KAZN、KLRC2、TAS2R40、ZNF501和KLF6。8.GO、KEGG、STRING数据库分析与ICP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上调、下调的基因在生物学上的行为控制、免疫系统、炎症因子、信号传导、细胞分组的形态及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功能的差异表达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ICP的早期诊断有利于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对ICP孕妇进行早期监测、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以期有效减少和减轻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孕妇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治疗费用,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2.关键基因FOSB、JUND、JUN、ATF3以及KLF6可能是ICP潜在的早期诊断标志物,通过跨学科合作早期发现生物标志物,便于临床护理工作者对高危人群进行长期动态的跟踪随访,为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条件。

王淑平[8](2020)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研究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比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与健康孕妇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探索中医体质分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的关系,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提供新的中医理论依据参考。(2)从临床疗效、症状表现、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围产结局等方面研究茵陈蒿汤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影响,进而探讨茵陈蒿汤的作用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3)通过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与正常孕妇体内相关免疫指标的表达水平,探讨Th17/Treg平衡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机制的作用。(4)通过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研究茵陈蒿汤对于Th17/Treg平衡的影响,进而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茵陈蒿汤对于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中医体质分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1.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以及住院部就诊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且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孕周≥28周,单胎且胎儿发育正常;(2)符合ICP诊断标准;(3)可依照末次月经及B超显示结果确定孕周;(4)无其他妊娠期并发症;(5)纳入孕妇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自愿参与同意书。1.2研究方法对130例正常孕妇及130例ICP孕妇均采用统一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及资料调查表》进行详细询问调查。研究对象回答《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中的9个亚量表共60个条目的问题,每个问题均按5级评分,原始分值为1-5分,根据条目问题的不同有逆向评分(即5-1分);回答全部问题后,计算原始分值与转化分值,进而判定体质类型。1.3观察指标(1)收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统计分析;(2)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中医体质分型结果;(3)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中医体质分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相关性分析。2.茵陈蒿汤对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临床研究及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2.1研究对象上述13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中符合湿热内蕴型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选取同期正常孕妇30例作为常规组。纳入标准:(1)孕周≥28周,单胎且胎儿发育正常;(2)符合上述ICP诊断标准;(3)可依照末次月经及B超显示结果确定孕周;(4)无其他妊娠期并发症;(5)纳入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自愿参与同意书;(6)符合上述ICP湿热内蕴型辨证标准;(7)纳入本研究前未进行ICP相关治疗且近期未使用性激素相关药物;(8)积极配合医生诊断治疗且对研究干预过程(服药、复查等)依从性高。2.2研究方法收集三组纳入对象基本资料,包括居住环境、工作性质、民族、文化程度、ICP史等,研究对象采用口服熊去氧胆酸(进口药物注册证号:H20150365),每日15mg/kg·d,连续14天一个疗程。观察组研究对象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茵陈蒿汤(茵陈18g,大黄6g,栀子9g),每日1剂,水煎至150ml,分早晚温服,连续14d。常规组正常孕妇不做药物干预治疗,仅定期按常规进行常规孕检。2.3观察指标(1)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周、产次、ICP史、焦虑抑郁、居住环境、工作性质、文化程度等。(2)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3)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含量(IL-17、TGF-β、IL-35)(4)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6)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围产结果情况(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医体质分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1)研究组130例ICP患者与对照组130例正常孕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民族分布、职业性质、居住环境、文化程度等个人基础资料方面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在130例对照组健康孕妇中,平和质状态为68例,占比52.3%,研究组130例ICP患者中平和质状态为10例,占比7.7%,二组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主要分布于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三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别为66例(50.8%)、24例(18.5%)、12例(9.2%),并且该三种体质分布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痰湿质、湿热质状态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呈现正相关性(OR>1,P<0.05),且平和质可能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潜在保护因素(OR<1,P<0.05)2.茵陈蒿汤对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临床研究及对Th17/Treg的影响(1)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纳入对象在年龄、孕周、产次、居住环境、工作性质、文化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ICP史高于健康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ICP患者体内血清生化指标(TBA、DBIL、TBIL、AST、ALT)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TBA、DBIL、TBIL、AST、ALT)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TBA、DBIL、TBIL、AST、ALT)改善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ICP患者体内血清IL-17水平含量显着高于常规组健康孕妇,且体内血清TGF-β、IL-35水平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健康孕妇,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免疫指标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免疫指标细胞因子TGF-β、IL-35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IL-17降低幅度与TGF-β、IL-35增加幅度要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二组IL-17、TGF-β、IL-35含量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皮肤瘙痒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且二者皮肤瘙痒评分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二者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10例、12例、7例,无效例数为1例,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5例、8例、10例,无效例数为7例。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6.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7%,二者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围产结局方面,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例数低于对照组,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污染、围产儿死亡例数二者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P患者与常规组健康孕妇在围产结局方面比较均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CP患者与常规组健康孕妇比较,早产、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数显着高于常规组,且二者比较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7)ICP史、焦虑抑郁、TBA、ALT、AST、TBIL与围产不良结局存在相关性(OR>1,P<0.05)。结论:(1)中医体质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湿热质、痰湿质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存在正相关性,而平和质状态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保护因素,说明湿热质、痰湿质体质状态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上可尝试通过调和、药物等方式纠正患者偏颇体质进行防治ICP。(2)茵陈蒿汤有利于缓解IC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含量,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改善妊娠结局以及降低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3)茵陈蒿汤对于调节Th17/Treg平衡具有正面效果,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促进初始CD4+T细胞更多分化为Treg细胞,增加ICP患者体内细胞因子TGF-β以及IL-35的表达,并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降低IL-17的含量,减轻ICP患者免疫损伤,进而改善ICP患者病症及预后。

汪学耀,张涛,荆成宝[9](2020)在《血清总胆汁酸与甘胆酸水平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能力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与甘胆酸(cholylglycine,CG)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a of pregnany, ICP)的诊断能力。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运用诊断精确性研究的质量鉴定标准(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 QUADAS-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判断总胆汁酸与甘胆酸的诊断能力。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总胆汁酸、甘胆酸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灵敏度分别为0.81(95%CI:0.72~0.88)和0.93(95%CI:0.9~0.95);特异度依次为0.93(95%CI:0.87~0.97)和0.97(95%CI:0.91~0.99);AUC分别为0.93(95%CI:0.90~0.95)和0.96(95%CI:0.94~0.98)。结论总胆汁酸和甘胆酸均是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有效指标,且甘胆酸的诊断能力高于总胆汁酸。

柯莹,何广营,刘爱胜,黄玉英,钟伟传[10](2020)在《深圳地区妊娠期孕妇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现状及其发病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妊娠期孕妇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发病率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ICP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的中、晚期妊娠期孕妇3019例,分别检测血清中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雌二醇(E2)、总胆固醇(CHO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根据2015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计算妊娠期孕妇ICP发病率,同时对比分析ICP和非ICP妊娠期孕妇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3019例妊娠期孕妇中诊断出ICP患者272例,发病率为9.01%(272/3019),且ICP发病率随着妊娠期孕妇年龄的增大而上升,不同年龄段妊娠期孕妇ICP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妊娠期孕妇ICP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35~40W孕妇ICP发病率最高为10.63%;ICP妊娠期孕妇血清中TBA、ALT、AST、E2及CHOL水平分别为49.06±21.52μmol/L、82.05±34.67U/L、76.28±29.54U/L、89.05±14.63ng/L及4.31±0.82mmol/L,明显高于非ICP妊娠期孕妇的7.32±5.39μmol/L、37.41±9.18U/L、40.25±10.30U/L、47.18±9.56ng/L及2.50±0.64mmol/L,而HDL-C水平为1.27±0.34mmol/L,明显低于非ICP妊娠期孕妇的2.43±0.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发病影响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中年龄、孕周、TBA、ALT、AST、E2及CHOL为ICP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深圳地区妊娠期孕妇ICP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血清中TBA、ALT、AST、E2及CHOL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降低的妊娠期孕妇ICP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加强以上指标检测对ICP患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测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测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孕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产前干预
        1.2.2 产时干预
        1.2.3 产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皮肤瘙痒控制时间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2.3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3 讨论
    3.1 整体孕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孕妇临床症状和负性情绪
    3.2 整体孕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障良好的母婴结局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体质分布情况
    3 各体质类型一般情况分析
    4 各体质类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ICP患者的一般资料
    2 ICP患者中医体质及其相关性分析
    3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1 中医体质判定表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治及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脂代谢变化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糖脂代谢指标对比
    2.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3 讨论

(5)藏族高龄多产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龄产妇妊娠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TBA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出血量及围产儿结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液生化检测及mRNA差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1.1.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及临床表现
        1.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结局的危害
        1.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1.1.5 不同孕周诊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1.6 不同孕周诊断对临床工作的思考
        1.1.7 跨学科合作寻找早期生物标志物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不同孕周诊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1 前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研究分组
        2.2.4 资料收集
        2.2.5 质量控制
        2.2.6 伦理性问题
        2.2.7 统计学分析
        2.2.8 技术路线图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2.3.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组与健康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3.3 不同孕周诊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3.4 不同孕周诊断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影响
        2.3.5 晚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组中诊断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
    2.4 讨论
        2.4.1 不同孕周诊断对母婴主要结局的探讨
        2.4.2 影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高危因素
        2.4.3 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分娩时机的选择
        2.4.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及护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早期识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m RNA差异表达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
        3.2.1 样本收集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研究方法
        3.3.1 转录组测序
        3.3.2 主要步骤
        3.3.3 质量控制
        3.3.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和KEGG功能分析
        3.3.6 STRING数据库分析
        3.3.7 技术路线
    3.4 结果
        3.4.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3.4.2 RNA质检结果
        3.4.3 基因表达分析
        3.4.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4.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分析
    3.5 讨论
        3.5.1 RNA-seq技术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研究中的意义
        3.5.2 关键基因参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调控
        3.5.3 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4.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 实验伦理审查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研究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1.1.1 中医学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认识
        1.1.2 中医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进展
        1.1.3 中医体质分型与妊娠期及产后相关病症
    1.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西医认识及诊治发展状况
        1.2.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定义解释
        1.2.2 ICP临床症状表现
        1.2.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引发因素与病理机制
        1.2.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依据
        1.2.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西医治疗简述
    1.3 Th17/Treg在 ICP患者体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1 Th17 细胞与Treg细胞
        1.3.2 Th17/Treg平衡与ICP发生发展的关系
        1.3.3 Th17/Treg平衡对ICP患者的临床意义
第二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中医体质分型的关系
    2.1 研究内容及临床意义
    2.2 临床资料
        2.2.1 研究对象
        2.2.2 ICP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中医体质判定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方法
        2.3.2 中医体质分型方法
        2.3.3 统计方法
    2.4 结果
        2.4.1 两组纳入对象个人基础资料比较
        2.4.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型情况比较
        2.4.3 中医体质分型与ICP相关性分析
    2.5 讨论与小结
        2.5.1 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
        2.5.2 中医体质分型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2.5.3 中医体质分型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
第三章 茵陈蒿汤治疗ICP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研究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
    3.1 研究内容和目的
        3.1.1 研究对象
        3.1.2 ICP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终止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干预措施
        3.2.2 皮肤瘙痒症状评分标准
        3.2.3 临床疗效判定
        3.2.4 中医证候积分判定
        3.2.5 观察内容
        3.2.6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三组纳入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3.2 三组纳入对象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3.3.3 三组纳入对象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3.3.4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3.5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3.6 三组纳入对象围产结局情况比较
        3.3.7 围产儿不良结局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4 讨论
        3.4.1 茵陈蒿汤治疗ICP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探讨
        3.4.2 茵陈蒿汤对ICP患者预后及围产结局的影响
        3.4.3 茵陈蒿汤对ICP患者体内免疫细胞Th17/Treg平衡的影响
    3.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伦理审查批件

(9)血清总胆汁酸与甘胆酸水平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能力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文献来源: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检索方法:
        1.2.2 文献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合并分析结果:
        2.3.2 异质性分析:
        2.3.3 发表偏倚:
3 讨论

(10)深圳地区妊娠期孕妇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现状及其发病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ICP发病率
    2.2 不同孕周妊娠孕妇ICP发病率 
    2.3 ICP与非ICP妊娠期孕妇血清中生化指标比较
    2.4 妊娠期孕妇ICP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测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程连续性助产结合IKAP模式护理对重度ICP患者分娩情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贺乐,郑淑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2)
  • [2]孕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J]. 董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08)
  •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聂红.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4]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脂代谢变化特点的研究[J]. 曾贵红,邹伟洋,刘长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08)
  • [5]藏族高龄多产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D]. 韩敏佳. 西藏大学, 2021(12)
  • [6]TBA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出血量及围产儿结局的关系[D]. 刘少娟. 西藏大学, 2021(12)
  • [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液生化检测及mRNA差异表达研究[D]. 黄晓仪.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 [8]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研究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D]. 王淑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血清总胆汁酸与甘胆酸水平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能力的Meta分析[J]. 汪学耀,张涛,荆成宝.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05)
  • [10]深圳地区妊娠期孕妇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现状及其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 柯莹,何广营,刘爱胜,黄玉英,钟伟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07)

标签:;  ;  ;  ;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测与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