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水处理的绿色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蓝玲怡[1](2021)在《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其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文中指出水分胁迫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不良影响,阻碍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植物的水分信息,及时为植物浇水,避免水分胁迫现象的发生。植物的某些生理参数如蒸腾作用、茎秆直径等可反映植物的水分信息,从而可用于判断植物受水分胁迫的程度。然而,目前常见的植物水分信息的检测方法存在滞后性、灵敏度低、难以实现原位无损感知等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法,实现对植物水分信息的实时、原位、无损以及高灵敏度检测。基于此,本论文以植物生理学为研究基础,以柔性电子学和纳米材料学为研究手段,制备了可与植物表面实现有效贴合的柔性可拉伸感知器件以及可为感知器件提供电能的供电器件,并进一步探明了感知器件的感知机理及供电器件的产电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供电柔性可穿戴系统,并验证了该系统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的可行性,为实现植物水分信息的原位无损感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依据。本文构建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对植物其他生理信息的原位无损感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为未来构建智能农业系统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植物叶片表面不规则,难以实现和刚性传感器有效贴合的难题,设计并制备了可与叶片表面实现良好保形接触的柔性感知器件。首先,利用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制备柔性叉指电极,相比于传统的叉指电极制备工艺,该方法在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同时更加简便和快速。随后,以氧化石墨烯为湿敏材料,制备了柔性湿度感知器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柔性湿度感知器件在50 Hz的采样频率下,对水分的检测灵敏度为3215 pF/%RH,且具有优良的弯曲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基于此,以检测植物蒸腾作用释放的水蒸气为例,建立了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探明了植物水分信息的感知机理,并进一步验证了该感知方法的可行性,为实现植物水分信息的原位无损感知奠定了基础。(2)为了解决上述柔性感知器件难以适应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形变的问题,设计并制备了可适应植物生长、随植物而形变的可拉伸应变感知器件。该感知器件以可拉伸聚合物为基底,以导电复合纳米材料为感应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的稳定性,将感应材料封装于可拉伸聚合物之间,防止材料的氧化。随后,对该可拉伸应变感知器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70%)、高检测灵敏度(应变系数为215.4)以及长期稳定性,为后期建立高效准确的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奠定了基础。(3)为了解决上述感知器件的能源供应问题,实现器件的无电池化以及高精度工作,设计了可将农业环境中的风能及雨滴能转化为电能的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首先,基于植物的生理特性,通过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真空抽滤技术制备得到轻薄、透气、疏水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随后对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获取了其输出功率、稳定性以及与植物叶片的粘附力等性能参数。此外,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风、雨等外界条件,测试了该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并验证了其为感知器件供电的可行性,为后期建立自供电系统奠定了基础。(4)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源受限,无法持续稳定产生电能的问题,设计了可以将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湿度转化为电能的柔性湿度发电器件。首先,以纤维素滤膜为柔性基底,以碳纳米颗粒为功能材料,制备不对称结构的柔性湿度发电器件。随后,探明了湿度发电器件输出电压的影响因素及产电机理。基于此,以商业化感知器件为对象,进一步验证了柔性湿度发电器件为感知器件持续供电的可行性,为后期建立可持续的自供电系统奠定了基础。(5)在上述四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集成电路设计,将可拉伸感知器件和供电器件集成,构建了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实验中测试了感知器件的传感性能以及供电器件为集成电路供电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以植物茎秆的直径变化作为反映植物水分信息的指标,验证了该自供电柔性可穿戴系统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的可行性,为及时判断植物受到的水分胁迫程度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对保障作物产量以及指导农业精准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贾琼[2](2021)在《基于铝污泥的水泥基材料开发及其耐生物腐蚀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给水污泥(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Sludge,DWTS)作为饮用水处理的废弃物存在产量增大、处理处置不够完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危害等问题,如何以经济环保的方式资源化利用DWTS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给水污泥灰(Drinking Water Sludge Ash,DWSA)富含铝,且与具有防腐性能的铝酸盐水泥成分类似。在高温下煅烧可以激发出DWSA的火山灰活性,将其作为火山灰物质用于水泥基材料中,能够提升水泥基材料在污水环境中的耐腐蚀性。本文在西安和南澳大利亚选取了共计四种DWTS,对比表征了DWTS的基本特性,将取自南澳大利亚的DWTS通过干燥、磨细、煅烧等预处理制备给水污泥灰,研究DWTS的最佳煅烧温度,并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制备水泥基材料,讨论了DWSA对水泥基材料的宏观性能和水化过程的影响,并关注其对水泥基材料耐生物硫酸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取自不同水厂的DWTS的理化性质差别不大,主要组成元素为Al和Si,DWTS表面粗糙,为多孔物质,结构松散,比表面积大。实验表明,800 oC为DWTS的最佳预处理温度,这一煅烧温度下DWTS中的高岭石和铝的水和物等晶体物质会向非晶态和半晶态转变,获得具有高铝含量的活性DWSA。(2)DWSA显着增加了拌合浆体的需水量;增大了砂浆试块的毛细孔隙吸水率;使水泥胶砂的流动度降低;改变了水泥基材料的凝结时间,但最终符合国标GB175要求;DWSA掺量为30%的试件在90天(d)时的强度最高。(3)DWSA在水化过程中会通过填充效应、稀释效应和火山灰活性三种作用方式共同影响水泥水化的过程,火山灰反应主要发生在7 d后。DWSA的掺加促进了C-A-H、C-S-A-H和AFt等含铝相水化物的生成,消耗了水泥水化生成的CH。低掺量的DWSA使基体结构更致密,掺量高时使总孔隙率升高。结合宏观性能与微观表征,从试件的耐久性考虑,建议DWSA的最佳掺量为10%。(4)选用培养1~2 d的A.f菌液作为腐蚀介质进行生物硫酸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腐蚀过程中,水化产物逐渐溶解,生成了大量的石膏和钙矾石。腐蚀层外部生成了大量的黄钾铁矾晶体,为试块提供了额外的抗压强度,使腐蚀后的强度不降反升。同时,观察到了A.f菌落在试块表面的大量聚集。(5)质量损失、腐蚀深度和Ca2+溶出浓度等评价指标表明,在生物硫酸腐蚀条件下,DWSA的最佳掺量为10%。掺10%的DWSA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和含铝相水化物的生成,这些额外的水化产物尤其是含铝相水化产物使水泥基材料的耐酸性更强,提高了水泥基材料的耐微生物侵蚀性。当DWSA的掺量变大时,DWSA的多孔性加速了腐蚀介质的传质过程,同时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大的附着面积,使水泥基材料在生物硫酸腐蚀环境下的耐久性降低。
刘泽[3](2021)在《市政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城市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水处理设备正朝着自动化、先进化方向发展。给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目前的用水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污水处理效率。城市给水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苏苗苗[4](2020)在《预氧化对给水处理工艺中阿特拉津去除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提高作物产量,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农药,大部分农药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水体中,造成水环境污染。阿特拉津作为一种便宜高效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三嗪类除草剂,在水体中检出率较高,可通过生物富集等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我国大部分饮用水处理厂采用的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当水源受到有机污染时,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很难将其处理到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为保证供水水质,有必要对传统水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增加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化学氧化和GAC吸附可能会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因此本文设定采用“预氧化+常规处理工艺+GAC吸附”工艺对含阿特拉津水体进行处理,并深入研究阿特拉津在各单元工艺中的去除效率及迁移转化规律,确定最优的运行工艺参数和可靠的控制策略。以期为实际饮用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水质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1)阿特拉津具有分子结构稳定且难降解特点,氧化反应结束后,仅筛选出出4种降解产物,并根据得到的质谱图和质谱图分析原则,提出其可能的分子结构和降解途径。在此过程中主要发生脱氯–羟基化和脱烷基反应。(2)在预氧化实验中采用次氯酸钠(NaClO)和高锰酸钾(KMnO4)两种氧化剂,结果显示,阿特拉津在此工艺中去除率较低,在反应发生的前30 min,其降解速率较快,符合准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其降解速率逐渐降低。氧化剂投加量的逐渐增加并不能快速的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当氧化剂浓度≥10 mg/L时,溶液中阿特拉津去除效果增加缓慢。底物浓度对水样中阿特拉津去除效果会产生影响,低浓度的阿特拉津溶液中去除效率略高于高浓度溶液。溶液pH的改变不会明显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3)本次实验使用三种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和氯化铁)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对溶液中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表现为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铁。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对水体中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在不同pH条件下,聚合氯化铝会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pH变化对混凝效果影响不大。但可以明显改变活性炭表面离子性能从而影响GAC的吸附效果,一般在酸性条件下吸附效果高于碱性条件,中性条件下效果最差。氧化剂KMnO4的投加可明显改变溶液色度,使UV254增大。另外,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二氧化锰也是溶液浊度升高的原因之一。(4)通过向水中投加腐殖酸和高岭土改变溶液TOC和浊度以配制不同水质条件水样。腐殖酸作为一种聚合类电解质,与阿特拉津竞争混凝剂,造成混凝效果变差。溶液浊度的增大提高了颗粒间的碰撞几率,使溶液中部分阿特拉津吸附在絮体表面,并随其从水中分离出来。在自配水样的基础上,我们采集了逛荡河和三元湖的实际水样进行对比,其去除效果优于纯水,可能是因为实际水样中丰富的有机物及离子存在,促进反应的进行。
王海洋[5](2020)在《碳黑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碳黑是一种性质稳定、基质复杂、具有类石墨或芳环等结构的一类含碳的黑色物质,其具有无味、不可溶、无毒性、比表面积大、易获取、成本低等特点。活性炭是一种水处理常见的吸附剂,但其成本较高、生产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本论文以市售粒径2-5 nm的碳黑为材料,研究其在水处理除藻、助凝、吸附等方面的性能。在除藻性能方面,分别考察了碳黑投加量及pH对除藻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及中性条件更利于除藻,增加碳黑投加量能提高碳黑对藻及其胞外聚合物的去除。在投加0.05 g碳黑、pH=5时,除藻效率率可达到86%,与活性炭除藻效率没有明显差别。在助凝方面,考察了碳黑投加量、投加顺序及pH条件对含腐殖酸(HA)的低浊水助凝效果。结果表明,碳黑作为助凝剂使用时,对原水的浊度和HA的去除效率相比于单独使用聚合氯化铝(PAC)时分别提高了60%和42%。碱性条件更利于浊度的降低,在投加10 mg碳黑,pH=9时,浊度去除率为91.2%。碳黑与PAC的投加顺序对其去除HA有较大影响,在PAC投加前或投加后加入碳黑对HA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PAC与碳黑同时投加对HA的去除效果较差。碳黑投加顺序对浊度去除的影响较小。碳黑与活性炭在助凝效果方面没有显着差别。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碳黑对三氯生(TCS)和三氯乙酸(TCAA)的吸附性能。系统的考查了初始浓度、温度以及pH对碳黑吸附有机污染物性能的影响并将吸附过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吸附等温曲线分析,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升高,在低温酸性条件下碳黑的吸附能力增强,对于初始浓度为2 mg/L的TCS和800μg/L的TCAA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8.65 mg/g和7.58 mg/g,并对比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属于表层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碳黑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建立了基于碳黑的固定床装置动态去除TCS,并对固定床工艺进行了探究。重点评估了初始浓度、床高以及进水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使用模型拟合了固定床的穿透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床高的增加、进水流速的减小或TCS初始浓度的降低,穿透时间增加,在4.2 mm床深、2 mL/min进水流速、0.5 mg/LTCS初始浓度条件下,碳黑固定床穿透时间为14.33天。BDST模型、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均可以很好拟合穿透曲线。
陈伯俭[6](2020)在《南水北调(邯郸段)水源水预氧化-强化混凝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用明渠输水,输水线路长、水深较浅,加之沿途大气沉降的污染物输入,导致下游城市取水水质较水源地水质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邯郸段)水源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常规给水处理工艺面对藻类含量季节性升高的局限性,进行化学预氧化强化混凝试验研究,通过静态试验对药剂投加量及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考察模拟动态工艺的除污效果,以期为邯郸市相关水厂的工艺运行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烧杯试验进行了南水北调(邯郸段)水源水强化混凝研究,确定静态试验参数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最佳投加量为20mg/L,混合搅拌速度为400r/min、搅拌时间2min,反应搅拌速度为60r/min、搅拌时间15min,沉淀时间30min,此时对水源水中浊度、叶绿素a、UV254与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29%、86.30%、35.71%和25%。以高锰酸钾、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进行预氧化强化混凝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经济可行,次氯酸钠的最佳投加量为0.5mg/L,最佳氧化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对水中浊度、叶绿素a、UV254、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9%、97.02%、55.32%和42.31%。在静态试验基础上,模拟水厂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常规混凝和预氧化强化混凝动态试验,考察动态工艺对水源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试验装置稳定运行后,在PAC投加量为20mg/L、混凝时间为20min、沉淀时间为120min时,常规混凝工艺对浊度、叶绿素a、UV254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09%、90.96%、34.87%和28.86%,出水中平均残余铝含量为0.131mg/L。采用次氯酸钠进行预氧化强化混凝,次氯酸钠投加量为0.5mg/L、预氧化时间为40min,PAC投加量为10mg/L、混凝时间为20min、沉淀时间为120min时,滤后出水浊度、叶绿素a、UV254和CODMn浓度分别为0.145NTU、0.24mg/m3、0.030cm-1与1.18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1%、97.55%、50.06%和42.30%,平均残余铝含量仅为0.073mg/L,出水中上述水质指标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要求。
朱明珠,古杏红,张树俊,刘玉兰,吴昊,丁建波[7](2019)在《基于水温调节的给水、污水强化处理方法》文中指出从水温的角度分析了水温对给水、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总结了利用水温调节强化给水、污水强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低水温下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低能耗、低药耗运行,是安全、可靠、高效、廉价的水处理强化方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环保设计要求,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方超[8](2019)在《给水处理中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台州市的水资源分布具有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和降水量与城市区域不匹配这几个主要特点,是一个典型性水质型缺水的城市。如何针对台州市水资源环境和特点,高效、安全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整个台州水务工作者都在密切关注的问题。消毒过程作为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持续性灭活致病细菌、病毒和微生物的功能,是水质安全的核心工艺。但是氯消毒工艺中伴随产生的消毒副产物,被发现对人体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必须得到控制。本文通过收集台州市各大、中型水厂基础资料和工艺流程,对几种消毒剂进行全面的对比,确定了以次氯酸钠替代液氯作为新消毒系统的方案,搭建了相应的投加系统,确定了消毒剂的用量和投加方式,以提高消毒效果和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针对台州市某中型水厂的现状,通过采集两年同期4个月的出厂水样数据并检测,将化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余氯、浊度等常规水质指标,改造后均有小幅度的改善,余氯提高了 5.7%,浊度降低了 8.2%。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这两个氯消毒副产物的代表性指标,在经过改造后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三氯甲烷降低了 43.3%,四氯化碳降低了 22%,说明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可以有效地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通过对两种消毒方式的成本对比分析,改造前使用液氯消毒的每吨水消毒成本为0.016234元,改造后使用次氯酸钠消毒的每吨水消毒成本为0.015961元,相比减少了 1.68%。按日供水7.5万吨计算,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比使用液氯消毒年综合成本减少7464.64元。改造之后,消毒副产物得到控制、运行维护得到简化、生产安全性得到提高,成本还有所减少,优点比较突出。总而言之,进行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改造是有积极意义的,不但能减少综合成本的支出,还能够有效控制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极大地保障了饮用水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合中小型水厂参考应用。
王晓静[9](2019)在《地表水源水厂设计方案研究 ——以济宁市A水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华北地区的给水厂目前多以地下水作为水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水规模迅速增大,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了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的次生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很难恢复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华北地区地表水源的水质特点、研究相应的给水厂处理工艺,逐步实现以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分析了以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济宁市目前已探明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1万m3/d,从2011年起实际开采量已达到50万m3/d,已长期严重超采。而且,目前已有5眼供水井因地下水污染而报废,另有3眼供水井的供水水质也在逐渐恶化。调查统计了济宁市南四湖地表水源地的水质特点:藻类含量较高,年度监测平均值高达3928万个/L;属于有机微污染水源水,COD Mn年度监测平均值9.5mg/L;无机盐离子冬季超标严重,硫酸盐及氯化物监测平均值分别为395mg/L与610mg/L;冬季低温低浊特征显着,冬季水温监测平均值为-5℃,浊度监测平均值为25NTU。通过对各种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济宁市以南四湖为主要水源的A给水厂的净水工艺。除常规的混凝(机械折板絮凝池)、沉淀(平流沉淀池)、过滤(V型滤池)、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外,针对原水藻类含量高的水质特征,设置了高锰酸盐+次氯酸钠预氧化的除藻单元;在沉淀工序后增设了可超越运行的平流气浮池,以去除细小悬浮絮体,消除冬季低温低浊的不利影响;通过O3/UV/H2O2降解原水中的有机微污染物;为最大程度的去除原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采用了纳滤膜深度处理技术。针对A水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泥水(包括沉淀池排泥水、气浮池浮渣、V型滤池及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废水)及纳滤膜深度处理工艺产生的浓盐水,研究了专门的处理处置措施。滤池反冲洗废水经收集沉淀后,上清液回流至原水管,底泥与沉淀池排泥水及气浮池浮渣一起经浓缩、脱水处理后外运;纳滤浓盐水与济宁市接庄污水处理厂尾水混合稀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Ⅲ类水标准后再排放。按研究方案建成的地表水源A水厂日供水规模20万m3/d,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出厂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对根本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提高济宁供水保障水平乃至济宁市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研究我国华北地区供水水源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提供了成功的工程范例。
朱欢欢,孙韶华,冯桂学,赵清华,周安然,贾瑞宝[10](2019)在《紫外联用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饮用水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叙述了紫外-过氧化氢、紫外-芬顿、紫外-过氧化氢-臭氧、紫外-硫酸盐、紫外-氯、紫外-二氧化钛等紫外联用高级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领域中的国内外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比较了各组合技术的作用原理、处理特性及优缺点。为避免高级氧化工艺存在的缺陷,如氧化剂、催化剂消耗量大、易受水质影响、运行费用高、存在二次污染等,应针对价格低廉、稳定高效的新型氧化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进行专项研发,降低该技术的应用成本;加强基于实际水体有机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及传质机理研究,设计开发适于不同水质条件的紫外联用高级氧化一体化集成工艺的系统化光反应器,推进紫外联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实现实际工程化应用。
二、给水处理的绿色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水处理的绿色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其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植物与水分的关系 |
1.1.2 水分胁迫的定义 |
1.1.3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 |
1.1.4 检测植物水分胁迫的意义 |
1.2 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
1.2.1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
1.2.2 植物体内水分运输 |
1.2.3 植物的蒸腾作用 |
1.3 植物水分信息的检测方法 |
1.3.1 常用检测方法 |
1.3.2 存在的问题 |
1.3.3 原位无损感知技术 |
1.4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4.1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发展 |
1.4.2 柔性可穿戴器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5 植物柔性可穿戴器件设计要求 |
1.5.1 可穿戴器件和植物界面的贴合 |
1.5.2 可穿戴器件的长期稳定性 |
1.5.3 可穿戴器件和植物的生物相容性 |
1.6 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
1.7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2 技术路线图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柔性界面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柔性电极表征 |
2.3.2 柔性感知器件形貌表征 |
2.3.3 植物叶片与柔性感知器件的界面贴合度评估 |
2.3.4 柔性感知器件的水分检测原理 |
2.3.5 柔性感知器件的水分响应性能 |
2.3.6 柔性感知器件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拉伸感知界面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导电感应材料的制备 |
3.3.2 可拉伸感知器件形貌表征 |
3.3.3 植物与可拉伸感知器件界面贴合度评估 |
3.3.4 可拉伸感知器件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供电器件的制备及其供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自供电器件形貌表征及性能优化 |
4.3.2 自供电器件的输出性能 |
4.3.3 植物叶片与器件的界面粘附力评估 |
4.3.4 植物与自供电器件的生物相容性 |
4.3.5 自供电器件收集风能及雨滴能的工作原理及输出性能 |
4.3.6 自供电器件作为供电模块的可行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制备及其供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形貌表征 |
5.3.2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输出性能 |
5.3.3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的产电机理 |
5.3.4 持续型自供电器件作为供电模块的可行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植物水分信息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原位无损感知系统的构建 |
6.3.2 集成电路设计 |
6.3.3 自供电柔性可穿戴系统用于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基于铝污泥的水泥基材料开发及其耐生物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水管道腐蚀的现状及机理 |
1.2.1 污水管道腐蚀的现状 |
1.2.2 污水管道腐蚀的机理 |
1.3 污水管道微生物腐蚀的防治措施 |
1.3.1 保护涂层法 |
1.3.2 生物灭杀法 |
1.3.3 高铝混凝土改性法 |
1.4 给水污泥的研究现状 |
1.4.1 给水污泥的理化性质 |
1.4.2 给水污泥的处置技术 |
1.5 研究思路的提出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的配合比设计 |
2.3 生物硫酸腐蚀试验设计 |
2.3.1 硫氧化菌的选择 |
2.3.2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化培养 |
2.3.3 细菌生长曲线 |
2.3.4 生物硫酸腐蚀模拟装置 |
2.4 水泥基材料测试方法 |
2.4.1 材料表征 |
2.4.2 火山灰活性测试 |
2.4.3 水泥砂浆宏观性能测试 |
2.4.4 微观测试 |
2.5 生物硫酸腐蚀试验测试方法 |
2.5.1 试块的质量损失 |
2.5.2 试块强度损失 |
2.5.3 腐蚀深度 |
2.5.4 钙离子浸出测试 |
2.5.5 微观表征 |
3 给水污泥特性的调研与表征 |
3.1 给水厂概况 |
3.2 四种给水污泥的化学组成 |
3.3 四种给水污泥的形貌特征 |
3.4 四种给水污泥的物质组成 |
3.5 本章小结 |
4 给水污泥耐腐蚀水泥基材料开发与表征 |
4.1 给水污泥的活化处理 |
4.1.1 活化给水污泥灰的化学成分 |
4.1.2 活化给水污泥灰的物理性质 |
4.1.3 活化给水污泥灰的形貌特征 |
4.1.4 活化给水污泥灰的形态结构表征 |
4.2 煅烧给水污泥灰的火山灰活性 |
4.2.1 SAI强度指数测试 |
4.2.2 Frattini测试 |
4.3 给水污泥水泥基材料的宏观性能 |
4.3.1 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随污泥灰掺量的变化 |
4.3.2 水泥胶砂流动度随污泥灰掺量的变化 |
4.3.3 砂浆抗压强度随污泥灰掺量的变化 |
4.3.4 毛细孔隙吸水率随污泥灰掺量的变化 |
4.4 给水污泥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产物 |
4.4.1 热重分析 |
4.4.2 物象分析 |
4.4.3 微观形貌和元素映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生物硫酸腐蚀模拟试验研究 |
5.1 细菌的活化培养 |
5.2 细菌生长曲线 |
5.3 培养基的pH值 |
5.4 生物硫酸腐蚀评价指标 |
5.4.1 污泥灰掺量不同的砂浆试块腐蚀后的质量损失 |
5.4.2 污泥灰掺量不同的砂浆试块腐蚀后的腐蚀深度 |
5.4.3 不同污泥灰掺量的砂浆试块腐蚀后的强度损失 |
5.4.4 腐蚀介质中钙离子的浸出浓度 |
5.5 生物硫酸腐蚀产物及机理分析 |
5.5.1 腐蚀前后的物相分析 |
5.5.2 腐蚀产物的SEM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市政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市政给水处理技术 |
1.1 混凝 |
1.2 沉淀 |
1.3 过滤 |
2 城市传统给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2.1 传统给水处理技术落后 |
2.2 大量化物质剂影响水质 |
2.3 水中残留大量细菌 |
3 市政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3.1 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 |
3.2 活性炭吸附技术 |
3.3 薄膜净水技术 |
3.4 水处理药剂 |
3.5 聚合硫酸铁 |
3.6 微生物絮凝剂技术 |
3.7 紫外线消毒技术 |
3.8 二氧化氯消毒技术 |
3.9 中水回用技术 |
4 结束语 |
(4)预氧化对给水处理工艺中阿特拉津去除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水环境状况 |
1.2 典型农药类污染物的选择 |
1.2.1 阿特拉津的基本信息 |
1.2.2 阿特拉津污染状况 |
1.2.3 阿特拉津的生态毒性分析 |
1.3 提高阿特拉津去除效率的方法 |
1.3.1 预处理工艺 |
1.3.2 深度处理工艺 |
1.3.3 强化混凝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课题来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课题来源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3 仪器参数设置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余氯浓度的测定 |
2.3.2 不同水处理工艺烧杯实验 |
3 预氧化对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规律研究 |
3.1 氧化剂的选择 |
3.2 阿特拉津降解产物的鉴定 |
3.2.1 实验步骤 |
3.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运行参数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影响氧化效果因素 |
3.3.1 氧化时间 |
3.3.2 底物浓度 |
3.3.3 氧化剂投加量 |
3.3.4 pH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水处理工艺对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研究 |
4.1 混凝剂的选择 |
4.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混凝剂种类 |
4.3.2 混凝剂投加量 |
4.3.3 pH |
4.3.4 TOC |
4.3.5 浊度 |
4.3.6 水质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碳黑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给水处理过程概论 |
1.2 碳黑的性质及应用现状 |
1.2.1 碳黑材料简介 |
1.2.2 碳黑与活性炭的对比 |
1.3 活性炭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活性炭吸附三氯生和卤乙酸的研究进展 |
1.3.2 活性炭的助凝作用研究进展 |
1.3.3 活性炭处理含藻水体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碳黑除藻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碳黑的表征 |
2.2.4 藻类的培养 |
2.2.5 实验方案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藻浓度的测定 |
2.3.2 UV254的分析 |
2.3.3 有机碳的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碳黑的预处理及表征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SEM分析 |
2.4.4 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分析(EDX) |
2.4.5 碳黑的零点电位分析 |
2.4.6 碳黑投加量对除藻效率的影响 |
2.4.7 pH对碳黑除藻效率的影响 |
2.4.8 碳黑与活性炭除藻效率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黑助凝对低浊度水的处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腐殖酸的配制 |
3.2.4 实验原水 |
3.2.5 实验方案 |
3.3 分析测试方法 |
3.3.1 浊度和UV254检测 |
3.3.2 絮体分维值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合氯化铝对浊度和腐殖酸的去除效果 |
3.4.2 碳黑投加量对腐殖酸的助凝效果 |
3.4.3 碳黑投加顺序对助凝效果的影响 |
3.4.4 不同pH时碳黑对腐殖酸的助凝效果 |
3.4.5 碳黑与活性炭的助凝效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黑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原水 |
4.2.4 实验方案 |
4.3 分析测试方法 |
4.3.1 三氯生的检测 |
4.3.2 三氯乙酸的检测 |
4.3.3 吸附量计算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初始浓度对碳黑吸附三氯生的影响 |
4.4.2 温度对碳黑吸附三氯生的影响 |
4.4.3 pH值对碳黑吸附三氯生的影响 |
4.4.4 初始浓度对碳黑吸附三氯乙酸的影响 |
4.4.5 温度对碳黑吸附三氯乙酸的影响 |
4.4.6 pH值对碳黑吸附三氯乙酸的影响 |
4.4.7 碳黑与活性炭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黑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碳黑对三氯生的吸附等温线 |
5.2.2 碳黑对三氯生的吸附动力学 |
5.2.3 碳黑对三氯生的吸附热力学 |
5.2.4 碳黑对去除水中三氯生的穿透曲线分析 |
5.2.5 吸附床层高度对碳黑去除水中三氯生的影响 |
5.2.6 进水流速对碳黑去除水中三氯生的影响 |
5.2.7 进水溶液浓度对碳黑去除水中三氯生的影响 |
5.2.8 BDST模型的拟合与分析 |
5.2.9 Thomas模型的拟合与分析 |
5.2.10 Yoon-Nelson模型的拟合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南水北调(邯郸段)水源水预氧化-强化混凝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分布及现状 |
1.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
1.1.3 邯郸水资源概况 |
1.2 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及其局限性 |
1.2.1 常规给水处理工艺 |
1.2.2 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 |
1.3 强化混凝处理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3.1 强化混凝处理技术 |
1.3.2 国内外强化混凝技术研究现状 |
1.4 化学预氧化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
1.4.1 高锰酸钾预氧化 |
1.4.2 次氯酸钠预氧化 |
1.4.3 过氧化氢预氧化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水质 |
2.2 试验药剂及设备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药剂 |
2.3 试验检测指标与方法 |
2.4 试验方案设计 |
2.4.1 静态试验方案 |
2.4.2 动态试验方案 |
第3章 南水北调水源水强化混凝效能试验研究 |
3.1 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1.1 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2 对叶绿素a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3 对UV254 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4 对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5 对残余铝含量的影响 |
3.1.6 对残余铁含量的影响 |
3.2 水力参数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1 混合搅拌速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2 混合搅拌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3 反应搅拌速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4 反应搅拌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5 沉淀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水北调水源水化学预氧化强化混凝试验研究 |
4.1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效能研究 |
4.1.1 高锰酸钾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1.2 预氧化反应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2 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混凝效能研究 |
4.2.1 次氯酸钠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2.2 预氧化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3 过氧化氢预氧化强化混凝效能研究 |
4.3.1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3.2 预氧化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4 预氧化剂的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水北调水源水化学预氧化强化混凝动态试验研究 |
5.1 动态试验进水流量的确定 |
5.1.1 不同工况下浊度的去除效果 |
5.1.2 不同工况下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 |
5.1.3 不同工况下UV254 的去除效果 |
5.2 动态工艺稳定运行效果分析 |
5.2.1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 |
5.2.2 对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分析 |
5.2.3 对UV254 的去除效果分析 |
5.2.4 对CODMn的去除效果分析 |
5.2.5 动态工艺残余铝含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水温调节的给水、污水强化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温对给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2 水温调节强化给水处理方法 |
3 水温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 对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影响 |
3.2 对AAO工艺的影响 |
3.3 对MBR工艺的影响 |
3.4 对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影响 |
3.5 对硝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
3.6 对反硝化反应效果的影响 |
3.7 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 |
3.8 对污水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 |
3.9 对污水消毒效果的影响 |
3.1 0 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 |
4 水温调节强化污水处理方法 |
5 结语 |
(8)给水处理中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台州市水资源的概况与特点 |
1.1.1 台州市水资源概况 |
1.1.2 台州市水资源的特点 |
1.1.3 台州市的水质现状 |
1.1.4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1.2 台州市给水处理现状 |
1.2.1 台州市常见水处理工艺 |
1.2.2 台州市的主要水厂 |
1.3 消毒工艺 |
1.3.1 综述 |
1.3.2 消毒的作用机理 |
1.3.3 消毒的影响因素 |
1.3.4 常见的消毒工艺 |
1.4 国内外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
1.4.1 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
1.4.2 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 |
1.4.3 氯消毒副产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器材与方法 |
2.1 采样方法 |
2.2 分析方法 |
2.3 试验仪器与药剂 |
第三章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改造的评价 |
3.1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的改造方案 |
3.1.1 几种氯消毒剂的效果对比 |
3.1.2 次氯酸钠的基本性质 |
3.1.3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
3.1.4 次氯酸钠投加方案的确定 |
3.1.5 次氯酸钠储存方案的确定 |
3.1.6 消毒系统改造总体方案 |
3.2 改造前后主要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
3.2.1 余氯 |
3.2.2 浊度 |
3.2.3 三氯甲烷 |
3.2.4 四氯化碳 |
3.2.5 常规指标平均值对比 |
3.2.6 消毒系统改造技术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造前后运行成本分析 |
4.1 消毒系统成本的计算方法 |
4.2 液氯消毒成本计算 |
4.3 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成本 |
4.4 改造前后成本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地表水源水厂设计方案研究 ——以济宁市A水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济宁市城市供水现状概况及改造规划 |
2.1 济宁市城市概况与发展规划 |
2.1.1 城市概况 |
2.1.2 城市发展规划 |
2.2 济宁市城市供水现状概况 |
2.2.1 水源地现状概况 |
2.2.2 地下水源水厂现状概况 |
2.2.3 供水管网现状概况 |
2.3 济宁市城市供水现存的主要问题 |
2.3.1 地下水源短缺、取水结构单一 |
2.3.2 地下水水源受污染程度加剧 |
2.3.3 供水保障设施建设不完善 |
2.4 济宁市城市供水改造工程总体规划 |
2.4.1 需水量预测 |
2.4.2 城市水厂新建及改造规划 |
2.4.3 给水管网新建及改造规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表水源分析评价与取水工程设计方案 |
3.1 南四湖水源地流域概况 |
3.1.1 南四湖流域基本情况 |
3.1.2 流域地形地貌概况 |
3.1.3 流域河流水系概况 |
3.1.4 流域水文气象概况 |
3.2 原水水资源量分析 |
3.3 原水水质分析 |
3.3.1 南四湖原水水质分析 |
3.3.2 南水北调长江水原水水质分析 |
3.4 原水水质综合评价与风险预测 |
3.4.1 原水水质综合评价 |
3.4.2 原水水质风险预测 |
3.5 取水工程设计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表水源A水厂净水工艺比选与给水处理设计方案 |
4.1 预处理工艺的比选与设计方案 |
4.2 常规处理工艺的比选与设计方案 |
4.2.1 常规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
4.2.2 沉淀—气浮工艺的比选与设计 |
4.2.3 过滤工艺的比选与设计 |
4.3 深度处理工艺的比选与设计方案 |
4.3.1 高级氧化—活性炭工艺的比选与设计 |
4.3.2 无机盐离子去除工艺的比选与设计 |
4.4 消毒工艺的比选与设计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泥水与纳滤浓盐水处理设计方案及工程投资估算 |
5.1 排泥水处理工艺比选与设计方案 |
5.1.1 排泥水处理规模分析 |
5.1.2 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比选与设计方案 |
5.2 纳滤浓盐水处理工艺比选与设计方案 |
5.3 地表水源A水厂平面布置与工程投资估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紫外联用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饮用水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特性 |
2 紫外联用光化学高级氧化技术 |
2.1 UV/H2O2 |
2.2 UV/Fenton |
2.3 O3/UV/H2O2 |
2.4 UV/SP |
2.5 UV/Cl |
2.6 UV/TiO2 |
3 组合工艺经济技术比较 |
4 结语 |
四、给水处理的绿色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水分信息原位无损感知方法及其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研究[D]. 蓝玲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铝污泥的水泥基材料开发及其耐生物腐蚀性能研究[D]. 贾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市政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刘泽. 住宅与房地产, 2021(15)
- [4]预氧化对给水处理工艺中阿特拉津去除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D]. 苏苗苗. 烟台大学, 2020(02)
- [5]碳黑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海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6]南水北调(邯郸段)水源水预氧化-强化混凝试验研究[D]. 陈伯俭.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7]基于水温调节的给水、污水强化处理方法[A]. 朱明珠,古杏红,张树俊,刘玉兰,吴昊,丁建波.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论文集(一), 2019
- [8]给水处理中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研究[D]. 方超.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9]地表水源水厂设计方案研究 ——以济宁市A水厂为例[D]. 王晓静. 东南大学, 2019(01)
- [10]紫外联用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饮用水应用进展[J]. 朱欢欢,孙韶华,冯桂学,赵清华,周安然,贾瑞宝. 水处理技术,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