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一天——几个少数民族家庭的新千年第一天

不一样的一天——几个少数民族家庭的新千年第一天

一、不一样的日子──几个少数民族家庭新千年第一天(论文文献综述)

高祎博[1](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认为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洛桑卓玛[2](2021)在《“我的世界”: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呈现 ——基于滇西北香格里拉村庄色勒克那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在媒介和信息发达的时代,少数民族乡村生活也因为媒介发生新的变化,网络将人们的真实生活不断媒介化,各类社交媒体不断闯入人们的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微信、抖音等为主的网络社交媒体每天占用着人们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没办法离开这些网络软件,这些软件不仅是社交的平台,更是综合性的信息平台,人际交往、社群交流,甚至是网络购物,这些网络社交平台都在时刻影响着大家的生活。乡村生活也是同样如此,在这样迅速的媒介化背景下,选择滇西北香格里拉的藏族村庄,研究村民门的日常生活与媒介的关系,看媒介如何呈现乡村日常生活,看村民们如何利用媒介展现自我,呈现生活。本文以我者的角度,看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参与观察村民生活,去发现媒介与人们的关系。研究认为,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让村民的公共生活得到充实,个体呈现自我的方式是新颖的,通过塑造理想的自我形象,利用网络传播。日常生活成为可视的媒介生活,同时个体还可以去了解和观看别人的生活。在网络上传播的同类人群越多,就会形成独特的网络文化,民族文化就是这样,在网络上得到传播,并形成属于本民族的网络民族文化传播。微信群的使用,让村民之间的联系加强,同时产生虚拟网络公共空间,可以同时分享信息,村落治理有了新方法。新媒体的渗透让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村民们也可以很快接受这些新鲜事物,同时甚或日常也要依赖新媒体,乡村建设也离不开新媒体的促进。

王容先[3](2021)在《出冬瓜村侨眷的日常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冬瓜村,地处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隶属于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乡。出冬瓜村是以德昂族为主的行政村,该村还有汉族和少量的傣族。在三台山乡,出冬瓜村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归侨侨眷较为集中的村寨,全村有归侨8人、侨眷87人,归侨和侨眷大部分是德昂族。出冬瓜村的民族文化保留得相对比较完整,并且关于侨眷的相关资料也比较丰富。据调查,出冬瓜村的归侨、侨眷大部分是来自缅甸的“帮丝带”(1),也有一部分是本地居民。由于匮乏的物资、陌生的邻里和生存环境等各种问题,对侨眷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断激发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促使侨眷与本地居民形成民族自我身份的认同,加快侨眷融入本地生活,得到本地居民的认可。本研究以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出冬瓜村侨眷的日常生活。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出冬瓜村侨眷的生存环境进行介绍,主要通过出冬瓜村的地理位置、侨眷的由来、侨眷身份的认同和侨眷的生活方式,来了解出冬瓜村侨眷的生活背景,并且分析侨眷如何在新环境生存,如何得到本地居民的认可。第二部分是阐述侨眷侨内婚和侨外婚两种通婚方式下的家庭生活,包括家庭的构成、孩子的培养、亲属的结构,更详细的了解侨眷家庭日常生活。第三部分主要是阐述侨眷以“侨”搭“桥”的村社生活,包括主要的宗教文化、茶文化、火塘文化,分析侨眷在重大节日、白天和夜晚的生活,更详细的了解侨眷与本地居民的日常相处,如何一步一步的融入到其中。第四部分阐述的是“近水楼台”的跨境交流,包括跨境婚姻、跨境贸易、联谊活动、走亲访友,促进跨境民族地区共同繁荣、边疆睦邻、富民安民、互利双赢。通过对出冬瓜村侨眷日常生活的研究发现,侨眷已经一步一步融入到出冬瓜村,侨眷的身份得到了认同,管理得到了体现。由于先天的同族优势,促进了侨眷与本地居民的感情,并且在调查中还发现民族文化对于侨眷的影响深远。

王玲婷[4](2021)在《别样的留守:舟山市D区“海嫂”的生活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将海员、海运业的社会关注度大大提升,但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海员研究还有待完善,且以往对于海员的研究往往只集中于海员个人,例如海员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方面,很少有研究关注到海员的家庭,尤其是海员的配偶——“海嫂”,这是一个生活方式特殊且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的已婚女性群体,但关于“海嫂”的文献相较于海员更为稀少,导致“海嫂”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及为家庭做出的牺牲都鲜为人知。相较于其他已婚女性,在海员丈夫长期出海的情况下,“海嫂”在家庭责任、家庭负担以及由此衍生的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问题等方面都有着更大的压力,更需要被重视、研究乃至理解,这让“海嫂”的生活方式呈现明显的特殊性。本文旨在以浙江省舟山市D区为例,探究“海嫂”独特的留守生活方式。本文由导论和五章构成。导论部分说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前人研究及述评。第一章论述了“海嫂”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主要从历史发展、自然条件、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概述海员群体的发展,从而凸显“海嫂”群体的逐渐庞大,从侧面为“海嫂”的发展提供资料;第二章详细描述了“海嫂”留守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扮演以及与其他已婚女性不同的留守生活方式;第三章描述了“海嫂”留守生活的孤寂以及“海嫂”、孩子、海员三者的互相牵挂、关心,体现留守生活中幸福温馨的一面;第四章论述了“海嫂”留守生活中的情感困境;第五章从“海嫂”重返职场,参与技能培训,参与选举三方面来体现“海嫂”的成长过程。留守生活艰辛不易,但最终“海嫂”克服困境不断成长,全心全力支持海员工作默默做好后勤,成为海员背后温柔的守护神,呈现一个与其他留守妇女截然不同的乐观的留守群体,她们身上的独特之处可以给其他地区的留守妇女发展提供借鉴,她们努力从家庭场域、社会场域和职业场域中塑造更好的女性角色,改变过去研究中将妇女置于被动客体地位的做法,尝试将其作为研究的主体,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和研究“她们”。本文通过个案访谈了解“海嫂”们灵活就业的真实情景和变化,结合相应的海岛妇女就业政策,也为日后闲置的女性劳动力就业发展和女性自我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资料。

陈丁漫[5](2021)在《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老藤[6](2021)在《北地》文中提出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黄氏问(Hoang Thi Hoi)[7](2020)在《山地民族的文化韧性与社会适应 ——中越苗族社区的婚姻家庭生活比较和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单元,也是生养后代保证继替的关键环节,还是现代国家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园地,因此具有社会组织和文化价值双重内含。本文比较中越两国苗族村寨的婚姻家庭生活,论述婚姻家庭在人类繁衍中对两类亲属,即宗亲与姻亲的相互构建。婚姻家庭还与经济社会和国家,形成更高层次的相互构建:它既要反映经济社会条件并随之演进,又要用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仪式活动和信仰习俗,跟经济社会和国家政策互动且相互影响。本文据此提出如下基本假设: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的婚姻家庭组织制度和相关信仰习俗文化价值,都具有适应现实条件的灵活弹性,且在面对压力时都有价值认同韧性。前者即灵活适应使分布到各地各国的苗族婚姻家庭呈现出多样差异;后者即价值认同则使得他们能在各地保持苗族的亲近感暨文化认同。本文为深化理解这种现象,把苗族婚姻家庭的外在灵活适应机制,表述为“显性社会”;而将其内在认同韧性机制,表述为“隐性文化”。本文进而提出创新结论:世界各国各民族都能通过社会适应成为所在国正常国民,同时又能通过文化韧性保持文化多样性,延续其群体认同。本文为检验上述假设,分别选定了中越两国各一个苗族村寨展开婚姻家庭日常生活调查,旨在基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资料撰写出两个村寨的简要民族志暨两个村寨男女主人公的生活故事,呈现并解读他们的社会灵活适应和文化价值坚守。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通过中越两国少数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说明两国的苗族如何在适应所在国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成功保持其苗族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经历。本文的结论是:山地少数民族传统与现代国家,都既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又有通过社会文化再生产来凝聚和兼容多样认同的需求。国家和主流社会与边疆少数民族因而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都不能自我中心单边任性。“和则两立离则两伤”不仅是值得倡导的社会政治原则,更是颠扑不破的文化生态学原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板块构成。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理由,论证山民研究意义,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问题意识研究进路,说明本文的理论假设、论证范围及核心术语定义。第二章中越苗族概述。基于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本章呈现中越两国苗族社会文化史与生活世界观;包括两国苗族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和支系分布,旨在说明中越苗族的共同族源。越南北疆的板浦苗寨与中国西南昭通威信县的大湾苗寨且属于共同支系。本章通过揭示中越两国苗族生计生态、社会组织、语言宗教、婚姻家庭和社区生活的共同“原型”,旨在为比较分析和阐释两国山村苗族生活世界中的婚姻家庭奠定文史背景基础。第三、四两章基于中越两国苗族村寨实地调查,分别叙述越南老街板浦、中国云南昭通大湾的苗族社会生态生计、定居传说、发展历程(包括土地改革、合作化、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的民族志。这两章的焦点都是围绕着婚姻规则和家庭形态,包括亲属关系和日常生活的“苗理”。这两章分别呈现了中越两国苗族社区的不同经历暨导致当前差异的成因,都用苗民跟周边民族、地方政府和现代国家政策法规互动博弈的事例,展现他们在经济社会挑战面前运用坚守文化传统的生活智慧。线性叙事导致这两章有先后之分但在结构上应是并行。第五章:中越苗族婚姻家庭比较分析。本章用比较方法呈现两国苗族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异同及其成因,借此揭示婚姻家庭层面的社会适应与文化韧性表现。为展示两国政治环境,本文还呈现了中越民族政策法规在不同时期创新完善的优惠措施内容,借此呈现两国的国情虽然有别,但在相同政治理念和国际场景下都能有效保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证明国家民族共同繁荣之道。第六章:结语。本章基于前述工作构架,特别是两国苗寨社区生活案例,再加上两国国情比较分析,确认生活世界里的中越山地苗族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实践,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国家政治经济,都跟普同人性需求并行不悖:家族宗亲体现的是人类延续群体价值的纵向传承需求,婚姻和姻亲体现的是人类彰显公共价值的横向结盟需求。人类发展离不开宗亲姻亲两类群体互助合作。这正是现代国家社会政治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越中两国的民族政策与山地苗族生活实践,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构功能原理的体现。笔者来自越南,最初学习中文。留学来到中国,才发现民族学这门学科的学术魅力和应用价值。笔者愿意用它来促进两国各民族之间的跨文化理解交流,所以选取了这篇论文主题。由于笔者学术基础薄弱理论方法有待熟练,再加上时间仓促文稿写得仍欠成熟。本文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帮助笔者在民族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刘钰舜[8](2020)在《设计学视角下的大理白族婚俗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婚俗作为民族民间艺术组成重要的一部分,是极具地域性风貌的社会大型活动。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类关系的思考和认知,并通过服装、饮食、行为、造物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当代婚礼设计发展迅速,民族婚俗文化引入当代婚礼设计势不可挡。本研究将大理白族婚俗置于设计学的视野下,结合大理白族婚俗的历史发展,立足喜洲、海东、洱源三地的白族进行田野调研,来分析大理白族婚俗的共性特点,在研究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的同时,深入研究民族婚俗对当代婚礼设计的影响及发展。理论方面:一、引用了由美国着名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提出的人类社会的婚俗发展进化模式:乱婚-血缘婚-普那路亚(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作为路径,对大理白族婚俗的历史发展脉络分为大理国时期以前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大理国至现代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两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二、立足田野调研和文献资料,从大理喜洲、大理凤羽、大理洱源三地入手,完整记录分析大理白族婚俗情况。三、从婚礼食物味觉通感设计语意、婚礼服饰图形基因设计语意、婚礼器物造型工艺设计语意、婚礼环境气氛共鸣设计语意四个方面,拓展分析大理白族婚俗中的设计语意,得到从具象转化为抽象的色彩灵感、二维灵感、工艺灵感、空间灵感等。四、将场域概念引入婚俗,将大理白族婚俗的共性表现分为婚礼核心人物组合的婚礼内场、其他参与者组合的婚礼外场。集中归纳与婚俗相关,由婚姻联合提升家庭档次、自由宽容的多民族开放式通婚、礼佛颂佛温文尔雅的礼仪之风、家庭结构稳定两性地位相对平衡的大理白族民族特点。重点凝练了以抽象与具象巧妙融合、多对象的和谐统一、丰富艺术精神世界反映审美趋势三个方面的大理白族婚俗艺术特点与艺术功能实践方面:主要有三个点,如下:一、大理白族婚俗文化的艺术共性;是实践的第一步。主要通过大量的田野调研作为实践基础材料,对大理洲的喜洲地区、海东地区、洱源地区进行案例考察,实现对大理白族婚俗的完整观察,以分析大理白族对婚姻的社会功能、艺术共性、两性地位的认知,把握大理白族的基本民族性格和大理白族对婚姻的观念调性。二、大理白族婚俗具体内容的设计语意;是实践的第二步。主要通过部分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和部分设计构成构理论为分析依据,对大理白族婚俗中出现的所有表现形式(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进行解构、提炼、抽象化,形成设计碎片,为大理白族婚俗的进一步设计提供数据库。三、大理白族婚俗现代市场化的延展思考;是实践的第三步。主要通过对现有婚礼设计市场2个月的深入实践,探寻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市场化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并以大理白族婚俗为对象进行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市场化的实践操作,完成设计学视角下大理白族婚俗研究从民族婚俗发展-民族婚俗艺术共性-民族婚俗设计语意-民族婚俗设计实践的全路径探索。

张建兰[9](2020)在《成人与成家 ——“里蒙”苗人婚礼仪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苗族社会里,成人与成家常常密不可分,成人与成家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阶段,本文通过对黔中高地“里蒙”这一苗族支系的婚姻仪式研究,来探讨“里蒙”苗人对于成人与成家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成人是成家的基础和前提,在“里蒙”苗人观念里,12岁是成人的起点。对于“里蒙”苗人来讲,十二岁是青春期的开始,也是成人的起点。这时候女性开始留“洋头”,向社会释放出已达婚龄的信号,自此姑娘有权力以独立的身份进入恋爱场所的花园场,可以与来串花园的外寨小伙谈情说爱;十二岁,是能否进入祖坟的一个节点。十二岁后,去世可进入祖坟,获得了“祖先”的称谓,并享有获得后嗣祭祀的资格。自此,不论男女,都要开始承担家庭的部分劳务。这些,都是结婚成家的必经阶段,是成家的基础和前提。而成家是成人的最终确认,在“里蒙”苗人社会里,成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结婚生子,是成人的一个确认,代表着人生另一个阶段开始。一场婚礼的举行,不仅仅关乎一个家庭,更是关乎整个村寨,是村寨里的一个集体事件。“里蒙”苗人在每年中的固定日子举行婚礼,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集体婚礼”。这一特殊的婚礼形式,存在于“里蒙”苗人这一族群的原因是本文所要探求的问题之一。婚礼仪式过程中出现的“物”,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通过对与婚礼仪式中有关的“物”的分析,来揭示“里蒙”苗人内部的社会关系。“物”的价值大小对应着相应的社会关系,“物”的等级昭示了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糯米因其产量较粳稻与籼稻低,成为社会的“奢侈品”。人们赋予了糯食更多的文化内涵。如果说粳米和籼稻是供人们充饥的粮物,那么糯食是社会内部通行的一般等价物,是一种流动的“礼物”。糯米具有黏性,因而起着一种联结的作用。也因其黏性,具有一种隔离的作用。在婚礼仪式中,通过糯食的分割,新娘从娘家分割出去,通过糯食的联结,新娘聚合入夫家。这个分割与联结,同样体现在“里蒙”苗人的意识形态里。随着新娘聚合进夫家,新娘在娘家失去了祖先的鬼魂保佑,也失去了死后进入娘家祖坟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获得夫家祖先鬼魂的保佑,获得死后进入夫家祖坟的权力。除此之外,在婚礼仪式中的“鸡、鸭”还代表了种族延续的祈愿。在“里蒙”苗人社会,鸡、鸭是常见的家禽,鸡鸭一次性孵化出许多幼雏,因而是多产的象征。在“里蒙”苗人的文化里,猪腿是整头猪中最好的部位,新郎新娘双方通过猪腿的转换(结婚时新娘送猪腿到新郎家,回门时新郎回赠猪腿到新娘家),代表着对对方的尊重。猪腿在所有的礼物当中价值最大,并且猪腿仅限于新郎新娘两个家庭食用,代表着在两家缔结的姻亲关系在所有派生出的社会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最重要的。婚礼仪式最后的环节“挂红”,则是两个村寨的互动,寨际关系在此时建立。婚礼过后,男女的社会身份发生了转变,权力与义务也发生了变化。新娘从娘家分裂出去,新郎从原来的家里逐渐抽离出来,两者组成了新的家庭。“里蒙”苗人的集体婚礼,明显的体现出他们的村寨秩序。婚礼是整个村寨的事,在举行婚礼时,整个村寨要遵循着世代流传的习俗规则,举行婚礼当天,要等村寨里的新郎都接亲回来,外嫁的姑娘才能出门,在此遵循的是一种“先娶进、后嫁出”的原则。同一村寨里,男子接亲和姑娘外嫁,都要按照“先辈分、后年龄”的习俗。这些关于嫁娶的规则习俗,鬼师和寨老在其中起着管理者的角色。村寨里娶妻、嫁女的都要提前告知寨老和鬼师,之后寨老和鬼师按照辈分、年龄来确定先后顺序与时间。“里蒙”苗人社会内部着鲜明的秩序,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墨守着这秩序。通过“里蒙”苗人的集体婚礼,我们可以瞥见,在他们观念里,村寨就是一个大家庭。鬼师和寨老是两个大家长。

王钰瑾[10](2020)在《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在民族传统手工艺、服饰文化、科学纺织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火草布的产品形态远离现代生活,其纺织技艺正在凋零;同时火草布所体现的石林撒尼人生活习俗也在慢慢消失,这给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传承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云南石林地区彝族撒尼人的火草布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和我国西南地区其他民族的火草布匹进行整理归纳,为文章的写作提供理论来源;通过实地调研,对石林县、永胜县、丘北县、德昌县四个地区的火草布匹进行详实记录,为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在火草布纺织技艺中,通过对技艺内容的研究,分析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的工艺特色。在火草布的使用中,从日常生活使用和节日仪式使用两方面归纳火草布所承载的石林撒尼人的精神文化寓意。在火草布的艺术表现中,通过布匹肌理、材质、色彩、装饰纹样四个方面分析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艺术特征和使用理念。结合对火草布文献资料、调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代表性地区介绍、设计元素提取、使用变化及变化原因、价值分析与发展探究四大部分来探讨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第一部分选取了我国西南地区中四个具有代表性区域的火草布匹进行介绍,其中以石林撒尼人火草布为主要介绍对象,以永胜、丘北、德昌地区的火草麻布进行辅助介绍。第二部分进入文章主体内容,详细分析了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设计元素范围,主要包含了织布工艺、艺术特色设计、使用功能设计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承接上文,着重分析了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变化,并从技艺传承、生活方式、艺术装饰、精神理念四个方面讨论了影响火草布变化的原因。第四部分借鉴当代设计思潮,分析火草布在当代的适应性价值,探讨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二、不一样的日子──几个少数民族家庭新千年第一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一样的日子──几个少数民族家庭新千年第一天(论文提纲范文)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一、落寞的英雄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一、越界的母女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我的世界”: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呈现 ——基于滇西北香格里拉村庄色勒克那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媒介化社会研究概况
        (二)少数民族媒介使用研究
        (三)媒介与乡村社会研究概况
        (四)自我表达和自我呈现的体现研究概况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色勒克那村落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归属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民族文化
        四、生产生活
第二章 媒介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及表现
        一、乡村社会的媒介化进程
        二、个性化在网络社交媒体的展现
        三、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
    第二节 日常生活和无孔不入的媒介
        一、传统农业生活与现代农业生活
        二、劳动时的线上牵绊
        三、消费习惯大变样——网购魔力诱人
        四、与人共享的家庭生活
    第三节 网络新媒体与人生仪礼的碰撞
        一、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仪礼
        二、仪礼的媒介化
第三章 媒介化的社会交往与自我呈现
    第一节 媒介使用习惯对自我的反映
    第二节 自我媒介形象建构
        一、美颜里的理想容貌——表演的体现
        二、呈现内容的花哨性
    第三节 婚纱照流行与视觉传播
        一、婚纱照——媒介新仪式的形成
        二、婚纱照内部元素及视觉传播
    第四节 新媒体与社会生活
        一、节日的媒介呈现
        二、社会生活与媒介
    第五节 精神生活的媒介呈现
        一、媒介与日常娱乐活动
        二、信仰的媒介呈现
第四章 媒介与乡村公共空间
    第一节 乡村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
        一、村集体及公共空间
        二、乡村生活以及乡村公共事件
    第二节 乡村公共空间与媒介
        一、从“挨家挨户”到“足不出户”
        二、村落事务在线
        三、妇女群,妇女建
    第三节 乡村政治生活媒介化
        一、村落政治传播与新媒体
        二、乡村治理与社交媒介的融合
    第四节 公共媒介与乡村社会生活——疫情期间无接触式乡村生活
结语
    一、日常生活媒介化是必然结果
    二、个体的媒介呈现特点
    三、乡村生活不断依赖媒介
    四、网络媒体对人的其他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者名单
附录二:访谈内容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3)出冬瓜村侨眷的日常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文献简评
    三、概念界定
        (一)侨眷
        (二)日常生活
    四、理论工具
        (一)阿格尼斯·赫勒日常生活理论
        (二)生活世界理论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走入调查地:侨眷的生存环境
    一、出冬瓜村概况
    二、侨眷的来源
    三、身份的认同
    四、多样化的生存方式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侨内婚与侨外婚下的家庭生活
    一、侨内婚与侨外婚
    二、家庭的构成
    三、孩子的培养
    四、亲属的结构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侨”搭“桥”的村社生活
    一、节日的欢聚
    二、日常的互助
    三、夜晚的闲聊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水楼台”的跨境交流
    一、跨境通婚
    二、跨境贸易
    三、联谊活动
    四、走亲访友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访谈提纲
    二、归侨、侨眷名单及相关材料的图片
    三、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侨务工作材料汇编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别样的留守:舟山市D区“海嫂”的生活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
        (一)社会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1.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
        2.关于妇女生活方式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
        2.关于妇女生活方式的研究
        3.关于海岛妇女的研究
        (三)文献简评
    三、基本概念
        (一)生活方式
        (二)“海嫂”
    四、理论工具
    五、研究方法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半结构访谈法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1.内容分析
        2.二次分析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海:“海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一、海员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舟山市D区“海嫂”的总体概况
    三、访谈对象概况
第二章 别:“海嫂”留守生活的开启
    一、离别在即的准备工作
        (一)突发的离别
        (二)从心里接受离别
    二、分别后一个人的生活
        (一)亦父亦母的家庭生活
        (二)包揽一切的家族生活
        (三)邻里间的互助
第三章 忆:远洋漂流的情感
    一、藏在生活琐事里的回忆
    二、远洋相隔的牵挂
        (一) “海嫂”对丈夫的思念
        (二)亲子之间的互相思念
第四章 守:献给远洋的情感面临困境
    一、亲子关系淡漠
    二、夫妻关系疏离
    三、难以处理的婆媳矛盾
第五章 护:做你背后温柔的守护神
    一、重返职场做更独立的自己
    二、参与社区生活技能培训
    三、社区选举与社区志愿者活动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一、期刊论文
    二、学位论文
    三、中文原着
    四、中文译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第二章格拉秋山
第三章红花尔基
第四章墨尔根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第六章奇克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第八章五大连池
第九章锦河
第十章卧虎山
第十一章麦海
第十二章双泉
第十三章小临沂
第十四章朝元鼎
第十五章马路弯
第十六章伊林密
第十七章铁西
第十八章凤鸣街
第十九章西瓦窑
第二十章老鳖湾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尾声

(7)山地民族的文化韧性与社会适应 ——中越苗族社区的婚姻家庭生活比较和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综述
    第三节、理论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中越苗族概述
    第一节、苗族情况
    第二节、山民生态
    第三节、生活世界
    第四节、文化习俗
    小结
第三章、越南老街板浦寨
    第一节、景观概述
    第二节、婚姻叙事
    第三节、家庭叙事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国昭通大湾苗寨
    第一节、景观概述
    第二节、婚姻叙事
    第三节、大湾苗族家庭
    本章小结
第五章、跨国的个案比较研究
    第一节、婚姻比较
    第二节、家庭比较
    第三节、国家政策影响的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
    第一节、社会适应
    第二节、文化韧性
    第三节、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致谢

(8)设计学视角下的大理白族婚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1.1 社会现实使然
        1.2 个人爱好驱使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的目的
        2.2 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3.1 相关的概念界定
        3.2 相关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大理白族与婚俗相关的民族特点
        4.2 大理白族婚俗的共性表现和特殊表现
        4.3 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
        4.4 民族婚俗在当代婚礼设计中的发展思考
    (五)将本课题置于设计学视野下的理论依据
        5.1 设计学思维提炼: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辨证统一
        5.2 现代设计是以系统设计为主的操作方式
        5.3 设计构成多元化和跨学科联动的特征
    (六)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思路
一、大理白族婚俗发展历史梳理
    (一)云南大理白族民族文化环境概述
    (二)大理国时期以前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
    (三)大理国时期至现代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
    (三)本章小结
二、大理白族婚俗案例基本流程调研
    (一)案例点选择依据
    (二)大理喜洲地区白族婚俗基本流程
    (三)大理海东地区白族婚俗基本流程
    (四)大理洱源凤羽白族婚俗基本流程
    (五)本章小结
三、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分析
    (一)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对象类型
    (二)婚礼食物味觉通感设计语意
        3.2.1 婚礼食材设计选择
        3.2.2 以甜、辣为代表的婚礼味觉
        3.2.3 从甜、辣味觉到暖色系色彩视觉
    (三)婚礼服饰图形基因设计语意
        3.3.1 服饰内容及造型
        3.3.2 以红粉色系、蓝绿色系为代表的婚礼服饰色彩提取
        3.3.3 以动植物图案、几何图案为主的服饰刺绣二维解构
    (四)婚礼器物功能及其行为的设计语意
        3.4.1 以祈福、辟邪及助兴功能为代表的婚礼器物
        3.4.2 同一行为设计实现多功能的特点
    (五)婚礼环境共鸣设计语意
        3.5.1 可见与不可见的物
        3.5.2 可见与不可见的色彩
    (六)本章小结
四、大理白族婚俗文化的设计艺术共性
    (一)不同场域及其设计艺术特色
        4.1.1 场域概念及婚俗设计场域划分依据
        4.1.2 婚礼核心人物组合的婚礼设计艺术内场
        4.1.3 其他参与者组合的婚礼设计艺术外场
    (二)大理白族与婚俗相关的民族性格
        4.2.1 重视家族、婚姻联合提升家庭档次
        4.2.2 自由、宽容的多民族开放式通婚
        4.2.3 礼佛颂佛、温文尔雅的礼仪之风
        4.2.4 家庭结构相对稳定、两性地位相对平衡
    (三)大理白族婚俗设计艺术特点与设计艺术功能
        4.3.1 抽象与具象巧妙融合
        4.3.2 多对象的和谐统一
        4.3.3 丰富艺术精神世界、反映艺术审美趋势
    (四)本章小结
五、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思考
    (一)当代婚礼设计对象及受众解析
        5.1.1 当代婚礼设计包含的对象
        5.1.2 当代婚礼设计消费的受众
    (二)当代婚礼设计市场调研
    (三)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市场化情况喜忧参半
        5.3.1 市场对民族婚俗文化的接纳程度不高
        5.3.2 行业内从业者专业能力层次不齐、消费市场驱动
        5.3.3 民族婚俗追求者的带头作用
    (四)当代婚礼设计案例分析
    (五)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在当代婚礼设计中的影响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婚理》大理白族婚礼毕业设计实践
附录2:一期二期三期田野调研全程记录表
附录3:四期市场化跟踪全程记录表
附录4:初期论文评估资料
附录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表
附录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比赛获奖表

(9)成人与成家 ——“里蒙”苗人婚礼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成人与成家的研究综述
        (2)摆榜苗族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地理环境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一)民间传说
        (二)官方文献记载
    第三节 生计方式
第二章 婚礼流程
    第一节 婚礼前的准备
        (一)婚恋的前提和基础:成人
        (二)姻亲关系的确认:吃亲家酒
        (三)婚期的选择:世代流传的集体婚礼
    第二节 婚礼进行时
        (一)新娘“出门”
        (二)新郎接亲
    第三节 婚礼后续
        (一)独具特色的回门
        (二)婚姻关系的加固:诞生的第一子
第三章 象征与隐喻:婚礼仪式中物的文化意涵
    第一节 糯食——分割与聚合
    第二节 鸡鸭——种族的延续
    第三节 猪腿——姻亲关系
    第四节 红布——寨际关系
第四章 通过与转换:婚礼仪式后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
    第一节 社会身份的转变
    第二节 “家”的分裂与组合
第五章 里蒙苗人婚礼与村寨秩序
    第一节 鬼师:沟通鬼界
    第二节 寨老:管理人界
第六章 “家”与“村”的同构
    第一节 从“家族”到“村寨”
    第二节 “集体”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10)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相关的研究现状
        1.3.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一、我国西南地区火草布匹概述
    (一)永胜他留人火草麻布纺织工序及使用概述
    (二)丘北壮族火草麻布染色与使用概述
    (三)四川德昌傈僳族火草麻布纺织工具及使用概述
    (四)石林撒尼人火草布概述
        1.4.1 石林撒尼人的族群概况
        1.4.2 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使用现状
    (五)本章小结
二、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设计元素提取
    (一)火草布的纺织工艺
        2.1.1 纺织工具
        2.1.2 纺织工序
    (二)火草布的艺术特色提取
        2.2.1 火草布日常使用的实用功能
        2.2.2 火草布节日中圣洁的精神追求
        2.2.3 火草布肌理与布料材质的适用理念
        2.2.4 火草布颜色与刺绣装饰纹样的巧用理念
    (三)火草植物功能的设计提取
        2.3.1 火草的纤维特性及功能
        2.3.2 火草的医疗功能
        2.3.3 火草的园艺功能
    (四)本章小结
三、石林撒尼人火草当代适应性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一)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变化
        3.1.1 技艺传承方式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3.1.2 使用方式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3.1.3 艺术装饰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3.1.4 精神理念的当代适应性变化
    (二)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变化原因
        3.2.1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因素
        3.2.2 自然生态发展的因素
        3.2.3 行业分工细化的因素
        3.2.4 市场对于产品需求与受众的因素
    (三)本章小结
四、石林撒尼人火草布当代适应性的价值分析与发展探究
    (一)火草布当代适用性的价值分析
        4.1.1 当代设计思想潮流的启发
        4.1.2 火草布的布料与工艺价值
        4.1.3 火草布的可适应性发展分析
    (二)火草布传承人的培养与创作
        4.2.1 改变传承人生计模式与推广创作作品
        4.2.2 提高创作理念与扩大传承队伍
        4.2.3 改善火草生存环境与提升纺织工艺
    (三)火草布产品的传承与发展
        4.3.1 提升火草布的产品设计与创新方式
        4.3.2 加强火草布的品牌塑造与传播推广
    (四)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我的经纬之旅》系列设计创作方案
        1.1 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卡通绘本—《经纬里的秘密》
        1.2 火草布编织纹样设计—《湖光山色》
        1.3 火草布纺织品设计—《自然色》
    (二)访谈对象一览表
    (三)调研日志
        1、红河州弥勒市彝族撒尼人
        2、昆明市石林县彝族撒尼人
        3、大理宾川县傈僳族
        4、丽江永胜县彝族他留人
        5、大理鹤庆县彝族白依人
        6、文山丘北县壮族
        7、四川德昌傈僳族
    (四)学术成果统计

四、不一样的日子──几个少数民族家庭新千年第一天(论文参考文献)

  •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的世界”: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呈现 ——基于滇西北香格里拉村庄色勒克那的田野考察[D]. 洛桑卓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出冬瓜村侨眷的日常生活研究[D]. 王容先.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别样的留守:舟山市D区“海嫂”的生活方式研究[D]. 王玲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D]. 陈丁漫.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6]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7]山地民族的文化韧性与社会适应 ——中越苗族社区的婚姻家庭生活比较和阐释[D]. 黄氏问(Hoang Thi Hoi).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4)
  • [8]设计学视角下的大理白族婚俗研究[D]. 刘钰舜.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9]成人与成家 ——“里蒙”苗人婚礼仪式研究[D]. 张建兰. 贵州大学, 2020(05)
  • [10]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的当代适应性研究[D]. 王钰瑾.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不一样的一天——几个少数民族家庭的新千年第一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