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课堂教学观念亟待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韩雪童[1](2021)在《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
陈明珠[2](2021)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满目苍凉,而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乡村英语教师应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以保证乡村教育的顺利推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那么乡村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应然角色是什么,是否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角色偏差,教师角色又该如何丰富与更新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促进教师完善教师角色,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同时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理论上建构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在此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法,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为辅助的形式对教师实然的角色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是围绕教师的应然角色这五个维度,结合理论建构中的具体的角色内容编制问卷,并且设置了性别、教龄、学历、执教年级等四个人口学统计变量,了解目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群体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乡村教师、低学历以及低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教师角色存在较多偏差。基于调查及综合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以期帮助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师的角色水平。第一,从教师自身出发,首先要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其次要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最后要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第二,从外部支持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出发,首先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其次要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再次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最后要加强对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
张禹[3](2021)在《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魂”,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其地位决定了它传承和发扬的价值。互联网+教育及信息2.0时代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变革,面对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复杂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象愈发无法忽视。诸多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影响因素中,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无疑是最为系统、高效施加影响并做出努力的重要方面,是文化传承最值得关注的一环。SOR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1)S(刺激)分别直接作用于O(机体)和R(反应);(2)O(机体)直接作用于R(反应);(3)S(刺激)以O(机体)为中介作用于R(反应)。该理论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厘清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与学生传统文化认同以及高校传统文化课程间的关系。文章主体内容涵盖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碰撞”,涉及引言论及的信息多元化社会高校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从实际现状入手宏观掌握课程及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行为和文化认同间的碰撞,引导“发现问题”;第二部分是“消解”,关联第一、二、三章中以SOR理论为框架对现状的分析和对作用关系的探讨,以“分析问题”;第三部分为“治愈”,涉及第四章对结论的梳理与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应对策略的探讨和第五章中对研究的反思和展望,主要对研究问题进行回应,并从大课程观、教育生态学理论等思想启示出发分析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破茧”策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具体布局谋篇如下:引言部分详细陈述了选题缘起与价值,界定了研究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提出问题: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如何应对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为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带来的挑战。第一章主要呈现了研究所基于的刺激(S)-机体(O)-反应(R)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理论基础,梳理分析了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认同、“信息茧房”相关研究的现状、观点及趋势,阐述研究流程,并对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工具的来源及依据、工具科学性、资料分析处理方式等做了详细说明。第二章着重对机体(O)与反应(R)的样态:“茧房”对“认同”的影响进行探究。首先,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程度以及不同群体学生呈现的不同样态。其次,基于SOR等理论提出研究假设,通过SEM分析和访谈资料分析,探究了高校学生“茧房”和“认同”各维度间的关联路径,发现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及认同间形成了动态、双向、循环的作用路径,据此构建了传统文化“信息茧房-认同”关系模型。第三章重点在刺激(S)的施加:探讨课程对“茧房”影响“认同”的应对。首先从信息学视角调查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现状,包括课程信息及课程渠道;其次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课程对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及“茧房”的影响,发现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抑制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第四章首先依据分析结果梳理了对全国34省、市、自治区共520名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所得结论:学生文化身份认同间接受困于“茧房”,核心地位有待提升;符号与价值为枢纽直接受困于“茧房”,桥梁基础尚待加固;学生文化信息接触直接受困于“茧房”,信息渠道需待增加;学生整体文化认同显着受困于“茧房”,关键抓手亟待突破。其次,在大课程观等理论指导下,探讨高校课程的“破茧”策略,即刺激(S)的应然走向。建议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坚持生命体验式学生主体身份“中心化”、素养提升式课程与教学观念“整合化”、融贯显隐式课程信息渠道“多元化”、空间赋值式课程信息系统“动态化”、关系嵌入式课程信息对接“精准化”、信息生态式课程破茧路径“系统化”这“七化”,助力高校学生“破茧成蝶”。根据结论与建议构建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破茧”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提出模型的动态运行要遵从九“化”,即课程设计个性化、课程类型多样化、课程内容多维化、课程实施动态化、课程层次科学化、课程评价全面化、课程管理灵活化、课程理念时代化、课程资源丰富化。最后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突破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整体而言,研究基于SOR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分析的三方互证,遵“六步走”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一步:问卷前访谈。旨在调查高校学生群体“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是否存在及可能的存在程度,根据预期假设,探究“茧房”可能的成因及其与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与问卷数据分析互证、互补分析。第二步:资料分析,包括对访谈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梳理,为问卷调查的维度、侧重点奠基。第三步:问卷编制及问卷调查。依据资料分析结果,请教权威学者,参考领域内着作,编制问卷,进行调查,旨在调查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设情况及高校学生“茧房”和“认同”现状。第四步:问卷数据整理与分析,包括对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作用关系的模型建立、检验和分析。第五步:资料综合梳理分析与策略探究,旨在综合全部对文献、访谈资料、数据检验结果等的分析结果,梳理结论。判断在综合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预期假设以外的、无法进行解释的研究结果。如果有,则再次进行问卷后访谈,反之进行下一步。第六步:结合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等权威理论,进行最终的策略探讨。
王硕[4](2021)在《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的现状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价值,是教师在处理各种教学事务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倾向。对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开展研究,不仅可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反思和改善课堂教学行动,还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依据。然而当前的研究均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忽略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本文主张从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出发,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法来探究高中数学教师在观念与行动层面的教学价值取向存在哪些特征与差异,并分析两层面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决定借鉴学者赵冬臣关于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框架,从伦理、技术、学生、教师、过程、结果六个维度编制问卷来揭示现状。其次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实施问卷调查,并将数据处理和分析后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在观念层面的教学价值取向整体水平很高。主要表现为对结果取向与教师取向的认同度高。(2)在行动层面的教学价值取向整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在过程取向与学生取向的落实情况差。(3)在过程取向维度,观念与行动层面的教学价值取向的差距最大。(4)在过程取向维度,省示范性高中与其他普通高中数学教师、城市与农村的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动均存在显着差异。再次通过教师访谈,全面分析在观念与行动两层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为了有效弥补学生视角的局限性,笔者深入课堂进行观察,结合课堂教学案例构建了过程与结果取向维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动特征。最后综合以上研究,为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包括(1)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2)重视课堂评价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3)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4)合理完善小组合作的模式;(5)恰当融合分层教学的元素。
杨杰[5](2021)在《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架式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的提出,支架式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潜能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并积极发掘出来。其教学思想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要求,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当下教学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改善传统应试教育下思政课死板、苦闷的现状;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对其具体程序进行分析。通过实习教学,了解和发现相关问题并制定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合理开展相关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对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全方面进行分析,逐步探明当前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支架式教学留下有用的教学经验,促进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的应用。本文为了更加贴合实际、形象的体现出支架式教学应用的过程和方法,将结合人教版高中思政课必修教材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课例展示(详见附录一),仅供大家参考,同时也为支架式教学的推广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静[6](2020)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研究开始从一般教学理论的建构转向对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是教学实践改造与变革的实施者与推动者,教师以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实践理性指导并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改造与变革。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在依据,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理想教学的实现,首先需要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由此才能进一步将理想的教学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实现对教学的应然改造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当前社会历史阶段需要怎样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包括其目标向度是怎样的?有哪些基本维度?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现的或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应该是怎样的?这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扰与难题,对其的认识模糊与定位不准,使教师教学实践迷失方向与教学行动的意志力不足,导致教师教学实践的偏离,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建构为着重点,尝试性地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应答。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武器,以“人是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根本教育宗旨下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深化改革为契机,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来探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体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基本特征及价值意蕴进行理论阐释,并在对其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进行考察与审视,以及对“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推演并建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包括应然追寻、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向。总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围绕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三个层面,遵循“是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的研究思路,具体表现为“理论阐释(第一章)——历时审视(第二章)——理论建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并阐释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我们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指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与主流价值取向下,遵循教学的普遍价值原则、教学过程规律与教学规范,借助一定的方法工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即将应然教学转化为实然教学的意志性能力。这种意志性能力是一种相对于认识能力而言的现实行动能力,即在认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导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其实质是教师将观念中的理想教学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行动能力,否则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就会因仅停留在意识或观念层面无法“变现”而失去现实效力。为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及其论域,在对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并不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并非等同于教师教学实践逻辑、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在“怎么样”的认识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人类历史分期的划分,追溯、梳理并归纳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奴隶与封建社会时期为“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近代时期是“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现代时期表现为“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且分别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功能作用,即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容要素如教师主体意识、教学价值取向、教学过程规范与教学实现方式四个方面共同展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实践理性样态,并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历史性的演变过程。综观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整个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过程,首先在纵向层面总体上呈现为不断向复杂性与高层次演化与发展的趋势;横向层面表现为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及其特定需要,作为完整意义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凸出的重心不同或某一侧面备受推崇。其次,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有“传统性”,传统是从过去流传下来并进入到现在且关乎着未来,不断地选择性地以不同形式延续着,生存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并与特定社会相互作用而以新的符合需要的形式展现着并发挥作用。此外,由于社会实践自身的历史局限,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低层次与片面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只是其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短暂阶段,在未来的自由王国里必将实现其自身的和谐与自觉。在“应如何”的价值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性”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首先,在宏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趋势,以及“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推演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这一应然向度,其本质内涵为建构教师与学生的完整性以及教学世界的完整性。这一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前提与条件,即在意识层面对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在制度层面为教师教学行动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在自我养成层面教师应进行教学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学的德性自律。其次,在中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向度,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理论架构,包括合理定位教学“人是目的”的根本基点、真实反映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自觉遵循教学正义的伦理原则以及善于运用教学推理的思维方法。最后,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与理论架构为价值导向与理论支撑,提出具体的教学实现路向。立足于微观的课堂教学实践,并遵循先指出教学实践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后阐述教师应该如何建构或实现应然的教学状态的逻辑思路,提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实现路向,包括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以及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新。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以“和谐理性”为具体的理论指引,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第二,研究观点新。本研究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更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将观念建构的理想状态的教学有效且合理地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如何促进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师教学如何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此外,还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的状态,旨在建构师生与教学世界的完整性。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陶圆[8](2020)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教学用书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全面投入使用之后带来的一些使用上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编写理念、编写结构和使用情况三个层面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这三个层面发现的问题为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策略,以期对教师如何使用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缘由和意义,对文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还说明了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梳理我国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建设历程,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趋势,为后文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第二章主要是对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分析。从编写理念、编写结构和用书内容进行分析,力图找出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主要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进一步掌握并提炼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与推测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章着重于如何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为一线教师如何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提出相应的使用建议。
莫依婷[9](2020)在《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及提升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高校体育在实践层面取得成功的命脉所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关注程度的整体上升,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受到传统学术与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学校管理者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等方面的原因,高校体育教学学术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逐渐成为了社会和学校不容忽视且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问法等五种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从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改进的现实诉求和研究者的兴趣与关注三方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汇总,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对本论文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以作为本论文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是对研究对象与方法进行阐述。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五种方法,在已有的研究背景下,以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各指标的设计与效度检验为基础,制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湖南省20所高校的200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第三部分是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现实考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问分别从教学反思和交流合作等四个维度,调查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现实境况,了解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从而为后续的理论阐释和建构提供有力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整体有待提高,表现为教学反思、交流合作、教学观念与评价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体育教师教学压力大、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水平偏低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不同性别、职称、岗前培训等在教学反思、交流合作、教学观念和评价能力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第四部分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发展困境,在整体把握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现实境况的基础上,主要从教学反思、交流合作、教学观念和评价能力四个维度层面来解读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较弱的问题根源,体现在教学学术态度的消极;教学改革研究投入力度不够;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分离;考核评价制度的重科研与轻教学;教育教学知识结构的失衡;教学反思与交流合作有待加强。第五部分是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的阐述。主要从社会、制度、学校以及体育教师自身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成因进行分析。社会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传统教学观和学术观的分歧、传统学术观念的错误导向和体育教学学术观念有待进一步树立;制度层面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知识的自主构建及培训制度匮乏、体育教学学术评价难以实现操作化和激励制度中缺失体育教学学术要求;学校层面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重科研轻教学”、体育教研室教研职能定位模糊、体育教学学术平台相对狭窄和体育教学学术活动支持的针对性不强;体育教师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对教学学术缺乏科学的认识、体育学科教育教学专业性相对缺失、教学学术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和体育教师教学反思与交流互助有限。第六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的应然诉求,造成当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较弱是制度、学校、社会与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之前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特点,提出适合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具体对策,从认识深化策略、知识拓展策略、组织支持策略和制度保障策略四个部分进行阐述。认识深化策略主要是重塑体育教师学术观和教学观、为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学术指引、应当营造崇尚体育教学学术的氛围、体育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知识拓展策略主要是组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拓宽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内容、丰富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形式、关注体育教学学术前沿问题研究;组织支持策略主要是强化体育教研室的学术职能、培育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搭建体育教学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开展基于教学学术能力的体育教研活动、推动体育教师跨学科教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制度保障策略主要是建立全面多元的体育教师学术评价制度、构建合理的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评价制度、完善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制度、建立体育教师教学学术的激励机制。第七部分是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建议需从制度、学校、社会与体育教师四方面共同努力,学校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关注体育教学学术前沿问题;推动体育教师跨学科教学学术合作和交流等,进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
叶黄晨[10](2020)在《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文中提出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是音乐名师自身教学理念的具体化与个性化,是自身教学经验的概括与升华,是自身认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智慧与追求的统一。作为音乐名师的个人知识,教学主张蕴含其自身在教学中的最优经验与做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教学主张这一理论置于中小学音乐学科领域中,对目前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对其学理基础、本体内涵、如何建构、价值追求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探讨,以期为该理论的应用与完善及音乐名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第一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主要围绕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质属性、建构角度、学科特性这三个维度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进行梳理,力求具有一定理论性与理论高度。第二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已有的8个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案例的简单呈现,客观反映教学主张在音乐学科领域的实施情况,从共性与个性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反思如下:目前,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涵有待梳理;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教学主张对音乐名师自身、对基础教育音乐学科、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第三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阐述音乐名师教学主张从哪里来、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并对音乐学科教学主张的参照标准进行探讨与建构。第四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从音乐名师教学主张建构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建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中小学音乐教学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教学主张不仅促进音乐名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也补充与丰富着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最后,鉴于教学主张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教学流派对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进行了展望。
二、现代课堂教学观念亟待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课堂教学观念亟待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
2.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面临新挑战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教育信息化 |
2.角色 |
3.教师角色 |
(三)理论基础 |
1.角色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四)研究现状 |
1.文献趋势分析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的思考 |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六)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亟待转换 |
1.教育信息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2.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应然角色 |
1.知识的引导者 |
2.教学活动的协作者 |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
4.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5.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者 |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问卷编制 |
3.信度分析 |
4.效度分析 |
5.正式发放问卷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总体情况 |
2.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分类剖析 |
3.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人口特征变量差异分析 |
4.不同教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教师角色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
1.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
2.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
3.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 |
4.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 |
(二)不同类别教师对教师角色存在的问题 |
1.乡村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2.低学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3.短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三)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原因分析 |
1.教师自身对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不高 |
2.学校对教师角色转换的条件支持不够 |
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对策与建议 |
(一)乡村教师增强自身的角色修养 |
1.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 |
2.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 |
3.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
(二)学校助力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 |
2.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
3.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
(三)社会帮扶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社会提高教师职业的认可度 |
2.政府优化乡村学校资源配置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与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实录 |
致谢 |
(3)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
2.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发挥重要功能与地位 |
3.信息科技推动高校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 |
4.信息茧房的不利影响及相关研究的缺失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1.理论贡献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传统文化文化认同 |
3.传统文化信息茧房 |
4.大课程观 |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SOR理论 |
1.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的思想起源 |
2.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的扩展应用 |
3.刺激-机体-反应框架在研究中的对应关系 |
(二)选题相关研究的综述 |
1.文化课程:高校可以施加的传统文化刺激 |
2.文化认同:学生机体内在的传统文化认同 |
3.信息茧房:学生的传统文化信息行为反应 |
(三)其他相关理论及应用 |
1.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
2.信息行为相关理论 |
(四)研究方法及流程设计 |
1.研究方法 |
2.流程设计 |
(五)数据来源及研究工具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工具 |
3.数据处理 |
二、反应(R)与机体(O)的交互:“茧房”对“认同”的影响 |
(一)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状 |
1.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现状 |
2.不同群体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差异 |
(二)高校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
1.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 |
2.不同群体高校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差异 |
(三)学生“认同”与“茧房”的交互路径 |
1.前期访谈资料分析先验猜想 |
2.相关性检验再验关联存在性 |
3.理论基础及假设模型的提出 |
4.假设模型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四)小结:“茧房”对“认同”产生的影响 |
三、刺激(S)的着力点:课程对“茧房”影响“认同”的应对 |
(一)刺激(S)的样态:当前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呈现现状 |
1.课程信息 |
2.课程渠道 |
(二)刺激(S)的效用:课程对“茧房”以及“认同”的作用 |
1.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的影响 |
2.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 |
(三)小结:课程应对传统文化信息茧房不利影响的有效着力点 |
四、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基于相关理论比较对研究结果的梳理 |
1.学生文化身份认同间接受困于“茧房”,核心地位有待提升 |
2.符号与价值为枢纽直接受困于“茧房”,桥梁基础尚待加固 |
3.学生文化信息接触直接受困于“茧房”,信息渠道需待增加 |
4.学生整体文化认同显着受困于“茧房”,关键抓手亟待突破 |
(二)讨论:基于“破茧”对课程应然走向的探讨 |
1.生命体验式学生主体身份“中心化” |
2.素养提升式课程教学观念“整合化” |
3.融贯显隐式课程信息渠道“多元化” |
4.空间赋值式课程信息系统“动态化” |
5.关系嵌入式课程信息对接“精准化” |
6.信息生态式课程破茧路径“系统化” |
五、结语 |
(一)启示与建议 |
(二)创新与反思 |
1.研究创新 |
2.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提纲 |
后记 |
(4)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
1.1.3 课堂教学现状的诉求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的研究综述 |
2.1.3 研究评述 |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1 价值 |
2.2.2 价值取向 |
2.2.3 教学价值取向 |
2.2.4 数学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过程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框架 |
4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的现状调查 |
4.1 观念层面的调查研究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4.1.4 信效度分析 |
4.1.5 不同取向的结果分析 |
4.2 行动层面的调查研究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对象 |
4.2.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4.2.4 信效度分析 |
4.2.5 不同取向的结果分析 |
4.3 观念与行动两层面的差异分析 |
4.3.1 观念层面结果的整体分析 |
4.3.2 行动层面结果的整体分析 |
4.3.3 观念与行动层面结果的差异分析 |
4.3.4 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分析 |
4.3.5 不同区域学校的差异分析 |
4.4 观念与行动两层面差异的归因 |
4.4.1 访谈目的 |
4.4.2 访谈对象 |
4.4.3 访谈结果分析 |
5 不同教学价值取向的教师的教学行动特征 |
5.1 课堂观察目的 |
5.2 资料收集与分析 |
5.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5.4 过程取向的教学行动特征 |
5.4.1 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 |
5.4.2 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
5.4.3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5.4.4 提倡小组合作探究 |
5.4.5 注重过程性评价 |
5.5 结果取向的教学行动特征 |
5.5.1 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 |
5.5.2 重视知识体系的建立 |
5.5.3 关注知识的获得与应用 |
5.5.4 注重总结性评价 |
5.6 过程兼结果取向的教学行动特征 |
5.6.1 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相结合 |
5.6.2 知识探究与知识获得相结合 |
5.6.3 思路总结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
6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
6.2.2 重视课堂评价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 |
6.2.3 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
6.2.4 合理完善小组合作的模式 |
6.2.5 恰当融合分层教学的元素 |
6.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5)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选题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相关概述 |
一、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内涵 |
(一)支架式教学 |
(二)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 |
二、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的实质和特征 |
(一)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的实质 |
(二)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的特征 |
三、高中思政课应用支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高中思政课应用支架式教学的必要性 |
(二)高中思政课应用支架式教学的可行性 |
第二章 高中思政课应用支架式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二、存在问题 |
(一)宏观层面的问题 |
1.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应用案例少参考性不足 |
2.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应用过程僵化且不灵活 |
3.高中思政课支架式教学过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二)微观层面的问题 |
1.支架式教学中支架搭建、情境创设方面的问题 |
2.支架式教学中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方面的问题 |
3.支架式教学中评价主体、评价内容方面的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
1.教学评价机制相对滞后 |
2.应试教育负面影响巨大 |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
1.教师应用支架式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
2.教师学习研究支架式教学不够深透 |
3.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
1.学生被动学习习惯压制了自主学习能力 |
2.学生训练不足导致欠缺探索与协作经验 |
3.学生知识经验参差不齐且呈现发展状态 |
第三章 高中思政课应用支架式教学的原则、程序和措施 |
一、应用原则 |
(一)有效性原则 |
(二)适时性原则 |
(三)适度性原则 |
(四)个性化原则 |
(五)引导性原则 |
(六)动态性原则 |
二、应用程序 |
(一)搭建支架 |
(二)进入情境 |
(三)独立探索 |
(四)协作学习 |
(五)效果评价 |
三、应用措施 |
(一)宏观层面的具体措施 |
1.健全评价机制,激发内在动力,促进支架式教学研究和应用 |
2.推进素质教育,革新教学思维,提升支架式教学应用的效果 |
3.加强教师主导,提升引导能力,把握支架式教学学生主体性 |
(二)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 |
1.培养教师教学创新思维,增强支架应用合理性,提升情境创设实效 |
2.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3.厚植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激发学生参评主动性,提升教学评价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
第一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本体诠释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
(一)实践的本质 |
(二)理性的释义 |
(三)实践理性的厘定 |
(四)教学作为一种实践的界说 |
(五)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澄明 |
(一)并非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 |
(二)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 |
(三)并非等同教师教学实践逻辑 |
(四)并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
(五)并非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 |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三)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 |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
(五)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 |
四、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 |
(一)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 |
(二)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 |
(三)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 |
第二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时审视 |
一、“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模糊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维持人类生命的延续 |
(三)教学过程规范:自然依附的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以身示范的直观方式 |
二、“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集体规约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促进人的道德性养成 |
(三)教学过程规范:整体意识的规制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身教与言教的混合方式 |
三、“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个体性显现 |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有理性的公民 |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单向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逻辑运演的抽象方式 |
四、“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自我矛盾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标准化的知识人才 |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抽象”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结构性的程序方式 |
第三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必然性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向度 |
(一)多向和谐:应然追寻的横向向度 |
(二)自律自觉:应然追寻的纵向向度 |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条件 |
(一)意识觉醒: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 |
(二)行动自由: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制度保障 |
(三)反思自律: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自我养成 |
第四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理论架构 |
一、“人是目的”:教师合理定位教学的根本基点 |
(一)“人是目的”作为教学根本基点的确证 |
(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是目的”的归宿 |
二、主体自由:教师全面关照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 |
(一)教师自我实现自由与教学自由 |
(二)基于真实需要的学生发展自由 |
三、对象限度: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 |
(一)学生的可塑性是作为“对象限度”的客观前设 |
(二)了解与利用学生的神经活动规律 |
(三)把握与利用教学实践的过程规律 |
四、教学正义:教师自觉遵循教学活动的伦理原则 |
(一)教学的伦理属性作为“伦理原则”的承认前提 |
(二)教学正义的伦理内容原则 |
(三)教学系统的伦理形式原则 |
五、教学推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思维方法 |
(一)实践推理的三种典型模式 |
(二)教学实践推理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路向 |
一、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 |
(一)自足型教学价值的意蕴及其追求 |
(二)自足型教学价值的“可能”蕴含 |
(三)自足型教学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
二、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来源的多元综合性筛选 |
(二)基于教学规律关照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性 |
(三)明确“结果-过程-应用”的教学目标表达 |
三、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
(一)组织完整性教学经验内容 |
(二)统合差异性教学文化内容 |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过程 |
四、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 |
(一)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同化”险象 |
(二)构筑内在主体间“我—你”关系 |
(三)关照内在主体间关系中的“他者” |
五、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 |
(一)根植于教学关系的教学方法选用 |
(二)明确教学方法的对象及功能指向 |
(三)基于教学需要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
六、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 |
(一)锚定教学评价即为“为教学的评价” |
(二)凸显“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研究尚未完善 |
二、部编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问题亟待解决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
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研究 |
三、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部编版语文教材 |
二、教师教学用书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我国现代意义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废科举办新学:教师教学用书探索时期 |
一、发展历程 |
二、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教参高度影响教学 |
一、发展历程 |
二、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至今:由“一纲多本”转为“一纲一本” |
一、发展历程 |
二、主要特点 |
第二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分析 |
第一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理念分析 |
一、以2011年版课程标准为编写的指导思想 |
二、重视发挥部编版教科书特点 |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
四、立足于教师的实际情况 |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结构 |
一、全书结构 |
二、单元结构 |
三、教学体系结构 |
第三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分析 |
一、单元说明系统分析 |
二、阅读教学系统分析 |
三、口语交际教学系统分析 |
四、习作教学系统分析 |
五、综合性学习系统分析 |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现状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使用状况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优势与局限 |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优势 |
二、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的局限 |
第四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建议 |
第一节 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时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正视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 |
二、积极对教师用书进行系统化研究 |
三、运用其他优质资源与教学用书资源相结合 |
四、补充教学评价体系 |
第二节 结合实际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一、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二、结合教师自身素质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三、结合具体的课程安排运用教师教学用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及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改进的现实诉求 |
1.1.3 研究者的兴趣与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学术及教学学术 |
1.3.2 教学能力与学术能力 |
1.3.3 教学学术能力 |
1.3.4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有关教学学术内涵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有关教学学术能力的研究综述 |
1.4.3 国内有关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问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思路 |
2.3.2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理论解读 |
3.1.1 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内涵 |
3.1.2 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特征 |
3.1.3 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构成 |
3.1.4 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价值意蕴 |
3.2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现状调查 |
3.2.1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总体情况 |
3.2.2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人口学特征 |
3.3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现实困境 |
(1)教学学术态度的消极 |
(2)教学改革研究投入力度不够 |
(3)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分离 |
(4)考核评价制度的重科研与轻教学 |
(5)教育教学知识结构的失衡 |
(6)教学反思与交流合作有待加强 |
3.4 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因素探析 |
3.4.1 社会因素 |
3.4.2 制度因素 |
3.4.3 学校因素 |
3.4.4 体育教师自身因素 |
3.5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
3.5.1 认识深化策略 |
3.5.2 知识拓展策略 |
3.5.3 组织支持策略 |
3.5.4 制度保障策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名师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教学主张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说 |
一、名师与音乐名师 |
二、教学主张及其相关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 |
第一节 基于本质属性的相关理论 |
一、个人知识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师教育观 |
第二节 基于建构角度的相关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反思性实践理论 |
第三节 基于学科特性的相关理论 |
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
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 |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述 |
一、访谈概述 |
二、访谈小结 |
第二节 案例呈现 |
一、案例呈现 |
二、推广与借鉴情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一、案例呈现出的共性特征 |
二、案例呈现出的个性特征 |
第四节 案例反思 |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容有待梳理 |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 |
三、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张的来源 |
一、来源于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 |
二、来源于对音乐课程性质的解读 |
三、来源于对音乐课程理念的领会 |
四、来源于对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 |
第二节 基本构成 |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理论内容 |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实践内容 |
第三节 基本特征 |
一、音乐性 |
二、独创性 |
三、科学性 |
四、实践性 |
五、开放性 |
六、可借鉴性 |
第四节 标准探讨 |
一、标准建构的困惑 |
二、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
三、标准建构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 |
第一节 基本过程 |
一、一级跃迁:从感性零散到理性聚焦 |
二、二级跃迁:从理性聚焦到浅层结构 |
三、三级跃迁:从浅层结构到系统成熟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一、创造性原则 |
二、理论性原则 |
三、逻辑性原则 |
四、发展性原则 |
第三节 影响因素 |
一、个体因素 |
二、群体因素 |
三、环境因素 |
第四节 建构策略 |
一、个体建构策略 |
二、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 |
三、氛围营造与激励体系 |
四、建构难点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对音乐名师自身的价值 |
一、促使音乐名师实现专业持续成长 |
二、促使音乐名师走向卓越 |
三、促使音乐名师保持专业影响力 |
第二节 对音乐学科发展的价值 |
一、推进音乐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 |
二、推进音乐学科教学实践的更新 |
三、推进青年音乐教师不断向前 |
第三节 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价值 |
一、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个人探索与实践 |
二、丰富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 |
三、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基于“三韵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2:基于“构建生命课堂,润育音乐素养”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3:基于“新技术和资源平台的交互式智慧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4:基于“走向文化的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5:基于“建构‘大美’音乐课堂”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6:基于“‘激情’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7:基于“音为爱,和而美”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8:基于“三景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现代课堂教学观念亟待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D]. 韩雪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D]. 陈明珠.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校学生传统文化信息茧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课程应对 ——基于SOR理论的实证探究[D]. 张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的现状调查[D]. 王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 杨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D]. 高静. 西南大学, 2020(05)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研究[D]. 陶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及提升策略[D]. 莫依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D]. 叶黄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