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继《春秋》为己任 发述往思来之幽情——司马迁与孔子史学学术的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赵寅君[1](2017)在《“赵氏孤儿”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尝试着以一种视文学为生命的同情眼光梳理“赵氏孤儿”的发展轨迹,以一种宏观多元的研究视角,立足史实资料、田野调查和民间观察,在社会现象与思想学术的交织考察中还原故事“赵氏孤儿”的文学生态,即此以观察和反思“赵氏孤儿”的发展历程,全面呈现“赵氏孤儿”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嬗变,同时又在“赵氏孤儿”的研究中重新定位,挖掘阐释“赵氏孤儿”在书写形态变迁中的文化意义、范式转变中的价值凸显和传播模式下的观念嬗变,并在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学术、民众心态、生活观念等的综合思辨中大致理出“赵氏孤儿”的流衍过程及其背景原因,在宏观的历史理解与文化承续中引申出关于“赵氏孤儿”的结构格式与精神内涵,以一种大文学观、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把握“赵氏孤儿”演变的文化历程,探究藏于其后的文化精神和不同立场下的价值取舍。“赵氏孤儿”博涉四部,以记录时间而论,《春秋》是关于“赵氏孤儿”事件最早的历史记录。记载以“赵盾之弑”、“同括之杀”、“赵武之会”作为核心要素,虽寥寥数字,但其后价值关怀却极为深刻。《左传》叙述赵氏故事是在《春秋》的基础上大为丰富,所载赵氏诸人物,皆描写言行,刻画性格、褒贬揄扬暗含其中。《公羊》、《谷梁》对事件没有太多关注,《国语》的记述从情节到人物对《左传》进行了补充,诸子立说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赵氏孤儿的内涵,成为故事流衍的重要推力。司马迁继承《春秋》,以“德”为标准,在《史记·赵世家》中将赵氏孤儿的故事叙述完备,其中人物面貌的粉墨涂抹也越加厚重,以“恶”形象出现的屠岸贾,还原本来面目,细究其职位、行为、身份,虽为酷吏,但小人物的艰辛与悲剧并不被人知晓,叙述中没有抑扬的词汇,真正的褒贬态度暗藏于笔。以“义”形象出现的程婴,在司马迁笔下虽有仁有义但亦道德微瑕,不纯粹的道德使小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而立言行事中呈现的价值凝聚与道德呈现是其最大价值。究其根本,不管是因义立传还是歌颂小人物的不朽,还是忠奸文化的初现,都体现了存亡继绝的精神凝注,也是赵氏孤儿故事的核心价值所在。汉朝刘向《说苑》、《新序》在《史记》的基础上对赵氏孤儿故事进行转述,着力于搜孤、救孤等重要情节的描写,虽有一些微小的文字变化,但价值阐释没有太大偏差。其中“节义”、“复恩”,以及由此引入的复仇,成为后世文学不断重述的母题,一再重复的历史事件,进入不同姿态的文体样式如正史、传赞、书信、碑传,特殊的文化情态呈现其中,后世不断仿效。进入到诗歌的赵孤故事,初现在陶渊明的《程杵》篇中,之后庾信、李白也有咏叹,但以述祖纪德姿态呈现的赵孤故事,虽能折射出赵氏故事的深远影响,但仍有寂寞之感。在宋代文化特殊的生态中,赵孤故事除了零星的祀典颂歌外,并没有太多的褒奖,反而得到宋儒的质疑,无论对事件的真伪还是人物的有无都持否定态度,所以在普遍怀疑的态度之下的诗歌也较寥落,直到南宋灭亡时才激起回声,在特殊的政治处境中“存赵保孤”的节义精神淋漓展现。自元而清,诗歌集中于咏古抒怀、读史言志、咏物比德的视野下流传。进入到文学领域之后,不断重写的价值母题,不仅限于思古幽情的抒发,始终有着最为深刻的道德关怀。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出现使赵孤故事的文学观照发生变化,由诗文的“重述”转向戏曲、小说的“重写”。《赵氏孤儿》将“忠义”作为全剧的灵魂,无论是作为故事主轴的忠奸对立,还是矛盾冲突的不断激化,都更贴合民众趣味的美学取向,隐于其后的则是社会心态的人文嬗递。除杂剧《赵氏孤儿》外,《八义记》亦是旧剧新作,其中增加了许多情节、关目,使故事更为流畅,让赵孤故事于流传中深入人心。以文字为载体的小说,叙事关注更纯粹。从《列国志传》的历史讲述到《新列国志》的故事叙述再到《东周列国志》蔡元放的评点,曲折生动且大体合乎情理,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讲述传诵更为广泛,历代讲述的赵孤故事,至此而得精彩。对于赵孤故事,传统社会的最大认同和故事不断重述的核心价值始终以节义忠烈为基点,千百年来,基于道德认同的文化心理成为赵孤故事最为庞大厚重的接受基础。无论是经史领域的求真辨析,还是戏曲小说的搬演重述,核心价值的基本认同却不变。最为深层的忠义情怀于文字中喷吐激发,潜行浸润的民间情绪为之感染,由之造就的价值取向,遂成为赵孤故事接受、传播的一般文化心态。
马小明[2](2015)在《晚明诗人心态与诗歌研究》文中提出晚明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风气奢靡而各种思潮交织争鸣的特殊时代,瞬息万变的时局与风起云涌的思潮时刻触动着诗人们敏感的神经,影响着晚明诗人心态的发展变化。深入探究晚明诗人心态的彷徨与痛苦,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晚明诗人在“复古”与“主情”、模拟与创新的诗歌之路上的徘徊与探索。本论文欲从诗人心态的角度探究晚明诗歌的发展轨迹,不求把握某一诗人或某个诗派的诗人心态,而是要研究此一时期主流的、整体性的诗人心态对诗歌走向的影响。面对晚明腐败的时局与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诗风,一部分受新思潮影响的诗人开始登上晚明诗坛,他们有着强烈的出仕愿望与积极的参政理想,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往往使他们心灰意冷、无所适从,这种出仕与致仕的彷徨便形成了诗人们亦仕亦隐的“吏隐”心态,以公安派为首的“主情”主义诗风就是这种诗人心态的体现。随着皇权的进一步旁落,宦官集团勾结权奸对志士文臣的大肆屠戮,使晚明时局进一步恶化,诗人们从纵情恣肆的个性张扬中绝望地走向对内心隐秘世界的探究,主张“师心”又兼“师古”的竟陵派风靡天启诗坛。与悲天悯人、慨叹命运的竟陵派不同,纵然面对遍地开花的农民起义与频频袭扰的满清铁骑,另一部分诗人仍存实学救国之决心,他们以东林、复社为核心组织社团、奔走呼号,力图挽救岌岌可危的明王朝,与此相应的是苍劲悲壮的现实主义爱国诗风登上明末诗坛。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对女性禁锢的松动,一些自我意识觉醒的才女登上了晚明诗坛,她们以闺阁、青楼及“女山人”三大才女群体为主,抒写着乱世女子的喜怒哀伤。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界定了“晚明”这一时间概念,探讨影响诗人心态的诸种因素,介绍嘉隆诗坛的发展概况,并论析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第一章探析晚明诗人“吏隐”心态的形成,并讨论在此心态影响下,晚明主流诗风如何由“复古”走向“性灵”,具体以徐渭、屠隆、“三袁”及江盈科为研究个案。第二章介绍明末影响最大却又饱受批判的竟陵派,从诗人心态的形成、《诗归》的选编与流传及主要诗人的创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评析了其对七子与公安反思的价值及对明末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第三章探究明末现实主义爱国诗风,以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山左“齐风”及云间派为主要研究内容。第四章论述晚明自我意识觉醒下的女性诗歌创作情况,以闺阁女性、青楼女性及“女山人”三大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晚明女性诗歌发展的新动向,选取汾湖叶氏才女为闺阁女性诗人群体的研究个案,概述晚明着名女诗人的诗歌创作情况。余论部分总结性地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情况,对研究过程中未涉及的部分与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为此后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陈燕[3](2012)在《王崇炳研究》文中指出王崇炳,(1653—1739),字虎文,号鹤潭,浙江东阳人,清雍正朝贡生。十二三岁便从师赵岐宁、蔡尔璧两位先生学习经史,后转益多师,先后师从东阳训导董澹斋及萧山大儒毛西河先生,从而得以在诗文及理学上有所成就。王崇炳一生也曾跻身官场,然而时运不济,年六十五岁才得一贡生。在科举场的失意,并未打消王崇炳的济世初衷,他将自己的余生都用在了启迪后学及整理乡邦文献上,为地方文化的提升与文献的保存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不仅于此,他还专心着述,创作或编辑了《学耨堂诗稿》、《学耨堂文集》、《金华徵献略》、《金华文略》、《广性理吟》、《哀思草》等多部作品。由于对于王崇炳的生平、思想、学术、艺文等各个方面,此前均缺乏研究,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仅选择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第一部分,王崇炳的家世生平考,家世考部分主要介绍了对王崇炳影响较深的祖辈、兄弟辈(金之介、王崇煜)、子孙辈(王国陛、王崧寿、王延年、王彭年)等人的基本情况。生平考部分主要从王崇炳的生卒年考、读书求学及整理乡邦文献与开课授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借此考证王崇炳的主要生平事迹。第二部分,王崇炳的交游考,主要论述了王崇炳与师傅(赵岐宁、蔡尔璧、董澹斋、毛西河)、先贤后裔(程敬一、程嗣音、杜秉琳)、同门(李凤雏、华若虚)、甬东四友(李暾、万承勋、郑性)、乡邦文人(王天球、张祖年、吴毅公、叶自合、虞彦方、张白湖、楼枚臣)等人的交往。第三部分,王崇炳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主要列举了他对吕祖谦、金履祥、许谦、何基、王神、陈樵等理学先贤及地方奇女子吴绛雪的文献整理,另外还特别介绍了王崇炳自己所编着的两部地方文献《金华文略》、《金华徵献略》。第四部分,王崇炳的诗文创作,主要以《学耨堂文集》、《学耨堂诗稿》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这两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先人“性命之传”、文学、诗学观、注重内心修养且关注时事)及艺术特色(寓理于文、以文授学、比喻手法的大量运用)。正文后是附录,乃《学耨堂诗稿》的点校。由于他的诗、文、词创作,总体份量很大,故在此仅点校《诗稿》,至于《学耨堂文集》及其《诗余》,姑且留待以后。
孔庆庆[4](2012)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教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存在着颇为明显的说教现象,体现出小说创作的功利目的。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出现,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小说自问世之初地位便较为低下,被视为“小道”,《汉书艺文志》将“小说家”列于诸子十家之末,较多教化内容的介入,对提高其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借助小说的教化内容,使小说不再只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言,而是具有了与诗文等文体争取平等地位的资本。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使中国古代文人时刻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将维护国家社稷的稳定,黎民百姓的安泰视为自己的义务。然而,并非每一个文人士子都能够平步青云,以遂平生之志,文学作品成为失意文人平生志向之寄托,借小说宣扬道德教化成为其实现抱负的途径之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合流,对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变得相对复杂起来,这也影响到了小说之中的教化观念。在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教化内容,不仅限于儒家道德理念,还包括了释家、道家的思想内容,劝善惩恶成为了说教内容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一直存在着一位隐性的说书人,说书人叙事使其具有很强的空间感,也为小说叙事增添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小说的教化目的,与其叙事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独特叙事模式为宣扬教化提供了物化框架,对道德说教的标榜反过来也影响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建构。教化的终极目的,使小说创作在语言选择上倾向于通俗性、说理性、趣味性,并且营造出特定意境,协助教化的完成,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艺术之美。然而过多教化成分的出现,对小说的审美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但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其艺术价值,教化与审美如若找到了恰当的融合点,便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本文从微观与宏观双重角度入手,结合政治学、哲学、心理学、民俗学、叙事学等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小说中的教化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深入探讨了小说教化存在的历史及思想渊源,其中包括儒家传统诗教观的影响,小说的历史地位以及小说的传播过程方面。历代的童蒙教育以及大量善书的流传,也促进了小说教化的宣扬。第二章结合小说文本,从微观角度详细剖析了白话小说中教化观念的内容,劝善惩恶与儒家正统理念成为说教的主要成分。第三章从民俗文化角度出发,研究探讨了小说中大量民俗活动的教化功能,主要涉及祭祀、婚丧礼、节日、俗神信仰、占卜等方面。第四章是对白话小说教化方式的探讨,以小说文本形式为切入视角,系统分析了小说序跋的诠释功能、小说中韵文的警戒性、人物形象所传达出的教化意义,以及文本中议论评述与情节所实施的说教方式。第五章从一种新的视角探讨了白话小说教化功能与叙事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先验性叙事结构与意象性人物名远距离叙事方式,将说教目的与小说叙事结合起来看待。第六章主要讨论了白话小说中的教化成分对小说艺术价值的影响,肯定了适度教化的审美价值,但教化因素的过分介入也严重损害了小说的艺术美。
王丽耘[5](2012)在《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部英国汉学史同时也是一部中英交流史。汉学家在其间承担的是中英文学、文化交流的媒介角色,是比较文学与汉学领域研究者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尤其,二战后英国专业汉学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专业汉学家,是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群体。从译介为主到译研并重,是20世纪汉学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专业汉学家的出现使得译研工作走上更加专业化与学术化的道路。他们阐释中国文学文化比前辈学者更为理性与精准,他们传播中国文学文化也比前辈学人更为全面与接近源文化的真实状态。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1923-2009)接受了专业的汉学训练,整个汉学生涯正好活跃在英国的专业汉学时代,是英国第一批专业汉学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交流的角度综合梳理与评述其一生主要的三大汉学活动——汉学教学、汉学研究与汉学翻译,不仅有利于霍克思汉学面貌的清晰呈现,也裨益于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以及透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这一交流语境中的霍克思个案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暂付阙如。论文借鉴历史分析、“推源溯流”及整合描述等传统中西学术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西方新史学理论、接受传播学理论、文本发生学理论、文本细读理论、跨文化研究理论、文化诗学及文化传递中的误读、误释理论等汉学领域、翻译领域、社会历史领域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语料库分析,从中英文学交流的角度契入对霍克思一生三大主要汉学活动进行全景扫描,准确定位其在英国汉学史上的地位,清晰勾勒其汉学活动促进中英文学、文化交流发展的脉络。论文在汉学史大背景下,首先梳理霍克思六十余年的汉学生涯并界定其在英国汉学史中的地位:英国专业汉学的奠基人与中坚力量。其次通过阅读与分析霍克思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书评、译着及其为友人所作序文或前言等一手文献,笔者整理出指导霍克思一生汉学活动的主要汉学观点。霍克思摆脱了英国传统汉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提倡汉学以文学为内容,主张学习汉学旨在体验人类世界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了望“亚洲尽头的另一个欧洲”。霍克思就任牛津汉学讲座教授及汉学科主任后对牛津汉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立了牛津的专业汉学时代,培养与储备了一批后继的专业汉学人才,他们是英国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传播中国文学文化的生力军。霍克思的汉学研究坚持人文主义原则,广涉《楚辞》、汉赋、杜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现代文学等领域;研究路径上与前辈学者相比也有较大转向,由传统的史迹考察走向比较思想视野下阐释学术文献的意义。在深厚的汉学修养之上,他对中国文学作品所作的意义解读与文化阐释趋于理性与精准,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而霍克思的汉学翻译更是其汉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他的译文精准、译笔流畅,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楚辞》、杜诗、《红楼梦》、《蟠桃会》和《洞庭湖柳毅传书》等相继远游西方,真正实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论文逐一解读霍克思中国文学作品的几大代表性译本,通过细读透视译者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拳拳之枕;并借助译本海外接受情况的一手文献探究译本的西方地位,以明确其在中英文学交流中的作用并总结其中的翻译启示;同时对于译本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翻译进行归类分析。霍克思的专业汉学家身份,虽然使其译文免于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干扰,但仍无法保证他能够完全准确无误地解读中国文学文化。这些语言、文化或美学意味上的误读、误释及误译是中西文学文化互识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同时也是可以不断完善之处,翻译批评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有关霍译文问题翻译的讨论既裨益于后人的翻译实践,也为霍克思汉学译本的再版修缮提供了警戒与参考。
孟祥娟[6](2010)在《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兆韦氏家族是我国中古时期的重要士族之一。自西汉中叶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韦氏家族以诗礼传家,绵延数百年长盛不衰。至隋唐时期,在家族整体发展繁盛、社会地位尊崇高贵的同时,仍然保持着经学传统与文史修养。韦氏族人多笃志好学,博涉文史,显示着家族在文化传承上的优势。以房支而论,韦氏家族在唐代房支茂盛,人物众多。逍遥公房、郧公房、阆公房、彭城公房、小逍遥公房、郿城公房、南皮公房、龙门公房、平齐公房等九大房共同创造了韦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历史,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与文化特征。以文学论,韦氏家族涌现了韦应物、韦庄、韦承庆、韦嗣立、韦瓘、韦绚、韦述等知名文人,他们和其他一百余位文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家族,在唐代文学家族中首屈一指,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另外,与韦氏家族有着姻亲关系的河东薛氏与河南于氏家族在文学上也有不俗的表现。
秦静[7](2009)在《关于《史记》与《春秋》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史记》继承了《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之精神,司马迁是以孔子第二自居的,故《史记》是第二部《春秋》。这种观点的偏差在于:既没有考虑到春秋与西汉两个时代社会政治形势的巨大差异,也没有顾及到司马迁与孔子千差万别的个人经历。孔子对春秋"乱世"无能为力而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通过"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来达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目的,其着眼点在来世;而司马谈发凡起例的《史记》之创作目的一为"宣汉",二为整合学术,为西汉统治者"献治安策",以适应西汉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其着眼点在当世。
李丹[8](2007)在《司马迁经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司马迁着史以六经为原则,其史学思想及价值评判、道德评判标准均受其经学思想制约。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过程中,司马迁考察历史和现实、研究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都以经学为本位。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司马迁经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其一,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背景。从儒学在汉代的发展历程入手,揭示入汉以来至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成为官方学术的历程。汉初,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统治阶层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奉行黄老思想,在这一统治思想下,形成了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儒学得以复兴。随着汉代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的重心越来越倾向儒学,文帝、景帝时期设立了经学博士,儒学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逐步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汉武帝即位后,设置五经博士,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卓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经学为代表的儒学成为西汉的官方学术。可以说,司马迁的经学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其二,司马迁的家学,即史官之学与经学的关系。司马迁出生于史官世家,其家学是史官之学,而史官必须以研读典籍为己任,有自觉学习六经的文化责任。换言之,以继《春秋》为己任,确立以六经为修撰历史的标尺,为司马迁经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论述司马迁史学思想与经学的关系。其一,司马迁着史以六经为价值评判标准,建立了自己的史学思想体系。换言之,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学思想的提出是以六经的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的。其二,司马迁站在大一统、宣汉的立场上对西汉王朝表达了真挚的热爱之情,这一情感的表达是受其经学思想制约的。第三部分,论述司马迁以六经为价值评判标准。其一,司马迁给《史记》提出了三个文化追求目标:“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一价值评判标准在表达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地讲,就是以《易》“变”思想考察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总结治乱兴衰之理,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以《春秋》为师法的对象,将《史记》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春秋》;以《诗》、《书》、《礼》、《乐》阐明政治、道德、伦理、社会变化观。其二,司马迁的经学思想突出了“明王道”的思想。司马迁的“明王道”思想与其天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司马迁承认天是一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认为天与人事是相对应的,人事才是天变的根本,将其天人思想、通变思想、大一统思想落实到“明王道”方面。
张胜利[9](2007)在《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性建构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性与民族性为线索全面梳理了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坎坷历程与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前者肯定了后者的具有普世性的现代价值,并将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主题安置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使现代性价值的真正实现成为可能。民族国家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为建构的结果,因此民族性是一种现代性建构,发明和创造出一种新的传统。早期的左翼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明的积极因素,创造具有民族性新文化的道路。古代文学研究是新文化创造的主要组成部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前现代性观念和资产阶级现代性观念,初步建设了具有民族性的现代性文化,确立了文学研究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他们以民主与平民主义为其文学研究的政治立场;以个性自由与人性解放为文学研究的价值尺度;以科学精神与唯物史观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他们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发掘古代文学资源,重新阐释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关注广大平民的情感意愿,提出平民文学的主张;强调人格的独立和文学的自由,批判了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突出现实主义精神,重视写实主义文学,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古代文学,分析文学所表现的社会心理。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政治形式风云突变,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密切关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文学的融合。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更趋成熟。鲁迅等人成功地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结合起来,为历史唯物主义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问题”是知识分子关注的中心,他们探讨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社会意识大大增强,社会分析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发展。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文学研究的革命化特点越来越突出。鲁迅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并且主张文学研究应积极接入社会;郭沫若运用“革命文学”理论,研究了历史上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学,强调人民本位,开辟了《诗经》研究的新境界;郑振铎从经济视角研究元代文学,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文学的成功范例;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得到初步尝试,其主要目的是认清历史真相;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文学研究扎实前进,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研究模式。毛泽东的文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典范。毛泽东的文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成果。毛泽东提出文艺民族化问题,主张继承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文化遗产,强调文化领导权的作用。毛泽东的文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古代文学研究的格局。建国之后,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实施文化领导权,将这种典范通过政治体制、文化机制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作用,转变为文学研究的规范,指导着古代文学的研究。这一时期知识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爱国主义是他们转变的情感基础。在新社会他们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经过思想改造,确立了人民立场。这一时期社会历史批评一枝独秀,注重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强调阶级性和倾向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爱国主义和人民性是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新时期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古代文学研究从政治的附庸状态下解放出来,确立了古代文学学科的独立性,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主导多元的研究格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人性论角度研究文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阐释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第二,运用心理分析批判和心态研究方法,叩问人类精神世界,分析作家的文化性格。第三,文化意识增强,强调从文化的视角考察文化对文学本体特征、美感形式的影响;也注重文学与文化的互动,文化在文学中的表现和文学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考察了政治文化视角、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道教等文化现象与文学的关系。第四,文学研究回归文学本体,探索文学演进内在规律,文学的内部研究得到加强。综合运用语言学、符号学方法分析文学文本,借鉴叙事学理论研究中国叙事学。传统文体研究在世纪末成为学术亮点。最后,总结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经济全球化没有造成文化一体化,反而刺激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发展。当代新文化建设走综合创新之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积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古代文学研究应具有当代意识,把握全球化脉搏,发掘民族文化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抽绎出足以与主流话语对话的文学理论。
秦静,周斌[10](2006)在《辨正与司马迁世系有关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指明司马迁的世系问题是《史记》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由于原始资料的缺失,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目前流行的几种说法都失之偏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根深蒂固的“为尊者讳”之思维模式,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考察司马迁的思想流程,他还只能是杂家,他的“一家之言”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之言,他的思想高度还只是停留在“王道”的水平。
二、以继《春秋》为己任 发述往思来之幽情——司马迁与孔子史学学术的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继《春秋》为己任 发述往思来之幽情——司马迁与孔子史学学术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赵氏孤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赵氏孤儿”本事考论 |
1.1《春秋》:故事之本的价值蕴藏 |
1.1.1 赵盾之弑 |
1.1.2 同、括之杀 |
1.1.3 赵武之会 |
1.2《左传》的史料扩充与阐释态度 |
1.2.1 君臣之道再辨析——灵公与赵盾 |
1.2.2 百年大族的悲剧——专横与内讧 |
1.2.3 仁礼之精神寄托——赵武之为文 |
1.3 其它先秦史料的记载 |
1.3.1《榖梁传》、《公羊传》之解经 |
1.3.2《国语》之补充 |
1.3.3 诸子之评论 |
第二章 《史记》的记载与态度 |
2.1《史记》的记载及其文献态度 |
2.1.1“史迁”之取舍 |
2.1.2“世家”之记载 |
2.1.3“细节”之不同 |
2.1.4“梦兆”之用意 |
2.2“屠岸贾”考论 |
2.2.1 据其职论其言 |
2.2.2 据其行论其理 |
2.2.3 据其名论其义 |
2.3“程婴”析论 |
2.3.1 程之为姓 |
2.3.2 婴杵为友 |
2.3.3 道德微瑕 |
2.4“赵氏孤儿”的文化蕴意 |
2.4.1 因义立传 |
2.4.2 小人物的不朽 |
2.4.3 忠奸对立之初呈 |
2.4.4 存亡继绝的意义 |
第三章 从“历史事件”到“人文象征” |
3.1 赵氏故事的重述与基本接受——以《说苑》《新序》为例 |
3.1.1 作为教化例证的历史称述 |
3.1.2 善恶对立下的复仇意识 |
3.2 人物的感激:仿效与类同 |
3.2.1 正史之中的榜样激励 |
3.2.2 见之传赞的人事仿效 |
3.2.3 书信之中的节义情怀 |
3.2.4 碑传之中的拟喻揄扬 |
第四章“赵氏孤儿”的诗歌观照 |
4.1 进入诗歌的赵孤故事 |
4.2 特殊生态下的诗歌观照:宋代赵孤故事的文化诠释 |
4.2.1 帝统之维系:从存孤到祚赵 |
4.2.2 祀典之文章:朝廷意识下的文学观照 |
4.2.3 独立之学统:赵孤故事的否认 |
4.2.4 文学之观照:文化态度与道德理念 |
4.3 自元而清:文化母题的诗歌咏叹 |
4.3.1 咏古抒怀 |
4.3.2 读史言志 |
4.3.3 咏物比德 |
第五章 从戏曲到小说:“赵氏孤儿”的故事重写 |
5.1 元代的文学趣味与杂剧《赵氏孤儿》 |
5.1.1 不可忽视的信仰力量 |
5.1.2 层层对立的情节开展 |
5.1.3 贴近人情的细节补充 |
5.1.4 报冤复仇的意识强化 |
5.2《八义记》的故事重演 |
5.2.1 故事与关目 |
5.2.2 搬演与音律 |
5.2.3 易晓与词采 |
5.2.4 敷衍与脚色 |
5.2.5 脱套与风化 |
5.3 小说视角下的“赵氏孤儿” |
5.3.1《列国志传》的历史讲述 |
5.3.2《新列国志》的故事叙述 |
5.3.3《东周列国志》的意义评述 |
结语:故事流衍中的价值凝聚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晚明诗人心态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晚明诗人心态与诗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由复古走向性灵——吏隐心态下的晚明诗歌 |
第一节 亦仕亦隐心态的形成原因 |
第二节 光芒夜半惊鬼神——徐渭 |
第三节 三尺婴孺诵由拳——屠隆 |
第四节 公安三袁的心态与诗歌创作 |
第五节 公安副将江盈科 |
第二章“师心”与“师古”——竟陵派的末世哀音 |
第一节 竟陵派诗人心态的形成 |
第二节 《诗归》的成书与影响 |
第三节 钟、谭的诗歌主张 |
第四节 竟陵派的诗歌创作 |
第三章 实学思潮影响下的明末诗坛 |
第一节 实学思潮与诗人心态 |
第二节 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
第三节 吴伟业与娄东诗派 |
第四节“齐风”与“齐气”——由典雅醇和到傲兀恣肆 |
第五节 陈子龙与云间派 |
第四章 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女性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女性诗歌兴起的原因 |
第二节 晚明女性诗人群体分类研究 |
第三节 晚明女性诗歌创作的新走向 |
第四节 风雅午梦堂 |
第五节 晚明着名女诗人概览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王崇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王崇炳家世生平考 |
(一) 家世考 |
1. 祖父辈 |
2. 兄弟辈 |
3. 子孙辈 |
(二) 生平考 |
1. 生卒年考 |
2. 读书求学 |
3. 整理乡邦文献与开课授学 |
二、王崇炳的交游考 |
(一) 与师傅的交往 |
1. 经史之师 |
2. 诗文之师 |
3. 理学之师 |
(二) 与先贤后人的交往 |
1. 程开业 |
2. 程嗣音 |
3. 杜秉琳 |
(三) 与同门间的交往 |
1. 李凤雏 |
2. 华若虚 |
(四) 与甬东四友的交往 |
1. 李暾 |
2. 万承勋 |
3. 郑性 |
(五) 与乡邦文人间的交往 |
1. 王天球 |
2. 张祖年 |
3. 吴毅公 |
4. 叶自合 |
5. 虞彦方 |
6. 张白湖 |
7. 楼梯霞 |
三、乡邦文献的整理 |
(一) 东莱先生吕祖谦 |
(二) 金华四先生之何基、金履祥、许谦 |
1. 何基 |
2. 金履祥 |
3. 许谦 |
(三) 其他先贤 |
1. 王祎 |
2. 陈樵 |
(四) 奇女子吴绛雪 |
(五) 《金华文略》与《金华征献略》的编着 |
1. 《金华文略》 |
2. 《金华征献略》 |
四、王崇炳的诗文创作 |
(一) 王崇炳诗文的思想内容 |
1. 重视先人“性命之传” |
2. 诗学观 |
(1) “言”、“气”、“性” |
(2) “游” |
(3) “风雅”与技艺 |
(二) 王崇炳诗文的写作特色 |
1. 义理与时事 |
2. 寓理于文 |
(1) 由游及理 |
(2) 由物及理 |
3. 比喻手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学耨堂诗稿》点校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古代小说教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对思想根源的研究 |
(二)对价值评判的探究 |
(三)教化的传达方式 |
(四)具体作品研究 |
(五)小结 |
二、 论文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 |
第一章 小说教化与思想文化 |
第一节 小说教化溯源 |
1.1.1 儒家诗教观与文以载道 |
1.1.2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教化问题 |
1.1.3 小说的地位 |
1.1.4 小说的传播 |
第二节 小说教化与政教 |
1.2.1 童蒙教育与劝善书籍 |
1.2.2 政教与官职的设立 |
第二章 白话小说的教化观念 |
第一节 儒家正统理念 |
2.1.1 父子关系中孝的理念 |
2.1.2 夫妻关系中顺的理念 |
2.1.3 兄弟朋友关系中义的理念 |
第二节 节制欲望的理性理念 |
2.2.1 物欲的节制 |
2.2.2 情欲的节制 |
2.2.3 权欲的节制 |
第三节 劝善惩恶的道德理念 |
2.3.1 以善为本的观念溯源 |
2.3.2 “善”的概念 |
2.3.3 “恶”的概念 |
第三章 白话小说中的民俗与教化功能 |
第一节 祭祀与教化 |
3.1.1 祭祀活动的缘起 |
3.1.2 祭祀活动的教化功能 |
第二节 婚丧礼与教化 |
3.2.1 婚礼与教化 |
3.2.2 丧礼与教化 |
第三节 节日与教化 |
3.3.1 节日与故事情节 |
3.3.2 节日的教化功能 |
第四节 俗神信仰与教化 |
3.4.1 俗神与俗神信仰 |
3.4.2 小说中的俗神信仰与教化 |
第五节 占卜与教化 |
3.5.1 中国古代的占卜 |
3.5.2 小说中的占卜与教化 |
第四章 白话小说的教化方式 |
第一节 小说序跋的诠释功能 |
4.1.1 小说序跋的文体特征及功能 |
4.1.2 序跋中的小说功能观 |
第二节 诗词韵文的警戒功能 |
4.2.1 诗词韵文中的教化观念 |
4.2.2 诗词韵文与文本的关联性 |
第三节 议论的感发功能 |
4.3.1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议论成分 |
4.3.2 议论与文本的关联性 |
第四节 人物形象的意象功能 |
4.4.1 榜样性人物形象意象 |
4.4.2 悔过性人物形象意象 |
4.4.3 戒惩性人物形象意象 |
第五节 情节结构方式的传递功能 |
4.5.1 同向传递 |
4.5.2 异向传递 |
4.5.3 同异双向性传递 |
第五章 教化功能与叙事模式 |
第一节 教化功能与说书体 |
5.1.1 说书体的产生 |
5.1.2 说书人叙事视角的阐释功能 |
5.1.3 说书人与空间感 |
第二节 先验性叙事结构的心理暗示 |
5.2.1 先验性叙事的概念 |
5.2.2 先验性叙事在文本中之体现及意义 |
第三节 意象性人物名与远距离叙事 |
5.3.1 意象性人物名之渊源 |
5.3.2 意象性人物名的典型趣味 |
5.3.3 意象性人名的远距离叙事效果 |
第六章 教化与审美的融合及冲突 |
第一节 小说的审美概念 |
6.1.1 对“小说”的认识 |
6.1.2 小说的审美 |
第二节 教化小说的审美性 |
6.2.1 教化小说的意境美 |
6.2.2 教化小说的语言美 |
6.2.3 教化小说的真情美 |
第三节 教化小说的反审美性 |
6.3.1 文备众体的负面影响 |
6.3.2 议论修辞的枯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5)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内霍克思研究现状 |
二、国外霍克思研究现状 |
三、其他重要资料与信息 |
第三节 可拓展的空间 |
第一章 霍克思——英国专业汉学奠基人与中坚力量 |
第一节 英国汉学史分期 |
一、“汉学”相关概念厘定 |
二、英国汉学史的四个时代 |
三、专业汉学时代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 霍克思在英国汉学史上的地位 |
一、六十余年的汉学生涯 |
二、英国专业汉学奠基人与中坚力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霍克思的汉学观——以学术为本位 |
第一节 霍克思的汉学研究观 |
一、汉学研究价值的认知 |
二、汉学研究内容的明确 |
三、汉学论着读者的判定 |
四、汉学研究方法的主张 |
五、汉学文献阐释的视域 |
第二节 霍克思的中国文学文化观 |
一、霍克思谈儒教 |
二、霍克思论新中国的文化发展 |
三、霍克思看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霍克思的汉学翻译观 |
一、追求忠实传译与接受效果 |
二、明确目的与读者群 |
三、注重文本的学术研究 |
四、再现意象与典故 |
五、兼顾作者、读者与文本 |
六、主张翻译无定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霍克思的汉学教学——专业汉学人才的培养 |
第一节 牛津汉学教学的滥觞与发展 |
一、牛津学院式汉学的建立 |
二、牛津汉学科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牛津专业汉学的正式确立 |
一、霍克思汉学讲座教授就职演说 |
二、霍克思牛津汉学教学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霍克思的汉学研究——汉学文献的意义阐释 |
第一节 霍克思《楚辞》研究 |
一、《楚辞》研究概述 |
二、《楚辞》研究成果 |
第二节 霍克思中国诗歌研究 |
一、霍克思对汉诗欣赏的见解 |
二、霍克思对超自然现象的继续关注 |
第三节 霍克思《红楼梦》研究 |
一、《红楼梦》中的超自然力 |
二、《红楼梦》中的象征主义与幻灭主题 |
三、《红楼梦》的前身与开篇 |
第四节 霍克思的中国戏曲研究 |
一、霍克思中国杂剧研究 |
二、霍克思《桃花扇》研究 |
第五节 霍克思的中国文学专题研究 |
一、对中国文学“情”的关注 |
二、关于钱钟书的个案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辞》全译本——南楚文化的西方展示 |
第一节 霍克思《楚辞》翻译渊源 |
第二节 《楚辞》英译的预设目标 |
第三节 《楚辞,南方之歌》的准确性诉求 |
一、选择可信的翻译底本 |
二、倚重中外学者的前沿成果 |
三、全译展现原貌 |
四、做足辅助工作 |
五、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
第四节 《楚辞,南方之歌》的可读性追求 |
一、注释和导论简单明了 |
二、花草译名趋于通俗易懂 |
三、度量衡西化及独特排版 |
四、尽力保留原作的意象与典故 |
五、利用节奏与谐音稍现原作音韵 |
第五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修订与标准 |
一、修订版的改动 |
二、修订标准 |
第六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的影响 |
一、西方评价 |
二、被征引情况 |
三、翻译启示 |
第七节 霍克思《楚辞》译本的误译问题 |
一、初版正确修订时改错 |
二、两版译文均存在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杜诗入阶》——中国文化的入门教材 |
第一节 《杜诗入阶》的翻译渊源 |
一、早期对杜诗的关注 |
二、译介对象的选定 |
第二节 《杜诗入阶》的特色编排体例 |
一、注本体例 |
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
第三节 《杜诗入阶》的中国文化传播 |
一、《杜诗入阶》中国文化传播全举 |
二、《杜诗入阶》的交流价值界定 |
第四节 《杜诗入阶》的西方接受 |
一、《杜诗入阶》在西方的接受情况 |
二、《杜诗入阶》西方接受之思考 |
第五节 《杜诗入阶》译文问题 |
一、专有名词把握不准 |
二、一词多义选择不当 |
三、字词句义不解 |
四、诗句停顿或结构混乱 |
五、典故与成语的误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石头记》——说英语的“石头” |
第一节 娱乐读者的文学翻译 |
一、《石头记》的翻译渊源 |
二、《石头记》的翻译初衷 |
三、签约翻译《红楼梦》 |
第二节 《石头记》的翻译底本 |
一、以程高本为主 |
二、综合脂本文字 |
第三节 《石头记》的翻译策略 |
一、地道英语生动再现异域文化 |
二、文内添译减轻通信负荷 |
三、以不同语种分类翻译原作人名 |
四、调和中英文化差异的必要改译 |
五、“译出一切”再现译本原貌 |
第四节 《石头记》的接受效果 |
一、华人世界的普遍赞同 |
二、西方世界的广泛关注 |
第五节 关于《石头记》的更多思考 |
一、《石头记》成功的译外因素 |
二、《石头记》存在的问题 |
三、关于《石头记》的归化问题 |
四、《石头记》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霍克思中国戏曲翻译——未竟的理想 |
第一节 戏曲片段翻译 |
第二节 《蟠桃会》翻译 |
第三节 《洞庭湖柳毅传书》翻译 |
一、力求译出一个演出剧本 |
二、长篇导论与附录的助阵 |
第四节 霍克思戏曲英译之反思 |
一、主观上的西方立场 |
二、客观上的重重困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霍克思亲笔赋次韵汉诗 |
附录2 大卫·霍克思汉学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现状的回顾述评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手段 |
四 整体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一章 隋唐京兆韦氏家族的起源与发展 |
一 京兆韦氏族姓探源 |
二 韦氏家族发展轨迹 |
1 初发于硎――韦氏家族在西汉中叶的华丽开端 |
2 儒经持家――韦氏家族在东汉三国的继续发展 |
3 出处两难――韦氏家族在两晋时期的困惑无奈 |
4 南北并进――韦氏家族在南北朝再次崛起振兴 |
三 隋唐京兆韦氏诸房关系考略 |
第二章 逍遥公房文学论考 |
一 韦氏逍遥公房述略 |
1 名着周隋,爵位崇显 |
2 世有令人,郁为冠族 |
3 射策甲科,誉扬文场 |
4 明经通礼,着文修史 |
二 逍遥公房文人缉考 |
1 初盛唐时期 |
2 中唐时期 |
3 晚唐时期 |
三 逍遥公房作品存目 |
四 清雅闲澹,自成一家――韦应物诗歌 |
第三章 郧公房文学论考 |
一 韦氏郧公房述略 |
1 代袭轩裳,人物蝉联 |
2 家学承传,世为礼官 |
3 经明行修,诸科取第 |
4 勤政爱民,遗爱州县 |
二 郧公房文人缉考 |
1 初盛唐时期 |
2 中唐时期 |
3 晚唐时期 |
4 存疑 |
三 郧公房作品存目 |
第四章 阆公房、彭城公房文学论考 |
一 韦氏阆公房、彭城公房述略 |
1 兴于守城,衰于战阵 |
2 诸王府属,福祸并存 |
3 内为省郎,外任刺史 |
4 家族运舛,磨难殊多 |
二 阆公房、彭城公房文人缉考 |
1 阆公房文人缉考 |
2 彭城公房文人缉考 |
3 存疑 |
三 阆公房、彭城公房作品存目 |
四 《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订误 |
第五章 小逍遥公房文学论考 |
一 韦氏小逍遥公房述略 |
1 其兴也勃,其衰也速 |
2 逍遥之后,难复逍遥 |
3 家传孝友,词学名家 |
二 小逍遥公房文人缉考 |
1 初盛唐时期 |
2 中唐时期 |
三 小逍遥公房作品存目 |
四 凤原幽谷,高咏清歌――韦氏园林别业与山水田园诗 |
1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别业之荣耀 |
2 三光悬圣藻,五等冠朝簪――作者之尊贵 |
3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内容之尤异 |
4 菲才叨侍从,连藻愧应徐――技巧之提升 |
第六章 郿城公房文学论考 |
一 韦氏郿城公房述略 |
1 勤干家风,良吏称名 |
2 南康忠武,国之衡岳 |
3 史才博识,词学登科 |
4 职司制诰,父子翰林 |
二 郿城公房文人缉考 |
1 初盛唐时期 |
2 中晚唐时期 |
三 郿城公房作品存目 |
第七章 南皮公房文学论考 |
一 韦氏南皮公房述略 |
1 “三列宿”与“郎官家” |
2 兴亡几代间 |
二 南皮公房文人缉考 |
1 初盛唐时期 |
2 中晚唐时期 |
三 南皮公房作品存目 |
第八章 龙门公房文学论考 |
一 韦氏龙门公房述略 |
1 渐趋兴盛,迅速沉寂 |
2 诗友知交,文学传世 |
3 同族友爱,科举兴家 |
二 龙门公房文人缉考 |
1 盛唐与中唐之交 |
2 中晚唐时期 |
三 龙门公房作品存目 |
四 《周秦行记》作者辨疑 |
1 《周秦行记》作者成疑 |
2 韦瓘非李德裕门人 |
3 韦绚创作《周秦行记》之可能 |
第九章 平齐公房及其他房支文学论考 |
一 韦氏平齐公房文学论考 |
1 韦氏平齐公房述略 |
2 平齐公房文人缉考 |
3 平齐公房作品存目 |
二 韦氏其他房支文人缉考 |
三 韦氏不明房支文人缉考 |
1 初盛唐时期 |
2 中唐时期 |
3 晚唐时期 |
4 五代时期 |
5 时代无考及误收 |
第十章 京兆韦氏姻亲家族文学论考 |
一 河东薛氏家族文学论考 |
1 薛氏文学家族成员构成及其文学成就 |
2 薛氏文学家族发展特点 |
二 河南于氏家族文学论考 |
1 于氏家族的文人构成及其文学成就 |
2 于氏文学家族发展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师简介 |
论文作者简介 |
(8)司马迁经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司马迁经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
1.1 司马迁经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汉初社会的发展状况 |
1.1.2 汉初思想家对儒学的推动 |
1.2 史官之学与经学 |
1.2.1 司马迁的史官之学 |
1.2.2 司马迁史官职责与《史记》的撰述 |
第二章 司马迁史学思想与经学之关系 |
2.1 司马迁以六经为史学原则 |
2.1.1 司马迁以六经为着述宗旨 |
2.1.2 司马迁以六经为准实现“成一家之言” |
2.2 司马迁“宣汉”以经学为尺度 |
2.2.1 司马迁自觉宣扬汉德 |
2.2.2 司马迁宣汉还有着史家的忧患意识 |
第三章 司马迁以六经为价值评判标准 |
3.1 司马迁着史以六经为最高思想原则 |
3.1.1 司马迁以六经为着史目标 |
3.1.2 司马迁以六经为评判标准 |
3.2 司马迁的经学思想以明王道为核心 |
3.2.1 司马迁以《春秋》为师法对象 |
3.2.2 司马迁将《史记》的价值取向定位于《春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性建构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 |
二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中国现代性追求的内在动力 |
三 民族性建构 |
第一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初步建设 |
第一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历程 |
一 传统批判 |
二 凤凰涅盘 |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政治立场 |
一 从民主到平民主义 |
二 人道主义与平民文学 |
第三节 文学研究的价值尺度 |
一 个性自由与人性解放 |
二 人格独立与文学自由 |
第四节 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一 科学精神与唯物史观 |
二 写实主义与社会心理 |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文学研究的奠基 |
第一节 王国维之死与鲁迅转向 |
第二节 开创历史唯物主义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
一 “史底唯物论批评” |
二 介入社会 |
第三节 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学” |
一 《诗经》研究新范式的确立 |
二 人民本位 |
第四节 经济视角与文学研究 |
第五节 文化人类学方法的初步尝试 |
第六节 唯物史观文学研究的发展 |
一 唯物史观文学史的写作 |
二 革命与文学研究 |
三 成熟的“全新的模式” |
第三章 文学研究:从典范到规范 |
第一节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
一 文艺民族化 |
二 民主性和人民性 |
三 文化领导权 |
第二节 40、50年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现代性选择 |
一 现代性选择 |
二 爱国主义情感 |
三 文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 |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 |
一 社会历史批评规范确立 |
二 现实主义与社会批判 |
三 浪漫主义与理想追求 |
四 古代文学的人民性问题 |
第四章 古代文学研究的综合创新 |
第一节 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主导多元格局的形成 |
一 文学研究的思想解放 |
二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发展 |
三 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意识 |
第二节 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精神 |
一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
二 人性论与古代文学研究 |
第三节 人类精神世界的叩问 |
一 心理分析批评 |
二 作家文化性格的分析 |
三 心态研究 |
第四节 历史文化学批评 |
一 从社会历史批评到历史文化学批评 |
二 政治文化视角 |
三 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 |
第五节 古代文学的内部研究 |
一 对文学演进规律的探索 |
二 古代文学中的语言学批评 |
三 中国叙事学研究 |
四 传统文体研究 |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
一 经济全球化 |
二 文化认同 |
三 古代文学研究与理论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辨正与司马迁世系有关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如何认识司马迁的家学渊源 |
儒家、道家和杂家 |
关于“成一家之言” |
“耕牧河山之阳”与“年十岁即诵古文” |
四、以继《春秋》为己任 发述往思来之幽情——司马迁与孔子史学学术的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 [1]“赵氏孤儿”研究[D]. 赵寅君. 山西大学, 2017(02)
- [2]晚明诗人心态与诗歌研究[D]. 马小明. 西北师范大学, 2015(12)
- [3]王崇炳研究[D]. 陈燕.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4]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教化研究[D]. 孔庆庆. 南开大学, 2012(06)
- [5]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D]. 王丽耘.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6]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D]. 孟祥娟. 吉林大学, 2010(08)
- [7]关于《史记》与《春秋》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J]. 秦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8]司马迁经学思想研究[D]. 李丹. 延边大学, 2007(06)
- [9]现代性追求与民族性建构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D]. 张胜利. 复旦大学, 2007(06)
- [10]辨正与司马迁世系有关的几个问题[J]. 秦静,周斌. 求索,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