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类型增值税的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1](2020)在《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与服务业齐头并进增速迅猛。建筑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行业发展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就显得十分重要。2016年5月1日起,税制改革将建筑行业正式纳入“营改增”的范围。税改之后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计税方式、财税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SJ建筑公司由于其管理机制暂时不能与增值税税制下的要求相匹配,造成税负不降反升的情况。在持续深化“营改增”的今天,我国不断为企业减税降费,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此背景下,SJ建筑公司应该抓住机遇,快速适应税制改革带来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以SJ建筑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对该公司日常经营状况、财务水平、涉税情况、纳税筹划现状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SJ建筑公司在“营改增”之后税负水平上升的结论。分析原因是公司在材料成本、劳务成本等方面抵扣严重不足。基于此对SJ建筑公司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主要从EPC合同拆分、付款方式的选择、控制工程进度、供应商选择、劳务用工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最后评价筹划方案的节税效益以及实施保障措施。
宗玮婷[2](2020)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形势严峻复杂,传统侦查模式存在线索来源单一、侦查效率低下、无法穿透全链条等弊端,无法应对日益升级的犯罪手段,因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从侦查模式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经济犯罪侦查工作提倡“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的背景,提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型方向为“数据导侦模式”,力求从顶层设计的宏观层面以及实践运用的微观层面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打击侦办提出解决之道。本文的主体部分总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梳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并对侦查模式的基本概念进行剖析。第二部分,论述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概念以及犯罪手段。针对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链条长的突出特点,按照作案流程对“开票、变票、洗票”三大环节的犯罪手段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中资金回流的必然现象,在此基础上,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税务数据特征、资金数据特征等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围绕当前严峻复杂的犯罪态势,指出传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的特征及其弊端,突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转型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梳理我国犯罪情报开展工作的历史脉络,引申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型方向是数据导侦模式,在与传统税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数据导侦模式的特征。第五部分,从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数据导侦模式的运行进行了论述。首先,文章指出应从畅通数据获取渠道、研发完善类罪模型、建立科学的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从而为数据导侦模式的运行提供数据基础、技术支撑以及组织保障,其次,详实论述了数据导侦模式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领域的实践运用,包括线上监测、线上经营、资金分析、落地打击、取证深挖。
魏玮[3](2020)在《有效增值税率对工业企业存续期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工业企业是实体经济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承载体。税率调整是供给侧改革的抓手之一,增值税是中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是企业主要的税收负担;而由于行业特征、企业特征、税收努力程度差异等因素,企业实际承担的增值税率即有效增值税率存在差异性。另一方面,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增强的现实,微观经济主体只有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存续,才能考虑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提升等长期决策问题,进而保持企业发展可持续性并最终提升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质量。基于此,文章考察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存续期的影响,从而为中国供给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提供微观经验证据和有益建议。文章研究有效增值税率对工业企业存续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相比,其研究具有三个特点。其一,研究问题看,大量文献考察了税负、税制对中国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但前提是企业具有较长存续期才能考虑企业成长和发展等长期问题。而较少文献考察税负对企业存续期的影响,特别是考察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存续期的影响。文章研究将丰富税收对企业行为影响的这一类文献。其二,研究角度看,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中国企业存续期的决定因素问题,但鲜有文献涉及有效增值税率这一研究角度,因此该研究也将丰富企业存续期决定因素的这一类文献。其三,从研究内容看,文章按照从封闭到开放、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顺序逐步考察了有效增值税率对中国企业国内存续期影响,有效增值税率对中国企业国际存续期影响,并基于跨国数据研究了宏观税负对世界各国双边贸易关系存续期影响,从而系统、全面地考察了税负对企业存续期的影响。围绕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存续期影响这一主题,采用文献总结、理论分析、典型事实提炼、计量实证分析方法,按照从封闭到开放、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顺序,文章重点研究了四个问题。其一,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存续期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在总结有关企业存续期理论文献和实证文献基础上,文章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文献,构建了理论模型,基于模型比较静态分析,考察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存续期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机制。其二,封闭条件下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存续期影响。文章仅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封闭条件下企业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国内存续期的影响方向,并按照理论机制分析揭示了影响渠道。其三,开放条件下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国际贸易关系存续期影响。作为第二个问题延伸,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基于国际贸易视角,考察了企业有效增值税率对中国企业国际存续期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机制,从而考察了开放条件下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存续期影响。其四,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顺序,文章将关于中国的实证分析扩展到世界范围,利用世界各国六分位贸易数据和各国宏观税负数据,考察了宏观税负对世界各国贸易关系存续期的影响方向与影响机制,从而考察文章核心结论的稳健性和一般性。通过上述分析,文章核心研究结论概括如下。其一,企业生产效率、生产固定成本、市场进入成本影响企业利润进一步影响企业存续;有效增值税率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研发投入和融资约束,从而进一步影响固定成本和进入成本,并最终影响企业存续。其二,中国企业层面有效增值税率随时间逐渐减小,而且因行业特征、企业特征、区域特征存在差异性,即企业间有效增值税率存在跨期和跨截面差异性。其三,封闭条件下,企业有效增值税率对中国企业国内存续期影响具有“倒U型”曲线特征,有效增值税率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企业存续。其四,开放条件下,有效增值税率提升会线性地降低中国企业贸易关系存续期,这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竞争激烈、出口企业与国内企业样本不同导致的;具体地,由于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有效增值税率降低会引致出口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其五,跨国角度看,各国宏观税负提升会降低贸易关系存续期,这一作用对于外部融资依赖度高、契约密集度高、技术复杂度高的产品更显着,这意味着宏观税负还会通过存续期渠道影响贸易结构和生产结构。其六,通过中介效应模型、交叉项等分析方法,文章认为税负会通过生产效率、创新投入或产出、融资成本等渠道影响企业存续。基于上述结论,考虑中国现实,文章认为应充分合理利用税收工具进行宏观调节,促进企业存活成长、发展壮大,这对于企业国内生存、国际竞争胜出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应注意税收工具对企业存续期影响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封闭条件下税收对企业存续期影响的非线性,在降税同时,保持财政收支合理、避免国际税收竞争也是必要的考量因素。
吴奇[4](2020)在《全球价值链下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的深入,带动了价值链的深度分解和分工的深化,进而引发国际竞争格局变化,全球产业发展和竞争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那如何利用税收这一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利用OECD数据库中55个经济体各行业产出增加值和税制结构与税收负担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首先,本文将税收政策分为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两个方面,将产业结构分为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结构两个方面,对各经济体的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细致的考察,以便对研究主体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其次,本文对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在论述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机制后,分别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GMM法进行分析并得出回归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间结构方面,(1)流转税与直接税比重上升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2)直接税政策内部: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比重上升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流转税政策内部:增值税比重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但销售税比例上升不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内结构方面,(1)流转税与直接税比重上升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和服务业结构高度化存在促进作用,但直接税的影响系数要大于间接税的影响系数。(2)直接税各税种与流转税各税种对制造业结构和服务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再次,本文对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宏观税负与产业间结构、主要税类与产业内结构两个角度进行构建指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同时对宏观税负构建门槛模型,分析其对产业间结构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狭义宏观税负有利于产业间结构高度化,而关税不利于产业间结构高度化,且关税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2)流转税税负的提高不利于服务业结构高度化,与制造业结构高度化无显着性影响。上升不利于服务业结构高度化和制造业结构高度化。最后,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优化税制结构助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提高个人所得税比重,降低企业所得税比重,优化直接税结构;降低非税负担,合理提高狭义宏观税收负担;降低企业间接税税负,调整居民税负结构。
熊惠君[5](2020)在《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与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新时代要以收入分配改革为主基调。要以税负公平为基点,通过税制改革,更科学地设置税种、税率,进而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而公平原则是公认的税收首要原则,这一方面是由于公平对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在于税收矫正收入分配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是不可或缺。此外,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又会对社会福利产生影响,社会福利衡量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程度。在税收环境下,如何设计税收制度,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即效率损失最小化,同时尽可能兼顾社会公平,是现代税收制度构建需要考虑的一大重要问题。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覆盖面广,其以价格为载体,通过消费流转,直接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福利。因此,对我国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进行研究对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增进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Chip2013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单位,利用增值税实际税率,研究分析我国增值税本身和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搜集国内外有关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的文献,并基于搜集到的已有文献从增值税自身和增值税改革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并进行总结。其中,国外文献从年收入视角、终生收入或消费支出视角、社会福利视角对增值税自身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进行归纳梳理。从扩大增值税范围、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综合改革对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进行归纳梳理。国内文献从增值税本身、增值税转型、增值税扩围以及增值税税率简并进行归纳梳理。其次,从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两方面概述增值税相关理论。其中,关于增值税与收入分配,先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派收入分配理论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税负公平是收入分配公平的核心理念和最低标准、累进税制是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工具等结论。再围绕增值税的内部因素,理论分析增值税对税负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关于增值税与社会福利,先对新旧福利经济学不同学派的福利理念和福利标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效用是衡量社会福利大小的基本工具、社会福利较多关注交换的效率和生产的效率、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之间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例如:重视穷人的效用)的结论。再基于帕累托福利经济学,进一步分析效率损失的产生和测算,增值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因素。再次,基于Chip2013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微观数据,采用增值税实际税率,测算增值税本身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其中,关于增值税本身的收入分配效应,分别从年收入和终生收入视角,利用Gini系数、Suits指数、Theil指数进行测算。具体实证结果归纳如下:第一,年收入视角下,增值税具有明显累退性,终生收入视角下,累退性减弱。第二,年收入视角下,医疗保健、食品烟酒的累退性最强,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终生收入视角下,食品烟酒累退性最强。第三,城乡居民家庭组内收入差距要大于组间收入差距,且农村居民家庭组内收入差距更大。关于增值税本身的福利效应,利用等价变换(补偿变换)占支出的比率、平均超额负担进行测算。具体实证结果归纳如下:第一,增值税对我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福利水平具有较大负向影响,对我国高收入居民家庭的福利水平负向影响较小,高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福利差距约为2倍。第二,食品烟酒对社会福利影响最大,其次是衣着。居住和交通通信对社会福利影响也逐渐增加。第三,低收入家庭的效率损失最大,但近年来,上述情况逐渐有所转变,呈现出高收入家庭的税收效率损失要略微超过低收入家庭的税收效率损失。然后,基于Chip2013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微观数据,构建增值税CGE模型,测算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其中,关于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利用Gini系数、Suits指数、Theil指数进行测算。具体实证结果归纳如下:第一,增值税转型具有明显的正向收入分配效应,有利于缩小各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第二,交通运输、邮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改征增值税和增值税结构四档并三档加剧了增值税的累退性。第三,增值税税率下调有助于降低增值税的累退性。第四,医疗保健、食品烟酒的累退性最强,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关于增值税改革的福利效应,利用等价变换(补偿变换)和超额负担进行测算。具体实证结果归纳如下:第一,增值税转型降低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升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尤以农村家庭改善效果最好。第二,增值税税率减并改革对高收入户的福利影响最大,低收入户的福利影响最小。最后,分析影响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的税制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其中,关于影响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的税制因素,先从征收范围、税率结构、税收优惠、起征点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设置等方面探讨了其对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的理论影响,再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增值税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结论如下:第一,征税范围越广,增值税的调节范围越大。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统一征收范围的征税制度。我国从1984年正式开征增值税以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至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推开后,我国增值税征收范围已覆盖至所有行业所有环节。第二,税率结构是通过税率档次和税率水平两方面对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其中,税率档次对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的影响具有非一致性,而税率水平对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基本一致。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国家采取1~3档的税率模式。当前我国增值税税率结构为“13%+9%+6%”三档,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增值税税率结构相比,我国增值税税率结构符合国际发展大趋势。但从标准税率和低税率重要程度和适用范围来看,我国生活必需品适用税率偏高,一些现代服务业因为“营改增”的原因适用6%低税率,低税率适用范围不合理。第三,对生活必需品实施税收优惠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但会破坏抵扣链条,引发效率损失,不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产品、食品和医药制品均是各国减免税的首选项目。与国际上减免税适用范围相比,我国减免税范围较小,生活必需品免税适用范围比较有限,对部分食品和医药制品的税收优惠力度极小,远远低于其他各国。我国若对药品、乳制品实施免税可以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和增加居民福利。第四,起征点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设置均不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和增进社会福利。从起征点和小规模纳税人设置的国际经验来看,绝大数国家设置了起征点,我国既设置增值税起征点,又设置了小规模纳税人,与国际相比,起征点和小规模纳税人设置标准明显偏高。关于改进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的建议,基于以上税制设置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具体如下:第一,减并税率档次,将增值税税率档次三档并两档。第二,对生活必需品适用低税率。第三,将非生活必需品且不具有公益性质的产品或服务适用税率调高至标准税率。第四,将标准税率下调至10%,低税率下调至4%。第五,在财政资金预算许可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对医药制品实施免税,其次考虑对乳制品免税。第六,适当降低增值税起征点。第七,适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设置标准。先将小规模纳税人占比控制在50%左右,后面持续降低至30%。第八,对起征点和小规模纳税人设置标准进行实时调整,以保持标准的合理性和可预见性。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内容上。增值税是一种中性税收,筹集财政资金是增值税的第一大职能,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均属于增值税的辅助职能。而关于增值税的现有研究大多围绕增值税的资源配置效应展开,较少涉及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研究内容更加新颖。第二,研究视角上。年收入波动性要高于终生收入,相比年收入,终生收入更能衡量居民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而国内关于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前期研究大多基于年收入视角展开,从终生收入视角展开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同时基于年收入视角和终生收入视角,研究我国增值税本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视角更加丰富。第三,研究方法上。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具有税负转嫁的本质特征,通过商品流转可以改变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要素市场相对价格变动。而国内对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的研究方法大多为投入产出法。实际上,投入产出法难以将商品和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完整考虑在内,因此,在模拟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模拟上述增值税引发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变动,反映商品和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需要借助CGE模型。本文构建增值税CGE模型,利用弹性系数模拟商品和要素间的勾稽关系,结合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微观数据,测算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研究方法更加科学。
杨筱溪[6](2020)在《税收优惠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 ——基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能够增就业、改民生、促创新。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日趋重要。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段来促进中小企业投资以及发展创新,它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是普惠性质的,对产业间的差异重视不够,没有实现精准优惠,这可能导致优惠政策在激励投资等方面的效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投资现状,再分析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制造业与服务业中小企业投资的效果,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公共管理、市场失灵等理论为依据,分析税收优惠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机制,并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例,从优惠侧重点、税收负担等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分别构建模型,并运用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8年的年报数据,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税收优惠政策是如何影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中小企业投资的结论。研究发现:不管是对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都可以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是从两大产业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程度比较,税收优惠政策对制造业中小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要比服务业更显着。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在政策上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严格划分中小企业类型、规模、层次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划分的范围实行多档税率等级及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需求。第二,在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投资方面,针对企业新增利润、新购的机器设备以及纳税记录,对固定资产折旧额进行增加,税额扣除范围进行扩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解决制造业生产成本大转型升级难的问题。第三,关于促进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设置科研经费专项基金,定期发放科研补贴,允许科研成果转化为投资津贴,增加人力资本相关税收政策,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压力,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
金辉[7](2020)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宏观税负的高低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强国富民和稳定发展,是政府、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中国宏观税负高企,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税负畸高的主要原因:“分税制”以来,税权分配向中央集中并趋于规范,但事权划分改革止步不前,存在政府事权范围过大、政府间事权重叠严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事权划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导致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断下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纵向失衡,使得地方财政产生巨大缺口,于是地方政府伸出攫取之手,通过土地财政、乱收费等方式增加收入,极大地推高了宏观税负。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将宏观税负约束至合理区间,并科学合理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是破解中国财政困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切实降低宏观税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首先,国际比较。在国家结构、经济水平差异的视角下,比较了美、英、俄、蒙四国的政府间事权划分模式,并将4国拓展到81个国家,归纳不同类型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共性和特性,提炼出若干经验启示;其次,历史、现状与比较。梳理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困境,讨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及其国际比较,为事权划分改革指明方向;再次,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是在理论分析中,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利用Barro模型分析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二是在实证研究中,利用熵值法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检验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支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使用Lind-Mehlum方法估算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最优值,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为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域下,结合国际经验、现实情况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从四本预算分别展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部分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制定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可能的创新之处:1、借鉴国际经验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视角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1)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以及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已有文献中关于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研究,往往就划分而谈划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支出责任定量划分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事权定性划分的层面,无法深入到支出责任定量划分的层面,使得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划分处于割裂状态。二是无法切实有效地解决宏观税负畸高的问题。这是因为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上划或下调,都无法改变总财政支出,进而无法降低宏观税负。因此,本文将全口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事权与支出责任纳入统一框架,先参考前人测度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宏观税负合理区间,再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部分政府事权让渡给市场,进而划分各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最终降低财政支出和宏观税负至合理区间。(2)较大拓展了国际比较的视野。其一,已有文献中的国际比较研究,往往利用国际数据库的二手数据或者样本国家的政策文件,进行定性分析或者政策解读。本文则从美、英、俄、蒙四国的财政部、统计局等网站,收集详细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二,已有文献注重案例研究,缺乏分类比较。本文依国家结构、经济水平的差异,将目标国家分为四类,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样本数量扩大至81国并进行分类比较。2、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的关系财政分权的已有文献,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中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利用Barro模型,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代际效用总和最大化,并纳入央、地两级财政支出,研究财政支出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θl*=γ/(β+γ)。财政支出分权水平过高不利于发挥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效益,过低则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都将造成效率的损失,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中可能的创新之处。基于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采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财政支出分权与可持续发展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其次,通过Lind-Mehlum方法进一步检验倒“U”型关系,并据此估算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最优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最后,发现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过高,远高于其最优值,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重新划分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时,注重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如在普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和事权划分的积弊,本文试图以此为背景开展相关研究。首先,界定事权范围。梳理已有文献、财政账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界定公共卫生事权的范围,明确相应支出内容。其次,现状分析。通过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的行政体系结构、详细数据,以及事权改革文件,探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改革。再次,开展理论分析,并找出改革方向。归纳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路径,并基于此找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要素和事权划分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结合疫情防控和事权划分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从责任分配、行政体系、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张振东[8](2020)在《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重构 ——以贷款服务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11月16日,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的发布,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正式开始,涉及的行业主要为生产性服务业。经过五年时间在试点地区与行业方面的扩展,财政部与国际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将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囊括在试点范围内,由原来缴纳营业税变更为缴纳增值税。过去三年对金融服务业增值税的课征是一个尝试与修正并存的过程。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实施涵盖面的扩张与深度的加大,现行对于金融服务征收增值税的政策与规定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尤其是贷款服务与金融商品两个部分,规则仍有待改进。因此,本文在当下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如火如荼进行、《增值税法》立法之际着重以贷款服务为视角探讨在经济上与法律上均更具合理性的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重构。文章共分为四章,内容概要如下:第一章首先结合增值税的消费税本质与增值税下价值增值的认定论证应当将金融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内,为金融服务业增值税的征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从立法现状及实施效果两个方面窥探我国贷款服务增值税课征的现状。第二章总结并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服务业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问题与实施困境。其一为立法技术引致的问题,包括立法效力层级低、税收制度构建对税收政策依赖程度过高,从而导致纳税人合规及遵从的难度与成本增加等内容;其二为征税范围确定的困境,包括金融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其三为改革不彻底遗留的问题,包括改革后遗留的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断裂及重复征税等问题;其四为改革后央地之间的增值税收入划分问题。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贷款服务增值税课税范围确定及贷款服务增值税课征方法的域外经验。贷款服务增值税课税范围确定部分,介绍了正向列举与反向排除相结合、原则性规定与具体例举并行、原则性规定及通过交易及其实质界定等确定贷款服务增值税课税范围的方式。贷款服务增值税课征方法部分,分别介绍了免税法、有限抵扣法、零税率法、加法与减法、现金流量法及修正的反向计费法,讨论了前述各方法的运作模式及各自的利弊。第四章在第二章提出的我国目前金融服务业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问题与实施困境的基础上,结合第三章介绍与讨论的域外经验及国内学者所作的研究,提出我国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规则重构的建议:一是建议坚持税收法定,完善增值税课征立法;二是建议厘清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主要从贷款服务征税范围的确定为视角进行讨论;三是建议检视税基的确定以及增值税抵扣的问题,解决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及重复征税问题,使用修正的反向计费法对贷款服务征收增值税;四是建议提高地方对于增值税收入的分享比例以重构增值税收入分配格局。
吕从钢[9](2020)在《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持续加大,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根据近年来我国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来看,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政策中均有体现,也将成为经济政策设计和落实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要想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效应以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能够让创新主体切实获得经济利益,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政府通过强力激励举措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好运行,引导企业积极主动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但目前关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的评估还未能深入推进,如何改善税收政策的不足、优化税收优惠设计、提升科技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而且在这一研究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江西省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正在逐步加强创新驱动战略落实,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24757.5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为全国第4、中部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6%,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6.1%、21.2%,分别提高2.3和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江西省已经认识到了税收政策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积极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并出台了一些契合自身省情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缴纳比例下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等。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重研究视角,利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尝试测度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程度大小及其可能存在问题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深入剖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基于文献检索的结果,针对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准自然实验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等进行了综述。进而分析了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等基本概念,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创新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剖析了税收政策作用于创新激励的机理。其次,针对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进行规范分析,重点介绍了部分主体税种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收政策基本情况,分析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人员投入、创新产出等基本情况,指出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等问题。然后,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存在且显着,但不同税收政策的效应程度大小有差异,验证了研究假设1(不同税收政策在创新驱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实际激励效果程度均将显着为正)。基于PSM-DID模型对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质量发展下综合税收政策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十分显着,在融合各类综合政策及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情况下,GZL的综合政策效应达到了15.2%,验证了研究假设2(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影响下,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将显着为正)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具体假设。基于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政策产出水平(GZL)存在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是显着存在的,验证了研究假设3(融资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会呈现下降趋势)。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针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研究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作了相应的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综合文献述评前提下,选择了部分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效应进行程度大小的分析,与前人研究相比,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其中基于准自然实验视角下的分析,将多个税种的分析纳入统一框架,较以往分析多了一些可做比较的内容;高质量发展下的综合政策分析则是将最新发展理念与综合分析框架相结合,其应用程度更加深入;同时,积极考察异质性因素,在相关分析已经有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了融资约束这一较为突出的异质性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为异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研究方法上。选择了目前在分析政策效应上较为常用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方法针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尝试用PSMDID分析方法,针对目前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这一方法的应用目前还较为少见,其得出的综合政策效应结果应该更为可信。在融资约束问题考察上,为了得出更为可靠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放弃了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方法,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方法,通过Frontier4.1计量软件的应用,尝试分析得出更真实的净效应结果,为政策建议提供更强有力的实证分析结论。第三,研究内容上。在多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实际运行数据,关于税收政策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长。在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近千家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已经对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特别是高质量发展概念提出以来的相关基础情况了解非常透彻,基于这些样本数据的分析能获取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真实效应结果,对于推动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都能够提供成功样板,而且能够有效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徐静[10](2020)在《区域视阈下“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和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行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也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促使房地产业也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趋势愈加显着,使得房地产业的区域性分化也逐渐明显,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能够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作用。2016年5月1日,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作为最后一批改革的行业纳入了营改增的范围,至此,我国进入了全面营改增的时期。此后,政府为了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结构性减税目标,多次下调了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而对各个行业产生了联动影响。因此,对于营改增政策实施较晚、区域性特征较强的房地产业,如何评判房地产企业区域性税负与绩效变化状况,房地产业营改增的预期目标是否有效实现的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以房地产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切入研究主题,对国内外关于增值税制度、企业绩效、房产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等文献进行评述,并透析了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其次,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和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实际经济指标对房地产业实际税负进行全面深入测算,探究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房地产业的内外环境因素分析了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再次,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先阐述了房地产企业的概况,再分析了房地产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税负现状以及房地产企业的绩效现状。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实证分析营改增对各区域房地产企业税负和绩效的影响,并得出实证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营改增不仅降低了房地产企业的税负还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从区域视角看,营改增对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减税效应明显,对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减税效果不显着;营改增对东部地区房地产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最显着,对西部地区影响较小。从各影响变量看,外购可抵扣生产成本与企业税负呈负相关关系;毛利率与企业税负呈正相关关系;新增固定资产的抵扣效应却与企业税负的关系不显着。此外,在营改增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物价水平越高的地区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针对性地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不同类型增值税的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类型增值税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纳税筹划概述 |
2.1.1 纳税筹划的概念 |
2.1.2 纳税筹划的特征 |
2.1.3 纳税筹划的原则 |
2.2 纳税筹划理论依据 |
2.2.1 税收效应理论 |
2.2.2 税收调控理论 |
2.2.3 最优税收理论 |
2.3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 |
2.3.1 从税基角度进行纳税筹划 |
2.3.2 从税率角度进行纳税筹划 |
2.3.3 从纳税时间角度进行纳税筹划 |
第三章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SJ建筑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3.1.3 公司财务状况 |
3.2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现状 |
3.2.1 SJ建筑公司涉税情况 |
3.2.2 SJ建筑公司税负比较分析 |
3.2.3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情况 |
3.3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中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增值税抵扣方面的问题 |
3.3.2 分期合同方面的问题 |
3.3.3 甲供工程方面的问题 |
3.3.4 EPC合同方面的问题 |
3.4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税务管理不完善 |
3.4.2 缺乏增值税纳税筹划的主动性 |
3.4.3 筹划环节出现错位 |
3.4.4 进项抵扣不充分 |
第四章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1 S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方案总体思路 |
4.2 针对增值税抵扣的纳税筹划方案 |
4.2.1 材料采购的纳税筹划 |
4.2.2 劳务成本进项抵扣的纳税筹划 |
4.3 针对分期合同的纳税筹划方案 |
4.3.1 选择付款方式的纳税筹划 |
4.3.2 控制工程进度的纳税筹划 |
4.4 针对甲供工程的纳税筹划方案 |
4.5 针对EPC合同的纳税筹划方案 |
4.5.1 拆分EPC合同 |
4.5.2 确定不同税率业务价款 |
4.6 针对公司税务管理的纳税筹划方案 |
4.6.1 规范增值税发票管理 |
4.6.2 组建税务管理部门 |
第五章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
5.1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预期效果 |
5.2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组织保障 |
5.2.2 技术保障 |
5.2.3 制度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侦查模式的概念 |
1.3 研究现状 |
1.3.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的研究现状 |
1.3.2 侦查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2.1 侦查模式的总体研究动态 |
1.3.2.2 有关侦查模式类型划分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概述 |
2.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概念 |
2.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特性 |
2.2.1 涉及中央事权 |
2.2.2 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行业特征 |
2.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作案手段 |
2.3.1 开票环节 |
2.3.2 变票环节 |
2.3.3 洗票环节 |
2.3.4 资金回流 |
2.3.4.1 资金回流的形式 |
2.3.4.2 掩饰资金回流的手段 |
2.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行为的数据特征分析 |
2.4.1 税务数据特征 |
2.4.2 生产经营特征 |
2.4.3 资金数据特征 |
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3.1 严峻复杂的犯罪态势 |
3.1.1 从犯罪危害看,涉案范围广、损失大 |
3.1.2 从犯罪组织形式看,网络化趋势明显 |
3.1.3 从犯罪手段看,专业化程度高、隐蔽性强 |
3.2 传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的弊端 |
3.2.1 被动侦查为主,案件线索来源单一 |
3.2.2 侦查效率低下,线索研判能力不足 |
3.2.3 协作机制不畅,难以实现全链条打击 |
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转型的方向——数据导侦模式 |
4.1 数据导侦模式的含义 |
4.2 传统实体侦查模式、业务信息主导的侦查模式与数据导侦模式 |
4.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数据导侦模式的特征 |
4.3.1 由被动型侦查模式转为主动型侦查模式 |
4.3.2 由回应型侦查模式转为预警型侦查模式 |
4.3.3 由以从案到人为主的侦查模式转为以从人到案为主的侦查模式 |
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数据导侦模式的运行 |
5.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数据导侦模式运行的顶层设计 |
5.1.1 数据基础:建立科学的数据获取积累体系 |
5.1.2 技术支撑:建设一系列以智能化分析为基础的类罪模型 |
5.1.3 组织保障:建立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 |
5.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数据导侦模式的实践运用 |
5.2.1 线上监测——根据可疑特征,发现异常线索 |
5.2.2 线上研判——围绕发票流,固定犯罪团伙 |
5.2.3 核心环节——围绕资金流,确认犯罪嫌疑人 |
5.2.4 落地打击——统筹各涉案地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抓捕犯罪嫌疑人 |
5.2.5 取证深挖——制定证据规格指引,固定证据链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励 |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有效增值税率对工业企业存续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文献依据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逻辑框架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基于文献评述的理论机制分析 |
2.1 企业存续期的理论分析 |
2.1.1 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存续期 |
2.1.2 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存续期 |
2.2 企业存续期的实证分析 |
2.2.1 封闭环境下企业存续期问题研究 |
2.2.2 开放环境下企业贸易关系存续期问题研究 |
2.2.3 中国税制与税率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2.3 理论模型构建与机制分析 |
2.3.1 模型设定与均衡分析 |
2.3.2 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
2.3.3 税率影响企业存续期的机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事实分析 |
3.1 概念界定与数据说明 |
3.1.1 企业有效增值税率及其测算方法 |
3.1.2 企业存续期及其测算方法 |
3.1.3 本文数据简要说明 |
3.2 中国企业有效增值税率的典型事实 |
3.2.1 企业有效增值税率的趋势分析 |
3.2.2 企业有效增值税率的分布特征 |
3.3 中国企业存续期的典型事实 |
3.4 初步相关性分析 |
3.4.1 省市-行业层面的散点图分析 |
3.4.2 企业层面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效增值税率对中国企业国内存续期影响 |
4.1 中国企业国内存续期估计 |
4.1.1 生存函数方法与数据介绍 |
4.1.2 估计结果 |
4.2 计量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 |
4.2.1 计量模型设定 |
4.2.2 数据描述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基准回归结果 |
4.3.2 稳健性分析 |
4.3.3 影响机制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效增值税率对中国企业国际存续期影响:国际贸易视角 |
5.1 研究税率对贸易关系存续期影响的必要性讨论 |
5.2 中国企业贸易关系存续期估计 |
5.2.1 估计方法与数据 |
5.2.2 中国企业贸易关系存续期估计结果 |
5.3 计量模型设定、指标构建与描述分析 |
5.3.1 计量模型设定 |
5.3.2 变量选取与指标构建 |
5.3.3 数据描述分析 |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4.1 基准回归结果 |
5.4.2 稳健性分析 |
5.4.3 影响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宏观税负对世界双边贸易关系存续期影响:跨国分析 |
6.1 跨国分析的必要性讨论 |
6.2 各国宏观税率与贸易关系存续期的描述分析 |
6.2.1 各国贸易关系存续期描述分析 |
6.2.2 宏观税负与贸易关系存续期的相关性分析 |
6.2.3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比较分析 |
6.3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4.1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6.4.2 稳健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1 本文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全球价值链下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难点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 |
2.2 产业结构 |
2.2.1 产业结构的定义 |
2.2.2 产业结构的衡量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2.2.4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3 国内税收、关税 |
2.3.1 税收政策定义 |
2.3.2 税收政策的度量 |
2.3.3 税收与关税理论 |
2.4 税制结构、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 |
2.4.1 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 |
2.4.2 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 |
2.4.3 进口关税与产业结构 |
2.5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国内税收政策的演变及现状 |
3.1.1 世界各国税制结构与税收负担现状 |
3.1.2 直接税政策的演变及现状 |
3.1.3 流转税政策的演变及现状 |
3.2 关税政策的演变及现状 |
3.2.1 发达国家关税政策的演变 |
3.2.2 发展中国家关税政策的演变 |
3.3 产业结构的演变 |
3.3.1 数据来源说明及处理 |
3.3.2 三次产业间结构的演变 |
3.3.3 产业结构内部的演变 |
第四章 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检验 |
4.1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作用机制 |
4.2 模型设定、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数据来源 |
4.2.4 共线性检验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总量指标回归结果 |
4.3.2 结构指标回归结果 |
4.3.3 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检验 |
5.1 税收负担对产业结构影响机制 |
5.2 模型构建、变量定义、数据来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5.2.3 共线性检验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总体税负与产业间结构回归 |
5.3.2 主体税类与产业内结构回归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回归分析结论 |
6.1.2 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回归分析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与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增值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增值税与收入分配 |
2.1.1 收入分配理论 |
2.1.2 增值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2.2 增值税与社会福利 |
2.2.1 社会福利理论 |
2.2.2 增值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3章 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分析 |
3.1 研究假设、研究单位及样本指标 |
3.1.1 研究假设和研究单位 |
3.1.2 样本数据及测算指标 |
3.2 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3.2.1 年收入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效应 |
3.2.2 终生收入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效应 |
3.3 增值税的福利效应分析 |
3.3.1 模型构建及政策指标 |
3.3.2 福利效应的测算流程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研究小结 |
第4章 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 |
4.1 我国增值税改革概述 |
4.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4.2.1 研究假设 |
4.2.2 CGE模型构建及测算指标 |
4.2.3 CGE模型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4 样本数据选取及测算流程 |
4.3 增值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4.3.1 增值税转型的收入分配效应 |
4.3.2 增值税税率减并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 |
4.4 增值税改革的福利效应分析 |
4.4.1 增值税转型的福利效应分析 |
4.4.2 增值税税率减并改革的福利效应分析 |
4.5 研究小结 |
第5章 影响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与福利效应的税制因素 |
5.1 征税范围 |
5.1.1 理论影响 |
5.1.2 国际经验 |
5.2 税率结构 |
5.2.1 理论影响 |
5.2.2 国际经验 |
5.3 税收优惠 |
5.3.1 理论影响 |
5.3.2 国际经验 |
5.3.3 食品和医药制品免税的实证分析 |
5.4 起征点和小规模纳税人 |
5.4.1 理论影响 |
5.4.2 国际经验 |
5.5 研究小结 |
第6章 改进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与福利效应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税率结构 |
6.2 优化减免税政策 |
6.3 严控起征点和小规模纳税人设置标准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税收优惠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 ——基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现有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文章创新点 |
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1 相关法律等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2 本文对中小企业研究范围的设定 |
2.2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 |
2.2.1 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 |
2.2.2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
2.2.3 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
3 税收优惠影响中小企业投资的理论机制 |
3.1 运用税收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3.1.1 公共管理理论 |
3.1.2 市场失灵理论 |
3.1.3 增支减税论与“拉弗曲线” |
3.2 税收优惠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机制 |
3.2.1 降低企业成本 |
3.2.2 提高企业预期收益 |
3.2.3 增强企业投资意愿 |
4 制造业与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比较分析 |
4.1 产业特征比较 |
4.1.1 投资成本占比不同 |
4.1.2 产品组织运作不同 |
4.1.3 企业创新费用投入不同 |
4.2 税收政策比较 |
4.2.1 税收优惠侧重点 |
4.2.2 税收政策不能完全体现行业需求 |
4.3 税收负担比较 |
4.3.1 整体宏观税收收入比较 |
4.3.2 中小企业税收负担比较 |
5 税收优惠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小企业投资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5.2.1 数据选取 |
5.2.2 数据处理 |
5.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回归分析 |
6 结论与对策 |
6.1 主要结论 |
6.1.1 对中小企业整体分析 |
6.1.2 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小企业比较分析 |
6.2 对策建议 |
6.2.1 建立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
6.2.2 采取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
6.2.3 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质的税收优惠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2.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难点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口径宏观税负 |
2.1.1 全口径宏观税负的概念界定与测度 |
2.1.2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 |
2.1.3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的研究 |
2.2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
2.2.1 经济增长视角下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2 财政分权理论的新发展与现实困境——部分财政分权 |
2.2.3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3 财政分权、政府间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
2.3.1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要素流动与政府间竞争 |
2.3.2 政府间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 |
2.3.3 政府间竞争与政府规模 |
2.4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
2.4.1 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
2.4.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案例 |
2.4.3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中国案例 |
2.5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国际比较 |
3.1 联邦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
3.1.1 联邦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美国为例 |
3.1.2 联邦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俄罗斯为例 |
3.2 单一制国家央、地间事权划分的案例分析 |
3.2.1 单一制发达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英国为例 |
3.2.2 单一制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模式——以蒙古为例 |
3.3 各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
3.3.1 美、俄、英、蒙四国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
3.3.2 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比较的拓展——基于81个国家的数据 |
3.4 启示与借鉴 |
3.4.1 划清政府、市场边界的启示与借鉴 |
3.4.2 优化中央、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启示与借鉴 |
3.4.3 划分中央、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
3.4.4 健全央、地两级财政法制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现状和比较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央、地间财政关系的变迁 |
4.1.1 计划经济体制下集权与分权的动荡变化时期(1950-1980年) |
4.1.2 改革开放背景下财政分权体系探索和建设时期(1980-2013 年) |
4.1.3 财政体制现代化改革时期(2014年至今) |
4.2 分税制改革后央、地间财政关系的总体现状——财政困境和思考 |
4.2.1 财政现状之央、地间财政失衡的困境及其思考 |
4.2.2 财政现状之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与地方财政缺口的困境及其思考 |
4.2.3 财政现状之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困境及其思考 |
4.2.4 财政现状之宏观税负畸高的困境及其思考 |
4.3 各领域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与比较 |
4.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4.3.5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比较的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
5.1 可持续发展与央、地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
5.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
5.1.2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Barro模型的理论分析 |
5.1.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
5.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与测度 |
5.2.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构建 |
5.2.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的指标权重计算——基于改进后的熵值法 |
5.2.3 世界8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测度及排序 |
5.2.4 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序比较 |
5.3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分权——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
5.3.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5.3.2 基准回归结果 |
5.3.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分权与人类发展指数 |
5.3.5 进一步讨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维讨论 |
5.3.6 基于Lind-Mehlum方法的最优央、地财政支出比例估计 |
5.4 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支出结构——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
5.4.1 模型构建、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5.4.2 基准回归结果 |
5.4.3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内生性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财政支出结构与人类发展指数 |
5.4.5 实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
6.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原则和思路 |
6.1.1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
6.1.2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
6.1.3 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思路 |
6.2 借鉴国际经验的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构方案 |
6.2.1 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方案 |
6.2.5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央、地间公共卫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
6.3 重构之后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
6.3.1 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事权配置及其支出规模测算 |
6.3.2 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央、地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中的央、地间财政支出划分及其规模测算 |
6.3.5 重构之后的央、地两级财政支出总规模测算及重构方案的优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国际比较的研究结论 |
7.1.2 历史、现状和比较的研究结论 |
7.1.3 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政策启示 |
7.2.2 具体的对策建议和方案 |
第八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不足之处 |
8.2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Lind-Mehlum方法的Stata编程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重构 ——以贷款服务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
第一节 对金融服务课征增值税的理论基础 |
一、增值税的消费税本质 |
二、增值税下价值增加的认定 |
第二节 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值税课征现状 |
一、立法现状:以贷款服务为例 |
二、实施效果:以贷款服务为例 |
第二章 目前金融服务业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问题与实施困境 |
第一节 立法技术引致的问题 |
一、增值税立法效力层级低 |
二、税收制度构建对税收政策依赖程度过高 |
第二节 征税范围确定的困境 |
一、目前的界定易引发争议 |
二、以贷款服务为例 |
第三节 改革不彻底遗留的问题 |
一、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与重复征税 |
二、以贷款服务为例 |
第四节 改革后的增值税收入划分问题 |
第三章 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的域外经验 |
第一节 贷款服务增值税课税范围确定的域外经验 |
一、正向列举与反向排除相结合的方式 |
二、原则性规定与具体例举并行的方式 |
三、原则性规定的方式 |
四、通过交易及其实质界定的方式 |
第二节 贷款服务增值税课征方法的域外经验 |
一、免税法 |
二、有限抵扣法 |
三、零税率法 |
四、加法与减法 |
五、现金流量法 |
六、修正的反向计费法 |
第四章 我国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重构 |
第一节 税收法定,完善立法 |
一、提高立法层级 |
二、减少对政策的依赖 |
第二节 厘清增值税征税范围 |
一、各法域经验比较分析 |
二、我国贷款服务增值税课税范围的确定 |
第三节 检视税基确定及抵扣问题 |
一、各法域经验比较分析 |
二、我国贷款服务的税基确定与抵扣的实现 |
第四节 重构增值税收入划分分配格局 |
一、增值税收入划分分配格局重构的方式 |
二、央地之间增值税税收分享比例的确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
1.2.2 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
1.2.3 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 |
第2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科技创新 |
2.1.3 税收政策 |
2.2 基本理论 |
2.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2.2.5 公共财政理论 |
2.3 作用机理 |
2.3.1 基本逻辑关系 |
2.3.2 基本作用机理 |
第3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规范分析 |
3.1 相关税收政策的情况分析 |
3.1.1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
3.1.2 增值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
3.1.3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
3.2 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1 科技创新研发经费基本情况 |
3.2.2 科技创新研发人员基本情况 |
3.2.3 科技创新研发产出基本情况 |
3.3 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 |
3.3.2 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
3.3.3 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
3.3.4 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 |
第4章 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1 背景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背景分析 |
4.1.2 理论推导 |
4.1.3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4.2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2.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2 实证分析 |
4.2.3 稳健性检验 |
4.2.4 小结 |
4.3 增值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2 实证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3.4 小结 |
4.4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4.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4.2 实证分析 |
4.4.3 稳健性检验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模型设定 |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来源 |
5.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5.4.1 实证分析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融资约束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实证分析 |
6.1 背景分析 |
6.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 |
6.2.2 模型设定 |
6.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6.3.1 变量选取 |
6.3.2 数据来源 |
6.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6.4.1 实证分析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 |
7.1.1 积极推动税制改革,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
7.1.2 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 |
7.1.3 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普遍降低企业税负 |
7.1.4 转变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定向减税促进研发创新 |
7.2 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 |
7.2.1 把握好阶段性特征,坚持差异化的税收政策 |
7.2.2 坚持长期战略原则,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 |
7.2.3 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税收政策综合治理水平 |
7.3 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 |
7.3.1 推动多方协作,解决好融资约束难题 |
7.3.2 积极降低税收优惠门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
7.3.3 积极推进立法工作,着力完善跨部门保障机制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区域视阈下“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和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营改增相关内容 |
2.1.1 营改增的内涵 |
2.1.2 营改增的改革进程 |
2.1.3 房地产企业“营改增”的内容 |
2.2 税收负担的相关内容 |
2.2.1 税收负担的内涵 |
2.2.2 税收负担分类 |
2.2.3 税收负担衡量指标 |
2.3 企业绩效的界定 |
2.3.1 绩效的基本定义 |
2.3.2 绩效的评价指标 |
2.4 区域划分方法 |
2.5 理论基础 |
2.5.1 税收中性理论 |
2.5.2 拉弗曲线理论 |
2.5.3 税负转嫁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影响的分析 |
3.1.1 营改增对流转税税负的影响 |
3.1.2 营改增对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影响 |
3.1.3 营改增对企业总税负的影响 |
3.2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绩效影响分析 |
3.2.1 营改增与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绩效 |
3.2.2 营改增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绩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企业现状分析 |
4.1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概况 |
4.1.1 房地产企业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
4.1.2 房地产企业营运情况 |
4.2 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比较分析 |
4.2.1 房地产企业宏观税负分析 |
4.2.3 房地产企业微观税负分析 |
4.3 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 |
4.3.1 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宏观分析 |
4.3.2 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微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设计 |
5.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样本数量描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假设 |
5.2.2 变量定义 |
5.2.3 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相关检验 |
5.3.4 回归分析 |
5.3.5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假设 |
6.1.2 变量定义 |
6.1.3 模型构建 |
6.2 实证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相关性分析 |
6.2.3 相关检验 |
6.3 营改增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6.3.1 不考虑外部影响因素的企业绩效回归分析 |
6.3.2 加入外部影响因素的企业绩效回归分析 |
6.3.3 外部因素对绩效的影响回归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7.2.2 房地产企业层面的建议 |
7.3 局限性与展望 |
7.3.1 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不同类型增值税的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D]. 王欢.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侦查模式转型研究[D]. 宗玮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3]有效增值税率对工业企业存续期影响研究[D]. 魏玮.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4]全球价值链下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分析[D]. 吴奇.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5)
- [5]增值税收入分配效应与福利效应研究[D]. 熊惠君.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税收优惠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影响 ——基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分析[D]. 杨筱溪.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7]可持续发展约束宏观税负视域下央、地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D]. 金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7)
- [8]金融服务增值税课征规则的重构 ——以贷款服务为视角[D]. 张振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D]. 吕从钢.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10]区域视阈下“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和绩效的影响研究[D]. 徐静.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