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ML文档解析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鲲[1](2021)在《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坝安全监测工程作为我国水利行业重要的施工监测工程,近些年来在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突破,同时智慧水利信息技术的挖掘探索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模的丰富语义信息可以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对施工信息进行传递指导,由于市场上不同BIM建模软件导出的成果相互独立,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架起了多源BIM模型信息交换的桥梁。但是通用标准类仍旧无法针对专题领域类的构件进行完整语义表达,这也导致在三维场景中融合BIM模型产生语义信息丢失、语义表达不完善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旨在为大坝安全监测专题领域的三维模型融合方法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水库大坝作为大坝安全监测工程中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具有特征鲜明、结构复杂的特点。本文以水库大坝BIM为例设计研究方案。首先对水库大坝BIM进行模型剖析,分析模型架构特点和专题构件类型,建立大坝安全监测专题领域构件库;其次设计专题知识模型框架,利用本文提出的语义推理规则丰富专题构件类的语义表达,优化语义映射方法完成专题知识模型对IFC模型的辅助表达;然后本文利用City GML ADE机制设计大坝安全监测扩展语义模型,基于大坝安全监测动态事件驱动构建坝体过程语义模型,完成动态三维模型架构设计;同时本文将面向对象技术与Postgre SQL关系数据库相结合,基于Hibernate框架引入对象关系映射规则实现数据轻量化管理,完成扩展语义模型数据存储;最后本文搭建大坝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平台,对本文提出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进行实践应用案例分析。本文通过聚焦语义信息的传递为大坝安全监测数字化工程提供三维模型融合问题的解决方案,规范模型融合过程中专题构件类的语义表达,减少语义信息的丢失,实现三维场景中专题BIM的信息管理和可视化分析。
张凯迪[2](2021)在《NX软件中船舶设计3D模型转XML数据的方法及功能模块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技术的推动下,工业公司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生成的结构模型,以3D实体动画的形式,展示产品的效果。在过去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程行业,都已经逐渐开始使用CAD技术,对产品进行数字建模,并将制作出来的CAD模型作为产品设计的结果提交给制造商、建筑商、维修人员或者是监管人员等技术人员。为将计算机技术引入造船业,DNV-GL船级社提出OCX的概念,OCX模式是用于处理船舶设计信息的船只专用标准,标准中制定了基于3D模型处理待审船舶信息的规则。本文首先介绍OCX模式的概念和功能,提出OCX模式的设计方案,并阐述其中关键的设计环节;其次根据设计方案,定义实现OCX模式的交换文件;最后以交换文件为说明标准,在NX工业软件中开发出基于OCX模式导出模型数据的系统。本文所做工作如下:根据OCX模式的要求和设计标准,本文提出了实现OCX模式的方法,通过XML语言和XML Schema语法,定义并实现OCX模型,创建OCX模式交换文件,最后在NX软件二次开发的框架中,完成模型导出系统的设计。本文基于OCX模式,在NX软件中,探索NX特征识别的方法,实现捕获船舶设计模型的结构信息,分类结构数据,解析结构信息,然后转化信息为XML格式的数据,最终实现创建包含所有有效结构信息的XML文件。本文所设计的NX船舶设计模型导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减少船舶审核的流程复杂度,降低船舶审核的成本,加快分类流程,为计算机技术在造船业领域的应用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邢玉艳,刘耀,刘茹[3](2019)在《基于schema的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解析研究》文中提出精准医疗伦理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资源类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标准资源,标准资源具有"非结构化"、"缺少语义信息"的特点,这对资源中重要文本信息和结构信息的提取造成了困难。本文提出针对信息安全标准数据特点的资源解析方法,基于"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的转换思想和XML Schem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针对非结构化PDF文件的资源自动解析工具,将源数据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半结构化的XML格式数据,并以"整体式存储"方式存入MongoDB数据库中,实现了在Solr服务器中的检索功能和完成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信息提取、资源解析的工作。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基于XML数据的资源解析工具比JSON数据作为数据中间件,对信息安全标准的解析效果更佳。
张倩倩[4](2019)在《人在回路的无人水下航行器指控任务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在回路的无人水下航行器(UUV,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指控任务规划问题,是指UUV执行任务之前,由指挥员下达任务目标,通过UUV指控系统调用时间序列规划算法和空间路径规划算法,完成UUV指控任务规划,并以XML文档格式将规划结果下载至UUV的机载任务控制系统,供UUV后续自主执行任务;在UUV任务执行过程中,由于环境、UUV自身或任务要素均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在通信可达的情况下,UUV指控系统利用监测信息完成不确定事件的威胁评估,针对影响UUV安全性的不确定事件完成UUV指控任务重规划,并将重规划结果下载至UUV机载系统以便实施任务干预,使之在保证UUV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任务目标的要求。本文以UUV为任务(重)规划对象,以UUV所执行的任务要素为目标牵引,从任务要素的XML文本描述、指控任务规划与重规划方法设计、人在回路的UUV指控任务(重)规划仿真平台构建等方面完成以下内容的研究:首先,使用XML语言对UUV的任务要素进行规范化表达。针对一般的文本描述方式对于操作平台的兼容性较差和复杂任务要素描述的复杂性不利于计算机解析与识别的问题,采用XML科学描述语言设计了一种指控任务要素的规范化、科学化且统一化的定义方法。XML的结构性科学标记优势,使其具有优良的跨平台交互性、数据存储性与要素分析能力,能够较好地满足复杂指控任务要素的数据结构描述需求,且便于UUV指控任务执行过程中人在回路的任务要素交互与存储;结合区域勘察任务仿真案例,给出UUV指控任务要素的XML定义与描述实例。其次,针对人在回路的UUV指控任务的时间序列规划与空间路径规划需求,设计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时间序列规划,算法中设计状态转移概率以及信息素更新策略等,使得UUV指控任务的时间调度方案近似最优;确定任务的执行顺序以后,采用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任务进行空间路径规划,算法中设计一维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精英选择策略、自适应的交叉与变异概率,为UUV指控任务规划出空间近似最优的路径。指挥员实时监控规划结果,在初始规划完成以后,指挥员确认无误后将规划结果下达到UUV,UUV根据规划结果执行任务。再次,在UUV执行任务期间,因任务环境、任务要素或UUV自身状态等的变化,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事件,主要分为三类: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UUV自身状态的不确定性以及指挥员干预的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事件造成的事件影响、事件的检测识别、事件的威胁评估以及事件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UUV指控系统根据事件的威胁程度和影响程度,调用指控任务的时间序列与空间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任务的重规划,将规划结果传达到UUV,继续执行任务。最后,基于QT开发环境构建仿真实验平台,给出人在回路的UUV指控任务规划与重规划仿真实验,对上文中UUV指控任务的时间序列规划与空间路径规划进行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然后依据不确定性事件的威胁程度,对指控任务重规划方法进行验证,同时也证明了实验平台的有效性。
黄丹[5](2018)在《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机床作为中国发展智能制造的五种关键技术装备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了数控机床的安全运行,数控机床的监测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因为机床的封闭性及机床数控系统的多样性,使得监测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各个监测系统之间也相对独立,同样成为了信息孤岛,没有实现监测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共享,监测数据缺乏有效的归纳和整理,数据的重用与共享性差,浪费大量的数据资源,因此对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数控机床监测数据集成方法格式不统一,监测数据缺乏集成与管理,采用MTConnect规范,研究基于MTConnect的数控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车间数控机床的监测数据进行管理,提高设备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并设计了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软件层次结构及功能模块。2.研究了MTConnect协议的基本架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研究了MTConnect中对设备组件的描述方式和数据流描述方式,研究了MTConnect中设备建模方法,构建基于MTConnect的数控机床信息模型,建立XML模型文档。3.根据MTConnect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MTConnect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完成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处理、机床信息管理、数据查询模块等。4.在数据查询模块中,针对MTConnect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量大,研究了数据库查询优化算法,使用萤火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查询优化研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萤火虫算法查询代价更小,效率更高。论文最后对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各个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谭冠华[6](2018)在《基于XML和Prolog的列控数据建模与验证》文中提出列控数据作为列控系统的基础数据,是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列控系统的安全性。列控数据一旦发生错误,未能及时发现,极易导致列控系统运行异常,危及行车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面对更加高效、更加安全的发展要求,列控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各铁路部门和设备生产厂商,根据自身需求,定义自身数据格式,进行系统的开发设计,影响了数据共享和软件互通。同时,列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之间关系紧密的特性,然而在列控数据的测量加工、数据配置和数据管理各阶段,由于缺少统一的数据格式,使得列控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大量的数据转换工作,所以研究出一套简捷、高效、可验证性强的标准化描述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列控数据的审核校验方式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审核与集成测试。当遇到新建线路、线路优化、设计方案变更等问题时,上述列控数据的验证方法将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正确的列控数据验证方法对整个列控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列控数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深入了解列控数据所有组成部分以及数据之间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数据标准化格式,并针对列控数据设计了相应的XML结构。该格式以树状结构进行分层管理,以节点的形式构造数据关联关系,易于实现数据的设计、更新和维护,满足数据交互、共享与统一管理需求。(2)在分析了列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学习铁路各类技术文件,结合领域专业知识,分析提取出列控数据的值域规则与逻辑规则。再利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匹配算法以及数据挖掘的Apriori算法,发现数据专属规则和关联规则,最终构建数据验证的规则库包含值域规则68条、逻辑规则42条、关联规则53条。(3)针对列控数据验证问题,本文提出基于Prolog的列控数据验证方法。即利用Prolog语言构建数据验证的知识库模型,结合验证工具XSB,实现列控数据的自动化验证。方法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将需要验证的数据转化为事实;二是将规则库转化为知识,并利用上述算法完善知识库的自我学习能力。(4)论文以郑西线、成昆贵州西段数据为学习基础,对武广线数据进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基于Prolog的列控数据验证方法具有其高效性和准确性。(5)针对本文提出的方法以及软件需求分析,利用C#进行软件设计,提供相应数据管理模块,为数据管理与验证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功能有数据转换、数据更新、站场图显示等。
胡彦宇[7](2017)在《复杂系统仿真数据交换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复杂系统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复杂系统仿真不仅在组成规模上越来越大,涉及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广。在复杂系统仿真过程中,由于复杂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及子系统内部使用不同学科领域的模型、分析工具来进行仿真计算,在产生大量异构数据的同时,也使得不同子系统之间及子系统内部数据交换变得困难。因此,在复杂系统仿真过程中如何合理设计数据交换模块,满足复杂系统仿真的需求,是复杂系统仿真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复杂系统仿真数据交换技术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目前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基础上,针对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需求,设计实现了Muli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进行研究。分别对基于文本的的XML、JSON和产品数据交换技术,基于二进制的共享内存技术、数据包技术,基于SOA框架的Web Services和WCF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不同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点与不足。其次,针对MultiDAS环境特点与结构组成,分析了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需求,并根据需求利用WCF技术、JSON技术、自定义数据包、STEP技术、共享内存技术搭建了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总体框架;然后,根据MultiDAS结构组成,从客户端与主控引擎之间、主控引擎与各节点端之间、各节点端之间和节点端内部模型之间四个方面对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进行了具体实现。最后,以大展弦比机翼气动结构耦合分析计算为实例对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进行了验证。通过与课题组早期手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黄鹏[8](2017)在《基于XML语言的IEC61499功能块编译解析软件的设计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新标准IEC61499标准具有很大优势。例如功能块间通信和控制的抽象性、数据传送及程序运行的同步性、独立于具体硬件的实现方式等特点。这些优势契合了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工业4.0时代的到来。功能块是一种内部封装了算法,相对抽象的机制。在进行系统仿真时,设计者只需选取可以完成某种算法功能的功能块,改变其应用位置或者重新配置其参数,改变其在逻辑图中的连接顺序即可。因此,功能块机制的引入使得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按照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方法将功能块上的事件和数据的输入及输出接口相连,便组成了完整的控制系统。同时IEC61499标准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定义系统,设备,资源和功能块,这使得功能块的可移植性和保存性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采用文本格式保存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XML语言起源于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SGML的一个子集合,也就是SGML的一个简化版本,非常适合于在Web上或者其它多种数据源间进行数据的交换。本课题在已有的基于IEC61499标准的组态编译仿真平台上设计开发该平台的XML文件编译解析功能,使得用XML语言描述的功能块文件或逻辑图可以通过解析在仿真平台上生成对应的功能块或逻辑图,同时添加了动态生成XML文件的功能即组态人员在进行逻辑图组态时动态生成相应的XML格式的逻辑图。最后通过在已开发平台上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实例,验证了上述功能,并应用于实际,最终实现了基于XML语言的IEC61499功能块编译解析功能,操作方便且人机界面友好。最后对整个课题的工作做了总结,对未来提出了新的展望。
孙凤姣[9](2015)在《概率XML数据文档的分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不确定数据的广泛应用,现有的文档分发技术无法针对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确切的信息,往往将用户需要和不需要的信息都分发给用户,造成了用户查阅信息上时间的开销和网络流量的浪费。为了深入挖掘、检索到满足用户请求的信息,依据用户提供的概率值来过滤掉不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设计了一种处理不确定数据的文档分发系统,从而提高用户信息的准确性,满足用户的需求。本论文采用概率XML文档分发技术实现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文档过滤,其基本思想是:全面表达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通过概率XML文档过滤算法实现用户需求信息与数据源文档的匹配,进而把匹配成功的文档分发给用户。首先,本文以XPath表达式来全面表达用户需求,以XPath表达树的形式表达用户查询内容、结构信息和概率阈值信息,然后把用户查询XPath表达式分解成查询子串,通过构建PXtrie概率索引结构完成多用户查询子串与数据源文档的高效匹配。其次,设计概率XML文档过滤算法,以SAX文档解析方式解析包含不确定数据的数据源XML文档,文中通过结点查找算法进行用户个性化需求内容的匹配,以子串匹配算法执行用户查询信息、结构信息和概率阈值信息的过滤,用匹配更新算法更新查询信息。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概率XML文档分发系统,该系统分为查询分解、索引构建、概率XML文档过滤和预分发处理四个模块。本论文提出的概率XML文档分发技术能够解决多用户XPath表达的压缩存储及高效索引问题,同时能够提供给用户确切的信息。通过构建PXtrie概率索引结构,提高多用户查询下的子串匹配效率,减少了冗余匹配。最终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系统的可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不确定数据的文档分发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概率XML文档分发系统不仅能处理包含不确定数据的XML文档,而且可以为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确切的信息。
张柯柯[10](2014)在《回溯自动机的文法、机器模型及其在解析器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溯自动机是对有限自动机的扩展,它是在有限自动机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个状态栈,用于保存自动机运行的部分历史,以便需要时根据栈中的内容来确定运行的下一状态。回溯自动机自提出后,只给出了其机器模型、定义及瞬时描述,但并没有给出回溯自动机能够接受的语言的文法。回溯自动机能够识别括号配对串语言。然而,许多具有嵌套匹配结构的模型,如XML,不仅包含具有嵌套匹配关系的标签,标签之间还有其它的字符或者记号。对于这样的语言,回溯自动机不能识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定义了回溯自动机能够接受的语言的文法,并对原有的回溯自动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扩展的回溯自动机。根据自动机是否为确定的及自动机是单步回溯还是多步回溯,本文定义了扩展的确定回溯自动机EDTA、扩展的确定多步回溯自动机EDMTA、扩展的非确定回溯自动机ENTA和扩展的非确定多步回溯自动机ENMTA,并给出了它们的机器模型和对应文法。接着基于扩展的确定回溯自动机EDTA设计并实现了一个XML解析器。并对该解析器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XML解析器能够有效的解析XML文档。
二、XML文档解析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ML文档解析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GIS融合现状 |
1.2.2 水利GIS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大坝安全监测专题知识模型设计 |
2.1 引言 |
2.1.1 IFC标准 |
2.1.2 坝体结构剖析 |
2.2 专题知识模型结构设计 |
2.2.1 领域本体 |
2.2.2 语义推理规则设计 |
2.2.3 语义映射方法优化 |
2.3 专题知识模型实例化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大坝安全监测扩展语义模型设计 |
3.1 引言 |
3.1.1 CityGML模型 |
3.1.2 CityGML ADE机制 |
3.2 坝体结构语义模型设计 |
3.2.1 坝体空间特征模型设计 |
3.2.2 坝体设施语义模型设计 |
3.3 坝体过程语义模型设计 |
3.3.1 大坝安全监测动态事件驱动 |
3.3.2 过程语义事件库构建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扩展语义模型数据库存储管理 |
4.1 引言 |
4.1.1 扩展语义模型结构分析 |
4.1.2 CityGML文档解析技术 |
4.2 扩展语义模型存储机制 |
4.2.1 基于Hibernate的数据存储技术 |
4.2.2 对象关系映射规则 |
4.3 扩展语义模型存储实例化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5.1 实验数据与实验内容 |
5.1.1 实验概况 |
5.1.2 实验内容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概述 |
5.2.2 系统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NX软件中船舶设计3D模型转XML数据的方法及功能模块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3D模型数据研究现状 |
1.2.2 船舶设计结果检验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OCX模式设计 |
2.1 OCX模式的介绍 |
2.1.1 OCX模式的主要功能 |
2.1.2 OCX模式的设计标准 |
2.2 OCX模式设计的理论支持 |
2.2.1 拓扑结构 |
2.2.2 模式、模型 |
2.2.3 XML语言 |
2.2.4 基于XML语言的数据交换 |
2.3 OCX模式设计实现 |
2.3.1 OCX模式设计中命名空间 |
2.3.2 OCX模式设计中的继承与扩展 |
2.3.3 OCX模式设计中的引用机制 |
2.3.4 OCX模式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CX模式在船舶系统中的应用 |
3.1 OCX模式定义基础元素 |
3.1.1 定义元素及其表示类型 |
3.1.2 定义元素结构 |
3.2 OCX模式定义船舶结构 |
3.2.1 定义单一船舶结构元素及属性 |
3.2.2 船舶结构的引用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X船舶应用模型导出系统设计 |
4.1 模型导出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
4.2 NX系统体系结构 |
4.3 UI界面设计 |
4.3.1 UI Styler编辑器 |
4.3.2 UI界面搭建 |
4.4 设计导出系统的基本框架 |
4.4.1 构建导出的XML节点类型 |
4.4.2 构建导出的XML文件类型 |
4.4.3 构建配置文件 |
4.4.4 构建配置文件阅读器 |
4.5 导出结构信息 |
4.5.1 导出Units ML信息 |
4.5.2 导出目录信息 |
4.5.3 导出船舶信息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X模型导出结果验证 |
5.1 XML文档验证器的UI设计 |
5.2 XML文档验证器的功能设计 |
5.2.1 XML文档验证器的初步设计 |
5.2.2 XML文档验证器的优化 |
5.3 NX模型导出和验证器的结合使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schema的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解析概述 |
1.1 信息安全标准数据特点 |
1.2 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解析技术 |
1.2.1 数据格式间接转换 |
1.2.2 数据“中间件”技术 |
1.2.3 XML Schema校验技术 |
1.2.4 非结构化数据索引方法 |
2 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解析方法 |
3 实验设计 |
3.1 实验环境 |
3.2 实验思路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信息安全标准解析完成度 |
4.2 对比基于JSON的数据转换方法 |
4.3 实验分析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4)人在回路的无人水下航行器指控任务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指控任务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人在回路的UUV指控任务要素构成与描述 |
2.1 引言 |
2.2 人在回路的UUV指控任务规划流程设计 |
2.3 基于XML语言的指控任务要素 |
2.3.1 指控任务要素的描述方法 |
2.3.2 XML语言及其特点 |
2.3.3 指控任务要素描述 |
2.3.4 基于XML语言的UUV指控任务要素定义 |
2.4 人在回路中UUV指控任务要素的数据交换 |
2.4.1 XML数据的交换原理 |
2.4.2 XML文档与数据库映射 |
2.4.3 DOM解析 |
2.5 基于XML语言的UUV指控任务典型案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UUV指控任务的时间序列规划与空间路径规划 |
3.1 引言 |
3.2 坐标系定义与环境建模 |
3.2.1 坐标系定义 |
3.2.2 环境建模 |
3.3 UUV指控任务的时间序列规划方法研究 |
3.3.1 基于蚁群优化的UUV指控任务时间序列规划算法设计 |
3.3.2 UUV指控任务时间序列规划的改进蚁群优化算法设计 |
3.3.3 面向多区域勘察任务的UUV指控任务时间序列规划算法仿真验证 |
3.4 UUV指控任务的空间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
3.4.1 UUV空间路径规划问题分析 |
3.4.2 基于遗传进化的UUV指控任务空间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
3.4.3 UUV指控任务空间路径规划算法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不确定事件威胁评估的UUV任务重规划研究 |
4.1 引言 |
4.2 UUV指控任务的不确定性分析 |
4.3 不确定事件检测识别 |
4.4 UUV指控任务重规划的不确定事件威胁评估 |
4.4.1 动态贝叶斯网络 |
4.4.2 动态贝叶斯评估推理机制 |
4.4.3 障碍物不确定出现事件的威胁评估模型 |
4.4.4 不确定事件的触发接口设计 |
4.5 不确定事件的UUV指控任务重规划处理流程设计 |
4.6 指控任务重规划流程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在回路的UUV指控任务(重)规划仿真验证 |
5.1 引言 |
5.2 仿真界面设计 |
5.2.1 主窗口界面设计 |
5.2.2 子窗口界面设计 |
5.2.3 人在回路的UUV指控任务(重)规划仿真流程 |
5.3 UUV指控任务(重)规划仿真试验 |
5.3.1 UUV指控任务的时间序列规划仿真 |
5.3.2 UUV指控任务的空间路径规划仿真 |
5.3.3 UUV指控任务规划综合仿真 |
5.3.4 不确定事件下UUV指控任务重规划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TConnect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数控机床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2.4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4 软件实现环境及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建模 |
3.1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 |
3.2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描述和建模 |
3.2.1 XML在 MTConnect设备描述中的应用 |
3.2.2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描述方法 |
3.2.3 基于MTConnect的数控机床的描述和建模 |
3.3 XML文档与关系模式之间的映射规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4.1 系统实时性分析 |
4.1.1 影响MTConnect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时性的因素 |
4.1.2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实时性 |
4.2 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 用户管理模块 |
4.4 数据处理模块 |
4.5 机床信息管理模块 |
4.5.1 机床基础数据管理 |
4.5.2 机床监测数据管理 |
4.6 数据查询 |
4.6.1 数据库查询优化研究 |
4.6.2 几种数据库优化算法 |
4.6.3 算法流程设计 |
4.6.4 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与验证 |
5.1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
5.2 数据处理模块实现 |
5.3 机床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
5.3.1 机床基础数据管理实现 |
5.3.2 机床监测数据管理实现 |
5.4 数据查询实现 |
5.5 报告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基于XML和Prolog的列控数据建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列控数据现状 |
1.2.2 数据验证方法综述 |
1.2.3 数据验证在铁路中的应用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知识 |
2.1 XML简介 |
2.1.1 XML文档结构 |
2.1.2 XML的约束技术 |
2.1.3 XML的解析技术 |
2.2 PROLOG理论基础 |
2.3 数据挖掘 |
2.3.1 数据挖掘流程 |
2.3.2 关联规则 |
2.4 本章小结 |
3 列控数据XML结构设计 |
3.1 列控数据XML整体结构 |
3.2 列控数据XML详细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数据验证 |
4.1 列控数据验证方案 |
4.2 数据规则提取 |
4.2.1 值域规则 |
4.2.2 逻辑规则 |
4.2.3 关联规则 |
4.3 数据验证模型 |
4.3.1 数据事实 |
4.3.2 规则模型 |
4.4 实验分析与方法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列控数据验证管理系统设计 |
5.1 列控数据验证管理系统简介 |
5.2 列控数据验证管理系统具体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复杂系统仿真数据交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产品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基于SOA框架的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
2.1 引言 |
2.2 基于文本的数据交换技术 |
2.2.1 XML数据交换技术 |
2.2.2 JSON数据交换技术 |
2.2.3 常用产品数据交换技术 |
2.3 基于二进制的数据交换技术 |
2.3.1 共享内存 |
2.3.2 数据包 |
2.4 基于SOA框架的数据交换技术 |
2.4.1 SOA概述 |
2.4.2 Web Services技术 |
2.4.3 WCF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设计 |
3.1 引言 |
3.2 MultiDAS环境特点 |
3.3 MultiDAS环境结构组成 |
3.4 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
3.4.1 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总体需求 |
3.4.2 MultiDAS环境各部分之间数据交换需求 |
3.5 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方法总体架构设计 |
3.6 WCF通信架构设计 |
3.7 仿真客户端与主控引擎之间数据交换设计 |
3.7.1 模型信息 |
3.7.2 仿真任务设计信息 |
3.8 主控引擎与各节点端之间的数据交换设计 |
3.8.1 节点信息 |
3.8.2 仿真结果数据与任务运行控制指令 |
3.9 各节点端之间的数据交换设计 |
3.10 节点端内部模型之间的数据交换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实现 |
4.1 引言 |
4.2 MultiDAS环境通信架构搭建 |
4.2.1 WCF服务层的建立 |
4.2.2 业务逻辑层的建立 |
4.2.3 客户层的建立 |
4.2.4 访问点配置 |
4.3 JSON文件的创建与解析 |
4.3.1 JSON文件创建 |
4.3.2 JSON文件解析 |
4.4 数据包的建立与解析 |
4.5 共享内存的读写操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测试验证 |
5.1 引言 |
5.2 MultiDAS环境仿真应用背景分析 |
5.3 MultiDAS环境数据交换模块测试验证 |
5.3.1 大展弦比机翼气动耦合分析仿真流程 |
5.3.2 气动结构模型配置 |
5.3.3 仿真任务设计 |
5.3.4 节点信息注册 |
5.3.5 试验结果管理数据交换验证 |
5.4 运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XML语言的IEC61499功能块编译解析软件的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IEC 61499 标准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1.1.2 XML语言的产生与特点 |
1.1.3 XML解析技术 |
1.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IEC61499定义的功能块及其XML表示 |
2.1 XML文档的规则 |
2.1.1 一个有效的XML文档 |
2.1.2 XML文档的整体结构 |
2.1.3 DTD的文档 |
2.2 IEC61499标准定义的功能块 |
2.3 常用功能块的XML表示 |
2.3.1 AI功能块及其XML表示 |
2.3.2 AO功能块及其XML表示 |
2.3.3 PID功能块及其XML表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XML解析技术及功能块解析功能的实现 |
3.1 XML解析技术 |
3.1.1 DO M解析器 |
3.1.2 TinyXML |
3.2 开发平台介绍 |
3.2.1 VC平台介绍 |
3.2.2 IEC 61499 标准的控制系统仿真平台介绍 |
3.3 软件设计 |
3.3.1 功能块解析及显示 |
3.3.2 逻辑图的解析及显示 |
3.3.3 算法对话框及数据的显示 |
3.3.4 XML文档内容的显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XML文档的动态生成技术的研究 |
4.1 XML文档动态生成技术的意义 |
4.2 XML文档动态生成技术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概率XML数据文档的分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文档过滤算法与不确定数据相关理论 |
2.1 经典文档过滤算法 |
2.1.1 通用的XML文档过滤算法 |
2.1.2 XFilter和YFilter过滤算法 |
2.1.3 XTrie结构的过滤算法 |
2.1.4 Nindex结构的过滤算法 |
2.1.5 主路径上的数据流过滤算法 |
2.2 不确定数据模型 |
2.2.1 不确定数据 |
2.2.2 概率XML文档 |
2.2.3 文档解析模型 |
2.2.4 XPath表达技术 |
第3章 用户阈值查询的PXtrie索引结构 |
3.1 概率XML文档过滤 |
3.2 用户查询表达技术 |
3.2.1 阈值查询 |
3.2.2 查询表达 |
3.2.3 概率阈值查询分解 |
3.3 PXtrie索引 |
3.3.1 PXtrie索引结构 |
3.3.2 PXtrie索引树 |
3.3.3 PXtrie索引表 |
第4章 基于PXtrie索引的概率XML文档过滤算法 |
4.1 算法设计 |
4.2 结点查找算法 |
4.3 子串匹配算法 |
4.4 区配更新算法 |
4.5 应用实例 |
第5章 概率XML文档分发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设计 |
5.1.1 总体设计 |
5.1.2 功能模块设计 |
5.2 系统实现 |
5.2.1 开发工具 |
5.2.2 查询分解模块 |
5.2.3 PXtrie索引构建模块 |
5.2.4 概率XML文档过滤模块 |
5.2.5 预分发处理模块 |
5.3 系统测试 |
5.3.1 测试数据与测试方法 |
5.3.2 测试结果 |
5.3.3 测试结论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回溯自动机的文法、机器模型及其在解析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回溯自动机 |
1.1.2 XML 解析器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回溯自动机 |
1.2.2 XML 解析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相关理论介绍 |
2.1.1 形式语言基本理论介绍 |
2.1.2 自动机基本理论介绍 |
2.1.2.1 有限自动机(Finite Automata, FA) |
2.1.2.2 下推自动机(Pushdown Automata, PDA) |
2.1.3 自动机与形式语言之间的关系 |
2.2 回溯自动机相关概念 |
2.2.1 回溯自动机的形式化定义及模型 |
2.2.2 回溯自动机接受的语言 |
2.2.3 多步回溯自动机 |
2.2.4 回溯自动机的状态转换图 |
2.3 XML 解析器极其解析方式 |
2.3.1 XML 的应用及其规范 |
2.3.2 XML 解析器及其解析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展的回溯自动机的定义及文法 |
3.1 回溯自动机的文法 |
3.1.1 求解同回溯自动机等价文法的基本思想 |
3.1.2 同回溯自动机等价的文法 |
3.2 扩展的确定回溯自动机(EDTA) |
3.2.1 EDTA 的形式定义 |
3.2.2 同 EDTA 等价的文法 |
3.3 扩展的确定多步回溯自动机(EDMTA) |
3.3.1 EDMTA 的形式定义 |
3.3.2 同 EDMTA 等价的文法 |
3.4 扩展的非确定回溯自动机(ENTA) |
3.4.1 ENTA 的定义 |
3.4.2 ENTA 的文法 |
3.5 扩展的非确定多步回溯自动机(ENMTA) |
3.5.1 ENMTA 的定义 |
3.5.2 ENMTA 的文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扩展的回溯自动机的 XML 解析器 |
4.1 JSAX 解析器的结构 |
4.1.1 词法分析器 |
4.1.2 语法分析器 |
4.1.3 事件处理器 |
4.2 JSAX 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1 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1.1 词法分析器的设计 |
4.2.1.2 词法分析器的实现 |
4.2.2 语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2.1 语法分析器的设计 |
4.2.2.2 语法分析器的实现 |
4.2.3 事件处理器(MyHandler)回调 |
4.2.4 良构性约束的实现 |
4.3 性能优化 |
4.3.1 使用哈希表,提高查找引用的速度 |
4.3.2 使用字符查找表进行字符判断 |
4.3.3 基于统计对自动机进行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及比较 |
5.1 功能测试 |
5.1.1 对符合 WFC 的 XML 文档的测试 |
5.1.2 对不符合 WFC 的 XML 文档的测试 |
5.2 性能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XML文档解析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语义信息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三维模型构建技术研究[D]. 徐鲲.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NX软件中船舶设计3D模型转XML数据的方法及功能模块的研究与实现[D]. 张凯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schema的信息安全标准资源解析研究[J]. 邢玉艳,刘耀,刘茹. 情报工程, 2019(05)
- [4]人在回路的无人水下航行器指控任务规划方法研究[D]. 张倩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5]基于MTConnect的机床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黄丹.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6]基于XML和Prolog的列控数据建模与验证[D]. 谭冠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7)
- [7]复杂系统仿真数据交换技术研究[D]. 胡彦宇.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2)
- [8]基于XML语言的IEC61499功能块编译解析软件的设计开发[D]. 黄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9]概率XML数据文档的分发技术研究[D]. 孙凤姣.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2)
- [10]回溯自动机的文法、机器模型及其在解析器中的应用[D]. 张柯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