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电网合成绝缘子运行情况及使用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逄春涛[1](2020)在《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电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时,绝缘子不仅将高压导线和线路杆塔作机械上的相互连接,同时也要保证杆塔和导线间的电气绝缘,其在电网的正常运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几年频繁发生的闪络跳闸事故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闪络事故中鸟粪闪络占比最大。本文研究的一体化防雷绝缘子是集防雷与绝缘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绝缘子,由于其自身带有绝缘间隙,鸟粪及异物对绝缘子电场影响较大。为此研究鸟粪对该新型绝缘子的电场影响,对降低输电线路跳闸事故、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影响以及防鸟粪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利用CAD和ANSYS仿真软件对110kV、35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建立二维轴对称模型。研究清洁干燥状态下、鸟粪分布位置、鸟粪电阻率改变以及长串鸟粪下落四种情况下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沿面电场的影响,对鸟粪分布在低压端伞裙以及长串鸟粪下落至低压端时与普通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变化作对比。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将绝缘子闪络电压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升降法确定其闪络电压的大小。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防鸟粪闪络提出相关建议。以110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为例,仿真结果表明:在清洁干燥状态下,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场主要集中在中部绝缘段,场强的极大值出在绝缘段的均压环处,为297.73V/mm;中部绝缘段承受绝大部分电压,防雷段电压变化缓慢;鸟粪滴落在绝缘段伞裙表面时,电场畸变最明显,从103.97V/mm畸变至274.97V/mm;鸟粪电阻率越低,其对周围电场影响越严重,鸟粪电阻率升高,即鸟粪变干过程中,鸟粪自身承受的场强在不断增大,对周围电场的影响减弱;长串鸟粪下落时,鸟粪两端电场发生畸变,鸟粪内部场强相对变小,当鸟粪下落至绝缘段时鸟粪两端电场畸变程度最严重,此时空间电场最大值出现在鸟粪与伞裙之间的空气间隙,为1.917kV/mm;鸟粪离一体化防雷绝缘子距离越远,其对沿面电场的影响也越小;利用支持向量机通过升降法对已知的绝缘子闪络电压分段,从全场域、放电通道、放电路径三个方面提取场强、电场不均匀度等电场特征量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以间隙是否击穿作为输出,最终的闪络电压预测值与试验值相近,误差较小,可推广应用于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当相同状态的鸟粪分布在低压端第一片伞裙处或短接低压端伞裙时,普通复合绝缘子电场畸变更明显,鸟粪承受的场强更大,说明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针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在实际应用中的防鸟粪策略,建议其防雷段采用大伞径伞裙或在其上方安装防鸟粪挡板。
张诗雪[2](2020)在《区域电网的台风风灾及抗灾韧性》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引起的强风、暴雨、风暴潮和洪涝等灾害会对沿途各地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抗风设计、灾害风险管理和保险及再保险业都需要对台风风灾高度重视。但由于台风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造成台风量化分析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基于历史气象观测数据和灾情数据,预测未来小概率-高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后果。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是保障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本文研究对象区域电网一般为架空线路,并且相较于超高压电力网设计风速较小,因此区域电网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过境,轻则会造成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跳闸,重则会引发倒杆斜杆甚至变电站全停等大型停电事故。本文主要分析台风危险性、电网易损性和电网台风风险性,并结合风灾作用下,电网的经济损失、恢复时间、事故社会影响等因素评估电网风灾下的韧性,进而提出提升电网韧性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案例分析,说明台风频发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总结出台风频发的地区和月份。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对承灾体影响较大的台风气象特征参数。2.通过广东省多个气象站的年极值最大风速,采用Gumbel概率分布,得出广东省各气象站台风危险性,并与现行规范中基本风压和根据数值模拟确定的台风风场危险性区划图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正确性。同时通过影响广东省的台风频次及台风作用全过程省内最大风速,采用Poisson-Gumbel概率分布,得出广东省的台风危险性。3.从宏观角度和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台风影响范围内的电网,结合电网基础信息调查表,调整设计风速,形成判断风速。通过判断风速与区域内全过程最大风速,确定区域电网架空线路导线部分的失效概率,将其作为区域电网的易损性。4.主要通过三种方法评估电网台风风险性,分别为从统计分析、可靠性和风险管理三个角度入手。在灾情数据充足的情况下,从统计分析角度评估台风风险性是最客观的方法。但由于搜集相关资料存在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后两种分析方法。其一为从可靠性角度分析电网台风风险性。根据台风危险性、电网易损性和事故严重程度并结合台风路径密度及长度相关调幅系数,从全概率角度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其二为从风险管理角度评估电网台风风险性,采用层次综合分析法,评估电网在台风风灾作用下各方面的能力,如台风各气象特征参数的危害性、电网的抗力和电力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5.引入“韧性”的概念,比较传统基于“风险”的设计与基于“韧性”的设计在设计过程、日常维护和失效模式等方面的差别。并将电网的抗灾韧性分为韧性评估和韧性设计及规划两部分。在韧性评估方面,认为韧性主要是关于经济损失、恢复时间、社会影响和电网台风风险性四个指标的函数。而在韧性设计及规划方面,提出提升电网韧性的方法,为电网抗风减灾工作中提供理论基础。
王新波[3](2019)在《沿海输电线路防风偏能力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迅速增长。随着主干电网向高压超高压方向发展,覆冰、雷击、污闪、强风等环境因素引起的线路故障日益频繁,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和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尤其是沿海地区受到超设计基准的超强台风侵袭时,造成了过境地区输电线路发生风偏闪络造成大面积跳闸,甚至断线、倒塔等严重事故,严重的威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鉴于此,本文以高压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输电线路故障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尤特”台风对登陆区域输电线路造成的故障损失,提出一种输电线路防风偏能力分析和校核方法,即在常规的输电线路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沿海微地形、微气候的影响,在风偏设计参数的确定时充分考虑台风影响区域特有的脉动风对设计参数的影响,并提出了既有输电线路通过全线防风偏能力分析和校核改造提高抵御超设计基准的超强台风的可行方案。最后,对该方案在北部湾电厂输电线路抗风力设计改造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该方案在北部湾电厂运用后,输电线路经过防风偏改造,成功抵御了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的袭击,间接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刘丰,曾祥君,谷应科,李民强,王琛,伍永泽[4](2019)在《基于行波技术的电力线路绝缘预警系统及其现场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绝大部分电力线路故障由绝缘问题引起,针对目前电力部门应对绝缘故障的主要方式为事故后被动检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行波技术的电力线路绝缘故障预警系统,以消除萌芽状态中的绝缘故障。首先,分析了绝缘子的劣化过程和污闪机理;其次,基于绝缘故障预警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行波技术的电力线路绝缘故障预警系统;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电力线路绝缘故障预警系统可以高灵敏度的对绝缘子局部放电现象提供预警;且对局部放电的绝缘子定位精度高,平均误差为16. 6 m,可满足现场运行要求。
周晨[5](2019)在《考虑台风影响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全球变暖,海平面逐渐升高,台风的频度和强度也逐渐增大,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台风灾害的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且其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事故结果较严重,尤其是架空输电线路,最容易受到台风灾害的影响,台风轻则导致输电线路发生风偏闪络、异物挂线等故障;严重时则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断线倒塔等故障,而输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区域供电,同时造成电网振荡以及解列,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这不仅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冲击,加剧了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台风灾害虽持续时间不长,但其造成的影响却极其恶劣,会使停运率急剧增加。若不考虑台风灾害对架空线路停运率的影响,会使评估结果远远偏离实际,给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人员带来误导。因此必须建立气候灾害下架空线路的故障停运模型,得到故障停运率,有利于气候灾害条件下的线路风险评估,进而有效的提高电网抵御台风灾害的能力。为此本文开展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考虑地形地貌对台风风场空间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最大风速和风圈半径的风场分布预测模型,同时定量修正微地形对风速的影响,实现了不同空间位置的风速计算;2.根据历史台风数据,分析风速风向的相关性,建立了风速风向的连续型联合概率密度模型;3.结合各电力设备的静态受力平衡特性,分析了导线、杆塔和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大可承受风速,基于历史风速风向的联合分布概率密度建立了输电线路风偏及断线倒塔的故障概率预测模型,同时还根据影响异物挂线的因素,推导出基于模糊层析分析法的异物挂线故障概率预测模型。然后整合不同类型故障对线路故障率的影响,在线实现了输电线路风险预警。4.采用MATLAB程序实现了该预测模型算法,并利用线路运行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综上所述,本文将在输电线路参数及历史台风数据基础上,建立台风预测模型和输电线路故障预测模型,得到精确的可靠性原始参数,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打下基础。
赵婷[6](2019)在《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文中认为架空输电线路多建设于野外,经常遭受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输电铁塔塔材可能出现弯曲、断裂以及腐蚀等现象,甚至发生铁塔倒塌等事故,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以及电网的正常供电。风灾造成的倒塔事故不但对当地的居民正常用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对当地企业、重要用电用户带来了巨大困扰,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因此开展对输电铁塔防风性能的状态评估对输电铁塔正常运行以及提高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首先,基于中国电力科学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出版的《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以及南方电网公司于2004年提出的《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确定输电铁塔防风性能评估过程中的评估原则、划分评估单元及各个评估单元中需要进行评估的项目、评估项目中的状态量以及状态量的评估标准,最终确定一套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随后基于力学分析对输电铁塔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的风况,对铁塔内力进行计算,对输电铁塔中各个状态量的设计值以及实际值进行对比,对其进行劣化程度判断。其次建立层次化评估模型,并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优化权重对评估项目的重要程度赋值,依次求得铁塔单元、基础单元的扣分值,最后得到综合扣分值,以此判断输电铁塔的状态等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层次分析法-标准离差法相结合的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张德钦,庞玉海,钟宇,高冰洁[7](2018)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复合绝缘子检测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复合绝缘子以其优异的憎水性和机械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因此研究复合绝缘子带电检测和故障定位对保证电网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基于无人机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的复合绝缘子检测和定位系统。利用经纬M600六旋翼无人机替代人工带电作业的方式,运用电场法和憎水性分级法对复合绝缘子实施检测,并利用GPS精准定位故障绝缘子。对此,本文基于无人机平台和GPS定位技术的复合绝缘子检测和定位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能提高检测效率,定位准确,安全可靠。
尚美洁,俸波,刘威,张龙飞,唐彬[8](2017)在《RTV防污闪涂料老化评估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确保运行中的RTV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污闪能力,提出一种RTV涂料老化程度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根据RTV涂料分子结构变化判断其憎水性能变化,同时结合涂料表面外观、附着力、憎水性等级分析综合评估涂料的老化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准确地评估RTV涂料老化程度。
石振江,陈宪林,周寿华,秦良,刘东庭,黄眺信[9](2016)在《基于STM32合成绝缘子轴向电场无线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合成绝缘子轴向电场无线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本系统解决了传统采集系统实时性差,数据采集通信的繁琐,以及存储空间有限的缺点。将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改为通过Zig Bee技术实现的无线通信方式。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检测实时性。并且通过一体化的设计,降低了系统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
黄法源[10](2016)在《灭弧防雷间隙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电网不可避免的广域分布,所经环境复杂,因此,研究如何降低占输电线路总故障七成左右的雷击故障是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一大课题,意义重大。目前,"阻塞型"防雷思路在输电线路现场实际防雷工作中遇到瓶颈,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本文从输电线路防雷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研究,可分为三个内容:首先,对比经典防雷实施方案做法,介绍了与经典防雷方案绝然不同的"疏导型"防雷思路指导下研制的新型防雷产品—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用理论建立和试验数据两个方面证明:当雷击闪络沿间隙放电,产生工频电弧时,能在继电保护动作跳闸之前用快速喷射高速气流切断,同时抑制重燃,达到断路器不跳闸却能保护线路和绝缘子免于烧伤,从而延长电网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检修维护工作量。其次,通过安装灭弧防雷间隙装置治理的雷害案例,收集运行前后的相关数据,用运行数据表明雷击跳闸率的下降。从而对比分析得出,灭弧防雷间隙适于现场实际工程应用,且装置经济性好,安全简单,可靠有效,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最后,通过提出输电线路防雷改造治理实施路线,用理论指导工程实践,总结输电线路在雷击跳闸率高的情况下实施治理工程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文总结,对在输电线路上大规模使用灭弧防雷间隙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广西电网合成绝缘子运行情况及使用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电网合成绝缘子运行情况及使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鸟害故障的种类及特征 |
1.1.2 鸟害防治措施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鸟粪对绝缘子电场影响研究 |
1.2.2 支持向量机的应用与发展 |
1.2.3 输电线路防雷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电场计算方法和一体化防雷绝缘子概述 |
2.1 电场计算方法概述 |
2.2 ANSYS仿真软件简介 |
2.3 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10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鸟粪闪络及预防研究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 鸟粪对防雷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 |
3.2.1 洁净干燥状态下的电压和场强分布 |
3.2.2 鸟粪分布位置对电场影响 |
3.2.3 鸟粪电阻率变化对电场分布影响 |
3.2.4 鸟粪在防雷绝缘子周围下落对电场影响 |
3.3 鸟粪对防雷绝缘子与普通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影响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鸟粪对35kV一体化防雷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研究 |
4.1 清洁干燥状态下的电场分布 |
4.2 湿润鸟粪对电场的影响 |
4.3 干燥鸟粪对电场的影响 |
4.4 鸟粪下落对电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VM的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研究 |
5.1 支持向量机的原理 |
5.2 电场特征量及预测过程 |
5.2.1 电场特征量的提取 |
5.2.2 预测过程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区域电网的台风风灾及抗灾韧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系统韧性与韧性评估指标研究现状 |
1.2.2 弹性电网研究现状 |
1.2.3 电网抗灾韧性提升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网受台风灾害影响的案例分析 |
2.1 引言 |
2.2 我国台风频发地区及其灾害损失 |
2.2.1 基于登陆中心角度分析的台风频发地区 |
2.2.2 广东省平均年台风发生次数统计分析 |
2.2.3 广东省与广西省台风频发月份统计分析 |
2.2.4 我国部分城市台风发生次数概率分布 |
2.2.5 台风及其次生灾害与经济损失 |
2.3 电网台风破坏分类 |
2.4 电网台风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我国广东省台风危险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极值Ⅰ型概率分布的台风危险性分析 |
3.2.1 极值Ⅰ型概率分布特点 |
3.2.2 基于极值Ⅰ型概率分布的广东省各气象站台风危险性分析 |
3.3 基于Poisson-Gumbel概率分布的台风危险性分析 |
3.3.1 Poisson-Gumbel概率分布特点 |
3.3.2 基于Poisson-Gumbel概率分布的广东省台风危险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电网台风易损性与风险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电网在给定台风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 |
4.2.1 电网受台风影响范围判别 |
4.2.2 电网可能遭受台风最大风速与失效概率分析 |
4.2.3 电网台风易损性分析算例 |
4.3 电网台风风险性分析 |
4.3.1 广东省台风风险性分析 |
4.3.2 电网台风风险性统计评估 |
4.3.3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电网台风风险性评估与算例 |
4.3.4 电网台风风险性评估的层次综合分析法 |
4.4 小结 |
第5章 电网台风韧性评估与设计初探 |
5.1 引言 |
5.2 传统基于“风险”的设计与基于“韧性”设计的比较 |
5.3 电网台风韧性评估 |
5.3.1 电网台风经济损失评估与算例 |
5.3.2 电网台风灾后恢复时间评估与算例 |
5.3.3 电网台风韧性类比评估方法 |
5.4 基于韧性设计与规划的电网台风韧性提升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3)沿海输电线路防风偏能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2 输电线路风偏机理分析 |
2.1 输电线路风偏机理 |
2.1.1 风偏的概念 |
2.1.2 沿海风偏问题的影响因素 |
2.1.3 强风造成的危害 |
2.2 “尤特”台风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
2.2.1 强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
2.2.2 台风“尤特”的生成与发展过程 |
2.2.3 对登陆附近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 |
2.2.4 输电线路故障的简要分析 |
2.3 其他极端情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
2.3.1 环境污秽对电气设施的影响 |
2.3.2 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
3 输电线路防风偏能力分析与校核 |
3.1 高压输电线路防风偏性能计算 |
3.1.1 风载荷的计算 |
3.1.2 耐张转角塔承受荷载 |
3.1.3 跳线风偏角计算 |
3.2 高压输电线路防风偏能力分析 |
3.2.1 气象条件选取原则 |
3.2.2 气象条件选取依据 |
3.2.3 风速的选取 |
3.3 耐张塔跳线风偏及刚性跳线风偏校核 |
3.3.1 风压不均匀系数选取 |
3.3.2 风荷载调整系数选取 |
3.4 典型铁塔防风偏能力分析 |
3.4.1 线条风荷载抗风能力分析 |
3.4.2 不同档距下杆塔抗风能力校核 |
3.5 线路杆塔防风可靠性分析 |
3.5.1 线路杆塔安全等级 |
3.5.2 线路杆塔结构构件可靠度目标 |
4 输电线路超设计基准防风改造 |
4.1 新型防风偏技术措施 |
4.1.1 支柱斜撑式防风偏绝缘子 |
4.1.2 斜拉阻栏式防风偏绝缘拉索 |
4.1.3 垂直固定式防风偏绝缘子 |
4.2 500kV输电线路超设计基准改进措施 |
4.2.1 塔跳线改为刚性跳线 |
4.2.2 输电线路改造为GIL |
4.3 220kV输电线路超设计基准改进措施 |
4.3.1 调整跳线串数量 |
4.3.2 增加重锤 |
4.3.3 更改条线支架 |
4.3.4 装防风拉线 |
5 北部湾电厂输电线路抗灾能力设计改造应用实例 |
5.1 北部湾电厂500kV送出输电线路抗风能力分析 |
5.1.1 工程概况 |
5.1.2 线路沿线气候特点 |
5.1.3 线路设计风速值选取 |
5.1.4 附近已建送电线路的基本风速及运行情况 |
5.2 北部湾电厂220kV输电线路抗风能力分析 |
5.3 北部湾电厂500kV输电线路防风偏能力校验 |
5.3.1 工程设计条件 |
5.3.2 临界风速值校验 |
5.3.3 铁塔强度校核 |
5.4 北部湾电厂输电线路抗风能力改进方案 |
5.4.1 北部湾电厂500kV送出输电线路改造方案 |
5.4.2 北部湾电厂220kV输电线路改造方案 |
5.4.3 北部湾电厂500kV输电线路改造方案 |
5.4.4 改造实施后的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行波技术的电力线路绝缘预警系统及其现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绝缘故障预警基本原理 |
1.1 绝缘子劣化过程分析 |
1.2 绝缘子污闪机理分析 |
1.3 绝缘故障预警原理 |
2 系统设计方案 |
3 现场试验 |
3.1 试验过程 |
3.2 试验结果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4 结论 |
(5)考虑台风影响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现有方法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输电线路上台风预测模型 |
2.1 引言 |
2.2 台风风场计算 |
2.2.1 台风路径预测 |
2.2.2 台风风场计算 |
2.3 考虑微地形影响及高度信息来修正预测风速 |
2.3.1 理论分析 |
2.3.2 工程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研究 |
3.1 极值风速的条件概率分布 |
3.1.1 极值分布模型 |
3.1.2 极值分布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3.2 风向变量的处理 |
3.3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 |
3.3.1 基于乘法定理的2 维联合分布 |
3.3.2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风灾害下输电线路故障概率预警 |
4.1 台风灾害下输电线路故障情况分析 |
4.2 电力设备的最大可承受风速 |
4.3 台风天气下电力设备的综合故障率 |
4.3.1 断线故障率计算 |
4.3.2 倒塔故障率计算 |
4.3.3 风偏放电引发的故障率计算 |
4.3.4 异物挂线引发的故障率计算 |
4.3.5 台风下线路总故障率 |
4.4 台风线路判定与故障预警发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验证 |
5.1 台风参数 |
5.2 输电线路风速对比分析 |
5.3 拟合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模型参数 |
5.4 异物挂线故障率计算模型 |
5.5 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电线路防风研究现状 |
1.2.2 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电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
2.1 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 |
2.2 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
2.2.1 评估单元的划分 |
2.2.2 评估项目的确定 |
2.2.3 评估标准的确定 |
2.3 铁塔风险等级的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力学分析的输电铁塔塔材状态评估 |
3.1 单塔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1 APDL语言的应用 |
3.1.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荷载的求解及加载 |
3.3 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
3.3.1 基础单元各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
3.3.2 杆塔构件各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
3.4 宝邑Ⅱ线39 号塔评估 |
3.4.1 导地线风荷载计算 |
3.4.2 塔头风荷载计算 |
3.4.3 塔身风荷载计算 |
3.4.4 有限元模型加载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标准离差法的输电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4.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4.1.2 层次化输电铁塔评估模型的建立 |
4.2 标准离差法确定客观权重 |
4.3 输电铁塔安全状态具体评估方法 |
4.4 实例验证 |
4.4.1 杆塔单元评估 |
4.4.2 基础单元评估 |
4.4.3 输电铁塔综合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复合绝缘子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无人机巡线平台系统 |
2.1 无人机巡线的关键技术 |
2.2 无人机平台框架结构 |
2.2.1 传感器采集数据系统 |
2.3 无人机平台搭建 |
3 电场法检测复合绝缘子 |
3.1 电场法检测方法基本原理 |
3.2 复合绝缘子轴向电场分布 |
3.3 电场法检测步骤 |
4 以图像处理为基础的憎水性分级检测方法 |
4.1 憎水性图像采集系统 |
4.2 憎水性图像的处理方法 |
4.2.1 噪声预处理方法 |
5 结果分析 |
5.1 电场法检测结果 |
5.2 图像处理法检测结果 |
6 结束语 |
(8)RTV防污闪涂料老化评估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RTV涂料在广西电网的应用情况 |
2 典型案例 |
2.1 涂料加速老化导致污闪 |
2.2 涂料老化与积污导致污闪 |
3 RTV涂料老化评估方法 |
3.1 RTV涂料表面外观变化情况 |
3.2 RTV涂料附着力分析 |
3.3 涂料憎水性分析 |
3.4 涂层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
4 结语 |
(9)基于STM32合成绝缘子轴向电场无线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方案总体设计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2 采集单元设计 |
3.3 无线通信单元和存储单元设计 |
4 系统软件设计 |
5 实验结果 |
6 结束语 |
(10)灭弧防雷间隙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广西雷暴活动特征 |
1.1.2 广西电网雷害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 |
1.2.2 国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当前电网防雷存在的问题 |
1.3.2 线路雷害防治策略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新型防雷技术研究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的机理介绍 |
2.1 经典防雷遇到的瓶颈 |
2.1.1 防雷工程实施的限制 |
2.1.2 雷电防护剖析 |
2.2 抑制建弧的分析研究 |
2.2.1 线路建弧率的计算 |
2.2.2 建弧成功的危害性 |
2.3 基于建弧抑制的灭弧防雷间隙 |
2.3.1 设计思路与路线 |
2.3.2 灭弧防雷装置的防雷理念 |
2.3.3 灭弧防雷间隙装置介绍 |
2.4 理论研究与实验 |
2.4.1 灭弧过程仿真 |
2.4.2 巨大工频电弧截断试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雷害治理效果及分析 |
3.1 35kV线路防雷改造实例 |
3.1.1 35kV某线路的基本情况 |
3.1.2 防雷改造方案比较 |
3.1.3 现场防雷改造实施 |
3.1.4 运行情况分析 |
3.2 雷击故障仿真分析 |
3.2.1 现场检查情况 |
3.2.2 PSCAD仿真电路 |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其它治理案例展析 |
3.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3.4.1 经济效益分析 |
3.4.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四章 复杂雷击防治研究 |
4.1 雷害相关因素分析 |
4.1.1 输电线路特征参数 |
4.1.2 线路走廊雷电活动规律 |
4.2 雷害治理工程策略 |
4.2.1 雷害治理指导思想 |
4.2.2 雷害治理工作重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广西电网合成绝缘子运行情况及使用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鸟粪对一体化防雷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研究[D]. 逄春涛.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2]区域电网的台风风灾及抗灾韧性[D]. 张诗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沿海输电线路防风偏能力问题研究[D]. 王新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行波技术的电力线路绝缘预警系统及其现场试验[J]. 刘丰,曾祥君,谷应科,李民强,王琛,伍永泽. 南方电网技术, 2019(06)
- [5]考虑台风影响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D]. 周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D]. 赵婷.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复合绝缘子检测方法[J]. 张德钦,庞玉海,钟宇,高冰洁.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8(03)
- [8]RTV防污闪涂料老化评估方法探讨[J]. 尚美洁,俸波,刘威,张龙飞,唐彬. 广西电力, 2017(02)
- [9]基于STM32合成绝缘子轴向电场无线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J]. 石振江,陈宪林,周寿华,秦良,刘东庭,黄眺信. 通讯世界, 2016(23)
- [10]灭弧防雷间隙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D]. 黄法源. 广西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