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护士的压力及调适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阳春容,褚兰芬,周娟英[1](2021)在《应用PDCA循环对手术室实习护士实施心理干预的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应用PDCA循环对手术室实习护士实施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12月前来本院实习的28例手术室实习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方式)与研究组(以PDCA循环为框架进行手术室护理带教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各14例,观察指标:出科时心理状态、出科成绩、实习满意度、出科综合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出科时的各项心理状态指标评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科时的各项成绩分数及实习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科时的各项综合护理能力指标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DCA循环为框架进行手术室护理带教教学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实习生心理素质,能够有效提高带教成绩及实习满意度,增强综合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季孝斐[2](2021)在《H市税务局公务员职业压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浩[3](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基层警察职业压力缓解研究 ——以通辽市H镇派出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所机构,是保障基层民众安居乐业,维护基层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基层社会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凸显了出来,给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层派出所警察作为公安警察队伍的基石力量,其面临的职业压力远远高于其他职业,这些过大的职业压力会导致基层警察产生负面情绪,降低基层警察的工作效率,不仅对个人身心造成恶劣的影响,还对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本文以H镇派出所警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的介入,力求舒缓H镇派出所警察的职业压力,提高其压力应对的能力。在本研究中,首先笔者使用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对H镇派出所警察的压力现状进行资料搜集分析,为后续改善H镇派出所警察压力状况打下一定的基础;其次,通过访谈记录和实地观察,得出职业压力过大会对派出所警察产生不利影响的结论,并且全面分析H镇派出所警察的压力源,以便在后续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小组活动;最后,以团体动力学、认知行为理论和增能理论为主要指导理论,对H镇派出所警察进行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的介入,分别从压力倾诉、优势发现、情绪控制、团队凝聚和职业认同等方面进行五次的小组活动,达到缓解H镇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并提高其压力应对能力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基层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研究内容,为减轻基层警察职业压力,促进基层警察身心健康,提高基层警察压力应对能力,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为社会工作实务介入职业压力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有益参考。
孙浩[4](2021)在《体育锻炼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战胜了“非典”,有效遏制住了新冠的传播,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一致好评,更加突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近几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工作、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触发,致使一些人精神压力增大,产生心理障碍,最终导致罹患精神性疾病。目前,我国精神病领域医疗资源供不应求,资源分布不均,精神科医务工作者严重不足,致使较多医护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其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精神科在医疗系统中属于较为特殊的科室,不被大众所熟知。神秘的面纱下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到底如何?身体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新闻报道的相关信息几乎没有,少量的文献也只能提供部分信息,针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具体情况,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为了进行本研究,笔者在部分精神科医院先进行了田野调查,采用无结构访谈、参与型观察等研究方法,搜集到关于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资料,并选取了部分医护人员作为实验对象,然后通过“实验法”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化研究,探究体育锻炼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结合相关资料,采用“民族志”“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针对“体育锻炼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特殊科室(如精神科)、特殊岗位(如精神科护士)的医护人员在特殊时期(如非典、新冠肺炎)心理健康状况堪忧。2.精神科医护人员在SAS、SDS、心理症状测量表各个因子项的得分上均高于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得分,心理健康差异具有显着性。表明了精神科医护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经过12周多种体育锻炼方式的干预,精神科实验组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其他方面均有显着性的变化(P<0.05),在SAS、SDS、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症四个方面具有非常显着的变化(P<0.001)。表明了体育锻炼有助于帮助精神科医护人员缓解心理健康状况,经过体育锻炼使精神科医护人员自身某些心理问题得到解决。4.经过12周的实验研究,精神科对照组医护人员在SAS、SDS、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其他方面得分都有小幅度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表明了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干预的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变化。5.经过12周多种体育锻炼方式的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SAS、SDS、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症、其他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强迫、忧郁方面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表明了体育锻炼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积极的影响。6.体育锻炼对精神科医护人员有较为积极的影响。精神科医护人员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自己的睡眠质量,通过锻炼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考前焦虑,更好的应对考试。坚持体育锻炼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帮助自己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增强自身意志活动力,促进与家人、朋友间的和谐相处。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医护人员祛除躯体化症状、缓解自身“恐怖心理”、矫正自身强迫症状,使自身生活更加美好。7.社会上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较低,大部分精神科医护人员受医院体育环境的局限性,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
刘美[5](2020)在《基层警务及辅助人员工作压力问题研究 ——以河源市Y公安分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安局是地方政府的行政部门之一,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部门。在一个市级政府中,通常有一半比例的公务员来自公安系统。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刑事案件,管理社会治安,其本质属性就是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和社会秩序的管理。基层警务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机关存在的核心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基本矛盾已完全转变,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提高,社会多元化矛盾及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这对我国的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高要求、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基层警务及辅助人员的压力显而易见,这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随着生活及健康质量的下降逐渐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给社会稳定和他人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在前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河源市Y公安分局为研究对象,为了进一步探索基层警务及辅助人员的工作压力特征、原因和解决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分为两部分:民警和辅警,均为问卷调查对象。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的重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的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对河源市警务工作进行了总体介绍,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调查了河源市Y公安分局基层民警和辅警的压力现状;第四部分分别分析了民警和辅警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则提出了相应的压力缓解对策;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1)针对河源市Y公安分局民警,本文分析和审查了其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压力来源,并分析了产生压力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以及社会组织的压力,包括工作强度大、任务繁重,工作风险高、环境压抑,工作性质特殊、疾病多发,待遇保障低、晋升难度大,社会期望高、合法权益保障低。接着从优化警力配置、建立心理干预、转变管理模式、强化激励作用、保障合法权益五个方面提出了缓解民警工作压力的建议。(2)Y公安分局警务辅助人员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低、压力大。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指出了造成河源市Y公安分局辅警的职业压力的原因:社会认同度低、管理制度不规范、绩效考核机制缺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法治化管理提升辅警氛围归属感、以规范制度打通辅警晋升发展通道和以激励机制完善辅警福利待遇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为本地区能够建立一支忠诚可靠、能打硬战的辅警队伍而略尽绵薄之力。
程少波[6](2020)在《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现状及其调适对策研究 ——基于H省的抽样调查》文中指出中小学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他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亿万儿童,关涉千千万万个家庭。这个群体的社会心态不仅对当下的社会整体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年轻一代人和其家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当下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社会心态进行深度考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社会心态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并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师群体所表现出来具有一致性的需要、情绪、认知以及行为特点的总和。本研究通过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教师社会情绪能力、教师社会支持以及教师工作投入五个核心变量来考察教师社会心态中的社会需求、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支持。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社会发展背景,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研究的整体框架、基本思路和调查方案。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H省抽取18个县,108所中小学校,675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 26名教师。第二章是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回归分析,总体性结论如下:1.中小学教师在社会心态各维度上均处于理论中值稍微偏上水平。具体说来,教师满意度维度上,有66.7%的教师处于理论中值及以上水平;以一般效能感测量教师的社会认知水平,有54.2%的教师处于中值及以上水平;在教师的社会情绪能力维度,有96.3%的中小学教师处于理论中值以上;以教师的工作投入测量教师的社会行为,有94.7%的中小学教师处于理论中值以上;在教师的社会支持维度,有91.4%的教师处于中值及以上水平。2.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说来,不同学段、不同教龄、是否有编制、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对教师满意度有显着影响;性别、学段、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社会地位、社会期望以及教师权威对教师的一般效能感有显着影响;性别、年龄、教龄、学校所在地、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对教师社会情绪能力有显着影响;学段、年龄、学历、是否班主任、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对教师的工作投入有显着影响;性别、学段、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婚姻状况对教师的社会支持有显着影响。3.通过对不同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探究,发现,教师社会满意度是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中最核心、最起作用的因素。第三章主要以职业幸福感和离职意向分别作为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好与差的外在表征,以他们作为因变量,以社会心态各维度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探究社会心态各维度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状态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各因素后,教师满意度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离职意向决定系数最高。第四章是基于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对的中小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所反映的教师社会心态的现状对教师队伍建设所提供的启示主要包括: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发展层次;关注特殊层次教师,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三、做好教师成长“加减法”,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创新管理观念,突显人文情怀;强化培养与培训,优化教师队伍;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构建教师社会支持网络;强化自我调适,保持积极心态等。
陈奇[7](2020)在《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都监狱人民警察是首都一支特殊的人民警察队伍,因其工作环境的封闭性和特殊性常常被社会和公众社会所忽略。而事实上首都监狱人民警察长期承受着巨大职业压力,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往往比一般的职业要低。基于目前的情况,从长远来看职业认同感的降低会对监狱管理队伍的稳定和监管安全稳定带来影响。由于监狱警察的对职业的认同感会对职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首都监狱人民警察对职业的认同度,设置了一个关于监狱警察对职业认同的研究,所以有必要了解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现状,了解影响他们职业认同感的因素,为提升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提供参考借鉴。本文从理性的角度,对300名首都监狱人民警察展开调查、立足首都监狱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设计相关问卷且从调查对象中选取了4名具有代表性的警察了作了访谈,深入剖析了首都监狱人民警察在职业认同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终认为国家政策不完善、缺乏组织层面的关怀、个人职业精神缺失是最主要的三方面原因而个人职业精神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根据这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的方法和途径,以国家层面、组织层面、个人层面为对策研究,分别从社会地位、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定制合理的考核晋升制度、“从优待警”营造良好警营文化、加强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建设一支职业认同感强、专业化水平高的首都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为推动首都监狱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
李婧,赵秋阁,吴继卫,董平轩,王景和[8](2020)在《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及调适对策》文中指出通过对实习过程中护生的心理状态分析,了解不同实习阶段护生的心理变化,针对护生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措施,促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顺利度过实习期。
丁书臣[9](2018)在《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对工作绩效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福建省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状况的总体特点,寻求可行的提高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公务工作效率与工作绩效,本文通过两个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研究一在国内外已有的职业心理能力、职业心理素质、职业能力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部分公务员访谈研究和相应的开放式调查,通过问卷编制的一般程序,编制《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量表》。研究二采用自编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作为测量工具,选取福建省各地各级公务员作为被试,探究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同时考察了社会支持和主动性人格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基本验证了假设,主要结果如下:(1)自编《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量表》主要包含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认同、应激处置、工作胜任、职业角色认知、人际沟通。量表的信度及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水平的调查工具使用。(2)福建省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五个维度中,职业角色认知和工作胜任维度得分相对较高,人际沟通维度得分相对较低。(3)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位级别等几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婚姻状态、职位类型等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4)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具有显着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与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调节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
陈驰宇[10](2017)在《江西省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调适对策》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狱政管理工作的理念不断深化,管理者力求将监狱的定位从“惩罚性”为主,转变为“教育性”为主。监狱警察做为监狱管理工作的最小单元,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决定了这样的理念能否实现。因此,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愈发受到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对警务人员的心理学研究相比许多发达国家及地区要滞后不少,导致我国警务人员的执法过程及执法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随着我国司法行政理念的不断深化,狱警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法律的严肃性,也要体现对服刑人员的人文关怀。监狱警察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及心理状态,才能将上述理念充分体现。这既是每个人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群体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分析,并提出调适其心理状态的对策。创新点可能有:一、本文运用了心理学的多种测评方法,对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二、结合笔者的工作优势,能够更好的了解到监狱工作本身与狱警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外在联系。不足点可能有:一、被访对象可能存在主观抗拒、理解有偏差、刻意引导、消极对待等主客观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不一定真实体现调查对象的真实状态;二、对于资料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可能存在不足。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然后结合先进的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理论,自主设计相关问卷,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样本统计、整体分析,得出狱警心理健康状况会对狱政管理工作造成影响。最后,结合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社会舆论、自身状况对狱警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从狱政人才管理的角度,提出调适狱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希望为深化我国的狱政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浅谈护士的压力及调适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护士的压力及调适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PDCA循环对手术室实习护士实施心理干预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出科时心理状态比较 |
2.2 出科成绩及实习满意度比较 |
2.3 出科综合护理能力比较 |
3 讨论 |
(3)小组工作介入基层警察职业压力缓解研究 ——以通辽市H镇派出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民警和辅警 |
2.职业压力 |
3.小组工作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半结构式访谈法 |
3.参与式观察法 |
(五)创新点 |
一、通辽市H镇派出所警察压力现状分析 |
(一)H镇派出所基本情况 |
(二)H镇派出所警察压力的现状 |
1.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2.H镇派出所警察压力现状 |
(三)H镇派出所警察压力过大的影响 |
1.生理方面的影响 |
2.心理方面的影响 |
3.工作效率的影响 |
4.人际关系的影响 |
二、通辽市H镇派出所警察压力来源分析 |
(一)个人方面 |
1.个人素质的压力 |
2.发展前景的压力 |
3.身体状况的压力 |
(二)家庭方面 |
1.情感压力 |
2.经济压力 |
(三)工作方面 |
1.工作的应激性 |
2.工作的繁重性 |
(四)社会方面 |
1.社会舆论的压力 |
2.社会形象的压力 |
三、小组工作介入H镇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方案设计 |
(一)小组工作介入背景 |
(二)小组工作介入相关理论 |
1.团体动力学理论 |
2.认知行为理论 |
3.增能理论 |
(三)小组工作介入方案设计 |
1.小组成员的选定 |
2.需求评估 |
3.小组目标 |
4.小组特征 |
5.预计困难及应对策略 |
四、小组工作对H镇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的介入过程 |
(一)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1.第一次小组活动:压力倾诉 |
2.第二次小组活动:发现优点 |
3.第三次小组活动:情绪控制 |
4.第四次小组活动:团队凝聚 |
5.第五次小组活动:警察之魂 |
(二)小组工作介入评估 |
1.小组工作评估方法 |
2.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估 |
3.对小组工作活动的评估 |
4.对小组工作成效的评估 |
五、小组工作介入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的建议和反思 |
(一)小组工作介入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的建议 |
1.对小组工作介入的建议 |
2.对社会工作者的建议 |
3.对基层派出所警察的建议 |
(二)小组工作介入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H 镇派出所警察职业压力访谈提纲 |
附录2 “舒缓压力,战胜压力”小组活动评估问卷 |
(4)体育锻炼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文献综述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1.5.2 心理健康的部分研究量表介绍 |
1.5.3 国外相关研究 |
1.5.4 国内有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研究 |
1.5.5 特殊岗位、特殊时期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
1.5.6 有关医护人员体育锻炼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论依据 |
2.2.1 质的研究 |
2.2.2 量的研究 |
2.2.3 研究方式: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参与型观察 |
2.3.2 访谈法 |
2.3.3 田野调查法 |
2.3.4 问卷调查法 |
2.3.5 数理统计法 |
2.3.6 实验法 |
2.4 资料处理说明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对医院管理者深度访谈结果的分析 |
3.1.1 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改变取决于医务事件的起止 |
3.1.2 运动有助于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节,但现阶段难以普及 |
3.1.3 管理者对体育运动的认可,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的体会运动带来的益处 |
3.1.4 体育锻炼活动在特殊岗位医护人员人群里受欢迎 |
3.1.5 小结 |
3.2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
3.2.1 医院非精神科医护人员与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状况对比 |
3.2.2 精神科医护人员基本情况 |
3.2.3 精神科医护人员参与体育锻炼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状况对比 |
3.3 精神科医护人员特殊工作条件的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工作环境观察 |
3.3.2 工作经历观察 |
3.3.3 突发事件的处理 |
3.3.4 小结 |
3.4 体育锻炼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组成员具体锻炼时间与内容分析 |
3.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
3.4.3 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
3.4.4 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
3.4.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
3.4.6 小结 |
3.5 田野调查内容分析 |
3.5.1 田野调查过程 |
3.5.2 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精神科医护人员焦虑症状 |
3.5.3 体育锻炼可以减缓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倾向 |
3.5.4 体育锻炼有益于缓解医护人员部分心理症状 |
3.5.5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录5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件6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层警务及辅助人员工作压力问题研究 ——以河源市Y公安分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基层民警 |
2.1.2 辅警 |
2.1.3 警察工作压力及症状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2.2.3 工作需求与控制理论 |
2.2.4 公平理论与激励理论 |
2.2.5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
3 河源市Y公安分局警务及辅助人员工作压力现状 |
3.1 河源市基层警务工作总体概况 |
3.1.1 广东省基层警务工作总体概况 |
3.1.2 河源市基层警务工作总体概况 |
3.2 河源市Y公安分局警务队伍概况 |
3.2.1 民警队伍 |
3.2.2 辅警队伍 |
3.2.3 民警与辅警的区别 |
3.3 河源市Y公安分局警务工作压力问卷设计 |
3.3.1 问卷设计原则与调查目标 |
3.3.2 问卷结构与主要调查内容 |
3.4 河源市Y公安分局警务工作问卷分析 |
3.4.1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3.4.2 问卷(民警调查部分)统计分析 |
3.4.3 问卷(辅警调查部分)统计分析 |
3.4.4 交叉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河源市Y公安分局警务及辅助人员工作压力问题原因分析 |
4.1 源市Y公安分局民警工作压力问题原因分析 |
4.1.1 工作强度大、任务繁重 |
4.1.2 工作风险高、环境压抑 |
4.1.3 工作性质特殊、身心疾病多发 |
4.1.4 待遇保障低、晋升难度大 |
4.1.5 社会期望高、合法权益保障低 |
4.2 河源市Y公安分局辅警工作压力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社会认同度低 |
4.2.2 管理制度不规范 |
4.2.3 绩效考核机制缺失 |
5 对策与建议 |
5.1 河源市Y公安分局民警工作压力缓解对策 |
5.1.1 优化警力配置,减轻基层负担 |
5.1.2 建立心理干预,丰富精神生活 |
5.1.3 转变管理模式,加强从优待警 |
5.1.4 强化激励作用,落实公安改革 |
5.1.5 引导舆论走向,保障合法权益 |
5.2 河源市Y公安分局辅警工作压力缓解对策 |
5.2.1 以法治化管理提升辅警氛围归属感 |
5.2.2 以规范制度打通辅警晋升发展通道 |
5.2.3 以激励机制完善辅警福利制度体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6)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现状及其调适对策研究 ——基于H省的抽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现状 |
(二) 教师作为整全的人:中小学教师研究发展趋势 |
(三) 社会心态调适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
二、基本概念 |
(一) 中小学教师 |
(二) 心态 |
(三) 社会心态 |
(四) 教师社会心态和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 |
三、文献综述 |
(一) 社会心态研究 |
(二) 教师社会心态的研究 |
四、研究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建立研究框架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 研究的整体框架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 研究方法与工具 |
(五) 研究假设 |
(六)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教师社会心态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
(一)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
(二)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结果 |
(三)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与讨论 |
(四)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结论 |
二、中小学教师社会认知研究 |
(一) 中小学教师社会认知的测量 |
(二) 中小学教师认知研究结果 |
(三) 中小学教师认知分析与讨论 |
(四) 中小学教师认知研究结论 |
三、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研究 |
(一) 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的测量 |
(二) 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研究结果 |
(三) 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分析与讨论 |
(四) 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研究结论 |
四、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社会行为研究 |
(一) 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社会行为的测量 |
(二) 中小学教师行为研究结果 |
(三) 中小学教师行为分析与讨论 |
(四) 中小学教师社会行为研究结论 |
五、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研究 |
(一) 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的测量 |
(二) 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结果 |
(三) 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分析与讨论 |
(四) 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结论 |
第三章 基于回归模型的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影响路径分析 |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回归模型 |
二、中小学教师离职意向回归模型 |
三、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路径模型 |
(一)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总效应分析 |
(二)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分路径分析 |
四、回归模型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调适的政策建议 |
一、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发展层次 |
(一) 优化教师年龄结构,防止教师老龄化比例失衡 |
(三) 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培养多维胜任教师 |
二、关注特殊层次教师,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 |
(一) 关注无编制教师,补齐教育政策短板 |
(三) 关注农村教师发展,能“留得住”也能“走出去” |
三、做好教师成长“加减法”,培育健康社会心态 |
(一) 减少教师工作强度,提高教育灵活度 |
(二) 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升社会情绪调控能力 |
(三) 规划教师生涯发展,加强职业情感认同 |
四、创新管理观念,突显人文情怀 |
(一) 转变管理观念,着眼教师价值 |
(二) 重构教师职业发展课程,改善教师社会情绪能力 |
(三) 丰富教师文化活动,充实精神情感世界 |
五、强化培养与培训,优化教师队伍 |
(一) 加强职前培养,培育人之模范 |
(二) 加强选拔,让有能力者为师 |
(三) 加强职后专业学习,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 |
六、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构建教师社会支持系统 |
(一) 改善社会认知偏见,树立教师正面形象 |
(二) 凝聚家庭教育力量,实现家校共育 |
(三) 优化人际交往圈,稳固教师心理支持 |
七、引导教师自我调适,保持积极心态 |
(一) 积极适应环境,提升专业能力 |
(二) 克服职业倦怠,发现职业之美 |
(三) 认同自我价值,增强职业情感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后记 |
(7)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关于职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警察职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1.2.3 国外关于职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1.2.4 国外关于监狱警察职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1.2.5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实地访谈法 |
1.4.4 AHP层次分析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模型概述 |
2.1 本研究主要概念的界定 |
2.1.1 人民警察 |
2.1.2 监狱 |
2.1.3 监狱人民警察 |
2.1.4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期望理论 |
2.2.2 职业认同理论 |
2.2.3 组织支持感理论 |
2.3 理论模型概述 |
第3章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和分析 |
3.1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压力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
3.1.1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的变化与期待值发生冲突 |
3.1.2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精力与岗位要求不适应 |
3.2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社会地位、个人价值感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
3.2.1 首都的监狱职能的偏差 |
3.2.2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被时代和社会所忽视 |
3.3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缺乏警营、文化认同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
3.3.1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来源对警营的忠诚感和认同感的影响 |
3.3.2 首都监狱系统入警渠道多元,缺乏职业文化认同感 |
3.4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缺乏来自组织的关怀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
3.4.1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个人诉求机制不畅通 |
3.4.2 首都监狱的组织激励制度不完善 |
3.4.3 组织缺乏对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的保护 |
3.4.4 组织对机关和一线民警的警力配置不合理 |
第4章 影响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因素综合分析 |
4.1 影响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分类 |
4.1.1 国家层面 |
4.1.2 组织层面 |
4.1.3 个人层面 |
4.2 影响因素体系的层次分析 |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
4.2.3 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4.2.4 得出各因素权重排序,找出相对重要的因素 |
4.3 访谈结果分析 |
4.3.1 访谈对象分析 |
4.3.2 访谈结果分析 |
4.4 影响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的具体因素和问题分析 |
4.4.1 个人层面包含因素 |
4.4.2 组织层面包含因素 |
4.4.3 国家层面包含因素 |
4.4.4 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国家层面具体因素层次分析 |
4.4.5 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5章 提升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
5.1 关键性对策 |
5.1.1 个人层面着力提升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
5.1.2 组织层面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和狱内工作环境 |
5.1.3 从国家层面解决福利待遇、从优待警的问题。 |
5.2 一般性对策 |
5.2.1 提高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的声望和社会地位 |
5.2.2 完善安全保障,提高职业认同感 |
5.2.3 加大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的招录力度 |
5.2.4 重视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身心健康,增强队伍凝聚力 |
5.2.5 缩短家庭与监狱的距离,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
5.2.6 强化教育训练,有效提升首都监狱人民警察适岗履职能力 |
5.2.7 鼓励并支持首都监狱人民警察在职学历教育 |
5.2.8 制定能调动首都监狱人民警察积极性的激励考核及晋升制度 |
5.2.9 增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
5.2.10 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
5.2.11 重视职业心理素质,直面压力挑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及调适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习之初护生的心理状态 |
1、好奇 |
2、积极主动 |
3、谨慎认真 |
4、耐心负责 |
5、紧张担心 |
二、实习中后期护生的心理状态 |
1、消极懈怠 |
2、无所谓 |
3、浮躁 |
4、差不多 |
5、自以为是 |
三、调适对策 |
1、护生个人方面 |
2、医院方面 |
四、小结 |
(9)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对工作绩效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职业心理能力 |
1.1.1 心理能力的概述 |
1.1.2 心理能力的相关研究 |
1.1.3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与职业心理素质概念的辨析 |
1.1.4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的结构维度构建 |
1.1.5 职业心理能力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 |
1.2 工作绩效 |
1.2.1 工作绩效的概念 |
1.2.2 工作绩效的维度 |
1.2.3 工作绩效的测量 |
1.3 社会支持 |
1.3.1 社会支持的概念 |
1.3.2 社会支持的测量 |
1.3.3 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 |
1.4 主动性人格 |
1.4.1 主动性人格的概念 |
1.4.2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 |
1.4.3 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2章 问题提出 |
2.1 以往研究不足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2.4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假设 |
2.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4.2 研究假设 |
第3章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问卷的初步编制和信效度验证 |
3.1 设计与预备研究 |
3.1.1 公务员访谈及调查 |
3.1.2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维度的确定 |
3.2 预测研究 |
3.2.1 预测问卷的设计 |
3.2.2 问卷的发放与筛选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统计处理 |
3.4 结果 |
3.4.1 项目分析结果 |
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
3.4.3 信度检验 |
3.4.4 效度检验 |
3.5 讨论 |
3.5.1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问卷的结构 |
3.5.2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问卷的信效度 |
3.6 结论 |
第4章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程序 |
4.3.4 统计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总体状况 |
4.4.2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4.4.3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 |
4.4.4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主动性人格、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
4.5 讨论 |
4.5.1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总体状况 |
4.5.2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4.5.3 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
4.5.4 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
4.5.5 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 |
4.6 结论 |
第5章 总讨论 |
5.1 关于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量表编制及现状特点 |
5.2 关于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对工作绩效影响机制 |
5.3 关于提升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6章 本文总结论、创新点和不足 |
6.1 总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调查表 |
附录三: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问卷(正式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江西省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调适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实践意义 |
1.1.2 学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监狱工作的关联 |
2.1 心理健康的概念 |
2.2 监狱工作的基本概述 |
2.3 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监狱工作的意义 |
3 江西省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3.1 调研对象选择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监狱警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
3.3.2 监狱警察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
3.3.3 工作压力源的发生频率以及对监狱警察个体的影响程度 |
3.3.4 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3.3.5 监狱警察气质类型分析 |
4 江西省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4.1 工作环境的影响 |
4.2 家庭因素的影响 |
4.3 社会舆论的影响 |
4.4 自身特质的影响 |
5 江西省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调适对策 |
5.1 以个体为基点的自我调适对策 |
5.2 完善以基层单位为单元的内部管理制度 |
5.2.1 深化狱政管理的“人本思想” |
5.2.2 以监狱警察个体需求为中心提供保障 |
5.3 通过制度创新优化现有体制机制 |
5.3.1 不断优化当前的薪酬分配制度 |
5.3.2 不断强化晋升管理与人事考核制度 |
5.3.3 不断提升社会公众接纳度,形成舆论监控制度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江西省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
四、浅谈护士的压力及调适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PDCA循环对手术室实习护士实施心理干预的作用分析[J]. 阳春容,褚兰芬,周娟英. 心理月刊, 2021(20)
- [2]H市税务局公务员职业压力研究[D]. 季孝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小组工作介入基层警察职业压力缓解研究 ——以通辽市H镇派出所为例[D]. 王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体育锻炼对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 孙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基层警务及辅助人员工作压力问题研究 ——以河源市Y公安分局为例[D]. 刘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小学教师社会心态现状及其调适对策研究 ——基于H省的抽样调查[D]. 程少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首都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认同感提升对策研究[D]. 陈奇.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8]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及调适对策[J]. 李婧,赵秋阁,吴继卫,董平轩,王景和. 新西部, 2020(09)
- [9]公务员职业心理能力对工作绩效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D]. 丁书臣. 闽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江西省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调适对策[D]. 陈驰宇.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