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一、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刘建璋[2](2021)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考察》文中提出批判性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属性,构成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生成依据和本质范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着作中,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得以彻底显现,准确无误地廓清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直接表述过意识形态教育这个概念,然而他们所提出的诸多经典论断都蕴含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所依据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依据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本性的核心论断和逻辑结构解析,本文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这一选题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当前学界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本性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进展。第二章主要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立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以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人民性立场,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怪想”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一般规律”,坚定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科学性立场,以及坚持无产阶级批判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革命性立场。第三章主要界定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对象。对于理论批判的对象问题,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来源,但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需要批判和超越的理论局限。对于阶级批判的对象问题,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的对象范畴。对于制度批判的对象问题,则主要聚焦于对“旧制度”为代表的政治制度、以私有制为代表的经济制度、以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文化制度和以市民社会为代表的社会制度的批判。第四章主要论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逻辑。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只有将“现实的人”“无产阶级”和“有原则高度的实践”作为批判的立足点,才能始终站在变革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和现存状况的批判基点。把精神批判、武器批判和方法批判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中项,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思维和革命方法的整体批判。在最终指向方面,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指向消灭宗教的人和劳动的人的双重异己本质,彻底显现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终实现劳动的解放、真正共同体的建构和普遍的人的解放。第五章主要厘清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功能。揭露功能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鲜明功能,主要包括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颠倒、“人的本质”的异化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唤醒功能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唤醒无产阶级阶级自觉、反抗意识和革命热情,是打造具有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重要前提。在面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困惑和问题时,澄清功能成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职能,在革命主体、斗争动力和奋斗方面,都需要发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澄清功能。对于实践方面,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能够发挥其组织功能,由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进行组织动员,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感染无产阶级,通过组织联合实现无产阶级的自觉自为,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自由联合。第六章主要解决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批判的现实问题。面对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彰显其批判本性,予以无情揭露和猛烈批判。对于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渗透,新自由主义的卷土重来,日益活跃的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务必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批判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攻击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工具论、马克思主义断裂论、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一切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和马克思主义“洗脑论”等错误言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批判一切误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李雪飞[3](2021)在《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及其当代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的国家学说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产生过程中伴随着对国家问题的探讨,并运用新的哲学观对国家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尽管马克思在研究国家问题时并没有一篇文章或着作专门的加以系统的论述,但是,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着作中都有对国家问题的表述或理解。因此,有必要对各个时期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加以整理,并从中发掘出马克思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成果。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对旧有国家理论的批判。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他的国家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但是,现实的物质利益冲突问题,激起了马克思对国家问题的思考,逐步开始对原有的国家理论进行全面的批判。随后,马克思又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创立新的历史观,并运用新的历史观,解释现实问题,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最后,在社会革命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新的国家理论对巴枯宁和拉萨尔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扞卫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国家理论的正确性。马克思对国家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消亡、国家的职能、无产阶级专政等观点中。这些理论的提出分布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文章之中,本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梳理马克思各个时期关于国家问题的论述,把马克思关于国家问题的论述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早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并对不同时期提出的关于国家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的现实意义。讲述了马克思国家学说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仍然具有生命力,探讨了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关系,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人民民主的关系,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王贺[4](2020)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赵娜[5](2020)在《马克思自然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重视。马克思自然观为我国实现绿色中国这一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宝贵经验,并解答了我国在建设绿色中国道路上遇到的问题。我们深知教条的、简单的套用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思想,这是根本行不通的道路,我们要以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为依托建设属于中国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马克思通过对机械自然观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人们机械的照搬照抄原有的哲学思想不利于人们理解自然界;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并打破了绝对精神的概念,使自在自然成为必须要讨论的部分;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影响着自然界的变化。马克思始终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关系,并分别从《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从解读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价值入手探寻我国生态文明之路,为我们展示一个更加开阔、更加独特的建设绿色中国的理论体系视角。马克思自然观不仅开启研究和倡导保护环境之先河,而且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所揭示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自然资源环境保护问题贯穿于我国建设的始终,二十一世纪人类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全方位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好准备以应对在自然环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在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思想引领下,才能使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才能使中国的自然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使中国的自然环境治理成果受到世界的肯定。马克思自然观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使我们在面对自然环境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为建设绿色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郝相赟[6](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刘福[7](2020)在《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文中认为马克思理论创作中的“自然”概念,虽然未像商品、货币、资本和利润那样构成一个完整的、最后用《资本论》这样的巨着形式公诸于世的科学体系,但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它贯穿于马克思许多的论着之中,并在马克思的理论建树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涉及到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以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上,对自然概念的研究和阐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及其以前时期马克思在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对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二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着作中,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奠定了从实践生存论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阶段;三是体现在《资本论》以及作为《资本论》创作的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等准备性着作中,马克思将自然概念同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从劳动、生产、自然与社会的精细化结构等方面来对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可以从多重维度对其作出哲学审视。一是作为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物质自然”或者说“天然自然”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在最为广义上来表述自然概念的基本内涵,由此表明马克思所阐发的自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规律性和物质统一性。二是作为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在现实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了统一,从而将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关系放到了适宜的位置,实现了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三是作为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的,而历史本身也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自我形成的自然过程。四是作为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从现实的人、人的实践性以及社会历史性出发,马克思自然概念科学地回答了自然的本质、人类诞生的由来,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类化”,揭示了人对自然依赖性以及人在自然中的生态地位。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与他所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协调一致的。自然概念构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为理解和透析马克思的理论学说提供重要的逻辑线索。首先,建构在实践生存论基础上的自然概念构成了马克思科学哲学的一个理论要素。其次,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分析,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再次,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对于剩余劳动的形成来说,表现为动因、条件和界限。所以,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就成为合理阐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提出的一个重要性基础概念。最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从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维度出发,也可以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提供有益的解说。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确定了人的社会自然性以及人与自然在社会生产中历史地统一的理论原则。这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自然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世界图景。因此,作为百年前形成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于现时代来说,仍然保持着种种令人深思的力量。这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丰富的自然界为对象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理论物理学(涉及宏观自然与微观自然)、地理科学(涉及环境自然)、人口科学(涉及人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从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视角为马克思自然概念提供愈益丰富的证明。与此同时,在实践层面,现时代中人类正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的发生与解决,都无不与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尤其是劳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产中的自然物质要素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丰富内涵对于当代人类科学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方面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锡宇飞[8](2020)在《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危机问题出现于20世纪中叶,现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于生态自然问题的解决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然观也是不同的。自然观作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在人类进行生态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持续性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哲学角度入手,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就是他们的自然观,简单的说,他们的自然观就是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所持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本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协调的关系、全人类实现自身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等观点为主线,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了散落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时期论着中的自然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不仅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彻底走出生态危机泥潭的方向和道路,而且对全人类破解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恒常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忠实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本意,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究成果及生态智慧方面的相关论述,密切关注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多维度且系统地梳理、概括、总结和再现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本文主要是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的,其中第1章为第一部分,即绪论;第2-6章为第二部分,即正文;最后是第三部分,即结语。第1章,绪论。首先对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已有局部治理、地区性改善,但在总体上仍然在持续恶化,因此,在回归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本寻找理论的有力支撑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以破解全球性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要且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内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自然观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指出目前关于自然观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拓展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的视野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接下来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概述,本文所采用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均来自于马克思主义,通过文献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研究法等展开论题阐释。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进行了总结,本文以“自然观”为切入点,立足于新时代的社会实践,“重回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详尽地梳理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在生态问题的思考上所萌发出的智慧及其思想力量。此外,还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第2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社会背景、前提条件和历史过程。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唯物史观的发现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前提条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科学实践观是分不开的,两者无论是从研究对象、具体任务还是价值意义上来看,都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以此为基础,详述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三个阶段,推演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历史发展逻辑。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丰富内涵。这一部分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层面的感性自然、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历史自然和实践唯物主义层面的人化自然三部分分别进行阐释。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与过去各种形式的自然观根本不同,它是以人类存在、人类活动、人类实践为前提和基础的系统自然观,而且自然不再只是人类审视与活动的外在对象,它是包容着人类活动与存在的统一体。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理解的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第4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质。在借鉴和查阅众多文献基础上,本章尝试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脉络,即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的理论前提、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的理论实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归宿。在理论特征方面总结出了时代前瞻性、系统整体性、生态批判性、历史辩证性这四个特点。同时,在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宗旨方面作出详尽阐释。第5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深远影响。生态危机的出现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类生态实践活动又对其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逐渐被苏联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本章立足于现实,结合历史,从这三方面详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深远影响。第6章,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在这一章节中,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价值进行了探讨,主要体现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结合当代中国生态危机的现实情况,尝试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实践价值,表现在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确立、有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通过对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分析,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对破解生态难题的理论意义,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导意义。结语。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究工作是围绕他们两人的经典着作而展开的,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可以帮助我们对目前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还可以指导中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生态实践与文明建设。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直接将该观点拿来使用,也不能进行简单的套用,而应该在结合新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态实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持续性的理论创新,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总之,通过系统的挖掘和梳理,我们能看到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才能持续发展到今天,才能被视为真理,可以说它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性成果,在纵贯历史、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杨梅梅[9](2020)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阐释》文中研究说明人的发展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哲学家研究的重点,马克思也不例外,“人的全面发展”便是其关于人的发展的最终价值追求。但是在这一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其理解产生了误读,尤其在我国的教育方面。在对人的理解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把其理解为抽象的,只存在于脑海当中的人,即使将其理解为现实的、具体的人,也分不清个体的人与类的人的区别,因而导致在对“全面”的理解过程中,把类意义上的“全面”当成个体意义上的“全面”,提高了对个体“全面”的要求,导致以高标准来发展个人,从而忽视了人的自由个性。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根据马克思相关文本探究“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真正内涵。依据马克思的主要文本及国内外学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背景。结合马克思的相关着作梳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几个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这一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阐释。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人是“现实的人”。深入研究了现实的人所具有的个体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自然性、超自然性等具体规定性。第三章则在“现实的人”所具有的具体规定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体和类的角度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个体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个体合格基础上基本素质的“多方面发展”“完整发展”“平等和谐发展”及“自由发展”,类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类特性”“类社会关系”“类能力”“类的全面解放及充分自由发展”,个体和类结合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通过结合马克思相关文本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回应人们关于这一思想的误读,得到关于这一思想的全新理解。同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当下人与社会健康、自由、和谐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李文霞[10](2020)在《青年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关系”是马克思哲学中最常见的范畴之一,也在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全面剖析和把握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发展脉络、理论实质和理论全貌,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挥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折射出的价值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繁盛的思想传统和坚实的现实根基为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围绕着人本身展开的论证点燃了青年马克思对“人”的真实考证。随着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勘察,青年马克思不断接触到现实社会中最隐秘的利益“锁链”。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与无产者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益激化的阶级冲突使得人们愈发渴望文明的社会制度,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争相提出理论构想并大胆实践,这不但激发了青年马克思对贫苦大众的真切关怀,更为理想社会的实际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青年马克思对于“社会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闭塞不通,而是在艰难的探索中逐渐浮现的、在生成的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在“客观理性”精神照耀下的青年马克思在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时遇到物质利益问题的突袭,使得他开始接触到了利益关系、物质关系等概念,并逐渐地意识到物质生活关系对“国家精神”的制约,还原了资本主义生产中人对劳动、对劳动产品以及对人本身占有的社会现实,也在持续深究物质关系的同时展开对“人”的考察。在对“现实的人”的科学论证下,马克思将“活动”原则与“现实的人”的观点相结合,指明了感性活动中人对自然、对人的活动能力的“依赖”。劳动、实践概念的生成使马克思逐步明确社会关系的目的指向,强调物质生产与人类再生产的统一成为马克思的必经之道,而对实践中交往关系的叙述则成为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合理性延展。青年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思想是从现实的人、生产劳动、社会历史这三重维度进行展陈的。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明确不仅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的真实还原,也是对人的存在形式的重新定位;社会关系的构建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劳动也是在一定关系的制约下才得以开展的;作为纵观整个人类关系的社会历史呈现出社会关系变更的过程。由此,社会关系作为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深层内核,既是对现实的人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类历史关系的升华,又是对活动着的人的关系限定。青年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思想以对“现实的个人”和生产劳动的肯定形式出场,以恢复人类本真的社会联系为最终的价值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便“天然地”阐发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显露出其中蕴藏的批判性的、革命性的因素,进而为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提供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也为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提供理论支持。

二、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立场
    2.1 人民性立场
        2.1.1 一切为了群众:“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2.1.2 一切依靠群众:“形成革命群众”
        2.1.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渗透到群众之中”
    2.2 科学性立场
        2.2.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怪想”
        2.2.2 坚定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内在一般规律”
        2.2.3 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3 革命性立场
        2.3.1 革命意识:“资产阶级害怕群众的觉悟”
        2.3.2 革命力量:“它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
        2.3.3 革命理想:“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对象
    3.1 理论批判
        3.1.1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这个民族坚决摒弃了德国古典哲学”
        3.1.2 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
        3.1.3 对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
    3.2 阶级批判
        3.2.1 对资产阶级的批判:“资产者成为他们的公开敌人”
        3.2.2 对小资产阶级的批判:“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3.2.3 对农民阶级的批判:“必定要越来越紧密地靠拢无产阶级”
    3.3 制度批判
        3.3.1 以“旧制度”为代表的政治制度批判:“公然违反普遍承认的公理”
        3.3.2 以私有制为代表的经济制度批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的异化劳动”
        3.3.3 以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文化制度批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3.4 以市民社会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逻辑
    4.1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起点
        4.1.1 “现实的人”:“必须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
        4.1.2 “无产阶级”:“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
        4.1.3 “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奴役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4.2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中项
        4.2.1 精神批判:“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4.2.2 武器批判:“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4.2.3 方法批判:“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是方法”
    4.3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终项
        4.3.1 实现人的完全回复:“消灭异己的本质”
        4.3.2 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私有制”
        4.3.3 人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功能
    5.1 揭露功能
        5.1.1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颠倒:“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5.1.2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
        5.1.3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社会关系只是为了私有制而存在”
    5.2 唤醒功能
        5.2.1 唤醒阶级自觉:“立即唤醒人民和社会摆脱因循守旧的状况”
        5.2.2 唤醒反抗意识:“立即唤醒一切被压迫民族起来要求独立和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5.2.3 唤醒革命热情:“巴勒莫人民的流血起义唤起了他们的伟大革命回忆和热情”
    5.3 澄清功能
        5.3.1 澄清革命主体:“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5.3.2 澄清斗争动力:“人民只要不掌握政权就不可能改善自己的处境”
        5.3.3 澄清奋斗目标:“无产阶级的解放”
    5.4 组织功能
        5.4.1 组织动员:“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
        5.4.2 组织感染:“工人感染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毒素’”
        5.4.3 组织联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当代启示
    6.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批判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6.1.1 对个人主义思潮的批判
        6.1.2 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批判
        6.1.3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
    6.2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一切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6.2.1 对马克思主义工具论的批判
        6.2.2 对马克思主义断裂论的批判
        6.2.3 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的批判
    6.3 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批判一切误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6.3.1 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批判
        6.3.2 对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批判
        6.3.3 对马克思主义“洗脑论”的批判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及其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马克思对传统国家观的批判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
        2.1.1 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批判
        2.1.2 理念起点到现实起点的逻辑变换
    2.2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国家学说的扬弃
        2.2.1 马克思与卢格的决裂
        2.2.2 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
        2.2.3 马克思对赫斯的批判
    2.3 马克思对改良主义国家观的批判
        2.3.1 马克思对巴枯宁的批判
        2.3.2 马克思对拉萨尔国家思想的批判
3 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1 马克思早期国家学说的探索
        3.1.1 《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思考与国家理性的批判
        3.1.2 克罗伊茨纳赫时期: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确证
        3.1.3 《德法年鉴》时期:“人的解放”再思考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3.1.4 《1844 年政治经济学手稿》时期:从经济学考察人的解放的内部动因
    3.2 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发展期
        3.2.1 布鲁塞尔时期:“虚幻的共同体”理论
        3.2.2 《共产党宣言》时期:“自由人的联合体”理论
        3.2.3 《法兰西阶级斗争》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
    3.3 马克思国家思想发展的成熟期
        3.3.1 《法兰西内战》时期: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的思想
        3.3.2 《哥达纲领批判》时期:过渡时期理论
4 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4.1 国家的起源和本质论
        4.1.1 国家的起源
        4.1.2 国家的本质
    4.2 国家的消亡理论
    4.3 国家的职能理论
        4.3.1 国家政治统治的职能
        4.3.2 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4.4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4.4.1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4.4.2 无产阶级专政是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5 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当代意义
    5.1 马克思国家学说蕴藏的方法论在当代仍然具有生命力
    5.2 马克思的国家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基石
    5.3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为人民民主专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5.4 马克思国家学说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3.1.3 交往的特征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马克思自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来源
    1.1 马克思自然观的时代背景
        1.1.1 资本主义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
        1.1.2 可持续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1.2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1.2.1 马克思对机械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
        1.2.2 马克思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
        1.2.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与继承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2.1 马克思自然观的探索
        2.1.1 马克思对自然力量的承认
        2.1.2 马克思自然观的发端
    2.2 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容
        2.2.1 马克思自然观概念的多重解析
        2.2.2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2.2.3 人与自然的关系
    2.3 马克思自然观的确立
        2.3.1 社会历史性
        2.3.2 自然的历史属性
        2.3.3 自然的社会属性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3.1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3.1.1 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1.2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3.1.3 为人们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3.2 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3.2.1 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实践基础
        3.2.2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实践方向
        3.2.3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实践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缘由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价值
    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目的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
    2.1 古代自然哲学研究中展开对自然的探索
        2.1.1 中学时代的作文首次触及“自然”概念
        2.1.2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关于自然的理论
        2.1.3 《博士论文》中的两种自然哲学差别论
    2.2 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2.2.1 《手稿》中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系统表达
        2.2.2 自我意识唯心论自然观的清算
        2.2.3 抽象自然观的摒弃
    2.3 自然概念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融合
        2.3.1 劳动的自然要素
        2.3.2 自然与商品的分析
        2.3.3 机器、科学与自然力的应用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多维审视
    3.1 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
        3.1.1 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
        3.1.2 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性
        3.1.3 自然存在的物质统一性
    3.2 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
        3.2.1 人化自然是“人类化了的自然界”
        3.2.2 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
        3.2.3 人化自然的“双重超越”
    3.3 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
        3.3.1 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
        3.3.2 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
        3.3.3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3.4 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
        3.4.1 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3.4.2 “物质变换”的生态内蕴
        3.4.3 “自然生产力”的生态经济学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
    4.1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
        4.1.1 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4.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实践生存论性质
        4.1.3 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联结的纽带
    4.2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与自然概念
        4.2.1 自然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4.2.2 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4.3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自然概念
        4.3.1 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性
        4.3.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真正解决”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意义
    5.1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理论科学
        5.1.1 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现代理论物理学提供哲学解释原则
        5.1.2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为现代地理学研究提供指导
        5.1.3 人类自身是自然的理论为现代人口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2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物质生产
        5.2.1 劳动过程进步论科学说明现代科技革命中人与自然的新特点
        5.2.2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澄清现代信息社会理论的片面性
    5.3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生态问题
        5.3.1 揭示当代生态问题的成因
        5.3.2 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 论文发表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 获奖情况
致谢

(8)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2.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2.1.1 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2 自然科学的发展已揭示了自然界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
        2.1.3 旧自然观不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特点作科学说明
    2.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前提条件
        2.2.1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2.2.2 唯物史观的发现
        2.2.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
    2.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2.3.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萌芽阶段
        2.3.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创立阶段
        2.3.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完善阶段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丰富内涵
    3.1 辩证唯物主义层面的感性自然
        3.1.1 感性自然的科学内涵
        3.1.2 感性自然的基本特征
        3.1.3 感性自然的重要意义
    3.2 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历史自然
        3.2.1 历史自然的科学内涵
        3.2.2 历史自然的基本特征
        3.2.3 历史自然的重要意义
    3.3 实践唯物主义层面的人化自然
        3.3.1 人化自然的科学内涵
        3.3.2 人化自然的基本特征
        3.3.3 人化自然的重要意义
    3.4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关系
        3.4.1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3.4.2 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辨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4.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脉络
        4.1.1 理论前提: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
        4.1.2 理论实质: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
        4.1.3 理论归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特征
        4.2.1 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时代前瞻性
        4.2.2 在内容逻辑上表现出系统整体性
        4.2.3 在思想性质上表现出生态批判性
        4.2.4 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历史辩证性
    4.3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宗旨
        4.3.1 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4.3.2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4.3.3 真正实现“两个和解”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深远影响
    5.1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5.1.1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
        5.1.2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发展
    5.2 西方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5.2.1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5.2.2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观
        5.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5.3 中国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和创新
        5.3.1 从“绿化祖国”口号到“环境保护”政策
        5.3.2 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5.3.3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6.1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理论价值
        6.1.1 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理论指导
        6.1.2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指引
        6.1.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
    6.2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实践价值
        6.2.1 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确立
        6.2.2 有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
        6.2.3 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的几个阶段
        1. 孕育与萌芽阶段
        2. 提出与发展阶段
        3. 成熟与完善阶段
    (二)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阐释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2.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阐释及存在的问题
二、 “人的全面发展”之“人”
    (一) “现实的人”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立足点
        1. “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
        2. “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
        3.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人”
    (二) 人是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统一
    (三) 人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 “人的全面发展”之“全面”
    (一) 从个体的意义上看“人的全面发展”
    (二) 从类的意义上看“人的全面发展”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青年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源泉
    一、德国“社会关系”理论的启发
        (一)“理性自我”的主体性
        (二)自我意识间的“承认”
        (三)直观的“类存在”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一)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二)商业社会的自发交往
        (三)阶级利益间的对抗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渊源
        (一)实业制度
        (二)和谐社会
        (三)新和谐公社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生成理路
    一、萌芽期:物质利益与“客观理性”的纠缠
        (一)原子间的“排斥关系”
        (二)动摇“国家精神”的利益关系
        (三)决定国家的“物质生活关系”
    二、形成期:现实的个人与感性活动的架设
        (一)人与人之间的“占有”关系
        (二)劳动基础上的对象性关系
        (三)感性活动中的“依赖”关系
    三、发展期:生产实践与“交往”的建构
        (一)人与对象世界的共生关系
        (二)物质生产与人类再生产的统一
        (三)实践活动中的交往关系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多维解析
    一、现实的人:社会关系的存在前提
        (一)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支撑
        (二)社会关系是人的存在形式
    二、生产劳动: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
        (一)劳动是社会关系的发展基石
        (二)社会关系是劳动的活动平台
    三、社会历史:社会关系的呈现形式
        (一)“历史”是社会关系的解释原则
        (二)社会关系是历史变迁的物质内容
第五章 青年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勾画唯物史观的科学图景
        (一)肯定物质生产的存在前提
        (二)确证“社会”的现实存在
    二、催生政治经济学批判之果
        (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证解剖
        (二)对“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建构
    三、奠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一)破除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幻觉
        (二)确立“社会关系”的批判立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本性研究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论述的考察[D]. 刘建璋. 吉林大学, 2021(01)
  • [3]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及其当代意义[D]. 李雪飞.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D]. 王贺. 河北大学, 2020(03)
  • [5]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 赵娜.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6]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D]. 刘福. 吉林大学, 2020(08)
  • [8]感性自然、历史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研究[D]. 锡宇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9]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阐释[D]. 杨梅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青年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思想研究[D]. 李文霞. 浙江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