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第 10 卷作者索引

2004 年第 10 卷作者索引

一、2004年第10卷作者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尤梓竹[1](2021)在《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文中研究说明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众多甲骨文学者投入於甲骨文字的释读工作中,产生了丰富的成果。这些考释成果发布在各种各样的杂志报刊中,为了通盘了解甲骨文字的考释情况,以及学者对某一字形认识的发展和变化,学界曾多次整理总结甲骨文的考释成果。本论文即是在前(5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以往甲骨文考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汇集,以提要方式,用简洁的话语陈述诸家考释过程及成果。论文搜集的范围主要是1899年至2005年甲骨学在文字考释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参考《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纂,基本按照《甲骨文字诂林》的顺序编排甲骨文字头,重新加以编号,并附以每一字头在《甲骨文字诂林》和《甲骨文字编》相应的编号。在每一字头下按照年代先後阐述各家观点。为便於检索字形,我们编制了甲骨文部首检字表、拼音检字表等索引。本论文为《甲骨文字考释提要》的第一部分,与贝梦娟《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二)相配套,主要收录《甲骨文字诂林》中编号为1-1889甲骨文字头的考释成果。

顾王乐[2](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提出《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周赫[3](2020)在《《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文中提出《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又名《浙江图书馆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我国清末民初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丁谦所编着的一套丛书。《丛书》卷帙浩繁,在北京图书馆2008年本中有787709字,分为4册,2集,31卷。《丛书》考证我国古代边疆区域的同时,还考证了域外地理,即向西延伸至大高加索山附近,向北延伸至贝加尔湖西北地区,向南延伸至南洋群岛及印度洋附近。《丛书》对我国古代多民族王朝边疆史地及域外地理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性考证,厘清了历代边疆史地上的诸多疏漏。本文针对《丛书》中的内容,从文献学的角度,运用综合研究法、归纳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丛书》中我国古代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与研究,并将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丛书》中东北史地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史料、研究内容与价值。第二部分为正文,在第一章中先梳理丁谦生平事迹及着述。将《地学杂志》与《丛书》中丁谦的着述进行对比,纠正了丁谦着述多存于《地学杂志》中的误区。再对《丛书》修撰过程中屡次更名的现象进行辨析。其次,探讨清末民初视阈下考据学、蒙古史、元史、边疆史、地学对《丛书》的影响,并介绍《丛书》流传中出现的5种版本,将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进而对不同版本中的印刷及脱倒进行指误,对《丛书》成书之后学者们为其作叙和点校的情况加以概述,分析其复杂的编着方式,再对编着时出现的制图问题加以说明。再次,由于《丛书》中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分散在各卷之中,因此在这一部分中,对《丛书》中丁谦考证的东北史地范围进行划分,将《丛书》中丁谦摘出的史料,以及考证时参考和引用的文献情况进行说明,同时制定考证凡例,以便对《丛书》中东北史地考证进行再考证。最后,总结丁谦东北史地考证的价值与不足。第二、三、四章,即对《丛书》中丁谦所考证的东北史地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再考证。在这一部分中,将丁谦考证的内容分为民族、建置、地名三类进行再考证,并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排列。在考证民族时以族系分类,在考证建置时以各卷所考府、郡、县、城进行分类,在考证地名时以各卷中的山、水、地名分类。对分类后的内容再进行细致而客观的辨析,同时结合学界其他学者的观点和考古挖掘的成果,对丁谦的考证结论进行再考证,若有丁谦考证正确的问题则予以肯定,存在争议的观点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存疑的问题则尽量解答。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丁谦考证东北史地的偏重点,对《丛书》中东北史地的研究进行概括。

张佳颖[4](2020)在《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1735-1949年间的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活动进行编年,且在编年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期,对作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如下:(1)详尽搜集1735-1949年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的原始文献,以真实可靠的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2)秉持着“考订事实”、“追溯源流”的学术态度,详细厘清西译作品的翻译情况、出版史实、译者身份等信息;(3)以“编年”为纵向主线、“纪传”为横向辅线进行编年与作品信息的完善。首先,以时间为序,按具体出版年份归纳是年的西译作品,将作品按已考证的出版年先后排列;其次,编录作品可考的详实信息,条目内容涵盖作品名称、译者及其身份、所载媒介、转译情况、发行地与出版社、相关书评、插图情况、再版情况、赞助人或赞助机构、小说类型、所依中文底本等,并对于部分较为重要作品的译者序言及书评均加以翻译,以求呈现更多有效且准确之信息;(4)以宏观的视角,将西译作品集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为编年史的历史分期的依据;(5)对该历史分期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特点加以论述,以力求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其相联系的文化谱系,以及古典小说研究视阈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与文化观,凸显古今之变。本文以期全面呈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各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轨迹,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西传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或可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多学术生长点的滋生。

王伟[5](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袁博[7](2019)在《《瑜伽师地论》音译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经音译词是音义结合的特殊外来词,它既保留了译经时外语和汉语的语音信息,又展现了外来词融入汉语时的词汇变化。唐朝时佛经翻译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前代,其中玄奘译於贞观年间的《瑜伽师地论》更是一部地位重要的大乘佛教文献,研究该论中的音译词对探索汉语史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概括来看,当下学者们对音译词的研究一方面是利用梵汉对音进行音韵学研究,一方面是从外来词角度进行词汇研究,很少从词汇学的角度对音译词进行单独研究,基於这种情况,本文以《瑜伽师地论》中所有含有音译成分的词为对象,从以下六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了《瑜伽师地论》的文本概况、国内外文献、汉译本、梵语本和异译本,并明确了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第二章按音译词的构成分类,将音译词划分为直译词和半音译半意译词两部分。直译词是全部由音译成分构成的性质比较单一的词,有语音完整未省略和语音有省略两种情况,探究直译词可帮助我们了解音译词的语音特点和规律。半音译半意译词则成分较为复杂,既有音译成分,也有意译成分。为了进一步理清这类词的特点,并且从音译成分来考察外来词的汉化过程,本文又将半音译半意译词划分为“固定”和“灵活”两大类,音译和意译紧密结合不可分离的半音译半意译词,归为“固定”一类,而音译成分既可独立使用,又能与意译成分组合的,归入“灵活”一类。第三章着眼於《瑜伽师地论》音译词的“一词多译”现象。为保证材料的丰富性和研究的充分,本章不仅探讨了《瑜伽师地论》音译词异译的成因和特点,还找出了《瑜伽师地论》音译词在玄奘以外的译本中的异译,保证了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展开对音译词的“一词多译”现象的探究。在研究论内的音译词异译的成因时,本文统计了《瑜伽师地论》八位翻译人员各自所负责部分的异译词词频,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分析了人为因素对音译词的影响。最後本文分析了宇井伯寿在其着作《瑜伽论研究》中指出的玄奘译本的问题。第四章是对玄奘音译词的理论分析,主要考察了玄奘音译词的理论“五不翻”翻译法,并且分析了“五不翻”对前人的承袭,以及後人对“五不翻”的继承发展。之後本文试图用“五不翻”翻译法归纳出五类音译词的成因,以丰富该理论的词例研究。第五章主要是归纳了部分辞书失收、见疑音译词,涉及到了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失收、见疑的音译词,同时还列举了部分日本《瑜伽师地论》专书辞典——《瑜伽师地论总索引》失收音译词。第六章结语是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通过对《瑜伽师地论》音译词的穷尽式分析,本文总结了语音对译规律和构成特点,对比分析了玄奘译本和其他译本中的异译词,归纳了玄奘音译词的理论,并考察了辞书中失收、见疑的音译词。通过上述考察,本文试图呈现一个《瑜伽师地论》音译词的概貌,丰富佛经词汇研究。

方啸天[8](2019)在《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作为近代出版业执牛耳者,在历史类书籍的出版上拥有丰硕成果,直接推动了近代史学的发展。同时,这些成果更反映出以商务印书馆为典型的出版业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关联,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也能在其中觅得线索。然而,学界涉及多零星碎语,不成篇章。有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整理近代商务印书馆在历史类出版物上的重要成绩,发掘其中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和影响,从而彰显商务印书馆的史学贡献以及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全文除绪言、结语外,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一章。第一章论述在近代主客观因素驱动下,商务印书馆具有盎然生命力与稳固的基础,与此同时,探讨近代史学在历史叙事方式上的发展需求和商务印书馆应对这种需求所做的有效实践。第二章通过阐述张元济与王云五各自领导的史籍出版道路,总结商务印书馆在整理史籍方面的成绩,并讨论这些史籍成果与近代史家间的互动反馈。第三章依据近代中西史学交汇的文化背景,叙述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出版外国史着作的变化,以及出版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与年谱的新突破,并着重论述何炳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历史类书籍上所作的贡献。第四章根据近代历史学分科分工的特点,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和“大学丛书”与这一学科发展趋势之间的联系,以及两种丛书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第五章从多元出版的角度出发,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和以《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为代表的工具书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

胡小京[9](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认为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王斐[10](2019)在《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演进 ——基于《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传教士虽对中国的盲文、手语等特殊教育内容有所研制,但较为薄弱。民国以降,大批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学者开始关注、介绍和研究特殊教育,并通过近代教育期刊展现世人。从当代中国特殊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及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看,特殊教育学术史研究的开展仍有不足,亟需研究梳理。本文突破以往学者专注于近代特殊教育事业及特殊教育史料整理的研究范畴,以民国时期两份发行近40载的教育研究类专刊——《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为依托,主要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深度考察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递嬗,管窥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面貌,揭示我国近代特殊教育研究的历史轨迹及其价值。具体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时间为轴,以研究主题、刊文特点、学人背景为点,探寻《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传播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概况及成因;第二部分是梳理两杂志对盲聋哑教育的传播、学者对盲聋哑教育的研究,揭示民国时期盲聋哑教育学术研究的演进;第三部分是爬梳两杂志中民国学者对天才教育研究的内容,探索民国时期天才教育学术研究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四部分是呈现两杂志中低能儿童教育研究的内容,以揭示民国时期低能儿童教育的观念转变、发展历程及理论价值;第五部分是揭示两杂志中民国学者对肢体残废及语言缺陷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演进。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在文化内涵、教育理念、实践观念等方面均有所拓荒。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具有丰富近代中国特殊教育文化内涵、推动近代中国特殊教育思想形成、改变社会大众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确立特殊教育在近代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奠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研究与实践基础等历史作用与价值。启示当代:特殊教育学术研究应具有国际视野,特殊教育学术研究需要多层次、多领域的学科支撑,使特殊儿童融入社会自立谋福是研究特殊教育的归宿。历史局限: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存在缺乏本土实践检验、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不系统、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特殊教育话语不统一。

二、2004年第10卷作者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第10卷作者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说明
字头索引表
前言
甲骨文字考释提要
甲骨文着录文献
参考书目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3)《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史料
    五、研究内容与价值
第一章 丁谦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第一节 丁谦及其着述
        一、丁谦的生平
        二、丁谦的着述
    第二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相关问题
        一、清末民初考据学视阈下的《丛书》
        二、版本流传
        三、叙校情况
        四、编着方式
    第三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史地问题
        一、考证的范围
        二、考证史料的筛选
        三、参引的文献情况
        四、考证凡例
        五、《丛书》的文献学价值——以对东北史地的考据为中心
        六、东北史地考证的不足
第二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民族的考证
    第一节 两汉东北诸族考证
        一、秽貊系诸族
        二、肃慎系诸族
        三、东胡系诸族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东北诸族考证
        一、秽貊系诸族
        二、肃慎系诸族
        三、东胡系诸族
    第三节 隋唐五代东北诸族考证
        一、秽貊系诸族
        二、肃慎系诸族
        三、东胡系诸族
    第四节 宋辽金东北诸族考证
        一、肃慎系诸族
        二、东胡系诸族
    第五节 明代东北诸族考证
第三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建置的考证
    第一节 两汉时期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第二节 魏晋时期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郡城县考证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府郡县考证
        三、《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考证
        四、《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五、《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城县考证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二、《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府城考证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州城考证
    第四节 金朝时期
第四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地名的考证
    第一节 两汉时期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第二节 魏晋时期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的地名考证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三、《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地名考证
        二、《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地名考证
    第四节 《丛书》第二集中的东北水名考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表格索引
    丁谦着述集补
        一、高句丽国有二考
        二、辽上京临潢府考
        三、曹廷杰金上京会宁府考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上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1735-1949)
下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研究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西译作品数量与涉猎内容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与西译形式
        一、同一译本多次转译
        二、小说中诗歌的翻译
        三、其他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高峰期与低潮期
        第一节 高峰期与低潮期的特征概述
        一 低潮期(1735-1827 年)
        二 高峰期(1885-1949 年)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促进
        一 低潮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二 高峰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推动
        一 低潮期
        二 高峰期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载体的多样性
        第一节 从单行本到期刊杂志
        一 单行本
        二 期刊杂志
        三 单行本与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从依附于介绍性书籍到古典小说译文选集
        一 两种载体形式的流变过程及原因
        二 专门的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特点及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译者研究
        第一节 译者及其西译作品数量统计
        一 译者身份
        二 通晓多国语言的汉学家
        三 各国汉学活动的推进
        第二节 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定位
        一 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画
        二 学习中文的有效教材
        三 利用中国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
        四 窥探中国人内心状态的渠道途径
        五 宣扬宗教的辅助资料
        六 负面化中国形象
        七 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性
        第三节 译者的翻译观念与实践
        一 改编
        二 删减
        三 遵循原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735-1949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情况一览表
致谢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瑜伽师地论》音译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本概况
    第二节 音译词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版本综述
    第四节 研究对象、价值、目的、方法
第二章 音译词的构成
    第一节 直译词
    第二节 半音译半意译词
第三章 音译词的异译词
    第一节 内部异译词
    第二节 外部异译词
    第三节 玄奘译本的问题
第四章 玄奘音译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玄奘的音译理论
    第二节 按“五不翻”分类音译词
第五章 辞书失收、见疑音译词
    第一节《佛学大辞典》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瑜伽师地论总索引》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瑜伽师地论》音译词表
附录二 异译词对照表

(8)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成长环境及近代史学发展需求
    第一节 作为新式出版平台的有利环境
        一、新式学堂的兴起
        二、传统书业的没落
        三、上海地区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
    第二节 近代史学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历史叙事方式的改变
        二、商务印书馆新编历史教科书的有效实践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第一节 早期史籍出版意识的变化
        一、出版史籍的殷鉴救亡意识
        二、自觉保存古代史学成果的意识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史籍出版双轨及其史学价值
        一、张元济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二、王云五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三、商务印书馆出版史籍与史家反馈互动
第三章 中西交汇下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外国史着作出版的不断成熟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人物传记出版上新的突破
        一、《少年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二、《中国史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第三节 何炳松与商务印书馆历史类书籍的出版
        一、何炳松重视西洋史学着述的出版方向
        二、何炳松主编《史地小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第四章 分科分工下的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史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一、出版《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史学酝酿
        二、《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组稿与来源
        三、《中国文化史丛书》史学价值及意义
    第二节 “大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一、出版“大学丛书”的前期酝酿
        二、“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质量的两重保证
        三、“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的高质量
        四、“大学丛书”的史学意义
第五章 杂志、工具书的出版及其史学贡献
    第一节 《东方杂志》及其史学价值
        一、史学史及史学方法研究类成果
        二、中国史研究类成果
        三、世界史研究类及其他成果
        四、《东方杂志》的史学意义
    第二节 出版工具书及其史学价值
        一、《中国人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演进 ——基于《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特殊教育
        (二)民国时期
        (三)学术研究
    四、相关研究
        (一)特殊教育思想理论学术史的研究
        (二)特殊教育内容的学术史研究
        (三)《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与近代特殊教育学术史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两本杂志同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概貌
    一、两杂志刊发特殊教育文章概况及其转型
        (一)文章特征与刊文时间的变化及原因
        (二)各残障类型研究的比重、时间分布及原因
        (三)两杂志刊发特殊教育文章及残障类型研究的转型
    二、两杂志刊发特殊教育文章的学人背景及其转型
        (一)杂志初创至1921 年间的学人背景及特征
        (二)1922至1949 年间的学人背景及特征
        (三)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学人背景的转型
第二章 盲聋哑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一、两杂志对盲聋哑教育的传播
        (一)传播国内盲聋哑教育的内容
        (二)传播国外盲聋哑教育的内容
    二、盲聋哑儿童的病因及分类研究
        (一)盲聋哑儿童的病因
        (二)盲聋哑儿童的分类
    三、盲聋哑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逐步确立“化分利为生产,变消极为积极”的教育目的
        (二)普通文化课与职业技能课并重的课程设置模式
        (三)盲聋哑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四)盲聋哑教育的教授方法
    四、盲聋哑教育学术研究的嬗变
        (一)由传播盲聋哑教育转为研究盲聋哑教育
        (二)研究群体由少及多,研究内容由浅及深
第三章 天才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一、两杂志对天才教育的传播
        (一)天才的身心智力及学习特征的介绍
        (二)天才教育设施或实施计划简介
    二、天才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介绍
        (一)天才儿童的定义及心理特征的“偏颇”观点
        (二)天才儿童心理特征的科学探索成果
        (三)天才儿童的生理特征
    三、天才儿童教育的内容
        (一)天才教育思想形成的动因
        (二)天才儿童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天才教育的教学方法
        (四)天才儿童教育的师资要求
        (五)天才儿童的生活适应及职业教育问题
    四、天才教育学术研究的演进
        (一)传播力度由弱到强,学术研究不断深化
        (二)教育观念走向科学,研究内容由点及面、由理论走向实践
第四章 低能儿童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一、两杂志对低能儿童教育的传播
        (一)低能儿童的分类及安置
        (二)低能儿童智力缺陷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
    二、低能儿童的特征研究
        (一)低能儿童的心理特征
        (二)低能儿童的生理特征
        (三)低能儿童的学习特征
    三、低能儿童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融入社会、自足自制公民的教育目的
        (二)低能儿童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低能儿童教育的课程设置
        (四)低能儿童教育方法
        (五)低能儿童教育教师的预备
    四、低能儿童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
        (一)由“无能”到“可教”的教育理念转变
        (二)实施符合其身心发展特征的适宜教育思想形成
第五章 肢体残废及语言缺陷儿童教育学术研究内容及其演进
    一、肢体残疾儿童教育学术研究内容
        (一)肢体残废儿童的分类及身心特点
        (二)肢体残废儿童的教育内容
    二、语言缺陷儿童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口吃及嗫嚅的分类及成因
        (二)语言缺陷儿童的矫治
        (三)语言缺陷儿童的教育
    三、肢体残废及语言缺陷儿童教育学术研究的递嬗
        (一)肢体残废教育研究从无到有,教育理念初步形成
        (二)语言缺陷儿童从归入聋哑教育转为普通教育与专业训练结合..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演进概况
    二、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历史作用
        (一)丰富了近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文化内涵
        (二)推动近代特殊教育的理念从“人道主义”走向“教育大众化”
        (三)促使近代特殊教育实践由“宗教慈善主持”转向“国家办理”
    三、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历史价值
    四、民国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当代启示
        (一)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应具备国际视野
        (二)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需要多领域、多层次的学科支撑
        (三)使特殊儿童“融入社会、自立谋福”是研究特殊教育的归宿
    五、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2004年第10卷作者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D]. 尤梓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3]《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D]. 周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D]. 张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瑜伽师地论》音译词研究[D]. 袁博.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8]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D]. 方啸天. 扬州大学, 2019(02)
  •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学术研究之演进 ——基于《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的考察[D]. 王斐.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2004 年第 10 卷作者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