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导电性演示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谢云蕊[1](2021)在《磁光功能化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组装及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纳米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光电磁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多功能特性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材料在电磁屏蔽、柔性纳米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了确保光电磁多功能纳米材料中各功能既相互独立又高度集成,在设计材料时需要避免各功能之间的不利相互影响,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从而有效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有害相互影响,获得优异的多功能特性。开发结构新颖且性质优异的光电磁多功能材料,对多功能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中首先提出了微观分区与宏观分区相结合的设计策略,设计并采用电纺技术制备了一维纳米带、纳米纤维、Janus纳米带和Janus纳米纤维,并以其作为微观构筑单元组装了然后将其组装为具有特殊宏观结构的新型Janus膜和多种衍生的三维Janus管。利用Janus材料的结构优势,不仅在微观上明显降低了不同功能特性之间的有害相互影响,又在宏观上实现了各向异性导电、荧光和磁性的集成。分别以Janus纳米带和Janus纳米纤维为构筑单元制备了导电-荧光双功能Janus纳米带阵列和碳纳米管(CNTs)掺杂的荧光Janus纳米纤维膜,并进一步制造了两种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对材料的形貌、结构、性质以及TENG的电学输出性能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微观分区与宏观分区相结合的设计策略,采用并行电纺技术制备的Janus纳米带作为微观构筑单元构筑了导电-荧光层和磁性-荧光层,成功组装了具有上下结构的各向异性导电-磁性-荧光Janus膜(CML Janus膜)。利用特殊的Janus纳米带实现了微观分区,将不同的功能物质限域于在自己的功能区内,降低了不同功能之间的有害影响,确保CML Janus膜具有较高的导电各向异性;Janus膜结构实现了宏观分区,进一步降低了不同功能之间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各向异性导电、可调磁性和红、绿荧光多功能特性的高度集成,这种微观分区与宏观分区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可以推广组装其它多功能材料。2.受鲁比克方块(魔方)的启发,提出了多功能材料的模块化结构与设计思想。采用电纺技术制备了不同的微观构筑单元并组装为不同的功能模块,成功制造了四模块结构各向异性导电-磁性-荧光Janus膜(4M-EFM Janus膜)和多模式各向异性导电-磁性-荧光Janus膜(MCML Janus膜)。材料的模块化结构和Janus结构实现了不同功能模块的集成与宏观的功能分区,同时通过对不同功能模块进行合理的微观设计,实现了不同功能的微观分区并有效降低了不利的相互影响,获得了较高的导电各向异性、可调的磁性和荧光。模块化设计思想提供了一种柔性设计理念与制造手段,通过调控不同模块的组成、数量、排列方式与方向等参数,可以获得多种性能优异的多功能材料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3.基于模块化结构和Janus结构的特点与优势,利用电纺技术制备了纳米纤维和Janus纳米带作为微观构筑单元并进一步构筑了不同的功能模块,成功制造了三模块结构各向异性导电-磁性-荧光Janus膜(3B-CML Janus膜)和半双各向异性导电-磁性-荧光Janus膜(SCMF Janus膜)。不同的微观构筑单元、宏观的模块结构和Janus结构实现了材料中不同功能特性之间既高度集成又相互独立。将所制备的柔性二维Janus膜通过不同的卷曲策略成功构筑了三维Janus管状材料,在同一材料中实现了零维的纳米粒子、一维的微观构筑单元、二维的Janus膜和三维的Janus管的高度集成。这类材料在柔性纳米器件、摩擦纳米发电机、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4.基于Janus结构材料的结构特点与优势,分别采用并行电纺技术和单轴电纺技术构筑了导电-荧光Janus纳米带阵列(JNA)和PVDF/PVP复合纤维膜,并首次将其制造为荧光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JNA)。JNA可以同时作为TENG-JNA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捕获层,Cu电极作为电荷收集层,电路负载为电荷储存层。JNA的微观构筑单元为[PANI/CNTs/PMMA]//[Tb(BA)3phen/PMMA]Janus纳米带,利用Janus纳米带的结构不对称性,既实现了电荷产生层和电荷捕获层在同一材料中的集成;也实现了导电功能物质和荧光功能物质的微观分离,使TENG-JNA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学输出性能和绿色荧光。TENG-JNA获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6.2μA,最大输出电压为155 V并具有良好的输出稳定性。TENG-JNA的成功构筑不仅推动了导电-荧光Janus纳米材料在TENG领域的应用,也为TENG的新型构筑单元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材料和技术支撑。这种设计理念和构造技术可以推广制造其他TENG。5.为了进一步发挥Janus结构材料在构筑TENG方面的优势,采用并行电纺技术和单轴电纺技术分别构筑了[CNTs/PVDF/PVP]//[Eu(TTA)3(TPPO)2/PVDF/PVP]Janus纳米纤维膜(JNM)和PMMA纳米带阵列并组装为TENG(TENG-JNM)。JNM同时作为TENG-JNM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捕获层,Cu电极为电荷收集层,电路负载为电荷储存层。通过引入适量的碳纳米管(CNTs),增加了PVDF中β晶相的含量和JNM的柔性,再利用Janus纳米纤维的不对称结构实现了荧光物质与深色的CNTs的微观分离,也实现了电荷产生层和电荷捕获层在JNM中的集成,使TENG-JNM同时具有较强的红色荧光和较高的电学输出性能。TENG-JNM的最大输出电流为22.4μA,最大输出电压为353 V。利用Janus纳米纤维的特殊分区结构,既保证TENG具有明显提高的输出性能,又使TENG同时具有疏水、柔性、轻量等优异性能,TENG-JNM在柔性器件和电子皮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谢亮[2](2021)在《化学师范生PCK的发展研究 ——基于化学教学论课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范生PCK的发展是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发展师范生PCK是师范生培养的核心任务。化学教学论课程是化学师范生PCK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化学教学论课程来研究师范生PCK的发展情况,旨在发现师范生化学教学论课程后其PCK的发展情况,从而为促进师范生PCK发展提出建议,并为后续师范生培养的相关选修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以及职后新手教师PCK的发展起点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师范生PCK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学取向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评价知识以及教学策略知识,并根据师范生学习特点对这些PCK要素的内涵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了师范生PCK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全面评价刻画师范生PCK发展情况,本研究基于PCK评价指标体系,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从认知发展、应用发展以及结构发展三个不同视角,对师范生经过化学教学论课程学习的PCK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为了评价师范生PCK认知发展情况,本研究开发了李克特量表式PCK测查问卷,经过因素分析,成功萃取出包括全部PCK要素的6个因子(其中教学策略知识分为两个因子:一般教学策略知识和化学特定内容主题教学策略知识);分析显示本研究开发的PCK测查问卷的信效度较高;研究运用该PCK测查问卷选择4个教学班的师范生(有效样本为246名师范生),测查了师范生在课程学习前后对自身PCK的认知情况。测查结果表明,师范生PCK的认知发展较好。课程学习之后,师范生自我评价对PCK五个维度——教学取向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评价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的认知均较课程学习之前有了显着提升,这为后续师范生PCK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次,本研究对师范生PCK各要素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的表现水平进行了划分,选择一个教学班(有效样本53人),进一步结合学生深入访谈,对师范生在课程学习前后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评分,并应用Rasch模型对师范生PCK应用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师范生PCK的应用水平得到有效发展,但发展不够均衡,课程学习之前,师范生PCK整体处于1水平,师范生不具有或具有很少的PCK,课程之后,师范生PCK整体处于2水平,师范生具有基本的PCK,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运用PCK各要素到教学设计中。师范生PCK要素发展不够均衡,其中教学策略知识和课程知识发展较好,教学取向知识、学生知识以及评价知识发展不够完善。此外,各二级维度要素发展也不均衡。再次,本研究采用PCK地图工具,选择8名师范生,对师范生的PCK各要素的结构、关联及特点进行了深描分析。研究发现,师范生PCK的结构关联基本建立,但关联的稳定性和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教学策略知识和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最强,稳定性也最好,师范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此外,学生知识与这两个要素间的关联也较强,表现为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因素。然而,评价知识和教学取向知识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联较弱,而且不稳定;教学取向知识和评价知识是师范生发展的难点,师范生在不同内容主题中的教学取向差异较大,表现不稳定,师范生对于取向知识的掌握尚处于机械模仿应用阶段。此外,师范生在评价知识方面表现明显薄弱,评价维度主要是知识维度,且评价次数少,评价方法单一。基于研究发现与结论,论文对师范生PCK的发展以及当前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提出了建议。最后,论文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钟楠楠[3](2021)在《POE教学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文中认为POE教学策略包括“预测”“观察”“解释”三个环节,强调从问题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实验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释能力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强调,应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具有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将POE教学策略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参与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发展创新精神。为促进POE教学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中的实验内容为研究对象,借助内容分析法,分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梳理其对该主题实验教学的要求;根据POE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结合教材实验,归纳POE教学策略三个环节的特点;分析2018-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总结高考对POE教学策略各环节中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特点。在以上三方面的指导下,提出将POE教学策略应用于该主题化学实验教学时各环节的教学原则。在大连市第A高中实习期间,将教学原则应用于教学实践,借助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纸笔测试法,从学生反馈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获得教学实践结果。结果表明,将POE教学策略应用于“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的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一线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张广举[4](2021)在《初中生“酸碱盐”学习认知障碍诊断研究》文中提出认知障碍是指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下,智力没有缺陷的学生,在获得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过程中受到的阻碍或阻碍学生进一步获得能力的知识。“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分化点,对“酸碱盐”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消除,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将学生的认知障碍划分为言语信息认知障碍、智慧技能认知障碍以及元认知障碍。通过文献阅读、前期问卷调查和访谈,编制了《初中生“酸碱盐”学习认知障碍诊断问卷》,并对来自H省市级、县级和乡镇中学的70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诊断。运用SPSS19.0和Excel2016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处理。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整体来看,学生在“酸碱盐”学习时存在着中等程度的认知障碍(2)在知识维度各一级维度,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学生存在着轻度的言语信息认知障碍,包括中度的符号(名称)认知障碍、轻度的事实(命题)以及有组织的知识认知障碍;中等程度的智慧技能认知障碍,包括中度的具体性概念、定义性概念、问题解决认知障碍以及严重程度的规则原理障碍;严重程度的元认知障碍,主要包括严重程度的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知识以及元认知监控认知障碍(3)在认知过程维度,存在着轻度的记忆、理解障碍,中等程度的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障碍(4)不同学校类型和性别的学生认知障碍存在差异。市级中学与县级中学、乡镇中学的学生的认知障碍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的认知障碍存在显着性差异(5)初中生“酸碱盐”学习认知障碍的成因主要来源于教师、学生和知识特点。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对某类知识的重视程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认知和元认知发展水平、直觉思维和思维定式;知识方面的因素有:教材对某种知识的编排和描述、“酸碱盐”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基于学生表现出来的认知障碍及成因的探查,提出教学建议:(1)正视言语信息知识,挖掘言语信息知识的教学价值(1)教师要因势利导,变“望文生义”为“顾名思义”(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物质性质的学习,构建知识网络(2)立足学生的分类观和微粒观的培养与发展,消除学生的概念认知障碍(1)调整教学顺序,消除酸碱性与酸碱溶液关系的认知障碍(2)提供原型,结合导电性实验与化学史,明确酸、碱、盐的微观定义(3)充分认识元认知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1)显性与隐性手段双管齐下,传授元认知知识(2)提供具体的元认知监控方法,提高学生元认知监控水平(3)激发学生兴趣,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元认知体验。
王玲[5](2021)在《初中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的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科学素养”、“素质教育”等理念的不断强化深入,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贯彻落实化学教育理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赋予了化学灵魂,塑造了其完整性。实验在化学学科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素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化学实验不能作为响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空口号。城乡差距、资金投入、落实程度等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制约着化学实验教学的进程,不可否认,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因此,改善实验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别人的先进教育模式,而是要结合实际加以完善,实现本土化。反思总结,在行动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初中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对教师、学生关于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方面进行初步了解;第四部分主要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为例,围绕教科书,结合各学科间的联系,对现有的中学化学实验进行了分类,以部分课堂教学为例,通过改进和创新,设计了一些可行的具有普适性的实验,实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整合统一,以供参考。第五部分是笔者分析近几年的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卷(化学),根据考试的命题趋势,结合课程标准,针对性地提出复习建议。最后,对此次研究进行了反思、总结和展望。本文以安庆某县城四所中学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课堂实践、测验法、个别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希望能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以便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尹悦[6](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叶佩佩[7](2020)在《基于微粒观的“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电解质的电离"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存在形式,学会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微粒观"的重要途径。以"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为例,从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角度进行教学分析,结合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对基于微粒观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更好地突显学科概念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李素玲[8](2020)在《自制演示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教学实践与成效的研究 ——以电学部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建立以及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实验。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并以演示实验为检验标准。自制演示教具由于其简便易用、生动活泼的特点,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容易理解身边的物理规律,同时可以改善实验室器材的不足,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设计制造自制演示教具并在教学中应用实践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内容进行自制演示教具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自制演示教具的相关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对自制演示教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理论梳理,给出了自制演示教具制作、设计和相关教育理论基础。在阅读大量文献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下,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自制演示教具的研究现状,基于相关教育理论,并与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2、初中物理实验中自制演示教具及其教学的调查研究:为了解初中学校使用自制演示教具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九江市初中的演示实验和使用自制演示教具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学使用自制演示教具的情况很不乐观,梳理出其存在的问题。3、自制演示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教学实践与成效的研究:据初中的电学演示实验内容以及结合笔者的教具开发经验,进一步总结了自制演示教具开发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制作流程。以此为基础,对笔者制作的“奇妙的导电”、“手摇发电机”、“保险丝作用演示器”等部分电学演示教具进行案例设计。同时在电学教学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应用,通过在九江市某初中选取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在一个班级将自制演示教具应用于教学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级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作为对照班。经实际应用一学期后,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随堂测试、课堂表现、学业成绩和学生反馈,发现自制演示教具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等方面有显着成效。通过研究发现:自制演示教具的开发和使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自制演示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希望给广大一线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自制演示教具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李瑜珏[9](2020)在《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核心素养”一词替代了三维目标出现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2017》)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蕴含化学特有的认识角度,必然成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策略与途径。如何用好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教案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论文以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以下简称19版)中的实验部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为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两大部分。实验教学设计部分在梳理国内外核心素养新理念蕴含不同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外、旧版教科书实验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依据认知理论、班杜拉学习理论、新教材编排设计探究了高中实验教学策略,对教材中的四类实验(实验、探究、实验活动、研究与实践)进行进阶式设计,在案例中体现了“培养学生素养”的理念,达到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素养的要求。实践应用部分选择了抚州市某所中学高一两个班级作为教学实践对象开展了案例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践活动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显着的提高,同时教师必须熟知实验内涵,深挖实验蕴含的素养元素才能有效的进行实验素养教学。
杨华蕊[10](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化学四重表征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化学研究的深入,三重表征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化学学习的需要,为了使学生能够定量的理解化学知识,四重表征在三重表征的基础上增加了曲线表征。四重表征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化学核心素养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定量地理解化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当前,研究四重表征的案例相对较少,数据缺乏效度,将两种理论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案例则更缺乏。因此,本课题提出四重表征、化学核心素养与具体教学设计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本论文通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需要,从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紧接着论述化学核心素养和四重表征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两个理论的内涵和研究现状,以期从相关理论中得到启发。接下来着重对教师、学生和课堂三个主体进行调查,通过设置问卷、访谈提纲和听课记录表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探明教师和学生对两种理论的认识,找出深入研究教学设计的突破口。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过程,针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四重表征的设计,尝试将四重表征和化学核心素养的特点融入教学设计中,从而设计了“离子反应”、“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化学能与热能”、“弱电解质的电离”四个具有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四重表征的教学设计。在实习期间,本人实施了“离子反应”、“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两个教学实践,也完成相应的教学实录和学生访谈,通过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不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四重表征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从四重表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知识点,从而内化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2)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物质导电性演示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质导电性演示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磁光功能化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组装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纺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1 电纺技术概述 |
1.1.2 电纺技术的应用 |
1.1.3 电纺技术的改进 |
1.2 光电磁多功能纳米材料的研究 |
1.2.1 光电磁多功能纳米材料概述 |
1.2.2 功能物质的选择 |
1.2.3 光电磁多功能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 |
1.3 Janus纳米材料的研究 |
1.3.1 Janus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 宏观Janus膜的结构设计 |
1.3.3 微观Janus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 |
1.4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
1.4.1 摩擦纳米发电机概述 |
1.4.2 基于纳米材料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量色散谱(EDS)分析 |
2.3.3 光学显微镜(OM)表征 |
2.3.4 荧光性质分析 |
2.3.5 导电性质分析 |
2.3.6 磁性分析 |
2.3.7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电学输出性能表征 |
2.3.8 膜厚表征 |
第3章 上下结构Janus膜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上下结构Janus膜的设计与组成 |
3.3 实验部分 |
3.3.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3.3.2 Tb(BA)_3phen和 Eu(BA)_3phen的制备 |
3.3.3 油酸包覆的Fe_3O_4NPs的制备 |
3.3.4 目标产物(CML Janus膜)及对比样的构筑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形貌和结构分析 |
3.4.2 荧光性质分析 |
3.4.3 导电性质分析 |
3.4.4 磁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块化结构Janus膜的构筑及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块化结构Janus膜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4.2.1 模块化结构Janus膜的设计与组成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MCML Janus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4.3.1 MCML Janus膜的设计与组成 |
4.3.2 MCML Janus膜的构筑 |
4.3.3 MCML Janus膜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维 Janus膜和三维Janus管的制造及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二维Janus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2.1 二维Janus膜的设计与组成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三维Janus管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4 SCMF Janus膜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
5.4.1 SCMF Janus膜的设计与组成 |
5.4.2 SCMF Janus膜的构筑 |
5.4.3 SCMF Janus膜的性质分析 |
5.5 基于SCMF Janus膜衍生的Janus管的构筑及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Janus纳米带阵列荧光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组装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荧光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设计 |
6.3 实验部分 |
6.3.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Tb(BA)_3phen的制备 |
6.3.2 荧光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组装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形貌和结构分析 |
6.4.2 输出性能研究 |
6.4.3 荧光性质分析 |
6.4.4 柔性和疏水性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Janus纤维膜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造与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设计 |
7.3 实验部分 |
7.3.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7.3.2 Eu(TTA)_3(TPPO)_2的制备 |
7.3.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组装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形貌和结构分析 |
7.4.2 输出性能研究 |
7.4.3 荧光性质分析 |
7.4.4 柔性和拉伸性能研究 |
7.4.5 疏水性和透气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及创新点 |
8.1.1 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化学师范生PCK的发展研究 ——基于化学教学论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国家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2 发展师范生PCK是师范生培养的核心任务 |
1.3 化学教学论课程学习是化学师范生PCK发展的重要途径 |
2 文献综述 |
2.1 PCK内涵的发展 |
2.2 PCK结构的演变 |
2.3 PCK的表征和测查方法 |
2.4 PCK发展研究 |
2.5 已有的研究启示 |
3 研究计划 |
3.1 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理论建构 |
4.1 PCK的构成要素及内涵界定 |
4.2 PCK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化学教学论课程设置 |
5 师范生PCK认知发展研究 |
5.1 PCK量表的编制 |
5.2 测查对象 |
5.3 测查结果分析 |
6 师范生PCK应用发展研究 |
6.1 PCK表现水平的划分 |
6.2 测查对象 |
6.3 评分方法及评分者一致性检验 |
6.4 测查的信效度检验 |
6.5 测查结果分析 |
7 师范生PCK的结构发展探查 |
7.1 研究对象 |
7.2 PCK地图分析工具及分析过程 |
7.3 测查结果分析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教学建议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PCK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PCK地图编码 |
研究生学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POE教学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课标与高考的要求 |
2.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
3.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 |
(二)研究意义 |
1.对学生的意义 |
2.对教师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1.化学实验教学 |
2.POE教学策略 |
(二)研究现状 |
1.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2.POE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情境认知理论 |
3.观察渗透理论 |
4.概念转变理论 |
三、POE教学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一)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要求 |
1.强化学生实验活动 |
2.注重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
3.提出学业要求,优化教学目标 |
4.注重实证与推理、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
(二)POE教学策略的特点 |
1.预测环节 |
2.观察环节 |
3.解释环节 |
(三)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对POE教学策略各环节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
1.高考对预测环节实验能力的考查 |
2.高考对观察环节实验能力的考查 |
3.高考对解释环节实验能力的考查 |
(四)POE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教学原则 |
1.预测环节的教学原则 |
2.观察环节的教学原则 |
3.解释环节的教学原则 |
四、POE教学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
(一)教学实践案例 |
1.电解质的电离 |
2.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
(二)教学实践分析 |
1.学生反馈 |
2.教师评价 |
五、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课堂兴趣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期末测评试卷 |
致谢 |
(4)初中生“酸碱盐”学习认知障碍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从学科的角度,丰富了认知障碍的理论研究 |
1.1.2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改善学生学习效果 |
1.1.3 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
1.2 研究现状 |
1.2.1 认知障碍研究现状 |
1.2.2 “酸碱盐”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问题的确定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调查法 |
2 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认知障碍 |
2.1.2 化学学科认知障碍 |
2.1.3 “酸碱盐”认知障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2.2.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2.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版)》“酸碱盐”相关内容分析 |
3 研究过程 |
3.1 前期调查与访谈 |
3.1.1 “酸碱盐”学习情况调查 |
3.1.2 教师访谈 |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1 问卷分析框架的确定 |
3.2.2 问卷内容的确定 |
3.3 问卷信效度检验 |
3.3.1 信度的检验 |
3.3.2 效度的检验 |
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5 数据处理 |
4 初中生“酸碱盐”认知障碍诊断结果及分析 |
4.1 整体结果分析 |
4.1.1 认知障碍程度的划分 |
4.1.2 “酸碱盐”认知障碍整体分析 |
4.2 各维度认知障碍结果与分析 |
4.2.1 言语信息认知障碍结果与分析 |
4.2.2 智慧技能认知障碍结果与分析 |
4.2.3 元认知认知障碍结果与分析 |
4.3 “酸碱盐”认知障碍的差异性分析 |
4.3.1 不同性别学生各维度认知障碍差异性分析 |
4.3.2 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各维度认知障碍差异分析 |
5 初中生“酸碱盐”学习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1 言语信息知识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1.1 符号(名称)知识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1.2 事实(命题)知识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1.3 有组织的知识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2 智慧技能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2.1 具体性概念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2.2 定义性概念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2.3 规则(原理)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5.2.4 问题解决认知障碍成因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初中生“酸碱盐”学习时在不同维度存在不同认知障碍 |
6.1.2 不同类型的学生“酸碱盐”认知障碍存在差异 |
6.1.3 初中生“酸碱盐”学习认知障碍的成因来源于教师、学生和知识 |
6.2 教学建议 |
6.2.1 正视言语信息知识,挖掘言语信息知识教学价值 |
6.2.2 立足学生的分类观和微粒观的培养与发展,消除学生的概念认知障碍 |
6.2.3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
7 反思与展望 |
7.1 反思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酸、碱、盐”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生“酸碱盐”认知障碍诊断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三 初中生“酸碱盐”认知障碍诊断问卷 |
后记 |
(5)初中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的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研究意义 |
1.3.2 实践研究意义 |
1.3.3 学生角度 |
1.3.4 教师角度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法 |
1.4.2 访谈调查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研究概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化学科学实验 |
2.1.2 化学实验教学 |
2.2 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 |
2.2.1 教育学理论基础 |
2.2.1.1 生本课堂 |
2.2.1.2 教育现代化理论 |
2.2.2 心理学理论基础 |
2.2.2.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化学实验的功能 |
2.3.1 化学实验的认识论功能 |
2.3.2 化学实验的方法论功能 |
2.3.3 化学实验的教学论功能 |
2.4 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
第三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对象 |
3.2 问卷调查 |
3.2.1 教师问卷 |
3.2.2 学生问卷 |
3.3 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1 化学实验室的配置情况 |
3.3.1.2 学校化学实验员配置情况及统计 |
3.3.1.3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设的情况统计与分析 |
3.3.1.4 影响实验顺利开展的因素 |
3.3.1.5 化学教师对当前化学学科处境及对教师培训的看法 |
3.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2.1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
3.3.2.2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喜欢程度 |
3.3.2.3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
3.3.2.4 学生完成家庭实验的情况 |
第四章 实验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
4.1 实验的分类 |
4.2 实验教学设计 |
4.2.1 设计深度参与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 |
4.2.2 布置有目的性的趣味家庭小实验 |
4.2.3 开展探究性的实验 |
第五章 试卷实验题分析,引领化学实验教学方向 |
5.1 试题的导向功能 |
5.1.1 电解水实验 |
5.1.2 气体收集方法 |
5.2 试题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 |
5.3 新变化可能是新的命题规范和标准 |
5.4 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反思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3 研究展望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问卷调查 |
附录2 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3 家庭实验量表(评价制度化、评价标准) |
附录4 酸碱盐思维导图 |
附录5 2020 年安徽省中考试卷(化学) |
(6)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教科书 |
1.3.2 电磁学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
2.3.1 课时安排 |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
6.1.1 宏观层面 |
6.1.2 中观层面 |
6.1.3 微观层面 |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
6.2.1 外部影响因素 |
6.2.2 内部影响因素 |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微粒观的“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背景 |
2 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分析 |
2.1 分析教学内容 |
2.2 设计教学思路 |
3 基于“微粒观”的“电解质的电离”教学 |
3.1 环节1: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
3.2 环节2:实验探究,建构概念 |
3.3 环节3:把握内涵,完善概念 |
3.4 环节4:迁移应用,表达概念 |
4 教学反思 |
4.1 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
4.2 注重开展推理活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
4.3 发挥知识功能价值,建构学科基本观念 |
(8)自制演示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教学实践与成效的研究 ——以电学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价值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具 |
2.1.2 自制演示教具 |
2.1.3 教学成效 |
2.2 自制演示教具的研究价值 |
2.2.1 自制演示教具的价值 |
2.2.2 自制电学演示教具的价值 |
2.3 教育理论基础 |
2.3.1 心理发展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认知—发现理论 |
3 自制演示教具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的编制 |
3.2.1 问卷调查的编制 |
3.2.2 访谈内容的编制 |
3.3 调查问卷与访谈分析 |
3.3.1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3.3.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3.3.3 教师和学生访谈分析 |
3.4 调查问卷与访谈总结 |
3.4.1 教师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
3.4.2 学生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
4 自制演示教具的设计、制作及应用 |
4.1 自制电学演示教具的设计 |
4.1.1 自制电学演示教具的设计原则 |
4.1.2 自制电学演示教具的设计方法 |
4.2 电学演示教具的制作 |
4.3 自制电学演示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
4.3.1 在导入新课环节中的应用 |
4.3.2 在新课讲授环节中的应用 |
5 自制演示教具的课堂实践研究 |
5.1 实践研究 |
5.1.1 研究对象 |
5.1.2 实践过程 |
5.2 实践案例分析 |
5.2.1 教学案例一:奇妙的导电 |
5.2.2 教学案例二:手摇发电机 |
5.2.3 教学案例三:保险丝作用演示器 |
6 自制演示教具的教学成效研究 |
6.1 实践结果 |
6.1.1 随堂测试 |
6.1.2 课堂表现 |
6.1.3 学业成绩 |
6.1.4 学生反馈 |
6.2 自制演示教具在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
6.2.1 调试改进结构,完善自制演示教具 |
6.2.2 明确设计构思,加强自制演示教具的实用性 |
6.2.3 探索发展规律,将自制演示教具改成探究实验 |
6.2.4 激发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参与自制演示教具的开发 |
6.3 地方自制演示教具开展的建议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结论 |
7.1.2 创新处 |
7.1.3 不足之处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九江初中关于演示实验和自制演示教具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一九江初中关于演示实验和自制演示教具使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三 访谈实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实验教学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化学教材实验对比 |
2.1 国外教材实验研究 |
2.1.1 美国教材实验研究 |
2.1.2 日本教材实验研究 |
2.2 新旧教材实验对比 |
2.2.1 内容变化 |
2.2.2 编写变动 |
2.2.3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2 班杜拉学习理论 |
3.3 实验的编排设计理念 |
第四章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
4.1 实验的功能 |
4.1.1 认知功能 |
4.1.2 探究与创新功能 |
4.1.3 指导功能 |
4.2 实验教学设计的原则 |
4.2.1 科学性 |
4.2.2 可行性 |
4.2.3 启发性 |
4.2.4 安全性 |
4.3 实验教学设计的步骤 |
4.3.1 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
4.3.2 问题设计 |
4.3.3 实验设计主体 |
4.3.4 实验教学操作 |
4.3.5 评价 |
4.4 四类实验的教学设计 |
4.4.1演示实验 |
4.4.2探究实验 |
4.4.3 研究与实践 |
4.4.4 实验活动 |
第五章 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
5.1 胶体的性质 |
5.2 利用覆铜板制作图案 |
5.3 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 |
5.4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的溶度的溶液 |
5.5 小结 |
第六章 实验教学实践及评价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方法 |
6.3 问卷编制及实验活动评价 |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4.1 化学实验的认知(1-3) |
6.4.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6.4.3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
6.4.4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6.4.5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7-9) |
6.4.6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
6.4.7 实验能力(7-9) |
6.4.8 总结 |
6.5 化学实验活动 |
6.5.1 预测能力 |
6.5.2 设计实验 |
6.5.3 进行实验 |
6.5.4 数据分析 |
6.5.5 小组合作 |
6.5.6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和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化学四重表征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缘由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2 化学核心素养和四重表征的研究概述 |
2.1 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
2.2 高中化学四重表征的理论分析 |
2.3 化学四重表征研究现状分析 |
3 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化学四重表征的高中生思维情况调查 |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工具设计 |
3.4 教学实践前期调查结果与分析 |
4 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化学四重表征的案例研究 |
4.1 教学案例一——离子反应(第1课时) |
4.2 教学案例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
4.3 教学案例三——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 |
4.4 教学案例四——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案例教学后的访谈结果 |
5.2 学生后测问卷调查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学生后测成绩数据处理及分析 |
6 研究结果及建议 |
6.1 研究结果 |
6.2 反思 |
6.3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课堂观察记录表 |
二、教学过程中对一线教师、学生的访谈记录表 |
三、学生问卷(前测) |
四、学生问卷(后测) |
五、必修一中四重表征适用范围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物质导电性演示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光功能化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组装及特性研究[D]. 谢云蕊.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2]化学师范生PCK的发展研究 ——基于化学教学论课程[D]. 谢亮.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POE教学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D]. 钟楠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初中生“酸碱盐”学习认知障碍诊断研究[D]. 张广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初中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的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D]. 王玲.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6]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7]基于微粒观的“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与实践[J]. 叶佩佩. 化学教学, 2020(07)
- [8]自制演示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教学实践与成效的研究 ——以电学部分为例[D]. 李素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9]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 李瑜珏.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10]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化学四重表征的案例研究[D]. 杨华蕊.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