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混凝土二次法施工的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魏利伟[1](2020)在《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加强高海拔铁路建设,受到连绵起伏的山脉影响,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工程。然而,大多数隧道工程具有更复杂的典型地质条件、不利的气候条件、建设投资造价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致使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较传统一般隧道施工风险更大。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首先,统计了2005-2019年间比较典型的125起隧道施工事故,形成隧道施工事故统计表,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位置分布特征、区域分布特征、事故等级以及类型特征4方面分析归纳了事故类型、风险源指向、事故原因、事故规律等,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提供参考依据。其次,根据隧道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自然条件、典型地质、施工安全管理、隧道特征及结构设计、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7个方面展开风险识别,并构建了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隧道施工的相关风险评价与管理规范、文献研究结论、走访调查结论以及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特征等,对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等级进行划分,给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所采用的风险等级分级标准。根据建立的风险接受准则,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预控措施。最后,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的文献,结合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特点,采用模糊网络分析评价法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某隧道施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某隧道施工风险等级为Ⅰ级,与实地调查情况相符,并对较高风险源提出了控制对策。为同类别的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宋英杰[2](2020)在《穿越高速公路超浅埋垂直叠落管廊隧道建造沉降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地下综合管廊是市政管线集约化建设的趋势,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采用多舱室并列综合管廊隧道的方式将电力、通讯、燃气、给水、排水等市政配套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管理,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因管道建设引起的重复开挖问题,彻底告别随时开“马路拉链”的状况,合理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同时还将为管网设施的后期维护和检修带来极大便利。本论文依托工程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市政交通配套工程-永兴河北路综合管廊隧道工程,该暗挖管廊工程的主线管廊隧道和支线管廊隧道呈垂直叠落布置,具有“多舱室、跨度大、覆土浅、拱顶地层自稳能力差”等特点,本文运用了理论分析、三维数值仿真模拟及现场实测等综合研究手段,主要针对以下等内容展开研究:1、主线综合管廊隧道的结构布局方案和建造方案;2、从斜坡进入暗挖管廊隧道的洞口加固方案;3、主线管廊隧道施工地层沉降演变规律及控制技术;4、与主线管廊隧道垂直叠落的支线管廊接口段建造方案;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针对常规多跨联拱管廊隧道结构开挖支护过程中受力体系转换复杂以及结构防水不连续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各舱室结构独立的整体并列式暗挖管廊隧道布局,有效地解决了受力体系转换复杂和结构防水不连续的问题。2、根据本工程进入暗挖管廊隧道的洞口位于106国道两侧斜坡、管廊隧道跨度大、洞口段暗挖隧道拱顶地层条件差、隧道覆土浅的工程特点,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符合本工程特点的斜坡进洞方法,由钢筋混凝土承载拱、大管棚、承载侧墙和地梁共同构成了一个空间受力体系,承受洞口部位的上覆地层荷载,可以确保由边坡进入暗挖多跨管廊隧道洞口部位的安全。3、本论文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方法模拟本工程施工,研究确定了厚度为1.5m的超前注浆加固方案、“先两侧后中间(电2、燃气舱→电1、水舱北侧→水信舱→水舱南侧)”的各舱室开挖方案及“跳仓12m,分段拆除6m”的水舱中隔壁拆除方案,可以对地表沉降和围岩塑性区分布进行最有效得控制。4、由于本工程支线管廊隧道密贴上层主线管廊布置,与主线管廊隧道呈现垂直叠落布置方式,现场环境条件复杂,没有条件提供施工竖井,本论文研究提出了洞内暗做多个并列竖井作为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施工通道的建造方案,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施工困难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
肖珂辉[3](2020)在《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银西高铁环县隧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建设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面临下穿黄土地层的问题,而黄土性质特殊,随着黄土隧道断面的增大,隧道开挖难度急剧增加。为了保证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过程得以安全进行,施工质量满足要求,论文以银西铁路环县一号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隧道深、浅埋界限值的确定,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开挖方式、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变形变化规律;基于损伤统计理论推导了Q2黄土的本构模型,给出了适用于Q2黄土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判断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黄土隧道深、浅埋判定问题,研究了适合于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深、浅埋判定方法;对银西铁路环县一号隧道的深、浅埋界限值进行计算,确定了隧道不同围岩段的深、浅埋界限值,将隧道DK372+862DK372+922段确定为环县一号隧道的施工重难点。(2)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大断面隧道穿越超浅埋黄土地层施工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施工方案隧道的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地表沉降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研究黄土大断面隧道不同施工方案的优劣势,引用“应力三维度”概念,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受力情况,确定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受力的危险位置。(3)通过有限元软件对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进行方案优化,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黄土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规律,研究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结果误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给出了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的参数优化方案。(4)基于对现有黄土本构模型分析的不足,假设黄土微元强度服从复合幂函数分布,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围压条件下Q2黄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根据Q2黄土的力学特性和已有试验结果,确定了Q2黄土的模型参数;基于已有试验结果,对构建的Q2黄土的本构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建立的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5)总结了现有的围岩稳定性判定方法,分析了现有判定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构建的Q2黄土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结合围岩极限应变判断法,提出了适用于Q2黄土地层的大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冯杨[4](2019)在《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施工质量好坏对于保障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由于我国综合管廊起步晚、发展慢,施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进行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研究对于保证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方法较多,目前主要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法为主,论文以施工企业为评价主体,针对该类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通过质量评价提高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及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论文通过对六盘水市综合管廊和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珠山路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现场调研,分析总结了现浇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表现形式,依据有关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初步选取了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指标精简合并及问卷调查对初选指标进行了筛选,建立了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选取可拓物元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建立了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模型;最后依据建立的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模型对案例工程进行施工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参评专家意见得到了案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后的施工质量进行二次评价,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综合管廊现浇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具有应用价值。
汪妍泽[5](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高怀泽[6](2019)在《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交通路网逐渐向西南地区延申与完善。西南地区具有显着的高寒、高海拔的环境地质特征,隧道工程作为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建设施工数量将越来越多。而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有的低温、缺氧的环境特点会导致施工人员人体机能下降、施工机械效率降低,施工进度减缓等问题,使适用于平原地区的传统施工工法、组织管理等技术在高海拔地区不适用;同时,环境温度低也会导致隧道内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隧道安全稳定性降低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针对隧道施工中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雀儿山隧道平均海拔4200m,年平均气温为零下0.3℃,年平均积雪天数为161天,具有“高寒、缺氧”两大环境特点,属于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隧址区主要穿越的不良地质带为冰水堆积垄地质段,该段主要由砂层、漂卵石构成;同时,隧地区地下水发育,局部呈股状水。基于隧道环境地质特点,给出了隧道施工首选工法-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法以及三种补充预案施工工法,分别为三台阶七步法、三台阶上台阶中隔壁法以及四台阶分步开挖法。(2)分别提出了雀儿山隧道施工工法中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加固支护、初期支护施工、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施工以及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环节的施工方案、技术控制要点及指标。(3)针对提出的雀儿山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工法,分别制定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及提出了施工工期保证措施,形成了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组织技术。最后,根据雀儿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正确合理性。
薛松[7](2019)在《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流通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地铁作为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建城市数量及里程规模正不断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63个城市获批轨道建设,运营里程超过5700公里,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在这些地铁运营期间,作为地铁土建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铁隧道道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对地铁安全运营造成威胁。近些年已有愈来愈多从业人员开始关注地铁道床病害问题,但目前相关针对性的检测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次以课题地铁为契机研究运营地铁隧道病害,尤其是道床脱空的机理及防治对策。本次研究首先调查了课题地铁道床结构的病害现状。发现在多方因素影响下,道床出现开裂、裂缝、渗漏、翻浆、冒泥等常见病害,甚至出现道床隆起,造成列车停运,产生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根据现场踏勘结果来看,明挖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边墙开裂剥离、道床表面裂缝,中心水沟内淤积了大量杂质,水沟局部有破损现象;矿山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二衬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以及由于开裂而出现的渗水、翻浆冒泥;盾构法区间道床病害主要为道床与管片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以及道床表面裂缝。总体来看,地铁区间道床表面主要病害可分为四类:道床与边墙/二衬/管片开裂剥离、道床与水沟开裂、道床表面裂缝以及其他病害(包括道床伸缩缝渗水、道床破损、水沟破损)。在对课题地铁道床主要病害有了一定程度了解后,研究了多种检测方法在道床病害检测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最终综合考虑后决定首先运用经验法对地铁道床进行调查,对发现的表面病害进行记录;接着使用地质雷达法对道床内部及下部结构进行检测,包括空洞、脱空以及混凝土不密实等内部缺陷,确定病害大小及位置;最后采用钻孔取芯结合摄像的方法进行抽检,确定道床脱空情况。本次重点针对地质雷达在地铁道床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道床钢筋混凝土模型,分析了参数确定方法,总结了道床内部病害对应的雷达频谱图像,并进行了现场验证。在确定了检测方法后,紧接着分析了地铁道床脱空病害产生机理,经过查阅设计、地勘等资料,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后得出以下结论。从水文地质、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维修、列车振动等角度出发分析地铁道床脱空原因主要有:(1)水文条件上看由于地下水的水流携带作用;地质条件上看由于该地区下卧软土层分布不均匀、差异沉降明显,而引起隧道结构的沉降与变形,进而导致道床出现各种病害;(2)从设计上看,存在软弱围岩而基础加固不到位以及中心水沟这个道床薄弱环节的存在;从施工上看,可能存在道床浇筑质量问题;(3)地铁运营中,道床尤其水沟的养护重视度可能不够;(4)列车振动的存在加速了水流在道床底的流动。地铁道床脱空发展过程可分为脱空病灶阶段、脱空形成阶段、脱空发展阶段和脱空急剧破坏阶段这四个阶段。在ABAQUS平台上建立明挖法、矿山法和盾构法区间典型道床模型,人为设置空洞与脱空两种病害,发现存在病害情况时的结构薄弱部位,得到各区间临界值。为了总结与提出科学合理的道床病害防治措施,提高道床的使用寿命和的服务水平,就需要在了解了道床具体状况之后对道床病害进行评价。本次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地铁道床病害综合评价方法,将病害按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一般(B)、轻微(C)三个等级,确定了各病害分级依据、各病害指标值以及严重程度加权系数。最后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在设计上,应对软弱基础进行加固,并尽量采用两侧水沟排水形式,在软土地区应考虑预留道床注浆孔;在施工中,应保证施工质量,做到道床与下部结构间粘结良好,无空洞;在运营过程中,应重视地铁道床的例行检查以及沉降、断面尺寸监测。在发现病害后针对病害评估情况进行对应的翻修、加固或更针对性的治理。
曹国平[8](2019)在《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建设的投入突飞猛进,在基建工程中,长隧道、超长隧道屡见不鲜。隧道由于其工艺繁琐、风险源复杂、危险性大等特点,通常是基建工程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近几年,在隧道的施工阶段时有崩塌、涌水涌泥、瓦斯爆炸等风险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良好的施工风险管理成为了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立足并保持良性循环的关键。本文以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工程为例,运用风险源普查法和鱼刺图法识别其风险,并将其归纳为施工技术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两大类。然后根据CK铁路项目班界隧道施工的特点,建立改良的风险评估模型,得出可用于CK铁路项目班界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风险矩阵。随后对该隧道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并从技术风险处理和管理风险处理两方面提出应对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在CK铁路班界隧道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项目所采取的施工风险应对有效避免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本文对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理论的梳理,以CK铁路项目班界隧道的施工技术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丰富铁路建设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相关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双存[9](2019)在《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坍塌、塌方、岩爆、突水、放射性异常等因素诱发事故屡屡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过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理念不够。基于以上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三种方法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以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阶段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采用专家调查法,针对该隧道的位于秦岭褶皱带,穿越多条断层、隧道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应力高、埋深大、富水量较大等特征,分析得出该隧道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洞口失稳坍塌、塌方、变形、突水(泥)事故、岩爆、放射性异常、环境破坏、工期及成本增加等。建立D秦岭隧道的风险指标体系,以风险指标体系为基础,对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划分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及接受准则,对风险等级为“高度”和“极高”的风险事件需采取相应风险处理措施以降低风险等级。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立风险控制机构,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风险处理措施、控制措施和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隧道施工过程的重大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避免施工中出现重大施工事故的发生,其研究成果可为其他隧道的工程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科学理论价值。
段俊萌[10](2019)在《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管片力学响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铁路网的迅速发展,大直径盾构隧道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下穿城市建构筑物和核心区的地下工程中。在已建成的大直径单线双洞盾构隧道之间修建联络通道,对主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络通道施工时,主隧道开口处大直径盾构管片如何受力变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京沈客运专线望京隧道工程为依托,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明确了联络通道施工对大直径铁路盾构管片的受力变形规律,得出了先拆除侧盾构管片开口边缘处为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这一结论。具体内容如下:(1)对现有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及应用工程实例进行了调研,对联络通道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并对望京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2)建立了模拟联络通道开挖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对不同拼装方式、不同隧道埋深、联络通道不同施工方法和不同土层参数下,联络通道施工对大直径盾构管片的位移、应力、螺栓和管片内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错缝拼装下管片的受力小于通缝拼装;先拆除端盾构管片受力状态较为不利,且这一不利效应随着埋深的增加和土层参数的下降而增加。(3)制定了现场监测方案,研究了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的测试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应用振弦式传感器对衬砌内部钢筋受力、衬砌背后土压力、螺栓受力及混凝土应变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联络通道的施工会使管片的受力模式产生明显改变,管片钢筋会出现局部拉应力,且环向螺栓拉力呈现增加趋势。(4)对现场监测数据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浅议混凝土二次法施工的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混凝土二次法施工的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理论 |
2.1 典型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2.1.1 隧道施工事故类型分类 |
2.1.2 区域分布特征 |
2.1.3 位置分布特征 |
2.1.4 事故等级类型分布特征 |
2.2 风险评价理论 |
2.2.1 隧道施工风险 |
2.2.2 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 |
2.2.3 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的步骤 |
2.2.4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对应特征 |
2.2.5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用原则 |
2.2.6 模糊网络分析法在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
3.1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
3.1.1 施工风险识别的定义 |
3.1.2 施工风险识别的原则 |
3.1.3 施工风险识别的流程 |
3.1.4 施工风险识别的内容 |
3.2 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2.1 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2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 风险等级划分及风险接受准则 |
3.3.1 风险等级划分 |
3.3.2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
3.3.3 风险接受准则 |
3.4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3.4.1 模糊网络结构模型 |
3.4.2 构建评价因素集 |
3.4.3 构建评语集 |
3.4.4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3.4.5 确定F-ANP权重 |
3.4.6 确定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研究 |
4.1 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
4.1.1 闭环控制原则 |
4.1.2 动态控制原则 |
4.1.3 分级控制原则 |
4.1.4 多层次控制原则 |
4.2 风险控制策略 |
4.2.1 规避风险 |
4.2.2 风险转移 |
4.2.3 风险缓解 |
4.2.4 风险自留 |
4.3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控措施 |
4.3.1 自然条件风险控制措施 |
4.3.2 典型地质风险控制措施 |
4.3.3 施工安全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
4.3.4 隧道特征及结构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
4.3.5 施工设备风险控制措施 |
4.3.6 施工技术风险控制措施 |
4.3.7 施工人员风险控制措施 |
4.4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监测与预警 |
4.4.1 监控量测的内容与要求 |
4.4.2 监测信息预警管理 |
4.5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应急管理 |
4.5.1 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
4.5.2 高原反应应急救援预案 |
4.6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动态风险控制 |
4.6.1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动态风险评价内容 |
4.6.2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动态风险控制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5.1.2 气象水文 |
5.1.3 地质概况 |
5.1.4 施工方案 |
5.2 某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
5.2.1 自然条件风险 |
5.2.2 典型地质风险 |
5.2.3 施工安全管理风险 |
5.2.4 隧道特征及结构设计风险 |
5.2.5 施工设备风险 |
5.2.6 施工技术风险 |
5.2.7 施工人员风险 |
5.3 某隧道施工风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5.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2 调查问卷的数据获取与整理 |
5.3.3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分析 |
5.3.4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分析 |
5.4 某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
5.4.1 构建某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4.2 构建某隧道施工风险因素集 |
5.4.3 构建某隧道施工风险评语集 |
5.4.4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5.4.5 F-ANP确定权重 |
5.4.6 综合评价 |
5.4.7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某隧道施工风险控制对策 |
5.5.1 重要风险因素控制对策 |
5.5.2 较重要风险因素控制对策 |
5.5.3 次要风险因素控制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2)穿越高速公路超浅埋垂直叠落管廊隧道建造沉降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论文研究依托的工程背景 |
1.2.1 综合管廊隧道布置及结构型式 |
1.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
1.2.3 工程周边环境 |
1.3 国内外地下管廊建造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明挖法 |
1.3.2 暗挖法 |
1.3.3 研究综述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目标 |
1.6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超浅埋大跨多舱室暗挖综合管廊隧道结构方案及斜坡进入暗挖管廊隧道洞口加固方案研究 |
2.1 超浅埋大跨多舱室主线管廊隧道结构方案研究 |
2.1.1 传统的多跨联拱结构方案存在问题分析 |
2.1.2 一种结构相互独立、多舱并列综合管廊隧道结构 |
2.1.3 独立并列式管廊结构的优势 |
2.2 从斜坡进入暗挖多跨管廊隧道的洞口加固技术研究 |
2.2.1 洞口加固关键技术 |
2.2.2 洞口加固结构 |
2.2.3 洞口加固结构设计参数和原则 |
2.2.4 洞口加固实施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层沉降控制的主线管廊隧道建造方案研究 |
3.1 主线管廊隧道建造方案的初步探讨 |
3.2 主线管廊隧道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模型 |
3.2.1 确定主线综合管廊隧道模型范围 |
3.2.2 确定主线管廊隧道模型计算参数 |
3.3 主线管廊隧道不同超前深孔注浆加固方案的地层沉降和塑性区分布规律研究 |
3.3.1 拟定五种超前深孔注浆加固方案 |
3.3.2 不同超前深孔注浆方案引起的地层沉降对比分析 |
3.3.3 不同注浆方案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 |
3.3.4 不同注浆方案的计算研究结论 |
3.4 主线管廊隧道不同开挖方案的地层沉降和塑性区分布研究 |
3.4.1 拟定三种开挖方案 |
3.4.2 不同开挖方案的引起的地层沉降对比分析 |
3.4.3 不同开挖方案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 |
3.4.4 不同开挖方案的计算研究结论 |
3.5 主线管廊隧道水舱二衬施作方案研究 |
3.5.1 拟定五种水舱二衬施作方案 |
3.5.2 不同水舱二衬建造方案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 |
3.5.3 不同水舱二衬建造方案引起的地层沉降对比分析 |
3.5.4 不同水舱二衬建造方案的围岩塑性区分布 |
3.5.5 不同水舱二衬建造方案的计算研究结论 |
3.6 主线管廊隧道不同建造方案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 |
3.7 主线管廊隧道水舱跳拆中隔墙的变形控制措施及效果分析 |
3.7.1 水舱中隔墙变形分析 |
3.7.2 水舱中隔墙变形控制措施 |
3.7.3 结论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层沉降控制及管廊结构影响控制的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建造方案研究 |
4.1 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建造方案研究 |
4.1.1 本工程采用传统的利用竖井横通道施工支线管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2 本工程提出在管廊隧道内暗作并列竖井作为施工通道的解决办法 |
4.1.3 利用暗作竖井进行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施工的方案 |
4.1.4 利用暗作竖井进行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施工的优越性 |
4.2 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模型 |
4.2.1 确定支线综合管廊隧道接口段模型范围 |
4.2.2 确定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模型计算参数 |
4.3 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施工步序的模拟 |
4.4 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
4.5 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施工引起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分析 |
4.6 支线管廊隧道接口段施工对主线管廊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
4.6.1 最大主应力对比分析 |
4.6.2 最小主应力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超浅埋大跨多舱室综合管廊隧道施工环境影响控制效果分析 |
5.1 地表沉降测点布置 |
5.2 地表沉降现场实测分析 |
5.2.1 各监测断面最终地表沉降分析 |
5.2.2 各监测断面地表沉降历时变化规律分析 |
5.2.3 G106国道路面沉降实况 |
5.3 地表沉降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3.1 实测沉降和模拟沉降对比 |
5.3.2 实测地表沉降过大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成果 |
6.1 论文研究结论 |
6.2 论文研究创新成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银西高铁环县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工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工程概况 |
1.2.2 存在的工程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深、浅埋判定研究现状 |
1.3.2 大断面土质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3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优化研究现状 |
1.3.4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黄土隧道深埋、浅埋及超浅埋界限讨论 |
2.1 常用隧道深埋、浅埋及超浅埋的判定方法 |
2.1.1 基于围岩松弛荷载角度的确定方法 |
2.1.2 基于松散介质极限平衡角度的确定方法 |
2.1.3 基于经验的直接判定法 |
2.2 黄土隧道深、浅埋界限值的确定 |
2.2.1 基于现场调研统计计算的方法 |
2.2.2 改进的谢家烋极大值法 |
2.3 本工程隧道埋置类型的判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穿越超浅埋黄土地层的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选择 |
3.1 数值分析参数及方案 |
3.1.1 数值分析参数确定 |
3.1.2 数值分析方案设计 |
3.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1 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3.2.2 隧道围岩应力三维度分析 |
3.2.3 初期支护受力分析 |
3.3 基于数值模拟的施工方案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4 超浅埋段黄土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优化及现场监测分析 |
4.1 衬砌时间方案优化研究 |
4.1.1 数值模拟参数及方案 |
4.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3 隧道衬砌时间建议 |
4.2 台阶进尺方案优化研究 |
4.2.1 数值模拟参数及方案 |
4.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3 施工台阶进尺建议 |
4.3 穿越超浅埋黄土地层的大断面隧道施工特性现场监测 |
4.3.1 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
4.3.2 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
4.3.3 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Q_2黄土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判断 |
5.1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5.1.1 黄土的物理性质 |
5.1.2 黄土的力学性质 |
5.2 现有的黄土本构模型 |
5.2.1 线弹性模型 |
5.2.2 弹塑性模型 |
5.2.3 损伤力学模型 |
5.3 Q_2黄土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
5.3.1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建立 |
5.3.2 模型参数确定 |
5.3.3 模型验证 |
5.3.4 新型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 |
5.4 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判断 |
5.4.1 现有围岩稳定性判断方法 |
5.4.2 Q_2黄土围岩基于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极限应变判段法 |
5.4.3 环县一号隧道界限压应变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业成果 |
(4)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综合管廊概念及施工质量问题研究 |
2.1 综合管廊综述 |
2.1.1 综合管廊定义及分类 |
2.1.2 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特点 |
2.1.3 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
2.2 现浇综合管廊结构施工质量问题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流程及原则 |
3.1.1 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
3.3 初选指标分析 |
3.4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2 层次分析法在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4.2 基于可拓物元法构建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方法对比与选择 |
4.2.2 可拓物元法组成 |
4.2.3 基于可拓物元法施工质量评价步骤 |
4.3 本章小结 |
5 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 |
5.3 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4 改进及效果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及成果 |
附录2 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附录3 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4 可拓物元法计算程序 |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6)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依托工程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工法现状 |
1.3.2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技术现状 |
1.3.3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组织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
2.1 雀儿山隧道工程概况 |
2.1.1 隧道工程概况 |
2.1.2 地质环境概况 |
2.2 雀儿山隧道施工工法 |
2.2.1 隧道开挖工法确定 |
2.2.2 隧道开挖技术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3.1 超前地质预报 |
3.2 超前加固支护 |
3.3 初期支护施工 |
3.4 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 |
3.4.1 施工技术要求 |
3.4.2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3.4.3 施工劳动组织及机械配置 |
3.4.4 安全及环保要求 |
3.5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
3.5.1 施工技术要求 |
3.5.2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3.5.3 施工劳动组织及机械配置 |
3.5.4 安全及环保要求 |
3.6 监控量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组织研究 |
4.1 人员进场方法及投入计划 |
4.2 材料进场方法与供应计划 |
4.3 设备进场方法与配备计划 |
4.4 仪器配备计划及总工期安排 |
4.4.1 仪器配备计划 |
4.4.2 总工期安排 |
4.5 工期保证措施 |
4.5.1 工期组织结构 |
4.5.2 工期保证体系 |
4.5.3 主要工序循环时间及进度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
5.1 代表性断面信息与隧道变形量测数据 |
5.2 数据分析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工作经历 |
(7)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现状 |
1.2.2 地铁道床病害机理及防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道床表面病害调研 |
2.1 部分城市地区地铁道床病害调研 |
2.2 地铁道床表面病害现场调查 |
2.2.1 明挖法施工区间 |
2.2.2 矿山法施工区间 |
2.2.3 盾构法施工区间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 |
3.1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介绍 |
3.1.1 经验法 |
3.1.2 钻孔取芯法 |
3.1.3 钻孔摄像法 |
3.1.4 探地雷达法 |
3.2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的提出 |
3.3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经验法 |
3.4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探地雷达法 |
3.4.1 探地雷达检测道床内部病害的模型试验 |
3.4.2 探地雷达检测道床内部病害的现场试验 |
3.5 地铁道床病害检测方法——钻孔取芯结合摄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道床脱空机理分析 |
4.1 地铁道床脱空原因分析 |
4.1.1 水文地质原因 |
4.1.2 结构设计和施工原因 |
4.1.3 运营和养护维修原因 |
4.1.4 列车振动的影响 |
4.2 地铁道床脱空发展过程分析 |
4.3 地铁道床脱空的有限元模拟 |
4.3.1 整体道床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3 地铁道床脱空有限元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标准 |
5.1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方法 |
5.2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内容 |
5.2.1 地铁道床病害单指标评价 |
5.2.2 地铁道床病害综合评价 |
5.2.3 地铁道床病害评价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铁道床病害的预防与治理 |
6.1 地铁道床病害的预防 |
6.1.1 预防原则 |
6.1.2 预防措施 |
6.2 地铁道床病害的治理 |
6.2.1 治理原则 |
6.2.2 治理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风险评估文献综述 |
1.2.1 国外风险评估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概况及施工风险分析 |
2.1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概况 |
2.1.1 施工过程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质条件评价 |
2.1.5 水文地质特征 |
2.1.6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1.7 总体施工方案 |
2.2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施工风险的含义 |
2.2.2 施工风险的特点 |
2.2.3 施工风险的类别 |
2.2.4 常见施工风险事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2.5 施工风险管理的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识别 |
3.1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技术风险识别 |
3.1.1 施工技术风险识别方法 |
3.1.2 施工技术风险识别过程 |
3.1.3 施工技术风险识别结果 |
3.2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管理风险识别 |
3.2.1 总承包企业相关风险识别 |
3.2.2 劳务分包相关风险识别 |
3.2.3 项目部相关风险识别 |
3.2.4 施工管理风险识别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评估 |
4.1 CK铁路班界隧道风险估测 |
4.2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分级及接受标准 |
4.3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4 重大风险源评估 |
4.4.1 坍塌事故评估 |
4.4.2 洞口失稳事故评估 |
4.4.3 涌水突泥事故评估 |
4.4.4 钻爆作业爆炸事故评估 |
4.4.5 冒顶事故评估 |
4.4.6 重大风险源评估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应对 |
5.1 坍塌事故风险应对 |
5.1.1 高等级围岩情况下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
5.1.2 断层、破碎带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
5.1.3 渗水引起的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
5.1.4 坍塌事故发生后应对措施 |
5.2 洞口失稳风险应对 |
5.2.1 高等级围岩情况下洞口失稳事故预防措施 |
5.2.2 洞口偏压情况下洞口失稳事故预防措施 |
5.2.3 洞口失稳事故发生后应对措施 |
5.3 涌水突泥风险应对 |
5.3.1 岩溶发育情况下涌水突泥事故预防措施 |
5.3.2 断层破碎带情况下突泥事故预防措施 |
5.3.3 周围水体情况下突泥事故预防措施 |
5.3.4 涌水突泥事故发生后应对措施 |
5.4 隧道爆破工程风险控制 |
5.4.1 选择具有经验的施工人员 |
5.4.2 选择合理的爆破方式 |
5.5 冒顶事故风险应对 |
5.5.1 围岩自稳性较差情况下冒顶事故预防措施 |
5.5.2 渗水情况下冒顶事故预防措施 |
5.5.3 规范敲帮问顶措施 |
5.5.4 冒顶事故发生后应对措施 |
5.6 风险应对效果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2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
2.1 铁路隧道风险管理概述 |
2.1.1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含义和特点 |
2.1.2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
2.2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
2.2.1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类型 |
2.2.2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 |
2.2.3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过程 |
2.3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
2.3.1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
2.3.2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过程 |
2.4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 |
2.4.1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
2.4.2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接受准则 |
2.4.3 铁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
3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
3.1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工程概况 |
3.1.1 项目沿线自然及地形地貌特征 |
3.1.2 项目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用资源情况 |
3.2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风险识别与分析 |
3.2.1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风险识别 |
3.2.2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风险指标体系 |
4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
4.1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风险评估程序 |
4.2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
4.3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风险评估 |
5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风险控制 |
5.1 隧道风险控制机构 |
5.2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技术风险处理及控制措施 |
5.2.1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技术风险处理措施 |
5.2.2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技术风险控制措施 |
5.3 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风险管理措施 |
5.3.1 质量管理措施 |
5.3.2 安全管理措施 |
5.3.3 进度管理措施 |
5.3.4 成本管理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0)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管片力学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联络通道研究现状 |
1.2.2 盾构管片设计方法 |
1.2.3 盾构管片计算模型 |
1.2.4 管片受力状态 |
1.2.5 管片接头模型 |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工程背景 |
2.1 依托工程背景 |
2.1.1 望京隧道工程概况 |
2.1.2 联络通道工程概况 |
2.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2.2 联络通道常用施工方法 |
2.3 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
2.3.1 施工前准备 |
2.3.2 管片拆除 |
2.3.3 开挖土体 |
2.4 盾构管片拼装形式及相关参数 |
3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
3.1 不同隧道埋深对管片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 |
3.1.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3.1.2 位移分析 |
3.1.3 主应力分析 |
3.1.4 轴力和弯矩分析 |
3.2 联络通道不同施工方法对管片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 |
3.2.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3.2.2 位移分析 |
3.2.3 主应力分析 |
3.2.4 轴力和弯矩分析 |
3.3 不同拼装方式对管片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 |
3.3.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3.3.2 位移分析 |
3.3.3 应力分析 |
3.3.4 螺栓受力分析 |
3.4 不同土层参数对管片结构受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管片受力状态的现场监测及分析 |
4.1 现场监测方案 |
4.1.1 监测断面的选择 |
4.1.2 管片土压力监测方案 |
4.1.3 管片内力监测方案 |
4.1.4 螺栓受力监测方案 |
4.2 监测断面管片和螺栓的现场安装 |
4.3 监测数据的记录收集 |
4.4 浅埋段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围岩压力 |
4.4.2 管片内力 |
4.4.3 钢筋受力 |
4.4.4 螺栓受力 |
4.5 中埋段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围岩压力 |
4.5.2 管片内力 |
4.5.3 钢筋受力 |
4.5.4 螺栓受力 |
4.6 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议混凝土二次法施工的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魏利伟.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穿越高速公路超浅埋垂直叠落管廊隧道建造沉降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宋英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银西高铁环县隧道为例[D]. 肖珂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现浇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评价研究[D]. 冯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6]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高怀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地铁区间结构与道床脱空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薛松. 东南大学, 2019(01)
- [8]CK铁路班界隧道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 曹国平.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7)
- [9]西成客专D秦岭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 王双存.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管片力学响应研究[D]. 段俊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