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液体外加剂碱含量测试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叶飞,何彪,田崇明,王思宇,王坚,宋桂锋[1](2021)在《三乙醇胺早强剂研究进展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综合阐述了三乙醇胺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将目前研究中涉及到的三乙醇胺作用机理归纳为:催化作用、粘结-吸湿-分散作用、乳化作用以及增溶作用;对由三乙醇胺早强剂衍生得到的两类复合外加剂——TEA-无机复合外加剂和TEA-无机-减水剂复合外加剂的主要组成成分与功能特性进行归类整理,并简述其作用机理;通过对比两种复合外加剂的研究现状,提出复合外加剂的开发应以高效、高性能、高环保、高相容、低价格等作为出发点;最后,通过将TEA与速凝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TEA具有与速凝剂相似的功能特性,TEA及其衍生的复合外加剂在隧道工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王嘉旋[2](2021)在《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公路隧道,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的快速发展,喷射混凝土的用量迅速增长,但目前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韧性不足,难以满足高地应力、大变形地区隧道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研究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配合比设计理论,通过工作性、可喷性和强度试验,给出不同纤维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四种纤维单掺及两种纤维混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给出喷射混凝土的本构方程,进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裂性能试验;研究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及纤维增强机理。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考虑喷射混凝土特点,首先进行理论配合比设计,通过工作性试验,确定试验用基准配合比。研究了速凝剂种类与掺量、纤维长径比与水泥强度等级对性能的影响,结合工作性、可喷性与混凝土强度试验,给出了不同种类纤维单掺及混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2)研究了不同掺量的四种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四种纤维对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存在显着增强效果;随着端钩型及波纹型钢纤维掺量的上升,抗折强度近似呈线性增长,随着仿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聚丙烯纤维对抗折强度影响不大。相较于单掺端钩型钢纤维配比,端钩型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有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而端钩型钢纤维与仿钢纤维混杂使得喷射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3)研究了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掺入端钩型钢纤维可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延性,给出了喷射混凝土的本构方程。喷射混凝土基体氯离子渗透能力很低。随着端钩型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减小,掺入30kg/m3端钩型钢纤维、端钩型钢纤维30kg/m3与聚丙烯纤维0.6kg/m3混杂可明显提高抗裂性。考虑纤维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单掺端钩型钢纤维30kg/m3、端钩型钢纤维30kg/m3与聚丙烯纤维0.6kg/m3混杂喷射混凝土可实现高性能目的。(4)研究了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给出了抗压、抗折强度发展公式。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考虑纤维的分布特性,对比了不同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等效粘结锚固强度,分析了不同纤维的增强机理,给出了考虑端钩影响的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计算公式。
徐倩[3](2021)在《玉磨铁路混凝土抗氯盐与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海滨地区、盐湖地区及盐渍土地区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氯盐与硫酸盐的侵蚀会在设计使用年限之前出现耐久性损伤,其中铁路混凝土结构具有长条状分布、服役于露天环境、承受疲劳荷载、高安全性等特点,其耐久性需特别关注。在实际施工环境中,氯盐与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并非是在混凝土养护28 d后才开始出现,因此探究氯盐与硫酸盐侵蚀环境中早龄期混凝土耐久性能十分必要。本文以实际铁路工程中的C35、C50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饱和状态下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扩散-反应方程、混凝土本构关系,建立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化学-力学损伤劣化分析模型,并在COMSOL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上予以实现;基于饱和状态氯盐侵入混凝土扩散方程、钢筋锈蚀量简化模型,建立氯离子侵蚀混凝土化学-力学损伤劣化过程分析流程。该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分析硫酸盐、氯盐侵蚀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中应力变化、应变变化、损伤演化,为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提供依据。(2)采用干湿循环的方法,将标准养护3 d、7 d后的C35、C50混凝土试件浸泡在浓度为8%的Na2SO4溶液中,以抗压强度、抗压耐蚀系数、质量损失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过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压耐蚀系数、相对质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侵蚀初期,养护3 d比养护7 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质量增量更大;侵蚀后期,养护3 d比养护7 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相对质量降低更多。(3)采用电通量试验探究不同粉煤灰掺量、外加剂种类的C35、C50混凝土在3 d、7 d、28 d、56 d的抗氯离子侵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 d、7 d早龄期时,混凝土电通量数值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增大,28 d后混凝土电通量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减小。采用低水胶比、内掺粉煤灰、添加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有利于抵抗氯离子渗透,但依旧不能保证3 d、7 d早龄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极易被侵蚀。(4)利用浓度分别为3%NaCl、5%Na2SO4、3%NaCl+5%Na2SO4的侵蚀溶液,探究氯盐与硫酸盐复合侵蚀中混凝土耐久性变化及复合侵蚀中Clˉ与SO42-的互相影响作用。结果表明,90 d试验龄期内,复合侵蚀溶液中的混凝土电通量数值低于对应条件下单一氯盐侵蚀溶液中的混凝土电通量数值,抗压强度高于对应条件下单一硫酸盐侵蚀溶液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即在复合侵蚀中SO42-的存在提高了混凝土抗Clˉ渗透的性能,Clˉ的存在延缓了SO42-对混凝土的侵蚀损伤。(5)利用SEM、XRD微观测试方法,分析了单一硫酸盐侵蚀环境中侵蚀产物钙矾石由短而小的晶体成长为交错分布的长而密的晶体,由填充作用转变为膨胀开裂作用的过程;分析了复合侵蚀环境下早龄期混凝土中钙矾石、石膏、Friedel’s盐、氢氧化钙等化学物质衍射峰强的变化规律。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出现降低是混凝土遭受氯盐与硫酸盐侵蚀发生破坏的表观现象,微观结构受损才是混凝土氯盐与硫酸盐侵蚀破坏的根本。
张建兵[4](2021)在《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速凝剂是一种能够加快水泥基材料凝结硬化的化学外加剂,是喷射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组分。无碱液体速凝剂因后期强度高、回弹率低、收缩率低等优势已成为速凝剂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我国主流使用的无碱液体速凝剂是由硫酸铝与氟化物等原料复配而成。然而氟化物不仅不利于早期强度的发展,也严重危害着人身健康。因此制备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单组分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为指标,确定了速凝剂母液组分的最优配比为:硫酸铝:硫酸镁:无定形氧化铝:三乙醇胺:水=50:4:8:3:35。然后掺加2%的马来酸到母液中,最终制备的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Fluorine-free and alkali-free liquid accelerator,以下简称FF-AF-A)固含量为48%,碱含量为0.028%,不含氟离子。当掺量为8%时,基准水泥净浆初凝时间2.6 min,终凝时间6.5 min,砂浆1 d抗压强度13.5 MPa,28 d抗压强度比119.2%,远超国标中规定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不小于5min和12 min,砂浆1 d强度不低于7 MPa,28 d抗压强度比不低于90%的要求。检测了FF-AF-A的应用性能。研究了FF-AF-A与不同水泥、减水剂和外掺材之间的适应性;研究了FF-AF-A对砂浆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环境温度与水灰比对FF-AF-A促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F-AF-A与不同品牌水泥有良好适应性,掺量在7%时也有很好的促凝效果,同时海螺水泥和冀东水泥最大1 d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51.3%和152.5%,28 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0%。萘系减水剂和大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均会削弱FF-AF-A的促凝效果。砂浆收缩率随FF-AF-A掺量增加而变大。FF-AF-A在20℃~30℃内有着良好的促凝效果,当温度降低为10℃,凝结时间不再满足国标要求。FF-AF-A在水灰比为0.35时有着良好的促凝效果,当水灰比加大时导致凝结时间延长,此时可通过增加FF-AF-A掺量来达到目标凝结效果。分析了水泥浆体化学结合水含量、水化放热速率,以及借助XRD、SEM和孔结构分析测试手段,对FF-AF-A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F-AF-A提供的SO42-和Al3+与水泥浆体中的Ca2+反应生成大量钙矾石,水化放热速率加快,水化产物数量增加;同时液相中Ca2+浓度的降低又促进了C3S的水化,生成大量C-S-H凝胶填充在浆体的孔隙中,使水泥浆体结构更加致密,降低了浆体孔隙率,提高了砂浆抗压强度。综上本文制备的液体速凝剂无氟无碱,凝结效果好,砂浆抗压强度高,适应性良好。
严宇[5](2020)在《水化温升抑制材料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控制温度开裂对于水泥用量大、结构复杂、耐久性要求高的现代混凝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原材料、改进施工工艺、调整结构设计等方案的单独或复合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应力场的变化,降低水化温升导致的开裂风险。化学外加剂也被应用于控制温度开裂,其中,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可以在较低掺量下有效降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放热峰,同时几乎不影响后期总放热量与强度发展,为有效控制现代混凝土的温度开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实验与模拟、动力学与热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了一种淀粉基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简写为S-TRI)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构效关系,探讨其对水泥混凝土宏观性能和内部温度场变化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影响水泥水化行为的作用机理,为水泥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开发了一种山梨醇基液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简写为L-TRI),研究了其对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并探明作用机理,探索了通过化学外加剂调控水泥水化的新机制与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探明了S-TRI的基本性能及其影响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规律。S-TRI在水泥浆体内的消耗是一个溶解-吸附过程,对比不同掺入方式S-TRI对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影响发现,S-TRI在水泥浆体内的可控溶解是实现水化温升抑制的前提条件。随着淀粉酸解程度的增加,S-TRI表现出更好的降峰性能。研究发现,溶解性能是影响S-TRI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聚合度是次要因素。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和最新的Needle model水化模型,揭示了S-TRI对水泥净浆前24h水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TRI在水泥浆体中有限但持续地抑制C-S-H凝胶的成核过程,减少水泥颗粒表面生成的C-S-H凝胶,抑制C3S的早期水化,从而降低水泥的早期水化放热速率。掺入方式和掺入时间的改变主要影响S-TRI抑制C-S-H成核的作用效率,作用时间与C-S-H成核窗口期的重合度越高,S-TRI产生的“有效抑制”作用越大。当S-TRI的掺量超过水泥用量0.1%时,一个持续时间更长、放热量更大的宽峰出现在水化放热峰之后,即第二水化放热峰。对比单矿体系与水泥体系下S-TRI对峰后水化行为的影响发现,C3S的二次水化是第二水化放热峰的主要热源,C3A的存在为C3S二次水化创造条件。结合原位XRD、SEM和热力学计算结果,提出了第二水化放热峰的形成机制:C3A水化生成的钙矾石持续消耗浆体中的S-TRI,C-S-H凝胶在S-TRI耗尽后再次成核生长,导致C3S的二次水化和第二水化放热峰的形成。S-TRI抑制水泥水化温升,延缓C3S的早期水化,导致浆体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第二水化放热峰的出现保障了后期力学性能的快速发展。对比水泥种类、碱含量、石膏含量、温度及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S-TRI作用效果的影响发现,S-TRI的降峰性能有较强的鲁棒性,其影响峰后水化放热的作用效果对使用环境有一定的敏感性。混凝土绝热温升、半绝热温升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S-TRI对于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调控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有利于降低构件的温度开裂风险。为避免固体外加剂难以均匀分散的问题、扩展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的应用范围,以山梨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材料制备出液体型水化热调控材料(L-TRI)。L-TRI稳定存在于孔溶液中,通过络合作用改变孔溶液的离子平衡,持续抑制C-S-H凝胶的生长过程,从而改变水泥水化放热历程,实现了水化放热的可控释放和水化温升的有效抑制。对比S-TRI与L-TRI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发现,要实现水化温升抑制而非单纯的缓凝效果,需控制外加剂的作用窗口和作用强度与C-S-H凝胶的成核、生长过程相匹配。
黄磊[6](2020)在《碱含量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由于担忧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以及对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和混凝土开裂敏感性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对于水泥中的碱含量限制较为严格。这对于充分利用低品位的原料不利,无助于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现代水泥和混凝土组分和性能的变化,碱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需要诚信审视,给予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以便合理使用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本论文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碱含量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外掺一定量的硫酸钾,制备了一系列碱含量在较大范围变化的硅酸盐水泥,系统研究了碱对于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重点关注了不同碱含量的水泥的水化动力学、水化速率和水化产物、浆体孔溶液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还对碱含量对于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水泥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厂家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分析结果,熟料中碱含量高会抑制C3S晶体的发育。熟料不同矿相中碱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K的偏析更严重。水泥熟料中的硫酸碱在水泥拌水后迅速溶出,在10 min后浓度趋于稳定。K离子溶出率远高于Na离子。水泥熟料中的硫碱比越高,碱的溶出率越高。水泥中可溶性碱的溶出直接改变孔溶液组成,通过对相关物质饱和度的影响,改变C3A与C3S的溶解,CSH的沉淀及CH与AFt的生成。高碱含量抑制了水泥熟料中C3A的溶解与AFt的生成,促进了C3S的溶解与CH的生成,提升了水泥的早期水化程度。随着碱含量的增加,对CSH的影响由对其生长速率的促进转变为同时对成核的促进,对应着水泥水化反应的加速和诱导期的缩短。高碱含量对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产生不利影响。碱含量增加改变了浆体孔溶液组成,提升了水泥浆体的Zeta电位,导致部分聚羧酸减水剂吸附于硅酸盐相表面的扩散层,难以有效发挥吸附-分散作用。孔溶液中的SO42-与聚羧酸减水剂在铝酸盐相表面的竞争吸附,进一步抑制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分散作用的发挥。低C3A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对碱含量的变化更为敏感。从水泥基材料工作性的角度出发,对低C3A水泥碱含量的控制应引起特别注意。对于低碱水泥,适量的外掺碱能延缓浆体微结构的形成,延缓水泥凝结。外掺碱(K碱)含量较高时,形成钾石膏晶体,促进浆体凝结。高碱含量在早龄期能促进浆体孔隙结构细化,使水泥强度提高;但在后期无助于硬化浆体的孔隙结构优化与水泥强度发展。
刘思桐[7](2019)在《功能型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诸多优点,例如:低掺量、高减水率、高保坍性、优良的相容性等。目前应用较多的功能型减水剂主要包括减水型、缓释型、早强型、降粘度型及其复配类型等。但关于功能型减水剂在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应用研究仍缺乏具体标准和技术规范。因此,研究含有特定功能的减水剂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匹配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减水型、缓释型、早强型等5种功能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的适应性、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第一,针对功能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相容性进行研究,确定减水剂的减水率及最佳掺量,对流动度及其经时损失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功能型减水剂在水泥净浆中的作用。第二,试验测试掺功能型减水剂的水泥砂浆流动度、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的变化,探究流变性能随水胶比、减水剂功能特性、减水型及缓释型减水剂复配比例、减水剂掺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减水型(J)和缓释型(H)复配的作用机理。第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坍落扩展度、T500时间、J形环扩展度等)进行研究,根据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测试的结果分析减水剂掺量、粉煤灰取代率、砂率3个因素的影响强弱。第四,改变自密实混凝土的水胶比、减水剂的掺量,分析其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压汞法(MIP)测试功能型减水剂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及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功能型减水剂对水泥水化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试验所选功能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大连常用的5种地产水泥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相容性,减水剂的吸附作用将颗粒中的自由水释放出来,增大了静电斥力,起到了良好的分散作用,影响了水泥砂浆的流变性能。通过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变化确定减水型(J)和缓释型(H)最优复配比例为7:3。减水型(J)减水剂的掺量与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的关系符合指数关系,根据拟合得到的指数曲线经时变化可以确定减水型(J)减水剂最佳掺量范围为1.0%~1.4%。功能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有针对性的提高和改进混凝土工作性能,掺量对于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高于砂率的影响,粉煤灰的取代率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明显。功能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能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降低孔隙率及孔径尺寸,但是对孔分形维数没有影响。
夏雨欣[8](2019)在《3D打印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受限于打印材料,因该技术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水泥基材料,为了制备出满足打印条件的浆体,用NaOH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激发矿渣和粉煤灰。作为绿色建材的碱激发胶凝材料,不仅有优异的工程技术性能和可持续发展属性,且其早强快凝的特点具有应用于3D打印的潜质。本文通过正交与平行试验等方法,优选配合比方案,制备出满足可打印性能的碱激发材料;分析原材料相对掺量、碱组分和溶胶比对其基本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和XRD对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打印浆体的工作性能和可建造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以碱激发矿渣/粉煤灰体系作为建筑3D打印材料,具备基本的可打印性能,添加外加剂的浆体工作性能良好,表观效果表现优异,可堆积性较好。流动度在170-190mm范围内,堆积层数≥4层时,其综合性能良好。2.制备出的满足3D打印的理论最佳配比为:粉煤灰和矿渣质量比3:7,溶胶比为0.48,碱含量Na2O为5%,模数为1.4。3.碱含量对浆体初始流动度和早期强度的影响最大,粉煤灰掺量对初始流动度影响最小;粉煤灰掺量从0增加到50%时,流动度先减小后增大,而体系的强度减小,;为取得较好的流动度与力学性能,溶胶比和胶砂比这两个参数的合理取值区间分别为0.460.48和0.91.2;水玻璃模数从0.8增加到1.4(碱含量为6%时),浆体的流动度增大,体系的抗折和抗压强度也会增加;碱含量Na2O从3%增加到6%时(水玻璃模数为1.2),浆体的流动度减小,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4.从试验看,碱激发胶凝材料浆体从拌合到初凝前20min为最佳的打印时间,本文模拟了分层加载环境和打印速率,拟合出P-S曲线函数,可以计算塑性承载力、打印层数和打印高度。
郑佳正[9](2019)在《碱激发混凝土配比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碱激发材料作为一种低CO2排放的胶凝材料,能有效地解决由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所带来的高CO2排放的问题,近些年来碱激发材料被认为是具发展潜力的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长期耐久性需要长期的服役环境中来进行验证。混凝土的破坏大部分是由于钢筋的腐蚀所导致的,而氯离子的侵蚀是导致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现有的用于测量水泥抗氯离子渗透的方法有自然扩散法和电加速法。研究表明,对于碱激发体系来说,由于孔溶液中的离子数较多却较为复杂,电加速试验会有误差产生,但是其试验龄期较短。而自然浸泡试验虽然可以避免外加电场所导致的误差,但其试验较为繁琐且测试周期较长。因此客观评价不同测试方法的结果,成为准确的评估碱激发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关键。同时,现阶段大多数已有关于碱激发材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研究多为净浆和砂浆体系,针对碱激发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存在一些矛盾。本文以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粉煤灰/矿渣掺量、激发剂碱含量及模数、水灰比与混凝土砂率对于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早期性能(包括坍落度,7天与28天抗压强度及吸水率)的影响,得到一系列早期性能满足混凝土相关标准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非稳态电迁移试验和自然浸泡试验研究了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重点探究了不同粉煤灰/矿渣掺量、激发剂碱含量及模数、水灰比与混凝土砂率的碱激发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并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孔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抗氯离子侵蚀机理,同时分析比较了两种测试方法在反映碱激发材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早期性能(坍落度、抗压强度)及吸水率受粉煤灰/矿渣掺量、激发剂碱含量及模数、水灰比与混凝土砂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复合体系中矿渣掺量增大,碱激发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但7天及28天强度明显增大,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吸水率减小;随着复合体系中水灰比的增大,碱激发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好,其7天及28天强度下降,微观结构更加疏松,吸水率增大;随着复合体系中碱含量的增大,碱激发混凝土的流动性无明显变化,其7天及28天强度略有所下降,,吸水率降低;随着复合体系中砂率的增大,碱激发混凝土的流动性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优值,砂率的变化对于碱激发混凝土7天及28天强度无明显影响,但由于细骨料的增多,骨料的比表面积变大,润湿骨料所需的水越多,吸水率增大。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受粉煤灰/矿渣掺量、激发剂碱含量及模数与水灰比影响较大,砂率对于碱激发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影响不大,且无明显规律。随着复合体系中矿渣掺量的增大,体系孔隙率降低,孔结构细化,无害的毛细孔增多,体系致密性上升,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增强。随着复合体系中碱含量的增大,体系孔隙率降低,无害的毛细孔增多,体系致密性上升,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增强。随着复合体系中水灰比的增大,体系孔隙率增大,有害的毛细孔增多,体系致密性下降,抗氯离子侵蚀性能降低。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非稳态迁移系数与自然扩散系数在同一数量级之内,且自然浸泡系数要小于非稳态迁移系数。粉煤灰/矿渣掺量、激发剂中碱含量及模数、水灰比对于非稳态迁移系数与自然扩散系数影响规律一致。且非稳态迁移系数与自然扩散系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关系。
郭靖[10](2019)在《隧道用喷射混凝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隧道建设进入高速推进阶段,喷射混凝土的使用量将越来越大。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速凝剂对于喷射混凝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速凝剂在我国的用量非常大,但绝大多数是由碱性较强的材料制作而成粉状速凝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损害工人的皮肤、眼睛等部位,并且伴随着混凝土强度降低。与此同时,速凝剂的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添加不匀。所以开发液态、无碱或低碱、性能优异的速凝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A、B两种促凝组分进行促凝实验,在满足初凝小于4min、终凝不大于8min所需的无碱液体速凝剂最小固掺量和水溶液掺量的比较,进而以A、B组分作为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基础。采用三乙醇胺作为性能改善组分,以聚丙烯酰胺和甲酸钙作为稳定剂和分散剂,经复配可以制得28天抗压强度达到103.5%的CSL型液体无碱速凝剂。本文研制的CSL型液体无碱速凝剂有很好的促凝效果,通过凝结时间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CSL与水泥、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并研究了水灰比、温度、掺入时间和搅拌方式对CSL作用效果的影响。通过混凝土喷射试验,以大板法为基准,研究了砂率和不同骨料最大粒径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当CSL掺量为8%时,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2min50s和6min30s。水泥砂浆的1天和7天强度随CSL速凝剂掺量的增加显着增长,28天的抗压强度比达到103.5%,远高于国家标准对一级速凝剂的要求,通过实际工程中的施工应用,验证了该速凝剂的性能,进而证实该速凝剂符合预期要求。
二、混凝土液体外加剂碱含量测试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液体外加剂碱含量测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三乙醇胺早强剂研究进展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TEA早强剂 |
2.1 作用机理 |
2.2 功能特性 |
2.2.1 促凝-缓凝特性 |
2.2.2 强度特性 |
3 复合外加剂 |
3.1 TEA-无机复合外加剂 |
3.2 TEA-无机-减水剂复合外加剂 |
3.2.1 组成成分 |
3.2.2 作用机理 |
4 TEA在隧道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展望 |
4.1 TEA与传统速凝剂对比 |
4.2 TEA与速凝剂的复合使用 |
4.3 TEA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
5 结论 |
(2)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喷射混凝土的特点 |
1.2.2 配合比参数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3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4 机制砂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5 纤维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件制备 |
2.2.1 湿喷试件制备 |
2.2.2 模筑试件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强度试验 |
2.3.2 应力-应变曲线试验 |
2.3.3 电通量试验 |
2.3.4 约束圆环开裂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
3.1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1 设计步骤 |
3.1.2 配合比参数 |
3.2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
3.2.1 速凝剂种类及掺量确定 |
3.2.2 基于和易性的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 |
3.2.3 钢纤维长径比的确定 |
3.2.4 基于强度与可喷性的钢纤维掺量确定 |
3.3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
3.4 纤维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
4.1 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1.1 端钩型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2 波纹型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3 仿钢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4 聚丙烯纤维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4.1.5 不同纤维对强度影响对比分析 |
4.2 纤维混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2.1 端钩型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 |
4.2.2 端钩型钢纤维和仿钢纤维混杂 |
4.3 纤维喷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试验 |
4.3.1 破坏形态分析 |
4.3.2 试验结果 |
4.4 纤维喷射混凝土基体电通量 |
4.5 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与增强机理研究 |
5.1 纤维喷射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 |
5.2 纤维混凝土增强理论 |
5.2.1 纤维间距理论 |
5.2.2 复合材料力学理论 |
5.3 纤维增强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玉磨铁路混凝土抗氯盐与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早龄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2 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3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4 硫酸盐及氯盐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硫酸盐、氯盐侵蚀混凝土化学-力学损伤劣化分析 |
2.1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损伤劣化过程 |
2.1.1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化学反应 |
2.1.2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破坏类型 |
2.1.3 饱和状态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损伤分析 |
2.1.4 干湿循环作用下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损伤劣化分析模型 |
2.2 混凝土氯盐侵蚀损伤过程分析 |
2.2.1 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化学反应 |
2.2.2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方程 |
2.2.3 饱和状态氯离子侵蚀混凝土分析 |
2.2.4 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侵蚀混凝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设计 |
3.1 原材料 |
3.1.1 水泥 |
3.1.2 粉煤灰 |
3.1.3 细骨料 |
3.1.4 粗骨料 |
3.1.5 减水剂 |
3.2 配合比 |
3.3 试件制作及养护要求 |
3.4 试验设计 |
3.4.1 试验方案 |
3.4.2 硫酸盐干湿循环制度 |
3.4.3 氯离子电通量测定 |
3.4.4 抗压强度测定 |
3.4.5 相对质量变化测定 |
3.4.6 SEM |
3.4.7 XRD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湿循环条件下硫酸盐侵蚀混凝土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硫酸盐干湿循环对早龄期混凝土的影响 |
4.2.1 混凝土表观变化 |
4.2.2 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4.2.3 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变化规律 |
4.2.4 混凝土相对质量变化规律 |
4.2.5 混凝土SEM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氯盐侵蚀混凝土电通量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氯盐侵蚀对早龄期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早龄期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影响 |
5.2.2 粉煤灰掺量对早龄期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影响 |
5.2.3 外加剂剂种对早龄期混凝土抗氯盐侵蚀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硫酸盐与氯盐复合侵蚀试验研究 |
6.1 试验方案 |
6.2 硫酸盐与氯盐复合侵蚀对早龄期混凝土的影响 |
6.2.1 混凝土电通量变化规律 |
6.2.2 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6.2.3 XRD测试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粉状速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2 碱性液体速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4 无碱液体速凝剂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制备用原材料 |
2.1.2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性能测试用原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试方法 |
2.3.2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2.3.3 稳定性测试方法 |
2.3.4 砂浆体积稳定性测试方法 |
2.3.5 化学结合水试验方法 |
2.3.6 微观结构表征测试方法 |
第3章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 |
3.1 单组分作用效果 |
3.1.1 十八水硫酸铝 |
3.1.2 三乙醇胺 |
3.1.3 无定形氧化铝 |
3.1.4 硫酸镁 |
3.2 正交试验 |
3.2.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
3.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速凝剂稳定性调节与速凝剂的制备 |
3.3.1 酸对速凝剂性能影响 |
3.3.2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评价 |
4.1 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基本性能 |
4.1.1 对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4.1.2 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 与水泥的适应性 |
4.2.1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4.2.2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 与减水剂和外掺材的相容性 |
4.3.1 减水剂 |
4.3.2 外掺材 |
4.4 对水泥砂浆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4.5 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
4.5.1 环境温度 |
4.5.2 水灰比 |
4.6 FF-AF-A与其它速凝剂产品对比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作用机理 |
5.1 化学结合水量测定 |
5.2 水化热分析 |
5.3 XRD分析 |
5.4 SEM分析 |
5.5 孔结构分析 |
5.6 FF-AF-A的作用机理研究 |
5.6.1 水泥水化机理 |
5.6.2 FF-AF-A促凝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项目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水化温升抑制材料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温度开裂 |
1.1.2 温度开裂的解决措施 |
1.1.3 水化温升抑制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矿的水化机理 |
1.2.2 水泥的水化机理 |
1.2.3 水泥微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1.2.4 化学外加剂对水化的影响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化学外加剂 |
2.1.2 胶凝材料 |
2.1.3 其他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材料表征 |
2.2.2 样品制备 |
2.2.3 外加剂的吸附测试 |
2.2.4 宏观性能测试 |
2.2.5 水化动力学表征 |
2.2.6 微观测试 |
2.2.7 孔溶液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影响水泥水化放热的构效关系 |
3.1 S-TRI的基本性能 |
3.1.1 分子量分布 |
3.1.2 碱稳定性 |
3.1.3 结晶度 |
3.1.4 S-TRI的溶解 |
3.1.5 S-TRI的吸附 |
3.1.6 S-TRI在真实浆体中的消耗过程 |
3.2 S-TRI对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影响 |
3.3 S-TRI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构效关系 |
3.3.1 水化诱导期 |
3.3.2 水化放热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
4.1 S-TRI对水泥水化早期放热行为的影响 |
4.1.1 掺入方式 |
4.1.2 掺量 |
4.1.3 掺入时间 |
4.2 S-TRI对水泥水化早期相组成的影响 |
4.3 S-TRI对水泥水化早期C-S-H凝胶成核生长的影响 |
4.3.1 水化加速期 |
4.3.2 水化放热峰 |
4.4 S-TRI影响水泥浆体早期水化的数值模拟 |
4.4.1 水化模型的建立 |
4.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 S-TRI影响水泥早期水化放热的作用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对水泥中后期水化的影响 |
5.1 S-TRI对水化中后期放热行为的影响 |
5.1.1 单矿体系 |
5.1.2 水泥体系 |
5.2 S-TRI对水化中后期相组成的影响 |
5.2.1 C_3S+石膏+C_3A单矿体系 |
5.2.2 水泥体系 |
5.3 S-TRI对水化中后期C-S-H凝胶生长的影响 |
5.3.1 C_3S+石膏+C_3A单矿体系 |
5.3.2 水泥体系 |
5.4 S-TRI对水化中后期孔溶液的影响 |
5.4.1 C_3S单矿体系 |
5.4.2 水泥体系 |
5.5 S-TRI影响中后期水化放热的作用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的应用 |
6.1 S-TRI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
6.1.1 S-TRI对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6.1.2 S-TRI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 S-TRI的适应性问题 |
6.2.1 水泥种类 |
6.2.2 碱含量 |
6.2.3 石膏含量 |
6.2.4 温度 |
6.2.5 矿物掺合料 |
6.3 S-TRI对混凝土水化温升的抑制效果 |
6.3.1 绝热温升 |
6.3.2 半绝热温升 |
6.3.3 实际工程中的温控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液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
7.1 L-TRI对水泥水化放热行为的影响 |
7.1.1 掺量 |
7.1.2 掺入时间 |
7.2 L-TRI对水泥浆体相组成的影响 |
7.2.1 固相 |
7.2.2 液相 |
7.3 L-TRI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7.3.1 钙矾石 |
7.3.2 C-S-H凝胶 |
7.4 L-TRI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7.5 L-TRI影响水泥水化放热的作用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清单 |
(6)碱含量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熟料 |
1.2.2 不同碱含量水泥的水化 |
1.2.3 不同碱含量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 |
1.2.4 不同碱含量水泥浆体结构的发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熟料组成 |
2.1.2 熟料粉磨 |
2.2 实验配比 |
2.3 实验方法 |
2.3.1 熟料的矿相分析 |
2.3.2 水泥水化进程分析 |
2.3.3 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分析 |
2.3.4 水泥浆体中的液相组成分析 |
2.3.5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测试 |
2.3.6 新拌水泥浆体的微流变测试 |
2.3.7 水泥凝结时间与强度测试 |
2.3.8 水泥浆体结构测试 |
第3章 水泥熟料中的碱 |
3.1 水泥熟料中碱的来源 |
3.2 碱对水泥熟料矿物形貌的影响 |
3.3 水泥熟料矿相中碱的分布 |
3.3.1 不同水泥熟料矿相中碱的偏析 |
3.3.2 不同水泥熟料矿相中碱的含量 |
3.4 水泥熟料中碱的溶出 |
3.4.1 孔溶液中的碱金属离子浓度 |
3.4.2 K_2O,Na_2O的溶出率 |
3.4.3 总碱溶出率 |
3.5 小结 |
第4章 碱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
4.1 碱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 |
4.1.1 不同碱含量水泥的水化 |
4.1.2 外掺碱对水化进程的影响 |
4.2 碱对水泥浆体孔溶液组成的影响 |
4.2.1 离子浓度的变化 |
4.2.2 孔溶液的pH值 |
4.3 碱对于水泥水化产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
4.3.1 XRD定量分析 |
4.3.2 热分析 |
4.4 碱对水泥水化程度的影响 |
4.5 碱影响水泥水化过程的机理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碱对水泥水化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
5.1 水泥的水化反应 |
5.2 水化模型 |
5.2.1 恒定生长速率 |
5.2.2 变生长速率 |
5.3 拟合结果 |
5.3.1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的水化放热 |
5.3.2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的水化动力学变量 |
5.4 小结 |
第6章 碱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
6.1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流动度 |
6.1.1 减水剂饱和点 |
6.1.2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初始流动度 |
6.1.3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流动度经时变化 |
6.2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 |
6.2.1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转速–扭矩关系 |
6.2.2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屈服应力与塑性黏度 |
6.3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微流变特性 |
6.3.1 均方位移 |
6.3.2 弹性因子与黏度因子 |
6.3.3 储存模量(G′)与损耗模量(G″) |
6.4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中颗粒的团聚状态 |
6.5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的液相组成与zeta电位 |
6.5.1 离子浓度 |
6.5.2 pH值 |
6.5.3 Zeta电位 |
6.6 不同碱含量的水泥浆体中的PCE吸附量 |
6.6.1 PCE实际吸附量 |
6.6.2 PCE饱和吸附量 |
6.7 碱含量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机理分析 |
6.8 小结 |
第7章 碱对水泥凝结硬化及强度发展的影响 |
7.1 碱含量对水泥的凝结硬化特性的影响 |
7.1.1 水泥的凝结时间 |
7.1.2 水泥浆体的电阻率 |
7.2 水泥浆体的黏弹性能变化 |
7.2.1 黏弹性因子 |
7.2.2 固液常数 |
7.3 不同碱含量水泥的初期水化产物 |
7.3.1 物相分析 |
7.3.2 形貌观测 |
7.4 水泥凝结硬化机理分析 |
7.5 不同碱含量水泥的强度发展 |
7.5.1 水泥的抗压强度 |
7.5.2 水泥的抗折强度 |
7.6 硬化水泥浆体的孔隙结构 |
7.6.1 孔体积 |
7.6.2 孔径分布 |
7.7 不同碱含量水泥的强度发展机理分析 |
7.8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贡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功能型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功能型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功能型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功能型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及方案设计 |
2.1 原材料性能分析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细骨料 |
2.1.4 粗骨料 |
2.1.5 减水剂 |
2.1.6 试验用水 |
2.2 方案设计 |
2.2.1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 |
2.2.2 水泥砂浆流变试验 |
2.2.3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试验 |
2.2.4 混凝土的孔结构试验 |
2.3 配合比设计 |
2.3.1 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 |
2.3.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功能型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 |
3.1 功能型减水剂对水泥相容性的研究 |
3.1.1 水泥的基本性能 |
3.1.2 功能型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分析 |
3.1.3 功能型减水剂最佳掺量研究 |
3.2 功能型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的研究 |
3.2.1 功能型减水剂减水率分析 |
3.2.2 功能型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分析 |
3.2.3 功能型减水剂对水化进程及强度影响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功能型减水剂水泥砂浆流变性能研究 |
4.1 流变学的应用 |
4.2 流变学模型及特征 |
4.3 掺功能型减水剂水泥砂浆流变学研究 |
4.4 Bingham模型拟合及分析 |
4.4.1 水胶比对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
4.4.2 各功能型减水剂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3 J型与H型减水剂复配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4 J型减水剂掺量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分析 |
4.5 掺功能型减水剂水泥砂浆的触变性分析 |
4.5.1 水胶比对砂浆触变性能的影响 |
4.5.2 J型与H型减水剂复配对砂浆触变性能的影响 |
4.5.3 J型减水剂掺量对砂浆触变性能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掺功能型减水剂混凝土性能研究 |
5.1 掺功能型减水剂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
5.1.1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研究 |
5.1.2 极差法分析 |
5.2 掺功能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力学性能 |
5.2.1 自密实混凝土强度 |
5.2.2 力学性能分析 |
5.3 掺功能型减水剂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 |
5.3.1 压汞法简介 |
5.3.2 掺功能型减水剂混凝土孔结构分析 |
5.4 SEM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3D打印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建筑3D打印的发展及应用 |
1.1.1 建筑3D打印的基本原理 |
1.1.2 国内外建筑3D打印技术的应用 |
1.1.3 面临的问题 |
1.1.4 碱激发胶凝材料在建筑3D打印中的应用 |
1.2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设备及试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粉煤灰、矿渣 |
2.1.2 集料 |
2.1.3 激发剂 |
2.1.4 水 |
2.1.5 外加剂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矿渣/粉煤灰体系碱激发材料的制备工艺及试验方法 |
2.3.1 复合激发剂的配制 |
2.3.2 矿渣/粉煤灰体系碱激发材料的制备 |
2.3.3 试验方法 |
2.4 3D打印材料配合比试验方案 |
2.4.1 可打印性试探试验 |
2.4.2 正交试验 |
2.4.3 基本性能研究 |
3 3D可打印材料性能初探 |
3.1 3D打印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 |
3.2 可打印材料性能的初步探索 |
3.2.1 浆体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 |
3.2.2 浆体流动度和可挤出性、可堆积性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碱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制备 |
4.1 正交试验L9(34) |
4.2 矿渣活性及激发剂静置时间 |
4.2.1 不同矿渣制备碱激发矿渣/粉煤灰体系 |
4.2.2 不同矿渣对碱激发体系微观形貌和反应产物的影响 |
4.2.3 激发剂的不同静置时间 |
4.3 正交试验L16(45) |
4.4 本章小结 |
5 可打印材料基本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5.1 SL/FA相对掺量对胶结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
5.1.1 SL/FA相对掺量对流动度的影响 |
5.1.2 SL/FA相对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5.2 溶胶比、胶砂比对胶结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
5.2.1 溶胶比、胶砂比对浆体流动度的影响 |
5.2.2 溶胶比、胶砂比对强度的影响 |
5.3 碱组分对胶结材基本性能的影响 |
5.3.1 碱含量、水玻璃模数对流动度的影响 |
5.3.2 碱含量、水玻璃模数对强度的影响 |
5.4 浆体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
5.4.1 FA/SL相对掺量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5.4.2 碱含量、水玻璃模数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5.4.3 外加剂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5.5 矿渣/粉煤灰体系微观结构分析 |
5.5.1 不同FA掺量制备材料的SEM分析 |
5.5.2 不同碱组分制备材料的SEM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3D打印可建造性能研究 |
6.1 变形控制 |
6.1.1 失稳破坏 |
6.1.2 可控变形分析 |
6.2 打印时间 |
6.2.1 有效打印时间 |
6.2.2 打印行程时间 |
6.3 打印层数 |
6.4 打印高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碱激发混凝土配比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碱激发胶凝材料 |
1.2.1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
1.2.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反应机理与反应产物 |
1.2.3 碱激发胶凝材料工程性质 |
1.3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途径与测试方法 |
1.3.1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途径 |
1.3.2 氯离子传输性能的测试方法 |
1.3.3 碱激发材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早期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与配合比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配比 |
2.3 实验方法 |
2.3.1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方法 |
2.3.2 坍落度测试 |
2.3.3 强度测试 |
2.3.4 吸水率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因素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
2.4.2 不同因素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3 不同因素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吸水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电加速环境下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材料与配合比及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试验配合比 |
3.2.3 实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因素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显色深度的影响 |
3.3.2 不同因素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混凝土非稳态迁移系数的影响 |
3.3.3 讨论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自然浸泡环境下氯离子的侵蚀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碱激发混凝土浸泡90d后不同深度处的氯离子浓度及曲线拟合结果 |
4.3.2 碱激发混凝土浸泡180d后不同深度处的氯离子浓度及曲线拟合结果 |
4.3.3 非稳态迁移系数与自然扩散系数的对比与相关性分析 |
4.3.4 早期性能与自然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孔结构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原材料 |
5.2.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矿渣掺量对于碱激发混凝土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
5.3.2 不同水灰比对于碱激发混凝土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
5.3.3 不同Na2O含量对于碱激发混凝土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隧道用喷射混凝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速凝剂国内外现状 |
1.2.1 无碱速凝技术 |
1.2.2 复合改性技术 |
1.2.3 液态速凝剂技术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料料 |
2.1.1 水泥 |
2.1.2 砂、石骨料 |
2.1.3 减水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凝结时间、强度测定 |
2.2.2 混凝土喷射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制备 |
3.1 初终凝时间试验 |
3.1.1 A促凝组分试验 |
3.1.2 B促凝组分试验 |
3.2 液体速凝剂的制备 |
3.3 CSL型液体无碱速凝剂性能改善组分的确定 |
3.3.1 正交试验 |
3.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处理 |
3.4 无碱速凝剂母液优化 |
3.4.1 磷酸复配优化 |
3.4.2 速凝剂的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L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研究 |
4.1 稳定性 |
4.2 砂浆强度 |
4.3 与水泥的适应性 |
4.4 与常用减水剂的适应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SL速凝剂作用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作用原理 |
5.1.1 水泥的水化 |
5.1.2 速凝剂的促凝机理 |
5.2 CSL速凝剂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温度 |
5.2.2 水灰比 |
5.2.3 水泥浆加入速凝剂后的搅拌时间 |
5.2.4 添加液体速凝剂的时间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碱液体速凝剂在工程中的应用 |
6.1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6.1.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
6.1.2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要求 |
6.1.3 砂率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1.4 粗骨料最大粒径对喷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2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
6.2.0 施工流程 |
6.2.1 施工面喷射前预处理 |
6.2.2 施工组织 |
6.2.3 施工操作 |
6.2.4 施工后养护 |
6.2.5 施工要点 |
6.3 实体工程验证 |
6.3.1 工程背景 |
6.3.2 混凝土配制参数 |
6.3.3 喷射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混凝土液体外加剂碱含量测试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乙醇胺早强剂研究进展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展望[J]. 叶飞,何彪,田崇明,王思宇,王坚,宋桂锋. 现代隧道技术, 2021(04)
- [2]高性能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王嘉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玉磨铁路混凝土抗氯盐与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D]. 徐倩. 江南大学, 2021(01)
- [4]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建兵.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5]水化温升抑制材料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D]. 严宇. 东南大学, 2020
- [6]碱含量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性能的影响[D]. 黄磊. 清华大学, 2020(01)
- [7]功能型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 刘思桐.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8]3D打印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夏雨欣. 重庆大学, 2019(01)
- [9]碱激发混凝土配比及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D]. 郑佳正. 广州大学, 2019(01)
- [10]隧道用喷射混凝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应用研究[D]. 郭靖.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