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研发资源盘点分析报告

福建省研发资源盘点分析报告

一、福建省R&D资源清查分析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梅[1](2019)在《中国森林转型及其驱动力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转型是一国(地区)森林资源由减少到增加的趋势变化过程。理想的森林转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双重提升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的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在此背景下,中国虽然已经经历了从森林覆盖率减少到提高的森林转型,但更需要森林质量改善的转型。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讨论我国森林转型所处的阶段,从森林质量和数量角度出发,全面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我国森林转型的影响,对保护好、发展好我国珍贵的国有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和重庆),自1989年至2013年共25年的750个森林清查面板数据,分别从森林数量和质量的角度研究中国森林转型的问题。首先,从全国层面、经济区域层面以及林权角度对中国森林资源的蓄积、面积以及林龄结构等情况进行描述行统计分析;其次,采用EKC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经济区域视角和林权视角三个维度对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不同经济区域、不同林权视角下的森林转型驱动力的差异;最后提出推动中国森林理想转型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而言,我国还未实现经济与森林资源双增长的理想森林转型。其主要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经济、人口、技术以及政策因素。目前我国在森林的质量、数量两个方面在1991—1992年之间跨越了第一拐点,森林质量和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下降,还未出现经济发展带动森林资源的增长。(2)东部地区的森林质量转型不存在EKC关系,而森林数量的转型的曲线形式为倒U型,驱动因素主要是自然和技术因素,目前已完成一次转型,但由于是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森林数量的减少,并非理想意义上的转型;中部地区的森林数量和质量的转型的曲线形式均为倒U型,驱动因素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目前均已跨越一个拐点,但是目前是一种经济发展带来森林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也并非一种理想上的森林转型;西部地区森林质量的转型曲线形式为N型,经历两个拐点,而森林数量的转型呈倒U型,仅经历了一个拐点,驱动因素为自然因素、人口因素和政策因素,因此综合来看西部地区因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森林质量的提升而森林数量反而减少的不理想的森林转型。(3)东北国有林区的森林数量和质量上的转型均呈倒N型曲线,经历了两次转型,其主要的驱动因素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技术因素,目前处于经济发展导致了森林质量和数量双下降的趋势,是一种不理想的森林转型;南方集体林区在森林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EKC关系,而森林质量的转型呈N型,经历了两个拐点,其主要的驱动因素为自然因素、人口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目前处于经济发展带来了森林数量增长的理想转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积极利用各地有利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种植各地优势树种,形成不同的林业产业;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林业发展水平;加快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保持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等林业政策的实施干预,保持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等建议。

李垚[2](2019)在《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创新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与革新,而技术的差异是导致企业、地区和国家生产效率差异的关键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创新是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重要手段。地区创新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规模、社会资本、政府扶持、外商投资、市场环境与外部制度等都被认为是导致企业和地区创新差异的原因。然而,现有对于地区创新差异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数都基于一个较短的时间维度,从长期角度探讨地区创新差异起源的研究还很匮乏。实际上,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和人类农业生产最为相关的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可能影响区域市场和个人的心理行为特征从而导致区域创新水平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国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数据和当代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于当代地区创新差异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水平有显着正向影响,而这一影响是通过影响区域市场发育和个体心理特质而实现的。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当代中国基本创新情况和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情况的剖析。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区域创新情况。专利申请以及授权数量是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1986-2012年中国各地级市的专利申请以及专利授权数量,首先研究了中国20多年来的创新水平变化情况。其次,利用该时间段不同地级市的专利申请以及专利授权情况,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创新情况。最后,利用不同专利类型(发明型专利、实用型专利、外观设计型专利)在该时间段变化情况,分析了中国创新质量的变化和中国区域实质性创新差异情况。总体而言,中国1986-2012年间创新水平提高迅速。尤其是2000年以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迅速增长。然而,中国区域创新水平不平衡,基本呈现东高西底的格局。此外,本文分析了中国长期农业生产风险情况。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中人类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灾害分布图集》及其拓展数据,研究了不同区域的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状况。从长期看,中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较高,中西部农业生产自然风险较低。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区域创新水平以及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2)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地区创新差异影响的实证检验研究。利用中国专利数据以及《中国近五百年旱涝灾害分布图集》数据,本文在地市级层面实证检验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地区创新差异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显着影响区域创新水平,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水平较高的区域,后期可能呈现更高的地区创新水平。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消除由于遗漏政治金融情况以及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再次通过去除大城市、分南北地区、分东西地区和分专利种类等稳健性检验,从不同角度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依旧显着。本部分的研究,为区域创新水平提供了新的关键性解释,对了解区域创新差异的历史根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3)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机制研究。该部分可分为两个子研究。第一,本文探究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市场机制。区域早期市场发育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早期区域市场发育情况又对后期区域创新水平产生影响。首先,利用清代农业生产风险数据和粮食价格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影响,发现农业生产风险促进了区域市场整合和发育。当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风险产生时,商人套利行为和政府救灾措施起到连接市场,促进区域市场发育的作用。随后,在研究农业生产风险对市场发育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早期市场对当代创新的影响。利用清代不同区域市场发育数据和中国当代专利数据,实证检验早期市场发育对后期地区创新的影响,发现早期市场发育较成熟地区,后期地区创新水平较高,而商业文化是早期市场影响后期创新水平的重要机制。总体而言,该部分从实证角度检验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早期市场以及当代地区创新的内在联系。第二,本文研究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个人心理特质机制。外部自然条件在长期过程之中塑造了地区个体的性格和行为。作为外部自然条件中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可能在长期过程之中影响个人性格,从而对后期区域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本文利用中国长期自然灾害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了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中,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于个人对他人的信任的影响,从个人层面探索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于地区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了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地区合作,从而推动地区信任水平提升。这两部分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影响提供理论机制的探讨。总体而言,本文从长期历史角度对地区创新能力来源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正向影响了地区创新水平,而这一影响可能是通过市场和个人心理特质实现的。本文可能对经济学理论有如下贡献:一方面,本文的研究为创新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从长期视角解释地区创新差异之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本文丰富了农业生产风险理论,检验了农业生产风险塑造人类社会的长期影响。此外,本文研究揭示了农业生产风险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市场和个人心理特质机制,对于政府创造良好市场条件和提高区域个人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林菡馨[3](2019)在《制度对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审批改革分析视角》文中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时期,但目前依靠资源驱动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而创新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因此创新对于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鼓励创新的背景下,政府如何作为以帮助改善创新环境不仅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理论问题,更具有指导政府决策的实践意义。回顾中国的创新发展历程,各类创新活动的背后常有政府的身影。在计划经济时代,科技项目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计划、投资;同时政府也推动建立了许多高科技园区,不仅整合了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以促进创新,还为园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人才政策等等,以支持创新发展。此后,政府的科研机构部分转制为企业,部分转制为企业内部的独立研发机构,政府也继续积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出台了多种创新激励政策。根据各国经验,依靠创新激励政策也许未必是长期行之有效的鼓励措施。不少研究发现,研发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虽然在短期内有效,但也容易导致低质量创新和挤占私人投资,从而扭曲资源配置;并且政策不确定性往往容易改变私人预期,从而影响政策实施效果。而完善的制度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则有所不同,譬如健全产权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它们更容易形成私人对投资环境的稳定预期,有利于长期投资形成。鉴于创新具有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特点,创新活动往往需要长期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因此完善制度环境对于创新的影响将更为深远。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激励政策和制度安排,讨论了创新制度安排和创新激励政策的优劣势,详细梳理了文献中关于制度影响创新的观点,并从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审批环境的角度来研究完善制度环境对于创新的影响。文章将地方政府通过试点专利执行保险、完善专利行政执法以及进行行政审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完善行政审批环境对于地区企业创新的影响,总结政府完善制度环境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专利执行保险试点有利于加强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在实施了专利执行保险的地区,专利诉讼数量显着上升,上市公司的发明专利价值显着提高;专利执行保险进而提高了企业的高质量创新水平,位于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不但显着增加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而且增加了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此外,专利执行保险的实施对当地上市公司专利申请的激励存在异质性:从企业所有制看,国有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相对于私营企业显着增多,而外资企业专利申请量变化则不显着;从行业特征看,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中的企业显着提高了专利申请总量以及发明专利申请量,而集中程度较高行业中的企业则显着增加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2)专利行政执法完善有助于加强地方专利行政执法,从而促进创新活动。在推出了专利行政执法裁量权标准的地区,专利行政执法案件比重,特别是假冒专利案件比重显着增加。地方专利行政执法裁量权标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假冒专利处罚认定依据细化和案件审理时限缩短,假冒专利案件处罚认定标准越详细,既减少假冒专利行为,同时又促进专利权人维权,最终提高假冒专利案件总数;案件审结时限越短,越容易鼓励举报假冒专利案件行为。在完善了专利行政执法的地区,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都显着增加,特别是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如果完善专利行政执法的地区认定违法标准越详细、案件审结时限越短,则地区专利行政执法水平也越高,地区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越大。(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发展创新中介服务市场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从而激励创新。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有助于当地专利代理机构数量的增长和专利代理人员队伍的壮大,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技术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地区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的减少显着促进当地企业增加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其中发明专利受到的影响最大;行政审批项目削减对于企业创新的部分激励作用是通过专利代理市场和技术经纪市场的发展来实现的。从专利执行保险试点、专利行政执法完善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来看,政府将市场能够实现的功能交由市场,专注于市场难以扮演的角色,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效果。政府可以帮助建立市场、促进市场竞争以激发市场活力,利用市场具备的信息优势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或者维权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政府也可以通过完善专利执法使得专利权人有法可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从而提高社会创新水平。

杨婷婷[4](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王亚萌[5](2018)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应研究 ——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能力。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资源的支撑,而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对其配置效率与配置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如何优化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能力以解决农业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农业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之以各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省级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其配置结构、配置能力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模型,研究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变化对农业科技产出的影响演化趋势;通过运用突变级数法以及NRCA模型对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以及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为提高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以及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科技资源及配置结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对相关概念进行描述、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从农业科技的人力资源、财力、信息资源三方面阐述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基本概念框架;通过对不同的配置主体的分析,构建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主要配置主体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差异。第二部分,对科技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与的投入结构,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过程视作一个复杂的动态适应系统,运用因果关系图研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因果逻辑关系,通过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仿真模型,为配置结构动态模拟提供理论准备与数据支持。第三部分,在构建了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仿真模型之后,进行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变动的效应实验,采用Vensim-DS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模型中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调整来观察科技产出的变动情况,通过对可能的各种方案进行反复试验,从而找到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案。第四部分,基于省级农业科学院视角,对我国各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分析,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定量评价其科技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以此为我国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五部分,对仿真模拟出的配置方案进行最优分析,探讨投入结构的变动差异,得出部分结论,通过对其配置结构的组合仿真结果,结合对各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测算以及对比较优势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之后,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剖析,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可行性设想。

智亚卿[6](2018)在《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研究 ——基于R&D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等院校是科技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科技自主创新活动既包括科学创新,又涵盖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与管理等要素相互作用、协同互动的结果。高校科技活动贯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直到成果转移、扩散与产业化的全部过程。论文将目光锁定高校科研活动,从研究与发展(Research&Development,R&D)视角来对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价,并认为基于R&D视角的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就是高校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本次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R&D投入为入手点,搜集了 2007至2016年浙江省及2016年各省地方高校相关数据,以求通过对浙江省历年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及与其他省市的对比,从而对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首先,通过基本的数据整理浙江省时间序列上2007至2016年的纵向数据及各省市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的相关横向数据对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以各省市地方高校R&D资源投入为基础,设计了包含4个二级指标与37个三级指标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以31个省市区的数据为样本对各省市地方高校创新力的四个维度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各维度因子得分对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的发展在全国的层次进行对比。除此之外,在文章的第四部分,通过BCC模型下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各省市地方高校R&D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绩效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DEA—Malmquist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地方高校十年来科技创新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能力位于全国前列,但人员投入、应用研究经费存在较为严重的冗余,着作等的产出不足,成果转化能力较为薄弱,以至于浙江省地方高校综合技术效率虽总体有所提升,但总体效率偏低。因此,有必要调整经费结构,加强对原始创新的重视,适度降低应用研究经费比重,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与监督,提升经费使用率;创新人才激励制度,完善人才管理监督机制,提升人才水平,增加高水平科技人才占比;扩大科技创新产出,加强产学研合作等,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与能力。

任建辉[7](2017)在《创新、社会过滤与区域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表明新增长理论虽然重视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忽视了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因素对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影响。1999年,Rodríguez-Pose首次提出了社会过滤这个概念,用来描述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条件对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影响,从而开创了社会过滤这个研究领域。目前,关于社会过滤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过滤的内涵、社会过滤的测度指标及方法、社会过滤影响创新及创新转化为增长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等方面。总体而言,社会过滤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都有待深入、系统的探讨。在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将创新有效地转化为增长,是各区域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事实上,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不乏“知识悖论”和“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对于此类现象的解释,虽然已经有文献认识到了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尚未见到运用社会过滤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和方法来开展专门研究的成果。因此,引入社会过滤概念及理论和方法,科学分析社会过滤是如何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对于各个区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下几个问题:(1)社会过滤的概念内涵与界定;(2)基于中国国情和数据可得性,选择指标体系和方法来测度社会过滤;(3)社会过滤影响区域创新转化为增长的机制与路径;(4)用社会过滤指数定量化地研究社会过滤是如何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概括起来,本文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社会过滤是区域中一系列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能力的地方化条件相互交织构成的介质层,主要由制度条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以及文化因素等无形资本构成。它代表着区域的创新生产能力,知识利用能力以及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社会过滤对创新转化为增长的作用特征表现为孵化性、适宜性、传导性和壁垒性等方面。第二,在明确社会过滤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根据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本文主要从政府支持、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包容等四个维度构建了适宜于我国的社会过滤指标体系,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将这些指标合成为社会过滤指数。通过对各城市社会过滤指数的测度结果发现:区域层面上,中西部与东部相比,区域间的社会过滤得分差距明显,东部地区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地级市层面上,社会过滤得分较高的城市几乎都出自东部发达地区,尤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为最。从研发强度和社会过滤的关系型式看,“低低型”城市占比较高,创新转型发展较为困难,“高高型”城市占比较低,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第三,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机制主要是,社会过滤会影响知识生产中研发投入的规模报酬,进而影响创新增长速度;其次,社会过滤会影响区域对其它区域知识溢出的利用能力;最后,社会过滤会支配生产要素的空间再配置,如挤出效应。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途径主要是,对区域内外知识和技术的传导、吸收与利用。第四,在四部门的半内生增长模型基础上,将社会过滤纳入研发部门的知识生产函数当中,构建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模型,该模型的均衡解表明,社会过滤的优劣会将其在研发部门技术积累的缩放效应传递到其它部门,影响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进而影响到区域的生产和消费,并最终影响到经济增长。第五,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个体固定效应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找到“知识悖论”存在的证据。同时,社会过滤也表现出显着的负向抑制作用。这表明,我国城市缺乏成熟的创新系统,本地社会过滤没有表现对创新转化为增长的促进作用。在考虑了内生性,结果依然成立。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中间传导机制,发现,社会过滤对全要素生产率有负向抑制作用,对物质资本有显着的挤出效应。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一,对社会过滤概念进行了再定义。自Rodríguez-Pose首次提出社会过滤这个概念,还没有给出一个有针对性且清晰的定义。这种状况制约了相关研究工作在概念共识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不利于构建认识基础一致、逻辑统一的社会过滤理论及方法。本文提出的社会过滤概念是从关系空间这个维度上提出来的,社会过滤便是区域中各种能有催化作用的地方化条件交织构成的产物,并将其命名为介质层。这就很容易揭示为什么区域会存在过滤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分析社会过滤问题。其二,构建了既反映社会过滤概念内涵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过滤指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特点有所不同。第一,我国的各级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支配的不容忽视。第二,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刚性问题较轻,失业率不再是关注的重点。第三,我国区际间人口流动规模巨大,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构建的社会过滤指标体系主要由科技与教育支出占比、互联网覆盖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占比、流动人口占比和外商企业数占比等指标组成。其三,借助Rodríguez-Pose所倡导的社会过滤思想,本文初步建立了从“三个概念”、“两个函数”来探究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与路径分析框架。其中,“三个概念”指关系空间、社会过滤和知识溢出。其中,关系空间是区域间创新分工与协作的载体,社会过滤是创新发展的前提,知识溢出是知识累积的又一个源泉。“两个函数”是指知识生产函数和区域经济增长函数。知识生产的能力决定着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要素流动使得生产要素在空间中发生再配置,而社会过滤恰会影响到区域知识生产和要素流动。依托这个分析框架,可以更清晰地揭示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及机制。其四,迄今为止,尚未有对我国各区域的社会过滤、社会过滤对创新转化为增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所建立的社会过滤指数、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实证模型,分别测算了各区域的社会过滤指数,分析了社会过滤对于区域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影响。这些研究工作尚属首次,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

曹彦[8](2016)在《中国林业综合经济实力统计测度与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中国各地区的林业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测度与评价,深入研究分析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对正确认识各地区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及其在林业经济竞争中尚需改进的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林业基础产能、林业市场潜能、林业科技潜能和林业生态贡献4个维度21个指标,构建林业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与改进的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各省域林业综合经济实力进行总体测评。结果表明:(1)在2000-2013年间,基于投影寻踪评价的全国林业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广西、山东、广东、福建、黑龙江、江苏、内蒙古、云南、四川和湖南,从区域分布上看,全国林业经济竞争力整体呈现出“东部高端与低洼并存、中部集中分布、西部相对较弱”的格局。(2)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检验,所得结果与改进的熵值法评价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一致性。进一步以福建省为例,运用这两种方法对福建省各地市林业经济综合实力进行统计测度分析和影响率分析,基于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的福建省9个地市林业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结果从高到低依次是南平、三明、龙岩、宁德、莆田、福州、漳州、泉州和厦门,而影响率分析结果显示,南平、三明和龙岩三个地区是福建省林业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的重要推动力。其次,本研究以我国31个省域2000-2013年间有关林业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Moran’ s I指数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Moran’ s I检验结果显示,各年Moran’ s I指数值基本稳定在0.3,表明全国各地区林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据此选取人均林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林业经济质量、人口资本、市场潜力、科技潜能以及生态贡献5方面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其中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的是地理空间权重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建立了固定效应空间滞后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结果显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169,通过了1%显着性水平检验,说明模型空间效应显着;各解释变量系数在统计上也都是极为显着的,林业经济质量对林业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林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林业劳动生产率和林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2037、0.2078和0.2455;人口资本对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起着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林业年末从业人员数的参数估计值为0.2129;林业产业市场占有率的参数估计值为0.59,表明林业市场化程度越高,则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林业R&D经费的参数估计值为0.195,表明林业科技投入水平对林业经济发展主要发挥促进作用;林业基本要素对林业经济发展有正向提升作用,其中活立木总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以及林地面积的参数估计值分别为0.0289、0.0783和0.0585。最后,本研究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

林卓[9](2016)在《不同尺度下福建省杉木碳计量模型、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森林碳计量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森林碳计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和给定的地域内,对不同森林类型碳贮存量与碳流通量进行估算,其中森林碳储量及碳汇能力是碳计量研究中的关键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林业碳计量并进行相关研究对我国的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栽培历史悠久,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用材林,而且在调节碳平衡、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杉木的基础研究数据,但是由于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杉木碳计量的研究结果还存在较大差异。众所周知,森林碳计量的测定非常困难,而且耗时费力,确定一种行之有效而又准确的调查预估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利用已有的广泛可靠的杉木碳储量(生物量)研究数据,尝试建立精度高,适用广的碳计量模型或方法能大大减少测定立木碳含量和林分碳储量的外业工作。只要通过测定一定数量样木、样地碳储量(生物量)的数据,建立模型后就可以在同类的林分中结合相应的林分调查数据来估计单株碳含量或是整体林分碳储量。不仅如此,在大尺度的研究上还能充分利用这些模型结合已经有的森林资源清查体系,通过尺度换算外推对区域内杉木林总碳储量进行估测,这也是研究我国杉木整体碳汇功能及其动态变化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大量不同来源的杉木生物量(碳储量)相关研究数据,包括课题组实测数据、已发表的前人研究成果及公开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福建省杉木为例,建立不同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并对各尺度模型之间的耦合换算进行探讨。同时,利用多种动态预估的方法对福建省杉木碳储量和碳汇能力进行模拟预测。最后基于学科交叉的角度,结合实际生产问题,对杉木碳计量模型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个体尺度下杉木单木各器官及全树碳含量的建模研究,发现以胸径(D)和树高(H)两个维量组合(DH.D2H和D&H)作为自变量建模的拟合结果优于仅以胸径(D)建模的结果,且最佳的自变量组合形式是D&H(分离的二元变量)。本研究新提出的二元通用模型f(x,y)=(α·xβ·yε+γ·eη·x·y)θ(式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α,β,γ,η,θ为待求参数)对叶、枝、地上部分及全树碳含量的拟合结果最好,而干和根最优拟合结果所使用的基础模型形式分别为幂函数和多项式函数。在进行区域数据外推拟合过程中,通用模型也表现出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灵活的适用性。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检验,利用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法都能较好的解决全树模型与各器官模型之间的碳含量预测结果不相容的问题。2.在林分尺度下,以福建省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经营的杉木人工林400个样地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两类不同理论基础的林分碳储量模型:(1)将林分蓄积量方程:ln M=h1+d1 ln N+g1 ln (Db1Hc1)与碳储量方程:C=a2(Db2-Hc2)Nd2联立,并根据二元材积方程约束b1=b2且c1=c2,便能得到与材积兼容的林分碳储量模型(式中C为林分碳储量、M为林分平均蓄积、N为林分密度、D为林分平均胸径、H为林分平均树高,b1、c1、d1、g1、h1、a2、b2、c2、d2为待求参数),所得到的林分碳储量模型对建模样本的拟合精度R2达到0.9165,验证样本的预测精度R2为0.8997;(2)以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密度、地位指数作为输入向量,林分碳储量为输出向量,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2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的拟合预测结果的精度R2都高于0.94,且在同样的优化算法(遗传算法)下,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模型比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精度更高,结果更为稳定。3.收集不同生长区域的杉木林分碳储量(生物量)研究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建立区域尺度下的杉木林分碳储量模型。结果表明,GWR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利用全局线性回归模型(OLR)建立的结果。此外,通过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ere)等主要针叶树种的建模,辅助验证的结果也同样显示GWR模型的精度优于OLR模型。由此可见,将数据的地理位置纳入回归参数中后所得到的拟合结果更接近于区域内的现实情况,因此在区域尺度下对林分碳储量进行研究时,可以尝试运用GWR模型进行建模。4.利用课题组调查的54株杉木单木含碳率实测结果,首次建立了福建省杉木全树平均含碳率模型,结果显示Peal-Read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二次曲线次之,且R2都在0.95以上。结合福建省杉木林生长的平均状态,计算得到各龄组的平均含碳率分别为:幼林龄(0.5388)、中龄林(0.5095)、近熟林(0.4865)、成熟林(0.4840)、过熟林(0.4867)。同时,利用不同的区域碳储量估算方法对福建省杉木林2009~2013年间的总碳储量进行估算,得到结果范围是38706.15~45413.37万t。5.以第八次(2009~-2013)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基础,结合同期全国林业统计年鉴及福建省统计年鉴数据,利用C02FIX模型对福建省未来60年(2016~2075)杉木林碳汇潜力的模拟结果显示,福建省杉木林的累计净固碳量在2075年时应该处于1.6×108t至2.1×108t之间,占现有(2009~~2013)杉木林总碳储量的35%~50%,表明了杉木林拥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在福建省的森林碳汇作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以福建省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经营的杉木人工林为实例,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多维时间序列(CAR)模型对林分碳储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种时间序列模型在短期内对林分碳储量的预测准确度都较高。同时,利用年均净现值法和林地期望价法探讨了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林经济收益及最优轮伐期的确定,并比较分析了林分最优轮伐期和最大复合经济收益对立地质量、碳价格、利率这三个因素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1)在目前木材价格远远高于碳价格的情况下,增加碳汇目标不会改变原来的采伐策略,但复合经济收益的增加是十分明显的;(2)复合经营目标下最优轮伐期随着地位指数上涨而提前,最大复合经济收益也随之显着提高;(3)碳价格在较长变化范围内(0~350元/t)对最优轮伐期的影响并不显着,只有当碳价格提高一定程度(350~600元/t),最优轮伐期才有提前的趋势,且随着碳价格的提高,复合经济收益明显增加;(4)随着利率增加,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目标下杉木林最优轮伐期不断提前,但最大复合经济收益明显降低,因此高利率不利于杉木林的经营。7.利用收集的福建省杉木林分生物量(碳储量)研究数据,建立了福建省杉木净生产力与群落生长量和年凋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9~2013年间,福建省杉木林乔木层净生产力为16.2022x 106t/a,平均净生产力达到11.9406t/(a·hm2)。结合建立的福建省杉木含碳率模型,计算得到福建省杉木林乔木层的固碳量为8.2299x 106t/a,其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固碳量的比例分别为33.65%、23.38%、22.10%、18.56%、2.41%。全省杉木林乔木层的平均固碳能力为6.07t/(a·hm2),中龄林平均固碳能力最强,过熟林最弱。同时,计算得到2009~2013年间福建省杉木林乔木层固碳能力对同期化石能源碳排放的碳抵消率为8.37%,其中幼龄林的碳抵消贡献最大。

王刚[10](2016)在《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产业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二和三产业多个门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又是具有强大生态服务功能的产业,依托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具有了极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特点极为鲜明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强化,国民经济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也为林业产业发展及转型提供了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林业产业竞争力不仅关系到区域、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林业产业在国际林业经济和生态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林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如何从总体和区域角度对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影响林业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制定提升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相关产业政策,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转型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对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特征进行界定和分析,对我国林业产业不同产业层次的产业结构、不同区域资源现状、投资发展竞争力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成因;其次,从主体影响因素和客体影响因素对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林业产业影响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基于林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理论假设,运用SPSS和AMOS等相关软件对量表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揭示了影响因素对林业产业竞争力影响作用机理;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林业产业的实际,构建了林业产业竞争力“四位一体”模型,即林业环境竞争力——林业基础竞争力——林业核心竞争力——林业外显竞争力及各要素相互作用关系;根据林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设计了林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初选指标体系,运用群组决策特征根(GEM)和Pearson方法对林业产业竞争力初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指标进行识别筛选,构建了由外显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产业环境竞争力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和24个四级指标构成的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线性加权函数法的我国区域林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省际区域林业产业外显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产业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进一步深入分析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性及其成因。最后,结合我国林业产业的区域实际和未来国家战略重心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给出了提升其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比较强的省份分别有福建、广西、青海、内蒙和四川等;而排名最后的一些省份分别为辽宁、海南、陕西、山西、贵州、重庆和天津等。同时也表明了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区域性差异较大,而且外显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产业环境竞争力以及综合竞争力水平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总体上,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由显性要素、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和产业环境构成,其中产业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金融环境;基础要素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核心要素包括科技创新、林业产业结构和林业企业要素;显性要素包括林业产业实力和林业产业盈利实力。在这些要素的推动下,形成了林业产业软环境、长期持续发展和成长能力、创造增加值和占有率竞争力,进而形成了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竞争力影响机制方面,政府支撑直接或通过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间接对林业产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产业组织结构和科技创新通过市场条件和资源禀赋对林业产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

二、福建省R&D资源清查分析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R&D资源清查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森林转型及其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2.1 森林转型的相关研究
        1.2.1.1 森林转型概念
        1.2.1.2 森林转型过程的国家案例研究
        1.2.2 森林转型驱动力的相关研究
        1.2.2.1 森林转型中的自然驱动力
        1.2.2.2 森林转型中的社会经济驱动力
        1.2.3 关于EKC模型的相关研究
        1.2.3.1 关于EKC曲线的理论研究
        1.2.3.2 关于EKC曲线的实证研究
        1.2.4 综合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1.1 数据收集方法
        1.4.1.2 数据分析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
2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的动态分析
    2.1 中国森林资源数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1.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森林资源数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1.2 基于经济区域视角的森林资源数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1.3 基于林权视角的森林资源数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2 中国森林资源质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森林资源质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2.2 基于经济区域视角的森林资源质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2.3 基于林权视角的森林资源质量变化的动态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转型及其驱动力分析
    3.1 中国森林转型驱动力的理论分析
    3.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3.3 模型设计
    3.4 中国森林转型的EKC模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经济区域和林权视角下的森林转型及其驱动力分析
    4.1 基于经济区域视角下的森林转型及其驱动力分析
        4.1.1 基于经济区域视角下森林转型的EKC模型分析
        4.1.2 比较不同经济区域的森林转型状况和驱动力差异分析
    4.2 基于林权视角下的森林转型及其驱动力分析
        4.2.1 基于林权视角下森林转型的EKC模型分析
        4.2.2 比较不同林权的森林转型状况及驱动力差异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推动中国森林实现理想转型的对策分析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英文缩写表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与贡献
        1.3.1 研究创新
        1.3.2 研究贡献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创新理论
        2.1.1 创新概念及内涵
        2.1.2 创新的影响因素
        2.1.3 创新与经济增长
    2.2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理论
        2.2.1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概念及内涵
        2.2.2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评估与规避
        2.2.3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影响与后果
    2.3 农业生产对创新影响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区域创新与农业生产风险概况
    3.1 中国区域创新概况
        3.1.1 创新的基本情况
        3.1.2 创新的区域差异
        3.1.3 创新的质量情况
    3.2 中国农业风险概况
    3.3 本章小结
4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影响的实证检验
    4.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4.2 基准回归结果
    4.3 稳健性检验
        4.3.1 去除超大城市结果
        4.3.2 分南北回归后结果
        4.3.3 分东西回归后结果
        4.3.4 分不同专利种类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生产风险影响创新的市场机制
    5.1 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促进市场发育的实证检验
        5.1.1 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机制
        5.1.2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5.1.3 实证分析
        5.1.4 稳健性检验
        5.1.5 结论
    5.2 早期市场发育促进当代创新的实证检验
        5.2.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2.2 早期市场影响当代创新的实证检验
        5.2.3 早期市场影响当代创新的商业文化机制
        5.2.4 稳健性检验
        5.2.5 结论
    5.3 本章小结
6 农业生产风险影响创新的心理特质机制
    6.1 引言
    6.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3 农业生产风险影响信任的实证检验
    6.4 基于地域划分的进一步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
    7.3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20个观测点位置
    附录2 CFPS中涉及社会信任的具体问题
    附录3 民国民用企业情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3)制度对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审批改革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各类创新激励政策和制度
    2.2 制度和政策的对比
    2.3 制度对创新的影响
        2.3.1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
        2.3.2 政府管制、行政审批与创新
第三章 理论分析
    3.1 专利保险、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
        3.1.1 专利诉讼
        3.1.2 专利价值
        3.1.3 企业创新
    3.2 专利行政执法、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
        3.2.1 专利行政执法
        3.2.2 企业创新
    3.3 行政审批制度与创新
        3.3.1 中介组织
        3.3.2 企业创新
第四章 专利执行保险对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
    4.1 现实背景
    4.2 研究设计
        4.2.1 模型设定
        4.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3 变量构造和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分析
        4.3.1 专利执行保险对专利案件的影响
        4.3.2 专利执行保险对专利价值的影响
        4.3.3 专利执行保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4.4 内生性问题
    4.5 结论启示
第五章 专利行政执法完善对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
    5.1 现实背景
    5.2 研究设计
        5.2.1 模型设定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3 变量构造和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分析
        5.3.1 地区行政执法完善对于专利行政执法案件的影响
        5.3.2 地区行政执法完善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
    5.4 内生性问题
    5.5 结论启示
第六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
    6.1 现实背景
    6.2 研究设计
        6.2.1 模型设定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3 变量构造和描述性统计
    6.3 实证分析
        6.3.1 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影响专利代理市场和技术经纪市场
        6.3.2 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影响企业创新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问题
    6.6 结论启示
第七章 结论、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八章 附录
    8.1 文中推导过程
    8.2 式(4-6)中政策变量构造的合理性
    8.3 第五章平行性趋势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六、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债务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一、债务层级结构
        二、债务区域结构
        三、举债主体结构
        四、资金来源结构
        五、债务投向结构
        六、债务期限结构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二、用债效率低
        三、偿债无保障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模型设计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一、规模风险
        二、结构风险
        三、效率风险
        四、外在风险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债务负担率
        二、债务率
        三、偿债率
        四、债务依存度
        五、或有债务比例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三、风险管理机制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5)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应研究 ——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科技资源内涵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资源配置相关的研究综述
        1.3.3 农业科技资源相关的研究综述
        1.3.4 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理论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科技资源
        2.1.2 农业科技资源
        2.1.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技术进步与新经济增长理论
        2.2.2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2.3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3章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结构概况
    3.1 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及结构
    3.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3.3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结构
    3.4 农业科研机构产出情况
第4章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仿真建模
    4.1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构建基础
        4.1.1 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本问题的适用性
        4.1.2 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边界与基本假设
    4.2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因果关系图
        4.2.1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4.2.2 主要反馈回路
        4.2.3 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的确定
    4.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仿真模型构建
        4.3.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流图的设计
        4.3.3 基本参数设置
        4.3.4 变量间函数关系确定的方法
        4.3.5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第5章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变动效应实验
    5.1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比例变化模拟
    5.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劳务费用支出比例变化模拟
    5.3 农业科研机构课题基础研究经费比例变化模拟
    5.4 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转化率变化模拟
    5.5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R&D资源配置结构组合实验
第6章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以我国省级农业科学院为例
    6.1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6.1.1 突变理论与突变级数法
        6.1.2 比较优势理论与NRCA模型
    6.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1 评价指标选取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实证分析与结果
        6.3.1 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6.3.2 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分析
    6.4 本章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建议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模型相关参数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研究 ——基于R&D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1. 高校创新力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科技与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2.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是提升地方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3. 合理配置地方高校R&D投入结构是提升科技创新力的重要前提与保障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高校科技创新力研究
        2.高校R&D研究现状概述
        3.文献述评
    (四) 概念界定与说明
        1. 高校科技创新力
        2. 研究与发展(Research&Development,R&D)
    (五)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收集方法
        2. 数据分析方法
    (六) 研究的重难点
        1.评价指标选取的难度
        2.数据获取的难度
        3.数据分析的难度
一、浙江省地方高校R&D投入与科技创新力现状分析
    (一) 浙江省地方高校基本情况
    (二)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分析
        1. 浙江省地方高校R&D经费投入
        2. 浙江省地方高校R&D人力投入
    (三)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分析
        1. 2016年各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分析
        2. 2007-2016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分析
    (四)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1. 2016年各省地方高校创新支撑能力分析
        2. 2007-2016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五) 浙江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创新能力
        1. 2016年各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创新能力分析
        2. 2007-2016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创新能力分析
二、 高校科技创新力评价的实施
    (一) 高校科技创新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 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2. 动态适应性与静态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3. 指导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 高校科技创新力指标的选取
        1. 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
        2. 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3. 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4. 高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
三、基于全国省际数据的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因子分析
    (一)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模型构建
    (二)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二级指标的因子分析
        1.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
        2.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3.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4.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
四、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分析
    (一) 评价方法及指标的选取
        1.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2.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介绍
        3. 浙江省地方高校R&D投入与科研绩效产出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新绩效静态分析
        1.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绩效在我国28省范围内的横向分析
        2. 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在2007-2016年间发展的纵向分析
    (三) 浙江省地方高校R&D投入产出效率动态Malmquist指数分析
        1. 28省市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2. 2007-2016 年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Malmquist指数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对策与建议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创新、社会过滤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主要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说明
        1.2.1 关系空间
        1.2.2 创新
        1.2.3 知识溢出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过滤理论的创立
    2.2 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困惑:知识悖论
        2.2.1 知识悖论的定义及特征
        2.2.2 知识悖论的相关解释
    2.3 社会过滤:创新转化为增长的介质
        2.3.1 社会过滤的概念
        2.3.2 社会过滤的测度
    2.4 社会过滤与R&D、知识溢出
        2.4.1 社会过滤与R&D
        2.4.2 社会过滤与知识溢出
    2.5 社会过滤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与实证分析
    2.6 小结
3 社会过滤的概念界定
    3.1 已有研究对社会过滤的描述
    3.2 社会过滤概念的再定义
        3.2.1 社会过滤的定义
        3.2.2 社会过滤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3.3 社会过滤的外延拓展
        3.3.1 创新活动与社会过滤的适配性
        3.3.2 知识悖论新解:增长效应和溢出效应
        3.3.3 社会过滤与区域联系网络
    3.4 小结
4 社会过滤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4.1 国外社会过滤指标考察
    4.2 区域社会过滤指标体系构建
    4.3 区域社会过滤指数测度
    4.4 区域社会过滤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4.4.1 区域比较
        4.4.2 城市比较
        4.4.3 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比较
    4.5 研发强度与社会过滤关系
        4.5.1 研发强度空间分布格局
        4.5.2 研发强度与社会过滤关系型式
    4.6 小结
5 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机理分析
    5.1 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原理
    5.2 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机制
        5.2.1 社会过滤与知识生产
        5.2.2 社会过滤与知识溢出
        5.2.3 社会过滤与全要素生产率
        5.2.4 社会过滤与要素流动
    5.3 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路径
    5.4 小结
6 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理论模型
    6.1 建模思路
    6.2 模型构建
        6.2.1 家庭部门消费决策
        6.2.2 最终产品部门生产决策
        6.2.3 中间产品部门生产决策
        6.2.4 纳入社会过滤的研发部门生产决策
        6.2.5 模型均衡解
    6.3 小结
7 社会过滤影响创新转化为增长的实证分析
    7.1 初步考察
    7.2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7.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4 内生性处理
    7.5 中间传导机制检验
        7.5.1 社会过滤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7.5.2 社会过滤对生产要素挤出效应的影响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含义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8)中国林业综合经济实力统计测度与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林业经济综合实力的概念界定与林业经济研究进展
    2.1 综合经济实力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2.1.1 综合经济实力内涵
        2.1.2 国内外综合经济实力研究现状
    2.2 林业经济综合实力的概念界定
    2.3 关于林业经济的研究进展
3 林业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林业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3.2 林业经济综合实力统计测评模型的选取
        3.2.1 动态多指标决策问题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3.2.2 改进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
4 中国林业经济综合实力总体评价与分析
    4.1 中国省域林业经济综合实力横向比较分析
        4.1.1 全国林业经济综合实力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4.1.2 全国区域林业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分析
    4.2 中国林业综合经济实力纵向比较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4.3 福建省各地市林业经济综合实力比较分析
        4.3.1 福建省各地市林业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结果
        4.3.2 福建省各地市林业经济综合实力发展趋势分析
        4.3.3 福建省各地市林业经济综合实力的影响率分析
5 空间面板计量理论与模型
    5.1 空间权重矩阵
        5.1.1 常见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5.1.2 其他概念定义的空间权重矩阵
    5.2 空间自相关指数
    5.3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设定
    5.4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估计方法
    5.5 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检验与模型选择
        5.5.1 空间效应检验
        5.5.2 空间豪斯曼(Hausman)检验
6 中国省域林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6.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2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6.3 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6.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3.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 我国省域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尚需进一步研究与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9)不同尺度下福建省杉木碳计量模型、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研究目的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碳平衡和碳循环相关问题研究
        3.2 森林碳储量相关问题研究
        3.2.1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3.2.2 森林碳储量估算
        3.3 生物量模型相关问题研究
        3.3.1 模型形式
        3.3.2 参数估计异方差问题
        3.3.3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3.3.4 模型尺度转换
        3.3.5 其它林木生物量模型
        3.4 杉木生物量(碳储量)相关问题研究
        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4 主要研究内容
    5 技术路线
第2章 个体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
    1 数据收集
        1.1 建模样本数据采集
        1.2 验证样本数据收集及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模型自变量确定
        2.2 模型结构设计
        2.3 模型评价指标
        2.4 最优独立拟合法
        2.5 相容性问题解决方法
        2.5.1 比例平差法
        2.5.2 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法
        2.6 模型异方差处理
        2.7 分析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木各部分碳含量模型最优形式
        3.2 相容性单木碳含量模型
    4 讨论
        4.1 建立相容性模型的必要性
        4.2 不同相容性建模方法的比较
        4.3 单木碳含量模型最优形式的确定
        4.4 通用模型外推性能的验证
        4.5 存在的不足
    5 本章小结
第3章 林分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
    1 与材积兼容的林分碳储量模型
        1.1 数据收集
        1.2 研究方法
        1.2.1 林分碳储量计算
        1.2.2 模型结构设计
        1.2.3 模型评价指标
        1.2.4 分析软件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基于机器学习的林分碳储量模型
        2.1 数据收集
        2.2 研究方法
        2.2.1 BP神经网络
        2.2.2 支持向量机
        2.2.3 模型结构设计
        2.2.4 模型评价指标
        2.2.5 分析软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模结果
        2.3.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建模结果
        2.4 讨论
        2.4.1 参数寻优对机器学习建模结果的影响
        2.4.2 不同建模方法结果的比较
        2.4.3 存在的不足
    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尺度下杉木碳计量模型
    1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碳储量模型
        1.1 数据收集
        1.2 研究方法
        1.2.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1.2.2 通径系数
        1.2.3 模型评价指标
        1.2.4 分析软件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4.1 杉木碳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1.4.2 OLR模型与GWR模型拟合性能的比较
        1.4.3 存在不足
    2 基于材积源生物量法的碳储量换算模型
        2.1 数据收集
        2.2 研究方法
        2.2.1 IPCC法
        2.2.2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2.2.3 经验回归模型估计法
        2.2.4 杉木含碳率确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福建省杉木平均生物量转换因子(BEF)
        2.3.2 福建省杉木含碳率模型
        2.3.3 福建省杉木林总碳储量估算
        2.4 讨论
        2.4.1 不同材积源生物量法的比较
        2.4.2 杉木生物量转换因子(BEF)分析
        2.4.3 杉木全树平均含碳率分析
    3 不同尺度杉木碳计量模型的耦合换算
    4 本章小结
第5章 杉木碳计量动态预估
    1 基于收获表的碳储量动态预估
        1.1 数据收集
        1.2 研究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碳储量动态预估
        2.1 数据收集
        2.1.1 样地调查
        2.1.2 数据处理与假设
        2.2 研究方法
        2.2.1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
        2.2.2 多维时间序列(CAR)模型
        2.2.3 模型评价指标
        2.2.4 分析软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ARIMA模型预测结果
        2.3.2 CAR模型预测结果
        2.4 讨论
    3 基于CO2FIX模型的碳汇潜力动态预估
        3.1 数据收集
        3.2 研究方法
        3.2.1 模型介绍
        3.2.2 参数设置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6章 杉木碳计量应用
    1 杉木林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分析——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1.1 数据收集
        1.2 研究方法
        1.2.1 林分出材率计算
        1.2.2 碳价格计算
        1.2.3 经济成熟计算
        1.3 结果与分析
        1.3.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结果
        1.3.2 碳汇木材复合经济收益及最优轮伐期分析
        1.4 讨论
        1.4.1 最优轮伐期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1.4.2 存在的不足
    2 福建省杉木林净生产力估算及固碳能力抵消化石能源碳排放效果分析——基于区域尺度碳计量模型
        2.1 数据收集
        2.2 研究方法
        2.2.1 杉木林固碳能力计算
        2.2.2 化石能源碳排放量计算
        2.2.3 碳抵消率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福建省杉木林净生产力估算
        2.3.2 福建省杉木林固碳能力抵消化石能源碳排放效果分析
        2.4 讨论
        2.4.1 杉木林净生产力动态变化
        2.4.2 城市森林碳抵消效果
    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竞争力研究现状
        1.2.2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1.2.3 林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林业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2.1 产业结构现状
        2.1.1 我国林业各个产业现状分析
        2.1.2 我国林业不同产业之间的比较分析
    2.2 区域资源发展现状
        2.2.1 区域划分选择
        2.2.2 林业产业不同区域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2.3 投资发展现状
        2.3.1 林业产业投资现状
        2.3.2 林业产业从业人员
        2.3.3 森林旅游
        2.3.4 林业产业总产值
    2.4 林业产业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4.1 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2.4.2 林业产业竞争力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理论模型构建
    3.1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3.1.1 林业产业及其区域竞争力的内涵
        3.1.2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特征
    3.2 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模型
    3.3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3.3.1 林业产业显性竞争力要素分析
        3.3.2 林业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3.3.3 林业产业基础竞争力要素分析
        3.3.4 林业产业环境竞争力要素分析
    3.4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理论模型构建
        3.4.1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理论模型
        3.4.2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模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
    4.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1.1 基本原理
        4.1.2 计算步骤
    4.2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
        4.2.2 主体影响因素
        4.2.3 客体影响因素
    4.3 研究假设及影响形成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4.3.1 影响形成机理理论模型的构建
        4.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4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影响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
        4.4.1 变量测度
        4.4.2 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4.4.3 数据分析和检验
        4.4.4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影响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解释
    4.5 本章小结
5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1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1.2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框架
        5.1.3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初选指标体系构建
    5.2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关键指标识别
        5.2.1 群组决策特征根方法基本原理
        5.2.2 pearson相关性分析原理
        5.2.3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关键指标筛选
    5.3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分析
        5.3.1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3.2 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评价
    6.1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6.1.1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选取及步骤
        6.1.2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1.3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的改进加权topsis评价模型
        6.1.4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线性加权函数模型
    6.2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静态及动态评价
        6.2.1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静态测度
        6.2.2 我国林业产业省际区域竞争力动态测度
    6.3 本章小结
7 提升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对策
    7.1 宏观层面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总体思路
    7.2 中观层面保障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7.2.1 通过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区域衔接发展
        7.2.2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的实现
        7.2.3 增强林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7.2.4 实现林业产业生态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7.2.5 构建与完善林业产业发展支撑综合体系
    7.3 微观层面林业产业不同省际之间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7.3.1 最强竞争力梯队提升对策
        7.3.2 强竞争力梯队提升对策
        7.3.3 弱竞争力梯队提升对策
        7.3.4 最弱竞争力梯队提升对策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林业产业2006-2012年静态评价指标数据
    林业产业2006-2012年动态评价指标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福建省R&D资源清查分析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森林转型及其驱动力研究[D]. 陈梅.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2]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影响[D]. 李垚. 浙江大学, 2019(02)
  • [3]制度对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行政审批改革分析视角[D]. 林菡馨. 厦门大学, 2019(07)
  •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应研究 ——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例[D]. 王亚萌.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6]浙江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力研究 ——基于R&D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D]. 智亚卿.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7]创新、社会过滤与区域经济增长[D]. 任建辉. 暨南大学, 2017(06)
  • [8]中国林业综合经济实力统计测度与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D]. 曹彦.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2)
  • [9]不同尺度下福建省杉木碳计量模型、预估及应用研究[D]. 林卓.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10]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刚.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福建省研发资源盘点分析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