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单点滴定和双点滴定的研究

沉淀单点滴定和双点滴定的研究

一、沉淀单点滴定法与双点滴定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党佳[1](2016)在《基于颜色传感器的锅炉水质在线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锅炉的水质有严格的硬度要求,硬度超标的水进入锅炉会引起锅炉结垢,水垢的形成会致使锅炉换热效率差,也增加了锅炉的安全隐患。目前水质处理的方式很多,其中使用软水器进行锅炉用水处理是主要方式之一。实际应用中软水器的使用依赖于锅炉用水水质条件,要确定水质条件就要对水质进行检测。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不能及时、准确、快速检测水质。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水质在线检测发展迅速,市场上涌现出很多水质硬度检测的仪器。本文是在课题组原有水质在线检测仪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基于颜色传感器的锅炉水质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原有水质在线检测仪进行重新设计:一、水质在线检测滴定盒重新设计,采用化学反应混合池和光源、颜色传感器、液位计及搅拌器分离的滴定盒结构,内外两部分材质不同,避免了测试盒结垢影响颜色检测准确度;二、搭建水质在线检测实验平台,优化滴定过程中蠕动泵、进出水阀、出水阀等执行期间的结构,实现滴定过程的可重复性好和机械器件易更换:三、优化了系统软件工作流程,设计了在线检测系统的两种工作模式,增加机械器件运行状态的现场识别功能,增加单片机通讯电路和微控制器通讯控制功能;四、基于颜色传感器芯片经过白平衡校正,通过配置不同浓度实验定性分析系统检测水质硬度的曲线趋势,对具体曲线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不同颜色模型的多项式拟合曲线和一阶导数曲线的比较,确定以RGB颜色模型作为终点判定颜色模型:五、基于MAX485通讯芯片实现水质检测系统通讯功能,通讯协议采用Modbus通讯协议,上位机用户应用界面是基于VB设计,实现了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显示和数据读取。通过对在线水质检测仪的重新设计,提高了颜色传感器对滴定反应过程颜色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终点判定准确性高,软件实现简单,串口通讯实现了滴定过程的在线监控,在本文最后部分对水质在线检测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线水质检测系统的滴定过程可靠,水质硬度检测快速准确,能够满足水质在线检测的要求。

何旭伦,卢平,梁勇[2](2015)在《零流电位法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探讨了零流电位法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检测原理及应用,通过考察硫酸铈滴定硫酸亚铁铵与硫酸亚铁铵滴定重铬酸钾两个滴定体系,探明了零流电位法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适用性。通过硫酸亚铁铵滴定重铬酸钾对本方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的相对误差为-0.10%,同一电极滴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n=5),五根电极滴定结果的RSD为0.16%。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再现性。

张云,柴晓兰,朱仲良[3](2012)在《多层次滴定分析实验体系建设的探索》文中认为探索多层次滴定分析实验体系建设。该实验体系包括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全自动电位滴定法、虚拟滴定法及校正滴定法等基本内容,具有多层次、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新颖性、独创性、趣味性及可持续性等特点。经数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何旭伦,卢平,梁勇,武耐英,徐茂田[4](2012)在《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讨了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检测原理及应用,通过考察强碱滴定弱酸、强碱滴定强酸、强酸滴定弱碱以及强酸滴定强碱四种滴定体系,探明了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适用性。通过氢氧化钠滴定醋酸对本方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的相对误差为-0.4%,同一根电极的滴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n=5),同一根电极五天滴定值的RSD为0.6%,五根电极滴定值的RSD为0.5%。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彭丽娟,李苓,张燕,朱自忠,王淑华[5](2009)在《两点法用于卷烟纸灰分滴定终点的确定》文中指出为了快速测定卷烟纸灰分,考察了两点法用于确定卷烟纸灰分滴定终点的准确性和精密性,采用两点法、绘图法、指示剂法和高温法分别检测了7个卷烟纸样品的灰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F检验和t检验。结果表明:①计量点前、后的两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8%和100.0%~10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8%~0.80%和0.61%~0.82%;②置信度为95%,任意两方法相比,精密度均无差异;计量点前、后两点法之间及其与绘图法相比均值无显着差异,但与指示剂法、高温法相比均值有显着差异。两点法确定滴定终点的电位滴定法可用于批量卷烟纸灰分的快速分析。

邓昌爱[6](2008)在《多元校正电位滴定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第一章研究了一种可同时测定混合有机酸的电位滴定新方法。在该方法中,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作为滴定剂,在滴定液中同时插入pH指示电极和氯离子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的任一滴定点,溶液的pH和滴定剂的加入体积可由两个电极的电位测定值同时获得,从而可应用多元校正法由相应的滴定曲线求得混合酸中每一种酸的含量。该方法免去了滴定剂体积的直接读取,且不需确定滴定终点。该法简便、精确。应用该方法对混合样品中的苯甲酸和水杨酸进行了同时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9 %~0.54 %,回收率为98.0%~101.8 %。第二章研究了多元校正与电位络合滴定法相结合,从而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混合金属离子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用EDTA与氟化钠的混合溶液作为滴定剂,在滴定液中同时插入汞膜电极和氟离子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的任一滴定点,溶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和滴定剂的加入体积可由两个电极的电位测定值同时获得,从而可应用多元校正法由相应的滴定曲线求得混合金属离子中每一种组分的含量。该方法免去了滴定剂体积的直接读取,且不需确定滴定终点。应用该方法对样品中的铜、铅、锌进行了同时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8 %~0.45 %,回收率为99.5 %~101.6 %。第三章研究了多元校正与电位沉淀法相结合,从而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混合卤素离子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用硝酸银和氟化钠的混合溶液作为滴定剂,在滴定液中同时插入氟离子指示电极和银离子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的任一滴定点,溶液中Ag+的浓度和滴定剂的加入体积可由两个电极的电位测定值同时获得,从而可应用多元校正法由相应的滴定曲线求得混合卤素离子中每一种离子的含量。该方法免去了滴定剂体积的直接读取,且不需要确定滴定终点,应用该方法对混合物样品中的Cl-1、Br-1、I-1进行了同时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3%~0.45% ,回收率为97.3%~103.4%。第四章将流动注射应用于酸碱电位滴定分析,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混合有机酸的电位滴定新方法。在该方法中,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作为滴定剂,在流通池中同时插入pH指示电极和氯离子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的任一滴定点,流出液的pH值和酸碱的混合比例可由两个电极的电位测定值同时获得,从而可应用多元校正法由相应的滴定曲线求得混合酸中每一种组分的含量。该方法免去了体积和时间读数,又减少了试剂和样品的消耗量,且分析速度快。应用该方法对混合样品中的苯甲酸和水杨酸进行了同时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9 %~0.37 %,回收率分别为97.3 %~102.6 %。

高学鹏[7](2008)在《计算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文中提出药物的安全为世人所关注,而药品中药物的含量是药物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测定药物的含量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药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电位滴定法、非水滴定法等等,而以计算滴定法尤其以恒电位滴定法对药物含量进行测定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用计算滴定法的两点滴定法和恒电位滴定法对药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以银-氯化银电极为指示电极,以硝酸银为滴定剂,采用两点滴定法测定盐酸左旋咪唑片、盐酸奈福泮片、盐酸美西律片、盐酸地芬尼多片四种药物的含量。(2)以氢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用恒电位滴定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西米替丁片、硫酸沙丁胺醇片、尼可刹米注射液的含量。(3)将上述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方法(非水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良好,对照误差基本控制在3%以内。(4)对非水滴定中出现的问题、药物辅料是否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误差及造成实验误差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张云[8](2008)在《计算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文中指出计算滴定分析法是滴定方法与数学方法及计算技术结合的产物。相对于传统滴定分析法,计算滴定分析法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也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对计算滴定分析法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首先,提出了将计算滴定分析法分为控制体积滴定法和控制电位滴定法两个大类的观点。其中,控制体积滴定法包括线性滴定法、单点滴定法及双点滴定法;控制电位滴定法包括控制单电位滴定法和控制多电位滴定法。同时还介绍了两类计算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根据误差传递理论,研究了电动势的测定误差对控制体积滴定法及电动势的控制误差对控制电位滴定法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这些规律的本质。电动势的测定误差对控制体积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与滴定分数有关,滴定分数越接近化学计量点,影响越小;电动势的控制误差对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与计算模型中的比例系数及滴定曲线的形状有关,比例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变化率越大,影响越小。此外,讨论了控制电位滴定法选择合适的滴定反应和滴定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用于氨基酸的测定。第三,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将氟-金属离子配位反应用于计算滴定分析法,对铝、铁及镓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其中,利用乙醇-水溶液中氟与铝只形成AlF2+、AlF2+及AlF3三种配合物,从而抑制了氟-铝高配位化合物形成的现象,用线性滴定法先测出这3个氟铝累积稳定常数,再测出待测溶液中铝的浓度,由此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利用水溶液中氟可以与铝、铁及镓形成配合物的现象,用控制电位滴定法对铝、铁及镓单种离子或铝和铁及铝和镓混合离子进行了测定,并提出了在非平衡状态的条件下进行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的观点。此外,在低pH条件下,对氟-铝动力学电位法测定铝进行了初步探索。第四,对沉淀、酸碱及氧化还原计算滴定法进行了研究。对沉淀计算滴定银量法而言,当pKsp<9时,若已知滴定剂浓度,可以同时求出待测物质浓度和Ksp;当pKsp>9时,化学计量点后,在未知Ksp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求出待测物质和滴定剂浓度;沉淀单点滴定法和双点滴定法只适用于pKsp>9,且化学计量点后的滴定体系。对酸碱计算滴定法而言,可以分别用单纯形最优化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或线性最小二乘法同时求出待测酸和滴定剂浓度;单元酸的单点滴定法简化式或双点滴定法计算式适用于KHA<107的酸及化学计量点后的滴定点,多元酸的单点滴定法简化式或双点滴定法计算式适用于m个KHAj均<107的酸及第m个化学计量点后的滴定点。影响酸碱单点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因素有:电动势的测定误差、酸的条件质子化常数的误差及水的条件质子自递常数的误差,但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可以达到最小。对氧化还原计算滴定铈量法而言,在存在Fe(Ⅲ)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测定Fe(Ⅱ)和Ce4+;在已知Ce4+浓度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测定Fe(Ⅲ)和Fe(Ⅱ);当Fe(Ⅲ)浓度大于Fe(Ⅱ)浓度的20倍以上时,可以用单点滴定法或双点滴定法测定Fe(Ⅱ)。最后,对计算滴定分析法在氨基酸及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各类单种氨基酸及由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及碱性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构成的混合氨基酸可以用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但不同的测定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滴定剂或不同的滴定形式。盐酸盐类药物可以用沉淀双点滴定法测定;弱酸或弱碱类药物可以用酸碱控制电位滴定法测定。

孙健[9](2007)在《以氢氧化钠为滴定剂的恒电位滴定法测定金属离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工作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溶液中混合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测定金属离子通常是选择EDTA或EGTA为滴定剂。本文选择NaOH溶液作为滴定剂,利用OH-与Zn2+和Al3+的沉淀反应和配位反应,以氢离子选择性复合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恒电位滴定法对Zn2+和Al3+的分别测定及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锌和铝模拟试样,实验结果良好,误差基本都在1%以下:(2)同时测定了不同浓度比的锌和铝混合模拟试样,在两种离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铝的测定误差基本在1%左右,锌的测定误差相对略大;(3)测定了锌铝合金样品中的锌和铝的含量;(4)讨论了盐酸影响的去除及电位点的选取;(5)尝试利用沉淀反应分别计算锌和铝的含量,然而由于Zn2+和Al3+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比较复杂,与OH-发生多级反应,无法用沉淀反应的物质量关系进行计算。但是通过实验发现在滴定突跃处nNaOH/nZn(nNaOH/nAl)为一个确定值,利用这一现象设计了无需NaOH确切浓度测定锌(铝)含量的滴定方法,实验结果良好;(6)尝试在丙氨酸存在条件下用恒电位滴定法测定锌和铝,虽然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通过对照实验发现由于丙氨酸与锌的作用非常弱,与铝基本不发生反应,其在滴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小,没有丙氨酸一样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第二部分是关于氨基酸离解常数的测定,包括:(1)推导了测定氨基酸离解常数的计算模型,并且根据实验事实对模型进行了近似简化,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来分别计算氨基酸的两步电离常数;(2)测定了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结果与文献值比较接近;(3)讨论了实验中盐酸使用的必要性;(4)推导了测定氨基酸—锌配位常数的计算模型,但是相应的实验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讨论了计算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

刘婷婷[10](2007)在《恒电位法对氨基酸的测定》文中研究指明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一项最为重要的研究,而氨基酸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氨基酸分析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色谱(IE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或毛细管电泳(CE)等,而以恒电位滴定法对氨基酸进行分析研究尚不多见。恒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在于滴定曲线上的每一电位(或pH值)处滴定剂消耗的量与待测物的浓度成比例关系。本文以氢离子选择性电极为工作电极,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滴定剂(根据需要可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调节pH在较大范围内变化),采用恒电位滴定法对单组分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赖氨酸溶液及其两组分混合溶液进行研究,做了以下工作:(1)测定了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赖氨酸溶液的含量,实验结果良好,实验误差基本控制在3%以内。(2)测定了谷氨酸和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的混合溶液的含量,实验误差一般不超过5%,体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其中,丝氨酸和组氨酸混合溶液测定时采用分段电位区间选取,从而增加了累积误差,因此此组实验误差相对较大。(3)探讨了上述五种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混合溶液中的反应顺序等理论问题,并且进一步讨论了两种氨基酸在滴定方向上的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关规律及不同类别氨基酸水溶液所呈现pH的规律。(4)分析和讨论了谷氨酸和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从而进一步探讨了混合氨基酸溶液中的反应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恒电位滴定时工作电位的选择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5)讨论了实验误差及造成误差的各种影响因素。(6)总结了恒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基酸的优点及局限性。

二、沉淀单点滴定法与双点滴定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淀单点滴定法与双点滴定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颜色传感器的锅炉水质在线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硬度检测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水质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1.4.1 水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4.2 水质检测仪器发展现状
    1.5 研究的意义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水质在线检测颜色识别方法研究
    2.1 颜色的量化和检测方法
        2.1.1 颜色的量化
        2.1.2 颜色检测方法
    2.2 水质滴定过程的表色原理
    2.3 颜色检测方法影响因素
    2.4 颜色反应与硬度确定
    2.5 滴定曲线的获得
        2.5.1 滴定实验过程
        2.5.2 滴定曲线的获得方法
    2.6 滴定曲线分析
        2.6.1 滴定曲线拟合
        2.6.2 基于RGB颜色模型的滴定曲线
        2.6.3 基于HSV颜色模型的滴定曲线
        2.6.4 基于HSI颜色模型的滴定曲线
    2.7 滴定终点判定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锅炉水质在线检测实验平台
    3.1 实验平台的建立
    3.2 滴定化学反应模块的实现
    3.3 颜色采集光学结构
    3.4 颜色传感器
        3.4.1 TCS3200芯片及控制方式
        3.4.2 颜色传感器的稳定性验证
        3.4.3 颜色传感器校正
    3.5 计算控制模块的实现
        3.5.1 微控制器
        3.5.2 滴定过程的控制
        3.5.3 串口通讯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锅炉水质在线检测系统的软件实现
    4.1 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
    4.2 系统运行与控制程序
        4.2.1 系统工作流程
        4.2.2 颜色采集过程
        4.2.3 滴定数据处理
        4.2.4 运行状态和数据显示
    4.3 串口通讯
        4.3.1 Modbus通讯协议介绍
        4.3.2 数据传输模式选择
        4.3.3 RTU数据传输模式
        4.3.4 Modbus通讯的实现
    4.4 基于VB的上位机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验证与分析
    5.1 蠕动泵滴加EDTA的可靠性验证
    5.2 锅炉进出水低硬度水质在线滴定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零流电位法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 1 仪器与试剂
    1. 2 铅笔芯电极的制备
    1. 3 零流电位法检测
2 检测原理
3 结果与讨论
    3. 1 硫酸铈滴定硫酸亚铁铵
    3. 2 硫酸亚铁铵滴定重铬酸钾
    3. 3 方法评价
4 结 论

(4)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铅笔芯电极的制备
    1.3 零流电位法检测
2 检测原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强碱滴定弱酸和强酸
    3.2 强酸滴定弱碱和强碱
    3.3 方法评价
4 结 论

(5)两点法用于卷烟纸灰分滴定终点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回收率和重复性
    2.2 不同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3 结论

(6)多元校正电位滴定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写符号与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多元校正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2 有机酸、金属离子、卤素离子的测定意义和分析方法概述
    3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多元校正电位酸碱滴定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
    1 引言
    2 原理
    3 实验部分
    4 结果与讨论
    5 实际样品分析
    6 结论
第二章 多元校正电位络合滴定法同时测定铜、铅、锌
    1 引言
    2 原理
    3 实验部分
    4 结果与讨论
    5 样品分析
    6 结论
第三章 多元校正电位沉淀滴定法同时测定Cl~(-1)、Br~(-1)、I~(-1)
    1 引言
    2 原理部分
    3 实验部分
    4 结果与讨
    5 结论
第四章 多元校正流动注射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和山梨酸
    1 引言
    2 原理
    3 实验部分
    4 结果与讨论
    5 实际样品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已/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计算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计算滴定分析法简介
        1.2.1 计算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1.2.2 两点滴定法
        1.2.3 恒电位滴定法
    1.3 药物分析法简介
        1.3.1 非水滴定法
        1.3.2 紫外分光光度法
        1.3.3 色谱法
        1.3.4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1.4 本文测定的药物
        1.4.1 两点滴定法测定的药物
        1.4.2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的药物
    1.5 本文所作工作
第2章 实验原理
    2.1 两点滴定法
        2.1.1 计算模型
        2.1.2 实验原理
    2.2 恒电位滴定法
        2.2.1 计算模型
        2.2.2 实验原理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2 溶液的配制
        3.2.1 AgNO_3标准溶液
        3.2.2 HCl、NaOH滴定剂
        3.2.4 KNO_3溶液
        3.2.4 HClO_4标准溶液
        3.2.5 盐酸左旋咪唑溶液
        3.2.6 盐酸地芬尼多溶液
        3.2.7 盐酸奈福泮溶液
        3.2.8 盐酸美西律溶液
        3.2.9 酒石酸美托洛尔溶液
        3.2.10 西咪替丁溶液
        3.2.11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
        3.2.12 尼可刹米溶液
    3.4 两点滴定的实验步骤
    3.5 恒电位滴定的实验步骤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两点滴定法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4.1.1 盐酸左旋咪唑的实验结果
        4.1.2 盐酸地芬尼多的实验结果
        4.1.3 盐酸奈福泮的实验结果
        4.1.4 盐酸美西律的实验结果
        4.1.5 选择沉淀银量法的依据
        4.1.6 银-氯化电极的线性范围
        4.1.7 非水滴定中的问题
        4.1.8 盐酸盐药物用恒电位滴定法测定的可行性探究
    4.2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4.2.1 酒石酸美托洛尔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4.2.2 西咪替丁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4.2.3 硫酸沙丁胺醇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4.2.4 尼可刹米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4.2.5 工作电位的选择
    4.3 药物中辅料的影响
    4.4 滴定的误差
        4.4.1 两点滴定法的误差
        4.4.2 恒电位滴定法的误差
第5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5.1 结论
    5.2 进一步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计算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计算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况
    1.1 引言
    1.2 计算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1.3 控制体积滴定法
        1.3.1 线性滴定法
        1.3.2 单点滴定法
        1.3.3 双点滴定法
        1.3.4 控制体积滴定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1.4 控制电位滴定法
        1.4.1 计算模型
        1.4.2 测定原理
        1.4.3 滴定波谱的概念
        1.4.4 k或k_i的物理意义
    1.5 两类计算滴定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1.5.1 滴定形式的差异
        1.5.2 分析依据的差异
        1.5.3 计算模型的差异
        1.5.4 数据采集状态的差异
        1.5.5 标准溶液(或校正溶液)的差异
        1.5.6 电动势误差对两类计算滴定分析法的影响
    1.6 两类计算滴定分析法的进展
    1.7 与本文相关的其他研究及其进展
    1.8 本文涉及的计算方法
    1.9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2章 计算滴定分析法的误差分析
    2.1 关于计算滴定分析法误差分析的概述
    2.2 电动势测定误差对控制体积滴定法的影响
        2.2.1 单点滴定法结果误差与滴定分数的关系
        2.2.2 双点滴定法结果误差与滴定分数的关系
        2.2.3 电动势测定误差对单点滴定法的影响
        2.2.4 电动势测定误差对线性滴定法的影响
        2.2.5 电动势测定误差对双点滴定法的影响
        2.2.6 电动势测定误差对控制体积滴定法的影响随α变化的原因
        2.2.7 影响控制体积滴定法准确度的其他因素
    2.3 电动势控制误差对控制电位滴定法的影响
        2.3.1 问题的引出
        2.3.2 电动势控制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3.3 控制电位滴定法与吸收光度法误差原因的比较
        2.3.4 多组分体系的测定误差与比例系数的关系
    2.4 控制电位滴定法选择合适的滴定反应或滴定形式需考虑的因素
        2.4.1 问题的引出
        2.4.2 滴定曲线的形状
        2.4.3 计算模型的比例系数
        2.4.4 滴定反应的本性
        2.4.5 合适的滴定反应或滴定形式的选择原则
第3章 沉淀计算滴定法
    3.1 关于沉淀计算滴定法的概述
    3.2 关于计算模型的讨论
        3.2.1 [Ag~+]和[X~-]的模拟计算
        3.2.2 计算模型的不同形式、使用条件及可做的工作
    3.3 沉淀线性滴定法的应用
        3.3.1 待测物质浓度和条件溶度积常数的同时测定
        3.3.2 滴定剂和待测物质浓度的同时测定
    3.4 沉淀单点滴定法和双点滴定法的应用
        3.4.1 原理部分
        3.4.2 实验部分
        3.4.3 单点滴定法的结果和讨论
        3.4.4 双点滴定法的结果和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酸碱计算滴定法
    4.1 关于酸碱计算滴定法的概述
    4.2 酸碱计算滴定法的计算模型
        4.2.1 [H~+]与E的关系
        4.2.2 线性滴定法计算模型的导出
        4.2.3 用E表示的线性滴定法计算模型
        4.2.4 单点滴定法计算式
        4.2.5 双点滴定法计算式
        4.2.6 控制电位滴定法计算模型
    4.3 酸碱线性滴定法的应用
        4.3.1 单纯形最优化法对滴定剂和待测酸浓度的同时测定
        4.3.2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滴定剂和待测酸浓度的同时测定
        4.3.3 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滴定剂和待测酸浓度的同时测定
        4.3.4 线性最小二乘法对酸浓度和条件质子化常数的同时测定
        4.3.5 多元酸条件质子化常数的同时测定
        4.3.6 关于酸碱线性滴定法的小结
    4.4 酸碱单点滴定法的应用
        4.4.1 原理部分
        4.4.2 实验部分
        4.4.3 单元酸单点滴定法的结果和讨论
        4.4.4 多元酸单点滴定法的结果和讨论
    4.5 酸碱双点滴定法的应用
        4.5.1 原理部分
        4.5.2 实验部分
        4.5.3 单元酸双点滴定法的结果和讨论
        4.5.4 多元酸双点滴定法的结果和讨论
        4.5.5 关于酸碱单点滴定法和双点滴定法的小结
    4.6 单元酸单点滴定法的误差分析
        4.6.1 电动势测定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6.2 条件质子化常数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6.3 水的条件质子自递常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6.4 各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综合影响的小结
        4.6.5 关于单点滴定法的进一步讨论
第5章 氧化还原计算滴定法
    5.1 关于氧化还原计算滴定法的概述
    5.2 氧化还原计算滴定法的计算模型
        5.2.1 线性滴定法计算模型
        5.2.2 单点滴定法计算式
        5.2.3 双点滴定法计算式
    5.3 氧化还原线性滴定法的应用
        5.3.1 Ce~(4+)和Fe(Ⅱ)的同时测定
        5.3.2 Fe(Ⅲ)和Fe(Ⅱ)的同时测定
    5.4 氧化还原单点滴定法和双点滴定法对Fe(Ⅱ)的测定
        5.4.1 原理部分
        5.4.2 实验部分
        5.4.3 结果和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氟-金属离子配位计算滴定法
    6.1 关于氟-金属离子配位计算滴定法的概述
    6.2 乙醇-水溶液中氟-铝配位线性滴定法对铝的测定
        6.2.1 问题的引出
        6.2.2 原理部分
        6.2.3 实验部分
        6.2.4 结果和讨论
    6.3 氟-金属离子配位控制电位滴定法对铝、铁及镓的测定
        6.3.1 计算模型的导出
        6.3.2 铝的测定
        6.3.3 铁的测定
        6.3.4 镓的测定
    6.4 氟-金属离子配位控制电位滴定法对铝和铁或铝和镓同时测定
        6.4.1 计算模型的导出
        6.4.2 非平衡状态下铝和铁的同时测定
        6.4.3 铝和镓的同时测定
    6.5 氟-金属离子配位控制电位滴定法滴定位置的选择
        6.5.1 电动势控制误差和滴定剂体积误差对准确度的影响
        6.5.2 k的大小对准确度的影响
        6.5.3 合适的滴定位置的选择
    6.6 基于氟-铝配位反应的动力学-电位法对铝的测定
        6.6.1 问题的引出
        6.6.2 实验部分
        6.6.3 结果和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控制电位滴定法在氨基酸测定中的应用
    7.1 关于氨基酸测定的概述
        7.1.1 氨基酸的基本概况
        7.1.2 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及等电点的计算
        7.1.3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7.1.4 本章所做的工作
    7.2 传统滴定分析法对氨基酸测定的可行性
        7.2.1 氨基酸测定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7.2.2 酸性氨基酸测定的可行性
        7.2.3 碱性氨基酸测定的可行性
        7.2.4 中性氨基酸测定的可行性
        7.2.5 传统滴定分析法对氨基酸测定的可行性小结
    7.3 控制电位滴定法对单种氨基酸的测定
        7.3.1 实验部分
        7.3.2 测定对象的选择
        7.3.3 可以考虑的滴定形式
        7.3.4 最佳滴定形式的选择
        7.3.5 CO_2对控制电位滴定法的影响
        7.3.6 测定结果
    7.4 控制电位滴定法对混合氨基酸的测定
        7.4.1 实验部分
        7.4.2 测定对象的选择
        7.4.3 最佳滴定形式的选择
        7.4.4 测定结果
        7.4.5 关于最佳滴定形式滴定曲线的进一步讨论
        7.4.6 与中性氨基酸有关的混合氨基酸的进一步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计算滴定法在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8.1 关于药物含量测定的概述
    8.2 沉淀双点滴定法对盐酸盐类药物的测定
        8.2.1 实验部分
        8.2.2 盐酸左旋咪唑片的对照试验
        8.2.3 传统电位滴定法对盐酸盐类药物的测定
        8.2.4 双点滴定法滴定位置的选择
        8.2.5 两种配制药物试液方法的比较
        8.2.6 关于表8-4的说明
        8.2.7 关于测定结果的讨论
        8.2.8 方法的意义
    8.3 酸碱控制电位滴定法对弱酸弱碱类药物的测定
        8.3.1 实验部分
        8.3.2 对照试验
        8.3.3 滴定剂的选择
        8.3.4 关于校正溶液的说明
        8.3.5 测定结果
        8.3.6 传统电位滴定法对西咪替丁的测定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9.1 本文工作的结论
    9.2 今后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第4章中的有关附表
附录B 第7章中的有关附图
附录C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以氢氧化钠为滴定剂的恒电位滴定法测定金属离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滴定计算法概述
    1.2 恒电位滴定法
    1.3 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方法
    1.4 锌、铝的测定方法
        1.4.1 锌、铝对人体的影响
        1.4.2 锌的测定方法
        1.4.3 铝的测定方法
        1.4.4 锌、铝的同时测定方法
    1.5 本文所作的工作
第2章 以氢氧化钠为滴定剂的恒电位滴定法测定锌和铝
    2.1 原理部分
        2.1.1 计算模型
        2.1.2 测定原理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2.3 NaOH溶液恒电位滴定Zn~(2+)的实验
        2.2.4 NaOH溶液恒电位滴定Al~(3+)的实验
        2.2.5 NaOH溶液恒电位滴定Zn~(2+)和Al~(3+)混合溶液的实验
        2.2.6 锌铝合金中锌和铝含量的测定
        2.2.7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参数设置
        2.2.8 计算程序的编制
    2.3 结果及讨论
        2.3.1 盐酸影响的去除
        2.3.2 锌的测定结果
        2.3.3 铝的测定结果
        2.3.4 锌、铝的同时测定结果
        2.3.5 锌铝合金实际样品中锌和铝含量的测定结果
        2.3.6 利用突跃对锌、铝的测定
        2.3.7 丙氨酸存在条件下氢氧化钠滴定锌、铝的讨论
第3章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测定
    3.1 原理部分
        3.1.1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计算模型
        3.1.2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测定原理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2.3 测定氨基酸离解常数的实验
        3.2.4 计算程序的编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氨基酸离解常数的测定结果
        3.3.2 盐酸的使用
        3.3.3 分段计算的采用
        3.3.5 锌氨基酸配位物稳定常数测定的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己发表论文:

(10)恒电位法对氨基酸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关于氨基酸
        1.2.1 氨基酸概述
        1.2.2 氨基酸分类
        1.2.3 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1.2.4 氨基酸的药理作用
        1.2.5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1.3 恒电位滴定法
        1.3.1 计算滴定分析法
        1.3.2 恒电位滴定法
    1.4 本文所作工作
第2章 实验原理
    2.1 计算模型
    2.2 测定原理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 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条件
    3.4 实验步骤及相关仪器设置
    3.5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单组分氨基酸的含量
        3.5.1 工作电位的选取
        3.5.2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单组分氨基酸溶液
        3.5.3 单组分氨基酸溶液浓度的计算
    3.6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两组分混合氨基酸的含量
        3.6.1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丝氨酸、谷氨酸混合氨基酸的含量
        3.6.2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谷氨酸、组氨酸混合氨基酸的含量
        3.6.3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丝氨酸、组氨酸混合氨基酸的含量
        3.6.4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谷氨酸、丙氨酸混合氨基酸的含量
        3.6.5 恒电位滴定法测定组氨酸、赖氨酸混合氨基酸的含量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测定对象
        4.1.1 氨基酸选取
        4.1.2 氨基酸存在形式
        4.1.3 讨论
    4.2 滴定曲线分析
        4.2.1 pH与电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2.2 单组分氨基酸滴定曲线讨论
        4.2.3 单组分氨基酸的测定结果
        4.2.4 两组分氨基酸滴定曲线讨论
        4.2.5 两组分混合氨基酸的测定结果
    4.3 关于工作电位选取的若干问题
        4.3.1 所选工作电位的特征
        4.3.2 分段选取电位范围
        4.3.3 曲线交叉不影响工作电位的选择
    4.4 本文测定方法的优点以及局限性
        4.4.1 优点
        4.4.2 局限性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己发表的论文:

四、沉淀单点滴定法与双点滴定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颜色传感器的锅炉水质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 党佳. 西北大学, 2016(04)
  • [2]零流电位法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应用研究[J]. 何旭伦,卢平,梁勇. 广州化工, 2015(03)
  • [3]多层次滴定分析实验体系建设的探索[J]. 张云,柴晓兰,朱仲良. 教学研究, 2012(05)
  • [4]零流电位法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研究[J]. 何旭伦,卢平,梁勇,武耐英,徐茂田.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2(04)
  • [5]两点法用于卷烟纸灰分滴定终点的确定[J]. 彭丽娟,李苓,张燕,朱自忠,王淑华. 烟草科技, 2009(03)
  • [6]多元校正电位滴定法的研究与应用[D]. 邓昌爱. 南华大学, 2008(02)
  • [7]计算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D]. 高学鹏. 同济大学, 2008(07)
  • [8]计算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D]. 张云. 同济大学, 2008(07)
  • [9]以氢氧化钠为滴定剂的恒电位滴定法测定金属离子[D]. 孙健. 同济大学, 2007(06)
  • [10]恒电位法对氨基酸的测定[D]. 刘婷婷. 同济大学, 2007(01)

标签:;  ;  ;  ;  

沉淀单点滴定和双点滴定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