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中美洲管道建设稳步上升

墨西哥/中美洲管道建设稳步上升

一、墨西哥/中美洲管道建设呈稳定上升态势(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斌[1](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陈元春[2](2020)在《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国力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反复的对中国进行指责,其中之一的理由就是中国具有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并且要求对双边的贸易协定进行重新谈判。大豆作为我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在加入WTO以来,进口量不断攀升,在贸易协定的谈判中有重要作用,重新对我国大豆贸易进行审视在谈判中有积极作用。本文站在全球大豆贸易的高度来分析中国的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中中国进口了绝大多数的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等国生产了绝大多数的大豆,但是美国居于支配地位。这个支配地位不仅体现在种子,生产,贸易,加工等方面,更体现在金融,补贴,贸易规则的制定上。综合来看,这些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实力,也体现了美国寻求更进一步支配地位的愿望。因此研究中国的大豆贸易离不开这个大的环境。本文首先对有关贸易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标准贸易模型,再到新贸易理论等,通过梳理可以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然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消费对世界大豆及其产品进行了简单的刻画。最后运用劳伦斯指数,进口商品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GL指数,Bruekhart指数,HIT指数等指数对我国大豆的国际贸易进行了量化。研究表明,从种子,生产,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我们不仅在国际没有优势,就是在国内优势也不十分明显;我国的大豆进口量逐年创新高。由于影响贸易的因素很多,并且分为可以量化和不可以量化的,本文在第四章运用面板数据对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研究认为,两个国家的GDP和人口数,人均大豆消费量,汇率,国内外的大豆价格差,距离对大豆的贸易有显着的影响,其中GDP对大豆贸易有正向影响,距离对大豆的贸易量成反比关系,汇率的回归结果是正值,说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大豆的进口,通货膨胀率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中国大豆的市场价与美洲三国的价格差对大豆贸易的影响并不显着,人口对大豆贸易量的影响也是负值,人均大豆消费量是对大豆的贸易量有负向影响。不可以量化的因素对大豆的国际贸易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究竟哪些因素有很重要的影响呢?这个要结合中国所处的贸易大环境说起,中国的贸易环境是处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下从事的国际贸易,美国的政策指向性对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农业的政策目标是支配农产品的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合适的补贴和提高农场主的收入,增进社会的福利。因此本文后续的写作将按照这个指向性研究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价格是经济的核心变量,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资源的流向,这也是美国支配贸易的一种手段,因此第五章开展对大豆定价权的研究。本章创新性的提出如下公式:期货价格=市场价格+中间商平均利润+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则:期货价格=市场价格*(1+中间商平均利润率)+操纵利润+随机波动误差我们在这里设定中间商的平均利润率是恒定的,约等于10%,因为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保持超额利润,那么不断的资本就会进入这个行业来获取超额利润,如果一个行业长期不能获得平均利润或者亏损,那么就会不断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最终这个行业的利润率一定是平均利润率。同时,农产品市场是近似完全竞争市场,大豆的市场价格是在近似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价格,那么从理论上讲大豆的CBOT价格也应该是均衡的,这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大豆CBOT期货价格存在操纵行为。同时本文又设计了期货-成本(双重)价格加成差和期货-市场价格差两个指标对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行为进行了判定。第六章分别对中美两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定,并且将中国主要大豆的省份运用DEA法进行分解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自改革开放以来呈下降趋势,美国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G)以3-4年为周期进行增长。对中国各省大豆的管理无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各地相差极大。在对中美大豆农业支持政策研究的第七章,研究表明,中国对农业的整体支持没有超过中国承诺的WTO上限,但是已经非常的逼近上限;美国对大豆的支持自从2004年以来没有超过美国承诺的WTO上限;对大豆而言,中国政府对大豆提供的大量补贴对大豆产量的提高并不明显。第八章则研究了中国大豆贸易的福利效应,研究表明,大豆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福利波动非常明显,但是总的福利是正向的。中国进口大豆总能给中国带来福利改善。本文整体研究表明,中国的大豆贸易是在以“二战”以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下进行的,美国通过和中国签订贸易协定获得优势,又通过操弄定价权不仅长期获得了超额利润,而且大幅减少了补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中国来讲,应该在目前的这个框架下,结合大豆供给安全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尽力参与具有定价权的期货市场交易;根据定价理论,据理力争最大化的运用WTO规则寻求最大的补贴额度,在国内则寻找效率最高的补贴数额;由于我国大豆进口的集中度很高,对供给风险也要做好相应的预判。

黄爽[3](2019)在《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大陆和全球范围内,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氮循环加速有关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氮肥的施用容易引起温室效应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包气带是硝酸盐进入地下水的必经通道,是重要的硝酸盐储存介质,因此研究硝酸盐在包气带的运移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预测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可以为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改进硝酸盐炸弹(NTB)模型和已发表的数据集,包括20世纪土壤硝酸盐淋溶、包气带厚度、地下水补给和孔隙度,量化了全球不同区域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和硝酸盐储量。为了判断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在20世纪是否从土壤底部进入包气带,基于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的模拟结果,获得了1900-2000年全球土壤氮循环的增加和减少量。N增加途径包括N肥施用,动物粪便排放、生物固氮和大气N沉降,各项在1900-2000年均显着增长,是造成自然界氮剩余增加的主要因素。N减少途径包括氮在反硝化作用和淋溶过程中的损失、氮随农作物收割以及放牧过程中草地的移出和NH3挥发,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被还原的主要过程,是N的主要减少途径。氮淋溶损失相对于反硝化作用则随着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东和北美地区的淋溶率较低,分别占总输入的4.8%和6.1%。气候潮湿的地区淋溶率较高,如南亚和欧洲分别占总输入的17.9%和18.5%。北美氮利用率为58.8%,南美洲为48.2%,中东和非洲均高于60%。南亚地区的氮利用率则为36.5%,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较高的氮肥输入量和较低的氮利用率,会增加向地下水中淋溶的硝酸盐。不同国家土壤硝酸盐淋溶量在20世纪增长明显,尤以美国、西欧、印度和中国最为显着。到了2000年,美国的淋溶量保持稳定,西欧相对1980年出现明显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在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6个国家和地区硝酸盐淋溶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其中发达国家占17.9%,发展中国家占82.1%。全球岩性区中,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深成岩的淋溶总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未固结沉积物、硅质碎屑沉积岩、混合沉积岩、碳酸盐沉积岩和蒸发岩中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全球37个主要含水层区中,30个含水层中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为了模拟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峰值将在何时到达潜水位,在硝酸盐炸弹(NTB)模型中引入阻滞因子代表岩层渗透性、孔径大小、扩散、分散、吸附等影响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英国白垩纪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未被硝酸盐峰值影响的区域为61%为参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全球范围最佳阻滞因子值。对于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基于改进的NTB模型,模拟了全球包气带硝酸盐的运移速度、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以及储量。引入阻滞因子后的运移速度比原NTB模型计算的速度更接近实测值,提高了包气带中硝酸盐淋溶运移速度和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全球范围内运移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南美洲北部、非洲中部、挪威以及英国北部地区。分别以国家、岩性、主要大型含水层以及含水层类型为单位,计算了不同区域包气带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不等,且差距较大,距2019年最长可达815年。包气带硝酸盐储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中国和欧洲,这些地区有较厚的包气带和长期广泛的农业活动。在这些地区,硝酸盐在包气带的长时间运移可能会推迟农业措施的改变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以典型纬度带和国家为例,分析了土壤硝酸盐淋溶及其在包气带中运移时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在影响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自然因素。尤其以氮复合肥的施用量影响程度最大。通过氮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氮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过多的氮肥施用以及较低的利用率是硝酸盐淋溶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和耕地面积占比。城市化率高的国家有更少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活动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经济收入,农业活动的经济压力会相对较小。中国和印度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经济收入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从农业活动中获得经济收入的压力增大。通过N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N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增加了土壤硝酸盐淋溶量。美国、中国和印度的耕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耕地面积比例低于美国、法国和印度,这与我国西部地区不适宜耕种有关,我国土壤硝酸盐淋溶的高值区域都集中在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美国、印度和中国随着淋溶量的增加,耕地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巴西和其余的发达国家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淋溶量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再次证明了中国和印度地区较高的土壤硝酸盐淋溶是由于过高的N肥输入和较低的N利用率引起的。当硝酸盐峰值进入到包气带之后,其运移时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地下水补给对运移时间影响程度最大,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对运移时间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本文研究表明,包气带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硝酸盐运移通道和储藏区,硝酸盐峰值在包气带中的运移时间决定了其将在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地下水质。硝酸盐在历史农业发展较广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储藏量。在这些地区中,有的地区硝酸盐峰值在20世纪并未进入包气带。即使在峰值已经进入的地区,由于包气带的延迟作用,其到达潜水位并开始影响地下水质至少需要几十年之久。所以决策者在规划减轻污染措施时,应考虑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的运移时间和硝酸盐储量。

周密,寇春鹤[4](2019)在《墨西哥经济特区建设与中墨特区合作的机遇和挑战》文中指出墨西哥是拉美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也是中国在该地区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北美贸易形势的变化和《美墨加协定》等一系列重要国际协定的出台使墨西哥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更加突出。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解决国内地区发展失衡问题,从培尼亚政府决定在南部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到奥夫拉多尔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南部地区经济,均为中墨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本文首先对墨西哥经济特区设立的背景、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阐述,并以更加宏观的视角对各特区所在州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和经贸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墨西哥面临的现实问题、拉美地区的形势变化和当前国际贸易面临的复杂环境,对中墨经济特区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有效推动双边合作的建议:加快前期协商探讨以降低经济特区发展成本;探索基础设施定制化、柔性化建设发展模式;仔细研究相关协定要求,对新规则早做准备;鼓励创新产品技术应用,实现合作互利共赢;加大人文领域相互沟通,降低文化冲突风险。

薛桂芝[5](2017)在《中国城市公共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归结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投资率从1981年的19.62%飞速上升到2015年的81.98%1,同时“人口红利”爆发,劳动力占比不断上升,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驱动的。然而,自2011年逐年下滑的经济走势印证了新古典经济学投入驱动增长模式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观点。一方面投资率和人口红利不可能持续走高,终将面临拐点;另一方面要素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必然会遇到报酬递减的问题。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的阶段,终将面临经济增长的“阵痛”调整期。所以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过程中,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政府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城市是各种资源空间集中的“俱乐部”,也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是经济运行的主要载体。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2,学者们预测城镇化的过程可以延续到2030年,届时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70%,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所以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因而,不同于以往从省际层面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城市层面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解,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增长变化情况,并对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及其各组成部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厘清公共支出总规模及各组成部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公共支出,生产性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直接。生产性公共支出包括基础设施投资、R&D支出和教育支出。所以本文除了分析公共支出总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还分别论述了基础设施投资、公共R&D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本研究旨在从城市层面测算1998-2013年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情况,评价样本期间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评价政府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另一个目的是以能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标准来判断中国城市公共支出的合意规模和理想结构。文章首先对公共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推导,然后从两个方面说明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公共支出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提升效应,也会通过刺激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要素投入,强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其次,对我国城市公共支出的基本状态进行统计性描述。再次,分别采用SBM-Luenberger和DEA-Malmquist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将ISP全要素生产率横向分解为资本要素生产率、劳动要素生产率和土地要素生产率,也将其纵向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将DEA全要素生产率纵向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最后,分别对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公共科教支出与ISP全要素生产率和DEA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和系统GMM回归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区域差异和城市层级差异;并进一步对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公共科教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各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无论是采用SBM-Luenberger方法还是DEA-Malmquist方法,在1998-2013年的样本期间内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呈明显的退步状态,根据SBM-Luenberger方法,全要素生产率累计退步23.03%,技术效率累计上升4.44%,技术增长率累计退步27.47%,资本要素生产率累计退步60.71%,劳动要素生产率累计上升8.63%,土地要素生产率累计退步17.02%。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全要素生产率累计退步34.73%,技术效率累计进步12.17%,而技术增长率累计退步41.81%,这表明,1998-2013年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改进的“水平效应”,缺乏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东部城市和副省级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要高于中西部城市和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累计退步的原因可能在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技术进步没有蕴含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中国资本形成过快而引致的资本深化进程的加速导致资本要素生产率下降;中国的投资率可能存在被高估的情况;转型时期的寻租行为抑制了生产率进步;基础设施尚未发挥其“生产力”。第二,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城市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在总体上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其中,当期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抑制效应。滞后一期城市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提升效应。滞后二期城市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不显着。城市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在总体上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效应,这说明中国公共支出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滞后的提升效应,但是也强化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抑制效应,并且抑制效应大于提升效应。其原因在于当前过分强调GDP的政府官员考核和选拔体系导致公共支出规模过度扩张、投向生产领域的比重过高,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比重过低,结构性偏向严重以及支出效率低下;公众对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缺失导致公共品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在公共支出的过程中“越位”和“缺位”共存;公共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城市公共物品提供缺乏统一长久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综合协同能力差。从区域层面上来看,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和提升效应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远远超出了提升效应,东部城市应适当缩减公共支出规模。中西部地区的抑制效应和提升效应都比较弱,说明虽然城市公共支出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城市公共支出资金的利用效率应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强化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从城市层级来看,副省级城市的抑制效应远远超出提升效应,这说明副省级城市的公共支出规模应进一步缩减。地级城市的抑制效应和提升效应旗鼓相当,抑制效应略高于提升效应,说明地级城市公共支出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城市公共支出资金的利用效率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不显着,并没有产生理论预期中的提升效应。根据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当期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有微弱的提升效应,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影响效应不显着。根据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三期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均不显着。其中,东部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提升效应略高,而中西部城市和地级城市的提升效应不明显。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没有如理论预期中显着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原因是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通过刺激各项要素投入,强化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基础设施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使用效率低下。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长久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综合协同能力差。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最后,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健全。东部地区和副省级城市的提升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地级城市,说明东部地区和副省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要比中西部地区和地级城市先进,管理体制较为健全,基础设施运行效率较高。第四,城市公共R&D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不显着,从长期来看,甚至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城市公共R&D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抑制效应的原因可能在于:(1)城市公共R&D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中国城市公共R&D支出规模较低,没有跨越“门槛”值。(2)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干预存在“失灵”的可能性,这种政府“失灵”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政府在R&D经费投放时由于面临信息不对称而存在逆向选择,导致经费投放欠缺针对性;R&D经费使用过程中发生“道德风险”,科研经费得不到合理安排,科研经费产生极大浪费;科研经费投放过程中可能存在寻租活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使用的都是基数加增长法,固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供给范围和利益分配格局。东部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当期公共R&D支出的抑制效应较强,远高于中西部城市和地级城市,说明这些城市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干预失灵现象更为严重,公共R&D经费的使用效率更为低下。东部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当期公共R&D支出的抑制效应较强,原因可能在于东部地区和副省级城市的公共R&D经费更为充裕,但是R&D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这些城市公共R&D经费的使用效率更为低下。第五,无论是静态面板模型还是动态面板模型,均发现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不显着。原因可能源于:(1)人力资本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不能直接提高人力资本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测算了三期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可能公共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尚未显现出来。(2)过于快速的教育数量扩张而不增加教师供给可能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低效。(3)教育经费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教育层级之间的分配也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低效率。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略明显,从城市层级角度看,副省级城市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略高。原因可能在于教育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滞后效应较长,在短期内教育投入越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系越明显。

沙淼[6](2014)在《2013年世界乳业形势》文中提出[IDF公报470/2013]0概述2012年是差异显着的一年。随着2011年市场利好形势的出现,在2012年上半年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的乳产量均出现活跃迹象。然而,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持续恶化。谷物和豆粕的价格上扬,而全球市场的乳制品价格回落。奶农的收益减少,同时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条件也不好。最终,2012年全球乳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2%,略低于去年水平。由于上半年产量的增长使得价格有所下降,尽管下半年价格出现回升态势,

樊华[7](2014)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地处亚太关键地带,周边邻国众多具有独特的地缘区位。伴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并跃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或即将成为头号进口大国,中国正崛起为世界外贸大国,尤其是日本、东盟、韩国和俄罗斯已成为近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中稳定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其外贸额逐年增加。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地缘经济关系已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之后,全球整体经济环境遭受重创,相较于欧美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这也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诠释。在新的国际经济态势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合作的国际影响力正逐步增强,影响更为广泛。本文以经济地理理论作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作为区域内部联系的线索,运用区域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着重分析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新的国际态势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的空间格局特征。并通过纵向对比探讨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演进过程,再通过国家间横向比较试图找出特定时间点空间格局的最新特征。针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呈现的种种现象,分析形成现有空间格局的原因以及影响空间格局发展演变的诸种因素,并提出在当前发展态势下符合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发展方向的一些建议。在行文结构上,全文一共分为五章,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对国际经贸环境、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往来现状以及对商品贸易的主要影响条件加以分析,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明确本论文所设定的研究问题以及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并对文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予以阐述,最后提出本研究的难点与限制性。第二章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通过对研究问题相关概念(包括国际贸易地理相关概念、贸易结合度概念及公式、贸易地理方向概念及公式、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概念以及中国周边国家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包括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地缘政治理论、地缘经济理论、地域分工理论、文明冲突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剖析,为后续问题展开研究进行铺垫。第三章主要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环境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经济全球日益明显、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其次,简要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诸种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人文条件以及地缘通道建设。本章明确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商品贸易所处大环境,并分析了区域发展商品贸易的自身条件。第四章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特征。通过对贸易结合度的定量分析以及周边国家在中国商品贸易中的地位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的相关性。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各类商品贸易分布中,对比分析了2008年与2012年22类商品的贸易分布情况,并进行了主要商品的选取再对主要商品的地理集中度进行计算。同时将周边国家进行区域划分,着重选取主要国家进行双边商品贸易特征分析。第五章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本章从经济、政治、政策等方面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出理想空间格局应具备的要素,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提出优化建议。此外依据国际海关商品分类标准,本文以22类商品为研究对象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范斐[8](2014)在《世界海洋运输格局时空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海洋世纪”的双重作用下,各国利益范围迅猛扩大,海洋运输作为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地位和作用都有了空前提高。所以,本文将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演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掘其所蕴含的“地理空间”属性,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实证与决策分析,从而为世界地理、交通地理与经济地理的学科融合,以及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借鉴。文章结构力求清晰明了,共由八个章节组成。其中,前两章为海洋运输的理论探讨。首先从海洋运输的空间视角、海洋运输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并总结出世界海洋运输研究现状的不足;其次从交通运输地理理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集装箱运输的规模经济理论展开论述,为下文的实证与决策分析提供相应的理论框架。第3章到第6章在描述海运贸易与全球海洋货运系统的基础上,分别从世界大区、国家与地区、港口城市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时空分异、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第7章从中国港口国际集装箱运输贸易的角度探讨中国海洋运输的国际空间联系,第8章为结论与展望。第1章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内容与创新等进行阐述。在研究背景与意义中,从海洋运输是实现全球化的基础,海洋运输航线是国家战略资源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支撑,中国研究世界海洋运输体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三个方面凸显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理论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指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现有世界交通运输问题研究的不足。随后梳理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与创新。第2章是文章的理论分析与总结部分。首先从空间运输联系与经济联系、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交通运输与工业区位、交通运输网络与综合运输体系等方面分析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联系,其次梳理国际分工与贸易所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并指出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理论是海洋运输的经济理论基础,从而为后文的世界海洋运输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分析做铺垫。最后从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与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港口功能的分化及影响与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演变阐述了集装箱运输的规模经济理论,为下文的全球港口间集装箱海运贸易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3章到第6章为世界海洋运输部分。该部分详细分析了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时空分异、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其中第3章首先回顾了全球经济和世界商品贸易的总体情况,其次梳理了世界海运贸易发展的整体趋势、海洋运输量与海运距离以及全球能源贸易流动变化趋势,并从海洋运输流通区域、全球主要海运航线及战略通道、航线类型的划分及全球主要转运市场等方面完整勾勒出了全球海洋货运系统的发展现状。第4章世界大区层面: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海洋运输合作。通过对世界18个大区海洋运输装卸载指数的研究发现,世界海洋运输基本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过渡经济体依次递减分布的格局。全球海洋运输装卸载能力结构耦合度网络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异格局,逐步形成了北美、欧洲、亚洲发展中国家组群的主要大三角格局以及南美洲北部与东部海岸、过渡经济体、非洲发展中经济体的次三角格局。第5章国家与地区层面: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时空关联模式。通过对全球157个国家与地区的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国家与地区基本按照群状分布,呈现出以东亚-东南亚、西欧、北美为核心的三极分布格局,且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日益弱化,空间分布的集聚现象在逐步减弱。第6章港口层面: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地位演变。根据估算所得的全球102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可以看出,全球目前已经形成以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三个区域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主体,三个区域内部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支撑的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网络空间格局。全球各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经历一个由近及远的空间递减过程。通过使用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值来衡量一个港口与其他港口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的水平,可以得出在规模经济的内在作用下,随着全球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集装箱港口功能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已呈现出一个显着的趋势就是全球集装箱枢纽港与支线港的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多区域集装箱运输贸易组团的海洋运输网络体系。第7章为中国海洋运输的国际空间联系。本章以中国港口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来考察中国海洋运输的国际空间联系,首先揭示了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贸易的国际空间分布以及中国港口在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格局中地位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港口与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水平进行划分,并进一步测度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空间联系强度,进而刻画出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国际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第8章结论与展望。本章在总结全文主要结论的基础上,从交通地理、经济地理与世界地理综合交叉集成研究;针对世界海洋运输网络体系研究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海洋运输与航空运输的世界交通研究;中国国家安全与海上安全研究等方面,指出今后仍将需要进行的深层次、多方面的研究领域方向。

沈艳枝[9](2013)在《要素投入与巴西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表明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最多、国土面积最为辽阔,而且经济实力居拉美之首、世界第六。对于一个如此重要的经济大国,我国国内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相当贫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巴西的经济增长。巴西的经济增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上世纪以来,巴西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29)为初级产品出口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为进口替代工业化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1929—1994)。在这一阶段又可以1975年为节点,细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9—1975)是巴西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巴西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顺利地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二时期为1975年至1994年。在这一时期,巴西受到两次石油危机的外部冲击,且前阶段高速增长的经济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显露无疑。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巴西经济陷入了“丢失的十年”。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为新自由主义改革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推动下,巴西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开始复苏,并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本文使用经济增长理论,从要素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来剖析巴西的经济增长。因此在导论、相关文献综述、巴西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之后,本文分别从自然资源要素、劳动力要素、人力资本投资要素、资本要素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分别研究其与巴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发现,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丰裕的发展中大国,巴西经济带有明显的自然资源依赖性特征。针对其自然资源依赖性,本文提出了如何避免资源诅咒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继而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估算了20世纪以来巴西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及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发现巴西的资本形成快慢、资本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与巴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巴西增长模式仍然依赖于投资拉动,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使用马尔姆·奎斯特指数法对巴西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后,本文发现巴西TFP的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而非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巴西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了巴西经济大幅震荡的原因在于对外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对内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和要素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且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尚不足以支持巴西的创新,在制度上巴西政府未能及时选择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巴西20世纪前八十年快速的经济增长未能持续。以“雷亚尔计划”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制度变革推动巴西逐渐走出“丢失的十年”,但要维持巴西的可持续性发展,巴西政府一方面需要降低巴西经济对自然资源禀赋的依赖性、进一步稳定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加强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鼓励创新,尽快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

赵志芳[10](2012)在《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地理格局及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且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全球来说,粮食安全关乎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对国家而言,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维护独立自主的保障。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粮食形势,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现状以及地理格局的分布状况,对于提升国民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加强国家的粮食储备、增加粮食产量、统筹布局安排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贸易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加以阐述。在第二章中,对粮食及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古今中外的重农思想以及有关产业布局理论作了简要概述。第三章,在论述粮食生产受播种面积与单产、农业物质技术、农产品价格、自然灾害及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之下,研究了当今世界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了其地理格局状况。第四章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贸易现状,并得出了粮食贸易的地理格局现状。第五章,在前两章对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地理格局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我国人口、耕地、粮食生产消费等现状,指出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实现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总之,粮食安全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放在国家的首位。粮食安全须警钟长鸣。

二、墨西哥/中美洲管道建设呈稳定上升态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墨西哥/中美洲管道建设呈稳定上升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际贸易的概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 国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二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图
        三 研究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
        一 绝对优势理论
        二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 要素禀赋理论
        二 里昂惕夫悖论
        三 HOV模型
    第三节 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一 引力模型
        二 引力模型实证应用的定理
    第四节 贸易措施
        一 关税
        二 区域贸易协定
        三 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
    第五节 标准贸易模型
    第六节 新贸易理论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 相互倾销理论
        三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第二章 世界大豆概况
    第一节 生产
    第二节 加工
    第三节 贸易和流通
    第四节 消费
第三章 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结构
    第一节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进口商品结构相关指数分析
        一 结构变化指数
        二 进口集中度指数
        三 产品分散度指数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分析
        一 Bruelhart指数
        二 HIT指数
第四章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主要大豆生产国概况分析
        一 巴西农业概况
        二 美国农业概况
        三 中国农业概况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数据来源
        一 万有引力模型
        二 中国大豆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三 实证分析
第五章 大豆定价权研究
    第一节 定价的方法
    第二节 中美大豆价格关系研究
    第三节 大豆期货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一 美国大豆价格分析
        二 中国大豆价格分析
        三 中美大豆价格比较
    第四节 大豆期货市场操纵研究
    第五节 大豆期货价格的几个特点
第六章 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第一节 中美大豆生产概述
    第二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 理论模型
        二 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 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二 美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中国大豆主产省(区市)研究
        一 理论模型
        二 数据来源
        三 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中美大豆补贴对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
    第二节 《农业协定》
    第三节 中国加入WTO时承诺
        一 对农业的承诺
        二 对农业支持措施的承诺
    第四节 中国补贴的测算
        一 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 农业“黄箱”补贴的测算
        三 农业的单项补贴值和总补贴值
    第五节 美国大豆补贴分析
    第六节 中国对大豆的补贴是否提高了产量
        一 模型和数据来源
        二 大豆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七节 实证分析
第八章 大豆贸易的福利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进口大豆的弹性值估计
    第三节 大豆进口福利的长短期分析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硝酸盐淋溶研究
        1.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滞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包气带氮转化过程
    2.1 大气和土壤中的氮转化
        2.1.1 大气氮转化
        2.1.2 土壤氮转化
    2.2 包气带氮转化
        2.2.1 吸附作用
        2.2.2 硝化作用
        2.2.3 反硝化作用
    2.3 淋溶作用
    小结
第3章 包气带水文地质条件
    3.1 包气带厚度
    3.2 地下水补给
    3.3 全球岩性分类
    3.4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
    小结
第4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区域性分析
    4.1 IMAGE模型
        4.1.1 淋溶因子
        4.1.2 地表氮剩余
        4.1.3 地表径流氮流失
        4.1.4 IMAGE模型土地利用
    4.2 土壤氮平衡变化
        4.2.1 地表氮剩余变化
        4.2.2 氮增加量变化
        4.2.3 氮减少量变化
        4.2.4 全球土壤氮平衡分析-以2000 年为例
    4.3 不同区域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1 国家行政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2 岩性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3 含水层类型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4 含水层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小结
第5章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
    5.1 硝酸盐炸弹(NTB)模型
        5.1.1 概念模型
        5.1.2 数值模型
    5.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及储量模拟
        5.2.1 NTB模型改进
        5.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速度和时间
        5.2.3 包气带硝酸盐储量
    5.3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
        5.3.1 国家行政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2 岩性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3 含水层类型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4 含水层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小结
第6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壤硝酸盐淋溶影响因素分析
        6.1.1 土壤硝酸盐淋溶时空分布特征
        6.1.2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氮肥的相关关系
        6.1.3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NO_2 柱浓度的相关关系
        6.1.4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
    6.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6.2.1 基于GIS的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热点分析
        6.2.2 包气带运移时间与自然因素相关关系
    6.3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及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关系
        6.3.1 典型发展中国家
        6.3.2 典型发达国家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墨西哥经济特区建设与中墨特区合作的机遇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墨西哥建设经济特区的背景与现状
    (一) 经济特区设立的背景原因
        1.平衡南北发展, 缩小地区差异。
        2.抢占北美市场, 扩大国际影响。
        3.降低石油依赖, 转变经济模式。
    (二) 经济特区的基本情况 (5)
    (三) 法律法规及管理机制
二 经济特区所在各州基本情况 (7)
    (一) 米却肯州 (拉萨罗卡德纳斯—拉乌尼翁特区所在地)
    (二) 格雷罗州 (拉萨罗卡德纳斯—拉乌尼翁特区所在地)
    (三) 瓦哈卡州 (萨利纳克鲁斯特区所在地)
    (四) 恰帕斯州 (恰帕斯港特区所在地)
    (五) 韦拉克鲁斯州 (夸察夸尔科斯特区所在地)
    (六) 塔巴斯科州 (多斯博卡斯特区所在地)
    (七) 坎佩切州 (塞瓦普拉亚特区所在地)
    (八) 尤卡坦州 (普罗格雷索特区所在地)
三 中墨特区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
    (一) 优势
        1.中国丰富的特区建设经验可为墨西哥发展所借鉴。
        2.相对完善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为中墨产业对接提供了条件。
        3.中国企业在产业集群和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经验丰富。
        4.墨西哥的经济特区情况各异但在发展中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 劣势
        1.政治环境不够稳定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周期。
        2.基础设施水平不足限制园区可持续发展。
        3.当地资金供给相对不足减弱园区发展效率。
        4.人才供应总量与结构差异制约园区发展。
    (三) 机遇
        1.美国重塑对外经贸关系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2.中国消费市场升级为中墨合作提供新的支撑。
        3.拉美经济复苏与市场整合有利于创造新机会。
        4.技术发展创新提高产业合作与协同效率。
    (四) 挑战
        1.多边体系机制受损导致经济行为不确定性加大。
        2.USMCA规则调整增加北美市场壁垒。
        3.文化冲突可能增加中墨经济特区发展合作成本。
四 合作建议
    1.加快前期协商探讨, 降低经济特区发展成本。
    2.探索基础设施定制化、柔性化建设发展模式。
    3.仔细研究USMCA的要求, 对新规则早做准备。
    4.鼓励创新产品技术应用, 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5.加大人文领域相互沟通, 降低文化风险冲突。

(5)中国城市公共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文献综述
        1.2.3 相关研究评价与展望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2 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理论推导与作用机制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2.2 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
        2.2.1 公共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推导
        2.2.2 公共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2.3 公共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
        2.3.1 公共支出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推导
        2.3.2 公共支出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3.1 城市公共支出的内涵与分类
        3.1.1 城市公共支出含义
        3.1.2 公共支出分类
        3.1.3 城市公共支出分类
    3.2 城市公共支出规模分析
        3.2.1 公共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3.2.2 中国城市公共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情况
    3.3 城市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4.1 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4.1.1 指标选取
        4.1.2 城市资本存量的测算
    4.2 基于SBM-Luenberger方法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4.2.1 SBM-Luenberger模型
        4.2.2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
    4.3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4.3.1 DEA-Malmquist模型
        4.3.2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与分解
    4.4 全要素生产率走势的原因解读
        4.4.1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增强
        4.4.2 资本要素生产率下降
        4.4.3 中国的投资率可能存在被高估的情况
        4.4.4 转型时期的寻租行为抑制了生产率进步
        4.4.5 基础设施尚未发挥其“生产力”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测度
    5.1 控制变量的选取
        5.1.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1.3 单位根检验
    5.2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TFP影响效应的测度
        5.2.1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TFP影响效应的静态面板估计
        5.2.2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TFP影响效应的动态面板估计
        5.2.3 稳健性检验
        5.2.4 估计结果的经济解读
    5.3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TEC、TC影响效应的测度
        5.3.1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TEC影响效应的测度
        5.3.2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TC影响效应的测度
        5.3.3 本节结论
    5.4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各单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测度
        5.4.1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ISPK影响效应的测度
        5.4.2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ISPL影响效应的测度
        5.4.3 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对ISPR影响效应的测度
        5.4.4 本节小结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测度
    6.1 基础设施内涵及其作用
        6.1.1 基础设施内涵
        6.1.2 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6.2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TFP影响效应的测度
        6.2.1 模型构建
        6.2.2 估计结果
        6.2.3 稳健性检验
        6.2.4 估计结果的经济解读
    6.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TFP各组成部分影响效应的测度
        6.3.1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技术效率影响效应的测度
        6.3.2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技术进步影响效应的测度
        6.3.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各单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城市科教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测度
    7.1 内涵界定及作用
        7.1.1 R&D活动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7.1.2 教育服务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7.2 城市公共R&D支出对TFP影响效应的测度
        7.2.1 模型构建
        7.2.2 估计结果
        7.2.3 稳健性检验
        7.2.4 估计结果的经济解读
    7.3 城市公共R&D支出对TFP各组成部分影响效应的测度
        7.3.1 城市公共R&D支出对技术效率影响效应的测度
        7.3.2 城市公共R&D支出对技术进步影响效应的测度
        7.3.3 城市公共R&D支出对各单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测度
    7.4 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TFP影响效应的测度
        7.4.1 模型构建
        7.4.2 估计结果
        7.4.3 稳健性检验
        7.4.4 估计结果的经济解读
    7.5 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TFP各组成部分影响效应的测度
        7.5.1 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技术效率影响效应的测度
        7.5.2 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技术变化影响效应的测度
        7.5.3 城市公共教育支出对各单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测度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1.1 城市公共支出规模处于快速扩张状态
        8.1.2 样本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处于退步状态
        8.1.3 公共支出总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不足,抑制效应过高
        8.1.4 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不显着
        8.1.5 公共R&D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不显着,长期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8.1.6 公共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不显着
    8.2 政策建议
        8.2.1 调整公共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效率
        8.2.2 合理规划,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8.2.3 加大公共R&D投入,提高R&D经费利用效率
        8.2.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关注教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2013年世界乳业形势(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1 乳产量
    1.1 概述
    1.2 奶牛乳
    1.3 水牛乳
    1.4 绵羊乳、山羊乳和其它动物乳
1.52013年发展趋势
    1.5.12013年上半年官方公布数字
    1.5.2 FAO和美国农业部对2013年的形势预测
2 乳加工
    2.1 送交乳品厂的奶牛乳
    2.2 乳制品产量概述
        2.2.1 液体乳和鲜乳制品
        2.2.2 黄油和其它乳脂肪
        2.2.3 工业生产干酪
        2.2.4 乳粉
        2.2.5 炼乳
        2.2.6 乳清产品、酪蛋白和其它乳配料
3 乳品工业
    3.22012年和2013年早期的并购和兼并
        3.2.12012年完成的并购
        3.2.22013年早期完成的并购业务
    3.3 计划投资
4 消费
    4.1 全球乳制品消费
    4.2 各地区消费量
        4.2.1 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消费量在增长
    4.3 不同乳制品的消费量
5 全球乳制品贸易
    5.1 全球贸易量呈现进一步扩大势头
    5.2 新西兰是主要的出口国, 亚洲和非洲是主要的进口地区
    5.3 各类乳制品的贸易量
        5.3.1 干酪
        5.3.2 黄油和乳脂
        5.3.3 全脂乳粉
        5.3.4 脱脂乳粉
        5.3.5 乳清粉和乳清产品
6 价格
    6.1 乳制品价格
        6.1.12012年市场形势
        6.1.22013年的发展
    6.2 奶价
        6.2.12012年
        6.2.22013年

(7)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目标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
第二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 国际贸易地理
        二、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三、 贸易结合度
        四、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五、 中国周边国家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区位理论
        二、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三、 地缘政治理论
        四、 地缘经济理论
        五、 地域分工理论
        六、 资源禀赋理论
        七、 文明冲突理论
        八、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九、 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三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环境新形势
        一、 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
        二、 国际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
        三、 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加快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理条件分析
        一、 自然条件
        二、 社会人文条件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通道建设
        一、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口岸体系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及海上通道
第四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特征
    第一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相关性分析
        一、 贸易结合度定量分析
        二、 中国周边国家在中国对外商品贸易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分布
        一、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地理方向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主要商品地理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一、 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四、 中国与南亚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第四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一、 中国与周边商品贸易关系整体和大部分国家特征不同
        二、 中国与周边各国商品贸易规模差距显着
        三、 出口增速大于进口且主要商品地理集中程度高
        四、 区域性较为明显以东南北为主
        五、 沿地缘通道展开辐射
第五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
    第一节 影响因素分析
        一、 复杂的地缘政治影响
        二、 地缘文化影响巨大
        三、 中国内部省区经济发展差异
        四、 新兴经济体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五、 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深远
        六、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摩擦加剧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发展态势
        一、 中国与中等贸易规模国家商品贸易发展迅速
        二、 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商品贸易发展平缓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进出口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四、 中国与东盟国家商品贸易主要商品份额增大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优化建议
        一、 未来地缘经济战略以中国西部国家为重点
        二、 逐步进行我国商品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三、 我国应与周边国家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四、 拓展服务贸易领域有助于商品贸易发展
结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创新之处
    三、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世界海洋运输格局时空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海洋运输是实现全球化的基础
        1.1.2 海洋运输航线是国家战略资源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支撑
        1.1.3 中国研究世界海洋运输体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2 理论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与手段
    1.4 论文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特色与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交通运输理论
        2.1.1 交通运输的经济学解读
        2.1.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1.3 交通运输网络与综合运输体系
    2.2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2.2.1 国际分工理论
        2.2.2 国际分工的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2.3 国家经济类型与产业结构特点
        2.2.4 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地理条件
    2.3 集装箱运输的规模经济理论
        2.3.1 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规模经济
        2.3.2 规模经济与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
        2.3.3 港口功能的分化及影响
        2.3.4 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演变
第3章 海运贸易与全球海洋货运系统
    3.1 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展望
    3.2 世界海运贸易和货物出口
        3.2.1 海运贸易整体发展趋势
        3.2.2 海洋运输量与海运距离变化趋势
    3.3 全球能源贸易流动
    3.4 全球海洋货运系统
        3.4.1 海洋运输流通区域
        3.4.2 全球主要海运航线及战略通道
        3.4.3 航线类型的划分及全球主要转运市场
第4章 世界大区层面: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海洋运输合作
    4.1 数据处理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1.2 海洋运输装卸载能力结构关系模型
    4.2 区域海洋运输装卸载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4.3 区域间海洋运输装卸载能力结构的耦合度分析
    4.4 区域间海洋运输合作获益分配格局的演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与地区层面: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时空关联模式
    5.1 数据处理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1.2 区域差异分解方法
        5.1.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5.2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时空分异特征
        5.2.1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时间分异特征
        5.2.2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
    5.3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空间差异分解
        5.3.1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时空总体差异变化
        5.3.2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区际间及区域内部空间分异变化
        5.3.3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区域差异成因
    5.4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分布模式的时空演化
        5.4.1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4.2 世界海洋运输连接指数的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5 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形成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港口层面: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地位演变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1.1 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估算方法
        6.1.2 箱线图法
        6.1.3 数据来源与假设
    6.2 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长的发展趋势
        6.2.1 全球主要集装箱贸易航线集装箱货物流动
        6.2.2 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基本态势
    6.3 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估算
    6.4 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箱线图
    6.5 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网络的等级结构
        6.5.1 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
        6.5.2 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首位联系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海洋运输的国际空间联系
    7.1 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贸易的国际空间分布
    7.2 中国港口在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格局中地位的演变
    7.3 中国港口与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水平划分
    7.4 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空间联系强度
    7.5 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国际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9)要素投入与巴西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各章主要内容及框架路线图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模型
    第二节 我国国内对巴西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国外对巴西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巴西经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初级产品出口模式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
    第二节 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
    第三节 后进口替代模式驱动下的巴西经济增长
第四章 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与巴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巴西的自然资源禀赋
    第二节 巴西资源依赖性的经济特征分析
    第三节 巴西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 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与巴西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 巴西劳动力要素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第二节 巴西人力资本形成的制度与现状分析
    第三节 巴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资本要素供给与巴西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资本存量、资本效率与巴西经济增长
    第二节 巴西经济增长中资本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要素投入与巴西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全要素生产率与巴西经济增长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定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基于增长核算法的巴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估算
    第三节 基于马尔姆·奎斯特指数法巴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解
第八章 巴西经济增长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第一节 对巴西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
    第二节 对当今中国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地理格局及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世界粮食的研究
        1.2.2 有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1.3 本文创新之处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粮食的界定
    2.2 粮食安全的概念
        2.2.1 国际性粮食安全的概念
        2.2.2 中国粮食安全的概念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古代的重粮思想
        2.3.2 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重农观
        2.3.3 中国近现代历届领导人的重农观
        2.3.4 有关产业布局理论
3 世界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地理格局
    3.1 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1.1 粮食播种面积与单产
        3.1.2 农业物质技术水平
        3.1.3 农产品价格体系
        3.1.4 自然灾害的暴发
        3.1.5 各国的农业政策
    3.2 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及地理格局
        3.2.1 小麦生产现状及地理格局
        3.2.2 水稻生产现状及地理格局
        3.2.3 玉米生产现状及地理格局
4 世界粮食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地理格局
    4.1 影响世界粮食贸易的主要因素
        4.1.1 资源禀赋
        4.1.2 国际市场粮食供应情况
        4.1.3 各国粮食产业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
        4.1.4 外汇储备水平和外汇收入
        4.1.5 粮食贸易所产生利益的大小
    4.2 三大粮食作物的贸易现状及地理格局
        4.2.1 小麦的贸易现状及地理格局
        4.2.2 稻谷的贸易现状及地理格局
        4.2.3 玉米的贸易现状及地理格局
5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5.1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
    5.2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5.2.1 粮食播种面积
        5.2.2 粮食总产量波动
        5.2.3 人均粮食占有量
        5.2.4 粮食自给率
        5.2.5 粮食储备水平
        5.2.6 贫困人口粮食保障水平
    5.3 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
        5.3.1 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
        5.3.2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5.3.3 自然灾害的频繁
        5.3.4 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5.3.5 国际环境的影响
    5.4 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战略
        5.4.1 粮食综合生产与粮食加工相结合的战略
        5.4.2 市场调节与政府政策相结合的战略
        5.4.3 粮食安全储备制度及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相结合的战略
        5.4.4 立足国内与走向国际相结合的战略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墨西哥/中美洲管道建设呈稳定上升态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元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D]. 黄爽. 吉林大学, 2019(02)
  • [4]墨西哥经济特区建设与中墨特区合作的机遇和挑战[J]. 周密,寇春鹤. 拉丁美洲研究, 2019(03)
  • [5]中国城市公共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研究[D]. 薛桂芝. 武汉大学, 2017(06)
  • [6]2013年世界乳业形势[J]. 沙淼. 中国乳品工业, 2014(09)
  • [7]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研究[D]. 樊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世界海洋运输格局时空演化[D]. 范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9]要素投入与巴西经济增长[D]. 沈艳枝. 南京大学, 2013(05)
  • [10]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地理格局及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 赵志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墨西哥/中美洲管道建设稳步上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