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现代宗教改革的世俗化趋势

印度现代宗教改革的世俗化趋势

一、印度近代宗教改革中的世俗化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娜[1](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王鹏[2](2020)在《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明清时期西画东渐即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所论明清西画东渐不仅仅是指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同时也是指西方艺术美学观念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论文以历史时间顺序为线索,着力对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艺术在华传播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事件人物、代表作品及后续影响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论文整合了以往对该现象的分散性研究成果,注重分析西画东渐运动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研究方法上:首先,论文从文艺学、美术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对西画东渐运动做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西画东渐过程中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立足民族文化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解析明清西画东渐中的艺术创作现象和其对后来二十世纪初新时代美术发展的影响。再次,本文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来证明理论论述的准确性。本文打破了以往中国美术史论述中只注重中国传统美术而忽略西方美术对中国美术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局面,对现代绘画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章,以下是本论文的结构和各章节主要内容:首先是绪论,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论文作了整体性的说明。本文所论证和叙述的是当下美学工作者和美术创作者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明清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西方绘画艺术的创作、传播和影响为论证主体,采用图示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艺学、美术学、比较文艺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和视野出发,对上述问题做全方位的分析和阐释,从而为美学理论研究者和绘画创作者提供全面、立体、准确的理论支撑,同时又为创作具有本民族时代特色的绘画作品提供理论指导。其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西方绘画艺术或者受西方艺术影响的绘画形式曾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长期地存在,它们慢慢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审美欣赏习惯,从而为二十世纪初的新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绪论第二部分是本文对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说明。首先,本文从时间上对其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对明清时期的“西方绘画”概念做了界定。其中,具有“西方绘画”主要特征的几种绘画形式,都被纳入本文所指的明清“西方绘画”之列。绪论的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笔者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中外文献资料。国外的文献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介绍明清西方传教士入华及其所做贡献的文献资料,另一类是博物馆现存的明清绘画实物资料。国内的文献资料主要是近十年来以西画东渐及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专着等研究成果。绪论最后部分是对本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的陈述。正文内容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是对西方绘画传入明朝的背景及传播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明以前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情况。虽然明末的西画东渐是中华美术史上一次可以称之为有序、有质量、有规模的,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西方艺术的传播运动,但这并非西方绘画艺术首次进入中国。首先,根据确切的文献记载,早在大唐时期,作为西方天主教一支的景教就已传入中国。并且,该教还曾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景教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生存危机,但从未从中华大地消失过。本文同时论述了当时作为景教产生地的东罗马的艺术状况。西方最初解释基督教义的文献中就包括类似连环画的书本插图或庙宇壁画。这些插图或壁画又会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扩散。当时的历史文献不仅记载了景教传入中国的这一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描述了随着这一教派一起传入中国的宗教绘画活动。当时的景教寺院中会有教徒进行宗教壁画和人物帝王肖像的创作活动。由此推测,景教入华时,西方释教的艺术图像就已经传入中国。其次,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和西亚的贸易也越来越繁荣,中西风格的实用工艺艺术品也随着频繁的商业活动而带给双方,同时在华长期居住的外国人也不断地传播着西方艺术。从宋元时代所保存下来的西方人的墓碑以及一些艺术实物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西方艺术在国内的传播状况。这也说明明末的西方绘画艺术入华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孤立的艺术事件,而是具有历史上的继承性和连贯性。第二节分析了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的中国背景。本节从当时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人文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证明末西画东渐时的中国社会背景。第一方面是明朝的对外政策。明朝对外政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国政府对南方沿海贸易地区的管控对策,是西方开启中欧贸易之门的先决因素,也是西方绘画艺术能够进入中国的主要条件。第二个方面是当时的人文思想。明朝人文艺术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级对社会文统的批判性和矛盾性。当时的文人艺术表现出脱离现实社会的内向追求。创作者们强调抒发胸中的逸气和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第三节介绍了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传播西方绘画的历史过程。本节分别论述了利玛窦来华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和宗教背景以及明代欧洲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利玛窦来华时,意大利绘画艺术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为西画东渐运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第四节介绍了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之美学译介。本节内容论述了早期澳门耶稣会的建立过程、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的传播过程以及明末西方宗教哲学、美学、实用科学等着作的在华译介过程。欧洲文学的译介活动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同时对明末知识分子理解西方艺术也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章分析了明入华的西方绘画的审美特点及其传播影响。本章分五节。第一节论述了中国油画家游文辉的《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并详细解析了游文辉《利玛窦像》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此画也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人画的油画作品。第二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乔瓦尼的美术活动和传教士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以上两人是明末最着名的西方油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第三节是对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虽然此木板“油画”至今具有争议,但被认为是明代绘画实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第四节论述了明末江南南京一带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重要画派“波臣派”和其代表画家曾鲸。第五节是对受西方绘画风格影响的明代经典肖像画的审美解析。这些肖像画的构图基本一样,但分别为西方油画和中国画。本节着重论证了西方绘画在明代的具体传播和影响作用,并对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特点作了分析。从客观上讲,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已经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第三章研讨了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此一时期西方绘画语言及审美风格对中国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占明末中西方贸易重大份额的瓷器绘画上,这也是明清西画东渐在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外销瓷器上的绘画往往是以中国的绘画形式来表现西方的宗教内容,这种表现形式也是后续外销瓷上转向西洋风绘画的开端。本章分四节,详细介绍了明代中西瓷器贸易的背景以及西方艺术元素对瓷器绘画的影响过程等几个方面。明代以后,西方教会定制瓷器的出现,使得传统瓷器绘画日益受到西方绘画元素的影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国人也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审美观念。这种受西洋风影响的瓷器绘画的演变一直持续到近代。第四章分析了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在宫廷中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对传统宫廷绘画的影响。这又是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的,第一方面,研究了郎世宁的来华及其背景;第二方面,论述了其他西方画家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总体内容可以分为五点:1.油画材料的选择;2.对《桐荫仕女图》的解析;3.对传教士画家的介绍;4.西方透视理论在华的传播;5.西方版画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和清行宫建筑雕塑所受西洋绘画因素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了画家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绘画创作及其传播,内容包括“郎世宁花卉和景物的创作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分析”等三个方面。第三节探讨了着名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画创作及中西师承关系。第四节的题目为“现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主要对现存意大利、柏林、加拿大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审美分析。第五章的题目为“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可分为三节。第一节的题目为“明清西方绘画的传播是导致现代美术教育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此节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分析了西方绘画艺术在南北方传播与影响的不同特点。第二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过程。第二节的题目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本节列举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现代美术教育和培养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新式绘画学校和知名画家。第三节的题目是“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此节论述了西画东渐运动对新美术运动的影响。在西画东渐过程中,以写实为主的绘画和新美学观念得以确立,这为新美术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新美术运动中,一些有识之士用科学、理性的西方艺术观念改良了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使新的艺术教育模式、机构,逐步取代了原有的绘画方法和技术。这极大地推动了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及其艺术观念的发展。结语部分总结了西画东渐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西画东渐不仅改变了明清时期中国绘画的整体创作格局和传统绘画面貌,也对中国现代绘画和艺术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西画东渐演变过程的研究,厘清了该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对近现代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和思想革新,而且也对当代艺术家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有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时佳希[3](2020)在《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基斯坦应该被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该国国家构建进程中的核心命题,也是长期困扰其国民乃至每个海外观察者的价值叩问。作为在殖民帝国退却之后重新构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曾被其建立者们规划为一个世俗、民主、统一的联邦政治体,以追赶上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的现代化发展,早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但在随后的国家构建进程中,巴基斯坦在宗教、军队和离心势力的影响下偏离了最初的建国蓝图,并日益陷入对国家自身定位的怀疑心态。本文选取从1947年建国到1988年齐亚军政府结束的41年间为主要考察时段,试图从巴基斯坦的早期历史中发掘出政教矛盾、军政矛盾、认同矛盾三条并行交织的发展脉络,以发掘蕴含在其国家构建进程中的长期特征和未来趋势,并为该进程的诠释搭建起由国体、政体、认同三种维度构成的立体图景。本文的导论,主要提出该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巴基斯坦国家构建各领域、国家构建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一章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本章旨在为巴基斯坦建国提供一个纵深的历史定位,以解释英属印度的穆斯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于何种目的而寻求独立,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家又承载了何种先天条件与历史使命。第一部分通过梳理穆斯林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服史,着重解释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尖锐矛盾的历史根源,但同时也指出某种近乎可被称为“印度-伊斯兰文明”的文明复合体也在冲突与融合中得以塑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包括“后期莫卧尔”(1707-1857)和英属印度(1857-1947)两段时期的历史,剖析南亚穆斯林在此时期遭遇的殖民危机,重点探讨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理论主张“伊斯兰复兴主义”与“伊斯兰现代主义”。第三部分发掘伊斯兰现代主义在20世纪政治领域的成果,即南亚穆斯林政治意识的觉醒,并以穆斯林联盟成立、“两个民族”理论成型、“巴基斯坦”概念提出、《拉合尔决议》签署的时间线索,梳理出穆斯林政治理念从自治到独立的转变过程。第二章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本章旨在探索世俗国家与宗教国家两种道路选择,围绕对巴基斯坦国家性质定义权的争夺进程,重点论述了宗教路线优势地位的逐步确立。第一部分追溯英属印度时代的印穆宗教矛盾,指出印度教意识形态的上升和英印政府的“分而治之”政策加重了穆斯林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其内部因而分别在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两条路径上开始了各自的理论重建、社会动员,并论述了“伊斯兰大会党”(JI)和“伊斯兰圣哲会”(JUI)作为该时期动员成果的建立过程。第二部分以1947年至1977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从真纳提出的世俗主义特点及其衰落原因入手,进而通过分析《目标决议》(1949)与前后三部宪法(1956、1962、1973)中关于伊斯兰国家性质的文本,阐明宗教势力在此时期的政治诉求。第三部分以1977年至1988年间的伊斯兰化进程为考察对象,指出齐亚·哈克政府主导的伊斯兰化是一场超出宪法层面的全面宗教运动,理清其在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着重探讨这十一年在教派政治和原教旨主义领域的深远影响。第三章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本章主要探讨巴基斯坦政治体制的构建过程,特别是军队对其宪法和政体造成的长期破坏,并梳理在此期间的军政府建设。第一部分重点剖析军队如何在建国初期逐渐具备干预政治的能力和意志,以及军队在1958年军政府建立之前对政治的介入行为。第二部分以两段长期的军政府时期(1958-1971、1977-1988)和中间短暂的文官政府复辟时期(1971-1977)为脉络,探究军方发动政变的多种原因与巩固军政府的行为模式,并且将关键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选择也纳入考察范畴。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宪法文本的更替,试图揭示紧张的军政关系为政体构建带来哪些影响,特别是军方与政党之间在宪法层面拉锯的重点,以及宪法被频繁地修订、中止、废除和重颁为宪政建设留下的长期影响。第四章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本章旨在揭示一个关键命题:巴基斯坦国家虽已建立,国家认同的构建却任重道远。阻挡在国家认同工程面前的,是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教派、部落、城乡等在内的非国家认同。第一部分论述1971年以前巴基斯坦东西两翼之间的矛盾,指出这种矛盾既是先天存在于其地理、文化层面的隔绝,也是西巴基斯坦的政治精英不愿意将权力放与东巴分享,导致双方在1971年的内战和分裂。第二部分则着眼于西巴内部各民族的主张,分别讨论了信德、普什图、俾路支民族认同的历史源头,以及它们在现代巴基斯坦的政治诉求。基于西巴各民族的诉求演变,该部分还试图表明1971年东巴脱离在西巴引起了广泛的“链式反应”,并将70年代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作为第四个考察对象。第三部分立足于土邦、部落、城乡等多种认同,并指出它们分别与文化民族认同存在的具体关联,从而进一步证明巴基斯坦非国家认同的复杂特性,以及国家认同构建的艰巨性。本文的结论部分,分四个步骤对主题“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了总结归纳和进一步的提炼升华。第一,总结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指出其对南亚穆斯林群体的意义所在,以及该意义在现实政治层面带来的影响。第二,归纳国体、政体、认同这三种国家构建的维度,并论述三种维度在巴基斯坦分别表现为三组结构性矛盾(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化、军人干政与民主诉求、国家认同与非国家认同)。第三,试图发现三种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将这些交互作用归纳为“逻辑关联型”和“现实策略型”两个模式,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立体图景。第四,基于巴基斯坦与印度共同的历史背景,通过比较同时期两国的构建成果,来对巴基斯坦的国家构建做出评价。

章景然[4](2020)在《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宗教在当代社会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有凝聚社会的功能,又有分裂社会的作用。宗教群体如何实现与社会和谐共存,成为本文探索的核心论题。17世纪兴起于英国的贵格会与19世纪脱胎于波斯(今伊朗)的巴哈伊,两大信仰团体在初创期均被贴上“激进教派”标签,受到官方打压与社会排斥。历经近半世纪的教内外调适与互动,最终完成了作为“平和”团体的历史嬗变。对其历史过程的梳理与比较,不仅有助于人们解决信仰摩擦问题,还将为贵格会和巴哈伊研究提供新视角。本文坚持唯物主义史观,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宗教社会学等理论,从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社会互动中,对两者的”平和”之路进行历史性考察,并试图得出某些规律性认识。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社会行为及平和转折,探究其引起社会敌视的原因。两者(1)的肇始恰逢社会改革时代,它们的信仰变革夹杂着社会诉求,且采取较为激进的表达方式,这是两者被社会排斥的主要因素;继而追溯两者从激进走向平和的转折事件,这一转变奠定此后温和策略的思想基础。基于以上考察,在理论层面探讨两大教团激进行为的根源,在现实层面比较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差异。第二章从本土与海外两个区域,考察两大教团的生存状态与相应调整。贵格会在海外殖民地所受打压甚于本土;巴哈伊则相反,海外生存环境较本土优越。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两者采取不同途径。贵格会通过集体请愿、政治游说等方式寻求与英国上层对话;巴哈伊则求助于国际组织,通过国际舆论为自身发展寻求空间。通过比较可知,不同的社会环境是两大教团遭受地域差异化打压的主要原因,宗教打压造成其与社会关系紧张,同时也促使了它们的教内整合。第三章从教内外两个层面,比较两大教团的和谐理念与实践。两者对和谐理念解读方向不同,贵格会的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肯定教义中的宽容成分,并给予政治神学意义上的应用;巴哈伊的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更倾向对宗教和平思想的传播。在此思想基础上,两者教外实践产生差异。贵格会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神圣实验”为阵地,将宗教宽容作为策略进行推行;巴哈伊则强调非政府参与原则,以顾问形式与政府合作,通过“全球发展计划”实践和平理念。但在教内实践中,贵格会和巴哈伊对异己思想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两者教内外实践的差异,为和平宽容本质及其相对性提供了可探讨的空间——宽容绝不意味无限自由,群体的发展及宽容的实现与制度规范需要相辅相成。第四章从自我标识、社会融入、管理模式三方面,比较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的特征。两大教团排他性减弱、世俗化增强、初期宗教领袖情结明显,这些相似性特征推进两者成为温和教团;文章还进一步探究这些相似性特征中的差异性。两大教团融入社会方式不同,贵格会在人员不断流失的困境下被动融入社会,巴哈伊则积极主动融入;两大教团后续管理模式迥异,巴哈伊在集体领导下巩固发展,贵格会则在松散管理中走向衰败。这两个因素成为两者当今发展各异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以此探索某些规律性认识,对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现状与趋势做出预测。针对不同文明形态的两大教团进行比较,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信仰群体与社会之间不是评判与被评判的等级关系,而是体现着身份相互认同的动态过程,和谐共处的实现需要多层面的对话、妥协与让步。

次春雷[5](2020)在《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较为复杂,呈现出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窒息了古希腊罗马体育的薪火传承;另一方面又奠基了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雏形。破解这一“双重效应”谜题的钥匙主要有两把:一是中世纪前后欧洲精神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运动;二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历史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倍受学界争议,不仅使之成为一项经典课题,又是一项远未完成的任务。本文立足上述两方面影响,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线索如下:一、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之间关系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种关系实际是宗教与体育之间关系的一个特殊阶段或环节。其逻辑形态主要体现为: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之间具有的内在关联;古希腊崇拜健与美的宗教特质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与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基督教国教化之后,迫使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双双覆灭。二、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古代传统体育具有显性的压制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最为明显的方面,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共识。这种压制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所确立的灵肉二元分裂的基础性观念;促使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禁欲生活对体育活动的全面排斥;从而导致中世纪竞技体育全面衰退、学校体育领域空白、民间体育发展严重受阻的历史现实。三、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近现代体育具有隐性的奠基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二个方面,是隐蔽的方面、需要深入考察的方面,也是多数学者未曾系统剖析的方面。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是这一效应的精神基础;中世纪骑士比武大赛隐蔽传承着竞技体育的文化形态;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中世纪中后期城乡体育的崛起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促使中世纪体育观念再生。四、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蜕变促进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形成的“灵肉一致”观根本动摇了禁欲主义身体观;“灵肉一致”观的深化加速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并孕育了公民体育权;以及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五、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的历史运动主线;对体育所形成的“双重效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近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揭示宗教和现代体育之间依然普遍存在的现象与联系,这些启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史鉴意义。

吴春敏[6](2019)在《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文化特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特点是人文主义,世俗化深入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特点理性主义,致力于掌握科学知识,通过理性努力获取幸福的乐观主义精神,非理性受到压抑。随着工业革命进展,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变化,整个社会弥漫着非理性的攫取利益的冲动,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到压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核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转向对人的现世生活的关注,将满足人的现实需求作为一种自然的、理性的选择。宗教改革客观上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给予人以独立的、自由的思想权力。启蒙运动强化了理性的重要性,对知识的批判考察,对迷信的理性批判,确立了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基础,推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的发展。工业化深入发展,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加剧了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满足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需要,无产阶级形成了自我意识。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工业化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其次,创造了巨量的精神财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深入且广泛。人类自由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的能力得以提高,政治制度、社会管理制度、道德建设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趋于合理化。最后,人类已经部分地实现了为人的发展创造充分物质条件,但是制度和文化的矛盾使之未能形成对人的发展的支撑。现代化给世界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矛盾也层出不穷,造成各种危机。在人类社会,经济危机随着现代化的运动,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愈加严重。贫富差距未能随着生产发展得以缩小,反而继续扩大。生态危机如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终结人类文明历史。但是为了国家利益,有的国家逃避治理生态的责任。政治上,分裂的政治意识在民主的旗帜下,给各种问题的解决造成了阻碍。各国精英与草根阶层的意见分歧难以弥合。精神文化方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人在现实世界中愈加虚无化。文化之间的交流表现出激烈的冲突,人类未能在全球化时代为文化多样性留下足够的宽容性,反而以落后与发达、文明与野蛮的对比来打压一种文明的价值。现代化变革在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文化冲突增多,精神危机、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先发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被作为榜样被传播,被接受,被实践。而这些经验是矛盾体,即推动了进步也引发了问题,表现为理性压抑非理性,工具理性压抑价值理性,人从神祗获得解放,又陷入了对物的严重依赖;人性的、理性的、世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位于非理性的对物的贪欲。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非理性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情感、意志等作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运用人性、理性、非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概念对西方现代化实践过程进行哲学审视,梳理和反思现代化变革,尝试提炼精神文化发展经验,为哲学思想在现代化变革中的作用提供简单说明,为解决思想文化危机提供理论基础。追求真理,在哲学上形成简单易行的结论,如果这些结论与时代需要契合,就会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具体的哲学观点,尤其是那些贴近现实、符合逻辑、近乎情理的哲学观念具有高效传播性,哲学观念掌握人,继而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从而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中国现代化需要扬弃西方文化,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本而言是需要哲学的科学总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现代化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以之指导未来的现代化建设。论文的第一章是序言,第二章是现代化初始时期,哲学从神性向人性的转向,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第三章是理性主义张扬及其对非理性的压抑,第四章是工具理性盛行和价值理性被贬抑的现状与哲学分析,第五章总结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哲学审视。

张洋[7](2019)在《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的灵魂。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及城市的文化,实际上是以更综合、更系统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城市的文脉及其实质的问题。阿拉伯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布局、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等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伊斯兰哲学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城市这个被称为“文化容器”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依,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城市发展和变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端、发展、衰落和复兴的轨迹,不仅可以揭示中东城市建设与发展脉络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主导的这一基本规律,也从中看出伊斯兰阿拉伯文化是如何在城市得到发展、传承并重新焕发生机的。本文选取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市——开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开罗城市的塑造作用,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总结了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揭示了开罗城市能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原因,分析了开罗在文化传承中的经验教训、面临的未来挑战及其进行文化传承带给我们的启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文章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做了界定。正文部分,第一章通过对伊斯兰城市起源的追溯,介绍了伊斯兰城市的类型、城市形态的构成元素、城市的布局特点,并揭示了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即伊斯兰城市体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中世纪开罗的研究,主要涵盖从福斯塔特、阿斯卡莱、格塔伊尔作为阿拉伯帝国的行省都城,到开罗作为独立地方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首都的城市发展历程。本章研究了开罗的建筑特色和布局特点,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管理、经济和文化制度,城市的社会分层、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开罗的文化传统,分析了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以及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原因。第三章是对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开罗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奥斯曼帝国为开罗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导致了开罗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颓靡和文化创新上的停滞。与此同时,伊斯兰政治文化、建筑文化、护卫朝觐传统以及阿拉伯学术都在开罗得到了传承和延续,开罗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延续性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开罗的城市制度是典型的伊斯兰框架下的城市制度。第四章研究的历史时期从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到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二三革命”前,在这一时期开罗经历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以及殖民时期的城市化改造,开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新城与旧城相对而立的二元城市格局。在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之下,阿拉伯世界开始以开罗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和伊斯兰教改革、复兴思潮。本章在介绍了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分析了开罗能够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第五章介绍了当代开罗的发展建设,开罗在阿拉伯世界文化影响力的变化,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尝试进行了“文化传承系统”的建构,其次在该框架下,通过前面二至五章的介绍和梳理,分析了开罗千年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主体、传承的环境、传承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有:传承主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意识;传承环境上得益于开罗建成之时其它较早扎根文化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开罗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承内容上,吸收了各类文化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传承方式上,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并以街区为载体进行文脉的传承。劣势有:传承主体文化上的保守性,传承主体间文化上的断层;本地近代以前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本国当今持续下降的文化影响力、纷乱不安的地区局势和全球化浪潮裹挟的新殖民主义蔓延,构成了传承环境的不利方面;传承内容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本身宗派主义、专制主义、神权主义、蒙昧主义等积弊严重,面对新时代挑战创新乏力;传承方式上,资金困难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过分依赖外援,教育资源匮乏使城市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具有双刃剑作用。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要加强中国城市与其它城市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

方方[8](2019)在《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文中提出在比较宗教领域,体育较少作为一个维度被纳入其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体育却与宗教关系密切。基督教对于近现代体育的勃发和国际传播作用突出,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无论在形态还是理论上都深受道教影响。从中古到近代,基督教、道教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体育的历史走向。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比较,不仅有助于解决近代的体育问题,还将为基督教和道教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认识论基础,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方法,试图从基督教与道教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两者之于体育的关系,以期对宗教学术研究有所禆益。全文分上下两编,共计六章。上编内容集中于中古时期,即前三章内容。下编内容集中于近代时期,即后三章内容。现将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中古时期基督教、道教视域中的体育。首先本章探讨了中世纪基督教与骑士体育、民间体育活动之间若即若离的张力关系。尽管中世纪各种体育活动不被正统教义与教会所认可,但却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教会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模糊与暧昧的态度,同时,中世纪基督教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张力与解释空间;其次分析了养生体育与道教关系,道教养生体育活动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养生体育实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修炼活动;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理论层面两大宗教关于体育活动认知的根本区别是身体观的差异,实践层面关涉到两大宗教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首先基督教身体观非常复杂,受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教会对体育活动的敌视态度出发点并非敌视人的身体,而是敌视“肉身的欲望”;其次道教修炼活动发展出的养生体育活动,是建立在道教自身的身体观念之上,即高度重视“肉身”的存在,并将肉身与精神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道教的身体观理论与实践表现出自身高度完整性与内部的自洽性,促使养生体育活动在自身内部发展。而基督教在身体观念上充满了内在的分歧,使基督教在整体上对身体运动采取了一种矛盾的功利主义态度。第三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对世俗世界所存在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态度,这种态度与基督教重视实践的传统结合,造成了它对体育活动否定与利用并存的复杂现实关系;其次由于道教养生体育是道教沟通神圣与世俗的重要载体,反映出道教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关系密切;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基督教和体育复杂的关系显示出自身对世俗世界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和谐关系则折射出道教在对待圣俗关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但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对异于自身教义之事物的封闭性。第四章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首先指出“强身基督徒”思想出现及其体育实践,标志着近代基督教开始接受体育活动,反映出近代基督教自身发生改变;其次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以适应时代变化,但与此同时道教自身却无法突破传统束缚,导致了养生体育和道教走上了分裂道路;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的内在灵活性与注重实践之传统,形成了对待新事物的开放性,使得体育运动与近代基督教发生了内在融通。而道教养生体育在接受近代科学时破坏了自古形成的养生体育与道教宗教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导致了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传统道教内在封闭性是导致此结果的要因。第五章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进入近代后,尽管仍存敌视体育运动和肉身的保守基督教派别,但在众多接受体育运动的新教派别中,肉身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古时代灵魂与肉体的紧张关系得到化解;随着养生体育与道教的分离,道教身体观发生了分裂,表现为世俗化的养生体育所代表的“世俗身体”和固守传统的修仙术为代表的“神性肉身”;对比二者,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大宗教对于近代新环境与新元素的吸收与处理能力,即是否具有开放性。此外,近代体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能否接纳与吸收体育科学,也反映出两大宗教身体观的理性化程度。第六章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近代英美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提倡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势,但仍主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拯救,而且也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是近代基督教根据世俗世界变化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一种手段;其次近代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折射出了道教传统上的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割裂;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接纳体育运动是其成功适应世俗世界变化的结果,在新教对中世纪天主教思想的改造过程中,基督教内在世俗化与理性化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由于道教传统与世俗世界过于接近,一旦世俗世界发生巨变,宗教目标往往难以做出有效调整,养生体育亦丧失了沟通神圣与世俗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现代启示。

历伟[9](2016)在《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文中提出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的偏执和禁囿,加之对斯威夫特诗歌及非虚构类作品的“刻意”忽略,使得其研究总体上处于“同义反复”的尴尬地位,既无专着,更没有产生“深度专题”研究。本文正基于国内外前人学者的得失之上,欲以“思想史”视角切入斯威夫特研究;此举意味着研究必须回溯启蒙时期——寡头制稳定成长,教俗关系紧张,殖民贸易和商业化加剧,思想暗流彼此冲击震荡的时代语境中;以求得既能抵近文本细部,透视其美学特质,更能把此种美学特质置于宏大的“话语及思想织物”中综合考量。因此,在首章厘清学术成果及本文论述思路后,本文第二章首先以斯威夫特在“古今之争”中主张的“包容古今”此一文化立场为研究切口;继而在第二、三章中着力体现其宗教书写与政治文本中呈示出来的复杂姿态;并于第四章中勾连斯威夫特唯一的小说文本《格列佛游记》,着重探究政治、宗教诉求对其小说美学价值的“规约”。论文结构过程中,文本注重将“古今之争”“英国自然神论”“新哈林顿主义”“伍德币事件”“爱尔兰视角”等学界较为忽略的思潮、事件囊括进研究之中,以探究其动态关联时斯威夫特的政治、宗教、文化立场与道德诉求。

吴高帅[10](2015)在《19世纪印度教改革运动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的印度在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之下,以印度教为主要信仰的社会弊病百出。在民族危亡关头,印度人民必须发起一场改革自救运动。近代印度知识分子在既要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又要扞卫传统文化的复杂心态下,由罗姆·摩罕·罗易率先发起了针对印度教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在近代印度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场改革运动,对于把握近代印度宗教文化,有着深远意义。本文共五章,分别论述了印度教改革的背景;改革进程中的四大团体;引导这场运动的两大类知识分子代表;改革运动的特点;改革运动产生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19世纪的印度教改革运动在印度处于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出现,在知识分子的领导下,印度教不但在宗教思想和社会实践上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在改革过程中以一种双重相向的改革途径,激发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在改革运动后期,随着宗教融合的理论出现,各个团体存在的矛盾也随之而缓和。这场改革运动不仅促进了印度教教义理论的发展,改革了印度的社会制度和习俗,而且还促进了近代印度教育的发展,对民族意识的启蒙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印度近代宗教改革中的世俗化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近代宗教改革中的世俗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
        (一) 缘起和现实意义
        (二) 艺术传播的情景和结果
    二、对本文所论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一)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二) “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框架
第一章 西方绘画传入明朝之背景及传播概况
    第一节 明代前西方艺术在华特征
        一、早期西方基督教绘画入华依据
        二、宋元在华西方墓碑艺术及元代西方宗教艺术背景和主要特征
        三、元代西画东渐中中西文化艺术随商贸交流之相互影响的实证
    第二节 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时的中国背景
        一、明朝社会对外制度
        二、人文艺术特征
    第三节 明末利玛窦为代表传播西方绘画状况和实证
        一、明末时欧洲文艺复兴中晚期社会背景及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和入华
        二、利玛窦来华时代的意大利艺术和画家及欧洲耶稣会背景
        三、利玛窦传教士及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和实录
    第四节 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美学译介
        一、澳门耶稣会建立及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
        二、明末美学译介
第二章 明代入华西方绘画的审美解析及传播影响
    第一节 中国画家游文辉油画《利玛窦像》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游文辉和他的利玛窦画像
        二、油画《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
    第二节 传教士画家乔瓦尼和修士画家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与传播
    第三节 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画家曾鲸及“波臣派”
    第五节 中外同版两题的创作关系和杨氏神像分析
        一、《罗马人民的保护神圣母玛利亚像》和明唐寅版《送子观音》的关系和比较分析
        二、杨茂林神像
第三章 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
    第一节 明朝外销瓷器时期的中欧贸易历史背景及瓷器输出
        一、受西方绘画影响的外销定制瓷器的风格演变
        二、明代外销瓷器的制作中心
    第二节 西方宗教绘画艺术及其审美在中葡外销瓷器设计上的体现
        一、绘有耶稣会徽号的瓷器
        二、带有十字架绘画图案的西方定制瓷器
        三、西方外销瓷器与葡萄牙的贸易和传教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早期外销定制瓷器绘画图案选择考和绘画审美特点
第四章 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
    第一节 北京宫廷欧洲传教士画家的绘画创作审美特点和传播影响
        一、郎世宁来华及其背景
        二、西方画家及西方油画在清宫廷内的创作与传播
    第二节 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创作的审美分析
        一、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花卉和静物画创作中的审美解析
        二、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审美分析
        三、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纪实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特征
    第三节 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创作及中西师承
        一、传教士画家王志成的肖像画审美分析
        二、清宫廷内的中西师承
    第四节 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
        一、达瓦齐像
        二、满绰尔像
        三、陆禧甫像(李夫人的丈夫)、李夫人像(陆禧甫夫人)
第五章 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
    第一节 明清西方绘画传播是导致中国现代美术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
        一、西方绘画艺术传播和影响之南北方现象
        二、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主要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
        一、土山湾画馆
        二、震旦大学
        三、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四、上海城东女学
        五、述善学堂
        六、保定优级师范学堂
        七、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八、周玲荪(1893-1950)
        九、清华大学艺术科
        十、上海油画院、布景画传习所、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及其创办者周湘
        十一、上海神州女校美术科
        十二、江苏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第三节 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影响
        一、写实为主的绘画改良派及新美学观念的确立
        二、近现代中国美术对西方绘画艺术技巧、文化精神的吸纳、融合和民族艺术实践
结语
    一、明清时期西画东渐的传播作用
    二、明清西画东渐对传统艺术的影响和对现代创作观念的改变
附录一: 明清西画东渐传播中做出明显贡献的西方传教士列表
附录二: 20世纪初至1949间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油画一览表
附录三: 1887年至1948年间中国留学生赴西方欧洲学习油画一览表
参考文献
其他参考书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绘画创作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独立主持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意识
        (二)现实考量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二)国外的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相关研究成果
        (三)国家构建的概念、内涵与理论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论文结构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南亚穆斯林独立建国的时代背景
    一 前现代时期:南亚穆斯林政权的出现
    二 西方殖民时代:穆斯林的危机与应对
        1.殖民主义对穆斯林社会的冲击
        2.伊斯兰复兴主义者的探索
        3.伊斯兰现代主义者的探索
    三 20世纪前叶:穆斯林独立建国的观念和实践
        1.穆斯林联盟的成立和发展
        2.“巴基斯坦”概念的形成
        3.“两个民族”理论的形成
        4.《拉合尔决议》的通过
        5.《拉合尔决议》之后的建国过程
    小结
第二章 巴基斯坦国家性质的构建
    一 构建伊斯兰国家的社会条件
        1.殖民体制下的伊斯兰教危机
        2.原教旨主义的社会动员
        3.泛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动员
    二 国体伊斯兰化时期(1947-1977)
        1.国家的世俗主义起点
        2.《目标决议》的伊斯兰化转向
        3.三版宪法对伊斯兰化的确认
        4.政策领域的伊斯兰化倾向
    三 全面伊斯兰化时期(1977-1988)
        1.全面伊斯兰化政策
        2.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一——教派政治
        3.全面伊斯兰化后果之二——原教旨主义
    小结
第三章 巴基斯坦国家政体的构建
    一 军队干预政治的历史基础
        1.新生国家对军队的依赖
        2.军队的建设与扩张
        3.军队介入政治的开端
    二 军队对政治的直接领导
        1.第一次军政府时期(1958-1971)
        2.人民党政府时期(1971-1977)
        3.第二次军政府时期(1977-1988)
    三 宪政建设的坎坷及其成因
    小结
第四章 巴基斯坦国家认同的构建
    一 东巴基斯坦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71)
        1.东巴-西巴的并立格局
        2.东巴-西巴的长期矛盾
        3.东巴基斯坦的分离
    二 西巴基斯坦内部的民族主义问题(1947-1988)
        1.信德民族主义
        2.普什图民族主义
        3.俾路支民族主义
        4.穆哈吉尔民族主义的出现
    三 多元认同:其他次国家行为体问题
        1.土邦
        2.部落
        3.城乡
    小结
结论
    (一)巴基斯坦国家的历史定位
    (二)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的三种维度
    (三)巴基斯坦国家构建维度间的关系网络
    (四)印巴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构建成果评价
附录一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重要事件
附录二 巴基斯坦史常用缩略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4)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四节 贵格会与巴哈伊概况及差异
第一章 两大教团初创期之信仰群体与公共活动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中的异见群体
        一、英国新教改革中的贵格会
        二、波斯现代化改革中的巴布与巴哈伊教派
    第二节 贵格会与巴布教派的激进行为
        一、贵格会的激进表现
        二、巴布教派的暴力冲突
    第三节 公共事件后的宗教温和意识
        一、贵格会之自省转折:内勒尔事件
        二、巴布教派之内部分歧:塔希丽事件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教团发展期之海外转移与组织调整
    第一节 宗教打压下的生存危机
        一、英国贵格会的艰难境况
        二、波斯巴哈伊的艰苦岁月
    第二节 自存意识下的海外转移
        一、初传新英格兰的贵格会
        二、巴哈伊教派初到美国
    第三节 发展意识下的组织创建与调整
        一、贵格会伦敦中心与跨大西洋组织
        二、巴哈伊灵体会与世界正义院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教团和平期之和谐理念与和谐实践
    第一节 和谐理念的深入诠释
        一、贵格会: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的宽容思想
        二、巴哈伊: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的和平思想
    第二节 和平实践的外在表现
        一、贵格会:宾夕法尼亚“神圣实验”
        二、巴哈伊:“全球发展计划”及践行
    第三节 宽容和平的教内规行
        一、贵格会的教内禁令
        二、巴哈伊的教内预警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四章 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之特征比较
    第一节 异中有同的自我标识
        一、贵格会“光明之子”到“天赋平等”的观念深化
        二、巴哈伊“人类一体”与“宗教同源”的内核坚守
    第二节 同中有异的社会融入
        一、贵格会与与世俗社会的妥协
        二、巴哈伊与世俗社会的共融
    第三节 同中有异的管理模式
        一、贵格会领袖情结与松散管理模式
        二、巴哈伊领袖情结与民主集中管理模式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早期贵格会大事年表(1643-1723)
附录二 早期巴哈伊大事年表(1817-1963)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的相关概念
    一、中世纪的概说与界定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概念
    三、体育的概念
    四、中世纪体育概观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的发生
    二、古希腊的宗教特质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
    三、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及其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
    四、基督教国教化与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的覆灭
第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古代传统体育的全面压制
    一、中世纪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
    二、基督教禁欲主义与中世纪禁欲生活
    三、中世纪基督教迫使竞技体育全面衰退
    四、中世纪基督教导致学校体育领域空白
    五、中世纪民间体育的艰难萌生与发展受阻
第四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隐性奠基
    一、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
    二、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
    三、骑士比武大赛对竞技体育的隐蔽传承
    四、中世纪中后期民间体育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人文主义思潮
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历史蜕变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一、“灵肉一致”观对禁欲主义身体观的根本动摇
    二、“灵肉一致”观的深化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三、宗教改革对民族意识及其公民体育权的孕育
    四、宗教改革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
第六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双重影响的启示及其现代延续
    一、中世纪基督教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
    二、基督教形而上学对顾拜旦奥林匹克思想的影响
    三、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联的现代延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6)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要求
        二、指导现代化实践发展的要求
        三、丰富完善现代化理论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一、理性和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二、理性发生作用的方式研究
        三、对现代化的批判研究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现代化所实现的变革
    第一节 现代化的概念
        一、现代化的内涵
        二、现代化的外延
        三、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化变革的诸方面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政治组织方式的变革
        三、哲学精神的变革
    第三节 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二、审视现代化的条件和困难
        三、对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第二章 从神性中解放人性
    第一节 神性的表现
        一、哲学中的神性
        二、文化中的神性
        三、人性中的神性
    第二节 转向人性的前提
        一、哲学前提
        二、文化条件
        三、物质条件
        四、政治条件
    第三节 转向人性的后果
        一、世俗化
        二、理性化
        三、解放人性
第三章 在人性中张扬理性
    第一节 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分
        一、以手段划分
        二、以目的划分
        三、以内容划分
    第二节 理性的张扬
        一、经济生活中的理性
        二、政治活动中的理性
        三、精神生活中的理性
    第三节 对非理性的压抑
        一、不可或缺的非理性
        二、被遮掩的非理性因素
        三、压抑非理性的过程和方式
第四章 在理性中膨胀工具理性
    第一节 多向度的理性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性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立性
        三、工具理性与现代性转变
    第二节 工具理性的凸显
        一、工具理性是实践的工具
        二、占有制必然产生工具理性
        三、理性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对价值理性的压抑
        一、价值理性的潜流
        二、压抑价值理性的理论考察
        三、恢复价值理性地位的理论努力
第五章 对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第一节 现代化经验的哲学总结
        一、以理性引导人的发展
        二、理性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三、工具理性的合理发展
    第二节 现代化教训的哲学反思
        一、现代化目的的摇摆
        二、对理性的扭曲
        三、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
    第三节 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一、重塑先发现代化的理性
        二、平衡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三、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第六章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审视
    第一节 解放并发展人性
        一、从传统向现代的人性转化
        二、多元价值观与人性迷惘
        三、现代化发展中兼顾人性
    第二节 兼顾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一、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
        二、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综合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第三节 以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
        一、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三、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写作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四、关于本文“伊斯兰城市”、“文化”和“开罗”的界定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一节 伊斯兰城市文明的出现和发展
        一、伊斯兰教与城市的关系
        二、伊斯兰城市的源起和类型
    第二节 中世纪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和布局
        一、伊斯兰城市形态的典型元素
        二、伊斯兰城市布局特点
    第三节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
        一、伊斯兰城市体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
        二、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世纪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一节 中世纪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从福斯塔特到开罗
        二、法蒂玛王朝时期开罗的建立和发展
        三、阿尤布王朝时期对开罗的扩建
        四、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开罗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开罗城市形态和布局对伊斯兰文化的体现
        一、伊斯兰开罗的建筑特色
        二、伊斯兰开罗的布局特点
    第三节 开罗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制度
        一、管理制度
        二、经济制度
        三、文化制度
    第四节 开罗的城市社会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一、城市的社会分层体现伊斯兰价值观
        二、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
    第五节 开罗城市的传统文化
        一、官方节庆文化
        二、民俗文化
        三、民间信仰文化
        四、民间政治文化
    第六节 中世纪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一、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和贡献
        二、中世纪开罗传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有利条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奥斯曼统治下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挑战
        三、开罗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制度的传承
        一、对多层次城市管理制度的传承
        二、对城市社团制度的传承
        三、对瓦克夫制度的传承
        四、对开罗城市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社会结构的传承
        一、开罗社会结构的一脉相承
        二、开罗乌里玛的社会协调功能
        三、社会结构的延续性及其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一、对伊斯兰政治文化的传承
        二、对伊斯兰建筑文化的传承
        三、对伊斯兰朝觐文化的传承
        四、对阿拉伯学术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开罗的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第一节 开罗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一、拿破仑入侵时期开罗的发展
        二、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与开罗城市发展
        三、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
        四、殖民时期的开罗城市发展进程
    第二节 近代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开罗在“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传承与创新
        三、开罗成为伊斯兰改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心
    第三节 近代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刺激因素
        二、社会变革因素
        三、文化主体因素
        四、传播条件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开罗城市在新时期的发展
        一、纳赛尔时期城市规划的开启
        二、萨达特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三、穆巴拉克时期开罗全面的新城建设
    第二节 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一、20 世纪70年代前
        二、20 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三、新世纪的影响力
    第三节 当代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一、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
        二、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三、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
        四、开罗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研究——“伊斯兰的开罗”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器物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制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观念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罗文化传承系统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系统构建
        一、文化传承系统构建及原则
        二、开罗文化传承主体分析
        三、开罗文化传承环境分析
        四、开罗文化传承内容分析
        五、开罗文化传承方式分析
    第二节 开罗的文化传承系统评价
        一、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
        二、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劣势
    第三节 开罗城市文化传承的启示
        一、城市现代化发展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前提
        二、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
        三、注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四、以城市为载体加强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互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开罗历史发展年表
附录二:大开罗地区高等学校列表
附录三:1947-2016 年大开罗地区人口统计

(8)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上篇
    第一章 两大宗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第一节 基督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基督教视域中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基督教与中古骑士体育
        三、基督教与中古民间体育活动
        第二节 道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道教视域中养生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养生体育活动及其特点
        三、古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宗教性质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对体育观念影响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中古基督教体育观念所体现出的身体观
        二、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历史渊源
        三、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争议
        第二节 古代道教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古代道教养生体育中的身体观念
        二、道教身体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中古基督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
        二、体育观所折射出圣与俗的复杂关系
        第二节 古代道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道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及养生体育的地位
        二、道教的世俗化与养生体育的特殊角色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探讨
    古代部分小节
下篇
    第四章 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新体育观念的出现
        二、近代英美基督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三、近代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关系变化的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变化及与道教关系的改变
        一、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科学化思想的出现
        二、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展状况与困境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的变化
        二、影响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变化因素的比较
    第五章 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身体观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特点及原因
        第二节 近代道教身体观念的变化
        一、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的比较
        二、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原因的比较
    第六章 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之比较
        二、实践层面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缘起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引言
        一、期刊论文研究
        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三、着述、专题研究
        结语
    第二节 西方斯威夫特研究综述
        一、传记与评述研究
        二、作品整理及编撰
        三、专题研究阶段
        结论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言说策略
        一、文学(理论)研究的危机
        二、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三、思想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耦合
        四、思想史语境中斯威夫特研究的展开机制
第一章 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
    第一节 科技之光与哲学分野:英国“古今之争”溯源
        一、科技革命中的英国性塑形
        二、由“法”入“英”:“古今之争”的肇始与分野
    第二节 1690年代英格兰思潮:“进步话语”中的思想拉锯
        一、威廉·坦普尔的“崇古德性”
        二、从《答古今学术略论》到《法拉里斯信札》
    第三节 多重面具与形式反讽:“离题话”中的崇古思想
        一、被忽略的文本及其误读
        二、“形式悖论”与“叙事面具”
        三、“离题话”中不离其旨的道德主张
    第四节 调和古今:《书战》叙事裂缝中的文化抉择
        一、“学术共和国”的纷争
        二、“蜘蛛与蜜蜂”形象的“创造性叛逆”
        三、“调和古今”:斯威夫特的立场
    余论 英国“古今之争”的多个侧面
第二章 斯威夫特的宗教书写
    第一节 “占星闹剧”与“被迫死亡”:斯威夫特的宗教之刃
        一、1708年的死亡预言与“身份”谋杀
        二、游戏悬念的“延滞”与“自毁”装置
        三、占星闹剧背后的宗教诉求
    第二节 隐没的上帝:宗教世俗化与自然神论背景
        一、启蒙思想、宗教改革与自然神论
        二、约翰·洛克与自然神论
        三、英国自然神论的结果及影响
    第三节 《木桶的故事》戏谑之笔背后的虔敬之心
        一、斯威夫特V.S廷代尔,失败的尝试
        二、散漫各处的线索:指向《木桶的故事》
        三、隐匿的寓言与炙燃的讽刺
    第四节 保守主义牧师的忧思:斯威夫特布道文研究
        一、道德真空的焦虑
        二、“婚姻卖淫”与“买卖妻子”:两个道德指标
        三、宗教书写中的政治立场
第三章 斯威夫特的政治身份研究
    第一节 咖啡馆里的喧嚣:中产阶层与公共舆论空间
        一、咖啡馆·阶层景观·政治冲动
        二、识字率与教育革命中的宗教因素
        三、出版印刷业的爆炸奇观
    第二节《审査者》的政治审査:1710-1年英格兰政治图式
        一、时局变幻中的舆情交锋
        二、新朝政府合法性的证词
        三、“经济人”、信用与女性譬喻
        四、有破有立:党魁们的性格特写
    第三节 新哈林顿主义谱系中的斯威夫特
        一、“变节者”与政治身份难题
        二、作为危机公关的《盟军的行为》
        三、为托利最后一辩:《辉格党人公共精神》
        四、新哈林顿主义:古典德性的脆弱平衡
    第四节 分裂的爱尔兰英雄:“两间一卒”与“人肉筵宴”
        一、殖民困境与蛰伏的英雄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呼号的布商与独立宣言
        四、“我们”中隐藏着“他们”
        五、《一个小小的建议》与“食人癖性”
第四章 《格列佛游记》与政治转喻
    第一节 启蒙思想的转捩与英国小说的兴起
        一、主客体的统一与书写自觉
        二、时间之轮的拆解与线性发展
        三、空间感受的解缚与多维扩展
        本节结论
    第二节 愤世嫉俗者的“政治寓言
        一、“哈哈镜”里的世相全景
        二、“肉体叙事”:填充与排泄
        三、“愤世嫉俗者”的忧思?
    第三节 厌新患者的“醉翁之意”:再看卷三“反科学”
        一、科技厌恶者?
        二、《游记》中的“伍德币”
        三、科技武装的暴政机器
        本节结语
结论
附录1 斯威夫特年谱
附录2 斯威夫特生平参考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19世纪印度教改革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19世纪印度教改革的背景
    第一节 传统印度教发展的禁锢
    第二节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传统社会的冲击
    第三节 近代印度知识分子的出现
第二章19世纪印度教改革的进程
    第一节 宗教改革的先驱--梵社
    第二节 以吠陀为权威的圣社改革
    第三节 新毗湿奴派运动
    第四节 罗摩克里希那学说的出现
第三章19世纪印度教改革中的知识分子代表
    第一节 罗姆·摩罕·罗易
    第二节 达耶难陀·萨拉斯瓦蒂
第四章19世纪印度教改革的特点
    第一节 浓厚的政治色彩
    第二节 注重对社会实践的探索
    第三节 宗教融合的趋势明显
    第四节 改革途径的双重性
第五章19世纪印度教改革的影响
    第一节 对印度教自身的影响
    第二节 对印度传统社会制度和习俗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对印度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对印度民族意识产生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印度近代宗教改革中的世俗化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D]. 王鹏. 山东大学, 2020(02)
  • [3]国体·政体·认同 ——巴基斯坦国家构建进程研究(1947-1988)[D]. 时佳希. 吉林大学, 2020(01)
  • [4]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D]. 章景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 次春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D]. 吴春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D]. 张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D]. 方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D]. 历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10]19世纪印度教改革运动研究[D]. 吴高帅.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印度现代宗教改革的世俗化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