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财管中小学生学籍(论文文献综述)
潘云璐[1](2020)在《社会新闻标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社会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和受众、标题与正文这两个角度分别总结了社会新闻标题的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并分别阐述了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实现策略。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从媒体和受众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新闻标题的交际功能及实现策略。交际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功能,说服功能和引导功能。实现信息功能的主要策略有符号凸显策略,“主题+副题”策略,数字词、模糊语策略和语用预设策略。实现说服功能的主要策略有直接言语行为策略和间接言语行为策略。实现引导功能的主要策略有疑问代词策略、反语策略和评价词策略。第三部分从标题和正文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新闻标题的语篇功能及实现策略。语篇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功能、称名功能和吸引功能。实现概括功能的主要策略有成分删除策略,语义虚化策略,略语紧缩策略和标点使用策略。实现称名功能的主要策略有语义隐含策略,成分省略策略,成分易位策略和语词标记策略。实现吸引功能的主要策略有口语化策略,流行词策略,行业词策略,辞格策略,设悬策略,“问-答句”策略和直接引语策略。第四部分为结语,主要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指出文章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朱皆笑[2](2018)在《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13所沪浙地区本科高校实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研究,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学生组织的治理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逐渐成为反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评估要素,更是高校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主要研究途径。基于此,国内外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基础研究,主要聚焦于组织结构特性、绩效评价框架、治理案例调查、学生干部人力治理等结果性与经验类的案例研究,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且具有过程性评价要素的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而21世纪以来,在非营利组织治理评估理论体系中逐渐兴起的管理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工具可以深入组织内部探究高校学生组织原本无法展现的过程性治理绩效状态,从而揭示高校学生组织治理问题现象的实质。因此,本文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以“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技术为工具进一步对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学生组织治理的绩效提供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即构建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评价模型以及深入分析绩效影响因素的结构与路径。基于以上主题,本文要研究解决以下的主要关键问题:第一,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界定标准是什么?第二,如何设计科学、系统、可测的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如何测度分析研究样本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的结果性与过程性绩效?第四,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构和作用路径是怎样的?第五,面向实践工作,如何建立起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的优化方式?基于对上述问题和现实困境的思考,本文进行了分步骤的研究设计:首先以覆盖13所沪浙地区本科高校的问卷调查和深入一线高校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实地个案研究为手段,依据国内外文献可视化研究,梳理出影响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评价的三大因素变量:“基础构成活动”、“环境作用活动”、“价值提升活动”;第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适用于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第三,依据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管理熵”和“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值法为依托,综合分析了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的结果性与过程性绩效;第四,对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构与作用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深入揭示了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形成原因;第五,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的优化方式,并且在实证和多案例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构建了高效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了13所沪浙地区本科高校学生组织的结果性与过程性治理绩效,研究发现结构调整指标反应力更能作用于过程性治理绩效更佳的高校,治理文化指标反应力更能作用于结果性治理绩效更佳的学校,过程性治理绩效较好的高校对外界资源交互的感知力更好,结果性治理绩效较好的高校对制度革新的感知力更好。第二,归纳了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主要体现为三条影响路径和四类原因影响力的共同作用,提出了第一条影响路径为高校学生组织治理“基础构成活动”通过“环境作用活动”正相关显着影响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呈现出基础构成活动的根源性起因与环境作用活动的直接跨域性诱因;第二条影响路径为高校学生组织治理“基础构成活动”通过“价值提升活动”正相关缓慢影响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呈现出价值提升活动增长的极大困难;第三条影响路径为中介变量“环境作用活动”还通过“价值提升活动”进而影响高校学生组织的治理绩效,呈现出环境作用活动熵域的外界环境能量奇异因子的影响力。第三,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高校学生组织治理“三维圈层”的优化方式,第一圈层为以学校党政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工作委员会,第二圈层为以学生领导者为代表的学生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以院系学生代表为主体的专门委员会,第三圈层为目前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形态下精准分类的学生业务部门。高校学生组织治理为多维主体和动态管理的发展过程,本文从“学生组织学生领导者”与“高校与政府部门”两个治理主体层面提出改进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对策,从学生组织学生领导者层面提出了“紧抓时代特点,勇于改革基础架构”、“融合学校战略,建立校园风气新态”、“争取外界资源,延伸运作发展能力”、“提升组织文化,凝练共同价值取向”等四项内生性对策;从高校与政府部门层面提出了“规范发展‘协商式治理’”、“浸润‘以生需为本’理念”、“设计多维度培育政策”和“完善法治的问责机制”等四项外源性对策。
彭杨[3](2018)在《抗战时期广安县的中小学教育 ——以《民国广安县教育局档案》为中心(1937-1945)》文中提出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带有浓厚的战时色彩,因为当时秉持着“为战时服务”的教育理念,加之新县制的推行,中小学教育才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当时中小学教育的意义在于进行大规模扫盲运动,增强抗战力量和唤醒民众爱国意识。广安县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因地制宜,有自身的特色,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以《民国广安县教育局档案》为主要史料,分析探讨广安县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还有取得的成效、产生的历史影响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以期对地方教育以及推进民国史的研究有所裨益。文献资料显示,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抗战时期广安县的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一,中小学学校设立数量充足,因地制宜选取校址,为学生和民众就学提供了便利,社会上掀起“学习”的热潮,扫除了部分文盲,普及宣传抗战知识,增强了学生与民众的爱国之心与抗敌意识,为抗战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二,采用各种办法筹集教育经费,拨款补助公私立中小学,维持了大部分学校的正常运行,各学校校长及教员经常私人垫付学生日常开支,使学生顺利行课,培养了不少优秀毕业生。其三,修缮破损房屋,提供校具、购买教学设备,给学生和民众普及防空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了人员伤亡,保障了基本的人身安全。其四,注重培养师资,制定措施鼓励中学毕业生考师范院校,壮大教师队伍,对中小学教员资历严格考核,不定时进修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制定奖惩办法增强了教员的教学积极性,保证了一定的教学质量。其五,对学生管理严格,一律实行住校制,采用军事化训练,督促学生强身健体,学习各种防御技能,暑假期间还安排学生完成课业和劳动服务实习,将其纳入成绩考核,为国家提供合格兵源,使学生具有团结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其六,为成绩优异、家境贫寒的学生设立奖助学金提供帮助,还对学生进行膳食补贴,稳定了在校学生数。其七,战时课程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培养了学生和民众的灵活应变能力。当然,受战乱影响以及历史的局限性,广安县的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在全国抗战教育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仍有借鉴意义,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都是值得今天学习的。
朱重旺[4](2016)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铜鼓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及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现状之间的矛盾。在民主观念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声日趋高涨,国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亦是非常重视。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铜鼓县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全面掌握该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该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推进举措与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调查发现,铜鼓县通过推行以县为主的“三权统筹”管理体制、依托“农村寄宿制”调整学校布局、构建“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模式带动质量提升、全面保障教育经费支持、向农村倾斜优化教师队伍、关注特殊群体做好控辍保学等策略,该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这些成效主要表现在:学校网点布局日趋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同步增长、学校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配置趋于均衡、师资队伍差距逐渐缩小、学生入学机会逐步公平、城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高。然而该县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非均衡的现象: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城镇化背景下出现城区学校生均占比面积不足及大班额的情况,部分农村学校有资源浪费现象;在体现教育质量的重点高中录取率及部分学科成绩上也有待改进。为推动铜鼓县义务教育达到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从教师流动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及新教师补充制度入手优化教师队伍;从加大城区学校建设资金投入及农村学校网点布局再调整入手优化学校网点布局;从加强学校系统内各因子的建设、稳步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引导家长及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入手提高教育质量。
付荣[5](2012)在《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以山东省潍坊市某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基教系统信息化也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极速发展,各类信息的传递与交换,数据的共享集中,促使基教系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并且,由于传统的基教系统中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财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加之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单位经费使用效率较低,国有资产管理相对混乱,所传递出的财务信息失真,上级管理部门在决策时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基教系统信息化的进程。针对此类问题,本研究以潍坊市某区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为依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问题成因,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提出了完善对策。本文通过对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基教系统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通过查阅大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资料,制定出《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情况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情况加以分析,提出了完善基教财务管理信息化现阶段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完善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总体思路和对策。基教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现阶段应逐步开展区级“一卡通”的使用及推广,在后续建设过程中结合云计算的发展,逐步完善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总体思路是做好科学规划,制定信息规范,注重基础工作,完善公共基础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所采取的对策包括加强法规、法纪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等。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还需要到实践中去不断检验、完善相关的研究。
吕晓娟[6](2009)在《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发展滞后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和教育公平的“瓶颈”之一。目前,伴随着我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制约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发展的经济困难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这些地区女童教育问题依然很严重。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以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也是女童教育问题最为严重的少数民族——东乡族为例,对影响该民族女童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挖掘。在多次深入实地的考察中研究者发现,当地男女不平等的性别文化是制约该民族女童教育的根本原因。这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信息在学校中主要是以潜在课程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对学校个体的性别观念、性别行为及整个性别社会化过程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鉴于此,研究者将本研究限定在学校潜在课程领域,在潜在课程理论和性别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研究范式和人种学的描述方式,通过访谈、观察与实物分析等具体方法,对两所个案学校潜在课程中各种性别信息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学校两性个体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挖掘与剖析。进而对学校潜在课程性别理念的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挥学校潜在课程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在田野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两所个案学校潜在课程的各层面、各方面,尤其是在学校各性别群体的互动中,在学校各类文本中,在学校环境中,包含着丰富的性别信息。在学校各性别群体的互动中,同性互动次数更多、领域更广泛、方式更多样,异性互动次数较少、领域较狭窄、方式较单一;男性之间的互动次数更多、领域更广泛、方式更多样,女性之间的互动次数较少、领域较狭窄、方式较单一。而且,在与女生有关的女性互动中,互动内容大多与学习相关,在与男生有关的男性互动中,互动内容大多与学习无关。在与学生有关的异性互动中,互动内容大多与学习有关。在学校各性别群体的互动中,地位最高的是男教师,地位最低的是女生。在学校各类文本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性别信息。首先,在教科书文本中,课文的作者,以及出现在课文和插图中的人物和课文中的具名者绝大部分是男性;男性通常出现在社会公共领域,而女性通常出现在家庭私人领域;男性扮演的社会角色非常广泛且主要以职业角色出现在课文中,女性扮演的社会角色相对较少且主要以家庭角色出现在课文中。第二,在学校规章制度文本中,部分内容缺乏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和对当地女性不利处境的考虑,并从制度层面确认了女性的社会弱势群体身份。第三,在学生作业文本中,男生表现出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崇尚权威与力量,崇拜男性;而女生则更多地考虑他人的需要与感受,崇尚知识,崇尚真、善、美,敬佩和同情女性。在学校环境中,就有形环境而言,学生活动设施及生活设施的布局体现了对男生需要的重视与对女生需要的忽视;校园环境的布置彰显了男性的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学生座位的安排遵循男女生“分开”的原则,学生宿舍的安排采取了男女生“相隔离”的措施。就无形环境而言,从学校各群体扮演的角色来看,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承担重要职责,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男性;从学习成绩来看,女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男生的学习成绩;从学校成员的性别观来看,各性别群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两性的刻板化认识或性别偏见。研究结果表明,两所个案学校的潜在课程,不仅传达着观念层面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辅”等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了行为层面的“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及性别差别对待的措施。这些性别信息汇聚起来,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学校性别理念,这种性别理念以极其隐蔽的形式对学校各性别群体及个体产生着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其性别社会化的过程。具体来讲,这种性别理念彰显和突出了男性在学校中的地位,塑造了男性在学校中的威望,使男性在行为中表现出极强的自信心与优越感。但同时,这种性别理念对学校的女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了她们自卑、沉默、低调与被动的行为表现。就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中性别信息的来源及成因来看,存在于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中的性别信息既是学校各种性别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结果,更是社会、社区、家庭以及民族性别文化共同影响的结果。两所个案学校潜在课程中的性别信息在某些方面呈现出的差异表明,学校潜在课程的性别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中,在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的搏弈中,在两性个体的对抗中,学校潜在课程的性别理念不断变革、不断发展。两所个案学校的差异还表明,学校潜在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只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学校潜在课程不仅可以更好地用来为改善东乡族女生在学校的不利处境,进而为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服务;从长远来看,在正确的引导和培育下,潜在课程还可以为学校发展、社区发展,乃至东乡族社会的整体发展服务。
李诠林[7](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研究表明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宜勇[8](2004)在《大学组织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聚焦于组织理论的发展、社会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组织结构的创设与选择。运用历史与比较的方法,阐述大学组织变革与创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教育学的视界和自我体悟的维度,运用反刍的方法,把握大学组织的特征与问题,解读大学组织的文化特质与组织特性;从组织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大学组织创设的理念与原则;从组织构架理论的角度,探究大学组织的构架与要素,构建学校——学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新的大学组织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组织的基本特点、组织目标、组织特征、组织结构,提出关于大学组织结构动态选择的对策建议,指出大学学生组织的变革的基本方向。本研究力图从下列六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一,通过对国外大学组织结构的历史钩沉和对国外大学组织结构演变脉络的梳理,本研究发现西方大学组织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结构简单划一,但当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或普及化阶段时,大学组织结构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适应性较强。反观中国大学组织结构,在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整齐划一的组织结构。中国高等教育业已迈进大众化的门槛,但大学组织结构仍沿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组织结构,与大众化对大学组织结构的多样化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大学组织结构亟待变革与创新。 第二,大学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创设,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大学组织的目标、使命、性质、功能以及本质特征,这是保证组织结构有效发挥功能的关键。结合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本人对大学的感悟,本研究认为:穷理尽性是大学亘古不变的理想与使命;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科学的崇尚,对社会进步的超越个人功利的关怀和改造世界的责任是大学组织文化的特质;教育性、学术性、民主性、开放性、松散性和双重性是大学组织区别于其它任何组织的特性之所在。 第三,大学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创设须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组织理论一般把组织的结构分成科层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制三种类型,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具有简单、垂直、线性、平稳、集权等特点,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具有多样化、规模大、中层权力大、垂直分权等特点,矩阵制的组织结构具有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协调性强、横向交流、选择性分权以及灵活性强的特点。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结构设计的应遵循目标统一、分工协作、管理跨度、权责一致、统一指挥、集权与分权结合、精干高效、稳定与适应结合、均衡性九条原则。本研究根据上述理论,结合对大学组织的解读,提出了“一切以学术进步为本”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均衡配置”的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理念,以及体现与贯彻这一理念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学术、对待学者、对待学科的问题。 第四,从大学组织架构理论的视角看,本研究认为:学科是大学组织的细胞,是承载大学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体现和实施高等教育三大功能的最为基层的学术组织。学院是大学组织中承上启下的中层组织,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而学院制是保证这一层组织发挥效能的最佳制度形式。作为大学组织中最高层面的学校一级,提出了其主要的职能应是设定总体目标、研究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公共关系、实施监控考核等五大职能,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把握学校的组织发展与变革。本研究通过对基层学科组织详尽的阐述,充分说明了学科细胞之于大学组织的重要作用,大胆摒弃了传统大学组织中教研室和学系的组织形式,构建了学校—学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新的大学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构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院组织在行政管理和办学过程中的能动性,有利于科学有效地进行权力分配和职能划分。这是本研究的创新所在。 第五,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大学组织结构创设与动态选择的对策,试图给不同类型大学的组织结构选择提供原则的指导。依据学界对大学层次的一般分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种类型,并对这三种类型大学结构中的学科、学院、学校三者的连接方式、管理重心,结构类型按实际的运行进行了界定:以知识创新与学术发展为取向的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适宜采用柔性化的矩阵结构,管理的重心下移至学科这一基层的学术组织;以知识应用与社会发展为取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的选择适宜采用扁平化的事业部制结构,管理重心在学院;以知识传授与学生发展为取向的教学型大学,组织结构选择适宜采用刚性化的科层结构,管理的重心在学校一级,学校主导型,管理垂直化。 第六,大学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创设,理应包括大学学生组织。这一点往往容易被许多大学组织结构的研究者所忽视。本研究认为,当代多样化的大学教学体系、社会化的后勤服务、数字化的大学校园以及民主化的社会思潮是大学学生组织变革的客观要求。大学学生组织的变革应遵循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教育理念,朝着思想教育咨询化、成才选择自主化、第二课堂社团化、生活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演进。与此同时,把握与处理好学生自主与学校主导、学生道德自律与他律以及学生服务中产业性与事业性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大学学生组织变革?
孙小羽[9](2000)在《天财管中小学生学籍》文中研究表明 记者孙小羽报道12月30日获悉:天大天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面向所有中小学校赠送1万套《天财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总价值达3000万人民币。此外,基于1999年良好的发展趋势,天大天财制定了未来三年营业额翻番的计划。《天财中小学学籍管理系
杨永清[10](1985)在《高等学校管理概论(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二章高等学校管理的目标过程和基本原则第一节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管理包括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建国以来,随着我们党所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成功和挫折中逐步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管理经验,可以说,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已渐趋成熟。
二、天财管中小学生学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财管中小学生学籍(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新闻标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价值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新闻标题的交际功能及实现策略 |
2.1 社会新闻标题的交际功能 |
2.1.1 信息功能 |
2.1.2 说服功能 |
2.1.3 引导功能 |
2.2 社会新闻标题交际功能的实现策略 |
2.2.1 信息功能的实现策略 |
2.2.2 说服功能的实现策略 |
2.2.3 引导功能的实现策略 |
第3章 社会新闻标题的语篇功能及实现策略 |
3.1 社会新闻标题的语篇功能 |
3.1.1 概括功能 |
3.1.2 称名功能 |
3.1.3 吸引功能 |
3.2 社会新闻标题语篇功能的实现策略 |
3.2.1 概括功能的实现策略 |
3.2.2 称名功能的实现策略 |
3.2.3 吸引功能的实现策略 |
第4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13所沪浙地区本科高校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背景所向:高校教育治理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主要趋势 |
二、实然之义:学生组织治理是推进高校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 |
三、现实困境:学生组织治理的研究落后于实践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的文献探究 |
一、研究探源:理论溯源与研究兴起 |
二、历史发展:中国高校学生组织的历史演变 |
三、可视分析:国内外高校学生组织研究系统梳理 |
三、研究评述: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及不足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相关概念审视与界定 |
二、本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研究流程和方法 |
一、研究设计的内容与目的 |
二、研究的路线 |
三、研究的思路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本理论分析框架概述 |
二、管理熵、耗散结构的适用性分析 |
三、结构方程模型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追求 |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描述性分析 |
第一节 绩效评价假设模型的框架阐析 |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与假设 |
一、变量一:基础构成活动 |
二、变量二:环境作用活动 |
三、变量三:价值提升活动 |
四、变量四:治理绩效结果 |
五、中介变量选取 |
第三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信效度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方法 |
四、调查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
五、问卷样本分布与基本信息 |
六、信度、效度分析 |
第四节 样本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测度 |
第一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说明: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基础构成活动模块指标的验证 |
三、环境作用活动模块指标的验证 |
四、价值提升活动模块指标的验证 |
五、治理绩效结果模块指标的验证 |
六、绩效评价综合模型的修正 |
第二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绩效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阐释 |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 |
三、绩效指标的权重测度 |
第二节 绩效评价 |
一、综合绩效的评判标准说明 |
二、绩效实证研究测度 |
三、结果性与过程性绩效深层分析 |
第五章 影响因素探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
一、基础构成活动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
二、环境作用活动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
三、价值提升活动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
四、环境作用活动和价值提升活动的中介效应 |
第二节 影响因素深层分析 |
一、根源性起因:基础构成活动 |
二、直接跨域性诱因:环境作用活动 |
三、增长式“峡谷困境”:价值提升活动 |
四、奇异因子影响:环境作用活动的环境熵域 |
五、绩效影响因素的总体作用路径 |
第六章 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个案研究简介 |
一、个案研究的设计方案 |
二、多重个案与单一个案结合的优势 |
第二节 多重个案:13所高校社团治理绩效评估与成因探究 |
一、13所本科高校公益类社团案例简介 |
二、13所本科高校公益类社团治理绩效测度 |
三、个案聚类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个案一:让青年遇见更好的学生会 |
基础构成和环境作用活动对H高校校学生会的治理绩效影响 |
第四节 个案二:衰飒之气中的一缕清音 |
外界资源、校园气氛与技术支持对Z高校LS协会的治理绩效影响. |
第七章 研究探讨与结论 |
第一节 我国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的对策分析 |
一、内生性对策:学生组织学生领导者 |
二、外源性对策:高校与政府部门 |
第二节 优化方式的提出:我国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的新趋势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抗战时期广安县的中小学教育 ——以《民国广安县教育局档案》为中心(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民国教育史的研究 |
(二)对民国中小学教育的研究 |
三、关于两个概念的说明 |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广安县中小学教育概况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四川政局与广安县概况 |
一、抗战时期的四川政局 |
二、抗战时期广安县概况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四川中小学的教育措施与教育概况 |
一、中小学教育措施 |
二、中学教育概况 |
三、小学教育概况 |
第三节 广安县中小学教育的起源 |
一、小学教育起源 |
二、中学教育起源 |
第四节 抗战时期广安县中小学教育概况 |
一、小学教育概况 |
二、中学教育概况 |
第二章 广安县中小学的办学情况 |
第一节 中小学的学校设立与费用收取标准 |
一、中小学的学校设立 |
二、中小学费用收取标准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学环境与迁移购修情形 |
一、中小学教学环境 |
二、中小学迁移情形 |
第三节 中小学战时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
第四节 中小学课程设置、教科书与教学行课规程 |
一、中小学课程设置 |
二、中小学教科书 |
三、中小学教学行课规程 |
第五节 中小学考试与奖助学金的设立 |
一、中小学考试 |
二、中小学奖助学金的设立 |
第六节 中小学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三章 广安县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群体 |
第一节 广安县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入职 |
一、中小学校长的入职 |
二、中小学教师的入职 |
第二节 县府对中小学校长与教师日常业绩的考核 |
一、县府对中小学校长日常业绩的考核 |
二、县府对中小学教师日常业绩的考核 |
第三节 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在任职期间面临的问题 |
一、中小学校长在任职期间面临的问题 |
二、中小学教师在任职期间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广安县中小学的教育经费 |
第一节 县府的财政状况 |
一、县府的财政收入 |
二、县府的财政支出 |
第二节 各学校国难时期遵行的财政法令 |
一、支出紧缩、预算分配方面 |
二、补助款项、收入计算、开支方面 |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来源 |
一、私人捐资 |
二、各乡(保)自筹 |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支出 |
一、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
二、中小学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
第五章 广安县中小学教育述评 |
第一节 广安县中小学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学校、经费、修缮、防空方面 |
二、师资、学生管理、兵役方面 |
第二节 广安县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经费、教师待遇、学生膳食方面 |
二、思想、兵役、课程方面 |
第三节 广安县中小学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一、爱国意识与教学方式 |
二、学校治安与教育经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资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硕博论文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铜鼓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对象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5 国内外的研究与探索 |
1.5.1 国内的研究 |
1.5.2 国外的探索 |
1.6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铜鼓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
2.1 实行“三权统筹”教育管理体制 |
2.2 依托“寄宿制学校”调整学校布局 |
2.3 构建“一校一品”特色教育模式 |
2.4 做到“四个到位”保障教育经费 |
2.5“向农村倾斜”优化教师队伍 |
2.6“关注特殊群体”着力控辍保学 |
第3章 铜鼓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3.1 铜鼓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效 |
3.1.1 学校网点布局日趋合理 |
3.1.2 教育经费投入同步增长 |
3.1.3 农村学校基建成效明显 |
3.1.4 基础设施配置趋于均衡 |
3.1.5 师资队伍差距不断缩小 |
3.1.6 学生入学机会逐步公平 |
3.1.7 城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3.1.8 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高 |
3.2 铜鼓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3.2.2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尚有差距 |
3.2.3 城乡教育资源出现新的变化 |
第4章 进一步推动铜鼓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
4.1 重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4.2 优化城乡学校网点布局 |
4.3 加大学校建设资金投入 |
4.4 提高学校教育整体质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以山东省潍坊市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基教系统信息化建设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国内同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7 论文结构 |
2. 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
2.1 财务管理信息化综述 |
2.1.1 会计电算化 |
2.1.2 会计信息化 |
2.1.3 财务管理信息化 |
2.2 基教系统财务管理模式 |
2.2.1 基教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求 |
2.2.2 校财局管内容 |
2.2.3 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特点与作用 |
3. 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1 潍坊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及某区中小学财务信息化基本情况 |
3.2 潍坊市某区基教系统财务管理现状 |
3.2.1 潍坊市某区基教系统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
3.2.2 潍坊市某区基教系统财务问题产生的原因 |
3.2.3 潍坊市某区基教系统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3.2.4 潍坊市某区基教系统财务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成因 |
4. 完善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
4.1 校园一卡通与基教财务管理 |
4.1.1 校园一卡通概述 |
4.1.2 一卡通与信息化建设 |
4.1.3 中小校园“一卡通”系统实施 |
4.1.3.1 中小校园“一卡通”建设目标 |
4.1.3.2 基教系统“一卡通”功能 |
4.2 云计算与基教财务管理 |
4.2.1 云计算概述 |
4.2.2 云计算优势 |
4.2.3 云计算与财务信息化 |
4.3 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开展的工作 |
4.3.1 架设区内基教系统“一卡通”模式 |
4.3.2 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以促进基教系统建设 |
4.4 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完善 |
4.4.1 完善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总体思路 |
4.4.2 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完善过程中解决中小学财务问题的对策 |
4.4.3 完善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采取的必要措施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在这里(BEING HERE)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性别研究文献述评 |
第二节 潜在课程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节 教育与潜在课程中的性别问题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的选择 |
第二部分 去那里(GOING THERE) |
第四章 进入研究现场 |
第一节 走进东乡 |
第二节 走进唐汪 |
第三节 走进达板 |
第四节 走进汪集 |
第五章 田野研究发现(一) |
第一节 师生互动中的性别信息 |
第二节 生生互动中的性别信息 |
第三节 师师互动中的性别信息 |
第六章 田野研究发现(二) |
第一节 学校教科书文本中的性别信息 |
第二节 学校规章制度文本中的性别信息 |
第三节 学生作业文本中的性别信息 |
第七章 田野研究发现(三) |
第一节 学校有形环境中的性别信息 |
第二节 学校无形环境中的性别信息 |
第三部分 回到这里(COMING HOME) |
第八章 研究结果的阐释与模式构建 |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阐释 |
第二节 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性别理念发展模式的构建 |
第九章 发挥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件 I 访谈提纲 |
附件 II 观察提纲 |
后记 |
(7)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
第一节 概述 |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
第一节 概述 |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
四、文言楹联 |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
二、王松、施天鹤 |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五、闽南语流行歌 |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
二、歌仔和歌仔册 |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
一、钟理和 |
二、吕赫若、周青 |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
一、吴浊流 |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致谢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8)大学组织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制度的创新 |
第二节 问题的切入:理论发展、社会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 |
第三节 问题的研究:逻辑线索与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大学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化与现状述评 |
第一节 中外大学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化 |
一、 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化 |
二、 国外大学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大学组织结构现状述评 |
一、 中国大学组织结构的现状述评 |
二、 国外大学组织结构的现状述评 |
第三章 大学组织的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的组织目标与大学理想 |
一、 大学的组织目标 |
二、 大学的理想:穷理尽性 |
第二节 大学的组织文化特质 |
一、 大学的组织文化内涵 |
二、 大学的组织文化特质 |
第三节 大学组织的特性 |
一、 大学组织的教育性 |
二、 大学组织的学术性 |
三、 大学组织的民主性 |
四、 大学组织的开放性 |
五、 大学组织的松散性 |
六、 大学组织的两重性 |
第四章 大学组织结构构建的基本理论与理念 |
第一节 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
一、 组织理论的演进 |
二、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
第二节 影响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的变量分析与设计原则 |
一、 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变量分析 |
二、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的理念 |
一、 一切以学术进步为本 |
二、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均衡配置 |
第五章 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结构创设 |
第一节 大学组织构型:学校—学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组织架构 |
第二节 学科:大学组织的细胞 |
一、 学科形态的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 |
二、 学科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三、 学科组织的成长机理 |
第三节 学院: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
一、 基于学科的学院制: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
二、 自主理财:学院制实体运作的权力基础 |
第四节 学校:大学组织发展与变革的主体 |
一、 确定办学理念与提出发展战略 |
二、 进行宏观调控与提供公共服务 |
第六章 大学组织结构的动态选择 |
第一节 大学的层次与大学的分类 |
一、 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对大学层次的分类 |
二、 中国大学的层次与分类的初步研究 |
三、 不同层次的大学组织结构的动态选择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组织结构选择 |
一、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点 |
二、 组织目标:以知识创新与学术发展为取向 |
三、 组织特征:管理重心下移至学科 |
四、 组织结构:柔性化的矩阵结构 |
第三节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组织结构选择 |
一、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点 |
二、 组织目标:以知识应用与社会发展为取向 |
三、 组织特征:管理重心在学院 |
四、 组织结构:扁平化的事业部制结构 |
第四节 教学型大学的大学组织结构选择 |
一、 教学型大学的基本特点 |
二、 组织目标:以知识传授与学生发展为取向 |
三、 组织特征:学校主导型,管理垂直化 |
四、 组织结构:刚性化的科层结构 |
第七章 大学学生组织变革 |
第一节 大学学生组织面临挑战 |
一、 多样化的教学体系 |
二、 社会化的后勤改革 |
三、 网络化的数字校园 |
四、 民主化的社会浪潮 |
第二节 大学学生组织的重构思念 |
一、 回归主体 |
二、 回归生活 |
三、 回归社会 |
第三节 大学学生组织变革的基本走向 |
一、 思想教育咨询化 |
二、 成才选择自主化 |
三、 生活服务社会化 |
四、 第二课堂社团化 |
第四节 大学学生组织变革中的基本关系 |
一、 学生自主与学校主导的关系 |
二、 学生道德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三、 学生服务中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高等学校管理概论(下)(论文提纲范文)
第二章高等学校管理的目标过程和基本原则 |
第一节高等敎育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 |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管理目标 |
第三节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高等学校的管理过程 |
四、天财管中小学生学籍(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新闻标题研究[D]. 潘云璐. 吉林大学, 2020(08)
- [2]高校学生组织治理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13所沪浙地区本科高校实践分析[D]. 朱皆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抗战时期广安县的中小学教育 ——以《民国广安县教育局档案》为中心(1937-1945)[D]. 彭杨.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4]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铜鼓县为例[D]. 朱重旺.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5]基教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以山东省潍坊市某区为例[D]. 付荣. 鲁东大学, 2012(09)
- [6]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 吕晓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7]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8]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 宜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9]天财管中小学生学籍[J]. 孙小羽. 每周电脑报, 2000(01)
- [10]高等学校管理概论(下)[J]. 杨永清. 管理世界, 19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