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师,谁动了我的奶酪?(论文文献综述)
肖琦[1](2021)在《学生课外阅读的游戏化尝试——《谁动了我的奶酪》课外阅读指导设计》文中指出课外阅读活动课游戏化尝试,既注重课外阅读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又重视文本的阅读,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人类观念改变的必然,它对课外阅读的深入性发展可谓是事半功倍,也会备受欢迎。快乐成长的童年,需要多彩、精彩的生活。让阅读融入生活,让学生快乐的成长,在游戏中教出好孩子,在玩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形势的需要和发展的必然。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摒弃阅读中的一些功利色彩,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出发,让阅读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顺应时代的变化,
王荣群[2](2021)在《寻找新的“奶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知从何时起,园长安排工作不像先前那么顺了,大大小小的任务常常会招来讨价还价:"领导,有费用吗?""领导,有补休吗?""领导,能不做吗?""领导……"平心而论,大家有这样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曾经,我们加班是给补休的;曾经,我们发表文章、论文获奖、上公开课、做讲座是有奖金的;曾经,我们在三八节、教师节、年终、寒暑假是组织教师聚餐、郊游的……那时候虽然很忙,大家却很开心,总是笑着说:苦,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
汪钰菲[3](2020)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Scratch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学从“发展技能的教育”上升到“培养人的教育”,从更深意义上阐释“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核心素养培养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呼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材,本研究开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Scratch信息技术校本教材,深入研究校本教材开发理论基础,明确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及意义,梳理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设计教材的体例风格,搭建教材内容框架,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后实施于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检验校本教材的开发成效。本文以L中学Scratch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开发为例,做以下研究工作:一、查阅有关核心素养、Scratch教学及教材的研究资料,对核心素养的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并从Scratch教学及教材发展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确定校本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开发的目的及意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二、以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确定校本教材开发流程,从学生兴趣角度设计教材体例风格,选取学生感兴趣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事物作为校本教材的主题素材内容,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融汇于教材学习模块中,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平台,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校本教材研发工作。三、开展校本教材实践教学工作,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后,进行教学试用,在L中学八年级展开教学实践工作,本研究采用实验对比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校本教材的应用成效展开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出校本教材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有效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四、总结与展望,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校本教材的不足,反思总结,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校本教材,展望未来的教学发展。
李旭,宣晓凤[4](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畅销书发展演进的16个基本判断》文中认为畅销书是每一波社会趋势、每一次社会热点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社会热点的浓缩和再现。把握新中国成立70周年畅销书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畅销书出版实践。立足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畅销书历史演进的总体态势,分析其生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提炼出畅销书的16个基本判断,对未来畅销书的操作模式给出预测和建议。研究认为,有价值的畅销书让畅销更有价值。让精品文化和文化精品大畅其销,让精品成为经典,让经典普惠大众,引领大众精神进入一个更高境界,是未来畅销书走价值化出版之路的归宿。
易梦佳[5](2018)在《直面困难,勇于创新——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逃避现实或直面挑战,是个体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遭遇到困难后面临的两个选择。如何在遭遇到磨难后重新审视和认识自我,乐观面对,如何将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是我们终生学习的课题,对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阅读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作品——《谁动了我的奶酪》后,从书中主人公的经历联系到个体身上来,基于书中四个主人公对遭遇同样事情后的不同做法和结果,给读者以启发,有利于良好心态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傅佳娜[6](2018)在《谁动了我们的奶酪——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几年前,我有幸拜读了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心灵颇受洗礼。最近闲来无事再次品读该书,忽然觉得它所蕴含的道理用在教育上是那么的恰如其分。《谁动了我的奶酪》讲述了两只名叫嗅嗅、匆匆的老鼠和两个名为哼哼、唧唧的小矮人在迷宫里寻找奶酪充饥的故事。某天,四个主人公发现了奶酪C站,大家每天都去那里,直到将奶酪消灭完。这时两只老鼠迅速适应变化,马上去寻找
陈卓[7](2016)在《学会改变——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文中研究指明"谁动了我的奶酪?"迷宫里的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看到仓库里的奶酪不见时,忍不住痛苦地大叫起来。而此时小老鼠嗅嗅和匆匆早已穿上挂在脖子上的跑鞋去寻找新的奶酪去了。我也曾失去过我的"奶酪"。那是上个学期,班里选举新的班干部,我迫切地想当班长,可最终落选,当了学习
左婧[8](2014)在《《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学实录》文中认为一、快乐尝试,习作前指导师:(出示一盒奶酪神秘地说)同学们,瞧,我带来了什么?生:饼干。生:牛奶。师:是吗?谁再来猜猜!生:糖果?师:(摇头并板书:奶酪?)我手里的是一盒奶酪。师:现在,我们就用它来做个游戏。小小的的一盒奶酪,谁能吹倒它?(板书:谁"动"了我的)生:(齐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师:注意时间三十秒,方法:吹!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师:这样吧,我们推荐一个,力气最大,最会吹的——学生推荐班上最壮实
刘佳[9](2014)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主客体视角下“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问题学生”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问题学生”成因,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是学校学生管理和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收集研究资料,对一名初中“问题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四个方面深度剖析“问题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从主客体视角深入分析“问题学生”的问题表现。从主题视角看“问题学生”主要存在学习成绩较差、人际关系淡薄、意志品质不坚定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问题;从客体视角看“问题学生”主要存在学习方面、卫生习惯方面和自律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学校里教师因素、社会中的同伴交往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因素以及自身因素是影响“问题学生”问题形成的重要因素。基于“问题学生”的具体问题及成因,研究提出以下教育转化策略:首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家长应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其次,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从同伴交往的角度出发“问题学生”应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获得更多的同伴互助。
曹俊松[10](2014)在《智猪博弈视角下图书跟风出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图书跟风现象的研究在近些年逐渐增多,查阅与图书跟风有关的研究资料,不难发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决“是什么”问题,回答什么是跟风图书;第二,解决“为什么”问题,回答跟风图书出现的原因;第三,解决“有哪些”问题,回答跟风图书的种类问题;第四,解决“好与坏”问题,回答图书跟风的褒贬评价;第五,解决“怎么办”问题,回答跟风之弊应该如何整治。解决问题是研究的归宿,对于跟风图书所带来的弊病研究者都不回避,如何解决弊病,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思考,有的属于跨学科研究,有的属于定性研究,还有综合分析,等等。总之,这些思考对如何破解跟风出版的弊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诞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博弈论,对西方数学、经济学等学科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有人甚至提出它可以成为研究所有社会科学的统一方法。笔者同样认为,博弈论视角对于现实市场经济的研究颇有价值,因为博弈论关注的是资源稀缺状态下市场主体的竞争策略选择,而资源稀缺正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性,是很多行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我国,出版行业跟风现象既有出版物市场化水平不高的环境因素,也有跟风能够分得一定市场份额的利益诱导。笔者认为,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借助博弈论,这是本文的选题的出发点。跟风出版是一个典型的智猪博弈,原创出版社(模型中的大猪角色)在选题策划的高投入前提下(模型中踩踏板),向图书市场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经过市场选择成为了畅销书(模型中的获得了食物),随即引来众多出版社(模型中的小猪角色)跟风模仿出版,希望在开发出来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直到这一市场无利可图。将“智猪博弈”模型植入奶酪图书跟风现象之中,显然我们可以得出从美国引进版权出版《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中信出版社扮演了大猪角色,而上表所列的中国致公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京华出版社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在此次博弈中扮演小猪角色。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智猪博弈中,它是指局中人在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能够预测并且保持均衡的一个策略组合,即大猪选择行动,小猪选择等待,运用到本文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跟风案例中,就是原创出版社开拓市场率先行动,等到开发出来的图书畅销以后,其他出版社跟风而出一批图书。根据“智猪博弈”模型,扮演小猪角色的跟风出版社可以免去“踩踏成本”,也即能够避免市场调研与开拓的风险。从微观经济学层面来看,它是出版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策略。从宏观经济学层面来看,跟风出版又减少了有限资源的浪费。提起跟风出版的弊害,出版业界和学界相关研究连篇累牍,很多出版人将其称为出版业的痼疾,对其口诛笔伐,大加鞭挞。笔者在翻阅相关资料时做了一个总结,人们对跟风出版定下三宗罪。第一条就是侵犯知识产权罪;第二条是损害了出版社的声誉;第三条是挫伤了原创积极性,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向前发展。回到“智猪博弈”模型,治理跟风出版弊病就是要求规范博弈环境,完善博弈机制,提高注重原创的“大猪”角色收益、缩减低质量跟风模仿的“小猪”角色收益,鼓励原创。因此,治理跟风出版弊病的核心就是要求规范图书市场环境,保护原创知识产权,提高原创能力,让原创作品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老师,谁动了我的奶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师,谁动了我的奶酪?(论文提纲范文)
(1)学生课外阅读的游戏化尝试——《谁动了我的奶酪》课外阅读指导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构建家庭式阅读互助团队 |
第二、创设巩固和拓展的阅读课堂 |
第三、担任阅读任务项目管理员 |
第四、创建线上课外阅读学习群 |
(2)寻找新的“奶酪”(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的“奶酪”是什么 |
二、“奶酪”会永久不变吗 |
三、寻找新的“奶酪” |
1. 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所要的“奶酪”。 |
2. 保住已有的“奶酪”,并付出必要的努力。 |
3. 敏锐地嗅出变化,正确地面对变化、接受变化,并随之改变,寻找新的“奶酪”。 |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Scratch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贯彻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
1.1.2 教育背景:国家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支持 |
1.1.3 现实背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行动研究法 |
1.3.3 实验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核心素养 |
1.4.2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
1.4.3 校本教材 |
1.5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核心素养研究 |
2.1.1 国外核心素养的研究 |
2.1.2 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 |
2.2 Scratch教学及其教材研究 |
2.2.1 Scratch教学研究 |
2.2.2 Scratch教材研究 |
第三章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Scratch校本教材开发 |
3.1 教材开发的意义 |
3.2 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2 多元智能理论 |
3.3 教材开发的规划 |
3.3.1 教材开发准备工作 |
3.3.2 教材编写的原则 |
3.3.3 教材开发流程 |
3.4 教材框架结构设计 |
3.4.1 体例风格设计 |
3.4.2 搭建内容框架 |
3.4.3 教材素材的挖掘 |
3.4.4 确定教材知识点分布 |
3.4.5 确定教材的目录 |
3.5 教材开发实践 |
3.5.1 具化体例风格 |
3.5.2 教材编写 |
第四章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Scratch校本教材的实施 |
4.1 教材实施的条件 |
4.1.1 硬件设施条件 |
4.1.2 教学条件 |
4.2 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 |
4.2.1 教材研读工作 |
4.2.2 教师集体备课 |
4.3 教学实践工作 |
4.3.1 校本教材实施安排 |
4.3.2 校本教材具体实施 |
4.4 校本教材实施效果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校本教材应用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的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学Scratch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校本教材使用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D: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表 |
附录E: 学生作品创作评价量规表 |
附录F: 校本教材部分内容截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新中国成立70周年畅销书发展演进的16个基本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一、畅销书是时代的缩影 |
二、内容为王是畅销书的第一要诀 |
三、用新概念打造畅销书 |
四、响亮书名是畅销书的助推器 |
五、畅销书是策划出来的 |
六、好选题是畅销书成功的一半 |
七、一本书同步畅销全世界 |
八、畅销书逐步走向更加精准的细分市场 |
九、畅销书和经典书合二为一才是王牌图书 |
十、畅销书是一场印数的大博弈 |
十一、主题出版成为畅销书新宠 |
十二、学术普及读物也能成为畅销书 |
十三、本土畅销书掘金背后的文化使命 |
十四、畅销书开发国有民营各显其能 |
十五、“后畅销书时代”来临 |
十六、未来已来:有价值的畅销书让畅销更有价值 |
(5)直面困难,勇于创新——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一、预见困难, 居安思危 |
二、脚踏实地, 迎难而上 |
三、寻找途径, 勇于创新 |
(8)《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学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快乐尝试,习作前指导 |
二、巧设悬念,自主探究 |
三、创设情境,激情写作 |
四、片段展示,互动交流 |
(9)谁动了“我”的奶酪:主客体视角下“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 研究者身份 |
三、 接触研究对象 |
四、 收集材料 |
第三章 主客体视角下“问题学生”个案的呈现 |
一、 我的“问题”:主体视角下个案问题的呈现 |
二、 “问题”的我:客体视角下个案问题的呈现 |
第四章 “谁动了我的奶酪”——个案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缺乏“存在感”的学校 |
二、 如“吸铁”般的校外世界 |
三、 家庭教育的缺失 |
四、 难以控制的自己 |
第五章 主体视角下“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
一、 对父亲的期盼:温暖的关爱,平等地对话 |
二、 对老师的期盼:发现我,尊重我 |
三、 对同学的期盼:做我的朋友吧 |
第六章 研究反思 |
一、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
二、 对研究个案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附件 |
(10)智猪博弈视角下图书跟风出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 |
第一章 图书跟风现象透析 |
第一节 图书跟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图书跟风现象观察 |
第三节 图书跟风历史溯源 |
第二章 在《谁动了我的奶酪》跟风案例中建立智猪博弈模型 |
第一节 智猪博弈 |
第二节 国内出版市场竞争与智猪博弈模型的理论联系 |
(一) 我国出版业市场需求有限竞争激烈 |
(二) 出版市场主体存在明显的不对称 |
(三) 目前国内出版物竞争没有完全市场化 |
第三节 图书跟风案例《谁动了我的奶酪》 |
第四节 智猪博弈模型在案例中的建构 |
(一) 智猪博弈模型形成机制 |
(二) 为《谁动了我的奶酪》跟风出版建立智猪博弈模型 |
第三章 智猪博弈模型中各利益主体的策略分析——以“奶酪”图书跟风为例 |
第一节 智猪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
第二节 原创出版社、跟风出版社的策略分析 |
(一) 中信出版社的决策分析(大猪策略) |
(二) 跟风图书的出版社决策分析(小猪策略) |
第三节 读者在“奶酪”图书中的消费策略 |
第四章 基于智猪博弈模型对跟风出版的思考 |
第一节 以智猪博弈模型为基础探析跟风出版的原因 |
第二节 跟风出版利弊分析 |
(一) 跟风出版的利 |
(二) 跟风出版的弊 |
第三节 博弈论视角下跟风出版弊病的破除 |
(一) 宏观层面,建立健全充分竞争的出版市场机制 |
(二) 中观层面,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
(三) 微观层面,要培育原创意识,提高原创能力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老师,谁动了我的奶酪?(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生课外阅读的游戏化尝试——《谁动了我的奶酪》课外阅读指导设计[J]. 肖琦.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10)
- [2]寻找新的“奶酪”[J]. 王荣群. 早期教育, 2021(09)
-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Scratch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 汪钰菲.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新中国成立70周年畅销书发展演进的16个基本判断[J]. 李旭,宣晓凤. 中国出版, 2019(17)
- [5]直面困难,勇于创新——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J]. 易梦佳. 现代交际, 2018(10)
- [6]谁动了我们的奶酪——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J]. 傅佳娜. 小学语文教学, 2018(09)
- [7]学会改变——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J]. 陈卓. 天天爱学习, 2016(03)
- [8]《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学实录[J]. 左婧. 教师, 2014(31)
- [9]谁动了“我”的奶酪:主客体视角下“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D]. 刘佳.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10]智猪博弈视角下图书跟风出版现象研究[D]. 曹俊松. 安徽大学, 2014(09)
标签:核心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