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二千五百年以来的“清议”(论文文献综述)
闵锐[1](2020)在《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文中认为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完成了风格上由唐五代到宋代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分为风格承袭期(960-989)、风格发展期(990-1022)以及风格形成期(1023-1067)三个阶段。经过百余年的创作实践,笔记小说风格由以志怪为主、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逐渐转变为以杂录小说为主、多载朝堂之事与典章制度、推崇补史与考证等实用性功用、长于议论、语言简洁的平实之风貌。在这一过程中,笔记小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区别意义的文类特征,因其与诗歌领域好学问、好议论等特征相类似,本文称之为笔记小说中的“宋调”。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风格转变与“宋调”形成离不开时代风气与作家身份等方面的影响,宋代官员空闲的增多与对小道的关注、宰执群体的加入、士人主体性的张扬及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官方书籍之编纂、官私目录的修订以及宋代史学的发展,皆促进了笔记小说的繁荣,从不同角度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创作,促进了笔记小说中“宋调”之形成。
李佩瑜[2](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张伟军[3](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被动进入现代世界历史时刻。一方面传统秩序遇到总体性危机,君主专制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现象,整个民族呈现危亡之势,另一方面中国迎来千年未有变局,国家和民族迎来新的希望和气象。为解决传统中国面临的总体性危机,中国从两条路径出发开始探索适应世界时刻新的秩序形态,开启了国家政治转型之路。考诸近代以来中国通过改良和革命实现现代国家政治转型的道路可知,它们两者之间在巨大差异的背后,蕴含着基本的组织形式相似性,即通过有组织的政治团体实现自身目标。这种有组织的政治团体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并成为中国政治转型的主体推动力量。政党通过革命重整国家政治秩序,将中国导向以政党政治为基础的现代共和国家形态方向。君主专制体系终结之后,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共和国家建构时代,先后探索尝试了大致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形态。其一是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的政治专制传统和大一统历史的国家而言,在国家政治权威阙如,基本政治秩序未建立的情况下,多党制的尝试导致党派林立,政局动荡,军阀分裂格局的混乱局面。其二是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在学习模仿多党制未取得预期成效后,孙中山为代表的志士仁人将目光转向新出现的政党制度形态,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强有力的革命党和革命党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试图实行党政军合一的政治体制。孙中山之后,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迅速变质,实行一党制的独裁制度。一党制的政党制度在价值上与现代政治的民主共和追求相违背,在功能上无法容纳整合中国的多元政治力量,本身内部也矛盾重重,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导致一党制政党制度政治能力低下,无法有效建构国家。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催生的现代国家建构需求、多党制和一党制的失败,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出场的历史背景,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的实际国际地位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又决定了中国不具备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国家建构。因此,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唯一可供选择的方向和路径。中国共产党以统一战线的方式,凝聚和吸纳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了广泛稳固的革命政治联盟,实现了对中国各方面政治力量的有效整合,通过革命终结了国内封建势力、大资产阶级和国外侵略势力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共和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立现代国家的过程,历史地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治格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雏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和出场的逻辑是因应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这一历史目标与任务,继续以探索不同的组织形态和路径方法以完成多党制和一党制所未能完成的国家建构任务,表现出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相互促进的格局与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国实践,给中国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和借鉴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来源和效仿对象,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基于实践的争夺制度思想理论创新,不断建构和塑造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政党制度形态。二是中国长期的和合文化传统、大一统政治格局、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农工为主的阶级结构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提供了一系列文化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三是完成国家整合,实现现代主权国家建构,是近代中国的主要政治任务和历史目标,需要政党制度作出回应。在完成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和多党派参与良性互动,不断调适,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形态。在完成现代国家建构后,这一政党制度最终确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成长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所以是新型政党制度,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历史、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政党制度存在本质不同。通过类型辨析和结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呈现多元一体的聚合结构,表现为共产党+民主党派的“1+8”模式,内部职能关系清晰,具有历史延续性、结构稳定性和实践效能性。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党派之间政治地位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党派参政都受到宪法一体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部结构特征,体现为各种价值关系之间的辩证平衡,具体为创造一体与包容多元的辩证统一,协商民主与权力集中的辩证统一,选举政治与贤能政治的辩证统一,控制权力与保证效能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确立后,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载体,发展成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政党政治形态,即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的领导主体和参与主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以政党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政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能力。政党制度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和主要路径,主要是政党嵌入国家,具体是政党的思想、组织、政策和运行原则全面植入国家政权和社会生活中,领导和规范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运行,就是政党治理国家的机制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历史性的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绩效,实现了国家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任务,正在实现强起来的全面复兴目标,具有显着的功能优势。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保持国家政治统一、实现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和实践协商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聚合性的政党制度结构,保持了大国的政治统一,通过非竞争的政党监督模式,初步实现了政党之间的权力监督,主要是对执政党的权力监督,通过政党协商制度实现了包容互惠发展导向的协商民主治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内在优势转化成为治理效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仍有很大空间,需要继续挖掘和持续推进。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坚持和完善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导引,维护秩序、巩固共和、实现法治与促进发展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需要应对内外挑战、满足实践需求和补齐话语短板。在具体路径选择上,主要是优化中国特色政党政党制度内在结构、提升政治能力、强化制度执行、建构学术话语体系等四个方面。
张建坤[4](2019)在《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元佑学术”是个历史上的特定概念,有比较明确的内涵,一般是指北宋后期和“荆公新学”相对立的理论形态,以朔学、蜀学和洛学为主干,而非宽泛地等同于整个元佑时期的学术。相应的元佑学术群体,指的也不是整个元佑时期的学术群体,而是有着一致的“元佑学术”背景的士大夫群体,以司马光学派、苏轼文人集团和洛学学派为主体。“元佑学术”是“宋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阶段,上承“庆历学术”,与“荆公新学”并驾齐驱,下启南宋“道学”。“元佑学术”与“元佑政事”关系紧密,甚至被视为“元佑政事”的意识形态。近百年来,学界虽对“元佑学术”中的蜀学、洛学已作了丰富的个案研究,但从整体上观照“元佑学术”的基本面貌、问题意识与共同旨趣等,尚嫌不足。宋代士大夫一般都兼具学者、官僚、文人三重身份,他们的学术和他们的政治理想、政治行动密不可分,主要目的即实践他们的政治理想,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认识“元佑学术”,有助于理解“元佑学术”的本质属性。实际上,“元佑学术”的焦点不在于对“熙丰新法”和“荆公新学”作批判性的理论反思,而在于调适北宋立国以来的“内向治道”规范。所谓的“内向治道”规范,就是一种内倾至皇帝个人修养与权威的统治原理,它以社会政治稳定为中心目标,以“安内养外”的外交原则、“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清静致治”的统治方针为基本内容,一方面强化了北宋的皇权支配,带来了百余年的太平治安盛局,另一方面又导致一系列社会政治弊病。“元佑学术”本质上是要趋利避害,在维护“内向治道”规范的基础上,消除其弊端,既维护政治稳定,又确保社会发展;既加强皇帝集权,又落实士大夫用权。“元佑学术”的这条政治思想道路先于“熙丰变法”而存在,反对“熙丰新法”和“荆公新学”实则“元佑学术”的一种可能性结果,而非根本性目的,不能径认为“元佑学术”的本质属性是批判“熙丰变法”和“荆公新学”。鉴于政治思想的理论深度及现存思想资料的丰富性,比较合理的选择是以司马光学派中的司马光、范祖禹、刘安世,苏轼文人集团中的苏轼、苏辙、秦观、张耒,洛学学派中的程颐为元佑学术群体的主要代表,通过他们的核心政治观念来解析他们的政治思想,进而理解“元佑学术”的基本面貌和本质属性。“中和”是司马光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政治观念,它本质上是实践的,重心在于“执中治心”,侧重于外在的“制中”之法。这在政治上要求按照传统儒家“礼所以制中”的理路,建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礼治政体,使日益强化的皇权支配,回归无过与不及的平衡状态。司马光的中和政治实践论在元佑时期被付诸实践,却因其内在困境所限,非但没能消解皇权支配的绝对性,反而推进了北宋皇权支配的强化进程。“帝学”是范祖禹一系列面向哲宗的着作的共同思想主旨,它是以“学成圣王”为目的,以《大学》纲领、条目为主干的道德、知识系统,实质上是一种旨在“正君心”的为己之学,以儒家先王之道为准则的正统之学。“帝学”也有丰富的治道内容,归根结底则是“法祖宗”,尤其是“法仁宗”。然而,“学成圣王”的教育目标十分高远,不免给年幼的哲宗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哲宗对元佑之臣的政治好感。刘安世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公议”政治精神中。他基于阴阳消长的易道变通精神及“君臣一体”的身体政治隐喻,按照进君子、退小人→公议→台谏的政治逻辑,展开了他的“公议”政治精神,这种精神又集中表现在他立足台谏制度,积极维护台谏官员政治意见的表达与实践,以期消除朋党,坚守元佑“国是”。然而,“公议”与“国是”同具专断性,刘安世虽张扬了“公议”政治精神,有利于消解皇权支配的绝对性,但也使“公议”异化为了少数台谏官的“私议”“横议”,打破了权力制衡机制,给元佑政局蒙上一层阴影。“人情”是二苏政治思想的底色,这个“人情”是一种“情—理结构”。这在政治上,要求皇帝“通上下之情”,即结臣心以结民心。结臣心,是秉承“和而不同”的政治精神,循理无私,尊重士大夫“公议”;结民心,是秉承“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政治精神,尊重民众的情欲需求,因势立法,不分新旧,一切以富民、利民、便民为本。“通上下之情”的过程其实也是皇权利用、加工、塑造臣民政治情感的过程,在给予士大夫一定的行政自主权,给予天下臣民一种自由感、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同时,也塑造了他们对皇权的信赖感。秦观、张耒深化了二苏的“人情”政治论,开展出了政治调和论。秦观、张耒的政治调和论,立足于他们心目中的“大全之道”。这个“大全之道”不可描述,二人把捉它的途径也有所不同,秦观从养气入手,张耒从尽性入手。虽有此不同,但都旨在平衡内外,开放出宽容境域,使元佑政治能够走向不分新旧、多元并包的和谐之路。王道政治理想是程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心目中的王道政治是一种“降格”以求的政治模式,以他和程颢共同倡明的“道学”为基础,蕴含天理、公心、民本三重维度,归结于那句“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根本上旨在重建政治宪纲,平衡皇帝集权与士大夫用权,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总的来说,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在不同的致思理路下蕴藏着一个共同思想主旨——平衡皇帝集权与士大夫用权、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这显示出,“元佑学术”其实是个“多元一体”的思想形态,“多元”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平衡方能构成稳定的整体。“元佑学术”的这一面貌和属性,对我们当下仍有重要启示意义。平衡各方面的权力、利益,获得情感上的通畅,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兼顾社会的不断发展,进入和乐之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美好愿景。这仍然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对平衡之道的关注,对平衡技艺的探索。
黄群昂[5](2019)在《明代兵部尚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兵部尚书是辅佐皇帝管理全国军政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是明代中枢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职官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系统考察兵部尚书建置与制度建设、群体特征、兵部尚书权力运行机制、兵部尚书与各权力体系的关系以及兵部尚书应对军事危机时的政治表现,以兵部尚书为视角考察六部的行政运行状态与政治作用,揭示明代中央军政决策机制在常态与变态形势下的运行状态与运转效率,从而深化对明代中央权力生态与政治军事格局的认识。兵部尚书的行政是以兵部在明代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定位为基础的。从制度上看,明代兵部尚书为正二品官员,由文官担任,与五军都督府实现文武分权。洪武十三年以后的五军都督府尽管保持了统军、训练军马的权力,但管理、调发等职权多流向兵部,形成兵部尚书主管调发及军事政令而不统军,五军都督府统军而无调发、管理军务之权的局面。兵部尚书主要通过科举一途晋升,其个人及家庭出身、户类构成显示大部分兵部尚书来自平民阶层,表明了明代科举为社会成员的向上流动提供了保证。兵部尚书来源的地域分布呈现南北多、边远地区少的特点。而南方与北方相较,则为北方多,南方少,这与明代南北进士的录取数量恰好相反,这表明虽然人口、经济、文化以及科举实力等因素都对兵部尚书的选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很显然,政治与军事因素对兵部尚书的选任所起的作用更大。兵部尚书的履历与职任结局显示兵部尚书大多有一定的地方军事经验,但其选拔受到皇帝、官僚系统等因素的影响,所选兵部尚书大多不能胜任该职,失误颇多,由此造成大部分兵部尚书仕途不稳定,命运多舛。从具体的行政运作看,兵部尚书的权力运行始终以皇帝为核心。明太祖废相后,皇帝兼具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双重职责,皇帝看似高居拱默,居于深宫之中,但皇帝对包括军政事务在内的一切国家大政均拥有绝对的支配权。皇帝通过上朝、面谈、颁发圣旨等方式处理国家政务,兵部尚书对皇帝意旨无条件服从。在维护皇权独尊的政治体制下,兵部尚书行政的平行、向下运行都受到各种权力机关的制衡。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叠床架屋的结果是各方政治势力互相牵扯,使兵部尚书瞻前顾后,不能为且不敢为,只能敷衍以塞责,从而造成政务的壅塞,政务运行往往流于形式,执行效果有限。各权力体系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在明王朝遭遇危机之时,少数兵部尚书通过扩大自身的权力,加强兵部尚书的权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明代的军事指挥一时颇有如臂使指之效。但兵部尚书的命令下达地方执行需要较长过程,可兵部尚书更替频繁,多不久任,不可能尽心督促每个环节贯彻到位。所以在危机形势下,精明强干的兵部尚书可以振刷军政,对应对危机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难以撼动深层次的政治体制问题,限制了行政效能。兵部尚书的权力运行受到明代各种国家权力体系的制约,效能有限,但在军事管理领域中兵部尚书的作用始终是不可替代的,它对维护明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仍起着关键作用。自明太祖废相后,阁部之争中阁臣始终未取得合法的“相权”,明代的中央权力运作实际上是以“六卿”为“相”,可以说明代的中央政治实质上是君主专制下的“部权”政治。而且兵部尚书的权力运作水平除了制度上的作用以外,特殊的政治事件、兵部尚书的权力欲望、兵部尚书的个人行政素质、兵部尚书对兵部的权力定位与理解,兵部尚书与其它中央权力的势力消长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缪云好[6](2019)在《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文中指出康有为是享誉中外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着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学者。所传着作颇丰,创作诗歌存近2000首,海外诗歌创作占600多首,海外散文40多篇,他的海外文学作品体现了康有为远离乡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真实反映了近代士人的前途和命运,康同璧在《康南海自编年谱续编》中称:“自戊戌以后,足迹所至,则三周大地,游遍四洲,历三十余国,行六十万里”真实书写了康有为16年的海外历程。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重点阐述康有为诗文研究历史和现状,从而提出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第一章,概说戊戌变法之前的社会背景、康有为的家世背景及早年生活,考述康有为的海外游历之路分为流亡低落期、漫游世界期、邻国安居期三个部分,梳理他与维新志士、日本友人、其他国家友人的海外交游。第二章,概述“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探求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第三章,从写景、抒怀、咏史、叙事、咏物五个方面总结康有为海外诗的题材意蕴,并归纳康有为海外诗的艺术特色:造语生新,中西合璧;喜用典故,工于比兴;想象奇特,意象瑰丽;激愤豪迈,深厚沉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等方面。第四章,全面探讨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海外散文内容:描绘海外自然风光;叙述异域风土人情;展现西方精神文明;歌颂世界历史文化;抒写中华爱国情感。论述海外散文艺术特色:夹杂佛耶语和新名词;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报告文学性等。第五章,着重阐述近代“海外文学”的发展,挖掘康有为海外诗与海外文两者的异同,分别研讨康有为与同时代黄遵宪海外诗的异同,以及康有为与弟子梁启超海外诗文的异同,以期做到细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康有为海外诗文。结语部分,简要概评康有为海外诗文创作成就,及其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丁捷[7](2018)在《“官”、“报”之间:清末新政中的《北洋官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古代到近代,从性质上来看,报刊大致可以划分官报和民报。近代是民报的勃兴和古代官报的衰落时期。而以《北洋官报》为代表的新式官报,在清末最后十年却进入大爆发的时期,成为报刊史上独特的一观。以民报作为参考来看待《北洋官报》,看到的是这份官报的落后性,似乎乏善可陈。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如果把官报纳入从古到今官方传播体系的演变过程之中,《北洋官报》的进步性就凸显出来,并且会启发人们从新的视角去提出问题。《北洋官报》在直隶新政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和清廷、督抚、下级官员、士绅、议会等各种政治势力产生了怎样的互动,建立了怎样的关系?本文的主旨即在探讨新政背景下,《北洋官报》所构建的新型“官”与“报”之间的关系。为了探讨这种新的“官”与“报”关系,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把《北洋官报》的历史划分为兴起、发展、衰落、转变四个阶段,官报和政治关系的分析贯穿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来说,每一个阶段又大致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展开论述:官报和督抚或者议会的关系如何,官报自身的人事变化如何,官报的财政经济状况,官报本身的栏目或本文改革等等。每一章都对爬罗剔抉得来的零散史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把官报的所作所为放置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去描绘《北洋官报》具体的媒介实践,为分析官报所构建的新型“官”“报”关系打下基础。通过分析,本文发现了《北洋官报》并非只是一张官报,它从创办伊始就被纳入新政的有机系统中,其扮演着多种角色。它是新闻的报道者,承担报纸基本的告知功能;还是公文的传递者,成为政府信息传递机关;还增编宣讲用的白话报,担当社会教育的角色;它还通过赢利来援助学堂,充当慈善者的角色;并在救灾等公共事务中募集捐款,成为社会公益的鼓动者。《北洋官报》承担多种角色,说明了它和当时的经济政治改革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新型的官报和政治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简单概述为:官报依靠政治力量获得初始资金,利用这笔资金和政治上的派销特权,实现自我经济独立和盈余,并反哺当时的改革。但是这种关系也不是一直不变的,新的政治力量的出现会影响官报和政治的关系,比如谘议局成立后,想斩断官报和政治的密切关系,要求督抚取消官报的政治特权。作为自救,《北洋官报》反而加深了对政治的依附,并于民国成立后不久归并直隶行政公署。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依托最新出版的《国家图书馆藏北洋官报》和《袁世凯全集》等资料,完整地呈现《北洋官报》从创刊到进入民国后转变为公报的历史过程,丰富了对于这份报纸的研究;二是从媒介实践的研究路径出发,把《北洋官报》纳入清末政治改革的宏观视野中,分析其和政治之间的互动,梳理出新的“官”“报”关系模式。
汤浩[8](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提出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李俊杰[9](2018)在《沿江约开商埠与近代川鄂省际贸易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前期,传统中国国内市场长足发展,区域市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与此同时,早期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国际市场同中国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鸦片战争以后,殖民主义入侵与早期经济全球化相伴携行,由沿海、沿边、沿江三个方向,逐步渗入中国内地。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西方殖民者先后与清政府约开汉口(1858年)、宜昌(1876年)、重庆(1890年)、沙市(1895年)、万县(1902年)五个通商口岸,将长江中上游地区也逐步纳入国际市场的秩序之中,由此对中国腹地的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1840年到1937年的97年间,川鄂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互叠加、相互影响,前后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840—1890),四川与湖北的对外贸易开始和省际贸易发生联系,四川对外贸易沿着川鄂省际贸易的渠道进行,带动省际贸易的发展扩大。第二个阶段(1891—1911),随着重庆、沙市、万县的开埠,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不断冲击、替代着传统省际贸易的农副产品,并刺激着川省鸦片产业的繁荣,对川鄂区域市场的发展造成极坏的影响。第三个阶段(1912—1937),欧战时期国内民族工业获得一定发展,并发起了数次抵制洋货运动,国货逐渐实现了对进口洋货的替代,湖北国产机制纱也重新确立其在川省棉纺市场的地位。川鄂省际贸易衰而复兴,形成了反向替代国际贸易并重建区域市场秩序的新趋势,长江中上游区域市场结构重组,区域之间的市场联系不断增强。近代长江中上游五个口岸城市约开商埠后,对外贸易与川鄂省际贸易的交织互动,集中反映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沿江口岸的开辟,加强了中国内地市场之间、中国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经济联系;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经济发展水平在经历曲折之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在攫取经济特权与海关行政特权的基础上,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破坏了中国国内经济正常发展的轨迹,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彭锋[10](2018)在《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文中认为南宋后期所经历的军政变局非常剧烈,宋人在面对挣扎反扑的晚金和骎骎南进的蒙古所作出的各项应对举措都有值得研究探讨的价值。本研究着手进行的出发点正在于此。本论文将研究重心放在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和军政应对两大块上,全文分四章对这一议题进行了论述。本研究细致梳理了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具体历史背景,并对当时几种相对而言较具代表性的边防应对意见进行了分类研究,又进一步从学理脉络和思想生成的内部运行机制角度分析这些边防思想形成的因由。在对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多重样态的论述时,又具体结合当时的边患实情讨论朝臣们所提出的各种边防意见。这一时期的朝议边防情况体现出内外交错的特点,并和朝政的转局密切相关。文章将边防的论述与朝局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政潮的动荡对于边防论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探究了理学士人群体在“后朱熹时代”面对边患情况下的政治言说和实际事功表现。“后朱熹时代”的理学士人在理学思想的解释阐发上有广阔空间,原有的理念被后来的理学士人简化和复制,并进一步转化成更为实用的观念和行动。理学思想的深沉内核得以筛选抽离。因此可以看到庙堂之上和江湖之外的理学,呈现出并不相同的样态。除了从学术和政治关系角度分析理学士人的军政理念表现之外,文章又从军政实践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理学士人在阃幕的活动和提出的应对之策,具体分析了诸如筑城结寨自保、利用地方土豪势力、校阅民兵、精择久任和复藩建镇的具体举措,并认为这些措施在应对军政变局时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除了微观层面上对具体应对之策进行探讨之外,本研究又从南宋后期各个地域间关系的交错互动角度出发,研究诸地域间的交错互动对军政应对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解决前线军粮匮乏的问题时,时人非常注重从其他粮食相对丰富的地域调入配给,在整体的战略布局的考量上,也同样着重思考各个地域之间的交错互动和联系。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咸淳年间襄阳被围困的最为艰难的时期,有识之士提出的提三万兵出海道直捣青齐,以逼迫蒙古回师救援的战略决策,这都是宋人充分利用各个地域的优劣形势和综合考虑各个地域间相互关系之后作出的非常具有价值的战略判断。因此也可以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多政权并存的秩序格局,和诸地域间相互关系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将这种清晰的认识一以贯之的在指导应对军政变局中实行。本研究在涉及南宋后期军政防御策略调整的时候,又特别举出相对典型的案例进行了个案式的分析。文章认为南宋政府将四川区域的防卫也纳入到了整体的军事防卫布局当中进行考量,并对该区域间的具体防御措施和战略战术进行了分析论述,目的在于对南宋后期军事决策的议定过程有个全景式展现,并进一步检讨了南宋立国以来的多项颇具惯性力的国策,分析了这些政策及其调整的利弊。除此之外,文中又对南宋后期出现的一个特殊性军事协调机构策应使司的产生和演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着重研究这一机构在应对军政变局当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及影响。研究显示策应使司这一独特的军事协调性机构出现于南宋与蒙古对峙期不是没有理由的,而是与蒙元侵宋的进攻路线和南宋自身的兵力部署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这一南宋后期所独创出来的军事协调性组织机构,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驻防区域,而且有固定的人员配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机构的驻防区域往往是联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军事防区的重地要区,其所任职的官员也大部分都是南宋后期负责边防事务的地方大员,他们对于南宋的边防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一在南宋后期所独创出来的军事协调组织机构,对当时及其之后的历史产生过积极影响。
二、中国二千五百年以来的“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二千五百年以来的“清议”(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笔记小说”概念正名 |
二、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的具体范围、分期和分类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风格研究与原因探求 |
二、影响研究与文类特征 |
附:各家小说史、笔记史重点介绍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 |
第一章 创作风格及其流变 |
第一节 风格承袭期 |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
第二节 风格发展期 |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
第三节 风格形成期 |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
第二章 文类特征及其意义 |
第一节 文类特征的外在表现 |
一、命名与体制 |
二、叙事与结构 |
第二节 文类特征的内在表现 |
一、题材与内容 |
二、功用与价值 |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 |
一、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具体表现 |
二、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标志 |
三、笔记小说中“宋调”的价值意义 |
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征引唐人小说情况(不包含《太平广记》) |
第三章 外在成因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时代风气 |
一、官职之高下与职能之更迭 |
二、空闲之增多与小道之关注 |
三、主体之张扬与褒贬之去取 |
第二节 书籍编纂与史学发展 |
一、书籍之编纂与学术之繁荣 |
三、史作之兴盛与官修之限制 |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与其他文类 |
一、笔记小说与诗话 |
二、笔记小说与谱录 |
附1: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作者身份情况 |
附2:小说在新、旧《唐志》及《崇文总目》中的录入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宋人目录“小说家”着录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情况 |
附录2 :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编年 |
致谢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对象与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价值 |
二、学术文献梳理与评价 |
(一)关于近代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框架和目标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及其后果 |
一、传统中国的总体性结构 |
二、近代以来中国总体性结构危机及后果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可行路径 |
一、近代中国政治走向的问题与挑战 |
二、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国家类型选择 |
三、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实践路径选择 |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党观念的生成 |
一、政党观念及其起源 |
二、政党观念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 |
三、政党制度的内涵及其选择 |
第四节 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探索的历程 |
一、近代中国政党制度生成与探索的基础 |
二、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的尝试 |
三、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的实践 |
四、近代中国政党制度探索失败的反思及其启示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基础条件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的要义及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实践的苏联模式及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社会文化根基 |
一、经济结构基础 |
二、阶级结构基础 |
三、政治文化基础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政治现实需求 |
一、对外主权独立需求 |
二、内部秩序整合需求 |
三、现代民主政治需求 |
四、推进国家发展需求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生成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现代国家建构与政党制度生成的互生型逻辑 |
一、历史生成的因果性 |
二、制度形态的匹配性 |
三、实践机制的关联性 |
四、价值追求的同一性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初步探索 |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实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确立 |
一、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发布与民主党派的反应 |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确立 |
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政党制度的发展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构造及特质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新型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概念分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属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类型意义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组织构造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组织构造的价值逻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组织构造的政治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构成主体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关系结构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质 |
一、创造一体与包容多元的辩证统一 |
二、协商民主与权力集中的辩证统一 |
三、选举政治与贤能政治的辩证统一 |
四、控制权力与保证效能的辩证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机制形态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国家治理形态基础 |
一、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形态的形成 |
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形态的规范内涵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制度依据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的规范依据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部运行机制 |
一、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机制 |
二、政党协商机制 |
三、党际监督机制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外部运行机制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政权体系中运行的机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人民政协中运行的机制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社会治理体系中运行的机制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践优势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整合优势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和合统一的政治保障 |
二、多党合作是国家和合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 |
三、政治协商是政治共同体沟通交往的重要形式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监督优势 |
一、一党执政及其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
二、中国特色政党监督模式的特征与优势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治理优势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包容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发展治理的重要制度载体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价值向度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秩序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民主价值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法治价值 |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社会价值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问题挑战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内外挑战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实践需求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话语短板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实践进路 |
一、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内外结构 |
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主体能力 |
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机制执行 |
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话语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内向治道规范下的元佑学术群体 |
2.1 北宋立国以来的内向治道规范 |
2.1.1 安内养外的外交原则 |
2.1.2 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 |
2.1.3 清静致治的统治方针 |
2.2 元佑学术概念内涵的形成及演变 |
2.2.1 哲宗朝孕育雏形 |
2.2.2 徽宗朝正式形成 |
2.2.3 钦宗以来的演变 |
2.3 元佑学术群体的问题意识与共同旨趣 |
2.3.1 元佑学术群体人物的选择 |
2.3.2 元佑学术群体对熙丰变法的态度 |
2.3.3 从回向三代到回向嘉佑 |
第3章 司马光的中和政治实践论 |
3.1 易道中和的天人之学要旨 |
3.2 执中治心的政治实践路径 |
3.3 再定国是的中和政治实践 |
第4章 范祖禹的帝学思想建构 |
4.1 帝学的政治与思想渊源 |
4.2 帝学的概念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
4.3 专法仁宗的治道指归 |
第5章 刘安世的公议政治精神 |
5.1 刘安世奏议中的公议政治精神 |
5.2 刘安世公议政治精神的展开方式 |
第6章 苏轼和苏辙的人情政治论 |
6.1 二苏政治思想的人情底色 |
6.2 二苏通上下之情的政治逻辑进路 |
第7章 秦观与张耒的政治调和论 |
7.1 平衡内外的大全之道 |
7.2 调和新旧的政治指归 |
第8章 程颐的王道政治理想 |
8.1 降格以求的政治理想 |
8.2 王道政治的三重维度 |
8.3 附程颐谏哲宗折柳考 |
结论 |
一、元佑学术的本来面目 |
二、元佑学术与北宋政治 |
三、元佑学术的平衡之道 |
四、元佑学史与道学史 |
参考文献 |
1.着作图书文献 |
1.1 古籍类 |
1.2 专着类 |
2.翻译图书文献 |
3.学术刊物文献 |
4.学位论文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明代兵部尚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明代兵部建置与制度建设 |
一、兵部溯源 |
二、明初政治改革背景下的兵部 |
三、明代兵部的建制与职掌 |
四、明代兵部的特征 |
第二章 明代兵部尚书群体分析 |
一、兵部尚书的地域与时段分布 |
二、兵部尚书的出身 |
三、兵部尚书的仕宦履历与职任结局 |
四、兵部尚书的人际关系 |
五、兵部尚书群像 |
第三章 明代兵部尚书权力运作机制 |
一、兵部尚书政务的承旨 |
二、兵部尚书平行的行政运行 |
三、兵部尚书对下的行政运行 |
第四章 明代兵部尚书与各权力体系的关系 |
一、兵部尚书与阁臣的关系 |
二、兵部尚书与宦官的关系 |
三、兵部尚书与言官的关系 |
四、兵部尚书与武将的关系 |
第五章 危机中的应对:明代兵部尚书特殊行政个案研究 |
一、正统、景泰之交北京保卫战期间兵部尚书的权力变化及其影响 |
二、嘉靖时期兵部尚书杨博的危机应对 |
三、崇祯时期兵部尚书杨嗣昌军事行政的失败及其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康有为诗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康有为人生历程及其海外交游考略 |
第一节 戊戌变法之前的康有为 |
一、戊戌变法前的社会背景 |
二、康有为家世及早年生活 |
第二节 海外漫游时期的康有为 |
一、流亡低落期(1898 年——1900 年) |
二、漫游世界期(1901 年——1909 年) |
三、邻国安居期(1910 年——1913 年) |
第三节 康有为流亡海外时期交游考略 |
一、与维新志士的交往 |
二、与日本友人的交往 |
三、与其他国家友人的交往 |
第二章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
第一节 “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
第三章 康有为的海外诗歌 |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题材意蕴 |
一、摇曳多姿的写景诗 |
二、言淡情深的抒怀诗 |
三、慷慨深沉的咏史诗 |
四、行云流水的叙事诗 |
五、细致入微的咏物诗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造语生新,中西合璧 |
二、喜用典故,工于比兴 |
三、想象奇特,意象瑰丽 |
四、激愤豪迈,深厚沉郁 |
五、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
第四章 康有为的海外散文创作 |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 |
一、描绘海外自然风光 |
二、叙述异域风土人情 |
三、展现西方精神文明 |
四、歌颂世界历史文化 |
五、抒发中华爱国情感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艺术特色 |
一、杂以佛耶语和新名词 |
二、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 |
三、多种创作手法并用 |
四、报告文学性 |
第五章 康有为海外诗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海外文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与海外散文之比较 |
一、康有为海外诗文的体裁比较 |
二、康有为海外诗文的思想内容比较 |
三、康有为海外诗文的艺术手法比较 |
第三节 康有为海外诗与黄遵宪海外诗之比较 |
一、写作背景比较 |
二、诗歌内容比较 |
三、艺术手法比较 |
第四节 康有为海外诗文与梁启超海外诗文之比较 |
一、康梁海外诗歌之比较 |
二、康梁海外散文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官”、“报”之间:清末新政中的《北洋官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晚清报刊史研究 |
1.2.2 晚清媒体与政治研究 |
1.2.3 晚清舆论研究 |
1.2.4 清末官报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新式官报的溯源与早期实践 |
2.1 “官—民”人际传播体系溯源及其危机 |
2.2 邸报传播体系的构建及其不足 |
2.3 从补充到赘疣——官方传播体系在晚清的不适应 |
2.3.1 对新报的补充 |
2.3.2 从补充到“疣赘” |
2.3.3 晚清士人官方传播的改进建议 |
2.4 清廷的调适——清末中央和地方创立官报的尝试 |
2.4.1 《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最早的新式官报 |
2.4.2 《时务报》改官报的尝试及其失败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新政改革与《北洋官报》的创办 |
3.1 庚子事变后官报思想的复活 |
3.1.1 晚清大员办理官报的谏言 |
3.1.2 清廷和民间的反应 |
3.2 《北洋官报》的创办 |
3.2.1 袁世凯创办北洋官报的动机 |
3.2.2 创办初期袁世凯广揽人才 |
3.2.3 创办初期的资金来源 |
3.2.4 印刷业务的兴盛 |
3.2.5 内部组织的建立及其评价 |
3.3 《北洋官报》初期的栏目设置 |
3.3.1 新闻栏目的设置 |
3.3.2 图片栏目的设置 |
3.3.3 评论的兴起 |
3.4 初涉新政:创刊初期的新政报道 |
3.4.1 新政开始:破旧 |
3.4.2 新政构建:立新 |
3.4.3 报道外省新政营造舆论 |
3.4.4 翻译日本文章以资参考 |
3.5 本章小结 |
4 袁世凯督直时期《北洋官报》的发展 |
4.1 《北洋官报》报人群体的变动 |
4.2 新政的报道文体与报道偏向 |
4.2.1 报道文体——文体形式的多样性 |
4.2.2 报道偏向——作为“精神奖励”的官报 |
4.2.3 辟谣——官报对于新政的维护 |
4.3 《北洋官报》附刊的演变与白话文转向 |
4.3.1 附报的出现:学报的兴起和演变 |
4.3.2 语体的变革:从文言到官话 |
4.3.3 官话和白话的并行 |
4.3.4 图片配图与白话文解说 |
4.4 增加论说:袁世凯对《北洋官报》的第一次改革 |
4.4.1 书册式到单张式再到书册式 |
4.4.2 袁世凯的不满和官报的第一次改革 |
4.5 突出公牍:袁世凯对《北洋官报》的第二次改革 |
4.6 推动清廷立宪和地方自治 |
4.6.1 反驳中国不能立宪之说 |
4.6.2 敦促清政府加快立宪进度 |
4.6.3 天津试办自治的宣传者和参与者 |
4.7 本章小结 |
5 遭遇危机:直督的变动和《北洋官报》的衰落 |
5.1 直督的变化和《北洋官报》人事的变迁 |
5.2 “官纸归并官报”引发的风波 |
5.3 “取缔北洋官报局”一案引发的纷争 |
5.3.1 顺直谘议局对《北洋官报》的责问 |
5.3.2 清廷政治改革成《北洋官报》的救命稻草 |
5.3.3 两次风波与清末新政的关系分析 |
5.4 作为“文书”的《北洋官报》的改革 |
5.4.1 官报内容的变革 |
5.4.2 官方发行方式的转变 |
5.5 宪政背景下《北洋官报》的报道特点 |
5.5.1 对于天津议事会所议事件的报道 |
5.5.2 《北洋官报》对于谘议局议案的相关报道 |
5.5.3 介入防疫救灾等公共事务 |
5.6 本章小结 |
6 由官报到公报:《北洋官报》的转变 |
6.1 动荡局势下《北洋官报》的舆论处置 |
6.2 从晚清到民国的顺利转变与舆论特点 |
6.2.1 由官报到公报的顺利过渡 |
6.2.2 《北洋公报》的内容安排和评论分析 |
6.3 《直隶公报》:独立性的完全丧失 |
6.3.1 印刷和编辑业务的分开 |
6.3.2 北洋印刷局的继续经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官”“报”关系的独特形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表格索引 |
附录二 :图片索引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
6.3 湘军创制评析 |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沿江约开商埠与近代川鄂省际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学术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四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近代四川与湖北省际贸易的历史基础 |
一、清代以前四川与湖北的省际贸易 |
二、清代前期四川与湖北的省际贸易 |
三、清前期四川与湖北的省际贸易的特点 |
第二章 宜昌开埠前后的川鄂贸易(1840—1890) |
一、川鄂贸易环境的演变 |
二、川鄂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动 |
三、川鄂市场网络的变动 |
第三章 重庆开埠前后的川鄂贸易(1891—1937) |
一、沿江开放的深入与重庆开埠 |
二、航运近代化与川鄂贸易的发展 |
三、重庆开埠后川鄂之间的商品流通 |
四、重庆开埠后川鄂市场网络的演进 |
第四章 国际、省际贸易互动中的川鄂区域经济 |
一、国际贸易、省际贸易对川鄂经济发展的促进 |
二、国际贸易、省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时间断限与研究旨趣 |
一 站在历史的延长线上 |
二 本文研究时限和主题 |
三 论文写作缘起及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导向 |
第三节 研究回溯与问题反思 |
一 学术史回顾 |
二 问题与反思 |
第一章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背景及思想评议 |
第一节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背景 |
第二节 南宋后期边防思想的评议 |
一 王居安的边防思想 |
二 阃幕边防思想述论 |
三 学理脉络下的分析 |
第二章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及应对意见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边患议论的分析 |
一 诏言边事与群臣进言 |
二 边患论述的内生机制 |
第二节 官僚集团的措置与边患关系 |
一 对官僚集团边防政策的批评 |
二 理学士人批评态度形成原因 |
第三节 理学士人的军政意见及实践 |
一 徘徊学术与政治之间 |
二 阃幕献策与边防意见 |
三 小结 |
第三章 南宋后期地域控制与防区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南宋后期的地域控制与国势危亡 |
一 南宋后期诸地域间交错互动 |
二 南宋后期诸军事防区的关系 |
第二节 蜀地边区防御政策之调整 |
一 边区统治政策调整之背景 |
二 策略的制定调整及其影响 |
三 小结 |
第四章 南宋后期策应使司制度的产生与演化 |
第一节 宋元对峙期军事协调机构的出现 |
第二节 对策应使司制度产生背景的考察 |
一 蒙元攻宋策略及路线问题 |
二 兵力部署与策应司的产生 |
第三节 策应使司制度的运作过程及影响 |
一 置司及其建制背景 |
二 策应使司运作过程 |
三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二千五百年以来的“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D]. 闵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D]. 张伟军. 兰州大学, 2020(01)
- [4]元佑学术群体的政治思想研究[D]. 张建坤. 湖南大学, 2019(01)
- [5]明代兵部尚书研究[D]. 黄群昂.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D]. 缪云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官”、“报”之间:清末新政中的《北洋官报》研究[D]. 丁捷.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8]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9]沿江约开商埠与近代川鄂省际贸易研究[D]. 李俊杰.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D]. 彭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政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