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鞠斐[1](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唐兆军[2](2016)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铅污染事件呈现高发态势,特别是铅酸蓄电池行业“血铅超标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甚至形成了“谈铅色变”的舆论氛围。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作为企业试生产后的第一道技术关口,对新污染源排污监督、预防污染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鉴于铅蓄电池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污节点多而复杂、污染物涉及重且持久难降解、社会关注度高、环境监管日益趋严等特点,各地环境监测机构在开展验收监测工作时难度较大,加之我国目前针对该行业的验收监测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开展此类项目验收监测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制定铅酸蓄电池行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规范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在深入研阅现行我国环保验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环境政策、环境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等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家现已颁布的其他行业验收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方法,结合该行业特点和笔者近年来开展验收监测工作的实践,针对性地提出该行业验收监测技术方法要点:1、通过熟悉该行业生产发展和环境污染现状,深入解析该行业产业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并结合该行业典型生产工艺、产污节点、污染防治技术、行业环境管理特殊要求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确定了现场勘查重点、污染因子识别、监测内容确定、适用标准选取等指导性技术要求和方法要点。2、通过对目前国家验收监测相关规定和其他行业验收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分析,结合该行业特征,系统地提出了铅酸蓄电池行业验收监测的准备阶段、监测方案编制阶段、现场监测实施阶段和监测报告编制阶段等环节的技术方法。3、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提出了该类项目验收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并以某铅蓄电池公司“年产102万千伏安铅酸蓄电池项目(一期)”验收监测工作为实例,对本文提出的验收监测技术方法要点进行实例验证,以证实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提出了较全面的铅酸蓄电池行业验收监测技术方法,以期为国家正式出台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技术规范提供技术参考。
薛文龙[3](2016)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文中提出建国前后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单位共同体一直是我国城市基本的“社会——空间”单元,整个城市社会围绕着单位共同体形成了一整套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刚性社会治理结构。对于这一高度组织化的共同体如何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成为可能,综合以往相关研究的成果,基本可将其划分为苏联模式影响、根据地制度起源、民国制度改革起源、工人抗争遗产、制度叠加形成等五种理论解释。不过,相关研究不仅数量较少,且由于视角和观点的差异使得将已有研究体系化的努力不多。单位共同体既是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复杂制度建构的结果,亦是不断的社会空间实践的产物。为此,本研究以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研究为视角,以1946年~1960年的哈市为研究时空界限,基于最原始的记录资料系统的考察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实践建构过程及其逻辑。本研究首先考察了 1946年后建构单位共同体相关制度政策的实践场域——国营企业在哈市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会重构实践中,国营企业成为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哈市在这一建设方针下完成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型,国营企业中的工人阶级亦成为城市中的核心人群。围绕着促进生产、保障工人生活等重要治理命题,国营企业成为城市治理实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单位共同体类型。在单位共同体内部权力安排和互动模式的制度化展开过程中,以中苏合办的中长铁路公司诸工厂为媒介,哈市在国营企业的治理实践中系统的学习了苏联相关经验,包括厂长负责制、经济核算制八级工资制、劳动竞赛制度等都成为国营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对于“厂长负责制”的取代,中国共产党在国营企业中建立了一直延伸到车间班组的稳固健全的基层党组织,这成为国营企业由“生产功能体”走向“生活共同体”的转折点。由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党政一体模式的确立促使原本应有国家承担的社会服务和保障职能越来越多的下沉到国营企业身上,“企业办社会”的模式拥有了制度化的推动机制。国营企业中的职工福利制度是单位共同体的最典型、最核心的制度形态,本研究以1953年为界,将其制度化演进脉络分阶段加以梳理。哈市解放前作为一座殖民城市,在其社会结构中广泛存在着近代机器大工业与传统农业经济并存、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组织和前资本主义的家庭作坊经营并行、机器生产和传统手工生产并举的“二元区隔”现象。这种“区隔”现象使得这类大工业企业所需的人才、工人、材料等都无法在社会上实现普遍良性的流动,普遍性的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既缺乏体制推动力也缺乏社会基础,导致在解放前哈市的大型企业中就存在着针对职工的企业保障制度。在哈市解放后,运动式的工人“分红制”很快被放弃,通过学习苏联的劳动保险制度,哈市最早开始了制定劳动保险法案来保障工人生活的尝试。哈市的《战时暂行劳动法(草案)》/《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成为随后制定的《东北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制度起点,哈市在最初劳动保险法律条例制定的尝试,为后续的东北乃至全国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由于这一制度中将劳动保险事业的执行主体落实到基层生产单位,最重要的基础生产单位——国营企业开始按照自身体量举办各种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事业,从而使劳动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开始向“单位职工福利”转化,职工的生活保障越来越依赖其所属工作单位。而订立集体合同的政策和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形成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单位福利的体系化发展。社会性的劳动保险事业由此开始向“单位化”的职工福利模式转变。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是单位共同体制度化程度快速提升的开始。以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契机,单位共同体在空间实践和体制化形塑全面展开。依托大型国营企业建构的单位共同体,其空间扩张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组织建设、基本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更为完善。不仅如此,这类国营企业还成为“社会重构模版”。在城市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公私合营后的中小企业和各类合作社等不断合并重组,以建立类似的“生产和生活合一”的基层单位。尽管缺乏标志性事件,但到1960年,各种不同的实践、制度、政策的叠加已在单位共同体中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制度结构,单位共同体已经覆盖到城市各基层单位,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中的标准“空间——社会”单元。追溯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过程,供给制与“小公经济”同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遗产,虽然对于建国后的城市治理策略仍有影响,但其作为一种制度事实上都已被取消。苏联因素对于国营企业体制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均被弱化、替换或消解,尤其是党委制的确立和劳动保险制度向职工福利制度的转型,开启国营企业由“工作单位”向“生活共同体”转变的进程。早期共产党人受“工读互助主义”和“新村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模型亦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此外,单位共同体的形成还存在着中国近代社会精英的宏观现代性方案与地域性实践互动的维度,建国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治理实践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建构。
黄剑锋[4](2016)在《《案例》:N电池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经历了160多年的发展后,铅酸电池产品成为成熟、安全、可靠而且经济的储能产品,但其能量密度问题在锂离子电池等新兴储能产品面前愈显无力,整个行业进入“夕阳时期”,行业内进入激烈竞争状态,铅酸电池企业需要进行战略研究,寻求生存与发展之路。本文由两个部分组成,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作者在案例部分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案例:一家于1988年成立于深圳的铅酸电池企业(“N公司”),经历了创建、发展壮大、被外资企业收购而得以升级、再次发展发展壮大、应环境变化而进行战略转移、在现阶段发展停滞等多个阶段,目前陷入了多重困境,包括铅酸电池行业处于“夕阳产业”的普遍困境、N公司自身规模小而造成的困境、N公司因管理链条较长而造成对市场变化反应慢的困境等。在案例分析部分,作者在整理铅酸电池企业战略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铅酸电池行业背景及N公司所在地位进行分析,进而运用PEST分析、五力分析、内部分析、SWOT分析等战略分析模型对N公司进行了战略系统分析。分析发现,N公司所处环境中,法律法规在收紧、传统制造业在下滑、社会对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铅酸电池技术已经接近瓶颈,客户、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占优势、锂离子电池等替代品的挑战步步紧逼、潜在进入者和现有对手的竞争力强大,N公司在面临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同时有着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因而作者的研究认为N公司应该走差异化道路,进而为N公司提出差异化战略的设计方案,包括在产品、服务、渠道和形象等方面,并且对N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预测并提出对策。
刘巧玲[5](2014)在《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适应环境变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对风帆股份这样一个老的国有企业来说,战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对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试图确定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文章从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以及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对蓄电池行业的影响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了外部环境分析,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对产业竞争强度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同行主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得出了企业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另外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财务指标方面对企业进行了内部分析,得出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通过SWOT组合,对企业进行了战略选择,最后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战略实施保障。
赵灿[6](2013)在《受贿罪中贿赂形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刑法理论界,对于贿赂犯罪的研究和探讨几乎从未停止,在司法实务界,对于贿赂犯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虽然我国立法一直都极为重视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然而,目前贿赂犯罪仍然呈现不容乐观的高发态势。在所有的贿赂型犯罪中,又尤以受贿罪最为人所关注。尽管刑法对受贿犯罪的惩处可以说是呈现不断强化的态势,但是,一些设计上的偏颇和滞后,只能依靠不断的修正和解释来予以完善。被动地去迎合立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其结果难免造成首尾难顾的局面。而在司法层面上,尽管贿赂立法不断严密,但司法惩治仍然略显乏力。受贿犯罪普遍存在查处难、定罪难、免刑多、缓刑多的现象,难免给人们造成一种宽纵犯罪的直观感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贿罪本身的特点,一方面是理论和实务研究的相对欠缺。受贿犯罪本身是一种隐秘的犯罪,而在与立法和司法的不断博弈过程中,催生出了更多新的形式。为了规避刑事责任,犯罪分子一直在寻求更为“稳妥”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期权寻租、低买高卖、长期借用、以物易物等方式层出不穷,受贿犯罪类型复杂多变,刑事立法的原有模式也在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而这些,都需要理论研究来进行逐一破解。之所以说理论和研究相对欠缺,是因为尽管研究成果繁多,但研究深度不够,创新和亮点不多,无法满足贿赂犯罪研究的深层次需要。立法和司法解释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但是,立法步骤繁琐、周期较长,并且无论多么严密的立法都可能存在想象不到的漏洞;司法解释的出台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我国受贿罪的贿赂形式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更进一步,从而也为研究受贿罪或其它贿赂犯罪提供一些粗浅的理论帮助。本文共分为四章。包括第一章“贿赂的基本概念”;第二章“贿赂的表现形式”;第三章“贿赂形式的具体认定”;第四章“若干新型贿赂形式研究”。试图通过明确贿赂形式的分类,对其进行合理的认定。受贿罪以收受贿赂为核心构成要件,传统的受贿罪理论认为,贿赂行为的本质在于贿赂财物所有权的转移。但现实生活中,受贿人在财物上所享受的利益也逐渐多元化,原本的所有权转移理论已经不能有效的涵盖贿赂的全部范围,应当将贿赂形式有所拓展,将贿赂形式包含的利益范围予以扩大。笔者认为,可以根据贿赂行为的核心即财物移转行为的形式来分析贿赂的形式。首先,可以根据所有权是否转移可以分为占有移转和所有移转。其次,根据财物移转的时空可以分为现实移转和预期移转。再次,根据财物移转的实际状态分为整体移转和部分移转。最后,根据财物的实际控制状态分为完全移转与共有移转。也就是说,贿赂财物上利益根据利益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使用利益、收益利益和处分利益,前两者以占有为前提,后者以所有为前提。因此,贿赂形式也可以区分为占有形式的贿赂和所有形式的贿赂。根据利益取得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现实利益和预期利益。根据利益的控制状况可以分为行贿人单方控制的利益,受贿人控制的利益和双方共同控制的利益。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贿赂价值的认定方法,根据不同的利益表现形式归纳出贿赂价值的计算方法。然后文章将挑选几类实践中较为复杂的新型贿赂形式进行研究,分别根据前面所研究的贿赂形式的基本原理,得出各种贿赂表现形式下,贿赂行为的成立标准及贿赂价值计算方法,为惩治贿赂犯罪提供些许参考性意见。
牟振宇[7](2010)在《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49-1930)》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方法,复原了上海法租界地区从圩田农业形态向建成区转变的具体形成过程和空间扩展过程,剖析了这一过程的实现路径和驱动机制。其学术意义,首先是建立在连续时空序列上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复原性研究,这也是当前区域历史信息数据化的前沿性研究。其次是近代上海由江南水乡向现代都市转变的详细过程的复原性研究。首先,在全面把握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城市空间要素入手复原城市历史空间的可行性方法,并对法租界的建成区空间扩展进行了动态复原。其次,本文利用道契和地籍材料及公董局档案,复原了开埠前上海法租界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并从筑路与河浜的关系入手,系统的复原了城市道路系统取代河浜圩田系统的三个过程:沿浜跨浜筑路、填大浜筑干道系统和填小浜筑街巷系统。再次,在复原私人地产分布的基础上,从道路计划与实施角度入手,分析了公董局与私人地产主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了计划与实施之间的巨大反差。而且,本文还从建筑类型控制与分类营业两方面,透析了公董局对土地开发的约束机制以及实施情况。最后,分析了城市化的驱动机制。
张玮琦[8](2006)在《LY公司转型期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军工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在当前经济日益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企业如何适应转型期,确定发展战略,意义优为重要。 论文运用发展战略、企业转型的相关理论体系,通过对LY公司的现状、使命、愿景、环境分析、价值观、发展方案和具体实施情况的分析,正确的界定该公司当前业务以及业务领域,建立企业的业务目标,然后通过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矩阵分析和波斯顿矩阵分析公司的业务定位,找出使命业务的潜力和薄弱环节,树立公司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的远景,确立行动纲领,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该目标。本文认为LY公司在国企改革、军品转民品转型期间的发展战略应将公司做强作为当前目标,采取集约型发展战略,重新进行产品组合,聚焦电子信息产品,做好主业,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模式,把公司建设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头军。本文还针对选择的公司发展战略,提出了七个方面具体的战略实施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管理创新、公司业务重组与定位、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市场营销创新、严抓产品质量管理等。 论文论述的LY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仅适用于该公司,对同类企业也有借鉴参考意义。
李秉荣[9](2005)在《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建设生态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趋势。生态城市建设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完善了生念城市的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城市。本研究应用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系统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适宜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途径、方法和措施。 本文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征,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方法,城市建设生态化的过程和措施,明确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目标。第四章根据生态城市的建设需求,系统分析了包头市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现状,明确了包头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确定了生态城市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构建了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复合系统的认知与优化概念模型及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对系统进行现状评价、需求分析和各变量关联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系列应用模型。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其中TSP、SO2、COD等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以及教育与环境建设投入的不足,是制约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第五章对景观空间结构和功能区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包头两组团结构优化为三组团结构,分六个功能区进行产业布局。增加并合理布设了绿地、道路、体育及公建用地,拓展优化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市的提质扩容以及经济、环境和社会和谐提供了规划依据。第六章选择水环境污染物预测分析的高斯模式,利用Ⅰ131示踪实验数据,采用逐步逼近法模拟识别了模式参数,建立了应用模型,为水环境质量分析、水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工具。并利用该模型,分析确定了各功能区主要水环境容量水平。结果表明,包头段主要污染物已没有容量空间。因此,污水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包头水环境治理的迫切需要。第七章选择国家环保局推荐的宁波空气污染物预测分析模式,在全面系统的污染源、环境质量和污染气象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多变量模拟分析叠代法进行了参数识别。经检验这一模式完全符合包头空气污染扩散规律,为包头空气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空气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总量控制、功能区优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实用工具。创建了容量优化模型,进行了多区域、多目标模拟研究,优化了城市功能分区和各主要污染物的容量资源分配——达到分区合理化和容量最大化。第八章根据市场需求、技术经济、产业现状、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支撑的分析研究,构筑了九大优势产业集群,并就产业结构优化及其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第九章在前几章对制约要素、空间布局、产业集群、经济需求、决策变量的边界和约束条件研究确定的基础上,应用创建的多目标决策系统优化模型,模拟确定了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产业结构优化方案,使经济、环境、社会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李玉兰[10](2003)在《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蓄电池厂曾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生产铅酸蓄电池的重点骨干企业,工厂生产的企鹅牌蓄电池曾是国内知名品牌,在国内颇具影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面对严峻的形势,工厂党政领导班子,顺应改革潮流,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进行建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尝试,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本案例从工厂的自然概况开始,叙述了哈蓄电池厂在改制前企业制度形式和经营状况、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企业领导如何在逆境中选择和制定企业改革的具体思路;描述了企业退出国有经济、建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改革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借鉴曾经进行过的“翻牌”的公司制改革的教训,从产权这个触及国有企业改革中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入手,以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目的,来进行改革探索;描述了改制后企业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合理变化;本案例通过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剖析了产权、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产权、治理结构的安排对企业效益、管理水平、企业家作用发挥及经营战略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再现了企业所进行的改革的可行性、必然性。在分析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和改革成功因素的同时也对企业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设想。
二、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必要性及思路 |
第2章 铅蓄电池生产行业概况 |
2.1 铅蓄电池行业生产及环境污染现状 |
2.2 铅蓄电池行业污染治理技术 |
2.3 铅蓄电池行业环境管理现状 |
第3章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技术方法 |
3.1 验收监测概述 |
3.2 验收监测工作程序 |
3.3 验收标准选用一般原则 |
3.4 验收监测一般技术要求 |
第4章 铅蓄电池生产行业环保验收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
4.1 铅蓄电池生产行业环保验收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原则 |
4.1.1 以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准绳 |
4.1.2 体现行业特征 |
4.1.3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4.2 铅蓄电池生产行业环保验收监测技术方法要点 |
4.2.1 铅蓄电池行业验收监测准备阶段特殊要求 |
4.2.2 铅蓄电池行业验收监测方案编制阶段特殊要求 |
4.2.3 铅蓄电池行业现场监测阶段特殊技术要求 |
4.3 铅蓄电池生产行业环保验收监测中的问题研究 |
4.3.1 验收适用标准的问题 |
4.3.2 工况负荷核算问题 |
4.3.3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确定 |
4.3.4 现场环境检查的要求 |
4.3.5 污染物总量核算问题 |
4.3.6 污染因子的识别问题 |
第5章 验收监测实例验证 |
5.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
5.2 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及排放 |
5.3 验收执行标准 |
5.4 验收现场监测内容、结果及评价 |
5.5 污染物总量指标 |
5.6 环境管理检查 |
5.7 验收监测结论及建议 |
5.8 实例验证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视角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单位共同体遗产的继承与思考 |
1.2.2 理论意义:单位共同体形成的制度“实践中介” |
1.3 概念梳理 |
1.3.1 “单位”概念梳理 |
1.3.2 单位制及其衍生概念梳理 |
1.3.3 单位共同体 |
1.4 国内外已有研究及评述 |
1.4.1 苏联模式影响 |
1.4.2 根据地制度起源 |
1.4.3 民国制度改革起源 |
1.4.4 工人抗争遗产 |
1.4.5 制度实践叠加 |
1.5 时空界限 |
1.6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
第二章 单位共同体的背景及发轫 |
2.1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早期发展 |
2.2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治理传统 |
2.3 解放后至“南厂北迁”时期的哈市国营企业 |
2.4 “一五”时期哈市国营企业的发展 |
2.5 国营企业: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 |
第三章 单位共同体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 |
3.1 中长铁路与国营企业领导体制 |
3.2 “单位之核”: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3.3 “企业化”管理:从战时供给制到经济核算制 |
3.4 企业民主化:从工厂管理委员会到职工代表大会 |
3.5 企业薪资制度演变:从分红制到工薪制 |
3.6 劳资关系:集体合同与终身就业制度的形成 |
3.7 国营企业中的政治动员与道德激励机制 |
第四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演进(1946~1953) |
4.1 哈市劳动保险和福利制度的早期背景 |
4.2 哈市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4.3 公共服务事业向职工福利事业的转型 |
4.4 国营公营企业的职工福利体系的发展 |
4.5 集体合同对国营企业职工福利事业的形塑 |
4.6 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初步形成 |
第五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定型(1953~1960) |
5.1 哈市单位共同体的空间实践 |
5.1.1 哈尔滨锅炉厂 |
5.1.2 哈尔滨电机厂 |
5.1.3 哈尔滨汽轮机厂 |
5.1.4 哈尔滨轴承厂 |
5.1.5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 |
5.2 哈市单位共同体空间实践的相关讨论 |
5.2.1 单位共同体的“差序格局” |
5.2.2 苏联因素的作用 |
5.2.3 生产与生活合一的社会空间模式 |
5.2.4 大跃进时期单位共同体扩张加速 |
5.2.5 “单位——国家”的同构效应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6.1 结论分析 |
6.1.1 由“农村革命”向“城市管理”的实践策略转换 |
6.1.2 “苏联经验”移植与转型的实践模板 |
6.1.3 典型单位共同体的空间治理实践 |
6.2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4)《案例》:N电池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案例正文 |
N公司概要 |
N公司发展历史 |
N公司现阶段面临困境 |
铅酸电池的技术发展 |
铅酸电池行业的环保问题 |
铅酸电池市场需求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铅酸电池行业面临生存与发展困境 |
1.1.2 N公司面临发展停滞的困境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竞争战略的研究 |
1.3.2 关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研究 |
1.3.3 关于铅酸电池行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研究 |
1.3.4 文献结论 |
1.4 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N公司战略系统分析 |
2.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2.1.1 Political政治法律分析 |
2.1.2 Economic经济环境分析 |
2.1.3 Social社会环境分析 |
2.1.4 Technological技术环境分析 |
2.1.5 PEST分析结论 |
2.2 行业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
2.2.1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2.2.2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2.2.3 锂电池等替代品的威胁 |
2.2.4 新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
2.2.5 现有对手的竞争能力分析 |
2.2.6 行业环境五力分析结论 |
2.3 N公司内部分析 |
2.3.1 有形资源 |
2.3.2 无形资源与能力 |
2.3.3 内部分析结论 |
2.4 N公司SWOT分析 |
2.4.1 Strength优势分析 |
2.4.2 Weakness劣势分析 |
2.4.3 Opportunity机会分析 |
2.4.4 Threat威胁分析 |
2.4.5 战略组合与SWOT矩阵 |
2.5 N公司竞争战略选择:差异化 |
3 N公司差异化战略设计方案 |
3.1 以产品差异化为核心战略 |
3.1.1 引进技术和设备生产高倍率电池 |
3.1.2 研发耐高温、高可靠度等高规格电池 |
3.1.3 推广“蓄电逆变,削峰填谷”解决方案 |
3.1.4 转型进入锂离子电池产品市场 |
3.2 以服务差异化作为重要战略 |
3.2.1 为客户解决废旧电池处置问题 |
3.2.2 向客户提供专业培训与服务 |
3.2.3 向客户推广电池管理解决方案 |
3.2.4 推广客户储能电源系统租赁服务 |
3.3 以渠道差异化作为辅助战略 |
3.3.1 加强目前直营和代理模式 |
3.3.2 新增电子商务平台 |
3.3.3 有效利用东南亚销售渠道 |
3.4 以形象差异化作为辅助战略 |
3.4.1 加强产品的科技形象建设 |
3.4.2 加强企业的环保形象建设 |
3.4.3 加强人员的专业形象建设 |
4 差异化战略实施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
4.1 实施的难点 |
4.1.1 产品差异化的难点 |
4.1.2 服务差异化的难点 |
4.1.3 渠道差异化的难点 |
4.1.4 形象差异化的难点 |
4.2 化解难点的对策 |
4.2.1 产品差异化难点的对策 |
4.2.2 服务差异化难点的对策 |
4.2.3 渠道差异化难点的对策 |
4.2.4 形象差异化难点的对策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理论依据 |
1.2.1 战略管理的概念 |
1.2.2 战略管理学派 |
1.2.3 战略管理学派观点汇总 |
1.2.4 战略管理的层次和类型 |
1.2.5 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 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外部产业环境分析 |
2.2.1 中国蓄电池产业现状 |
2.2.2 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国家政策法规 |
2.2.3 中国汽车产量分析 |
2.2.4 中国汽车保有量分析 |
2.3 产业竞争强度分析 |
2.3.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2.3.2 替代品的威胁 |
2.3.3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
2.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3.5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
2.3.6 产品生命周期 |
2.4 机会与威胁总结 |
2.4.1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外部机会 |
2.4.2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外部威胁 |
第3章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3.1 风帆公司简介 |
3.1.1 企业使命和愿景 |
3.1.2 企业文化 |
3.1.3 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
3.1.4 企业组织架构 |
3.1.5 企业销售网络 |
3.2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
3.2.1 目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2 人力资源队伍的总体目标 |
3.2.3 人力资源领域采取的措施 |
3.3 风帆市场情况分析 |
3.3.1 替换市场情况 |
3.3.2 风帆配套市场分析 |
3.3.3 军品市场介绍 |
3.4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费用状况分析 |
3.5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分析总结 |
3.5.1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优势 |
3.5.2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劣势 |
第4章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选择与实施保障 |
4.1 SWOT 组合 |
4.2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加深、做大、延长”战略 |
4.3 风帆股份战略实施保障 |
4.3.1 拓宽融资渠道 |
4.3.2 加深研发力度,加强质量控制 |
4.3.3 扩大生产能力 |
4.3.4 强化市场销售 |
4.3.5 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4.3.6 实施阳光采购模式 |
4.3.7 延长产业链长度 |
4.3.8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受贿罪中贿赂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贿赂形式的多变性与刑法研究的必然性 |
1.1 研究贿赂形式的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重点 |
1.3 研究方法 |
2 贿赂的基本概念 |
2.1 贿赂的概念 |
2.1.1 贿赂的语义解释 |
2.1.2 贿赂的法律特征 |
2.2 贿赂在受贿罪中的地位 |
2.2.1 贿赂行为的基本原理 |
2.2.2 受贿罪的核心行为:收受贿赂 |
2.2.3 受贿罪的既遂要件:贿赂的取得 |
2.2.4 受贿罪的数额要件:贿赂的数额 |
2.3 贿赂犯罪构成要件 |
2.3.1 受贿罪主体要件解读 |
2.3.2 受贿罪职务要件解读 |
2.3.3 受贿罪谋利要件解读 |
3 贿赂的表现形式 |
3.1 贿赂行为对象的基本范围 |
3.1.1 作为贿赂行为对象的财物 |
3.1.2 财物的主要类别 |
3.2 贿赂财物的本质要素——利益 |
3.2.1 利益性的含义 |
3.2.2 以货币计算的判断标准 |
3.2.3 几种特殊利益的贿赂性争议与分析 |
3.3 贿赂利益的存在方式 |
3.3.1 使用利益、收益利益与处分利益 |
3.3.2 预期利益与现实利益 |
3.3.3 完全利益与受限利益 |
4 贿赂形式的具体认定 |
4.1 现实利益和预期利益情形贿赂形式 |
4.1.1 预期利益贿赂形式的要件 |
4.1.2 预期利益贿赂形式的现实表现 |
4.1.3 预期利益贿赂形式认定的疑难问题 |
4.1.4 现实利益情形贿赂形式的认定及疑难问题 |
4.2 占有移转和所有移转的贿赂形式 |
4.2.1 占有移转贿赂形式的要件 |
4.2.2 占有移转贿赂形式的适用情形 |
4.2.3 占有移转贿赂形式判断的疑难问题 |
4.2.4 所有移转的贿赂形式的认定及疑难问题 |
4.3 双方控制和单方控制的贿赂形式 |
4.3.1 双方控制贿赂形式的表现情形 |
4.3.2 双方控制下贿赂形式认定的争议和本文的观点 |
4.4 贿赂财物的价值计算 |
4.4.1 贿赂价值的基本计算方法 |
4.4.2 特殊贿赂形式的价值计算 |
5 若干新型贿赂形式研究 |
5.1 干股型贿赂形式 |
5.1.1 干股型贿赂形式概述 |
5.1.2 干股型贿赂形式的认定 |
5.1.3 与其他形式受贿犯罪之关系 |
5.2 交易型贿赂形式 |
5.2.1 交易型贿赂形式概述 |
5.2.2 交易型贿赂形式的主要类型 |
5.2.3 交易型贿赂形式的认定要件 |
5.2.4 交易型贿赂形式下的数额计算 |
5.3 委托理财型贿赂形式 |
5.3.1 委托投资理财收受贿赂的定性分析 |
5.3.2 委托理财型贿赂的表现形式 |
5.3.3 委托理财型贿赂形式认定的特殊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49-1930)(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与研究发问 |
第二节 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扩展 |
第一节 基于城市建成区图的讨论 |
第二节 城市建成区要素的选取 |
第三节 城市建成区扩展过程的复原 |
第四节 法租界各区城市化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化之前的乡村景观及土地产权 |
第一节 乡村景观的初步复原 |
第二节 乡村景观要素及其空间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圩田体系下的河浜、道路产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产权转移的空间过程 |
第一节 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1849-1887年洋人地产的分布 |
第三节 1895-1914年洋人地产的分布 |
第四节 1920-1932年洋人地产的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化形成过程分析 |
第一节 沿河筑路与跨洪筑路时期(1900-1914) |
第二节 填浜筑路时期(1914-1932) |
第三节 街巷系统形成时期(1925-1935)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化的实现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棋盘式道路规划模式 |
第二节 道路计划的实施 |
第三节 道路路线与等级的选择与调整 |
第四节 土地开发的具体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开发控制与管理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及背景分析 |
第二节 法租界建筑类型及空间分布 |
第三节 建筑类型的管控与博弈 |
第四节 营业场所管理与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一节 房地产业对城市化的驱动分析 |
第二节 筑路对城市化的驱动分析 |
第三节 城市交通发展对城市化的驱动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法租界敏体尼荫路以西道路辟建过程表(1900-1930) |
附录2 1880-1930年法租界洋行名录 |
附录3 道契地理定位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4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索引 |
后记 |
(8)LY公司转型期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2.2 企业转型期的相关研究 |
3 LY公司转型期经营环境分析 |
3.1 LY公司概况 |
3.2 公司转型期外部环境分析 |
3.2.1 一般环境分析 |
3.2.2 军转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3 公司转型期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人力资源分析 |
3.3.2 财务状况分析 |
3.3.3 设备、技术能力分析 |
3.3.4 产品组合分析 |
3.4 公司未来发展中的SWOT分析 |
3.4.1 公司自身的优劣势 |
3.4.2 公司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
4 LY公司转型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评价 |
4.1 LY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4.1.1 LY公司发展战略备选方案 |
4.1.2 LY公司发展战略的决策 |
4.1.3 LY公司集约型发展战略的方法选择 |
4.2 LY公司发展战略的评价 |
4.2.1 适用性评价 |
4.2.2 可行性评价 |
4.2.3 可接受性评价 |
4.3 LY公司发展战略的风险评估 |
4.3.1 制定战略的风险 |
4.3.2 战略实施过程的风险 |
5 LY公司转型期发展战略的实施 |
5.1 实施规划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具体目标 |
5.2 实施具体措施 |
5.2.1 管理创新 |
5.2.2 公司业务重组与定位 |
5.2.3 加强市场营销创新 |
5.2.4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 |
5.3 公司配套工作 |
5.3.1 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5.3.2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 |
5.3.3 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 |
5.3.4 严抓产品质量管理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绪论 |
1 生态城市概念简介 |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
1.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
1.1.2 生态城市的内涵 |
1.2 生态城市的特点 |
1.2.1 整体性与复合性 |
1.2.2 和谐性与藕动性 |
1.2.3 高效性与内源性 |
1.2.4 可持续性与协调性 |
1.2.5 均衡性与安全性 |
1.2.6 区域性与开放性 |
1.3 生态城市的测度 |
1.3.1 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城市 |
1.3.2 生态城市的评判标准 |
1.3.3 生态城市的测度指标 |
2 生态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历程 |
2.2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概述 |
2.2.1 国外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 |
2.2.2 国内生态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 |
2.3 生态城市模式的概念构架 |
2.4 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进展 |
2.5 生态城市研究的现状评析 |
3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方法 |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 |
3.1.1 产业结构与生态城市建设 |
3.1.2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城市建设 |
3.1.3 空间格局与生态城市建设 |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
3.2.1 区域生态规划理论 |
3.2.2 城市生态经济学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 |
3.3.1 生态化道路的选择 |
3.3.2 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过程 |
3.3.3 城市的生态化过程 |
3.3.4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一般过程 |
3.4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
3.4.1 生态功能区划 |
3.4.2 生态景观空间调控 |
3.4.3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
3.4.4 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体系建设 |
3.4.5 生态社会体系建设 |
3.5 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
3.5.1 生态城市建设的一般措施 |
3.5.2 生态城市的设计方法——系统生态仿真法 |
3.5.3 生态城市的建设方法——系统生态学方法 |
3.5.4 生态城市的分析方法——系统生态模型 |
3.6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 |
3.7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
4 包头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研究 |
4.1 包头市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环境与资源 |
4.1.3 社会经济简介 |
4.1.4 历史沿革 |
4.2 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年及指标体系 |
4.3 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系统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1 概念模型 |
4.3.2 概念模型的数学表达及变量设计 |
4.4 经济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
4.4.1 区位与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
4.4.2 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
4.4.3 经济发展的目标 |
4.4.4 产业结构 |
4.4.4.1 产业概况 |
4.4.4.2 产业特征及存在问题 |
4.5 环境保护现状及需求分析 |
4.5.1 城市水环境现状及需求分析 |
4.5.2 空气环境现状及需求分析 |
4.5.3 声环境现状及需求分析 |
4.5.4 固体废弃物现状及需求分析 |
4.5.5 城市绿化建设及需求分析 |
4.5.6 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 |
4.6 社会进步水平及需求分析 |
4.6.1 城市气化、热化建设需求分析 |
4.6.2 城市道路建设需求分析 |
4.6.3 城市化水平需求分析 |
4.6.4 城市收入水平需求分析 |
4.6.5 城市教育科技需求分析 |
4.7 城乡统筹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
4.8 系统优化模型结构的优化 |
4.9 包头城市建设生态化的途径 |
5 包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5.1 城市空间特征和拓展过程 |
5.2 未来发展城市空间需求 |
5.2.1 可建设用地评估 |
5.2.2 建设用地需求 |
5.2.3 包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6 水体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 |
6.1 包头市水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 |
6.1.1 包头市水环境现状 |
6.1.2 包头市水环境变化趋势 |
6.1.3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
6.1.4 工业废水排放分布及评价 |
6.2 水体水质模式的选择、参数识别及模型的验证 |
6.2.1 设计条件 |
6.2.2 主要污染物的确定 |
6.2.3 设计正常污染物入黄条件 |
6.2.4 设计水质背景值和目标值 |
6.2.5 水质模型的概化求解 |
6.3 水质模型的参数识别 |
6.3.1 混合扩散参数ε_x和ε_y的确定 |
6.3.2 K_1、Kn的确定 |
6.3.3 K_2和Os的确定 |
6.4 模型的验证 |
6.4.1 河段的选择和坐标确定 |
6.4.2 数据基础 |
6.4.3 拟合结果分析 |
6.5 研究河段的水质模拟分析 |
6.5.1 溶解氧模拟分析 |
6.5.2 现状污染物入黄条件下控制断面的影响评价 |
6.6 主要污染物水环境容量的分析确定 |
6.6.1 概念及原则 |
6.6.2 化学需氧量容量计算 |
6.6.3 生化需氧量、氰和氟的容量推求 |
7 空气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 |
7.1 包头市城市大气环境及变化趋势 |
7.1.1 包头市城市能源结构及变化趋势 |
7.1.2 大气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 |
7.2 主要污染物确定 |
7.2.1 主要污染物分析 |
7.2.2 污染源分析 |
7.3 大气环境容量模式的选择 |
7.3.1 包头市气象条件确定 |
7.3.2 模式研究目的 |
7.3.3 多源模式研究工作程序(见图7-3-10) |
7.3.4 控制区网格化及控制点 |
7.3.5 模式基本公式 |
7.4 大气环境模式参数的识别、模式验证 |
7.4.1 参数的识别 |
7.4.2 模式的验证 |
7.5 包头市大气污染现状模拟及结果分析 |
7.5.1 包头市大气污染源对各关心点采暖期、非采暖期的贡献 |
7.5.2 不同用途的污染源对各关心点采暖期、非采暖期的贡献 |
7.5.3 不同高度污染源对各关心点采暖期、非采暖期的贡献 |
7.5.4 重点污染源对各关心点采暖期、非采暖期的贡献 |
7.5.5 不同功能区域对各关心点采暖期、非采暖期的贡献 |
7.5.6 不同行业对各关心点采暖期、非采暖期的贡献 |
7.5.7 包头市建成区二氧化硫超标原因分析 |
7.6 包头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对策及总量变化分析 |
7.6.1 工业污染控制对策及工业区总量变化分析 |
7.6.2 建成区污染控制对策及总量变化分析 |
7.7 包头市大气环境容量的分析确定 |
7.7.1 环境质量目标值和控制点 |
7.7.2 环境容量优化 |
7.7.4 综合治理建议 |
8 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
8.1 包头工业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
8.2 工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分析 |
8.3 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 |
8.3.1 优势产业 |
8.3.2 包头市优势产业未来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条件 |
8.3.3 包头市潜力产业发展重点 |
8.4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
8.4.1 现有优势产业调整改造和优化升级 |
8.4.2 发展潜力优势产业 |
9 包头经济、环境、社会复合系统的优化 |
9.1 复合系统优化的主体模型 |
9.2 经济增长目标及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
9.3 环境容量(质量)的优化 |
9.3.1 布局优化 |
9.3.2 源强输入与环境质量响应关系 |
9.3.3 现状条件下污染源治理的环境效果模拟分析 |
9.3.4 环境容量的优化 |
9.4 经济、环境、社会复合系统的优化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案例写作的历史背景 |
1.2 案例写作的意义 |
1.3 案例的创新之处 |
1.4 案例的构成 |
第2章 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 |
2.1 改制前的基本情况 |
2.1.1 企业概况 |
2.1.2 改制前企业制度形式和经营状况 |
2.2 改制的主要原因及改革方案选择 |
2.2.1 原因 |
2.2.2 确立改革方案 |
2.3 改革的操作步骤和内容 |
2.3.1 界定国有资产 |
2.3.2 国有产权退出操作 |
2.3.3 进行公司组织结构重构 |
2.3.4 妥善解决改制中遇到的重点问题 |
2.4 改革效果和前景展望 |
2.4.1 领导体制转变 |
2.4.2 管理方式转变 |
2.4.3 经营机制转变及效益预测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改革涉及理论分析 |
3.1.1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分析 |
3.1.2 产权、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理论分析 |
3.2 改革成功因素分析 |
3.2.1 组建股份公司 |
3.2.2 良好的政策环境 |
3.2.3 全面开发人的潜能 |
3.3 改革效果分析评价 |
3.4 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
3.5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思考 |
3.5.1 行业现状分析 |
3.5.2 未来发展SWOT分析 |
3.5.3 未来发展战略设计 |
案例使用说明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方法的研究[D]. 唐兆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3]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D]. 薛文龙. 吉林大学, 2016(01)
- [4]《案例》:N电池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D]. 黄剑锋. 暨南大学, 2016(02)
- [5]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研究[D]. 刘巧玲. 河北大学, 2014(01)
- [6]受贿罪中贿赂形式研究[D]. 赵灿. 武汉大学, 2013(01)
- [7]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49-1930)[D]. 牟振宇. 复旦大学, 2010(12)
- [8]LY公司转型期发展战略研究[D]. 张玮琦. 西北大学, 2006(11)
- [9]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李秉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10]哈蓄电池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案例[D]. 李玉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