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甲斑蝥素杀伤HeLa细胞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秀,冯晓丹,毛雪,包红,王艳杰[1](2021)在《基于IGF-1R信号通路探讨去甲斑蝥素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 NCTD)诱导的超氧阴离子对IGF-1R的表达影响,探讨NCTD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24h后,直接加入60μmol·L-1NCTD作用至指定时间,或者先加入20μmol·L-1AG1024(IGF-1R的特异性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抑制剂)或10μmol·L-1genistein(总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超氧阴离子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作用1 h后,再加入60μmol·L-1NCTD继续培养至指定时间点,然后采用甲基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AG1024和genistein对NCTD诱导的细胞毒性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产生变化;采用ELISA测定IGF-1R酪氨酸激酶的活力;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IGF-1R和p-IGF-1R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AG1024和genistein预处理HeLa细胞后,能够显着促进NCTD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G1024预处理再加入NCTD作用,细胞皱缩、变圆,出芽形成明显的凋亡小体。AG1024预处理再加入NCTD显着地升高了NCTD诱导的SubG1峰值;NCTD能时间依赖性的显着下调p-IGF-1R表达水平。SOD预处理后降低了NCTD诱导的ROS的产生。NCTD对IGF-1R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但SOD预处理后影响了NCTD对IGF-1R的酪氨酸激酶活力的抑制作用。AG1024促进了NCTD诱导的超氧阴离子产生,增加了NCTD对p-IGF-1R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NCTD可能是通过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发挥其对IGF-1R通路的抑制作用,介导HeLa细胞凋亡。
董秀,包红,冯晓丹,王英,韩兆丰,李海波[2](2021)在《去甲斑蝥素诱导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介导HeLa细胞凋亡》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 NCTD)诱导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发挥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甲基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NCTD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ROS的产生,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Procaspase 9、Caspase 3和ICAD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NCTD能够时间依赖性地诱导细胞ROS产生,NCTD产生的ROS主要以超氧阴离子的形式存在,60μmol/L的NCTD作用于HeLa细胞24 h后可使细胞皱缩、变圆,形成凋亡小体,活化Caspase-9和Caspase-3,并裂解ICAD,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超氧阴离子的清除剂SOD可显着逆转NCTD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明显影响NCTD诱导的Caspase-9蛋白的裂解,Caspase-3的剪切和ICAD的降解。结论 NCTD诱导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介导HeLa细胞凋亡。
王子贵[3](2019)在《含铂纳米药物用于肿瘤治疗》文中研究指明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射疗等。化疗,无论手术前或术后使用,相对于局部控制而言都有显着的优势;顺铂类化合物在化疗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广谱和高效抗肿瘤特性,然而由于顺铂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严重制约了顺铂的使用范围和实际疗效。因此,为了解决顺铂药物的治疗瓶颈,不同种类的二价铂化合物相继出现,如卡铂、奥沙利铂等;随后还相继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四价铂,如四价还原铂和四价光敏铂。这些药物尤其是四价铂类药,虽然在没有外界的刺激下,保持它们惰性特点,进而降低毒副作用,但它们的血液循环时间,肿瘤富集程度以及药效发挥能力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四价还原铂或者四价光敏铂为出发点,开发不同形式的含铂多功能纳米载体,旨在探究不同形式下的含铂纳米药物对于肿瘤的治疗和诊断,为肿瘤治疗提供新型可行的方案。具体研究成果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利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多孔的特性和安全性,在其表面修饰上具有靶向功能的乳糖和亲水性的PEG,然后将四价还原铂以共价键的方式键合到MSN的孔道内。所制备的乳糖靶向MSN-P/LA-Pt纳米药物载体由于有PEG的存在,提高了材料在体内循环时间,使含铂纳米载体充分利用高通透性和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EPR)效应。同时乳糖的靶向功能使含铂纳米药物可以主动的在肿瘤部位有效地蓄积。由于在化学键键合四价铂和MSN孔道的双重保护作用,有效地避免了铂药的早期释放和与血液中的活性成分反应释放二价铂而导致的系统毒性。体内外实验均证明MSN-P/LA-Pt对于肝癌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途。其次,利用mPEG引发AGE开环制备出了两亲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其侧链键合了还原性四价铂,再包裹光敏剂TPP,制备了 PolyPt@TPP纳米胶束。该材料通过电镜表征可以发现,当铂释放后依然保持了其胶束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TPP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同时铂释放后TPP依然可以产生活性氧。通过细胞内吞和细胞毒性、溶酶体标记、活性氧检测等实验证明了 PolyPt@TPP在细胞层面都达到了材料设计的目标。在动物水平上证明了 PolyPt@TPP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治愈率高达66.7%。另外通过与顺铂等其它小分子药物对比可以发现,含铂纳米药物PolyPt@TPP对于系统毒性较低。然后,利用光敏四价铂前药与去甲斑蝥素合成聚合物双药单体,并成功合成了光可激活主链双药的高分子。高分子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不但提高了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还能有效降低毒副作用。通过实验证明,在光照下可以有效提高药物释放速率且在黑暗条件下稳定。Western Blot实验证明材料对P-Akt蛋白的激活有促进作用;间接证明了去甲斑蝥素抑制铂损伤DNA修复的功能。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了双药协同治疗的效果。通过药物介导CT成像指导在动物水平上的肿瘤抑制实验,相比于顺铂组和高分子纳米药物黑暗组抑瘤效果较好,光照条件下的高分子纳米药物具有75%的治愈率,且小鼠生存质量没有受到影响。最后,利用Pt(Ⅳ)-Ⅰ的抗癌活性、成像性和良好的逆转耐药性的功能。以Pt(Ⅳ)-Ⅰ和生物素的键合,制备出的Bio-Pt-Ⅰ纳米胶束具有缓释作用和还原响应性的功能。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细胞的体外毒性实验可以看出Bio-Pt-Ⅰ对多种细胞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对耐药细胞依然效果较好。体内的CT成像效果可以看出,Bio-Pt-I的成像效果轮廓清晰,与Bio-Pt-Cl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io-Pt-Ⅰ对建立的PDX肝癌模型的肿瘤体积的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达到了 40%的治愈率。对建立的CDXA549和A549/DDP耐药细胞模型,Bio-Pt-Ⅰ对A549组的治愈率达到了 60%;对于A549/DDP组的治愈率达到了 40%。
邵好珍[4](2018)在《斑蝥素引起小鼠急性中毒损伤靶器官及其相关机制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原发性肝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索拉非尼作为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药,其所含毒副作用较为强烈。因此,寻找新型的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物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和方向。在二十世纪早期,我国学者即发掘出斑蝥素(Cantharidin,CTD)类药物,并发现其对不同肿瘤具有不同的抗癌效果,尤其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然而在临床应用中CTD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使得此类药物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研究CTD毒性对于解决其在临床应用的毒副作用问题至关重要。经笔者文献检索发现,学界对于CTD毒性的认识仍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相关研究为主,其主要毒性靶向器官仍不明确,毒性机制仍不清晰。故对于斑蝥素的急性毒性,以现有手段重新评估,并探索其毒性机制对减轻CTD的毒副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为降低CTD毒副作用联用药物的筛选与方法奠定基础。目的:本研究拟建立CTD诱导小鼠急性毒性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横向比较给药后各个器官损伤情况,以确定CTD急性毒性剂量的毒性关键靶器官。然后,以关键毒靶器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斑蝥素对机体的损伤相关机制。方法:1通过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剂量下小鼠的生存情况确定给药的最佳剂量及小鼠取材的最佳时间。建立小鼠的急性毒性模型。2通过比较同一剂量下,不同时间点小鼠各器官的损伤情况初步判定其毒性靶向器官。3通过比较同一剂量同一时间点取材时不同组织情况的更全面的生化指标及病理变化锁定毒靶器官。4检测小鼠心电图,确认小鼠心脏的损伤情况。5检测小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浓度,探究CTD损伤作用是否与小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有关。6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探究CTD损伤是否与小鼠心肌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有关。7通过心肌组织免疫组化对NF-kb的表达情况探索小鼠心肌外膜出现炎性细胞的原因。结果:13mg/kgCTD给药时,适合作为不同时间点取材研究。4mg/kgCTD给药时,平均死亡时间为4.64±1.33h。2 3 mg/kg CTD给药后小鼠8h内肠道、肾脏无明显病理变化。肝脏组织在4h左右出现病理变化,然而在8h后肝脏组织恢复正常。相关生化指标升高无显着性意义。心脏病理切片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的心肌组织损伤趋重,并且外膜可见炎性细胞浸润。3 4mg/kgCTD给小鼠灌胃3h后,CTD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相关指标尿素氮(BUN)都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给药组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较对照组有极显着差异(P<0.01),同时肌钙蛋白(Tnnil)血液浓度上升显着。病理HE染色显示,CTD中毒小鼠肝、肾、肠病理损伤相对轻微或无明显损伤;心脏组织外膜出现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结构紊乱。4心电图结果显示,CTD中毒小鼠心电图有明显的J点上移,相比正常组小鼠平均心率较缓。5小鼠血清中SOD、MDA值都有升高,相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显示CTD组小鼠大面积浅染,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外膜可见NF-kB部分过表达。结论:1小鼠斑蝥素急性毒性情况下的主要毒靶器官在于心脏。2小鼠斑蝥素急性中毒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氧化还原能力的降低、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有关。
吴桐,赵月,刘苗苗,谢明,肖洪贺[5](2017)在《动物药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动物药,又称虫类药,是中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资源广、活性强、疗效高、毒性小等特点,是植物药、矿物药不可比拟的。动物药药理活性广泛,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疗效显着。通过检索近十年来有关动物药药理活性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与总结,综述动物类中药的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以期为抗肿瘤动物类中药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徐慧[6](2016)在《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潜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癌症已成为全球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药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策略。《科学》、《自然》和《细胞》都相继设专刊报道多糖链是继蛋白质、核酸后的第三条重要的生命信息分子链,在细胞内具有重要作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分化、细胞粘附和识别、细胞间的通讯、细胞感染等。尤其,多糖因具有复杂的结构而具有显着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因此备受关注。由此,多糖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已成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第三大里程碑。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生物体都能合成和代谢多糖大分子,因此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并与其分子量、链构象等密切相关。研究已经证明,香菇多糖在水中呈现三螺旋构象,抗肿瘤活性显着依赖于三螺旋结构。而且,香菇多糖作为抗癌药物在日本已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胃癌和肺癌等。由于其抗肿瘤机制尚未阐明,香菇多糖抗肿瘤药物在全球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本论文拟建立几种癌症模型,详细研究香菇多糖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并深入探讨其潜在的抗肿瘤机制,为香菇多糖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香菇多糖(LNT)显着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揭示其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靶向抑癌基因p53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实现其抗肿瘤活性;(2)证明LNT与人宫颈癌HeLa细胞相互作用,靶向抑癌基因p53抑制HeLa细胞增殖,激活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导致肿瘤生长抑制;(3)阐明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LNT都显着抑制MCF-7移植瘤的生长,同时证明本工作所用LNT试样抗肿瘤效果优于市售香菇多糖注射液;(4)揭示LNT通过肿瘤抑制基因p53和雌性激素受体ERa、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血管生成,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同时激活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诱导MCF-7细胞凋亡; (5)体内试验证明LNT显着抑制HepG2肝癌和SCC-7鳞状细胞癌的生长,揭示LNT可能通过激活p53和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以及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抑制肿瘤生长。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述如下。通过NaOH水溶液浸提法从香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p-葡聚糖(LNT); LNT为带p-(1,6)支链的p-(1,3)-D葡聚糖,且在水中呈三螺旋构象,在DMSO中呈柔顺单链构象。体内外试验证明它对S-180肉瘤的生长有显着抑制作用,LNT剂量为1mg/kg时,体内抑瘤率高达75%,显着高于阳性药物环磷酰胺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进一步揭示其抑制肿瘤活性的潜在机制。即LNT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活性,诱导免疫细胞浸润肿瘤微环境,激活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以及p53依赖的细胞增殖通路抑制S-180肿瘤生长;同时,LNT抑制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Stat 3和VEGF的表达,阻碍S-180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法,证明LNT与宫颈癌HeLa细胞相互作用,诱导ROS产生,抑制HeLa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体内动物试验证明,LNT显着抑制HeLa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高达61.2%。同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组织化学和siRNA技术进一步揭示LNT靶向p53,促进细胞周期p21蛋白表达,从而阻断细胞分裂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LNT靶向p53上调Bax和下调Bcl-2,并激活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诱导HeLa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此外,LNT下调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Stat 3和VEGF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HeLa肿瘤的生长。利用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法,证明LNT对雌激素受体阳性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而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增殖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表明LNT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显示选择性。通过裸鼠体内移植MCF-7肿瘤试验,揭示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LNT都显示抗MCF-7肿瘤活性,而且与阳性药物的抗肿瘤效果相当,表明LNT抑制MCF-7肿瘤的高效性;与阳性药物不同,LNT对机体几乎没有毒副作用,揭示其生物安全性。此外,裸鼠体内移植MCF-7肿瘤试验证明本工作所用LNT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市售香菇多糖注射液,可作为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用于临床。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蛋白免疫印迹法、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技术,揭示LNT体内抑制MCF-7乳腺癌的机制,即:(1)LNT与MCF-7乳腺癌细胞相互作用,诱导ROS产生,促进ERK1/2的磷酸化,阻滞细胞生长周期于G2/M期;(2)LNT靶向p53(上调p53和MDM2蛋白表达)和ERa(下调ERa蛋白表达),抑制MCF-7细胞增殖;(3)LNT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MCF-7细胞增殖;(4)LNT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MCF-7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进展;(5)LNT激活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通过体内外试验证明,LNT在体外显着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在体内显着抑制HepG2和SCC-7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63.6%和48.8%。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LNT显着上调HepG2和SCC-7肿瘤组织中的p53、Bax和caspase 3,并显着抑制PARP1的表达,揭示LNT可能通过p53和caspase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HepG2和SCC-7肿瘤的生长。同时,LNT抑制SCC-7肿瘤可能与它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综上所述,香菇多糖对不同肿瘤细胞系(肉瘤S-180、人宫颈癌HeLa、人乳腺癌MCF-7、人肝癌HepG2、人鳞状细胞癌SCC-7)都显示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与常用的临床抗癌药物相当,且基本不显示细胞毒性。而且,香菇多糖对不同肿瘤细胞显示共同的作用机制,即靶向肿瘤抑制基因p53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导致抗肿瘤效果。本工作涉及高分子物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基础医药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结果为香菇多糖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乐爱平[7](2016)在《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及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目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失衡及纤溶系统异常,以阐明晚期慢性血吸虫病患者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升高的发生机制。方法随机选择150例慢性血吸虫病组(慢血组)患者,90例晚期慢性血吸虫病组(晚血组)患者及69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nti-plasmin complex,PAP)、纤溶酶原(plasma plasminogen,PLG)、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的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D-D含量,凝固法检测第8因子(factorⅧ,FⅧ)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PLG、蛋白S(protein S,PS)、蛋白C(protein C,PC)活性;结合患者肝功能、凝血四项、肝纤维化四项和血常规资料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失衡及纤溶系统异常情况;利用AMOS软件对“慢性血吸虫病分期-(凝血-纤溶)-D-D”路径机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和验证。结果慢血组患者FⅧ、PAP、D-D、tPA及u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晚血组明显高于慢血组;而at-iii、蛋白c、蛋白s、at、plg和pai1水平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晚血组明显低于慢血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随着分期与病情进展,机体凝血/抗凝血失衡致高凝状态,进而引起纤溶代偿性亢进,最终导致晚期患者产生高水平d-d的推测理论模型建立“慢性血吸虫病分期-(凝血-纤溶)-d-d”结构方程模型路径,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路径系数。通过amos软件模拟和计算,各参数与慢性血吸虫病分期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通过卡方检验(χ2=28.768,p=0.274)、拟合度分析(nfi=0.957)及路径系数显着性分析(p<0.001),证实了该结构方程模型收敛程度高,拟合度好,参数合理。结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验证,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是晚期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由于凝血/抗凝血系统失衡导致机体高凝血状态而形成血管内血栓,进而引起纤溶系统亢进,d-d水平升高,以维持机体血流畅通,明确了慢性血吸虫病d-d水平升高的发生机制,即慢性血吸虫病随着分期与病情进展通过凝血-纤溶系统介导上调d-d水平,且纤溶系统在上调d-d过程中占主要优势,机体的纤溶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慢性血吸虫病分期。第二部分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慢性血吸虫病病情的恶化可发展成为肝癌,斑蝥素具有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旨在揭示斑蝥素对肝癌细胞系hepg2中肝癌干细胞(hepaticcancerstemcells,hcscs)细胞增殖,自我更新能力,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作用机制,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珠分选法从肝癌细胞系HepG2中分离出CD133+HCSCs,并用流式细胞法检测CD133+表达,然后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其次,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体外成球实验检测细胞自我更新,WB检测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以评价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再者,采用WB检测组蛋白H2AX、H3,Myt1,cyclin A2,cyclin B1,p53和cdc2(Tyr 15)等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并运用流式细胞仪评价细胞周期分布;最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运用流式细胞仪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33+HCSCs的细胞凋亡状态。结果斑蝥素能抑制CD133+HCSCs的细胞活力且存在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P<0.05)?同时,斑蝥素能抑制CD133+HCSCs的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用斑蝥素处理细胞48h,分别在5和20μM的浓度时对CD133+HCSCs和亲代细胞的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抑制最明显;斑蝥素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下调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与亲代细胞相比,斑蝥素处理HCSCs 48h后可以上调H2AX,Myt1,cyclin A2,cyclin B1,p53和cdc2(Tyr 15)等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流式细胞法检测发现斑蝥素在5μM时可以显着提高HCSCs G2/M期细胞数量,降低G1期细胞数量,并且也可以显着提高CD133+HCSCs的细胞凋亡比例。结论斑蝥素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中CD133+HCSCs的细胞增殖,自我更新,促使细胞停滞于G2/M并诱导细胞凋亡,为斑蝥素对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李晓俊[8](2016)在《DNP辐射增敏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及研究目的:DNP(2,4二硝基苯酚)是一种能抑制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能通过抑制ADP的磷酸化过程而抑制细胞的能量代谢,而只能以热能的方式散发出去,曾经作为减肥药物而广泛使用。肿瘤细胞是一种高耗能的细胞,同时肿瘤细胞受到射线照射以后,其自身的生长增殖以及对辐射损伤的修复都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可以设想使用DNP,通过抑制细胞能量的生成,抑制受损伤肿瘤细胞的修复增殖,从而达到辐射增敏的效果。本文拟通过研究DNP对Hela和KB细胞的效应,评价该药物的辐射增敏能力,探讨其产生增敏效应的可能相关机制,为研发新的辐射增敏药物提供实验数据。方法:MTT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DNP对Hela以及KB的生长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然后选择200μmol/L DNP浓度继续实验,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证实DNP是否能够诱导辐射增敏效应;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对Hela、KB细胞的周期分布影响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通过使用PDMPO溶酶体黄/蓝色荧光探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溶酶体内p H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Hela和KB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堆积的形成。结果:DNP对Hela和KB细胞生长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KB细胞更为敏感;DNP具有明显的辐射增敏作用,对两种细胞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45和1.18。Hela和KB细胞在单纯药物作用24h后,或者联合4 Gy X线照射后,细胞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上升,产生了G2/M期的细胞阻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也发现,无论是单独药物作用,单纯4Gy照射,或者4Gy X线照射后联合药物作用24h,均能使低线粒体膜电位的细胞比例升高,药物联合射线后效果更加显着。与对照组相比,DNP作用后的Hela、KB细胞内均发现自噬小体和溶酶体聚集,KB细胞更加明显增多;KB细胞溶酶体内PDMPO溶酶体黄/蓝色荧光探针的蓝色荧光强度稍高于对照KB细胞组,说明药物作用后,溶酶体的p H值也受到了影响,而Hela细胞未能明显观察到荧光的显着变化。结论:DNP能够诱导产生辐射增敏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DNP诱导细胞G2/M期周期阻滞,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着下降而抑制线粒体功能,细胞溶酶体p H向偏中性变化,增加细胞自噬效应,促进细胞启动死亡过程等。DNP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辐射增敏剂。
李子木[9](2014)在《伊立替康联合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协同作用机制》文中提出随着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深入,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肿瘤治疗及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同时临床研究发现,长期给予单一药物治疗癌症的效果常常受到药物敏感性、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等方面的影响,而临床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减少耐药性。因此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伊利替康(irinotecan,CPT-11)是一种喜树碱类似物,其作为一种半合成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拓扑异构酶I,从而干扰DNA的复制,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临床上对于胃肠道肿瘤和其它一些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中药斑蝥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斑蝥素的去甲基衍生物,能在细胞毒性、诱导凋亡、抗粘附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环节发挥抗癌作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低毒的抗癌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胃癌、肝癌、食管及贲门癌等。CPT-11和NCTD均对胃肠道肿瘤有抑制作用,二者作用机制不同。CPT-11作为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可以干扰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以及引起S期阻滞,NCTD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临床上CPT-11可以抑制胃肠道肿瘤的生长,但同时有降低白细胞的毒副作用,而NCTD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还有显着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因此两者的联合作用值得研究。临床上已有含两种化合物母核结构的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的报道,但缺乏基础研究数据的支持,并且尚未见有CPT-11联合NCTD抗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报道。课题组前期工作及近年研究表明,抑癌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4,Pdcd4)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另外,Pdcd4和p53虽同为肿瘤抑制蛋白,两者之间却存在一定负调控关系,而细胞中小mRNA(microRNA,miR)如miR-21对Pdcd4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在初步确定CPT-11和NCTD具协同抗肿瘤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CPT-11和NCTD单独及协同作用情况下Pdcd4、p53蛋白及miR-21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CPT-11和NCTD联合用药对miR-21-Pdcd4-p5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果如下:(1)MTT法检测CPT-11及NCTD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细胞毒活性,并利用中效原理计算联合用药的联合指数,以此来判断联合用药的作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CPT-11、NCTD及两药以固定比例(1:1)联用对BGC-823细胞杀伤作用显着,并且作用效果呈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与单独用药相比,CPT-11与NCTD联合用药显着提高了对BGC-823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5)。CPT-11与NCTD联合用药在24、48、72h时,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因CPT-11:NCTD(60μM:60μM)作用24h时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故选用CPT-11 60μM与NCTD 60μM单独及联合用药作用BGC-823细胞24h研究药物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miR-21-Pdcd4-p5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初步探究两药联合的协同作用机制。(2)MTT法考察CPT-11及NCTD联合用药时序贯方式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时序贯方式对细胞抑制的作用有影响,且先用CPT-11方案抑制作用优于先用NCTD方案,在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上与CPT-11&NCTD单独用药在0、6、12、24h对Pdcd4和p53的调控作用基本一致。(3)流式细胞术考察CPT-11及NCTD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以及联合用药序贯方式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可能是通过G2-M期阻滞以及S期的增加,发挥的协同作用。同时联合用药中先用CPT-11方案优于先用NCTD方案可能与G1期的减少,G2-M期以及S期阻滞的增加有关。(4)流式细胞术考察CPT-11及NCTD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以及联合用药时序贯方式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并不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加而发挥的协同作用。但联合用药中先用CPT-11方案优于先用NCTD方案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有关。(5)Westem blot法检测CPT-11及NCTD单独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Pdcd4及p53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PT-11及NCTD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Pdcd4、p53的调控在时间和浓度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两药在调控作用上具有相反的效应,并且药物作用下Pdcd4与p53之间存在一定的负调控关系。(6)Western blot法检测CPT-11及NCTD联合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Pdcd4及p53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作用24h对Pdcd4和p53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上调,说明联合用药可能是通过上调Pdcd4及p53这两种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了协同效应。由于CPT-11及NCTD单独用药时均在12h后对Pdcd4及p53进行调控,因此联合用药时序贯方式可能会对药物联合作用产生影响。(7)RT-qPCR法检测CPT-11及NCTD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miR-21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CPT-11在12、24h抑制miR-21的表达,NCTD在12、24h明显促进miR-21的表达,联合用药组的miR-2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由于miR-21对Pdcd4存在一定的负调控作用,因此在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上与CPT-11&NCTD单独用药在0-24h内对Pdcd4的调控基本吻合。综上所述,CPT-11及NCTD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iR-21上调表达了 Pdcd4及p53两种肿瘤抑制蛋白,引起细胞G2-M期及S期阻滞的增加。CPT-11及NCTD联用时的序贯方式对细胞抑制的作用有一定影响,先用CPT-11方案要优于先用NCTD方案,其可能与G1期的减少,G2-M期和S期阻滞的增加以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研究结果可为今后两药联合用于临床抗肿瘤实践提供参考。
刘洪月[10](2013)在《叶酸修饰的新型隐形泡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泡囊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表面可进行靶向性修饰,包载抗癌药后可高效低毒治疗癌症。利用泡囊的这些特点,结合叶酸主动靶向给药系统对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叶酸受体的特异性作用,可定向传输药物至癌细胞发挥药效,本文采用自制载体材料,分别以亲水性药物去甲斑蝥素与亲脂性药物脱盐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叶酸修饰隐形泡囊(Fa-nios),并对其包裹不同性质药物的理化特性及体外药效学进行评价。方法:(1)合成泊洛沙姆P407-胆固醇(P407-Chol)与叶酸-PEG4000-胆固醇(Fa-PEG-Chol)作载体材料,并经红外光谱、X-射线、差示热分析、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它们的结构及其反应效率;通过溶血性试验验证其安全性;(2)以去甲斑蝥素或阿霉素为模型药物,用上述载体材料以改良注入法制备叶酸泡囊,以单因素考察法优化泡囊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用包封率和粒径作为评价指标);(3)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测定粒径、粒径分布、表面水化层厚度、包封率等,表征叶酸泡囊,并在模拟癌细胞环境(pH5.0)和正常细胞环境(pH7.4)下,以透析法考察叶酸泡囊的体外释放特性;(4)为考察叶酸泡囊的抗癌作用特性,以叶酸受体过度表达的人源性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为体外肿瘤细胞模型,采用细胞摄取定量测定实验考察叶酸泡囊对于Hela细胞的主动靶向性,并使用流式细胞凋亡术研究叶酸泡囊导致细胞坏死的途径,进一步采用细胞毒性试验(MTT法)考察细胞毒性。(5)为考察叶酸泡囊的抗癌作用机理,掌握其进入细胞的过程,以Hela细胞为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定性的考察包裹两种不同性质药物的泡囊对于Hela细胞的亲和性,并通过考察叶酸泡囊内吞蛋白抑制剂、温度、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等对进入癌细胞药量的影响,并以荧光显微镜适时观察作用过程,评价叶酸泡囊的细胞吸收情况。结果:(1)合成的泊洛沙姆P407-胆固醇和叶酸-PEG4000-胆固醇的结构均得到红外,1HNMR等的证实,溶血性试验结果无溶血现象,证实较为安全。(2)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筛选出最优处方和工艺的叶酸修饰去甲斑蝥素隐形泡囊和叶酸修饰阿霉素隐形泡囊;(3)叶酸修饰去甲斑蝥素隐形泡囊和叶酸修饰阿霉素隐形泡囊的粒径分别为(100.87±0.23)nm和(211.25±8.75)nm;表面水化层厚度为1.63nm和1.72nm,可推测叶酸泡囊能规避吞噬,能满足体内长循环要求;包封率分别为(52.3±2.16)%和(96.41±2.65)%;多分散指数PDI分别为0.176和0.253。透射电镜显示叶酸泡囊外观圆整,粒径大小均匀。叶酸泡囊的体外释放速率显着低于游离药物(P<0.01),且在正常细胞环境的释放速率显着小于癌细胞环境(P<0.01)。(4)细胞摄取定量试验均表明:4h时叶酸泡囊对Hela细胞的亲和力比无Fa的隐形泡囊更为显着(P<0.01)。流式细胞凋亡试验说明,凋亡是去甲斑蝥素导致细胞坏死的途径之一,且制成叶酸泡囊后并未改变此种途径。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分别呈现毒性对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的依赖性,且毒性大小次序为:叶酸泡囊>隐形泡囊>游离药物,空白泡囊几乎无毒。(5)流式细胞摄取试验(FCM)证明了叶酸泡囊的靶向性。内吞蛋白抑制剂试验表明:网格蛋白抑制剂氯丙嗪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对药物的摄取。Hela细胞摄取试验表明:摄取环境温度、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均会对摄取叶酸泡囊的量产生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说明:当药物用叶酸泡囊包载后更易进入肿瘤细胞及其细胞核。结论:体外试验结果说明叶酸泡囊能规避吞噬,能满足体内长循环要求,体外释放具有缓释作用,在肿瘤的pH环境释放加快。叶酸泡囊对叶酸受体过度表达的Hela细胞具有特异性主动靶向作用,预示叶酸泡囊在体内可能显着提高药物抗肿瘤作用效果,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肿瘤给药系统。
二、去甲斑蝥素杀伤HeLa细胞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去甲斑蝥素杀伤HeLa细胞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GF-1R信号通路探讨去甲斑蝥素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
2.3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4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 |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ROS的含量 |
2.6 IGF-1R酪氨酸激酶活力的测定[12] |
2.7 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AG1024和genistein预处理后对HeLa细胞的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AG1024预处理后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NCTD对HeLa细胞 IGF-1R 和p-IGF-1R 表达的影响 |
3.4 AG1024促进了NCTD诱导的超氧阴离子产生 |
3.5 AG1024促进NCTD对IGF-1R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与结论 |
(2)去甲斑蝥素诱导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介导HeLa细胞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ROS的含量 |
2.3 荧光显微镜观察ROS的产生 |
2.4 MTT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
2.5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6 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 |
2.7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NCTD诱导HeLa细胞内ROS的生成 |
3.2 超氧阴离子是NCTD诱导的ROS主要形式 |
3.3 超氧阴离子对NCTD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 抑制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逆转了NCTD诱导的Procaspase-9表达降低,Caspase-3的活化和ICAD的降解 |
4 讨论 |
(3)含铂纳米药物用于肿瘤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铂药物的发展 |
1.1.1 顺铂的发现 |
1.1.2 二价类铂药的发展 |
1.1.3 四价类铂药的发展 |
1.1.4 铂类化合物的缺点 |
1.2 纳米载体的特点 |
1.3 铂类药物载体的发展 |
1.3.1 无机纳米粒的包裹体系 |
1.3.2 无机纳米粒键合 |
1.3.3 高分子侧链键合型纳米载体 |
1.3.4 主链含铂高分子纳米载体 |
1.3.5 节点型含铂纳米载体 |
1.3.6 物理吸附或包裹型 |
1.4 当前含铂纳米载体的不足及可改进之处 |
1.5 本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乳糖靶向介孔二氧化硅键合还原铂用于肝癌治疗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处理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Pt(Ⅳ)的合成 |
2.3.2 PEG化的MSN合成(MSN-P) |
2.3.3 MSN-P/LA的合成 |
2.3.4 MSN-P-Pt和MSN-P/LA-Pt的合成 |
2.3.5 FITC标记的MSN-P-Pt和MSN-P/LA-Pt的合成 |
2.3.6 铂的释放测试 |
2.3.7 细胞实验 |
2.3.8 细胞毒性实验 |
2.3.9 激光共聚焦测定载体内吞 |
2.3.10 铂内吞实验 |
2.3.11 动物实验 |
2.3.12 组织分布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还原铂的制备 |
2.4.2 介孔二氧化硅相关材料的表征 |
2.4.3 MSN-P-Pt和MSN-P/LA-Pt的表征 |
2.4.4 铂的响应释放 |
2.4.5 体外毒性实验 |
2.4.6 细胞内吞实验 |
2.4.7 组织分布 |
2.5 结论 |
第三章 光动力增强四价还原铂纳米药物的化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Pt(Ⅳ)的合成方法 |
3.3.2 PAGE的合成 |
3.3.3 PAGE-NH_2的合成 |
3.3.4 PolyPt的合成 |
3.3.5 Polyt@TPP纳米胶束的制备 |
3.3.6 活性氧检测 |
3.3.7 胶束形貌变化 |
3.3.8 铂的体外释放 |
3.3.9 细胞实验 |
3.3.10 细胞内吞实验 |
3.3.11 活性氧检测 |
3.3.12 溶酶体逃逸 |
3.3.13 动物实验 |
3.3.14 肿瘤抑制实验 |
3.3.15 TUNEL检测 |
3.3.16 组织分析 |
3.3.17 系统毒性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t(Ⅳ)的合成与表征 |
3.4.2 高分子主体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4.3 PolyPt@TPP的制备与形貌表征 |
3.4.4 铂的体外释放 |
3.4.5 活性氧检测 |
3.4.6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
3.4.7 溶酶体逃逸 |
3.4.8 细胞毒性实验 |
3.4.9 铂内吞实验 |
3.4.10 抑瘤实验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光激活含铂双药高分子载体用于药物介导CT成像的肿瘤协同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处理 |
4.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4.3 实验方法 |
4.3.1 四价铂前药trans,trans,trans-[Pt(N_3)_2Py(NH_3)(OH)_2][Pt(Ⅳ)]的合成 |
4.3.2 DP单体合成 |
4.3.3 mPEG-NH_2的合成 |
4.3.4 高分子纳米载体DPP NP的制备 |
4.3.5 铂前药Pt(Ⅳ)、单体DP和高分子纳米胶束DPP NP光激活性 |
4.3.6 高分子纳米胶束DPP NP光激活性铂Pt(Ⅱ)的体外释放 |
4.3.7 细胞实验 |
4.3.8 细胞毒性实验 |
4.3.9 铂内吞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 |
4.3.10 动物实验 |
4.3.11 铂药介导成像 |
4.3.12 肿瘤抑制实验 |
4.3.13 TUNEL检测 |
4.3.14 组织分析 |
4.3.15 系统毒性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4.4.2 材料的光可激活性 |
4.4.3 形貌表征和分子量变化 |
4.4.4 体外药物释放 |
4.4.5 纳米胶束DDP NP的内吞 |
4.4.6 细胞内吞铂含量 |
4.4.7 Western Blot实验 |
4.4.8 Pt-DNA加合物的含量检测 |
4.4.9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4.4.10 CT成像 |
4.4.11 肿瘤抑制实验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碘增强的含铂纳米药物的诊疗功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试剂及处理 |
5.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5.3 实验方法 |
5.3.1 Pt(en)I_2的合成 |
5.3.2 Pt(en)I_2(OH)_2的合成 |
5.3.3 Pt(en)Cl_2的合成 |
5.3.4 Pt(en)Cl_2(OH)_2的合成 |
5.3.5 Bio-Pt-Cl和Bio-Pt-I的合成 |
5.3.6 TEM样品的制备 |
5.3.7 碘和铂的体外释放 |
5.3.8 细胞实验 |
5.3.9 细胞毒性实验 |
5.3.10 铂内吞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 |
5.3.11 免疫荧光 |
5.3.12 H22模型动物实验 |
5.3.13 组织分布&体外CT成像 |
5.3.14 最大耐受剂量测试 |
5.3.15 药物代谢测试 |
5.3.16 PDX动物模型的建立 |
5.3.17 PDX抑瘤实验 |
5.3.18 瘤内蓄积 |
5.3.19 肿瘤组织的Bcl-2蛋白表达测试 |
5.3.20 H&E染色 |
5.3.21 TUNEL染色 |
5.3.22 γH2AX染色 |
5.3.23 血液生化 |
5.3.24 CDX肿瘤模型的建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Bio-Pt-I的合成 |
5.4.2 载体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
5.4.3 体外释放 |
5.4.4 细胞毒性实验 |
5.4.5 铂的内吞 |
5.4.6 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 |
5.4.7 增强抗癌机理探究 |
5.4.8 体外CT成像 |
5.4.9 药物代谢 |
5.4.10 活体CT成像 |
5.4.11 PDX抑瘤实验 |
5.4.12 CDX抑瘤实验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斑蝥素引起小鼠急性中毒损伤靶器官及其相关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斑蝥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斑蝥素毒性及其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斑蝥素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不同时间段斑蝥素对小鼠各器官损伤情况 |
1 试剂与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斑蝥素引起小鼠急性中毒的靶器官探索 |
第一节 斑蝥素急性中毒后各器官损伤情况 |
1 试剂及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斑蝥素引起小鼠心脏毒性可能机制的探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动物药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陆地药用动物 |
1.1 斑蝥 |
1.2 土鳖虫 |
1.3 全蝎 |
1.4 蜈蚣 |
1.5 地龙 |
1.6 壁虎、蛤蚧 |
1.7 蛇及蛇毒 |
1.8 蟾酥 |
2 内陆水域药用动物 |
2.1 水蛭 |
2.2 鳖甲 |
3 海洋药用动物 |
3.1 文蛤 |
3.2 牡蛎 |
3.3 乌贼墨 |
4 结语 |
(6)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潜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肿瘤的治疗方法概况 |
1.3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
1.4 多糖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香菇多糖抑制小鼠肉瘤S-180生长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香菇多糖靶向p53抑制人宫颈癌HeLa生长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不同给药方式对香菇多糖抑制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MCF-7生长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香菇多糖靶向p53和雌激素受体ERa抑制人MCF-7乳腺癌生长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香菇多糖抗人HepG2肝癌和SCC-7鳞状细胞癌活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目录 |
致谢 |
(7)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及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写参照表 |
第一部分 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第1章 简介 |
1.1 慢性血吸虫病概述 |
1.2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的研究进展 |
1.2.1 机体凝血-纤溶机制 |
1.2.2 机体凝血-纤溶异常原因 |
1.2.3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异常 |
1.2.4 晚期慢性血吸虫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
1.3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指标检测 |
1.4 结构方程模型 |
1.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1.4.2 结构方程模型在医药的应用 |
1.4.3 结构方程模型出现在应用程序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1.4.4 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热点和难点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对象 |
2.1.2 方法 |
2.1.3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不同组别患者血常规?肝功能?AFP?肝纤维化四项及凝血四项结果 |
2.2.2 不同组别患者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抗纤溶因子水平 |
2.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2.3 讨论 |
2.3.1 慢性血吸虫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检测指标分析 |
2.3.2 慢性血吸虫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二部分 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3章 前言 |
3.1 晚期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可诱发肝癌 |
3.2 斑蝥素治疗肝癌的最新进展 |
3.2.1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
3.2.2 斑蝥素的应用与展望 |
3.3 斑蝥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3.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4章 斑蝥素通过阻滞肝癌干细胞在G2/M期以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胞、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4.1.4 Western Blot法 |
4.1.5 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
4.1.6 Annexin V/PI双染色FCM法检测细胞凋亡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从肝癌细胞系HepG2中分选的CD133+ HCSCs较亲代细胞具有更强自我更新能力 |
4.2.2 斑蝥素可以抑制CD133+ HCSCs的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 |
4.2.3 斑蝥素通过Wnt/β-catenin介导下调 β-catenin和cyclin D1 的表达,抑制CD133+ HCSCs的自我更新 |
4.2.4 斑蝥素促使CD133+ HCSCs的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 |
4.2.5 斑蝥素对CD133+ HCSCs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调控 |
4.2.6 斑蝥素诱导CD133+ HCSCs的细胞凋亡 |
4.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与荣誉 |
综述 斑蝥素及斑蝥素类衍生物研究概况 |
1 斑蝥素的研究概况 |
1.1 斑蝥素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
1.2 斑蝥素的提取 |
1.3 斑蝥素的活性、抗癌机制及临床功效 |
2 斑蝥素类衍生物研究概况 |
2.1 去甲斑蝥素抗癌活性及机理研究概况 |
2.2 斑蝥酸钠的研究概况 |
2.3 其他斑蝥素类合成物 |
参考文献 |
(8)DNP辐射增敏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2,4 二硝基苯酚与电离辐射对Hela、KB细胞的增殖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讨论 |
第二部分 2,4 二硝基苯酚辐射增敏的相关机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实验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放疗中的辐射增敏与辐射保护药物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9)伊立替康联合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协同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伊立替康的研究进展 |
1.2 去甲斑蝥素的研究进展 |
1.3 抗癌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
1.3.1 抗癌联合用药的应用 |
1.3.2 抗癌联合用药的研究方法 |
1.3.3 中效原理(Chou-Talalay) |
1.3.4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
1.3.5 联合用药序贯治疗的研究进展 |
1.4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
1.4.1 Pdcd4的发现及功能 |
1.4.2 Pdcd4的通路研究 |
1.4.3 Pdcd4表达与抗癌药物相关研究进展 |
2 前言 |
3 材料和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株及其培养基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细胞培养 |
3.2.1.1 细胞培养 |
3.2.1.2 细胞冻存与复苏 |
3.2.2 MTT检测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活性 |
3.2.2.1 细胞计数 |
3.2.2.2 接种细胞 |
3.2.2.3 加药 |
3.2.2.4 加MTT及绘制抑制率柱状图 |
3.2.3 药物IC50(中效浓度Dm)的计算及药物联合作用的判定 |
3.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3.2.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3.2.6 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
3.2.6.1 全细胞蛋白质提取(冰上操作) |
3.2.6.2 蛋白质浓度测定 |
3.2.6.3 Western blotting分析蛋白质水平表达 |
3.2.7 RT-qPCR法检测miR-21 |
3.2.7.1 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 |
3.2.7.2 RNA浓度及纯度测定 |
3.2.7.3 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鉴定RNA品质 |
3.2.7.4 miR-21的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2.7.5 miR-21的RT-qPCR检测 |
3.2.8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
4.2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联合作用效应 |
4.2.1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作用24h的联合效应 |
4.2.2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作用48h的联合效应 |
4.2.3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作用72h的联合效应 |
4.2.4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完全交叉组合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作用 |
4.2.5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联合用药时序贯方式的影响 |
4.3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单独与联合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 |
4.4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单独与联合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联合用药时序贯方式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 |
4.6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联合用药时序贯方式对人胃癌BGC-823凋亡的影响 |
4.7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Pdcd4及p53表达的影响 |
4.8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联合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Pdcd4及p53表达的影响 |
4.9 伊立替康及去甲斑蝥素单独及联合用药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中miR-21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叶酸修饰的新型隐形泡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载体材料的合成、验证及其安全性评价 |
材料 |
一 仪器 |
二 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三 实验动物 |
方法与结果 |
1 泊洛沙姆 P407-胆固醇的制备及表征 |
2 叶酸-聚乙二醇-胆固醇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 泊洛沙姆 P407-胆固醇和叶酸-聚乙二醇-胆固醇的溶血安全性评价 |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叶酸修饰的隐形泡囊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
材料 |
一 仪器 |
二 药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方法与结果 |
1 两种模型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 叶酸泡囊中药物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3 叶酸泡囊新型给药系统制备的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 |
4 叶酸泡囊的理化性质考察 |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叶酸泡囊的体外药效学评价 |
材料 |
一 仪器 |
二 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三 细胞株 |
方法与结果 |
1 肿瘤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2 细胞摄取叶酸泡囊的定量测定 |
3 细胞凋亡试验(AnnexinV-FITC/PI 染色)[49] |
4 细胞毒性试验[50-51] |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叶酸泡囊主动靶向性及入胞机理研究 |
材料 |
一 仪器 |
二 试剂及其配制 |
三 细胞株 |
方法与结果 |
1 叶酸泡囊进入细胞的机理研究 |
2 细胞摄取叶酸泡囊的影响因素考察 |
3 叶酸阿霉素泡囊在 Hela 细胞内的摄取与分布观察 |
讨论与小结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它 |
致谢 |
四、去甲斑蝥素杀伤HeLa细胞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GF-1R信号通路探讨去甲斑蝥素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J]. 董秀,冯晓丹,毛雪,包红,王艳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1(08)
- [2]去甲斑蝥素诱导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介导HeLa细胞凋亡[J]. 董秀,包红,冯晓丹,王英,韩兆丰,李海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08)
- [3]含铂纳米药物用于肿瘤治疗[D]. 王子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斑蝥素引起小鼠急性中毒损伤靶器官及其相关机制探索[D]. 邵好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动物药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吴桐,赵月,刘苗苗,谢明,肖洪贺.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8)
- [6]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潜在机制研究[D]. 徐慧. 武汉大学, 2016(01)
- [7]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及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D]. 乐爱平. 南昌大学, 2016(01)
- [8]DNP辐射增敏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 李晓俊. 苏州大学, 2016(01)
- [9]伊立替康联合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协同作用机制[D]. 李子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10]叶酸修饰的新型隐形泡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研究[D]. 刘洪月. 苏州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