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环境感染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寒[1](2021)在《构建LODDS的新型预测模型预测胃癌根治术预后并前瞻性验证》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胃癌(GC)是当下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病与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环境、感染和基因等因素是其最重要的发病诱因,延安地区又是胃癌高发地,并且经济水平落后,大部分就诊患者分期晚预后差,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术后辅助化疗是目前针对大部分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所以针对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对所有的I期和部分II期患者都行常规的术后辅助化疗并不是必要条件,甚至会对一些患者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探究并讨论如何能够让根治性胃癌切除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个体化获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根据最新AJCC第八版的TNM分期要求,胃癌淋巴结清扫总数应≥16枚,但是因地区差异符合这一要求的机构并不占多数,淋巴结分期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目前使用的TNM分期存在分期偏移等劣势,使得淋巴结替代分期的发展是当前的要务。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探究LODDS(Log odds of positive lymph nodes)分期与预后的关系,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胃癌根治术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前瞻性验证,最终应用该模型指导临床上胃癌的诊治工作。方法:首先回顾性收集并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共875例(已剔除失访患者)。收集共87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2010-2013年526例患者设为建模组;将2014-2015年349例患者设为前瞻性验证组。在建模组患者中筛选独立预后因素,根据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后模型并通过一致性指数评价(C-index)检验其区分度,C-index数值0.5-0.7为低区分度,0.7-0.9为中等区分度,1.0为理想的预测模型。校准度采用calibration方法来验证模型实际发生概率和预测概率的一致性,并使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检验其临床实用价值,DCA克服传统方法中多重共线性问题,与ROC曲线相比,它可以将患者或决策者的偏好相整合。再将模型运用于前瞻性验证组,并检验其区分度、校准度。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范围:21-84岁),肿瘤生长部位以胃窦部为主,占比为49.94,两中心清扫淋巴结个数分别为14枚及16枚。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分化程度、组织类型、Borrmann分级、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LODDS分期、化疗次数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LODDS分期和化疗次数为独立预后因素,在T分期中,T4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OR=4.262,95%CI 2.175-8.353,p<0.001),而T1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以多因素分析结果产生的变量构建预后模型,并绘制Nomogram图,分析得出C-index为0.808,前瞻性验证组模型C-index为0.743。我们又在此模型中添加了N分期因素评估其变化,结果显示C-index为0.811,与建模组模型变化不大。本研究通过绘制了校正曲线,发现该模型的预测和真实值发生情况相同,偏差在可控制范围内。通过决策曲线分析法表明基于LODDS分期模型临床实用价值更高;我们又构建了LODDS分期模型和N分期模型,其临床使用价值总体相当;构建了LODDS分期联合N分期模型较基础模型有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该模型经前瞻性数据验证有较优的可信性和临床价值。结论:LODDS分期是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的模型预测价值高(C-index为0.808)并且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我们进行了前瞻性数据的验证,也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更大的数据并且多中心验证是本研究未来研究方向。
高法[2](2021)在《儿童支气管哮喘100例危险因素调查》文中指出目的:调查100例3~14岁支气管哮喘儿童的患病情况,探索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儿童哮喘的防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拟定《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因素调查表》,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法,对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将调查表进行回收和筛查,剔除不符合标准的调查表,然后将合格调查表中的数据提取,并录入计算机,通过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所集成的卡方检验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进而探讨诱发儿童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此外,通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将各种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发病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在本调查资料中,入组两组3~14岁儿童,每组各100例。其中病例组为确诊为哮喘的儿童,对照组为非哮喘儿童。病例组儿童男性65例,女性35例,最大年龄为14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为6.98岁;对照组儿童男性67例,女性33例,最大年龄为14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为6.5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29)0.05)。在相关因素分析中,卡方检验在家族因素上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和家族过敏史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自身因素上,湿疹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过敏史显示有显着性差异(P<0.01)。环境因素中,有毛绒玩具或地毯、房间装修等,室外环境如天气变化,其中天气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家中人吸烟、房间装修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呼吸道感染这个因素与哮喘的关系中,显示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出生及喂养因素中,顺产与哮喘相关密切,显示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早产儿、低体重、使用过抗生素治疗及母乳喂养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湿疹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史、天气变化、母乳喂养、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产、湿疹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史、天气变化、家族哮喘史和家族过敏史这7项(B(29)0),为儿童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B(27)0),对于儿童哮喘是保护因素。结论:1.发病相关因素有家族因素、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呼吸道感染、出生和喂养因素等,其中家族及自身因素是关键因素。2.3~14岁的支气管哮喘发病与性别、年龄存在相关性,首次发病年龄多数集中于4岁以下,且以男性患儿居多。3.儿童哮喘的发病时间节点具有一定规律,多在换季时节、夜间发作。
孙瑞希[3](2021)在《140例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住院治疗的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皮肌炎的临床特征及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的早期识别的能力,为本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从而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为DM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经验和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住院的全部140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Excel设计病例资料收集表,建立数据库。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等详细病历资料,并分析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将患者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进行分组,然后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将P<0.1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诊断价值的评价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从而得出DM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140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82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6.09±16.94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99例,男女之比为1:2.14,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6.9±19.1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5.9±16.1岁,男女发病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约57.9%(81例)的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从发病到确诊的中位病程为3个月,男女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追溯140例患者发病季节,有104可追溯具体发病季节,夏秋季发病最多见(>50%),其中7月份最多(21例)。ILD组与非ILD组在发病年龄上存在统计学差异,ILD组发病年龄偏大,住院时间更长,花费更大,经济负担更重。2.临床表现:本研究140例患者,以皮疹为首发起病的有108例(77.14%),明显高于以肌炎及其他系统起病的患者。皮疹以眶周水肿性紫红斑、Gottron征最为多见,分别为96例(68.57%)及69例(49.29%)。在所有临床表现中,男女患者在胸闷上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胸闷更为常见(P<0.05)。ILD组与非ILD组则在皮肤异色症、关节痛、胸闷、咳嗽/咳痰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D组的关节痛、胸闷、咳嗽发生率高于非ILD组,而非ILD组的皮肤异色症高于ILD组。3.实验室检查:本研究140例患者,入院时行血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感染指标检查。其中男女患者在白细胞减少及PLR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白细胞减少多于男性患者,而男性患者PLR低于女性患者。男女患者在免疫学指标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球蛋白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患者低于女性患者。ILD组与非ILD组患者的AST、LDH、ALB及DR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ILD组的AST、LDH及DRR高于非ILD组,而ALB小于非ILD组。ILD组与非ILD组在IgA和抗R052抗体阳性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D组IgA水平高于非ILD组,ILD组抗RO52抗体阳性率高于非ILD组。血常规方面,ILD组与非ILD组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LMR、NLR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ILD组的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NLR高于非ILD组,而LMR低于非ILD组。炎症指标上,ILD组与非ILD组在CRP、Ferr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D组的指标均高于非ILD组。4.其他检查:本研究140例患者中,共有79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其中有62例(78.5%)患者呈肌源性损害,多以近端肌肉损伤为主。30例患者在入院后行肌肉活检,50例患者行皮肤活检,16例患者同时行肌肉及皮肤活检。肌肉病理结果提示肌纤维不同程度水肿、变性、坏死及再生,所有病例均未见肌细胞空泡或颗粒变性;皮肤活检结果提示不同程度的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灶状基底细胞液化、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了胸部CT检查,其中64例患者提示间质性肺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毛玻璃样影、蜂窝状影、小叶间隔增厚、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以及胸膜渗出伴或不伴胸膜增厚。其中12名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出现双肺斑片状或条索状影,部分合并实变。5.肌炎抗体:27例患者入院后完善肌炎抗体谱检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的患者7例(25.9%),抗ASS抗体阳性8例(29.6%),7例(25.9%)抗J0-1抗体,1例(3.7%)抗0J抗体;抗Mi-2抗体阳性2例(7.4%),抗NXP2抗体阳性2例(7.4%),抗SAE抗体阳性2例(7.4%),抗SRP抗体阳性3例(11.1%),抗TIF1-γ抗体阳性1例(3.7%),抗体阴性1例(3.7%),两种抗体(抗MDA5/抗TIF1-γ)阳性的患者1例(3.7%)。6.误诊:本研究中共有50例(36.43%)患者在确诊为DM之前存在误诊,其中46例(92%)误诊为皮肤性疾病,1例误诊为肝损伤,1例误诊为普通肺部感染,以皮损起病的误诊率较高。7.治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DM的传统治疗方案,激素是治疗的基石。本组研究中,139例在确诊时均使用了激素,5例因病情较重使用了大剂量激素冲击,90例患者病程中加用了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硫唑嘌呤、沙利度胺等),10例患者因病情恶化,使用了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4例患者死亡,5例因合并严重肺间质纤维化使用了吡非尼酮,1例患者因出现严重纵膈气肿使用阿达木单抗,1例因血管炎表现严重,1例因常规治疗无效,均使用了血浆置换治疗,余136例患者,虽有部分患者反复住院治疗,但经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均能好转出院,院外规律随访。[结论]1.DM夏季发生率较高,DM-ILD发病年龄高于DM单发,住院周期长,经济负担大。2.关节痛、胸闷、咳嗽/咳痰是DM-ILD的突出临床表现。3.关节痛、胸闷、抗R052抗体的出现、HGB增加、DRR及Ferr升高是DM-ILD的预测因素。4.DM以皮损起病误诊率较高。
李阳洋,邵小平,蒋卓娟,俞荷花,张冬梅[4](2020)在《ICU环境感染预防及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ICU环境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旨在提高ICU护士对环境清洁与消毒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相关行为的依从性。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最佳证据总结,制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审查指标,规范临床实践;通过多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比较实践变革前后护理人员对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及依从性。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后,ICU护士关于环境感染证据的依从性大幅提升,ICU护士对环境清洁与消毒相关理论知识得分由(68.75±8.55)分上升为(92.16±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64,P<0.001)。结论基于循证的临床实践变革可有效推动ICU环境感染的预防及管理工作,提高护士感控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水平。
王跃颖[5](2020)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多中心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多中心研究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性、感染危险因素、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内蒙古东部地区5家哨点医院2014年-2019年的182株CRE,采用VITEK MS质谱仪对CRE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和E test条测定药敏复核后共155株;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Carba NP试验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检测菌株产的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测定qPCR阳性产物序列,确定菌株基因型别;MALDI-TOF MS分析CRE的同源性。结果:CRE敏感性较高的药物:米诺环素和阿米卡星总体敏感率分别为53.06%和52.25%,其余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年龄≥60岁、使用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侵袭性操作是诱发内蒙古东部地区CRE感染的危险因素。Carba NP试验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阳性率均为64.3%,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阳性率78.6%,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主要为NDM(87.9%)和OXA(66.7%),未检测到VIM-1和KPC-2,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IMP、NDM和OXA三种耐药基因。MALDI-TOF MS将85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4型,Ⅰ型80株;47株阴沟肠杆菌分为3型,Ⅰ型45株;16株大肠埃希菌分为3型,Ⅰ型13株。结论:155株CRE对临床多数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现象,但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阐明了本地区CRE感染的危险因素。推测产碳青霉烯酶为本地区CRE感染的主要耐药机制,尤其发现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IMP、NDM和OXA三种耐药基因,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CRE感染的管理、提高监测和预防力度。MALDI-TOF MS分析显示内蒙古东部地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菌株均以一个型别为主,存在克隆传播的现象,但未发现爆发流行。MALDI-TOF MS分析耐药菌株同源性具有操作方便、省时、成本低等特点,实验室应充分利用此技术尽早调查出耐药菌传播途径,避免院感事件爆发。
韩春颖[6](2020)在《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与人类获得的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有关。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种HPV类型,其中许多是在性接触期间传播的。阴道微生态是由四大部分构成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阴道内健康的定植菌群、局部免疫力、周期性的内分泌变化、子宫颈阴道解剖结构。子宫颈暴露于这种繁杂的环境中,阴道微生态一旦失衡,宫颈发生病变的危险度将增加,各种微生物、病毒等侵犯机体的风险也会提高。随着微生物、微生态研究的深入,阴道微生态学逐渐被学者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阴道微生态的改变影响着HPV的感染。所以掌握HPV与阴道微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HPV的预防及治疗等有重大意义。本文采取meta分析来研讨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相关性,为以后的临床治疗等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库、Embase等,检索自建库到2019年12月份发表的所有文献。并根据本研究提出的排除及纳入标准进行资料筛选,共选出符合条件的高质量文献25篇。12篇英文文献,13篇中文文献,共计2050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为HPV阳性组,对照组为HPV阴性组,各组间继续分为细菌性阴道炎(BV)组,念珠菌性阴道炎(VVC)组、滴虫性阴道炎(TV)组,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组、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s,CT)组、PH>4.5组、CD4+T组、CD8+T组及CD4+T/CD8+T组提取纳入研究的各组数据,利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Meta分析结果:BV阳性患者感染HPV的风险比BV阴性患者高1.87倍,其95%CI为[1.37,2.57]。VVC与HPV感染的相关性不大,OR值为1.05,95%CI为[0.89,1.23]。阴道毛滴虫阳性与HPV感染相关性分析,合并OR=1.90,95%CI为[1.22,2.96],TV阳性有利于HPV的感染(P<0.05);UU阳性与HPV感染相关,是UU阴性患者的2.03倍,95%CI为[1.02,4.02];CT阳性患者易发生HPV感染OR=4.00,95%CI为[1.86,8.60],P=0.0004;PH>4.5与HPV感染显着相关,结果OR=3.80,95%CI为[3.14,4.59],P<0.00001。HPV持续感染与BV相关性结果分析OR=1.91,95%CI为[1.60,2.28],P<0.0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持续感染与H2O2缺乏的相关性结果分析OR=2.37,95%CI为[1.01,5.56],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持续感染与白细胞脂酶阳性的相关性结果分析OR=1.45,95%CI为[0.56,3.75],P=0.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BV感染及乳酸杆菌缺乏将导致HPV持续感染,而与宫颈局部炎症无明显相关。HPV持续感染与宫颈局部CD4+T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分析MD=-6.57,95%CI为[8.72,4.42],P<0.0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持续感染与宫颈局部CD8+T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分析MD=1.55,95%CI为[-1.79,4.89],P=0.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持续感染与宫颈局部CD4+T/CD8+T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分析MD=-0.39,95%CI为[-0.48,-0.30],P<0.0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PV持续感染的患者子宫颈局部免疫力降低会积极促进HPV持续感染,降低HPV清除可能。对上述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可靠。结论:1、维持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感染性阴道病的早期干预可能增强机体局部的免疫清除作用,可能对清除HPV的感染、预防宫颈病变有积极的作用。2、BV与HPV感染相关,不仅增加HPV的感染,而且对于HPV持续性感染有促进作用。3、乳酸杆菌缺失,阴道PH值异常将增加HPV感染和持续感染的风险。阴道乳酸杆菌的应用、适宜PH阴道冲洗液的应用可能对清除HPV感染有重要作用。4、TV、UU、CT与HPV感染相关性较强,VVC与HPV感染相关性不大。5、宫颈局部CD4+T、CD8+T细胞对于预防和清除HPV感染至关重要,宫颈局部免疫力低下将降低HPV清除率,导致HPV持续感染的发生。
陶利恩[7](2020)在《412例住院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皮肤科病房412例银屑病患者住院前后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探讨入院前异常指标的与不同类型银屑病之间的关系,分析脓疱型银屑病区别于其他类型银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从而为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线索。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从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412例银屑病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初发年龄、银屑病类型、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入院前用药史和住院期间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运用分析软件为SPSS 23.0,用Graph Pad Prism 8.0进行作图,当P值<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回顾性分析一共纳入412例患者,银屑病患者男女比例为3.16:1,年龄53.2±16.56岁,住院时间中位数12(8,16)天,住院时间最少2天,最多57天,BMI值中位数23.53(21.30,26.16)kg/m2。2、经过住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其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RP、NLR、PLR有明显降低的趋势,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3、住院期间患者改善增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复方甘草酸苷。4、在入院前异常增高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患者中,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出现比例相对最高,其次为红皮病型银屑病。5、在CRP异常增高的银屑病患者中,含有所有患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的银屑病患者。6、WBC计数、CRP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脓疱型银屑病区别于其他类型银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7、住院前肝功能异常患者口服药的使用较多。结论:1.与其他类型银屑病相比,脓疱型银屑病可能与感染炎症相关指标关系更大;2、对于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RP升高的银屑病患者,出现这些指标的下降时可说明治疗有一定效果。3.WBC计数、CRP、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作为一个脓疱型银屑病区别于其他类型银屑病的病情判断参考指标。4.入院前银屑病患者肝功能异常可能是不规范使用药物导致。
鲁春花[8](2020)在《三氧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幽门螺杆菌在人的胃中定植。通过胃-口、口-口、粪口途径在人群之间传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水源、卫生条件和食物。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慢性胃炎,并有演变为消化性溃疡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肿瘤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持续的幽门螺杆菌定植和相关的慢性炎症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目前临床上治疗幽门螺杆菌,根据以往的临床实践多使用联合用药治疗,如三联或四联疗法。但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三氧即臭氧,是氧的一种同素异源形式。作为一种含有大量过剩能量的分子,三氧表现出杀菌、杀病毒和杀菌剂的作用,但由于其氧化特性,使用时必须谨慎。通过精确地控制浓度和气体体积,我们将三氧气体封入到甘油三酯中来抑制其反应活性。在甘油三酯中,气态三氧与不饱和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治疗活性的三氧化衍生物,即三氧油。研究显示三氧油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以及杀灭细菌、微生物、真菌、免疫诱导、促进肉芽颗粒形成等作用,对皮肤湿疹、多种皮肤感染、创口愈合有良好疗效,且极少副作用。使用三氧杀火幽门螺杆菌没有抗生素的耐药性和便秘、腹胀等副作用。此外幽门螺杆菌还是微需氧菌,生长环境中的氧气浓度直接影响到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气体要严格的按照比例配比:N2的浓度是85%、CO2的浓度是10%、O2的浓度是5%。三氧进入胃体中,部分三氧能迅速分解为氧气。局部高浓度的氧气含量改变了幽门螺杆菌生长的微需氧环境,也有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由此我们开展了“三氧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病例研究进一步探讨三氧油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提供新思路。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梳理目前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的认识和进展,以及三氧疗法的历史、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和进展以及三氧油含量的理化检测方法2.通过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参考3.运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探索三氧油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有效病例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北京中医药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体检中心三十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自填式和询问式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生活事件调查、相关疾病史、饮食习惯、中医四诊资料等五个方面。同时进行探索性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三氧油治疗,使用三氧油口服,每日两至三次,每次口服三氧油量不低于5ml,不超过10ml,连续服用十天至十五天,共获得20份有效病例,并根据《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对显效病例做中医证候分类。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接受调查和检测的30名受试者中有15人(50%)的家庭成员存在Hp感染史,只有4人(13.33%)没听说过幽门螺杆菌。28人(93.3%)否认有饮酒行为。24人(80%)否认有吸烟行为。21人(70%)近一年没有使用过抗生素,全部受试者认为自己有饭前便后洗手以及生吃果蔬清洗干净的习惯。2.11人(36.67%)确诊了消化系统相关疾病。20人报告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包括胃脘痛、脘腹胀满、恶心、嗳气、烧心、反酸、腹泻、便秘等症状。3.30名受试者中,21人(70%)喜烫饮食;20人(66.67%)喜食烟熏;21人(70%)喜食油炸;20人(66.67%)喜食含糖饮料;23人(76.67%)每周摄入的乳酸菌饮品大于等于1次;20人(66.67%)经常外出就餐;只有4人(13.33%)否认有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经常互吃的行为。全部受试者有喜食蔬菜水果的习惯。4.30名受试者中寒热错杂型证候最多,共14人,5人因症状不典型无法做证候分型,3人无任何不适症状,其中寒热错杂型占总人数的47%,脾虚气滞型共4人,占总人数的13%,寒热错杂和脾虚气滞型共占总人数的60%。5.对20受试者服用三氧油前后DOB值测定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对服用三氧油前后DOB值进行统计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名受试者中共有3名患者转阴,16名受试者感染减轻,一名受试者无效,转阴率为15%,无效率为5%,减轻率为80%。其中寒热错杂型中医证候共10人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结论:1.家庭成员存在Hp感染史的受试者,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危人群。2.经常食用烫食、烟熏、油炸、含糖饮料和乳酸菌饮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3.经常外出就餐并且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经常有互吃的行为增加感染的风险。4.大多数感染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相关症状。5.吸烟、饮酒和感染可能呈负相关。6.三氧油有一定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且显效病例中寒热错杂型患者居多,为明确临床疗效和有效的中医证候分型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索,尤其是增大受试者的样本量。
马利芳[9](2020)在《426例炎症性肠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内镜结果,诊治方法及随访和预后等情况,为全国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地域资料,并对内蒙古地区炎症性肠病的诊治策略给予指导。方法通过我院医渡云医学数据智能平台检索2008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10年间,主要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首次确诊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性研究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研究中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录入并进行数据统计。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8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10年间共有IBD初诊患者426例于我院住院治疗,其中UC 352例,CD 74例。UC患者平均年龄(50.23±15.18)岁,CD患者平均年龄(49.57±18.09)岁,两者发病年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8,P=0.743)。UC及CD患者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35:1(202/150)及1.47:1(4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743)。UC中有37.22%(131/352)的患者既往有不同类型疾病史,CD中有28.38%(21/74)的患者既往有不同类型疾病史,两者既往有疾病史的比例无差异(χ2=2.081,P=0.149)。UC患者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占22.44%(79/352),CD患者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占33.78%(25/74),两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所占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P=0.039),CD患者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比例高于UC患者。10年间患者住院科室位居前三者UC依次为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和蒙医科,CD依次为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及肝胆胰脾外科。虽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D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我院2008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10年间UC及CD的年住院人次及占全院年住院总人次比例并未逐年增加(χ2=1.02,P>0.05),这可能与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临床确诊率低下有关。IBD全身表现以发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为主,消化道表现多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粘液便、脓血便或黏液脓血便,腹胀,食欲不振,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等,肛周病变可见痔疮,肛裂,及肛周脓肿,肠外表现主要累及口腔,皮肤,眼和外周关节。IBD治疗方案中以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微生物制剂及抗生素使用最多,免疫抑制剂使用较少,而生物制剂在本研究中未曾用到,可能与重度活动期患者少,生物治剂使用率低及医师对药物的认识有限等因素有关。研究期间,UC患者的复发率为18.75%(66/352),CD患者的复发率为12.16%(9/74),UC及CD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9,P=0.176)。UC患者发生并发症者占6.53%(23/352),CD患者发生并发症者占18.92%(14/74),两者并发症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5,P=0.001),CD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高于UC患者。结论由于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该病病程长,病情反复,治愈困难,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医师要严格掌握炎症性肠病的诊断要点,提高确诊率,尽早发现及治疗该病,从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帕克尼尕尔·克然木[10](2020)在《外科病房术后感染创面菌群紊乱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外科病房环境、感染创面和正常皮肤三者之间细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判断外科病房环境是否对创面感染具有一定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外科病房创面感染患者的感染创面、其周围5cm或对称部位正常皮肤及患者所住病房空调处的皮肤微生态标本,对其进行16S测序。结果:通过多样性分析,发现正常皮肤和病房环境群落构成类似,感染创面和其余两组群落构成差异较大,而三组微生物在丰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差异性分析,发现本实验分组合理,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通过对门、属之间物种构成进行比较,发现在门水平,三组间优势细菌丰度排列基本类似,仅放线菌门具有差异性,且感染创面和正常皮肤之间放线菌门的差异性(P<0.001)比感染创面和病房环境更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属水平,优势细菌属中感染创面和病房环境葡萄球菌属和鞘氨醇单胞菌属丰度最高,且排列顺序一样,而正常皮肤和其余两组相差较大。结论:正常皮肤和外科病房环境细菌群落构成类似,感染创面和正常皮肤、外科病房环境的群落构成差异较大,但这些差异只存在于一些数量较少,甚至稀有的物种之间,例如多型类杆菌属和酸体属等;感染创面优势菌属的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受病房环境的影响,即病房环境与创面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二、医院环境感染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环境感染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LODDS的新型预测模型预测胃癌根治术预后并前瞻性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二、结果 |
2.1 临床特征 |
2.2 个体化预测模型的建立 |
2.3 预测模型前瞻性验证 |
2.4 临床实用价值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2)儿童支气管哮喘100例危险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 |
1 家族遗传因素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
1.1 家族哮喘史 |
1.2 家族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 |
2 个人因素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
2.1 呼吸道感染 |
2.2 特应性体质 |
2.3 抗生素使用 |
2.4 性别 |
2.5 年龄 |
2.6 肥胖 |
2.7 饮食因素 |
3 环境及家庭因素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
3.1 烟草暴露 |
3.2 家中饲养宠物 |
3.3 居住环境 |
3.4 大气污染 |
4 孕期及哺乳期因素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
4.1 早产 |
4.2 分娩方式 |
4.3 喂养方式 |
5 其他 |
6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组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4 对照组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5 问卷调查 |
1.6 调查质量控制方法 |
1.7 资料分析处理方法 |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 单因素分析 |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
2 儿童哮喘的保护因素分析 |
3 防治儿童哮喘的中医理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表1 儿童支气管哮喘危险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140例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不足 |
附录 |
综述 Th17/调节性T细胞与DM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ICU环境感染预防及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第1阶段:证据获取 |
1.2.1. 1 确定问题 |
1.2.1. 2 检索证据 |
1.2.1. 3 制订指标 |
1.2.2 第2阶段:现状审查 |
1.2.2. 1 构建团队 |
1.2.2. 2 资料收集 |
1.2.3 第3阶段:证据引入 |
1.2.3. 1 增加ICU护士相关知识培训 |
1.2.3. 2 完善相关流程及循证实践项目所需材料及设备 |
1.2.3. 3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床位管理 |
1.2.4 第4阶段:效果评价 |
1.2.4. 1 综合ICU护士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行为的依从性 |
1.2.4. 2 综合ICU护士环境清洁与消毒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综合ICU护士环境清洁与消毒依从性显着提升 |
2.2 综合ICU护士环境感染预防及管理相关知识水平显着提高 |
3 讨论 |
3.1 ICU环境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
3.2 循证实践方案的实施可提升ICU护士环境清洁与消毒行为的依从性 |
3.3 循证实践方案的实施可提高ICU护士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相关知识水平 |
4 小结 |
(5)内蒙古东部地区多中心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第一部分 内蒙古东部地区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基本信息及药敏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RE分类和临床分布 |
2.2 CRE体外药物敏感性 |
3 结果讨论 |
第二部分 内蒙古东部地区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危险因素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
3 结果讨论 |
第三部分 内蒙古东部地区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arba NP试验结果 |
2.2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结果 |
2.3 qPCR及测序结果 |
3 结果讨论 |
第四部分 MALDI-TOF MS在医院感染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肺炎克雷伯菌型别 |
2.2 阴沟肠杆菌型别 |
2.3 大肠埃希菌型别 |
3 结果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碳青霉稀耐药肠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综述 |
1.1 阴道微生态特点及功能 |
1.2 各类微生物制病特点的研究进展 |
1.2.1 细菌性阴道炎致病机制 |
1.2.2 念珠菌及滴虫的致病机制 |
1.2.3 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制病机制 |
1.3 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的关系 |
1.3.1 阴道微生物异常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
1.3.2 阴道PH与 HPV感染的相关性 |
1.3.3 宫颈局部免疫与HPV感染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评价指标 |
2.4 文献的筛查与资料的提取 |
2.5 文献的质量评价 |
2.6 META分析 |
2.6.1 异质性检验 |
2.6.2 合并统计量 |
2.6.3 偏倚估计 |
2.6.4 敏感性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文献基本信息 |
3.3 文献质量评估 |
3.4 各项评价指标统计学分析 |
3.4.1 BV与 HPV感染相关性分析 |
3.4.2 TV与 HPV感染相关性分析 |
3.4.3 VVC与 HPV感染相关性分析 |
3.4.4 CT与 HPV感染相关性分析 |
3.4.5 UU与 HPV感染相关性分析 |
3.4.6 阴道PH值与HPV感染相关性分析 |
3.4.7 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的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
4.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3 作者期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412例住院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患者资料收集 |
2.2 相关数据资料说明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病史以及住院时间 |
3.3 家族史 |
3.4 合并症 |
3.5 治疗方法 |
3.6 疾病类型 |
3.7 入院前炎症指标异常情况 |
3.8 住院前后肝功能指标异常 |
3.9 住院前银屑病患者肿瘤相关指标异常情况 |
3.10 住院治疗前后炎症相关指标变化 |
3.11 脓疱病与非脓疱病银屑病的比较 |
4 讨论 |
5 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生物群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三氧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部分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三十例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
1.前期准备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课题局限性探讨 |
第二部分 运用自身对照研究探讨三氧油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 |
1.前期准备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课题局限性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9)426例炎症性肠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炎症性肠病(IBD)病因概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外科病房术后感染创面菌群紊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患者来源 |
2. 内容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统计测序数据 |
3. 可操作的物种分类单元聚类分析 |
3.1 VENN图和花瓣图 |
3.2 核心微生物 |
3.3 等级-丰度曲线 |
3.4 物种累积曲线 |
4. 物种分类学分析 |
5. 多样性分析 |
5.1 Alpha多样性分析 |
5.2 Beta多样性分析 |
6. 差异性分析 |
6.1 组间群落物种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
6.2 Alpha 多样性分析的差异性分析 |
6.3 Beta 多样性分析的差异性分析 |
6.4 LEfSe(LDA EffectSize)组间群落差异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皮肤微生态影响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医院环境感染危险因素的检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LODDS的新型预测模型预测胃癌根治术预后并前瞻性验证[D]. 郑寒. 延安大学, 2021(11)
- [2]儿童支气管哮喘100例危险因素调查[D]. 高法.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140例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D]. 孙瑞希.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ICU环境感染预防及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J]. 李阳洋,邵小平,蒋卓娟,俞荷花,张冬梅.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05)
- [5]内蒙古东部地区多中心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D]. 王跃颖.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6]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D]. 韩春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7]412例住院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 陶利恩. 浙江大学, 2020(02)
- [8]三氧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 鲁春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426例炎症性肠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D]. 马利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外科病房术后感染创面菌群紊乱研究[D]. 帕克尼尕尔·克然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