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源正负限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健[1](2021)在《开关变换器的数字控制及提高信噪比研究》文中认为开关变换器是工作在高频状态下的功率转换装置,因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有模拟和数字控制方式,相对于模拟控制方式,数字控制以其优越的管理和监控性能,可以提升系统的灵活性。但是数字控制需要外围辅助电路的配合,辅助电路中的噪声干扰是数字控制不可忽略的问题,它会极大影响数字控制的精度。本文开关变换器的数字控制及提高信噪比研究以图腾柱无桥PFC为载体,对数字控制和信号调理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有桥PFC和四种无桥PFC的共模干扰,元器件数量比较和详细分析后,选择优势明显的双向型图腾柱无桥PFC拓扑进行研究,分析了该拓扑工作时的模态,为该拓扑的数字控制做铺垫。双向型图腾柱无桥PFC拓扑常用CCM,CRM,DCM三种控制方式,且在电流临界模式下动态性能好,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谷底开关,降低开关损耗,但该控制策略下解决电感电流过零点的问题,分析了三种常见电流过零检测方式,选用了一种电流过零信号检测获取电路,该信号同时作为数字控制PWM调制波的起始触发信号,控制高频管的开启时序。通过分析临界导通模式的图腾柱无桥PFC电路模态,引入平均电流注入法建立了CRM模式下的小信号模型,使用MATLAB/Sisotool工具箱对电压环补偿器进行设计,保证系统稳定性。根据DSP28035的数字控制特点,设计了对外围辅助电路,并实现了对高频管的变频控制,采样频率、采样点和控制时序的选取。针对数字控制外围辅助电路的噪声,先局部计算电流采样电路的直流误差和交流噪声值,用Pspice软件仿真验证了噪声计算的正确性,并设计了补偿电路抑制噪声,达到了较好的噪声抑制效果;然后采用拟合系统误差曲线的方法,通过软件对误差整体校正;最后分析数字芯片的处理误差并给出减少误差的参考方法,实现开关变换器控制信号的信噪比提高。最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研制了一台300W的图腾柱无桥PFC样机,通过对样机输入输出特性、关键工作状态、系统效率点进行测试,得到的波形和实验数据均在理论设计范围内,证明了理论设计的正确性。
何帅[2](2021)在《多节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模拟前端IC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高,决定着电动汽车蓄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电池管理芯片近年来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蓄电池电量的精准监测和均衡控制电路作为电池管理芯片的核心,电量监测的精度更是决定电池管理芯片整体性能,因此,对于电池管理芯片中电压监测和均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电池管理芯片需求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本课题主要对多节串联锂电池组的高精度电压采集和电池均衡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多节串联电池组电压叠加的特点,采用电压差转换电路和与之匹配的负反馈技术及动态电源轨钳位技术,设计了适用于7节串联电池组的电压采集电路,有效的提高了电压采集精度和减小了芯片面积;(2)针对电压采集电路的后级模拟缓冲输出的高摆幅需求,设计了一种采用实时共模电压监测和高精度补偿技术的轨对轨运算放大器,实现了采集电压的大动态范围输出且提高了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输入级跨导的一致性;(3)设计了适用于7节串联电池管理芯片的均衡控制电路和IIC接口电路。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研究,解决了多节串联锂电池管理芯片电压采集精度低,芯片面积大等关键问题,为工业界的电池管理芯片量产提供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采用CSMC 0.18μm BCD工艺完成了电路原理图及整体版图的设计,芯片面积为2.4×1.2mm2,在温度范围-40℃~85℃,工艺角SS、FF、TT下,对芯片进行了后仿真验证分析,芯片功耗典型值为43.19μA,瞬态响应时间典型值为28μs;PVT后仿真结果表明:电池采集电压误差小于2.286mV,电池均衡放电电流范围在13.6mA~27.5mA之间,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输入级跨导变化率小于0.09%。本文设计的锂电池保护系统所有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目标的要求,不仅实现了电压的高精度监测和电池电量均衡控制,而且具有良好的系统瞬态响应。
熊美俊[3](2021)在《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宏动磁路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性能精密驱动装置在微电子、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发兼具大行程、高精度特性的精密驱动装置对于提升我国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制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设计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宏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宏动结构的磁路及磁场特性;其次,建立了宏动音圈电机的多场耦合模型,并规划了其定位运动控制策略;然后,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控制系统搭建及程序调试;最后,搭建了宏动音圈电机的驱动电源和定位测试实验系统平台,并测试了输出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宏动音圈电机的结构设计方案,分析了宏动音圈电机轴、径向截面的磁通分布和内部的磁场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宏动音圈电机气隙处的磁通在整体上分布均匀,其输入电流和输出力呈线性关系。(2)建立了宏动音圈电机的磁-机-电多场耦合模型,分析了机电和电气时间常数对电机控制模型的影响;在建立电流源、电流PI控制器、前馈补偿器和PID控制器等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宏动音圈电机整体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采用T型速度曲线位移控制算法,规划了宏动音圈电机大行程定位的前馈-反馈闭环控制策略。(3)设计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DSP和FPGA的供电、通讯和下载电路、数模及模数转换电路、双向程控电流源的主电路、电流模式切换和采样电路;开发了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DSP和FPGA控制的主程序、串口通讯及解析程序、FPGA的数模及模数转换程序、T型速度曲线的位移规划程序、前馈补偿PID程序和电流补偿PI程序。(4)测试了双向程控电流源的电流输出性能,实验结果为:在仅正电流和正、负电流连续输出两种模式下分别输出0~5 A和-5A~5 A,其电流输出非线性度分别达到了 0.0032和0.0050,平均电流输出精度分别低于0.45%和0.55%;测试了宏动音圈电机的运动定位性能,实验结果为:该宏动音圈电机的最大定位行程为48 mm,定位误差小于2.5μm,实际位移曲线与设定位移曲线跟随度较高。图[108]表[4]参[73]。
董力纲[4](2021)在《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变测量系统是一种可以测量物体变形大小的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强度测试、弹箭结构健康监测、车辆结构强度试验、船舶结构健康评估、钢轨健康状态监测等领域。由于被测物体通常对应变十分敏感,超过规定的形变时,会造成重大的事故,所以提高应变测量精度是本论文的关键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测量系统开展分析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为应变测量领域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惠斯通电桥的相关公式,针对应变测量系统的各项参数和性能,提出了基于模拟开关的大电阻自标定方案,通过高精度DAC控制仪表运放参考电压的方法,设计了自平衡方案;采用DAC产生高精度电压模拟源的思路,设计了系统自校准方案。此外,根据应变测量的实际要求,提出了桥路匹配、信号处理、桥路激励等方案,研究了影响测量精度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2)对应变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使用仿真软件TinaTI和PSpice对自标定、自平衡、自校准、信号处理、桥路激励等电路进行建模,然后进行了交直流传输特性的仿真分析,最后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了参数计算和推导。利用仿真和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验证了电路的可行性。(3)搭建了应变测量系统的测试平台,制定了测试方案。首先对应变测量系统的传输线路补偿能力、自标定、自平衡、自校准等功能进行了测试,然后针对应变测量精度和电压测量精度进行了详细的测定,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达到了预期指标,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谭茂[5](2021)在《基于相关原理的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用于测量汽车、导弹、航天器等模型所受的空气动力和力矩的风洞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随着风洞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对风洞天平信号检测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风洞天平信号微弱、检测系统受干扰噪声影响大,使天平弱信号湮没在噪声中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检测原理的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系统设计。本文的主要内容或创新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天平信号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对天平信号检测中噪声来源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目前的天平信号检测系统,论述了相关检测方法从理论上能有效抑制噪声干扰。(2)通过对相关检测方法进行原理性的论述,给出了基于相关检测的正交锁相放大器设计,其中心频率设计为10k Hz。通过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搭建硬件电路进行测试,发现检测结果误差最大为1.3%,检测结果稳定时间为0.4s,说明正交锁相放大器能准确的、快速的检测出被噪声湮没的待测信号,由此,基于正交锁相放大器的天平弱信号检测系统抗干扰能力很强,能有效放大天平弱信号而抑制噪声。(3)设计了一种用于多通道锁相放大系统的增益范围为-11~31d B、增益步长为0.05d B的低噪声、高线性度的正交参考信号源和驱动源,采用数字闭环反馈控制。通过实际硬件测试,正交参考信号源能够输出幅值为1V,频率为10k Hz,相位相差90°的正交参考信号,增益误差小于0.1d B;输出电压波动范围为1.00±0.02V,幅值稳定性优于2%。结果表明,正交参考信号源和电桥驱动源低噪声、驱动能力强、输出信号稳定性高。(4)在各电桥输出差分电压范围为0.1m V~25m V、激励信号±2.5V/80m A/10k Hz并联供电、正交参考信号1V/10k Hz的条件下,对风洞天平电桥输出信号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发现,系统对天平信号检测的电压分辨率为100u V,最大误差为50u V,准确度优于2%,并且系统可通过直流分量幅值的正负来判断电阻应变片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系统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检测系统受干扰引起的信号跳变问题,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内外部噪声,准确地检测出天平弱信号,在实际测试中具有较大的抗干扰性能,达到了系统设计的主要性能指标。
夏爽[6](2020)在《基于SAR量化器的Σ-Δ调制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正稳步向更高的速率发展,对集成电路的精度和功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降低功耗、节省面积和提高精度为出发点,设计了一款基于SAR量化器的Σ-Δ(也称Sigma-Delta)调制器混合结构。该结构采用SAR量化器代替传统的Flash ADC型量化器实现量化处理。与传统结构相比,SAR量化器不需要多个比较器,不存在元器件失配问题,结构简单且能够降低整体功耗。本文研究了Sigma-Delta调制器的过采样技术和噪声整形技术,分析了单环、级联、前馈、反馈、一位和多位等调制器的结构特点,明确Sigma-Delta调制器在高精度音频领域的突出优势。总结了调制器性能与调制器的阶数、过采样率和量化器位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使用二阶积分器和五位量化器。在此基础上搭建Sigma-Delta调制器的行为级模型,验证调制器的性能。采用0.18μm CMOS工艺对提出的二阶五位量化Sigma-Delta调制器进行电路设计,主要包含量化器电路和积分器电路。量化器由电容阵列、SAR比较器以及逻辑电路构成。电容阵列采用复用结构,可以取消积分器第一级采样电容,简化电路结构。SAR比较器采用差分输入结构,共模电压较低且量化精度更高一些。积分器由跨导运放和开关电容构成,整体采用前馈结构,可以避免积分器中的运算放大器出现失真。同时第一级积分器不需要采样电容,进一步节省芯片面积。使用Cadence Spectre软件对调制器各个子模块及整体模块验证,主要包括量化器模块、积分器模块、整体调制器模块以及整体时钟模块。结果表明Sigma-Delta调制器在电源电压为1.8V、采样频率为3.2MHz和过采样率为128的条件下,信噪比为98.5d B,有效位数为16.07bits。对调制器中比较器、放大器、共模反馈、基准电压源和整体版图进行设计实验,总体布局的有效面积为0.56mm2。
刘跃文[7](2020)在《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维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作用是在站用交流电源失去后,能够持续、稳定、可靠的为保护及合闸机构提供工作电源,确保能够将故障回路从电网系统中脱离出来,避免变电站全站停电事故的发生。然而,由于维护手段落后、工作人员承载力不足、缺乏更加完善的监控维护手段,导致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近年来由于直流电源系统工作异常,造成的变电站停电事故时有发生。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中,依然采用“人工、设备、经验”的传统运维方式,存在设备信息采集不足、状态评价困难、故障预警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直流系统设备本身的属性和现阶段的维护模式出发,研究新的监控管理平台。本文提出直流电源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现场验证。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分析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现状:(2)阐述蓄电池组运维与直流系统绝缘监测原理及方法研究;(3)完成直流电源运维管理系统硬件及软件方案设计。以STM32F407ZGT6为控制芯片,完成串联电池组单体电池内阻、电流、电压与温度检测、无线通讯、母线电压检测、馈线电流检测以及电源等硬件电路的设计。其中为保证系统可靠性与扩展性,设计使用IS0124隔离运算放大器电路、霍尔电流传感器完成蓄电池、母线电压与蓄电池、馈线电流信号的隔离采样;设计使用MLX90615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完成电池组温度的检测;设计CD4051切换电路完成多个单体电池的电压数据采集;设计通过无线通讯完成检测装置与液晶显示屏的信息交互。在Keil开发环境下完成系统软件的开发,以μcosⅡ为操作系统,完成各模块程序的设计。实现对电池组电压、电流、内阻以及温度的检测。通过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数据的全面监测,可以对直流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有效监控,并可通过全面综合分析,建立直流电源系统状态评估模型,对直流电源的运行状态进行正确评价,为变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李国宏[8](2020)在《无片外电容型LDO的研究及频率补偿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集成电路芯片中,电源管理模块作为其他功能模块的供电电源,担负着对电能变换、分配、检测和稳定的职能。电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Low dropout linear regulator)、开关电源(DC-DC)、电荷泵(Charge pump)、及驱动芯片(Driver)等。在这些主要种类中,LDO以低噪声、微功耗、高电源纹波抑制比、较好的线性调整率和快速的负载瞬态响应、以及易于设计与芯片内的其它模块集成等优点,主要集成在模拟和射频芯片中作为内部各模块的供电电源。LDO设计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输出功率管低压差、输出大电流的带载能力、空载时低静态电流、高电源噪声抑制能力、以及负载瞬态响应快速且输出电压过冲小等指标。由于LDO环路中存在多个极点,并且极点分布随负载大小而变化,故设计中LDO的环路稳定性是最主要的方面。LDO环路的极点随负载变化,要保证环路的稳定,通常要频率补偿设计,使得输出端对应的极点为环路的主极点。传统的LDO设计中,为了稳定环路而输出端外接较大的负载电容,从而减小输出端主极点频率,于是拉开了与次极点的距离来增加相位裕度而稳定环路。但这样做不仅牺牲了带宽,而且片外大负载电容使芯片难以集成。另一种补偿思路是,通过片外负载电容自身的等效串联电阻产生合适的左半平面零点,然后与次极点相抵消,从而消去次极点以稳定环路。然而,等效串联电阻的值很难做到精确,来产生恰好能与次极点相消的零点,况且次极点也会跟随负载变化。因此,传统结构的片外电容补偿型LDO很难做到高性能而且也不易于芯片内集成。鉴于片外电容补偿型LDO的以上问题,无片外电容已成为LDO设计的基本要求。本论文对片外电容补偿型基本结构的LDO的零极点分布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提高环路稳定性的频率补偿方法,提出适合片上应用的无电容型LDO方案。在基础理论分析之上,设计了采用缓冲器衰减阻抗的极点追踪动态频率补偿技术的LDO电路。电路采用了SOI 65纳米工艺设计,输入电压可以在2V~3V的范围内变化,以获得LDO输出1.8V的稳定电压。通过动态补偿,LDO环路的次极点会跟随负载的变化,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环路稳定性、改善了瞬态响应特性,而且使LDO具有0.1m A~50m A宽范围的带载能力。论文简要分析了一些典型的频率补偿方法,给出了所设计的LDO电路和仿真结果以及流片版图。
梁志明[9](2020)在《用于植入式脑电记录的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模拟前端芯片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信息科学、微电子学、神经生理学以及医疗电子技术等诸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医疗监测为目的生物电信号记录技术的研究已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癫痫等脑神经疾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颅内电极脑电记录对癫痫病灶的精确定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颅内脑电信号无创口长时间脑电记录,提高病灶定位的精确度,可以大大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和降低手术治疗对脑组织的损伤,对现有的临床工作有非常大的意义。因此,植入式多通道脑电记录系统的研制在癫痫诊疗应用中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脑电信号幅度小、源阻抗高,实现高频神经放电脉冲的捕捉,对脑电信号记录模拟前端芯片的低噪声以及高输入阻抗范围的宽带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通过记录电极所引入的直流失调、工频等干扰会严重影响脑电信号的记录质量,对模拟前端芯片的信号调理能力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从医疗诊断应用出发介绍了脑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及其电特性,分析了脑电信号的电极传感模型以及影响脑电信号完整性的干扰因素,重点研究脑电信号调理模拟前端芯片低噪声、低功耗、高输入阻抗以及抗干扰技术,实现脑电信号记录模拟前端芯片整体性能的有效提高。为了深入了解电路中各功能模块以及元件参数和模拟前端斩波放大器各性能指标的关系,指导芯片设计过程的参数选择范围及调整方向,基于谐波传递矩阵(HTM)分析方法,分析两级闭环斩波放大器的系统传递特性,得到两级闭环斩波放大器的频率补偿方法,并在两级闭环斩波放大器参数设计的经验基础上,定量分析补偿特性。提出了一种全集成的新型低噪声、低功耗、高输入阻抗的前端电路架构,由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斩波仪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以及通道选择开关等组成。其中,为了满足高输入阻抗范围宽带化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三OTA两级闭环斩波仪表放大器结构,使前端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原始输入阻抗,在此基础上引入负阻抗补偿阻抗提升电路,使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具有高输入阻抗宽带化的效果;针对脑电记录过程中共模干扰抑制的高性能要求,设计了共模反馈(CMFB)环路,使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CMRR)以及输入共模摆幅容忍度;为抑制记录电极极化所产生的直流失调,设计了直流伺服环路(DSL),在直流伺服环路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4阶段开关电容积分器,使用小容量片上电容实现了较大的积分时间常数,从而使斩波仪表放大器的高通截止频率延伸到了1Hz以下,并在积分OTA上采用全差分斩波放大结构抑制环路闪烁噪声;在闭环斩波结构的线性放大级中引入了微分型反馈环路,同时实现斩波仪表放大器的频率补偿以及纹波抑制。基于0.18μm CMOS工艺,针对设计的模拟前端芯片进行了两次流片验证。第一次芯片结构是三OTA两级闭环斩波仪表放大器的24通道模拟前端;第二次流片在第一次流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模拟前端芯片的输入阻抗,引入了负阻抗补偿阻抗提升技术。芯片测试结果显示,未引入负阻抗补偿前斩波放大器本身具有280MΩ的较高输入阻抗,引入补偿后提升到了5.7GΩ,并且在100Hz频率处仍然可以达到4.6GΩ,1GΩ输入阻抗的信号带宽为300Hz,达到或超过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该放大器结构具有较好的共模及电源抑制特性,在50Hz交流工频处CMRR为98d B,PSRR为83d B。最大输入共模电压容忍度≥320m Vpp,最大输入直流失调容忍范围大于±150m V。模拟前端的-3d B带宽为0.6Hz-5.4k Hz,增益从39.8-52.9d B可编程,中频带等效输入噪声谱密度为125n V/rt Hz,在0.5Hz-1k Hz积分带宽内的等效输入噪声为4.1μVrms。所实现的脑电信号记录模拟前端的单通道功耗为1.8μW,所得到的噪声效率因子为5.3,电路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可编程放大器增益的配置,可以满足不同电极以及植入部位的应用需求。为了验证所设计芯片在生物电信号记录方面的性能,在没有使用右腿驱动电路的情况下,基于三电极导联法进行了心电放大测试,通过示波器,在带限设置下测量所设计前端芯片的输出波形,得到较为清晰的心跳脉冲节律。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设计模拟前端电路在输入阻抗以及共模抑制特性方面的良好性能,为后期植入动物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段宁[10](2020)在《高增益低失调轨对轨运算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运算放大器作为模拟电路及数模混合电路的基本建构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对于其他电路系统有着积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工艺尺寸不断缩小,电子产品的电源电压不断降低,行业态势对运算放大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轨对轨运算放大器具有较宽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能够有效提高电源电压利用率。高增益低失调特性可满足精密机械、医疗仪器等高精度设备的应用要求。因此,高增益低失调轨对轨运算放大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通过分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输出范围,选用交替导通的互补差分对作为输入级,选用Class AB类放大器作为输出级,来实现轨对轨输入输出。通过研究运算放大器高增益特性的实现方法,采用了一种三级高增益通道与二级高速通道并联的双通道结构,使得运算放大器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同时实现高增益与高带宽。在研究经典中间求和级电路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内嵌电平位移电路的折叠式共源共栅求和电路方案,可在实现电流求和功能的同时提供给输出级差分驱动电压。为了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及电子负载的安全性,引入直流负反馈环路并设计输出级过流保护电路,在稳定输出级驱动电压的同时精确控制输出级静态电流。通过分析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特性,推导得出总失调电压的表达式,从版图设计及电路设计两个环节研究其抑制方法,最终采用数字熔丝修调方法,完成对失调电压的抑制。基于韩国东部0.18μm BCD仿真文件,在Cadence Spectre仿真平台完成整体体电路的设计与功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可.基本本实脱轨对轨,小信号低频增益可达137.5dB,滞宽约为6MHz,电源抑制比达137dB,共模抑制比可达128.1dB,转换速率大于4.5V/μs,修调后的输入失调电压低于30μV,各项指标均符合预期设计目标。基于Virtuoso 工具成成电路版图的绘制与整体布局布线,并最终通过LVS及DRC验证。
二、电源正负限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源正负限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开关变换器的数字控制及提高信噪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开关变换器的研究背景 |
1.1.2 数字控制的研究意义 |
1.2 数字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案 |
2.1 AC/DC开关变换器 |
2.1.1 基本拓扑结构 |
2.1.2 四种单相无桥PFC变换器对比 |
2.2 图腾柱无桥PFC电路特性分析 |
2.2.1 拓扑结构及模态分析 |
2.2.2 电路暂态分析 |
2.3 图腾柱无桥PFC控制策略对比 |
2.3.1 连续导通模式 |
2.3.2 临界导通模式 |
2.3.3 断续导通模式 |
2.4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电路分析 |
2.4.1 常用电流过零检测电路 |
2.4.2 桥臂串联电流检测电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设计及采样电路优化 |
3.1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3.2 功率元器件设计 |
3.2.1 升压电感设计 |
3.2.2 输出电容设计 |
3.2.3 开关器件选择 |
3.3 辅助电路设计 |
3.3.1 隔离供电电路设计 |
3.3.2 隔离驱动电路设计 |
3.3.3 正负半周极性判断电路设计 |
3.4 电流采样电路优化 |
3.4.1 ADC驱动电路RC的选择 |
3.4.2 运算放大器噪声理论 |
3.4.3 运算放大器噪声计算 |
3.4.4 调理电路噪声补偿 |
3.5 软件校正系统误差 |
3.5.1 电压采样及调理电路误差分析 |
3.5.2 基于曲线拟合减少系统误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控制设计及误差分析 |
4.1 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
4.1.1 小信号建模 |
4.1.2 小信号仿真验证 |
4.1.3 补偿器设计 |
4.2 .系统数字控制方案设计 |
4.2.1 控制芯片功能概述 |
4.2.2 整体控制策略设计 |
4.2.3 程序模块化配置 |
4.2.4 采样频率及采样点的选择 |
4.3 控制仿真验证 |
4.4 数字信号处理误差分析 |
4.4.1 ADC采样延时误差 |
4.4.2 ADC量化误差 |
4.4.3 PID运算误差 |
4.4.4 DPWM量化误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数据分析 |
5.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 |
5.2 实验平台介绍 |
5.3 波形测试 |
5.3.1 驱动波形测试 |
5.3.2 输入输出测试 |
5.3.3 电压纹波测试 |
5.3.4 电流过零点验证 |
5.3.5 谷底开通验证 |
5.4 样机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多节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模拟前端IC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电池管理系统概述 |
2.1 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高压采集和转换电路及性能参数 |
2.3 轨对轨运算放大器性能参数 |
2.4 电池均衡电路性能参数 |
2.5 IIC接口电路性能参数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与模块设计技术研究 |
3.1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
3.2 高压采集和转换技术研究 |
3.2.1 电压采集典型结构分析 |
3.2.2 高压选择电路设计与验证 |
3.2.3 高压采集和转换电路设计与验证 |
3.2.4 前仿真小结 |
3.3 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跨导恒定技术研究 |
3.3.1 恒跨导输入级设计 |
3.3.2 整体电路设计与验证 |
3.3.3 前仿真小结 |
3.4 电池均衡控制策略研究 |
3.4.1 均衡电路典型结构分析 |
3.4.2 电池均衡电路设计与验证 |
3.4.3 前仿真小结 |
3.5 通信接口IIC电路设计 |
3.5.1 IIC总线协议概述 |
3.5.2 IIC接口电路设计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版图设计与后仿真验证 |
4.1 整体版图设计 |
4.2 关键模块电路版图设计及验证 |
4.3 整体电路后仿真结果分析 |
4.3.1 电压采集精度仿真 |
4.3.2 电池均衡电流仿真 |
4.3.3 系统瞬态响应仿真 |
4.3.4 芯片瞬态功耗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宏动磁路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宏微复合驱动器研究现状 |
1.4 音圈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宏动音圈电机结构设计和磁路、磁场分析 |
2.1 引言 |
2.2 宏动音圈电机结构组成 |
2.3 宏动音圈电机结构设计 |
2.3.1 宏动音圈电机永磁体设计 |
2.3.2 宏动音圈电机线圈设计 |
2.3.3 宏动电机磁轭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
2.4 宏动音圈电机磁路分析 |
2.4.1 磁路原理 |
2.4.2 宏动电机轴向截面磁路分析 |
2.4.3 宏动电机径向截面磁路分析 |
2.5 宏动音圈电机磁场仿真分析 |
2.5.1 磁场数值分析理论 |
2.5.2 宏动音圈电机整体电磁场仿真 |
2.5.3 宏动音圈电机轴向截面电磁场仿真 |
2.5.4 宏动音圈电机径向截面电磁场仿真 |
2.5.5 宏动音圈电机线圈推力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3 宏动音圈电机磁-机-电模型建立和运动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宏动音圈电机磁-机-电学模型 |
3.2.1 宏动音圈电机磁-机模型 |
3.2.2 宏动音圈电机力-电模型 |
3.3 宏动音圈电机动态特征参数分析 |
3.4 宏动音圈电机闭环控制设计 |
3.4.1 控制系统组成 |
3.4.2 双向程控电流源控制模型 |
3.4.3 电流及位移闭环控制器模型 |
3.5 宏动音圈电机定位过程运动学规划 |
3.6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4.3 DSP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4.3.1 DSP功能介绍和型号选择 |
4.3.2 DSP供电电路及晶振电路原理图设计 |
4.3.3 JTAG下载调试电路原理图设计 |
4.3.4 串行通讯端口设计 |
4.4 双向程控电流源硬件电路设计 |
4.4.1 双向程控电流源整体方案设计 |
4.4.2 FPGA工作原理介绍 |
4.4.3 FPGA外围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 |
4.4.4 电压转电流功率增大运放调整电路设计 |
4.4.5 电流采样电路和电流模式切换电路设计 |
4.5 本章总结 |
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DSP与FPGA开发软件环境 |
5.3 总体系统主要程序组成 |
5.4 DSP程序设计 |
5.4.1 DSP主程序设计 |
5.4.2 串口接收与发送程序设计 |
5.4.3 T型速度曲线位移规划程序设计 |
5.4.4 前馈补偿PID位置控制程序设计 |
5.4.5 位移反馈程序设计 |
5.5 FPGA程序设计 |
5.5.1 FPGA主程序设计 |
5.5.2 FPGA功能模块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实验系统构建与实验结果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备组成 |
6.3 电流源输出电流性能实验 |
6.4 宏动音圈电机定位性能实验测试 |
6.4.1 有无前馈补偿位置闭环测试实验 |
6.4.2 宏动音圈电机大行程和不同加速时间定位性能测试实验 |
6.4.3 宏动音圈电机最大定位行程试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应变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 应变基本理论 |
2.2 电阻式应变片的相关介绍 |
2.2.1 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
2.2.2 应变片的结构与种类 |
2.2.3 应变片的选型 |
2.3 惠斯通电桥相关理论 |
2.3.1 惠斯通电桥测量原理 |
2.3.2 电阻应变花测量原理 |
2.4 应变测量精度影响分析 |
2.4.1 温度漂移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2 应变电桥平衡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3 应变电桥标定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4 应变电桥匹配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4.5 桥路激励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应变测量系统方案设计 |
3.1 应变测量系统总体硬件方案 |
3.2 应变测量系统硬件电路方案设计 |
3.2.1 桥路变换电路方案设计 |
3.2.2 信号放大电路方案设计 |
3.2.3 信号滤波电路方案设计 |
3.2.4 信号采集电路方案设计 |
3.2.5 电桥自平衡电路方案设计 |
3.2.6 系统自校准电路方案设计 |
3.2.7 系统温度补偿电路方案设计 |
3.2.8 电桥激励电路方案设计 |
3.2.9 系统电源电路方案设计 |
3.2.10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电气方案 |
3.3 应变测量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3.1 单片机程序方案设计 |
3.3.2 FPGA程序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应变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4.1 高精度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1.1 放大电路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1.2 放大电路仿真与分析 |
4.1.3 滤波电路器件选型 |
4.1.4 滤波电路仿真与分析 |
4.2 高精度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4.2.1 高精度信号采集电路器件选型 |
4.2.2 高精度信号采集电路仿真与分析 |
4.3 桥路变换电路设计 |
4.4 自平衡电路设计 |
4.4.1 自平衡电路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4.2 自平衡电路仿真与分析 |
4.5 自校准电路设计 |
4.5.1 自校准电路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5.2 自校准电路仿真与分析 |
4.6 桥路激励电路设计 |
4.6.1 桥路激励电路的器件选型与优化分析 |
4.6.2 桥路激励电路仿真分析 |
4.7 多通道管理电路设计 |
4.7.1 ADC菊花链式数据管理电路 |
4.7.2 控制信号集中管理电路设计 |
4.8 应变测量系统电源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应变测量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
5.2 应变测量系统测试方案 |
5.2.1 桥路激励电路的参数测定方案 |
5.2.2 自校准、电压测量精度测定方案 |
5.2.3 自标定、自平衡、测量精度测定方案 |
5.3 应变测量系统测试与分析 |
5.3.1 桥路激励电路测试结果整理及分析 |
5.3.2 自校准、电压测量精度测试结果整理及分析 |
5.3.3 自标定、自平衡、测量精度测试结果整理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相关原理的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
1.2.2 风洞天平信号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风洞天平弱信号的相关检测方法概述 |
1.3.1 风洞天平信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
1.3.2 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中噪声源及其特性分析 |
1.3.3 干扰噪声和固有噪声的抑制 |
1.3.4 相关检测方法对噪声的抑制 |
1.4 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检测原理及正交锁相放大器 |
2.1 相关检测原理 |
2.1.1 原理介绍 |
2.1.2 自相关检测 |
2.1.3 互相关检测 |
2.2 正交锁相放大器原理及组成 |
2.3 基于Simulink的正交锁相放大器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相关原理的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的方案设计 |
3.2 辅助电源设计 |
3.3 正交参考信号源设计 |
3.3.1 带通滤波器 |
3.3.2 AGC电路 |
3.3.3 正交参考信号源控制时序 |
3.4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
3.4.1 应变测量电桥 |
3.4.2 前置放大器 |
3.4.3 二级放大电路 |
3.4.4 乘法器 |
3.4.5 低通滤波器和加法器 |
3.4.6 可调放大电路设计 |
3.5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
3.5.1 数据采集电路 |
3.5.2 控制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相关原理的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信号源程序设计 |
4.2 AD7608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3 串口通信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硬件电路测试和结果分析 |
5.1 电源电路测试 |
5.2 正交参考信号源电路测试 |
5.2.1 稳定性测试 |
5.2.2 增益控制特性测试 |
5.3 正交锁相放大器电路测试 |
5.4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SAR量化器的Σ-Δ调制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Sigma-Delta调制器基本原理分析 |
2.1 Sigma-Delta调制器工作原理 |
2.1.1 采样和量化 |
2.1.2 过采样技术 |
2.1.3 噪声整形技术 |
2.2 Sigma-Delta调制器的结构 |
2.2.1 离散型(DT)与连续型(CT) |
2.2.2 单环结构和级联结构 |
2.2.3 前馈型和反馈型 |
2.2.4 一位量化和多位量化 |
2.3 Sigma-Delta调制器的性能参数 |
2.3.1 信噪比 |
2.3.2 动态范围 |
2.3.3 有效位数 |
2.3.4 过载水平 |
2.4 提高调制器性能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gma-Delta调制器系统建模与仿真 |
3.1 系统设计方法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3.3 系统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gma-Delta调制器的电路设计 |
4.1 量化器电路设计 |
4.1.1 量化器采样电路设计 |
4.1.2 SAR比较器设计 |
4.1.3 SAR逻辑电路设计 |
4.1.4 量化器整体电路设计 |
4.2 积分器电路设计 |
4.2.1 跨导运放电路设计 |
4.2.2 基准电压源设计 |
4.2.3 积分器整体电路设计 |
4.3 时钟电路设计 |
4.3.1 量化器工作时钟设计 |
4.3.2 积分器工作时钟设计 |
4.3.3 信号总体时钟设计 |
4.4 调制器整体电路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igma-Delta调制器的电路验证 |
5.1 整体时钟模块 |
5.2 量化模块验证 |
5.2.1 栅压自举模块 |
5.2.2 SAR比较器模块 |
5.2.3 SAR逻辑模块 |
5.2.4 量化器整体验证 |
5.3 积分器模块验证 |
5.4 调制器整体模块验证 |
5.5 调制器版图设计 |
5.5.1 设计步骤 |
5.5.2 版图模块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直流电源系统发展现状 |
1.3 直流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
1.4 直流系统运维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直流电源系统分析 |
2.1 蓄电池理论分析 |
2.2 蓄电池运维原理与现状 |
2.3 绝缘降低故障分析 |
2.4 绝缘监测工作原理介绍 |
2.5 监测系统设计技术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电源运维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3.1 监控终端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案 |
3.2 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3 电池检测电路单元 |
3.4 绝缘检测电路单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电源运维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监控终端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4.2 监控系统的主程序设计 |
4.3 监控系统子程序设计 |
4.4 DGUS触摸屏的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流电源运维管理系统的验证与应用 |
5.1 蓄电池监测功能验证 |
5.2 绝缘检测功能验证 |
5.3 直流电源运维管理系统现场应用场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无片外电容型LDO的研究及频率补偿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源管理芯片介绍及其行业发展综述 |
1.1.1 电源管理芯片介绍 |
1.1.2 LDO与其它电源管理芯片的优缺点比较 |
1.1.3 国内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的崛起 |
1.2 LDO简介及其应用和研究热点 |
1.2.1 LDO简介及其应用 |
1.2.2 LDO的主要研究热点 |
1.2.2.1 无片外电容 |
1.2.2.2 高电源噪声抑制 |
1.2.2.3 新型频率补偿 |
1.2.2.4 优化瞬态响应 |
1.2.2.5 低静态电流、大负载电流、输出电压多样化 |
1.3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基础理论 |
2.1 LDO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LDO的主要性能指标 |
2.2.1 压差(Dropout Voltage) |
2.2.2 静态电流 |
2.2.3 效率 |
2.2.4 线路调整率 |
2.2.5 负载调整率 |
2.2.6 线性瞬态响应和负载瞬态响应 |
2.2.7 电源纹波抑制比(PSRR,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 |
2.3 无片外电容LDO的环路稳定性和瞬态响应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O基本模块电路设计 |
3.1 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
3.1.1 OTA运放的基本电路结构 |
3.1.2 运放的设计指标 |
3.1.3 器件参数的选取和电路仿真 |
3.2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
3.2.1 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的理论依据 |
3.2.2 正、负温度系数电压的来源 |
3.2.3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典型电路结构 |
3.2.4 带隙基准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片外电容型LDO的频率补偿分析和整体电路设计 |
4.1 LDO的典型频率补偿方法介绍 |
4.1.1 固定零点频率补偿 |
4.1.2 极点追踪频率补偿 |
4.1.3 零极点追踪频率补偿 |
4.2 LDO频率补偿分析基础上的结构演进 |
4.3 LDO整体电路设计与仿真 |
4.3.1 LDO电路设计 |
4.3.2 LDO电路的仿真 |
4.3.3 LDO芯片版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DO设计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用于植入式脑电记录的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模拟前端芯片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技术现状 |
1.2.2 国内研究技术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脑电传感理论及调理方案分析 |
2.1 脑电信号特征 |
2.1.1 脑电信号的产生 |
2.1.2 脑电信号的电特性 |
2.1.3 脑电信号的医疗诊断应用 |
2.2 记录电极传感特性分析 |
2.2.1 记录电极传感模型 |
2.2.2 记录电极信号传感特性 |
2.2.3 脑电传感信号完整性分析 |
2.3 植入式多通道脑电信号记录系统 |
2.4 脑电信号记录前端电路指标要求 |
2.4.1 脑电信号调理方案 |
2.4.2 脑电信号记录模拟前端电路指标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入式脑电信号记录前端电路设计关键技术 |
3.1 全集成模拟前端电路架构 |
3.2 前端电路关键电路模块分析 |
3.2.1 低噪声低功耗仪表放大器 |
3.2.2 低通滤波器 |
3.2.3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
3.3 斩波放大器的系统分析方法 |
3.3.1 HTM模型理论 |
3.3.2 斩波器的HTM模型 |
3.3.3 开环斩波系统的HTM模型 |
3.3.4 两级闭环斩波放大器HTM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脑电信号记录前端电路系统芯片研究与设计 |
4.1 模拟前端电路架构 |
4.2 斩波仪表放大器 |
4.2.1 斩波仪表放大器主要放大电路分析 |
4.2.2 直流伺服环路 |
4.2.3 频率补偿及纹波抑制 |
4.2.4 阻抗提升电路设计与分析 |
4.3 低通滤波器 |
4.4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
4.5 多通道选择开关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拟前端芯片版图设计及测试分析 |
5.1 24通道模拟前端芯片版图设计及测试分析 |
5.2 负阻抗补偿模拟前端芯片版图设计及测试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高增益低失调轨对轨运算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运算放大器的发展历程 |
1.2.2 运算放大器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运算放大器的基础理论 |
2.1 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及分类 |
2.1.1 运算放大器的结构 |
2.1.2 运算放大器的分类 |
2.2 运算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设计流程 |
2.2.1 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2.2.2 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流程 |
2.3 运算放大器的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3 轨对轨运算放大器结构及失调特性分析 |
3.1 轨对轨输入输出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
3.1.1 轨对轨输入级的实现 |
3.1.2 中间级电路结构 |
3.1.3 轨对轨输出级的实现 |
3.2 失调电压的来源及特性分析 |
3.2.1 随机失调 |
3.2.2 系统失调 |
3.3 抑制失调电压的电路设计方法 |
3.3.1 自调零技术 |
3.3.2 斩波技术 |
3.3.3 修调技术 |
3.4 抑制失调电压的版图设计方法 |
3.4.1 共中心布局 |
3.4.2 添加虚拟管 |
3.4.3 晶体方向一致性 |
3.4.4 等温线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增益低失调轨对轨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
4.1 芯片设计指标 |
4.2 基准电路设计 |
4.3 输入级及中间级电路设计 |
4.3.1 基本电路结构 |
4.3.2 共模反馈电路设计 |
4.3.3 失调电压抑制模块设计 |
4.4 输出级电路设计 |
4.4.1 输出级电路结构 |
4.4.2 输出级保护电路设计 |
4.5 运算放大器的频率补偿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运算放大器的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直流参数仿真与分析 |
5.1.1 功耗 |
5.1.2 输入共模范围 |
5.1.3 输出摆幅 |
5.1.4 输入失调电压 |
5.2 交流参数仿真与分析 |
5.2.1 小信号增益带宽及频率稳定性 |
5.2.2 电源抑制比 |
5.2.3 共模抑制比 |
5.3 瞬态参数仿真与分析 |
5.3.1 压摆率 |
5.3.2 建立时间 |
5.4 等效输入噪声电压 |
5.5 本章小结 |
6 运算放大器整体版图设计 |
6.1 版图设计方法 |
6.2 关键器件及整体版图设计 |
6.2.1 关键器件版图设计 |
6.2.2 整体版图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电源正负限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关变换器的数字控制及提高信噪比研究[D]. 刘健.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多节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模拟前端IC设计[D]. 何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宏动磁路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D]. 熊美俊.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4]高精度多通道应变测量系统研究[D]. 董力纲. 中北大学, 2021(09)
- [5]基于相关原理的风洞天平弱信号检测系统设计[D]. 谭茂.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基于SAR量化器的Σ-Δ调制器关键技术研究[D]. 夏爽.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7]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维管理研究[D]. 刘跃文. 山东大学, 2020(04)
- [8]无片外电容型LDO的研究及频率补偿优化设计[D]. 李国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9]用于植入式脑电记录的低噪声高输入阻抗模拟前端芯片的研究与设计[D]. 梁志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高增益低失调轨对轨运算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D]. 段宁.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