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尿路超声尿动力学研究:关于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测量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桂琴[1](2021)在《盆底超声与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分析正常女性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女性患者及不同分型(根据腹压漏尿点压值作为分型标准)SUI患者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尿动力学检查及盆底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尿动力学检查与盆底超声检查在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临床价值,以期将解剖形态学检查与功能性检查联合为临床诊断SUI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女性SUI的32名患者及同时期10名女性健康体检者,共42人,均有完整的盆底超声及尿动力学检查资料。病例组为经临床评估及尿动力学检查后,符合国际尿控协会SUI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将病例组分为三组:Ⅰ型组:ALPP≥90cmH2O,11例;Ⅱ型组:60cmH20<ALPP<90cmH2O,14 例;Ⅲ型组:ALPP≤60cmH2O,7 例。对照组为同时期因非下尿路疾病就诊患者或健康体检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BMI、孕次、产次、绝经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盆底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及盆底超声与尿动力学检查在对照组与病例组、及不同分型SUI组之间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绘制ROC曲线,进一步计算各参数及联合参数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和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Ⅰ型组、Ⅱ型组、Ⅲ型组的年龄、BMI、孕次、产次、是否绝经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的储尿期尿动力学检查参数(除ALPP外):初尿意膀胱容量、正常尿意膀胱容量、强烈急迫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尿期Ⅲ型组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Ⅲ型组:35.07±10.69,对照组:21.7±7.03,P=0.035)、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小于对照组(Ⅲ型组:13.00±5.72,对照组:23.60±9.70,P=0.046),各组间两两比较平均尿流率、残余尿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病例组静息状态下盆底超声检查各参数:膀胱颈位置、膀胱尿道后角、逼尿肌厚度、残余尿量、尿道内口漏斗化形成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病例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化形成率、尿道旋转角增大率(大于45°为增大)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膀胱颈位置(-3.97±6.69,负值表示在耻骨联合下缘以下位置)小于对照组(5.11±3.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损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型SUI组盆底超声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化形成率的四项联合参数诊断的预测概率,进一步绘制各参数及联合参数的ROC曲线,分析得出在最大Valsalva状态下尿道内口漏斗化形成、尿道旋转角增大(>45°)、膀胱颈移动度>22.1mm、膀胱尿道后角>139.0°时,诊断SUI的敏感度分别为68.8%、68.8%、68.8%、87.5%,特异度分别为 100.0%、90.0%、90.0%、70.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分别为0.844、0.794、0.845、0.847,四项联合参数诊断的敏感度 90.8%、特异度 100%,AUC 为 0.975。[结论]1.储尿期尿动力学检查各参数(除外ALPP)在单纯性SUI患者与正常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符合单纯性SUI特点,通过验证膀胱的容量、感觉、稳定性、顺应性是否正常,达到排外伴发其他下尿路疾病的目的。2.根据ALPP分型,Ⅲ型SUI患者存在排尿期尿动力学检查参数的明显改变,表明尿道括约肌闭合功能显着降低。3.盆底超声可以很好的显示盆底组织情况,正常女性和SUI患者在静息状态时无显着差异,在最大Valsalva状态下由于腹压增加、盆底组织松弛,SUI患者的膀胱尿道活动度明显增加。4.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内口漏斗化、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对SU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诊断依据。5.盆底超声对评估SUI分型无明确价值。
陈健[2](2020)在《ALPP分型在单纯性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根据患者腹压漏尿点压(ALPP)分型对单纯性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讨ALPP分型的临床价值,以及在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MUS)治疗女性SUI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因“压力性尿失禁”就诊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患者中,收集单纯性SUI患者共289例的临床资料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基于ALPP分型,包括Ⅰ型(≥90 cmH2O)、Ⅱ型(60~90 cmH2O)和Ⅲ型≤60 cmH2O),比较不同ALPP分型下SUI患者高危因素、储尿期和排尿期各尿动力学检查参数的变化。同期,289例SUI患者中有185例接受了经闭孔MUS术,其中TOT术119例,TVT-O术66例。将ALPP分为ISD型(≤60cmH2O)和非ISD型(>60cmH2O),随访3个月,比较了 TVT-O和TOT治疗不同ALPP分型患者的效果,观察指标包括ICI-Q-SF评分、强烈尿意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Qmax)等,同时记录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89例单纯性SUI女性患者中,Ⅲ型ALPP患者呈高龄、高BMI、阴道分娩次数和盆腔手术次数增多以及绝经数量,都明显高于Ⅰ型和Ⅱ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PP不同分型的SUI患者的储尿期尿动力学指标,如初始尿意膀胱容量、强烈尿意膀胱容量、急迫尿意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平均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ALPP分型升高,SUI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排尿期指标,如排尿初始膀胱压、逼尿肌压及最大逼尿肌压呈下降趋势,Qmax呈上升趋势,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85例接受经闭孔MUS术的单纯性SUI患者中,ISD型患者的年龄、BMI、阴道分娩及绝经等与非ISD型患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术前比较,经闭孔MUS患者术后3个月的ICI-Q-SF评分下降4-7分,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最大尿流率(Qmax)没有变化,P>0.05。逼尿肌压力增高组和降低组之间比较,手术前、术后3个月后SUI患者的ICI-Q-SF评分显着降低(F=5.501,P=0.02),而 Qmax 没有改变(F=1.160,P=0.282>0.05)。6.经闭孔MUS术的SUI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35%,TVT-O术与TOT术比较无差异,92.44%vs.89.39%,P>0.05。不过,非ISD型SUI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96%,明显高于ISD型的84.85%,P<0.05。7.185例SUI患者均顺利完成经闭孔MUS术,术中并发症是阴道壁损伤,发生率为2.16%;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术后疼痛(11.35%)和排尿困难(9.19%),术后3个月内都能治愈。5例术后尿潴留患者都是ISD型患者,3例进行间歇性清洁导尿。结论:1.尿道功能障碍越严重的单纯性SUI女性患者中,高龄、肥胖、绝经和盆腔手术史等高危因素越普遍。2.SUI患者的储尿期各参数与ALPP分型无关,符合单纯性SUI的诊断;但是,Ⅲ型ALPP患者,存在尿动力学检查排尿期的明显改变,表明尿道关闭功能严重下降。3.经闭孔MUS治疗SUI有效,对排尿期影响小,而且安全性较高,但是对于ISD型SUI患者手术时需谨慎。4.女性SUI患者术前需要常规尿动力学检查,特别要重视ALPP分型,ALPP分型对MUS术式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赵媛媛[3](2019)在《产后42天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数据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产后42天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应用盆底三维超声应用于产后42天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为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女性盆底产后康复中心行产后检查的产妇500例,记录产妇一般资料,包括分娩方式、孕产次、年龄、新生儿体重、便秘史、BMI、是否行会阴侧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尿潴留、孕期尿失禁、阴道前壁膨出等,查找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因素分析并予以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非尿失禁产妇30例、孕期SUI产妇24例、产后SUI38例产妇,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并记录超声检查结果,包括尿道斜角(静息、Valsalva动作下)、尿道旋转角、尿道长、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对盆底三维超声系列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产后42-60d复查的500例产妇中有49例存在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51例存在孕期压力性尿失禁。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为9.8%,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0.2%;2.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式分娩、分娩次数≥2次、便秘史,会阴侧切及阴道前壁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显着相关(P<0.05),新生儿体重、产妇年龄、妊娠次数、BMI、第二产程、是否合并孕期压力性尿失禁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盆底三维超声结果:静息期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SUI组与产后SUI组静息期尿道倾斜角、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期SUI组与产后SUI组尿道长、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51°为诊断压力性尿失禁临界值准确度69.1%,敏感度2.6%,特异性100%;以尿道旋转角>92.5°为诊断压力性尿失禁临界值准确度66%,敏感度23.7%,特异性96.7%;膀胱颈移动度>46mm为诊断压力性尿失禁临界值准确度72.5%,敏感度7.9%,特异性100%;肛提肌裂孔面积>36.5cm2为临界值诊断压力性尿失禁准确度67.8%,敏感度2.6%,特异性100%;以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位置低于耻骨联合水平线上16mm为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的临界值,准确度27.1%,特异性100%。孕期尿失禁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组(P<0.05);结论:1.阴道分娩、分娩次数≥2次、会阴侧切、便秘史可增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阴道前壁膨出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呈正相关。2.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下以下变量: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位置、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可作为评估压力性尿失禁的参考指标。
陈金洋[4](2019)在《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MRI研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经济负担。其中最常见的是压力性尿失禁和阴道前壁膨出,其发病机制与尿道膀胱自身括约肌系统及周围支持结构系统的缺陷有关。准确评估尿道膀胱的结构和功能对进行点特异性修复至关重要,但目前其评估存在以下缺陷:1、缺乏公认的PFD动物模型;2、尸体解剖标本短缺、变形;3、临床检查与术中缺陷部位及程度一致性差;4、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创、仅能反映瞬时的尿道膀胱功能、不能明确具体的解剖缺陷。因此,利用影像学技术来评估盆底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成为一种常用方法。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造影、超声、MRI等,其中MRI因其无辐射、对肌肉等软组织分辨率高、受操作者影响小等优势而在PFD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即使如此,尿道膀胱周围一些细小韧带和筋膜在影像学上仍难以辨认和鉴别。因此,通过观察脏器的位置、形态、移动度等参数以间接反映脏器支持结构及功能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而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即功能解剖学。随着技术的发展,MRI不仅能从二维上进行盆底功能解剖的研究,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结合动态分析更能反映脏器移动度及一些静态下不能发现的潜在缺陷。但现有方法仍存在以下缺陷:1、各参数的定义以及各参考线都是基于二维X线和二维超声矢状面提出来的;2、动态测量未考虑Valsalva动作下骨盆倾斜度改变带来的偏倚;3、盆底的支持是多水平的,缺乏能反映各水平支持缺陷的研究方法;4、研究旁侧缺陷的二分类方法过于简单,不能评估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真实缺陷;5、脏器的占位效应、膀胱容量及形态、子宫体积及方位等无法标准化且可能对参数测量存在潜在影响。另外,目前缺乏系统的多因素分析以阐述混杂因素如膀胱容量、子宫体积和方位、人口学特征、产科因素、盆底缺陷情况以及影响盆底支持的于·术对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参数的影响及影响大小,既往研究仅分析了部分上述因素与PFD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综上,我们拟基于团队动静态MRI数据集展开如下研究:1、利用年轻未孕未育女性动静态数据集及健康志愿者静态数据集进行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影像学方法学的研究并进行信度评价,其中重点通过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个体化矫正Valsalva动作下骨盆倾斜度变化带来的测量偏倚,摸索能反映盆底多层次、多水平支持的尿道分段移动度和膀胱旁侧膨出定量分析方法;2、进一步基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尿道膀胱功能解剖指标受哪些可能因素影响及影响大小,重点在于控制膀胱容量及子宫体积和方位等可能混杂因素对测量的影响;3、探索影响盆底各水平支持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对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影响。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基于动静态MRI数据集的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方法学研究及信度评价[目 的]1、基于动静态MRI数据集建立盆底空间坐标系及骨盆倾斜校正系统。2、基于空间坐标系及骨盆倾斜校正系统探索尿道分段移动度及膀胱旁侧膨出定量测量新指标,对新指标及常用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参数进行测量及信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9年1月在南方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行盆腔动静态MRI扫描的患者,选取无PFD及排除可能干扰因素的38例年轻未孕未育女性患者代表正常人群。选取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招募的25名年轻未孕未育健康志愿者的静态MRI数据作为对照,观察上述正常人群静态测量数据的代表性。1、利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UG软件中创建盆底三维空间坐标系,建立个体化的骨盆倾斜校正系统,减少Valsalva动作下骨盆倾斜带来的误差。2、基于动静态MRI的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参数测量及信度评价(对同一测量者两次测量及不同测量者之间的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信度评价)2.1二维测量指标:尿道横纹肌厚度、膀胱颈漏斗、膀胱壁厚度、尿道周围结构是否对称2.2三维指标:膀胱颈、尿道外口位置、膀胱尿道后角、耻骨膀胱颈距离2.3新探索三维指标:尿道分段移动度和膀胱旁侧膨出定量测量[结 果]1、成功构建了骨盆及盆腔器官的三维模型,模型形态逼真、立体直观。基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正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三维空间坐标系,X轴指向受试者身体左侧,Y轴指向受试者背侧,Z轴指向受试者头侧、平行于受试者体轴及检查床。脏器指示点在Y轴上的坐标即其腹背侧的位置,Z轴上的坐标即相对于人体纵轴的位置。基于该坐标系进行骨盆在Valsalva动作下倾斜角度的校正,发现Valsalva动作下骨盆左右倾斜度不明显(向右倾斜0.1±2.3度),而在正中矢状面上下倾斜度为3.5±2.0度。2、通过在尿道三维模型上抽取尿道后壁曲线,将其均分为7点6段,将动静态模型配准后进行点对点的尿道分段移动度测量,发现正常人尿道分段移动度从1点(膀胱颈,9.0±7.8毫米)到7点(尿道外口,6.5±4.4毫米)逐渐减小。利用UG软件上“点在面上”功能测量膀胱后壁右、中、左侧膨出最大值进行膀胱旁侧膨出定量分析,发现正常人静态下膀胱形态不规则,向两侧不同程度膨出,右侧明显,Valsalva动作下膀胱膨出程度增加(不超过4毫米,P<0.05)。3、正常人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和尿道外口的位置有轻度的下移、膀胱尿道后角有增大趋势、膀胱颈漏斗增宽。正常人和健康志愿者的静态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4、各参数的测量者组内信度0.624~0.998之间,测量者组间信度0.673~0.997。有关脏器指示点位置、尿道长度、尿道分段移动度和膀胱旁侧膨出的重测信度良好,尿道横纹肌厚度、膀胱壁厚度的重测信度较差,膀胱尿道后角的组间重测信度较差。[结 论]1、基于三维盆底空间坐标系进行传统二维指标如脏器指示点位置、距离等测量简单易行、准确。2、基于骨盆倾斜校正系统的尿道分段移动度和膀胱旁侧膨出定量分析能反映脏器的实际移动轨迹和膨出情况,进行精细的评估。3、尿道横纹肌厚度、膀胱壁厚度的重测信度较差,膀胱尿道后角的组间重测信度较差,其他参数的重测信度好。第二部分 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相关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目 的]探索混杂因素如膀胱容量、子宫体积和方位、人口学特征、产科因素及盆底缺陷情况等对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参数的影响及影响大小。[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9年1月在南方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行盆腔动静态MRI的患者的资料,选取620例无PFD的患者资料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影响因素。应变量包括膀胱旁侧膨出程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分段移动度、膀胱颈和尿道外口位置、膀胱颈漏斗宽度和深度、耻骨膀胱颈距离。自变量包括:可能混杂因素(膀胱容量、子宫体积、子宫方位)、人口学特征(年龄、体重指数)、产科因素(产次、分娩方式)、盆底缺陷情况(肛提肌缺陷、尿道周围韧带缺陷、膀胱颈漏斗)。[结 果]各应变量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依次为(负号表示对该功能解剖指标的影响是负相关的):1、膀胱旁侧膨出最大值(静态):尿道周围韧带缺陷、肛提肌缺陷、膀胱容量、(-)子宫体积。膀胱旁侧膨出最大值(动态):尿道周围韧带缺陷、膀胱容量、子宫方位(前倾)、(-)子宫体积。2、膀胱尿道后角(静态):肛提肌缺陷、(-)膀胱容量、(-)膀胱颈漏斗、(-)膀胱旁侧膨出、(-)子宫体积。膀胱尿道后角(动态):子宫前倾、肛提肌缺陷、体重指数。3、尿道分段移动度:1点:产次、尿道周围韧带缺陷。2点~4点:产次。5点:产次、膀胱容量。6点:产次、膀胱容量。7点:膀胱容量、产次。4、膀胱颈位置(静态):分娩方式(-经阴分娩)、(-)肛提肌缺陷、子宫前倾。膀胱颈位置(动态):(-)肛提肌缺陷、(-)子宫前倾、(-)尿道周围韧带缺陷。5、尿道外口位置(静态):(-)肛提肌缺陷、子宫前倾、(-)尿道周围韧带缺陷、产次、分娩方式(-经阴分娩)。尿道外口位置(动态):(-)肛提肌缺陷、产次、(-)尿道周围韧带缺陷、(-)膀胱容量。6、膀胱颈漏斗宽度(静态):尿道周围韧带缺陷、(-)膀胱容量、子宫前倾、(-)子宫体积。膀胱颈漏斗深度(静态):(-)膀胱容量、产次、分娩方式(未生育)、尿道周围韧带缺陷。膀胱颈漏斗宽度(动态):子宫前倾、尿道周围韧带缺陷、(-)膀胱容量。膀胱颈漏斗深度(动态):(-)膀胱容量、子宫体积、产次。7、耻骨膀胱颈距离(静态):肛提肌缺陷、子宫体积、子宫前倾。耻骨膀胱颈距离(动态):没有变量进入方程。[结 论]1、对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测量时需要考虑膀胱容量、子宫体积和方位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并进行控制。2、功能解剖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肛提肌缺陷和尿道周围韧带缺陷。3、产次对尿道活动度的影响最大,体重指数对功能解剖参数的影响不大。4、本研究尚不能认为年龄是尿道膀胱功能解剖参数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影响[目 的]探索Q-M C2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影响。[方 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2月到2019年1月在南方医院妇科就诊的宫颈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临床资料及MRI数据,分析符合标准的29例患者各尿道膀胱功能解剖参数的变化。[结 果]1、尿道分段移动度有减小的趋势,其中1到5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颈最明显,平均减小3.5毫米,P=0.001)。2、膀胱旁侧膨出增加(右侧平均增加6.9毫米,P =0.005;中间平均增加10.6毫米,P=0.000;左侧平均增加9.0毫米,P=0.002)。I水平(宫颈水平)、II水平(膀胱基底部水平)、Ⅲ水平(Retzius间隙)缺陷明显增加(P<0.001)。3、膀胱颈漏斗增宽(平均增加1.3毫米,P=0.000)。4、尿道长度缩短(平均缩短3.0毫米,P=0.003)。5、膀胱颈位置有向后下方移动趋势,尿道外口有向前上方移动趋势。6、膀胱尿道后角减小(平均减小7.7度,P=0.037)。7、膀胱壁厚度、尿道横纹肌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 论]1、RH术后1年女性尿道膀胱位置、形态、移动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主要发生在会阴膜水平以上,但改变数值均不大。2、RH术后1年不同水平膀胱旁侧膨出增加,提示膀胱支持减弱,但是否增加POP风险仍需长期观察。3、RH术后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改变为阐明术后下尿路功能障碍机制提供了依据。
王秋静[5](2019)在《静、动态MRI对经阴道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静、动态MRI对经阴道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初产妇的盆底形态和功能进行评估,探讨各盆底指标与影响产后SUI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并于产后6周行临床SUI评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并完成盆底MRI检查,根据有无SUI,分为产妇尿失禁组64例和产妇正常组92例。盆底MRI检查包括静、动态扫描,静态MRI采用FSE序列,动态MRI采用B-FFE序列,力排期采用SSFSE序列,均行横断位和矢状位扫描。在静、动态MRI图像上,由2名放射科诊断医师测量静息和力排状态下盆底各指标,包括耻骨直肠肌厚度(PRT)、盆膈裂孔面积(LHA)、H线、M线、膀胱颈口至耻骨尾骨线的距离(B-PCL)、宫颈口至耻骨尾骨线的距离(U-PCL)、提肛板角(LPA)、尿道前倾角(AUA)、膀胱尿道后角(RVA)、膀胱颈移动度(BND)、功能尿道长度(FUL)以及是否存在膀胱颈漏斗。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名医师测量盆底各指标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产后SUI发生密切相关的盆底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多因素分析中筛选出的盆底指标对产后SUI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敏感度以及特异度。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产后SUI发生相关盆底指标与ICIQ-SF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名医师测量受试者盆底各指标的一致性良好(ICC为0.796~0.949)。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后尿失禁组与正常组相比,力排状态下,LHA、B-PCL、BND、AUA及RVA增大[分别为(25.51±6.28)cm2比(16.58±2.79)cm2,(-1.08±0.94)cm比(0.11±0.64)cm,(2.25±1.07)cm比(1.20±0.76)cm,(68.62±13.47)°比(38.69±19.09)°,(156.67±9.03)°比(143.41±9.42)°],FUL减小[(1.86±0.34)cm比(2.36±0.29)cm],膀胱颈漏斗比例增加[87.5%(56/64)比29.3%(27/92)](均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力排状态下LHA、RVA、FUL及膀胱颈漏斗与产后SUI发生密切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10.513、5.222、0.404、10.191。ROC分析显示,LHA预测产后SUI发生的AUC为0.907,阈值为18.68cm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1%和82.6%;RVA的AUC为0.841,阈值为151.5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83.7%;FUL的AUC为0.879,阈值为2.075cm,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和89.1%;膀胱颈漏斗的AUC为0.79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0.7%;4项指标联合预测产后SUI的AUC为0.97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和96.7%。ICIQ-SF评分与RVA呈高度线性相关(r=0.929,P<0.05),与膀胱颈漏斗呈低度线性相关(r=0.306,P<0.05);LHA及FUL与ICIQ-SF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1、静、动态MRI能够全面评估经阴道分娩后SUI初产妇的尿道支持系统和尿道括约肌系统的形态及功能异常;2、力排状态下LHA、FUL、RVA及膀胱颈漏斗形成是与产后SUI发生密切相关的盆底指标,后两者与产后SU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联合应用LHA、FUL、RVA及膀胱颈漏斗4项盆底指标综合判断,更有助于提高产后SUI的预测效能。
黎朋[6](2019)在《内外括约肌协同作用下男性下尿路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男性下尿路尿失禁发生率极高,可在任何年龄发生。尿失禁是由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等引起的,这导致患者失去自控排尿能力,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排出。尿失禁不但令患者身体感到不适,而且容易引起压疮等并发症。尿失禁虽然发病率很高,但是就诊率却很低,许多患者求治意识不强,或则是羞与启齿或认为无关紧要,甚至还有患者认为是自然现象,因而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尿失禁是22届国际泌尿外科大会的五个主要的议题之一。我国尿失禁的生物力学研究有待加强和深入。男性下尿路的正常控尿功能由多方面机制共同协调,无法由内括约肌或外括约肌单独实现。内外括约肌协同作用下男性下尿路的生物力学研究就显地很有必要。内外括约肌实现控尿主要是由肌肉主动力来实现。然而肌肉具有高度非线性粘弹性特点,即应力和应变随应变率变化而变化,所以使用肌肉本构模型前需要进行有效性验证。本文通过三维重建兔子胫前肌有限元模型进行肌肉主动力仿真验证。在3种不同应变率作用下对2种肌肉主动力耦合模型进行激活与不激活的12组仿真计算。这2种肌肉主动力模型是非线性粘弹性QLV和超弹性橡胶Ogden分别与经典Hill桁架单元共节点耦合。通过对比有限元仿真结果和文献结论,得到肌肉被动部分采用非线性粘弹性QLV材料,主动部分是经典Hill桁架单元具有更高的生物逼真度,该肌肉的模型具有较强可用性。下尿路几何模型由中年男性人体火棉胶切片图像通过三维逆向软件重建。为了研究内外括约肌主动力作用下尿道压力的分布,在下尿路几何模型基础上建立一种包含内外括约肌肌肉主动力的下尿路生物力学仿真模型。内外括约肌肌肉主动力模型由被动非线性粘弹性QLV材料的实体单元和Hill桁架主动单元共节点耦合。在主动力作用下对内外括约肌模型进行生物力学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得到内外括约肌对尿道最大压力都在临床测量的值域内,仿真和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取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对尿道的最大压力的曲线,然后把该压力曲线加载到下尿路流固耦合分析中。查阅相关文献并确定排尿即将结束的25ms的膀胱压力,把该压力曲线作为流固耦合入口压力,最后对新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束后,提取下尿路尿道前后壁面等效应力以及尿流速率等参数进行分析。该内外括约肌主动力模型也可以直接用在下尿路流固耦合分析膀胱压、尿流率等尿动力学的响应机理的研究中,为尿失禁成因提供理论基础。
陈小敏[7](2018)在《盆底超声在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及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别对经阴道分娩女性和未育女性行会阴盆底超声检查,为产后评估盆底功能提供可靠、直观的影像学依据,探讨盆底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意义,分析经阴道分娩对产妇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13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在产后42天进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同时选取在我院行孕前检查,无流产史、身体健康的已婚未育女性138例作为对照组,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在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膀胱移动度、膀胱后角及尿道旋转角的角度大小,尿道内口漏斗化形成率、子宫脱垂及直肠膨出率。结果1.两组受检者静息状态下盆腔脏器测量参数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膀胱后角分别为(112.19±19.73)°和(109.27±18.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膀胱颈位置分别为(23.23±4.79)mm和(24.65±5.37)mm,观察组膀胱颈位置稍低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受检者最大Valsalva状态下盆腔脏器测量参数比较及活动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膀胱后角分别为(137.19±22.85)°和(117.68±1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尿道旋转角分别为(43.06±10.31)mm和(26.35±8.97)mm,膀胱颈移动度分别为(17.18±5.08)和(12.68±3.21)mm,观察组受检者的尿道旋转角和膀胱颈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检者尿道内口漏斗化比较两组受检者在静息状态下均未发现尿道内口漏斗化,在最大Valsalva状态下,对照组发现4例尿道内口漏斗化,观察组发现36例尿道内口漏斗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受检者膀胱膨出、子宫脱垂与直肠膨出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仅发现5例膀胱膨出,1例子宫脱垂,2例直肠膨出,观察组发现46例膀胱膨出、23例子宫脱垂及7例直肠膨出,观察组子宫及直肠膨出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会阴盆底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腔脏器的解剖结构、位置及功能状态,直观、操作简单、重复性好。2.经会阴盆底超声技术可协助临床评估产后42天妇女的盆底功能状况,及时、及早发现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及时及早进行康复治疗3.通过图像特点来评价各指标临床价值,提高临床诊断工作的准确率4.经阴道分娩对盆底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影响前、中盆腔的结构及功能,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为初产妇产后盆腔障碍性疾病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试探全面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像学指标,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2017年7月-2017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住院阴道分娩的268例产妇,通过二维超声筛查及妇科检查中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分系统的相关分析检测出PFD患者,选取8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产后保健,干预组指导患者进行盆底康复锻炼治疗,包括电刺激、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功能训练等,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进行超声检测,分别在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及缩肛状态下测量肛提肌厚度、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周长及面积大小,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漏尿、便秘、阴道松弛等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漏尿、便秘、阴道松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静息状态时干预前后超声参数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周长、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肛提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周长、盆膈裂孔前后径小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数指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膈裂孔左右径、肛提肌厚度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Valsalva状态下干预前后超声参数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周长、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肛提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周长、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小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数指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厚度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缩肛状态时干预前后超声参数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周长、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肛提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膈裂孔面积、盆膈裂孔周长、盆膈裂孔前后径小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数指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厚度稍大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膈裂孔左右径稍小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超声动态观察盆底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盆底结构各参数的变化,耻骨直肠肌和盆膈裂孔能全面、动态的反映盆底结构、功能,可作为评价盆底康复疗效的重要影像学指标,进行盆底形态学、功能学的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李彤[8](2017)在《会阴超声结合POP-Q评分在评价重度盆腔脏器脱垂中隐匿性尿失禁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经会阴超声检测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POP)合并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OSUI)患者以及单纯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下尿路、膀胱颈及肛提肌的相关超声学参数,结合患者的术前妇科检查进行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分系统(POP-Q)的相关分析,客观的了解隐匿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组织形态学改变,评估经会阴超声及术前POP-Q评分在隐匿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及价值,进而为重度POP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的术前评估选择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郑大三附院盆底重建病区79例重度POP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是否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将其分为盆腔脏器脱垂(POP)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组(OSUI)组和单纯盆腔脏器脱垂(POP)组。分别记录患者术前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评分、年龄、孕产次、脱垂情况等相关信息。2超声参数分析经会阴三维彩超分别测量患者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尿道口形态、尿道倾斜角(UIA)、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BN-S)及肛提肌裂孔面积(LHA)。计算尿道旋转角度(URA)、膀胱颈移动度(BND)。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后比较两组患者POP-Q评分及超声各参数的差异性。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计数资料描述其数量及比率,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四分位间距表示。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定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的秩和(Z)检验。定性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1.两组的年龄、孕产次、脱垂程度等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2.对比单纯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组,盆腔脏器脱垂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的患者组POP-Q评分中Aa、Ba指示点有显着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03)。ROC曲线选取+2.5 cm为Aa指示点预测是否合并OSUI的阈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95%CI为0.5190.765,P=0.03),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52.6%;选择+3.5 cm为Ba指示点预测是否合并OSUI的阈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95%CI为0.5830.815,P=0.002),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60.5%。3.静息状态下,盆腔脏器脱垂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为(21.67±4.90)平方厘米。单纯盆腔器官脱垂组肛提肌裂空面积为(18.97±5.27)平方厘米。两组对比盆腔脏器脱垂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组参数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OC曲线选取16.77 cm2为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预测是否合并OSUI的阈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647(95%CI为0.5250.770,P=0.024),敏感度为87,8%,特异度为55.3%。4.Valsalva动作后,盆腔脏器脱垂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组肛提肌裂空面积为(31.82±7.14)平方厘米,单纯盆腔脏器脱垂组肛提肌裂空面积为(26.32±6.60)平方厘米,两组对比盆腔脏器脱垂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组各参数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ROC曲线选取31.05 cm2为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预测是否合并OSUI的阈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为0.6140.841,P=0.000),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58.3%。5.静息状态转为Valsalva动作后,盆腔脏器脱垂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组膀胱颈的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分别为(24.54±6.60)毫米、(77.49±19.76)度,单纯盆腔脏器脱垂组膀胱颈的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分别为(17.42±5.11)毫米、(67.94±15.91)度,两组参数对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P=0.021)。膀胱颈的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51、0.521,诊断价值很低。6、盆腔器官脱垂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组,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漏斗形尿道口发生率为36.6%(15/41)、51.2%(21/41),单纯盆腔脏器脱垂组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漏斗形尿道口发生率为15.8%(6/38)、23.7%(9/38),两组两种状态下分别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1.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是否合并隐匿性尿失禁,POP-Q评分中反应前盆腔指示点中Aa、Ba点与其有一定相关性。2.经会阴超声可以清晰、准确的显示盆底解剖学结构形态,同时可动态观查盆底组织由静息状态到Valsalva动作解剖学结构的改变,可以为重度盆腔脏器是否合并OSUI提供影像学基础的解剖学定位。3.肛提肌是盆腔完整支持组织的首要的部分,肛提肌的损伤会导致盆底整体构造的异常,导致重度盆腔脏器合并隐匿性尿失禁的发生,肛提肌裂孔面积可为是否合并隐匿性尿失禁提供依据。4.术前评估重度POP患者中,POP-Q评分结合盆底超声多参数的观察及测量,可以提高隐匿性尿失禁的诊断率及准确性,为术前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陈正森[9](2016)在《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技术,探讨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成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是膀胱壁及逼尿肌增厚导致的女性LUTS(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症状、膀胱颈移动度增加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术前术后评估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成年女性,行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并收集资料共321例,对照组为90例无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成年女性。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尿动力检查及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所有图形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其功能学及形态学特征。结果:一、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LUT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1.研究组中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组、低顺应性组、出口梗阻组膀胱壁厚度(Bladder wall thickness BWT)、逼尿肌厚度(Detrusor wall thickness DWT)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研究中组中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组、低顺应性组、出口梗阻组中膀胱壁厚度(BWT)、逼尿肌厚度(DWT)值对比对照组中BWT、DWT值带入ROC工作曲线进行分析,以BWT增厚为标准判断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LUTS患者,曲线下面积为0.914,当BWT的截断值选取4.95mm时,对于膀胱壁增厚导致女性LUTS症状诊断价值最大。此时的诊断敏感度为84.8%,特异性为97.3%,约登指数0.821,诊断指数为182.1%。以DWT增厚为标准判断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LUTS患者,DWT曲线下面积为0.873,当DWT的截断值选取2.49mm时,对于逼尿肌增厚导致女性LUTS症状诊断价值最大。此时的诊断敏感度为72.7%,特异性为94.6%,约登指数0.673,诊断指数为167.3%。二、超声测定女性膀胱颈移动度在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诊断价值:1.实验组(压力性尿失禁组)膀胱颈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非压力性尿失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 BND)=25.53±9.35mm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 BND)=12.82±7.36mm2.以膀胱颈移动度为标准诊断压力性尿失禁,采用SPSS20.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57,当膀胱颈移动度的截断值选取15.9mm时,对于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价值最大。此时的诊断敏感度为85.1%,特异性为76.2%,约登指数0.613,诊断指数为161.3%。三、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及随访应用价值研究盆底超声可见膀胱颈-尿道内口漏斗化形成,术前可诱导出ALPP,而术后咳嗽漏尿实验均阴性,盆底超声未发现膀胱颈-尿道内口漏斗化。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膀胱颈移动度BND=3.04±0.89cm,手术后1.09±0.72cm(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1)。根据1小时尿垫试验的将患者分为三组,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膀胱颈移动度BND=2.24±0.54cm,重度压力性尿失禁膀胱颈移动度BND=2.16±0.65cm,极重度压力性尿失禁膀胱颈移动度BND=3.46±0.8cm,极重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漏尿程度与膀胱颈移动度增加明显相关,而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与漏尿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术后在静息至Vasaval状态的转变过程中女性膀胱颈移动度显着减少,耻骨联合下缘至吊带中点的距离2.49±0.21mm。
唐艳荣[10](2014)在《超声膀胱颈移动度检测对妊娠晚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晚期及产后膀胱颈移动度的大小,研究孕晚期膀胱颈移动度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使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孕晚期膀胱颈移动度对孕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预测价值并确定适宜切点,找到可疑值,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产后早日进行必要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03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作常规产前检查的初孕妇120人,均为单胎,年龄在22周岁至39周岁之间,根据咳嗽﹑大笑﹑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有无漏尿现象分为两组,孕晚期咳嗽﹑大笑﹑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有漏尿现象者入压力性尿失禁组52例﹑无此现象者入非压力性尿失禁组68例,分别于孕34周﹑孕36周﹑孕38周及产后6周,用腹部探头经会阴检查法进行超声膀胱颈移动度检测,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孕晚期压力性尿失禁者、非压力性尿失禁者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者经会阴超声检查法测定的膀胱颈移动度数值,绘制ROC曲线,进行ROC曲线分析处理。结果1一般情况:120人纳入研究,其中SUI组52例,其平均年龄26.5±2.38岁,平均身高1.59±1.82米,孕34周前平均BMI为23.7±3.08。非SUI组68例,其平均年龄25.8±2.56岁,平均身高1.58±1.87米,孕34周前平均BMI为23.5±3.19。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2妊娠晚期SUI患病比率及UVJ-M变化:(1)妊娠晚期各阶段及产后SUI患病比率:孕34周、孕36周、孕38周、产后6周SUI的患病比率分别为7.5%(9/120)、22.5%(27/120)、43.3%(52/120)、5.8%(7/120),随孕周的增加SUI患病比率逐渐增加,患病比率两两比较,孕34周与孕36周、孕36周与孕38周、孕34周与孕38、孕34周与产后6周、孕36周与产后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晚期及产后UVJ-M的变化:孕34周、孕36周、孕38周、产后6周UVJ-M分别为3.43mm±1.52m、4.76mm±1.33mm、6.77mm±0.98mm、2.35mm±1.04mm,随孕周的增加UVJ-M逐渐增大,两两比较,孕34周与孕36周、孕36周与孕38周、孕34周与孕38周、孕34周与产后6周、孕36周与产后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晚期SUI与UVJ-M的综合ROC曲线分析:以妊娠晚期SUI组及无SUI组测得UVJ-M为分析数据,通过ROC分析,曲线决定的最佳临界点为6.59mm,该点对应的灵敏度为88.7%,特异度为67.4%,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4产后SUI与UVJ-M的综合ROC曲线分析:以产后SUI和产后无SUI患者孕期测得的UVJ-M值为分析数据,通过ROC分析,曲线决定的最佳临界点为8.66mm,该点对应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6.7%,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1孕晚期SUI的患病比率随孕周的增加而上升,且孕晚期SUI者产后部分遗留SUI,说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与孕晚期是否有过尿失禁有关。2孕晚期UVJ-M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提示随孕周增加,胎儿增长,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加大。3妊娠晚期SUI的诊断中有意义的UVJ-M切点值为6.59mm,产后遗留SUI的诊断有意义的妊娠晚期UVJ-M切点值为8.66mm,为SUI的早期诊断及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下尿路超声尿动力学研究:关于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测量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尿路超声尿动力学研究:关于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测量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盆底超声与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仪器及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ALPP分型在单纯性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不同ALPP分型在单纯性女性SUI患者中的应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LPP分型对经闭孔MUS术治疗在单纯性SUI女性患者的临床意义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尿失禁的尿流动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附录1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 |
附录2 |
致谢 |
(3)产后42天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数据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超声检查方法 |
3 . 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病史资料分析 |
2.盆底三维超声数据结果分析 |
3、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临界值的确定 |
讨论 |
1.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因素与功能解剖学的分析 |
2.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3.盆底三维超声预测压力性尿失禁数据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MRI研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基于动静态MRI数据集的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方法学研究及信度评价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相关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影响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全文小结 |
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三、本课题的不足 |
四、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静、动态MRI对经阴道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MR检查设备及方法 |
1.3 ICIQ-SF评分标准 |
1.4 图像分析与测量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 |
2.2 2名医师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
2.3 影响产后SUI发生的盆底指标分析 |
2.3.1 单因素分析 |
2.3.2 多因素分析 |
2.4 ROC曲线分析 |
2.5 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产后SUI的病理生理机制 |
3.2 产后SUI发生相关盆底指标分析 |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估女性盆底肌肉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内外括约肌协同作用下男性下尿路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肌肉主动力研究现状 |
1.2.2 下尿路生物力学相关研究进展 |
1.2.3 流固耦合理论在生物力学领域研究现状 |
1.2.4 目前下尿路生物力学研究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有限元理论基础 |
2.1 固体力学 |
2.1.1 线弹性理论 |
2.1.2 黏弹性理论 |
2.2 流体动力学 |
2.3 流固耦合理论 |
3 男性下尿路解剖结构与建模 |
3.1 膀胱下尿路结构 |
3.2 下尿路尿失禁疾病介绍 |
3.2.1 尿失禁疾病发病原因 |
3.2.2 尿失禁疾病分类及护理 |
3.3 男性下尿路几何模型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模型构建流程 |
4 肌肉主动力模型建立与验证 |
4.1 验证肌肉原始模型及数据 |
4.2 胫前肌材料模型 |
4.2.1 非线性粘弹性QLV材料 |
4.2.2 超弹性Ogden材料 |
4.3 胫前肌肌肉材料参数设置 |
4.4 边界与载荷 |
4.5 胫前肌仿真结果 |
4.5.1 肌肉拉伸实验的等效应变应力云图 |
4.5.2 肌肉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
4.6 Myers实验 |
4.7 讨论 |
5 内外括约肌对尿道压力的仿真分析 |
5.1 内外括约肌主动力模型创建 |
5.2 内外括约肌和尿道材料模型 |
5.3 尿道压力仿真结果 |
5.4 讨论 |
6 下尿路流固耦合分析 |
6.1 下尿路支撑与载荷 |
6.2 流固耦合结果分析 |
6.3 讨论 |
7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8 展望 |
9 参考文献 |
10 论文发表情况 |
11 致谢 |
(7)盆底超声在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及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盆底超声在评估产后盆底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盆底超声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会阴超声结合POP-Q评分在评价重度盆腔脏器脱垂中隐匿性尿失禁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在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的女性LUT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超声动态测定女性膀胱颈移动度在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诊断价值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及随访应用价值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展望 |
综述 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概况 |
致谢 |
(10)超声膀胱颈移动度检测对妊娠晚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设备 |
1.1.3 实验过程 |
1.1.4 质量控制 |
1.1.5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
1.2 结果 |
1.2.1 压力性尿失禁组与无压力性尿失禁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2 妊娠晚期不同孕周 SUI 患病比率及 UVJ-M 变化 |
1.2.3 妊娠晚期 SUI 与 UVJ-M 的综合 ROC 曲线分析 |
1.2.4 产后 SUI 与 UVJ-M 的综合 ROC 曲线分析 |
1.3 讨论 |
1.3.1 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及分析 |
1.3.2 妊娠晚期膀胱颈移动度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可疑阈值 |
1.3.3 妊娠晚期膀胱颈移动度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 |
1.3.4 问题与展望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疗进展 |
2.1 尿失禁的检查方法 |
2.1.1 膀胱颈抬高试验 |
2.1.2 棉签试验 |
2.1.3 尿垫试验 |
2.1.4 MRI 检查 |
2.1.5 超声检查 |
2.1.6 超声尿动力学 |
2.2 尿失禁的治疗 |
2.2.1 手术治疗 |
2.2.2 尿道周围填充物注射法治疗 |
2.2.3 压力性尿失禁的物理治疗 |
2.2.4 压力性尿失禁的药物治疗 |
2.2.5 中医治疗 |
2.2.6 干细胞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下尿路超声尿动力学研究:关于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测量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盆底超声与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比研究[D]. 李桂琴.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ALPP分型在单纯性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D]. 陈健. 苏州大学, 2020(02)
- [3]产后42天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数据分析与研究[D]. 赵媛媛.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4]女性尿道膀胱功能解剖的MRI研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陈金洋.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5]静、动态MRI对经阴道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D]. 王秋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内外括约肌协同作用下男性下尿路的生物力学研究[D]. 黎朋.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7]盆底超声在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及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作用[D]. 陈小敏.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4)
- [8]会阴超声结合POP-Q评分在评价重度盆腔脏器脱垂中隐匿性尿失禁的应用分析[D]. 李彤. 郑州大学, 2017(02)
- [9]超声影像尿动力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陈正森.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5)
- [10]超声膀胱颈移动度检测对妊娠晚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研究[D]. 唐艳荣.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