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群的优化复壮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谢应强[1](2020)在《烟蚜茧蜂种群退化、复壮调控及其转录组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蚜茧蜂是防治烟蚜的优良天敌昆虫,我国大规模扩繁烟蚜茧蜂的技术日臻成熟,以其防控农作物蚜虫的生产应用也取得显着成效。然而在扩繁实践中发现连续饲养多代后,烟蚜茧蜂的寄生力、生活力、体型体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了烟蚜茧蜂种群的生命力,成为连续大规模扩繁烟蚜茧蜂的关键瓶颈。本文以生产需求为导向,系统研究了烟蚜茧蜂种群退化规律、复壮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退化与复壮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结果可丰富寄生蜂种群退化及复壮基础理论,指导天敌昆虫大规模扩繁与生产。试验结果如下:1.烟蚜茧蜂的种群退化规律通过测定衰退程度与饲养代数间的关系,分析归纳种群退化的特征规律,系统比较不同代数的单雌僵蚜量、羽化率、性比、成虫寿命、成虫胫节长度等特征,明确其退化特征和代数,结果表明从第F1代到第F12代,烟蚜茧蜂单雌僵蚜量下降了67.22%,羽化率下降了31.91%,雌性比上升了33.32%,成蜂寿命下降了53.85%,雌蜂后足胫节长下降了17.67%,雄蜂后足胫节长下降了28.74%,在F7-F9代各项特征衰退显着。试验证实在室内扩繁烟蚜茧蜂到第7代种群出现明显的衰退。2.烟蚜茧蜂退化种群的营养复壮和杂交复壮效果营养复壮对烟蚜茧蜂的寿命、寄生力有一定的复壮效果,其中10%蜂蜜水的复壮效果最好,但是均明显低于杂交复壮效果;杂交复壮对烟蚜茧蜂有显着的复壮效果,其中引入野生种群的雌蜂比引入野生种群的雄蜂的复壮效果好,引入云南地区的野生种群复壮效果最好,寄生力能恢复到退化种群F0代的88.21%。3.烟蚜茧蜂退化及复壮的转录组学特征对烟蚜茧蜂野生组、退化组、复壮组进行分析比较,共得到了97654个Unigenes,在烟蚜茧蜂的退化过程中,共有13472个基因差异显着,其中4492个基因表达量上调,8980个基因表达量下调,对烟蚜茧蜂种群复壮后,共有3803个基因表达量上调,4705个基因表达量下调。COG注释图分析可得烟蚜茧蜂的退化过程中有大量的基因参与能量转换、核糖体发生和蛋白质修饰等,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可得在烟蚜茧蜂的退化过程中,代谢途径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通路和核糖体通路注释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这三个通路比偶较活跃,适合深入研究。利用GO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对烟蚜茧蜂野生组、退化组和复壮组的EDGs功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差异基因富集在核糖体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脂肪酸合成与代谢通路、RNA降解通路,说明这些通路在烟蚜茧蜂的退化与复壮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鲁梅雪[2](2019)在《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文中提出天敌寄生蜂是害虫生物防治重要的主力军。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与现实中我国寄生蜂产品严重不足相矛盾,开发控害效果显着的寄生蜂产品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防治效果好的寄生蜂都存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匮乏或缺乏完善成熟的配套技术体系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寄生蜂商品化的进程。为此,本文选取具备优良寄生蜂特征,我国重要的控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ubner)的优势种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为研究对象,从繁蜂寄主的选择、繁蜂质量形态标准的确定、交尾配对模式对交配成功率的影响、评价生殖力的性状和分子快速检测,以及低温贮存、繁蜂寄生能力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等关键技术,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以下初步研究结果。1.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与繁蜂质量形态标准选择适合的繁蜂寄主,是实现寄生蜂人工繁育诸多技术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头寄生、群体寄生结合选择性试验,提出2龄末棉铃虫是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最适合的繁蜂寄主。与寄生1龄末、2龄初和3龄初其它虫龄相比,该蜂对2龄末棉铃虫寄生率最高、选择系数仅次于3龄初的;且具有出蜂的收益率最高、蜂体较大、发育整齐及饲养成本较低等优势。繁蜂时,间或以黏虫作为替代寄主,可为蜂提供不同的营养源,以此作为繁蜂复壮的途径。产品质量控制是繁蜂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以室内繁蜂第5代出现成蜂畸形现象作为种群复壮的指示性状,明确了优良棉铃虫齿唇姬蜂茧以灰白色,大小6.2mm×2.1 mm为佳。雌蜂6.0-7.0 mm、雄5.5-6.5 mm。对畸形蜂的有效识别和筛除,以此规范了该蜂繁蜂质量的形态标准,为产品控害效果的正常发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影响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因素获得较丰富的雌性后代将有利于寄生蜂人工繁育种群的扩繁和增殖,但前提是雌、雄蜂的成功交配。本文首先在不同温度条件(12~19℃和室温25±2℃)下,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交配行为和交配节律进行了对比观察。该蜂交配行为由4个阶段组成,配对、求偶、交尾及交尾后期;随温度的升高,该蜂的交配行为更活跃,尤其是雌蜂对雄蜂求偶行为由迟钝变为响应更为明显,在室温25±2℃下,蜂的交尾成功率显着高于12~19℃下的;该蜂的交配节律呈现为上午高,比例高达78.9%,下午16:00~18:00的交配比例仅占5.3%;通过虫体分离术,获得摘除雌性生殖器官的仅有头胸部和部分腹部的活体雌蜂,发现只在有雌性生殖器官存在的情况下,雄蜂才表现强烈的求偶振翅行为,表明雌性生殖器官是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部位;进一步,围绕亲代羽化日龄和雌、雄配比对交配成功率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羽化当天的雌蜂与1日龄雄蜂配对,交配率最高达57.9%;且在少雌多雄配比下,更有利于交配的成功,但有干扰交配现象发生。采自不同地区的蜂群进行杂交,交配率不同;随繁殖代数的增加,交配成功率下降。影响寄生蜂雌、雄蜂交配的因素很多,以上结果表明温度、雌雄配对时间、亲代年龄、雌雄配比、饲养世代数均影响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交配成功率。3.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寄生蜂人工繁育的目的是获得具有高生殖力的雌蜂,以此为寄生蜂在田间发挥控害效果提供保障。已有的研究表明,寄生蜂生殖力由蜂体大小和卵巢管数量所决定。因此,围绕生殖力分别从母代遗传效应和寄主效应对后代蜂体大小和卵巢管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的寄主育出的蜂大且卵巢管数量多,且相应的与卵子发生密切相关的两个基因,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其受体VgR的表达量也显着高于从小的寄主育出的个体小的蜂的,二者呈正相关性。由此提出,一定范围内,选择较大的蜂寄生较大的寄主育出的雌蜂生殖力较高,对于棉铃虫齿唇姬蜂而言,雌蜂蜂体大表明其生殖力强。4.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通过低温贮存能大大延长繁蜂产品的货架期,并节约成本。为此,分别将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的棉铃虫幼虫和蜂茧贮存在6-10℃的室内,35 d后移至室温25±2℃,统计各自的羽化率。结果表明,虽然以亲本寄生时的寄主虫龄、大小相同,但是以蜂茧进行低温贮存后的羽化率、蜂体大小均显着高于或大于以幼虫期贮存的。进一步,还将对低温贮存的方法进行改进,以期获得贮存期更长,生活力更好的后代。长期低温贮藏可能会导致寄生蜂蜂体变小、生活力减弱、生殖力下降,甚至导致寄生蜂寄生能力的完全丧失。因此,进行繁蜂寄生能力的检测和检测装置的开发就非常必要。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拆卸、组装式的检测寄生蜂寄生能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可组合连接的寄生蜂箱体和寄主箱体;以及利用该装置建立的快速评价寄生蜂寄生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以黏虫为寄主,寄生时间以上午8~10时为佳,雌蜂:黏虫=1:30~50,被寄生后,若其体壁下出现明显的黑色长椭圆形物体,即可判断其被寄生,并在单位时间内计算该蜂的产卵速率,以及总的产卵量,从而判定寄生蜂的寄生能力。通过上述装置和方法可对繁蜂后代进行寄生能力的快速检测,为保证繁蜂质量提供了技术和方法的保障。
刘守礼[3](2017)在《谈蜜蜂授粉群的复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蜜蜂授粉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配套措施,但授粉蜜蜂为设施果蔬授粉后蜂群呈下降态势。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蜜蜂授粉的实际工作,分析影响蜜蜂增殖的原因,提出其恢复与复壮管理方法与措施。
刘守礼[4](2017)在《谈蜜蜂授粉群的恢复与复壮技术》文中指出蜜蜂授粉是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配套措施,但授粉蜜蜂为设施果蔬授粉后蜂群呈下降态势。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蜜蜂授粉的实际工作,分析影响蜜蜂增殖的原因,提出其恢复与复壮管理方法与措施。
岳方正[5](2016)在《伞裙追寄蝇的退化及复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 Rondani.),属双翅目寄蝇科(Diptera:Tachinidae),是多主寄生性天敌昆虫,特别是草地螟老龄幼虫的优势性寄生天敌,对控制草地螟种群密度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伞裙追寄蝇生物学特性及滞育储存方面有相关报道,但对室内条件下继代扩繁出现的问题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明确和探究室内条件下继代扩繁伞裙追寄蝇出现的变化规律,更加科学的利用伞裙追寄蝇控制草地螟的危害。本文研究了伞裙追寄蝇的飞行能力、退化指标、复壮技术以及世代之间能源物质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不同日龄的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存在差异,1日龄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较弱,之后逐步提高,5日龄达到最大值(雌性的累计最大飞行距离1.47 km、累计最大飞行时间1.32 h、平均飞行速度1.83 m/s,雄性的累计最大飞行距离0.55 km、累计最大飞行时间0.27 h、平均飞行速度1.52 m/s),5日龄以后飞行能力开始下降,9日龄最低且低于3日龄。雌蝇飞行能力略高于雄蝇,但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世代飞行能力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伞裙追寄蝇的飞行能力逐步下降。转主寄主试验结果表明,转主寄主后飞行能力差异不显着(p>0.05)。在整个种群中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测定的样本中最大累计飞行时间达到2.24 h,最大累计飞行距离达到3.62 km,最大飞行速度达到9.34 m/s。伞裙追寄蝇5日龄飞行能力较强,应是田间搜寻寄主的活跃期;随着室内扩繁的世代增加,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发生退化现象。2.不同世代条件下伞裙追寄蝇的退化规律伞裙追寄蝇经累代培养后生活力和生殖力指标不断下降,产卵量从第1代至第9代降低了44.9%,羽化量均值从135.5下降至60.5;发育历期均值从16.9上升至24.7,发育历期幅度在15-26天,表现出发育整齐度下降,寄生成功率从0.34降至0.28。3.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技术通过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伞裙追寄蝇进行复壮发现,20%的营养液复壮效果比10%的营养液复壮效果显着,20%蔗糖水溶液处理组产卵量最高,均值为350,10%葡萄糖水溶液组产卵量最低,均值为96.17,20%蔗糖水溶液处理组是10%葡萄糖水处理组的3.6倍;20%蔗糖水溶液处理组羽化量最高,均值为80.17,10%的葡萄糖水溶液处理组羽化量最低,均值为24.83,20%蔗糖水溶液处理组的羽化量是10%的葡萄糖水溶液处理组的3.2倍;伞裙追寄蝇的发育历期在各个处理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测定的所有个体之间有较大差异,发育历期幅度为21-26之间,表现出发育整齐度下降的趋势,各个处理组间伞裙追寄蝇的雌雄比、寄生成功率不存在显着差异,雌雄比在1.261.28之间,寄生成功率在0.260.28之间。动力学复壮发现,水平100cm处理组的产卵量、羽化量达到最大,产卵量均值为290.17,羽化量均值为79,水平距离50cm产卵量、羽化量最低,产卵量均值为140.67,羽化量均值为38,并且不同理组存在显着差异;垂直100cm处理组的产卵量、羽化量达到最大,产卵量均值为323.17,羽化量均值为88.5。其中在各个处理组之间雌雄比和发育历期没有显着差异,雌雄比为1.231.27,发育历期在23天左右。伞裙追寄蝇在不同寄主条件下羽化的成虫体重存在显着的差异,草地螟孵化出来的成虫体重均值为0.013,粘虫体内孵化出来的伞裙追寄蝇均值为0.033;粘虫体内羽化出来的伞裙追寄蝇发育历期与草地螟寄主相比延长了5.8天;伞裙追寄蝇在草地螟上的产卵量均值为307.17,高于在粘虫上产卵量均值。草地螟寄主上的寄生成功率为0.185,显着低于粘虫上的寄生成功率。4.不同世代之间能源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同世代之间含水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相同同世代雌蝇的含水量比雄性的含水量低;伞裙追寄蝇总脂肪的含量随着世代的增加逐渐上升,雌蝇与雄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并且相同世代雌性总脂肪的含量比雄性的高;不同世代之间雌性甘油的含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相同世代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甘油的含量为11.9519μ/mg17.6149μ/mg,雄性个体随着世代的增加有缓慢的提高,甘油的含量为9.5326μ/mg19.7108μ/mg;不世代之间伞裙追寄蝇的总糖含量不存在显着差异,雌性含糖量为15.961μ/mg16.8315μ/mg,雄性含糖量为15.2563μ/mg16.707μ/mg。
胡霞,尹鹏,周祖基,王智勇,廖金花,宗华[6](2014)在《川硬皮肿腿蜂的复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得到大量用作实验室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种蜂,并提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的生物防治效果,在室内进行双条杉天牛人工养殖的基础上,开展了川硬皮肿腿蜂复壮技术的研究,并进行室内放蜂试验检验复壮前后川硬皮肿腿蜂的搜索寄生能力差异。结果发现,在双条杉天牛的实验室饲养过程中,发现该天牛各虫态出现的时间均比野外环境下早10天左右。通过对川蜂进行连续三代复壮并进行室内放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野外收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双条杉天牛的平均搜索率为39.33%,寄生率为37.33%,复壮后的川蜂平均搜索率为38.11%,寄生率为34.4%,两者在对双条杉天牛的搜索寄生能力上没有显着的差异。而黄粉虫繁殖的川蜂平均搜索率为30%,寄生率为24.4%,搜索寄生能力存在明显的退化现象。
王志[7](2013)在《蜜蜂微孢子虫对蜜蜂抗寒能力及春季繁殖效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蜜蜂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an disease)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p.,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患病蜂群哺育力和采集力下降,感染症状不明显时,蜂群的产蜜力即可下降50%~70%。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越冬关系密切,目前,还没有蜜蜂微孢子虫对蜜蜂抗寒能力及春繁效率影响的相关报道。通过对吉林省蜜蜂微孢子虫调查及染病越冬蜂观测研究,分析了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死亡率、春繁效率的关系。1.蜜蜂微孢子虫病是吉林省主要蜜蜂疾病之一,对养蜂生产影响较大。主要养蜂区50户蜂农共计4134群蜜蜂的蜜蜂病敌害调查发现,蜜蜂爬蜂病占调查蜂场的20%,仅次于白垩病和蜂螨。而蜜蜂微孢子虫是蜜蜂爬蜂病的主要病源,占蜜蜂爬蜂病的80%。蜂农对患有爬蜂病的蜂群滥用蜂药,严重污染了蜂产品。2.检测越冬前蜜蜂微孢子虫寄生情况,结果发现:不同品种蜜蜂间微孢子虫寄生率和寄生密度呈一定差异,黄色蜂种高于选育蜂种和黑色蜂种;同一蜂群内部,不同个体间孢子虫寄生情况也有所不同。3.蜂场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通过染色处理、形态观测,初步确诊所采集的吉林省蜜蜂微孢子虫样品类型均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4.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的蜂群,均不同程度产生下痢症状,蜂群代谢增强,蜂王提前产卵,工蜂体质下降,进而产生春衰等不良后果。下痢蜜蜂排泄于巢门口、箱底、箱壁、框梁及蜂巢内,并传染给其它蜜蜂和越冬饲料,严重的会使越冬失败,全群覆灭。5.对各组合实验蜂群蜜蜂越冬数据进行U检验,结果为A、B、C各组合间差异均为极显着(P<0.01),即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的蜂群,蜜蜂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较重的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高于感染较轻的蜂群。死亡率最高的单群达到69.39%,最低的仅为22.22%。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率与蜜蜂越冬安全成正相关。6.蜜蜂春繁效率的高低,与蜜蜂微孢子虫的感染率息息相关。春繁起点的高低决定蜂群发展的快慢,对照组蜂群群势发展良好,6月20日测定的蜂数平均值对照组为6.8框,远大于A组合4.6框。受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的蜂群,工蜂体质差,更替较慢,恢复期较长,直接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为蜜蜂微孢子虫的防治和侵染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筛选重要的抗寒、抗病功能基因,并在分子水平上诊治蜜蜂微孢子虫病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养蜂经济效益,保障蜂产品安全,从而推动我国特色蜜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陈玛琳[8](2013)在《中国蜂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文中认为蜂产业被誉为投资少、见效快、用工省的“空中农业”,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发展蜂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是传统的养蜂大国,养蜂历史悠久,蜜源植物丰富,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却非蜂业强国,表现为生产技术水平低、养殖规模小且较分散、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科研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有效监管等,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蜂产品兽药残留事件,更是严重影响我国蜂产品出口贸易,因此,在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对我国蜂产业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我国蜂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蜂产业生产区域、蜜源情况、国内销售市场状况及国际贸易角度分析蜂产业总体情况,并借助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经济岗位蜂农固定观察点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及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蜂农养殖规模及方式、自身特征、蜜蜂授粉应用情况、蜂农收入情况等,并实证研究了蜂农合作组织、蜂农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对蜂农收入的影响。其次是通过对10省市蜂农技术需求的调查,掌握了目前蜂农技术需求的实际情况及影响蜂农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通过目前蜂产业相关论文发表情况、科研成果登记情况的分析,研究了我国蜂产业的技术供给情况,并针对蜂农的技术需求,研究分析了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情况,以及我国蜂产业的科研及技术推广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是根据蜂农饲养方式的不同,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对转地及定地养殖方式下我国蜂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2年转地养殖和定地养殖方式下蜂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值分别为84.4%和69%,定地饲养方式下要素投入冗余量较大,其中尤以北京市的要素投入比例最不合理。最后在探讨促进我国蜂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中,选取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澳大利亚为例分析国外蜂业发达国家发展养蜂业的做法,总结澳大利亚对蜂产业管理的经验,学习其对病虫害防治和宣传蜜蜂授粉的做法。在国内的案例分析中,分别选取以政府、协会、企业为主导的技术供给与推广模式加以分析,得出发展我国蜂产业的经验与启示。基于以上研究对促进蜂产业技术进步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加强对蜂产业的监管与支持力度,建立政府与政策支持体系;以蜂农技术需求为基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加强蜂产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及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立产业人才培育体系;加强产业组织化建设,建立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运用现代信息工具,构建产业信息服务体系。
李位三[9](2013)在《对“一些国家蜜蜂少生病”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蜜蜂的健康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外因有:蜜蜂群势、人为干扰、生产方式、蜂药施用、饲料尤其是越冬和早春饲料质量以及自然条件状况、生存区域环境保护和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等生存条件的改善和优化,乃是影响蜂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分析探讨国外蜜蜂少生病或不生病的原因,从中找出我国与国外在管理和生产上的差距,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借鉴,选择性地吸收利用,以有利于我国养蜂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吕纪增[10](2006)在《蜂群种性退化原因及复壮措施》文中研究说明
二、蜂群的优化复壮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蜂群的优化复壮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烟蚜茧蜂种群退化、复壮调控及其转录组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烟蚜的危害 |
1.2 烟蚜的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2.4 生物防治 |
1.3 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技术推广及应用 |
1.3.1 烟蚜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
1.3.2 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概况 |
1.4 烟蚜茧蜂的种群退化 |
1.4.1 种群退化的概念 |
1.4.2 种群退化的原因和机理 |
1.5 烟蚜茧蜂的种群复壮 |
1.5.1 种群复壮的概念 |
1.5.2 种群复壮技术的应用 |
1.6 转录组与转录组学 |
1.6.1 转录组与转录组学原理及应用 |
1.6.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昆虫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烟蚜茧蜂种群的退化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寄主植物 |
2.1.2 虫源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世代烟蚜茧蜂寄生力的测定 |
2.2.2 不同世代烟蚜茧蜂羽化率的测定 |
2.2.3 不同世代烟蚜茧蜂性比的测定 |
2.2.4 不同世代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的测定 |
2.2.5 不同世代烟蚜茧蜂成蜂后足胫节长的测定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1-12代烟蚜茧蜂寄生力的变化趋势 |
2.4.2 1-12代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的变化趋势 |
2.4.3 1-12代烟蚜茧蜂成蜂雌性比率的变化趋势 |
2.4.4 1-12代烟蚜茧蜂成蜂羽化率的变化趋势 |
2.4.5 1-12代烟蚜茧蜂成蜂体型的变化趋势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烟蚜茧蜂的复壮调控与评价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寄主植物 |
3.1.2 虫源 |
3.1.3 设备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烟蚜茧蜂退化种群的营养复壮 |
3.2.2 烟蚜茧蜂退化种群的异地杂交复壮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复壮方式对烟蚜茧蜂寄生力的影响 |
3.4.2 不同复壮方式对烟蚜茧蜂羽化率的影响 |
3.4.3 不同复壮方式对烟蚜茧蜂寿命的影响 |
3.4.4 不同复壮方式对烟蚜茧蜂体型的影响 |
3.4.5 引入云南野生雌蜂对烟蚜茧蜂退化种群寄生力的复壮效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退化与复壮的烟蚜茧蜂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及处理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RNA质量检测方法 |
4.1.4 文库构建与测序试验流程 |
4.1.5 转录组数据分析流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NA质检结果 |
4.2.2 测序结果质控情况 |
4.2.3 转录组拼接 |
4.2.4 基因功能注释 |
4.2.5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 |
4.2.6 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注释 |
4.2.7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2.8 NR基因功能注释 |
4.3 烟蚜茧蜂退化与复壮关联基因的筛选分析和验证 |
4.3.1 差异基因的筛选 |
4.3.2 差异基因的鉴定 |
4.3.3 荧光定量PCR的验证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寄生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
1.1 繁蜂寄主 |
1.1.1 寄主类型和种类 |
1.1.2 寄主虫龄与大小 |
1.1.3 寄主数量(过寄生) |
1.2 补充营养(成蜂的营养源) |
1.2.1 对成蜂寿命的影响 |
1.2.2 对生殖力的影响 |
1.2.3 不同食料对寄生蜂的影响 |
1.3 温度控制 |
1.4 交尾方式 |
1.5 滞育与低温贮存 |
1.5.1 滞育的诱导、维持与解除 |
1.5.2 低温贮存 |
1.6 复壮 |
1.7 研究展望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目的与意义 |
3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及繁蜂质量形态标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棉铃虫饲养 |
3.1.3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育与观察 |
3.1.4 繁蜂寄主 |
3.1.4.1 不同虫龄寄主被寄生后的取食量 |
3.1.4.2 寄生不同虫龄寄主育出的蜂茧大小 |
3.1.4.3 结茧时间 |
3.1.4.4 不同虫龄寄主繁育寄生蜂的结茧率 |
3.1.4.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寄生率 |
3.1.4.6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选择性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繁蜂寄主 |
3.2.1.1 不同虫龄寄主被寄生后的取食量 |
3.2.1.2 蜂茧大小和质量与寄主虫龄的关系 |
3.2.1.3 寄生不同虫龄寄主各自的结茧时期 |
3.2.1.4 不同虫龄寄主繁育寄生蜂的结茧率 |
3.2.1.5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寄主的寄生率 |
3.2.1.6 棉铃虫齿唇姬蜂对不同虫龄棉铃虫幼虫的选择性 |
3.2.2 蜂茧的形态标准和影响因素 |
3.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成蜂的形态标准 |
3.2.4 畸形蜂或突变体 |
3.2.5 繁蜂注意事项及各发育阶段死亡原因 |
4 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途径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和实验设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交配行为的观察 |
4.1.2.2 雌蜂性信息素释放与产生部位 |
4.1.2.3 不同日龄雌、雄蜂配对对交配的影响 |
4.1.2.4 雌、雄蜂配比对交配的影响 |
4.1.2.5 不同种群和室内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4.1.2.6 棉铃虫齿唇姬蜂不同寄生阶段的产雌率 |
4.1.2.7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行为观察 |
4.2.1.1 雌蜂性信息素释放与产生部位 |
4.2.1.2 温度对交配的影响 |
4.2.1.3 日交配节律 |
4.2.2 不同日龄雌、雄蜂配对对交配的影响 |
4.2.3 雌、雄蜂配比对交配的影响 |
4.2.4 不同种群和室内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4.2.5 棉铃虫齿唇姬蜂不同寄生阶段的产雌率 |
5 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单头寄生 |
5.1.2 雌蜂后足胫节的测量及卵巢管数的统计 |
5.1.3 雌蜂产卵量 |
5.1.4 多世代子蜂的获取 |
5.1.5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基因受体VgR转录水平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虫龄寄主育出雌蜂的个体差异 |
5.2.2 蜂体大小与产卵量的关系 |
5.2.4 母代与子代卵巢管数量的相关性 |
5.2.5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基因受体VgR转录水平 |
6 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低温贮存 |
6.1.2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蜂体系和流程 |
6.1.2.1 繁蜂体系和流程 |
6.1.2.2 替代寄主的选择 |
6.1.3 寄生能力检测装置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低温贮存 |
6.2.2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体系与流程 |
6.2.2.1 繁蜂体系与流程 |
6.2.2.2 替代寄主的选择 |
6.2.3 寄生能力的检测 |
6.2.3.1 检测装置 |
6.2.3.2 寄生蜂寄生能力的评价方法 |
6.2.4 复壮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寄主及繁蜂质量形态标准 |
7.1.1 繁蜂寄主的选择 |
7.1.2 繁蜂蜂茧、成蜂形态标准 |
7.1.3 繁蜂中需注意的问题 |
7.2 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成功率的途径 |
7.2.1 温度和交尾时间对棉铃虫齿唇姬蜂交配行为的影响 |
7.2.2 亲代不同日龄对交配的影响 |
7.2.3 雌雄配比、不同种群及繁殖代数对交配的影响 |
7.2.4 棉铃虫齿唇姬蜂产卵期与性比的关系 |
7.3 评价棉铃虫齿唇姬蜂雌蜂生殖力的指示性状 |
7.3.1 寄主虫龄、蜂体大小、卵巢管数量以及生殖力之间的正相关性 |
7.3.2 母代与子代卵巢管数量的相关性 |
7.3.3 卵黄原蛋白基因Vg及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VgR转录水平与雌蜂生殖力的关系 |
7.4 棉铃虫齿唇姬蜂低温贮存与寄生能力检测 |
7.4.1 低温贮存对棉铃虫齿唇姬蜂活力的影响 |
7.4.2 棉铃虫齿唇姬蜂繁蜂体系与流程 |
7.4.3 寄生能力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3)谈蜜蜂授粉群的复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授粉蜂群下降的主要原因 |
1.1 设施农业的特殊性 |
1.2 天气因素 |
1.3 授粉对象与授粉蜂种的适应性 |
1.4 蜂种因素 |
1.5 温室管理 |
1.6 作物管理 |
2 设施农业授粉蜂群的管理 |
3 授粉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3.1 授粉期间的蜂群管理方法和措施 |
3.2 授粉后期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3.2.1 缩小巢框宽度, 变巢框纵向放置为横向排列 |
3.2.2 外粘内填保温板, 增设通风底纱窗 |
3.2.3 有目的地、针对性地适时快速开箱检查蜂群 |
3.2.4 采取双王群同箱饲养或继箱饲养措施 |
3.2.5 采取综合措施重视养蜂的各个环节 |
(4)谈蜜蜂授粉群的恢复与复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授粉蜂群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因素 |
1.1 设施农业的特殊性 |
1.2 天气因素 |
1.3 授粉对象与授粉蜂种的适应性 |
1.4 蜂种因素 |
1.5 温室管理 |
1.6 作物管理 |
1.7 蜂群管理 |
2 授粉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2.1 授粉期间的蜂群管理方法和措施 |
2.2 授粉后期蜂群恢复与复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
2.2.1 恢复强群管理要点 |
2.2.2 蜂箱结构性缺陷和蜂群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
2.2.2. 1 缩小巢框宽度, 变巢框纵向放置为横向排列 |
2.2.2. 2 外粘内填保温板, 增设通风底纱窗 |
2.2.2. 3 有针对性地适时快速开箱查处蜂群 |
2.2.2. 4 采取双王群同箱饲养或继箱饲养措施 |
2.2.2. 5 要重视养蜂的各个环节 |
(5)伞裙追寄蝇的退化及复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草地螟研究的现状 |
1.1.1 草地螟基本生物学特性 |
1.1.2 草地螟危害及分布 |
1.1.3 草地螟的防治方法 |
1.2 伞裙追寄蝇的研究现状 |
1.2.1 伞裙追寄蝇的地理分布及寄主种类 |
1.2.2 伞裙追寄蝇的扩繁及替代寄主选择 |
1.2.3 伞裙追寄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寄生功能反应 |
1.2.4 伞裙追寄蝇的发展趋势 |
1.3 复壮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种群退化的研究进展 |
1.3.2 复壮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伞裙追寄蝇成虫飞行能力测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飞行磨 |
2.1.2 虫源及饲养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伞裙追寄蝇的飞行能力与虫龄的关系 |
2.4.2 伞裙追寄蝇雌虫与雄虫飞行能力关系 |
2.4.3 不同世代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的比较 |
2.4.4 转主寄主寄生后伞裙追寄蝇飞行能力的变化 |
2.5 讨论 |
第三章 伞裙追寄蝇的复壮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虫源 |
3.1.2 仪器与药品 |
3.2 试验方法 |
3.2.1 1-9 代伞裙追寄蝇生殖力和生活力指标测定 |
3.2.2 不同营养条件下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
3.2.3 运动距离筛选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
3.2.4 替代寄主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1-9 代伞裙追寄蝇生殖力和生活力指标测定 |
3.4.2 不同营养条件下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
3.4.3 运动距离筛选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
3.4.4 替代寄主对伞裙追寄蝇的复壮效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伞裙追寄蝇的能源物质测定 |
4.1 试验材料 |
4.1.1 虫源 |
4.1.2 仪器与药品 |
4.2 试验方法 |
4.2.1 伞裙追寄蝇(雌蝇+雄蝇)体内含水量及总脂肪含量的测定 |
4.2.2 伞裙追寄蝇(雌蝇+雄蝇)甘油含量的测定 |
4.2.3 伞裙追寄蝇(雌蝇+雄蝇)体内总糖的测定 |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伞裙追寄蝇(雌蝇+雄蝇)体内含水量及总脂肪含量的测定 |
4.4.2 伞裙追寄蝇(雌蝇+雄蝇)体内甘油含量的测定 |
4.4.3 伞裙追寄蝇(雌蝇+雄蝇)体内总糖含量的测定 |
4.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川硬皮肿腿蜂的复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双条杉天牛饲养 |
1.2.2 川硬皮肿腿蜂复壮实验 |
1) 柏木包装天牛复壮试验 |
2) 复壮后川硬皮肿腿蜂搜索寄生能力检验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条杉天牛的生活史 |
2.2 复壮后川硬皮肿腿蜂搜索寄生能力检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7)蜜蜂微孢子虫对蜜蜂抗寒能力及春季繁殖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蜜蜂微孢子虫研究现状 |
1.1.1 蜜蜂微孢子虫概述 |
1.1.2 昆虫微孢子虫研究现状 |
1.1.3 蜜蜂微孢子虫的危害及流行因素 |
1.1.4 蜜蜂微孢子虫的诊断 |
1.1.5 蜜蜂微孢子虫的防治 |
1.2 蜜蜂微孢子虫对蜜蜂越冬及春繁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1 微孢子虫对蜜蜂越冬的侵害方式 |
1.2.2 影响蜜蜂越冬性能的因素 |
1.2.3 CCD 与蜜蜂微孢子虫 |
1.2.4 蜜蜂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对本研究的意义 |
1.3 本实验研究目的 |
第2章 吉林省蜜蜂微孢子虫危害现状调查 |
2.1 吉林省蜂场蜜蜂微孢子虫发生状况调查 |
2.1.1 调查地点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方法 |
2.1.4 调查结果 |
2.2 自然状态下不同蜂种越冬前期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率调查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结果和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蜜蜂微孢子虫样品的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蜜蜂微孢子虫样本 |
3.1.2 实验设备及器具 |
3.2 实验方法 |
3.2.1 蜜蜂微孢子虫抽样检测 |
3.2.2 蜜蜂微孢子虫的蜂场临床诊断 |
3.2.3 蜜蜂微孢子虫的实验室诊断 |
3.2.4 蜜蜂微孢子虫的鉴别诊断 |
3.2.5 蜜蜂微孢子虫的结果判定 |
3.2.6 蜜蜂微孢子虫所属类型的判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蜜蜂微孢子虫对蜜蜂越冬性能及春繁效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下痢病 |
4.2.2 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越冬安全 |
4.2.3 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春繁 |
4.3 讨论 |
4.3.1 蜜蜂下痢影响蜜蜂越冬成功率 |
4.3.2 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的越冬蜂群蜂王提前大量产卵 |
4.3.3 蜜蜂春繁效率与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率息息相关 |
4.3.4 蜜蜂群势恢复期的长短决定养蜂生产经济效益 |
4.3.5 本实验可能受到的影响 |
4.3.6 蜜蜂微孢子虫对蜜蜂越冬的影响更深层次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中国蜂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2.1 我国蜂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
2.1.1 蜂产业的区域分布及生产情况 |
2.1.2 我国主要蜜粉源植物及放蜂路线 |
2.1.3 蜂产品国内销售市场情况 |
2.1.4 蜂产品国际贸易状况 |
2.2 基于调查实证的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1 调查方法及样本分布 |
2.2.2 被调查蜂农基本特征 |
2.2.3 蜂农养殖规模及养殖方式 |
2.2.4 蜂产业的技术推广情况 |
2.2.5 我国蜜蜂授粉发展现状分析 |
2.2.6 2012年蜂农的成本收益情况 |
2.3 蜂产业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蜂农技术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蜂农技术需求情况分析 |
3.1.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2 被调查蜂农的基本情况分析 |
3.1.3 调查结果分析 |
3.2 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2.1 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
3.2.2 模型结果及分析 |
3.3 蜂农技术来源渠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蜂产业技术供给分析 |
4.1 蜂产业技术供给主体分析 |
4.1.1 蜂产业主要管理与组织机构 |
4.1.2 我国蜂产业科研体系 |
4.1.3 我国蜂产品加工企业 |
4.2 蜂产业技术供给总体状况分析 |
4.2.1 期刊论文发表情况 |
4.2.2 全国硕博士论文研究情况 |
4.2.3 科技成果登记及转化情况 |
4.3 蜂产业主要生产技术的研究情况分析 |
4.3.1 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4.3.2 病虫害防治技术 |
4.3.3 蜜蜂育种技术 |
4.3.4 蜜蜂授粉技术 |
4.3.5 蜂机具的研发情况 |
4.3.6 信息技术在蜂产业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蜂产业的经济效率分析 |
5.1 蜂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
5.1.1 蜂产业投入情况分析 |
5.1.2 蜂产业生产效益分析 |
5.1.3 蜂产业成本收益情况小结 |
5.2 蜂产业生产效率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 |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 |
5.2.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3 测算结果分析 |
5.3.1 我国主要省市蜂产业生产效率现状分析 |
5.3.2 我国蜂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澳大利亚蜂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6.1 澳大利亚养蜂业慨况 |
6.2 主要生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慨况 |
6.2.1 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及技术推广 |
6.2.2 授粉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 |
6.2.3 蜜蜂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
6.2.4 蜂机具的应用及蜂业信息技术 |
6.3 澳大利亚蜂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
6.3.1 主要产业组织及研究机构 |
6.3.2 蜂产业技术推广体系 |
6.4 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我国蜂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探索 |
7.1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政府依托型技术供给模式 |
7.1.1 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背景 |
7.1.2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概况及主要任务 |
7.1.3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初步成效 |
7.2 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协会及合作社主导型模式 |
7.2.1 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发展情况 |
7.2.2 协会推动江山蜂业技术进步的途径 |
7.3 浙江蜂之语蜂业有限公司——龙头企业主导型技术推广模式 |
7.3.1 公司简介 |
7.3.2 公司推动科技创新的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
(9)对“一些国家蜜蜂少生病”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养强群是蜜蜂增强抗病能力的基础 |
2 取成熟蜜, 以利巢内生态环境稳定 |
3 人为干扰少, 让蜜蜂能安静生息 |
4 注重“轮休”, 不进行掠夺式生产 |
5 禁止使用化学药物, 避免对蜂体造成“药害” |
6 污染物的生物富集, 成为蜜蜂的“隐性”危害根源 |
7 自然成熟蜜作为越冬饲料, 安全健康越冬 |
8 置蜂群于优异自然环境里, 提高健康水平 |
四、蜂群的优化复壮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烟蚜茧蜂种群退化、复壮调控及其转录组学特征研究[D]. 谢应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2]棉铃虫齿唇姬蜂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发[D]. 鲁梅雪.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谈蜜蜂授粉群的复壮技术[J]. 刘守礼. 蜜蜂杂志, 2017(12)
- [4]谈蜜蜂授粉群的恢复与复壮技术[J]. 刘守礼. 甘肃畜牧兽医, 2017(07)
- [5]伞裙追寄蝇的退化及复壮研究[D]. 岳方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6]川硬皮肿腿蜂的复壮技术研究[J]. 胡霞,尹鹏,周祖基,王智勇,廖金花,宗华.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5)
- [7]蜜蜂微孢子虫对蜜蜂抗寒能力及春季繁殖效率的影响[D]. 王志. 吉林大学, 2013(04)
- [8]中国蜂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D]. 陈玛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3)
- [9]对“一些国家蜜蜂少生病”问题的探讨[J]. 李位三. 蜜蜂杂志, 2013(06)
- [10]蜂群种性退化原因及复壮措施[J]. 吕纪增. 蜜蜂杂志,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