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普通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林琳[2](2020)在《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文中提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技术对各领域的全谱渗透,前现代、现代、解构性后现代与建设性后现代的交汇通融,科学与人文在长期的对垒后趋向有机融合等,都对教育包括本科教育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自201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何在扩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水平,这是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下,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技术的打压,人才交流的封锁等都要求中国更加急迫地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质量监测与保障举措,对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乎我国本科教学的定位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由此,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重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对于确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新使命、新方案、新标准、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先导性意义。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有机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在人民日报《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论述到中国的确在走向生态文明,并提出怀特海的思想极富启迪。“怀特海的全集翻译与研究”被列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研究方向,可见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与洞见性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立足有机、整体与过程,他们都诉诸感性活动主体。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在主体性方面颇具特色,其根植于自身融合式的哲学体系,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研究综述主要从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从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国外内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三大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出发,阐释怀特海本人的“是其所是”及其价值理论的“在其所在”,即怀特海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其次,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本体意义,即价值是事件的内在实在性;价值尺度涉及“强度”、“满足”与“秩序”价值包含一种对“重要性”的判断;价值存在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之中;价值具有具体性;道德价值:道德在于支配过程;价值的三重图式包括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价值的多重维度包括:善、真、美、冒险及平和;在其评价理论中认为评价是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并具有三重特征。最后阐述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第三部分,在对怀特海的价值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通过Nvivo12软件对国家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进行词频分析、对国家审核评估标准中的要素进行一级编码并标明参考点。对29个地方政府的审核评估标准中与教育部颁发文件不同的8个省份的审核评估标准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其特点。对随机抽样的33所高校的审核评估标准及其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四个自编问卷《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求《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所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对调查问卷的现状及各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上存在极其显着的相关。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于本科教学评估认知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之间的关系机制产生调节作用。即高需求水平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强于低需求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针对问卷的不足采用访谈研究法,对25名被访者按照审核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人文性与关系性等问题进行访谈,基于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审核评估标准文本的内容研究及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包括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学生、教师主体的缺位;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使得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内在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内容本身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对价值的分割,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第五部分,在怀特海价值理论视域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整合旨趣。其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其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有机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第二,本科教学审核标准价值关系应走向有机追求。首先,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包括学生、学生家长、教师、高校管理者、政府机构人员、社会第三方评估人员等审核评估利益相关者。其次,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最后,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通过研究学校标准变革的逻辑,有利于确立理性化的标准变革目标与对策,同时这也是确保审核评估标准变革有效性的前提。第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矛盾的化解。在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中,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矛盾应达到有机的统一。具体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第四,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以及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杨薇[3](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朱伊讷[4](2020)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双一流”战略实施后,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当前走在“双一流”建设前列的高校纷纷推出新的本科教学改革路线图,着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我国地方高校的领头羊。但相对于中央一流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从“管理”到“治理”,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以及关键要素,其现代教学治理的改革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缺乏比较有效的本科教学治理,特别是教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滞缓有着某种程度的必然关系。有基于此,在当前“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针对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在科学阐明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本科教学治理的内涵与基本要素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治理理论、系统理论相关原理,应用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实证研究方法,从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较为全面了解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的实然现状,并揭示了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即本科教学治理理念相对落后、本科教学治理制度缺乏保障、本科教学治理结构不够合理、本科教学治理机制亟待完善等。针对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革新传统管理思想,树立科学治理理念;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完善教学治理制度;优化教学治理结构,重塑教学权责关系;完善教学治理机制,促进教学有序运作;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体系,并藉此着力提升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夯实“双一流”大学建设基础。
陆海[5](2020)在《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更关注生活质量尤其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问题,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比较薄弱,医药卫生人才极度短缺和培养质量不高,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瓶颈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也要有效区分,不能简单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或者非医学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照抄照搬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医学类职业教育必须根据医药卫生行业特性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用以保障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医药卫生技能型人才。教育质量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内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尤为重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非只是一个教育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和“双高计划”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制订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教育评价学、职业教育学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有关纲领性文件的学习;结合卫生职业教育特点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建立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和指标设置构想,还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讨论建立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论文按“理论基础—探讨研究—实证分析—路径与方法--结论与展望”的逻辑行文。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评析研究现状,厘清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界定相关概念。第二章从“重要性”、“必要性”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说明医药卫生类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所在。第三章探讨建立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建立体系必须了解医药卫生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和解决目前国内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职业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做法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专业教学标准,笔者总结出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逻辑框架,并对指标体系的建立也做了初步探讨。第四章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讨论医药卫生类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现路径与效果。附录部分包含医药卫生类高职运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个案例--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及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来源于该校2015-2018届毕业生培养数据。
康方芳[6](2020)在《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瓶颈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确保和提升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本。尤其是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生生源,提高质量更是学校持续稳定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应是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质量不仅涉及办学质量、教学质量,而且更应关涉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质量和教学质量的落脚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是指2000年以后升本的民办高校,主要由民办专科升格为民办本科,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新建民办本科组成。本文研究新建民办本科学院主要针对由民办专科升格的新建民办本科。这类学校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占比逐渐减少。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虽是自筹资金,自主办学,但办学的质量也需接受教育部门的监督。为了更好规范和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教育部自2011年逐步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以下简称合格评估)。近十年以来,合格评估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促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研究方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试图了解制约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的瓶颈。通过对三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调研,访谈了八位教学管理人员,了解三所学校目前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常见的学校缺乏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结构和数量等方面制约因素,此外,新建民办本科院校通常是第三批次招生,学生入学前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普遍低于其他本院院校学生。因此,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生源、学生学习现状等方面也是主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从社会环境,质量观和人才观,外部评价体系等方面来看,也存在对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的外部制约因素。本研究依托利益者相关理论和成果导向理论。将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内外部制约因素归结为内部办学理念和外部评价理念都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只有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视角出发,合理定位新建民办本院校的质量才能有效提升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现阶段,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出现明显两级分化,大多数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还处于在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和声誉阶段,很难主动将学生的发展视为学校办学质量。本研究通过对三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访谈,发现新建民办本科院校高度重视合格评估结果和评估过程,严格遵从合格评估导向,按照合格评估标准,满足合格评估要求。也有不少研究表明,大多数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将合格评估作为质量提升的良好契机。因此,本研究在提升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的相关对策方面,将外部的合格评估作为主要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厘清合格评估的发展及现状,了解合格评估内容和形式等,同时通过CIPP评价理论分析合格评估的评价体系。将质量提升对策归结为内部建立长效质量保障机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内部质量监督等方面,外部通过建立多元质量观,完善合格评估体系,转变合格评估理念,将评估重心从办学资源,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转向关注学生发展,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现状和学习成效方面。进一步介绍我国台湾高校“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品质评鉴经验,阐述其可行性和对质量提升的有效性。期望通过转变合格评估导向,有效引导新建民办本科在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学校的质量内涵,进一步细化学生核心能力,并将核心能力通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加以体现,并将核心能力通过课内外教学得以实施。同时加大对核心能力的过程评价,在评估内容方面加大对学生发展,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同时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还可依托外部评价工具(如CCSS应用型高校问卷)等途径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从学生视角发现和诊断问题,从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刘欣[7](2020)在《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三所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正在逐步探索应用型发展道路,依据国家大政方针和借鉴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建设经验,不少院校逐步确立了凝练专业特色,打造特色专业的路径来获取院校优势发展。在专业特色化、应用化的过程中其逐步建立了具有国家级、省级特色的专业,建立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级或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但普遍来看不少特色专业发展水平不高,院校也面临特色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缺乏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本文从四川省31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挑选出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分析其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特色专业建设的策略。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问题缘由出发,分析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现状,特色专业建设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必要性。并通过核心概念界定,梳理国内外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文献,多角度分析专业建设的角度、层次和路径,学习国内外其他高校是怎样实现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第二部分是介绍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既要特色发展就要“求异求新求特”差异化竞争理论启示新建本科院校要进行专业差异化发展,致力于相同专业中的不同发展,不同发展当中的特别建设,特别建设当中的优势凸显。比较优势理论落脚点在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着重发展专业,专业集群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重点打造一个专业,以先发展带动后发展。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本文选取宜宾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西昌学院作为三所目标院校,从三所院校基本信息出发,考察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问题的症结提出了以下五大策略。找准专业定位,提高特色专业的匹配度;夯实学科与专业建设内容,促进特色专业建设内外部因子的协调;加大资源投入,保证特色专业建设的师资与经费;建立建全专业招生与就业的体制机制,提升特色专业的人才质量;落实专业建设的评估与认证,提升特色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汤颖[9](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王祖霖[10](2019)在《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层学术组织是高等学校学术组织体系中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的组织单元和操作单位,同时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平台,其组织结构、组织权力和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不仅决定着高等学校学术职能的顺利履行、学术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学术文化的协调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学术理念、学术活力和学术氛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多数地位,其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与部委所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结构、权力和文化的视角研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变革方向,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和学术管理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及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更好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结构功能失衡、学术权力缺位、组织文化冲突等方面。然而,学界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探讨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与问题,就是重点关注部属研究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此,文章运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和多学科分析方法,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以组织变革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权力变革与文化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系统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接着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权力和文化分别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权力变革和文化变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以及院系层面分别提出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本研究认为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需要、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以及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的理念等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因素;而政府政策导向、内外竞争压力、教育体制改革、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则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因素。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通过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院系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有学系、教研室、研究所和实验室四种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以及其它一些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就学系而言,地方大学、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学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就教研室而言,地方学院、应用型高校、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医学学科院系、艺术学学科院系、人文社科类学科院系、工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就基层科研组织而言,地方大学相比地方学院,教学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相比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随着院系教师规模扩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理学学科院系、医学学科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就基层学术组织层级而言,不论学校规格、学校类型、院系教育层次、院系教师规模和院系学科属性,较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三级学术组织体系,极少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四级学术组织体系。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面临着职能偏差、路径依赖和科层固化的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应当遵循职能契合原则、学科发展原则和层级简化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基层学术权力具有专业性、民主性、自治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并可以划分为教师集体的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的学术权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不同层级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划分、基层学术组织权力主体中专职学术人员比重、学术权力主导的学术决策机制、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属性、行政权力介入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与基层学术权力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基于调查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面临着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等问题。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应当遵循下移学术权力重心、明细学术权力职责和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的基本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由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和学科文化构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学科文化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基层学术组织精神文化变革、制度文化变革、行为文化变革与物质文化变革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由此确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是多类型、多层次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面临着文化变革机制缺失、文化构成要素冲突以及文化变革的碎片化等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应当遵循目标原则、整合原则和系统原则。为有效破解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权力和文化变革面临的困境,顺利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全方面的变革,需要分别在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院系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具体而言,在政府层面,需要抓住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契机,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改革等途径推进、带动、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在高校层面,需要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实施文化战略引领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在院系层面,需要通过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二、加强普通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普通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问题和局限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呼唤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变革 |
(二)本科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对审核评估标准进行价值取向分析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启示意义 |
(四)个人对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学 |
(二)审核评估标准 |
(三)价值 |
(四)评价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反思 |
二、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 |
(一)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
(二)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三)国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反思 |
三、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一)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二)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三)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
(四)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
(五)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反思 |
第二章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形成的“在其所在” |
(一)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主义诗篇激发了怀特海的灵感 |
(二)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科学割裂的历史背景 |
(三)怀特海对新康德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的诠释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作为主体性的价值 |
(二)价值的三重图式:自我、他者及整体的关系 |
(三)价值的多种维度:善、真、美、冒险及平和 |
(四)评价理论: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 |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 |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局限 |
第三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历史与文本分析 |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的研究和准备(1985-1990年) |
(二)开展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试点和探索(1990-2001年) |
(三)开展水平评估标准的阶段(2002-2008年) |
(四)依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审核评估标准(2009年-至今)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文本分析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特点 |
(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词频及编码分析 |
(三)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的价值关系分析 |
第四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现状 |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意义 |
二、调查的对象、程序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的程序与方法 |
三、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二)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三)审核评估标准需求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四)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五)调查内容的关系机制分析 |
五、调查结果讨论 |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部分讨论 |
(二)相关分析讨论 |
(三)结构方程模型讨论 |
第五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 |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 |
(一)学生与教师主体的缺位 |
(二)审核评估标准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 |
(三)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 |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矛盾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 |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分割 |
(一)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 |
(二)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 |
(三)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 |
第六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 |
一、正确定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选择 |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 |
二、确定本科教学审核标准的价值追求 |
(一)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 |
(二)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 |
(三)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 |
三、处理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冲突 |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 |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 |
四、实现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的价值融合 |
(一)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 |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
(三)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
结论 |
一、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研究的总结 |
二、对未来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 |
附录2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 |
附录3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 |
附录4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 |
附录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协议 |
附录6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提纲 |
附录7 国家及各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8 抽样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
附录9 访谈情况记录表 |
附录10 文本及调查图表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
四、文献综述 |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体系理论 |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4)“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的理论概述 |
2.1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
2.1.1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 |
2.1.2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特征 |
2.2 本科教学治理的内涵与要素 |
2.2.1 本科教学治理的内涵诠释 |
2.2.2 本科教学治理的要素构成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分析 |
2.3.1 治理理论及其之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2.3.2 系统理论及其之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工具的设计与说明 |
3.1.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2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2 对于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及治理现状的基本认知 |
3.2.1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
3.2.2 本科教学治理是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
3.2.3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现状尚需改良与优化 |
3.3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本科教学治理理念相对落后 |
3.3.2 本科教学治理制度缺乏保障 |
3.3.3 本科教学治理结构不够合理 |
3.3.4 本科教学治理机制亟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对策研究 |
4.1 革新传统管理思想,树立科学治理理念 |
4.1.1 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育人意识 |
4.1.2 克服管理主义思维,树立多元共治理念 |
4.2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完善教学治理制度 |
4.2.1 健全教学治理制度,规范教学活动开展 |
4.2.2 适当提升制度弹性,促进学生学习自由 |
4.2.3 确保制度科学实施,提升教学治理效能 |
4.3 优化教学治理结构,重塑教学权责关系 |
4.3.1 推动教学治理重心下沉,下放教学管理自主权 |
4.3.2 落实师生教学主体地位,扩大师生治理参与权 |
4.4 完善教学治理机制,促进教学有序运作 |
4.4.1 优化教学决策机制,科学平衡多元主体关系 |
4.4.2 完善教学协调机制,形成和谐有序教学生态 |
4.4.3 健全教学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教学质量提升 |
4.4.4 构建教学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 B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改进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 C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改进访谈提纲》(教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评价学理论 |
(二)职业教育学理论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质量”和“教育质量” |
(二)“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
(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教育评价” |
五、研究的现实基础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医药卫生类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
一、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
(一)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明确要求 |
(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
二、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教育类型不同 |
(二)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同 |
(三)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不同 |
三、医药卫生类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意义 |
(一)反映医药卫生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需求 |
(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四)践行医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
(五)有利于规范医药卫生类高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
第三章 建立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策略研究 |
一、医药卫生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
(二)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 |
(三)“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专业设置标准高 |
(五)重视临床教学实践活动 |
(六)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二、目前国内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沿用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
(二)缺乏对卫生类职业教育特点强调与重视 |
(三)质量评价标准没有与时俱进 |
三、建立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 |
(一)国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带来的思考 |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标准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三)构建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设想 |
四、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指标设置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四章 医药卫生类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现路径与效果 |
一、医药卫生类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现路径 |
(一)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
(二)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构 |
(三)建立常态化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发挥质量评价的作用 |
二、医药卫生类高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效果 |
(一)招生就业方面成效 |
(二)教育教改方面成效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及分析报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及分析报告 |
附录二 :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学生版—广西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三: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单位(企业)版—广西药品行业人才培养状况及人才需求调查表 |
附录四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校版) |
附录五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版)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瓶颈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与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概述 |
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概述 |
(一)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产生背景 |
(二)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 |
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
(一)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发展历程 |
(二)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意义 |
第二章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质量保障现状 |
一、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一) 教学资源保障 |
(二)教学制度保障 |
(三) 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建设 |
二、外部质量保障措施 |
(一)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
(二) 高校基本状态数据库 |
第三章 制约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
一、缺乏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二、内部质量监测与评价忽视学生主体 |
三、传统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
四、合格评估主体单一 |
五、合格评估导向偏离评估目标 |
六、合格评估内容忽视学生主体 |
第四章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
一、创新学校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
二、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元质量观 |
三、改变合格评估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成效 |
(一) 何为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评估 |
(二)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评估的理论基础 |
(三)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评估的可行性 |
(四)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评价对于质量提升的实践意义 |
四、丰富合格评估内容——注重学生核心能力 |
五、转变合格评估重心——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
六、补充合格评估形式——借助第三方评估和CCSS项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三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高教发展新形势迫切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
(二)特色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谋求内涵式发展的突破口 |
(三)特色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外部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
(四)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不足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综述 |
(二)国外关于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 |
(一)新建本科院校 |
(二)特色专业建设 |
第二章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差异化竞争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 |
一、三所院校的基本信息概况 |
(一)三所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二)三所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分析 |
(三)三所院校2019年专业招生情况分析 |
(四)三所院校总体师资情况 |
二、三所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
(一)已有特色专业 |
(二)特色专业招生比例 |
(三)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 |
(四)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 |
(五)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第四章 三所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分析 |
(一)定位偏差: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契合度不高 |
(二)协同能力不足:特色专业与学科、特色专业集群效果不明显 |
(三)资源匮乏:特色专业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不足 |
(四)“进出”两难:特色专业招生与就业存在脱节 |
(五)后劲不足:特色专业建设缺乏国际专业认证与长效监控机制 |
二、特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特色专业定位缺乏长期的市场调研 |
(二)重点学科与特色专业缺乏科学统筹 |
(三)地方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
(四)招生与就业缺乏内外联动机制 |
(五)特色专业建设缺乏国际化视野 |
第五章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策略 |
一、找准专业定位,提高特色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 |
二、协调学科与专业建设,夯实特色专业的内容建设 |
三、加大资源投入,保证特色专业建设的师资与经费 |
四、建立建全人才就业的体制机制,提升特色专业的就业质量 |
五、落实专业建设的评估与认证,提升特色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内在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
2.1.2 基层学术组织 |
2.1.3 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2.2 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
2.2.1 组织变革理论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3 内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
3.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 |
3.1.1 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需要 |
3.1.2 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的需要 |
3.1.3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要求 |
3.1.4 组织领导与组织成员的理念 |
3.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 |
3.2.1 政府政策导向 |
3.2.2 内外竞争压力 |
3.2.3 教育体制改革 |
3.2.4 社会发展需求 |
3.2.5 信息技术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 |
4.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 |
4.1.1 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1.2 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调查分析 |
4.2.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科研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层级的调查分析 |
4.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困境 |
4.3.1 职能偏差 |
4.3.2 路径依赖 |
4.3.3 科层固化 |
4.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则 |
4.4.1 职能契合原则 |
4.4.2 学科发展原则 |
4.4.3 层级简化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5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力变革 |
5.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及特征 |
5.1.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 |
5.1.2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 |
5.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运行及职责的调查分析 |
5.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5.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困境 |
5.3.1 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 |
5.3.2 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 |
5.3.3 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 |
5.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原则 |
5.4.1 下移学术权力重心 |
5.4.2 明晰学术权力职责 |
5.4.3 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变革 |
6.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及功能 |
6.1.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 |
6.1.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功能 |
6.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调查分析 |
6.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6.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困境 |
6.3.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机制缺失 |
6.3.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构成要素冲突 |
6.3.3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碎片化 |
6.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原则 |
6.4.1 目标原则 |
6.4.2 整合原则 |
6.4.3 系统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7.1.1 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2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带动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3 以学术评价机制改革引导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2 高校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1 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 |
7.2.2 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 |
7.2.3 实施文化战略引导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 |
7.3 院系层面的政策建议 |
7.3.1 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 |
7.3.2 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 |
7.3.3 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加强普通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2]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D].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4]“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 朱伊讷.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医药卫生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陆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质量提升瓶颈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D]. 康方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三所高校为例[D]. 刘欣.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10]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 王祖霖.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