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与业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晶[2](2020)在《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演进,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乃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然而,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诱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政策行为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面对如此情境,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所谓政府网络公关,是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将网络沟通传播方式引入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和传播信息,与公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以争取公众的信任、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塑造与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公关理念与行为。政府网络公关不仅涉及网络信息技术,而且涉及了一种以网络媒介为手段的崭新政府治理模式,其实质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双向互动与沟通,建立一种互利互信的理想公共关系状态。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始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后开始“三网一库”工程建设,即大力推进政府办公业务网、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协同化办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快速发展。自2011年起,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又纷纷开设政务微博,将其作为获取社情民意、公开政务信息、推行网络问政、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近几年,以政务APP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快速成长起来,与政务微博一起成为政府网络公关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沟通媒介,其巨大的媒介优势和信息沟通效果,使政府网络公关展现出新的形态、新的活力。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如今正朝着一个以公众为中心、政府网络公关媒介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迈进。但是,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是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公众,所涉及的事务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又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信息安全等问题对政府网络公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兴网络媒介的优势,利用有效的公关手段,制定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网络公关策略,使其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现阶段政府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以职能为主线分析我国政府网络公关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清晰地了解当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实际状况,帮助我们探寻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策略。政府网络公关具有政府形象塑造、公共危机治理、公共政策传播和信息服务等四项基本职能。政府网络公关的首要职能是政府形象塑造,其能够借助多元化网络公关媒介的优势,帮助政府树立沟通型、互动型、创新型等良好的政府形象。不过,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不断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与素质,强化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使政府网络公关的政府形象塑造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其次,公共危机治理是当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网络公关的重要职能。政府网络公关在帮助政府获取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修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府网络公关意识和专门网络公关部门的欠缺,政府与公众间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通过强化政府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能。再次,政府网络公关重新定义了公共政策的传播模式,畅通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政策传播优化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公共政策传播的封闭性、公共政策传播反馈渠道受阻,以及公共政策传播的舆论场分离,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的实现。为此,应借助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创新公共政策传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最后,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让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让政府信息服务的效能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在线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公众对信息服务参与度不高、政府信息服务不平衡以及政府与公众沟通不深入等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通过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升级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来让尽可能多的公众享受到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中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明确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也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双向-主动-引导”是未来的发现方向,其既强调了政府网络公关在主客体间信息沟通的互动性,又能明确公关态度上的主动性,还体现了公关手段上的引导性,是未来政府网络公关模式的理想状态。
俞灵灵[3](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指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奚勇谦[4](2017)在《企业IT信息服务的盈利模式转变的研究 ——以视频会议发展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IT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增长速度快、能源消耗少、污染程度低是信息服务业最突出的优点,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够极大的拉动生产和消费需求,在目前,其具有最快的发展速度、最活跃的技术创新、较高的收益与增值。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传统服务业转型为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促使服务业形成新的收益增长,能够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也更加健康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当前发展市场的模式依旧是传统的盈利模式,具有很大的难度,使得企业的发展成增加,因此,盈利模式转变就显然更加迫切和重要。文通过大量文献对比研究了互联网/物联网发展大背景下IT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情况,以视频会议发展为例,综述企业盈利模式从产品思维向服务思维的转变。接着通过客户生命周期的RFM分析和对企业的SWOT分析,得到传统IT信息服务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寻找企业新的发展机遇和盈利模式;以A公司为例,剖析其发展现状、盈利模式,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增长点,并分析了该模式的推广利用价值;最后从AI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视频会议的来趋势等方面对IT信息服务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使我国的IT信息服务企业发展再次提速。
苏超[5](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罗剑锋[6](2013)在《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全业务运营的开展、三网融合的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OTT业务的崛起、民营资本即将进入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通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通信行业产业链亦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通信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主体的挑战。在行业变革导致产业链变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多样化和持续加剧对通信运营商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考验的则是通信运营商与产业链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共赢的能力。基于电信产业剧烈变革背景下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变化状况,立足通信运营商,研究了产业链动态变革背景下通信运营商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与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通信产业变革的深层次解读及合作主体企业分类研究。通信产业深层次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全业务运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更新和融合、通信技术的革新、OTT业务及OTT公司的崛起、物联网和云计算广泛应用等。分析了通信行业变革对电信产业链和通信运营商的影响,认为在纵向产业链的基础上,电信行业的变革将深化和扩展横向产业链,电信商业模式创新将形成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纵向、横向和侧向三个维度的产业链相互交织将形成网状化产业链形态;并依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与通信运营商的地位关系,将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划分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其中,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等;对称企业合作主体主要是指广电运营商和其他通信运营商。(2)产业链变革动态视角下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对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分别构建了通信运营商选择合作伙伴的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采用组合权重计算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静态模糊评价体系。考虑到长期合作应重点考虑合作伙伴未来的发展能力变化,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其动态模糊评价模型。以湖南移动在推进全业务运营时选择光交换机的设备提供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评价中,湖南移动将选择中兴通讯或华为作为合作伙伴;而在考虑到企业的动态发展时,湖南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3)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设计研究。构建了由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和合作监督机制所组成的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展开业务往来和合作过程提供重要保障。并提出了利益分成、全资、参股、控股、定制与合作开发以及构建联盟共6种可能的合作模式。其中,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采用的是改进Shapley值法,合作监督机制的设计则是依托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仿真结果。(4)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问题研究。首先,就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在物理建设和业务融合方面的合作模式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构建业务合作模型和结盟模型,提出了成立合资公司、宽带接入合作、在增值业务节目内容等方面深度合作等广电运营商与通信运营商之间可能的合作模式;然后,研究了不同运营商之间如何合作、共享共建基础网络设施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非规制条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的博弈模型,然后提出了共享共建模式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政府的管制(尤其是接入费用的管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实施建议。最后,就如何应对行业剧变,提出了通信运营商的对策措施;就政府如何推动通信业变革、正视通信运营商地位,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深入分析电信产业变革的基础上,综合原有的纵向产业链、深化扩展出的横向产业链、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提出了电信产业的网状产业链形态。②立足通信运营商,依据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关系,将合作主体分类为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并提出了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③从产业链变革和合作伙伴发展的动态视角,构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模型,丰富了合作选择理论和方法。
娄勇[7](2011)在《基于Spring2.5框架的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证券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做好客户服务是各公司的首要目标。对于证券公司的客户而言,只要拥有一部可以支持彩信的手机,就可享受到证券公司提供的全新方式的咨询服务,例如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和简短实时的股评视频等。设计开发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MMS)平台,是由于公司现有的信息服务平台已无法满足市场上的最新的业务发展需要。在咨询服务的质量、客户群体的管理、系统高效的运行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且业务部署零散。为了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为咨询服务、客户管理、系统运行提供可靠、统一、高效的技术支持,因此提出新的开发需求。新的信息服务平台以Spring2.5技术作为总体程序框架,前端主要采用RIA的WEB框架,其和后台的衔接通过数据库及内部API方式,后台服务管理主要采用J2EE实现。本平台的部署、维护是相当简便的,实用性及扩展性也强,能满足公司日常对客户进行服务的要求。通过对平台的管理子系统、接口子系统和收发子系统的开发,构建了相关业务模型,实现了原定的设计目标,满足了公司的业务要求。本文先说明平台的开发需求,再对其进行总体结构说明,之后详细分析各子系统功能的具体设计和实现。最后对平台的开发进行总结,对开发过程中用到的知识进行归纳。
朱鹏[8](2011)在《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时代,农村信息资源匮乏已成为抑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成为拉大我国城乡差距的决定因素之一。构建一个智能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Rural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RIISS),为农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显得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及我国农村基层人员的切实需求。本文以建构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为目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及论文的基本结构。其次,以信息科学理论、信息服务理论及传播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了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阐述了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定位与设计原则,并进行了RIISS的架构设计。再次,分别进行了RIISS信息检索、RIISS多媒体应用与实现、RIISS的数据库构建及RIISS信息推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最后,叙述了RIISS的网络运行环境、服务器端及客户端的运行要求,构建实现了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并阐述了其应用领域和推广方式。具体而言,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RIISS的理论分析与架构设计。主要阐述了构建RIISS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叙述了其系统定位与设计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架构设计,包含RIISS逻辑结构设计、运行框架设计、功能结构设计及详细的内容设计等。第二,RIISS多媒体应用与实现。主要叙述了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设计了RIISS多媒体应用的模块流程,论述了多媒体信息展示、多媒体交互性及多媒体信息存储技术在RIISS中的应用。第三,RIISS的数据库构建。主要阐述了RIISS的数据库构建的目标、原则及规范,研究设计了RIISS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用例模型及各类数据表等。第四,RIISS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是进行了RIISS信息检索方面的研究,通过关联图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然后利用关联图获得关键词在查询向量中的权重,设计了基于关键词关联图扩展的向量空间检索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第五,RIISS信息推荐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对常用的各类信息推荐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选择了基于内容的推荐方法应用到RIISS中。设计了一个基于内容的农村信息推荐算法,通过RIISS用户信息行为采集模块获取用户的兴趣,构建用户兴趣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形成推荐结果,并将结果推送到用户。最后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第六,RIISS构建实现与应用推广。主要分析了RIISS的网络运行环境、服务器端及客户端的运行要求,阐述了RIISS信息服务系统及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包括电子村务类、农村经济类、乡村文化教育类、乡风文明建设类、多媒体类、专家答疑类信息服务等的构建实现,及信息检索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分析、行为分析管理、信息推送、专家答疑管理等的构建实现。最后,叙述了RIISS的应用领域和推广方式。文章最后对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构想。
闫亚伟[9](2011)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容量党建信息服务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由此可见,全面引入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新型平台,已经成为党建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随着3G技术的成熟与智能移动终端平台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而在层出不穷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移动定位社交服务(LBSNS)无疑代表着未来趋势。移动定位社交服务实现了真实人际关系网的复刻,形成了基于时间与地点的多元化社交模式。CMMB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支持点对面的多用户、大容量数据推送业务,非常适合高清视频等内容的传输。为了保障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实时、互动的社交平台,也需要高清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媒体形式。因此,需要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对称、实时和强互动性的特点,与移动多媒体广播对大数据量业务的支持进行有效互补,形成融合方案的大容量移动党建信息服务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和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概念和当前发展情况,并且对移动定位社交服务和CMMB推送业务进行了重点分析。然后根据大容量党建信息服务平台业务特征和功能需求,设计了基于“端-管-云”模式的平台总体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了其中的CMMB大容量数据推送系统构架。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OPhone平台的客户端软件开发,包括产品功能、系统架构,以及基于界面展示的业务流程分析。
宁安良[10](2010)在《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文中认为地理信息服务在现代信息服务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地理信息服务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和工作重点,从个人用户到国家研究的科研课题中均强调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及时有效地为用户提供综合、客观的地理信息服务。信息通信技术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智能移动通信终端正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个人信息中心。在需求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移动通信与空间信息的集成成为必然,移动空间信息服务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何把地理空间信息在移动通讯设备上发布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依赖后台的地理空间数据库,提供实时的地理信息服务,并把查询结果按照符合移动通讯设备的格式发送到终端是本文的研究目标。如何将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和强大的应用服务功能扩展到移动终端上,利用空间定位技术和GIS技术,将获取的位置信息以及其他空间和属性信息搜集起来,然后自动地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用户想要的形式展示给用户。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1.IT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服务和知识获取的方式,分析研究在现代信息服务技术条件下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的方式、体系实现等问题。2.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为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良好的服务模式是地理信息服务得以实施的关键问题。分析研究了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是WebGIS,GRIDGIS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3.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互联网的应用类型,改变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和方式,改变互联网的用户群,改变人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和使用,并将极大地改变互联网的社会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分析研究了移动计算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的模式。4.研究了位置服务LBS的体系组成和设计原则。LBS在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定位技术的基础上做了的积极探索,为实现在宽带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5.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个人信息中心。如何把地理空间信息在移动通讯设备上发布是当今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在Ophone系统平台上做了一些探索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了去研究实现面向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即从地理信息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出发,研究作为现代信息服务主体的地理信息服务的用户需求、服务分类、服务提供等的社会基础问题。2.比较分析了固定网络环境下基于WebGIS, GridGIS等地理信息服务的体系结构,服务架构,服务的实现,指出了传统互联网发展的瓶颈问题对网络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和推广的影响。3.在空间信息服务中引入网格技术,利用网格技术来改造空间信息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实现按需提供服务,在空间信息充分得到共享的基础上,满足多用户、多层次、多样化的空间信息应用需求。利用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作为工具,实现网格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结合,从而实现在开放网格体系结构中,全面吸收Web Service的技术和标准,找出适合网格计算将对空间数据的应用扩展到网格服务的层面上,充分利用格网体系结构中的先进特性,使空间信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4.以Web 2.0理念以及相应技术体系(Grid, Ajax, CSS+XHTML)为各种地理信息应用带来全新的技术和运维支撑,同时也要求为用户提供的各种服务具备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关联性等特性。移动G1S集成服务本质上不是单纯的某一项技术,而是由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交叉,提出了新技术条件下移动地理信息服务模型。5.利用Ophone/iPhone先进的网页浏览条件,建立面向Ophone/iPhone的WebGIS应用系统,满足社会大众对于WebGIS应用需求。采用SUN公司J2ME平台设计GIS手机终端上的应用程序,通过3G通信网和LBS获取的移动定位信息服务。尝试构建一个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网络化内容服务、多尺度互联互通等方面满足政府、专业部门和公众的多层次需求。
二、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与业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与业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政府网络公关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内涵解析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涵义 |
二、政府网络公关的基本要素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特征 |
四、政府网络公关的比较性优势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形式 |
一、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公关 |
二、电子邮件的针对性公关 |
三、政府网络论坛的引导公关 |
四、“两微一端”的“微时代”实时公关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职能 |
一、政府形象塑造 |
二、公共危机治理 |
三、公共政策传播 |
四、政府信息服务 |
第四节 政府网络公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再造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 |
三、分众传播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兴起的背景 |
一、信息社会的来临 |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临的机遇 |
一、政府网络公关基础夯实 |
二、政府网络公关动力增强 |
三、政府网络公关能力提升 |
四、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
第三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挑战 |
一、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难度加大 |
二、信息传播速度提升,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反应时间减少 |
三、传受角色模糊,致使政府网络公关针对性不足 |
四、把关人角色弱化,致使政府网络公关信息传播失真 |
第四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历程 |
一、政府网络公关之萌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 |
二、政府网络公关之成长:“三网一库”工程”的建设 |
三、政府网络公关之强化:“政务微博”的实时互动 |
四、政府网络公关之新形态:新兴媒介的开发应用 |
第三章 政府形象塑造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一、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紧迫性 |
三、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新导向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实效 |
一、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积极作用 |
二、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困境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
一、提升政府自身素质与能力,夯实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
二、增进与公众的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环境 |
三、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与应用,完善政府形象塑造机制 |
第四章 公共危机治理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 |
一、要求政府第一时间争夺话语权 |
二、要求信息沟通公开透明 |
三、要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四、要求重视日常危机预警和处置预案的建设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突出作用 |
一、沟通信息与引导舆论,塑造应对公共危机的良好环境 |
二、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 |
三、修复与优化政府形象,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应用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意识狭隘、能力欠缺 |
二、缺少专门的政府网络公关部门和统一的制度规划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信息沟通不畅 |
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足制约政府网络公关 |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网络公关的完善 |
一、提升政府的网络公关能力 |
二、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 |
三、优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
第五章 公共政策传播优化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 |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传播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公共政策传播的新态势 |
三、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机理 |
一、两者的建构理论相同 |
二、两者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性能相同 |
三、两者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策略 |
一、以“共治共享”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思维 |
二、以人性化为原则,创新政策传播内容 |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 |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政策传播媒介与手段 |
第六章 政府信息服务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 |
一、政府信息与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
三、目前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政府信息服务问题的成因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的正向效应 |
一、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 |
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 |
三、提升政府信息服务的整体效能 |
第三节 基于政府网络公关考量的政府信息服务完善对策 |
一、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 |
二、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 |
三、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四、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
结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趋势 |
一、变单向为双向:强化政府与公众的网络互动 |
二、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政府网络公关的主动性 |
三、变牵制为引导: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4)企业IT信息服务的盈利模式转变的研究 ——以视频会议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文献及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背景 |
2.1.1 互联网及互联网产业 |
2.1.2 物联网理论 |
2.2 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
2.2.1 盈利模式的概念 |
2.2.2 IT信息服务企业如何建设自身的盈利模式 |
2.3 客户生命周期的RFM分析 |
第三章 IT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
3.1 IT信息服务产业概况 |
3.1.1 IT信息服务产业 |
3.1.2 视频会议发展 |
3.2 传统IT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瓶颈 |
3.3 IT信息服务企业SWOT分析 |
3.3.1 优势(Strengths) |
3.3.2 劣势(Weaknesses) |
3.3.3 机会(Opportunities) |
3.3.4 威胁(Threats) |
3.4 基于视频和云计算的产业发展 |
3.5 IT信息服务产业目前所处的状态 |
3.6 企业信息服务发展新趋势 |
第四章 A公司实际案例分析 |
4.1 A公司简介 |
4.1.1 A公司概况 |
4.1.2 目前业务发展情况 |
4.2 盈利模式分析 |
4.3 A公司来发展战略 |
第五章 未来规划和建议 |
5.1 AI技术的发展 |
5.2 IT信息服务企业所面临的新市场新机遇 |
5.3 视频会议领域的发展方向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合作伙伴选择及关系维持问题 |
1.2.2 合作风险及共担问题 |
1.2.3 合作收益及分配问题 |
1.2.4 通信产业链及通信业竞合问题 |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社会交换理论 |
2.4 合作竞争理论 |
2.5 价值链理论 |
3 通信行业剧变下的通信产业链变革 |
3.1 通信行业剧变 |
3.1.1 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 |
3.1.2 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 |
3.1.3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
3.1.4 智能终端不断更新和融合 |
3.1.5 通信技术的革新 |
3.1.6 OTT业务和OTT公司的崛起 |
3.2 行业剧变下的电信产业链变革 |
3.2.1 传统链式产业链形态 |
3.2.2 变革后的网状产业链形态 |
3.3 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主体变革 |
4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指标与方法 |
4.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特性分析 |
4.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1 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分类 |
4.2.2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3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3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4.2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5.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特性分析 |
4.5.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6 基于组合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4.6.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4.6.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4.7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4.7.1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隶属度的确定 |
4.7.2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
4.8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其模糊评价 |
4.8.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定量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4.8.2 评价指标改善状况隶属度的确定 |
4.8.3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实证分析 |
5.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背景及样本收集 |
5.1.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的背景及意义 |
5.1.2 样本及数据搜集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5.2.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5.2.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5.3 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5.4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4.1 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5.4.2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合作企业伙伴的合作机制 |
6.1 信任机制 |
6.2 信息共享机制 |
6.3 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 |
6.3.1 基于Shapley值法的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利益分配 |
6.3.2 基于风险的改进Shapley值算法 |
6.4 合作监督机制 |
6.4.1 违约惩罚机制模型 |
6.4.2 数值仿真 |
6.4.3 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的合作建议 |
6.5 可能的合作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间的合作 |
7.1 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合作 |
7.1.1 电信与广电的业务合作模型 |
7.1.2 电信与广电结盟的合作模型 |
7.1.3 电信与广电的合作模式 |
7.2 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
7.2.1 非管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博弈分析 |
7.2.2 共享共建的理论解决方案 |
7.2.3 共享共建的实施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实施建议 |
8.2.1 面向通信运营商的建议 |
8.2.2 面向政府的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7)基于Spring2.5框架的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论文的内容与意义 |
1.2.1 论文的内容 |
1.2.2 论文的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的功能概述及技术选型 |
2.1 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概述 |
2.2 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概述 |
2.2.1 MMS的系统结构 |
2.2.2 MMS的运行环境 |
2.2.3 MMS的工作流程 |
2.2.4 MMS的实现 |
2.3 Spring2.5技术 |
2.3.1 Spring的基本概念 |
2.3.2 Spring的特点 |
2.3.3 Spring的基本框架 |
2.3.4 Spring2.5的新特性 |
2.4 其它相关技术 |
2.4.1 ActiveMQ5.3.1 |
2.4.2 Mina2.0 |
2.4.3 BerkeleyDB |
2.4.4 Commons-Chain1.2 |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概述与目标 |
3.1.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4 系统发送/接收信息的流程设计 |
3.4.1 短信下行流程 |
3.4.2 彩信下行流程 |
3.4.3 短信/彩信上行和状态报告返回流程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3.5.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3.5.3 数据存储与处理策略 |
第四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
4.1 管理子系统 |
4.1.1 Web平台 |
4.1.1.1 短信管理 |
4.1.1.2 彩信管理 |
4.1.1.3 权限管理 |
4.1.2 任务框架 |
4.1.2.1 客户群组成员的添加与退出 |
4.1.2.2 系统黑名单成员的添加与退出 |
4.1.2.3 系统白名单成员的添加与退出 |
4.1.2.4 系统白名单的上传 |
4.1.3 发送预处理 |
4.1.3.1 短信内容和彩信内容的加载 |
4.1.3.2 系统黑名单的加载 |
4.1.3.3 路由信息的加载 |
4.1.4 信息处理职责链 |
4.2 接口子系统 |
4.2.1 通信管理 |
4.2.2 功能模块和日常业务 |
4.3 收发子系统 |
4.3.1 短信网关 |
4.3.1.1 短信发送 |
4.3.1.2 状态报告处理流程 |
4.3.2 彩信网关和多媒体信息资源中心 |
4.3.2.1 彩信网关 |
4.3.2.2 多媒体信息资源中心 |
4.4 系统的实施和备份 |
4.4.1 系统的实施 |
4.4.2 系统的备份 |
4.4.2.1 数据库备份 |
4.4.2.2 Web服务器备份 |
4.5 系统的测试 |
4.5.1 测试环境描述 |
4.5.2 测试内容 |
4.5.3 测试结果 |
4.5.4 测试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2章 RIISS的理论分析与架构设计 |
2.1 构建RIISS的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科学理论 |
2.1.2 信息服务理论 |
2.1.3 传播科学理论 |
2.2 RIISS的需求分析 |
2.2.1 系统用户分析 |
2.2.2 系统功能需求 |
2.2.3 系统性能需求 |
2.3 RIISS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
2.3.1 社会可行性 |
2.3.2 经济可行性 |
2.3.3 技术可行性 |
2.4 RIISS系统定位与设计原则 |
2.4.1 RIISS系统定位 |
2.4.2 RIISS设计原则 |
2.5 RIISS架构设计 |
2.5.1 RIISS逻辑结构设计 |
2.5.2 RIISS运行框架图 |
2.5.3 RIISS功能结构设计 |
2.5.4 RIISS内容详细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IISS多媒体应用与实现 |
3.1 多媒体技术基础 |
3.1.1 多媒体内容解析 |
3.1.2 多媒体特征及优势 |
3.1.3 多媒体沿革历程 |
3.2 RIISS多媒体系统模块设计 |
3.2.1 RIISS多媒体系统模块逻辑结构设计 |
3.2.2 RIISS多媒体信息展示模块设计 |
3.2.3 RIISS多媒体交互性模块设计 |
3.2.4 RIISS多媒体信息安全模块设计 |
3.3 多媒体在RIISS的应用实现 |
3.3.1 RIISS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应用 |
3.3.2 RIISS多媒体信息展示 |
3.3.3 RIISS的多媒体交互性 |
3.3.4 RIISS多媒体信息存储技术应用 |
3.3.5 RIISS多媒体信息安全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RIISS的数据库构建 |
4.1 RIISS数据库分析 |
4.1.1 RIISS数据与信息 |
4.1.2 RIISS元数据 |
4.1.3 RIISS数据库管理 |
4.2 RIISS数据库构建目标 |
4.3 RIISS数据库构建原则 |
4.3.1 实用性原则 |
4.3.2 标准化原则 |
4.3.3 安全性原则 |
4.3.4 开放性原则 |
4.4 RIISS数据库构建规范 |
4.4.1 表构建规范 |
4.4.2 视图构建规范 |
4.4.3 标志符命名规范 |
4.5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5.1 逻辑结构 |
4.5.2 用例模型 |
4.5.3 表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RIISS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
5.1 信息检索模型 |
5.1.1 信息检索一般模型 |
5.1.2 向量空间检索模型 |
5.2 信息检索的查询扩展 |
5.2.1 利用语言学知识对查询词扩展 |
5.2.2 利用相关反馈和伪相关反馈对查询词扩展 |
5.2.3 利用词语共现互信息对查询词扩展 |
5.3 基于关键词关联图扩展向量检索算法 |
5.3.1 信息 |
5.3.2 基于关键词关联图查询扩展的向量生成 |
5.3.3 基于关键词关联图扩展向量检索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1 实验设计 |
5.4.2 评价标准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RIISS信息推荐关键技术研究 |
6.1 信息推荐技术基础 |
6.1.1 常用信息推荐方法 |
6.1.2 RIISS信息推荐方法选择 |
6.2 基于内容的农村信息推荐算法设计 |
6.2.1 算法流程 |
6.2.2 用户信息行为的采集 |
6.2.3 构建用户兴趣模型 |
6.2.4 推荐结果的形成 |
6.2.5 手机信息推送 |
6.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6.3.1 实验设计 |
6.3.2 评价标准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RIISS构建实现与应用推广 |
7.1 RIISS的运行环境 |
7.1.1 RIISS运行的网络环境 |
7.1.2 RIISS服务器端设计 |
7.1.3 RIISS客户端要求 |
7.2 RIISS系统构建实现 |
7.2.1 RIISS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实现 |
7.2.2 RIISS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7.3 RIISS应用推广 |
7.3.1 RIISS应用 |
7.3.2 RIISS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束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容量党建信息服务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与移动多媒体综述 |
2.1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概述 |
2.1.2 三大主流标准的技术比较 |
2.2 WLAN技术 |
2.2.1 WLAN技术特点 |
2.2.2 3G+WLAN混合组网需求 |
2.2.3 3G+WLAN混合组网策略 |
2.3 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
2.3.1 移动定位社交服务概述 |
2.3.2 移动定位社交服务构成要素 |
2.3.3 移动定位社交服务分类 |
2.3.4 移动定位社交服务的社会效应 |
2.4 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CMMB |
2.4.1 CMMB总体架构 |
2.4.2 CMMB主要特点 |
2.4.3 CMMB协议栈 |
2.4.4 CMMB技术标准 |
2.5 CMMB推送业务 |
2.5.1 推送技术原理 |
2.5.2 广播技术与推送技术相结合 |
第三章 党建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方案 |
3.1 党建信息服务平台功能 |
3.2 党建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
3.2.1 "端-管-云"信息服务架构 |
3.2.2 党建信息服务平台的"端-管-云"融合架构 |
3.3 大容量数据推送系统 |
3.3.1 大容量数据推送系统的引入 |
3.3.2 系统目标 |
3.3.3 系统功能 |
3.3.4 系统总体架构 |
3.3.5 系统业务流程 |
第四章 移动客户端设计及实现 |
4.1 OPHONE移动操作系统平台 |
4.1.1 终端平台选择 |
4.1.2 OPHONE平台概述 |
4.1.3 OPHONE应用程序模型 |
4.2 客户端功能概述 |
4.2.1 目标用户 |
4.2.2 需求分析 |
4.2.3 关于版本 |
4.3 CMMB接收模块 |
4.3.1 订阅/取消订阅模块 |
4.3.2 下载管理器模块 |
4.3.3 CA解扰模块 |
4.4 系统架构 |
4.5 产品架构 |
4.6 客户端界面设计 |
4.6.1 问候及登录页面 |
4.6.2 课堂主页 |
4.6.3 课程中心 |
4.6.4 交流中心 |
4.6.5 学习动态 |
4.6.6 上级指示 |
4.6.7 党员位置信息 |
4.6.8 考试中心 |
4.6.9 在线帮助 |
4.6.10 退出系统 |
4.6.11 版本区别 |
4.7 访问位置服务实现 |
4.7.1 创建LOCATIONMANAGER |
4.7.2 LOCATIONPROVIDER类 |
4.7.3 监听位置更新 |
4.7.4 区域出入警报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空间信息服务 |
1.2.2 基于位置的服务 |
1.2.3 空间信息网格服务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面向社会公众的地理信息服务研究 |
2.1 地理信息的社会属性 |
2.2 地理信息的经济属性 |
2.2.1 地理信息的价格描述能力 |
2.2.2 地理信息的价格 |
2.3 地理信息服务 |
2.3.1 地理信息是现代信息服务的主体 |
2.3.2 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应用 |
2.4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
2.4.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数据来源 |
2.4.2 用户需求和服务分类 |
3 地理信息服务的模式体系比较研究 |
3.1 地理信息服务的模式 |
3.2 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 |
3.2.1 WebGIS |
3.2.2 网格GIS与地理信息网格(SIG) |
3.3 移动计算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 |
3.3.1 移动GIS |
3.3.2 移动GIS集成服务 |
3.3.3 移动地理信息服务模式 |
3.3.4 移动GIS与网格GIS的结合 |
3.4 移动通信增值业务-LBS |
3.4.1 位置服务业务 |
3.4.2 实现LBS业务面临的问题 |
3.4.3 LBS的体系结构与技术组成 |
3.4.4 LBS系统设计原则 |
3.5 小结 |
4 基于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
4.1 3G移动信息技术 |
4.1.1 移动终端及其智能化趋势 |
4.1.2 3G智能终端 |
4.1.3 3G移动互联网 |
4.1.4 3G移动定位服务 |
4.2 基于3G终端的地理信息服务模式 |
4.2.1 新地理信息时代的典型特征 |
4.2.2 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的功能需求 |
4.2.3 移动空间信息服务体系 |
4.2.4 新地理信息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5 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的实现问题 |
5.1 3G移动终端上的可视化表达问题 |
5.1.1 可视化表达的基本原则 |
5.1.2 移动地图的设计方法 |
5.2 3G终端及软件平台 |
5.2.1 OPHONE及开发平台 |
5.2.2 OPhone OS上的移动地理信息(位置)服务的实现 |
5.3 基于3G终端的定位服务应用举例 |
5.4 基于3G智能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愿景描述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与业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D].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3]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4]企业IT信息服务的盈利模式转变的研究 ——以视频会议发展为例[D]. 奚勇谦.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6]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D]. 罗剑锋. 中南大学, 2013(01)
- [7]基于Spring2.5框架的客户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设计[D]. 娄勇. 复旦大学, 2011(08)
- [8]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朱鹏. 南京大学, 2011(04)
- [9]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容量党建信息服务平台研究[D]. 闫亚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9)
- [10]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 宁安良.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