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HOR INDEX FOR ISSUE 1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文献综述)
丁斯甘[1](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认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王彦祥[2](2019)在《新世纪中国索引编纂与研究述评(下)——基于2000—2017年索引成果的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承袭上篇之定量分析研究,针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7年)中国索引编纂和研究进行具体而翔实的定性分析研究。在结构布局上,从索引理论、索引编纂、索引技术和索引软件、索引历史与文化、索引评价与利用、索引标准与索引国际化等六大索引研究领域进行成果分析和概括。在具体内容铺陈上,索引理论研究涉及索引理论发展创新、索引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张琪玉索引理论研究梳理、索引理论代表性观点总结等内容;索引编纂研究从文献类型角度分别探究年鉴索引、地方志索引、古籍索引、图书索引、期刊索引的研究成果,并就专题和主题索引研究与索引编纂数量相背离、标引技术研究成果偏少亟需加强、索引编纂流程归纳成为研究薄弱点等方面,指出索引编纂研究的特点和不足;索引技术和索引软件研究方面总结出新技术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多途径探讨索引编纂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索引辅助编制,多方面长时间开展中文索引软件开发,中国索引软件研发跟进时代发展等若干成果和特性;索引历史与文化研究包括对第一次索引运动梳理和讨论、对中国索引发端和索引之乡的研讨与争论、对平保兴索引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回顾、对中国索引学会引领索引事业进行归纳总结;索引评价与利用研究概括出该领域的聚焦点、引文索引研制及其评价应用、国外索引系统推介与科学评价应用等几个方面;索引标准与索引国际化研究则梳理了中国索引标准研究与制订历程、索引国际化讨论与践行、中国索引界努力步入世界索引舞台中心等问题。在最后结论中,通过五大标志性特征阐明中国索引研究已全面走向世界,研究水平和质量稳定提升,索引编纂和研究已形成核心力量,并列举出中国索引编纂和研究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十大索引编纂核心作者、十大索引领域核心研究者,以及中国索引研究核心载体和核心出版机构,以供研究者参考借鉴。
黄薇[3](2018)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享誉世界的文物,自史前时代诞生,到战国末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金石学始,也有一千年的历史。面对不断涌现的青铜器发现资料和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整理归纳,考镜源流,阐述近千年来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分期的方式,尝试综合分析每一时期青铜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共分为五期。第一期是萌芽期,谈宋代以前的青铜器研究。宋代之前的人们认为发现铜器是一种祥瑞之事,并且已经开始对铜器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研究成果大多零星记载于文献中。第二期是雏形期,谈宋代到清代的青铜器研究。宋代学者的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青铜器研究的着录形式与研究体例,对铜器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与分类,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最初研究范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清代学者将青铜器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纠正了宋人在定名与分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且研究者众,着述丰富。本期重要特点是重视铭文研究,并取得较高的成绩。第三期是蜕变期,谈民国时期的青铜器研究。随着民国时期铜器标准器断代法的提出,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的运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开始科学化,铜器的定名和分类研究进一步明晰,青铜器研究已开始脱离金石学的窠臼。第四期是融合期,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此时青铜器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题研究成果显着,并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类别也扩展到兵器、工具、农具等。第五期是成熟期,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文成稿时。此时青铜器综合研究的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多因素综合分析断代法”得以熟练运用,通过青铜器分期分区系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中国的青铜文化谱系,并深入研究青铜器与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的发展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因。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原因。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正是由于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经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的问世,促进了青铜器研究这门分支学科的新生。萌芽期、雏形期的青铜器都是偶然零星发现,非特意寻找。蜕变期之后,有了科学考古发掘,青铜器出土有了地层学做参照,类型学做基础,拓展了青铜器整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学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考古学的介入。在西方考古学传入后,地层学、类型学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研究产生了巨大的蜕变,真正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此青铜器研究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研究目的,由雏形期之前的补史正经、考礼问道,变为蜕变期之后,通过青铜器遗物以及相关遗址等,来考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萌芽期和雏形期,研究对象局限于偶然得到零散青铜器。蜕变期的研究对象是传世青铜器与新出土无地层关系的青铜器群。而到了融合期、成熟期,研究对象是所有出土的与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车马器、工农具等。研究内容也扩展为“三大层面六大线条”:即考古与历史层面、艺术层面、科技层面;形制、纹饰、铭文、分期、地域、铸造六大线条。青铜器研究方法由浅到深,从粗到细,由单件器物的研究到器群的研究,再提升到研究青铜器的背后族群、文化等深层次问题。青铜器研究形成了将历史文献与出土发现相结合,重视考古学角度的考察,并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成熟的研究范式。再次是研究群体的变化。萌芽期与雏形期时,研究群体是以单纯的古文字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组成。而蜕变期之后的研究群体发生了变化,大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王国维、容庚、郭沫若、唐兰、陈梦家、李学勤等先生。二是考古学家,如李济、郭宝钧、邹衡等先生。同时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参与。以上两大研究群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时代。最后,有几点说明,本文中青铜器研究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农具等,未包括铜钱、铜镜等类别。又因关于金文、铭文的研究已有专论,故文中在此方面不做过多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及本人能力所限,文中未对铜器铸造等科技方面以及海外铜器研究情况做深入考察,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完善。
黄郑瑢[4](2017)在《近代《教育杂志》与学校艺术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办于清末、发展于民国的《教育杂志》,以“研究教育、改良学务”为宗旨,大量译介西方教育理念、讨论教育改革策略、研究教学方法,成为了当时学界研究教育的重要媒介。《教育杂志》共发行33卷合计382期,其中涉及艺术教育相关的文章和报道多达一百多篇,这些内容包括前沿的艺术教育理论、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案、艺术科的教授方法,记载了我国近代早期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教育杂志》作为一本综合性教育杂志,既为当时的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是教育界人士研究和了解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直接窗口。归纳《教育杂志》的创办理念,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讨论了艺术教育的哪些难题?二是为当时的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哪些线索和指导?本文挖掘文献探究,目的在于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通过论述了《教育杂志》的诞生和宗旨、《教育杂志》研究的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杂志》对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推动、《教育杂志》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影响这四个主题,梳理了《教育杂志》与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关系脉络,佐证了《教育杂志》与当时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及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
赵晓晖[5](2017)在《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文中指出谢颂羔(1895-1974),笔名济泽,英文名Zong-KaoZia(简称Z.K.Zia),曾长期担任广学会的编辑部主任,兼任沪江大学教授,是近代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胡适、陈垣、张伯苓、丰子恺等近代文化名人都有交往。他一生有着译近200部,发表文章600多篇,在宗教教育、文学翻译及创作、青少年教育、社会启蒙等多方面均有不凡成就,在民国时期影响很大,但1951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以致湮没无闻,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为揭示这一类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及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在大量搜集一手资料和深入考证、实地走访的基础上,首次对谢颂羔的文化理想和人生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他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思考。本文共八章。鉴于谢颂羔被湮没很深,前四章主要考述了他的家世背景、求学经历、人生实践及与各界友人交游的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纠正了目前学界的一些错误,构成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一章《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查考了基督教进入宁波的经过并对谢颂羔的家庭出身进行了深入考证。家庭出身使得基督教文化在他的成长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他的思想根源。第二章《文化人格的形成》通过梳理谢颂羔的中英文着述,结合国内外校史资料拼接出了他的求学经历。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培养了他的人格,留学经历给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造就了他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第三章《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综合各种史料还原了谢颂羔的人生实践,他深受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的影响,要求自己"既能说,又能行",为用基督教改变中国人而奋斗。第四章《人生的拓展》通过多方印证的方法爬梳了谢颂羔与胡适、丰子恺、贺川丰彦等大量中外友人交游的经历及内容。他的交游以基督教为中心,又不仅仅局限于基督教中人。通过与这些友人的交游,丰富和拓展了自己的人生,同时感染了朋友,也影响了社会。后四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论述了谢颂羔文化理想的内容及其在各方面实践的成就,对其翻译、着述中所表现的社会政治及宗教文学思想作了深入分析与评价,并探究了他对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贡献。第五章《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分析了谢颂羔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并辅以科学创造新的中国文化的理想,并就他对"人格救国"理念的发展和宗教教育的观点进行了阐述。第六章《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论述了谢颂羔在编辑翻译、散文小说创作方面的贡献。第七章《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主要论述了谢颂羔在编写教材、为青少年提供读物及英语教育方面的成就。第八章《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分析了谢颂羔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做的启蒙工作,有显性启蒙和隐性启蒙两个维度,重点突出了他的公民观、妇女观及家庭观在现代中国的价值。本研究以谢颂羔为标本,运用"内部的他者"的概念,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谢颂羔在各个方面的成就,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时突破了"内部的他者"专指进入某一系统主体的外国人这一局限,更加侧重中西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作为基督徒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从而加深了对那一个时代和当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认识。本文还强调了在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进行接触的时候,作为弱势文化"内部的他者",更应注意自己角色定位的问题,有助于学术界对以谢颂羔为代表的近现代基督教知识分子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跨文化研究能在一个更为客观的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上展开。
刘晓嘉[6](2017)在《杜亚泉出版实践与理念研究 ——兼及其文化思想》文中指出历史是诸多因素的总和,是各种人物、事件交织在一起的合力运动。历史总是与现实紧密相连,而对历史上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研究,往往能折射出某种历史现象,从而为当下提供必不可少的借鉴。晚清以降,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摇摇欲坠。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而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传统的士农工商为主体的四民社会宣告解体,中国社会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严复就把废科举视为“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变动”,他认为废科举的重要性等同于秦汉的书同文、车同轨以及废封建等影响深远的事件。在科举制废除之后,传统的士人经由科举厕身庙堂的途径被堵死,他们被迫重新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逐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杜亚泉正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杜亚泉(1873—1933)是中国近代出版史和文化史上不可遗忘的一个重要人物。自1900年其到上海创办《亚泉杂志》,到1904年应张元济、夏瑞芳之约任商务印书馆理化部主任,到1933年12月因病溘然长逝,他把一生奉献给了出版文化事业。杜亚泉对近代中国的出版文化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商务期间,杜亚泉不仅“编着自然科学的书数百种”,成为中国近代科学出版的先驱,还入主《东方杂志》近十年。他对《东方杂志》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成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这也是杜亚泉奠定自己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地位的两大主要功绩。杜亚泉幼时受过正统儒家教育,十六岁即中秀才,显然,儒家的思想文化应该会对杜亚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杜亚泉在其漫长的出版生涯中,从表象上看,更多的却是以一个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推介者而出现的,似乎与其所受的儒家传统教育并无关联。但如果把杜亚泉整个教育、社会活动以及出版实践的生涯做一个较长维度的历时性考察,便可发现其中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杜亚泉在思想文化上是相对“保守”的——在当时的大气候下,主张调和论、渐进论,而其在出版活动中却是相对激进的——积极对西方自然科学进行介绍。这看起来十分矛盾,但完全可以统一在儒家文化的人格之下,即“体”上注重对固有民族精神的发掘,而在“用”上则推崇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想人格与格物致知的经世致用思想,可以解释杜亚泉在出版活动和思想主张上看似矛盾的两橛。通过杜亚泉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思想来剖析其出版理念,这正是本文的宗旨所在。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下:1.杜亚泉自小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为何转而倡导科学特别是反映在出版活动上倡导自然科学?他的这一转变是完全抛弃旧学还是儒家知识分子的从“尊德性”转向“道问学”,从水间林下的空谈心性转向经世致用,而仅仅只是把西学当作经世致用的一种工具?2.杜亚泉折中调和思想的来源及对其出版理念的影响,抑或说他的出版活动与其折中调和思想有无必然的内在联系?3.杜亚泉与陈独秀等的论战对《东方杂志》影响甚大,杜亚泉逆潮流而行,是否与其恪守儒者的人格理想有关?我们今天如何评价他这一行为?对我们今天的出版活动有何启示?本文第一章主要研究杜亚泉的教育经历和其角色的转型。杜亚泉幼时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后来由转求实学乃至于自学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这一教育经历对其出版活动的开展和出版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且正是因为科举的废除,杜亚泉摒弃功名,步入公共传播领域,完成了从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第二章主要研究杜亚泉早期的出版活动。以杜亚泉到上海创办《亚泉杂志》为起点,到其进入商务印书馆为止,是杜亚泉早期出版活动的时间维度。杜亚泉早期的出版活动以创办杂志为主,先后创办了《亚泉杂志》、《普通学报》和《中外算报》等。《亚泉杂志》是中国人自办科学期刊的开端,在科技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学报》是《亚泉杂志》的延续。杜亚泉早期创办杂志,均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也为他的出版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进入商务印书馆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杜亚泉还编写了《文学初阶》这一颇具影响的教科书。第三章主要研究杜亚泉在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活动。从杜亚泉入馆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理化部主任开始,杜亚泉编纂了自然科学的书数百种,其中大多数是教科书。他还翻译和介绍了一部分国外的社会科学着作。除了图书的出版,杜亚泉对商务印书馆的另外一个主要贡献是其主笔《东方杂志》期间对《东方杂志》大刀阔斧的改良,奠定了《东方杂志》快速发展的基础。此外,杜亚泉还编纂了几部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科学辞书。这一时期是杜亚泉出版理念逐渐成熟的时期。第四章主要通过总结杜亚泉的出版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探析杜亚泉的出版理念。杜亚泉的出版理念带有鲜明的儒家传统特质,具体说来,凸显出三个特点:第一是经世致用的外显特质,第二是折中调和的内在品性,第三是重义轻利的经营原则。在剖析了杜亚泉的出版理念与文化思想之联系之后,本章对杜亚泉的出版理念进行了评价,并指出其可以为当下借鉴的质素。第五章主要深入研讨杜亚泉的文化思想。杜亚泉的文化思想以儒家文化传统为根基,融合了部分西方近代文化思想,最终形成了以温和渐进、中庸调和为特征的文化思想。本章还全面分析了杜亚泉和陈独秀的东西方文化论争,并对其文化思想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附录对杜亚泉的年谱、着作和主要论文进行了简单梳理。总的来说,本文以杜亚泉的一生作为考察维度,着重全面、细致、深入地梳理杜亚泉的出版实践活动和出版理念,试图找出杜亚泉出版理念、文化思想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力图用客观、公允的眼光评价杜亚泉的文化思想和出版理念,给予其在中国近代出版史和文化史中应有的地位,并为当下的出版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借鉴。
詹婷[7](2017)在《《东方杂志》的特刊研究》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一份重要出版物,是20世纪中国出版界办刊时间最长的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历时近四十六年,共出44卷,其间历经宪政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经历了中国社会吐故纳新、局势动荡的特殊时期,真实的反映了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堪称记录晚清至民国时代进程的典范。《东方杂志》以启导国民为办刊宗旨,侧重于研究国内外问题,介绍新知传播文化,寻求民族出路,是一份全纪录式刊物。《东方杂志》的特刊沿袭刊物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实现了广度和深度的跨越,塑造出品牌杂志沉稳大气的风格。《东方杂志》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推出特刊,其作用在很长时间内未能得到学界、业界的关注,更缺少兼具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实为一种遗憾。对《东方杂志》的特刊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份期刊的编辑理念,洞悉时代变迁之下杂志的品牌化塑造之路,这也正是当下研究近代期刊的意义之所在。本文以梳理《东方杂志》特刊的内容为基础,通过内容分析法结合文本细读,对《东方杂志》的特刊进行研究,探讨其选题策划、版面设置、报道内容、编辑特色等的特色,并探讨了其对于近现代文化信息传播、学术研究的历史功绩。这不仅能拓展近代期刊研究的视野和领域,而且为当前期刊杂志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启示。本文以《东方杂志》办刊历程中所有的特刊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东方杂志》自身谈起,交代了《东方杂志》的创刊背景,引出特刊出现的时机及基本内容。第二部分对《东方杂志》三种不同类型的特刊即专号、纪念号、特大号、增刊的内容进行细化分析,从特刊的主题、刊出情况、栏目设置、传播内容等方面梳理概括特刊传播内容的特点,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之一。第三部分以特刊中比较有特色的爱因斯坦号、农民状况调查号、宪法研究号等个案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和本文内容,深入剖析特刊的内容特色和价值。第四部分对《东方杂志》特刊的编辑特色进行论述,从装帧设计、编读互动、内容整合等方面分析研究特刊的编辑特色和传播艺术。通过对特刊的编辑特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特刊的编辑理念和杂志内容的内在呼应,同时特刊的内容策划是刊物定位的反映。第五部分从宏观视点出发,分析《东方杂志》特刊的传播特点,试图从特刊的进程解析时代,剖析作为时代发声器的杂志特刊的思想性和言论特色。最后一部分是对《东方杂志》特刊价值的评析。《东方杂志》作为近代重要的综合性期刊,其特刊的策划发行对当代期刊特刊专刊的发展富有启发意义。本文对《东方杂志》特刊相关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东方杂志》的相关研究,也对其文本研究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王亚奇[8](2016)在《北平社会调查所研究(1926-1934)》文中认为清末民初,社会调查在中国兴起,受到国人的普遍追崇,形成一股社会调查的热潮。北平社会调查所便是因应这一潮流而成立,同时又推动了社会调查的发展。在陶孟和的领导下,社会调查所成为民国时期颇有建树的学术研究机构,发挥着积极的示范与领导作用,是近代社会调查潮流中的重要实践者与推动者。本文以北平社会调查所组织机构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将其置身于近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力图还原其发展的特色与学术贡献。除引言与结语外,本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近代社会调查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的筹备与成立。作为社会调查专业化过程的重要一环,社会调查部的建立使得社会调查在中国拥有正式的推动机关。与是时学界调查多关注国民生活问题相一致,调查部在成立之初即将研究工作的重心放在生活费问题上,这也构成了其早期工作的主要特点。这些工作为此后调查部的组织发展与研究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社会调查部改组为北平社会调查所的过程,及调查所的组织状况与研究工作。在赓续过往研究工作的同时,北平社会调查所将调查研究工作逐渐扩展到国民经济领域,并出现中国早期的近代经济史研究。这不仅是调查所自身研究工作的良性拓展,更是其因应时代之需而做的转变。至此,调查所成为颇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机构。第三章则主要述及北平社会调查所合并于中央研究院的史实,调查所作为独立研究机构的历史至此结束,但其所开创的研究工作却并未因此而终止。调查所在研究工作中重视实际调查所得资料,并强调经济、历史等因素的重要性,这不仅保证了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还具有相当的开风气的作用。
黄翠红[9](2014)在《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文中认为任鸿隽在民国年间的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是一位有着重大影响力和贡献的人物。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又是留美归国的新派学人。他是民国年间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学术社团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社长(后改称理事长)一职。因管理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需要,1924年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中基会因其稳定而较丰厚的资金、中美董事共管、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运作模式,能够大力资助学校、图书馆、研究所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开展。任鸿隽长期担任中基会干事长(为1949年前担任中基会干事长时间最长的人)、董事会董事,参与决策和具体执行中基会的事务。他带领下的中基会为民国年间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他还在抗日战争期间,受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该院总干事,带领这个当时的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度过了内迁的艰难时期。同时他亦是颇受高层青睐的教育管理者,曾先后被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任命为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和国立四川大学校长,特别是在川大任期内,以“国立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对川大进行改革,奠定了川大发展的良好基础。任鸿隽的一生与“科学”紧紧相连。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硕士,学成归国后首先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化学教授,但其抱负并不在三尺讲台。他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亦于1928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未就任),但仕途不是他的追求目标,他的志向是做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人。自从在美国留学时感受到了因科学的发达而强大的西方世界,就立志要把“科学”传播到中国去,通过在《留美学生季报》和《科学》杂志上呼吁“科学救国”,最终促成了发萌于鸦片战争时期的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自此,任鸿隽致力于通过相关机构向大众进行科学启蒙;同时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和良好氛围。总之,他希望从科学普及与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全面推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一手创建并相伴始终的中国科学社和其长期任职的中基会正是其实现上述理想的主要依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推手”,在解放后因为种种原因,其人其事竟然渐渐蒙上了历史的灰尘,不为人所重视。近来,人们开始通过研究民国年间的学术社团、相关文化机构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里的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科学体制的建立等问题,对中国科学社、中基会的研究已有相关专着出现。在这些研究中,任鸿隽的身影时隐时现,他是一个绕不开的中心人物。如果能对任鸿隽的生平进行梳理和研究,将会增加人们对民国科学社团、学术研究推进体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然而,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是欠缺的。任鸿隽一生的经历丰富,所处的时代变迁亦巨。他既是清末秀才,又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他既是辛亥革命元老,又是科学救国运动的领军人物。时代的变迁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亦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的道路选择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先进分子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对任鸿隽的一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其个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当然是本文的首要意义),亦由此探见清末民初的留学生群体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推进之功,也有助于我们对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重要的人和事的专题研究,如辛亥革命史、中国留学史、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社团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研究推进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历史、民国年间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胡适研究、蔡元培研究等专题。本文将主要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兼及社会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时间为经,以任鸿隽与相关机构的关系为纬,着重考察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中基会、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任鸿隽与《独立评论》社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机构发展的贡献,最终落脚于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本文主要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以任鸿隽的国内求学经历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先后在传统的书院就学,然后转入新式的重庆中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的经历,重点解读其走上革命道路的内、外促进因素。其次研究了辛亥革命洪流中的任鸿隽,主要对任鸿隽留学日本时期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的经历进行介绍,分析在孙中山辞职后任鸿隽留学美国的动机。第二章以任鸿隽留学美国期间的经历为考察对象,着重介绍任鸿隽对《留美学生季报》的改版、创办《科学》杂志及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等情况,这一阶段是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奠定时期。第三章介绍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这一时期是任鸿隽一生事业的起步阶段,他所领导的中国科学社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发展形势良好,有了固定的社所,建立了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等机构,说明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国科学社推进科学启蒙和科学研究事业。因为中国科学社的事业,其个人也因此得到国内政界、学术界的认可,有了从政经历,他在国立东南大学任职副校长的经历是本章考察的重点之一。此时期他开始到中基会工作,帮助该会干事长制定了该会基本的规章制度,奠定了中基会事业的基础。第四章以1928—1937年间的任鸿隽的经历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基会所掌握的资金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事业进行资助,从而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亦重点研究了任鸿隽出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后对该校的改革,他所确立的“国立化”和“现代化”的川大新目标基本把川大由一个地区性大学带上了国立大学的新轨道。第五章主要研究1937年到1949年间的任鸿隽。这一阶段,任鸿隽所有事业的背景是战乱,本章亦主要研究任鸿隽在此乱世如何艰难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包括带领内迁的中央研究院重新步入工作的正轨。此阶段的中基会先后面临着国民政府因经济困难而停付庚款和1943年中美新约的签订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重新出任总干事的任鸿隽如何勉力维持,带领中基会渡过危机,并为抗战中的大后方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亦考察了任鸿隽为中国科学社的生存所做的努力。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在政权更替的关键时刻,任鸿隽去、留的选择,并分析其放弃赴美、留在大陆的原因。其次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党对科学团体的“统一”的政策,任鸿隽为保留中国科学社的各项事业所做的挣扎与努力,最终把各项事业上交国家的历程。第七章论述了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体系,并对其科学救国事业进行了评价。
黄慧[10](2012)在《《妇女杂志》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徘徊》文中指出创刊于1915年的《妇女杂志》内容丰富,是中国妇女报刊史上历史悠久,发行面最广的大型刊物。其创刊时间与新文化运动恰逢同年,其发展历程又跨越了五四运动。这两件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事件,又恰恰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分水岭与里程碑。《妇女杂志》的沿革,也就以其独特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大革命演变的轨迹,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妇女运动提供了一个窗口。《妇女杂志》存在的十七年见证了中国妇女运动的高潮与低落,也见证了近代在萌芽状态的女性意识在觉醒中徘徊的历史,其中《妇女杂志》的明显分期倾向就是表现之一。前期的《妇女杂志》徘徊于中与西、新与旧之间,这个时期学西方的思潮不断深入,但同时袁世凯对媒体舆论的严格控制使以妇女命名的《妇女杂志》不敢大张旗鼓的伸张新式妇女的权利,只能谨慎地在中与西、新与旧之间保持平衡;中期的《妇女杂志》由于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和章锡琛主编的加入开始讨论新锐的妇女问题议题,其“新性道德号”的刊出最为新锐的顶峰随着章锡琛主编的辞职而重归保守;后期的《妇女杂志》在接连更换主编后终于迎来真正的女性之声,女性主编杨润余深入女性生活,发表的文章更贴近妇女实际,其温和的旨趣能引发更多的女性在大众舆论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不幸的是,由于1932年12月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炸毁,《妇女杂志》十七年的生命也从此宣告完结。全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了《妇女杂志》创办前后中国女性状态,主要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两个时期,从男性倡导下的男女平等和女性对自我价值的发现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妇女杂志》的概况,包括创刊背景、作者群的性别分析、主要栏目及特点、分期等方面。第三部分论述了《妇女杂志》与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之间的复杂关系。女性主体意识作为女性意识觉醒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自我意识(向内)、家庭意识和社会意识(向外),中国女性意识的发现经历了从关注家庭到关注自身、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社会,几经反复的向内与向外的觉醒过程,这在《妇女杂志》中都有明显的体现。第四部分就《妇女杂志》如何反对男权专制、争取男女平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中夹杂着的对男权不同程度认同的现象给与关注与阐释,认为这是女性意识徘徊的表现。第五部分介绍了《妇女杂志》对其他具体女性意识问题的讨论,其中包括女子教育问题、男女社交公开问题、女性经济独立问题和女性参政问题等等。但由于口号和行动之间的落差极大,虽然知识分子和上层妇女极力鼓吹,但实际效果却不近如人意,女性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第六部分是《妇女杂志》与西方女性主义的引入,论述了女性意识的来源——西方女性主义是如何经《妇女杂志》介绍到中国的,并比较了中西方女性主义的异同。第七部分主要分析了近代女性意识觉醒和徘徊的原因及表现,还有对当今社会妇女解放运动的启示。在近代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民族危机压倒一切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妇女解放,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成为争取民主自由的附属品,因此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社会上的精英男性有着脱不了的干系,女性价值的发现最初就是由男性完成的,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就是逐渐与男性分道扬镳并认识到自身价值的过程。
二、AUTHOR INDEX FOR ISSUE 1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HOR INDEX FOR ISSUE 1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提纲范文)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两宋以前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三章 宋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体例的形成与确立 |
二、在定名与分类方面的贡献 |
三、以铭文为中心的断代研究 |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五章 清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清代前期 |
二、清代中期 |
三、清代后期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书籍大量问世 |
二、书籍质量的提高 |
三、着录体例的进一步完善 |
四、定名与分类取得新成就 |
五、研究方法取得一定进步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金石与史学研究者 |
二、受西方考古学影响的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
二、分期断代标准的创立 |
三、分国别研究的提出 |
四、类型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
五、定名与分类研究的进展 |
六、综合性研究着作的出版 |
七、开始关注冶铸技术 |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古文字与史学研究者 |
二、考古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青铜器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
二、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三、断代研究进一步科学化 |
四、类别研究有了新进展 |
五、研究青铜器与文明的关系 |
六、其他专题研究蓬勃开展 |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中原地区 |
二、西部地区 |
三、南方地区 |
四、北方地区 |
五、东部地区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各考古文博单位 |
二、高校研究群体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综合研究已成共识 |
二、分期断代研究方法更加缜密 |
三、分区系研究取得进步 |
四、类别研究更加细致而系统 |
五、工艺与铸造的研究蓬勃开展 |
六、青铜器与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丰硕 |
第九章 青铜器研究的分期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青铜器研究史的分期 |
一、萌芽期 |
二、雏形期 |
三、蜕变期 |
四、融合期 |
五、成熟期 |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对象的变化 |
二、研究群体的转变 |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
四、青铜器的研究范式形成 |
余论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近代《教育杂志》与学校艺术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问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年限及相关领域划界 |
四、研究方法及努力目标 |
第一章 《教育杂志》的诞生及办刊宗旨 |
第一节《教育杂志》的诞生 |
一、商务印书馆与《教育杂志》的创办 |
二、《教育杂志》的栏目设置 |
第二节 《教育杂志》的宗旨 |
一、历任主编对“研究教育、改良学务”的坚持 |
二、民国新学制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要求 |
第二章《教育杂志》研究学校艺术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杂志》对国外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 |
一、《教育杂志》率先译介国外艺术教育理论 |
二、《教育杂志》开展国外艺术教育理论研讨 |
第二节 《教育杂志》记载我国早期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
一、“废止艺术科”与“重视艺术教育” |
二、“道尔顿制”与学校艺术教育 |
第三节 《教育杂志》对具体艺术门类教学思想的研究 |
一、《教育杂志》中关于“音乐教学法”的讨论 |
二、《教育杂志》中提出的“美术教育课程纲要” |
三、《教育杂志》中发表的“工艺科教学方法” |
第三章《教育杂志》改良学校艺术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杂志》与“美育” |
一、《教育杂志》大力传播“美育”思想 |
二、《教育杂志》宣传各类学校艺术教育活动 |
第二节 《教育杂志》与学校艺术教育体制 |
一、《教育杂志》译介国外艺术教育体制 |
二、《教育杂志》为民国学校艺术教育体制建设出谋划策 |
第三节 《教育杂志》与艺术教育家 |
一、丰子恺的“儿童艺术讲话” |
二、吕凤子的中学美育建议 |
第四章 《教育杂志》对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教育杂志》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 |
一、学校教育重视“美育” |
二、《教育杂志》对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杂志》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影响 |
一、《教育杂志》影响学校艺术教育的特点 |
二、《教育杂志》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时代境遇与思想根源 |
第一节 基督教进入宁波 |
第二节 美国长老会在宁波的早期活动 |
第三节 丁韪良入甬与谢行栋受洗 |
一、丁韪良来华 |
二、谢行栋受洗 |
第四节 严父谢志禧 |
第五节 谢颂羔的童年 |
小结 |
第二章 文化人格的形成 |
第一节 从育英书院到东吴大学 |
第二节 赴美求学 |
第三节 爱情与奋斗 |
小结 |
第三章 人生实践的过程及结局 |
第一节 初返祖国 |
第二节 加入广学会 |
第三节 经历"一·二八" |
第四节 "既能说,又能行" |
第五节 面对日本侵略者 |
第六节 转战成都 |
第七节 抗战胜利之后 |
第八节 1949年后的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人生的拓展 |
第一节 与翻译出版界人士的交往 |
第二节 与教育文化界人士的交往 |
第三节 与丰子恺及弘一法师 |
第四节 与其他人士的交往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理想的三个维度 |
第一节 对基督教文化的吸收 |
一、对基督教与科学的认识 |
二、与时俱进的基督教思想 |
三、对"人格救国"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
一、对儒家文化的看法 |
二、对其他宗教的态度 |
第三节 宗教教育与人格的养成 |
一、人类离不开宗教 |
二、宗教教育为人格教育之本 |
小结 |
第六章 着译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
第一节 编辑杂志 |
第二节 翻译工作 |
一、宗教类书籍的翻译/ |
二、对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作品的译介 |
第三节 文学创作 |
一、谢颂羔的文学观 |
二、散文创作 |
三、小说创作 |
小结 |
第七章 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蕴 |
第一节 编写教材 |
一、编写教材概况 |
二、所编教材的特点 |
第二节 为青少年提供读物 |
一、编译读物概况 |
二、《学生们的故事》 |
三、其他读物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工作 |
一、教授英语的目的 |
二、关于写作 |
三、关于阅读 |
四、编撰词典 |
五、与学习者互动 |
小结 |
第八章 社会启蒙实践的一种范式 |
第一节 基督教新文化运动 |
第二节 谢颂羔的启蒙方式 |
第三节 对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贡献 |
一、公民观 |
二、妇女观 |
三、家庭观 |
小结 |
余论 |
一、内部的他者 |
二、时代与命运 |
三、现代化的理想与追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谢颂羔年谱 |
附录二:谢颂羔作品系年(着译类) |
附录三:收录谢颂羔姓名或作品的部分工具书及着作 |
附录四:谢颂羔的相关照片 |
后记 |
(6)杜亚泉出版实践与理念研究 ——兼及其文化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杜亚泉的生平 |
二、关于杜亚泉的文化思想 |
三、关于杜亚泉的出版理念和出版实践 |
四、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杜亚泉的教育经历及其角色转型 |
第一节 科举经历 |
第二节 转求实学 |
第三节 从传统士绅向现代知识精英转型 |
第二章 杜亚泉早期的出版活动 |
第一节 《亚泉杂志》 |
第二节 《普通学报》 |
第三节《文学初阶》 |
第三章 杜亚泉在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活动 |
第一节 从结缘到入馆 |
第二节 编写教科书 |
第三节 译介国外社科着作 |
第四节 主编《东方杂志》 |
一、选文宏富,涵盖广阔 |
二、关心时局,疏离而不回避政治 |
三、重视主编亲自撰述文章,做舆论的顾问 |
四、敢于和善于发现新的作者 |
第五节 编写工具书 |
一、《植物学大辞典》 |
二、《动物学大辞典》 |
三、《小学自然科词书》 |
第四章 杜亚泉的出版理念 |
第一节 经世致用的外显特质 |
一、措之天下——为国家谋文化之建设 |
二、宏济艰难——为社会倡有用之思想 |
三、润泽斯民——为百姓荐通俗之科学 |
第二节 折中调和的内在品性 |
一、知通统类编着图书科目齐全 |
二、不流不倚主笔杂志包罗万有 |
三、接续调和编辑风格兼收并蓄 |
第三节 重义轻利的经营原则 |
一、早期出版经营愈挫愈勇 |
二、进入商务印书馆如鱼得水 |
三、晚期出版经营捉襟见肘 |
四、一心为他人,绝少为自己 |
第四节 杜亚泉出版理念评价 |
一、杜亚泉出版理念的进步性 |
二、杜亚泉出版思想的局限性 |
三、对当下出版活动的借鉴意义 |
第五章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 |
第一节 根深蒂固的儒家人格 |
一、仁义至上的价值观 |
二、中庸调和的思维方法 |
三、积极入世的进取态度 |
第二节 救亡图存的文化自觉 |
一、强调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同一性 |
二、用传统文化来阐释现代文化 |
三、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 |
第三节 冷峻理性的文化审视 |
一、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 |
二、审慎地对待外来文化 |
第四节 与陈独秀的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
一、东西文化孰优孰劣 |
二、要不要彻底地反传统 |
三、东西文化是否可以调和 |
第五节 杜亚泉文化思想评价 |
结语 |
附录一 杜亚泉年谱简编 |
附录二 杜亚泉翻译、编纂主要教科书目录 |
附录三 杜亚泉主要译着、着作和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东方杂志》的特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东方杂志》资料的整理 |
(二) 相关专着出版状况 |
(三) 相关论文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东方杂志》的特刊 |
第一节 近代历史"史料库"——《东方杂志》 |
第二节 生逢其时:《东方杂志》的改版及黄金时期的到来 |
一、杜亚泉与《东方杂志》的现代化体例 |
二、钱智修与《东方杂志》的文化个性 |
第三节 《东方杂志》特刊的背景及概况 |
第二章 《东方杂志》特刊的类型、栏目、主题及内容 |
第一节 《东方杂志》特刊的类型 |
一、专号、纪念号 |
二、特大号 |
三、增刊 |
第二节 《东方杂志》特刊的主题 |
一、专号、纪念号主题 |
二、特大号主题 |
第三节 特刊刊出情况和栏目设置 |
第四节 《东方杂志》特刊的传播内容 |
一、《东方杂志》的特刊与科学知识传播 |
二、《东方杂志》特刊与学术研究成果传播 |
三、《东方杂志》特刊与社会历程纪念 |
第三章 《东方杂志》特刊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放眼世界科学之爱因斯坦号 |
一、相对论的提出和《东方杂志》的报道 |
二、"爱因斯坦号"的策划与出版 |
三、爱因斯坦号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乡村危机的社会视窗之农民状况调查号 |
一、大革命时期乡村社会的全面危机 |
二、"农民状况调查号"对农民问题的体察 |
三、"农民状况调查号"的探讨和警示 |
第三节 世界宪政潮流的前沿阵地之宪法研究专号 |
一、一战结束后制宪讨论的热潮 |
二、《东方杂志》专号对宪法问题的研究 |
三、宪法研究专号与法制观念的革新 |
第四章 《东方杂志》特刊的编辑特色 |
第一节 主题性的装帧设计和内容整合——编排上的进步做法 |
一、封面设计和图画插画 |
二、精美的印刷和版面设计 |
三、融汇深度和广度的内容整合 |
第二节 编读互动与反馈——开放场域下的互动桥梁 |
第三节 广泛征稿、兼收并蓄——自由言说空间下的"众声喧哗" |
第五章 《东方杂志》特刊的传播特色 |
第一节 特刊作为时代变革的发声器 |
一、社会转型期的话语变迁 |
二、时代发展与内容定位调整 |
第二节 特刊的思想性 |
一、善于捕捉话题的视野眼光 |
二、理性思想 |
三、对社会议题深厚的人文关怀 |
第三节 特刊的语言风格 |
一、直言观点,不曲笔隐讳 |
二、说理透彻,富有知识张力 |
第六章 《东方杂志》特刊的价值 |
第一节 特刊的史料学价值 |
第二节 特刊的学术性 |
第三节 特刊的编辑学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北平社会调查所研究(1926-193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之回顾 |
(一) 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出版 |
(二)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社会调查的兴起与社会调查部的建立 |
第一节 近代社会学的传入及其社会调查的兴起 |
1. 近代社会调查的初兴 |
2. 学术界关于设立调查研究机关的动议 |
第二节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的创立 |
1. 初创时期的社会调查部 |
2. 陶孟和的早期经历及其调查实践 |
3. 调查工作的起步 |
第三节 奠基:有关生活费问题的调查研究 |
1. 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选择 |
2. 调查方法:家庭记账法的运用 |
3. 北平生活费指数的创制 |
第二章 北平社会调查所时期(1929.7—1934.7) |
第一节 从“试办”到“永久”——社会调查所的创建 |
第二节 社会调查所的调查研究实践 |
1. 相关劳工生活调查研究的赓续 |
2. 时势与学术:调查研究工作日益偏向经济问题 |
3. 学术新领域的开拓: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发轫 |
第三章 近代社会调查潮流中的北平社会调查所 |
第一节 从“北平”到“中央”——1934年合并于中央研究院 |
第二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社会调查运动的兴起(1926—1934) |
1. 社会调查所调查研究的特点 |
2. 科学社会调查对近代社会与学术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9)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的任鸿隽(1886-1912) |
第一节 早年的求学经历 |
一、受熏于传统文化 |
二、沐浴新式教育的曙光 |
三、负笈东瀛、中西兼修 |
第二节 在革命的洪流中 |
一、为革命学制炸药 |
二、进行革命宣传 |
三、赞襄政务 |
第二章 留美时期的任鸿隽(1913—1927) |
第一节 主笔《留美学生季报》 |
第二节 创办《科学》月刊和中国科学社 |
一、创办《科学》月刊 |
二、成立中国科学社 |
第三节 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1918—1927) |
第一节 试办实业 |
一、考察国情 |
二、筹建四川钢铁厂 |
第二节 投身教育界 |
一、从北大教授到教育部官员 |
二、担任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 |
三、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秘书 |
第三节 推进中国科学社的发展 |
一、建立社所、确立根基 |
二、募集经费、共谋发展 |
三、举办年会、扩大影响 |
四、创办生物研究所以为科学研究之示范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上)(1928-1937) |
第一节 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工作 |
一、协助制定中基会用款原则 |
二、稳步推进中基会举办之事业 |
第二节 任鸿隽与《独立评论》 |
一、《独立评论》的创刊 |
二、“独立评论派”的核心人物 |
第三节 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 |
一、国立四川大学概况 |
二、任鸿隽出任川大校长背景及各界反应 |
三、任鸿隽对川大的改造 |
四、《川行琐记》事件与任鸿隽的辞职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下)(1937—1949) |
第一节 领导中基会渡过难关 |
一、抗战时期 |
二、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任鸿隽与中央研究院 |
一、出任中研院总干事 |
二、新院长选举“风波” |
第三节 任鸿隽与战火中的中国科学社 |
一、战前中国科学社的发展概况 |
二、在大后方的“挣扎” |
三、战后的恢复与重建 |
第六章 任鸿隽的晚年岁月(1949—1961) |
第一节 政权更替时的抉择 |
一、由香港到北京 |
二、投入新政权的怀抱 |
第二节 在“统一”与“独立”间挣扎 |
一、新政权科学社团政策对中国科学社的冲击 |
二、《科学》的停刊与复刊 |
三、中国科学社的结束 |
第七章 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
第一节 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发端 |
二、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
第二节 任鸿隽科学救国论的思想体系 |
一、追问“科学”为何物 |
二、科学的“源泉”在于科学精神 |
三、科学的推进依赖科学研究 |
第三节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实践及评价 |
一、对近代科学事业进行“拓荒” |
二、对任鸿隽科学事业的历史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资料 |
三、着作 |
四、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川人哀告文 |
附录二 告前方将士文 |
附录三 祭明孝陵文 |
附录四 中国科学社总章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妇女杂志》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徘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一) 选题来源及原因 |
(二) 选题简介 |
二、选题论证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价值 |
(三) 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 基本资料的发掘和整理 |
(二) 论着类 |
(三) 相关论文 |
(四) 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
四、学术要点 |
(一) 选题切入点 |
(二) 新学理观点 |
(三) 学术考量重点 |
(四) 学术探讨难点 |
(五) 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女性价值的发现与被发现 ——《妇女杂志》创刊前后的中国女性意识概说 |
一、中国女性的政治经济状况 |
二、女性意识的被发现——男性倡导下的男女平等 |
(一) 戊戌维新时期 |
(二) 辛亥革命时期 |
三、女性意识的发现——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解读 |
(一) 戊戌维新时期 |
(二) 辛亥革命时期 |
第二章 不同性别语境中的女性意识——《妇女杂志》概况 |
一、《妇女杂志》的创刊背景 |
二、《妇女杂志》作者群分析 |
(一) 主编 |
(二) 主要撰稿人 |
三、《妇女杂志》的主要栏目及特点 |
四、《妇女杂志》的读者群和影响 |
五、不同时期《妇女杂志》主流意识的迂回前行 |
(一) 初期(1915—1920) :徘徊在中与西、新与旧之间 |
(二) 中期(1921—1925) :新锐的妇女问题议题 |
(三) 后期(1926—1931) :作为尾声的女性之声 |
六、不同性别作者群对女性意识分析的不同特点 |
第三章 目光向内与目光向外—《妇女杂志》与女性主体意识 |
一、女性的自我发现 |
(一) 由附属物到人的发现 |
(二) 女性独立人格的倡扬 |
(三) 对女性新内涵建构过程中理论和现实的矛盾 |
二、争取社会权利 |
(一) 对女子参政权的向往 |
(二) 对女性受教育权的热切追求 |
(三) 对各国妇女运动的热情介绍 |
三、自我意识的升华——目光由家庭转向自身 |
四、社会责任的发现——目光由自身转向社会 |
第四章 对男权的挑战和认同——《妇女杂志》与男女平等 |
一、婚姻家庭问题下的男女平等 |
(一) 对恋爱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对贞洁烈女的追捧 |
(二) 冲破婚姻家庭的牢笼——对离婚独身问题的讨论 |
二、女性性别塑造——职业女性与贤妻良母 |
(一) 职业女性 |
(二) 贤妻良母 |
三、平等与差异中的男女关系 |
(一) 男女两性间的性别冲突 |
(二) 强调两性间的差异 |
(三) 追求两性间的平等 |
第五章 《妇女杂志》与具体妇女问题的讨论 |
一、《妇女杂志》与女子教育 |
(一) 关于女子教育目的的迂回前行 |
(二) 对男女教育平等的追求 |
二、《妇女杂志》与男女社交公开 |
(一) 对男女是否同校问题的争论 |
(二) 男女交际自由 |
(三) 理论与现实中的差距——倡导社交公开与实际公开情况 |
三、《妇女杂志》与女性经济独立 |
(一) 提倡女性经济独立 |
(二) 女性经济独立的方法——妇女职业 |
(三) 在经济独立与贤妻良母中的摇摆 |
四、《妇女杂志》与女性参政 |
(一) 对世界各国女性参政运动的介绍 |
(二) 对本国女子参政态度的转变 |
第六章 《妇女杂志》与西方女性主义的引入 |
一、女性主义简介 |
二、女性主义的中国道路——《妇女杂志》中对早期女性主义的介绍 |
(一) 爱伦凯的母性教育论 |
(二) 纪尔曼及须林娜的妇女职业运动观 |
(三) 泰倍尔女士的妇女职业观 |
(四) 珊格尔夫人的产儿制限理论 |
三、中西女性主义的比较 |
(一) 表现——异向性:中西女权运动的不同轨迹 |
(二) 原因——理论基础的差异:中西女性不同的历史处境 |
第七章 结语 |
一、近代女性意识觉醒与徘徊的特点 |
(一) 中西文化冲突影响女性觉醒 |
(二) 救亡主题影响女性觉醒 |
(三) 男性在女性意识觉醒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
(四) 女性觉醒的人数只占社会上一少部分 |
(五) 觉醒过程中的止步不前 |
二、近代女性意识觉醒和徘徊对当今妇女解放运动的启示 |
(一) 提高女性主体意识是当今妇女解放的关键 |
(二) 促进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AUTHOR INDEX FOR ISSUE 1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新世纪中国索引编纂与研究述评(下)——基于2000—2017年索引成果的定性研究[J]. 王彦祥. 中国索引, 2019(00)
- [3]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 黄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近代《教育杂志》与学校艺术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郑瑢.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5]将天国建在人间—谢颂羔(1895-1974)的文化理想与人生实践[D]. 赵晓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6]杜亚泉出版实践与理念研究 ——兼及其文化思想[D]. 刘晓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东方杂志》的特刊研究[D]. 詹婷. 安徽大学, 2017(08)
- [8]北平社会调查所研究(1926-1934)[D]. 王亚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D]. 黄翠红. 扬州大学, 2014(10)
- [10]《妇女杂志》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徘徊[D]. 黄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