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现为顽固性腹泻的原发性肝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姜在波,单鸿,关守海,朱康顺,黄明声,李征然,郭添胜,刘浪[2](2002)在《门静脉癌栓合并门脉高压症的TIPS姑息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评价门静脉癌栓 (portalveintumorthrombosis,PVTT)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姑息治疗的疗效 ,并讨论其技术特点。方法 本组报告 14例终末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及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平均年龄5 3 6岁。8例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 ,6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有不同程度栓塞 ,5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 1例单纯上消化道大出血 ,3例单纯顽固性腹水 ,1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顽固性腹水。结果14例中 10例患者成功行TIPS治疗 ,门静脉压力平均从术前 3 7 2mmHg(1mmHg =0 .13 3kPa)降至术后 18 2mmHg ,平均降低 19 0mmHg ,腹水减少或消失 ,消化道出血、腹胀、腹泻等症状缓解 ,平均生存13 2 3d。 4例失败。结论 TIPS是姑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崔永安,左小东,秦叔逵,王锦鸿[3](2002)在《华蟾素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韩秀丽,王秀娟[4](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马俊,郭春梅,霍丹,王伟贵[5](2021)在《上焦宣痹汤联合巴氯芬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28例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上焦宣痹汤联合巴氯芬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巴氯芬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上焦宣痹汤,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食欲、睡眠及精神状态3个方面的变化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完成27例;治疗组剔除1例,脱落1例,最终完成28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食欲、睡眠及精神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焦宣痹汤联合巴氯芬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李杰[6](2021)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对肾脏功能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后肾脏等器官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2)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优化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的相关措施,减少微波消融术后对肾脏等脏器的损害。方法:搜集2014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住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行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病例,我们首先对2014年-2019年收录的病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19年10以后收录的病历进行了验证性的研究,病例收录截止2020年10月。通过查阅患者病案信息系统,采集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化验指标,整理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统计软件进行一般临床资料的基本分析,然后分析了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基本特征及其出现的危险因素,重点关注病人的肾脏功能情况,探索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化验结果有无差异。然后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引起严重并发症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不同指标进行诊断价值分析。最后对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进行验证。结果:1.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探索性研究(1)在本次研究中,共1142例病人于我科行微波消融治疗,我们对2019年10月之前的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84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病人624例,占74.0%,女性223例占26.0%;年龄>65岁180例,占21.0%,年龄≤65岁667例,占79.0%,最小患者年龄23岁,最大患者年龄83岁;原发性肝癌819例,占96.7%,转移性肝癌26例,占3.1%,良性肿瘤2例,占0.2%;微波消融患者逐年大体呈增加趋势:2014年治疗患者19例,2015年56例,2016年120例,2017年150例,2018年282例,2019年220例。(2)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57例,发生率为6.73%(57/847),主要为急性肾损伤的有30例(3.5%),出血15例(1.8%),感染7例(0.8%),邻近脏器的损伤1例(0.1%),其他并发症4例(0.5%),分别为肝性脑病1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1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2例。(3)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有57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性45例,女性12例;年龄多在65岁以下,其中年龄≤65岁有41例,年龄>65岁有16例;肿瘤多为单发病灶,其中单发肿瘤病灶36例,多发肿瘤病灶21例;在肝癌的类型方面,原发性肝癌最多,其中原发性肝癌54例,转移性肝癌2例,良性肝肿瘤1例;肿瘤最大直径多在30mm以下,其中34例肿瘤最大直径≤30mm,20例介于30与50mm之间,3例>50mm;Child-Pugh分级多为A级,A级35例,B级22例。(4)根据纳入标准,即微波消融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化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个数、消融能量、消融时间、Child-pugh分级、术前实验室指标(AFP、AST、ALT、ALB、TBil、K+、Na+、WBC、RBC、Hb、PLT、PT、INR、PTA、FBG);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提示两组之间肿瘤性质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肿瘤最大直径、消融能量、消融时间明显高于非并发症组(P<0.05);术前实验室指标分析结果提示并发症组Na+水平显着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5)进一步探究微波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上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性质、肿瘤最大直径、消融时间、消融能量、血清钠对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使用向后法估计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表明消融时间、血清钠水平是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即消融时间长,血清钠水平低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高。(6)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死亡,死亡率为0.24%(2/847)。2.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探索性研究(1)在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841例病人中,对有完整肾脏功能检测的病人进行了急性肾损伤分析。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486例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男性354例(72.8%),女性132例(27.2%);年龄≤65岁376例(77.4%),年龄>65岁110例(22.6%),年龄最小23岁,最大87岁;肿瘤个数单发330例(67.9%),多发157例(32.1%);原发性肝癌463例(95.3%),转移性肝癌21例(4.3%),良性肿瘤2例(0.4%);肿瘤最大直径≤30mm 36例(74.7%),介于30mm与50mm之间110例(22.6%),>50mm 13例(2.7%);Child-up A级309例(63.6%),B级177例(36.4%)。(2)微波消融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有30人,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6.17%(30/486)。(3)对纳入患者消融治疗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组比较。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急性肾损伤组与非急性肾损伤组在肿瘤性质、肿瘤最大直径方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损伤组比非急性肾损伤组消融能量更高、消融时间更长。在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中,急性肾损伤组RBC、Hb、PTA水平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4)进一步探究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先进行以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最大直径、消融时间(lg)、消融能量(lg)、术前红细胞、血红蛋白对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着采用向后法,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融能量高、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是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消融能量与术前血红蛋白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消融能量(l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和0.661,消融能量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3.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验证性研究(1)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消融能量(lg)的截断值为4.927,本研究中选取整数5作为分组依据,将纳入患者分为消融能量(lg)≤5组与消融能量(lg)>5组两组;观察在2019.10-2020.10期间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的肝肿瘤的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本研究共纳入294例病人,男性219例,女性75例,年龄≤65岁227例,>65岁76例,单发肿瘤病灶211例,多发肿瘤病灶83例;Child-Pugh分级A级189例,B级105例;原发性肝癌272例,转移性肝癌18例,良性结节3例;肿瘤最大直径≤30mm 222例,介于30与50mm之间69例,>50mm3例。(2)对纳入的294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两组之间肿瘤个数、糖尿病史、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类型、消融时间存在差异,消融能量(lg)>5组中单发的肿瘤个数明显低于消融能量(lg)≤5组;消融能量(lg)>5组与消融能量(lg)≤5组相比糖尿病史少,肿瘤最大直径偏大、消融时间长(P<0.05)。(3)消融能量(lg)>5组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比例(10.0%)明显高于消融能量(lg)≤5组(1.5%);进行统计分析,P=0.025,说明消融能量(lg)可以用来预测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风险。(4)消融能量(lg)作为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0.429,特异度为0.906。结论:研究发现肝肿瘤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相对安全,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个别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消融时间长、低Na水平是微波消融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高,消融能量增加、术前血红蛋白升高是急性肾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消融能量(lg)对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优于术前血红蛋白。
黄正慧[7](2021)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界面性肝炎为特征的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自身免疫反应主要针对肝细胞,均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PBC和AIH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进入症状期及失代偿期就意味着生存期下降,如不经规范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虽然熊去氧胆酸(UDCA)为国际公认的治疗PBC的药物,但对于对UDCA生物化学应答欠佳的患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对于PBC患者常见的乏力、瘙痒等症状,尚无疗效获得公认的西药。目前AIH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仅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AZA),但一部分患者或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是在药物减量、停用过程中再次出现病情加重,该治疗方案尚不能解决全部临床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传承了名老中医经验,近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治疗PBC和AIH的经验。本课题通过收集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治疗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辨证及组方用药规律,总结辨证论治经验,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中医医院His系统中筛选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医师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AIH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出生日期、地区、诊断、证型、病史、中药处方等资料,统计各证型频次、合并症情况等。分析性别、年龄等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原始中医证型进行规范,获得规范后证型,统计规范后证型证型频次,探索分析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规范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所有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对原始中药名称进行规范,统计数据库中各中药的频次、频率。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纳入方剂的组方用药。结果:(1)纳入305例PBC患者,其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40.0%)、肝郁脾虚证(32.1%)、肝胆湿热证(14.8%)、脾虚湿盛证(10.5%)、痰湿证(7.5%)、肝肾阴虚证(5.2%)(X2=1972.936,P<0.001)。提取治疗中药方剂249首,共计中药298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麸炒白术、白芍、茵陈、黄芩、赤芍、茯苓、当归、丹参、郁金。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4.2%)、温(20.8%)、寒(19.2%)、平(19.1%)等,其五味以甘(48.2%)、苦(48.0%)、辛(34.8%)为主,主要归肝(50.8%)、脾(50.2%)、肺(39.9%)、胃(33.7%)、心(25.1%)、肾(23.6%)等经。关联分析显示化橘红-苦杏仁、黄芪-茯苓皮、黄芪-豨莶草、黄芪-大腹皮、化橘红-拳参、苦杏仁-化橘红-茵陈、黄芪-化橘红-茵陈、化橘红-苦杏仁-茵陈、化橘红-苦杏仁-黄芪、化橘红-苦杏仁-黄芩、化橘红-苦杏仁-麸炒白术、黄芪-化橘红-麸炒白术等为治疗PBC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PBC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化橘红、苦杏仁、生地黄、鳖甲胶、黄芪、茯苓皮、当归、白芍;②泽兰、白茅根、茵陈、赤芍、牡丹皮、黄芩;③郁金、金钱草、麸炒白术、茯苓、党参、砂仁、陈皮、丹参、炒酸枣仁。(2)纳入88例AIH患者,其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36.4%)、气虚血瘀证(31.8%)、肝胆湿热证(15.9%)、气滞血瘀证(13.6%)、肝肾阴虚证(8.0%)、脾虚湿盛证(6.8%)、痰浊阻滞证(5.7%)(X2=306.258,P<0.001)。提取治疗AIH的中药方剂67首,共计中药211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茵陈、赤芍、白芍、黄芩、麸炒白术、黄芪、白茅根、茯苓、丹参、金钱草。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5.0%)、寒(22.7%)、温(18.3%)、平(15.8%)等,其五味以苦(48.9%)、甘(47.8%)、辛(34.2%)为主,主要归肝(52.3%)、脾(48.9%)、肺(38.5%)、胃(37.4%)、心(25.4%)、肾(21.7%)等经。关联分析显示茵陈-赤芍、茵陈-牡丹皮、茵陈-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茵陈-白茅根、茵陈-麸炒白术-赤芍、麸炒白术-黄芩-茵陈、赤芍-黄芩-茵陈等为治疗AIH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AIH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茵陈、赤芍、黄芩、牡丹皮、白茅根、金钱草、薏苡仁、广藿香、垂盆草、泽兰、焦三仙、小蓟、泽泻;②白芍、黄芪、丹参、当归、桃仁、化橘红、麦冬、葛根、蒲公英、百合、生地黄炭、生地黄;③麸炒白术、茯苓、香附、陈皮、郁金、党参。结论:PBC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主要证型有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脾虚湿盛证、痰湿证、肝肾阴虚证。AIH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痰浊阻滞证。PBC与AIH的主要病机均为肝郁脾虚、肝胆湿热,气虚、气滞致痰湿、瘀血内生,日久肝肾阴血耗伤,肝失所养。二者主要治法均为健脾益气、利湿退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阴柔肝、理气化痰等,治疗注重顾护脾胃与阴血、活血化痰。
李亚文[8](2021)在《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目的:探讨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现状,为此类疾病的合理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家庭经济及医保报销等情况,比较规律输注与不规律输注丙种球蛋白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分别将患儿分为无咳嗽、短期咳嗽与长期咳嗽组,慢性肺病与非慢性肺病组,关节炎与非关节炎组,分析各组起病时间、诊断时间、诊断耗时、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每月丙种球蛋白剂量、Ig G谷浓度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经单因素分析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例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22.3±17.9)月龄,确诊年龄(89.3±53.7)月龄,诊断延迟(63.3±46.1)个月,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75.0±45.4)月龄。66例随访至2020年4月,平均随访时间(53.9±41.3)个月,42例(63.6%)规律输注,每月丙种球蛋白剂量(538.0±104.6)mg/kg,Ig G谷浓度(5.8±1.5)g/L,24例(36.4%)不规律输注。规律输注组与不规律组相比,患儿发热、咳嗽、鼻窦炎、腹泻、中耳炎、关节炎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6例中61例(92.4%)输注前有发热,输注后发热次数明显减少[5.0(2.0,12.0)比0(0,1.0)次/年,(Z=-6.436,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例(90.9%)治疗前有湿性咳嗽,治疗后36例有湿性咳嗽(54.5%),长期咳嗽(27例)、短期咳嗽(9例)与无咳嗽组(18例)相比,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明显偏晚[96.6±51.4比64.0±40.8比63.4±42.0月龄(F=3.554,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43.9%)诊断慢性肺病,慢性肺病组(29例)比非慢性肺病组(37例)确诊年龄晚[103.0(75,142.5)比47.0(31.0,68.0)月龄(Z=-3.486 P<0.0001)]、诊断耗时长[91.0(55.1,128.7)比29.5(10.3,41.5)个月(Z=-4.386,P<0.0001)]、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晚[107.0±48.1比46.5(26.3,64.3)月龄(Z=-4.33,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例中42例(36.8%)诊断关节炎,可联系32例,关节炎组(32例)比非关节炎组(34例)诊断耗时长[73.7±49.1比44±39.7个月(t=2.6,P=0.01)],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晚[98.1±51.3比58.3±38.8月龄(t=3.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患儿发热、鼻窦炎、腹泻、中耳炎等临床症状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湿性咳嗽、慢性肺病、关节炎仍是突出临床问题,规范的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使得部分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二部分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目的:探讨1例MSN基因突变所致X连琐Moesin相关免疫缺陷病(X-MAID)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对X-MAID的免疫学特征进行补充。方法:收集1例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X-MAID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标本,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各型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功能,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ROS功能。结果:先证者为2岁9月男性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脱发及顽固性湿疹,持续淋巴细胞减少,反复中性粒细胞减少,PID系列基因结果回示为MSN(c.511C>T p.Arg171Trp),突变来源于母亲。淋巴细胞增殖提示CD4+T、CD8+T及CD19+B细胞增殖减低,TRECs为每反应体系285(291.6-429.5)cells,蛋白印迹提示患儿PBMCs中Moes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中蛋白表达正常。流式细胞技术提示单核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正常,CD4+T细胞蛋白表达减少、CD8+T、NK细胞不表达,随年龄增加,T细胞蛋白表达量渐下降,memory细胞较native细胞表达少。精细免疫分析提示T、B、NK细胞均有减少,其中TERMA CD8+T占比明显增加,骨髓穿刺提示淋巴细胞分化成熟未见异常,但CD3/CD28刺激培养72h后发现CD4+T、CD8+T细胞凋亡明显增加,FAS刺激培养16小时发现中性粒细胞凋亡明显增加,LPS刺激下中性粒细胞凋亡仍在增加。患儿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簇较正常人增强,F-actin解聚后,患儿中性粒细胞ROS较正常减低,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不受Moesin蛋白的影响。结论:经临床表现、免疫功能筛查、蛋白功能检测确诊X-MAID患儿1例,为全球第11例病例,并扩展了该病免疫学表型:NK细胞不表达Moesin蛋白,X-MAID患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细胞凋亡增加有关,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功能不受影响,MSN突变下,可能存在其他途径参与中性粒细胞ROS关闭。
赵亮[9](2021)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一期切除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进行评估,探究其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2月因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急诊肝癌切除组和TACE后行二期切除组,其中急诊肝癌切除组36例,介入治疗TACE后行二期切除组24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止血效果、再次破裂出血情况、肿瘤复发率、术后生存率、住院30d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两组病人的生存曲线。【结果】所有病人均止血成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腹腔出血、急性肝衰竭、胸腔积液、腹水、胆漏、腹腔感染等情况概率均较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住院30d死亡率及5年内肿瘤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4年和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急诊一期切除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肝癌一期切除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相比,可以明显节省病人的住院费用,且能改善病人的远期生存情况。急诊肝癌一期切除与TACE后联合二期切除的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5年内肿瘤复发情况及住院死亡率相当。
二、表现为顽固性腹泻的原发性肝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现为顽固性腹泻的原发性肝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3)华蟾素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肺癌 |
2 治疗原发性肝癌 |
3 治疗食管癌、胃癌 |
4 治疗白血病 |
5 治疗皮肤癌及其它肿瘤 |
6 治疗癌性疼痛、顽固性呃逆及其它一些病症 |
7 华蟾素毒副反应的观察与防治 |
(4)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
1.1经脉络属 |
1.2生理配合 |
1.3病理相关 |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
2.1补肺通肠 |
2.2降肺通肠 |
2.3宣肺通肠 |
3 方药 |
3.1补肺通肠汤 |
3.2降肺通肠汤 |
3.3宣肺通肠汤 |
4 典型病案 |
(5)上焦宣痹汤联合巴氯芬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28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辨证标准 |
1.2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5 研究对象 |
1.6 治疗方法 |
1.6.1 基础治疗 |
1.6.2 对照组 |
1.6.3 治疗组 |
1.7 观察指标 |
1.7.1 呃逆症状评分[10] |
1.7.2 食欲、睡眠及精神状态评分[11] |
1.7.3 中医证候评分 |
1.7.4 安全性指标及复发观测 |
1.7.5 观察时间点 |
1.8 疗效标准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呃逆症状、食欲、睡眠、精神状态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2.6 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 |
2.7 两组复发率比较 |
3 讨论 |
(6)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对肾脏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微波消融发展背景 |
2.2 微波消融治疗的原理 |
2.3 微波消融在肝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 |
2.3.1 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 |
2.3.2 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 |
2.3.3 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 |
2.3.4 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良性肿瘤 |
2.4 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 |
2.5 微波消融的联合治疗 |
2.5.1 微波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
2.5.2 微波消融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 |
2.5.3 微波消融联合手术切除 |
2.5.4 微波消融联合免疫治疗 |
2.5.5 微波消融联合靶向治疗 |
2.6 微波消融治疗的新技术 |
2.6.1 3D可视化技术 |
2.6.2 微波增敏剂 |
2.6.3 脂质体载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仪器与方法 |
3.2.1 仪器 |
3.2.2 微波消融的过程 |
3.2.3 数据收集 |
3.3 统计学原理 |
第4章 结果 |
4.1 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探索性研究 |
4.1.1 纳入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
4.1.2 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
4.1.3 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基本情况 |
4.1.4 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 |
4.1.5 微波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4.1.6 微波消融术后死亡率 |
4.2 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探究性研究 |
4.2.1 纳入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
4.2.2 微波消融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指标分析 |
4.2.3 微波消融对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
4.2.4 不同指标对术后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分析 |
4.3 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验证性研究 |
4.3.1 纳入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
4.3.2 微波消融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指标分析 |
4.3.3 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诊断价值的验证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西医治疗 |
1.1 一线治疗 |
1.2 二线治疗 |
1.3 对症治疗 |
2 中医论治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3 小结 |
综述二 AIH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西医治疗 |
1.1 标准治疗 |
1.2 替代治疗 |
2 中医论治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PBC患者的合并症 |
3.3 PBC患者的病情分层 |
3.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
3.5 治疗PBC用药规律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 |
4.2 PBC患者的合并症 |
4.3 PBC患者病情 |
4.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
4.5 治疗PBC用药规律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研究二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合并症情况 |
3.3 AIH患者病情分层 |
3.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
3.5 治疗AIH用药规律 |
4 讨论 |
4.1 AIH与女性 |
4.2 AIH患者的合并症 |
4.3 AIH患者病情 |
4.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
4.5 治疗AIH用药规律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X连锁Moesin相关免疫缺陷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诊疗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材料 |
2.1.2.1 收集的病人病史资料内容如下 |
2.1.2.2 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情况 |
2.2.2 处理方法 |
2.2.3 并发症原因、观察指标及方法 |
2.2.3.1 短期并发症原因及观察指标效果比较 |
2.2.3.2 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检验指标的比较 |
2.2.3.3 两组手术病人住院情况的比较 |
2.2.3.4 长期效果比较 |
2.2.4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病人基本情况统计结果 |
2.3.2 两组手术后短期并发症的比较 |
2.3.3 手术住院情况的比较 |
2.3.4 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及生存情况比较 |
2.4 结果讨论 |
第三章:结论 |
3.1 讨论 |
3.2 研究结论 |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3.4 应用前景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汉缩略语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表现为顽固性腹泻的原发性肝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2]门静脉癌栓合并门脉高压症的TIPS姑息治疗[J]. 姜在波,单鸿,关守海,朱康顺,黄明声,李征然,郭添胜,刘浪.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12)
- [3]华蟾素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J]. 崔永安,左小东,秦叔逵,王锦鸿.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05)
- [4]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5]上焦宣痹汤联合巴氯芬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28例临床观察[J]. 马俊,郭春梅,霍丹,王伟贵. 中医药导报, 2021(06)
- [6]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肿瘤对肾脏功能影响[D]. 李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7]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D]. 黄正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D]. 李亚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一期切除与TACE后二期切除的疗效评估[D]. 赵亮. 江汉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