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日葵菌核病苗期防治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浩,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王彦尊,郑洪元[1](2022)在《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经葵1408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经葵1408是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恢复系R2013HN-2为父本、不育系2010HN-13-4A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籽粒商品性好,中抗菌核病、黑斑病和寄生性杂草列当(G小种),202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21)140009。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李洋,杨翔宇,王佰众,任孝慈,李晓伟,何中国[2](2021)在《向日葵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阐述了近10年我国向日葵产业生产、加工、经营的现状,分析列举了产业转型期面临的问题,如成果转化不足致使科企供需矛盾突出、高度依赖SH363等品种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病虫草害增加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以及综合开发利用不够等,提出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质量去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综合利用品种、技术及生产标准体系来引导特色作物生产方式的变革,将产业链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构建产业联盟,以及借助互联网技术营销宣传助推产业转型发展等建议,以期通过科技的力量不断提高我国向日葵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杨顺超,刘晔,蒋甲福,陈素梅,陈发棣,管志勇,房伟民[3](2022)在《菊花菌核病病原菌鉴定、抗性筛选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菌核病是菊花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为明确菊花菌核病病原菌的种类、品种抗性差异和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鉴定,并筛选了33个切花菊品种以及7种杀菌剂。结果表明,从感病植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能够重新感染菊花,并且再次分离得到的菌株与原菌株相同。通过病原菌的形态、感染特征和分子序列分析,确定了该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原菌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基(YEPD)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在20~30℃时生长最好,在pH值5~7时生长较快,对碳源的种类要求不严格,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较好。共筛选了33份菊花材料,未发现免疫及抗病品种,有6份中抗品种,13份中感品种,14份感病品种,且离体与活体接种差异性不大。氟酰胺和肟菌酯对核盘菌具有显着抑制效果,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09 mg·L-1和0.65 mg·L-1;此外,通过接种后喷施杀菌剂发现,氟酰胺和肟菌酯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8.26%和90.93%,显着优于其他杀菌剂。本研究建立了菊花菌核病的鉴定、筛选与防治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菊花抗性育种与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王兴珍,卯旭辉,贾秀苹,梁根生[4](2021)在《不同浓度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陇葵杂6号向日葵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以向日葵品种陇葵杂6号为试材,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对陇葵杂6号向日葵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出苗率均高于对照白籽不包衣。其中以咯菌腈悬浮种衣剂8.33 mL定容至50.00 mL拌种1 kg处理的种子出苗率最高,达95.71%。从长势、生育期、不育株率、盘径、单盘粒重及对主要病害的防控效果和产量表现等综合分析,以咯菌腈悬浮种衣剂8.33 mL定容至50.00 mL拌种1 kg处理的效果最好,苗齐苗壮、根深叶茂,也有较强的田间抗病性;折合产量最高,为3 833.33 kg/hm2,较对照白籽不包衣增产18.56%。
潘启兵,张彩云[5](2021)在《瓜州县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重点介绍了瓜州县向日葵菌核病危害症状及表现症状类型,分析了发病原因、发生规律等,并提出了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
周明旭,周鑫,陈贵红,陈艳芳,申诗法[6](2021)在《兵团第十师引进20个向日葵新品系的适应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不同品系的向日葵在第十师种植的适应性,对20个向日葵稳定品系的农艺性状、出苗率、病害发生率和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结合农艺性状、出苗率、病害发生率和产量方面的综合情况,表现较好的品系有Z-10、Z-8、Z-20、Z-6,其中Z-10表现最佳,Z-8出苗率略低,Z-6和Z-20菌核病抗性略低。此外,Z-9虽然产量较低,但其抗病性好,适于抗性后代的选择。
李佳琪[7](2021)在《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文中认为向日葵菌核病是危害向日葵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过,对向日葵产量有严重影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是施用化学药剂,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区向日葵菌核病发生却逐年加重。本文监测了采自内蒙古、新疆和甘肃发病严重地区的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氟吡菌酰胺、多菌灵的抗药性;室内筛选了向日葵菌核病菌高活性的单剂与复配增效剂,明确了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EC50分布在0.0331~0.9673μg/m 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9倍,其EC50平均值为0.1302±0.0617μg/m L;检测到赤峰地区两个抗药性菌株,抗药性菌株频率为4.26%。100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EC50范围0.0300~2.5338μg/m L,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84倍;氟吡菌酰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敏感性基线为(0.1417±0.0775)μg/m L,以敏感性基线为标准,内蒙古赤峰地区已检测到3株中抗菌株,抗性比例为6.3%;1株低抗菌株,抗药性比例达8.3%。区分剂量法检测到内蒙古通辽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甘肃六坝地区和新疆地区的病原菌对多菌灵以中抗菌株为主,占比分别为81%、59.6%、66.7%和58.3%,通辽地区和六坝地区未检测到高抗菌株;赤峰地区和新疆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抗性比率分别为6.4%和8.3%;内蒙古五原地区以低抗菌株为主,占比75%,中、低抗菌株各占12.5%。2.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中咪鲜胺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EC50为0.0261μg/m L,其次为已唑醇、烯唑醇、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嘧菌酯活性最高,EC50为0.0230μg/m L,其次为氯啶菌酯、丁香菌酯和肟菌酯;酰胺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对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0278μg/m L。其它类型的杀菌剂中嘧霉胺、恶霉灵和腐霉利对向日葵菌核病菌活性高于百菌清。用EC95的药剂浓度处理菌丝,菌核产量抑制率达89%以上,其中嘧菌酯和百菌清的活性最高;单菌核重量抑制率在73.29%~100%之间,嘧菌酯的抑制率最强。各个药剂均不影响菌核萌发。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按照1∶9~9∶1的比例,各复配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对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作用以3∶7的复配药剂效果最为显着,增效系数SR为9。所筛选到的复配药剂可治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与腐霉利、啶酰菌胺、咯菌腈、多菌灵这四种杀菌剂之间不具有交互抗药性。
张海洋[8](2020)在《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的抑制机理及田间持效期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向日葵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侵染引起的严重危害向日葵生长的病害之一。目前,化学防治是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单一杀菌剂,对常用药剂产生抗药性的报道逐渐增多。因此,亟需筛选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杀菌剂用于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本研究利用室内测定的方法,对离体条件下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的生物毒性和生理毒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啶酰菌胺防治菌核病的持效期和防治效果,并测定了该药剂在向日葵花盘内的残留动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室内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生物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啶酰菌胺用量为16.667μg/mL时,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菌核干重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分别为91.69%、84.62%、61.07%、55.47%。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菌核干重和菌丝生长量均有抑制作用,随啶酰菌胺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能导致核盘菌的菌丝形态异常,原生质浓缩;啶酰菌胺对核盘菌子囊孢子的萌发以及子囊孢子芽管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子囊孢子的形态无明显影响。2.对室内培养菌核和田间菌核分别喷施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并观察其菌核萌发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啶酰菌胺不同施药浓度、不同时期用药对菌核的萌发、子囊盘的形成数量及其存活率均有影响。菌核开始萌发后再喷施啶酰菌胺,菌核的萌发率大于菌核萌发前喷施;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用量750g/hm2对菌核萌发抑制效果最好。3.离体条件下,用啶酰菌胺EC50和EC95处理核盘菌后,测定其对核盘菌生理生化毒性和致病因子的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可以破坏核盘菌的细胞膜透性且抑制向日葵核盘菌的呼吸作用,处理后向日葵核盘菌相对渗透率明显增高,EC95处理组相对渗透率大于EC50处理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EC50处理组和EC95处理组的酶活性分别下降了38.83%和58.08%。啶酰菌胺处理后向日葵核盘菌产草酸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啶酰菌胺浓度为EC50时测得的草酸含量始终高于浓度为EC95时的草酸含量。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的蛋白酶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EC95处理组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大于EC50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0.68%和22.03%;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的淀粉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培养3d,EC50、EC95处理组与对照相比降低26.23%和32.79%。啶酰菌胺处理后向日葵核盘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与对照变化趋势相同,但酶活性始终低于对照且浓度为EC95时的酶活性低于浓度为EC50时的酶活性。啶酰菌胺对核盘菌产生的PG和PGTE的抑制作用大于对PMG和PMTE的抑制作用。用啶酰菌胺EC95处理核盘菌对其生理生化毒性和致病因子抑制效果最好。4.田间施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后测定其防治效果并对其进行残留动态检测,结果表明,750g/hm2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向日葵菌核病平均防效为89.68%,增产34.58%,啶酰菌胺在用量为750g/hm2时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最好且对向日葵有增产作用。在向日葵植株中的持效期为14d,14d时,田间防病效果降低;花盘中啶酰菌胺残留量降低,且啶酰菌胺由柱状花逐渐渗透到籽粒再渗透到海绵组织。
杨广环[9](2020)在《西藏白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位居油菜三大病害之首。目前,培育抗菌核病新品种是油菜育种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为了加快油菜抗菌核病的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步伐,更加准确、方便、快速的鉴定种质资源抗病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西藏不同地区的56份参试材料在田间进行种植,调查田间自然发病率,根据油菜不同发病程度,随机从发病植株的茎秆中采集了6份来源不同的菌核病菌株,并进行了参试材料菌核病的抗性鉴定试验,初步筛选出14份具有抗病性的油菜品种,并针对参试材料的生育时期和表型性状值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参试材料的遗传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菜菌核菌生长特性及其与致病力关系研究。通过比较菌核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发现菌核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较为良好;通过改变PDA培养基中马铃薯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得出油菜菌核菌在PDA培养基的常规配方(即马铃薯浓度为200g/L、葡萄糖浓度为20g/L)上生长最好;在不同碳氮源对菌核菌生长的影响试验中,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作为基础培养基,利用不同的碳氮源替换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蛋白胨,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和蔗糖作为碳源、酵母浸出粉和酵母膏作为氮源时更有利于油菜菌核菌的生长。2.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通过利用田间自然调查法、草酸浸根法、草酸浸叶法和营养期琼脂块离体叶片法对56份白菜型油菜进行菌核病抗性鉴定,综合所有抗性鉴定试验得出:56份参试材料中有14份材料对菌核病具有抗性,占比为25%,其中来自拉萨市尼木县塔荣镇、昌都市察雅县荣周乡姆巴村和昌都市类乌齐县宾达乡的3份油菜品种经过几种抗性鉴定后,对菌核病的抗性一直表现高抗水平,其余有11份材料属于中抵抗水平,分别为33号、34号、36号、39号、40号、47号、48号、50号、51号、52号、56号。在四种抗性鉴定方法中,有7份材料一直表现为高感,分别为8号、13号、14号、15号、16号、27号、28号品种。3.白菜型油菜遗传差异研究。通过对参试材料的生育时期和生育期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白菜型油菜的平均生育期在110~130天,通过比较各生育时期的变异系数,发现出苗期、五叶期和成熟期的变异幅度较小,而现蕾期、抽薹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变异系数都比较大,变异度丰富,不同的油菜品种在这几种性状方面表现很不稳定。此外,通过对白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全株有效角果数和株高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角果长、宽度和果皮厚度与籽粒数的关系较大,从而影响油菜产量。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表明:当阈值为10时,56份材料被划分为5个类群,与菌核病的抗性鉴定结果结合来看,第Ⅴ类群中的5份材料(30号、34号、35号、38号、56号)属于中高抗品种;第Ⅲ类群的10份材料中有7份材料(8号、13号、14号、15号、16号、27号、28号)属于高感品种。从聚类结果来看,白菜型油菜的农艺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差异,并发现终花期到成熟期的时间短、一次有效分枝数多、植株高、分枝部位高的油菜品种,其菌核病的抗性能力强。
顾玉阳[10](2020)在《扁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在浦东扁豆主产区爆发了一种病害类似于其他作物上发生的菌核病。本研究通过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研究它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进行分子序列鉴定,确定了该致病菌就是核盘菌属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de Bary,1886),该菌可以感染扁豆全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都能感染发病,并且都观察到菌核的形成。用扁豆来源的核盘菌和大豆、油菜来源的核盘菌相比较,发现它们虽然对于不同寄主存在致病性上的差异,但是都能发病,且是致命的。这是国内扁豆菌核病的首次报道。研究同时关注如何防控扁豆菌核病。通过抑菌圈试验、平板对峙培养等方法研究对扁豆菌核病具有较好防控作用的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剂。发现菌核净和咯菌腈对于扁豆菌核病的防控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确认小盾壳霉是核盘菌的一种非常好的拮抗菌,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有极强的抑制作用。研究也通过离体叶片法对110份扁豆资源进行抗菌核病鉴定,筛选出了一些具有较高抗性的资源。
二、向日葵菌核病苗期防治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日葵菌核病苗期防治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经葵1408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 |
1.1 不育系2010HN-13-4A |
1.2 恢复系R2013HN-2 |
1.3 选育过程 |
2 品种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特性 |
2.2 品质性状 |
2.3 抗性特征 |
3 产量表现 |
3.1 区域试验 |
3.2 生产试验 |
4 栽培技术要点 |
4.1 选地整地 |
4.2 适期播种 |
4.3 田间管理 |
4.4 病虫草害防治 |
4.5 收获储藏 |
(2)向日葵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向日葵生产与利用发展现状 |
2 向日葵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
2.1 科研生产脱节,供需矛盾突出 |
2.2 优质专用品种少,产品同质化严重 |
2.3 生产成本总体较高,病、虫、草害严重 |
2.4 综合开发利用不够,保障机制缺乏 |
3 向日葵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转型的思考 |
3.1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品牌建设 |
3.2 重视科技创新,提升质量安全 |
3.3 构建产业联盟,科企资源综合利用 |
3.4 互联网助推,促进市场流通 |
4 结语 |
(3)菊花菌核病病原菌鉴定、抗性筛选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病原菌分离 |
1.2.2 病原菌鉴定 |
1.2.3 病原菌致病力测定 |
1.2.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1.2.5 不同菊花材料抗性鉴定 |
1.2.6 不同杀菌剂毒力测定与病害防治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菊花菌核病田间病害特征 |
2.2 菊花菌核病病原菌的致病力测定 |
2.3 菊花菌核病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
2.4 菊花菌核病分子学鉴定 |
2.5 菊花菌核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2.6 33份菊花材料的抗性筛选 |
2.7 不同杀菌剂对核盘菌的毒力测定 |
2.8 不同杀菌剂对菊花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4)不同浓度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陇葵杂6号向日葵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方法 |
1.4 观测指标及方法 |
1.4.1 苗期性状 |
1.4.2 不同生育期抗病性鉴定 |
1.4.3农艺性状 |
1.4.4 籽粒性状 |
1.4.5 产量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苗期性状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主要病害发病率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籽粒性状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5)瓜州县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危害症状 |
1.1 根腐型 |
1.2 茎腐型 |
1.3 叶腐型 |
1.4 盘腐型 |
2 发病的原因 |
2.1 气候因素 |
2.2 土壤黏重 |
2.3 偏施氮肥 |
2.4 群众防范意识不强 |
3 发病规律 |
4 综合防治措施 |
4.1 农业防治 |
4.1.1 消灭传染源 |
4.1.2合理施肥,培育壮苗 |
4.1.3 种植抗病品种 |
4.1.4 适时晚播 |
4.2 化学防治 |
4.2.1 种子处理 |
4.2.2 土壤处理 |
4.2.3 药剂防治 |
(6)兵团第十师引进20个向日葵新品系的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栽培管理 |
1.3.1 整地 |
1.3.2 土壤封闭 |
1.3.3 播种 |
1.3.4 中耕除草 |
1.3.5 肥、水使用情况 |
1.3.6 病虫害防治 |
1.4 测定项目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向日葵品系株高、茎粗和盘径 |
2.2 供试向日葵品系出苗率 |
2.3 供试向日葵品系病害发生率 |
2.4 供试向日葵品系产量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讨论 |
3.1.1 供试向日葵品系农艺性状及产量 |
3.1.2 供试向日葵品系病害发生率 |
3.2 小结 |
(7)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向日葵菌核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
1 向日葵菌核病的概述 |
1.1 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 |
1.2 向日葵菌核病症状 |
1.3 向日葵菌核病菌生物学性状 |
1.4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
2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
2.1 选用抗病品种 |
2.2 农业防治 |
2.3 生物防治 |
2.4 化学防治 |
2.4.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研究现状 |
2.4.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研究的现状 |
2.4.3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研究现状 |
2.5 农药复配 |
2.5.1 农药复配目的 |
2.5.2 杀菌剂的复配原则 |
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病原菌 |
1.1.2 供试药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供试仪器 |
1.2 方法 |
1.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和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
1.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检测 |
2.1.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基线 |
2.1.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腐霉利的田间抗性频率及抗性水平 |
2.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检测 |
2.2.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基线 |
2.2.2 不同地区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田间抗性频率 |
2.3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病原菌 |
1.1.2 供试药剂 |
1.1.3 培养基 |
1.1.4 供试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
1.2.2 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和萌发的影响 |
1.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
1.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
1.2.4.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抗药性菌株的确定 |
1.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菌的室内单剂筛选 |
2.2 16种杀菌剂对菌核产量及萌发的影响 |
2.3 复配药剂离体筛选 |
2.4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药剂的交互抗药性研究 |
2.4.1 抗药性菌株对氟吡菌酰胺抗药性遗传稳定性 |
2.4.2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4种不同类型杀菌剂交互抗药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
2 向日葵菌核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治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的抑制机理及田间持效期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概况 |
1.1.1 向日葵菌核病的分布与危害 |
1.1.2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
1.1.3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 |
1.2 SDHI类杀菌剂研究进展 |
1.2.1 SDHI类杀菌剂抑菌活性 |
1.2.2 SDHI类杀菌剂作用机理 |
1.2.3 SDHI类杀菌剂的防病效果 |
1.2.4 SDHI类杀菌剂抗性及治理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和菌株 |
2.1.2 供试杀菌剂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试剂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
2.2.2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子囊孢子的抑制作用 |
2.2.3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 |
2.2.4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生理毒性 |
2.2.5 啶酰菌胺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的持效期测定 |
2.2.6 不同用量的啶酰菌胺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
2.2.7 啶酰菌胺在向日葵植株体内残留动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菌丝的影响 |
3.1.1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菌丝生长速率及形态的影响 |
3.1.2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菌丝菌核产量的影响 |
3.1.3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
3.2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子囊孢子的影响 |
3.2.1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子囊孢子萌发及芽管的影响 |
3.3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3.3.1 不同施药时期对室内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药浓度对室内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药时期对田间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3.3.4 不同施药浓度对田间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3.4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生理毒性的影响 |
3.4.1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4.2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草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
3.4.3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 |
3.4.4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蛋白酶的影响 |
3.4.5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淀粉酶的影响 |
3.4.6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
3.5 啶酰菌胺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的持效期测定 |
3.6 啶酰菌胺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 |
3.7 啶酰菌胺在向日葵植株体内残留动态 |
4 讨论 |
4.1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生物活性的影响 |
4.2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生理毒性的影响 |
4.3 啶酰菌胺在向日葵植株体内残留动态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西藏白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菜概述及生产现状 |
1.2 油菜菌核病 |
1.2.1 油菜菌核菌概述 |
1.2.2 菌核菌致病机理 |
1.2.3 菌核菌侵染途径 |
1.3 菌核病对油菜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1.3.1 菌核病对油菜的危害 |
1.3.2 菌核病发生的原因 |
1.3.3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
1.3.4 油菜菌核病研究进展 |
1.4 遗传差异研究 |
1.5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油菜菌核菌生长特性及其与致病力关系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菌株来源地)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核的采集及病原菌丝纯化 |
2.2.2 计算公式及评分标准 |
2.3 结果分析 |
2.3.1 不同培养基对油菜菌核菌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马铃薯浓度对油菜菌核菌生长的影响 |
2.3.3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油菜菌核菌生长的影响 |
2.3.4 不同碳源对油菜菌核菌生长的影响 |
2.3.5 不同氮源对油菜菌核菌生长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田间自然调查法 |
3.2.2 草酸浸根法 |
3.2.3 草酸浸叶法 |
3.2.4 营养生长期琼脂块离体叶片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田间自然调查法 |
3.3.2 草酸浸根法 |
3.3.3 草酸浸叶法 |
3.3.4 营养生长期琼脂块离体叶片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白菜型油菜遗传差异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取样 |
4.2.2 性状观察与采集 |
4.2.3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白菜型油菜生育期方差分析 |
4.3.2 白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4.3.3 白菜型油菜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油菜菌核菌生长特性及其与致病力关系的研究 |
5.1.2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 |
5.1.3 白菜型油菜遗传差异研究 |
5.2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扁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扁豆概况 |
1.1.2 菌核病 |
1.1.3 菌核病的防治 |
1.1.4 扁豆菌核病 |
1.1.5 抗性资源的筛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扁豆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分离、纯化 |
2.2.2 科赫式鉴定 |
2.2.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2.4 病原菌分子鉴定 |
2.2.5 病原菌融合群鉴定 |
2.2.6 三种寄主核盘菌致病性交叉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结果 |
2.3.2 柯赫氏鉴定结果 |
2.3.3 分子鉴定结果 |
2.3.4 融合群鉴定结果 |
2.3.5 致病性交叉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扁豆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2.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2.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2.4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3.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3.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3.4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扁豆菌核病防治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化学防治 |
4.2.2 生物防治 |
4.2.3 抗性资源筛选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预实验排除的药剂和菌(剂) |
4.3.2 药剂菌(剂)筛选结果 |
4.3.3 菌核净和咯菌腈室内毒力测定 |
4.3.4 生防菌筛选结果 |
4.3.5 小盾壳霉抑菌试验结果 |
4.3.6 扁豆抗菌核病资源筛选结果 |
4.4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向日葵菌核病苗期防治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经葵1408的选育[J]. 王文浩,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王彦尊,郑洪元. 中国种业, 2022(01)
- [2]向日葵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 李洋,杨翔宇,王佰众,任孝慈,李晓伟,何中国. 农业科技管理, 2021(06)
- [3]菊花菌核病病原菌鉴定、抗性筛选与防治[J]. 杨顺超,刘晔,蒋甲福,陈素梅,陈发棣,管志勇,房伟民. 核农学报, 2022(01)
- [4]不同浓度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陇葵杂6号向日葵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J]. 王兴珍,卯旭辉,贾秀苹,梁根生. 甘肃农业科技, 2021(11)
- [5]瓜州县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J]. 潘启兵,张彩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16)
- [6]兵团第十师引进20个向日葵新品系的适应性评价[J]. 周明旭,周鑫,陈贵红,陈艳芳,申诗法. 新疆农垦科技, 2021(04)
- [7]向日葵菌核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D]. 李佳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8]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的抑制机理及田间持效期测定[D]. 张海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
- [9]西藏白菜型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差异研究[D]. 杨广环. 西藏大学, 2020(12)
- [10]扁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技术[D]. 顾玉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