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硒对布列坦尼亚青年兔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梁娜[1](2017)在《死亡受体通路参与AFB1致雏鸡胸腺细胞过度凋亡及亚硒酸钠的拮抗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探究摄食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后,死亡受体通路活化对雏鸡胸腺细胞过度凋亡的信号调控机制,以及亚硒酸钠的拮抗作用机制。本试验将18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饲喂对照组日粮、AFB1组日粮(0.6 mg/kg AFB1)、+Se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添加0.4mg/kg硒)和AFB1+Se组日粮(在AFB!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4mg/kg硒)。于7、14和21日龄时,以组织病理学、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试验各组雏鸡胸腺脏器指数、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探究亚硒酸钠对AFB1中毒雏鸡胸腺的拮抗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AFB1能降低雏鸡胸腺脏器指数,主要组织学变化为雏鸡胸腺皮质区内网状细胞周围见多量细胞核碎片。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FB1组雏鸡胸腺CD3+、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着或极显着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有升高;雏鸡胸腺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FB1 可上调死亡受体通路上 TNF-α、RIP、caspase-8、caspase-9、caspase-3、Fas、FasL、ASK1、IKIP 和 JNK 的 mRNA 相对表达量,下调 Bcl-2、NF-kB1 和 Bid 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Se组和AFB1+Se组雏鸡胸腺无明显病理学变化,胸腺CD3+、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着或极显着降低,但是CD4+/CD8+比率呈升高趋势;雏鸡胸腺细胞凋亡率无显着性变化。同时荧光定量PCR可检测到+Se组雏鸡胸腺细胞Fas、TNF-α Caspase-8、JNK和ASK1的mRNA表达量升高,同时NF-kB1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而Bcl-2、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与AFB1组相比,AFBi+Se组可观察到雏鸡胸腺的脏器指数降低;雏鸡胸腺CD3+、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着或极显着降低;胸腺的组织学无明显病理学变化;同时胸腺细胞的凋亡率降低;雏鸡胸腺细胞TNF-α、caspase-8、caspase-3、caspase-9和JNK1的mRNA表达量降低,Bcl-2和tBid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而Fas、NF-kB1和IKK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本试验结果表明:0.6mg/kgAFB1在活化雏鸡胸腺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死亡受体通路上的三条下游途径均有参与:①Fas-FasL-FADD-caspase8-caspase3;②Fas-Daxx-ASK1-JNK-Bcl-2 途径,线粒体介导;③TNF-α-RIP1-IKIP-NF-kB1-caspase-3。在AFB1日粮中添加0.4 mg/kg硒(亚硒酸钠为硒源)后可减轻胸腺细胞的损伤,并可通过拮抗途径①和②抑制雏鸡胸腺细胞凋亡。
陈科杰[2](2013)在《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对黄曲霉素B1中毒雏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3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对照日粮(经检测硒含量为0.404mg/kg)、AFB1组日粮(0.3mg/kg AFB1)及硒添加日粮(分别在AFB1组日粮中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添加0.2、0.4(?)0.6mg/kg硒构成硒添加Ⅰ组、Ⅱ组和Ⅲ组日粮)21天,以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法、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观察研究亚硒酸钠对AFB1中毒雏鸡免疫器官的作用。结果如下:胸腺:试验期间,AFB1组胸腺脏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主要的组织学变化为髓质区淤血及皮质区有多量的核碎片。流式细胞术及TUNEL检测结果显示,AFB1组胸腺细胞的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升高,胸腺Bax及Caspase-3表达量增加,而Bcl-2表达量减少。CD4+CD8和CD4-CD8+T淋巴细胞表示胸腺中成熟淋巴细胞,AFB1组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在整个试验期间较对照组降低。AFB1组外周血CD3+、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中IL-2和IFN-y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与AFB1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可提高胸腺的脏器指数、减轻胸腺的组织学损伤、减少胸腺细胞凋亡率、提高胸腺成熟淋巴细胞及外周血CD3+、CD3+CD4+(?)P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提高血清IL-2和IFN-y含量。脾脏:21日龄时,AFB1组脾脏脏器指数较对照组降低,主要的组织学变化为红髓区充血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出现空洞。生物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AFB1组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均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增加。流式细胞术及TUNEL检测结果显示,AFB1组脾脏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AFB1组脾脏中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在整个试验期间较对照组降低。与AFB1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可提高脾脏的脏器指数、减轻脾脏的组织学损伤、减少氧化应激和脾脏的过度凋亡,并提高脾脏的CD3+、CD3+CD4+(?)P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法氏囊:AFB1组法氏囊脏器指数较对照组降低,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中的空洞和核碎片增加。流式细胞术(?)PTUNEL检测结果显示,AFB1组法氏囊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免疫组化法检测表明,虽然法氏囊Bax和Bcl-2表达量过低而无统计学意义,但Caspase-3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与凋亡率升高的情况一致。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AFB1组血清IgA、IgG和IgM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与AFB1组比较,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可缓解法氏囊的发育阻滞、减轻组织学损伤和过度凋亡,并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含0.3mg/kgAFB1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后,可减轻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升高胸腺、脾脏和外周血成熟T淋巴细胞数量,并通过升高血清中IL-2、IFN-γ、IgA、IgG和IgM含量减轻AFB1导致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抑制,其保护机理与硒的抗氧化调节和凋亡调控有关。本试验中,0.804mg/kg日粮硒水平对0.3mg/kgAFB1的拮抗保护作用最佳。
王圆圆,谷子林,刘亚娟,陈赛娟,陈丹丹[3](2012)在《微量元素——硒及其在家兔生产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是家兔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VE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密切的关系,在动物体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文章对微量元素——硒在家兔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王洪阳[4](2012)在《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量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十二指肠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采用L16(45)设计方案,研究铜、锰、铬和硒添加量对断奶獭兔的生产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及十二指肠肠道发育的影响。四种微量元素分别以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锰、六水氯化铬和亚硒酸钠的形式添加。30日龄断奶獭兔192只,随机分为1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3只獭兔。试验分7天预饲期,60天正式期。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铜、锰、铬和硒四种微量元素的4个水平的不同组合。以不额外添加铜、锰、铬和硒的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观测生产性能指标、血清指标及十二指肠肠道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试验结果如下:1.生产性能:①铜、锰、铬和硒的不同添加组合对全期平均日增重、全期料重比有显着影响(P<0.05),对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②Mn35、Mn70和Mn105处理组,与Mn0处理组相比,总日增重分别下降了4.51%、9.35%、5.95%。③高水平锰和铬均会降低采食量。④Cu0+Mn0+Cr0+Se0处理组最佳。2.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①铜、锰、铬和硒的不同添加组合对断奶獭兔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有显着影响(P<0.05),但对谷丙转氨酶无显着影响(P>0.05)。②Cu225+Mn35+Cr10+Se0处理组最佳。③30日龄断奶獭兔的肝脏对较高水平的铜、锰、铬和硒有很强的耐受能力。3.血清激素:①铜、锰、铬和硒的不同添加组合对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生长激素无显着影响(P>0.05)。②Cu0+Mn70+Cr10+Se0.3和Cu75+Mn70+Cr15+Se0处理组最佳。4.血清免疫球蛋白:①铜、锰、铬和硒的不同添加组合对血清中IgA和IgM的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但对IgG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②从对血清中IgA、IgM和IgG含量的影响看,分别是Cu150+Mn105+Cr5+Se0、Cu0+Mn35+Cr5+Se0.2和Cu150+Mn70+Cr0+Se0.2处理组最佳。5.血清抗氧化酶活性:①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组合对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有显着性影响(P<0.05),但对铜蓝蛋白、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锰过氧化物歧化酶以及总过氧化物酶(T-SOD)活性均无显着影响(P>0.05)。②从对血清中GSH-Px、CuZn-SOD和Mn-SOD活性及铜蓝蛋白含量看,分别是Cu225+Mn105+Cr0+Se0.3、Cu0+Mn105+Cr15+Se0.4、Cu75+Mn105+Cr10+Se0.2、Cu75+Mn70+Cr15+Se0处理组最佳。6.十二指肠肠道发育:①铜、锰、铬和硒的不同添加组合对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的无显着影响(P>0.05)。②Cu75+Mn35+Cr0+Se0.4处理组最佳。
胡华锋[5](2011)在《硒在土壤—苜蓿—饲料—蛋鸡系统中的迁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硒是人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兼具营养、毒性和解毒三重生物学功能,是生命的“保护剂”。我国72%土壤缺硒,生产的牧草、饲料不能满足动物硒营养的需求。饲料中添加矿物硒安全性差,用有机硒则成本高昂。因此,开发研究新的饲料硒源具有重要意义。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 L.)是一种富硒能力较强的优质饲料资源,而植物体内富集的硒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因此可以依据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原理,通过向牧草施用矿物硒,使硒吸收、同化、富集到牧草体内,根据家畜营养需要,直接或作为富硒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饲喂家畜,从而达到家畜安全生产、高效补硒的目的;也可组配富硒功能性饲料,生产符合国家《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GB13105-91)的富硒畜产品;此研究对于牧草、饲料、动物营养及人类健康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硒与植物、动物营养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植物试验和动物试验,以紫花苜蓿和蛋鸡为载体,系统研究了硒在土-草-饲-畜系统中的营养效应,并初步分析了有关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量叶面施硒能显着(P<0.05)促进紫花苜蓿对硒吸收;提高紫花苜蓿体内全硒、无机硒和有机硒含量,并与施硒量呈正相关;且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及有机硒存在显着(P<0.05)的正相关关系。叶面施硒能显着(P<0.05)提升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及硒肥利用率,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和硒肥利用率均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100 mg kg-1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最高;施硒50 mg kg-1紫花苜蓿硒肥利用率最高;2.基础日粮添加富硒牧草显着(P<0.05)影响蛋硒含量,蛋硒含量随添加富硒牧草硒含量的提高而升高,但蛋硒转化率却与添加富硒牧草硒水平呈负相关。基础日粮添加富硒牧草能显着(P<0.05)提高蛋鸡胸肌、心肌、脾、肝脏、肾脏及血液等组织器官的硒含量,且随添加富硒牧草硒水平升高而升高。添加富硒牧草显着(P<0.05)提高了蛋鸡粪硒含量,粪硒含量与添加富硒牧草硒含量呈显着(P<0.05)正相关。蛋鸡对生物硒的吸收能力随时间推移而在增强,蛋鸡对硒水平<2.319mg kg-1的日粮硒吸收能力更强。基础日粮添加富硒牧草能显着(P<0.05)影响蛋鸡饲料硒的吸收效率,吸收率随添加富硒牧草硒含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趋势。添加硒含量5.97mg kg-1富硒牧草组的饲料硒吸收率最高,极显着(P<0.01)高出基础日粮组722.46%。3.施硒量与牧草硒、饲料硒、粪便硒、鸡蛋硒和组织(胸肌、心肌、肝、脾、肾和血液等)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着(P<0.01)的线性关系,它们的线性方程为:叶施硒肥牧草硒:y=0.0912x+0.7021(R2=0.9915),叶施硒肥饲料硒:y=0.0118x+0.2199(R2=0.9867),叶施硒肥粪便硒:y=0.0137x+0.6817(R2=0.9926),叶施硒肥鸡蛋硒:y=0.0023x+0.1993(R2=0.9904),叶施硒肥胸肌硒:y=0.0011x+0.0783(R2=0.9593),叶施硒肥心肌硒:y=0.0016x+0.2740(R2=0.9466),叶施硒肥肝脏硒:y=0.0045x+0.5966(R2=0.9673),叶施硒肥脾脏硒:y=0.0019x+0.7068(R2=0.9868),叶施硒肥肾脏硒:y=0.0038x+0.6957(R2=0.9803),叶施硒肥血液硒:y=0.0002x+0.0424(R2=0.9603)。4.适量基施硒肥能显着(P<0.05)提高紫花苜蓿对硒的吸收能力;显着(P<0.05)提升紫花苜蓿体内全硒、无机硒及有机硒含量,并与施硒量呈正相关;且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及有机硒存在显着(P<0.05)的正相关关系。紫花苜蓿硒吸收能力随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初花期紫花苜蓿吸收硒的能力最强;紫花苜蓿硒含量随生育期而降低。紫花苜蓿叶全硒对牧草全硒的贡献率均>60%;硒肥显着(P<0.05)提升紫花苜蓿有机硒的转化率,施硒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基本上在40%-50%之间;当施硒量0.45 mg kg-1时,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50%;而未施硒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40%。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随生育期的发展呈下降趋势。但紫花苜蓿硒肥利用率却很低,整个生育期虽施硒0.45kg hm-2紫花苜蓿硒肥利用率最高,但不超过1.5%;硒肥利用率随生育期的进程呈先升后降,初花期硒肥利用率最高。5.施硒量与牧草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着(P<0.01)的线性关系,它们的线性方程为:基施硒肥苗期牧草硒:y=1.9912x+0.1827(R2=0.9696),基施硒肥分枝期牧草硒:y=1.7394x+0.1724(R2=0.9670),基施硒肥孕蕾期牧草硒:y=1.5045x+0.1542(R2=0.9694),基施硒肥初花期牧草硒:y=1.2547x+0.1588(R2=0.9835),基施硒肥盛花期牧草硒:y=1.0044x+0.1500(R2=0.9904)。6.基施硒肥能提高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硒含量,土壤有效硒含量与施硒量呈正相关;施硒1.05kg hm-2能极显着(P<0.01)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施硒量≥1.05kg hm-时,土壤有效硒含量随紫花苜蓿生育期呈现明显降低趋势,降幅为:24.75%-40.84%,且苗期、分枝期土壤有效硒含量显着(P<0.05)高于盛花期。7.叶面施硒能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且产草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100mg kg-1效果最好,草产量显着(P<0.05)高出未施硒紫花苜蓿1623 kg hm-2.适量叶面施硒还能显着(P<0.05)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累积量,施硒100mg kg-1效果最好,含量分别显着(P<0.05)高出未施硒紫花苜蓿13.84%和48.07%,累积量提高320.84kg hm-2和140.97kg hm-2,且紫花苜蓿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累积量均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叶面施硒未显着(P<0.05)影响紫花苜蓿粗灰分和NDF的含量,其积累量均以施硒100 mg kg-1最高,并显着(P<0.05)高于未施硒紫花苜蓿;叶面施硒对紫花苜蓿ADF和HF含量和累积量均无显着(P<0.05)影响。适量叶面施硒能显着(P<0.05)促进紫花苜蓿对磷、钾、锌、铜、锰、硼和钼的吸收;对磷、钾、锌和铜而言,施硒1OO mg kg-1效果最好;对锰、硼和钼而言,施硒70 mg kg-1效果最好;叶面施硒未能显着(P<0.05)促进紫花苜蓿对钙和铁的吸收。且紫花苜蓿磷、钾、锌、铜、锰、硼、钼和铁积累量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叶面施硒显着(P<0.05)提高了紫花苜蓿锰的含量,而未显着(P<0.05)影响钙和铁的含量;适量叶面施硒能显着(P<0.05)提高磷、钾、钼、硼、锌和铜含量,过量则能显着(P<0.05)降低紫花苜蓿硼的含量。且紫花苜蓿磷、钾、锌、铜、锰、硼和钼含量随施硒量增加而呈先升后降。8.基施硒肥能显着(P<0.05)提高紫花苜蓿干物质累积量;且累积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0.45kg hm-2紫花苜蓿干物质累积量最大;基施硒肥提高分枝期和孕蕾期干物质累积速率,降低初花期干物质累积速率;且紫花苜蓿干物质累积速率随生育期呈升-降-升-降的倒“W”型变化,峰值出现在分枝期和初花期。适量基施硒肥能显着(P<0.05)提高紫花苜蓿叶茎比;叶茎比随施硒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0.45kg hm-2紫花苜蓿叶茎比最大;紫花苜蓿叶茎比随生育期呈现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峰值出现在分枝期。基施硒肥未显着(P<0.05)影响紫花苜蓿植株含水率;紫花苜蓿植株含水率随生育期而下降;分枝期以前,紫花苜蓿植株含水率>80%,而分枝期以后降为70%左右。基施硒肥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紫花苜蓿株高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0.45kg hm-2紫花苜蓿植株最高;紫花苜蓿生长速率随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孕蕾期出现生长高峰;基施硒肥对紫花苜蓿生长速率的影响因生育期而异,苗期到孕蕾期呈现施硒肥提高生长速率,以施硒0.45kg hm-2生长速率最大;而孕蕾期到盛花期,呈现施硒肥降低紫花苜蓿的生长速率。9.适量基施硒肥能显着(P<0.05)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粗蛋白含量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施硒0.45kg hm-2粗蛋白含量最高;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随生育期呈升-降-升的“N”型变化;苗期到分枝期呈现上升趋势,分枝期到初花期呈下降趋势,而初花期到盛花期呈上升趋势;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在分枝期达到最大;紫花苜蓿叶粗蛋白对牧草总粗蛋白的贡献率>65%;且叶粗蛋白贡献率随紫花苜蓿生育期呈降-升-降的倒“N”型变化;叶粗蛋白贡献率苗期最大,其次是初花期,分枝期最小。10.适量基施硒肥能显着(P<0.05)提高紫花苜蓿粗脂肪含量,粗脂肪含量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施硒0.45kg hm-2粗脂肪含量最高;紫花苜蓿粗脂肪含量随生育期呈升-降的倒“V”型变化;施硒推迟了紫花苜蓿粗脂肪高峰值的生育期,施硒紫花苜蓿粗脂肪含量初花期达到峰值,而未施硒紫花苜蓿在孕蕾期达到峰值。且紫花苜蓿叶粗脂肪对牧草总粗脂肪的贡献率>50%。11.适量基施硒肥能显着(P<0.05)提高初花期和盛花期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但未能显着(P<0.05)影响苗期、分枝期和孕蕾期粗灰分含量。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随施硒量增加呈先升后降,施硒0.45kg hm-2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最大。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随生育期呈升-降-升倒“N”型变化;苗期到分枝期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略有提升,分枝期到初花期处于下降期,初花期到盛花期又略有提升。且紫花苜蓿叶粗灰分对牧草总粗灰分的贡献率>55%。适量施硒能显着(P<0.05)提高分枝期叶粗灰分的贡献率,但对苗期、孕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影响不显着(P<0.05)。12.适量基施硒肥能显着(P<0.05)降低孕蕾期紫花苜蓿NDF含量,而未能显着(P<0.05)影响其它生育期NDF含量;施硒紫花苜蓿NDF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施硒0.45kg hm-2紫花苜蓿NDF含量最低。紫花苜蓿叶NDF对牧草总NDF的贡献率因生育期而异,苗期和分枝期叶NDF贡献率均>50%,孕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在40%-50%。适量施硒能显着(P<0.05)降低紫花苜蓿ADF含量,ADF含量均随施硒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施硒0.45 kg hm-2紫花苜蓿ADF含量最低;紫花苜蓿ADF含量随生育期呈升-降-升“N”型变化;苗期到孕蕾期ADF含量处于上升期,孕蕾期到初花期处于下降期,而初花期到盛花期又处于上升期。紫花苜蓿叶ADF对牧草总ADF的贡献率与生育期有关;苗期仅施硒0.45 kg hm-2紫花苜蓿叶ADF贡献率>50%,分枝期施硒0.25 kg hm-2、0.35 kg hm-2、0.45 kg hm-2紫花苜蓿叶ADF贡献率>50%;孕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叶ADF贡献率<50%;叶ADF对牧草总ADF的贡献率随生育期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出现在分枝期。适量施硒能显着(P<0.05)提高分枝期和盛花期紫花苜蓿HF含量,但未显着(P<0.05)影响其它生育期HF含量;且施硒紫花苜蓿间HF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紫花苜蓿叶HF对牧草总HF的贡献率与生育期有关,苗期、分枝期和初花期,叶HF贡献率均>50%;孕蕾期仅施硒量≥0.75kg hm-2紫花苜蓿叶HF贡献率>50%;盛花期施硒紫花苜蓿叶HF贡献率>50%,而未施硒紫花苜蓿叶HF的贡献率<50%。13.适量施硒能显着(P<0.05)提高紫花苜蓿磷和钾含量;磷和钾含量均随施硒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硒0.45kg hm-2紫花苜蓿磷和钾含量最大。紫花苜蓿叶磷和叶钾对牧草总磷和总钾的贡献率与生育期有关;苗期和分枝期,叶磷对牧草总磷的贡献率>60%,而孕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50%。紫花苜蓿叶磷的贡献率总体上随生育期呈下降趋势。苗期、孕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叶钾对牧草总钾的贡献率>50%,而分枝期>60%。叶钾贡献率总体上随生育期的推移而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峰值出现在分枝期。14.基础日粮适量添加富硒牧草能显着(P<0.05)提高蛋鸡产蛋率,日产蛋量和降低料蛋比,且产蛋率和日产蛋量随添加富硒牧草硒含量提升呈先升降趋势,料蛋比呈先降后升趋势。15.基础日粮添加富硒苜蓿(SA)能显着(P<0.05)提高产蛋率,日产蛋量(P<0.05),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SY)也能显着(P<0.05)提高产蛋率;而添加普通苜蓿(CA)、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组对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没显着影响(P<0.05)。添加富硒苜蓿(SA)在上述生产方面,略优于酵母硒(SY),而显着(P<0.05)优于普通苜蓿(CA)和亚硒酸钠(SS)。16.基础日粮添加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或富硒苜蓿(SA)均能极显着(P<0.01)提高蛋鸡蛋硒的含量;添加植物硒-富硒苜蓿(SA)蛋鸡蛋硒极显着(P<0.01)高于添加亚硒酸钠(SS),但极显着(P<0.01)低于酵母硒(SY)。蛋硒含量随试验期的延长而增加。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或富硒苜蓿(SA)三种硒源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SY)>富硒苜蓿(SA)>亚硒酸钠(SS)。且三种硒源的蛋硒转化率均极显着(P<0.01)低于基础日粮组。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或富硒苜蓿(SA)三种硒源均极显着(P<0.01)提高蛋鸡胸肌、心肌、肝、脾和肾组织硒含量;添加酵母硒(SY)蛋鸡胸肌、心肌、肝、脾和肾硒含量均显着(P<0.05)高于添加亚硒酸钠(SS)和富硒苜蓿(SA);而添加富硒苜蓿(SA)蛋鸡胸肌硒含量极显着(P<0.01)高于添加亚硒酸钠(SS);心肌和肾硒含量极显着(P<0.01)低于添加亚硒酸钠(SS);脾和肝硒含量与添加亚硒酸钠(SS)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富硒苜蓿(SA)作为硒源安全性远高于酵母硒(SY)。添加亚硒酸钠(SS)的组胸肌硒含量未能显着(P>0.05)高于添加普通苜蓿(CA),而添加普通苜蓿(CA)胸肌硒含量显着高于(P<0.05)基础日粮。17.基础日粮添加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或富硒苜蓿(SA)均能极显着提高蛋鸡血硒含量(P<0.01),添加酵母硒(SY)或富硒苜蓿(SA)较亚硒酸钠(SS)能极显着(P<0.01)提高蛋鸡血硒含量。硒源能显着(P<0.05)影响蛋鸡的粪硒含量;添加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或富硒苜蓿(SA)组蛋鸡粪硒含量均极显着高于(P<0.01)添加普通苜蓿(CA)组和基础日粮组。添加富硒苜蓿(SA)组蛋鸡粪硒含量未显着(P<0.05)高于添加酵母硒(SY)组,却显着(P<0.05)低于添加亚硒酸钠(SS)组,在饲料全硒相同的情况下,鸡对酵母硒(SY)的吸收能力,略高于富硒苜蓿(SA);而鸡对酵母硒(SY)和富硒苜蓿(SA)的吸收能力均显着(P<0.05)高于亚硒酸钠(SS)。蛋鸡对有机硒的吸收能力随试验期的延伸仍在加强;试验21天后,蛋鸡对无机硒的吸收能力趋于稳定。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和富硒苜蓿(SA)三种硒源均可极显着提高蛋鸡饲料硒的吸收率(P<0.01),酵母硒(SY)组效果略优于富硒苜蓿(SA)组,而富硒苜蓿(SA)组显着(P<0.05)优于亚硒酸钠(SS)组。18.综上所述,紫花苜蓿作为河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对硒比较敏感,而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低硒区域。因此,施用硒肥是该区域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及硒含量、改善品质的必要农业措施,而叶面施硒效果要远远优于基施。关于畜禽补硒的硒源,如单从蛋鸡对硒富集能力来讲,其三种硒源的能力大小顺序为:酵母硒(SY)>富硒苜蓿(SA)>亚硒酸钠(SS);但从蛋鸡的生产能力和安全性讲,富硒苜蓿(SA)要优于酵母硒(SY)。因此,富硒苜蓿(SA)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硒源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我们可根据施硒量与牧草硒含量之间的线性方程,依据动物硒营养需要,生产不同硒水平牧草,低水平硒含量牧草可直接饲喂,而高水平硒含量牧草可作硒源添加剂;结合本论文试验结果,认为日粮中添加施硒量为30 mg kg-1~100 mg kg-1生产的富硒苜蓿(SA)可用作蛋鸡生产的常规添加剂,既显着(P<0.05)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又显着(P<0.05)增加了蛋硒和组织硒含量,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添加施硒量≥100 mg kg-1生产的富硒苜蓿,既能获得牧草的高产,又能开发生产人类补硒的功能性蛋品和肉品,这不仅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
郭肖兰[6](2011)在《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维生素E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断奶獭兔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消化试验及屠宰试验等研究方法,研究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维生素E(VE)最佳添加水平及配伍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腹泻率、机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试验分两期,第一期共进行3个独立试验,分别对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VE最佳添加水平进行筛选。第二期进行一个试验,是在前期试验结果基础上,对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VE最佳添加水平进行配伍试验。试验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60只35日龄断奶獭兔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獭兔,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一组(基础日粮+2g/kg复合酶)、试验二组(基础日粮+4g/kg复合酶)、试验三组(基础日粮+6g/kg复合酶)。试验预试期5天,正试期60天。结果表明:(1)试验一、二、三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65%(P<0.05)、14.49%(P<0.01)、12.39%(P<0.01);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1.26%(P<0.01)、15.47%(P<0.01)、13.36%(P<0.01);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3.31%(P<0.05)、70.79%(P<0.01)、62.55%(P<0.01)。以试验二组效果最好。(2)试验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相比对照组提高11.86%(P>0.05)、22.73%(P<0.05)、18.10%(P<0.0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相比对照组提高14.53%(P<0.05)、23.00%(P<0.01)、22.15%(P<0.01);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相比对照组提高3.5%(P>0.05)、8.68%(P<0.05)、9.36%(P<0.05);其他干物质、粗灰分、钙、磷表观消化率虽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因此,添加复合酶能显着提高断奶獭兔生长性能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腹泻率,其最佳添加水平为4g/kg。试验二: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腹泻率的影响60只35日龄断奶獭兔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獭兔,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一组(基础日粮+0.25g/kg益生素)、试验二组(基础日粮+0.5g/kg益生素)、试验三组(基础日粮+0.75g/kg益生素)。试验预试期5天,正试期60天。结果表明:(1)随益生素添加水平升高,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以试验一组效果最佳,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9.69%(P<0.05),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7.63%(P<0.05)。(2)各试验组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随益生素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以试验一组最高,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6%(P>0.05)、2.48%(P<0.05)。(3)随试验组益生素添加水平升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有降低趋势,以试验一组效果最好,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5)。(4)试验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但有升高趋势,其中以试验一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82%(P>0.05)、2.67%(P>0.05)。(5)试验组屠宰性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有明显升高趋势。(6)试验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54.55%(P<0.05)、42.42%(P>0.05)、12.12%(P>0.05)。因此,添加适量的益生素能够提高断奶獭兔平均日增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腹泻率,益生素最佳添加水平为0.25g/kg。试验三:日粮中添加纳米硒与VE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机体免疫及抗氧化的影响105只35日龄断奶獭兔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獭兔,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一组(基础日粮+0.3mg/kg纳米硒)、试验二组(基础日粮+0.5mg/kg纳米硒)、试验三组(基础日粮+0.7mg/kg纳米硒)、试验四组(基础日粮+0.3mg/kg纳米硒+80mg/kg VE)、试验五组(基础日粮+0.5mg/kg纳米硒+80mg/kg VE)、试验六组(基础日粮+0.7mg/kg纳米硒+80mg/kg VE)。试验预试期5天,正试期60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纳米硒与VE可以显着或极显着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以试验五组效果最佳,但各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各试验组免疫器官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以试验五组最高,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3.90%(P<0.01)、18.70%(P<0.01)。(3)试验组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相比都有提高,以0.5mg/kg纳米硒表观消化率水平较高,添加V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4)试验组血清IgG、IgM、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各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以试验五组最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57%(P<0.01)、15.95%(P<0.01)、30.65%(P<0.05)。(5)抗氧化指标受纳米硒添加量影响较大,试验组血清GSH-Px与SOD随纳米硒添加水平提高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或P<0.01),添加VE组相比同水平纳米硒不加VE组血清GSH-Px与SOD有所提高,血清MDA随纳米硒添加水平提高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极显着降低(P<0.01)。(6)獭兔各组织中的硒含量随硒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试验组组织硒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或P<0.01),其组织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血清>肌肉,添加VE组组织硒含量有升高趋势。(7)试验组腹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P>0.05或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纳米硒或纳米硒与VE组合对断奶獭兔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机体免疫机能、抗氧化性能有提高作用,并可以降低腹泻率,试验组中最佳添加水平为0.5mg/kg纳米硒+80mg/kg VE。试验四:日粮中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VE配伍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腹泻率及机体免疫的影响45只35日龄断奶獭兔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獭兔,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一组(基础日粮+4g/kg复合酶+0.25g/kg益生素)、试验二组(基础日粮+4g/kg复合酶+0.25g/kg益生素+0.5mg/kg纳米硒+80mg/kg VE)。试验预试期5天,正试期60天。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55%(P<0.01)、10.97%(P<0.01),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93%(P<0.01)、11.34%(P<0.01)。(2)试验组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相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3)试验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或P<0.01),以试验二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最高。(4)试验组免疫器官指数相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脾脏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6%(P>0.05)、10.24%(P<0.05),胸腺指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0%(P<0.01)、12.35%(P<0.01)。(5)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6%(P>0.05)、5.41%(P<0.05),血清白蛋白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6%(P>0.05)、7.64%(P>0.05),尿素氮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04%(P>0.05)、9.34%(P>0.05),试验一组血清IgG、IgM、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试验二组IgG、IgM、IgA同对照组相比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或P<0.01)。(6)试验一组血清GSH-Px、SOD、MDA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而试验二组血清GSH-Px、SOD与对照组相比极显着提高(P<0.01),血清MDA极显着降低。(7)试验一组与试验二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4.00%(P<0.05)、56.00%(P<0.05),试验组间腹泻率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日粮中4g/kg复合酶、0.25g/kg益生素、0.5mg/kg纳米硒与80mg/kg VE配伍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机体免疫机能与抗氧化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可以显着降低腹泻率。
王迪,高玉红[7](2011)在《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硒的来源及生理功能与缺乏症、食物中硒的存在形式、安全范围及中毒症状以及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硒与动物生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谢开春[8](2011)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和有机硒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硒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抗应激、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免疫力、降低死亡率等多种重要作用,所以日粮补硒现是养殖业采取的常规措施。因有机硒毒性小,适口性好,吸收利用率高,可降低饲料中硒的添加量,从而减少硒对环境的污染。益生菌在动物体内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可分泌多种消化酶,从而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畜禽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死亡率,目前广泛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本研究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蛋氨酸硒、酵母硒添加到肉兔饲料中观察其在肉兔应用效果,为其在肉兔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富硒益生菌的开发研究、应用提供依据。试验1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茵对肉兔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将断奶仔兔324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8只,试验Ⅰ组为对照组;试验Ⅱ组添加0.3%枯草芽孢杆菌;试验Ⅲ组添加0.6%枯草芽孢杆菌。饲喂60天后观察芽孢杆菌对肉兔死亡率、料肉比、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失水重、粪便pH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并在试验的第30天、40天、50天、60天采集血清检测各组对肉兔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肉兔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可显着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显着提高肉兔屠宰率、净肉率(p<0.05),能减少肉兔胴体在冷藏后的失水重(p>0.05),降低死亡率(p>0.05),兔舍笼位三层设置对肉兔死亡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显着降低粪便pH(p<0.05),显着降低大肠茵群、大肠杆菌数,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p<0.05),能显着提高肉兔抗氧化性能(p<0.05或p<0.01)试验2不同硒源对肉兔生产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将断奶仔兔432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8只。试验Ⅰ组为对照组,试验Ⅱ组添加含硒量为0.3mg/kg亚硒酸钠,试验Ⅲ组添加含硒量为0.3mg/kg酵母硒,试验Ⅳ组添加含硒量为0.3mg/kg蛋氨酸硒。饲喂60天后观察亚硒酸钠、蛋氨酸硒、酵母硒对肉兔死亡率、料肉比、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失水重、胸肌硒含量、肝脏硒含量的影响;并在试验的第30天、40天、50天、60天采集血清检测各组对肉兔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肉兔饲料添加亚硒酸钠、蛋氨酸硒、酵母硒极显着提高日增重(p<0.01)、能显着降低料重比(p<0.05),能显着提高屠宰率(p<0.05或p<0.01)、对净肉率有提高趋势(p>0.05),能极显着减少肉兔胴体在冷藏后的失水重(p<0.01),降低死亡率(p>0.05),兔舍笼位三层设置对肉兔死亡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显着提高胸肌和肝脏硒含量(p<0.05),能显着提高肉兔抗氧化性能(p<0.05或p<0.01)试验3枯草芽孢杆菌与蛋氨酸硒联合应用对肉兔生长性能、肠道茵群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将断奶仔兔432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8只。试验Ⅰ组为对照组;试验Ⅱ组添加0.3%枯草芽孢杆菌;试验Ⅲ组添加含硒量为0.3mg/kg蛋氨酸硒;试验Ⅳ组混合添加含硒量为0.3mg/kg蛋氨酸硒和0.3%枯草芽孢杆菌。饲喂60天后观察各组对日增重肉料肉比、屠宰率、净肉率、死亡率、胴体失水重、粪便pH、粪便茵群、后腿肌硒含量、肾脏硒含量的影响;并在试验的第30天、40天、50天、60天采集血清检测各组对肉兔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肉兔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有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的趋势(p>0.05),蛋氨酸硒可显着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混合组能显着提高日增重(p<0.05)、极显着降低料肉比(p<0.01);混合组能显着提高屠宰率和净肉率(p<0.05),芽孢杆菌、蛋氨酸硒有提高屠宰率和净肉率趋势(p>0.05);混合组能极显着减少肉兔胴体在冷藏后的失水重(p<0.01),芽孢杆菌、蛋氨酸硒能显着减少肉兔胴体在冷藏后的失水重(p<0.05);芽孢杆菌、蛋氨酸硒、混合添加有降低肉兔死亡率作用(p>0.05);兔舍笼位三层设置对肉兔死亡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蛋氨酸硒、混合组显着提高后腿肌和肾脏硒含量(p<0.05);芽孢杆菌、蛋氨酸硒及混合组能显着降低粪便pH(p<0.05),显着降低大肠茵群、大肠杆菌数,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p<0.05),能显着提高肉兔抗氧化性能(p<0.05或p<0.01)试验4枯草芽孢杆菌、酵母硒联合应用对肉兔生产性能、肠道茵群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将断奶仔兔792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98只。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肉兔料;试验Ⅱ组添加0.3%枯草芽孢杆菌;试验Ⅲ组添加含硒量为0.3mg/kg酵母硒;试验Ⅳ组饲混合添加含硒量为0.3mg/kg酵母硒和0.3%枯草芽孢杆菌。饲喂60天后观察各组对日增重肉、料重比、屠宰率、净肉率、死亡率、胴体失水重、粪便pH、粪便菌群、背最长肌硒含量、心脏硒含量的影响;并在试验的第30天、40天、50天、60天采集血清检测各组对肉兔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肉兔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可降低料重比(p<0.05),酵母硒、混合组可显着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混合组能极显着提高屠宰率和净肉率(p<0.01),芽孢杆茵、酵母硒能显着提高净肉率(p<0.05);混合组、酵母硒能极显着减少肉兔胴体在冷藏后的失水重(p<0.01);芽孢杆菌、酵母硒及混合添加有降低肉兔死亡率作用(p>0.05);兔舍笼位三层设置对肉兔死亡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酵母硒、混合组显着提高背最长肌和心脏硒含量(p<0.05);芽孢杆菌、酵母硒及混合组能显着降低粪便pH(p<0.05),极显着降低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数,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p<0.01),能显着提高肉兔抗氧化性能(p<0.05或p<0.01)
白彦[9](2010)在《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商品肉兔生长性能及组织锌沉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了布列塔尼亚肉兔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形式添加70mg/kg、105mg/kg、140mg/kg、175mg/kg、210mg/kg锌对1.5月龄和2.5月龄肉兔生长性能、胴体率、器官指数、组织锌沉积的影响。为确定不同阶段商品肉兔锌适宜添加量提供科学依据,为探讨锌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制及有机锌和无机锌的科学应用提供基础依据。试验一选用132只1.5月龄幼兔,随机分成11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硫酸锌和蛋氨酸锌。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蛋氨酸锌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着高于硫酸锌组(P<0.01),料重比极显着低于硫酸锌(P<0.01),硫酸锌组的胴体率显着高于蛋氨酸锌组(P<0.05),两种锌源对幼兔采食量、器官指数、组织锌含量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P>0.05)。日粮锌添加水平对幼兔脾脏指数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175mg/kg、210mg/kg水平的脾脏指数显着低于105mg/kg、140mg/kg水平。日粮锌添加形式和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幼兔脾脏指数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对其肝脏指数、肝脏锌含量、脾脏锌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着(P<0.01)。结论:蛋氨酸锌改善幼兔生长性能的效果优于硫酸锌。蛋氨酸锌降低幼兔胴体率的趋势比硫酸锌大。日粮中锌的添加水平和添加形式存在交互作用,两种锌源在机体的代谢机制不同。综合考虑,建议1.5月龄肉兔锌添加量为70mg/kg~140mg/kg之间。试验二选用132只2.5月龄肉兔,试验设计参照试验一。结果:硫酸锌组采食量、脾脏锌含量、肾脏锌含量显着高于蛋氨酸锌组(P<0.05),两种锌源对日增重、料重比、胴体率、器官指数、肝脏锌含量、背最长肌锌含量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P>0.05)。日粮锌添加水平对采食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对胴体率有显着影响(P<0.05),采食量和胴体率随着日粮锌添加量的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日粮锌添加水平对肾脏锌含量的影响有极显着差异(P<0.01),对肝脏锌含量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者有随着日粮锌添加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140mg/kg水平最高。日粮锌添加形式和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肉兔日增重、肝脏锌含量、肾脏锌含量的影响有极显着差异(P<0.01),对脾脏锌含量的影响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对于2.5月龄肉兔,日粮中添加锌能改善其生长性能,但是硫酸锌和蛋氨酸锌的效果无差异。日粮中锌的添加水平和添加形式存在交互作用,两种锌源在机体的代谢机制不同。综合考虑,建议2.5月龄肉兔锌的适宜添加量为70mg/kg左右。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锌能改善肉兔生长性能,随着日龄的增加,两种锌源的作用效果差异不明显。两种锌源在机体的代谢方式不同,器官指数及其锌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锌源及水平对肉兔肌肉锌含量无影响。
张兆琴,吴占福,吴淑琴,穆秀明[10](2007)在《必需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二、硒对布列坦尼亚青年兔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硒对布列坦尼亚青年兔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死亡受体通路参与AFB1致雏鸡胸腺细胞过度凋亡及亚硒酸钠的拮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黄曲霉毒素B_1(AFB_1) |
1.1.1 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
1.1.2 AFB_1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及代谢 |
1.1.3 AFB_1的生物毒性 |
1.1.4 AFB_1诱导细胞凋亡 |
1.2 硒(SE) |
1.2.1 硒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
1.2.2 硒的生物学功能 |
1.2.3 硒缺乏对动物的影响 |
1.2.4 硒过量或中毒对动物的影响 |
1.2.5 硒对机体有害刺激的拮抗作用 |
2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图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试验日粮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3.2.2 胸腺器官指数 |
3.2.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2.4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3.2.5 流式细胞术检测雏鸡胸腺细胞凋亡 |
3.2.6 胸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检测 |
3.3 数据处理 |
4 试验结果 |
4.1 雏鸡胸腺器官指数 |
4.2 组织病理学变化 |
4.3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
4.4 细胞凋亡 |
4.4.1 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凋亡 |
4.4.2 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
5 讨论 |
5.1 AFB_1以及添加亚硒酸钠后对雏鸡胸腺组织学的影响 |
5.2 AFB_1以及添加亚硒酸钠后雏鸡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
5.3 日粮硒对AFB_1致胸腺细胞死亡受体通路活化的拮抗作用 |
6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
(2)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对黄曲霉素B1中毒雏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曲霉素B_1对动物机体的危害 |
1.2 硒对动物机体的保护作用 |
2 立体依据及研究目的 |
2.1 立体依据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 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日粮 |
3.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一 |
3.2.2 试验二 |
3.2.2.1 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3.2.2.2 临床观察 |
3.2.2.3 免疫器官脏器指数 |
3.2.2.4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2.2.5 脾脏抗氧化能力的检测 |
3.2.2.6 免疫器官细胞凋亡检测 |
3.2.2.7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3.2.2.8 血清IL-2和IFN-γ含量检测 |
3.2.2.9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 |
3.2.2.10 数据处理 |
4 试验结果 |
4.1 试验一 |
4.2 试验二 |
4.2.1 临床观察 |
4.2.2 脏器指数 |
4.2.2.1 胸腺 |
4.2.2.2 脾脏 |
4.2.2.3 法氏囊 |
4.2.3 组织学变化 |
4.2.3.1 胸腺 |
4.2.3.2 脾脏 |
4.2.3.3 法氏囊 |
4.2.4 脾脏抗氧化指标 |
4.2.4.1 GSH含量 |
4.2.4.2 MDA含量 |
4.2.4.3 GSH-Px活性 |
4.2.4.4 SOD活性 |
4.2.4.5 GR活性 |
4.2.4.6 CAT活性 |
4.2.5 细胞凋亡 |
4.2.5.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4.2.5.1.1 胸腺 |
4.2.5.1.2 脾脏 |
4.2.5.1.3 法氏囊 |
4.2.5.2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
4.2.5.2.1 胸腺 |
4.2.5.2.2 脾脏 |
4.2.5.2.3 法氏囊 |
4.2.5.3 凋亡蛋白 |
4.2.5.3.1 胸腺 |
4.2.5.3.2 脾脏 |
4.2.5.3.3 法氏囊 |
4.2.6 T淋巴细胞亚群 |
4.2.6.1 胸腺 |
4.2.6.2 脾脏 |
4.2.6.3 外周血 |
4.2.7 血清IL-2和IFN-γ含量 |
4.2.7.1 血清IL-2含量 |
4.2.7.2 血清IFN-γ含量 |
4.2.8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
4.2.8.1 血清IgA含量 |
4.2.8.2 血清IgG含量 |
4.2.8.3 血清IgM含量 |
5 讨论 |
5.1 AFB_1中毒动物模型的复制 |
5.2 临床症状观察 |
5.3 AFB_1及添加亚硒酸钠后对胸腺的影响 |
5.4 AFB_1及添加亚硒酸钠后对脾脏的影响 |
5.5 AFB_1及添加亚硒酸钠后对法氏囊的影响 |
6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版图及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
(3)微量元素——硒及其在家兔生产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硒在动物体内分布及代谢 |
1.1 分布 |
1.2 代谢 |
2 硒的主要生理功能 |
2.1 抗氧化功能 |
2.2 硒与机体免疫 |
2.3 参与机体代谢 |
2.4 保护机体 |
3 硒在家兔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3.1 提高生产性能, 降低死亡率 |
3.2 硒对家兔繁殖的影响 |
4 家兔硒的需要量 |
5 结语 |
(4)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量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十二指肠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物学功能 |
1.1.1 铜 |
1.1.2 锰 |
1.1.3 铬 |
1.1.4 硒 |
1.2 微量元素盈缺与动物机能 |
1.2.1 铜的盈缺与动物机能 |
1.2.2 锰的盈缺与动物机能 |
1.2.3 铬的盈缺与动物机能 |
1.2.4 硒的盈缺与动物机能 |
1.3 影响微量元素吸收的因素 |
1.3.1 日粮因素 |
1.3.1.1 日粮组成 |
1.3.1.2 微量元素相互间的作用 |
1.3.1.3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相互间的作用 |
1.3.1.4 微量元素的添加形式 |
1.3.1.5 日粮中的其它因素 |
1.3.2 动物因素 |
1.3.2.1 动物种类 |
1.3.2.2 动物生理阶段 |
1.4 微量元素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1.3 观测指标 |
2.1.3.1 生产性能的指标 |
2.1.3.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1.3.3 肠道切片观察及相关指标的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
2.2.3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2.2.4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5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2.6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十二指肠发育的影响 |
第三章 讨论 |
3.1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
3.3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
3.4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免疫指标的影响 |
3.5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6 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断奶獭兔十二指肠发育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方法 |
附录 2 十二指肠肠道切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硒在土壤—苜蓿—饲料—蛋鸡系统中的迁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硒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分布 |
1.2 硒的植物营养与作用机理 |
1.2.1 硒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
1.2.2 植物硒的生理功能 |
1.2.3 植物对硒的吸收与转运 |
1.2.4 硒对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 |
1.2.5 植物体内有机硒结合状态 |
1.2.6 硒对植物的毒性及机理 |
1.2.7 硒与植物营养元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
1.3 动物硒营养与作用机理 |
1.3.1 硒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
1.3.2 动物硒的生理功能 |
1.3.3 动物对硒的呼吸收与代谢 |
1.3.4 硒对动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 |
1.3.5 动物硒缺乏与过量症状 |
1.4 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1.5 研究展望 |
2 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3 叶面硒在苜蓿-饲料-蛋鸡系统中的迁移效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硒肥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蛋鸡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叶面施硒对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3.3.2 叶面施硒对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3.3 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及有机硒的相关性分析 |
3.3.4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鸡蛋、组织、血液和粪便硒含量的影响 |
3.3.5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蛋硒转化率和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 |
3.3.6 施硒量、牧草硒、饲料硒、鸡蛋硒、组织硒及鸡粪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叶面施硒能促进紫花苜蓿对硒的吸收 |
3.4.2 叶面施硒提升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和硒肥的利用率 |
3.4.3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 |
3.4.4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
3.4.5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粪便硒含量及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 |
3.5 结论 |
4 土壤施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硒的吸收、分配及土壤有效硒含量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全硒含量、累积量及分配的影响 |
4.3.2 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无机硒含量、累积量及分配的影响 |
4.3.3 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有机硒含量、累积量及分配的影响 |
4.3.4 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有机硒转化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4.3.5 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有机硒的相关性分析 |
4.3.6 施硒量与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全硒含量和累积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7 施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硒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基施硒肥对紫花苜蓿硒的吸收、分配及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 |
4.4.2 施硒提高了紫花苜蓿土壤有效硒的含量 |
4.4.3 基施硒肥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
4.5 结论 |
5 施硒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面施硒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
5.3.2 土壤施硒对紫花苜蓿干物质累积、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叶面施硒对紫花苜蓿的增产作用 |
5.4.2 叶而施硒对紫花苜蓿饲用品质的影响 |
5.4.3 土壤施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5.4.4 土壤施硒对不同生育期紫花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5 土壤施硒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
5.4.6 土壤施硒对紫花苜蓿粗脂肪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
5.4.7 土壤施硒对紫花苜蓿粗灰分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
5.4.8 土壤施硒对紫花苜蓿NDF、ADF和HF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
5.4.9 土壤施硒对紫花苜蓿磷和钾含量及分配的影响 |
5.5 结论 |
6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日粮的配制及日粮硒水平 |
6.2.2 试验蛋鸡的分组及样品的采集 |
6.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4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
6.3.2 富硒牧草饲料化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结论 |
7 不同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硒源 |
7.2.2 日粮的配制及日粮硒水平 |
7.2.3 试验动物的分组及样品的采集 |
7.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5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硒源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
7.3.2. 不同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结论 |
8 不同硒源对蛋鸡蛋硒、组织硒含量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硒源 |
8.2.2 日粮的配制及日粮硒水平 |
8.2.3 试验动物的分组及样品的采集 |
8.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8.2.5 统计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不同硒源对蛋硒含量的影响 |
8.3.2 不同硒源对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
8.3.3 不同硒源对蛋硒转化率的影响 |
8.4 讨论 |
8.4.1 不同硒源对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 |
8.4.2 不同硒源对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
8.5 结论 |
9 不同硒源对蛋鸡血硒、粪硒含量及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硒源 |
9.2.3 试验动物的分组及样品的采集 |
9.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9.2.5 统计分析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不同硒源对蛋鸡血硒含量的影响 |
9.3.2 不同硒源对蛋鸡粪硒含量的影响 |
9.3.3 不同硒源对蛋鸡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 |
9.4 讨论 |
9.4.1 不同硒源对蛋鸡血硒含量的影响 |
9.4.2 不同硒源对蛋鸡粪硒含量的影响 |
9.4.3 不同硒源对蛋鸡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 |
9.5 结论 |
10 讨论与总结 |
10.1 讨论 |
10.1.1 叶而施用硒肥效果优于基施硒肥 |
10.1.2 富硒产品的安全性分析 |
10.1.3 硒源和硒水平在蛋鸡饲料中添加的安全性分析 |
10.2 主要结论 |
10.3 创新之处 |
10.4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Ⅳ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经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6)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维生素E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酶制剂、益生素、纳米硒、VE 在家兔应用中研究进展 |
1.1 酶制剂 |
1.1.1 酶制剂的概念 |
1.1.2 饲用酶制剂的分类与性质 |
1.1.3 酶制剂的研究发展 |
1.1.4 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
1.1.5 酶制剂在兔养殖中的应用 |
1.1.6 我国饲用酶制剂生产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
1.1.7 影响饲用酶制剂应用效果的因素 |
1.1.8 酶制剂稳定化处理方法 |
1.2 益生素 |
1.2.1 益生素的定义 |
1.2.2 益生素的种类 |
1.2.3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 |
1.2.4 益生素在兔饲料中的应用 |
1.2.5 益生素的添加方式与添加剂量 |
1.2.6 影响益生素使用效果因素 |
1.2.7 益生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微量元素硒 |
1.3.1 硒的生物学功能 |
1.3.2 硒在兔上的应用 |
1.4 纳米硒 |
1.4.1 纳米硒的理化性质 |
1.4.2 各种硒源比较 |
1.4.3 纳米硒的吸收 |
1.4.4 纳米硒的生物学功能 |
1.4.5 纳米硒在动物生产中的用途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2.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2.4 测定指标 |
2.2.5 复合酶 |
2.2.6 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
2.2.7 试验设计 |
2.2.8 数据记录及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复合酶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复合酶对断奶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3 复合酶对獭兔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4 复合酶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复合酶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4.2 复合酶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腹泻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 |
3.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3.2.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3.2.4 测定指标 |
3.2.5 益生素 |
3.2.6 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
3.2.7 试验设计 |
3.2.8 数据记录及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益生素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益生素对獭兔屠宰性能的影响 |
3.3.3 益生素对断奶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4 益生素对断奶獭兔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5 益生素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益生素对断奶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
3.4.2 益生素对断奶獭兔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4.3 益生素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日粮中添加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机体免疫及抗氧化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 |
4.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4.2.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4.2.4 测定指标 |
4.2.5 纳米硒与维生素E(VE) |
4.2.6 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
4.2.7 试验设计 |
4.2.8 数据记录及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纳米硒与VE 对獭兔屠宰性能的影响 |
4.3.3 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3.4 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4.3.5 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6 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3.7 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
4.3.8 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日粮中纳米硒与 VE 对断奶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 |
4.4.2 日粮中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免疫的影响 |
4.4.3 日粮中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4 日粮中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
4.4.5 日粮中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血清指标的影响 |
4.4.6 日粮中纳米硒与VE 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4.4.7 硒与VE 协同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VE 配伍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腹泻率、机体免疫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 |
5.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5.2.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5.2.4 测定指标 |
5.2.5 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维生素E(VE) |
5.2.6 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
5.2.7 试验设计 |
5.2.8 数据记录及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复合酶、益生素与纳米硒和VE 配伍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5.3.2 复合酶、益生素与纳米硒和VE 配伍对獭兔屠宰性能的影响 |
5.3.3 复合酶、益生素与纳米硒和 VE 配伍对断奶獭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5.3.4 复合酶、益生素与纳米硒和VE 配伍对断奶獭兔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5.3.5 复合酶、益生素与纳米硒和VE 配伍对断奶獭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6 复合酶、益生素与纳米硒和VE 配伍对断奶獭兔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3.7 复合酶、益生素与纳米硒和VE 配伍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 VE 组合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
5.4.2 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 VE 组合对断奶獭兔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3 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VE 组合对断奶獭兔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4.4 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与VE 组合对断奶獭兔腹泻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硒的来源、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
1.1 硒的来源 |
1.2 硒的生物学功能 |
1.3 硒缺乏症 |
2 食物中硒的存在形式、安全范围及中毒症状 |
2.1 饮食中硒的化学存在形式 |
2.2 硒的中毒症状及安全范围 |
2.3 硒的代谢吸收 |
3 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4 硒与动物生产 |
4.1 硒与生产性能 |
4.2 硒与繁殖能力 |
4.3 硒与理化指标及组织硒含量 |
5 研究前景与展望 |
5.1 纳米硒 |
5.2 硒的生物有机化 |
(8)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和有机硒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益生菌研究进展 |
1 兔肠道微态系统及其生理功能 |
2 益生菌的概念 |
3 益生菌的种类 |
4 益生菌的功能 |
5 益生菌作用的基本理论 |
6 益生菌在兔生产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硒在肉兔生产应用研究进展 |
1 硒在家兔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
2 硒的营养功能 |
3 硒的缺乏症 |
4 硒的毒性 |
5 硒对血液生化的影响 |
6 硒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7 对免疫水平的影响 |
8 有机硒在畜牧业生产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富硒益生菌研究进展 |
1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2 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
3 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 对全血硒和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
5 对抗体的影响 |
6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7 对蛋品质的影响 |
8 富硒益生菌的安全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对肉兔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硒源对肉兔生产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枯草芽孢杆菌与蛋氨酸硒联合应用对肉兔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硒联合应用对肉兔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商品肉兔生长性能及组织锌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前言 |
1.1 锌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1.1 锌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
1.1.2 锌的分子生物学功能 |
1.1.3 锌的生理功能 |
1.1.4 锌的吸收代谢 |
1.2 饲料中锌的添加形式及其生物学效价 |
1.2.1 饲料中锌的添加形式 |
1.2.2 不同锌源的生物学效价 |
1.3 动物缺锌的表现 |
1.4 动物对锌的需求量及锌的补充方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
试验一 不同锌源及水平对1.5 月龄 幼兔生长性能及组织锌沉积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时间、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
2.1.4 生长试验 |
2.1.5 样品采集和制备 |
2.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日粮锌源及水平对幼兔生长性能及胴体率的影响 |
2.2.2 日粮锌源及水平对肉兔器官指数的影响 |
2.2.3 日粮锌源及水平对幼兔内脏及肌肉锌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锌源及水平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锌源及水平对肉兔胴体率、器官指数的影响 |
2.3.3 锌源及水平对组织锌沉积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
试验二 不同锌源和水平对2.5 月龄肉兔生长性能及组织锌沉积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时间、地点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 |
3.1.4 生长试验 |
3.1.5 屠宰试验及样品收集 |
3.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锌源及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胴体率的影响 |
3.2.2 日粮锌源及水平对肉兔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3 日粮锌源及水平对肉兔组织锌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锌源及水平对肉兔生长性能及胴体率的影响 |
3.3.2 不同锌源及水平对肉兔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3 不同锌源及水平对肉兔肝、肾、脾及背最长肌锌含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论文总结 |
4.1 论文总体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必需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硒的机能代谢 |
1.1 硒在动物体内的含量与分布 |
1.2 硒的吸收代谢 |
1.3 硒的主要营养作用 |
1.3.1 硒的抗氧化功能 |
1.3.2 硒与机体免疫 |
1.3.3 硒与繁殖机能 |
1.3.4 硒与基础代谢 |
1.3.5 硒与内分泌激素 |
1.4 硒的添加量 |
1.5 硒的来源 |
1.6 硒的缺乏症 |
2 硒对动物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 |
2.1 硒与生产性能 |
2.2 硒与血清及组织酶的活性 |
2.3 硒与理化指标 |
2.4 硒与组织硒含量 |
3 硒与基因表达 |
四、硒对布列坦尼亚青年兔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死亡受体通路参与AFB1致雏鸡胸腺细胞过度凋亡及亚硒酸钠的拮抗作用研究[D]. 梁娜.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2]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对黄曲霉素B1中毒雏鸡免疫器官影响的研究[D]. 陈科杰.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3]微量元素——硒及其在家兔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 王圆圆,谷子林,刘亚娟,陈赛娟,陈丹丹. 饲料博览, 2012(08)
- [4]铜、锰、铬和硒不同添加量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十二指肠发育的影响[D]. 王洪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5]硒在土壤—苜蓿—饲料—蛋鸡系统中的迁移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 胡华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6]复合酶、益生素、纳米硒、维生素E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D]. 郭肖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7]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J]. 王迪,高玉红. 饲料博览, 2011(02)
- [8]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和有机硒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谢开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7)
- [9]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商品肉兔生长性能及组织锌沉积的影响[D]. 白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10]必需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J]. 张兆琴,吴占福,吴淑琴,穆秀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