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语言的综合性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宋杰,赵静雅[1](2021)在《现代电影语言学建构的历史轨迹》文中研究表明我们把20世纪50年代末期之前的电影理论研究称为经典电影理论。经典电影理论对电影语言的探讨主要表现在对电影风格和电影修辞的关注上,其研究还停留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层面,尚未真正形成电影语言的"元理论"。现代电影语言学的建构,有赖于米特里、麦茨等人的努力。本文回顾和梳理了现代电影语言学建构的过程,提出了电影语言学建构的关键因素,最终认为:电影语言学理论还只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设能否真正成立,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和符码表意的规律认识。电影语言学研究仅仅依靠语言学本身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多学科之间共同的协作,电影语言的语法最终应该服从于心理学的法则。
郑琼洁[2](2020)在《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文中认为传统概念上的插图往往作为书中的插页出现,兼具再现和解释的功能,依附于文本的插图皆具有很强的叙事目的。在插图发展的黄金时代,插图作家能够借助精彩的故事创造出极其优秀的作品,叙事性与插图创作曾经不可分离。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像的繁荣,现当代的插图在经历了再现性、表现性、意向性、功能性等不同阶段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倾向。在这个过程中,插图的功能开始被很多其他的图像媒介所消解,叙事性在现当代的插图中逐渐缺失,插图表现也显得愈发单一。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在插图中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能够创作出超出想象的艺术作品,通过插图的叙事能够展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刻本质,使图像能够在提供视觉满足之外,更多的作用于人们的感受与思考。本文以“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可视为多种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之间的演绎改写,首先论述了“叙事与叙事学”和“插图与叙事”的相关内容,再分别从“文学叙事”、“电影叙事”和“戏剧叙事”等不同的叙事类型中提取了大量的叙事方式,凭借改编的理念,分析了将多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转化为插图表现手法的可能,由此衍生出全新的图像叙事模式,丰富插图在视觉上的叙事表现。
陈忆澄[3](2020)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传播中的媒介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凤明[4](2020)在《电影史学视域下《电影艺术》杂志研究》文中指出《电影艺术》杂志的原名是《中国电影》,创刊于1956年。它是一本权威的、专业的、具有历史性的电影刊物,于1959年更名为《电影艺术》,但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而被迫停刊。停刊十二年后于1979年正式复刊,《电影艺术》一直发展至今。作为当今电影理论中最重要的学术杂志之一,《电影艺术》在记录中国电影发展的同时,也以其专业的学术能力与权威的学术阵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界定在《电影艺术》从1956年创刊到2019年这六十三年,通过对六十年来《电影艺术》杂志的内容梳理和分析,探讨这份杂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电影学术、电影产业、电影创作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在今天,中国电影学界提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大背景下,《电影艺术》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的学术平台和传播媒介。同时,对于《电影艺术》作为“中国电影学派”构建所产生的理论阵地作用进行研究。本篇论文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电影杂志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对《电影艺术》1956-1966年期间的文艺环境、政治环境、电影环境等进行分析,梳理出《电影艺术》在电影史中所扮演之角色。第三章是完成《电影艺术》1979-1989年复刊之后所发生的的变化,总结出这期间《电影艺术》对电影产业、电影史学、电影评论和电影创作中的作用。第四章对《电影艺术》1989-2009年是中国电影发生巨变的三十年,在中国电影“娱乐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本章探讨《电影艺术》杂志如何以学术视野记录和引领中国电影的发展。第五章对《电影艺术》2009-2019年“新时代”下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出在这期间《电影艺术》对电影产业、电影史学、电影评论的贡献。第六章则是在前几章得出基础上,得出结论,即《电影艺术》杂志自创刊以来,对中国电影从学术研究到电影产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出结论。
张路[5](2020)在《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铁臂阿童木》以来,日本动画在中国已走过40年的路程。不局限于中国的动画文化产业生产领域,日本动画同样以跨文化的方式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大众文化空间。与以国别进行区分的广义“日本生产的动画”相区别,本文讨论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稳定的表征、惯性的叙事结构与固定的媒介应用范式性的日本动画类型。在此基础上,借鉴结构主义影像与叙事的相关手法,本研究深入动画的表征与叙事结构中,尝试进行具有逻辑性的日本动画符号体系的建构工作。尽管当代商业动画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对电影的模仿,但与实拍影像符号的指涉结构不同,动画符号有着现实非实存的虚拟本质。因此,在对动画的图像符码与运动符码的考察中,我们一方面遵循美术的造型机理,强调图像符号构成中“质”与“型”的组合作用;另一方面从日本动画的多平面机构的生产性特质出发,构建出动画中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叠加下运动意素的意义结构。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探讨进入了修辞与叙事的层面。首先即是“知觉符号”与辨识下的“风格符号”起到媒介的唤醒与艺术统觉功能,其次则是“修辞符号”中由像似、指示、规约与消解产生的意义阐释,最后我们同样注意到动画中意义被暂时搁置的情况,并将其划归为“无意识”符号的范畴。在意义动力的整体宏观框架外,符号表征后关联的叙事性同样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在此,笔者将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分为“角色”与“场景”两方面进行探讨:日本动画中的角色形象不但以符号方式完成了辨识与身体指涉,其中更有着审美和之于叙事意义的“语言性”,以“拟人化”与“角色关系”等叙事类别为例,角色构成与叙事框架呈现出对应结构的规律性关系。对于动画中的场景空间来说,除却在顺应知觉前提下对时间、空间与抽象化修辞等之于叙事环境完整性的必要符号手段,多平面下的场景与角色又呈现出日本动画媒介意义生产的结构特征:首先,场景与角色的多层面有机结合造就了场景与角色互文的“多平面蒙太奇”意义空间;其次,在如今以现实感为参照、追寻作画精细的动画潮流“虚拟角色”与“实写场景”的结合下,产生了如“扩展现实”般的“贴近”与“替代”的意指实践。在本文的后半部,笔者对媒介性的符号生产、形式后的意义空间以及符号本身对受众行为的塑造等符用议题做以考察。日本动画的媒介融合(Media-Mix)特征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其媒介融合叙事自二战时期便展现出雏形,并逐渐由文本的媒介融合发展为以世界观和角色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机制。同时,受众消费中所出现的后设性同人文化也是媒介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仅营造了受众意义再阐释的“氛围”,更起到了影响原作文本方向的“晴雨表”与培养动画后备人员的“生力军”作用。与叙事结构中的“角色”与“场景”相匹配,笔者同样选择了“角色”与“世界观”两个方向对日本动画的符号消费进行关注。首先,通过既有的多模态研究与语义分析并涉及受众的观看规律,本文认为“眼睛”是日本动画角色中“主语的器官”;同样,缘于“眼睛”的高语境内涵与作为角色图像“刺点”的属性,受众得以产生虚拟角色的共情;进而,由于日本动画角色本身的“符号——身体”二义性,受众在观看当代一些动画作品时,不但身陷于剧情中叙事主体激发的故事世界,同样出现了零聚焦式“主人公化”的后设性选择。当代日本动画的角色构成不但凝缩着“物语消费论”式的叙事碎片,随着21世纪后“萌元素”的集中消费现象,“数据库消费”理论之下的符号公共阐释效力成为了角色意义超文本的关键所在。而对于“萌元素”本身的消费动机来说,“萌”的审美形式不止限于幼小化社会思维与可爱审美情趣的延伸,其本质是由角色“身体——符号”二义性所造成的、受众主体欲望需求的显性表达。在动画的“世界观”方向上,笔者对动画世界的“现实主义”问题进行了探讨。不同于“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中由“自然主义”式观察原点决定的现实观与“半透明现实主义”的语言现实性本位外,本文在媒介性的考察后提出了基于“主观——客观真实”考察的“混合现实”意指的动画现实主义论点。此后,本文以异文化受众的日本动画消费方式为考察对象,从符号角度对动画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相关结论或可对跨文化传播这一整体命题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截止于此,“日本动画的符号”与“受众消费”研究主要观点的陈述告一段落。在论文的最后,笔者对日本动画中存在的“只有结构”的同质化、“符号与身体二义性”引发的社会病态行为以及“媒介融合”操作方式造成的市场透支等日本动画困局进行了批判,之于中国动画当下的形势与发展前景可能做出对动画从业者的理性呼吁以及政策性的建议。
刘博鑫[6](2020)在《“法国新电影”的异质作者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奥·卡拉克斯(Leos Carax)是当今法国电影界颇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曾与吕克·贝松、让-雅克·贝内克斯共同被《电影手册》评为法国电影界的“金色少年”、“法国电影三天才”(lestroistalents du cinéma franais)。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电影教学,而是在法国电影资料馆观看了大量影片后才开始创作。卡拉克斯的作品蕴藏悲剧气质,既有爱而不得的失落与空虚,也有对“电影迷恋”正在消失的哀叹。从1980年的首部长片《男孩遇见女孩》开始,“爱情”是他影片的永恒主旨,除改编自梅尔维尔小说的《Pola X》外,其余四部长片均是表现四个不同年龄段男女对爱情的微妙反应,体现出一致性与阶段性。与同辈相比,卡拉克斯显得低调神秘,极少在公众场所露面,近三十年的导演生涯仅产出五部长片。他的电影似乎与票房“绝缘”,却总能在新片上映后积累极高评价。在电影诞生百年之际,法国最具权威的一众影评人及学者评选出了电影诞生一百年来的一百个重要电影时刻,与中国有关的是“第五代”的入学,与法国新生代导演有关的则是雷奥·卡拉克斯开始拍摄《新桥恋人》。目前,研究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的相关文献大多在国外,且集中在泛文化研究领域,于其电影文本内部的精解及意义开掘则显得不够具体。国内仅有的一篇综合性文献,但针对卡拉克斯的制片理念及其自身对于“作者”的认识却影响着其电影理念及创作风格,这种影响需要放在“法国新电影”背景下进行探讨。此外,雷奥·卡拉克斯电影中所蕴藏的“电影迷恋”情结也是极其明显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本研究是对卡拉克斯电影研究系统性的加强。近年来,国内外对“法国新电影”的研究热潮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文拟通过对其电影文本内部各元素及意义的精解,提炼出雷奥·卡拉克斯电影中独特的主题与风格,从而对其电影创作进行总体把握。本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正文。正文的第一章,笔者从“法国新电影”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间电影政策入手,揭示卡拉克斯的创作动因,及其制片策略与“法国新电影”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后对卡拉克斯的短片创作及长片创作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着重分析雷奥·卡拉克斯电影中所蕴含的主题意旨与影片的叙事特点。第三章则研究雷奥·卡拉克斯电影中独特的电影元素,如视听呈现、镜语风格等。第四章则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卡拉克斯作品中弥散的“迷影”情结及其呈现方式与流转。本研究力图以雷奥·卡拉克斯在“法国新电影”中的独特位置出发,精解其电影文本中的主题、元素、风格。除可扩充“法国新电影”研究样本的多样性外,也可在此电影史分期之内讨论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的独特性。从卡拉克斯电影文本中所蕴藏的“电影迷恋”来揭示其对“新迷影精神”的继承与衍变。
陈琳娜[7](2020)在《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当代建构》文中提出当代数字电影从创作到放映的数字一体化模式拓展和电影语言的变化都预示着电影再一次突破了技术的藩篱,开启了数字电影艺术的新时代。从美学角度来说,数字电影因其影像生成属性的颠覆消解了传统电影美学关于电影本体的一些理论要义和重要观念,数字电影的生成原理、视听环境和媒介属性的变革和进步深刻影响着电影艺术创作和观众审美方式。数字复制和再生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和超越现实去建构电影中的故事世界,形成更高层次的审美构成和美学观念,电影媒介的创新和数字电影机器的变革使观众可以超近距离或无距离地展开具身体验从而陷入“此在的沉浸”和“可玩的故事”,观众的审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数字拟像的电影现象经验、多媒体声像的沉浸观影模式完美实现了数字电影审美体验的自由与超越,成为了推动电影美学发展与演进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新的数字技术条件之下探寻数字电影技术发展和电影美学话语之间的关系,梳理数字电影的美学蕴含和审美特征,阐释数字时代的电影观念和审美问题,尝试完成当代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系统建构,是本论文写作的初衷。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内容划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数字电影美学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从传统镜头到数字拟像的流变入手,探讨数字电影美学的生成语境,简要说明当代电影工业在“数字一体化”发展中的电影现状,包括数字电影从创作到放映的技术合力以及数字影院、新媒体互动播映模式上的发展与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数字电影对传统电影美学的消解和突破,并阐明数字技术电影美学亟待重建的落脚点。第二章详细分析数字电影在虚拟影像、时空观念、叙事模式、声画关系、运动特性、互动方式等方面与传统电影美学不同的美学新特征:一是从虚拟影像的丰富性、数字情境的构想性、拟像风格的多变性、体感触动的体验性来探讨虚拟影像的拟真性;二是从数字时空的拓展与超越来讨论虚拟时空复合现实的主导性和艺术张力;三是从非线性碎片的谜题叙事、同时性阵列的散乱叙事、海量数据的可视化叙事和导览式漫游的游戏性叙事来讨论数字时代的奇观叙事表现;四是从数字环绕声介入后形成的精准的空间声像定位和立体性探讨数字声画关系的延展表呈和美学追求;五是从各类数字式运动平滑流畅的运动表现中探讨其形意相生的意境营造和过度运动的极限效应;六是论述因互动与叙事的融合在电影、观众、媒介和主创层面全面提升的主体性,着重探讨数字电影与审美主体的主体间性。第三章立足于数字电影的美学新特征,从数字拟像的真实观念、数字奇观的复合修辞、虚拟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互动叙事的主体体验等四个方面来完成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建构:一是从数字拟像的多样性、数字再现的超越性和感知真实的丰富性阐述数字电影的真实观念;二是从合成与建模生成的数字事件对数字奇观的打造中探讨数字复合修辞的奇观表现力,进而论述经由数字事件复合串联的奇观化叙事的美学功能以及奇观类型电影打破程式的美学表达;三是从当代新现实审美性的丰富意象出发探讨数字拟像走出幻觉说的意义生成,阐述数字电影创造真实的虚拟现实性逻辑,利用可能世界叙事逻辑建构虚拟现实主义的艺术表达和美学追求的可行路径。四是从互动性与叙事性融合的角度探讨在各种媒介现身作为数字电影机器之后数字电影在互动叙事中的美学蕴含以及电影与观众的主体间性的发展。第四章从受众接受角度论述受众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的变迁,审美体验的自由和超越以及在数字电影审美中产生的认同问题。首先分析审美主体的视觉心理从“静观凝视”到“临场沉浸”、深层心理从“白日释梦”到“意向建构”、接受心理从“定向期待”到“创新视野”的审美变迁,然后详细论述观众对数字拟像的审美体验,即从体验数字真实的具象化满足、数字奇观的在场式沉浸、互动叙事的参与式体验、虚拟现实的移情式认同中获取的审美自由和超越,最后探讨数字审美的认同问题,即从数字电影的虚拟真实、奇观滥觞和沉浸悖论中反映出的虚无主义、理性钝化和视觉偏向的认同迷途。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论述方式看,本研究致力于在当代电影技术语境中通过对数字电影实践的个案分析进行新美学特征的凝练和梳理,在与传统电影美学的比较中去寻求数字电影美学的突破和递进,根据实证分析进行大胆的预测和推论,诉诸多种美学理论和艺术批评来观审电影新技术发展和媒介创新背景下数字电影的美学原理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完成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建构,并从审美主体的角度阐述观众在数字电影自由的审美体验中所获取的审美意义。
周史景[8](2020)在《石舒清、郭文斌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探析》文中认为石舒清和郭文斌分别是2001年和2007年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得主,这份荣誉,既是对作家个人的肯定,也是对宁夏文学的一种肯定。本文通过对本地域两位作家小说文本及其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进行归纳和梳理,深入地阐述两种相异艺术形式在深层次地跨界融合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和特色。其次,本论文也试图梳理总结出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后的不足与经验得失,希望能对宁夏文学多元化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本文绪论部分详细梳理宁夏当代题材电影研究以及石舒清、郭文斌作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概述,分析选题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从外部环境的发展影响、大众影视审美需求和小说与电影的跨界融合三方面分析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主要因素。本文的重点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具体阐释石舒清、郭文斌影视语言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在前面工作基础上,探讨电影对文学情节结构的“增删改调”。第四章是探讨改编的多元化和深化的意义和价值。结语部分简要阐述了创作和改编出更多符合宁夏地域文化、语言特色和价值观念的影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宫春洁[9](2019)在《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影,作为世界第七艺术,自问世以来就带有典型的科技属性。每一次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的演进与发展,都会促使电影的创作、存储、发行、放映和观赏方式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进而促进电影发生内在的改变,使其作为艺术门类中最为特殊的一位,在短短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展露出一次又一次的美学变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社会,迎来了数字时代的春天,人类生活开始走向以视觉为中心的图像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数字技术大举进入电影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在电影内容与电影表现方式等层面为电影艺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电影的发展由此正式步入数字技术时代。近年来,数字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为世界电影产业的繁荣贡献了非凡的力量,在引领电影辉煌前进的同时,导演对于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探索也为电影本身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价值。数字电影在追求视觉刺激,致力于营造“奇观美学”的同时,观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传统的理性审美进入了感性愉悦为主导的娱乐消遣,从对电影叙事真实性和主题崇高性的追求转移到对银幕奇观和视听杂耍的迷恋。表现手段、呈现方式的不同已经不足以说明传统电影与数字电影之间的差异,面对后者层出不穷的数字技术手段与异彩纷呈的电影内容,传统电影理论实足难以解释这一切。由此,数字电影新的语法、新的类型、新的规律,以美学作为方法论和学术视角的全新的电影理论上升为新的美学形态。电影美学作为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创作实践层面上,更关乎美学观念层面,故而产生了本文研究的初衷。本文内容主要划分为绪论、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的思源与语境、数字化电影美学对传统影像真实观的颠覆、数字时代电影叙事策略的变化、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变迁、数字时代对电影美学的辨证思考、结语等部分,具体构架如下:绪论部分首先从时代背景与电影发展和电影美学的新形态两个角度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缘起;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做以综述;对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电影等本文中涉及到的名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详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在第一部分中,论文从技术与艺术互为相生的文化思源为切入点,论述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对数字时代的视觉文化语境进行解析,论述了数字技术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字时代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为从视像到拟像的变化以及虚拟真实与超真实成为拟像审美的新秩序;最后得出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影美学新革命的结论。在第二部分中,论文从真实性与真实感出发来探讨数字化电影美学对传统影像真实观的颠覆,本章首先梳理了巴赞和克拉考尔两位电影学者对传统电影美学中的“真实”观的理论贡献,紧接着探讨了数字化电影美学中的真实观,这一部分主要从数字影像中的真实感到数字影像的“无中生有”来展现出数字技术对电影影像本身的影响与促进,同时本章的最后还对数字影像中的影像本体观念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在第三部分中,论文主要论述了数字时代电影叙事策略的变化,这一部分以数字技术作为电影叙事策略变化的前提入手,分析了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学理论、强化了电影对世界寓言式的思考、影响电影前期创作的内容以及创新电影摄制的工具等。同时这一章还将“奇观”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阐释其作为数字技术时代电影叙事的新策略,主要体现在奇观开始支配叙事,以及叙事题材奇观化、叙事语言奇观化、叙事结构奇观化、叙事视角奇观化、数字表演奇观化等。最后本章还从数字技术拓展光影色调的表意功能、数字声音技术扩大电影空间包容感、数字绘景强化空间造型话语权三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时代电影叙事性表意途径的开拓。在第四部分中,论文阐述了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变迁。这一部分主要包含电影观众审美心理、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以及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经验变化的原因三个部分。本章从电影审美心理与视知觉研究、电影审美心理与精神分析学研究、电影审美心理与电影第二符号学研究三个问题入手研究了经典电影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路径并由此引出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主要包含:审美期待由“真实”至“震惊”、审美感知由“视听”至“多感官”、审美认知由“经验”至“体验”、审美愉悦由“静观”至“沉浸”、审美理解由“浅层”至“深邃”等,本章的最后部分探讨了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经验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审美主体地位的提升、审美距离的缩减、快感经验的盛行、审美客体的开放与趋同等四个方面。论文的第五部分是数字时代对电影创作的辩证思考。本章首先探讨了数字时代电影创作唯“技术至上”的弊端,指出在数字时代数字电影出现的“唯技术论”影响下的奇观与叙事的失衡、“恐怖谷”等现象,以及由此进入到了感性狂欢之后的理性钝化阶段。随后论文提出了面对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数字时代的电影应该对技术应用“度”的把握,这主要体现在:要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叙事的平衡度、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本质的契合度两点上。本章的最后是对国产数字电影创作现状的思考,并提出国产数字电影的发展要做到彰显我国数字化电影的民族风格、重视人才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等。
张丹[10](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认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二、电影语言的综合性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影语言的综合性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电影语言学建构的历史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电影语言学的基础:《电影美学与心理学》 |
(一)米特里 |
(二)电影表达意义的三个层面:再现、语意、艺术 |
(三)电影是一门二次元的语言 |
(四)电影的基本结构:影像、景框、运动和蒙太奇构成 |
二、电影结构主义 |
(一)结构主义人类学 |
(二)电影结构主义 |
三、现代电影语言学的建构 |
(一)三大问题:符号、表意结构单位、“语法”或“文法” |
(二)符号辨析与表意结构单位 |
(三)“语法”或“文法” |
结语 |
(2)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叙事与叙事学 |
第一节 叙事:叙与事的框架搭建 |
一、叙事构成基础 |
二、传统与非传统 |
三、虚构与非虚构 |
第二节 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理论 |
一、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 |
二、后经典——后结构主义叙事学 |
第三节 故事构成:叙事结构的解析 |
一、构成一——叙述视角 |
二、构成二——情节结构 |
三、构成三——人物塑造 |
四、构成四——叙事时空 |
第四节 改编:叙事演绎与媒介改写 |
一、叙事类型、叙事形态、叙事媒介 |
二、改编理念下的演绎改写 |
三、文学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
四、电影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
五、戏剧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插图与叙事 |
第一节 插图类型与表现形态 |
一、书中之图 |
二、书外之图 |
三、插图体绘画 |
四、多元之图 |
第二节 通向现实之窗:再现性叙事手法 |
一、空间上的维度转换 |
二、时间上的叙事延续 |
第三节 写实观的转向:表现性叙事手法 |
一、叙事性空间和时间的突破 |
二、装饰性和平面化的倾向 |
第四节 由外部到内部:意向性叙事手法 |
一、外部——绘画观点的彻底变革 |
二、内部——个人幻想和现实融合 |
第五节 走向多元之际:功能性叙事手法 |
一、改写与引用——观念上的叙事 |
二、组合与拼接——多素材的叙事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文学流派的叙事手法与插图表现 |
第一节 文学:文本叙事的特色体系 |
一、古代与中世纪的文学 |
二、十六至十九世纪的文学 |
三、二十世纪后的文学发展 |
第二节 意识流小说的叙事 |
一、意识流小说综述 |
二、主观真实论:自我认知向外界投射 |
三、不连贯时空:现在时间与记忆重叠 |
四、叙述的语调:有机整体的语言风格 |
五、拆分与重组:作家碎片式创作方法 |
第三节 新小说派的叙事 |
一、新小说派综述 |
二、反巴尔扎克:抽离情感的直接描述 |
三、物件与环境:重复意象与封闭时空 |
四、万花筒形态:电影小说的摹写模式 |
五、严密的结构:小说嵌套与绘画叙事 |
第四节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 |
一、魔幻现实主义综述 |
二、吸收与改写:为写作而写作的模仿 |
三、魔幻的置入:现实基调与虚构融合 |
四、环状式循环:首尾相接的轮回宿命 |
五、真实的传达:确切的在场叙述模式 |
本章小结 |
一、结论与分析 |
二、创作实例:“爱丽尔”系列插图 |
第四章 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和插图表现 |
第一节 电影:影像叙事的技术性表现 |
一、早期摄影发展与电影技术 |
二、形式主义的剪辑与蒙太奇 |
三、现实主义的回归与长镜头 |
第二节 剧本构成的叙事力 |
一、剧本叙事与故事结构 |
二、结构一:时空交错式 |
三、结构二:多层套嵌式 |
四、结构三:视角分段式 |
五、结构四:环形叙述式 |
第三节 蒙太奇的碎片形态 |
一、蒙太奇与剪辑组接 |
二、图形匹配:镜头的拼接效应 |
三、节奏控制:时间段落的串连 |
四、空间切片:连接与拆解可能 |
五、情感联系:特定视点的组接 |
六、蒙太奇的转场 |
第四节 长镜头的连续组织 |
一、长镜头与场面调动 |
二、四维空间:镜头的透视力量 |
三、轴线关系:运动方向与位置 |
四、双重距离:视觉和心理连接 |
本章小结 |
一、结论与分析 |
二、创作实例:“轨迹”系列 |
第五章 戏剧艺术的形式语言与插图表现 |
第一节 戏剧:演绎叙事的地域性发展 |
一、西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
二、东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
三、现当代戏剧的全球化发展 |
第二节 剧场演绎结构与互动 |
一、作为剧场的整体视角 |
二、场所构造:舞台环绕与观看切面 |
三、三维布景:构图和错觉的人造性 |
四、特殊装置:意象置入和信息传达 |
五、氛围聚焦:灯光过滤与投影叠加 |
第三节 演员内部的知觉体验 |
一、作为演员的戏内视角 |
二、形体动作:哑剧姿态的衍生启发 |
三、放大细节:身体局部的叙事表现 |
四、移动轨迹:视觉效果的立体呈现 |
五、角色还原:服化与整体质感设计 |
第四节 观众外部的视角控制 |
一、作为观众的戏外视角 |
二、时间机制:分幕情节的推演设计 |
三、空间分割:区域构造与转换模式 |
四、审美距离:观察下的想象与幻觉 |
五、观演关系:集体体验的化学反应 |
本章小结 |
一、结论与分析 |
二、创作实例:“虚构集”系列插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电影史学视域下《电影艺术》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影杂志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 电影杂志的发展 |
1.2.1 国内电影杂志的发展 |
1.2.2 国外电影杂志的发展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4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 创刊(1956-1966) |
2.1 社会环境 |
2.1.1 政治环境 |
2.1.2 文化环境 |
2.1.3 电影环境 |
2.2 影响 |
2.2.1 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
2.2.2 对电影学术的影响 |
2.2.3 对中国电影史的贡献 |
3 “新时期”复刊与电影思潮(1979-1989) |
3.1 新时期复刊 |
3.1.1 政治环境 |
3.1.2 文艺环境 |
3.1.3 电影环境 |
3.2 “电影语言现代化”与《电影艺术》的助推 |
3.2.1 从探讨的内容来分析 |
3.2.2 从电影史来分析 |
3.3 《电影艺术》与“电影与戏剧的关系”之争论 |
3.4 对中国电影史的贡献 |
3.4.1 《电影艺术》的“铺路石” |
3.4.2 《电影艺术》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 |
3.4.3 《电影艺术》的办刊思路 |
4 改革与升华(1989-1999) |
4.1 电影产业化 |
4.1.1 中国电影多元格局 |
4.1.2 “中心化”与“边缘化” |
4.1.3 《电影艺术》与“产业化” |
4.2 “电影票房排行榜” |
5 新时代(1999-2009) |
5.1 大片时代 |
5.2 《电影艺术》与学术媒体 |
5.2.1 电影观摩座谈活动 |
5.2.2 年度国产片回顾活动 |
5.2.3 电影导演艺术研讨会 |
5.2.4 摄影影片研讨会 |
5.3 《电影艺术》与重写电影史 |
6 主体性高扬(2009-2019) |
6.1 电影“工业化”与《电影艺术》 |
6.2 《电影艺术》与构建“中国电影学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延承与比较:动画符号建构的理论探索 |
一、概述:符号研究视角下的影像 |
(一)运动影像符号研究的历史梳理 |
(二)电影符号建构的代表性学说 |
二、视觉表征:动画与电影的比较 |
(一)现代动画视觉表达与对电影的模仿 |
(二)动画对电影形式的超越 |
三、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基础建构 |
(一)日本动画的符码特征与概念框定 |
(二)动画符号的虚拟与现实 |
(三)日本动画图像的三层分节 |
(四)日本动画运动的三层分节 |
第二章 当代日本动画符号体系建构 |
一、认知过程视点下的符号系统 |
(一)作为获意起始的知觉符号 |
(二)再现抽象集合的风格符号 |
(三)唤醒“不在场”的修辞符号 |
(四)意义被搁置的无意识符号 |
二、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角色 |
(一)角色设定的结构分层 |
(二)图像与内面:角色意素的“语言”结构 |
(三)角色与叙事建构 |
三、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场景空间 |
(一)位置标出符号 |
(二)时间标出符号 |
(三)场景抽象修辞符号 |
四、角色——场景空间的结构论 |
(一)角色——场景空间组合下的多平面蒙太奇 |
(二)媒介间的虚拟角色与写实风景 |
第三章 从符号建构到受众消费 |
一、媒介融合下的日本动画 |
(一)媒介融合的符号脉络 |
(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向度 |
(三)媒介融合下的后设内容生产 |
二、角色消费:由身体到符号 |
(一)角色的情感认知与“视点” |
(二)角色的消费:从物语消费到数据库 |
(三)“萌”的符号应用与审美现象 |
三、认识“世界”:日本动画的虚幻与现实 |
(一)“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与“半透明的现实主义” |
(二)符号研究的动画现实主义再阐释 |
四、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符号认知与策略 |
(一)“错位”的符号认知:跨文化审美的起点 |
(二)叙事的情感手段:指示性下的符号动力 |
(三)“共同解释”与意义再生产 |
第四章 日本动画的批判与中国文化创意的启示 |
一、文化工业视角下日本动画的文本与媒介批评 |
(一)过分“结构化”的日本动画 |
(二)“符号与身体”二义性的迷思 |
(三)媒介融合下的市场透支 |
二、由“符号”到“权力”:国产动画创新的启示 |
(一)国产动画的符号创新 |
(二)展望未来:国产创意话语权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6)“法国新电影”的异质作者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低产导演——雷奥·卡拉克斯的电影之路 |
第一节 雷奥·卡拉克斯与“法国新电影” |
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电影面临的威胁与举措 |
二、“新浪潮”余波与“新电影”崛起 |
第二节 雷奥·卡拉克斯的电影历程 |
一、“低产导演”之谜:雷奥·卡拉克斯的电影“身份” |
二、“金色少年”(1980-1986) |
三、商业尝试(1991-1999) |
四、“回归”与成熟期(2008-2012) |
第二章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的主题呈现与叙事特色 |
第一节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的边缘化主题呈现 |
一、“爱而不得”的失落与空虚 |
二、精神生活的危机 |
三、“自省意识”与“政治生活”隐性主题的重拾 |
第二节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的叙事特色 |
一、叙事逻辑之外的“生活流”叙事 |
二、三重音乐叙事——流行音乐、弦乐与圆舞曲 |
三、身体叙事——“怪异”的身体与舞台化的动作 |
第三章 雷奥·卡拉克斯的电影元素与风格 |
第一节 电影元素的独特应用 |
一、“粘滞”的时空 |
二、对白:“诗化”与“心理化” |
三、场景设置:偶然性与纪实性 |
四、“默片蒙太奇” |
五、《PolaX》与《神圣车行》中的华人形象 |
第二节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的风格衍变 |
一、电影语言的艺术化革新:“男孩三部曲” |
二、综合电影手法的运用与主题泛化:《PolaX》与《神圣车行》 |
第四章 雷奥·卡拉克斯的“迷影情结”及转变 |
第一节 “迷影之死” |
一、数字影像时代的观众 |
二、戈达尔影响与卡拉克斯的“迷影”情结 |
第二节 “新迷影”精神的继承 |
一、《男孩遇见女孩》 |
二、《坏血》 |
第三节 “迷影消退” |
一、《PolaX》 |
二、《神圣车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名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同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章 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数字电影的技术演进与媒介创新 |
一、影像生成:从传统镜头到数字拟像 |
二、媒介创新:电影工业的“数字一体化”发展 |
第二节 技术变革引发电影美学的突破与重构 |
一、颠覆与扬弃:数字电影对传统电影美学的突破 |
二、融合与递进:数字技术电影美学重构的落脚点 |
第二章 数字电影的新美学特征 |
第一节 拟仿之形:数字虚拟影像的拟真性 |
一、形象之维的拟仿:数字“影像身体”的丰富性 |
二、奇妙视觉的想象:数字情境的构想性 |
三、拟像的数字表现:数字风格的多变性 |
四、虚拟现实的拟真:体感触动的体验性 |
第二节 时空之变:复合现实的主导性 |
一、空间超越:虚拟空间的扩展 |
二、时间同一:“现时——潜在”的实时跃迁 |
三、镜头改造:时空连续体的创设 |
四、复合现实:数字时空的主导性 |
第三节 叙事延展:奇观与叙事的平衡 |
一、非线性碎片的谜题叙事:深度叙事的奇观 |
二、同时性阵列的散乱叙事:奇观的诗意节奏 |
三、海量数据的可视化叙事:跨媒介的“引文” |
四、导览式漫游的游戏叙事:穿梭在叙事地图中 |
第四节 数字声景:数字环绕声的立体性 |
一、混杂合成:复杂多元的多轨声效 |
二、声像定位:精准移位的空间环绕 |
三、动态对比:“超级响度”和“深层寂静” |
四、声画匹配:数字音景的空间立体感 |
第五节 运动新态:过度的运动 |
一、虚拟摄影:高速变化的模拟运动 |
二、运动合成:虚实相生的多样复合 |
三、数字建模:动态拟像的运动控制 |
四、高清造影:高帧率的流畅性极限 |
第六节 主体互动:全面的主体性 |
一、主动介入:被动观影沉浸的打破 |
二、移动界面:小屏交互的主体间性 |
三、虚拟化身:扮假作真的交感互动 |
四、数字思维:创作主体的协同内显 |
第三章 数字电影的美学建构:数字技术电影美学 |
第一节 拟像之真:“超真实”的真实感 |
一、三种拟像形式:还原、幻象与交互 |
二、真实性的延伸:再现的超越 |
三、虚拟真实:感知真实的丰富性 |
第二节 数字奇观:数字仿真的复合之美 |
一、数字事件:机器视觉的复合修辞 |
二、拟像诱惑:虚拟时空的形意虚实 |
三、奇观叙事:类型电影的诗性表达 |
第三节 虚拟现实主义:新现实审美性的依归 |
一、新现实的审美性:虚拟现实的数字意蕴 |
二、能指秩序:幻觉的消失与意义的重构 |
三、拟像现实:“现实性”的虚拟逻辑 |
第四节 数字“体验力”:“互动性”与“叙事性”的融合 |
一、拟像运动:“看见”情绪与“看见”空间 |
二、界面宇宙:“阿莱夫”的超文本神话 |
三、超距作用:“他者的消失”与“戏剧式互动” |
第四章 数字电影的审美体验 |
第一节 审美主体的理念重构 |
一、视觉心理:从“静观凝观”到“临场沉浸” |
二、深层心理:从“白日释梦”到“意向建构” |
三、接受心理:从“定向期待”到“创新视野” |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自由与超越 |
一、具象化满足:被体验的数字式真实 |
二、临场式沉浸:多媒体形态的奇观审美 |
三、游戏性参与:互动叙事的审美愉悦 |
四、移情式认同:跨越幻象的情感升华 |
第三节 数字审美的认同迷途 |
一、朝向虚无:现实存在与虚拟生存 |
二、奇观滥觞:感性知觉与理性钝化 |
三、沉浸悖论:观看范式与审美体验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石舒清、郭文斌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 |
二、宁夏当代题材电影研究及石舒清、郭文斌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概述 |
三、研究对象、创新之处及论述方法 |
第一章 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社会环境的发展影响 |
第二节 大众影视审美需求辨析 |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的跨界融合 |
第二章 石舒清与郭文斌电影语言的特点 |
第一节 石舒清电影语言的特点 |
第二节 郭文斌电影语言的特点 |
第三节 从小说到电影转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石舒清、郭文斌电影与小说情节结构的异同 |
第一节 电影对文学情节结构的“增” |
第二节 电影对文学情节结构的“删” |
第三节 电影对文学情节结构的“改” |
第四节 电影对文学情节结构的“调” |
第四章 改编观念的深化和多元化 |
第一节 影像化时代作家创作的“喜”与“哀” |
第二节 文学作品审美内蕴的迷失 |
第三节 改编的多元可能性和延展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
一、时代背景与电影发展 |
二、电影美学的新形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括 |
第三节 概念的厘清 |
一、数字时代 |
二、数字技术 |
三、数字电影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的思源与语境 |
第一节 技术与艺术互为相生的文化思源 |
一、技术与艺术本为同源 |
二、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的推动 |
三、艺术创作对技术发展的促进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视觉文化语境 |
一、世界成为图像——数字技术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 |
二、从视像到拟像——数字时代视觉文化的显着特征 |
三、虚拟真实与超真实——拟像审美的新秩序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带来电影美学的革命 |
一、数字技术介入电影整体创作 |
二、电影数字特效典型技术应用 |
三、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影响 |
第二章 真实性至真实感—数字化电影美学对传统影像真实观的颠覆 |
第一节 传统电影美学观中的真实观 |
一、传统电影美学中的“真实” |
二、传统电影美学中的“假定” |
第二节 可信的不可能:数字化电影美学中的真实观 |
一、数字技术动摇了影像摹写现实的传统关系 |
二、数字技术拓宽电影假定性内涵 |
第三节 形式与表达的飞跃:数字化电影美学中影像本体观念的新诠释 |
一、数字化电影中“现实渐近线”的延展 |
二、数字化电影中“真实感”的再诠释 |
第三章 奇观支配叙事——数字时代电影叙事策略的变化 |
第一节 数字技术作为电影叙事策略变化的前提 |
一、丰富电影叙事学理论 |
二、强化电影对世界寓言式的思考 |
三、影响电影前期创作内容 |
四、创新电影摄制工具 |
第二节 “奇观”作为数字时代电影叙事新策略 |
一、奇观作为数字技术产物开始支配叙事 |
二、叙事题材奇观化 |
三、叙事语言奇观化 |
四、叙事结构奇观化 |
五、叙事视角奇观化 |
六、数字表演奇观化 |
第三节 数字技术时从代电影叙事性表意途径的开拓 |
一、数字技术拓展光影色调的表意功能 |
二、数字声音技术扩大电影空间包容感 |
三、数字绘景强化空间造型话语权 |
第四章 “故事欲”至“沉浸感”——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变迁 |
第一节 静观故事——经典电影观众审美心理研究路径 |
一、电影审美心理与视知觉研究 |
二、电影审美心理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 |
三、电影审美心理与电影第二符号学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 |
一、审美期待由“真实”至“震惊” |
二、审美感知由“视听”至“多感官” |
三、审美认知由“经验”至“体验” |
四、审美愉悦由“静观”至“沉浸” |
五、审美理解由“浅层”至“深邃” |
第三节 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经验变化的原因 |
一、审美主体地位的提升 |
二、审美距离的缩减 |
三、快感经验的无限盛行 |
四、审美客体的开放、自由与趋同 |
第五章 “有意味的形式”——数字时代对电影创作的辩证思考 |
第一节 数字时代电影创作唯“技术至上”的弊端 |
一、“唯技术论”下奇观与叙事的失衡 |
二、陷入“恐怖谷”的适得其反 |
三、感性狂欢之后的理性钝化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电影创作对技术应用“度”的把握 |
一、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叙事的平衡度 |
二、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本质的契合度 |
第三节 国产数字电影创作的现状与思考 |
一、从2018 年国内电影市场看我国数字电影生产 |
二、彰显我国数字化电影的民族风格 |
三、重视人才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电影语言的综合性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电影语言学建构的历史轨迹[J]. 宋杰,赵静雅.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1(04)
- [2]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D]. 郑琼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中国现当代艺术传播中的媒介转化研究[D]. 陈忆澄. 东南大学, 2020
- [4]电影史学视域下《电影艺术》杂志研究[D]. 张凤明.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D]. 张路. 吉林大学, 2020(08)
- [6]“法国新电影”的异质作者 ——雷奥·卡拉克斯电影研究[D]. 刘博鑫. 西南大学, 2020(01)
- [7]数字技术电影美学的当代建构[D]. 陈琳娜.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石舒清、郭文斌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探析[D]. 周史景.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9]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研究[D]. 宫春洁. 吉林大学, 2019(02)
- [10]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