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山岭重丘区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兰容龙[1](2020)在《萍乡市山区公路水害安全性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萍乡市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修建的山区公路存在大量的填方和挖方边坡,持续性降雨或强降雨天气加上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山区公路发生严重的水毁灾害现象。当前萍乡市公路水毁灾害治理还是以灾后抢修为主,这种方式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难以保证公路的有效运营。本文以萍乡市山区公路水害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大量公路水害的现场调查,分析水害类型及成因;其次,将山区公路水害划分为公路边坡、排水系统、防护工程、桥涵工程和沥青路面等五种水害类型,确定各类型主要影响因子:工程地质、水文环境、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边坡形态等因子,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各水害类型的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公路水害多因子安全性评价系统,然后以公路边坡安全性评价体系为例,验证S225K64+700处实际公路边坡塌方工程案例,结果表明该处公路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原则,以山区公路水害安全性评价体系为基础,提前预测公路的稳定性状态,并结合山区公路常见的预防性养护管理措施和公路边坡治理措施,加强灾前预防的作用;同时制定了S225K64+700处公路边坡的养护和修复措施,加固公路边坡的稳定,降低该处公路水害的再次发生率,保护过往行人及车辆的安全。
夏云舒[2](2019)在《中法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关键指标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交通组成、经济和社会影响具有多样性,公路设计的政策和规范在世界各地也是多样的。刚果(布)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还没有自己的公路设计规范,通常采用是欧美标准或法国标准。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有些公路工程还会用到中国标准。本文最主要的目的是针对中法两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关于路线设计中涉及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主线设计中涉及的几何指标、设计理念和方法,从平纵横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地对比分析。基于此,可以更清晰的认识中法两国的路线设计规范及个中差异,并在非洲或刚果公路设计中合理借鉴中法规范。论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中法公路现行公路的分类和等级以及设计几何要素的控制条件;然后对道路线形设计的平面设计技术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其次对道路线形设计的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包括纵坡、竖曲线、平纵组合问题等;最后对道路线形设计中横断面线形设计技术指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包括横断面组成及类型、路拱横坡度、超高值、行车视距等。通过对比中法规范的指标的制定依据、参数计算方法、适用条件,结合非洲情况,分析了中法规范的特点,提出了在非洲综合应用中法规范的建议。
赵鹏飞[3](2017)在《高寒林区公路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区公路是林业和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我国高寒林区公路总量不足、等级低下、严重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经营、森林防火等林业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带动林区经济发展转型。从欧洲林区公路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高寒林区公路建设事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公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林区经济发展变革与森林保护与林木种植的需求不断提高,未来高寒林区公路的建设必将成为我国公路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新技术标准,新功能需求的出现,过去所建设的林区公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与交通需求,高寒林区公路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经济变革、防火育林的必经之路。本文依据国道332线的特点及交通量预测结果研究公路建设的原则和技术指标,在充分了解国内高寒林区公路研究现状和收集国道332线阿里河至根河段公路及铁路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寒林区公路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既有道路进行检测研究,得出公路特征及既有道路问题,之后对路线方案布设、路基填土高度确定、特殊路基处理、路面材料选择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最佳设计方案。通过对国道332线公路方案设计的研究,为高寒林区公路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结论与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地区的高寒林区公路工程。
杨倩荣[4](2013)在《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路段改造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前景下,我国的公路事业也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道路的改扩建工程的发展更是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我国部分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也逐渐进入养护、改建阶段,并且以至今后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改建维护工程的数量也会日益增加,为了使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更加趋于完善,将已建成的但是不能满足现在交通运输量的旧路,以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旧路段,进行公路改建养护或修建新线。其中,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原有道路线形设计技术条件有限,并且山区高速公路地势条件复杂,在道路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不能满足交通量的发展,从而导致道路事故频发。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有针对性的对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项目为G50沪渝高速公路渝长段的事故多发路段,桩号为K1073~K1707。通过对该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交通量、运行速度、道路线形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调查,分析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对导致该路段交通事故频发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地评价,为该路段进行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该路段的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总结出了影响该路段交通安全的不同因素,包括驾驶员、车辆运行速度、道路线形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都对该路段的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的提出了该路段改扩建工程方案,根据提出的近期方案和远期方案的不同改扩建实施措施,以达到改善该路段道路交通安全,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马保成[5](2011)在《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暴雨、洪水导致的公路水毁灾害为研究对象,依托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路基灾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等科研项目,结合“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试点”,从灾害类型、危险因子和危险程度等方面对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灾害识别是公路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的研究对于公路水毁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路工程的特殊性,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等,利用已有室内模型试验资料,在对公路水毁灾害类型及成因、识别原则方法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区域路网层面、路线层面和路段层面等3个层面进行公路水毁灾害识别,并建立了识别指标体系。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1)根据致灾因子、发生位置及破坏类型,将公路水毁类型划分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包括沟谷泥石流水毁、小桥及涵洞水毁、沿河公路及其冲刷防护建筑物水毁)和边坡水毁灾害(主要包括坡面侵蚀、坡面冲刷、边坡降雨失稳以及边坡排水沟渠系统和防护工程水毁)两大类。并着重研究了沿河公路水毁和边坡水毁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因素。(2)选择地表坡度、海拔高程、地表破碎程度以及岩土类型等要素,基于GIS编制了《地表形态指数图》、《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分布图》和《中国公路土类型分布图》,反映其区域差异性及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并用于公路水毁灾害区域风险识别。(3)从区域、路线和路段等层面分析了灾害识别的必要性,总结归纳了灾害识别的原则、方法和技术手段;借鉴“中国公路水文区划”、“中国公路岩土区划”等研究基础,建立了公路水毁灾害区域识别方法,从宏观角度把握区域水毁灾害发育、分布特点;提出了由路基几何形态、内部结构面、岩土工程性质等3个要素构成的路基工程地质结构及路基灾害分析方法,从路线和路段角度研究水毁灾害成灾特点。(4)对于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综合考虑降雨、植被覆盖度、河网密度和沟谷比重(即沟谷面积占坡面面积比)等影响因素,形成河川径流强度指数,基于GIS编制了《中国沿河公路水毁区域识别图》,进行区域路网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初判;提出了沿河公路、小桥涵和沟谷泥石流水毁易发地段的超前识别判据及路线危险性分段方法,实现了路线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预判;建立了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危险度计算方法,完成路段层面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详判。(5)对于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综合考虑降雨、地形坡度、岩土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因素构成坡面径流强度指数,基于GIS编制了《中国公路边坡水毁区域识别图》,进行区域路网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初判;研究了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易发地段识别方法及识别判据,为路线边坡水毁灾害的预判提供参考;根据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发育的阶段性,将崩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划分为早、中、晚3个链式阶段,由此建立了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危险度定量识别方法,从而实现了路段层面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详判。论文提出的灾害灾前识别方法简单实用,有助于实现公路水毁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主动性、超前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验证;初步开发的识别系统实现了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流程化和可视化,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齐洪亮[6](2011)在《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归纳分析了各类公路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按照风险评价理论的主要思路和步骤,开展了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研究、承灾体抗灾能力评价方法研究、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方法研究、公路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系统研究,最终完成了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公路自然灾害的调查、归纳和总结,将公路自然灾害分为公路地质灾害和公路气象灾害,针对单个公路自然灾害点的潜在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2)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层次分析法作为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模型和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各类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及其隶属度等级划分体系。(3)将公路自然灾害承灾体分为大中桥、小桥涵、路基及防护工程、边坡防护工程、路面、排水系统及道班房屋七类,从各类承灾体自身损坏的难易程度和区域抗灾能力两方面选择相关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建立了公路自然灾害抗灾能力评价模型,提出了承灾体抗灾能力等级划分标准。(4)将灾害影响范围划分为核心影响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按照不同灾害的致灾机理及承灾体的破坏形式,提出了各类灾害不同影响区范围的确定方法和不同影响区内承灾体的价值损失率。按照资产价值的形式对路产损失进行核算和评价,建立了承灾体期望损失及实际灾害损失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承灾体损失等级划分标准。(5)引入风险度指数(RI,Risk Index)的概念,从致灾体危险性、承灾体抗灾能力和承灾体损失三方面建立了适合公路工程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从人员伤亡、公路畅通状况及经济损失三方面提出了公路自然灾害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确定方法和判断标准。(6)按照公路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结果,依据风险可接受水平,提出了公路自然灾害风险控制途径及风险管理流程。(7)根据论文提出的评价理论及方法,选择G108周至段典型实例工程开展了灾害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公路自然灾害的评价和治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胡圣能[7](2011)在《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进步、公路建设理念的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不仅日益重视公路景观问题,而且对行车环境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层次需求,然而,一方面高速公路景观还处于摸索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方法指导;另一方面对于大尺度、动态性的高速公路景观,传统的景观设计理论出现很大的局限性。基于上述背景,开展了论文的研究。采用了系统分析法,界定了高速公路景观的定义,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构成及特点,提出了景观的功能和目标系统,整合了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视觉理论、色彩学理论、景观美学等涉及高速公路景观的理论知识,总结出了相关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框架。针对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期基础工作薄弱、景观环境认知不足,为了拓宽思考内容,增进思考深度,提高规划客观准确性,进行了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研究。界定了评估的内涵、价值标准体系,明确了评估的范围、调查方法和内容,构建了评估的指标体系,阐述了评估指标的量化方法,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评估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引入景观环境视觉质量和景观环境承载力两个指标进行了景观环境分级,明确了在不同景观等级下公路景观工程的基本策略,并提出了高速公路景观单元段划分的分析方法、研究范围以及划分方法。针对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的视觉敏感性差异性,通过视觉敏感性试验,确立了景观分区标准和内容。通过景观特征试验,明确了高速公路景观规划的实践要点,提出了规划的具体方法、维度,阐述了规划中应采用的组织程序。结合景观设计的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规划设计中普遍使用的基本原则、方法及要点。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公路景观总体印象、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公路与周围环境协调性、视觉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的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工程实例表明该体系方法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综上内容,论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高速公路景观的环境评估、规划、设计以及评价理论,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公路景观工程实践提供方法借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南[8](2011)在《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人们对其在视觉、文化、情感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互通作为高速公路上立地条件最好、景观可塑性最强的节点部位,不但影响着整条公路景观质量,也从多种角度影响着当地人文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时间短,公路景观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工程实际中对景观因素重视不足,景观设计很难贯穿于公路建设的每个环节。同时,在实际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例如缺乏整体性;过分强调形式美;忽视与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盲目照搬照抄等等弊病。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总体,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理清了互通景观设计与高速公路全线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从整体性、安全性、生态性、地域性和美学性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较为全面的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对此加以实践验证。另外这些理念与方法在国内外优秀互通景观设计案例中均有所体现。本文在现有的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科学性、人性化、可持续发展)去探析互通景观设计,为我国互通景观设计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有助于国内景观设计师对当前互通景观设计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并有助于景观设计师用一种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到更为人性化、更富地方特的景观设计中去。
许岚[9](2011)在《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措施及效益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山区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山区特有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特征,总结了高速公路在山区修建的独特性,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按照公路工程分区,概括了不同工程性质条件下如何预防生态灾害与实施生态恢复措施。为了证明环境保护投资在公路工程中是可行的,本文将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分为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物环境、景观环境等六大类,研究了各种环境条件下建设高速公路,如何采取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实施生态恢复措施后,各种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生态恢复效益。为了将生态恢复效益货币化,又在不同环境分类中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恢复效益指标,并将不能直接换算成货币价值的指标,采用了替代工程法折算,从而建立了各项生态恢复效益指标的货币化计算模式。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计算出生态恢复效益的货币价值。由此,再与环保投资成本对比分析,有助于各环节部门看到环境投资的巨大的、潜在的利益价值,从而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实施力度。
黄治炉[10](2010)在《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设计是工程项目的灵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的最终成果。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公路总体设计是公路工程项目的总图,要求协调专业间内外关系,确定标准、规模、方案,以形成完整的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山区高速公路因独特的地形、地质、水文、生态等问题,使得工程技术复杂、工程规模大,造价高。由于具体工程中涉及的专业众多,各专业特点不一,甚至相悖,难以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重点。通过分析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总结山区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原则,从路线总体、互通式立交、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方面对其特点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各专业自在总体设计中应把握重点进行了论述。在论述中,通过工程实践和具体应用阐述路线总体的平纵指标的运用经验,提出相应指标值;阐述构造物总体把握的要点和权衡选取的过程,统计多个项目的构造物的相关造价指标,用以衡量构造物布设及总体造价的合理性,引导出总体设计中指标的把握要点。
二、北方山岭重丘区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山岭重丘区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萍乡市山区公路水害安全性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公路水害研究现状 |
1.2.2 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 |
1.2.3 模糊数学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萍乡市自然环境条件及公路发展情况 |
2.1 萍乡市地理位置 |
2.2 萍乡市自然环境条件 |
2.2.1 水文气象条件 |
2.2.2 地质地貌条件 |
2.2.3 地震影响 |
2.3 萍乡市公路发展情况 |
2.3.1 江西省公路发展简介 |
2.3.2 萍乡市公路发展简介 |
2.4 自然环境对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萍乡市山区公路水毁灾害调查分析及原因分析 |
3.1 萍乡市山区公路水毁灾害典型路段调查分析 |
3.1.1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
3.1.2 国道G319线水毁灾害调查 |
3.1.3 省道S533线水毁灾害调查 |
3.1.4 省道S225线水毁灾害调查 |
3.1.5 萍乡地区其它线路水毁灾害调查 |
3.2 萍乡市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
3.2.1 边坡水毁灾害类型及原因 |
3.2.2 路基水毁灾害类型及原因 |
3.2.3 防护工程水毁灾害类型及原因 |
3.2.4 路肩水毁灾害类型及原因 |
3.2.5 排水工程水毁灾害原因 |
3.3 萍乡地区山区公路各类水毁灾害的关联性分析 |
3.3.1 分析各种公路水毁灾害类型关联性的目的 |
3.3.2 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的关联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区公路水害安全性评价方法 |
4.1 公路水害安全性评价方法概述 |
4.1.1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 |
4.2 目标层影响因素的确定 |
4.2.1 确定公路边坡水害影响因素 |
4.2.2 确定公路排水系统水害的影响因素 |
4.2.3 确定路基防护工程水害影响因素 |
4.2.4 确定公路桥涵水害的影响因素 |
4.2.5 沥青路面水害影响因素 |
4.3 多因子评价体系建立 |
4.3.1 准则层评价因子 |
4.3.2 因子的评价及其权重确定 |
4.3.3 确定评价等级和隶属度 |
4.4 公路边坡安全性评价分析 |
4.4.1 萍乡市山区公路水毁灾害典型工程概况 |
4.4.2 S225K64+700处公路边坡安全性评价分析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萍乡地区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的防治对策 |
5.1 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的防治意义与基本原则 |
5.2 公路的预防性养护管理措施 |
5.2.1 公路的日常性养护措施 |
5.2.2 公路边坡预防性养护管理措施 |
5.2.3 排水系统预防性养护管理措施 |
5.2.4 公路综合性预防养护管理措施 |
5.3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治理措施 |
5.4 萍乡市S225K64+700公路水害典型工程修复方案 |
5.4.1 S225K64+700处公路边坡水害工程的实际修复方案 |
5.4.2 主要施工技术要求 |
5.5 经治理后S225K64+700公路边坡的安全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中法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关键指标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历史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法公路路线总体设计研究 |
2.1 中法公路分类和等级 |
2.1.1 中国公路分类和等级 |
2.1.2 法国公路分类和等级 |
2.1.3 中法对比分析 |
2.2 设计速度 |
2.2.1 中国公路设计速度 |
2.2.2 法国公路设计速度 |
2.2.3 中法设计速度比较分析 |
2.3 设计几何要素的控制条件 |
2.3.1 设计车辆 |
2.3.2 交通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法公路平面设计指标对比研究 |
3.1 概述 |
3.2 直线 |
3.2.1 中国公路直线规定 |
3.2.2 法国公路直线规定 |
3.2.3 中法公路直线指标比较分析 |
3.3 圆曲线 |
3.3.1 中国公路圆曲线规定 |
3.3.2 法国公路圆曲线规定 |
3.3.3 中法公路圆曲线指标比较分析 |
3.4 缓和曲线 |
3.4.1 中国公路缓和曲线规定 |
3.4.2 法国公路缓和曲线规定 |
3.4.3 中法公路缓和曲线指标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法公路纵断面设计指标对比研究 |
4.1 概述 |
4.2 纵坡 |
4.2.1 中国公路纵坡规定 |
4.2.2 法国公路纵坡规定 |
4.2.3 中法公路纵坡规定的比较 |
4.3 竖曲线 |
4.3.1 中国公路竖曲线规定 |
4.3.2 法国对于竖曲线规定 |
4.3.3 中法公路竖曲线规定的比较 |
4.4 爬坡车道 |
4.5 法国爬坡车道 |
4.6 平纵组合 |
4.6.1 中国公路平纵组合规定 |
4.6.2 法国公路平纵组合规定 |
4.6.3 中法公路平纵组合规定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法公路横断面设计指标对比研究 |
5.1 横断面组成及类型 |
5.1.1 中国公路横断面类型规范 |
5.1.2 法国公路横断面类型规范 |
5.1.3 中法公路横断面类型规范的对比 |
5.2 路拱横坡 |
5.2.1 中国路拱横坡规范 |
5.2.2 法国路拱横坡规范 |
5.2.3 中法路拱横坡规范的对比 |
5.3 超高 |
5.3.1 中国公路超高规范 |
5.3.2 法国公路超高规范 |
5.3.3 中法公路超高规范的对比 |
5.4 行车视距 |
5.4.1 中国行车视距规范 |
5.4.2 法国行车视距规范 |
5.4.3 中法行车视距规范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寒林区公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高寒林区公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我国高寒林区公路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寒林区公路特征分析 |
2.1 我国高寒林区分布区域及地理气候特性 |
2.2 我国高寒林区经济及人口状况 |
2.3 我国高寒林区路网分布情况 |
2.4 我国高寒林区公路交通特征 |
2.4.1 交通量及车辆构成 |
2.4.2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
2.4.3 货物调查分析 |
2.4.4 交通特征分析 |
2.5 高寒林区公路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寒林区既有道路现状及综合评价 |
3.1 既有道路概况 |
3.2 现状路线平、纵面 |
3.3 路基路面 |
3.4 桥涵 |
3.5 评价结论 |
3.6 既有公路特点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寒林区公路路线方案研究 |
4.1 高寒林区公路设计指导思想及总体设计原则 |
4.1.1 公路设计指导思想 |
4.1.2 总体设计原则 |
4.2 路线设计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
4.2.1 路线设计原则 |
4.2.2 路线技术标准 |
4.3 路线方案比选 |
4.3.1 阴坡、阳坡方案比选 |
4.3.2 绕避伊图里河镇方案 |
4.4 路线方案设计要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寒林区路基路面建设方案研究 |
5.1 一般路基设计 |
5.1.1 路基设计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
5.1.2 路基横断面布设及加宽超高方式 |
5.1.3 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堤(或路堑)高度及其控制因素等 |
5.2 特殊路基设计 |
5.2.1 设计原则及拟定方案 |
5.2.2 特殊路基处治方案 |
5.3 路基防护工程方案比选论证 |
5.3.1 路基防护工程方案比选 |
5.3.2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
5.4 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
5.4.1 取土方案 |
5.4.2 弃土方案 |
5.4.3 节约用地措施 |
5.5 路面结构设计 |
5.5.1 设计原则 |
5.5.2 设计标准 |
5.5.3 交通量预测及设计弯沉 |
5.5.4 路面结构层方案比选论证 |
5.6 路基路面方案设计要点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路段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道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段路况调查与评价 |
2.1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段交通现状概述 |
2.2 事故易发段调查与分析 |
2.2.1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
2.2.2 运行速度调查与分析 |
2.2.3 事故调查与分析 |
2.2.4 道路几何线形调查与分析 |
2.3 评价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因素 |
2.3.1 行车安全评价 |
2.3.2 道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评价 |
2.3.3 道路沿线交通设施及管理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成因分析 |
3.1 事故易发段的人为因素分析 |
3.2 事故易发段行车速度分析 |
3.3 道路线形因素分析 |
3.3.1 道路平面线形分析 |
3.3.2 道路纵断面线形分析 |
3.3.3 道路线形组合分析 |
3.3.4 视距因素分析 |
3.4 事故多发段的气候因素分析 |
3.4.1 冰雪的影响 |
3.4.2 雨的影响 |
3.4.3 雾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段改善对策及方案研究 |
4.1 近期方案 |
4.1.1 超高及行车视距改善方案研究 |
4.1.2 路面改造及抗滑改善方案研究 |
4.1.3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改善方案研究 |
4.1.4 完善道路排水设施方案研究 |
4.2 远期方案 |
4.2.1 路线方案建设条件研究 |
4.2.2 路线方案可行性研究 |
4.2.3 路线平、纵线形改善方案研究 |
4.3 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案效果分析与研究 |
5.1 方案目标设定及可行性分析 |
5.1.1 方案目标设定 |
5.1.2 方案可行性分析 |
5.2 方案效果检查及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及泥石流灾害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洪水灾害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灾害识别系统与 GIS 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
2.1 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划分 |
2.1.1 公路自然灾害的类型 |
2.1.2 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 |
2.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
2.2.1 沿河公路及其冲刷防护建筑物水毁类型及成因 |
2.2.2 小桥涵水毁类型及成因 |
2.2.3 沟谷泥石流水毁类型及成因 |
2.3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
2.3.1 坡面侵蚀、冲刷水毁类型及成因 |
2.3.2 边坡降雨失稳的类型及成因 |
2.3.3 边坡防排水系统水毁的类型及成因 |
2.4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影响因素 |
2.4.1 暴雨引发洪水是主要影响因素 |
2.4.2 河流特征对公路水毁影响显着 |
2.4.3 降雨汇流的影响因素 |
2.4.4 公路工程结构物 |
2.4.5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
2.5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影响因素 |
2.5.1 地质条件 |
2.5.2 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
2.5.3 植被作用 |
2.5.4 气候条件 |
2.5.5 风化作用 |
2.5.6 地震 |
2.5.7 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活动 |
2.6 几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
2.6.1 地形地貌 |
2.6.2 岩土类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
3.1 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目的、原则 |
3.1.1 风险识别的目的 |
3.1.2 风险识别的必要性 |
3.1.3 风险识别的原则 |
3.2 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方法 |
3.3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理论 |
3.3.1 公路水毁区域识别方法 |
3.3.2 路基灾害分析方法 |
3.3.3 路基工程地质结构与灾害识别 |
3.4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技术方法 |
3.5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要点及流程 |
3.5.1 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方法的适用性 |
3.5.2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手段的适用性 |
3.5.3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 |
4.1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构思 |
4.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区域风险初判 |
4.2.1 公路水毁灾害区域识别指标 |
4.2.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区域识别 |
4.3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线风险预判 |
4.3.1 沿河公路水毁易发地段识别 |
4.3.2 沿河公路水毁路线危险性识别 |
4.4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段风险详判 |
4.4.1 沿河公路及防护工程水毁路段风险详判 |
4.4.2 小桥涵水毁路段风险详判 |
4.4.3 沟谷泥石流水毁路段风险详判 |
4.5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应用 |
4.5.1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区域风险初判实例 |
4.5.2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线风险预判实例 |
4.5.3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路段风险详判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 |
5.1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风险识别的构思 |
5.2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区域风险初判 |
5.3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路线风险预判 |
5.3.1 崩塌灾害易发地段的识别 |
5.3.2 滑坡类灾害易发地段的识别 |
5.3.3 坡面泥石流灾害易发地段的识别 |
5.3.4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路线危险性识别 |
5.3.5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易发地段识别方法的运用 |
5.4 公路边坡水毁灾害路段风险详判 |
5.4.1 边坡灾害发育的阶段性 |
5.4.2 崩塌灾害的危险性识别 |
5.4.3 滑坡类灾害的危险性识别 |
5.4.4 坡面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识别 |
5.4.5 边坡水毁灾害危险度定量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系统框架 |
6.1 系统设计 |
6.1.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6.1.2 系统的结构设计 |
6.2 识别系统模块设计 |
6.2.1 区域识别子系统 |
6.2.2 路线识别子系统 |
6.2.3 路段识别子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及主要符号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2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自然灾害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
2.1 公路自然灾害及属性 |
2.2 公路自然灾害主要类型及成因 |
2.2.1 公路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成因 |
2.2.2 公路气象灾害主要类型及成因 |
2.3 公路自然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
2.3.1 公路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
2.3.2 公路气象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及方法 |
3.1 概述 |
3.2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及模型 |
3.2.1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 |
3.2.2 常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 |
3.2.3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推荐 |
3.3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3.3.1 概述 |
3.3.2 权重确定的原则 |
3.3.3 常见的权重确定方法 |
3.4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 |
3.4.1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
3.4.2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选取 |
3.5 公路自然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承灾体抗灾能力评价 |
4.1 承灾体自身损坏难易程度评价 |
4.1.1 承灾体类型划分 |
4.1.2 承灾体自身损毁难易程度的确定 |
4.1.3 承灾体自身损坏难易程度等级划分体系 |
4.2 区域抗灾能力评价 |
4.2.1 区域抗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区域公路自然灾害抗灾能力评价方法 |
4.2.3 区域公路自然灾害抗灾能力等级划分 |
4.3 承灾体抗灾能力评价 |
4.3.1 承灾体抗灾能力评价模型 |
4.3.2 承灾体抗灾能力等级划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承灾体损失评价 |
5.1 概述 |
5.2 致灾体影响范围及承灾体损失率确定 |
5.2.1 崩塌类灾害影响区范围及承灾体损失率确定 |
5.2.2 滑坡类灾害影响区范围及承灾体损失率确定 |
5.2.3 泥石流灾害影响区范围及承灾体损失率确定 |
5.2.4 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影响区范围及承灾体损失率确定 |
5.3 承灾体损失评价方法 |
5.3.1 期望损失计算 |
5.3.2 实际灾害损失 |
5.4 公路自然灾害承灾体损失等级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路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
6.1 概述 |
6.2 公路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
6.3 公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
6.3.1 风险管理概述 |
6.3.2 公路自然灾害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确定 |
6.3.3 公路自然灾害风险控制途径及处治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例应用分析 |
7.1 实例背景概述 |
7.1.1 线路概况 |
7.1.2 路段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
7.1.3 社会经济概况 |
7.1.4 区域公路自然灾害特征 |
7.2 实例工程评价 |
7.2.1 危险性评价参数选择及危险性评价 |
7.2.2 实例工程易损性评价 |
7.2.3 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1 明晰高速公路景观的相关概念 |
1.2.2 构建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框架 |
1.2.3 完善高速公路景观实现的可操作性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与设计理论框架 |
2.1 高速公路景观释义 |
2.1.1 景观与高速公路景观 |
2.1.2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及特点 |
2.1.3 高速公路的景观尺度 |
2.1.4 高速公路的景观功能 |
2.1.5 高速公路景观的目标系统 |
2.2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4 视觉理论 |
2.2.5 色彩理论 |
2.2.6 景观美学理论 |
2.2.7 人文历史 |
2.3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框架 |
2.3.1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
2.3.2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
2.3.4 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流程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 |
3.1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理论 |
3.1.1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内涵 |
3.1.2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价值标准体系 |
3.1.3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范围、内容以及步骤 |
3.1.4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 |
3.1.5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评估指标量化 |
3.1.6 权重计算 |
3.1.7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的评估方法 |
3.2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的质量分级 |
3.2.1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分级必要性 |
3.2.2 高速公路景观环境分级的方法 |
3.2.3 景观环境分级在高速公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用 |
3.3 高速公路景观单元段划分 |
3.3.1 划分景观单元段的意义 |
3.3.2 分析内容 |
3.3.3 分析方法 |
3.3.4 划分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 |
4.1 高速公路景观分区 |
4.1.1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及其视觉敏感性的调查试验 |
4.1.2 试验分析与结论 |
4.1.3 高速公路景观分区标准 |
4.2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方法 |
4.2.1 高速公路景观特征的调查试验 |
4.2.2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实践要点 |
4.2.3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流程 |
4.2.4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维度 |
4.2.5 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规划的组织程序 |
4.3 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 |
5.1 高速公路线形景观设计 |
5.1.1 路线走廊带规划 |
5.1.2 路线带选择 |
5.1.3 线形要素协调性设计 |
5.2 高速公路横断面组成要素的景观设计 |
5.2.1 横断面景观设计 |
5.2.2 边坡景观设计 |
5.2.3 挡土墙景观设计 |
5.2.4 边沟、截水沟景观设计 |
5.2.5 取、弃土场景观设计 |
5.3 高速公路背景空间的景观设计 |
5.3.1 背景空间的内涵 |
5.3.2 背景空间的视觉分析 |
5.3.3 背景空间的景观组织布局手法 |
5.4 人工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
5.4.1 桥梁景观设计 |
5.4.2 立交景观设计 |
5.4.3 隧道景观设计 |
5.4.4 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
5.5 高速公路栽植规划设计 |
5.5.1 栽植的景观作用 |
5.5.2 栽植形式和植物种类的选择 |
5.5.3 整体式中央分隔带栽植 |
5.5.4 主线两侧带状栽植 |
5.6 高速公路色彩规划设计 |
5.6.1 高速公路色彩的组成 |
5.6.2 高速公路色彩规划 |
5.6.3 景观构成要素的色彩设计 |
5.7 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 |
6.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综述 |
6.1.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特点 |
6.1.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的理论支撑 |
6.1.3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的对象、范围和思路 |
6.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6.2.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6.2.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筛选 |
6.3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方法 |
6.3.1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 |
6.3.2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值量化 |
6.3.3 权重确定 |
6.3.4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
6.4 实例分析—西宝高速公路景观质量评价 |
6.4.1 项目概况 |
6.4.2 沿途区域特征及景观资源 |
6.4.3 基于集对分析的西宝高速公路景观评价 |
6.5 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及其视觉敏感性的试验调查表 |
附录2 高速公路景观美学特征的试验调查表 |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机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1.5 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
2.1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1 高速公路的定义 |
2.1.2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定义与分类 |
2.1.3 什么是高速公路互通以及高速公路互通与城市道路互通的差别 |
2.1.4 景观的定义与内涵 |
2.1.5 公路景观的定义 |
2.1.6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定义 |
2.2 与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相关的各类因素 |
2.3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视觉主体与视觉特点分析 |
2.3.1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视觉主体 |
2.3.2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视觉特点分析 |
2.4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特征分析 |
2.4.1 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互通的空间特性分析 |
2.4.2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元素的多样性 |
2.4.3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多功能性 |
2.4.4 高速公路互通的景观设计受其系统功能的强烈制约 |
2.4.5 互通景观较高速公路其它部位更具可塑性 |
2.5 高速公路互通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 |
2.5.1 视觉原理 |
2.5.2 色彩的视觉及心理效应 |
2.5.3 形式美的原则 |
2.5.4 景观生态学原理 |
2.5.5 场所精神 |
第3章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方法 |
3.1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安全性原则 |
3.1.3 美观性原则 |
3.1.4 生态性原则 |
3.1.5 地域性原则 |
3.2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步骤 |
3.2.1 高速公路建设的阶段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
3.2.2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步骤 |
3.3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主题与基调的确定 |
3.3.1 确定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主题 |
3.3.2 确定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基调 |
3.4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总体布局 |
3.4.1 基于驾驶员安全的高速公路互通景观布局 |
3.4.2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平面布置 |
3.4.3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的立体布局 |
3.4.4 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
3.5 植物配置设计 |
3.5.1 基于视觉因素的植物配置设计 |
3.5.2 基于生态因素的植物配置设计 |
3.6 水体设计 |
3.7 边坡景观设计 |
3.7.1 紧扣主题的边坡美学设计 |
3.7.2 融入当地环境的边坡景观 |
3.7.3 适当放缓边坡可使驾乘人员感觉更加安全舒适 |
3.8 互通内构造物的美学设计 |
3.8.1 互通中桥梁的美学设计 |
3.8.2 互通中挡土墙的美学设计 |
3.9 互通中其它景观要素的美学设计 |
3.9.1 互通中声屏障的美学设计 |
3.9.2 互通中的景观小品设计 |
3.9.3 互通中的标志牌设计 |
第4章 国内外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与案例分析 |
4.1 美国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 |
4.1.1 综述 |
4.1.2 康瑟尔布拉夫斯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互通景观规划 |
4.2 法国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 |
4.2.1 综述 |
4.2.2 法国A20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 |
4.2.3 法国A85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
4.3 宁杭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 |
4.3.1 项目概述 |
4.3.2 宁杭高速公路互通景观总体设计 |
4.3.3 湖熟互通景观设计 |
4.3.4 东山枢纽景观设计 |
第5章 长韶娄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长韶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综述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该项目景观设计总体思路 |
5.2 狮子山互通景观规划方案设计 |
5.2.1 狮子山互通概况 |
5.2.2 主题与基调的确定 |
5.2.3 景观要素细化设计 |
5.3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措施及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恢复措施 |
2.1 山区生态环境与高速公路特征 |
2.1.1 山区生态环境特征 |
2.1.2 山区高速公路特征 |
2.2 山区高速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2.1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2.2 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及恢复措施 |
2.3.1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
2.3.2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效益研究 |
3.1 水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3.1.1 水环境生态保护 |
3.1.2 保持水质效益 |
3.1.3 保持水位效益 |
3.1.4 减少地表径流效益 |
3.2 土壤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3.2.1 土壤环境生态保护 |
3.2.2 保持土壤肥力效益 |
3.3 大气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3.3.1 大气环境生态保护 |
3.3.2 净化空气效益 |
3.3.3 调节小气候效益 |
3.4 声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3.4.1 声环境生态保护 |
3.4.2 植被降噪效益 |
3.4.3 声屏障降噪效益 |
3.5 生物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3.5.1 生物环境生态保护 |
3.5.2 维持生物多样性效益 |
3.6 景观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3.6.1 景观环境生态保护 |
3.6.2 美化路容效益 |
第四章 实例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区自然条件 |
4.1.2 项目生态恢复措施 |
4.2 生态恢复效益价值分析 |
4.2.1 水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4.2.2 土壤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4.2.3 大气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4.2.4 声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4.2.5 生物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4.2.6 景观环境生态恢复效益 |
4.3 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 |
(10)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原则 |
2.1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 |
2.2 山区高速公路特点 |
2.3 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指导思想及要点 |
2.4 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原则 |
第三章 路线总体设计 |
3.1 平面设计 |
3.2 纵断面设计 |
3.3 平纵配合设计 |
3.4 平纵指标运用实例分析 |
第四章 结构物总体设计 |
4.1 互通式立交 |
4.2 路基工程 |
4.3 桥梁涵洞 |
4.4 隧道工程 |
第五章 工程造价总体控制 |
5.1 路线总体工程造价控制 |
5.2 构造物工程造价控制 |
5.3 工程造价实例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建议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北方山岭重丘区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萍乡市山区公路水害安全性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 兰容龙.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2]中法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关键指标对比分析研究[D]. 夏云舒. 长安大学, 2019(01)
- [3]高寒林区公路方案研究[D]. 赵鹏飞. 长安大学, 2017(02)
- [4]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路段改造方案研究[D]. 杨倩荣.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5]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D]. 马保成. 长安大学, 2011(05)
- [6]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D]. 齐洪亮. 长安大学, 2011(05)
- [7]高速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研究[D]. 胡圣能. 长安大学, 2011(05)
- [8]高速公路互通景观设计研究[D]. 马南. 湖南大学, 2011(07)
- [9]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措施及效益研究[D]. 许岚.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9)
- [10]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与应用研究[D]. 黄治炉. 长安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