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的临床应用

浅谈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的临床应用

一、浅谈苯二氮类催眠药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瑶[1](2020)在《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及果镇静催眠活性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Rupr.et Maxim.)Harms)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的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干燥根和根茎或茎作为传统中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其叶作为地方中药材,标准收载于2001版《黑龙江省中药材标准》,具补益肝肾,益精壮骨之功效;而民间,刺五加叶和果都是加工刺五加茶的原料,常饮安神助眠。其同科同属植物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外观形态与刺五加相似,存在一定的混用现象,如二者的根皮均作为地方药材五加皮的药源,而刺五加茶也常二者混用。近几十年来,由于无序采茎挖根,刺五加药用资源质量显着下降,甚至出现了无合格药材可用的现象。本文以刺五加和短梗五加的可再生资源刺五加叶(AHL)、刺五加果(AHF)、短梗五加叶(ASL)、短梗五加果(ASF)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对上述原料的水提取(WE)与乙醇提取物(AE)的镇静催眠活性和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刺五加和短梗五加资源的可持续化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刺五加叶和刺五加果的水提物及醇提物的镇静催眠活性及机制研究分别制备刺五加叶的水提物(AHL-WE)和醇提物(AHL-AE)、刺五加果的水提物(AHF-WE)和醇提物(AHF-AE)。通过观察AHL-WE、AHL-AE、AHF-WE、AHF-AE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与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28 mg/kg,i.p.)和催眠剂量(48 mg/kg,i.p.)联合给药对小鼠睡眠的影响,考察各组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并确定其镇静催眠剂量和亚催眠剂量;通过AHL-WE、AHL-AE、AHF-WE和AHF-AE与5-羟色氨酸(5-HTP)、氟马西尼(FLU)、氨基硫脲(TSC)的联合给药及针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失眠小鼠睡眠及脑内海马区神经递质的影响,初步考察AHL-WE、AHL-AE、AHF-WE和AHF-AE的镇静催眠机制。结果显示,AHL-WE、AHL-AE、AHF-WE和AHF-AE均可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提高小鼠入睡率,协同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表现出镇静催眠作用,其催眠剂量和亚催眠剂量分别为32 mg/kg和8 mg/kg;亚催眠剂量的AHL-WE、AHL-AE、AHF-WE和AHF-AE能够协同亚有效剂量的5-羟色氨酸(5-HTP,2.5 mg/kg,i.p.)显着降低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显着增加小鼠海马5-羟色胺(5-HT)水平;对氯苯丙氨酸(pCPA,100 mg/kg,i.p.)能够显着抑制催眠剂量AHL-WE、AHL-AE、AHF-WE和AHF-AE的镇静催眠效果和小鼠海马5-HT水平的升高;氟马西尼(FLU,8 mg/kg,i.p.)和氨基硫脲(TSC,8 mg/kg,i.p.)有效的拮抗了AHL-WE、AHL-AE、AHF-WE和AHF-AE的镇静催眠作用和小鼠海马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升高。结果说明,AHL-WE、AHL-AE、AHF-WE和AHF-AE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其中镇静催眠活性最强的是AHF-AE,AHF的镇静催眠活性较AHL更稳定,并且各药用部位醇提物的镇静催眠效果比水提物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5-HT能和GABA能中枢神经系统有关。2、短梗五加叶和短梗五加果的水提物及醇提物的镇静催眠活性及机制研究分别制备短梗五加叶的水提物(ASL-WE)和醇提物(ASL-AE)、短梗五加果的水提物(ASF-WE)和醇提物(ASF-AE)。采用与上一章相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探究ASL-WE、ASL-AE、ASF-WE、ASF-AE的镇静催眠活性。结果显示,短梗五加叶和果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不及刺五加叶和果的提取物显着,但是同样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活性,总体上镇静催眠活性强弱顺序依次是ASF-AE>ASF-WE>ASL-AE>ASL-WE,并且可能通过影响5-HT能和GABA能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催眠作用。

刘飞,陆峥[2](2018)在《苯二氮类药物临床使用专家共识要点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解读"苯二氮类药物临床使用专家共识",简要介绍共识的制定背景及主要内容,重点探讨苯二氮类药物特点、临床合理应用、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不良反应等热点问题,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参考。

陈颖,范竹青,于文艳[3](2018)在《针刺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药物戒减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15例服用苯二氮类药物超过3个月,日剂量折算地西泮≤10 mg,且减药困难的原发性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同时按规则指导减药。取穴百会、神庭、四神聪、神门(双)、三阴交(双),每周5次,治疗4周,分别于基线期、治疗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第4周末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减药率评估,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同时,在治疗中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第4周末,采用苯二氮类药物戒断症状量表(Benzodiazepine withdrawal symptom questionnaire,BWSQ)对减药过程中的戒断反应进行评估,并以此来调整减药速度。结果依据PSQI评分,总有效率85.71%。口服药物减量或停药,总有效率为92.86%。随访4周,总有效率均无变化。治疗后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期间,出现乏力等不良反应,以第1周为着,均与减药相关。调整减药速度,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针刺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睡眠质量改善、药物戒减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金超[4](2018)在《右佐匹克隆替换对长期服用苯二氮类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析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的苯二氮类药替换成右佐匹克隆对睡眠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选患者均长期服用苯二氮类药,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继续服用苯二氮类药,研究组患者将苯二氮类药替换成右佐匹克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替换后研究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等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替换后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6.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3.9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将长期服用的苯二氮类药替换为右佐匹克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具有显着临床价值。

李亮亮[5](2017)在《固相萃取-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4种苯二氮类药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一种适合4种苯二氮类药物(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和地西泮)的提取分离和定性定量方法。方法用固相萃取技术处理含药血浆,色谱柱为月旭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5mol·L-1乙酸铵(62∶38);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室温。结果四种组分提取完全,杂质去除彻底,分离良好,在10ng·m L-15000ng·m 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r>0.998),绝对回收率96%103%,相对回收率95%104%,日内日间RSD均<4%。结论该色谱条件可同时测定血浆中4种苯二氮类药物,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可行等特点,适用于此类药物中毒患者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漆文烨,李亚玲,夏江明,翁振华,钱成[6](2017)在《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本院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频率、使用剂量和疗程等信息,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以2015年3月15日为时点调查日,对当日住院的555例精神病人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的苯二氮类药物(BZD)使用率为34.6%,用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睡眠、控制兴奋躁动以及抗焦虑,患者的平均使用剂量都在正常范围内,52%的患者使用BZD超过1个月,有15.7%的患者使用2种及以上BZD;其中使用药物以阿普唑仑和劳拉西泮占大多数。结论: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BDZ药物使用情况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也有小部分存在药物滥用的情况。

王亚丽,张倩婷,苑国辉,王力剑,曲毅[7](2016)在《1188例苯二氮类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苯二氮类药物滥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吉林地区苯二氮类药物滥用趋势,运用药物滥用的监测手段来反映此类人群各项特征。方法检索《药物滥用监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分别以"吉林地区、20112015年、苯二氮类"作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并对检索数据进行列项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吉林地区共有1 188例报告涉及苯二氮类药物滥用:滥用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初中以上学历占83.8%,以无业和企业人员最多;滥用方式主要以口服为主;多从医院中获得药品;多数目的是缓解烦恼、抑制情绪;滥用时间最长大于15年。结论 20112015年之间的1 188例苯二氮类药物滥用数据分析提示,此类人群一定要控制用药时间,以免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形成苯二氮类药物成瘾。

李国祥,胡亚梅,刘慧,石鹤峰,刘宝,李书剑,王丽[8](2016)在《苯二氮类镇静剂和非苯二氮类镇静剂成瘾戒断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慢性失眠患者应用苯二氮类镇静剂和非苯二氮类镇静剂成瘾性及其戒断治疗情况。方法选择长期服用镇静剂的慢性失眠患者193例,其中苯二氮类镇静剂组98例,非苯二氮类镇静剂组95例,每例患者服用镇静剂均超过6个月,2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进行药物戒断,观察2组患者的镇静剂成瘾性和药物戒断情况。结果非苯二氮类镇静剂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显着高于苯二氮类镇静剂组(P均<0.05);2组治疗后戒断症状大部分消失,且非苯二氮类镇静剂组反跳性失眠率明显低于苯二氮类镇静剂组(P<0.05)。结论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镇静剂治疗失眠症均可导致患者出现成瘾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戒除失眠患者的镇静剂成瘾性,且非苯二氮类镇静剂较苯二氮类镇静剂容易戒除。

李超群,李秀玉,李静[9](2016)在《常用安眠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从理论到实践》文中认为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日间功能受损等。长期失眠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合理、安全地治疗失眠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针对失眠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的药物种类相对较多,现代医学常用的安眠药物包括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非典型抗精神分裂药及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临床应根据不同表现及病因选择合适药物,以下对临床常用安眠药及其他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及其应用进行概述。

何华军,沈喜洲,刘亚军,王刚,高婷,胡文祥[10](2015)在《几类主要催眠药物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睡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过程,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增加,失眠患者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人类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近乎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人们对镇静催眠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简述了几类主要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以及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苯二氮类、非苯二氮类以及中药。

二、浅谈苯二氮类催眠药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苯二氮类催眠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及果镇静催眠活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1.1 刺五加的化学成分
        1.1.1 苷类成分
        1.1.2 黄酮类成分
        1.1.3 多糖类成分
        1.1.4 苯丙素类成分
        1.1.5 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1.2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1.2.1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1.2.2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1.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2.4 抗肿瘤作用
        1.2.5 抗疲劳作用
        1.2.6 抗衰老作用
        1.2.7 降糖作用
    第二章 短梗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2.1 短梗五加的化学成分
        2.1.1 三萜类成分
        2.1.2 黄酮类成分
        2.1.3 木脂素类成分
        2.1.4 香豆素类成分
        2.1.5 甾体类成分
        2.1.6 多糖类成分
        2.1.7 挥发油类成分
        2.1.8 简单苯丙素及酚酸类成分
        2.2 短梗五加的药理作用
        2.2.1 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2.2.2 抗氧化作用
        2.2.3 抗炎作用
        2.2.4 抗应激作用
        2.2.5 抑菌作用
        2.2.6 免疫调节作用
        2.2.7 抗肿瘤作用
        2.2.8 抗肝损伤作用
    第三章 失眠及镇静催眠药的研究现状
        3.1 失眠的定义
        3.2 失眠的发病机制
        3.3 镇静催眠药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刺五加叶及果的镇静催眠作用
        1.1 实验材料
        1.1.1 药品与仪器
        1.1.2 动物
        1.2 实验方法
        1.2.1 各组提取物的制备
        1.2.2 自主活动仪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测定
        1.2.3 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中对小鼠入睡率的测定
        1.2.4 协同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中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的测定
        1.2.5 与5-HTP协同诱导小鼠睡眠实验
        1.2.6 对pCPA诱导的失眠小鼠的影响
        1.2.7 FLU对各组药物催眠的逆转作用
        1.2.8 拮抗TSC引起的小鼠兴奋作用
        1.2.9 ELISA法检测小鼠大脑海马区5-HT和GABA含量
        1.2.10 统计分析方法
        1.3 实验结果
        1.3.1 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1.3.2 戊巴比妥钠诱导正常小鼠睡眠实验中小鼠入睡率、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
        1.3.3 与5-HTP诱导小鼠睡眠的协同作用
        1.3.4 对pCPA诱导的失眠小鼠的影响
        1.3.5 FLU对各组药物催眠的逆转作用
        1.3.6 拮抗TSC引起的小鼠兴奋作用
        1.3.7 各组小鼠海马区5-HT和GABA含量
        1.4 讨论
    第二章 短梗五加叶及果的镇静催眠作用
        2.1 实验材料
        2.1.1 药品与仪器
        2.1.2 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各组提取物的制备
        2.2.2 自主活动仪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测定
        2.2.3 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中对小鼠入睡率的测定
        2.2.4 协同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中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的测定
        2.2.5 与5-HTP协同诱导小鼠睡眠实验
        2.2.6 对pCPA诱导的失眠小鼠的影响
        2.2.7 FLU对各组药物催眠的逆转作用
        2.2.8 拮抗TSC引起的小鼠兴奋作用
        2.2.9 ELISA法检测小鼠大脑海马区5-HT和GABA含量
        2.2.10 统计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2.3.2 戊巴比妥钠诱导正常小鼠睡眠实验中小鼠入睡率、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
        2.3.3 与5-HTP诱导小鼠睡眠的协同作用
        2.3.4 对pCPA诱导的失眠小鼠的影响
        2.3.5 FLU对各组药物催眠的逆转作用
        2.3.6 拮抗TSC引起的小鼠兴奋作用
        2.3.7 各组小鼠海马区5-HT和GABA含量
        2.4 讨论
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苯二氮类药物临床使用专家共识要点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介绍
2 药理学特征
3 临床常用的苯二氮?类药物
4 苯二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5 苯二氮?类药物在特殊人群的使用
6 不良反应及处理
7 总结

(3)针刺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脱落标准
        1.2.5 治疗方法 (1) 针刺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定指标 (1)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12]:
        1.3.2 安全性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2.1.1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评分
        2.1.2 减药率情况
    2.2 治疗前后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2.3 安全性评估
3讨论

(4)右佐匹克隆替换对长期服用苯二氮类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临床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PSQI评分比较:
    2.2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5)固相萃取-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4种苯二氮类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标准溶液配制
    2.2 标准含药血浆配制
    2.3 萃取
    2.4 检测波长确定
    2.5 色谱条件
3 结果
    3.1 色谱行为
    3.2 专一性
    3.3 线性关系
    3.4 回收率试验
    3.5 精密度试验
    3.6 干扰试验
4 讨论

(6)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用药情况
        2.2.1 用药频率
        2.2.2 各病种用药情况
        2.2.3 用药目的
        2.2.4 用药持续时间
3 讨论

(7)1188例苯二氮类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2.1.1 性别及首次滥用药物年龄分布
        2.1.2 婚姻状况
        2.1.3 文化程度
        2.1.4 职业状况
    2.2 药物滥用特征
        2.2.1 滥用物质方式
        2.2.2 获得途径
        2.2.3 滥用物质原因
        2.2.4 滥用历史
    2.3 BZD滥用趋势
3 讨论
    3.1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BZD使用监管
    3.2 加强中老年人BZD合理用药指导
    3.3 严格控制BZD使用时间
    3.4 规范合理使用BZD
4结语

(8)苯二氮类镇静剂和非苯二氮类镇静剂成瘾戒断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2.1 药磁渗透治疗
        1.2.2 经络导平治疗
        1.2.3 认知行为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戒断症状情况比较
3 讨论

四、浅谈苯二氮类催眠药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及果镇静催眠活性对比研究[D]. 王晶瑶.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2]苯二氮类药物临床使用专家共识要点解读[J]. 刘飞,陆峥. 世界临床药物, 2018(10)
  • [3]针刺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J]. 陈颖,范竹青,于文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21)
  • [4]右佐匹克隆替换对长期服用苯二氮类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影响[J]. 金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8)
  • [5]固相萃取-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4种苯二氮类药物[J]. 李亮亮. 海峡药学, 2017(11)
  • [6]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 漆文烨,李亚玲,夏江明,翁振华,钱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02)
  • [7]1188例苯二氮类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分析[J]. 王亚丽,张倩婷,苑国辉,王力剑,曲毅. 中国药物警戒, 2016(10)
  • [8]苯二氮类镇静剂和非苯二氮类镇静剂成瘾戒断治疗的研究[J]. 李国祥,胡亚梅,刘慧,石鹤峰,刘宝,李书剑,王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4)
  • [9]常用安眠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从理论到实践[J]. 李超群,李秀玉,李静. 中国医刊, 2016(01)
  • [10]几类主要催眠药物的研究概况[A]. 何华军,沈喜洲,刘亚军,王刚,高婷,胡文祥. 第五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三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标签:;  ;  ;  ;  ;  

浅谈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