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婆婆、媳妇、女儿和妈(论文文献综述)
刘连书[1](2021)在《暗道》文中研究说明引子田有怎么也想不到,矿山下马没两年,破嘴山金矿生活区竟被毁坏成这般模样:梯次建造在半山坡上的一排排平房宿舍,所有屋顶大敞四开,柁木檩架不知去向,屋门和窗户没了踪影,墙体被拆成残垣断壁,就连当年他拴在门前晾晒衣物的那根粗铅丝也被剪走了,只留下两个起斜拉作用的水泥柱子埋在土里。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2](2021)在《白水台》文中研究表明一场不寻常的纠纷引出一个温暖的话题:谁来赡养正在随古老牧歌老去的一代人?谁又来以新的方式延续这歌声,让传统的草原生活和草原精神得以发展?白水台村的老牧民尤莱·叶森将他大哥的遗孤叶瑞克抚养成人,视如己出,却被叶瑞克以侵占草原使用权为由告到了乡司法所。年轻的包户干部,汉族姑娘"孟"为解决这场纠纷,倾听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引出这个家族关于一匹马的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杨汝丽[3](2021)在《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三县由镇雄县、威信县、彝良县构成,此三县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自西汉至明朝均属同一行政区域,因而在语言上具有联系性。其方言称谓语与云南省境内其他方言称谓语同中有异,与邻近的四川省、贵州省方言称谓语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又因昭通方言称谓语的研究尚存空间,为拓宽昭通方言词汇的研究视角,故而对其作进一步研究。文章在深入分析语料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词汇学理论为指导,借助语言接触理论和方言学内容,通过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论述,首次将三县方言称谓语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研究,旨在呈现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自身情况、特点、形成原因以及文化内涵,为云南方言研究贡献绵薄之力。全文分为六部分。绪论。介绍昭通三县方言称谓语的研究对象概况、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材料来源。第一章,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分类研究。通过反复阅读称谓语分类研究相关资料后,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个系统,进而在分类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县方言称谓语进行深入研究。第二章,昭通三县方言特殊称谓语研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三县方言中的九个特殊称谓语进行重点描写,旨在呈现其特别之处,厘清其历史来源及地理分布情况,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没有收录的方言词分布情况进行补充。第三章,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特点分析。结合实际用例,对三县方言称谓语的结构、语义、语用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三县方言称谓语的七个其他特点。第四章,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形成原因及文化内涵。运用语言接触理论等对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外部形成原因和内部造词理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称谓语背后的文化内涵。结语。总结文章的基本结论、创新点和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邵丽[4](2021)在《金枝》文中研究说明上1整个葬礼,她自始至终如影随形地跟着我,吃饭坐主桌,夜晚守灵也是。我守,她就在不远处的地铺上斜欠着身子,用半个屁股着地,木愣愣地盯着我。我去宾馆休息,她立刻紧紧跟上,亦步亦趋。她根本不看我的脸色,也不听从管事人的安排,仿佛她不是来参加葬礼,而是要实现一种特殊的权力。这让我心中十分恼怒,不过也只是侧目而视,仅此而已。人来人往,没有人会多看她一眼,甚至没有人关心她是谁。一个笨拙的乡村妇女,臃肿、肥胖,衣着邋里邋遢。也没人想到她跟这场葬礼的关系。
崔丹[5](2020)在《“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文中提出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期刊在女性言说自我、传达女性诉求,争取女性应得权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期刊在发轫时期虽在精英男性知识分子的引导下萌芽成长,加之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使得女性解放不可避免地融入国家解放潮流之中,但这并不能完全遮蔽女性的自我主体性。本文以“孤岛”妇女期刊为主要参考材料,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话语理论、西方主体理论、女性主义等相关知识,分析女性如何依靠自身建构女性言说主体,改变男性话语霸权;又是如何策略地运用国家主义,将女性主体意识在国家层面中凸显出来。本文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期刊创办的外部环境和期刊栏目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孤岛”妇女期刊在“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孤岛”背景下的报界日渐萎靡,舆论空间愈发狭窄,妇女期刊正是在艰难的现实夹缝中勇敢“发声”,确立女性话语主体身份。同时这些期刊创办者跨越了党派之间的政治分歧,在反映女性现实问题,争取女性主体身份上实现了“不同阵营、同一战线”的特殊局面,期刊栏目以女性为言说主体,传达女性自身的经验感觉与生命体验,并关注边缘群体的悲惨生活,创造女性自身话语权威。第二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孤岛”妇女期刊鼓励女性反抗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强制性塑造和命名。在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女性应基于人的觉醒而改变;在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中,表达了女性由他者身份到争取作为人的主体性诉求;在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中对女性自我进行了审视、肯定与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女性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主体建构。妇女期刊通过关注女性的职场困境反思时代问题,通过强调“女国民”身份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利,将女性主体意识依托国家主义表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此时期女性的思维观念和心路历程,展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第四章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共时性角度选择了解放区的《中国妇女》以及国统区的《妇女共鸣》两种期刊与“孤岛”妇女期刊相比较,突出“孤岛”妇女期刊的创刊主旨及刊发内容在特殊时代中具有的独特性。
祖海来古力·木斯来丁[6](2020)在《《叶限》与中国“灰姑娘”型民间故事女性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灰姑娘”的形象不仅具有文学性与文化性,同时还具有教育性的特征。中国“灰姑娘”身上具有勤劳、淳朴、善良、诚实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使“灰姑娘”故事能够在中华各民族之中扎根的主要原因。中国各民族“灰姑娘”型故事女性形象之所以有一致性和相似性,有着多方面深刻的原因。这也足以表明她们有着相同的原型来源——《叶限》。本章运用文化地理方法,分析“叶限”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的类型,对故事分类情况以及复合的情节进行阐述、对母题进行分析,找出了母题中所呈现的文化内涵。运用民间文学以及文化类人学的理论,对《叶限》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中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是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范围、方法和资料来源进行了阐述。第二步,阐述“灰姑娘”型民间故事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三步,对《叶限》与中国“灰姑娘”故事从分类与母题中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在文章中对汉族、柯尔克孜族、壮族、朝鲜族、藏族、回族、东乡族、维吾尔族、纳西族、彝族、苗族、哈萨克族、白族的等民族的“灰姑娘”型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文化内涵以及教育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文章最后,笔者探究了影视剧中灰姑娘故事的一些表现,以及灰姑娘形象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社会的变迁中,女性的视角与对自身态度的变化,是灰姑娘这个人物形象在现实社会中的具象投射与集中表达。灰姑娘这一人物形象在电影作品之中的演化其实就是对以往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极其大胆的颠覆,是一种女性独有的构建视角。
李张眯[7](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女儿的故事》;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我的爷爷》《魔毯》《心中的阳光》》文中研究说明
熊浚[8](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张月[9](2020)在《巧女的故事形态与身份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巧女故事以女性主人公凭借才智、品质、技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破解难题并通过考验这一核心情节展开,塑造了中国民间社会高度赞赏的以“巧”为显着个性的优秀女性形象。巧女作为中国民间故事世代传承的经典形象,集品德、忠贞、孝顺、智慧、才能等优秀品质于一身,“巧”逐渐成为一种综合性、标准性的女性特质,与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人格”相契合。巧女故事最早见于汉代《韩诗外传》所记的《弓人之妻》,塑造了一位替夫解难、赢得齐王赏识的智慧“巧妻”形象。中国巧女故事文本储量巨大,异文丰富,在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广泛流传。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藏族、壮族、土家族、苗族、彝族、畲族、保安族、侗族、瑶族、布依族、普米族、黎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均有流传。巧女故事已有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社会观念与女性理想品质,值得深入研究。论文以巧女故事为研究对象,运用故事类型学、身份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等方法,从历史传承与类型结构两个维度考察巧女故事的丰富形态,深入探究中国民间故事宝库中的巧女母题内涵,反观巧女的身份建构问题,思考巧女与中国文化内在的逻辑关系,以达成巧女的中国价值及其文化影响。论文按三部分五章来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学术史、研究方法及重难点、创新点等。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巧女故事的历史源流”,以汉魏两晋时期至中国近代时期部分巧女故事文本的呈现,对其进行历史源流及历史形态的考察。巧女故事流传的魅力与故事内核“解难”与“斗巧”密不可分,“名人传说型”与“家庭伦理型”作为古代巧女故事的主流,促进了巧女故事的广泛流传与新变;第二章“巧女故事的演变特征”,从呈现多样形态的故事群中总结巧女故事的演变特征,关注巧女的产生与发展。巧女来源于贞女、贤女,且巧女故事内核及语言逐渐指向民间的日常生活,突显巧媳妇在家庭伦理实践下的生活智慧。不变的是,巧女始终围绕“解难”与“斗巧”两条主线践行“巧”、展示“巧”;第三章“巧女故事的主要类型”,以巧女的核心要素“巧智”、“巧心”、“巧口”、“巧手”为基本依据,从巧女践行“巧”、展示“巧”的故事情节出发,围绕巧女破解难题并通过考验这一母题,对故事主要类型进行研究;第四章“巧女故事的身份建构与当代价值”,研究巧女身份的他者建构与自我建构实践路径。客观看待它于社会、家庭、女性本身的意义与局限,进一步探讨当代巧女的实践可能与突出价值,延续有益于当代生活的“传统”,尝试进行资源的现代转化,共享巧女智慧。第三部分是结语,总述全文的主要内容,展望巧女形象的当代意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代表性个案。
温艳青[10](2020)在《断裂与重建:大流动时代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情感是家人互动交往的基础,也是家人之间信息传递和相互理解的桥梁。家庭成员通过情感互动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家庭不同的权力个体,相应的家庭伦理来确定好每个人的情感位置,从而形成特定的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最终形成家庭的深层次结构和秩序。当前中国乡村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流动性。大流动的时代带给乡村的改变不仅是在物质经济层面的改观,在微观上表现为家庭成员情感互动的新特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中的家庭个案研究,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为学术理论基础,以家庭成员的情感互动、伦理秩序和权力关系为研究纬度,立志探讨大流动的时代下乡村家庭多元主体情感互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解读家庭情感互动主体之间力量的博弈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发现家庭成员的情感互动出现断裂与重建的社会事实,并思考乡村情感重建的实践性途径,以期促进乡村家庭健康。从全文的结构与章节来看,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问题提出,流动社会中国乡村家庭的生态面貌是怎样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在进行家庭情感互动、伦理及权力的概念界定后,重点梳理当前中国家庭关于夫妻情感互动、兄弟姊妹情感互动、亲子情感互动、婆媳情感互动、隔代情感互动的相关理论及观点。第三章是对研究设计,主要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田野地点进行介绍,其中田野调查包括当地的基本情况以及乡村家庭的伦理、道德、文化和习俗。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与研究发现,分为代际部分和代内部分探讨,重点探讨大流动时代下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的断裂与重建的表现,具体从情感嬗变、伦理失序和权力重构来进行分析,包括夫妻情感互动、兄弟姊妹情感互动、亲子情感互动、婆媳情感互动、隔代情感互动,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重点分析家庭多元情感互动特点、伦理变革与家庭权力关系变化。第六章是总结与讨论,总结出当前大流动时代下夫妻情感互动、兄弟姊妹情感互动、亲子情感互动、婆媳情感互动、隔代情感互动出现的情感断裂、伦理错位或倒置、权力体系重构的社会事实,是因为中国传统价值、道德伦理下在遭遇市场化、现代化后,家庭成员个体性、自我性表达的张力体现。然后提出家庭情感共同体重建的实践性路径与对策。包括乡村家庭情感教育方法,异地伦理重建工程,国家、社会关于乡村家庭情感共同体重建的政策支持工作。最后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未来对家庭政治的研究展望。
二、婆婆、媳妇、女儿和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婆婆、媳妇、女儿和妈(论文提纲范文)
(1)暗道(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一泡尿冲出来一块金子 |
一 |
二 |
三 |
第二章深更半夜有个人影溜出院门 |
一 |
二 |
三 |
第三章一道白光眨眼就不见了 |
一 |
二 |
三 |
第四章陷阱底下发现一具腐尸 |
一 |
二 |
三 |
第五章苦苦寻找的姑娘出现在镜框里 |
一 |
二 |
三 |
第六章野马驹变成了乖乖的小绵羊 |
二 |
三 |
四 |
第七章瞎老头问手里有黄货吗 |
一 |
二 |
三 |
第八章那一声狼似的号叫 |
一 |
二 |
三 |
第九章天棚上颤悠悠吊着一条蛇 |
一 |
二 |
三 |
第十章炕桌成为两个被窝的分水岭 |
一 |
二 |
三 |
第十一章金矿脉断线就此躲过一劫 |
一 |
二 |
三 |
第十二章父亲想说什么梦 |
一 |
二 |
三 |
第十三章烫画葫芦上的歪脖子树 |
一 |
二 |
三 |
第十四章还有四百金砖不知去向 |
一 |
二 |
(2)白水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 |
二旧文件 |
三孟 |
四卡米拉 |
五叶瑞克 |
六威成·叶森 |
七红 |
(3)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况 |
一、昭通东部三县概况 |
二、昭通东部三县方言音系简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称谓语研究现状 |
二、云南省方言称谓语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整理归纳法 |
五、共时结合历时分析法 |
第五节 材料来源 |
一、材料来源 |
二、发音合作人 |
三、读音标注说明 |
第一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亲属称谓系统 |
一、祖辈称谓 |
二、父辈称谓 |
三、同辈称谓 |
四、子辈称谓 |
五、孙辈称谓 |
六、其他亲属称谓 |
第二节 社会称谓系统 |
一、姓名称谓 |
二、交际称谓 |
三、职业称谓 |
第三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比较研究 |
一、外部比较 |
二、内部比较 |
第二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特殊称谓语研究 |
第一节 特殊亲属称谓语 |
一、表“祖母”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二、表“父亲”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三、表“姑母”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四、表“姨母”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五、表“舅舅”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第二节 特殊社会称谓语 |
一、表“年轻男女”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二、表“结巴的人”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三、表“道士”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四、表“警察”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第三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特点分析 |
第一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结构特点 |
一、合成词占主体地位 |
二、有“的字短语” |
三、有同称异指和异称同指的情况 |
第二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语义特点 |
一、语义具有特定性和加合性 |
二、感情色彩突出 |
三、方言口语浓厚 |
四、用它物象征或指称 |
第三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语用特点 |
一、从他称谓现象普遍 |
二、存在男女混称现象 |
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
四、有称谓缺环现象 |
五、城乡之间有差异 |
六、詈骂称谓居多 |
七、保留了部分古称谓 |
第四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形成原因及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称谓语外部形成原因 |
一、历史政治因素 |
二、民族杂居 |
三、社会的发展 |
四、方言接触 |
五、地理位置 |
第二节 称谓语的理据研究 |
一、属性理据 |
二、修辞理据 |
第三节 称谓语反映的文化内涵 |
一、称谓语反映了生产生活状况 |
二、称谓语反映宗族观念 |
三、称谓语反映男尊女卑的观念 |
四、称谓语反映礼文化 |
五、称谓语反映宗教文化 |
六、称谓语反映当地习俗 |
七、称谓语反映民间传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三县方言亲属称谓语调查表 |
附录 B 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三县方言社会称谓语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金枝(论文提纲范文)
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5)“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妇女期刊 |
(二)女性主体意识 |
三、研究范围 |
四、“孤岛”时期妇女期刊研究现状 |
(一)论着类 |
(二)论文类 |
第一章 战争中拓荒:“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 |
第一节 女性话语的彰显 |
一、现实“夹缝”中的发声 |
二、不同阵营,同一战线 |
第二节 女性话语的建构 |
一、女性特质的栏目设置 |
二、特殊群体的关注 |
第二章 人本意识的觉醒: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 |
第一节 人/女人:生命自由的追寻 |
一、生理:自然性别的认同 |
二、婚姻:自主婚姻与自由恋爱 |
第二节 女性/男性:反“父权制”下的女性成长 |
一、仇父情结:父女关系的破裂 |
二、娜拉效应:女性出走叙事 |
第三节 女性/女性:同性建构的女性世界 |
一、伦理之母:婆媳关系中的女性悲剧 |
二、私有领域:“姐妹情谊”的书写 |
第三章 走向社会的人: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主体建构 |
第一节 女性与社会:职业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底层职业女性的苦难书写 |
二、知识女性的职业困顿 |
第二节 女性与政治:边缘到中心——女性政治身份的认同 |
一、政治意识自觉性的召唤 |
二、义务:女性参军与后援责任 |
三、旧话新说:历史女性的翻案 |
四、时代女性群像 |
第四章 “孤岛”妇女期刊与其他地区妇女期刊的比较 |
第一节 与陕甘宁边区《中国妇女》的比较 |
一、女性立场的差异 |
二、妇女问题根源的挖掘 |
三、“劳工神圣”论 |
第二节 与《妇女共鸣》的比较 |
一、女性想象“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
二、男性形象的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叶限》与中国“灰姑娘”型民间故事女性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1.2 研究概况的综述 |
1.2.1 关于国内外“灰姑娘”型民间故事的研究 |
1.2.2 关于针对“灰姑娘”故事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资料 |
2.“灰姑娘”型故事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内关于灰姑娘故事的界定 |
2.1.2 国外关于灰姑娘故事的界定 |
3.《叶限》与中国“灰姑娘”型民间故事分类和母题分析 |
3.1 《叶限》与中国“灰姑娘”类型民间故事分类 |
3.1.1 雪域西藏文化区域 |
3.1.2 南方文化区域性 |
3.1.3 北方和东北文化区域型 |
3.1.4 西北文化区域型 |
3.2 《叶限》与中国“灰姑娘”类型民间故事母题分析 |
3.2.1 继母虐待 |
3.2.2 神奇助手 |
3.2.3 奇特的身份验证 |
3.2.4 喜结良缘 |
本章小结 |
4.《叶限》与中国“灰姑娘”型民间故事女性形象比较分析 |
4.1 “灰姑娘”女性形象 |
4.1.1 “灰姑娘”形象 |
4.1.2 “灰姑娘”形象的文化内涵 |
4.2 继母和她女儿们的形象 |
4.2.1 继母形象 |
4.2.2 继姐妹的形象 |
4.3 “灰姑娘”故事女性形象的教育作用 |
4.4 “灰姑娘”故事女性形象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1 号故事《叶限》 |
2 号故事《黑娃与白娃》 |
3 号故事《大兰和小琴》 |
4 号故事《疤妹和靓妹》 |
5 号故事《灰姑娘》 |
6 号故事《一个被遗弃的姑娘》 |
7 号故事《阿茨姑娘》 |
8 号故事《阿诺楚和阿诺诟》 |
9 号故事《两只箱子》 |
10 号故事《两个孤儿》 |
11 号故事《奇妙的箱子》 |
12 号故事《阿姐儿》 |
13 号故事《孔姬和葩姬》 |
14 号故事《蔷花与红莲》 |
15 号故事《后阿妈妮》(朝鲜族) |
16 号故事《欧乐与召纳》 |
17 号故事《无娘的女儿》 |
18 号故事《川草花和马莲花》 |
19 号故事《宝妹》 |
20 号故事《继母》 |
21 号故事《达嫁达伦》 |
22 号故事《以佳和以冷》 |
23 号故事《达架的故事》 |
24 号故事《达乍达仑》 |
25 号故事《金娃错和银娃错》 |
26 号故事《金剪子姑娘》 |
27 号故事《白羽飞衣》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女儿的故事》;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我的爷爷》《魔毯》《心中的阳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女儿的故事》介绍 |
(二)维译汉 |
1.《我的爷爷》介绍 |
2.《魔毯》介绍 |
3.《心中的阳光》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女儿的故事》译文 |
(二)维译汉 |
1.《我的爷爷》译文 |
2.《魔毯》译文 |
3.《心中的阳光》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女儿的故事》原文 |
(二)维译汉 |
1.《我的爷爷》原文 |
2.《魔毯》原文 |
3.《心中的阳光》原文 |
结语 |
(8)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学方法 |
(二) 人类学方法 |
(三) 性别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
三、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历史源流 |
一、史前时代 |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民俗传统 |
一、物质民俗 |
二、社会民俗 |
三、精神民俗 |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
二、社神与神主 |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
一、春社起源传说 |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
一、豁达的生命观 |
二、圆融的生命观 |
三、新生的生命观 |
小结 |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
一、道(巫)教信仰 |
二、儒家信仰 |
三、佛教信仰 |
小结 |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
一、拦社——心理治疗 |
二、社饭—生理治疗 |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
一、家族的凝聚力 |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承现状 |
一、传承内容 |
二、传承方式 |
第二节 保护策略 |
一、生活型保护 |
二、制度型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
二、亲属关系图 |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巧女的故事形态与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巧女故事研究的学术史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五节 “巧”的文化阐释 |
第一章 巧女故事的历史源流 |
第一节 “解难”与“斗巧”:巧女故事的发端 |
第二节 “名人传说型”与“家庭伦理型”:巧女故事的发展 |
第三节 多元形态:巧女故事的继承与新变 |
小结 |
第二章 巧女故事的演变特征 |
第一节 贞女与贤女:巧女的来源 |
第二节 “解难”与“斗巧”:巧女演变的两条主线 |
第三节 “巧媳妇”:家庭伦理的日常生活指向 |
小结 |
第三章 巧女故事的主要类型 |
第一节 巧智型 |
一、巧解难亚型 |
二、巧识意亚型 |
三、巧计策亚型 |
第二节 巧心型 |
一、巧当家亚型 |
二、巧择婿亚型 |
三、巧理解亚型 |
第三节 巧口型 |
一、巧避讳亚型 |
二、巧嘲讽亚型 |
第四节 巧手型 |
小结 |
第四章 巧女的身份建构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巧女身份的他者建构 |
一、国家权力话语:巧女的塑造 |
二、社会民俗“乞巧节”:巧女的传统 |
三、家庭的规约:巧女的养成 |
第二节 巧女身份的自我建构 |
一、性别意识形态下的身份操演 |
二、“巧”与“拙”的对立统一 |
第三节 巧女身份建构的当代价值 |
一、智与德:对传统的继承与调适 |
二、当代巧娘:女性创新创业的智慧方案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的巧女故事 |
二、巧女故事类型研究情况概览 |
三、巧女故事中的男性及女性特点 |
四、巧女故事选录 |
致谢 |
(10)断裂与重建:大流动时代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家庭情感互动相关研究 |
2.3 研究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3 田野地点介绍 |
4 乡村家庭代内情感互动的嬗变 |
4.1 夫妻情感互动:权力自由与妥协下的平等 |
4.1.1 乡村妻子在情感互动中的伦理位置与权力表达 |
4.1.2 “夫为妻纲”或“妻为夫纲”? |
4.2 兄弟姊妹情感互动:情感与利益的区分与公平 |
4.2.1 兄弟姊妹情感互动新特点 |
4.2.2 情感代内剥削:情感互惠与个体主义之争 |
4.2.3 情感斗争—“兄友弟恭”PK“朋友是兄弟” |
4.2.4 情感互动方向标:兄弟姊妹的情感“绵延” |
5 乡村家庭代际情感互动的嬗变 |
5.1 亲子情感互动:断裂与重生 |
5.1.1 亲子情感互动的话语表达和身体实践的特点 |
5.1.2 情感断裂:置之不“理”的亲子伦理关系 |
5.1.3 情感政治:“孝”与“理”之争 |
5.1.4 情感剥削:逆反哺代际情感互动无限期延长 |
5.1.5 情感补给:亲子情感互动的自我成长之道 |
5.2 婆媳情感互动:“父权夫权”之争 |
5.2.1 婆媳情感互动的话语表达和身体实践的特点 |
5.2.2 情感压制:婆媳的家庭地位之争与权力抗争 |
5.2.3 情感互动“新拐点”:婆媳情感互动理性化趋向 |
5.3 隔代情感互动:情感伦理倒置和新反馈模式重生 |
5.3.1 伦理颠倒:隔代情感伦理的倒置模型 |
5.3.2 情感重生:新反馈模式的发力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流动中断裂:情感互动嬗变、伦理失序和权力重构 |
6.2 流动中重建:乡村家庭情感互动新路径 |
6.2.1 新旧接枝,文化繁衍:乡村家庭情感教育新路径 |
6.2.2 国家支持,社会参与:乡村家庭情感共同体重建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婆婆、媳妇、女儿和妈(论文参考文献)
- [1]暗道[J]. 刘连书.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4)
- [2]白水台[J].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民族文学, 2021(06)
- [3]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研究[D]. 杨汝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金枝[J]. 邵丽.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5]“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D]. 崔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6]《叶限》与中国“灰姑娘”型民间故事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 祖海来古力·木斯来丁.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女儿的故事》;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我的爷爷》《魔毯》《心中的阳光》[D]. 李张眯. 新疆大学, 2020(07)
- [8]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巧女的故事形态与身份建构[D]. 张月.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断裂与重建:大流动时代乡村家庭情感互动研究[D]. 温艳青.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