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500马力电力推进守护船结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贺文明[1](2018)在《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域的通航安全警戒和大型船舶靠离泊位的拖轮服务,特色业务为大型船舶进出港口水域的清道护航,年营业额约为2.5亿左右。但随着广东省内涉水工程项目逐渐减少,和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航运市场处于低迷期,导致G公司主营业务的业务量下降。同时由于G公司创新经营能力不足、原始积累有限、业务结构单一将使其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本文的转型战略研究旨在阐明G公司需要大力开拓新市场,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主营业务的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战略管理理论,首先分析了企业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再从当今航运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和地域竞争态势等方面出发,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着重说明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制定转型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对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现状和竞争能力等内部环境分析,阐述了企业内部关键因素的优势与局限性。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环境、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提出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战略实施为增长型战略。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应基于已有市场优势地位,实施增长型战略,主要措施包括:巩固主业提升效益,做强做大涉水工程通航安全警戒业务,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尽可能阻止竞争者进入,确保主营业务的营业额和盈利率;增加投入更新生产设备,增强拖轮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广东省沿海港口进行拖轮业务布局,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创新转型聚焦延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争研发和推出高科技含量的助航设备,增强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扩大战略合作,建立特色价值链体系,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加快人才培养,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全面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布局经营网络,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努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快由单一的传统水运技术服务企业转变具有科技含量的综合水运技术服务公司的步伐。
王丽楠[2](2017)在《全回转推进器诱导激励载荷与半潜平台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资源的枯竭迫使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工程背景下,对建造用于开采海洋资源的平台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海洋平台会受到海风、海浪等载荷的作用,因此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台的大型化以及高强度钢在平台建造中的大量使用,工程人员对钻井平台良好的振动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海洋平台设计的初期阶段,有效的振动预报显得尤为重要。螺旋桨作为舰船最重要的振动与噪声源,它的激励载荷一直是设计人员的关注焦点。随着计算机性能的迅猛发展,激励载荷的预报方法也逐渐从花费高昂的实船试验变为有限元分析模拟。本文首先对某半潜式海洋平台的螺旋桨激励力进行求解,再通过APDL和UIDL方法对该半潜平台快速化建模,最终将螺旋桨激励力施加于半潜平台求得其振动特性。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选择了某半潜式海洋平台和其全回转推进器作为计算对象,用ICEM软件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分别计算了螺旋桨的敞水特性和平台浮体的阻力值,验证了激励载荷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然后计算了平台浮体某工况下螺旋桨轴承力和脉动压力,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此半潜平台螺旋桨的频谱特性;同时分析了进速、转速的变化对激励载荷的影响。同时,为了大大缩短海洋平台的设计周期,提高振动特性预报的速度,设计人员需要一种快速建模方法,从而提高海洋平台的设计效率,提高预报速度。本文依照半潜式平台结构特性,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环境下开发了一种快速建模方法,即利用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和UIDL(用户界面设计语言),实现用户自定义参数,软件自动建立半潜式平台模型的工作流程,同时编辑了专用的ANSYS界面,使操作更加简便,模型建立更加快速。并对APDL语言建立海洋平台模型做干湿模态分析,验证了快速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最后,本文计算了半潜平台在全回转推进器激励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即将位于平台浮体下端螺旋桨的脉动压力与轴承力施加在采用APDL快速建模方法得到的半潜平台有限元模型对应位置。最后将半潜式平台在推进器激励载荷作用下不同舱室的振动响应的计算值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刘笑成[3](2016)在《面向船舶动力定位的控制方法研究及实验平台开发》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开采海洋油气资源。而海洋油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开采设备在海上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然而我国南海环境复杂恶劣,水深在传统锚泊定位法的可操作范围之外,因此作业的平台和船舶需要动力定位系统来保持自身位置。动力定位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作业时不受水深的限制,且系统布设方便、无需先期准备,灵活性强。为了系统的研究动力定位系统,本文阐述了船舶动力定位技术的历史由来,介绍了动力定位系统的分级标准和行业现状,研究了当今主流动力定位系统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动力定位控制算法,并设计和制造了船舶平台,并利用了此平台进行了湖泊实验。控制算法是决定动力定位系统性能优劣的核心,本文工作一大重点在动力定位算法的研究上。文中首先给出了船舶在地球坐标系和船舶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及两种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方式,然后在理论上建立了动力定位船舶的运动学模型和船舶在自然水体中受风、浪、流等外界干扰因素下的干扰模型,在这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模糊动力定位控制算法。最后结合理论模型完成了仿真实验,全文最后还借助实验船在湖泊中进行了动力定位实验,实际检验了该动力定位算法的控制效果。本文的另一部分工作是实验平台的搭建,即湖泊环境动力定位实验船的搭建,文中后半部分以较大的篇幅分章节叙述了设计制造一艘动力定位实验船的完整过程。搭建该实验平台的目的在于检验和评估控制算法的效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测试平台。文章从机械设计、电气系统设计和控制软件等角度分章节详细的说明了该实验平台的设计思路以及制造过程。另外也描述了各分系统搭建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与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了模糊动力定位控制算法,并通过仿真和湖泊实验实际检验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另外搭建了实验平台,在实验平台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因此本文对动力定位算法的研究、动力定位实验平台的搭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作为参考。
姜海宁[4](2015)在《11万吨极地航行油轮总体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辟,极地航行油轮的需求增大,但是极地航行油轮的设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极地航行油轮既要满足自身功能的要求同时由于北极特殊的地理环境,极地航行油轮需要满足相关的国际公约,通过开展极地航行环境分析,对极地航行油船的主尺度的确定、总布置设计、结构强度设计、以及推进系统和动力匹配、耐低温系统等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相关极地区域的规范和国际公约进行研究,给出了满足上述的公约规范的极地航行油轮的设计方案,同时结合极地特殊的环境特点以及海峡的特殊情况,分析了极地航行船舶的主尺度以及船型特点,并对已有的极地航行船舶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从而确定11万吨极地航行油轮的总体设计方案。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极地航区的规则和公约,对北极航道与极地航行船舶的船型特点进行分析。对极地航行油轮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论述。2、针对极地航行的特点确定极地航行油船的总布置图、型线图以及主尺度。3.、对冰区航行油船的推进系统,包括主机、轴系、螺旋桨、起动装置及冷却水等各系统进行设计,合理考虑了低温下液压系统的功能、水管和海底门的防冻措施以及应急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等。4、在结构设计中,考虑船舶和冰层的相互作用,应用结构规范计算分析工具对船体的总体强度和结构强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构件尺寸、连接方式以及合适的材料。保证船体结构在极地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具备足够的总纵强度、局部强度、耐疲劳和防振动等性能。5、讨论了极地航行船舶设计中的其他要点。
马义猛[5](2012)在《海上风机吊装船动力系统设计及桩腿和船体强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能源日益紧缺的危机,大力发展可再生、无污染的风力发电已成为各国政府最重要的能源政策。海上风电场建设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我国沿海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且开发利用条件良好。建设海上风电场的关键设备—海上风机吊装船是一种全新的海洋工程船舶,具备自航、自升、运输、起重等复合功能。由于这种新型船舶具有升降桩腿、大型起重设备、较大的甲板荷载,长深比和宽深比均已超出现行规范要求,国内尚无专门规范可用于直接指导该船型的设计,本文开展了全船动力系统设计及桩腿和船体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根据海上风机吊装船船型和作业特点及装备情况,开展了全船各类动力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全电力系统解决方案,即采用电力推进和船体平台升降、起重的电液动力系统,完成了全船动力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各分系统设备选型。全电力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配置合理,经济性好。采用PATRAN/NASTRAN软件建立了全船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该船的运输、自升、起吊等不同作业状况的分析,确定了典型工况,并进行了典型工况下的载荷分析和计算工作,得到了全船详细应力分布、变形情况。计算分析结果可以为海上风机吊装船的整体强度评估、船体结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对该类型船的设计开发也具有指导意义。开展了桩腿在风、浪、流等环境载荷作用下的研究。利用MATLAB编程得到了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波浪载荷。选取风、浪、流组合下最危险环境工况,进行了桩腿的静力分析,得出桩腿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在五阶斯托克斯波作用下,进行了桩腿的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了桩腿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及位移响应曲线。动力响应分析结果与静力分析结果吻合。该静、动力分析方法对海上平台等装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李南[6](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周符波[7](2010)在《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个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关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主导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城市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是法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最突出的现象就是资源的集聚效应,具体表现为土地的集约、人口的集中和产业的集群三个领域。土地集约化,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表征之一。城市化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而农业经济的真正发展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途径来完成,这便要求在农村土地市场内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以实现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效果;另外,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大量农村土地将转变为国家所有,从而为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同样要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所以,土地集约化问题又涉及到国家征收农村土地这一领域。为了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势在必行。人口集中化,也称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最明显的特征。人口迁移伴随着城市化的整个过程,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最显着的标志。而影响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诸多要素中,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最为关键。正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缓慢;正是由于缺乏稳定的就业岗位,使得流动人口处于弱势地位,大部分都分布在不稳定的、临时的、无保障的、无技术和低工资的工作岗位;正是由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在城市化进程中缺乏化解市场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使处于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民被置于“城市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地位。因此,要想实现人口城市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前提,就业制度改革是关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重点。同时,三大制度的改革成效最终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法治环境来规范和保障。产业集群化,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城市化的发展依赖于城市产业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的发展表明,产业集群发展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促进集群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当前条件下发展产业集群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需要产业结构法律制度的调控,但中国产业结构法律制度极不健全,大多体现为政策性规定;二是中小企业作为产业集群的主体,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需要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三是以往的粗放式产业发展模式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国特色的法治主导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其主要任务便是解决上述领域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如土地集约过程中公民土地权利的保护、人口集中过程中公民人权平等的实现,以及产业集群过程中国家法律的调控等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在这三大领域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便是中国特色的法治主导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史恭乾[8](2004)在《6500马力电力推进守护船结构设计》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6500马力电力推进守护船的结构设计概况,阐述了3D-Beam和SESAM计算软件在本船结构局部强度校核中的应用。
张仁礼[9](2004)在《6000千瓦近海供应船总体性能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工程的迅速发展,为海上工程提供各种服务的特种工作船舶,已成为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海上石油平台进行守护、拖曳、消防、营救,运输物资设备,对油轮进行拖带、顶推、进行海面溢油回收和消除油污等。多用途工作船船型特殊、设备复杂,本文对针对国内外多用途工作船的特点,结合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特点,对6000KW近海供应船进行了开发型研究。通过船型论证程序得到了优化的船舶尺度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工作船的型线和总体布置;其次,对本船的作业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根据功能需求,对作业设备和布置进行了探讨。最后,文章对多用途工作船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按照CCS相关规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主要板材和构件的尺度参数。
李越男[10](2003)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及其在电类课程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在应用新技术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在终身教育的广大领域中能够对高等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的贡献。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基于“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的院级教改项目,对“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和整体设计:介绍了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基本技术原理,并从该课程特点、要求实现的功能出发给出了系统框架和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并实现了其功能; 进行将无线局域网技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研究,论证了将WLAN技术应用于该系统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具体应用环节,如技术要求、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等,并对WLAN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提出解决措施; 将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这也是本文的重点。而CSCW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的重点是电子白板系统的设计,本文着重介绍了电子白板系统的架构与实现,并对一些具体细节问题进行了设计; 最后,对该课程的在线测试子系统进行了设计,其重点是智能出卷模块功能的实现。 将本文设计的“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应用于具体教学中,收到较好效果。
二、6500马力电力推进守护船结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500马力电力推进守护船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论文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状况 |
3、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四)转型升级战略理论借鉴 |
(五)研究方法 |
(六)可能的创新点 |
二、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一)公司介绍 |
(二)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现状 |
(三)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的存在问题 |
1、生产设备配置不均衡 |
2、经营项目有待优化 |
3、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不足 |
4、财务基础工作有待强化 |
三、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 |
(一)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的PEST分析 |
1、政治环境 |
2、经济环境 |
3、社会环境 |
4、技术环境 |
5、PEST分析结论 |
(二)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
1、核心竞争力分析 |
2、组织结构分析 |
3、人力资源分析 |
四、制定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发展战略 |
(一)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
1、优势分析 |
2、劣势分析 |
3、机会分析 |
4、威胁分析 |
5、G水运科技有限公司的SWOT矩阵 |
(二)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发展愿景与目标 |
1、愿景 |
2、目标 |
五、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实施 |
(一)强化主营业务 |
(二)打造服务品牌 |
(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 |
(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
(六)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增长型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1、重视项目管理 |
2、加强风险控制 |
3、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全回转推进器诱导激励载荷与半潜平台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半潜式平台全回转推进器诱导激励载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2 基于参数化建模的半潜式平台振动特性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1 螺旋桨激励载荷研究现状 |
1.3.2 APDL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
1.3.3 螺旋桨激励力作用下船体振动响应研究现状 |
1.4 主要的工作方法及内容 |
第2章 半潜平台全回转推进器基本特性分析 |
2.1 动力定位系统与全回转推进器 |
2.2 半潜式平台全回转推进器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2.2.1 CFD计算方法的验证 |
2.2.2 全回转推进器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3 全回转推进器计算模型的网格划分 |
2.2.4 计算设置 |
2.3 全回转推进器的敞水性能分析 |
2.4 敞水中平台浮体流场分析 |
2.4.1 半潜式平台浮体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2.4.2 平台浮体流场阻力计算结果 |
2.4.3 推进器桨盘面处的压力分布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潜平台全回转推进器诱导激励载荷计算 |
3.1 螺旋桨激振力的分类与计算方法 |
3.1.1 螺旋桨激振力的分类 |
3.1.2 螺旋桨轴承力估算方法 |
3.1.3 螺旋桨脉动压力估算方法 |
3.2 螺旋桨的脉动压力分析 |
3.2.1 计算设置 |
3.2.2 脉动压力监测点设置 |
3.2.3 脉动压力计算结果 |
3.3 螺旋桨的轴承力分析 |
3.4 转速与进速对螺旋桨诱导激振载荷的影响 |
3.4.1 不同转速时螺旋桨的诱导激励力分析 |
3.4.2 不同进速时推进器的诱导激励力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半潜平台振动预报模型的建立 |
4.1 APDL参数的定义与宏的使用 |
4.1.1 对话框定义参数 |
4.1.2 宏的创建与使用 |
4.2 半潜式海洋平台各模块快速建模程序 |
4.2.1 平台浮体的快速建模程序 |
4.2.2 平台立柱横撑的快速建模程序 |
4.2.3 平台甲板的快速建模程序 |
4.2.4 平台上建的快速建模程序 |
4.3 半潜平台的可视化建模系统 |
4.3.1 可视化建模系统的创立 |
4.3.2 可视化建模系统的开发 |
4.4 半潜式海洋平台快速建模的使用流程 |
4.4.1 半潜平台专用建模界面的使用方法 |
4.4.2 对平台模型有限元化 |
4.5 半潜平台模型有效性验证及效率分析 |
4.5.1 快速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
4.5.2 快速建模方法的效率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回转推进器诱导激励下半潜平台振动特性分析 |
5.1 半潜平台的振动激励源 |
5.2 半潜平台振动激励的数据获取 |
5.3 螺旋桨激励下半潜平台振动响应分析 |
5.3.1 半潜平台精细化处理与螺旋桨激励的施加 |
5.3.2 螺旋桨激励下的半潜平台各舱室振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3)面向船舶动力定位的控制方法研究及实验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章引言 |
1.2 动力定位系统的构成 |
1.2.1 测量系统 |
1.2.2 控制系统 |
1.2.3 推力器系统 |
1.3 动力定位系统的历史和现状 |
1.4 动力定位系统当今分级标准 |
1.5 动力定位系统研究现状和产业发展状况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船舶动力学模型和环境干扰模型的建立 |
2.1 地球固定坐标系和随船运动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
2.2 船体本身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建立 |
2.2.1 低频运动模型 |
2.2.2 高频运动模型 |
2.3 外界干扰力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风力模型 |
2.3.2 波浪力模型 |
2.3.3 流力模型 |
第三章 动力定位算法设计 |
3.1 模糊平移转动修正算法 |
3.2 推力汇总算法 |
3.3 模糊推力分配算法 |
3.3.1 标量矢量转换算法 |
3.3.2 饱和等比例推力缩放算法 |
3.3.3 低速死区模糊控制算法 |
3.3.4 输出间隔控制算法 |
3.4 推力转速转换算法 |
第四章 仿真和结论分析 |
4.1 分析由于控制间隔不同,引起的系统反应的区别 |
4.2 分析控制间隔相同,不同推力死区引下系统反应的区别 |
4.3 本章总结 |
4.3.1 对于控制间隔 |
4.3.2 对于推进器死区的设置 |
第五章 动力定位船的机械设计 |
5.1 船体推进器布局设计 |
5.2 第一代船体 |
5.2.1 船体设计 |
5.2.2 艏艉侧向推进器设计 |
5.2.3 船尾全回转推进器的设计 |
5.3 第二代改进后的船体设计 |
5.3.1 船体的改进设计 |
5.3.2 艏艉侧向推进器的改进设计 |
5.3.3 船尾全回转推进器的改进 |
5.3.4 第二代动力定位实验船最终效果 |
第六章 动力定位船的电气系统设计 |
6.1 能源供应保障系统 |
6.2 位置观测系统 |
6.2.1 CORS系统介绍 |
6.2.2 数据读取方式 |
6.3 中央控制系统 |
6.4 电力推进系统 |
第七章 动力定位实验船的软件设计和编写 |
7.1 船上端软件组成 |
7.1.1 位置艏向数据读取 |
7.1.2 数据的解析和处理以及向岸上端的发送 |
7.1.3 电机控制部分 |
7.1.4 实时显示界面 |
7.2 岸上端软件组成 |
7.2.1 手动模式 |
7.2.2 定位模式 |
7.2.3 船上端显示界面 |
第八章 湖泊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8.1 岸上辅助设备 |
8.2 动力定位船调试 |
8.2.1 机械系统调试 |
8.2.2 电气系统和软件调试 |
8.3 实验经过 |
8.4 实验结果分析 |
8.4.1 位置控制效果 |
8.4.2 艏向控制效果 |
8.4.3 实验结果总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11万吨极地航行油轮总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极地航行油轮特点概述 |
2.1 概述 |
2.2 北极航区规则研究 |
2.2.1 极地区域航行需要遵循的国际公约 |
2.2.2 环境保护方面注意要求 |
2.2.3 船舶建造方面注意要求 |
2.2.4 船舶航行安全方面注意要求 |
2.2.5 极地船级要求 |
2.3 极地航区特点分析 |
2.3.1 极地主要运输航线 |
2.3.2 极地航区冰情分析 |
2.4 极地航行油轮船型特点 |
2.4.1 极地航行油轮主尺度特点 |
2.4.2 极地航行油轮艏部形状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3 极地航行油轮主要性能计算 |
3.1 总体概述 |
3.1.1 极地航行油轮主要尺度的确定 |
3.1.2 主机型号 |
3.1.3 燃油消耗 |
3.1.4 载重量 |
3.2 船型设计 |
3.2.1 极地航行油轮总体布置 |
3.2.2 液舱总体布置 |
3.2.3 首尾型线特征及设计 |
3.2.4 总布置图的绘制 |
3.3 本章小结 |
4. 极地航行船舶主要性能设计 |
4.1 概述 |
4.2 极地船舶推进功率估算 |
4.2.1 冰级概述 |
4.2.2 极地航海油轮推进功率计算方法 |
4.2.3 极地航海油轮推进功率确定 |
4.3 干舷计算 |
4.3.1 干舷计算基本信息 |
4.3.2 干舷计算主要尺度 |
4.3.3 干舷计算 |
4.3.4 方形系数修正 |
4.4 稳性计算 |
4.4.1 空船重量及重心估算 |
4.4.2 静水力曲线 |
4.4.3 舱室划分 |
4.4.4 完整稳性计算 |
4.5 船舶操纵性 |
4.5.1 船舶综合操纵运动数学模型 |
4.5.2 吊舱推力模型 |
4.5.3 操纵性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极地航行油轮结构设计 |
5.1 极地航行船舶规范研究 |
5.2 中横剖面计算 |
5.2.1 总纵强度规范计算 |
5.2.2 局部强度规范计算 |
5.3 极地航行油轮结构设计 |
5.4 低温材料选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海上风机吊装船动力系统设计及桩腿和船体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研究状况 |
1.2.2 有限元强度分析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上风机吊装船船型介绍 |
2.1 船型特点及主要参数 |
2.1.1 船型特点 |
2.1.2 船体主尺度及主要参数 |
2.2 总布置及船体结构 |
2.2.1 总布置 |
2.2.2 船体结构 |
2.3 主要设备 |
2.3.1 桩腿和升降系统 |
2.3.2 起重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上风机吊装船动力系统设计 |
3.1 海上风机吊装船动力系统分析 |
3.2 海上风机吊装船动力系统方案设计 |
3.2.1 发电机组功率选择 |
3.2.2 方案设计 |
3.3 电力推进系统设计 |
3.3.1 推进分系统 |
3.3.2 PMS 及控制系统方案 |
3.4 电液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体有限元强度分析 |
4.1 MSC PATRAN/NASTRAN 软件介绍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坐标系及其量纲 |
4.2.2 有限元单元划分 |
4.2.3 有限元模型 |
4.2.4 材料参数 |
4.2.5 单元属性 |
4.3 载荷计算与加载 |
4.3.1 计算工况 |
4.3.2 边界条件 |
4.3.3 施加载荷的详细情况 |
4.4 计算结果及强度校核 |
4.4.1 许用应力 |
4.4.2 应力结果汇总 |
4.4.3 应力云图 |
4.4.4 位移校核 |
4.4.5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腿应力分析 |
5.1 桩腿概况 |
5.1.1 桩腿结构尺寸 |
5.1.2 桩腿模型 |
5.2 设计载荷 |
5.2.1 重力载荷 |
5.2.2 风载荷 |
5.2.3 波浪载荷 |
5.2.4 海流与海流载荷 |
5.2.5 边界条件 |
5.3 静力分析 |
5.3.1 计算结果 |
5.3.2 结果分析 |
5.4 动力响应分析 |
5.4.1 动力响应的计算方法 |
5.4.2 波浪力的加载 |
5.4.3 动力响应分析与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6)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
1.5.3 计量史学方法 |
1.5.4 历史比较研究 |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因素 |
2.1.3 风景资源 |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
2.3 避暑地溯源 |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内容 |
(7)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0.1.1 选题来源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水平 |
0.2.1 国外研究的现状述评 |
0.2.2 国内研究的现状述评 |
0.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化问题的引出 |
1.1 城市化概念的界定 |
1.1.1 城市化的本质属性分析 |
1.1.2 城市化的概念 |
1.1.3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1.2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
1.2.1 世界城市化发展呈阶段性规律 |
1.2.2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互促共进 |
1.2.3 法律制度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性 |
1.3 城市化发展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
1.3.1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
1.3.2 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
1.3.3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1.4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
1.4.2 中国城市化现存的主要问题 |
1.4.3 中国城市化现存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
小结 |
第二章 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构建 |
2.1 世界城市化的两种发展模式 |
2.1.1 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模式——以美国为例 |
2.1.2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以日本为例 |
2.1.3 美、日两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2.2 中国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构建 |
2.2.1 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
2.2.2 中国特色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构建的依据 |
2.3 中国特色法治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保障土地集约的法律制度完善 |
3.1 土地制度与城市化的关系 |
3.1.1 土地集约对城市化的意义 |
3.1.2 现行土地制度对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
3.2.1 现行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由来 |
3.2.2 土地私有化路径评价 |
3.2.3 土地国有化路径评价 |
3.2.4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完善途径 |
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重构 |
3.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现状 |
3.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 |
3.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建议 |
3.4 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改革 |
3.4.1 土地征收现状及其立法缺陷 |
3.4.2 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政府角色 |
3.4.3 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改革思路 |
小结 |
第四章 解决人口集中的法律制度改革 |
4.1 人口城市化 |
4.1.1 人口问题与城市化 |
4.1.2 中国人口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 深化户籍制度的法律改革 |
4.2.1 户籍制度与城市化 |
4.2.2 户籍制度改革的时机、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 |
4.2.3 深化户籍制度的法律改革,实现公民迁徙自由权 |
4.3 加快就业法律制度的改革 |
4.3.1 城市化与就业制度的互动关系 |
4.3.2 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4.3.3 加快就业法律制度的改革,保障公民平等就业权 |
4.4 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改革 |
4.4.1 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化的作用 |
4.4.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4.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市化进程 |
4.4.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改革,形成社会保障权 |
小结 |
第五章 促进产业集群的法律制度创新 |
5.1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制度障碍 |
5.1.1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5.1.2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关系 |
5.1.3 法制对产业集群和城市化的作用 |
5.1.4 产业集群法律制度对城市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法律调控 |
5.2.1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 |
5.2.2 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法律机制 |
5.2.3 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法律机制 |
5.2.4 促进服务业的法律机制 |
5.3 中小企业扶持的法律完善 |
5.3.1 中小企业扶持对于产业集群及城市化的意义 |
5.3.2 现行中小企业法及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
5.3.3 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促进和保障 |
5.3.4 中小企业财政税收政策法的完善 |
5.3.5 中小企业辅助政策法 |
5.4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促进 |
5.4.1 循环经济及其对产业集群和城市化的意义 |
5.4.2 中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概况 |
5.4.3 循环经济基本政策法 |
5.4.4 循环经济促进单项法的构造 |
小结 |
结论、创新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1 中文类 |
2 外文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6000千瓦近海供应船总体性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用途工作船的功能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船型论证 |
2.1 主机及螺旋桨的确定 |
2.2 船型论证 |
2.3 船型论证流程图 |
2.4 确定主尺度 |
第三章 型线与总布置设计 |
3.1 绘制横剖面面积曲线 |
3.2 设计满载水线 |
3.3 设计横剖面草图 |
3.4 基本型线图 |
3.5 总布置设计 |
3.6 总布置图 |
第四章 作业功能研究 |
4.1 平台守护功能和营救作业功能 |
4.2 全方位的供应功能 |
4.3 海面油污处理功能 |
4.4 对外消防灭火作业功能 |
4.5 拖带作业功能 |
4.6 提油和抛起锚作业功能 |
4.7 船舶操纵功能 |
第五章 结构设计 |
5.1 外板 |
5.2 甲板 |
5.3 单层底 |
5.4 舷侧骨架 |
5.5 舱壁 |
5.6 首尾结构及尾轴架 |
5.7 上层建筑 |
5.8 舷墙、栏杆及护舷材 |
5.9 特殊要求 |
5.10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及其在电类课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外现状及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解决办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类课程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设计 |
§2.1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基础 |
2.1.1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综述 |
2.1.2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电类课程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 |
2.2.1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2.2.2 系统结构 |
2.2.3 系统功能 |
2.2.4 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三章 无线通信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3.1 WLAN概述 |
§3.2 组建无线教育网络 |
3.2.1 WLAN原理 |
3.2.2 WLAN构成 |
3.2.3 WLAN的技术要求 |
3.2.4 组网方案及特点比较 |
3.2.5 最终方案应用 |
§3.3 关键技术细节 |
3.3.1 WLAN网络存取技术 |
3.3.2 WLAN协议 |
3.3.3 WLAN拓扑结构 |
3.3.4 无线局域网的几个主要工作过程 |
§3.4 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四章 CSCW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4.1 CSCW技术应用 |
§4.2 电子白板系统的开发 |
4.2.1 基于WWW的电子白板系统 |
4.2.2 基于WWW的电子白板系统的架构与实现 |
第五章 在线测试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项目反应理论(IRT) |
5.1.1 原理及计算公式 |
5.1.2 信息量在试卷分析中的应用 |
§5.2 系统的具体设计 |
5.2.1 在线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
5.2.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5.2.3 系统的开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6500马力电力推进守护船结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G水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型战略研究[D]. 贺文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全回转推进器诱导激励载荷与半潜平台振动特性研究[D]. 王丽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3]面向船舶动力定位的控制方法研究及实验平台开发[D]. 刘笑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4]11万吨极地航行油轮总体设计[D]. 姜海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5]海上风机吊装船动力系统设计及桩腿和船体强度分析[D]. 马义猛. 江苏科技大学, 2012(04)
- [6]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7]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D]. 周符波. 中南大学, 2010(11)
- [8]6500马力电力推进守护船结构设计[J]. 史恭乾. 船舶设计通讯, 2004(02)
- [9]6000千瓦近海供应船总体性能设计研究[D]. 张仁礼. 天津大学, 2004(06)
- [10]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及其在电类课程上的应用[D]. 李越男. 大庆石油学院, 2003(02)
标签:船舶类型论文;